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30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千千[1](2021)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特点调查及李振华教授诊治经验总结》文中提出目的和意义:探索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证及诊疗提供依据。整理挖掘导师李振华教授辨证治疗BRG的临床思维模式及用药经验,为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个人情况、合并疾病情况、中医证候以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的评测结果),将结果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BRG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和合并焦虑抑郁情况;收集、整理导师门诊记录完整的BRG医案,将数据录入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核对及数据预处理后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软件,对四诊、证型、遣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导师本人指导,对其有关BRG的认识、辨证思维及选方用药等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1.横断面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相关性横断面研究选取100例BRG患者进行调查,发病人群年龄在21-70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为大专及本科,职业分布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饮食偏嗜、三餐不规律、失眠、缺乏运动、社会关系差、焦虑抑郁都是发病的相关因素。在BRG伴焦虑抑郁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以青年人为主,病程多为1-3年,这类人群普遍工作压力较大、缺乏运动,家庭关系较差。本研究中共出现三种中医证候:肝胃不和证(含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含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其中肝胃不和证出现频率最高,占56%,其次为脾胃虚弱证占34%,脾胃湿热证占10%。睡眠质量(P<0.05)、焦虑抑郁(P<0.05)在各中医证候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李振华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数据挖掘及经验总结数据挖掘共纳入病例140例,共有92种症状,出现频次最高的症状为烧心、睡眠障碍、反酸、胃胀、纳呆、胃痛、嗳气、便溏;共有6种舌质,为淡红舌、暗红舌、红舌、淡舌、淡暗舌、紫暗舌;共有15种舌苔,出现频次最高为薄白苔、白苔、黄腻苔、白腻苔、白厚苔、薄黄腻苔;共有8种脉象,分别是弦细脉、弦滑脉、沉小脉、沉细脉、滑脉、沉脉、细弱脉、沉弦脉;共有10种中医证候,出现频次较高的有肝胃不和证、肝旺脾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胃郁热证、肝脾气滞证;共使用方剂37首,出现频次较高的为左金丸、枳术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金铃子散、舒肝解郁胶囊、乌贝散、香苏散;共使用中药149味,使用频次较多的依次是柴胡、黄芩、炙甘草、黄连、法半夏、炒白术、生姜、炒枳实、吴茱萸,将药物按功效分类为18类,使用频次较多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和收涩药。药物四气属性分布:性温、微寒、寒的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物五味属性分布:味辛、苦的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归经分布:归于脾、胃经的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物配伍:清肝降逆用吴茱萸、黄连,清化湿热用清半夏、竹茹、茯苓,制酸止痛用海螵蛸、煅牡蛎、浙贝母,燥湿行气用苍术、厚朴、陈皮,行气除满用枳实、大黄、虎杖,行气止痛用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用沉香曲、香附、枳实,疏肝解郁用贯叶金丝桃、刺五加,补中益气用党参、炙甘草、大枣,温暖脾阳用干姜、桂枝、吴茱萸,养血柔肝用当归、白芍等。研究结论:1.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BRG的发病女性多于男性,青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中医证候以肝胃不和证为主,焦虑抑郁状态是BRG发病的重要因素。2.李振华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思维模式及用药经验导师李振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胆、脾密切相关,病性属虚实夹杂,虚为脾胃虚弱,实为肝郁气结,胆汁疏泄失调,上犯于胃,兼气滞、血瘀、水湿、痰湿、痰热、食积等病理因素阻滞气机,导致腑气不通,升降失调。在治疗上李振华教授以调肝和胃为基本治法,健运脾胃贯穿治疗全程,调畅情志为重要手段,同时强调饮食及生活调护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
王效红[2](2021)在《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公开发表的文献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为载体,收集整理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采用数据挖掘、名中医访谈等形式,对医家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学术经验及学术观点进行研究,总结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学术参考。方法:1.收集2000年至2020年文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医案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馆藏图书中医家治疗本病的医案,根据病案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医案资料并进行整理清洗,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包括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形式对症状、病机、治法、方药进行挖掘,归纳总结医家治疗本病的共性经验。2.采用名中医访谈形式对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证经验进行访谈,详尽记录金实教授从病名、症状、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对本病的认识。3.对数据挖掘的医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治法、方药与金实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完善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数据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纳入患者191例,其中男性患者88例,女性患者103例,总共365诊次,男性164诊次,女性201诊次,比例为1.23:1。年龄方面,40-49岁比例最高(32.98%),其次,大部分患者年龄在30-69岁之间,30-39岁(27.23%)、50-59岁(19.37%)、60-69岁(14.14%),共涉及179诊次,占总诊次94%。2.临床表现:数据挖掘显示所纳入365诊次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中,清洗后共出现254种症状表述,出现频率在15%以上的症状分别是:口苦(44.93%)、胃脘痞满(33.15%)、纳差(32.05%)、嗳气(31.23%)、泛酸(30.96%)、口干(26.85%)、夜寐欠安(22.47%)、大便干结(20.27%)、便溏(19.18%)。症状集内关联发现,口苦、口干、嗳气、泛酸最易互相关联出现。常见舌象描述共31种,舌质红出现频率最高(36.44%),舌质淡红亦比较常见(20.27%),舌苔以苔薄黄最常见,占18.36%,腻苔比较常见,共占比25.75%。脉象描述共12种,弦脉最常见,占54.25%,其他常见脉象为细脉、滑脉、数脉,分别占33.97%,15.89%,12.05%。3.病机分布:数据挖掘结果显示BRG常见病机共28种,最常见的为肝胃不和,占23.01%。除此之外,频率大于5%的病机有5项,分别为胃失和降(16.44%)、脾胃虚弱(9.04%)、肝胃郁热(7.95%)、胆胃不和(6.58%)、肝胆郁热(5.21%),以上病机共占比63.02%。病位在肝(53.43%)、胃(90.42%)、胆(20.01%)、脾(18.35%)。病理因素有气滞(54.52%)、郁热(25.77%)、气虚(18.35%)、湿热(10.14%)、阴虚(9.32%)。4.治法分布:数据挖掘结果显示BRG常用治法共30种。频率在27%以上、频次在100次以上的治法有四种,分别为和胃(72.6%)、疏肝(50.14%)、降逆(34.52%)、健脾(27.67%)。频率在5%以上,频次在20次以上的治法有清热(24.66%)、利胆(18.90%)、养阴(8.49%)、化痰(7.67%)、益气(7.40%)、清肝(7.12%)、清胆(6.58%)、活血(6.03%)、化湿(5.75%)等。5.药物分布:药物种类共涉及252种,其中半夏频率最高,占比62.47%。频次在100次以上,频率在25%以上者有10种,分别为甘草(56.99%)、柴胡(53.70%)、白芍(50.68%)、黄连(44.66%)、白术(43.56%)、陈皮(40.55%)、枳壳(38.90%)、黄芩(36.99%)、茯苓(36.44%)、延胡索(28.22%)。药物之间半夏与陈皮高关联、柴胡与半夏高关联、半夏与白术高关联。6.核心药物组合:(1)仙鹤草、半夏、太子参、白术;(2)半夏、延胡索、柴胡、白芍;(3)枳壳、柴胡、浙贝母、海螵蛸、白及、白术、白芍、黄芩。金实教授访谈结果:1.一般情况: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人群以女性居多,男性略低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居多。2.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呃逆、烧心、泛酸、嗳气、胃痛、胃胀等,舌象以红舌居多,多为薄黄苔、薄腻苔,脉象多以弦脉为主。3.病机分布:基本病机为肝胃失和,胃失和降。分虚实两端,实证以气滞、郁热、痰湿、痰热、瘀血为主,虚证包括脾胃气虚、脾胃阴虚、气阴两虚。病位主要在肝、胃,涉及脾。4.治法分布:基本治法是调肝和胃。实证分别采用疏肝解郁、清热、和中、化痰、化湿、化瘀等法,虚证治当健脾益气和胃、养阴和胃、益气养阴。5.核心药物组合:苏梗、黄连、厚朴、乌贼骨、甘草。结论:1.一般情况: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2.临床表现:胆汁反流性胃炎常见口苦、泛酸、嗳气、胃痛、胃脘痞满等症状。舌质红为主,苔薄黄或薄腻,脉象多为弦脉。3.主要病机: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脾胃虚弱、肝胃郁热。4.主要治法:和胃法、疏肝法、健脾法、清热法。5.药物组合:(1)仙鹤草、半夏、太子参、白术;(2)半夏、延胡索、柴胡、白芍;(3)枳壳、柴胡、浙贝母、海螵蛸、白及、白术、白芍、黄芩(4)苏梗、黄连、厚朴、乌贼骨、甘草。
