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廖玲玲[1](2021)在《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自拟胃糜舒方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治疗肝胃不和型CEG可能的作用机制,同时也丰富CEG的中医药理论研究,促进CEG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也为后续新药的研发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收集青海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住院部经胃镜确诊为CEG、14C呼气试验阴性且中医证属肝胃不和的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予自拟胃糜舒方随症加减,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口服。两组均经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行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及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行安全性评估。结果:1.在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痞满、嗳气、太息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胃胀痛、嘈杂反酸症状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组内各单项积分均有明显减少;治疗后两组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两组有效率分别是96.67%和86.67%;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三种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可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水平,但治疗前后对白介素-6的表达水平影响甚小;3.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自拟胃糜舒方可有效改善CEG患者不适症状,其中痞满、嗳气、太息症状改善更为明显;2.白介素-6、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是CEG发生发展的主要促炎因子,自拟胃糜舒方可有效调控其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3.自拟胃糜舒方治疗CEG安全有效。
丁辛[2](2021)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幽门螺杆菌病原微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及相关学说,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之间的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应,与六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3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体重、小肠长度、血清TNF-α、IL-6浓度、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机制。4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胆囊胆汁酸代谢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胆汁酸代谢上的改善机制。5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肠道菌群上的改善机制。方法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分析汇总幽门螺杆菌的中西医研究成果,研究幽门螺杆菌在流行病学、形态学、菌体动力、生物化学、体内分布、致病机制、致病机理学说上的特征,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及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阐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的密切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合理性。2实验研究采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4名,入选者须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表现;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对采集的胃粘膜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及培养。培养至对数期后,调整为浓度0.5*109的菌液,制备血平板。以纸片扩散法对六种抗生素和连朴饮加减方进行药敏实验,重复3次,记录平均直径。SPF级6周龄Balb/c小鼠9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SL组)、病理模型组(BL组)、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联合治疗组(ZX组)。适应性饲养6天后,除生理盐水组(SL组)外,每组小鼠以5×109CFU/ml克拉霉素耐药菌液0.2ml隔日灌胃2次,共19天。每间隔2天记录一次体重。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常规饲养3天,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小鼠检测,以胃组织尿素酶实验阳性和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幽门螺杆菌定植为造模成功的标志。造模成功后,各组干预14天,生理盐水组(SL组)和病理模型组(BL组)以生理盐水0.3ml/天灌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以0.5g/ml连朴饮加减方0.3ml/天灌胃;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以四联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的生理盐水溶液0.3ml/天灌胃;联合治疗组(ZX组)以含抗生素四联药物的连朴饮加减方溶液0.3ml/天灌胃。给药干预结束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测量小肠段长度;固定胃组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眶窦取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IL-6、TNF-α浓度。取下完整胆囊,以液氮速冻后-80℃冻存,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胆囊胆汁酸进行定量。取盲肠内容物,以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幽门螺杆菌菌体为螺旋形、单极鞭毛结构,具有高效的尿素分解能力,这些特性使其可以在胃粘膜上皮增殖。幽门螺杆菌对定植环境要求苛刻,其主要致病机理是免疫损伤,致癌效应与多次组织修复中出现基因复制错误有关。在胃粘膜微观辩证和患者整体症状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本质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医药在改善微环境,免疫调节上具有显着的优势,以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着。在原方基础上,连朴饮加减方增加了抑菌和改善胃粘膜的药物,可以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连朴饮加减方在网络药理学上符合减轻炎症的潜在通路,能促进胃肠动力、提升胃泌素水平,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2.1基因检测显示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耐药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中,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mm、12mm、4mm、18mm、20mm、23mm,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耐药。