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TLC555 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

使用 TLC555 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

一、用TLC555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颜渐德[1](2019)在《工矿电力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传统的工矿电力机车,直流串励电动机常被用来作为牵引电机,直流串励电动机通常采用串电阻调速或者斩波调速。近些年,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工矿电力机车的牵引电机在矿山有所应用,但异步电动机功率密度不高给工矿电力机车在空间设计时造成了困难,在维护时增加了难度,另外其功率因数低。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系统可靠等特点非常适合于矿山企业对安全高效、环保和节能的要求,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系统必将在矿山牵引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工矿电力机车负载重且变化频繁、环境恶劣等特点,具体研究了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核心的驱动系统,围绕工矿电力机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工矿电力机车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运行过程中,负载的波动会引起工矿电力机车的速度振荡,从而使得电机车的减速箱等机械结构的损坏机率大大的增加。本文研究了将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利用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进一步提高电机驱动系统静态和动态跟踪性能,通过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来补偿负载干扰。针对滑模控制的抖振及调节时间过长问题,采用互补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利用Sg和Sc相结合的互补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实现电机系统动、静态跟踪性能,抑制抖动,削弱超调等功能,通过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以补偿为系统速度测量的干扰、电流测量的干扰及负载变化的干扰,从而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和鲁棒性。(2)由于工矿电力机车运行现场环境的雾气,灰尘和振动等恶劣条件,速度传感器容易损坏;本文中永磁同步电机的负载变化很频繁,母线电压波动大,普通的观测转子位置方法观测的位置不准确。对此,本文采用高频注入法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的初始位置,然后采用干扰观测器得到估计速度,对速度进行积分得到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时的转子位置。设计了一种新型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干扰观测器结构,然后提出一种将LMI干扰观测器与反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即根据永磁同步电机定子q轴电流iq*,在反推控制结构中引入干扰观测器重构的状态变量。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LMI)计算出观测器增益,然后估算出永磁同步电机电流id与iq、转速、测量干扰d1与d2,在获悉干扰观测器的估计值之后,遵照反推控制策略,对电流控制器与速度控制器分别进行了设计。(3)针对工矿电力机车制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可观的再生制动能量的问题,对工矿电力机车的制动进行了数学分析,构建起电力机车能量回馈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得到电力机车在制动时储能系统和能量回馈系统的瞬时吸收参考功率。通过对瞬时功率的跟踪控制来调节电力机车制动能量在储能单元与能量回馈单元之间的吸收功率比例,本文对再生制动能量提出了基于储能和能量回馈相结合系统的能量优化分配方案。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现场工程应用表明,提出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互补滑模控制,对负载的波动会引起工矿电力机车的速度振荡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工矿电力机车的系统结构更加合理,可靠更加高,机械冲击得到有效的减小,极大降低了机械磨损,工矿电力机车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维护工作量大大降低。提出的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反推控制的估计与实际速度吻合度很好,有效解决了工矿电力机车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采用速度传感器所带来的问题。工矿电力机车制动过程中产生丰富可观的再生回馈能量,采用改进型控制策略的优化分配方案后,引起母线电压波动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有效了克服储能装置能量密度低和能馈系统的抗冲击功率能量弱的缺陷,工矿电力机车的消耗的电能大大的减小。

汤立勋[2](2019)在《导弹舵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导弹舵机是飞行导弹飞行时姿态调整的动力机构,按照上位机发出的指令来控制舵机的舵偏角和速度,从而对导弹飞行姿态进行精确地控制。导弹舵机主要有液压舵机,气动舵机以及电动舵机这三种,电动舵机由于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已经逐渐取代其他两种舵机,目前电动舵机主要由无刷直流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但是无刷直流存在电机转矩脉动大的问题,传动机构也会带来功率损耗效率降低的问题,会影响其在舵机系统中的大范围推广,因此本文提出结合FOC(Field-Oriented Control,磁场定向控制)矢量控制算法,使用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一款抗冲击快响应直驱式导弹舵机系统,实现导弹舵机快速地调速控制。论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及其数学模型,针对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介绍了FOC矢量控制算法以及转速外环PI(Proportion Integral,PI)控制器以及电流内环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根据两种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的需要,测量和估计团队设计的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相关参数,接着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其仿真模型,验证PI控制器参数整定和算法的合理性。接着针对电机尺寸,介绍了电动舵机硬件电路系统的电源电路,功率电路及其驱动电路,三相电流采样电路,角位置检测电路,MCU及其外围电路的设计过程;重点介绍了现有电机尺寸和结构下,角位置传感器的选型过程以及两种磁编码器测量原理及其安装过程。随后设计了一套基于XMC1302平台的FOC矢量控制软件系统,详细介绍了其软件开发环境,DAVE3中App配置过程以及主程序,中断程序,FOC子程序,PI控制器子程序,电机启动子程序的设计流程。在完成包括电机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程序编写的基础上,对导弹舵机系统进行了机械方面和电气方面的测试,证明整个舵机系统在承受巨大冲击力后仍可以稳定运行和快速地调速,满足舵机系统的基本要求。最后对所做工作进行总结和对未来工作进行规划。

