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林业用地和有林地资源灰色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青[1](2021)在《县域生态保护成效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及协同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GEP)是评估生态环境资源与效益的有效手段,可较好的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手段评估生态系统状况,引领地方绿色发展方向,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滨海城市大连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大连市产品提供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三方面对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评估计算,接着分析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机制,并将GEP与区域经济进行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耦合协调发展度等计算,另外基于已获得数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对大连市生态-经济互动关系在短期内的发展进行预测,并就推动县域生态保护成效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005-2015年间,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2005年382.61亿元增长到2010年475.62亿元,到2015年,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524.56亿元,实际增量为141.95亿元,实际增幅达37.1%。结合空间布局来看,东西方向的单位面积GEP变化程度不大,2010-2015年间西部涨幅明显大于东部,从南北方向看,2005年单位面积GEP从北至南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单位面积GEP分布从北至南以U型呈现,同时南部地区单位面积GEP远高于北部地区。(2)从计算所得的耦合协调度来看,2005-2015年间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之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耦合协调度平均水平由2005年0.3525增加到2015年0.6639,呈现出由中度失调向中度协调逐步上升的特征,表明生态与经济两系统之间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结合相对发展度,2005-2015年间,大连市经济与GEP主要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由中度失调-经济滞后变为中度协调-生态滞后,说明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耦合协调类型正在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但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强烈。(3)通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得到大连市2020和2025年的GEP和经济指标预测值。2020-2025年间,大连市整体GEP仍处于上升趋势,2025年GEP值和2005年相比,大连市GEP实际增加421.9595亿元,增幅110.29%。就各区县GEP变化来看,仅长海县GEP有所下降,2025年GEP比2005年实际GEP减少30.0553亿元,减少比例为40.14%。利用预测所得数据定量判断大连市生态保护成效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发现正逐步形成生态压力自中部向南北递减,经济压力自中部向南北递增的分布格局。
郭思源[2](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木材采伐已不是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开发森林的多种功能已成为黑龙江省林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林下经济作为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举措,其优势随着生态建设的进步、民生改善的需要而不断得以凸显,发展林下经济使得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可能,林下经济在拉动林区快速发展和带动林区职工增收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探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保护森林资源、解放生态潜力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此本文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撬动解决林区经济转型的研究对象,探索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仅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发展食用菌、北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采集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复合经营性产业。实现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业概念进行诠释和界定,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归纳总结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测算现行林下经济发展识别林下经济优势发展产业类型,进而促进林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其次,从定性的角度测算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对林下经济增长效率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静态分析,将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地面积作为投入变量,林下经济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融合中介效应分析法与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快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林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变化对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另外,生产效率对要素投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林下经济投资和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地面积的中介、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再次,提出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应用VAR模型首先分析了林下经济总产值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为了确保建立VAR模型所用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测各变量数据是否呈现“同阶单整”的特征,避免后续建模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继续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林下经济总产值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间的经济变量存在的因果关系,检验林下经济总产值在一定的滞后期下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变量当期值有显着影响。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林下产品加工业6大林下经济产业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带动能力。第四,提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类型与发展政策建议。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优势识别分析,并分析相关数据,把六个产业分别进行量化,利用灰色GM预测模型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构建明确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统工程,其对林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林区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林区职工就业都起了较大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引导林下经济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陈志强[3](2019)在《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林地资源进行动态变化监测,了解林地资源现状与变化动态,进行科学合理的林地经营规划,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发展,“3S”技术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能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林地变化动态监测及管理。本文将福建省福清市作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手段对福清市林地资源变更进行研究,基于2016年-2018年福清市林地“一张图”数据,对福清市林地资源现状、林地变更等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福清市林地资源的变化情况,以期能及时发现林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及控制林地向有利方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林地监管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福清市林地资源现状:福清市现有土地总面积156200.67hm2,其中林地面积68656.21 hm2,非林地面积87544.46 hm2,森林覆盖率为41.98%。