使用 LIN 节点的温度显示

使用 LIN 节点的温度显示

一、利用LIN节点的温度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1](2021)在《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难点和重点,它是解决地球深部动力学、地貌地形演化和气候变化等各部分相互关系的一个关键突破口。目前以古生物和氧同位素为代表的各种古高度计被用来重建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古高度历史,但是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关于青藏高原何时隆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存在晚上新世、晚中新世和始新世等不同认识。因为古高度结果的差异,所以对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的构造隆升过程和动力机制也存在大的争议。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部分古高度计的应用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收集总结了77条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成果,梳理了目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高原古高度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地层年代学、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以点带面"、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古纬度影响、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特点和问题。最后就存在的特点和问题指出在恢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时所需要完善和注意的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地层年代学的可靠性。

闵球[2](2021)在《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半导体工艺特征尺寸进入纳米量级,进一步减小晶体管沟道长度越发困难。为了继续提升集成电路性能,半导体产业界一方面通过鳍式场效应管(FinFET)等新型晶体管工艺来继续减小特征尺寸,另一方面则通过三维封装集成(3-D integration)等新型封装技术来减小全局互连长度从而提升电路整体性能。这两方面的技术可能出现在同一种集成电路产品中,本文将其简称为三维封装集成电路(3-D IC)。集成电路的电热性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即电路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功耗会引起温度上升,温变材料参数的相应改变又反过来影响电性能。在3-D IC中,电路的温度上升更为显着,电热耦合效应对性能的影响更加难以忽略。具体而言,在器件层面,电热耦合效应会通过热载流子注入等机制带来晶体管阈值电压漂移等可靠性问题;在封装层面,电热耦合效应会影响3-D IC中的关键互连结构——硅通孔(TSV)的电热性能,并进一步带来信号完整性、电磁串扰等问题。为了准确预测3-D IC的电热性能以实现精确设计,需要深入研究其中关键结构的电热耦合机理。本文对3-D IC中的硅通孔和FinFET器件分别进行了电热耦合建模与仿真,并对电热性能和可靠性等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快速获取硅通孔阵列中的三维瞬态热分布,本文提出了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瞬态等效热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热传递的多方向性、热导率的温变特性,可用于不同热边界条件(恒温、对流),不同阵列规模大小,不同排列方式的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瞬态热仿真。与商业软件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满足毕渥数足够小的前提下,该模型可大幅减少硅通孔阵列的瞬态热仿真时长并且仿真结果精度良好。(二)为探究硅通孔MOS效应的温变特性及其在电热耦合过程中对硅通孔电热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硅通孔MOS效应的温变特性进行了精细建模,仿真获得的不同温度下的MOS电容值与文献中的测量结果吻合良好。随后基于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模型实现了同轴硅通孔的瞬态电热耦合仿真,并提出了利用常见电路求解器进行电热耦合仿真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情形下的电热耦合仿真结果,本文研究表明MOS效应的温变特性会引起同轴硅通孔S参数的显着变化。(三)为分析FinFET有源器件在电路场景下的电热可靠性,本文以九阶环形振荡器为例,进行版图设计并基于版图构造了电路的三维结构,通过对版图进行电路仿真和对三维结构进行瞬态热传导仿真,获得了整个电路结构的瞬态电热响应。基于上述电热响应,本文成功预测了电路级电热效应作用下FinFET晶体管由热载流子注入机制引起的阈值电压漂移的时变过程,并进一步探究了电路的不同电热参数带来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实际电路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丁润东[3](2021)在《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骨架化合物(MOFs)的构筑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丰富多样且易于调控的结构,而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尤其在催化、吸附和发光方面。