周劲草[3](2018)在《基于级联单目视觉感知技术的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一项严重社会问题。其中大型客运车辆交通事故又是造成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而车辆驾驶人的危险及错误驾驶行为则是引起客运车辆交通事故的主导因素。尽管国内市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驾驶客运车辆安全辅助设备,但其中一些鲁棒性较差,无法应对高速行驶、恶劣天气及路面不平度造成的视点漂移干扰。因此,开展高鲁棒性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客运车辆在途行驶安全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现有单/双目视觉技术中因视觉采集设备硬件条件限制导致的漏识别、过识别和弱识别问题,以及传统纵向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算法在面对前方目标车辆尾部特征点存在离地间距时具有较大透视投影计算偏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双级级联单目视觉构成的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车辆监测模型,通过纵向及横向发散态识别区域模型分别分析了漏识别、过识别和弱识别存在的潜在危险,结合特征点透视投影原理给出的透视投影误差修复测距算法,实现了纵向10-100m范围内的高精度距离测算。本文对通过对大量正负样本集进行离线训练,提取了车辆信息特征,以Haar-like特征作为目标描述方法,融合Adaboost算法完成目标识别。本文结合车辆安全车距计算结果及车辆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适用于客运车辆的纵向分级预警模型。针对现有车辆横向偏离预警算法在雾天导致的图像降质情况下检测准确性下降问题,本文首先提出模块单向导入链接算法进行降质图像恢复,引入双边滤波器和高斯滤波器分别对暗通道优先算法和反锐化掩模算法进行改进,将改进后两种算法分别设置为图像去雾增强模块和图像对比度增强模块,将两种增强模块予以单向导入链接,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亮度修正,结合基于单级级联单目视觉辆车横向偏移模型定量计算出车道线兴趣区域方程,得到了具有良好去雾效果和实时性的降质图像恢复技术。以基于高梯度区非局部均值滤波的改进去噪算法有效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应用非兴趣区域归零化的改进最优阈值分割,深度挖掘优化车道标识线边缘轮廓信息,结合基于多特征集合的车道标识线筛选及车道标识线宽度约束,运用车道线特征点拟合完成图像坐标系下车道线方程求解,实现道路标识线的识别定位。通过逆透视投影变换完成道路关键信息重建,估算出世界坐标系下车辆运行姿态,建立基于时空域双审核的车辆横向偏航辨识模型完成雾天工况下的车辆横向偏航预警研究。针对现有纵向测距算法未能解决视点漂移导致的纵向测距结果上下波动而使纵向预警可靠性下降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族群滤波和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系统的车辆动态纵向测距修正算法,进行面向由视点漂移工况的车辆动态纵向预警技术研究。基于滤波白噪声法计算出不同车速下不同路面对前后轮输入,依据装载CCD视觉设备的客车特性建立其动力学和数学模型,进而对CCD视觉成像设备在不同路面输入下的瞬态垂直振动响应和俯仰角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凭借仿真结果选取适合的测量设备进行道路试验并获取车载CCD视觉设备的实际路面输入响应。通过特征点静态纵向测距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分析CCD初始参数的路面垂直响应变化、俯仰响应变化及二者交互响应变化对纵向测距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族群滤波法和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系统的车辆动态纵向测距规则化安全修正算法。在完成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开发了高鲁棒性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系统。使用实车道路试验采集的数据完成了高鲁棒性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技术检测算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级联单目视觉感知技术的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算法有效可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达到设计应用要求。

魏鑫峰[4](2017)在《含有1,10-菲啰啉单元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OLED显示由于具有自主发光、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柔性显示等优势而在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了满足显示器件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器件稳定性尤为重要,这对于电致发光器件中的材料,如电子传输/空穴阻挡材料、主体材料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0-菲啰啉单元由于具有平面、刚性缺电子的分子结构而被广泛用作吸电性单元应用到有机光电材料的分子设计中。如常见的电子传输/空穴阻挡材料Bphen、BCP,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在温度稍高环境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器件稳定性问题。而基于1,10-菲啰啉单元的主体材料在磷光器件中的性能也不尽如人意。考虑到1,10-菲啰啉单元结构上的优势,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10-菲啰啉的衍生物,并对材料的本征性质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用3-(3,5-双(2,4-二氟苯基)苯基)苯基替换已有结构Phen-m-PhDPO中的磷氧基团得到电子传输/空穴阻挡材料Phen-DFP。Phen-DFP合成提纯简单,玻璃化转变温度较高(95 oC),含氟单元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HOMO/LUMO能级(-6.6 eV/-3.0 eV),提高了材料的迁移率(?e≈2.5×10-5 cm2 V-11 s-1@E=5×105 V cm-1)。随后,Phen-DFP被应用到pin型天蓝光荧光、绿光和红光磷光器件中,并且与Phen-m-PhDPO、TPBI进行了对比。特别的,通过优化器件结构,Phen-m-PhDPO和Phen-DFP在天蓝光荧光器件中取得了较高的器件效率,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器件的电流效率(LE)和功率效率(PE)分别约为16.0 cd A-1和13.0 lm W-1,对应于外量子效率为7.2%,达到了基于MADN:DSA-Ph作为发光层的天蓝光荧光器件的最好水平。而且器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起始亮度为1000 cd m-2时,器件的t90寿命达到约200 h。2)Phen-DFP可以和空穴传输材料m-MTDATA形成复合物,因而,我们制作了结构简单的复合物黄光器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2.8 cd A-1/13.3 lm W-1/4.4%,器件色坐标为(0.45,0.53),表明了1,10-菲啰啉衍生物在复合物器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3)设计合成了结构简单的主体材料Phen-m-PhCz和Phen-o-PhCz,两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00 oC)和三线态能级,用作绿光磷光材料Ir(PPy)2(acac)的主体取得了较高的器件效率。其中Phen-m-PhCz在器件ITO/MoO3(5 nm)/TAPC(50nm)/TCTA(10 nm)/Phen-m-PhCz:8%Ir(PPy)2(acac)(25 nm)/Phen-DFP(30 nm)/LiF(1 nm)/Al(120 nm)中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02.0 cd A-1/112.3 lm W-1/26.1%,且器件效率滚降较小,在亮度为1000 cd m-2时,器件的电流效率/外量子效率仍然保持在99.0 cd A-1/25.3%,效率滚降分别仅为2.9%和3.1%,使1,10-菲啰啉作为主体的绿光器件的效率和当前报道的最好绿光器件的水平相当。通过研究发现,绿光器件较高的器件效率和较低的效率滚降可能归因于界面复合物的形成。4)设计合成了深蓝光荧光材料Phen-p-PhCz和Phen-CzPh-t-Bu,两种化合物均为结晶性材料,在非掺杂深蓝光荧光器件中最大电流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16 cd A-1/1.38%、1.23 cd A-1/1.92%,色坐标分别为(0.16,0.080.09)、(0.15,0.050.06),并用作绿光磷光材料Ir(PPy)2(acac)的主体。其中Phen-p-PhCz在器件ITO/MoO3(5nm)/TAPC(50 nm)/TCTA(10 nm)/Phen-p-PhCz:8%Ir(PPy)2(acac)(25 nm)/Phen-DFP(30nm)/LiF(1 nm)/Al(120 nm)中最大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外量子效率分别为80.9 cd A-1/101.7lm W-1/21.3%,且具有较低的效率滚降,在亮度为1000 cd m-2,LE和EQE降低至76.2cd A-1和20.1%。

