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优先级的高速交换开关缓冲队列分析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明[1](2021)在《锂离子电池高频特性测试平台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锂离子电池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和电池储能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其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锂离子电池在与充电机、储能变流器等设备连接使用时,会在电池上产生高频的纹波电流。目前市场上没有相应的测试设备可用于研究纹波电流对于电池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以DSP28335为核心的锂离子电池高频特性测试平台。平台在1k Hz-10k Hz的工作频率下,可以输出最大100A直流叠加一定幅值纹波的电流。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对平台进行了整体方案设计,对比了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与双向全桥变换器,选择双向全桥变换器作为主电路拓扑。分析了输出电流的总纹波畸变率THD(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并以此确定了高压侧电压范围;根据钛酸锂电池的实验要求,确定了电感值的大小;进行了IGBT选型,并设计了IGBT缓冲电路。搭建了主电路仿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其次,进行了控制电路的硬件设计。选用DSP28335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信号检测电路、信号调理电路、CAN通信接口电路和保护电路;分析了IGBT的驱动需求,选用M57962L作为驱动芯片,并完成了驱动电路的设计;通过CPLD实现了对硬件电路的快速保护。然后,根据平台的功能需求,给出了软件程序的设计思路,并进行了DSP程序的编写;使用Python语言进行了上位机程序设计,实现了实验数据的实时观测以及实验条件参数的修改。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并在需求的频率下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平台主电路、驱动电路以及缓冲电路的设计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了平台可以实现目标充放电电流的输出。
高钰迪[2](2021)在《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的环形NoC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集成电路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应用需求的提升,集成在单块芯片上的内核和处理元件数量愈来愈多,片上节点数量的增加导致网络延迟问题已不可忽视。为了改善众核网络中时效性和灵活性不佳的问题,研究并优化NoC结构非常重要。在对比分析NoC架构及总线传输架构系统性能的基础上,重点从NoC的拓扑结构、路由算法和流控机制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构建了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架构。首先,根据网络高吞吐量和低网络延迟传输的应用需求,为了改善网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提出一种多链路拓扑结构。使用奇、偶链路对数据包分流,使得两条链路相互独立,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其次,为了避免数据堵塞,提出一种无堵塞路由与可旁路路由结构,使数据包在不依赖虚通道缓冲区的前提下,单个周期内传输多个节点,从而减少传输延迟并省去虚通道缓冲区带来的面积和功耗开销;最后,改善虫洞路由流控机制,使得旁路通道快速建立,进一步减少系统延迟,提高传输效率。采用Gem5模拟器,对提出的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进行了建立模型,并进行了仿真测试。在不同参数配置下分析了网络平均延时,并与BaseLine NoC,SMARTNo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16节点的网络规模下,多链路NoC的吞吐量为BaseLine NoC吞吐量的1.48~3.27倍,并能降低BaseLine NoC中7.14%~45.30%的传输延迟;无堵塞NoC较Baseline NoC节省面积96KB,并平均增加网络延迟1.87flit/cycle,减少4.4%的吞吐量;可旁路NoC的传输延迟较BaseLine NoC降低了 49.53%~80.21%,吞吐量为BaseLine NoC的0.87~1.73倍。在16~64节点的网络规模下,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吞吐量达到了 BaseLine NoC 吞吐量的 1~5 倍、SMART NoC吐量的1.76~3 倍;延时较 BaseLine NoC减少了 77%~96%、较SMART NoC减少了 30%~80%;最大跳数只有4的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的延迟均小于SMARTNoC 最大跳数为8的延迟;网络规模为64节点的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缓冲区面积较BaseLine NoC减少了 384KB、较SMART NoC减少了 480KB。综上,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结构,在减少系统面积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并降低系统延迟。
张磊[3](2021)在《时间敏感网络中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张其宝[4](2021)在《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云服务器的发展,远程监控终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工业生产制造最具代表性。工业远程监控终端主要实现工业现场的数据采集、数据上传、设备控制、远程告警等功能,现有的远程监控终端仅限于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无法对设备运行环境与操作人员进行实时性地可视化监测。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实现了可视化监测与传统的依靠数据传输测控的有机结合。该终端分为可视化子系统与工控接口子系统两个部分:(1)可视化子系统负责实现监控终端的可视化功能,可视化子系统以Zynq-7000So C FPGA为主控,嵌入了Linux操作系统。