通过甲酸分解来制备氢气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负载型Pd基(包括双金属PdAu、Pd Ag、Pd Cr等)催化剂展现出对甲酸制氢反应出色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然而,当前仍需要大量努力来进一步提高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避免贵金属纳米颗粒因聚集而失活),以期实现对甲酸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制备手段就极为关键。凭借着可调节的孔道和易于改性的优势,MOFs非常适合作为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来催化甲酸分解。基于此,本论文主要以微孔结构的UiO-66及其衍生物为载体,通过改变浸渍手段、引入第二金属组分和增加胺基密度等手段,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负载型Pd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并系统的讨论了负载型Pd基催化剂对甲酸制氢反应的影响因素。其次,本论文还以两种芳香多羧酸为配体构筑了两个新型的AMOFs,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经典MOF UiO-66-NH2为载体,采用双溶剂(H2O/n-hexane)浸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d/Au比例的双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并通过甲酸分解制氢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适当的合金效应、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均能有效的促进甲酸的脱氢反应。优化后的催化剂Pd0.8Au0.2/UiO-66-NH2-D能够在常温且无任何碱性添加剂的条件下实现对甲酸的高效分解,初始turnover frequency(TOF)值高达722 h-1,且至少能循环使用五次。2、分别采用单溶剂(H2O)浸渍法和双溶剂(H2O/n-hexane)浸渍法将相同当量和比例的PdAu合金颗粒负载到载体UiO-66-NH2上,并研究它们对甲酸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双溶剂浸渍手段能将大部分的PdAu颗粒封装到Zr-MOF的孔笼中,并能得到更加微小和分散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从而显着的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3、在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甲酸分解过程中,有机胺均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双溶剂浸渍过程中,由于相似的极性,Au3+和Pd2+很容易靠近胺基并与之配位,从而降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并优化了其分布;此外,胺基直接参与了甲酸分子的活化,促进了O-H键的断裂,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4、以3,4-di(3,5-dicarboxyphenyl)phthalic acid(H6L1)为配体,Cd Cl2·1.5H2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一个新型anioni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AMOF)[(CH3)2NH2]6[Cd3(L1)2]·5DMF·3H2O(MOF-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MOF-1潜在的客体可接近体积高达4327A3。基于MOF-1良好的多孔结构和稳定性,我们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MOF-1通过离子交换能选择性吸附天青色(AA+)和亚甲基蓝(MB+)等阳离子染料。对AA+的最大吸附量为698.2 mg·g-1,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573.2 mg·g-1。且对AA+的吸附脱附,可至少循环5轮。而且,它还被用来制造白光发射材料。基于MOF-1的蓝光发射,将稀土离子Eu3+和Tb3+离子成功引入进MOF-1的孔道中,获得发白光的材料Eu3+/Tb3+@MOF-1(CIE色度坐标为(0.33,0.32))。同时,我们发现Eu3+/Tb3+@MOF-1是一种潜在的荧光光致变色材料,显示出黄-白-蓝光。5、以2,4,6-tris(4-carboxyphenyl)-1,3,5-triazine(H3L2)为配体,Cd Cl2·1.5H2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得到一个新型AMOF[(CH3)2NH2][Cd(L2)·DMA]·0.5DMA·1.5H2O(MOF-2)。单晶衍射结果显示,MOF-2是一个四重互穿的3-D结构,且吡啶N原子并没有参与配位。经过真空活化后,尽管去除了配位的DMA分子,但新化合物MOF-2’依然保持着与MOF-2相同的结构,其分子式为[(CH3)2NH2][Cd(L2)]。基于此,我们考察了其作为载体负载PdAu合金对甲酸分解制氢的催化能力以及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借助PdAu颗粒的合金效果和MOF-2’表面上的未配位的吡啶N原子对甲酸分子活化的协同作用,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得到的Pd0.8Au0.2/MOF-2’催化剂在333 K下展现出不错的催化活性,TOF值为1854 h-1。同时,MOF-2’能快速的吸附阳离子染料MB+,吸附速率为0.7×10-2g·mg-1·min-1。而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900 mg·g-1,其中靠离子交换吸附的量为540 mg·g-1,靠MOF-2’表面上的未配位的吡啶N原子进行的表面吸附量大概为340 mg·g-1。