森林覆盖率已基本达到2020年目标值(41.85%)。有林地面积57926.27 hm2,疏林地面积138.73 hm2,灌木林地面积7661.23 hm2,未成林地面积612.29 hm2,苗圃地面积168.75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256.22 hm2,宜林地面积1890.48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24 hm2。林地保护等级II级保护33491.67hm2,III级保护5622.61hm2,IV级保护29541.93hm2。(2)2016年-2018年林地变更调查期间,福清市地类变化图斑共计5869个。福清市林地面积净减478.03hm2,其中有林地和疏林地面积净减量分别为7179.80hm2和1251.6hm2,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及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净增量分别为:6525.75hm2、403.71hm2、59.88hm2、2.76hm2、959.03hm2、2.24hm2。在非林地与林地动态转移变化中,非林地转变林地面积0.09hm2,林地转变非林地面积478.12hm2。(3)2016年-2018年福清市林地变更调查中,引起林地变化的原因为:造林更新、森林采伐、规划调整、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灾害因素、自然因素及调查因素。变更期内变化的面积为12273.74hm2,其中,造林更新引起的变化面积为52.37hm2,森林采伐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0.76hm2,规划调整引起的变化面积为2.05hm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引起的变化面积为358.21hm2,灾害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14.92hm2,自然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507.95hm2,调查因素引起的变化面积为10207.57hm2。引起林地变化面积最大的是调查因素,占总变化面积的83.17%。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福清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出台后,变更期内福清市林地征占用情况有所减少,并按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进一步提高福清市林地资源保护管理的水平,当务之急,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林业经济、林业技术等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基层林业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基层林业工作站、林业行政执法等机构和队伍的业务水平,激励林业工作者适应新时期、新技术,熟练掌握林业软件操作,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较强的林业队伍。
祝千宇[4](2019)在《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林业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人们统计得到了大量林业数据。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将林业数据转换为直观的图表形式,以展现出更加明显的林业数据特征,是现在分析和预测林业方面数据的新趋势。目前来看,林业数据复杂多样,呈现出动态、多维度的特点,而传统数据展示形式比较单一,不够直观,并且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较少。论文以塞罕坝林场为研究对象,针对林业工作者所关心的森林经营数据、林产品产值数据、生态休闲数据等森林资源数据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可视化分析及预测需求,采用Web开发平台以及Echarts可视化算法集成库,设计开发了一个能够较为全面展现塞罕坝森林资源状况、拥有多种图表展示方法的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论文所用到的大部分数据由林场提供,包含森林经营数据、林产品产值等资源数据;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休闲、用户行为等相关数据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数据采集。(2)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处理和分析预测。根据收集到塞罕坝数据的具体特点,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合,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和二次指数平滑模型对森林资源消长情况进行分析预测。(3)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基于Echarts可视化图表库,选择合适的可视化模型,实现林场森林资源数据的列表展示、可视化图表展示以及数据的时空动态展示。
程琪媛[5](2019)在《基于一类调查的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是一项繁琐并具有技术性的工作。近年来集体林权制度不断改革,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森林资源资产也发生了大量的流转,导致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工作愈来愈重要。为了实现贵州省森林资源资产精密化管理,本研究以贵州省第七次一类调查数据与第八次一类调查数据为依据,根据优势树种(组)、林种和龄组,选择重置成本法、收获现值法与市场价倒算法,分别对贵州省的幼、中、近、成、过熟林林木资产进行评估;对于经济林林木则选择收益现值法;竹林林木选择年金资本化法。根据调查地的林地情况,选用年金资本化法和林地期望价法分别对林地资产价值进行核算,经过对比分析从中选出一种最适合林地的评估方法。对两次评估的林地林木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通过研究可知,贵州省第七次林地资源存量为84123百hm2,林木资源存量为2791153百m3;第八次林地资源存量为86122百hm2,林木资源存量为3438440百m3。该省第七次林地林木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7322.67亿元,其中林地资源资产价值量为4777.29亿元,林木价值量为2545.38亿元;第八次林地林木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7454.83亿元,林地资源资产价值量为5160.58亿元,林木价值量为2294.25亿元。通过对两次评估结果的动态分析,可知贵州省的林地林木资源存量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1999百hm2、647287百m3;第八次林地林木资源资产价值总量大于第七次价值总量,增加132.16亿元,增幅较大。
黎玉玲[6](2019)在《产城一体化视角下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强调以产业为动力促进城镇发展,从而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近年来,特色小镇以产业聚而合、形态小而美、功能有机合等特点成为了产城一体化的集聚区,具有鲜明的产业形态。在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及小城镇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促使旅游产业脱颖而出成为特色小镇主导产业类型之一。本文根据特色小镇内涵和旅游产业的特性,总结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核心是凸显特色,包含和谐地融于自然环境、有效地利用优势资源、重点地突出地域文化等内容,而将旅游特色、旅游产业空间与城镇建设有效融合是当前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本文以《丹凤县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规划(2017-2027)》为课题来源,该规划明确了丹凤县旅游产业为其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全域旅游的方式促进全县产城发展,确立了竹林关镇、武关镇、寺坪镇为旅游型特色小镇。本文以此三个旅游型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采取先分析各镇资源特征后抓取特色要素进行特色培育的路径进行研究,最终整体性地提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本文从丹凤县全域和各旅游型特色小镇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丹凤县全域层面分析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三个旅游型特色小镇提供支撑。在各旅游型特色小镇层面,依据基本概况、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现状分析各镇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外在和内在影响因素确立旅游产业定位和特色要素,继而以特色要素为引领提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镇空间三方面特色培育与提升方法,最后基于特色构建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体系,差异化地提出各旅游型特色小镇在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格局营建和产城融合的城镇建设三方面的规划策略。为后续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提供特色培育和规划策略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高翔宇[7](2017)在《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土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物质保障。