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界中的神秘数字(论文文献综述)
马跃[1](2021)在《《周易》意象思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之一,与西方注重抽象思维方式的差异显着,导致我国意象思维在取象比类方式中与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有明显不同。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它既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概念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它还能够以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内在联系。意象思维本是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如果片面的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只有具象思维而否定抽象思维是不科学的,应当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正确认识中国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对于全面客观的认识中国古代意象思维非常重要。《周易》作为我国意象思维的重要典籍,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研究,但从心理学、文学或医学等层面进行研究的论着居多,关于哲学层面的论着也只是从某一侧面予以阐释,而将《周易》意象思维置于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全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的论着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历史的、逻辑的、比较的、发生学等研究方法,试图从哲学认识论层面对意象思维从整体上予以把握,进而反思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文化特质。基于对《周易》思维方式的研究现状,通过追溯意象思维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周易》意象思维的主要表现,进而阐述《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和历史影响,主要从以上三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回溯意象思维的萌芽与形成。在这漫长的进程中,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服从于习惯逻辑,产生了实象思维;直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逐步由直立人进化为智人,其认知方式也在实象思维的基础上产生了形象思维,并服从于经验逻辑,将原有的实象思维作为形象思维的辅助工具渗透在整个思维活动中;新石器时代和金石并用时代,即“现代人”,这是在前两种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抽象思维。直到殷周时代,在占噬文化与宗教活动盛行的背景下逐步发展演变形成《易经》,其中包括古代先民对天地自然万物的认识,形成早期的意象思维;战国后期《易传》的形成,是先民意象思维在不断完善的表现,可以说《周易》是中国早期意象思维的主要标志。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周易》意象思维的主要表现。《周易》是一部通过“象”来达“意”的着作,在卦象、爻象、数象中所取之象是古代圣人通过仰观俯察、远近择取而形成的结果。观物取象是《周易》意象思维的主要表现之一,它涵盖早期人们对天地自然万物的认知与总结,而《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皆有名称,卦名作为《周易》语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言以明象是《周易》意象体系的主要互动方式,它是连接象与意之间的纽带,象以尽意作为意象思维的目的和归宿;制器尚象作为《周易》意象思维的功能也是重要的组成。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和历史影响。《周易》意象思维表现出象征性、多义性、简易性、融合性和概括性等诸多特点,并奠定了隐喻性,提喻性和情感性等意象思维形式的基础,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周易》意象思维贯穿于中国哲学发展的终始,而我国先民正是在意象思维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体认天地万物的理论体系,从而实现对形上之道的追求,对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李佛源[2](2020)在《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态与行为模式是自然演化与筛选的结果,其蕴含的内在规律一直以来就是仿生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仿生建筑形态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以不同的认知水平对自然生物规律加以模仿和运用的过程。随着科技与参数化设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于生物形式规律的认知与模仿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本文以参数化设计为理念,对仿生建筑形态生成展开研究,在拓展参数化手段的应用范围的同时,为仿生形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的基础上,论文首先以仿生建筑的历史演变为入手点,分析并阐述了仿生建筑对生物形式运用的三个发展层次。进而从仿生建筑的适应性、协同性、自调节性三个方面论述仿生建筑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生建筑新的时代背景,从科学、文化、技术三个方面说明仿生建筑在当今参数化设计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进而从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含义、参数化对仿生建筑设计逻辑的影响、参数化对仿生建筑形态生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剖析了仿生建筑在参数化理念下发生的转变。阐述了参数化建筑设计的优势与工具平台,从设计思维与生形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参数化对仿生建筑设计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参数化影响下的仿生建筑形态特点。最后论文针对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提出了四点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设计流程的框架,按照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仿生建筑形态生成中的五个环节。最后,通过对仿生算法的举例与研究,论述了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论文首先介绍了两种已有算法,并对这些算法进行优化和改写,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生形设计。同时,论文以自主研究的两种生物形态为例,创新性的提出了由笔者自定义的仿生算法,以冀为参数化仿生形态设计提供更多设计依据。
张冬鸣[3](2020)在《基于《山海经》妖怪文化的游戏美术设计研究与创作》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子网络时代,随着书籍阅读模式的日渐式微,动漫游戏影视作品成为青少年了解认知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泛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神学体系如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圣经体系以及东亚地区的日本神怪文化、韩国萨满巫术文化等外来文化裹挟着数字娱乐的外衣迅速涌入中国。如雅典娜、奥丁、吸血鬼、精灵、哥布林等外来神怪形象在游戏影视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对国内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知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的神怪文化主要体现在《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等古典名着中,但因当今很多国内青少年书籍阅读不足,所以除了熟悉二郎神、哪吒、牛魔王等经典角色之外,普遍存在对本国传统妖怪文化体系认识不足的现象。如何在动漫游戏影视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文化保护的新课题。