张舒皓[4](2021)在《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体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方面,气体材料(例如二氧化碳、甲烷、乙烯和氮气等)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生产中。在日常生活方面,二氧化碳和甲烷(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直接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气体的分离与存储,是环境保护与工业生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通常情况下,高纯气体都是从多组分气体中分离而来。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气体分离和纯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蒸馏、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其中,变压吸附和膜法分离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和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竞争优势突出。多孔有机材料(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POFs)作为一种新兴的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高、结构稳定和易修饰等优点。POFs是良好的气体吸附剂,并且可用于掺杂制备膜材料。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制备具有优异CO2/N2分离性能的多孔芳香框架材料(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PAFs),并将其作为掺杂物用于制备中空纤维膜。分别以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通过三氯化铝催化的肖尔反应制备PAF-45和PDPA。同时,以等摩尔比的联苯和二苯胺为单体,制备PAF-45DPA。随后,以三种聚合物为掺杂材料,聚砜(PSF)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5/PSF、PAF-45DPA/PSF、PDPA/PSF和PSF中空纤维膜。详细地研究了粉末材料和中空纤维的CO2/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混配体合成的PAF-45DPA同时兼具PAF-45的高孔隙率和PDPA材料优异的CO2/N2选择性(SBET=679 m2 g-1,SCO2/N2=63),且这种优异性能也表现在制备的混合膜中。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O2/N2分离性能,其中,PAF-45DPA/PSF中空纤维膜对CO2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24.2和72.6 GPU。2.制备具有大共轭基团的PAFs材料,探究不同的配位金属离子对PAFs材料CH4/N2分离性能的影响,用于提升中空纤维的CH4/N2分离性能。以四苯基卟啉及其四苯基金属卟啉为单体制备PAF-40、PAF-40-Fe和PAF-40-Mn材料,并测试它们的CH4和N2的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CH4/N2理想分离比。结果显示,含有卟啉基团的PAF-40系列材料具有较高的CH4/N2选择性,其中PAF-40-Fe材料对CH4气体的选择性最高(SCH4/N2=18.4)。以PAF-40、PAF-40-Fe和PAF-40-Mn为掺杂材料,聚砜高分子为基质材料,通过干-湿法制备PAF-40/PSF、PAF-40-Fe/PSF、PAF-40-Mn/PSF和PSF中空纤维膜,并表征其CH4/N2分离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掺杂PAFs材料显着提升了中空纤维膜的CH4气体选择性和透量,其中掺杂PAF-40-Fe材料制备的中空纤维膜对CH4气体的选择性和透量分别达到4.3和18.7 GPU。3.选择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高稳定性的多孔材料PAF-1为前驱体,通过后修饰的方法,制备带有极性官能团的PAF-1-Br和PAF-1-CF3,研究它们的C2H6和C2H4的吸附与分离性能。在273 K和298 K下测试它们的C2H6和C2H4吸附曲线,根据IAST理论计算PAF-1、PAF-1-Br和PAF-1-CF3的C2H6/C2H4分离比。结果显示,修饰极性官能团后,与PAF-1相比,PAF-1-CF3的C2H6/C2H4的分离比显着增加,从1.1提升至1.8。

陈江芷,杨晨温,任捷[5](2021)在《基于波动与扩散物理系统的机器学习》文中指出物理学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以及两者的交叉融合正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波动系统和扩散系统中.本文重点关注波动与扩散物理系统和机器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机器学习算法和物理实现的推进作用,综述了波动系统和扩散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研究,介绍了部分最新研究成果.文中首先讨论了监督学习的波动系统实现,包括神经网络的波动光学实现、量子搜索的波动实现、基于波动系统的递归神经网络以及神经形态的非线性波动计算.接着,文中继续讨论了受扩散系统启发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基于扩散动力学的分类算法,基于热扩散的数据挖掘和信息过滤,以及基于群体扩散的搜索优化等.波动系统以其天然的并行性、高效、低能耗等优势,通过丰富的波动力学和波动物理现象进行计算或算法模拟,正成为机器学习的新型物理载体.扩散系统中的物理机制可以启发构建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复杂系统和物理学研究中的分类、优化等问题.期望通过对波动、扩散物理系统与机器学习内在联系的讨论,能够为开发物理启发的新算法和硬件实现甚至软硬一体化带来抛砖引玉的启示.