该子系统通过USB接口接收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流,进行视频编码后将文件保存至本地存储器;通过SPI通信接口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中的多种工控接口,并接收工控接口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通过LCD触控屏实现人机交互,LCD触控屏显示视频监控画面以及传感器数据,并获取操作人员对工控接口和视频监控的控制指令;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将本地监控视频流及工控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为了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帧校验功能的远程视频传输方法。(2)工控接口子系统负责工业现场感知数据采集及设备控制,工控接口子系统以STM32 MCU为主控,采用Bare Metal形式提高实时性。该子系统通过SPI通信接口接收可视化子系统的控制指令,利用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出等接口控制工业现场的执行设备;通过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RS-485总线等接口采集工业现场的感知数据,并将感知数据上传至可视化子系统;针对RS-485总线接线极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帧有效性的RS-485总线极性自适应方法。采用标定方式提高工控接口的精度,为了方便对系统进行标定与配置,使用Qt集成开发环境设计了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本设计中,对该远程监控终端的原理图以及PCB进行了绘制,并对元器件进行了工装焊接,完成了样机制作;实现了可视化子系统、工控接口子系统以及上位机软件的编程工作,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联合调试;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正常运行,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吕文强[5](2021)在《基于FPGA SRIO的存储器地面测试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飞行器上采编器采集、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海量的数据需在采编器与地面测试设备之间传输,研制性能更强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地面测试设备对飞行器测试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 SRIO的存储器地面测试台,具有4对SRIO数据收发接口,每路接口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5Gbps,能够同时实现对四套采编器的测试。为提高了存储器地面测试台的兼容性以及可拓展性,在使用标准的4U、19寸的CPCI机箱的基础上,将整体设计按功能不同划分为电源卡、数字量卡、主控卡三种CPCI板卡。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地面测试设备与SRIO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整体功能需求的分析,确定了测试台的整体设计方案,并对各块CPCI板卡的具体功能进行划分。其次,对各板卡的核心硬件电路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之后,本文对存储器地面测试台设计中的关键逻辑设计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在FPGA SRIO IP核的基础上实现了单块FPGA芯片同时驱动4对SRIO收发接口的数据传输功能。针对实时采样数据传输速率较高,板上FLASH芯片接收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DDR2 SDRAM作为数据缓存器,将接收的数据先写入DDR2 SDRAM芯片进行缓存,然后在发送周期的空闲时间将数据读出并匹配FLASH的接收速率。为了简化对DDR2 SDRAM的操作,使用了FPGA的DDR2 IP核,实现了在250MHz时钟下对DDR2 SDRAM的读写操作。在设计完成后,本文先对测试台的主要逻辑功能进行了软件仿真,最后搭建系统测试平台对整体功能进行测试,经多次试验与测试,所设计的各块板卡工作正常,数据链路传输正常,系统稳定可靠,完成了测试台的设计目标。
李祎[6](2021)在《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文中提出对遥测速变参数的测量是确定飞行器飞行环境条件的重要依据。据统计,遥测速变参数只占到全部参数种类的10%,但从总体参数的数据量来看,速变参数一般会占到80%,由此可见速变参数数据量之庞大。本文针对其在遥测带宽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传输更多有效信息这一问题,研制了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功能要求,将采集的振动、冲击或者噪声三类速变参数进行实时时频转换数据处理,从而增强回传信息的有效性,降低回传信息的数据量。本文首先从系统方案设计上进行把握。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基于DSP和FPGA双处理器协同处理架构的硬件总体方案,同时对双处理器的选型、装置内部数据传输接口以及对外通讯接口的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其内部逻辑和系统工作流程的设计进行说明。其次,对系统硬件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系统电源模块、TMS320C6747最小系统、模拟量采集接口、EMIFA内部数据传输接口、CAN FD对外通讯接口以及装置的小型化设计等。再次,对速变参数数据处理算法的DSP程序开发和内部通讯的可靠性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即分别针对振动、冲击、噪声三类速变参数,对功率谱密度(PSD)算法、冲击响应谱(SRS)算法以及三分之一倍频程声压级谱(SPL)算法在CCS5.3软件中进行开发;从软、硬件传输协议和数据传输可靠性等方面对DSP与FPGA间的接口控制、失联处理以及内部FIFO的仲裁管理做了详细说明。最后,对DSP内部逻辑设计和DSP程序的在线加载方案设计进行简要说明,通过模块化设计方式实现了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分时复用功能以及DSP程序的在线维护。搭建测试环境,通过对相同数据源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数据处理结果与Matlab软件计算结果在Origin软件中进行拟合对比,证明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正确性。
