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用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论文文献综述)
司荣娟[1](2021)在《藏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里的数学核心素养》文中研究表明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课程内容包括: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李蓉[2](2020)在《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是刻画现实世界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的有效模型,也是实现“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实际问题”这一过程转化的重要工具。为了解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模块的学习现状,以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为载体,从错误类型、成因分析和教学对策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拟定了三个研究问题:在“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有哪些类型?造成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于上述的解题错误类型及归因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采取的对策有哪些?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两所中学的374名九年级学生和部分数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测试卷法、案例分析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根据测试卷的统计结果,以戴再平等学者的错误分类理论为基础,得出九年级学生在“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有五种:一是概念性质类错误:基本性质掌握不够;方程概念混淆不清;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混淆空心圈和实心点所表示的意义;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根的判别式的关系模糊。二是运算类错误:法则不清,运用不当;“验根”步骤缺失;消元法的算理不清;符号意识薄弱;最终结果的表达形式不规范。三是策略方法类错误:不善于从反向思考;不能正确识别应用题类型;方程解法不够灵活。四是逻辑类错误:对含参数方程系数间的逻辑关系不清;确定数量关系受阻;题意理解偏差。五是心理类错误:刻板印象引起的思维惰性;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的隐含条件。通过学生问卷、师生访谈分析等发现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数学能力、思维习惯和错误处理等主观因素是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而家庭背景和教师教学等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但影响较小。错误成因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二是解题所需的知识储备欠缺;三是数学能力较为薄弱;四是解题习惯尚未养成;五是错误分析和利用的意识淡薄;六是心理素质不强。针对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类型,基于成因的探寻分析,笔者提出了如下相应的教学对策:一是提高数学学习兴趣;二是加强知识教学;三是提升数学能力;四是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五是重视错题的处理及利用;六是强化解题心理素质。
王玲[3](2020)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中重视教师本位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改革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学活动形式化、教学内容浅表化,这种现象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无法满足数字化时代对劳动力的需求。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在现有的研究中,具体以初中数学为对象研究深度学习的较少。研究以此为契机,确定研究问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怎样的?基于这个问题,确定出三个分问题:(1)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如何架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2)基于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如何归纳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3)如何基于建构起的设计流程设计一个教学案例?研究首先采用访谈法了解一线教师对深度学习的认识程度以及实施情况;接着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深度学习理论,分析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架构;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完成基于案例的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归纳,并对二者进行融合分析,建构起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最后基于教学设计流程进行一个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并对其中的某些课时进行实际授课,通过对学生作业的评估和听课教师的评价,确定教学设计的实用性。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流程具体包括:(1)主题规划;(2)要素分析;(3)目标定位;(4)活动设计;(5)教学预设;(6)评价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建议:维护和谐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内驱动力;重视课前学情预估,优化学生过程体验;聚焦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渗透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反馈调节;技术适当渗透课堂,提升学生感知效果。
余东升[4](2020)在《初中数学例题的深度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目标推进了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唯有通过教师的深度教学,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才能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真正在实际中落地开花。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题教学对学生学习基本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技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落实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首先,本文围绕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归纳概括出了例题的含义、深度教学的内涵,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利用在校实习的机会,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教师进行访谈调查,获得当前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接着,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归纳研究不足,提出展望。本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当前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现状: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充分、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对例题学习效果不理想以及教学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2)当前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缺乏深度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缺乏对例题的精心设计、缺乏对例题的深度讲解、缺乏对例题育人价值的挖掘以及教师对例题教学的反思总结不到位等;(3)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策略有:精心设计例题,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深度讲透例题,促进知识与方法建构;挖掘育人功能,树立积极情感价值观;注重解题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度反馈。本文的研究结论并非十分全面,但是可以给广大的一线教师对于初中数学例题的深度教学实施给予一定的启发。