浓度为0.5g/ml的连朴饮加减方抑菌圈直径为17.78±1.64mm。2.2抗生素四联组(XY组)在胃小凹结构中可见圆球状幽门螺杆菌聚集;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黏液中散在少量杆状幽门螺杆菌。与生理盐水组(SL组)比较,病理模型组(BL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病理模型组(BL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连朴饮加减方联合四联治疗组(ZX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以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灌胃造模导致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连朴饮加减方干预14天可降低小鼠血清TNF-α浓度,减轻炎症。2.3在43种胆汁酸中,存在组间差异的13种胆汁酸为CUCA、αMCA、βMCA、λMCA、ωMCA、CA、ACA、7-keto DCA、TCDCA、TDCA、THDCA、TLCA、GUDCA。与生理盐水组(SL组)相比,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有TCDCA、TDCA、THDCA、TLCA、GUDCA共五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仅THDCA一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2.4感染了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显着下降(P<0.05),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在菌种和含量上生理盐水组(SL组)相似度最高;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菌群丰度明显下降,且样本离散性最大;联合治疗组(ZX组)居于两者之间。结论1王氏连朴饮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在体外实验中,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抑杀效应,与阿莫西林的抗菌效应接近。3在小鼠体内,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杀效果;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4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胆汁酸生理稳态上具有优势。5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多样性上具有优势。6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着,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并在维持胆汁酸代谢稳态和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上有显着优势。
向桢[3](2021)在《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调查桂林当地体检人群早期胃癌联合筛查现状,分析胃癌危险因素,探讨血清胃功能、14C呼气试验、胃镜以及肿瘤标志物、代谢性标志物等联合指标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相关性。2.对胃癌中高风险人群分组实施中医体质健康管理,评价管理效果。方法:研究一:收集2018-2019年在联勤保障部队九二四医院健康体检科体检人群资料统计胃癌早筛相关情况。1.选取检测14C呼气试验项目、血清胃功能四项及胃镜项目体检客户为研究对象,分析参检人员的参检率、性别比例、疾病阳性率等数据;根据胃癌筛查评分表对参检者的胃癌风险分级,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2.评价代谢性疾病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风险的预测效果;3.选取医院2018-2019同时开展14C呼气Hp、血清胃功能检测与胃镜的人群,且胃镜下均有胃疾病患者48例,评估潜在风险人群胃癌进展的发生率,并评估各种检查的效果。研究二:对2018-2019年在医院同时开展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14C呼气Hp以及中医体质辨识项目的人群中,筛选胃癌中高风险人群,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随访,管理组判定其中医体质类型,依托健康管理平台开展为期1年的中医药治疗及以中医体质为主的健康管理。一年后进行Hp、血清胃功能及体质辨识检测,通过异常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价胃癌中高风险人群中医体质健康管理的效果。结果:研究一:通过血清胃功能四项检测、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测结果以及肿瘤标志物、代谢性疾病检测等指标联合筛查显示:1.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平均为31.14%;参检人群主要为男性,主要分布年龄为40-49岁,平均占比26.16%,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中,轻度、中度、重度感染人群占比分别为73.88%、23.97%和0.48%;2.代谢性疾病风险因素中血压、血糖、肌酐、CEA和CA50是高风险因子,相较正常人群显着增加患胃癌风险,P<0.05。各类代谢因素中,肝功异常和AFP升高与患胃癌风险无显着差异,P>0.05,且肿瘤标志物CA125增高,相对无增加患胃癌风险。肿瘤标志物CEA用于早期胃癌风险筛查敏感性最高,为89.33%,血脂三项(TC+TG+LDL-TC)联合检测敏感性(56.03%)高于单项检测;单项指标中肌酐检测的特异性(99.27%)和精确性(99.85%)均为最高,肿瘤标志物联合(AFP+CEA+CA199+CA125+CA50)检测特异性(97.08%)和敏感性最高(85.68%);3.随着年龄增长,患胃癌人群风险同步增高,其中患幽门螺杆菌、PGR降低以及G-17升高均可进一步提升患胃癌风险,血清学指标PGI≤70ug/L时,G-17>5.7pmol/L分别检出胃癌1例和3例;Hp阳性同时胃萎缩患者胃癌检出率最高,为33.33%。1.研究二:依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关于胃癌的风险分级,从同时检测胃镜、14C呼气试验和血清胃功能人群中,筛选胃癌中高风险98人纳入中医体质管理一年,其他98人纳入对照组。2.一年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分别为观察组76.47%、对照组27.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按照胃癌早期风险评分标准,经过体质管理,观察组PGR评分<3.89(3分)人数由43人减为16人,改善率62.79%,G-17 pmol/L 1.5~5.7(3分)由28人下降为9人,G-17>5.7(5分)由6人下降为2人,总改善率63.89%;同比观察组PGR评分<3.89(3分)人数47人下降为35人,改善率25.53%,G-17 pmol/L 1.5~5.7(3分)由26人下降为15人,G-17>5.7(5分)由7人下降为5人,总改善率39.39%;两组比较观察组胃癌风险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3.按照体质常见表现分为平和、气虚、气郁、阳虚、阴虚、痰湿、血瘀、湿热、特禀九大类型。依托互联网APP平台对98名纳入观察组人群进行中医体质管理,包括饮食调养,睡眠起居,体育锻炼,心理调节及中医药调养及每周健康教育推送、持续的健康管理促进等。中医体质管理前,观察组偏颇体质81人,平和体质17人,经过系统体质管理,平和体质上升到50例,体质改善率16.84%。对照组偏颇体质82人,平和体质16人,未经系统管理,平和体质上升到25例,体质改善率仅4.59%。结论:1.Hp筛查、血清胃功能作为非侵入性胃癌早期筛查方式有广泛应用价值,适用于大面积人群普查。2.联合BMI、血压、血脂三项,联合肿瘤标志物AFP、CEA应用于早期胃癌敏感性较好,而血压、血糖、肌酐、肝功能及肿瘤标志联合血清胃功能应用于胃癌风险筛查特异性和精确性均较高,因此代谢性疾病指标和胃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可协同参与早期胃癌风险筛查。患幽门螺杆菌、PGR降低以及G-17升高均可进一步提升患胃癌风险,3.对胃癌中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中医体质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其偏颇体质,降低胃癌进展风险。