赵丹,廖再添,张旺,陈治洲,孙为银[6](2021)在《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导致了全球变暖与海洋酸化,同时CO2也是重要的C1资源。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催化剂将CO2高效、高选择性地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对缓解CO2给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类新兴的多孔晶态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同时具备多相催化剂的可分离回收再利用以及均相催化剂的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等性质,是优良的多相催化剂。本文主要聚焦功能化MOFs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及其在催化转化CO2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该领域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蒋宇希[7](2021)在《汽车车窗自适应防夹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

何复兴[8](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估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动汽车是解决能源衰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安全性能和续航里程不能完全满足大规模发展的需求。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决定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能源供给部件,占电动汽车成本的1/3以上。因此,国家将动力电池专项技术研究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准确估计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与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可以保障电池的安全高效地操作,提高电池寿命。然而温度、老化、工况等因素制约着SOC和SOH的估计精度,据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SOC和SOH精确估计算法。首先,概述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电池电压、内阻、能量、功率、容量及自放电率、放电深度等性能参数,分析了电池充放电特性和退化特性与SOC和SOH的关系,总结归纳了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模型。其次,构建了电池测试实验平台,设计了电池组最大容量测试、开路电压测试和迟滞测试方案,并且基于CALCE和NASAPCOE国际数据库进行SOC和SOH影响因素分析。分析表明:高放电倍率电池容量小于低放电倍率电池容量,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电池容量小于常温,循环次数的增加会导致电池最大可用容量减小,过放电会急剧降低电池比容量。经过以上分析,SOC和SOH与充放电电流、充放电电压和环境温度之间联系紧密,可以采用这三个直接测量指标估计锂离子电池的SOC和SOH。再次,传统神经网络对于锂离子电池SOC的前一个时刻没有记忆功能,无法精确的对锂离子电池SOC进行估计。本文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进行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相比于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在不同温度SOC估计结果有一定的提升。然而GRU面临长时间序列会淡化趋势信息,本文提出用EMD-GRU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把电流信号分解为波动信号、周期信号和趋势信号三种,结合电压与温度五种类型作为GRU网络模型的输入,提高了网络模型应对长时间信号的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 SOC的估计精度,且适用于不同温度条件。最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内阻不易在线测量,因此间接健康指标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SOH估计中。放电阶段电池设备随机放电,导致无法进行健康指标的提取,恒流充电阶段的起始容量不尽相同,同样不适用于健康指标的提取,只有恒压放电阶段起始和终止以及充电电压固定,适用于健康指标提取。本文分析了恒压充电阶段曲线,提取了恒压充电时间、恒压充电容量和恒压充电等流降时间三个间接健康指标,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健康指标可用于SOH间接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GA-BP的锂离子电池SOH间接估计方法。采用arctan函数优化的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AGA)进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全局寻优,并且建立健康指标和容量间的关系,进而估计电池的SOH。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在线估计,能够更精确估计容量。

严浩[9](2021)在《乘用车电动车窗控制器防夹功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

王敏[10](2021)在《微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的微生物强化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指出微藻处理技术不仅能有效净化猪场沼液,产生具有高附加值的微藻生物质,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处理,还能吸收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应用前景广阔。当前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微藻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而对微藻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关注较少。基于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本文通过进一步优化得到了高效菌藻体系的功能菌剂接种方案,探明了高效菌藻体系适宜的运行条件,验证了高效菌藻体系连续运行处理猪场沼液的可行性,揭示了高效菌藻体系的微生物强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高效菌藻体系的功能菌剂接种方案,并揭示了高效菌藻体系的微生物强化机制。功能菌剂尤其是硝化菌剂的接种,有助于提高微藻体系对猪场沼液的处理效率。构建硝化菌剂和微藻Desmodesmus sp.CHX1组成的高效菌藻体系处理实际猪场沼液,操作简单,污染物去除率高,其总无机氮去除率是微藻单一体系的1.74倍。微藻生长吸收利用是菌藻体系去除氨氮的主要途径,其微藻生物质产量是微藻单一体系的2.70倍。