中国妖怪文化源远流长,有其独特性和跨境影响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东亚地区妖怪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山海经》作为先秦时期的中国志怪古籍,在中国妖怪文化研究中地位尤其重要,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与代表意义。随着游戏产业在电子行业中异军突起,成为时下最为热门与年轻化的新兴产业,游戏本身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载体,为妖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可行性平台。同时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国产网络游戏的开发与深入提供丰富的资源与借鉴。游戏美术作为整个游戏最为直观的一部分,具有直接影响游戏整体感官与质量的作用,由于其独有的视觉传播特性,往往成为玩家评判一款游戏的标准。本课题通过对《山海经》妖怪文化进行探索概述,对其中的妖怪形象进行整理归纳,对在现代游戏设计中以神怪文化为载体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与展示,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在“如何将现代新兴游戏设计与古老传统妖怪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并达到一定的文化传播效果”这一角度进行探讨,总结归纳出一套可行的设计策略及理论作为指导原则来进行设计创作,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七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相关研究背景与意义,展示与分析了国内外的产品现状与理论研究方向,同时介绍了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古籍《山海经》及其中包含的妖怪文化,对《山海经》妖怪文化的起源、发展、内涵意蕴及其对外影响作出详细阐释;第三部分从《山海经》妖怪形象特征出发,对其进行整合归纳分析,介绍其表现手法、审美特征以及整体特色,同时对比研究了各时期以《山海经》古籍为依托的绘本中妖怪形象的造型差异以及用笔质感,为此后的角色造型设计作参考铺垫;第四部分从现实应用角度出发,主要阐释了以游戏为平台传承传统妖怪文化的可行性理论支持,并对妖怪文化元素在现代游戏美术设计中的原画、UI以及美宣方面的具体运用作深入介绍与案例分析,根据应用现状总结归纳出现阶段游戏美术中对于文化传承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承接上文,对妖怪形象在古今绘本中的造型与现代游戏角色中的应用作对比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引申出绘本对角色创作的借鉴与参考价值;第五部分为用户研究阶段,通过用户访谈与问卷调研的研究方式进行用户心理与意向度分析,验证游戏传播文化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用户的游戏意愿与设计风格倾向,为下文的设计策略及最后的设计输出作设计导向归纳;第六部分就现代欧美日韩中各国游戏角色设计特点提取相应典型案例作一个简要概述与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妖怪文化元素在现代游戏角色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策略,以助于后期角色设计的完成;第七部分为游戏产品输出阶段,通过对上文用户研究的结果导向为基础进行背景剧情的说明与游戏框架的构建。以总结归纳的设计策略为指导,最终产出一套以中国传统《山海经》妖怪文化为依托的游戏角色设计。
于菁竹[4](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认为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熊亮[5](2020)在《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社会,人们既处于资本逻辑的强制下,也处在机器体系的程式里,更处于现代性的流变中。何谓现代性的流变?现代性如何流变?现代性流向何方?众说纷纭、各家不一。从人类四次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究现代性逻辑预设、反思与批判以及未来去向,可以深刻地阐释现代性的诸多元素嬗变的来龙去脉,而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为探究现代性提供了一个确定性的向度。18世纪拉美特利提出“人是机器”,这是对神的挑战;今天有人又说“机器是人”,这是对人的挑战,现代性就是在人与机器的关系里孕育了历史进步观念、历史整体性、自然范畴、工具理性以及主体性等特征,也正是诸多的特征特质让人们感受到今天仍然生活在现代性的流变框架里。因此,一部现代性的流变史,就是一部人与机器的关系史,探究人与机器的关系,既可以追溯现代性的发育生成,也可以反思现代性的二律背反,更可以探索现代性的未来旨趣。从18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一部名着谈起,拉美特利的重要着作《人是机器》掀起了近代工业革命的一个历史直觉:西方人从神学转向人学,从中世纪的圣经故事转向近代工业革命的人—机器—自然的故事,在工业革命驱动背后的机器革命,告示了一种世界观转化“人是上帝儿子”转化为“人是机器”。“人是机器”现代性起源的解读:一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论本体论。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和建构的图景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涵盖了“物”的开发和激活、资本的嬗变和转型、土地要素的改变以及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范式的显现。二是自然是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历史性作用,一种新观念已经进入现代意识,动力这个概念不具有政治意义,它不是控制人们的能力,而是征服自然的能力,“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是改变并利用自然创造新事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制造新事物的能力。三是分工与交换是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在斯密看来,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即市场、人人皆商人”的商业社会,商业社会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技术能否普遍应用到社会,英国早期兴盛的成功奥秘就在于此。“人是机器”机器崇拜在这一时期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它不仅展现了人类通过对象化劳动创造的工具征服和改造自然,给人类带来丰裕的物品,也揭开了被神学所遮蔽的自然界和人,更是人类从附魅的神性自然转向了祛魅的机械自然观,人类逐渐追求理性、崇尚秩序以及构建制度,追求一种确定性、精准性以及因果关系的进步。近代工业革命,在机器崇拜的视域下孕育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物性,激活人的欲望。二是人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分离。三是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的方案。四是历史进步观念,历史发展的趋势。五是历史整体性,世界历史的进程。由于理工工具的过度膨胀以及人类主体性的无穷欲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的忧患,现代性的忧患也就引发人类对现代性的诊断,开启了一种机器异化的历史哲学沉思。卢梭基于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的角度来诊断现代性,提出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是一种历史化进程。人的秉性是自然的、是趋善的,科学技术、理性机器泯灭了人天然的善与爱,给人类带上“伪善的面具”,遮蔽了人类相互之间的猜疑、斗争和奴役,腐化了人的心灵与斗志,给人类带来了惩戒,消解了人类美德的民族性、独特性和魅力性,助长人的闲适与骄逸,给人类带来了惰性,造就了人类时间的多余、多事和多败,科学进步每前进一步,人类道德就堕落一步。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所打造的社会状态都是人类带着“伪善的面具”去追求带着“枷锁的自由”,人类的行为和道德被对象化的工具所异化,人类失去了道德至善的禀赋,理性工具是产生异化的根源之所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二律背反。在黑格尔看来,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两大重要范畴,就是处理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市民精神与国家精神以及历史特殊性与普遍性。现代世界的核心特征市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在市民社会里产生的,而扬弃这种背离主要是靠思辨的精神来进行调和。