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土地利用类型和结构组成发生了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导致区域地形改变、地表植被资源被破坏、土壤质量下降,使得地表土层的抗蚀性能减弱,土壤被破坏、搬运和移动过程加快,从而引起水土流失过程加速,即加剧了区域土壤侵蚀。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土地利用就成为了影响土壤侵蚀进程的主要因素,所以,调整和优化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成为防控土壤侵蚀的关键。近年来,澜沧县大规模引种桉树、橡胶等人工经济园林,取代了相当面积的耕地以及次生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灌木林和荒草地等,同时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建设用地面积需求量增大,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侵蚀造成一定的潜在影响。因此,从土壤侵蚀防控的角度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是必要的,这对于澜沧县的土壤侵蚀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以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防控土壤侵蚀为数量结构优化目标,以土壤侵蚀总量约束、土地总面积约束、人口总量约束、耕地保有量约束、建设用地总量约束、其他宏观约束、数学模型约束等七个方面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实现澜沧县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将优化结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主要结论如下:(1)澜沧县现阶段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所占比例较小;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林地面积分布广泛,但是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较小;城镇建设用地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城镇化率不高;自然保留地水土流失风险较大。因此,澜沧县现阶段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2)2000—2005年,澜沧县耕地、灌木林和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小,有林地面积增加;2005—2010年,耕地、有林地和灌木林面积减小,其他类型用地的面积增加,桉树林的面积增加最明显;2010—2015年,水域、桉树林、有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园地、灌木林、自然保留地面积下降。桉树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有林地以及自然保留地。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看,2000—2010年,土壤剧烈和极强度侵蚀面积明显减少,并向轻度、微度和中度侵蚀转移。而2010—2015年,强度、剧烈级别的土壤侵蚀面积减少,向微度、轻度、中度转移不明显;从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来看,土壤侵蚀较严重区集中在澜沧县的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局部地区,中部河谷地带的乡镇和北部部分的乡镇土壤侵蚀严重,南部乡镇的土壤侵蚀较轻。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十五年间,当耕地转变为自然保留地、有林地转变为耕地时,土壤侵蚀强度增强;当耕地转变为有林地、耕地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桉树林、灌木林转变为有林地、自然保留地转变为有林地时,土壤侵蚀强度下降。(3)以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土壤侵蚀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对2020年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2020年,按照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控制土壤侵蚀量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优化方案,并与《总规》比较,结果表明:①四种优化方案中,与现状相比,所有方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现状,且土壤侵蚀量均小于现状,分别比现状下降了890.49×104t、515.33×104t、567.25×104 t、572.28×104t;与《总规》相比,方案2、方案3和方案4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而方案1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小于《总规》。所有优化方案的土壤侵蚀量均小于《总规》,分别比《总规》下降了 801.42×104t、426.26×104t、477.85×104t、483.21×104t,其中土壤侵蚀量最小的是方案1。②四个方案耕地面积均高于《总规》中规定的最低耕地面积,其中方案2、方案3、方案4中耕地面积超过了澜沧县“十三五”规划中的耕地保有量;方案3和方案4中园地面积增加;四种方案中牧草地面积保持稳定;方案1、方案3和方案4中林地总面积均大于《总规》,桉树林的面积优化后有所增加;所有方案中建设用地面积低于《总规》面积,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自然保留地面积略小于《总规》中的面积。在所有优化方案中,方案4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最大的,并且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保证社会需求的同时,土壤侵蚀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地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最多,因此,选择方案4为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最佳方案。(4)2025年优化方案的社会、经济效益均高于《总规》和现状,土壤侵蚀量比《总规》和现状分别减少526.32×104t和615.39×104t,达到土壤侵蚀总量控制的目的。优化后的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425 hm2/人,超过最低人均耕地占有量的要求。同时,耕地面积达到“十三五”规划中的最低耕地保有量;其次优化了林地结构,适当调低了灌木林面积,增加了桉树人工林的种植,林地总面积达到550322.32 hm2,高于《总规》;牧草地面积与《总规》持平;建设用地的配置达到了 2025年总需求量的要求;水域面积与《总规》一致;适当缩减了自然保留地面积。研究建议在保护澜沧县原有的林地结构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引种桉树林,合理规划经济园林种植面积,保持原有林地和经济林并存,这样更有利于区域水土保持。
胡义涛[8](2017)在《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长期以来的城市快速化发展的影响,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以林地为典型代表的流域生态空间正遭到严重的破坏和退化。溧阳天目湖流域地处天目山余脉西部,流域内林地资源丰富,物种多样性较高,但随着流域城镇化的发展,林地等土地利用格局失调导致流域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文本以天目湖流域林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分析其20年的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建立CA-Markov模型对流域林地景观格局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景观生态等相关理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提出林地景观格局优化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天目湖流域林地在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但随着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林地占总面积比例持续下降,林地类型结构发生改变,其他林地类型逐渐成为林地结构的主体;林地类型斑块破碎化严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林地景观级别异质性增强,呈现较为明显的聚集化发展趋势。以人文影响因子为主导驱动下,林地景观格局的不合理发展,降低了其景观抗干扰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天目湖流域物种栖息、繁衍、迁徙、能量的流动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对流域的生态可持续带来隐患。(2)通过建立CA-Markov模型对流域未来林地景观格局发展预测发现,天目湖流域未来林地结构变化趋势未得到改变,有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他林地类型与其他类型林地转换频率较高,整体反映了天目湖流域林地结构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根据研究结果,结合景观生态等原理,从整合林地斑块,降低斑块破碎化程度、均衡林地结构,提高斑块连通性、修复生态栖息地,提高物种多样性以及加强生态管控,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等四个方面对天目湖流域林地进行优化,实现流域林地生态保护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辛姝玉[9](2017)在《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地是保障森林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农村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有力保障。