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邓彩霞[2](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余兴国[3](2021)在《西藏农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与十九大提出要有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然而,由于内部主体因素制约与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半城市化、虚城市化现象严重。易地扶贫搬迁使得农牧民“一步跨越”进入城镇成为新的市民化主体,有效解决了地区的脱贫发展问题。但农牧民的市民化既联系又区别于农民工等“三位一体”农业转移人口,即农牧民在主观意愿或能力不足条件下,被特定政策推动“一步跨越”进入城镇的“被动市民化”。西藏三岩片区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资源匮乏、交通信息闭塞、地方病多发、自然灾害高发,农牧民文化水平低、观念陈旧、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社会交往差序格局与内卷,典型“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地区。在传统宗教文化与游牧、农耕、城市文化相互交织渗透下形成的“重宗教、轻人生,重神本、轻人文”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农牧民的择业创业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创新精神、市场竞争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及技术变革态度等。农牧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区域特征明显。本文选取集中安置在拉萨市区的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231户农牧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户入户方式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81份,从农牧民内部视角探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对农牧民市民化的影响。文章首先对移民迁移与融入、市民化测量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文献梳理,结合2019-2020年期间实地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C-D函数与等权重法测量了农牧民市民化水平;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熵值法对影响农牧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观测指标进行提炼;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农牧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以及三项资本的各个维度对农牧民市民化的影响;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指标对农牧民市民化的交互效应、替代效应及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农牧民处于“半市民化”水平,其市民化能力强于市民化意愿。农牧民在各维度的市民化发展不均衡:心理层面>经济层面>身份认同>社会层面>文化层面;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农牧民市民化影响显着。人力资本影响系数最大,心理资本次之,社会资本最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农牧民市民化具有部分交互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性别与年龄对农牧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具有部分调节效应;人力资本中教育对农牧民市民化影响显着,技能经验和健康影响不显着;社会资本中互惠规范与网络对农牧民市民化影响显着,信任影响不显着;心理资本中希望和乐观对农牧民市民化影响显着,自我效能与坚韧影响不显着。概而言之,农牧民较低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影响了其市民化进程。加强农牧民正规教育及普通话、拉萨方言与康巴方言的三语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积累,提升市民化能力和意愿;增加就业岗位及支持鼓励农牧民自主就业创业,构建以“业缘”为基础的新型社会资本,改变农牧民差序格局与内卷的原始初级社会交往,提高农牧民社会参与度;加强宣传引导,发挥传统宗教文化等的正面效应,培育高质量的心理资本,增强农牧民的心理融入及身份认同;注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整合,发挥资本协同效应,全方位促进农牧民融入城市社会可提升农牧民市民化水平,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张建婷[4](2020)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基本前提,要实现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需要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发展有利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产业,为实现共同富裕打牢基础。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帮助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以及巩固脱贫成果的产业之一。阿图什市2019年已实现全面脱贫摘帽,阿图什市有阿图什天门、无花果园、阳光绿洲生态园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在促进阿图什市脱贫摘帽、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和巩固脱贫成果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让农牧民享受到旅游产业的发展红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在共同富裕的广阔视域下,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对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展开系统的调查研究,基于对阿图什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认识以及对该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和整理分析,试图从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中分析成就与不足,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分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阐述研究共同富裕视域下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这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论述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从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等几方面展开分析阿图什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采取的措施,并以阿图什市阿孜汗村无花果园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对阿孜汗村无花果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形成有针对性的分析结果。