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在遗传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菊[1](2021)在《基于概念转变的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公民需要掌握更多精准的信息,并具有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以服务于当代社会。因此,以往的只看重知识记忆的浅层次的学习早已无法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而深度学习越来越受到当代人的欢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概念,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前科学概念转变为正确的科学概念,这一过程即“概念转变”。据相关研究,深度学习与概念转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深度学习的核心在于概念转变,深度学习的认知结果就是概念转变。研究尝试从深度学习与概念转变的联系出发,设计开发基于概念转变的深度学习设计,以期通过概念转变最终实现深度学习。研究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概念转变的研究背景,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深度学习和概念转变的相关理论,为后续开发教学设计思路奠定基础。之后研究从概念转变和深度学习的关系出发,按照殷常鸿提出的“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中对过程描述的顺序,并且结合笔者对其过程存在问题的修缮,开发了基于概念转变的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思路,主要由前期分析和教学过程两部分组成。其中前期分析部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明确本章概念(2)探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3)预评估学习水平。教学过程包括八个步骤:吸引、重述、综述、追溯、抽象、重构、迁移、评价。按照此思路对生物学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的每一节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对象是曲阜一中的四个班级,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两个班作为对照组。教师在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时,采用基于概念转变的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在对对照组进行教学时,采用常规教学设计。在正式教学之前,向学生发放前测试卷,探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另外向学生发放生物学深度学习情况调查量表,预估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平;在教学之后,向学生发放后测试卷,检测学生是否发生了概念转变,并再次发放生物学深度学习情况调查量表,检测是否发生深度学习。使用SPSS2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检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示,基于概念转变的深度学习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教学效果,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概念转变,而且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知识构建、迁移应用、批判分析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因此可以达成深度学习。
冯春艳[2](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张蓬[3](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王翼[4](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等各项新政策接踵而至,新的教育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概念教学的本质就是构建概念,学生若要正确地构建新概念,就需要先转变既有的前概念。新课标对概念学习的这一要求与科学史的教育功能“促进知识的构建”不谋而合,这说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是一条可行的、创新的途径,因此本文旨在为实现有效教学,探寻利用科学史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道路。我国对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大都集中在科学探究、科学本质这两方面,而参与“科学史能够促进知识的构建这一教育价值”的研究人员不在多数。事实上国内研究已经指出概念转变隶属于知识的“根本重建”,除此之外国外研究也一直强调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与前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平行的。这说明利用科学史教学进行概念转变以促进知识的构建是可行的。另外国内对概念转变的研究大多还集中在“前概念的探查”上,对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居少。并且国内外对概念转变的策略研究大多也都集中在“认知冲突”、“POE策略”以及概念图策略中,对科学史策略的研究甚少。因此尝试在结合其他典型策略的基础上,构建出可以完成概念转变教学的科学史策略,以提供给一线教师对科学史教学以及概念转变教学的新思路和实践道路,同时也可以弥补科学史策略在概念转变研究中的空白现状。本文基于国内外对科学史教育以及概念转变的研究,结合国内近十年高中生物科学史与概念转变结合的研究现状,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复习课为研究课例。首先通过二段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遗传因子的发现”进行前概念的探查;接下来对探查的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对前概念的成因以及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和归纳;然后依据诊断出的前概念以及其成因和特点,构建出针对不同特征前概念的概念转变策略;最后在贵阳一中进行案例研究和实验研究,对运用科学史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实践效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最终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建构出了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针对一些与科学史的发展方式平行的前概念构建了整理科学发展史,剖析学生脑中潜在的前概念;呈现发展的科学史,引发认知冲突;设置问题串,解决冲突;纠正思维,建立科学概念这四个步骤进行概念转变教学。而针对其他与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不一致的前概念构建了设置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提供科学史背景资料,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暴露前概念;总结陈述,建立科学概念这三个步骤进行概念转变教学。(2)证实了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可行性和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复习课为教学案例,对第一个课时中涉及的三个前概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史教学策略对概念转变的教学效果整体偏好、前概念的差异性、隐蔽性与顽固性对构建科学概念具有一定的负作用且对定义概念的构建效果好于抽象概念。除此之外还发现学生总体对科学史教学持肯定态度。(3)归纳总结了“遗传因子的发现”中前概念的成因。发现学生脑中这部分前概念的形成更多归咎于内因,尤其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以及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最大。外因虽不及内因对学生的影响力大,但其中教师与教辅资料对学生的误导作用也不可小觑。