石敬南[7](2021)在《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燃机曲轴长期处于交变载荷作用下,因疲劳失效而断轴的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对曲轴受力进行研究,从而为曲轴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但受限于曲轴恶劣的工作环境,相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有限元分析计算和仿真,缺乏实测数据支撑。本文以微型化、低功耗、耐高温和抗振动为设计原则研发了一种4通道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系统硬件全部选用高温芯片,以低功耗PIC单片机为核心,针对应变电桥不平衡输出设计了DAC电桥自动调零电路,先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对调零后的应变电桥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后,再通过单片机内置高速12bitADC将信号转换为数字量,最后将测试数据存入F-RAM存储器中作为备份。采用低功耗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控制芯片将存储器内的测试数据上传至曲轴箱体外的上位机接收端。系统软件针对电桥不平衡输出设计了DAC自动调零程序,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加入自动休眠、定时采集、间歇上电等程序降低了系统的功耗。为了验证测试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各模块功能进行测试后在柴油机台架上进行了曲轴动态应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测得曲轴主轴颈圆角的曲轴动态应力信号并显示应力变化曲线,可以为曲轴设计和优化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史建超[8](2021)在《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物联网技术对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配用电网络拓扑结构复杂,配用电设备种类多且数量大、覆盖范围广,配用电设备安装场所电磁环境复杂,任何单一通信方式都难以胜任智能配用电网信息感知的需求。为了提高配用电网信息感知通信的可靠性,论文研究了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使两种通信方式优势互补,提高了配用电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通信覆盖率,并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资源分配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基准样本、训练识别模型、构建噪声样本、自编码去噪处理和去噪样本识别的过程,完成对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的识别,以便于后续深入研究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2)针对启发式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特点,提出迭代激励机制和迭代激励因子的概念,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及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迭代激励机制能增强启发式算法的寻优性能。结合迭代激励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参数和Levy飞行双蚁群竞争择优,提出了改进蚁群服务质量参数感知路由算法。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使通信节点快速寻找到最优通信路径。(3)以改进蚁群算法为基础,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组网方法和路由重构策略,构成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线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约束组网方法。采用直接路由重构方式与间接路由重构方式相结合的路由重构策略,对电力线通信网络进行动态维护以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组网方法能针对不同的电力线通信服务类型选择相应的最优通信路径,保障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4)提出一种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融合方法,通过在电力线与无线混合通信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网络层实现最优通信路径组网、业务层基于误码率需求因子的子业务流分配,实现低压电力线通信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跨层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通信网络的性能优于其他对比网络。提出多跳中继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算法和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资源分配算法具有较高的系统吞吐量和较好的时延特性,所提通信融合方法能满足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对通信接入的需求。(5)结合理论研究,提出基于PLC-LoRa(Long Range)的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和基于低压PLC-中压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研制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并应用于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和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的实际工程项目中,服务企业数千家,安装各类终端数万套。
杨钊[9](2021)在《FC协议分析仪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技术在高性能存储、航空电子、实时网络、传感器数据融合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需求,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与传输速率的提升,FC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为了确保FC系统的高性能与可靠性,需要协议分析仪对FC网络数据进行实时捕获与分析验证。本文探讨一种支持2G/4G/8G FC链路速率自适应,可完成FC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同时具备眼图在线监控等多功能的FC协议分析仪。在研究FC协议簇及其FC-AE-ASM子协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灵活可靠的多功能FC协议分析仪整体方案,该方案集成FC协议分析模块、FC协议分析接口模块、单板计算机等多个核心部件,并将上位机与协议分析仪融为一体,完成便捷的协议分析任务;本文通过对比两种文件存储模式,确定了协议分析仪所使用的存储模式,描述了FPGA功能模块的内部结构、用于数据捕获与协议分析的数据抓手模块、链路数据采集模式及眼图在线监控等组成部分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完成了FC协议分析仪的FC模块电路设计,包括FC模块整体互连架构,根据电源需求构建的电源管理系统,时钟复位与相关配置电路,以及保证协议分析仪安全正确工作的I2C监控电路。最后本文搭建了测试验证平台,在实际FC网络环境中对FC协议分析仪的相关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FC协议分析仪可实现两种数据采集模式下FC数据帧实时捕获,协议分析功能正确且捕获报文符合协议标准;获取的实时眼图信息准确反映了链路信号质量情况;I2C监控电路实现了FC模块当前电压、温度值等参数信息的实时上报,达到了设计方案的要求。