第四部分,分析当前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第五部分,根据现有研究成果以及系统的分析,最终尝试从政府扶持、整合旅游资源、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宣传渠道等几方面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刘建颖[5](2020)在《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贫困全部解决。精准扶贫的这六年来,已经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实践证明,要想富民强区,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区域特色经济,这是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的有效举措。新疆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边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各种优惠,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加快了新疆依靠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沙湾县安集海镇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欧亚大陆桥横穿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是着名的“中国辣椒之乡”。近年来,沙湾县安集海镇依靠辣椒产业实现了区强民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随着辣椒产业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济合作的不断扩大,逐步实现了辣椒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并以此使镇区农户脱贫致富。但是放眼新疆其他地区,尤其是新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产业的规模还很小、将区域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的能力还很弱,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等,这些都是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遇到的现实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沙湾县安集海镇发展辣椒产业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新疆其他地区进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经验。基于这一目的,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以民族发展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区际分工理论、“国家的视角”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为依托,对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新疆特色产业的发展等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将个案分析与总体分析相结合,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利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在沙湾县如何依靠政府主导、政策依托、龙头企业带领、合作社聚合等各方面进行剖析,构建出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成功发展的基本框架,总结出具有特色发展经验的“安集海模式”,这对新疆其他地区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具有指导意义,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在此之下,笔者将“安集海模式”对新疆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从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四个维度作出经验推广。
李世行[6](2020)在《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自治区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国家一直重视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中央大力支持西藏的发展,西藏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本文选取藏东南D村作为案例,该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村庄外在条件发生了显着变化,脱贫攻坚的显着成效为村庄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可知,D村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村庄外在条件的现代化,而当地农牧民的现代化发展程度较弱,面临诸多困境,农牧民的现代化是村庄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D村农牧民现代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未能随着村庄外在条件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转变、在生活方式上沿袭传统的习惯、在思想观念上缺乏内生动力。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在脱贫攻坚背景下,西藏农牧民现代化困境主要受特殊的区位环境、传统的生计方式、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特殊的区位环境与农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农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与教育、教育与特殊的区位环境这四对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西藏D村农牧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表现出的非现代性与当地外在的现代化条件不相适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由此构成农牧民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本文通过对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特殊的区位环境对西藏农牧民的现代化影响较大。农牧民对区位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西藏农牧民在特殊的区位环境下衍生出传统的生计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被加深,此外,西藏现代化教育受区位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在众多因素影响下西藏农牧民的现代化发展出现困境。最后,通过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或是贫困地区完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营造制度环境相对较为容易;提高人的劳动技能或劳动能力并在这方面促进其现代化的难度次之;而在人的思想和心理层面实现现代化则最为困难。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对个人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研究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该领域。