卢辉[5](2016)在《有机光敏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主要分为均相和多相两类,被称为21世纪“化学的圣杯”之一,是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环保可再生能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最佳途径之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简称DSSCs,能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其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设计合成有效的光敏剂用于捕获太阳能是光解水制氢体系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的关键性因素。其中以钌金属配合物以及其他贵金属(Ir、Pt)配合物作为光敏剂的研究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贵金属配合物来源稀少、成本昂贵,限制其的实际应用。相比于贵金属配合物,有机染料具有结构多样性,高摩尔消光系数,成本低廉,合成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有机染料作为太阳能转化的光敏剂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探究新的、高效的有机光敏剂是光催化制氢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发展的关键。本论文设计合成了9个氟硼吡咯光敏剂(B1-B9),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制氢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探究其结构与其光催化制氢活性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关系。对于均相光解水制氢体系,在最优条件下,以2,6-位修饰碘原子,且羧基在邻位的光敏剂B5活性最高,TON达到197。同时我们结合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给出了该均相光催化制氢体系的还原猝灭机理。对于多相光解水制氢体系,以2,6-位修饰碘原子,且羧基在对位的光敏剂B3活性最高,TON达到70。对于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光电转换效率以B1最佳。光解水制氢体系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性能的差异主要与电子传递方式与染料聚集相关。同时我们合成了一个新型D-π-A-π-A构型的有机染料D2,该染料分子以咔唑为电子给体,苯并噻二唑和氰基丙烯酸为电子受体,并将其作为光敏剂应用于太阳能转化。与传统的D-π-A构型的光敏剂D1相比,D2光敏剂具有更强的光捕获能力和更加有效的电荷转移特性,使得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光电转化效率(η=3.50%vs 1.14%)以及光制氢效率(TON=1450 vs 100)。

刘婷[6](2015)在《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雷击放电对配电系统造成的危害大都是由过电压引起的,在雷击放电两千米范围内都可能引起过电压现象,对配电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网络设备以及精密仪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精细化的存储单元和精密仪器的集成单元应用越来越多,这类设备通常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功耗小并且对过电压的耐受能力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承受幅度较大的电压或电流的冲击,而在雷击放电的过程中产生的过电压容易对这类电子设备造成严重危害。安装浪涌保护器是低压配电系统防雷的最主要措施,其作用是实现雷电流的分流,防止从各类线路电缆引入,从而减少对设备造成的伤害。本文针对浪涌保护器长期在线运行出现老化失效,在雷击时很可能失去防御能力的问题,与海军某设计院联合攻关设计了一种新型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以实时监测浪涌保护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本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监测终端三部分构成,采用主从结构,监测终端作为主机,数据采集模块作为从机。该系统选用意法半导体公司出品的STM32F103作为核心控制器,选用Rogowski线圈感应雷电流信号,并利用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本文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介绍雷击过电压防护的相关内容以及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总结。(2)提出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总体方案。综合考虑元件的性能功耗以及价格等因素,选取STM32F103ZET6为数据采集模块的核心控制器,完成了仿真接口JTAG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时钟电路以及其他外围电路的设计,使用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并进行PCB设计。(3)基于Keil u Vision4开发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了在线监测系统的软件程序,包括泄流电流采集存储、触发中断、串口通信等程序。利用VB 6.0对监测终端上位机进行设计,采用C/S模式,主机发送查询信息,监测终端接收,将其解析处理并显示到上位机界面,实现系统整体通信,同时采用Access数据库保存。(4)对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测试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信速率低于9600bps时电力线传输距离可达200米,当速率为9600bps时传输距离可达180米,系统性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能够稳定运行。

张传伟[7](2015)在《开关变换器滑模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开关变换器是各种电能转换装置的核心,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控制系统对开关变换器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关联着众多的技术指标。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基于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线性控制,当出现大的瞬态变化时,变换器的行为无法充分反映出来,有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滑模控制作为一种新型控制技术,属于非线性控制范畴,特别适用于开关变换器这类具有“开关”特性的电路,具有在输入或负载大范围变动时使系统稳定的特点。本文对开关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变换器各种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电压型控制和电流型控制的基本原理,指出其在控制中的局限性。重点针对新型控制技术中的滑模控制,从基本概念和数学描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和开关变换器相联系,归纳总结滑模控制开关变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了基于滞环调制的直接滑模控制开关变换器。结合滑模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推导了各项设计公式,给出控制参数的详细计算过程,分析了不同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控制模型,对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的瞬态响应及不同设计参数时系统性能进行仿真。针对滞环滑模控制器在输入或负载变动时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利用等效控制原理将直接滑模控制转化为间接滑模控制,以实现定频控制。同样从原理设计、参数选取、系统仿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电路实现方面,根据已有的设计参数,选取通用的元器件搭建了主功率电路及控制电路,仿真主要的电路模块,最后对系统进行实际测试,以验证设计理论。