在微观的市民社会领域中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人性、欲望、财富、机器、劳动以及分工等范畴,在宏观的国家领域中也体现了二律背反的发生,如普遍精神、普遍利益、自由、必然等范畴,对于现代性的发生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又要扬弃其不合理的成分。马克思通过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异化劳动以及剩余价值论的分析,深刻地分析到机器大工业生产中技术与现代性的关系,更为深刻的则是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对现代性产生的作用。资本就是现代性的本质以及内在的规定,通过对资本这一范畴的深刻剖析,认识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从而揭示现代性深刻的一对又一对二律背反范畴。从现代性本质的批判来看,《资本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中的五种对立关系: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等。从货币史、交换史、工业史以及世界交往史来视角来考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规律,同时也澄明了在现代性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紧张与外在竞争必然要回答人与劳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马克思意义上的现代性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没有间断过,政治经济学批判进入了新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作为对象化工具—机器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机器的便利同时,机器也在“酸蚀”着人类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这一时期对“机器”的现代性批判旨趣:一是工具理性的批判,工具理性把“机器”作为工具肆意破坏自然,将自然“被宰制”的对象,带来了深刻的自然危机;工具理性把一切都加以量化、价值化,使得人的需求唯一性,导致“单向度”的人;工具理性将一切事实纯粹化,导致目的的“无意义”,侵蚀着人的心智。二是“机器”世界观的异化:人生活在流水线上,每天都要从事同一单调的工序,但是又不能造成工序任何一环节的错误,使得人失去了创造性,造成人的心理紧张压抑的状态。三是消费的异化从马克思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转向景观拜物教,景观打造的幻象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得人们偏离消费本身。“机器”本身是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是过于追求“机器”,“机器”权力逐渐主导并限制着人的生活,使得人失去生活的意义目的。“机器”形态、性质在发生着变化,人与“机器”之间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性发生着流变,然而人们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并没有停止。智能化科技革命迅速发展,认识论的转换发生了转换,由“人是机器”转向“机器是人”。进入“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的物性、主体性、理性主义、历史整体主义以及历史进步观念在经历着思维方式的转化,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化构建了智能化时代的价值观。由于现代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代性场域里的唯物史范畴也在面临着质疑:生命、意识以及伦理道德是否只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分工、交换、无人车间是否在改变劳动价值论?自然是继续在被人征服,还是在与人日趋和谐?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在造福人类?工具理性是导致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异化理论是继续深化,还是走向终结?“机器是人”时代,现代性被筑堤愈加巩固,还是被掘墓走向终结?这有待于人类在智能化时代不断地验证,有待于人类在现代性的流变里反思着人类未来的三种抉择: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以及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不可否认的是“机器是人”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一连串的机遇,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挑战。“机器是人”时代既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一连串的机遇:一是生产过程的多样性、多元化以及闲暇性。二是交换形式的便捷性、跨时空性以及颠覆性。三是消费方式的瞬时性、多样性以及快捷性。四是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五是人类自身的改造。高科技可以把自身作为技术手段,使人类能用技术手段来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自我进化的新手段。“机器是人”也给人类的命运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一是人机界限越来越模糊,人与机器鸿沟在缩小。二是机器越来越智能化,自我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对人的依赖性越来愈小。三是机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未来将会取代人的脑力劳动,如果人类一旦将全部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交给机器,人类将一无是处,并且人的器官都将退化。四是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失去了对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关注,自然和外部世界成为机器主宰的对象,人类失去了对客体的反思。五是人类在智能手机、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时间将智能手机、电脑作为“身体的部件”,越来越沉浸在虚拟空间里生活,人类失去交往的意义。六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无视道德规则的底线,践踏人类生命,如基因编辑婴儿,是对人类行为规范底线的践踏,在深层次的好奇心就是一种权力。现代性场域里人、机器、社会以及国家的理论观念在发生着嬗变,也引发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面对现代性的流变,人类未来何处何从?德日进在《人类的未来》里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基督教方案,唯有在统一世界内在深处的顶峰上最终出现的一个自主集合中心,才能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在仍然分崩离析的人类群体内部充分激起,维持并释放出期待的促进共识力量,也就是真正的超级爱,要有真正的大我。一种是马克思主义方案,使人类个体在人类起源与发展终结的地方隐约地看到集体思考和同情提升到某种状态,使每个个体从参与中得益,就足以激励人类个体并使其确定前进的方向。”在德日进的马克思主义方案里,可以看出个人进入到集体的思考和同情就是为了获得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今天人类社会处于马克思第二大形态“人对物的依赖”前提下,人类无法摆脱资本的逻辑和机器的体系,但是追求人类的历史进步、历史整体性、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自由精神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之所在。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对“机器是人”所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悲观者担忧人类会遭受对象化智能化机器的灭绝,人类会走向终结局面,乐观者认为智能化机器为人类减轻了劳动的负担,人类会实现全面解放。尽管如此,人类生产力还在发展,人类社会还在前进,人类探索自然、外部世界乃至发明创造智能化机器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方案,不仅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指引了行动的方向,而且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贡献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成为人类在现代性前进路上的“明灯”。