吴佳栩[4](202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症状特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是目前所知能够在胃内高酸性条件下生存的唯一的微生物种类,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等多种胃肠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Hp感染却仅作为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相关因素出现在教材中。大量研究只提及了根除Hp后相关疾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于其本身致病时会否产生症状、会产生哪些症状,人们却不甚了了。初步研究表明,Hp感染与中医体质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但缺乏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Hp感染相关因素,Hp感染相关症状及中医体质,分析Hp感染者的症状特征和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从而在Hp感染还未引起相关疾病时加以干预,为降低Hp感染率和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Hp感染个体化根除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初步了解Hp感染患者的症状,通过已感人群的体质分类探讨Hp感染的体质倾向性,揭示Hp感染患者的症状特征,并且探讨中医体质分布规律,Hp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Hp感染和症状、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本课题为横断面研究,纳入就诊于东直门医院消化科的患者364例,Hp感染组182例,非Hp感染组即对照组182例,分别采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症状特征和中医体质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 Statistics 20.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①Hp感染组患者喜食辛辣、油腻、咸食、甜食,且经常在外就餐和作息不规律的患者较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Hp感染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胸胁疼痛、恶心呕吐、反胃、泛酸、食欲减退、嗳气、口干舌燥、口吐清涎、口苦或粘、口臭,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③本次调查的364例受试者中,平和质总计71例,偏颇体质293例。从体质的分布来看,Hp感染组阳虚质的构成比最高,为22.5%,其次为平和质(21.4%)、湿热质(13.7%),且和对照组相比,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的构成比低于对照组,其余体质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从体质类型的得分来看,Hp感染组阳虚质和气郁质得分低于对照组,湿热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Hp感染患者中,平和质与口苦或粘、口干舌燥、胃脘痞满的关联性最强,气虚质除了体质相关的畏寒怕冷、精神疲乏、四肢无力外,与全身及四肢困重关联度较高,阳虚质在畏寒怕冷、四肢不温之后,泛酸症状为多见,阴虚质患者中,口干舌燥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泛酸、口苦或粘、烧心灼热,痰湿质患者是胃脘痞满、口臭、口苦或粘更可能出现,而湿热质患者则是胃脘痞满、口干舌燥和口臭,血瘀质患者性情急躁的较多,与口干舌燥、口苦或粘也较为关联,气郁质患者出现失眠多梦、口苦或粘、四肢无力的支持度较高,特禀质的患者中,口臭的出现可能性最大,泛酸、畏寒怕冷、口干舌燥症状随后。结论:1.Hp感染与辛辣、油腻、咸食、甜食、经常在外就餐和作息不规律具有相关性;2.Hp感染患者常出现的症状包括胃脘疼痛、胸胁疼痛、恶心呕吐、反胃、泛酸、食欲减退、嗳气、口干舌燥、口吐清涎、口苦或粘、口臭;3.Hp感染患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阳虚质多见;4.体质相关症状以外,平和质患者易出现口苦或粘,气虚质是四肢困重,阴虚质和阳虚质患者更易出现泛酸,痰湿质、湿热质患者更易出现胃脘痞满,血瘀质患者更常见急躁易怒表现,气郁质以失眠多梦、特禀质以口臭为突出症状。
李湘蓝[5](2021)在《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探索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胃黏膜表现之间的关系,寻找胃镜下中医辨证存在的规律,以期将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的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表现结合,从而为临床中医证型诊断及更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参考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相关书籍、文献,设计临床资料信息采集表;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南京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症候、胃镜报告资料;综合患者的四诊资料,判断本研究中各患者的中医证型;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病例筛选,共获得200例研究病例;将收集的病例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运用SPSS2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探索本研究中胃镜象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200例,男性92例,女性108例,男女比例为1:1.17。患者平均年龄为49.46±11.33岁,患病高峰年龄段为50-59岁和40-49岁,患病率分别为32.0%、27.5%,其次为30-39岁和60-69岁,各为18.0%、15.5%,小于30岁和大于70岁患病率较低,均为3.5%。2.患者中医症候出现频率从大到小前五位者为:胃脘胀满(62.0%)、口臭(56.5%)、胃脘疼痛(43.0%)、反酸(41.5%)、嗳气(40.5%)。舌苔、脉象多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3.根据慢性胃炎分型标准将纳入病例分为5类证型,本研究中医证型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占37.0%)>肝胃不和证(占21.5%)>脾胃虚弱证(占20.0%)>胃阴不足证(占12.0%)>胃络瘀阻证(占9.5%)。且各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年龄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性别、年龄不是影响中医证型分布的因素。4.根据200例患者胃镜资料,胃黏膜充血水肿检出率最高,为65.5%。黏膜粗糙为56.5%,点片状、条状或弥漫性红斑(粘膜红斑)为41.5%,出血点/斑、黏膜白相、颗粒样或结节样改变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0.0%、18.0%、8.0%。5.充血水肿、黏膜粗糙、黏膜红斑、黏膜白相、颗粒样或结节样改变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充血水肿、黏膜粗糙在脾胃湿热证中最多见,点片状、条状或弥漫性红斑在肝胃不和证中最多见,黏膜白相在脾胃虚弱证中最多见,颗粒样或结节样改变在胃络瘀阻证中最多见;出血点/斑在各中医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胃镜象以胃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粗糙、黏膜红斑检出率较高,黏膜白相、颗粒样或结节样改变、出血点/斑检出率较低。2.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胃镜象与中医证型有着密切联系,胃镜下胃黏膜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充血水肿、黏膜粗糙在脾胃湿热证中最多见,点片状、条状或弥漫性红斑在肝胃不和证中最多见,黏膜白相在脾胃虚弱证中最多见,颗粒样或结节样改变在胃络瘀阻证中最多见。
