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上腺皮质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怀伟[1](2021)在《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我院肾上腺肿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肾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对象和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04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以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30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6例,占31.8%,女性患者188例,占61.8%,男女比例为1:1.62,患者年龄分布在18~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97±11.54岁,其中41~70岁之间最多。肿瘤位于左侧者157例(51.6%),右侧者127例(41.8%),双侧者20例(6.6%)。304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共计226例(74.3%),其中皮质腺瘤169例,皮质结节状增生30例,嗜铬细胞瘤15例,肾上腺囊肿6例,髓样脂肪瘤5例,肾上腺脉管瘤1例。四肢乏力共计76例(25.0%),其中皮质腺瘤48例,皮质结节状增生28例。头痛、头晕,共计38例(12.5%),其中嗜铬细胞瘤20例,皮质腺瘤12例,髓样脂肪瘤4例,肾上腺脉管瘤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心悸共计28例(9.2%),其中嗜铬细胞瘤18例,皮质腺瘤6例,皮质结节状增生4例。向心性肥胖23例(7.6%),其中皮质腺瘤16例,皮质结节状增生7例。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304例患者中,库欣综合征3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8例,嗜铬细胞瘤2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余为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共计16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105例。病理结果显示,皮质腺瘤222例(73.0%),皮质结节状增生35例(11.5%),嗜铬细胞瘤21例(6.9%),髓样脂肪瘤10例(3.3%),肾上腺囊肿9例(3.0%),肾上腺皮质癌2例(0.7%),肾上腺转移瘤2例(0.7%),肾上腺脉管瘤1例(0.3%),肾上腺髓质增生1例(0.3%),肾上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1例(0.3%)。结论1.肾上腺肿瘤患者中男性占比小于女性,平均年龄为51.97±11.54岁,其中41~70岁之间最为多见。2.无功能肾上腺肿瘤占多数,功能性肾上腺肿瘤中,以引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肿瘤最多,其次为库欣综合征,最后为嗜铬细胞瘤。3.在肾上腺肿瘤直径大小方面,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囊肿>髓样脂肪瘤>皮质腺瘤>皮质结节状增生。4.根据术后病理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占绝大多数,左侧多于右侧。
张海航[2](2020)在《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肾上腺偶发瘤(adrenal incidentaloma,AI)是指患者在正常体检或在行肾上腺疾病之外的诊治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无意发现的直径≥1.0cm的肾上腺占位,不包括因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而发现的肾上腺疾病。近年来由于大众体检意识增强,行超声筛查的人群越来越普及,以及CT、MRI薄层扫描的精度日益提高,AI在一般人群筛查中的检出率高达4%~7%。在AI患者中,病理类型最多为良性、无功能性结节,大多起源于肾上腺皮质或者髓质,其中以无功能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最为多见,约占70%,具有内分泌功能的AI约占15%,其中包括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但仍有约10%的AI患者术后病理类型表现为恶性,皮质恶性肿瘤仅有5%可在早期被诊断。因而诊断AI时必须要明确肿瘤的功能以及良恶性。目前对于AI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由于绝大多数AI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对于此类患者的诊疗方案需要进一步结合影像检查、内分泌检查、临床表现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指南表明哪些患者适合手术,哪些患者建议观察随访。目的:随着影像技术提高和人群体检意识增强,更多既往难以发现的AI患者被检出,因此本文结合近年来我院收治A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理结果分析不同类型AI的影像学特征、内分泌检查以及腹腔镜或开放治疗A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AI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并手术治疗AI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内分泌检查结果、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和术后病理结果。分别比较行超声、CT和MRI检查的AI患者,对这三种影像学检查的定位诊断效率行卡方检验,并将三种术前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各自的诊断符合率。