龙磊[7](2020)在《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北藏区地处川、甘、青、藏四省交界区域,集民族聚居、贫困交织、生态脆弱、经济滞后、地理偏远于一体,是全国生计贫困与生态重要交叠的特殊区域。传统农牧业是当地劳动者的主要就业领域,在贫困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非农就业成为农牧民生计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但受制于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家庭资源禀赋欠缺、社会文化观念保守、市场发育相对落后、区位偏远且交通不便等因素,促进当地农牧民非农转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对于川西北藏区深陷相对贫困的农牧民而言,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无疑是实现个人发展、提升家庭收入、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出路。另外,促进就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同时也是缓解地区生态压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微观视角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为我们认识该特定行为的内在形成机理开启了更为深入的逻辑视角,为高效促进农牧民非农转移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理论依据。那么,农牧民的非农就业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对该行为产生了哪些作用?作用路径如何解释?如何根据不同的作用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更为精准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为回应上述问题,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作出相应解释。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解释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禀赋—意愿”分析框架:一是基于“完全理性”假设,借鉴“劳动—闲暇”模型分析农牧民个体及其家庭禀赋对其非农就业的影响;二是放松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完全理性”假设,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在“有限理性”假设下,农牧民非农就业意愿的形成,以及该意愿对其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作用;三是分析农牧民禀赋与意愿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外在禀赋对内在意愿具有单向的作用路径。在实证分析层面,一是对农牧民非农就业基本特征作描述性统计分析;二是分析禀赋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作用路径;三是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意愿对其非农就业行为的作用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大致归纳为三个部分:其一,通过对农牧民非农就业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1)本地非农就业是农牧民在禀赋与意愿双重作用下的较优选择;(2)兼业经营是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的主要形式。研究区农牧业生产所需劳动力不多,大多数农牧民在完成家庭生产后有足够的劳动时间相机从事兼业经营,调查结果显示,有兼业行为的农牧民占非农就业总样本数的69.68%。其二,根据“禀赋→行为”路径分析农牧民个人及其家庭禀赋对其非农就业行为的外在作用机制,发现男性、有配偶、受教育水平越高、就业信息渠道越有效、培训强度越低、家庭总抚养比越低、人均耕地越少、距县城越近、居住海拔越高的农牧民,其非农就业概率越高。农牧民个人禀赋决定了他们从事非农就业的激励和效率,其家庭禀赋则构成了非农转移的微观社会环境,客观影响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行为。其三,基于“意愿→行为”路径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发现:(1)意愿能显着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但作用效果不明显。SEM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仅有14.7%的部分可由意愿显着解释,说明“意愿→行为”作用路径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解释力度有所欠缺;(2)能力感知是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根据模型结果,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意愿影响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间接效应太低,但对该行为产生的直接效应显着地为0.747,说明影响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在于其对执行该行为难易程度的感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强对成年农牧民的扫盲工作,探索十二年义务教育,优化农牧民正规教育投资质量;健全农牧民技能培训机制,建立台账,引入奖惩机制与考评机制,有效识别并排除“混补贴”的农牧民,真正为具有非农就业意愿的农牧民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其二,培育壮大本地绿色非农产业,增强非农就业岗位供给。着力支持以农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地方集体经济,以发展地方性产业为抓手,提升农牧民自组织能力,带动其本地非农转移;地方政府立足于民族文化、自然资源、政策倾斜等优势,合理规划当地非农产业发展,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其三,加强农牧民非农就业社会服务,破除非农转移主要障碍。转变农牧民安于贫困、乐于现状的传统消极就业观念;强化基层政府在就业信息传递中的影响力,缓解农牧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弱势地位;通过加大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继续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提升农牧民非农就业的迁移能力。
陈传波[8](2020)在《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消除贫困是全世界的共同难题和最大挑战。对于新时代中国而言,消除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1978年,在全国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8年底的1.7%,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川西高原的四川藏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被国家列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贫困问题及脱贫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四川藏区采取超常措施,下足“绣花”功夫,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效,31万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到的2.6%。但是,截至2019年11月,四川藏区仍有16个国家贫困县未脱贫。该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仍面临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未脱贫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贫困程度较深、贫困发生率高、社会问题交织、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口分散且内生动力不足;已脱贫地区面临思想观念落后、产业集聚不足、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建设滞后、教育医疗匮乏、政策性兜底脱贫群体庞大、稳定脱贫基础脆弱、返贫风险较高。