赵蕊[6](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提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茹天[7](2020)在《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文中指出在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新的视觉样式在科学技术的催动下不断涌现,数理性设计形态就是其中之一,数理性设计形态以“平坦的世界”为创意来源,以数字化为技术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表现平台,从创意、工具、材料、传播方式上改变了设计的面貌,具有数理美感的设计形态不仅反映了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也表达着人类智能对美学的理性思考。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创造美的过程,还是一种策略、一种思维方式,它讲求在思维层面上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并与逻辑具有天然的联系,因此,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数理性设计形态成为现代设计的一种显着特点。参数控制结构、模块拓扑结构、模块线性变化结构、以及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结构,这四种基本结构从构形规则中反映了数理性结构的总体形式语汇,现代设计形态所呈现的数理性结构不仅仅是现代设计者依靠计算机工具简单生成的视觉形式,更是自然造物法则、人类审美意识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结果。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是一个从创意产生,到素材选择,再到模型建立的连续过程,这一创造的过程是一种环形流程而并非线性流程,各个步骤之间有时也会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生相互融合与渗透,数理性设计形态生成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式的设计,是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获得的逻辑上的关联,并最终落脚在数理性的形态上给出的设计雏形和理念。在造型的过程中,形式美学原则、通用技术原则、和观念创新原则是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三大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相互补充,从形式美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观,三个层次对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形态生成时的技术和艺术层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数理性设计形态并不是冰冷的数学模型,人对它的形式创造使其焕发出美的温度感和人文特征,数理结构只是构成造型的骨架,真正赋予这种数理性形态生命体本质的是形式美学的创新,对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始终是为了启发人们用更宽广的视野去看待新兴的视觉样式,从而指导现代设计者用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高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更好的设计创意。本文从理论基础、结构构架、设计原则、生成方法这四个层面剖析了现代设计中的数理性设计形态,可以发现,数理性设计形态是基于现代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图式的现象,它不仅仅是某一设计领域产生的设计方法,而是顺应了面向未来的大众审美所产生的一种高效的、具有科技感的造形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数理性设计形态是科技之美在设计形态上的体现,在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之中,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研究是对艺术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理论构建。
杨雨露[8](2020)在《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分形理论作为当今非线性科学的前沿之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蓬勃发展为复杂自然现象提出了清晰的理论构架及其量化标准,引导人们认识复杂现象的简单成因,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分形图形的错综、美丽和富于表现,唤起科学世界的想象力,同时也使人们感受到它们与真实世界之间深奥的关系。本研究以分形理论为指导,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提取符合分形规律的规则与方法,以室内设计的方式进行分析与表述,形成一种可以用于指导室内设计的规则方法,在复杂现象和简单规则之间架起一座方法论的桥梁。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为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第二部分对分形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第三部分通过上一章对分形理论基本特性、美学特征、哲学思想的提炼与分析,试图找出分形应用于室内设计中的相关理论依据与表现方法。第四部分,根据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方法,结合一些已经成功的经典案例针对分形在室内空间、结构、界面造型、细部造型、光影、色彩、家具与陈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解析。第五部分对分形思维下的室内设计构成元素与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适应性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总结和展望未来分形在室内设计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张颖[9](2019)在《谭盾音乐作品中木管乐器运用研究 ——以《地图》《风与鸟的密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谭盾是我国先锋派作曲家的代表人物,同时他的艺术成就在国际乐坛上有很大的影响。谭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湖湘文化对谭盾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大。在谭盾的音乐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的音乐表现形式相结合,将自己对万物的思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音乐之路,使得民族音乐更好的通往国家化的道路。在谭盾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他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现形式逐渐丰富,并且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西音乐元素的融合是谭盾作品最大的特征,西洋木管乐器在谭盾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别具一格。本文以谭盾的音乐作品《地图》与《风与鸟的密语》中的木管乐器为研究对象,从木管乐器的记谱法、音色、节拍节奏、配器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剖析与研究。本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意义,通过文献搜索与整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作曲家谭盾的学习经历及其音乐作品的创作历程,分析谭盾各音乐作品《地图》及《风与鸟的密语》的创作背景、意蕴;第三章谭盾音乐作品《地图》中木管乐器分析,对《地图》中木管乐器的记谱法、音色、节拍节奏、配器法及演奏技法特点进行剖析研究;第四章谭盾音乐作品《风与鸟的密语》中木管乐器分析,对《风与鸟的密语》中木管乐器的音色、节拍节奏及演奏技法特点进行剖析研究。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孟小非[10](2019)在《社会预警论》文中提出最大的风险往往不在于风险自身,而是人们对于风险的无意识和无准备。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与各种社会风险共存共舞的阶段,因此,通过社会预警活动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展开超前性认识,构成了当前哲学认识论,尤其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社会预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识活动,它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态的反思性认识,是人类追求在更高程度上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本质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中实践预期与实践结果始终存在着一致与冲突两种可能性,而正是后一种可能性构成了社会风险的存在论之基。