进一步探讨不同AI类型在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扫描下CT值的特点。将AI患者分为有功能和无功能两组,对其直径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醛固酮腺瘤、皮质醇腺瘤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内分泌检查结果,探讨其在AI定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8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病理结果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56例、皮质结节增生5例、囊肿4例、良性嗜铬细胞瘤、髓性脂肪瘤各2例,转移癌、肾上腺皮质腺癌、肉瘤样癌、恶性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脂肪瘤、血管瘤、淋巴管瘤和大结节增生各1例。其中行超声检查75人,MRI检查26人,所有人均行CT检查,其定位诊断的有效率分别为78.67%、100%、100%,超声分别与CT、MRI相比较,定位诊断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67),CT与MR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方面,超声、CT、MRI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符合率分别为74%、88.9%、84.6%,CT和MRI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超声。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分析:嗜铬细胞瘤动、静脉期CT平均值高于其他类型AI,醛固酮腺瘤平扫的CT平均值低于其他类型A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上腺皮质醇腺瘤动、静脉期CT值明显高于醛固酮腺瘤,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ROC曲线分析,以平扫、动脉、静脉期CT值分别为15Hu、45Hu、62Hu为阈值鉴别二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曲线下面积为1。对于肾上腺囊肿、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和脂肪瘤,CT往往可以在术前明确诊断。本研究中功能性AI 19例,平均直径为2.68±1.32cm,无功能AI 59例,平均直径为3.35±1.15cm,两组患者肿瘤直径未见明显差异(P>0.05)。将纳入的AI人群分为前4年和后4年两组,前4年组检出AI的平均直径为3.55±0.89cm,后4年组检出AI的平均直径为3.09±1.01cm,检出直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螺旋CT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肿瘤特征,肾上腺腺瘤在动、静脉期表现为轻至中度强化,且皮质醇腺瘤的强化程度高于醛固酮腺瘤;嗜铬细胞瘤的动、静脉CT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AI。2、功能性AI的肾上腺内分泌检查结果也可正常,需进一步结合肿瘤形态、密度、CT值特征鉴别诊断。3、由于影像技术提高和人群体检意识增强,AI的平均检出直径较既往有减小趋势;功能性AI和无功能AI不能通过直径差异有效鉴别。
白晓玲,盛庆丰,刘江斌,王雪莉,吕志宝[3](2020)在《儿童肾上腺皮质癌5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总结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例儿童肾上腺皮质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5例均为女童,年龄7个月~4岁。肿瘤左侧3例,右侧2例;肿瘤直径4.5~8.5 cm。结果 5例患儿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癌,本组患儿均为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达到完整肉眼切除瘤体4例,与周围组织、血管黏连重,有肿瘤包膜破溃1例;本组患儿术后均安全渡过围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患儿均未接受术前化疗;1例术后行米托坦治疗,3例仅观察随访,1例患儿术后失访。结论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罕见的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完整的肿瘤切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
张紫薇[4](2019)在《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诊断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旨在比较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CT检查及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诊断效能的差异,探讨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了2012年至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拟诊肾上腺疾病于核医学科行131I-MIBG SPECT/CT核素显像的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检查后行手术治疗,最终经由病理检查确诊。全部数据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嗜铬细胞瘤组及非嗜铬细胞瘤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CT检查及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三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的差异。绘制全身显像得分及病灶直径的ROC曲线,寻找最佳截断值。分析影响全身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因素。