高效菌藻体系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低而均匀度高,细菌群落结构稳定,优势菌属Sphingobacterium、Flavobacterium、Comamonas等有利于协同促进微藻的生长,从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2)考察了高效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适宜的初始氮素条件,并解析了不同氮素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猪场沼液初始氨氮浓度过高会抑制微藻的生长,宜控制在420 mg/L及以下。当猪场沼液初始氨氮浓度为420 mg/L,硝氮浓度为47 mg/L时,菌藻相互协同,菌群群落结构稳定,微藻生物量产量高,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其总叶绿素浓度为44.49 mg/L,氨氮去除速率为38.92 mg/L/d,硝氮去除速率为11.77 mg/L/d。优势菌属为unidentifiedCyanobacteria和Paenibacillus,有助于氮素的去除以及菌藻体系的絮凝沉降。3)探明了高效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适宜的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并解析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当光照周期为24 h,光照强度为8000 Lux时,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效果最佳。光照周期中光照时间越长,微藻和unidentifiedCyanobacteria的光合作用越强,氨氮去除率越高。在24 h光照条件下,总叶绿素浓度、氨氮去除率和unidentified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24.32 mg/L、49.18%和54.24%。光照周期中黑暗期有助于提高菌群物种的丰富度。光照强度5000-25000 Lux下,微藻均能正常生长,其荫蔽效应使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相似。光照强度8000 Lux下,微藻生物质产量最高,总叶绿素浓度为32.33 mg/L,猪场沼液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最高,氨氮、硝氮、亚硝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100%、97.51%、91.26%和95.98%,其优势菌属为Paenibacillus、Castellaniella和unidentifiedCyanobacteria。4)验证了高效菌藻体系在优化运行条件下连续运行处理猪场沼液的可行性,并揭示了不同氮素负荷下细菌群落结构演替及功能变化。当进水氨氮负荷为240 mg/L时,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效果最佳,总无机氮去除速率为45.62 mg/L/d,出水氨氮浓度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水氨氮负荷是连续运行过程中菌藻体系细菌群落结构演替和功能变化最大的影响因子。当进水中过剩氮源为氨氮时,细菌群落多样性更高,功能更复杂,包括硝化功能模块和反硝化功能模块。低氨氮负荷下(130-330 mg/L),菌藻体系处于悬浮态,微藻的生长利用是氨氮的主要去除途径。高氨氮负荷下(420-550 mg/L),菌藻体系形成生物膜,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大量繁殖,氨氧化作用加强。优势菌属Thauera,Comamonas和Arenimonas有助于菌藻生物膜的形成。以上研究结果对于菌藻体系资源化处理猪场沼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利用LIN节点的温度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LIN节点的温度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古高度研究的方法及在青藏高原上的应用
    1.1 近南北向正断层
    1.2 钾质火山岩的喷发
    1.3 古环境演化指标
    1.4 古生物古高度计
    1.5 玄武岩气孔大小与分布高度计
    1.6 宇宙成因核素高度计
    1.7 稳定同位素高度计
    1.8 热年代学高度计
    1.9 其他古高度计
2 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历史与现状
3 讨论
    3.1 地层年代学问题
    3.2 氧同位素和古生物古高度计结果的协调
    3.3 “以点带面”问题
    3.4 区域研究程度差异较大
    3.5 替代性指标的多解性
    3.6 古纬度的影响
    3.7 地质时期温度递减率的不确定性
    3.8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4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展望与结论

(2)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部分短语中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硅通孔电特性研究
        1.2.2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热特性建模研究
        1.2.3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硅通孔电—热耦合特性研究
        1.2.4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有源器件电热可靠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和技术挑战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4 组织结构
第2章 电热耦合仿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
    2.1 引言
    2.2 电热耦合仿真的基本理论
        2.2.1 耦合仿真原理
        2.2.2 问题特点
        2.2.3 电热耦合的基本方程
        2.2.4 电热耦合的仿真流程
    2.3 基于路分析方法的电热耦合仿真原理和实现方法
        2.3.1 耦合仿真原理
        2.3.2 编程示例和数值求解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的瞬态等效热路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等效热路建模的基本理论
        3.2.1 等效热路网络的类型
        3.2.2 热阻热容的计算式
    3.3 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等效热路建模
        3.3.1 硅通孔阵列的三维等效热路网络
        3.3.2 硅通孔单元的热阻热容值计算
        3.3.3 热边界建模
    3.4 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3.4.1 不同热边界条件下的验证
        3.4.2 不同规模硅通孔阵列的验证
        3.4.3 非均匀排列的硅通孔阵列的验证
    3.5 模型的适用性
        3.5.1 适用条件
        3.5.2 适用范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的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建模与耦合仿真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同轴硅通孔的等效电路建模与验证