社会预警就是通过识别、分析、预测、监测、评估和反馈等一系列认知环节对这一社会风险所展开的超前性认识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特殊性表现为时间向度上的超前性,价值向度上的批判性,认识过程上的复杂性,认识结果上的客观性;这一认识活动的根本功能在于通过划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边界,并对其逼近这一边界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评估和预测,并以警报的形式反馈给社会,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社会良性发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功能的实现包含着社会现象的认识与评价、社会实践的规范和引导、社会系统的优化与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四个基本层次。从社会预警活动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不同时代的社会预警活动映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活动方式、世界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因素塑造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预警活动的独特历史样式。原始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更多依赖于人们的感性想象能力,形成一种带有浓烈神秘色彩的神灵性预警方式,主要包括通过神话传说进行的社会预警、通过占卜进行的社会预警以及通过宗教禁忌进行的社会预警;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依赖于人们的直观经验能力,形成了通过自然经验进行的“天人感应”式社会预警,以及通过社会历史经验进行的“史鉴”式社会预警;工业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进入了科学化发展的阶段,伴随着理性的觉醒形成了理性思辨式的社会预警,伴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了实证科学式的社会预警;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预警活动主要是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社会预警,具体表现为运用计算机仿真模型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展开的社会预警活动。从社会预警活动的内在结构来看,社会预警系统就是社会预警主体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以及各种物质的、理论的中介工具作用于社会预警客体的动态的认知活动系统。社会预警主体是处在一定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社会关系当中的有着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实的人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不同层级的社会组织;社会预警的客体是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社会预警的中介是被社会预警主体用来对社会预警客体进行识别、评估、监测并发出警报的各种认识工具、手段和方法构成的集合。从社会预警活动的现实发生来看,社会预警活动现实发生的前提既不是某种作为最高存在者的“实体”,也不是意识范围内的某个最高范畴,而是现实的感性实践活动。其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认识活动是一个由多种相互关联的认知环节逐步展开的过程,主要包括发现和辨识各种警兆、明确和判定具体警情、反思和探寻深层警源、划定和确认明确警限、预测和监测动态警势、评估和划分不同警级、反馈和发布梯级警报、决策和生成对应预控方案等具体认知环节。并且在这些认知环节在展开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社会预警主体的有限性与社会预警客体的复杂性问题,社会预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反射性问题,社会预警中的“偶然性”与“自风险性”问题,社会预警活动中关涉的正义问题,社会预警中警报信息社会化面临的信任问题等等。超越社会预警现实发生过程中的认知难题,科学推进社会预警活动既需要完善原有的方法,也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但无论是原有方法的改善还是新方法的发现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本着“如何做到更科学地社会预警”这一总体目标,这一方法论原则至少应该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等。运用业已获得的社会预警的理论认识来反观当前中国社会预警发生的独特境遇,是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呈现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揭示其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最后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以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推进社会预警理论研究,并为实践方向提供规范与指引。
二、自然界中的神秘数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界中的神秘数字(论文提纲范文)
(1)《周易》意象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重点难点 |
2.创新点 |
一、 《周易》意象思维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 《周易》意象思维的溯源 |
1.旧石器早期的直立人思维 |
2.旧石器中晚期的智人思维 |
3.新石器时期的“现代人”思维 |
4.原始社会末期的思维形态 |
(二) 《周易》对意象思维的推进 |
1. 《易经》中的意象思维 |
2. 《易传》中的意象思维 |
3.图像、符号意识和象形字的演变 |
4.形象化的语言形态 |
二、 《周易》意象思维的主要表现 |
(一)观物取象 |
1. “观”和“取”的释义 |
2.观物取象的方法 |
(二)言以明象 |
1.卦名与卦象 |
2.卦辞与卦象 |
3.爻辞与爻象 |
(三)象以尽意 |
1. “意象”的释义 |
2.象以尽意的宗旨 |
3.象以尽意的过程 |
(四) “制器尚象” |
1. “制器尚象” 释义 |
2. “制器尚象”的假设 |
3. “制器尚象”的归宿 |
三、 《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
(一) 《周易》意象思维的特点 |
1.象征性 |
2.简易性 |
3.多义性 |
4.融合性 |
5.概括性 |
(二) 《周易》意象思维的历史影响 |
1.对意象思维形式多样性的影响 |
2.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参数化技术发展引发建筑设计领域的深刻变革 |
1.1.2 仿生学为建筑设计提供大量灵感来源 |
1.1.3 当代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对建筑设计的挑战日益严峻 |
1.1.4 参数化设计与仿生的结合推动了建筑形态的创新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仿生建筑的历史演变 |
2.1 仿生建筑的发展层次 |
2.1.1 对自然生物的直接模仿 |
2.1.2 对自然生物的抽象表达 |
2.1.3 对自然生物的科学运用 |
2.2 仿生建筑的概念内涵 |
2.2.1 建筑形式与环境的适应 |
2.2.2 建筑功能与组织的协同 |
2.2.3 建筑行为与发展的持续 |
2.3 仿生建筑新的时代背景 |
2.3.1 科技的进步 |
2.3.2 文化的变革 |
2.3.3 技术的革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生建筑的参数化设计转变 |
3.1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含义 |
3.1.1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概念 |
3.1.2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特点 |
3.1.3 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工具 |
3.2 参数化设计对仿生建筑的影响 |
3.2.1 参数化设计与仿生的关系 |
3.2.2 仿生建筑设计的参数化思维 |
3.2.3 仿生建筑形态生成的参数化逻辑 |
3.3 参数化影响下的仿生建筑形态特点 |
3.3.1 形态的生长性 |
3.3.2 形态的平滑与流动 |