结果: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诊断肾上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60.0%、75.6%、70.4%、85.7%。CT检查诊断肾上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20.0%、56.1%、54.3%、66.7%。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诊断肾上腺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5%、75%、82.9%、79.2%、88.2%。其中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大于CT检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3.55cm作为界值时约登指数最高,此时诊断灵敏度68.2%,特异度94.7%。以全身显像评分>3.5分,即13分为阴性,4分为阳性作为鉴别结果是否为嗜铬细胞瘤的界值时,约登指数最高,此时诊断灵敏度86.4%,特异度89.5%。显像结果与血儿茶酚胺及代谢产物升高(P=0.026)、病灶直径(P=0.000)显着相关。结论: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与单纯131I-MIBG平面核素显像相比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性能优于CT检查,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肾上腺疾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丑赛[5](2016)在《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北京协和医院20年间诊治的肾上腺外科疾病的组织学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探寻肾上腺肿瘤组织学特点,探究组织病理学免疫标记物及其与临床内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录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系统可查证的1994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为行手术治疗的肾上腺外科疾病患者,筛选病理资料完整的患者3334例,研究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特点,了解不同组织学来源疾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流行病学特点。随机抽取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确诊并明确病理诊断的肾上腺疾病患者95例,对每例患者进行详实的病史采集并获取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染色研究肾上腺肿瘤皮、髓质疾病的鉴别。依据内分泌学特点随机抽取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确诊并明确病理诊断的肾上腺疾病患者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病理染色研究进一步了解皮质肿瘤组织学分布特点及与内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临床标本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至2013年这20年间收治的3334例病历资料完整‘肾上腺外科疾病病例,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统计。共包含17类病例,其中单病种疾病>1%的疾病依照患病率依次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髓样脂肪瘤、转移癌和节细胞神经瘤。不同组织学分布与年龄、疾病、住院天数、手术方式存在显着差异。肾上腺皮质腺瘤中无功能腺瘤45.7%,醛固酮增多症39.5%,皮质醇增多症14.7%,性激素异常0.2%。60岁以上男性组织学分布具有自身特点,应有意识排查肾上腺皮质细胞癌、转移癌等相对少见的疾病。既往认为无功能的节细胞神经瘤和髓样脂肪瘤可能合并临床功能。皮髓质肿瘤的鉴别方面,CgA、MelanA为可靠的肾上腺髓质和皮质鉴别的免疫组化标记物,但Melan-A对肾上腺皮质癌的鉴别效力差CYP11B1、CYP11B2和KCNJ5可帮助鉴别具有皮质醇分泌功能的病灶,其中KCNJ5的特异性高达81%,CYP11B2的阴性预测值可达92.2%。结论肾上腺外科疾病的组织学分布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和住院天数表现各异。肾上腺皮质肿瘤以无功能腺瘤为主,其次为正常肾上腺组织中以球状带分泌为主的醛固酮腺瘤及束状带的库欣腺瘤为主,髓质来源肿瘤以嗜铬细胞瘤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较易鉴别皮、髓质肿瘤,但对于皮质来源肿瘤的组织学区分困难,仅能从内分泌功能状态有一定提示,从功能学角度定位皮质肿瘤来源。CYP11B1、 CYP11B2和KCNJ5均在皮质醇腺瘤中高表达。
鄂天娇[6](2016)在《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脏肿瘤的CT与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和CT资料,了解儿童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与此相关的发病年龄,探讨各类肾脏肿瘤的CT表现与临床表现有无相关性。结果:男73例,女48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2.8±2.3岁,以腹部肿块、血尿、发热为主要症状。肾母细胞瘤95例,年龄5个月9岁,平均2.8±2岁。CT表现为肾内边界较清的混杂密度肿块伴较明显囊变坏死,28例伴钙化(28.9%),10例伴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癌栓(10.5%),10例发现肺或肝脏内转移灶。其中,8例Botroyid肾母细胞瘤,6例部分囊状分化的肾母细胞瘤,1例畸胎样肾母细胞瘤,1例伴肾源性残余。先天性中胚层肾瘤6例,均1岁以下,4例为胎内B超发现。CT表现与肾母相似但无钙化,无癌栓,无转移。