王翠[6](2020)在《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两种证型中数个症状及严重程度与C13尿素呼气试验结果DOB值组间的相关性,总结两种证型中关于患者性别、年龄、嗜好、情绪、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分布特点,以期将客观数据融入到中医辨证中,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符合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49例,肝胃不和证患者42例,对两个证型的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将病人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食偏好,及DOB值、症状、症状程度等信息全部内容录入数据库,对DOB值以DOB值<16、16≤DOB≤35、DOB值>35的标准分为低中高三组,运用SPSS25.0对DOB值及三级DOB值组与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其相关性。研究结果:①脾胃湿热证共收集患者49例,其中男性27例,占55.10%,女性22例,占44.90%。肝胃不和证共收集患者42例,男性15例,占35.71%,女性27例,占 64.29%。②脾胃湿热证中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4.18±13.417。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上升后又逐渐下降,发病高峰期存在于3049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中年,比例可达85.70%。肝胃不和证中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为39.86±11.634。随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先上升后下降,发病高峰期存在于3039岁。青年人为HP相关性胃炎肝胃不和证高发群体,可达半数以上。③两种证型中有饮食烟酒嗜好者所占比例较大。脾胃湿热证中喜食偏肉者所占比重最大,明显高于除喜饮酒外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辣、偏油炸、饮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热、偏凉、偏酸、偏甜、偏咸、偏素、喜咖啡、喜浓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中喜食偏辣者人数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除喜饮酒外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热、偏凉、偏酸、偏甜、偏咸、偏素、偏肉、偏油炸、喜咖啡、喜浓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者与吸烟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种证型中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体重正常与偏重者居多;脾胃湿热证中工作强度中等人数较多,超过半数以上;以经常外出就餐者人数最多,超过半数以上;性格温和者所占比重较大。肝胃不和证中患病人群工作强度以轻度为主;外出就餐者人数高达90.48%,偶尔与经常外出就餐人数相当;存在焦虑、抑郁、急躁等情绪异常状态者所占比重超过半数。⑤两种证型中DOB值总体均数在性别、青中老年龄组、体重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中各年龄组间DOB值总体均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5059组的DOB均值最高,提示细菌载量可能最多,DOB均值随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肝胃不和证中各年龄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脾胃湿热证中三级DOB值组中,中组人数最多,低组人数次之,高组人数最少;三级DOB值组在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中三级DOB值组中,低组人数最多,中组人数次之,高组人数最少;三级DOB值组在性别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人数主要集中在低中组,女性患者则三组人数较平均,提示男性细菌载量相对较少。两种证型中三级DOB值组在青中老年龄组、体重指数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脾胃湿热证中在症状发生率方面,胃脘疼痛拒按、口苦口粘、大便不爽、渴不欲饮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脘腹胀满,痞闷不舒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概率最大。肝胃不和证中在症状发生率方面,胃脘疼痛甚或痛窜两胁、嗳气、嘈杂等症状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脘腹胀满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组发生概率最大;吐酸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组发生概率最小。⑧脾胃湿热证中大便不爽、肝胃不和证中脘腹胀满症状程度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组别的增高症状越来越重;脾胃湿热证中脘腹胀满,痞闷不舒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组以轻度为主,高组以中度为主;其余各症状程度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⑨脾胃湿热证中DOB值<16组中症状积分为4.76±1.786;16≤DOB≤35组中症状积分为5.55±2.188;DOB值>35组中症状积分为7.08±2.875,三级DOB值组的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随组别增高症状积分依次升高。肝胃不和证中DOB值<16组中症状积分均值为4.41±1.906;16≤DOB≤35组中的症状积分均值为4.06±1.526;DOB值>35组中症状积分均值为3.78±0.972,三组症状积分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脾胃湿热证DOB值与患者整体严重程度有关,大便不爽随DOB值的升高,症状越来越重;脘腹胀满,痞闷不舒低中组以轻度为主,高组以中度为主。肝胃不和证DOB值与患者整体严重程度无关,脘腹胀满随DOB值的升高,症状越来越重。2.两种证候发病均与性别、年龄、工作性质、情绪、饮食等有关。3.脾胃湿热证中细菌载量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DOB值>35提示细菌载量较大,脘腹胀满,痞闷不舒症状较易发生;肝胃不和证中细菌载量可能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有关,DOB值>35提示细菌载量大,脘腹胀满症状较易发生、吐酸症状不易发生。
胡云歌[7](2020)在《解毒化湿方治疗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解毒化湿方治疗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2019年1月-2019年12月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72例,按照就诊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解毒化湿方联合三联疗法(解毒化湿方、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片、克拉霉素缓释片);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疗法(复方铝酸铋颗粒、雷贝拉唑肠溶胶囊、甲硝唑片、克拉霉素缓释片);两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详细记录患者资料并评分,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临床症状、胃镜下黏膜表现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治疗中有4例患者因药物过敏或失访等原因按照剔除标准予以排除,符合标准患者共68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经数据分析,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性别相关性较小,易发生于中青年人群,病程以5年以下者居多。