袁卿卿[8](2014)在《基于FPGA的在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制电路板的在线测试作为电路板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个电子产品的质量。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在线测试系统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在线测试设备的优缺点,研究学习了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在线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元件测试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FPGA的在线测试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线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元件测试原理及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在线测试系统硬件上采用PC机+双级FPGA架构,利用PC机的轻巧灵活和FPGA的速度快、功耗低、通用性强等特点使测试系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在线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及算法的研究。系统以LabVIEW2011为开发平台对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具体到每个功能模块,包括权限设置功能模块、自学习功能模块、自诊断功能模块、元件测试功能模块、辅助测试功能模块的实现;系统在开短路学习和开短测试中应用Kautz算法,极大的提高了开短路学习和开短路测试的速度。三是USB接口模块的设计。系统采用了 USB通信方式来完成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数据交换,选用了 Cypress公司的高集成、低功耗USB2.0微控制器CY7C68013A,针对USB通信模块编写了CY7C68013A芯片的固件程序、驱动程序、.inf文件,并设计了上位机和下位机通信的帧格式。四是下位机软件设计。下位机主要包括主控板、开关板、交流板、直流板四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块Altera公司的FPGA作为控制器,使用Verilog HDL描述语言对其编程,可以使其完成控制器的工作,由于主控板要频繁的进行数据交换,所以在主控板的FPGA中设计了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和嵌入式C语言共同完成主控板的软件设计。本项目所研究的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完成对PCB板的快速测试,符合项目要求。

李昆仑[9](2013)在《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放电的现象。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减灾十年”报告中,雷电灾害被列为“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因雷击引发的灾害而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地震、海啸、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根据统计资料显示,雷击已经成为造成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和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营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工业和生活用电需要日益加大的问题,国家实施了西电东输和智能电网等工程。随着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和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雷击灾害对电力系统和输电线路的运营影响愈发明显。目前我国尚未能对雷电进行预报,如何保障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营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难题。做好输电线路的雷电监测工作,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雷击引发的灾害造成的损失,为输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和抢修提供依据,增强电力系统运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为科学研究提供原始数据进而做好雷电防护工作。本课题从工程实际出发,以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为研究对象,初步提出了一种新的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整体实现方案。监测装置选用Rogowski线圈作为雷电流信号的传感器,采用STM32F407芯片作为控制核心,利用芯片集成的ADC模数转换器和DMA控制器,完成雷电流数据采集,并通过GPRS DTU无线通信将采集到的雷电流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本课题主要完成了的研究工作如下:(1)大量收集并广泛阅读了有关输电线路雷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方面的国内外文献,介绍了国内外雷电流在线监测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当前现状,对现有的各种雷电流监测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总结出我国目前尚未开发出较好并且可以普及的雷电流在线监测方案,因此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监测输电线路的雷击状态的方案。(2)针对本课题所提出的雷电流在线监测的方法,通过对监测原理的详细介绍和阐述,得出了方案可行的结论,给出了监测装置的初步设计思路。(3)设计了以ST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低功耗的集成芯片——STM32F407为核心雷电流数据处理模块、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模块、GPRS无线透明传输模块和监测装置供电模块的主要硬件电路。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从低功耗、降低成本、减小电路板体积的角度出发,在本论文的第三章进行了详细地原理介绍和硬件电路设计。(4)采用C语言编写了基于Keil uVision4集成开发平台的监测装置软件程序,包括雷电流的自动采集和存储,中断判断和数据上传等子程序。(5)最后论文在实验室对设计的监测装置进行了测试。利用组合波发生器产生雷电流信号,进行模拟雷击实验,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装置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基本实现,装置通过GPRS无线透明传输将采集到的雷电流数据上传到数据中心服务器。整套装置经初步测试,基本实现预期功能。理论分析和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基于STM32F407芯片的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可实现雷电流的自动采集和存储,由GPRS DTU上传数据,通过数据中心的软件保存并还原雷电流波形,成本低廉,整体功耗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蒋鹏[10](2013)在《THz-TDS测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技术(THz-Time Domain Spectrometer,简称THz-TDS)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太赫兹时域光谱仪中包含光路系统、平移台延迟线及其控制器、锁相放大器和差分光电二极管、低湿湿度计、上位机测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国内市场对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的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加强太赫兹方面的研发投入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研究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有关方面,设计和制作太赫兹时域光谱仪所需的锁相放大器、低湿湿度计以及适用于本实验系统的测控软件。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一、探索锁相放大器原理和设计方案。进行了单相锁相放大器的试制和测量。