李婷婷[3](2021)在《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调平归源理论的渊源、内涵。调平归源法是李学军教授挖掘《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与脾胃相关的条文,梳理总结脾胃的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参考张仲景、叶天士、李东垣、汪机等后世医家推崇的脾胃学理论,在全国名老中医马骏的指导下,结合自身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经过不断完善,创造性地提出的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各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具体而言,是通过调整阴阳、脏腑、寒热、虚实、升降、气血等,以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李教授运用调平归源法,针对不同类型之脾胃病,创立了众多自拟方,并根据患者情况灵活运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第二部分内容阐述中西医对BRG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为在调平归源理论指导下,运用自拟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观察。1方法:选取60例肝胃郁热证BR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清胃降逆方口服,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表现等。2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较大,分别为93.33%、70.00%,P<0.05。(2)治疗前后两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各单项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在胃脘灼痛、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等证候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口苦口干、嗳气反酸症状的疗效上两组相当(P>0.05)。(3)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证候总积分无显着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减低,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更好,P<0.05。(4)胃镜下疗效观察:(1)胆汁反流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2)胃黏膜相炎症疗效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63.33%,可见治疗组在胃黏膜炎症改善上优于对照组。(5)疾病总疗效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60.00%,差异显着。且治疗组的痊愈及显效人数均多于对照组。(6)安全性评价:两组病患在治疗期间,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3结论:清胃降逆方对肝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中医症状均有获益,尤其在胃脘灼痛、两胁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等方面,作用较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更具优势;在减轻胆汁反流程度及胃黏膜损伤程度等方面疗效也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陶丽芬[4](2020)在《加味资生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BLI胃镜和病理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加味资生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蓝激光胃镜下胃黏膜萎缩分级、胃黏膜形态分型、病理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加味资生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镜下萎缩分级、胃黏膜形态分型、病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胃脘胀满或疼痛、胃部喜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食少纳呆、食后脘闷症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在胃脘胀满或疼痛、胃部喜按、气短懒言、大便稀溏的症状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倦怠乏力、食少纳呆、食后脘闷症状改善上两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症状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胃脘胀满或疼痛、胃部喜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食后脘闷症状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少纳呆症状改善上两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的第3个月,治疗后的第6个月,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症状总积分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疗效比较:(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胃黏膜萎缩分级程度、胃黏膜形态分型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对萎缩分级程度、胃黏膜形态分型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4.病理疗效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胃黏膜组织的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程度均轻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在胃黏膜组织活动性、萎缩程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慢性炎症、肠化程度改善方面两者疗效相当(P>0.05);5.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1.加味资生颗粒可显着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2.加味资生颗粒可明显减轻胃黏膜萎缩分级程度,改善萎缩黏膜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胃黏膜慢性炎症、活动性、萎缩、肠化的病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刘之义[5](2020)在《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将梳理王氏连朴饮的方证信息,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现代临床所报道的医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隐含在医案中的病、证、舌、脉、药等信息,研究发病区域、发病季节、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王氏连朴饮使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进一步探讨王氏连朴饮方证的特点和临床使用的规律,特别是对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对该方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以期提高该方临床运用中的针对性。方法:第一章为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对温病学家王孟英的生平、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王氏连朴饮功用主治、王连朴饮的有关条文进行总结梳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二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现代医案研究,以“王氏连朴饮”为主题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搜集所有运用王氏连朴饮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报道,并通过本文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的病案,使用微软公司软件Microsoft Excel工作表格建立本次研究的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方法与聚类分析法,总结王氏连朴饮方证中、西医疾病谱、症状以及舌象和脉象的诊断标准、原方的药物及所加减药物的用药规律等。