西双版纳是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但近年来由于林地利用的急剧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本研究利用西双版纳过去50多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417份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重点研究了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分析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的特征,以及这种林地利用变化特征所带来的影响;(2)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西双版纳林地利用的管理成效及问题;(3)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采用描述统计、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农户的林地利用行为、林地利用意愿、以及林地利用行为和意愿对保护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4)基于博弈论、土地市场政府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评分法”、博弈论、结构方程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法、Tobit模型等方法,从多个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分析农户林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驱动机制,及实现林地利用正外部性的相应对策;(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双版纳林地保护利用的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主要呈现两大特征:首先,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林地面积的增加(有林地是西双版纳55年来增长最多的一个地类,增长率为99.96%),而有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济林的增长(全州五大林种结构中,经济林占比1/3),经济林面积的增加又主要来自于橡胶林的增长(橡胶林在经济林中占比近90%),但是,橡胶林被证实在为当地政府、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林业用地面积整体呈现减少趋势,说明当前林地保护的迫切性。第二:西双版纳的林地发展模式已过渡到“生态优先”的发展阶段,林地管理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可造林地面积越来越少、橡胶林的单一种植、林地流转水平较低、林地征占政策效果有待加强、林地占补平衡未能很好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第三:(1)农户林地利用行为方面:农户林地资源配置结构单一化、市场化导向严重;农户的造林、抚育和管护投入大幅下降,1/4以上的农户林地投入为零,农户林地经营的积极性显着下降;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加强使得农户的采伐行为大幅减少;大部分农户(88%)的林地经营模式为单户经营;即使在林地经营积极性(78%)降低的情况下,林地流转行为也很少;(2)农户林地利用意愿方面:69.4%的农户表示他们仍然愿意继续经营林地,但近60%的农户对环境友好型胶园的种植表示出消极态度;80%的农户还是愿意未来继续选择单户经营的模式;25.71%的农户表示如果价格合适,会选择把林地流转出去;(3)农户的林地利用行为和意识对林地保护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四: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其中,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在林地利用变化中起着关键性的驱动作用。基于农户视角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林地经营行为驱动、林地经营态度驱动、林地经营意愿驱动、政策驱动和票赋驱动(户主禀赋驱动、农户家庭禀赋驱动、林地资源禀赋驱动);同时农户的林地利用变化还受到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直接驱动作用,以及社会经济视角的驱动因素的间接影响;在驱动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内生驱动机制和外生驱动机制,为了保证在这两大驱动机制的作用下,发挥林地利用的正外部性,本文提出了两种路径:加快环境友好型胶园的推广和市场发展,以及构建以“区域碳配额为主导”的林业碳汇市场。第五:最后,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森林法》中森林的分类进行调整;建立林地保护利用协作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加强二级林地流转市场管理,规范林地承包者的行为;加强林地利用激励政策,实现农户收入的多样化;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政策,严格保护林地;扩大征地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加强对被征占地农户的后续保障。
刘丽萍[10](2016)在《集体林产权安排、权利实现与农户涉林利益 ——基于辽宁、江西、云南三省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从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正式铺开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认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此次林改,落实了农户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改方案、勘界发证、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等方面做了诸多安排。众多研究成果表明,此次林改的主体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目前已经进入配套改革时期。此次林改的目标是“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可见农户的利益是改革的关键点之一,因此本文着眼于农户利益,尤其是涉林利益的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辽宁、江西、云南三省作为样本,对农户涉林利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论文在对国内外林改研究相关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农户涉林利益界定为:农户林业权益、农户林业权能、农户政策认知三个方面,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户林业权益、农户林业权能、农户政策认知的内在关系及作用机理;第二,将农户林业收入细分为农户林业经营性收入、林业工资性收入、林业转移性收入和林业财产性收入,运用似不相关回归,分析了林改后2010和2014年农户各项林业收入的变化情况,分析认为: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主要源于林业经营性收入和林业转移性收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和农户抵押贷款的相关政策对农户林业收入影响最大;第三,通过分析得出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产权因素、经营模式因素以及资源禀赋因素。运用Heckman两阶段备选择模型分析得出结论:产权的稳定性、林地经营模式、部分家庭资源禀赋因素对农户林业生产(投入)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在有投入的农户中,家庭资源禀赋对农户劳动力投入影响相对较大,而产权、进行模式、资源禀赋三类因素对农户资金投入情况均有较为显着的影响:第四,研究了农户对林改的政策认知情况,使用熵权法和模糊评价分析了农户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各项政策的满意度情况。通过分析认为农户对集体林改主体改革满意度较高,对配套改革满意度较低。第五,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从政策方向选择和路径选择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云南省林业用地和有林地资源灰色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林业用地和有林地资源灰色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县域生态保护成效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及协同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 |
1.2.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现状 |
1.2.3 生态经济综合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生态环境现状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空分异特征 |
3.1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
3.1.1 产品提供价值核算 |
3.1.2 调节服务价值核算 |
3.1.3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 |
3.2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间演变特征 |
3.2.1 大连市产品提供价值时间演变 |
3.2.2 大连市调节服务价值时间演变 |
3.2.3 大连市文化服务价值时间演变 |
3.2.4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时间演变 |
3.3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空间演变特征 |
3.3.1 大连市产品提供价值空间演变 |
3.3.2 大连市调节服务价值空间演变 |
3.3.3 大连市文化服务价值空间演变 |
3.3.4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空间演变 |
4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特征 |
4.1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 |
4.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综合指数分析 |
4.2.1 熵权TOPSIS法 |
4.2.2 区域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综合指数计算及分析 |
4.2.4 大连市区域经济综合指数计算及分析 |