2.两组疗程结束,停药1月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组Hp根除率为81%,对照组为84%,P>0.05,提示观察组Hp根除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根除Hp的疗效相当。3.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24%,对照组为82.36%,P>0.05,提示两组整体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组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提示两组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组改善临床整体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提示观察组、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6.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后,“胃痞满”、“大便黏滞”的症状积分相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胃痞满”、“大便黏滞”这2个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更为突出;两组“胃痛”、“胃脘灼热”、“身体困重”、“口苦”、“口臭”、“食少纳呆”的症状积分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在治疗“胃痛”、“胃脘灼热”、“身体困重”、“口苦”、“口臭”、“食少纳呆”这5个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7.两组胃黏膜愈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为88.24%,P<0.05,提示观察组胃黏膜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8.两组治疗后胃镜下黏膜表现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胃镜下黏膜表现积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提示观察组改善胃黏膜炎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解毒化湿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Hp根除率及临床综合疗效与铋剂四联疗法效果相当,并较后者能更好地改善胃黏膜炎症及临床症状。
曾思敏[8](2020)在《藿香清化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藿香清化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较,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不足,旨在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藿香清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标准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两组受试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治疗组经治疗后未缓解病情或对疗效不满意的患者给予延长2周巩固治疗,比较延长治疗前后的Hp根除率。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对大便粘滞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胃脘胀满、口干苦、口臭、少食纳呆、大便粘滞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反酸症状上两组疗效相当(P>0.05),而在改善胃脘疼痛症状上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说明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p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根除率为36.66%,对照组Hp根除率为76.66%,说明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4例患者延长治疗后Hp根除率由治疗前的28.57%上升至6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说明该治疗方法比较安全。结论:藿香清化汤在改善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标准三联疗法,且安全性好,但对Hp的根除作用不明显,Hp根除率低于标准三联疗法。
王雪迪[9](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在1980年代初期由澳大利亚皇家珀斯医院的两名学者发现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Hp与人体多种疾病息息相关,更是胃癌的独立致病因素。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Hp的根除方案也在逐渐完善与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原因,导致根除率有所下降,而老年群体在此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由于Hp的感染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群不仅感染率高,而且老年人由于抗生素使用较多、机体各项功能衰退等原因产生的抗生素耐药、不良反应的机率更高,以致于老年群体的根除率偏低。所以如何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老年群体的根除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导师结合前期多项临床观察,创造性的将荆花胃康胶丸替代一种抗生素,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种类,还能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根除率。因此,开展将此方案应用于老年群体的临床疗效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的:通过调查老年Hp感染群体的人口学资料、饮食习惯、个性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深入了解老年人Hp感染的特征,为情志、饮食调理及中医辨证论治等方面防治Hp感染提供依据。通过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简称“单一抗生素方案”)与标准四联方案对比,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老年Hp感染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应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门诊60岁以上的Hp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荆花胃康胶丸+胶体果胶铋胶囊的单一抗生素方案;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标准四联方案,疗程均为2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般资料、治疗前的中医证型、治疗前及疗程后4-8周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并记录症状积分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肝胃不和证最多,占36.7%,其次为脾胃湿热证,占33.3%,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各占15.0%、8.3%、6.7%;两组Hp感染根除率在不同证型的先后顺序均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最高,其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的根除率均为最低,且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2)60例老年Hp感染患者经过2周的根除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85%,对照组的根除率为81.48%。