3.3.3 形态的可变性与自适应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建筑形态的参数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
4.1.1 整体优化原则 |
4.1.2 融合性设计原则 |
4.1.3 过程化评估原则 |
4.1.4 经济适用原则 |
4.2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生成逻辑策划 |
4.2.1 选取参考原型 |
4.2.2 生成逻辑的参数化构建 |
4.2.3 建立参数集与逻辑库 |
4.2.4 获得结果集 |
4.2.5 筛选与检验 |
4.3 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
4.3.1 L系统的借鉴与应用 |
4.3.2 遗传算法的改写与应用 |
4.3.3 自定义仿生形态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项目验证 |
5.1 项目策划 |
5.1.1 前期分析 |
5.1.2 交通分析 |
5.1.3 景观分析 |
5.1.4 项目定位 |
5.2 方案设计 |
5.2.1 仿生原型的选择 |
5.2.2 仿生原型形态分析与模拟 |
5.2.3 建筑形态生成 |
5.3 方案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三维花瓣排布形态完整程序图 |
2.双螺旋悬索桥完整程序图 |
3.工程项目:北京市海淀区环保科技示范园景观建筑方案设计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山海经》妖怪文化的游戏美术设计研究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游戏产品及妖怪文化研究理论现状 |
1.2.2 国内游戏产品及妖怪文化研究理论现状 |
1.2.3 从研究现状看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山海经》妖怪文化概述 |
2.1 《山海经》简介 |
2.2 妖怪文化概念的界定 |
2.3 《山海经》妖怪文化的起源 |
2.3.1 自然崇拜 |
2.3.2 巫术文化 |
2.3.3 图腾文化 |
2.4 《山海经》妖怪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
2.5 《山海经》妖怪文化的内涵与意蕴 |
2.5.1 社会意蕴——以人为本、对立统一 |
2.5.2 宗教意蕴——长生不死、死而复生 |
2.5.3 哲学意蕴——天人合一、征服自然 |
2.6 《山海经》妖怪文化的对外影响 |
第三章 《山海经》妖怪形象分析 |
3.1 妖怪形象综述 |
3.2 妖怪形象的表现手法 |
3.2.1 增加 |
3.2.2 减少 |
3.2.3 置换 |
3.2.4 异化 |
3.3 妖怪形象的色彩概述 |
3.3.1 妖怪形象的色彩系统 |
3.3.2 妖怪形象的色彩规律 |
3.4 妖怪形象的审美特征 |
3.4.1 怪诞美 |
3.4.2 野性美 |
3.4.3 生命美 |
3.5 妖怪形象的整体特色 |
3.5.1 形态特色——种类繁多、外表诡谲 |
3.5.2 功能特色——象征意义与医用价值 |
3.5.3 思想特色——人性化特征 |
3.6 各时期《山海经》插图绘本中妖怪形象的对比研究 |
3.6.1 明朝《山海经》绘本特点 |
3.6.2 清朝《山海经》绘本特点 |
3.6.3 现代《山海经》绘本特点 |
3.7 《山海经》妖怪形象体现的相关美学理论以及对现代游戏设计的启示 |
3.7.1 格式塔视觉认知心理学 |
3.7.2 皮尔斯符号学 |
3.7.3 克罗齐美学理论 |
第四章 妖怪文化传承在现代网络游戏美术传播中的理论支持及应用研究 |
4.1 游戏美术的概念 |
4.1.1 游戏美术简介 |
4.1.2 游戏美术的审美特征 |
4.2 理论支持 |
4.2.1 文化符号理论 |
4.2.2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理论 |
4.2.3 数字文本用户参与层理论 |
4.3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原画设计中的运用 |
4.3.1 游戏原画的概念 |
4.3.2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角色原画中的应用 |
4.3.3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场景原画中的应用 |
4.3.4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其他原画中的应用 |
4.4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UI设计中的运用 |
4.4.1 游戏UI的概念 |
4.4.2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
4.4.3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图标设计中的应用 |
4.5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美术宣传中的运用 |
4.5.1 游戏美宣的概念 |
4.5.2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
4.5.3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
4.6 妖怪文化在现代网络游戏美术中应用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 |
4.7 妖怪形象在绘本造型与游戏角色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
第五章 妖怪文化游戏用户研究与设计导向 |
5.1 妖怪文化游戏的用户研究 |
5.1.1 用户访谈——针对普通游戏玩家群体 |
5.1.2 问卷调查 |
5.1.3 用户访谈——针对专业游戏创作从业者 |
5.2 妖怪文化游戏的设计导向 |
第六章 现代游戏角色设计特点及妖怪文化元素应用的设计策略 |
6.1 现代游戏角色设计特点 |
6.1.1 中式游戏角色设计特点 |
6.1.2 欧美游戏角色设计特点 |
6.1.3 日韩游戏角色设计特点 |
6.2 妖怪文化元素在游戏角色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
6.2.1 娱乐性 |
6.2.2 视觉性 |
6.2.3 合理性 |
6.3 妖怪文化元素应用的设计方法 |
6.3.1 继承还原 |
6.3.2 联想变异 |
6.3.3 解构组合 |
6.4 设计策略归纳 |
第七章 基于《山海经》妖怪文化的游戏美术设计探索——《山海纪》游戏角色设计创作 |
7.1 游戏角色设计的任务与内容 |
7.1.1 游戏角色设计的任务 |
7.1.2 游戏角色设计的内容 |
7.2 以《山海经》妖怪文化为题材进行游戏角色设计的原因及意义 |
7.3 《山海经》主题游戏的产品调研 |
7.4 作品设计说明及内容阐述 |
7.4.1 游戏介绍与背景剧情 |
7.4.2 游戏框架内容 |
7.4.3 游戏角色设计说明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纪要 |
附录3 《山海经》妖怪文化游戏调研报告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访谈纪要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5)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现代性流变及相关研究的意义 |
一、现代性、流变的概念及多维度 |
(一)现代性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二)流变的多重涵义及维度 |
(三)现代性的流变及其相关因素 |
二、现代性流变运动与“机器”变革的关系 |
三、现代性流变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一)关于“人是机器”论断研究 |
(二)现代性与“机器”关系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论断研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关于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的研究 |
(二)关于人与机器异化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机器是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探讨 |
(四)简评 |
第三节 内容与重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范围、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范围 |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人是机器”,近代工业革命时代的一个历史直觉 |
第一节 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一、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世界观 |
二、罗吉尔.培根的质疑 |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发端:现代性起源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解读 |
一、“物”的开发和激活 |
二、资本的嬗变和转型 |
三、土地要素的改变 |
四、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法国战斗唯物主义思想的投射 |
一、“彻底而又坚决”的无神论世界观 |