4.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2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时空分析 |
5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区域经济的预测 |
5.1 灰色预测模型构建 |
5.2 预测结果 |
5.2.1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预测结果 |
5.2.2 大连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和区域经济预测结果耦合协调 |
6 县域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议 |
6.1 引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实现科学化生态评价 |
6.2 开发与保护并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6.3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推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
6.4 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实现规模效应 |
6.5 推行“GEP-GDP”双核算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下经济 |
2.1.2 林下经济特征 |
2.1.3 林下经济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区域经济理论 |
2.2.6 土地经济理论 |
2.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3.1 林下经济产品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
2.3.2 要素供需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3.3 投入产出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
2.3.4 生产效率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
2.3.5 优势林下经济产业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3.2.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 |
3.2.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产值概况 |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情况 |
3.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情况 |
3.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投资情况 |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情况 |
3.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
3.5.2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投入政策、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未全面落实 |
3.5.3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影响投资者信心 |
3.5.4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经营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
4.1 研究方法 |
4.2 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分析 |
4.3 林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 林下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
5.1 变量设置 |
5.2 分析方法 |
5.2.1 相关分析 |
5.2.2 ADF检验 |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 |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
5.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5.3 林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3.1 相关分析 |
5.3.2 ADF检验 |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
5.3.4 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5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6 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7 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 |
6.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1.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 |
6.1.2 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2 林下种植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3 林下养殖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4 北药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5 森林食品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6 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7 林下产品加工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7.1 积极引导林区改革进程,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
7.2 优化林下投入产出关系,发挥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效率 |
7.3 巩固林下种养产业基础,扩大特色林下种养规模 |
7.4 突出森林食品独特优势,挖掘林区医药市场潜力 |
7.5 加强林区森林生态建设,增加游憩服务内在价值 |
7.6 提升林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群 |
7.7 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林下经济格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3S”技术在森林资源中的运用 |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法 |
2.2 技术流程 |
2.3 技术路线 |
3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及林地资源现状概述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划 |
3.1.3 地质地貌 |
3.1.4 土壤、气候、植被等特点 |
3.2 林地资源现状 |
3.2.1 资源现状 |
3.2.2 地类现状 |
3.2.3 权属现状 |
3.2.4 森林类别现状 |
3.2.5 林种分类现状 |
3.2.6 林地保护等级现状 |
4 福清市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 |
4.1 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
4.1.1 各地类变化情况 |
4.1.2 林地权属变化情况 |
4.1.3 森林类别变化情况 |
4.1.4 保护等级变化情况 |
4.1.5 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情况 |
4.2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1 有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2 疏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3 灌木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4 未成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5 苗圃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6 无立木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7 宜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
4.2.8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变化原因分析 |
4.3 各原因导致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
5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5.1 林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
5.1.1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待完善,森林覆盖率低 |
5.1.2 树种结构不够合理 |
5.1.3 专业人才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林业发展需要 |
5.1.4 富民产业力度不足 |
5.1.5 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利用存在矛盾关系 |
5.2 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
5.2.1 健全林地保护利用管理等制度 |
5.2.2 科学规划林地,合理使用 |
5.2.3 建立森林灾害防控体系 |
5.2.4 完善林业队伍素质教育体系 |
5.2.5 依靠科学进步,提高科技含量 |
5.2.6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林地可持续发展 |
5.2.7 加强林地保护利用宣传力度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目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 |