(4)为运用高中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教学案例。基于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的探查和分析,完成了包括本次实验研究教学片断在内共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含通过此次构建的科学史策略对七个前概念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片断,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本次研究基于对科学史教学、概念转变教学以及二者的结合运用的现状分析,在以上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构建出进行概念转变的科学史策略。并将构建的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评价了其可推行性,由此给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科学史教学的意识:改变“科学史只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态度、提高备课时长,积累科学史素材、关注科学史的发展方式与前概念的形成之间的关系。(2)提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关注度,更多地从认知角度评判学生科学概念构建的效率问题。(3)重视前概念对学生概念构建的影响,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来源、不同学生所有以及不同特点的前概念设计不同概念转变策略。例如本文研究发现科学史策略更适用对定义概念的转变;教师需根据前概念的顽固性等不同的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概念转变教学。(4)大胆尝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科学史策略用于概念转变教学,将科学史运用到概念转变教学中是可行且有助于实现有效教学。
赵桂霞[5](2020)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前科学概念调查及转变研究 ——以兰州市XX中学为个案》文中提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生物学的课程理念中提到初中生物学教学要“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是掌握科学概念。因此,初中生物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生物学科学概念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科学素养。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及进行概念转变,是生物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研究以“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为例,首先了解了学生存在的前科学概念且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逐渐减少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前科学概念转变效果较低。通过教师访谈发现,研究校教师大多数认同掌握学生的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的必要性也意识到学生前科学概念的广泛性和顽固性,但教师发现学生前科学概念的方法较简单,对于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教师意识层面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学生与教师的调查认为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在学生层面与教师层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其次,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校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策略:课前诊断策略、创设情境策略、设置问题策略、科学探究策略、利用概念图策略以及建构物理模型策略。最后,笔者根据概念转变策略设计概念转变教学案例,运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在实践后用纸笔检测法和访谈法评估概念转变效果。经过一个月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的实践教学研究发现,运用课前诊断策略,先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之后使用创设情境策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最后,综合运用设置问题策略、科学探究策略、概念图策略以及建构物理模型等策略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对学生头脑中顽固性的前科学概念转变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
马玲[6](2020)在《趣味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课程作为自然学科之一,在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自2017年对《新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于课程理念有着更加具体的要求,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中学生物课程的根本宗旨。在高考形势的所趋下,生物考试逐渐被“成绩化”所代替,同时生物学科在理综类当中由于“偏文科、拉分少”等原因一直被学生所忽视。当前生物教学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生物课堂的无趣,使学生注意力下降,丧失对生物课兴趣,这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如何使高中生物课堂充满趣味性,使之实现成为高效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在概述趣味性教学的缘起及其理论概况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同时对近些年来对各学科趣味性教学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老师、学生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总结其中的原因,并为后续实施趣味性教学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具有灵活性、趣味性、创新性、启发性等特征。在设计趣味性教学方案的同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力求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实施趣味性教学分为三部分:导入之“趣”、新知识之“趣”、小结之“趣”;每一部分都会有具体的实施方法,每种方法都会进行举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实施,对施测对象的前后测试比较分析,并结合调查结果发现:趣味性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能焕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纯真以及对生物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会收获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同时也收获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状态,使学生真正体验高中生物的乐趣。