(3)两组方案对于老年Hp感染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的Hp根除率与年龄、性别、婚姻、身高、体重、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分餐具、外出就餐、中医证型等均无明显关联(P>0.05)。(5)两组于治疗期间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事件,其中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显示观察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不仅能够提高老年Hp感染患者的根除率,还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标准四联疗法更加安全,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郑丽[10](2020)在《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收集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中医院李天望主任专家门诊就诊,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并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疗法:艾司奥美拉唑酶肠溶片20mg+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mg,每日2次,疗程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荆花胃康胶丸240mg,每日2次,疗程14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纳差、嗳气)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并停药1个月后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统计Hp根除情况,并且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胃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各项症状改善情况:(1)腹痛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腹痛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腹痛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胀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腹胀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腹胀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纳差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纳差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纳差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嗳气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嗳气程度及频度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嗳气程度及频度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项症状总频度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频度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频度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各项症状总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内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症状总积分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1)腹痛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2)腹胀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3)纳差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纳差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嗳气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患者的嗳气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4)两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根除率为96.9%,对照组根除率为76.4%。治疗后两组患者根除率比较采用Pearson校正χ2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6.0%;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采用Pearson校正χ2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以明显提高其根除率及改善临床症状,其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铋剂四联疗法,但两者间不良反应反生情况无明显差别,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胃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为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引言 |
1 西医对CEG的研究 |
1.1 CEG的概念 |
1.2 CE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CEG的临床表现 |
1.4 CEG的诊断 |
1.5 CEG的治疗 |
2 中医对CEG的研究 |
2.1 CEG的病名探讨 |
2.2 CEG的病因病机 |
2.3 CEG的辨证论治 |
2.4 从肝胃不和论治CEG |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1 病例来源 |
3.2 病例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评价 |
3.6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 |
5 讨论 |
5.1 IL-6 与CEG |
5.2 CRP与 CEG |
5.3 TNF-α与 CEG |
5.4 结果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附录 |
(2)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
1 Hp的流行病学特征 |
2 Hp的微生物学特征 |
2.1 Hp的形态学特征 |
2.2 Hp的菌体动力特征 |
2.3 Hp的生化特性 |
2.4 Hp的分布特征 |
3 Hp的致病机制研究 |
3.1 Hp的免疫损害 |
3.2 Hp的毒力因子 |
4 Hp的致病机理学说 |
4.1 漏屋顶(leking roof)假说 |
4.2 胃泌素(gastrin-link)假说 |
5 Hp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 |
6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
6.1 连朴饮的方证研究 |
6.2 连朴饮加减方药味研究 |
6.3 连朴饮加减方前期研究基础 |
第二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连朴饮加减方的组成与制备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患者筛选 |
2.5 微生物实验耗材制备 |
2.6 克拉霉素耐药Hp的制备 |
2.7 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冻存与复苏 |
3 结果 |
3.1 临床幽门螺杆菌培养结果 |
3.2 六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
3.3 连朴饮加减方药敏结果 |
4 讨论 |
4.1 胃粘膜的选择 |
4.2 Hp的分离 |
4.3 Hp的鉴定 |
4.4 培养基的选择 |