第三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构建“王氏连朴饮-靶点-慢性胃炎”的网络结构,从理论角度诠释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运用规律:王氏连朴饮使用最多季节为春季、秋季;使用范围包括儿、内、外、妇科等各科。用药年龄段主要为青年、中年,性别比例无较大差异,主要使用地区为华中地区。(2)核心脉症:王氏连朴饮运用的主要症状是口干、小便黄、腹胀、口苦、纳差便溏等,舌象以舌质红,苔黄腻为诊断标准;脉象则以滑脉作为主要诊断标准,复合脉象则以滑数、濡数、弦滑为主要诊断标准。(3)原方用药规律:60例王氏连朴饮在临床使用中黄连、厚朴、半夏栀子为本方使用的必备药,其余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石菖蒲、芦根、茯苓、枳壳、豆豉。(4)加减药物用药规律:纳入医案中加味药物共计139味药,总共使用次数为417次,出现频次排布前十名的加味药物分别为:茯苓、枳壳、甘草、薏苡仁、黄芩、陈皮、麦芽、藿香、杏仁、滑石。(5)中医疾病谱:王氏连朴饮主治中医病证广泛,医案中共涉及32个病种,以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为主,主要涉及的疾病有胃痛、痞满、便秘、泄泻、疟疾、反胃、呕吐等。(6)西医疾病谱:在所选病案中西医病种共计28种,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传染性疾病、耳鼻喉科、内分泌系统、妇科疾病、皮肤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科、口腔科疾病13类。主要涉及的疾病以急性、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为主。(7)王氏连朴饮与慢性胃炎靶点连接度最高的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黄芩苷(baicalein)、谷固醇(beta-sitosterol)。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靶点包括IL-1β、IL-2、VEGFA、JUN、RB1、CDKN1A、FOS、HSP90AA1、IL6、TP53、MYC*、MAPK1、MAPK14、CCND1、AKT1等,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为: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等。结论:(1)王氏连朴饮的中医优势病种为脾胃病证,其中主要为胃痛、痞满。(2)王氏连朴饮西医优势病种为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其中主要为各类胃炎。(3)王氏连朴饮的临床运用指征为胃痞、胃痛、消化不良等表现,舌质多为红舌,舌苔多为黄腻。(4)王氏连朴饮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学特点,从理论上看,该方对慢性胃炎复杂的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
黄妍妍[6](2020)在《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越鞠丸是着名滋阴派医学家朱丹溪所创,由川芎、香附、苍术、栀子、神曲五味药物组成。主治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脘腹胀痛,饮食不消,嗳腐吞酸诸证。功用行气解郁。《丹溪心法》中对越鞠丸的论述比较精炼,此方作为丹溪名方,经历了古今临床验证。本文通过研究越鞠丸文献资料,归纳其方证本质,阐述其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方剂、方论类、药理研究类、临床医案类、临床观察类文献,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越鞠丸方证进行探讨。1)利用文义解读对方剂、方论类文献逐句分析,了解朱丹溪所处历史背景,归结出越鞠丸创立的历史渊源,及本方的方义;分析本方与其相关方证的鉴别;总结出古代名医对本方的理解和运用;2)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近现代临床医案和观察类文献数据,总结越鞠丸主治疾病谱和临床运用的合方情况。研究现代临床医案类文献,通过运用频次统计、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法与技术路线,揭示出越鞠丸的方证规律。结果:1.基本病机:气机不畅,气血失和;2.功效:行气解郁;3.疾病谱:统计发现越鞠丸证病因繁多,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以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妇科疾病为多;4.核心脉症: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脉以弦为主,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5.一般情况:(1)年龄:发病年龄以25岁‐55岁年龄段居多,占78.17%。(2)性别:男女比例为1:2.11,女性患者居多;(3)证型以气郁化火和气滞血瘀兼化火为主,病位以肝(胆)脾(胃)为主;(4)病因:以情志内伤最多,占62.14%;(5)病程:以1-3年最多,占25.12%;6.原方药物使用频次显示香附使用频次最多,川芎次之。原方每味药物的使用平均剂量相差甚微,皆在10克左右,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到3克;7.常随证加用补虚类(补气类最多)、清热类、行气类药物;从单味药物看,甘草76、柴胡66、半夏54、茯苓42、白芍40、当归38、郁金37、枳壳35、陈皮32、木香32、厚朴30、黄连29、山楂28、延胡索26、酸枣仁25、白术25、丹参24、赤芍22、大黄20、砂仁20等为越鞠丸加味使用频次相对多的药物;8.聚类分析显示核心药物药量会随着其核心脉症而发生变化,本文对主要类群第3类群和第2类群进行了分析,两者的核心脉症都是气机失常、气血失和所导致的全身症状,只是稍有微小变化,故两个类群的药物剂量有相应的细微变化;9.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越鞠丸核心脉症和核心药物关联置信度皆超过61.8%,可推断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具有关联性;10.合方情况:甘麦大枣汤的使用频次最多。结论:本研究选取科学的方法对越鞠丸证治规律进行探讨,进而深入了解本方方证。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导致六郁产生,是越鞠丸的基本病机,常见的临床使用指征是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弦脉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故临证多个系统的疾病凡是符合此病机和临床使用指征皆可用本方化裁治之。
梁氏秋(Luong Thi Thu)[7](2019)在《中药联合埋线干预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调查。本研究通过慢性胃炎临床调查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量表(ChGEDPRO)、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①评价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患者报告结局状况。②评价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患者报告结局、与证候,胃镜诊断、不同年龄段评分。总结归纳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证型分布规律。希望对提高本病的认识及疗效有一定的帮助。2.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疗效观察。基于导师在临床上运用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和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有效性的对照研究,探究中药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及其伴随的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患者报告结局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初步探讨中药联合埋线的治疗作用。方法:1.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调查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收集病例。采用慢性胃炎临床调查表、中华脾胃系疾病PRO量表(ChGEDPRO)、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测量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抑郁及患者报告结局,样本量为300例(200例慢性胃炎患者组与100例健康者组)。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患者报告结局平均得分,将慢性胃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患者报告结局平均得分跟健康人群焦虑抑郁、患者报告结局平均得分对比,分析本病焦虑抑郁与证候、患者报告结局与证候评分比。2.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评价。本研究采取从2017年12至2019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联合埋线)40例,对照组(中药)40例,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用慢性胃炎临床特点调查表、脾胃PRO量表、HADS量表、中医症候填表评价治疗前、后各1次。通过统计分析,对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疗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症候及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报告结局的疗效评价,进而探讨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的作用机制。结果:1.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调查(1)年龄与性别:在CG患者中,男性有118例,女性有82例,而健康人组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CG组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的63岁,平均年龄为40.96±10.30岁;男性平均年龄38.97±10.02岁,女性平均年龄43.38±9.80岁;健康组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为38.80±11.25岁;男性平均年龄37.35±10.20岁,女性平均年龄40.50±12.28岁。