叶淑敏[7](2020)在《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的“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必备建模能力,“模型”已成为人才选拔考试的重要内容。经查阅文献发现,现有的高中生物学物理模型比较零碎、不成体系,因此,开展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模块为研究材料,从三方面开展物理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综述了模型建构在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二是归纳总结必修1教材中有关物理模型建构的内容,并从建模原因、材料准备、知识铺垫、建模引导、模型运用五个方面阐述了物理模型建构在教学上的具体应用;三是在南昌市某中学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实践研究,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测试以及访谈等方式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育实验前后的变化,并得出实践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物理模型建构教学能显着性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成绩,且随教学开展成绩提高的效果越好,但在短时间内仍无法达到显着性提高;此外,物理模型建构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建模能力。
邵婷婷[8](2020)在《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倡导“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提出了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是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重要的、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构成中的“责任担当”要素的要求基本一致,应当受到一线生物学教师的广泛重视。通过学生问卷法、教师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社会责任教学及其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其结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核心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等基本概念,梳理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通过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某高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①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较强的责任感;②许多高中生能够发现生产实践中的生物学问题,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③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生活中却难做到人人予以实践;④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生活意识,认同生物学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访谈教师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①教师学习新教育理念的积极性有待提高;②培训工作不到位,教师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的方式单一。对此提出以下措施:将核心素养纳入教师职前培训,提升专业素养;组织在职教师培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丰富评价内容和方式,有效推动落实新理念。综上所述,多数高中生的生物学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只有少数学生责任感淡薄,缺乏将意识转化为行为的主动性,忽视了个人力量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一线教师需要提升社会责任教育的专业能力,将核心素养理念真正融入教学实践。3.通过研读新课标和新教材,对高中生物学中的社会责任教育资源进行梳理,结合调研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依据,提出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4.选择课本的部分章节对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教学设计,进而归纳出教学建议,即“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联系实际生活、聚焦社会热点”,“注重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凸显学科优势”,“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等。通过案例分析法将教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5.该项研究的创新点和特色在于将社会责任培养与高中生物学教学有机结合,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有效尝试。本研究结合2017版课程标准,对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与社会责任培养相关的教育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张艳洁[9](2020)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研究 ——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习作训练题》文中研究指明小学语文第二学段习作训练对于落实“新课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四册教材中习作训练题的基本目标,依据相关原理和当下教学的现状,本文构拟出的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同时也较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论文研究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现状、思路、方法及相关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梳理小学语文第二学段习作训练题所预设的“感”“知”“用”训练对象。第三部分调研9所小学后,发现第二学段习作训练存在事例感知不具体、模仿内化不到位、语言运用不达意等共性现象,对此学生、教师、家庭都有一定的原因。第四部分阐释“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的基本原理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主要阐述其关键点和关键要素。第五部分分析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构建“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的意义。第六部分从教师、学生、家庭三个角度提出训练模式可操作的主要策略。第七部分结语,对本文进行归纳总结。
刘永岩[10](2020)在《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本质及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这就体现了生物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并举的学科性质。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改革中,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凝练、提取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已经成为国家对于学生培养的最高要求。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是朱正威先生在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指导下,立足当时中学生正确生命观念的树立,以多年生物学课堂教学、教育管理经验为基础,从生命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中提取凝练而来的。