        4.2.1 硅通孔MOS效应温变特性的建模与验证
        4.2.2 等效电路模型中其它电路元件的建模和计算
        4.2.3 等效电路整体模型的仿真验证
    4.3 同轴硅通孔的三维瞬态等效热路建模与仿真验证
        4.3.1 建模过程
        4.3.2 模型验证
    4.4 同轴硅通孔基于等效电路和等效热路模型的电热耦合仿真
        4.4.1 耦合方法
        4.4.2 瞬态电热耦合仿真结果
        4.4.3 MOS效应的温变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4.4.4 周围环境对结果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封装集成电路有源器件的电热可靠性研究
    5.1 引言
    5.2 电路场景下电热效应的仿真分析
        5.2.1 环形振荡器的电路仿真
        5.2.2 环形振荡器三维结构的瞬态热传导仿真
    5.3 电路中FinFET晶体管的电热可靠性分析
        5.3.1 阈值电压漂移模型
        5.3.2 阈值电压漂移的仿真预测
        5.3.3 不同电热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创新点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OFs的研究背景
    1.2 对甲酸分解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2.1 氢能利用及当前遇到的困境
        1.2.2 甲酸分解研究的现状
        1.2.3 以介孔硅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4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5 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6 MOFs材料应用于甲酸分解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3 对有机染料吸附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3.1 有机染料带来的污染及处理的意义
        1.3.2 常用的处理有机染料污染的方法
        1.3.3 MOFs材料应用于染料吸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对MOFs材料应用于白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原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表征仪器
        2.3.1 X-射线衍射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3 X-射线单晶衍射
        2.3.4 C H N元素分析
        2.3.5 ICP元素分析
        2.3.6 热重分析
        2.3.7 紫外吸收光谱
        2.3.8 N_2吸附脱附
        2.3.9 扫描电镜
        2.3.10 透射电镜
        2.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12 荧光光谱
        2.3.13 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
    2.4 脱氢反应评价装置
第三章 UiO-66负载PdAu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优化及胺基的密度对催化甲酸分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策略的优化
        3.2.1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的合成
        3.2.2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的表征
        3.2.3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活性评价
        3.2.4 小节1
    3.3 胺基在UiO-66上的密度对甲酸分解制氢的影响
        3.3.1 双胺基PdAu催化剂的合成
        3.3.2 双胺基催化剂的表征
        3.3.3 双胺基催化剂活性评价
        3.3.4 小节2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芳香多羧酸配体的两种新型AMOFs的构筑及应用
    4.1 引言
    4.2 MOF-1 的合成及应用
        4.2.1 MOF-1的合成
        4.2.2 MOF-1的合成分析
        4.2.3 MOF-1的结构描述
        4.2.4 MOF-1的基本表征
        4.2.5 对MOF-1吸附染料的研究
        4.2.6 对以MOF-1为主体构筑白光材料的研究
        4.2.7 小节1
    4.3 MOF-2的合成及应用
        4.3.1 MOF-2的合成
        4.3.2 MOF-2的合成分析
        4.3.3 MOF-2的结构描述
        4.3.4 MOF-2的基本表征
        4.3.5 对MOF-2负载PdAu合金催化甲酸分解制氢的研究
        4.3.6 对MOF-2吸附染料的研究
        4.3.7 小节2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孔材料的介绍
    1.2 多孔有机框架材料的分类
        1.2.1 超交联聚合物(HCPs)
        1.2.2 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
        1.2.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Fs)
        1.2.4 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
        1.2.5 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
        1.2.6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PAFs)
        1.2.7 多孔有机笼(POCs)
    1.3 膜分离技术
        1.3.1 高分子气体分离膜
        1.3.2 非对称膜
        1.3.3 高分子共混膜
    1.4 CO_2吸附与分离
        1.4.1 CO_2吸附剂
        1.4.2 CO_2吸附剂后修饰
        1.4.3 CO_2分离膜
    1.5CH_4气体吸附与分离
        1.5.1CH_4吸附剂
        1.5.2CH_4/N_2分离膜
    1.6 C_2H_4/C_2H_6气体的分离
    1.7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8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PAF-45 类似物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O_2/N_2分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PAF-45DPA、PAF-45和PDPA的合成
        2.2.4PAF/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2.3PAF-45、PAF-45DPA和 PDPA的结构表征与结果讨论
        2.3.1 红外光谱
        2.3.2 ~(13)C固体核磁谱图分析