两组平均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G患者发病年龄段:为青年(18-40岁)103例,中年(41-60岁)87例,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10例。青年男性发病率高于青年女性,不同年龄段与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0例CG患者学历分布:小学15例、初中58例、高中及中专55例、大专及本科59例、研究生以上13例。100例健康人学历分布:小学9例、初中20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本科36例、研究生以上13例。两组中小学与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较低。(4)CG患者组与健康人组焦虑抑郁之间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之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CG患者在焦虑、抑郁两个方面与健康人群对比,健康人明显比CG患者好。(5)CG患者组与健康人组患者报告结局之间比较:两组评分患者报告结局之间比较4个领域的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CG患者在患者报告结局与健康人群对比,健康人明显比CG患者好。(6)200例CG患者组劳动分布:体力劳动70例、脑力劳动130例。100例健康人组脑力劳动44例,脑力劳动56例。(7)CG患者组胃镜诊断分布:浅表性胃炎(40%)、胆汁反流性胃炎(30.0%)、平坦糜烂性胃炎(30.0%),可见本研究慢性胃炎患者组胃镜结果占比例最高是浅表性胃炎。(8)CG患者组证型:肝胃不和证(78.5%),非肝胃不和证(21.5%),占比例高是肝胃不和证。(9)焦虑和抑郁亚量表的分值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可疑存在;11-21分属肯定存在;在评分时,以8分为起点,即包括可疑及有症状者均为阳性。本次调查200例患者其中无焦虑为16.0%、焦虑状态62.0%、焦虑障碍22.0%、无抑郁55.0%、抑郁状态30.0%、抑郁障碍15.0%。2.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疗效观察(1)本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评分、病程、第1次治疗前症候评分、HADS评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痊愈8例,占总数的20.0%;显效10例,占总数的25.0%;有效20例,占总数50.0%;无效2例,占总数的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5例,占总数的12.5%;显效6例,占总数的15.0%;有效24例,占总数的60.0%;无效5例,占总数的12.5%;总有效率为87.5%。各组临床症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治疗前:无焦虑为2.5%、焦虑状态为62.5%、焦虑障碍为35.0%。治疗后;无焦虑为77.5%、焦虑状态为22.5%、焦虑障碍为0.0%;对照组治疗前:无焦虑为10.0%、焦虑状态为62.5%、焦虑障碍为27.5%,治疗后;无焦虑为55.0%、焦虑状态为45.0%、焦虑障碍为0.0%。治疗组在治疗前:无抑郁为52.5%、抑郁状态为47.5%、抑郁障碍为0.0%;治疗后:无抑郁为80.0%、抑郁状态为20.0%、抑郁障碍为0.0%。对照组治疗前:无抑郁为47.7%例、抑郁状态为50.5%、抑郁障碍为2.5%;治疗后:无抑郁为77.5%、抑郁状态为22.5%、抑郁障碍为0.0%。各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前后进行秩和检验,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焦虑抑郁评分差值进行秩和检验,焦虑状态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状态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患者报告结局评分治疗前后对比,经秩和检验,四个领域积分比较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进行秩和检验,除了两组治疗前后生理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有另外三组独立性领域、心理领域,社会环境领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报告结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调查(1)慢性胃炎患者焦虑比抑郁高,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最为常见。(2)CG患者在焦虑、抑郁两个方面与健康人群比较,健康人群患者明显比CG患者好。(3)CG患者在生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四个领域与健康人群比较,健康人群患者报告结局明显比CG患者好。2.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观察(1)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地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患者报告结局,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开郁和胃方。(2)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疗法患者依从性好,较安全,值得推广于临床治疗。
燕东[8](2016)在《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慢性胃炎辨治经验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健康、生命、疾病的科学,并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现代中医师,若想真正的学习、掌握它,必须做好传承工作。作为2012年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的继承人,有幸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姚乃礼教授,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以期学习、传承姚师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对中医学的认识,争取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中医师。一、文献综述1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进展从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对CAG的临床治疗、对CAG的病机证候及其胃镜像关系的研究等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诊治CAG的研究进展。其中中医临床治疗部分从自拟方治疗、辨证分型治疗、针灸及针药联合治疗等三方面进行了回顾。最后总结了既往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2慢性胃炎胃镜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下胃黏膜像的关系、CG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CG患者舌象与胃镜像的关系等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医学者对CG胃镜像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的进展。最后总结了既往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二、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及思辨特点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归纳为:“补益脾胃为本,和衡二法为常,通络解毒为要,微观辨治为辅”。分别从以下8个方面加以论述:①补益脾胃以固本:姚师认为脾胃虚弱是脾胃病的发病之本,包括脾气虚或胃阴虚,以脾气虚为主要致病因素,故治疗脾胃病时强调以补益脾胃为本;②病证双辨,尤重舌脉:主张辨病辨证与专病专方相结合,这其中尤其重视舌诊、脉诊,从而提高辨治的精准性;③注重调和肝脾,擅用“和法”:脾胃病多与情绪相关,姚师十分重视肝脏对脾胃功能的影响,擅用“和法”调和肝脾,治疗脾胃病;④治中焦如衡,“衡法”为要: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治中焦如衡”为指导辨治脾胃病的重要治则,通过“衡法”来纠正脾胃阴阳、寒热、湿燥等偏盛的病理状态,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⑤疑难病重视从络病论治:在临床治疗脾胃病的疑难病时,若符合络病的发病特点则从络病论治,如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⑥重视微观辨证:姚师诊治脾胃病时,主张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重视胃镜下的微观表现,宏微相参以准确辨治;⑦“治未病”思想贯穿始终:姚师认为“治未病”与脾胃病关系密切,若在脾胃病发作之初把握先机、尽早治疗,则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⑧部分脾胃病诊治经验举隅:总结了姚师诊治顽固性便秘及运用“启陷汤”加减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三、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研究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特点总结了姚师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病机特点。CAG的病机演变呈现为由气及血入络的病势规律,“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根本病机。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发病之本、始动因素;胃络瘀阻是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胃络是CAG演变为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的重要因素。