二、“从自然中把握自然”的机械自然观 |
第四节 拉美特利《人是机器》:由神学转向人为中心、自然为本 |
一、人为中心的属性及地位 |
二、自然为本源的法则及规律 |
第二章 “机器”的实质就是反映人类对传统自然观念的颠覆 |
第一节 弗朗西斯.培根关于新自然科学四种范畴的诠释 |
一、自然:被人改造的质料 |
二、自然性:主体把握客体的逻各斯范畴 |
三、自然法:统治宇宙万物的规则秩序 |
四、新自然科学:知识论的拷问确证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 |
二、科学技术与创造物质财富的关系 |
三、科学技术与生产精神财富的关联 |
第三节 现代性起源的工具理性解读:自然 |
一、自然范畴的历史嬗变 |
二、工具理性范畴的现代性解读 |
三、征服自然的理想状态与现代性起源的关联 |
第三章 “人是机器”催生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 |
第一节 物化的机器与分工关系 |
一、劳动分工的缘由 |
二、劳动分工与机器的关系 |
三、劳动分工的结果及论断 |
第二节 英国早期兴盛:科学技术与商业进程作了最好的统一 |
一、早期英国踏上成功之路的秘诀:科学技术与商业的结合 |
二、工业革命的兴起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
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动力要素: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
第三节 机器崇拜时代的开始及现代性特征的生成 |
一、机器崇拜的缘由 |
二、机器崇拜的表现 |
三、现代性发育生成的特征原则 |
第四章 卢梭:从自然人到文明人——关于历史化的忧患 |
第一节 卢梭的忧患意识 |
一、忧患历史化的进程:由自然人向文明人的过渡 |
二、忧患历史化的工具:农业和冶金术的使用 |
三、忧患历史化的思维:理性对人的束缚与异化 |
四、忧患历史化的终点:自然的“回环闭合”运动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导致人性道德的异化 |
一、追问科学技术的溯源 |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道德异化的表现 |
三、科学技术导致人类道德异化的结果 |
第三节 现代性的本质:二律背反 |
第五章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思想 |
第一节 黑格尔哲学中“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内容 |
一、黑格尔哲学的自然异化 |
二、黑格尔哲学异化的历史过程 |
第二节 黑格尔晚期重要着作:《法哲学原理》中的现代性诊断 |
一、现代性的起点:市民社会的分析与批判 |
二、市民社会的自我超越与意志定在 |
三、现代性的诊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背离 |
第三节 现代性二律背反的发生,既是合理的,又是需要扬弃的 |
一、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合理性 |
二、现代性二律背反发生的扬弃 |
第六章 马克思的人机异化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异化思想的生成:从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到劳动异化 |
一、异化的开端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批判精神 |
二、异化劳动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成熟 |
第二节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解剖了人机关系的本质 |
一、机器在生产力发展过程的作用 |
二、机器与资本范畴的关系 |
三、机器、劳动以及人的关系 |
四、人机关系的异化问题 |
五、人机关系与私有制的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性:《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一、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对立 |
二、资本的私向化与社会化的对立 |
三、资本的技术向度与人本向度的对立 |
四、资本的主体间性的内在竞争与对立 |
五、资本追求剩余的秉性与文明发展的极限的对立 |
第四节 马克思之后对“机器”的现代性诊断与反思 |
第七章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 |
第一节 20世纪图灵测试一种大胆的设想:“机器是人” |
一、人工智能发端的前奏:两大测试实验 |
二、人工智能“三阶段说”及其特征 |
第二节 21世纪智能化科技革命的经济哲学表征 |
一、人工智能与工业产业的再升级 |
二、人工智能与新型的社会分工 |
三、人工智能与重新定义世界的思维方式 |
第八章 由“机器是人”引发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问题 |
第一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一个形上学问题:生命的原理与机器的原理能否重叠? |
一、智能化机器具有生命吗? |
二、智能化机器会有意识吗? |
三、智能化机器要伦理道德吗? |
第二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二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消失了吗? |
一、智能化机器取代人劳动的表现与担忧 |
二、智能化时代“无人工厂”与劳动价值论 |
三、智能化时代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会消失吗? |
第三节 “机器是人”提出的第三个形上学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一、异化理论及其在智能化时代的嬗变 |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过时了吗? |
第九章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的关系反思 |
第一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延异 |
一、智能化机器显现人类遗忘缺陷的记忆 |
二、智能化机器“检查”一切具体的资源 |
三、智能化机器的外化表现得以澄明并被解蔽 |
第二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断裂 |
一、智能化机器使得主体性人的理性能力完全“短路” |
二、智能化机器与人在时空发生断裂的表现 |
三、智能化机器与人对真理的认知 |
第三节 现代性场域里智能化机器与人关系的重塑 |
第十章 “机器是人”命题背后关于人类的遭遇、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类的未来忧思 |
第一节 智能化时代现代性的转换、遭遇、发展及隐忧 |
一、历史进步与历史整体性观念 |
二、自然是继续被人征服,还是与人日趋和谐? |
三、资本逻辑是在宰制人类,还是造福于人类? |
四、工具理性是目的的丧失,还是意义的再现? |
五、人的主体性是愈渐丧失,还是愈加巩固? |
第二节 人类面对智能化机器未来的三种抉择 |
一、人类被智能化机器“圈养” |
二、人类“战胜”智能化机器 |
三、人类与智能化机器“共生” |
第三节 “机器是人”视野中的人类未来 |
结语 |
一、现代性流变的总体轮廓:概念范畴的反思 |
二、现代性流变的核心轴线:人机关系的嬗变 |
三、现代性流变的风险危机:终结论的沉思 |
四、现代性流变的未来去向:人类面临的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语言和新媒介的产生 |
1.1.2 数字技术和新媒介对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化与设计的数理性 |
1.1.4 设计数理性的实现基础 |
1.创意来源——平坦化的世界 |
2.技术基础——数字化技术 |
3.表现平台——多媒体技术 |
4.传播介质——数字信息网络 |
1.1.5 新图式现象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理论方面 |
2.实践方面 |
第2章 数理性设计的基础 |
2.1 数理的认识 |
2.1.1 西方的数理认识 |
2.1.2 东方的数理认识 |
2.2 数理与形式 |
2.2.1 西方的数理与形式 |
2.2.2 东方的数理和形式 |
2.2.3 现代设计中的数理与形式 |
2.3 形成数理性的基本尺度 |
2.3.1 比例 |
1.对称 |
2.变形 |
3.黄金分割 |
4.人体比例 |
2.3.2 模数 |
1.模块 |
2.单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形态中的数理性结构 |
3.1 参数控制结构 |
3.1.1 线性结构形态 |
3.1.2 体块结构形态 |
3.2 模块拓扑结构 |
3.2.1 “单点——单点”拓扑结构 |
1.环形拓扑结构 |
2.莫比乌斯环结构 |
3.2.2 “单点——多点”拓扑结构 |
1.树形拓扑结构 |
2.星型拓扑结构 |
3.树形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融合 |
3.2.3 “多点——多点”拓扑结构 |
1.网状拓扑结构 |
(1)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不规则网状拓扑结构 |
2.蜂窝状拓扑结构 |
3.2.4 多种拓扑结构的交织 |
1.星型拓扑和环形拓扑的交织 |