横纹肌样瘤4例,平均3.5,为浅分叶形,密度混杂,坏死明显,无钙化,3例见包膜下积液,2例伴多发转移灶,1例发现静脉癌栓。透明细胞肉瘤8例,平均3.3岁,坏死较肾母更显着,2例伴远处转移,1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婴儿骨化性肾肿瘤2例,年龄为4个月和6个月,均以血尿就诊,见肾盏内以钙化为主的较小肿块,1例中等强化,1例无强化。淋巴瘤肾脏浸润2例,双肾多发平扫稍高密度灶。肾透明细胞癌1例,年龄3岁。成熟性畸胎瘤1例,为多房囊性病变伴斑片样钙化及少许脂肪密度。囊性肾瘤1例。后肾腺瘤1例。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共33例(27%,33/121),肾母血尿发生率占27.4%,婴儿骨化性肾肿瘤100%,肾横纹肌样瘤50%,透明细胞肉瘤37.5%,研究血尿与肿块累及肾盂的关系,P=0.000<0.05,相关系数r=0.4516。结论:儿童肾脏肿瘤以肾母细胞瘤占绝大多数(95/121,78.5%),3个月以内以中胚叶肾瘤为主。临床以无痛性腹部肿块和血尿为主要表现。血尿多见于Botroyid肾母细胞瘤、婴儿骨化性肾肿瘤和横纹肌样瘤,血尿的发生于肿瘤侵犯肾脏相关。透明细胞肉瘤、横纹肌样瘤首诊时可发生多处转移。儿童肾脏肿瘤CT及临床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各自的特点,两者结合能够提高术前诊断水平。第二部分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目的:探讨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CT及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儿童该部位占位性病变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126例,7例经临床确诊,其余均由病理证实。分析各类疾病的临床及CT特征,了解相应的临床及CT表现特征。结果:神经母细胞瘤91例,年龄15天8岁,以腹部包块、腹痛、发热为主要表现,其中2例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18例有转移征象,2例胎内发现。CT为大小不一、分叶状肿块,见钙化(75.8%,69/91)。病灶包绕后腹膜大血管及其分支(46.2%,42/91),静脉癌栓仅2例,15例侵犯临近脏器,31例伴转移。60例测血清NSE水平,平均361.9±387.8 ug/L;77例测血LDH,平均651±1297 U/L;75例测尿VMA,36例增高。节细胞神经瘤8例,5例腹痛,1例发热。肿块边界清,少见钙化(3/8)及坏死(1/8)。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年龄2-8岁,临床表现有性早熟(100%,8/8)、库欣综合征(1/8)。1例皮质腺瘤边界清,密度均匀;7例皮质癌形态基本规则,密度不均匀,见坏死(7/7)及钙化(4/7),增强后见瘤内迂曲供血血管影(6/7)。嗜铬细胞瘤4例,年龄5个月12岁,均有血压增高,伴头痛、腹痛。肿块边界较清,钙化1例,2例有坏死,增强后肿块周边强化明显。生殖细胞肿瘤8例,年龄2个月8岁,6例成熟性畸胎瘤,2例混合型生殖细胞瘤(HCG和AFP显着增高)。肾上腺血肿7例,年龄8天4个月,患儿多有病理性黄疸。CT示占位边界清,平扫低密度,内可见出血,环形强化,随访明显缩小。非神经母肾上腺占位与神经母细胞瘤的NSE值进行比较,P<0.05。分别比较神经母与非神经母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LDH值,前者无统计学差异(p=0.827),后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以神经母细胞瘤最多见,血清NSE升高有相对特异性,肿瘤的钙化、包绕血管生长具有特征性。肾上腺皮质癌儿童性早熟为突出表现,瘤体大,肿瘤坏死显着,常见新生血管、腔静脉内癌栓,有助于与神经母的鉴别。小婴儿肾上腺囊性神经母细胞瘤与肾上腺血肿影像学上难以鉴别,需结合临床资料及2-3周随访确诊。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成熟性畸胎瘤有特征性的CT表现。AFP和HCG水平对生殖细胞肿瘤有鉴别意义。
万方宁,张海梁,叶定伟,张桂铭,顾成元,戴波,张世林,沈益君,朱耀,施国海,朱一平[7](2015)在《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130例》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较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具有微创与视野清晰的优点。该研究拟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的患者共130例,比较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发症情况及短期预后。结果:在130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50岁。病理类型:肾上腺皮质腺瘤68例,嗜铬细胞瘤15例,髓样脂肪瘤13例,囊肿10例,节细胞神经瘤7例,转移性癌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管瘤2例,肾上腺血肿1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肾上腺血管肉瘤1例,副脾脏1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患有嗜铬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瘤)。肿瘤最大直径为0.59.0 cm,平均为3.48 cm,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2.73 m 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 d。其中3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另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发热2例,食物过敏1例,药物过敏1例,低血钾1例。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在有条件的中心开展。