四川藏区面临精准脱贫和稳定脱贫双重历史任务的考验。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关键。科技精准扶贫作为“造血式”扶贫的主要载体,更加重视内在能力培育和创新要素驱动,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进特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有效衔接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的重要载体;是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稳定贫困地区脱贫基础,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四川藏区政府主导的科技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适宜有效的改进方式,探索出返贫阻断长效机制,能够为该地区脱贫攻坚、防止返贫、乡村振兴等工作和全国其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高效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本文基于“精准”视角下,通过梳理和回顾相关文献,对科技精准扶贫相关理论进行阐述;通过走访科技精准扶贫职能管理部门和贫困农牧民,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归纳总结出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成效及实施模式;以四川藏区12县154个行政村361份贫困户2018年科技精准扶贫成效测评的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定性分析四川藏区农牧民致贫原因、科技精准扶贫现状、返贫风险,同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运用计量经济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定量实证分析科技特派员帮扶、科技项目帮扶和科技项目基础设施投入对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科技精准扶贫成效是显着的,起到作用是明显的,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服务平台体系、实施了一批产业示范引领项目、探索了一批科技精准扶贫模式、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尤其科技精准扶贫实施的4大类11种模式值得推广;但是在推广适用技术、科技人才帮扶、项目实施效果、稳定脱贫基础、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最后,从改善项目形成、优化扶贫模式、壮大产业功能、强化内生动力、探索长效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科技精准脱贫防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何婷[9](2019)在《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行为研究 ——基于451户农牧民调查数据》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在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四省藏区的经济发展成效显着,但资金匮乏这一问题仍然突出。伴随着收入提高、生产扩大,农牧民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满足农牧民借贷需求是促进其农牧民增收脱贫的关键,因此研究四省藏区农牧民的借贷行为对缓解四省藏区金融约束、减少贫困发生率、建立符合四省藏区特点的普惠金融体系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四省藏区农牧民实际发生的借贷为主要内容设计调研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四省藏区农牧民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实际回收454份,其中有借贷行为的共451份,问卷有效率为99.33%。本文以有借贷行为的农牧民调研数据作为四省藏区借贷行为分析的基础。本文从宏观上对四省藏区的借贷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行为具有如下特征:四省藏区投入了大量财政贴息扶贫贷款,农牧民中以银行信贷为主要借贷渠道的比例高达50%;农牧民存在向寺庙借贷的行为,利率较其他渠道高。本文在微观上运用了有序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案例分析法对农牧民借贷行为的借贷渠道选择、借贷用途、还款顺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强度对银行贷款渠道选择产生负向影响,对寺庙借贷渠道选择产生正向影响,对亲友借贷选择无显着影响;宗教信仰强度越高的农牧民,将借贷资金用于宗教支出的可能性越大;农牧民宗教信仰强度越高,寺庙借贷还款的顺序越靠前。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利息成本、交易成本和人情成本影响农牧民借贷渠道;主动申请银行信贷的农牧民更可能将贷款用于生产性支出,而被动型信贷申请的农牧民更可能将贷款用于非生产性消费;银行信贷还款约束力弱,农牧民的违约风险较大。根据本文的研究,本文认为应该利用宗教文化发展藏区金融、规范民间金融、提高农牧金融素养、培养对正规金融的使用黏性,从而提高藏区资金融通效率,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
苟芳年[10](2019)在《西藏琼结县教育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章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中国特色扶贫理论,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尝试研究西藏琼结县教育扶贫问题。琼结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主要居住人口为藏族,是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农业县。贫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人口比重高、人均耕地少;农牧民人均收入低;人口教育水平低和缺技术造成的人力资本状况差;现代教育起步晚,教育发展滞后。为了能早日改变贫困面貌,琼结县一直实施教育扶贫措施。琼结县首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逐年提高教育教学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安排学校结构,落实国家的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扶贫措施;政府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大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了从幼儿园至大学所有学习阶段的帮扶。贫困家庭闲置劳动力也是琼结县政府教育扶贫政策帮扶对象,为了能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培养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意识,琼结县拓展职业技能培训渠道,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我脱贫的目的。自琼结县实施教育扶贫措施以来,脱贫成效显着。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改观,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群众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研究发现,琼结县教育扶贫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政府部门对教育发展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农牧民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教育资源配置存有不合理现象,参与教育扶贫主体单一等。文章认为,要发挥好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根除性功能,首先,政府部门要落实好领导责任,加强对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中。其次,要加强琼结县教育发展,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多渠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手段改变琼结县教育发展较滞后的现状。还要在农牧民技能培训方面下功夫,多渠道提升农牧民就业的能力,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也是加速琼结县教育扶贫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