2.1 网络爬虫技术 |
2.2 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清洗 |
2.2.2 数据集成和转换 |
2.3 数据分析的关键模型及算法 |
2.3.1 灰色预测模型 |
2.3.2 指数平滑模型 |
2.4 数据可视化的相关概念 |
2.5 系统开发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总体需求 |
3.2 数据获取需求 |
3.3 数据预处理及分析预测需求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数据分析及预测 |
3.4 数据存储需求 |
3.5 数据可视化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4 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数据获取设计 |
4.3 数据预处理及分析预测方法设计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数据分析预侧方法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林场林地资源变化表设计 |
4.4.2 林场各类土地面积表设计 |
4.4.3 野生动植物种类数目表设计 |
4.4.4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各景点人流量统计表设计 |
4.5 数据可视化模块设计 |
4.5.1 数据管理 |
4.5.2 数据可视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数据获取及分析实现 |
5.1 数据获取实现 |
5.2 数据分析及预测实现 |
5.2.1 灰色预测模型 |
5.2.2 二次指数平滑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实现 |
6.1 系统总体实现 |
6.2 数据可视化模块实现 |
6.2.1 数据管理 |
6.2.2 数据可视化 |
6.3 本章小结 |
6.3.1 森林经营数据 |
6.3.2 林产品产量数据 |
6.3.3 生态休闲数据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基于一类调查的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资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点 |
2.1.4 土壤特点 |
2.1.5 植被特点 |
2.2 森林资源情况 |
3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
3.1 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 |
3.1.1 概念 |
3.1.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特点 |
3.1.3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原则与依据 |
3.1.4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
3.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
3.3 两种林地资产评估方法对比 |
3.4 评估方法体系建立 |
4 材料收集 |
4.1 资料来源 |
4.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对象 |
4.3 评估资料内容 |
4.4 调查数据质量控制 |
5 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结果与分析 |
5.1 调整系数的确定 |
5.1.1 幼龄林K值 |
5.1.2 中龄林K值 |
5.2 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存量核算 |
5.2.1 第七次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存量核算 |
5.2.2 第八次林地林木资源实物量存量核算 |
5.3 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价值量存量核算 |
5.3.1 第七次林地林木资源价值量存量核算 |
5.3.2 第八次林地林木资源价值量存量核算 |
5.4 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资产动态评估 |
5.4.1 林地林木资源实物存量动态分析 |
5.4.2 林地林木资源价值量动态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产城一体化视角下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发展为动力的产城一体化发展之路 |
1.1.2 特色小镇是产城一体化的集聚区 |
1.1.3 特色旅游是特色小镇的重要产业形式 |
1.1.4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确立了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相关概念研究及界定 |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1.4.1 产业、城镇、旅游的相关理论 |
1.4.2 产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1.4.3 特色小镇与旅游型特色小镇相关研究与实践借鉴 |
1.4.4 理论要点及研究要素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及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提出 |
2.1 丹凤县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现状 |
2.1.1 基本概况 |
2.1.2 产业发展现状 |
2.1.3 城镇建设现状 |
2.2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研究 |
2.2.1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发展定位及目标 |
2.2.2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发展路径研究 |
2.2.3 丹凤县产城一体化规划空间布局研究 |
2.3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提出 |
2.3.1 丹凤县发展全域旅游产业的必然性研究 |
2.3.2 丹凤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
2.3.3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确立 |
2.4 本章小结 |
3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丹凤县全域的旅游现状 |
3.1.1 丹凤县全域的旅游开发现状 |
3.1.2 丹凤县全域的旅游服务现状 |
3.1.3 丹凤县全域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现状 |
3.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况 |
3.2.1 竹林关镇的基本概况 |
3.2.2 武关镇的基本概况 |
3.2.3 寺坪镇的基本概况 |
3.3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资源现状 |
3.3.1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自然旅游资源现状 |
3.3.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人文旅游资源现状 |
3.3.3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民俗风情资源现状 |
3.4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4.1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
3.4.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设施配置现状分析 |
3.4.3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现状 |
3.5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
3.5.1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城镇布局现状分析 |
3.5.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3.5.3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设施配置现状分析 |
3.5.4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绿化景观现状分析 |
3.5.5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的建筑风貌现状分析 |
3.6 丹凤县及各旅游型特色小镇在旅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1 丹凤县全域在旅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在旅游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4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1 旅游型特色小镇特色培育的要素及方法研究 |
4.1.1 旅游型特色小镇特色培育的要素研究 |
4.1.2 旅游型特色小镇特色培育的方法研究 |
4.2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旅游产业定位分析 |
4.2.1 丹凤县旅游产业定位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 |
4.2.2 各旅游型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定位的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
4.3 竹林关镇以翠竹为主的特色空间培育与提升研究 |
4.3.1 竹林关镇自然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3.2 竹林关镇人文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3.3 竹林关镇城镇空间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4 武关镇以军事为主的特色空间培育与提升研究 |