通过深入研究微弱信号检测原理,摸索单相锁相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为双相锁相放大器的研制和改进奠定基础。二、在总结单相锁相放大器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系统中差分光电二极管输出的nA级电流信号,设计出微弱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出双相数字式锁相放大器并提出相应的算法。这些工作包括原理验证、方案和算法的提出、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PCB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性能测试等等。三、进行了THz-TDS测控系统软件的开发。通过GPIB数据线与ESP300电机控制器以及锁相放大器进行通信,利用我们自行编写的软件发送指令,控制平移台时间延迟扫描,获取探测到的差分电流信号,进而得到的太赫兹时域波形。整个测控系统程序集成了太赫兹数据处理模块和低湿湿度监控模块程序,使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变的更加简便。四、设计与制作了太赫兹时域光谱仪中的低湿湿度计。可以满足5%以下低湿湿度的快速测量,并且可以组成无线星形传感网,进行分布式组网测量,很好的满足太赫兹时域光谱仪中的湿度监控。无线低湿湿度计由湿敏电容模块,MSP430fl49单片机最小系统,无线串口模块等部分组成。工作涉及低湿湿度计所需器件选型、硬件电路和PCB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应用LabVIEW上位机软件设计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们能够结合实验室自行搭建的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对各种物质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极大的充实了太赫兹光谱仪的性能,并为实现小型化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奠定了基础。

二、用TLC555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TLC555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工矿电力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
        1.2.2 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1.2.3 电力机车制动能量回馈利用技术控制策略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工矿电力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
    2.1 引言
    2.2 工矿电力机车系统结构
        2.2.1 工矿电力机车机械部分
        2.2.2 工矿电力机车空气管路系统
        2.2.3 工矿电力机车电气部分
    2.3 工矿电力机车主要类型
    2.4 工矿电力机车牵引特性
    2.5 工矿电力机车再生制动基本原理
        2.5.1 再生制动能量共用直流母线型
        2.5.2 再生制动能量储能型
        2.5.3 再生制动能量回馈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策略的研究
    3.1 引言
    3.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2.1 基本假设
        3.2.2 ABC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2.3 dq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3.2.4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3.3 滑模控制
        3.3.1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3.3.2 滑模控制到达的条件
        3.3.3 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
    3.4 干扰观测器
        3.4.1 干扰观测器的基本原理
        3.4.2 干扰观测器的基本模型
        3.4.3 负载转矩干扰观测器的设计
    3.5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
        3.5.1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案
        3.5.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3.6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互补滑模控制
        3.6.1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互补滑模控制方案
        3.6.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互补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3.7 数值仿真结果
        3.7.1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仿真结果
        3.7.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互补滑模控制仿真结果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反推控制的无位置传感器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永磁同步电机反推控制
        4.2.1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4.2.2 反推控制原理及设计方法
    4.3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反推控制的无位置传感器策略研究
        4.3.1 基于LMI干扰观测器设计
        4.3.2 基于LMI干扰观测器的反推控制器设计
        4.3.3 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估计
    4.4 数值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矿电力机车制动能量利用系统能量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5.1 引言
    5.2 工矿电力机车再生制动能量分配理论分析及系统
        5.2.1 再生制动能量分配优化的理论分析
        5.2.2 工矿电力机车再生制动混合型能量利用系统
    5.3 再生制动能量分配优化的控制策略
        5.3.1 储能单元的柘扑结构与控制策略
        5.3.2 能量回馈单元的柘扑结构与控制策略
    5.4 数值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矿电力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6.2.1 硬件设计
        6.2.2 软件设计
    6.3 实验平台
    6.4 实验结果
        6.4.1 基于干扰观测器滑模控制实验结果
        6.4.2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互补滑模控制实验结果
        6.4.3 基于LMI干扰观测器的反推控制实验结果
        6.4.4 工矿电力机车制动能量优化控制实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导弹舵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意义
        1.3.1 课题内容与意义
        1.3.2 课题来源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永磁同步电机与矢量控制算法
    2.1 永磁同步电机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2.3 矢量控制
        2.3.1 基本原理
        2.3.2 PI参数控制器整定方法
    2.4 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
        2.4.1 电机相关参数测量
        2.4.2 仿真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硬件系统设计
    3.1 电源电路设计
    3.2 功率电路与驱动电路设计
    3.3 三相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3.4 角位置传感器
        3.4.1 角位置传感器选型
        3.4.2 基于AS5304 与光电开关SG211V组合式角位置传感器设计.