2.扭结和链环 |
3.3 模块的线性变化结构 |
3.3.1 直线变化——模块渐次数列结构 |
3.3.2 曲线变化——模块螺旋排列结构 |
3.4 感性设计背后的数理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 形式美学原则 |
4.1.1 对称与秩序 |
4.1.2 节奏与统一 |
4.2 通用技术原则 |
4.2.1 软件编辑 |
4.2.2 模型制作 |
4.3 观念创新原则 |
4.3.1 形式新颖 |
4.3.2 多解与环保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生成 |
5.1 创意的产生 |
5.1.1 仿生 |
5.1.2 抽象 |
5.2 素材的选择 |
5.2.1 无机形 |
5.2.2 有机形 |
5.3 数理模型的建立 |
5.3.1 多重模型 |
1.重复 |
2.模组化 |
5.3.2 连续模型 |
1.变形 |
2.几何化 |
(1)拓扑几何变形 |
(2)数据几何变形 |
5.3.3 参数模型 |
1.模拟 |
(1)变数 |
(2)粒子控制 |
(3)集群 |
2.参数化 |
(1)多解 |
(2)限制 |
5.3.4 流动模型 |
1.运动 |
(1)交错 |
(2)层理 |
2.视觉化 |
(1)视觉化网络 |
(2)视觉化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与未来 |
6.1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现实意义 |
6.1.1 多元化设计方案 |
6.1.2 可交互的设计形式 |
6.2 数理性设计形态的未来 |
6.2.1 “人——机”互联的视觉媒介 |
6.2.2 从二维到多维的视觉形态转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致谢 |
(8)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对象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课题研究方法与主题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主题框架 |
第二章 分形理论的整体认知 |
2.1 从欧几里得几何到分形几何 |
2.2 分形理论的内涵与外延 |
2.2.1 定义阐述 |
2.2.2 形式特征 |
2.3 分形理论的分类 |
2.3.1 规则分形 |
2.3.2 混沌分形 |
2.4 分形美学的展现 |
2.5 分形理论中的哲学思想 |
2.5.1 整体与部分 |
2.5.2 简单与复杂 |
2.5.3 确定性与随机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方法研究 |
3.1 室内中分形镶嵌韵律设计方法 |
3.2 室内中分形重复并置设计方法 |
3.3 室内中分形师法自然设计方法 |
3.4 室内中分形迭代设计方法 |
3.5 室内中非线性曲面构建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4.1 室内空间中分形的应用 |
4.2 室内结构中分形的应用 |
4.3 室内界面造型中分形的应用 |
4.4 室内细部造型中分形的应用 |
4.5 室内灯光中分形的应用 |
4.6 室内色彩中分形的应用 |
4.7 室内家具与其他陈设中分形的应用 |
4.7.1 家具中分形的应用 |
4.7.2 现代灯具中分形的应用 |
4.7.3 织物中分形的应用 |
4.7.4 装饰中分形的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形思维下的室内设计构成元素及材料分析 |
5.1 室内分形构成元素分析 |
5.1.1 点的特征 |
5.1.2 线的特征 |
5.1.3 面的特征 |
5.1.4 体的特征 |
5.2 材料在室内分形中的适应性分析 |
5.2.1 木材料 |
5.2.2 板材料 |
5.2.3 玻璃材料 |
5.2.4 金属材料 |
5.2.5 新型材料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参数化设计对室内分形的影响 |
6.3 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谭盾音乐作品中木管乐器运用研究 ——以《地图》《风与鸟的密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谭盾的歌剧研究 |
1.4.2 谭盾乐器作品的研究探析 |
1.4.3 谭盾作品蕴含的理念 |
1.4.4 谭盾音乐的作曲技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谭盾及其作品《地图》《风与鸟的密语》人文内涵 |
2.1 谭盾的成长及创作历程 |
2.1.1 幼年及青少年时期 |
2.1.2 学院学习时期 |
2.1.3 赴美留学创作期间 |
2.1.4 回国至今 |
2.2 《地图》创作背景及意蕴 |
2.2.1 创作背景 |
2.2.2 地图的深厚意蕴 |
2.3 《风与鸟的密语》创作背景及意蕴 |
2.3.1 创作背景 |
2.3.2 《风与鸟的密语》的深厚意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图》中木管乐器运用研究 |
3.1 《地图》中木管乐器演奏技法特色 |
3.1.1 特殊技法的运用分析 |
3.1.2 西洋木管乐器的民族化演奏技法分析 |
3.2 《地图》中木管乐器的音色特点 |
3.3 《地图》中木管乐器配器法特色 |
3.3.1 整体配器布局 |
3.3.2 局部配器布局 |
3.3.3 个性化配器布局 |
3.4 《地图》中木管乐器节拍节奏特色 |
3.4.1 混合节拍 |
3.4.2 节奏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风与鸟的密语》中木管乐器运用研究 |
4.1 《风与鸟的密语》木管乐器演奏技法特色 |
4.1.1 震音 |
4.1.2 吐音 |
4.1.3 颤音 |
4.1.4 滑音 |
4.2 《风与鸟的密语》木管乐器音色特点 |
4.2.1 风声 |
4.2.2 鸟声 |
4.2.3 水声 |
4.3 《风与鸟的密语》木管乐器配器法特色 |
4.3.1 整体配器布局 |
4.3.2 局部配器布局 |
4.3.3 个性配器布局 |
4.4 《风与鸟的密语》木管乐器节奏节拍特色 |
4.4.1 附点节奏 |
4.4.2 双八节奏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社会预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2 社会预警的基本规定 |
2.1 社会预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2.2 社会预警内涵的多维界定 |
2.3 社会预警的特殊性规定 |
2.4 社会预警的功能性规定 |
3 社会预警的历史形态演进 |
3.1 社会预警历史形态演进考察的维度 |
3.2 原始社会的社会预警 |
3.3 农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4 工业社会的社会预警 |
3.5 信息社会的社会预警 |
4 社会预警的系统结构 |
4.1 社会预警主体 |
4.2 社会预警客体 |
4.3 社会预警中介系统 |
5 社会预警的现实发生 |
5.1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实践根基 |
5.2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过程 |
5.3 社会预警现实发生的认知难题 |
6 科学社会预警的方法论原则 |
6.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与现代科学方法论相结合的原则 |
6.2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时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6.3 事实性研究、价值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7 社会预警的当代中国境遇 |
7.1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
7.2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的历史进步与现实问题 |
7.3 当前中国社会预警未来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自然界中的神秘数字(论文参考文献)
- [1]《周易》意象思维研究[D]. 马跃.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参数化视角下的仿生建筑形态设计策略研究[D]. 李佛源.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基于《山海经》妖怪文化的游戏美术设计研究与创作[D]. 张冬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现代性的流变:从“人是机器”到“机器是人”[D]. 熊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数理性设计形态研究[D]. 茹天.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8]分形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雨露.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谭盾音乐作品中木管乐器运用研究 ——以《地图》《风与鸟的密语》为例[D]. 张颖. 燕山大学, 2019(06)
- [10]社会预警论[D]. 孟小非.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