二、对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3)西藏农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及基本特征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基本特征 |
1.6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牧民 |
2.1.2 市民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心理资本理论 |
第三章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及农牧民市民化镜像 |
3.1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概况 |
3.1.1 西藏易地扶贫整体情况 |
3.1.2 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情况 |
3.2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及农牧民市民化困境 |
3.3 易地扶贫搬迁农牧民市民化整体镜像 |
3.3.1 镜像理论与农牧民市民化镜像 |
3.3.2 农牧民市民化镜像的内部异质及表征 |
3.3.3 农牧民市民化镜像符号解读的意义 |
第四章 农牧民市民化水平测量与分析 |
4.1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4.2 农牧民市民化水平描述性分析 |
4.2.1 经济层面 |
4.2.2 社会层面 |
4.2.3 文化层面 |
4.2.4 心理层面 |
4.2.5 身份认同 |
4.3 农牧民市民化水平测量与分析 |
4.3.1 模型与方法 |
4.3.2 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农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变量设置与模型设定 |
5.2.1 变量设置及定义 |
5.2.2 模型设定 |
5.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4 因子分析 |
5.4.1 人力资本因子分析 |
5.4.2 社会资本因子分析 |
5.4.3 心理资本因子分析 |
5.5 二级指标权重 |
5.5.1 测量方法 |
5.5.2 权重确定 |
5.6 资本水平系数 |
5.6.1 人力资本系数 |
5.6.2 社会资本系数 |
5.6.3 心理资本系数 |
第六章 农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相关分析 |
6.2 回归分析 |
6.3 协同效应分析 |
6.3.1 交互效应 |
6.3.2 中介效应 |
6.3.3 调节效应 |
6.4 微观实证分析 |
6.4.1 人力资本与农牧民市民化 |
6.4.2 社会资本与农牧民市民化 |
6.4.3 心理资本与农牧民市民化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结论与讨论 |
7.2 政策启示 |
7.2.1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软硬环境 |
7.2.2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促进人力资本投资 |
7.2.3 加强社会支持包容,构建新型社会资本 |
7.2.4 强化思想宣传引导,培育高质心理资本 |
7.2.5 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发挥资本协同效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农牧民市民化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当前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解决的难题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中解决的难题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5.1 旅游产业 |
1.5.2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探索及发展 |
第2章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1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
2.1.1 旅游产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
2.1.2 旅游产业发展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2.2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2.2.1 共同富裕的需要 |
2.2.2 文化交流的需要 |
2.2.3 民族团结的需要 |
2.2.4 生态文明的需要 |
第3章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1 旅游资源状况 |
3.1.2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3.2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举措 |
3.2.1 科学规划旅游精品路线 |
3.2.2 以人为本打造旅游项目 |
3.2.3 开发绿色乡村旅游产业 |
3.2.4 发展富民产业脱贫致富 |
3.3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个案分析 |
3.3.1 阿孜汗村基本情况 |
3.3.2 阿孜汗村无花果园发展状况 |
第4章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及挑战 |
4.1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 |
4.1.1 就业渠道更加宽阔 |
4.1.2 农家乐发展更加惠民 |
4.1.3 林果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
4.1.4 旅游市场更加安全 |
4.2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挑战 |
4.2.1 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
4.2.2 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
4.2.3 旅游宣传不到位 |
4.2.4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 |
4.2.5 旅游产业还未真正打造为富民产业 |
第5章 将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打造为富民产业的对策建议 |
5.1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
5.1.1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
5.1.2 拓宽旅游开发资金投入渠道 |
5.2 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
5.2.1 着力提高旅游住宿水平 |
5.2.2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5.2.3 文旅融合发展旅游产业 |
5.3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打造富民旅游产业 |
5.3.1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