        3.4.3 基于磁编码器IC-MU角位置传感器设计
    3.5 MCU及外围电路设计
    3.6 整体电路
    3.7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XMC1302 软件开发环境
    4.2 APP单元初始化配置
        4.2.1 CCU8和PWMSVM01 初始化配置
        4.2.2 POSIF和 CCU4 初始化配置
        4.2.3 ADC初始化配置
        4.2.4 USIC初始化配置
    4.3 程序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中断程序设计
        4.3.3 FOC程序设计
        4.3.4 PI控制器程序设计
        4.3.5 电机启动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平台搭建和前期测试
    5.2 开环调试
    5.3 吸和调试
    5.4 闭环调试
    5.5 通讯调速调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基于级联单目视觉感知技术的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的纵向分级预警技术研究
    2.1 基于兴趣区域选定系统的HAAR-LIKE和ADABOOST车辆识别
        2.1.1 样本选取及Haar-like矩形特征提取
        2.1.2 Adaboost分类器训练及车辆识别
        2.1.3 基于兴趣区域选定系统的车辆识别
    2.2 基于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的车辆纵向分级测距
        2.2.1 基于车道平面约束的纵向车距测量模型
        2.2.2 基于特征点透视投影误差修复的纵向距离测算
        2.2.3 实车纵向测距模拟实验
        2.2.4 基于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的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模型建立
    2.3 基于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的纵向预警模型研究
        2.3.1 基于车辆安全空间模型的预警车距计算
        2.3.2 基于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的纵向分级预警
        2.3.3 全覆盖式级联单目视觉系统搭建及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块单向导入链接算法的雾天车辆横向偏航预警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级级联单目视觉的降质图像恢复
        3.1.1 基于大气散射模型的雾天行车模型建立
        3.1.2 基于模块单向导入链接算法的降质图像恢复
        3.1.3 基于单级级联单目视觉的车道线兴趣区域方程计算
    3.2 基于车辆横向可行安全域车道线边缘信息挖掘
        3.2.1 基于高梯度区非局部均值滤波的道路图像去噪
        3.2.2 非兴趣区域归零化的图像最优阈值分割
    3.3 图像坐标系约束下车道线方程求解
        3.3.1 基于车道几何特征的车道标识线筛选
        3.3.2 基于线性回归的车道线方程求解
        3.3.3 车道标识线检测离线实验验证
    3.4 基于时空域双审核的车辆横向偏航辨识模型
        3.4.1 世界坐标系下车辆运行姿态感知
        3.4.2 车辆横向偏航辨识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族群滤波算法的车辆动态纵向预警技术研究
    4.1 基于CCD路面激励输入响应仿真的检测设备选择
        4.1.1 基于滤波白噪声法的路面模型建立
        4.1.2 基于客车动力学模型的CCD振动响应分析
    4.2 基于客车行驶状态关键信息检测系统的CCD视点响应信息采集
        4.2.1 客车车载视觉设备路面输入响应信息检测系统搭建
        4.2.2 客车车载视觉设备路面输入响应信息采集与分析
    4.3 基于族群滤波法和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系统的纵向测距算法
        4.3.1 基于映射畸变分析的振动输入族群化处理
        4.3.2 基于族群滤波法的近景纵向测距规则化安全修正
        4.3.3 基于双级级联单目视觉系统的全覆盖纵向测距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鲁棒性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系统开发及数据验证
    5.1 高鲁棒性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系统
        5.1.1 系统设计
        5.1.2 系统实现
    5.2 大客车前方行车环境实车试验数据验证
        5.2.1 验证目的
        5.2.2 实验工况信息
        5.2.3 实验结果验证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含有1,10-菲啰啉单元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引言
    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
    1.2 有机电致发光基本原理、器件结构和表征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1.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1.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质表征
    1.3 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
        1.3.1 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设计要求
        1.3.2 有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有机小分子双极性主体材料
        1.4.1 有机小分子双极性主体材料的设计要求
        1.4.2 有机小分子双极性主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含有 1, 10-菲啰啉单元的有机小分子在OLED器件中的应用
        1.5.1 基于 1, 10-菲啰啉的电子传输/空穴阻挡材料
        1.5.2 基于 1, 10-菲啰啉的双极性主体材料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于 1, 10-菲啰啉的电子传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2.2.3 材料的合成
        2.2.4 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2.2.5 UPS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0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1 化合物的吸收、光致发光和低温磷光光谱
        2.3.2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2.3.3 化合物HOMO/LUMO能级(UPS)
        2.3.4 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2.3.5 化合物的电子迁移率特性
        2.3.6 器件的工作稳定性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 1,10-菲啰啉的电子传输材料在复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3.1 引言
        3.1.1 复合物作为发光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3.2.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合物吸收、PL和低温磷光光谱
        3.3.2 复合物的变温瞬态光谱
        3.3.3 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1, 10-菲啰啉的主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4.2.3 材料的合成
        4.2.4 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4.2.5 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3.2 化合物的吸收、光致发光和低温磷光光谱
        4.3.3 理论计算
        4.3.4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4.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4.3.6 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4.3.7 化合物的载流子传输特性
        4.3.8 电致发光器件的界面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1,10-菲啰啉的深蓝光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材料的表征设备与仪器
        5.2.3 材料的合成
        5.2.4 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5.2.5 电化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5.3.2 化合物的吸收、光致发光和低温磷光光谱
        5.3.3 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5.3.4 理论计算