4.4.1 武关镇自然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4.2 武关镇人文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4.3 武关镇城镇空间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5 寺坪镇以山林为主的特色空间培育与提升研究 |
4.5.1 寺坪镇自然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5.2 寺坪镇人文环境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5.3 寺坪镇城镇空间的特色培育与提升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研究 |
5.1 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的体系建构 |
5.1.1 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的内容研究 |
5.1.2 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差异化发展模式研究 |
5.2 丹凤县全域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
5.2.1 丹凤县全域旅游品牌塑造策略 |
5.2.2 丹凤县全域旅游设施配置策略 |
5.2.3 丹凤县全域旅游智慧化运营策略 |
5.3 竹林关镇——翠竹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
5.3.1 翠竹带动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
5.3.2 “两山一江一河”的生态格局营建策略 |
5.3.3 “整体式”产城融合的城镇建设策略 |
5.4 武关镇——关隘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
5.4.1 关隘突出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
5.4.2 “两山一河”的生态格局营建策略 |
5.4.3 “联动式”产城融合的城镇建设策略 |
5.5 寺坪镇——山林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
5.5.1 山、林并行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
5.5.2 群山环抱的生态格局营建策略 |
5.5.3 “互补式”产城融合的城镇建设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图:各旅游型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录1 :竹林关镇旅游资源分布及汇总图 |
附录2 :竹林关镇镇区及周边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录3 :武关镇旅游资源分布及汇总图 |
附录4 :武关镇镇区及周边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录5 :寺坪镇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表:各镇设施统计表 |
附表1:竹林关镇设施统计表 |
附表2:武关镇设施统计表 |
附表3:寺坪镇设施统计表 |
(7)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
1.2.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际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1.5.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澜沧县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3.1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3.1.1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情况概述 |
3.1.2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3.1.3 澜沧县现阶段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 |
3.2 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3.2.1 澜沧县土地利用的时序变化 |
3.2.2 澜沧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变化 |
3.3 小结 |
第四章 澜沧县土壤侵蚀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
4.1 土壤侵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4.1.1 澜沧县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 |
4.1.2 土壤侵蚀模型的选取 |
4.1.3 土壤侵蚀模型的修正 |
4.1.4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中各个因子的计算 |
4.1.5 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 |
4.2 澜沧县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1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特征 |
4.2.2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特征 |
4.3.1 澜沧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计算方法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分析 |
4.4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变化的关系分析 |
4.4.1 不同土壤侵蚀等级变化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 |
4.4.2 土地利用变化下的土壤侵蚀量化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5.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模型的选取 |
5.1.1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GMDP)的建模理念 |
5.1.2 灰色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的建模过程 |
5.2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2020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5.2.1 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决策变量的选取 |
5.2.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目标函数设置 |
5.2.3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的约束条件设置 |
5.2.4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设计 |
5.3 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2025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 |
5.3.1 澜沧县2025建设用地总需求量预测 |
5.3.2 决策变量和目标函数设置 |
5.3.3 约束条件设置 |
5.3.4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和优化方案的制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林地景观格局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研究进展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地景观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技术方法 |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阐释 |
2.2.1 景观 |
2.2.2 景观格局 |
2.2.3 林地 |
2.2.4 流域 |
2.3 林地景观格局研究的技术方法 |
2.3.1 景观生态分类法 |
2.3.2 景观格局指数法 |
2.3.3 景观模型法 |
2.3.4 GIS技术概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
3.1.2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1.4 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
3.2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
3.2.1 研究区数据收集 |
3.2.2 研究区遥感图像预处理 |
3.2.3 研究区林地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
3.2.4 研究区遥感图像分类 |
3.2.5 研究区遥感图像分类精度评价 |
3.2.6 研究区林地景观解译结果 |
3.3 研究区林地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与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4.1 林地总体特征变化分析 |
4.1.1 林地分布变化特征 |
4.1.2 林地类型变化特征 |
4.2 林地斑块级别变化特征分析 |
4.3 林地斑块类型级别变化特征分析 |
4.3.1 林地斑块类型形状动态变化 |
4.3.2 林地斑块类型水平异质性动态变化 |
4.4 林地景观级别变化特征分析 |
4.5 林地海拔变化特征分析 |
4.6 林地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4.6.1 自然因子 |
4.6.1.1 温度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4.6.1.2 降雨量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4.6.2 人文因子 |
4.6.2.1 人口经济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4.6.2.2 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4.6.2.3 政策法规对林地变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预测 |
5.1 林地景观类型面积转移概率 |