4.5 培养环境的选择 |
4.6 用于筛选的抗生素 |
4.7 菌株的冻融与复苏 |
4.8 菌株的筛选 |
第三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HAG小鼠胃炎疗效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试剂 |
2.4 造模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菌液的制备 |
2.5 干预药物的制备 |
2.6 动物模型建立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小鼠一般情况 |
3.2 小鼠小肠长度对比 |
3.3 胃粘膜W-S银染色对比 |
3.4 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 |
4 讨论 |
4.1 造模方式 |
4.2 药物浓度的调整 |
4.3 Hp球形变解读 |
4.4 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结果 |
4.5 各组血清TNF-α、IL-6 浓度的解读 |
4.6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思考 |
第四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胆汁酸代谢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总体胆汁酸差异对比 |
3.2 组间含量有统计学差异胆汁酸 |
4 讨论 |
4.1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
4.2 胆汁酸与Hp的相关研究 |
4.3 Hp与“肝”的证素研究 |
第五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过程和参数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2 门水平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
3.3 组间属水平差异分析 |
3.4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
3.5 Net Work分析 |
4 讨论 |
4.1 Hp与肠道菌群 |
4.2 H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全文讨论 |
1 连朴饮加减方疗效的综合评判 |
2 问题与展望 |
3 创新点 |
3.1 沟通临床和科研的造模方式 |
3.2 多组学分析全面反映中药的整体调节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胆汁酸质谱MRM采集参数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前言 |
第一部分:体检人群早期胃癌联合筛查的应用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主要调查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诊断标准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幽门螺旋杆菌参检人群基本情况和感染状况分析 |
2.2 血清胃功能检测试剂盒性能验证结果 |
2.3 血清胃功能检测结果分析及早期胃癌风险评估 |
2.4 代谢性疾病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胃癌风险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 |
2.5 (14)~C呼气Hp联合胃蛋白酶原Ⅰ、Ⅱ及胃泌素17检测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胃癌中高风险人群开展中医体质管理效果分析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5 效果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主要内容 |
2.1 研究人群的中医体质基本状况 |
2.2 开展中医体质管理 |
3 结果 |
3.1 胃癌早筛联合检测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基本状况 |
3.2 开展中医体质健康管理效果对比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研究创新性及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非侵入性血清检测在上消化道疾病筛查应用价值及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症状特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认识及中医药治疗 |
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认识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相关因素 |
1 概述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因素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4 调查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评价指标 |
7 统计方法 |
8 技术路线图 |
二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 |
2 中医症状 |
3 中医体质分类 |
4 症状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
三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2 结论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分析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药治疗 |
2 西医学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检测方法 |
2.3 胃镜象特征 |
2.4 病理特征 |
2.5 西医治法 |
2.6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信息采集表设计 |
2.2 观察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中医症候分布 |
3.3 中医证型分布 |
3.4 胃镜象分布 |
3.5 胃镜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中医症候分布 |
3 中医证型分布 |
4 胃镜象表现 |
5 胃镜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6 结论 |
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信息采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HP相关性胃炎的西医认识 |
1. HP的病原学特点 |
2. HP的流行病学特点 |
3. HP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
4. HP感染的检测 |
5. 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 |
6. 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 |
7.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 |
8. HP相关性胃炎与客观指标的研究 |
9.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认识 |
1. HP相关性胃炎的病名 |
2. HP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
3. HP相关性胃炎证候的相关研究 |
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5.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 中医证候调查表 |
3. 样本量的计算 |
4. 质量控制 |
5. 数据管理 |
6.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两种证型对比展示 |
1. 一般基本资料分析 |
2. DOB值分布特点 |
脾胃湿热证 |
1. 症状的相关分布 |
2.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的分布 |
3.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程度的分布 |