        5.3.5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5.3.6 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5.3.7 化合物的电子迁移率特性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复合物在黄光磷光器件中的应用
        1.1 复合物的吸收、PL和低温磷光光谱
        1.2 TAPC:Phen-DFP复合物的瞬态荧光光谱
        1.3 复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 化合物Phen-m-PhCz在绿光磷光器件中的电致发光性质
    3 化合物Phen-m-PhCz在黄光磷光器件中的电致发光性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有机光敏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均相光解水制氢体系的研究进展
        1.2.1 金属配合物作为光敏剂
        1.2.2 有机染料作为光敏剂
    1.3 多相光解水制氢体系的研究进展
        1.3.1 金属配合物作为光敏剂
        1.3.2 有机染料作为光敏剂
    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 金属配合物作为光敏剂
        1.4.2 有机染料作为光敏剂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剂
        2.1.1 仪器
        2.1.2 药品试剂
    2.2 样品的制备、测试与表征
        2.2.1 TiO_2胶体的制备
        2.2.2 TiO_2量子点和TiO_2阻挡层的制备
        2.2.3 光谱测试
        2.2.4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2.2.5 核磁测试
        2.2.6 单晶结构测定
        2.2.7 光电转换性能和阻抗测试
        2.2.8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2.2.9 光致产氢反应
第3章 基于碘代BODIPY有机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在均相光解水制氢体系的应用
    3.1 引言
    3.2 光敏剂和钴肟催化剂的合成
    3.3 单晶结构解析
    3.4 光物理性能研究
    3.5 理论计算
    3.6 电化学性能
    3.7 均相光催化制氢反应
    3.8 均相光催化制氢机理
        3.8.1 理论计算分析
        3.8.2 光谱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羧基取代BODIPY有机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光敏剂的合成
        4.2.2 铂负载二氧化钛共催化剂的合成
        4.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4.3 单晶结构解析
    4.4 多相光解水制氢体系
    4.5 多相光催化制氢机理
    4.6 BODIPY敏化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光伏性能
    4.7 比较均相、多相产氢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D-π-A-π-A结构的有机光敏染料的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光敏剂的合成
        5.2.2 染料负载 1.0 wt% Pt-TiO_2的合成
        5.2.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5.3 光物理性能研究
    5.4 电化学性能
    5.5 理论计算
    5.6 多相光催化制氢反应
    5.7 光伏性能测试
    5.8 比较多相光解水制氢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体系
    5.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中部分化合物的晶体数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相应的核磁共振谱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雷击过电压防护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工作原理及总体方案
    2.1 雷电流模型
    2.2 组合波发生器原理
    2.3 电力载波通信原理
        2.3.1 电力线信道模型分析
        2.3.2 电力线信道干扰分析
    2.4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2.5 研究路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传感器设计与选用
        3.1.1 Rogowski线圈的基本原理
        3.1.2 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
    3.2 STM32最小系统设计
        3.2.1 STM32简介
        3.2.2 STM32外部电路设计
    3.3 JTAG电路设计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5 其他外围电路设计
    3.6 电力载波通信模块
    3.7 信号调理电路的Multisim仿真
    3.8 PCB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设计
    4.1 采集和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1.1 嵌入式开发工具Keil u Vision4
        4.1.2 卡尔曼滤波算法
        4.1.3 主程序设计
        4.1.4 中断服务程序子设计
        4.1.5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4.2 监测终端软件设计
        4.2.1 监测终端总体设计
        4.2.2 Soket接口通信
        4.2.3 监测终端通信流程
        4.2.4 监测终端上位机软件界面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测试与实验分析
    5.1 系统测试
    5.2 实验过程及结果
    5.3 通信距离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开关变换器滑模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滑模控制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开关变换器的控制技术
    2.1 开关变换器控制技术分类
    2.2 传统控制技术
        2.2.1 电压型控制
        2.2.2 电流型控制
        2.2.3 传统控制技术的局限
    2.3 新型控制技术
    2.4 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2.4.1 滑模控制的基本概念
        2.4.2 滑模控制的数学描述
        2.4.3 滑模控制三个基本要素
    2.5 开关变换器的滑模控制
        2.5.1 基本实现方法
        2.5.2 滑模面的种类
        2.5.3 开关频率的控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滞环调制的滑模控制开关变换器设计
    3.1 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
    3.2 滞环滑模控制器设计
        3.2.1 系统建模
        3.2.2 控制律的选择
        3.2.3 滑模系数的选择
        3.2.4 滞环宽度和开关频率
        3.2.5 具体参数的选取
    3.3 仿真与分析
        3.3.1 额定工作条件下仿真
        3.3.2 输入电压变化时仿真
        3.3.3 负载电阻变化时仿真
        3.3.4 不同滑模系数下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定频滑模控制开关变换器的设计
    4.1 开关频率固定的必要性
    4.2 定频滑模控制器设计
        4.2.1 系统建模
        4.2.2 等效控制
        4.2.3 存在条件
        4.2.4 滑模系数的选择
    4.3 仿真与分析
        4.3.1 仿真参数的选取
        4.3.2 输入及负载变化时仿真
        4.3.3 不同控制参数时仿真
        4.3.4 稳态误差的消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路实现与测试结果
    5.1 电路实现
        5.1.1 Buck主电路及驱动电路
        5.1.2 控制信号电路
        5.1.3 可变锯齿波发生电路
        5.1.4 脉冲发生电路
        5.1.5 比较器电路
    5.2 测试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基于FPGA的在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水平
    1.3 在线测试技术及发展趋势
        1.3.1 自动X射线测试
        1.3.2 功能测试
        1.3.3 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来源
第2章 在线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2.1 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目标及技术参数
        2.1.1 在线测试系统的设计目标
        2.1.2 在线测试系统的技术参数