同时,也希望为更多的对数学例题深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廖彩云[5](2019)在《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基本不等式等内容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例题53——借助表格解决“购买方案”不等式应用问题,反映出初中2011年版数学课标对运用可视化方法解决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重视.因此,如下两个问题值得深究:(1)在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问题教学中,是否落实了可视化的方法?(2)如何运用可视化方法开展初中不等式应用问题教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在综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课标、教材、中考题等基础上,构建了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提出原样阅读→自我陈述→图形语言→数学语言→数学模型为主要步骤的解决路径,并通过典型案例阐释概念图、鱼骨图、线段图、实物图、数轴、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继而运用构建的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分析和比较初中数学课标、教材以及教学实践运用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现状。第三,依托构建的可视化解决数学应用问题模型,对现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内容进行可视化教学设计,并进行常规教学(对照班)和可视化教学(实验班)对比教学实验。研究发现:(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教学,未能较好地落实初中2011年版数学课标建议的可视化教学方法.(2)可视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不等式实际应用问题的效率.最后,鉴于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教学提出若干建议,认为螺旋式整体渗透可视化教学、多元化使用可视化方法等,是有效开展可视化方法解决初中不等式应用问题的重要保障。因受研究时间、方法与样本容量的限制,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问题的教学效果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柳青,罗仕明[6](2017)在《基于“精、简、进”的复习课堂教学策略——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为例》文中指出一、复习计划与安排"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的内容,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不等式应用题.因此,对于本节复习课,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直接影响到不等式组的解法及不等式应用题的掌握.由以上教学内容分析可知,本节复习课可以分以下
周涛[7](2013)在《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复习精讲》文中指出§2.1一次方程核心知识梳理本节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方程(组)的解是使方程(组)成立的未知数的值,也是解方程(组)的归宿,解方程(组)是本节的重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因此,根据方程的形式可灵活地选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
刘正峰,邢进文[8](2010)在《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复习精讲》文中研究表明2.1一次方程知识梳理这部分主要是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主要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每一步都要注意避免出现符号方面的错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般有两种,即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方法,都是将方程组化归为方程来求
葛余常[9](2008)在《例析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文中提出新课程目标指出,"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不断出现各种新型的实际应用题,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现介绍用不等式(组)来解答应用题,并作归类分析.
赵素乾[10](2007)在《方程与不等式》文中提出
二、巧用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巧用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1.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美好的时代愿景 |
2.教学实践的反思——不容乐观的现实 |
3.“方程与不等式”——“数与代数”的核心内容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方程与不等式 |
2.数学解题错误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解题错误相关研究 |
(二)“方程与不等式”相关问题研究 |
(三)文献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调查研究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学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错误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方程与不等式”测试总体情况分析 |
1.各章节得分比率均值 |
2.各题正确率与错误率 |
3.A、B两所中学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4.不同班级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5.不同性别学生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 |
(二)“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类型 |
1.概念性质类错误 |
2.运算类错误 |
3.策略方法类错误 |
4.逻辑类错误 |
5.心理类错误 |
6.其它类错误 |
(三)“方程与不等式”解题错误成因分析 |
1.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主观因素 |
2.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客观因素 |
3.学生解题错误成因小结 |
五、提高学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质量的教学对策 |
(一)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
(二)加强知识教学 |
(三)提升数学能力 |
(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
(五)重视错题的处理及利用 |
(六)强化解题心理素质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测试卷 |
附录三 九年级学生“方程与不等式”学习情况的教师访谈提纲 |
(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深度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学习 |
1.1.2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学习 |
1.1.3 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学习 |
1.2.2 深度学习 |
1.2.3 教学设计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深度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
2.1.1 深度学习概念的研究 |
2.1.2 深度学习的基本过程 |
2.1.3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2.1.4 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 |
2.1.5 深度学习研究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深度学习理论 |
2.2.2 理解为先单元设计理论(UbD)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深度学习四个关键步骤 |
3.2.2 深度学习特征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案例分析法 |
3.3.3 访谈法 |
3.4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流程建构 |
4.1 自深度学习理论而下架构 |
4.1.1 主题规划 |
4.1.2 要素分析 |
4.1.3 目标定位 |
4.1.4 活动设计 |
4.1.5 教学预设 |
4.1.6 评价反思 |
4.2 自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而上归纳 |
4.2.1 案例归纳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4.2.2 案例归纳二变量与函数 |