石琳,黄美容,刘春晓,郭颖,傅立军,刘廷亮,高伟,李奋,徐欣怡,章旭,陈树宝[8](2015)在《儿童心脏肿瘤136例中长期随访》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心脏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及自然转归,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36例心脏肿瘤患儿历次心脏超声、心电图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报告,查阅住院患儿病史、手术所见及组织病理结果。归类分析各种肿瘤的生长部位、相应临床表现、手术指征及中远期随访结果。结果 136例儿童心脏肿瘤中原发性心脏肿瘤132例(97.1%),转移性心脏肿瘤4例(2.9%);其中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126例(92.6%),最常见的是横纹肌瘤(66例),其次是纤维瘤(10例)、黏液瘤(5例)、血管瘤(5例)、脂肪瘤(3例)、乳头状纤维瘤(2例)、心包囊肿1例以及未分型34例(25.0%)。心脏恶性肿瘤10例(7.4%),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转移性心脏肿瘤4例。手术切除肿瘤43例(31.6%),围手术期死亡4例(9.3%),远期死亡5例(11.7%)。横纹肌瘤中有22例行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诊断为结节性硬化或高度怀疑结节性硬化17例(77.3%),横纹肌瘤有消退趋势者21例,占全部横纹肌瘤的31.8%。结论儿童心脏肿瘤以原发性良性肿瘤为主。心脏横纹肌瘤最多见,约三分之一患儿横纹肌瘤有消退趋势,如不伴有临床症状也无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必予以手术治疗。
高正衡,李正芳[9](2011)在《肾上腺肿瘤13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3例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ushing综合征5例,Conn综合征2例,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皮质癌1例,肾上腺转移癌1例,畸胎瘤1例,无功能腺瘤1例。临床表现,内分泌生化检查,B超、CT、MRI应用于疾病的诊断。结果 1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论认真采集病史,选择性的定性诊断及定位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积极手术是确切的治疗手段。
张翀宇,祝宇,沈周俊,吴瑜璇,谢欣,周文龙,孙福康,徐兆平,张荣明,邵远,王浩飞,芮文斌,黄欣[10](2009)在《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治(附34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肾上腺皮质癌13例;恶性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腺转移癌8例;皮质癌并发同侧肾盂癌1例;节神经母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瘤1例;脂肪肉瘤1例;肾上腺髓外浆细胞瘤1例。全部34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23例,有内分泌功能改变者2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29例肿瘤全切,4例肿瘤小部分或包膜残留,1例仅探查取活检。32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个月~5年。死亡11例,死亡患者生存期为5~29个月,平均21个月。结论:对于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并且术后的随访很重要。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化疗和放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MIBG和酚苄明可改善患者生存。对于转移性肾上腺肿瘤患者,手术切除孤立的转移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二、肾上腺皮质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上腺皮质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适应症 |
2.2 禁忌症 |
2.3 术前准备 |
2.4 手术入路 |
2.4.1 腹腔入路 |
2.4.2 腹膜后入路 |
2.5 手术疗效 |
2.6 手术时间 |
2.7 手术并发症 |
2.8 手术费用 |
2.9 结语 |
第3章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临床资料 |
3.2.1 临床表现 |
3.2.2 术前检查 |
3.3 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临床表现 |
4.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4.4 影像学检查结果 |
4.5 病理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嗜铬细胞瘤 |
5.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5.3 皮质醇增多症 |
5.4 肾上腺偶发瘤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一般资料 |
1.4 临床症状和体征 |
1.5 肾上腺内分泌检查 |
1.6 影像学检查 |
1.7 围术期准备 |
1.8 手术方式 |
1.9 术后随访 |
1.10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和病理结果 |
2.2 AI检出原因 |
2.3 影像学检查 |
2.3.1 影像学对AI的定位诊断 |
2.3.2 影像学对AI的定性诊断 |
2.3.3 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CT值比较 |
2.4 内分泌检查 |
2.4.1 AI的内分泌功能分类 |
2.4.2 AI内分功能比较 |
2.5 手术治疗 |
2.6 AI的不同分类与直径的关系 |
3 讨论 |
3.1 肾上腺偶发瘤的流行病学 |
3.2 AI的病理类型 |
3.3 AI的内分泌功能 |
3.4 AI的影像学检查 |
3.5 AI的外科治疗 |
3.6 AI分类与直径的关系 |