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息息相关,因此,生物学教师深切领悟并运用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进行具有生物学特色的生命哲学教育,对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指导个人成长,营造健康生长氛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为研究主题,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阅读文献,理解朱正威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生命哲学教育思想,明确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找到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整理研究思路,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其次,简述朱正威先生的生平,总结并阐释其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的几点内涵,包括生命的物质观、系统观、发展观和矛盾观,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再次,依据朱正威先生编写的教材,找寻渗透于其中的生命哲学教育思想,产生生物学课堂教学渗透具有生物学特色的生命哲学的抓手,从而结合具体的生物学知识进行点拨与启发,升华为理念。然后,分析朱正威先生的生物学教学课例,以此为载体呈现如何利用教材进行生命哲学教育,以期为生物学教师进行生命哲学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最后,生物学教师深刻领悟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的前提下,基于渗透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人文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等教育原则,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适应的生命哲学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指导自己健康成长的同时,影响他人,构建和谐向上的成长氛围。学科核心素养的盛行,引起许多学者的分析与解读,教育者也开始探索如何将其落实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论证,笔者坚信,生物学教师深刻领悟教材编写者——朱正威先生的生命哲学教育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这将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将生命观念根植于学生内心,帮助他们养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比喻在遗传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喻在遗传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概念转变的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概念转变的必要性 |
二、深度学习至关重要 |
三、概念转变与深度学习密切相关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二、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概念转变相关理论 |
一、前科学概念 |
二、概念转变 |
三、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
第二节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 |
一、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 |
二、深度学习的特征 |
三、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
四、深度学习评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元认知理论 |
三、情境认知理论 |
四、认知灵活性理论 |
第三章 基于概念转变的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 |
第一节 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为基础的深度学习评价模型 |
二、深度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本质 |
三、“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及修缮 |
第二节 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
第四章 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流程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信效度分析 |
第六节 教学设计案例 |
一、前期分析 |
二、教学过程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学习成绩分析 |
第二节 深度学习情况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2)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一、科学史与生物科学史 |
二、科学概念 |
三、前概念 |
四、概念转变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实验研究法 |
五、案例研究法 |
第五节 研究对象 |
第六节 研究流程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科学史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将科学史引入教育的历史回顾 |
二、中美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三、近十年我国生物科学史教育的研究趋势 |
四、科学史的教育价值——促进科学知识的建构 |
第二节 前概念的研究现状 |
一、前概念的探查 |
二、前概念的来源和特点 |
第三节 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之于概念转变的实证研究 |
一、理论基础 |
二、实证研究 |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的科学史 |
第一节 科学史内容对应的核心概念 |
第二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各级概念的整理与分析 |
第三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的探查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命题陈述表 |
二、概念图 |
三、开放式问卷 |
四、二段式测验问卷 |
五、教师针对性问卷 |
第四节 问卷结果及分析 |
一、开放式问卷结果分析 |
二、二段式测验问卷结果分析 |
三、教师针对性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五节 “遗传因子的发现”前概念及其归因 |
第四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的建构程序 |
一、与科学史发展方式相平行的前概念转变策略 |
二、其他前概念的转变策略 |
第二节 科学史教学策略的教学实施 |
一、教学前测 |
二、教学环节 |
第三节 概念转变教学效果的检测 |
一、概念转变教学效果评价 |
二、科学概念构建效果评价 |
三、学生课后访谈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建构出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
二、利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具备可行性和一定的教学效果 |
三、归纳总结前概念的成因 |
四、为运用高中生物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提供了教学案例 |
第二节 教学启示与建议 |
一、提高科学史教学的意识 |
二、提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关注度 |
三、重视前概念对学生概念构建的影响 |
四、大胆尝试将科学史策略用于概念转变教学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主要的科学史内容与核心概念对应表 |
附录Ⅱ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的命题陈述表 |
附录Ⅲ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的开放式问卷 |
附录Ⅳ 高中“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二段式测验问卷 |
附录Ⅴ 教师问卷 |
附录Ⅵ 教学前测卷 |
附录Ⅶ 教学后测卷 |