5.3.2 建立健全旅游产业用人机制 |
5.3.3 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 |
5.4 拓展宣传渠道,进行形象营销 |
5.4.1 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
5.4.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 |
5.4.3 借助援疆优势宣传旅游产业 |
5.5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富民旅游产业 |
5.5.1 旅游资源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倾斜 |
5.5.2 鼓励贫困人口参与旅游产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 B 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特色产业相关研究 |
2.2.2 精准扶贫相关研究 |
3.相关概念界定 |
4.内容概括和研究方法 |
4.1 内容概括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1.1 新疆沙湾县县情 |
1.2 安集海镇简介 |
1.2.1 安集海镇人口情况 |
1.2.2 安集海镇自然气候 |
1.2.3 安集海镇主要农作物情况 |
1.2.4 安集海镇经济情况 |
第二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贫困原因与扶贫历程 |
2.1 沙湾县安集海镇前期贫困的原因 |
2.1.1 自然灾害原因 |
2.1.2 文化原因 |
2.1.3 多民族贫困户自身原因 |
2.2 沙湾县安集海镇扶贫的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粗放式扶贫——政府兜底,纳入低保 |
2.2.2 第二阶段:政府相关活动扶贫——扶贫又“扶智” |
2.2.3 第三阶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
第三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辣椒产业扶贫发展优势 |
3.1 政府政策 |
3.1.1 国家层面 |
3.1.2 自治区层面 |
3.1.3 沙湾县层面 |
3.2 精准的区域特色产业选择 |
3.2.1 相对比较优势 |
3.2.2 专业化程度 |
3.2.3 竞争能力 |
3.3 龙头企业——以新疆安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
3.3.1 市场引导作用 |
3.3.2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3.3.3 推进农业产业化 |
3.4 “合作社+”的农户参与模式 |
3.4.1 强化镇区多民族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
3.4.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
3.4.3 降低小农户的交易成本 |
3.4.4 跨区域发展 |
3.5 多民族贫困户社会方面的转变 |
第四章 沙湾县安集海镇特色产业扶贫成功经验 |
4.1 政府发挥着特色产业扶贫的主体地位 |
4.1.1 精准定位辣椒产业 |
4.1.2 加大跨区域合作,增加项目引进 |
4.1.3 建设产业基地,完善辣椒基础设施 |
4.2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
4.2.1 龙头企业的引进与培育 |
4.2.2 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
4.2.3 辣椒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作用 |
4.3 各民族贫困者内生发展动力 |
第五章 “安集海模式”对新疆扶贫的特色经验推广 |
5.1 政府要发挥组织和领导作用 |
5.1.1 立足资源禀赋,选准特色产业 |
5.1.2 加大投入,引入优势项目 |
5.1.3 加大力度,打造县域品牌 |
5.1.4 加大对外开放,提高特色产业外向度 |
5.2 龙头企业要发挥特色产业扶贫帮扶作用 |
5.2.1 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 |
5.2.2 实现订单农业,提高农户抵御风险能力 |
5.2.3 扩大销售市场,提高企业实力 |
5.3 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对各民族贫困户的集聚作用 |
5.3.1 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
5.3.2 构建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5.3.3 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 |
5.3.4 扩大合作社与市场的联系 |
5.4 不断提高各民族贫困户的信心和决心 |
5.4.1 转变思想,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 |
5.4.2 掌握技术,提升能力 |
5.4.3 确定贫困人口主体地位,提高素质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1. 关于人的现代化相关研究 |
2. 关于西藏现代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1.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 |
二、个案概述 |
(一) D村基本情况 |
(二) D村脱贫攻坚情况 |
1. 主要投入和帮扶措施 |
2. 脱贫成效 |
(三) D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三、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表现 |
(一) 生产方式:难以转变 |
1. 生计方式缺乏创新性 |
2. 农牧民所学“新技能”未“学以致用” |
(二) 生活方式:沿袭传统 |
1. 人畜混居难舍弃 |
2. 传统的就医方式 |
(三) 思想观念:缺乏内生动力 |
四、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一)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影响因素 |
1. 特殊的区位因素 |
2. 传统的生计方式 |
3. 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 |
4. 农牧民文化程度较低 |
(二)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形成机制 |
1. 区位环境与生计方式:相互制衡 |
2. 生计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相互建构 |
3. 思想文化观念与教育:相互制约 |
4. 教育与区位环境:相互影响 |
5.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形成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界定及基本特征 |
1.3 非农就业相关研究综述 |
1.3.1 非农转移与非农就业研究 |
1.3.2 非农转移意愿研究 |
1.3.3 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理论解释及分析框架 |
2.1 农牧民非农就业相关理论 |
2.1.1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非农就业思想 |
2.1.2 理论借鉴:西方就业相关理论及行为理论 |
2.2 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2.2.1 就业偏好对农牧民就业时间分配的影响 |
2.2.2 农户禀赋对农牧民就业时间分配的影响 |
2.3 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禀赋—意愿”分析框架 |
2.3.1 意愿: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主观决定因素 |
2.3.2 禀赋: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客观影响因素 |
2.3.3 禀赋→意愿:由外而内的单向作用路径 |
第三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禀赋及其非农就业行为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 |