3.7 本研究局限性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等情况 |
(4)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诊断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放射性核素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北京协和医院20年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及流行病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与材料 |
三、肾上腺外科疾病人群基线特征结果 |
四、肾上腺外科疾病的组织学分布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相关性研究 |
五、单病种疾病组织学分布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
1. 肾上腺皮质腺瘤 |
2.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3. 肾上腺皮质癌 |
4. 转移癌 |
5. 髓样脂肪瘤 |
6. 节细胞神经瘤与神经鞘来源肿瘤 |
7. 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与临床相关性(分层抽样) |
六、讨论 |
第二部分:肾上腺肿瘤组织学特点的病理学研究 |
一、前言 |
二、皮髓质肿瘤的病理学鉴别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三、皮质肿瘤的内分泌功能病理学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四、小结 |
综述 肾上腺肿瘤诊治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综述 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进展 |
英文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肾脏肿瘤的临床及CT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临床资料的收集 |
3.检查方法 |
4.图像处理与分析 |
5.病理检查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121 例12 岁以下肾脏肿瘤患者概况 |
2.肾脏各肿瘤的临床及CT特点 |
3.以血尿为首发或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 |
讨论 |
1.儿童肾脏肿瘤的种类及年龄分布 |
2.肾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病 |
3.其他儿童肾肿瘤 |
4.儿童以血尿为主诉及主要伴随症状的肾脏肿瘤病例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儿童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临床资料的收集 |
3.检查方法 |
4.图像处理与分析 |
5.病理检查 |
6.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概述 |
2.肾上腺各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表现 |
3.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与其他肿瘤的血清NSE、LDH比较 |
讨论 |
1.正常肾上腺的解剖及肾上腺占位的CT定位诊断 |
2.儿童肾上腺占位临床及CT影像学特点 |
3.儿童肾上腺占位的鉴别诊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已发表文章目录 |
(7)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1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随访结果 |
3 讨论 |
四、肾上腺皮质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304例肾上腺肿瘤临床分析[D]. 张怀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2]肾上腺偶发瘤患者78例临床诊治回顾性分析[D]. 张海航. 河南大学, 2020(02)
- [3]儿童肾上腺皮质癌5例并文献复习[J]. 白晓玲,盛庆丰,刘江斌,王雪莉,吕志宝.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04)
- [4]131I-MIBG核素平面显像联合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对肾上腺疾病诊断的回顾性研究[D]. 张紫薇.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肾上腺外科疾病组织学分布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D]. 丑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01)
- [6]儿童肾脏及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及CT研究[D]. 鄂天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130例[J]. 万方宁,张海梁,叶定伟,张桂铭,顾成元,戴波,张世林,沈益君,朱耀,施国海,朱一平. 中国癌症杂志, 2015(10)
- [8]儿童心脏肿瘤136例中长期随访[J]. 石琳,黄美容,刘春晓,郭颖,傅立军,刘廷亮,高伟,李奋,徐欣怡,章旭,陈树宝.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15)
- [9]肾上腺肿瘤13例诊治分析[J]. 高正衡,李正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11(12)
- [10]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治(附34例报告)[J]. 张翀宇,祝宇,沈周俊,吴瑜璇,谢欣,周文龙,孙福康,徐兆平,张荣明,邵远,王浩飞,芮文斌,黄欣.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