病机演变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组→毒损胃络,即因虚致瘀,蕴久化毒。2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根据CAG“脾虚络阻毒损”的基本病机,姚师确立了“健脾通络解毒”的治疗法则,主要从补益脾胃、活血通络、解毒散结三方面治疗,并设立了“健脾通络解毒方”为治疗CAG基本方。临诊时,姚师重视胃镜像表现,宏观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以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度,辨析“脾虚”、“络阻”、“毒损”三者的虚实主次,以“健脾通络解毒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从而有效治疗本病,延缓甚则逆转癌变趋势。3“健脾通络解毒方”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3例,应用“健脾通络解毒方”为基础方,宏微辨证加减用药治疗。研究结果:①症状积分:经“健脾通络解毒方”宏微辨证加减治疗后,各主要、次要症状积分疗后均低于疗前,其中胃脘胀满、胃部喜按、情志变化、嘈杂、口苦、胸闷、恶心、呕吐、面色晦滞、咽喉异物感等诸症疗后较疗前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并进一步对主症、次症及主次症总积分进行疗前疗后比较,发现治疗后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疗前,统计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3例患者经治疗,治愈1例(3.0%),显效19例(57.6%),有效11例(33.3%),无效2例(6.1%),临床总有效率93.9%,提示本方案治疗CAG疗效明显、确切。②治疗后萎缩及肠化积分均低于疗前,其中疗后肠化积分明显低于疗前(P<0.05);萎缩加重者为26.3%,肠化程度加重者为10.5%,肠化程度减轻者为57.9%。提示本次治疗对于减轻萎缩及肠化程度有一定意义,其中减轻肠化疗效较为明显,可能对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胃炎→CAG→PLGC→胃癌(gastric cancer,GC)的演变趋势具有一定意义。四、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研究1姚乃礼教授结合胃镜像微观辨治慢性胃炎经验分别从胃黏膜像、胃粘液像、胃运动像、胃增生像等四个方面探析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据此总结了姚师微观辨治慢性胃炎的经验。结论如下。倾向于“热证”的胃镜像:①胃黏膜呈绛红色或樱桃红,伴充血水肿明显;②胃液为黄绿色,质地粘稠浑浊者;③胃蠕动增快,甚至胃蠕动紊乱。倾向于“血瘀证”的胃镜像:①胃黏膜色泽暗红,伴黏膜下血管网隐见;②胃黏膜粗糙不平,伴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倾向于“气虚”的胃镜像如下:①胃黏膜色泽苍白;②胃蠕动减缓,伴胃液质稀量大;③幽门口松弛,呈开放状。倾向于“气滞”的胃镜像:幽门闭合不开。倾向于“阴虚”的胃镜像如下:胃液减少,胃黏膜呈龟裂状。胃黏膜苍白、出血糜烂、胃液呈黄绿色等表现的中医证候属性较为复杂,需进一步辨析。①胃黏膜苍白:若同时胃黏膜光滑、黏膜下血管网未显露,伴有胃蠕动减缓,则为脾阳亏虚,阳虚内寒;若胃黏膜粗糙不平,黏膜下可见树枝状血管网显露,则为脾气亏虚,兼夹血瘀。②胃黏膜糜烂、出血:若胃黏膜明显充血红肿,出血灶为鲜红色,则为胃热炽盛、迫血妄行;若胃黏膜呈暗红色或灰白色,黏膜凹凸不平,多为胃络瘀滞,血不循经;若胃黏膜色泽苍白,蠕动减缓,出血灶为暗红色陈旧出血或血痂,则多为脾胃气虚,气不摄血。③胃液呈黄绿色:若胃黏膜以红相为主,伴有黏膜充血糜烂,提示为肝胆湿热,胆汁上逆;若胃黏膜以白相为主,胃蠕动明显减缓,则为脾胃气虚,胆汁上逆。2 116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像中医证候属性的临床研究通过调查表收集了1167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像表现,以深入研究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结论如下:①脾胃湿热证与胆汁反流及粘液池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脾胃湿热证较其他证型易出现胆汁反流、粘液池呈黄绿色(P<0.05)。②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与病变部位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提示全胃炎多发生于脾胃虚弱(含虚寒)证中(P<0.05)。③脾虚气滞证与贲门状态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脾虚气滞证较其他证型易出现贲门松弛或疝囊形成。④黏膜色泽、黏膜颗粒样改变及胃镜下诊断与胃络瘀阻证在统计学上均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胃络瘀阻证在黏膜以白相为主、呈颗粒样改变及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较其他证型多见(P<0.05)。⑤胃络瘀阻证与黏膜糜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胃络瘀阻证出现黏膜糜烂者多于其他证型(P<0.05)。⑥证型与黏膜血管网改变之间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其中胃络瘀阻(34.7%)及胃阴不足(28.0%)两型黏膜血管网改变的比例较高(P<0.05)。⑦进一步行logistic统计分析,黏膜血管网改变、黏膜糜烂与胃络瘀阻证关系较为密切,回归方程模型的适配度有显着性意义(P<0.05)。提示胃络瘀阻证胃镜下黏膜出现血管网改变及糜烂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其他证型。部分佐证了姚师关于慢性胃炎微观辨证的学术观点。分析病理检查结果与证候的关系,初步得出结论:CAG与胃络瘀阻证关系较为密切(P<0.05),其次多出现胃阴不足、脾胃虚弱(含虚寒)等脾虚证。提示CAG多见于胃络瘀阻证、脾胃亏虚证,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姚师认为“脾虚络阻毒损”为萎缩性胃炎基本病机的学术观点。上述结论表明胃黏膜像与中医证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据此建立了据胃黏膜像辨证流程图。
苏泽琦[9](2016)在《慢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及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大类,同时其二者存在由非萎缩性胃炎向萎缩性胃炎,继而向胃癌演变的疾病进展过程。本研究在既往慢性胃炎证候分布研究基础上,优化研究方案,以获得更加客观和符合临床实际的慢性胃炎证候分布,探索证候分布研究新方法;同时通过对胃癌早癌筛查“血清学活检”指标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进行测定,结合证候分布研究结果,找出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不同证候类型中的表达差异,探索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胃癌早癌筛查率的新途径。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建立四诊信息库。联合应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获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差异。第二部分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检测,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证候类型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表达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对比分析慢性胃炎不同证候类型间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的表达差异。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合格病例177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88例,萎缩性胃炎682例;收集血清样本140份,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57份,慢性萎缩性胃炎83份。②慢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8种,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6种,依次是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7种,依次是脾胃虚寒证、脾虚湿困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瘀阻胃络证。③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位证素依次为胃、肝、脾、心、大肠、小肠、肺、胆,病性证素依次为气滞、热、湿、阴虚、气虚、阳虚、血瘀、血虚、阳亢、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证素依次为胃、脾、肝、心、大肠、小肠、胆、肺,病性证素依次为气滞、阳虚、气虚、热、阴虚、湿、血瘀、痰、血虚。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男性多见实证、女性多见虚实夹杂证偏实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男性和女型均多见虚实夹杂证偏虚证。⑤慢性胃炎证候分布与年龄没有明显相关性,但病位证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阶段呈现随年龄增加累及病位增多的趋势,病性证素在慢性胃炎整体人群中存在青年段以“气滞”、“湿”、“热”为主,中、老年段以“气滞”、“气虚”、“热,,为主的不同。⑥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多见肝胃郁热证和肝胃不和证,其病性证素为“气滞”与“热”,但其现症感染阴性和阳性的证候分布与病性证素分布并无明显差异。⑦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多见于肝胃郁热证,伴胆汁反流患者多见于肝胃不和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的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肝胃郁热证、脾虚湿困证是内镜下最易误诊的证候类型。⑧根据证候、证素分布提出“慢性胃炎分阶段论治、明确证候定治则、辨别证素判预后的”的临床诊治方法。⑨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证候类型间存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差异,其中实热类证候的差异更为显着。结论:①慢性胃炎两病理阶段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随疾病进展呈现“虚实夹杂、由实致虚”的病机变化过程。②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进行胃癌早癌筛查时,可结合中医辨证,实热类证候类型比虚寒类证候类型具有更好的检测准确性。