5.2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林地变化转移概率 |
5.3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变化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6.1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 |
6.1.1 林地面积减少,林地斑块破碎化严重 |
6.1.2 林地景观结构不均衡,斑块连通性较弱 |
6.1.3 生物栖息地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 |
6.2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及原则 |
6.2.1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优化目标 |
6.2.2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优化原则 |
6.3 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
6.3.1 整合林地斑块,降低斑块破碎化程度 |
6.3.2 均衡林地结构,提高斑块连通性 |
6.3.3 修复生态栖息地,提高物种多样性 |
6.3.4 加强生态管控,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主要研究范畴 |
2.2 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特征 |
3.1 西双版纳州概况 |
3.2 林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
3.3 林地利用形式变化特征 |
3.4 林地利用质量变化特征 |
3.5 林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
3.6 林地利用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管理成效及问题 |
4.1 林地利用发展模式的变迁 |
4.2 林地管理政策的演进 |
4.3 林地利用管理成效 |
4.4 林地管理面临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及意愿变化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样本统计描述及分析 |
5.3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变化分析 |
5.4 农户林地利用态度变化分析 |
5.5 农户林地利用意愿变化分析 |
5.6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与意愿的交叉分析 |
5.7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与保护意识的差异分析 |
5.8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对林地保护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6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的农户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
6.1 农户林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
6.2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决策模式研究 |
6.3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决策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7.1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主体分析 |
7.2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
7.3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7.4 基于社会经济视角的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7.5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模型的构建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8.1 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机理分析 |
8.2 内生驱动机制 |
8.3 外生驱动机制 |
8.4 林地利用变化正外部性发挥的保障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一 |
导师简介二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集体林产权安排、权利实现与农户涉林利益 ——基于辽宁、江西、云南三省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文献综述与评述 |
2.1.1 林权制度改革制度变迁的研究 |
2.1.2 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 |
2.1.3 对林改政策实施效果与评价的研究 |
2.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改革的研究 |
2.1.5 国外学者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
2.1.6 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2.2 理论框架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理论基础 |
2.2.3 分析框架 |
2.3 小结 |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涉林利益的作用机理 |
3.1 对农户林业权益的影响 |
3.1.1 集体林产权制度的变迁及产权内容的变化 |
3.1.2 集体林业产权与农户林业收益的关系 |
3.2 对农户林业权能的影响 |
3.2.1 林业生产特性与林业权能行使 |
3.2.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林业权能的影响 |
3.3 对农户政策认知的影响 |
3.3.1 农户对政策的知晓情况 |
3.3.2 农户对政策的评价 |
3.4 小结 |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涉林利益的表征 |
4.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制度安排与特征 |
4.1.1 制度安排 |
4.1.2 制度特征 |
4.2 农户涉林利益的实现 |
4.2.1 林业权益实现 |
4.2.2 林业权能的实现 |
4.2.3 农户政策认知 |
4.3 小结 |
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农户林业收入及影响因素 |
5.1 农户的林业权益与林业收入 |
5.2 农户收入的变化 |
5.2.1 基本资料与数据特征 |
5.2.2 农户收入的统计分析 |
5.3 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
5.3.1 变量选择 |
5.3.2 计量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6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的农户林业生产行为 |
6.1 农户林业权能与林业生产行为 |
6.2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 |
6.2.1 产权因素 |
6.2.2 经营模式 |
6.2.3 资源禀赋 |
6.3 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6.3.1 基本情况 |
6.3.2 统计描述 |
6.3.3 方法选择 |
6.3.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7 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满意度评价 |
7.1 农户满意情况统计描述 |
7.1.1 不同收入水平对比 |
7.1.2 不同省份对比 |
7.2 农户满意度的计量评价 |
7.2.1 评价方法选择 |
7.2.2 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7.2.3 结论 |
7.3 小结 |
8 政策启示 |
8.1 方向选择 |
8.2 路径选择 |
9 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云南省林业用地和有林地资源灰色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县域生态保护成效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机制及协同发展 ——以大连市为例[D]. 赵玉青.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D]. 郭思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基于3S技术的林地资源变更动态分析及其保护管理研究 ——以福清市为例[D]. 陈志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4]塞罕坝林场森林资源数据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 祝千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一类调查的贵州省林地林木资源资产评估[D]. 程琪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产城一体化视角下丹凤县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策略研究[D]. 黎玉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基于土壤侵蚀防控的澜沧县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研究[D]. 高翔宇. 云南大学, 2017(05)
- [8]天目湖流域林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胡义涛.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7)
- [9]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辛姝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集体林产权安排、权利实现与农户涉林利益 ——基于辽宁、江西、云南三省的调查[D]. 刘丽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