姚文姣[10](2021)在《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智能化数控系统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多功能化需求愈发凸显。传统数控系统产品及其开发理念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依赖于制造商,且难以灵活适应变化的应用需求。具有开放性和可重构性结构的数控系统的出现使数控领域进入了新的研究发展阶段。人机界面是用户与数控系统的通信渠道,界面实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系统工作成果的优劣。优秀人机界面的研究与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我国研发出更高品质的制造装备。本文在对数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可重构数控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机界面的功能需求,确定了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方案。借鉴了日本OSEC、欧洲OSACA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对数控系统进行模块划分,保证各模块的相对独立性,对人机界面模块进行单独开发,通过接口实现模块间通信。探讨分析人机界面的可重构目标,结合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分析界面功能结构及需求,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技术和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行为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创建界面模型,描述界面的结构、功能需求和交互行为,为模块化、组件化提供支持。基于可重构性、可扩展性的目标,结合软件开发的理念,本文采用COM(Common Object Model)技术开发人机界面组件,在COM规范下定义标准化组件接口,实现模块间的互操作,使得人机界面具有功能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特点,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用户无需了解内部结构,只需按照系统规范进行简单的程序开发即可实现界面的扩展定制。在μC/GUI界面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完成了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通过测试验证,证明本文开发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具有较好程度的可行性。
二、支持优先级的高速交换开关缓冲队列分析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支持优先级的高速交换开关缓冲队列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锂离子电池高频特性测试平台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特性及纹波影响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电池测试设备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主电路原理与参数设计 |
2.1 平台方案设计 |
2.2 DC/DC拓扑分析与比较 |
2.2.1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分析 |
2.2.2 双向全桥变换器分析 |
2.2.3 两种拓扑电路比较 |
2.3 高压侧电压的选择 |
2.4 电感参数设计 |
2.5 功率开关管选择 |
2.6 缓冲电路设计 |
2.6.1 缓冲电路拓扑 |
2.6.2 缓冲电路参数设计 |
2.7 主电路仿真 |
2.7.1 充电模式仿真 |
2.7.2 放电模式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3 控制电路设计 |
3.1 平台硬件电路结构设计 |
3.2 主控芯片及外围电路设计 |
3.2.1 主控芯片选择 |
3.2.2 DSP基本外围电路 |
3.3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5 保护电路设计 |
3.6 CAN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7 驱动电路设计 |
3.8 CPLD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4 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与开发流程 |
4.2 DSP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4.2.3 子程序设计 |
4.2.4 充放电电流控制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 |
5.1 测试平台样机实物 |
5.1.1 平台样机 |
5.1.2 控制电路板 |
5.2 驱动脉冲测试实验 |
5.3 平台充电实验 |
5.4 平台放电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的环形NoC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体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体结构 |
2 NoC相关技术基础 |
2.1 NoC拓扑结构 |
2.1.1 规则拓扑结构 |
2.1.2 非规则拓扑结构 |
2.2 NoC路由基础 |
2.2.1 确定性路由 |
2.2.2 自适应路由 |
2.3 NoC流控机制 |
2.4 Gem5模拟器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多链路拓扑的建模及分析 |
3.1 多链路拓扑的结构 |
3.2 多链路拓扑的工作过程 |
3.3 多链路拓扑的Gem5建模 |
3.4 多链路拓扑的Gem5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节 |
4 无堵塞路由的建模及分析 |
4.1 无堵塞NoC的结构 |
4.2 无堵塞路由的工作过程 |
4.3 无堵塞路由的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节 |