3.1.1 问卷设计简述 |
3.1.2 实地调查过程简述 |
3.2 描述性分析与农牧民就业特征 |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
3.2.2 农牧民基本就业特征 |
3.3 非农就业“禀赋→行为”模型构建 |
3.3.1 二元Logit模型构建 |
3.3.2 模型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
3.4 非农就业“禀赋→行为”模型回归结果及讨论 |
3.4.1 模型回归结果 |
3.4.2 模型结果讨论 |
第四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意愿及其非农就业行为分析 |
4.1 非农就业“意愿→行为”模型构建 |
4.1.1 分析基础与研究假设 |
4.1.2 问卷量表设计 |
4.1.3 SEM模型构建 |
4.2 量表数据分析与评价 |
4.2.1 预调查及数据评价 |
4.2.2 正式调查及数据评价 |
4.3 量表效度检验与模型修正 |
4.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2 模型修正与再检验 |
4.4 非农就业“意愿→行为”模型拟合结果讨论 |
4.5 “禀赋—意愿”分析框架下的农牧民非农就业路径分析 |
4.5.1 禀赋→行为:主导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形成路径 |
4.5.2 意愿→行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形成的影响路径 |
4.5.3 禀赋→意愿:外部约束影响主观意志的作用路径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5.1 主要结论 |
5.1.1 本地非农就业是农牧民在禀赋与意愿双重作用下的较优选择 |
5.1.2 兼业经营是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的主要形式 |
5.1.3 个人禀赋决定了农牧民的非农转移激励与效率 |
5.1.4 家庭禀赋构成了农牧民的微观社会环境,影响其非农转移行为 |
5.1.5 意愿能显着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但作用效果不明显 |
5.1.6 能力感知是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 |
5.2 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的政策启示 |
5.2.1 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
5.2.2 培育壮大本地绿色非农产业,增强非农就业岗位供给 |
5.2.3 加强农牧民非农就业社会服务,破除非农转移主要障碍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约定 |
1.5.1 集中连片特困区 |
1.5.2 四省藏区 |
1.5.3 四川藏区 |
1.6 本章小结 |
2 科技精准扶贫基本理论 |
2.1 反贫困理论 |
2.1.1 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 |
2.1.2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2.1.3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
2.1.4 江泽民的反贫困理论 |
2.1.5 胡锦涛的反贫困理论 |
2.1.6 习近平的反贫困理论 |
2.2 精准扶贫理论 |
2.3 科技扶贫理论 |
2.4 科技精准扶贫理论 |
2.5 其他相关理论 |
2.5.1 科技创新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我国科技精准扶贫历程、特点及优势 |
3.1 我国科技精准扶贫历程 |
3.2 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特点 |
3.3 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实践考察 |
4.1 四川藏区的基本情况 |
4.2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及成效 |
4.2.1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开端 |
4.2.2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现状 |
4.2.3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成效 |
4.3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
4.3.1 专家人才支援型 |
4.3.2 产业示范引领型 |
4.3.3 服务平台体系型 |
4.3.4 基地园区辐射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
5.1 问卷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
5.2 问卷调查分析 |
5.2.1 贫困户调研对象受教育程度情况分析 |
5.2.2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人口及劳动力结构情况分析 |
5.2.3 贫困户调研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分析 |
5.2.4 贫困户调研对象致贫原因情况分析 |
5.2.5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 |
5.2.6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分析 |
5.2.7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接受科技帮扶情况分析 |
5.2.8 贫困户调研对象家庭返贫风险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模型设计 |
5.3.2 变量指标与数据来源 |
5.3.3 实证结果与解析 |
5.4 研究小结 |
5.4.1 问卷调查分析小结 |
5.4.2 实证分析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存在问题 |
6.1.1 适用技术推广效果有待加强 |
6.1.2 科技帮扶人才措施有待完善 |
6.1.3 项目帮扶实施效果有待加强 |
6.1.4 持续稳定脱贫基础有待加强 |
6.1.5 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有待完善 |
6.2 原因分析 |
6.2.1 贫困群众家庭特征不优 |
6.2.2 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
6.2.3 人才平台服务体系建设不优 |
6.2.4 适用技术推广本地化不够 |
6.2.5 项目贫困群众参与度不够 |
6.2.6 贫困群众返贫风险较高 |
6.3 本章小结 |
7 四川藏区科技精准脱贫防贫政策建议 |
7.1 改善扶贫项目形成过程 |
7.1.1 摒弃政府行政的包办 |
7.1.2 破除精英俘获的藩篱 |
7.1.3 加大区域资金的配比 |
7.2 优化科技精准扶贫模式 |
7.2.1 强化专家人才覆盖的全方位 |
7.2.2 优化平台体系服务的全对象 |
7.2.3 突出科技融入扶贫的全领域 |
7.3 壮大产业园区基地功能 |
7.3.1 建立持续支持机制,突出可持续发展 |
7.3.2 加强产业示范引领,形成区域产业链 |
7.3.3 突出成果转化力度,打造高品质产品 |
7.3.4 探索飞地园区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
7.4 强化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7.4.1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能 |
7.4.2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权 |
7.4.3 强化脱贫防贫过程中的赋识 |
7.5 探索返贫阻断长效机制 |
7.5.1 出台长期脱贫兜底政策 |
7.5.2 加强民生领域科技攻关 |
7.5.3 着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行为研究 ——基于451户农牧民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牧民借贷特征研究 |
1.3.2 农牧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1.3.3 藏区借贷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宗教信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借贷行为 |