附录Ⅷ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 |
致谢 |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前科学概念调查及转变研究 ——以兰州市XX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2.掌握学生前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
3.个人教学实践的反思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核心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3.研究理论基础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研究实施 |
1.现状调查阶段 |
2.实践研究实施阶段 |
3.课堂实践效果评估阶段 |
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前科学概念调查研究 |
(一)学生层面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 |
2.初中生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的来源 |
3.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与课堂教学概念转变效果的关系 |
4.学生前科学概念调查结论 |
(二)教师层面访谈结果与分析 |
1.教师对前科学概念的认识情况 |
2.教师视角下学生前科学概念的具体体现 |
3.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概念转变教学方法 |
4.课堂教学中揭示前科学概念的有效性 |
5.教师访谈结论 |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1.学生层面 |
2.教师层面 |
四、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 |
(一)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
1.课前诊断 |
2.创设情境 |
3.设置问题 |
4.科学探究 |
5.利用概念图 |
6.建构物理模型 |
(二)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 |
1.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实践研究过程 |
2.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案例呈现与分析 |
(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概念转变效果评估 |
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学生学业水平效果评估 |
2.学生顽固性的前科学概念概念转变效果评估 |
3.学生对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有效性效果评估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转变教学建议 |
1.提升教师生物学核心素养 |
2.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3.加强概念转变中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
(三)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生物的运动和行为”前科学概念调查问卷表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一 |
附录四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学期中试卷 |
附录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单元检测试卷 |
附录六 教学案例设计 |
附录七 学生访谈提纲二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趣味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
1.1.2 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
1.1.3 新课改的要求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 |
1.3.2.2 实际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4.5 理论联系实际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趣味性教学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趣味的释义 |
2.1.2 趣味性教学 |
2.2 趣味性教学的特征 |
2.2.1 趣味性 |
2.2.2 灵活性 |
2.2.3 创新性 |
2.2.4 启发性 |
2.3 趣味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2.3.1 多方面兴趣理论 |
2.3.2 强化理论 |
2.3.3 生物学核心素养 |
2.4 趣味性教学的意义 |
第3章 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学环节之“趣”的体现 |
3.1 .导入之“趣” |
3.2 新知识之“趣” |
3.3 小结之“趣” |
第4章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方法 |
4.4 调查内容 |
4.4.1 教师访谈调查内容 |
4.4.2 学生问卷调查内容 |
4.5 调查问卷(教师访谈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
4.6 关于生物教师运用趣味性教学的访谈调查 |
4.6.1 高中生物教师的基本信息 |
4.6.2 高中生物教师对趣味性教学的态度或应用情况 |
4.6.3 趣味性教学的应用所遇到的问题及趣味性教学的作用 |
4.7 高一学生对趣味性教学的问卷调查 |
4.7.1 高一学生的相关信息 |
4.7.2 高一学生对趣味性教学的相关态度 |
4.7.3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建议 |
4.8 调查结果的分析 |
4.8.1 教师方面 |
4.8.2 学生方面 |
第5章 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
5.1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案例 |
5.1.1 选课依据 |
5.1.2 教学过程 |
5.2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案例 |
5.2.1 选课依据 |
5.2.2 教学过程 |
第6章 趣味性教学课堂实施前后学生反馈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趣味性教学的应用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2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现状的访谈问卷(教师版) |
附录3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前测试题 |
附录4 高中生物趣味性教学后测试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 |
1.1.2 新课程标准与高考的要求 |
1.1.3 生物学课程教学本身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教育实验法 |
1.5.3 问卷调查法 |
1.5.4 访谈法 |
1.5.5 课堂观察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物理模型建构概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模型 |
2.1.2 模型的分类 |
2.1.3 物理模型 |
2.1.4 物理模型教学 |
2.1.5 物理模型建构 |
2.2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2.1 戴尔的经验之塔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与物理模型建构相关的知识 |
2.3.1 物理模型建构内容的选取标准 |
2.3.2 物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
第3章 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应用 |
3.1 《分子与细胞》模块中适合开展物理模型建构的内容梳理 |
3.2 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3.2.1 模型一:模拟氨基酸结构通式 |