5 可旁路路由的建模及分析 |
5.1 可旁路路由的结构 |
5.2 可旁路路由的工作过程 |
5.2.1 旁路的条件 |
5.2.2 旁路的实现过程 |
5.2.3 流控机制的改善 |
5.3 可旁路路由的实测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6 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的整体实现 |
6.1 多链路无堵塞NoC的设计 |
6.2 多链路无堵塞NoC的建模仿真 |
6.3 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的设计 |
6.4 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环形NoC的建模仿真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远程监控终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需求分析 |
2.2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设计指标 |
2.3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 |
2.4 主控芯片选型 |
3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硬件平台设计 |
3.1 可视化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1.1 摄像头接口电路 |
3.1.2 LCD驱动电路 |
3.1.3 本地存储模块 |
3.1.4 远程通信接口电路 |
3.2 工控接口子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
3.2.1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接口电路 |
3.2.2 模拟量采集与输出电路 |
3.2.3 温度采集电路 |
3.2.4 I/O控制接口电路 |
3.2.5 北斗/GPS授时与定位 |
3.3 系统电源设计 |
3.3.1 工控接口子系统 |
3.3.2 可视化子系统 |
3.4 印刷电路板设计 |
4 可视化远程监控终端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框架 |
4.2 可视化视频监控方案 |
4.2.1 可视化视频监控软件框架 |
4.2.2 基于时间的终端视频文件检索方法设计 |
4.2.3 基于图片空间域的数字盲水印设计 |
4.3 可视化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3.1 开发环境搭建 |
4.3.2 视频监控程序设计 |
4.3.3 LCD显示驱动设计 |
4.3.4 LCD触控屏界面开发 |
4.4 工控接口子系统应用软件设计 |
4.4.1 模拟量与温度采集程序 |
4.4.2 极性自适应的RS-485 总线通信 |
4.5 远程通信程序设计 |
4.6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标定与配置软件设计 |
5 系统测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
5.1 可视化子系统测试 |
5.1.1 电源测试 |
5.1.2 可视化视频监控测试 |
5.1.3 盲水印性能测试 |
5.1.4 LCD触控屏测试 |
5.1.5 远程通信接口测试 |
5.1.6 存储器读写测试 |
5.2 工控接口子系统测试 |
5.2.1 精度测试 |
5.2.2 实时性测试 |
5.2.3 RS-485 总线通信测试 |
5.3 子系统间互联通信测试 |
5.4 功耗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FPGA SRIO的存储器地面测试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2 方案设计 |
2.1 设计指标 |
2.2 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硬件电路设计 |
3.1 电源卡设计 |
3.1.1 供电电路 |
3.1.2 信号调理电路 |
3.2 主控卡设计 |
3.2.1 供电模块电路 |
3.2.2 SRIO时钟电路 |
3.2.3 光电转换模块电路 |
3.2.4 DDR2 模块电路 |
3.3 数字量卡设计 |
3.3.1 LVDS接口电路设计 |
3.3.2 接口隔离方案 |
3.3.3 异步422 接口电路 |
3.3.4 同步422 接口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关键逻辑设计 |
4.1 SRIO接口逻辑设计 |
4.1.1 Rapid IO协议简介 |
4.1.2 包格式 |
4.1.3 IO逻辑操作 |
4.1.4 Rapid IO IP核 |
4.1.5 SRIO接口逻辑设计 |
4.1.6 SRIO IP核的读写 |
4.2 DDR2 接口逻辑设计 |
4.2.1 DDR2 SDRAM的存储寻址原理 |
4.2.2 DDR2 IP核 |
4.2.3 DDR2 IP核的读写 |
4.2.4 DDR2 SDRAM逻辑设计 |
4.2.5 逻辑分析与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供电电流监测 |
5.3 SRIO接口逻辑验证 |
5.4 DDR2 SDRAM接口测试 |
5.5 系统测试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
1.2.2 我国遥测数据处理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安排 |
2 系统方案设计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 硬件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2.2.1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2.2 关键器件选型 |
2.2.3 DSP与FPGA数据通讯接口的选择 |
2.2.4 对外通讯接口的选择 |
2.3 FPGA和 DSP内部逻辑设计 |
2.4 算法分析 |
2.5 总体工作流程设计 |
2.6 本章小节 |
3 硬件设计与分析 |
3.1 系统电源设计与分析 |
3.1.1 需求分析 |
3.1.2 方案设计 |
3.1.3 电路设计及上电时序控制 |
3.2 DSP最小系统设计 |
3.2.1 时钟与倍频设计 |
3.2.2 复位设计 |
3.2.3 JTAG在线调试接口设计 |
3.2.4 BOOT模式配置 |
3.3 硬件接口设计 |
3.3.1 采集接口电路设计 |
3.3.2 EMIFA接口电路设计 |
3.3.3 CAN FD接口设计与分析 |
3.4 小型化设计 |
3.4.1 刚柔线路板设计 |
3.4.2 结构小型化设计 |
3.4.3 结构干涉检验 |
3.5 本章小节 |
4 关键技术研究及DSP内部逻辑设计 |
4.1 振动信号处理 |
4.1.1 功率谱密度算法实现过程 |
4.1.2 功率谱密度算法验证 |
4.1.3 功率谱密度算法程序设计 |
4.2 冲击信号处理 |
4.2.1 冲击响应谱SRS算法实现过程 |
4.2.2 MATLAB算法验证 |
4.3 噪声信号处理 |
4.3.1 声压级谱密度算法实现过程 |
4.3.2 MATLAB算法验证 |
4.3.3 声压级谱算法程序设计 |
4.4 DSP与 FPGA通讯设计 |
4.4.1 硬件传输协议设计 |
4.4.2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4.4.3 通讯可靠性分析与设计 |