闻斐斐[10](2014)在《慢性胃炎内镜微观辨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研究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临床研究。1.文献综述:本部分分别从慢性胃炎的中医宏观辨证分型研究进展和微观辨证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2.临床研究:慢性胃炎内镜微观辨证研究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胃炎的内镜下表现,进而总结出慢性胃炎的内镜下微观辨证规律。方法:临床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共306例,分别行传统的中医辩证分型,并在内镜下行胃黏膜观察。最后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每一证型慢性胃炎的典型胃黏膜变化,进而寻找出慢性胃炎内镜下的微观辨证规律。结果:在所观察的胃黏膜相(包括胆汁反流、食管炎)、病理组织学内容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中,除了胃黏膜水肿、血管透见、肠化结节和食管炎外,大部分指标在各中医证型间的分布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胃黏膜颜色苍白多见于脾胃虚弱证,颜色潮红多见于脾胃湿热证。黏膜粗糙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及肝胃不和证,黏膜光滑多见于胃阴不足证。黏膜水肿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肝胃不和证。血管透见多见于肝胃不和证,少见于胃阴不足证。黏膜红斑在各证型间出现机会基本均等。黏膜糜烂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和肝胃不和证,少见于脾胃虚弱证。黏膜出血多见于脾胃湿热证。肠化结节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胃阴不足证。胃息肉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少见于肝胃不和证。胃蠕动活跃多见于脾胃湿热证,蠕动减少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和脾胃虚弱证。异常的幽门状态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及脾胃虚弱证,少见于胃阴不足证。食管炎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肝胃不和证。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脾胃虚弱证。粘液湖颜色清亮者多见于胃阴不足证,混浊者多见于脾胃湿热证。病理呈萎缩性胃炎者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及肝胃不和证,呈浅表性胃炎者多见于脾胃虚弱证。病理呈异型增生者在脾胃虚弱证中没有检出,在其它三个证型中无明显差异。病理呈肠化者多见于脾胃湿热证,少见于肝胃不和证。幽门螺杆菌感染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及脾胃湿热证中,少见于肝胃不和证中。结论:慢性胃炎各中医证型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包括胆汁反流、食管炎)病理组织学改变、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二、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3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3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特点调查及李振华教授诊治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古代医家的认识 |
2.2 现代医家的认识 |
2.2.1 肝(胆)胃不和是核心病机 |
2.2.2 与三焦郁滞密切相关 |
2.2.3 浊毒内蕴是重要病机 |
3 辨证论治 |
3.1 现代医家临证经验 |
3.2 现代研究 |
4 中药方剂 |
4.1 经方 |
4.1.1 柴胡剂 |
4.1.2 其他经方治疗 |
4.2 自拟方 |
4.2.1 现代医家临证经验 |
4.2.2 现代研究 |
4.3 中成药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 定义 |
2 临床表现 |
3 流行病学 |
4 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 |
4.1 胃肠道手术 |
4.2 胆囊疾病 |
4.3 Hp感染 |
4.4 精神心理因素 |
5 诊断 |
5.1 诊断标准 |
5.2 检测方法 |
5.2.1 胃镜检查 |
5.2.2 胶囊内镜 |
5.2.3 胃内24小时pH及胆红素监测 |
5.2.4 胃内总胆汁酸测定 |
5.2.5 放射性核素检测 |
6 治疗现状 |
6.1 一般治疗 |
6.2 药物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制定调查表 |
3.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3.3 建立数据库 |
3.4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年龄、性别 |
4.1.2 BMI |
4.1.3 受教育程度与职业 |
4.2 个人史 |
4.2.1 病程 |
4.2.2 合并疾病情况 |
4.2.3 饮食习惯 |
4.2.4 个人嗜好 |
4.2.5 生活习惯 |
4.2.6 人际关系 |
4.2.7 工作强度 |
4.2.8 焦虑抑郁情况 |
4.3 致病相关因素与BRG患者焦虑抑郁的差异性检验 |
4.4 中医证候研究 |
4.4.1 中医证候分布 |
4.4.2 中医证候与性别的相关性 |
4.4.3 中医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 |
4.4.4 中医证候与病程的相关性 |
4.4.5 中医证候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
4.4.6 中医证候与运动频率的相关性 |
4.4.7 中医证候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发病人群特征 |
5.2 受教育程度与职业 |
5.3 合并疾病 |
5.4 个人嗜好 |
5.5 焦虑抑郁与其他致病因素的相关性 |
5.6 中医证候与其他致病因素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振华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总结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信息采集 |
3.2 数据预处理 |
3.3 数据挖掘方法 |
3.3.1 频数分析 |
3.3.2 关联规则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四诊信息 |
4.1.1 临床症状分布 |
4.1.2 舌质分布 |
4.1.3 舌苔分布 |
4.1.4 脉象分布 |
4.2 中医证候 |
4.3 常用方剂 |
4.4 常用药物 |
4.5 药物性味归经分析 |
4.5.1 药物四气属性分布 |
4.5.2 药物五味属性分布 |
4.5.3 药物归经分布情况 |
4.6 关联分析 |
4.6.1 药物间关联规则 |
4.6.2 症状与药物关联规则 |
5 讨论 |
5.1 四诊情况分析 |
5.2 用药分析 |
5.2.1 药物性味归经 |
5.2.2 药物功效分类 |
5.2.3 高频药物分析 |
5.3 导师治疗BRG的经验总结 |
5.3.1 病因病机 |
5.3.2 施治经验 |
5.3.3 用药配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证候调查记录表 |
附录二 辨证分型标准 |
附录三 医院焦虑抑郁评分量表(HADS) |
个人简介 |
(2)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辨证分型 |
1.5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 |
2.2 发病原因 |
2.3 发病机制 |
2.4 诊断标准 |
2.5 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 分医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筛查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医案数据预处理 |
2.3 数据清洗 |
2.4 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
3. 研究结果 |
3.1 医案基本信息 |
3.2 频数分析数据结果 |
3.3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3.4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第三部分 医案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1. 一般情况 |
2. 临床表现 |
2.1 症状分析 |
2.2 舌象分析 |
2.3 脉象分析 |
2.4 小结 |
3. 病机探讨 |
4. 治法分析 |
5. 用药规律 |
5.1 频数统计 |
5.2 集内关联 |
5.3 集外关联 |
5.4 聚类规则 |
6. 小结 |
第四部分 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访谈研究 |
1. 访谈研究背景 |
2. 访谈研究设计 |
3. 访谈研究实施 |
4. 资料转录与分析 |
5. 学术经验探讨 |
5.1 金实教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病名认识 |
5.2 金实教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病机治法认识 |
5.3 金实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遣方用药经验 |