        2.3.3 粉末X射线衍射
        2.3.4PAF-45DPA的热稳定性
        2.3.5PAF-45、PAF-45DPA和PDPA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2.3.6PAF-45、PAF-45DPA和PDPA的孔道和气体吸附性能表征
    2.4 混合膜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2.4.1 混合膜的实物图片及扫描电镜图
        2.4.2 中空纤维膜的元素分析
        2.4.3 中空纤维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
        2.4.4 掺杂量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2.4.5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2.4.6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O_2/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2.4.7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2.4.8 CO_2/N_2分离性能对比
    2.5 本章小结
    2.6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卟啉型PAF-40s和聚砜的中空纤维及其CH_4/N_2分离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PAF-40、PAF-40-Mn和PAF-40-Fe的制备
        3.2.4PAF-40/PSF、PAF-40-Mn/PSF和PAF-40-Fe/PSF中空纤维混合膜的制备
    3.3PAF-40、PAF-40-Mn和PAF-40-Fe材料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3.3.1 红外吸收光谱
        3.3.2 扫描电镜表征
        3.3.3 X射线粉末衍射
        3.3.4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元素分析
        3.3.5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孔道特征
        3.3.6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和 N_2吸附研究
        3.3.7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吸附焓计算
        3.3.8PAF-40、PAF-40-Fe和PAF-40-Mn的CH_4/N_2理想分离比
    3.4 PSF、PAF-40/PSF、PAF-40-Fe/PSF和PAF-40-Mn/PSF中空纤维的表征与结果讨论
        3.4.1 中空纤维的实物图片与扫描电镜表征
        3.4.2 气体分离测试装置
        3.4.3 纯PSF膜和三种PAF/PSF混合膜的CH_4/N_2分离性能
        3.4.4 压力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3.4.5 温度对中空纤维膜CH_4/N_2分离性能的影响
        3.4.6 中空纤维膜的稳定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极性官能团Br和 CF_3修饰的PAF-1及C_2H_6/C_2H_4分离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PAF-1、PAF-1-Br和PAF-1-CF_3的合成
    4.3PAF-1、PAF-1-Br和PAF-1-CF_3材料的表征及结果讨论
        4.3.1 固体红外光谱
        4.3.2 能量色散X射线表征
        4.3.3PAF-1、PAF-1-Br和PAF-1-CF_3孔道结构表征
        4.3.4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和 C_2H_4吸附表征
        4.3.5PAF-1和PAF-1-CF_3的C_2H_6和C_2H_4吸附焓计算
        4.3.6PAF-1、PAF-1-Br和PAF-1-CF_3的C_2H_6/C_2H_4理想分离比
        4.3.7 取代基含量对PAF材料性质的影响
        4.3.8 C_2H_6/C_2H_4分离性能对比
    4.4 本章小结
    4.5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历

(6)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功能化MOFs的催化作用模式
2 功能化MOFs对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
    2.1 功能化MOFs在CO2碳酸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2.1.1 金属位点催化
        2.1.2 金属位点和有机官能团协同催化
        2.1.3 空腔负载和限域催化
        2.1.4 多组分协同催化
    2.2 功能化MOFs在CO2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2.2.1 光催化CO2还原
        2.2.2 电催化CO2还原
3 总结与展望

(8)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研究现状
        1.2.2 锂离子电池SOH估计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锂离子电池概述
    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2.1.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2.1.2 锂离子电池性能参数
    2.2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特性
    2.3 锂离子电池退化特性
    2.4 常用锂离子电池模型
        2.4.1 数学模型
        2.4.2 等效电路模型
        2.4.3 神经网络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锂离子电池工作特性分析
    3.1 实验平台
    3.2 基本性能测试
        3.2.1 最大可用容量测试
        3.2.2 开路电压测试
        3.2.3 迟滞特性测试
    3.3 SOC影响因素
        3.3.1 放电倍率对SOC的影响
        3.3.2 环境温度对SOC的影响
        3.3.3 循环次数对SOC的影响
    3.4 SOH影响因素
        3.4.1 放电倍率对SOH的影响
        3.4.2 环境温度对SOH的影响
        3.4.3 循环次数对SOH的影响
        3.4.4 放电电压对SOH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循环神经网络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4.1 循环神经网络
        4.1.1 RNN原理和结构
        4.1.2 LSTM原理和结构
        4.1.3 GRU原理和结构
    4.2 EMD算法
    4.3 基于EMD-GRU锂离子电池SOC估计
    4.4 仿真和实验
        4.4.1 评价指标
        4.4.2 GRU模型仿真结果