4.3 二者融合分析 |
第五章 指向深度学习的分式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
5.1 分式主题规划解读 |
5.2 分式主题要素分析 |
5.2.1 分式主题教学内容剖析 |
5.2.2 学习情况分析 |
5.2.3 分式主题教学方法分析 |
5.3 分式主题目标解析 |
5.4 分式主题活动设计 |
5.4.1 分式主题课时划分 |
5.4.2 分式主题学习任务设计 |
5.5 分式主题整数指数幂教学预设 |
5.5.1 整数指数幂教学设计 |
5.5.2 课后评价与反思 |
5.6 分式主题评价反思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6.1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讨论 |
6.1.1 关于研究设计的讨论 |
6.1.2 与一般教学设计的区别的讨论 |
6.2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结论 |
6.3 研究建议 |
6.3.1 维护和谐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内驱动力 |
6.3.2 重视课前学情预估,优化学生过程体验 |
6.3.3 聚焦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
6.3.4 评价渗透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反馈调节 |
6.3.5 技术适当渗透课堂,提升学生感知效果 |
第七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于核心素养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设计 |
附录3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 |
致谢 |
(4)初中数学例题的深度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中外深度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外深度教学研究进展 |
2.1.2 国内深度教学研究进展 |
2.2 有关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研究 |
2.2.1 数学例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
2.2.2 数学例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
3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例题教学 |
3.1.2 深度教学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2 变式教学理论 |
4 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4.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1 问卷调查对象、目的和内容 |
4.1.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2 教师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访谈调查对象、目的和内容 |
4.2.2 访谈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 影响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原因分析 |
4.3.1 教师缺乏对例题的精心设计 |
4.3.2 教师缺乏对例题的深度讲解 |
4.3.3 缺乏对例题育人价值的挖掘 |
4.3.4 例题教学的反思总结不到位 |
5 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的策略与案例设计 |
5.1 精心设计例题,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
5.1.1 充分做好学情分析,增强例题教学贴合度 |
5.1.2 根据“最近发展区”,控制例题难易程度 |
5.1.3 注重题型的相关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5.2 深度讲透例题,促进知识与方法建构 |
5.2.1 加强审题训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
5.2.2 巧用提问教学,提升师生情感温度 |
5.2.3 注重变式训练,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
5.3 挖掘育人功能,树立积极情感价值观 |
5.3.1 挖掘例题情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5.3.2 变换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5.4 注重解题反思,促进学生的深度反馈 |
5.4.1 反思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5.4.2 反思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5.4.3 反思例题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
5.4.4 反思例题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关于“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深度层面”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初中数学例题深度教学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可视化教学相关概念 |
2.2 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的模型研究 |
2.3 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研究 |
2.4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教学研究 |
2.5 研究综述的思考 |
第三章 可视化解决不等式应用题的理论模型 |
3.1 数学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
3.2 数学应用/建模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型 |
3.3 可视化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的案例分析 |
第四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视化教学设计 |
4.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课标分析 |
4.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材分析 |
4.3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学建议 |
4.4 基于人教版的可视化教学设计 |
4.5 可视化教学整体设计评析 |
第五章 可视化解决不等式应用题的教学实验 |
5.1 实验设计 |
5.2 实验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测试题分析 |
5.6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学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精、简、进”的复习课堂教学策略——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复习计划与安排 |
1. 基础知识点的复习. |
2. 典型例题的复习. |
3. 课堂总结与反思. |
二、复习设计与思路 |
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
4.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 |
5. 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三、结束语 |
四、巧用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里的数学核心素养[J]. 司荣娟. 初中生辅导, 2021(Z4)
- [2]初中生“方程与不等式”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庆城县两所中学为例[D]. 李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 王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初中数学例题的深度教学策略的研究[D]. 余东升.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初中不等式应用题可视化教学研究[D]. 廖彩云. 广州大学, 2019(01)
- [6]基于“精、简、进”的复习课堂教学策略——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为例[J]. 李柳青,罗仕明. 中学数学, 2017(08)
- [7]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复习精讲[J]. 周涛.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13(01)
- [8]第二讲 方程与不等式复习精讲[J]. 刘正峰,邢进文.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中考版), 2010(01)
- [9]例析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J]. 葛余常.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华师大版), 2008(03)
- [10]方程与不等式[J]. 赵素乾. 数学教学通讯, 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