5.4 附医案医话一则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研究小结 |
2. 问题与不足 |
3. 解决方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2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中英文对照表 |
附表4 纳入文献附表 |
附表5 纳入图书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 |
前言 |
第一章:调平归源法的理论研究 |
1 调平归源法的理论溯源 |
1.1 《黄帝内经》奠定其理论基础 |
1.2 后世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完善 |
2 调平归源法的理论内涵 |
2.1 调整阴阳 |
2.2 通调脏腑 |
2.3 调理气血 |
2.4 补虚泻实 |
2.5 平调寒热 |
2.6 调节升降 |
第二章:文献研究 |
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中医研究现状 |
1.1 中医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辨证分型 |
1.4 近现代名家治疗经验 |
2 BRG的西医研究现状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诊断 |
2.3 治疗 |
第三章:运用调平归源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的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资料可行性分析 |
3.2 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指标的比较 |
3.3 安全性评定 |
4 讨论 |
4.1 清胃降逆方的分析 |
4.2 结论 |
4.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A 中医症候程度积分表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加味资生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BLI胃镜和病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西医研究概况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 |
1.3 诊疗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机 |
2.2 辩证分型 |
2.3 论治概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试验药物 |
2 主要仪器 |
3 病例选择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分组 |
4.2 干预措施 |
4.3 检查方法 |
4.4 观察项目 |
4.5 疗效评价 |
4.6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疗效结果 |
2.1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对比 |
2.2 胃镜疗效对比 |
2.3 病理疗效对比 |
2.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对脾胃虚弱型CAG病因病机的探讨 |
2 立方依据及方药解析 |
3 药物胃复春片的选择 |
4 临床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 |
4.2 中医临床症状疗效 |
4.3 胃镜疗效 |
4.4 病理疗效 |
4.5 安全性 |
5 结论 |
6 临床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6.1 不足之处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略缩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前言 |
第一章 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温病学家王孟英与王氏连朴饮 |
1.1 王孟英简介 |
1.2 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 |
1.3 《霍乱论》所载王氏连朴饮条文 |
2 王氏连朴饮方证理论研究 |
2.1 王氏连朴饮的组成 |
2.2 王氏连朴饮的古今临床应用 |
第二章 王氏连朴饮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方药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所在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年龄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三章 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
1.2 药物及慢性胃炎靶点筛选 |
1.3 中药-化合物-靶点、PPI网络构建 |
1.4 基因本体生物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连朴饮活性成分筛选 |
2.2 连朴饮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筛选 |
2.3 核心组方-疾病网络构建 |
2.4 GO富集 |
2.5 KEGG富集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主要活性成分 |
3.2 核心靶点分析 |
3.3 通路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王氏连朴饮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2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越鞠丸方证基本认识 |
1 组成与用法 |
2 使用注意事项 |
3 功效与主治 |
3.1 功效 |
3.2 主治 |
4 病机与治则 |
5 药物分析 |
6 配伍意义 |
7 越鞠丸相关方证鉴别 |
7.1 小柴胡汤方证 |
7.2 四逆散方证 |
7.3 逍遥散方证 |
7.4 柴胡疏肝散方证 |
8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的理解和运用 |
8.1 名医名家对越鞠丸的理解 |
8.2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运用的概述 |
第二章 现代临床医案统计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频次统计 |
2.2 黄金分割法 |
2.3 聚类分析 |
2.4 关联规则 |
3 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资料收集标准 |
3.3 文献检索整理流程图 |
3.4 数据标化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越鞠丸核心脉症 |
4.3 越鞠丸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4.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4.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 |
4.6 越鞠丸合方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一般情况 |
5.2 核心脉症 |
5.3 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5.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5.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5.6 越鞠丸的合方情况 |
第三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越鞠丸临床运用与药理作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药联合埋线干预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胃炎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一、概念 |
二、流行病学 |
三、发病机制研究 |
四、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现状 |
一、中医病名认识 |
二、中医的病因病机 |
三、脾胃与情志 |
第三节 开郁和胃方的前期研究 |
第四节 针灸埋线临床运用 |
第五节 量表运用研究 |
一、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二、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 |
第二章 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调查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来源与分组 |
二、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四、研究工具 |
五、统计 |
六、伦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CG患者与健康人群研究 |
二、200例CG患者研究 |
第三章 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来源与分组 |
二、研究对象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四、治疗方法 |
五、观察指标 |
六、统计分析 |
七、伦理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第一节 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临床调查 |
一、中西医对CG的认识 |
二、结果讨论分析 |
二、焦虑抑郁 |
三、患者报告结局 |
第二节 开郁和胃方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观察 |
一、慢性性胃炎肝胃不和证 |
二、开郁和胃方研究 |
三、选择埋线依据 |
四、选穴依据 |
五、中药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症候的疗效分析 |
六、中药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分析 |
七、中药联合埋线治疗慢性胃患者患者报告结局的疗效分析 |
八、依从性分析 |
九、创新点 |
十、不足与展望 |