4.5 DSP内部逻辑设计 |
4.6 DSP程序在线加载设计 |
4.6.1 C6747自举引导流程 |
4.6.2 在线升级程序流程设计 |
4.7 本章小节 |
5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系统电源上电时序验证 |
5.3 数据处理结果验证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曲轴动态应变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曲轴动态应变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测试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曲轴应力测试环境特点分析 |
2.2 系统设计指标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3.1 测试系统设计原则 |
2.3.2 研究方法选择 |
2.3.3 模块化设计方案 |
2.4 系统状态转换设计 |
2.5 关键技术及实现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3.1 应变片选型 |
3.1.1 应力与应变 |
3.1.2 应变片工作原理 |
3.1.3 应变片选型 |
3.2 应变信号调理电路 |
3.2.1 电桥输出电路 |
3.2.2 自动调零电路 |
3.2.3 仪表放大电路 |
3.2.4 程控放大电路设计 |
3.2.5 二阶低通滤波电路设计 |
3.2.6 多路选通电路设计 |
3.3 主控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
3.3.1 AD转换电路 |
3.3.2 晶振电路 |
3.4 供电电路设计 |
3.5 存储电路设计 |
3.6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3.7 无线充电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主程序 |
4.2 应变信号采存程序设计 |
4.2.1 电桥自动调零 |
4.2.2 程控放大器增益控制 |
4.2.3 A/D数据采集 |
4.2.4 数据存储 |
4.3 无线通信模块控制 |
4.3.1 无线通信模块架构 |
4.3.2 UART初始化 |
4.3.3 PIC单片机UART串口通信 |
4.3.4 上位机接收端程序设计 |
4.3.5 测试仪发送端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功能测试与验证 |
5.1 硬件测试 |
5.1.1 信号采存功能验证 |
5.1.2 无线通信功能测试 |
5.1.3 系统整体功能验证 |
5.2 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电力物联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及现状 |
1.2.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现状 |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电力线通信路由及组网算法研究现状 |
1.3.1 PL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研究现状 |
1.3.2 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1.4 电力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力线与无线信道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
2.3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与噪声模型 |
2.3.1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 |
2.3.2 电力线信道噪声分类及模型 |
2.4 无线信道衰落特性 |
2.5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 |
2.5.1 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及流程图 |
2.5.2 构建样本及模型识别训练 |
2.5.3 去噪自编码器网络搭建过程 |
2.5.4 去噪效果仿真 |
2.5.5 去噪样本识别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及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
3.1 引言 |
3.2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及组网模型 |
3.2.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3.2.2 电力线通信路径的QoS参数 |
3.2.3 电力线通信组网的数学模型 |
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控制的Lévy飞行双蚁群算法 |
3.3.1 迭代激励机制原理 |
3.3.2 Lévy飞行随机过程 |
3.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的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原理 |
3.3.4 I-LDAQ算法性能分析与参数选取 |
3.4 基于I-LDAQ算法的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
3.4.1 通信协议设计 |
3.4.2 自动组网步骤 |
3.4.3 基于I-LDAQ的组网方法仿真实验与分析 |
3.5 PLC网络路由重构及网络维护实现动态组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方法 |
4.2.1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混合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4.2.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原理 |
4.2.3 CPW网络跨层融合实现过程 |
4.2.4 混合通信网络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 |
4.3 多跳中继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 |
4.3.1 电力线通信网络OFDM跨层资源分配原理 |
4.3.2 多跳中继PLC网络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过程 |
4.3.3 跨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与分析 |
4.4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
4.4.1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混合通信网络工作模式 |
4.4.2 参数选取与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力线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的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总体方案 |