        4.4.3 EMD-GRU模型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恒压充电锂离子电池SOH的间接估计
    5.1 健康指标
        5.1.1 直接健康指标
        5.1.2 间接健康指标
    5.2 恒压充电健康指标
        5.2.1 恒压充电特征提取
        5.2.2 恒压充电健康指标优化及验证
    5.3 基于AGA-BP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间接估计
        5.3.1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
        5.3.2 自适应遗传算法
        5.3.3 AGA-BP算法锂离子电池SOH估计模型
    5.4 仿真与实验
        5.4.1 BP神经网络锂离子电池SOH估计
        5.4.2 BP神经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选择
        5.4.3 AGA-BP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微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的微生物强化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猪场沼液污染及处理技术研究
        1.1.1 猪场沼液的污染情况
        1.1.2 猪场沼液的常用处理技术及问题
    1.2 微藻的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2.1 微藻净化污水的机理
        1.2.2 污水处理研究常用的微藻种类
        1.2.3 用于微藻处理的污水类型
        1.2.4 微藻处理污水的模式
    1.3 菌藻体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
        1.3.1 菌藻体系净化污水的互作机制
        1.3.2 菌藻体系的影响因素
        1.3.3 菌藻体系处理污水的发展趋势和瓶颈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效菌藻体系的构建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接种物和污水
        2.2.2 试验设计
        2.2.3 分析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菌剂的配比优化
        2.3.2 高效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的效果
        2.3.3 高效菌藻体系中微藻的生长情况
        2.3.4 高效菌藻体系中细菌群落特征
        2.3.5 高效菌藻体系中硝化功能基因的预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氮素条件对菌藻体系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接种物与污水
        3.2.2 试验设计
        3.2.3 分析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氮素条件对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效果的影响
        3.3.2 氮素条件对菌藻体系中微藻生物质产量和组成的影响
        3.3.3 氮素条件对菌藻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3.4 氮素条件对菌藻体系中胞外多聚物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照条件对菌藻体系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接种物与污水
        4.2.2 试验设计
        4.2.3 分析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照周期对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效果的影响
        4.3.2 光照周期对菌藻体系中微藻生物质产量和元素组成的影响
        4.3.3 光照周期对菌藻体系中细菌群落的影响
        4.3.4 光照强度对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效果的影响
        4.3.5 光照强度对菌藻体系中微藻生物质产量的影响
        4.3.6 光照强度对菌藻体系细菌群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菌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的应用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接种物与污水
        5.2.2 试验设计
        5.2.3 分析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2.5 Co-occurrence network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菌藻体系连续运行过程中水质指标及微藻生物量变化
        5.3.2 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演替
        5.3.3 基于PICRUSt功能基因的预测分析
        5.3.4 细菌群落指示生物的分析
        5.3.5 Co-occurrence network群落功能模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利用LIN节点的温度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李乐意,常宏,关冲,陶亚玲,沈俊杰,秦秀玲,权春艳,常小红. 地质论评, 2021(05)
  • [2]三维封装集成电路中的电热特性分析研究[D]. 闵球.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D]. 丁润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多孔芳香框架材料及其中空纤维的气体分离性质研究[D]. 张舒皓. 吉林大学, 2021(01)
  • [5]基于波动与扩散物理系统的机器学习[J]. 陈江芷,杨晨温,任捷. 物理学报, 2021(14)
  • [6]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二氧化碳转化研究进展[J]. 赵丹,廖再添,张旺,陈治洲,孙为银. 无机化学学报, 2021(07)
  • [7]汽车车窗自适应防夹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蒋宇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数据驱动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及健康状态估计研究[D]. 何复兴.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乘用车电动车窗控制器防夹功能测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严浩.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10]微藻体系处理猪场沼液的微生物强化作用及其机制[D]. 王敏. 浙江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使用 LIN 节点的温度显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