十一、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慢性胃炎辨治经验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 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1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临床治疗进展 |
2.2.1 自拟方治疗 |
2.2.2 辨证分型治疗 |
2.2.3 针灸及针药联合治疗 |
2.3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证候及胃镜像关系的研究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胃炎胃镜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1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像的关系 |
2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3 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与胃镜像的关系 |
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与思辨特点 |
1 补益脾胃以固本 |
2 病证双辨,尤重舌脉 |
3 注重调和肝脾,擅用“和法” |
4 治中焦如衡,“衡法”为要 |
5 疑难病多从络病论治 |
6 重视微观辨证 |
7 “治未病”思想贯彻始终 |
8 部分脾胃病诊治经验举隅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研究 |
一、姚乃礼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机特点 |
1.1 脾胃虚损是CAG的发病之本 |
1.2 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 |
1.3 毒损胃络是CAG发展为PLGC的重要因素 |
1.4 小结 |
2 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
2.1 补益脾胃以固本 |
2.2 活血通络以祛邪 |
2.3 解毒散结以防变 |
2.4 小结 |
2.5 验案举隅 |
二、“健脾通络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来源 |
1.6 治疗方案 |
1.7 观测指标及方法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研究 |
一、姚乃礼教授结合胃镜像微观辨治慢性胃炎经验 |
1 从四方面辨析慢性胃炎胃镜像的中医证候属性 |
1.1 胃黏膜像 |
1.2 胃粘液像 |
1.3 胃动力像 |
1.4 胃增生像 |
2 小结 |
二、116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镜像中医证候属性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来源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胃黏膜像情况 |
3 讨论 |
3.1 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像与证型的关系 |
3.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点 |
参考文献 |
小结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1 |
附录2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9)慢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及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联合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慢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水平及与证候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10)慢性胃炎内镜微观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胃炎的中医宏观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
1 宏观辨证的概念及方法 |
1.1 宏观辨证的概念 |
1.2 宏观辨证的方法 |
2 慢性胃炎的宏观辨证内容 |
2.1 慢性胃炎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 |
2.2 慢性胃炎病因病机的现代认识 |
2.3 慢性胃炎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 |
2.4 相关共识意见对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
综述二 慢性胃炎微观辨证研究进展 |
1 微观辨证的概念 |
2 微观辨证的发展背景和优点 |
2.1 微观辨证的发展背景 |
2.2 微观辨证的优点 |
3 慢性胃炎的微观辨证内容 |
3.1 胃黏膜相的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3.2 根据胃黏膜相的病理变化而指导诊疗过程 |
4 微观辨证的局限性 |
5 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不同与结合 |
5.1 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区别和联系 |
5.2 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内镜微观辨证研究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2 黏膜颜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3 黏膜光滑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4 水肿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5 血管透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6 黏膜红斑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7 黏膜糜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8 黏膜出血点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9 肠化结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0 胃息肉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1 胃蠕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2 幽门状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3 胆汁反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4 粘液湖颜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5 各证型合并食管炎情况 |
3.16 各证型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情况 |
3.1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18 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证型分布特点 |
4.3 胃炎类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4 胃黏膜相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5 黏膜水肿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6 胆汁反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7 食管炎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9 不足与展望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一 患者个人资料及临床症状调查表 |
附录二 患者胃镜下表现调查表 |
四、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3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特点调查及李振华教授诊治经验总结[D]. 黄千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基于临床医案的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规律研究[D]. 王效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调平归源法治疗脾胃病的研究分析及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研究[D]. 李婷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加味资生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及BLI胃镜和病理影响的研究[D]. 陶丽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D]. 刘之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D]. 黄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中药联合埋线干预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D]. 梁氏秋(Luong Thi Th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姚乃礼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慢性胃炎辨治经验的临床研究[D]. 燕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9]慢性胃炎证候、证素分布及与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的相关性研究[D]. 苏泽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慢性胃炎内镜微观辨证研究[D]. 闻斐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