    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FPGA简介
        2.3.1 FPGA介绍
        2.3.2 FPGA的选型
    2.4 测试原理与硬件设计
        2.4.1 模拟元件测试方法
        2.4.2 数字电路的测试原理
        2.4.3 系统硬件设计
第3章 在线测试系统软件总体设计及算法研究
    3.1 系统软件的需求分析
        3.1.1 用户需求
        3.1.2 功能需求
        3.1.3 性能需求
    3.2 系统上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3.3 测试算法研究及应用
        3.3.1 N平方测试算法
        3.3.2 Kautz算法
        3.3.3 Kautz算法在开/短路学习中的应用
        3.3.4 Kautz算法在开路测试中的应用
        3.3.5 Kautz算法在短路测试中的应用
    3.4 系统下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3.4.1 模拟元件测试软件流程设计
        3.4.2 数字元件测试软件流程设计
第4章 在线测试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4.1 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的选择
        4.1.1 操作系统的选择
        4.1.2 开发环境的选择
    4.2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4.2.1 权限设置功能模块
        4.2.2 系统自检功能模块
        4.2.3 系统自学习功能模块
        4.2.4 电路板测试功能模块
        4.2.5 辅助功能测试模块
    4.3 USB(Universal Serial Bus)模块设计
        4.3.1 USB开发流程
        4.3.2 固件程序设计
        4.3.3 驱动程序开发
        4.3.4 USB通信帧设计
第5章 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5.1 主控板软件设计
        5.1.1 SOPC的基本概念及开发
        5.1.2 主控板程序流程设计
    5.2 交流板软件设计
    5.3 直流板软件设计
    5.4 开关板软件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1 (在线测试系统调试板图)
附录A.2 (在线测试系统样机实物图)
附录B.1 (在线测试系统上位机USB通信程序)
附录B.2 (在线测试系统主控板部分程序)
附录B.3 (在线测试系统直流板部分程序)
附录B.4 (在线测试系统交流板部分程序)
附录B.5 (在线测试系统开关板部分程序)

(9)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3.3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监测对象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原理
    2.1 雷电流参数介绍
        2.1.1 雷电流幅值
        2.1.2 雷电流陡度
        2.1.3 雷电流极性
        2.1.4 雷电流等值波形
    2.2 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2.3 Rogowksi线圈测量雷电流的基本原理
        2.3.1 Rogowski线圈基本原理
        2.3.2 自积分式Rogowski线圈基本原理
        2.3.3 Rogowski线圈性能分析
    2.4 STM32F407核心处理器可行性分析
        2.4.1 核心处理器的选择及其性能
        2.4.2 STM32F407VGT6芯片可行性分析
    2.5 GPRS DTU数据传输原理
        2.5.1 GPRS简介
        2.5.2 选用GPRS DTU传输数据的理由
    2.6 低功耗设计依据
        2.6.1 选用低功耗MCU
        2.6.2 选用低功耗接口器件
        2.6.3 电源管理
        2.6.4 软件设计的一些节能措施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硬件设计
    3.1 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硬件电路设计
        3.1.1 雷电流信号调理单元电路设计
        3.1.2 STM32F407控制核心电路设计
        3.1.3 DS1302时钟电路设计
        3.1.4 FLASH存储电路设计
        3.1.5 GPRS DTU数据传输电路设计
        3.1.6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3.2 装置供电设计
    3.3 装置保护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
    4.2 装置软件设计
        4.2.1 软件总体结构
        4.2.2 主程序软件设计
        4.2.3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装置整体测试与结果
    5.1 雷电流模拟试验原理
    5.2 GPRS DTU参数设置
    5.3 硬件测试和软件测试
    5.4 整体联合测试及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THz-TDS测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太赫兹电磁波简介
    1.2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2.1 典型的THz-TDS系统介绍
        1.2.2 太赫兹时域光谱仪的理论基础
        1.2.3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单相模拟式锁相放大器的设计
    2.1 锁相放大器与互相关检测原理
    2.2 单相模拟式锁相放大器的组成及设计
        2.2.1 单相模拟式锁相放大器方案与仿真
        2.2.2 原理图和各模块设计方案
        2.2.3 PCB的设计与测试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相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及其数字域同步锁相算法
    3.1 双相数字式锁相駄器设计方案
    3.2 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3.2.1 前端微弱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2.2 前端信号调理Ⅳ电路性能和噪声分析
        3.2.3 锁相环90°移相器设计
        3.2.4 基于LabVIEW的数字域同步锁相算法实现
    3.3 THz-TDS测控系统程序
    3.4 系统测试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线低湿湿度计的设计
    4.1 湿度计简介
    4.2 无线低湿湿度计的方案设计
        4.2.1 无线低湿湿度计传感器的选择
        4.2.2 HS1101介绍和电路设计
    4.3 MSP430f149单片机硬件和程序设计
        4.3.1 MSP430单片机简介
        4.3.2 MSP430f149单片机硬件设计
        4.3.3 上位机的程序与设计
    4.4 无线低湿湿度计的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本文总结
    5.2 论文不足及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研宄生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硕士研宄生期间完成的其它工作
致谢

四、用TLC555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矿电力机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 颜渐德. 湖南大学, 2019(01)
  • [2]导弹舵机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D]. 汤立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基于级联单目视觉感知技术的客运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辨识研究[D]. 周劲草. 长安大学, 2018(01)
  • [4]含有1,10-菲啰啉单元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D]. 魏鑫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有机光敏染料分子设计、合成及其在太阳能转化方面的应用[D]. 卢辉. 华侨大学, 2016(02)
  • [6]浪涌保护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D]. 刘婷.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6)
  • [7]开关变换器滑模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张传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8]基于FPGA的在线测试系统软件设计[D]. 袁卿卿. 湖南大学, 2014(04)
  • [9]雷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设计[D]. 李昆仑.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THz-TDS测控系统研究[D]. 蒋鹏.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使用 TLC555 测量电源的瞬态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