2.1.2 正规与非正规金融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 |
2.2.2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3 有限理性理论 |
2.2.4 佛教教义与借贷业 |
3 四省藏区借贷现状分析 |
3.1 四省藏区地理位置特点 |
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3 正规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
3.2.1 金融机构及信贷产品 |
3.2.2 金融基础设施 |
3.2.3 借贷来源与形式 |
3.4 非正规金融借贷现状分析 |
3.4.1 亲友借贷 |
3.4.2 寺庙借贷 |
3.5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对比分析 |
4 四省藏区农牧民借款渠道分析 |
4.1 四省藏区借贷渠道现状 |
4.2 借贷渠道选择影响因素 |
4.2.1 利息成本 |
4.2.2 交易成本 |
4.2.3 人情成本 |
4.3 宗教信仰强度对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分析 |
4.4 农牧民借贷渠道选择的案例分析 |
5 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用途分析 |
5.1 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主要用途 |
5.1.1 日常消费 |
5.1.2 生产性支出 |
5.1.3 人情支出 |
5.1.4 宗教支出 |
5.2 宗教信仰强度对借贷用途的影响分析 |
5.3 农牧民借贷用途的案例分析 |
6 四省藏区农牧民还款行为分析 |
6.1 不同借贷渠道的还款行为 |
6.1.1 银行信贷 |
6.1.2 亲友借贷 |
6.1.3 寺庙借贷 |
6.2 宗教信仰强度对寺庙借贷还款顺序的影响 |
6.3 农牧民还款顺序案例分析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利用宗教文化发展藏区金融 |
7.2.2 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
7.2.3 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 |
7.2.4 培养农牧民对正规金融的使用黏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西藏琼结县教育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及运用的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田野调查点基本情况 |
(一)琼结县的地理环境 |
(二)琼结县的历史与文化 |
(三)琼结县民族结构 |
(四)琼结县经济发展概况 |
(五)琼结县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章 琼结县贫困现状及教育扶贫实践 |
一、琼结县贫困现状 |
(一)农业人口比重高且人多地少 |
(二)农牧民经济来源单一、人均收入较低 |
(三)现代教育起步晚,教育发展滞后 |
(四)人力资本不足 |
二、琼结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义 |
(一)教育扶贫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
(二)教育扶贫可以提升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能力 |
(三)教育扶贫有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播 |
(四)教育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和谐 |
三、琼结县教育扶贫的主要措施 |
(一)政府建“制”为领,做好顶层设计 |
(二)合理布局,改变办学条件 |
(三)从政策、经费上支持学生就学 |
(四)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 |
四、琼结县教育扶贫成效 |
(一)教育助力扶贫,减贫成效显着 |
(二)学校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
(三)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四)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
第二章 琼结县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措施制定与实施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
(一)政策实施与制定过于僵化,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
(二)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 |
二、对教育扶贫重要性认识不足 |
(一)政府对教育扶贫重视程度不够 |
(二)部分农牧民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
三、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
(二)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
四、教师教学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育需求 |
五、参与教育扶贫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
第三章 加快琼结县教育扶贫步伐的对策 |
一、落实好政府组织领导责任 |
(一)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改善农牧民教育观念 |
(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扶贫 |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县乡学校差距 |
(二)注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
(三)积极主动抓住教育援藏机会,提升琼结县师资力量 |
三、继续发展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将人口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
(一)职业技能培训要结合当地特色产业 |
(二)要重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的培训 |
四、推动“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B 田野照片 |
四、对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西藏农牧民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 ——以三岩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为例[D]. 余兴国. 西藏大学, 2021
- [4]共同富裕视域下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 张建婷. 新疆大学, 2020(07)
- [5]新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成功案例研究 ——以沙湾县安集海镇为例[D]. 刘建颖.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D]. 李世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D]. 龙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8]四川藏区科技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 陈传波. 成都大学, 2020(08)
- [9]四省藏区农牧民借贷行为研究 ——基于451户农牧民调查数据[D]. 何婷.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8)
- [10]西藏琼结县教育扶贫问题研究[D]. 苟芳年.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