5.2.1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功能 |
5.2.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设计原则 |
5.3 配用电网多信息融合感知单元 |
5.3.1 ARM微处理器系统 |
5.3.2 电量采集单元 |
5.3.3 非电量采集单元 |
5.4 智能感知终端中的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
5.4.1 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
5.4.2 PLC-LoRa双通道通信的工作模式 |
5.5 智能感知终端的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
5.5.1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
5.5.2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的通信协议与组网问题 |
5.6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应用实践 |
5.6.1 在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现场信息感知中的应用实践 |
5.6.2 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全覆盖中的应用实践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FC协议分析仪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2 FC相关协议研究 |
2.1 OSI参考模型简介 |
2.2 FC协议分析 |
2.2.1 FC分层结构 |
2.2.2 FC帧结构分析 |
2.3 FC-AE-ASM协议分析 |
2.3.1 FC-AE-ASM协议简介 |
2.3.2 FC-AE-ASM帧首部信息 |
2.3.3 FC-AE-ASM协议分析判据 |
2.4 FC错误类型分析与处理 |
2.4.1 FC主要错误类型分析 |
2.4.2 FC错误处理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FC协议分析仪设计概述 |
3.1 FC协议分析仪概述 |
3.1.1 FC协议分析仪整体架构 |
3.1.2 文件存储模式 |
3.1.3 FPGA功能模块结构 |
3.2 链路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模拟通路模式 |
3.2.2 数字重定时模式 |
3.2.3 光分模式 |
3.2.4 FC数据抓手模块 |
3.3 眼图在线监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FC模块电路设计 |
4.1 FC模块整体架构 |
4.1.1 总体设计概述 |
4.1.2 内部原理与接口设计 |
4.2 电源管理方案设计 |
4.2.1 电源需求分析 |
4.2.2 电源管理方案架构 |
4.3 时钟、复位与配置电路设计 |
4.3.1 时钟电路设计 |
4.3.2 复位与配置电路设计 |
4.4 I~2C监控电路设计 |
4.4.1 I~2C总线简介 |
4.4.2 监控功能电路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相关功能测试验证 |
5.2.1 分析功能验证 |
5.2.2 捕获数据报文正确性验证 |
5.2.3 眼图在线监控功能验证 |
5.2.4 I~2C监控功能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可重构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硬件平台方案 |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分析及选型 |
2.2 人机界面开发环境 |
2.3 硬件结构 |
2.3.1 ARM概述及其特点 |
2.3.2 S3C2410处理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1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式 |
3.2 可重构数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 |
3.3 μC/OS-II和μC/GUI的移植 |
3.3.1 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 |
3.3.2 μC/GUI移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建模 |
4.1 概述 |
4.2 模块划分及功能需求分析 |
4.3 静态结构描述与动态对象行为模型相结合的模型 |
4.3.1 静态结构模型 |
4.3.2 动态对象行为模型 |
4.4 界面模型的构建 |
4.4.1 基于功能划分的静态模型 |
4.4.2 静态结构模型 |
4.4.3 动态行为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实现 |
5.1 COM组件的基本概念及特性 |
5.2 基于COM技术的人机界面组件的设计 |
5.3 组件在系统环境中的运行 |
5.4 人机界面的设计实现 |
5.4.1 界面外观及框架设计 |
5.4.2 按键消息处理机制 |
5.4.3 界面闪烁问题的解决 |
5.4.4 界面实现 |
5.5 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支持优先级的高速交换开关缓冲队列分析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锂离子电池高频特性测试平台的设计[D]. 张瑞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多链路无堵塞可旁路的环形NoC研究[D]. 高钰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时间敏感网络中边缘计算任务卸载策略研究[D]. 张磊.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4]具有可视化功能的远程监测与控制终端设计[D]. 张其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FPGA SRIO的存储器地面测试台的设计与实现[D]. 吕文强. 中北大学, 2021(09)
- [6]基于DSP的速变参数处理装置的研制[D]. 李祎. 中北大学, 2021(09)
- [7]嵌入式曲轴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研究[D]. 石敬南. 中北大学, 2021(09)
- [8]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 史建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9]FC协议分析仪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杨钊. 浙江大学, 2021(01)
- [10]基于μC/GUI的可重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D]. 姚文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