4.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积分的分布 |
肝胃不和证 |
1. 症状的相关分布 |
2.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的分布 |
3.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程度的分布 |
4.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积分的分布 |
四、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解毒化湿方治疗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CEG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CEG的认识 |
3 解毒化湿方方药分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藿香清化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 定义 |
1.2 流行病学研究 |
1.3 病因和致病机制 |
1.4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探究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
2.4 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 |
1.7 病例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3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两组治疗前的基本资料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4.5 两组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
4.6 两组安全性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的学术思想 |
2 单味中药性质和功效 |
3 现代药理研究 |
4 藿香清化汤的作用机理 |
5 中医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优劣势 |
6 疗效评价分析 |
6.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6.2 临床症状疗效分析 |
6.3 Hp根除率分析 |
6.4 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命名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3.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机制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5.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
6.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适应症 |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8.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
1. 病名及历史沿革 |
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因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机 |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 |
5.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治疗进展 |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 |
3. 西医诊断标准 |
4. 中医诊断标准 |
5. 纳入与排除标准 |
6. 终止及脱落标准 |
7. 调查方法 |
8. 治疗方案 |
9. 观察指标 |
10. 疗效评价标准 |
11. 统计方法 |
12.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情况 |
4. 中医症状量化积分 |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一般资料 |
2.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疗效评价 |
4. 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5.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根除率影响因素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结语 |
结论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终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Hp根除方案 |
2.2 Hp感染及根除标准 |
2.3 观察指标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各项症状改善情况 |
4.3 各项症状程度总积分的比较 |
4.4 各项症状总频度积分的比较 |
4.5 各项症状总积分的比较 |
4.6 各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价 |
4.7 两组Hp根除率比较 |
5 安全性评价 |
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Hp的研究 |
1.1 Hp的致病因子及其治病机制 |
1.2 Hp感染现状 |
1.3 Hp感染途径 |
1.4 Hp的诊断 |
1.5 Hp的治疗 |
1.6 Hp西医治疗的优劣势 |
2 中医学对Hp的研究 |
2.1 中医对Hp的认识 |
2.2 Hp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2.3 Hp相关性胃炎中医证型分析 |
2.4 Hp感染的中医药治疗 |
2.5 Hp中医治疗的优劣势 |
3 荆花胃康胶丸的组方分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
4.2 根除率分析 |
4.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5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患者临床症状评估表 |
附录三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表 |
致谢 |
四、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D]. 廖玲玲. 青海大学, 2021(01)
- [2]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D]. 丁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早期胃癌联合筛查及胃癌中高风险人群的中医体质管理研究[D]. 向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症状特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D]. 吴佳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象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研究[D]. 李湘蓝.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D]. 王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解毒化湿方治疗Hp相关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 胡云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藿香清化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 曾思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单一抗生素方案治疗老年Hp感染的临床观察[D]. 王雪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荆花胃康胶丸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观察[D]. 郑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