3.2.2 模型二: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
3.2.3 模型三:模拟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
3.2.4 模型四:核苷酸分子结构模型 |
3.2.5 模型五: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
3.2.6 模型六: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
3.2.7 模型七:ATP分子结构模型 |
3.2.8 模型八:模拟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
3.2.9 模型九: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模型 |
3.2.10 模型十:细胞的生命历程模型 |
第4章 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
4.1 测评材料、评分规则及统计工具 |
4.1.1 测评材料 |
4.1.2 评分规则 |
4.1.3 统计工具 |
4.2 研究过程 |
4.2.1 研究前期准备 |
4.2.2 实验实施过程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关于学生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3.2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分析 |
4.3.3 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结果分析 |
4.3.4 关于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感悟 |
5.1 研究结论 |
5.2 开展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建议 |
5.3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 B: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表 |
附录 C:生物学考试试卷 |
附录 C.1:前测试卷 |
附录 C.2:后测一试卷 |
附录 C.3:后测二试卷 |
附录 D:成绩表 |
附录 D.1:前测成绩 |
附录 D.2: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一成绩 |
附录 D.3: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二成绩 |
附录 E:访谈记录表 |
附录 F:部分学生作品展示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获奖情况 |
(8)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社会发展的需要 |
2.课程改革的需要 |
3.人类发展的需要 |
(二) 国内外社会责任培养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核心素养 |
2.生物学核心素养 |
3.社会责任 |
(四)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意义 |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 学生问卷调查 |
1.调查内容和对象 |
2.问卷的编制 |
3.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4.小结与反思 |
(二) 教师访谈调查 |
1.访谈内容 |
2.结果分析 |
3.小结与反思 |
三、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与教学策略分析 |
(一) 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分析 |
1.在必修一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
2.在必修二中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
(二) 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教学策略分析 |
1.教学策略的选择依据 |
2.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社会责任培养策略 |
四、基于社会责任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实施建议 |
(一) 侧重“社会参与意识”的教学设计 |
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案例 |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二) 侧重“生产实践意识”的教学设计 |
1.《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案例 |
2.《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三) 侧重“环境保护意识”的活动设计 |
1.“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实践活动设计案例 |
2.“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实践活动设计案例分析 |
(四) 侧重“健康生活意识”的教学设计 |
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案例 |
2.《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五) 实施建议 |
五、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1.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现状 |
2.当前社会责任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
3.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策略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培养案例分析 |
(二) 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三) 不足与展望 |
1.存在的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9)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研究 ——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习作训练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基于“语文课标”要求 |
2.基于个人工作实践 |
3.基于学生未来发展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理论依据 |
1.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写作系统理论 |
二、第二学段语文教材预设的“感·知·用”习作训练 |
(一)习作单元“感”的训练对象 |
(二)习作单元“知”的训练对象 |
(三)习作单元“用”的训练对象 |
三、第二学段语文“感·知·用”习作训练的现状调查 |
(一)样本描述 |
(二)习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
1.事例感知不具体 |
2.模仿内化不到位 |
3.方法运用不恰当 |
(三)习作训练中问题的原因 |
1.教师层面:三轻重 |
2.学生层面:三不足 |
3.家庭层面:三缺少 |
四、第二学段语文“感·知·用”习作训练的基本模式 |
(一)“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的界定 |
1.“感”是感知 |
2.“知”是认知 |
3.“用”是运用 |
4.“感·知·用”的习作训练模式界定 |
(二)明确三个关键点 |
1.体感是基础 |
2.认知是关键 |
3.运用是目标 |
(三)注重五个关键要素 |
1.言之有物 |
2.言之有情 |
3.言之有理 |
4.言之有序 |
5.言之有文 |
(四)习作训练模式图解 |
五、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的实践意义 |
(一)激活了学生的感知热情 |
(二)构建了学生的认知体系 |
(三)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 |
六、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的实施策略 |
(一)教师主动有效作为 |
1.开展主题活动,唤醒学生事例感知 |
2.依托范文引路,提升学生模仿技巧 |
3.重视口语表达,铸就学生语言运用 |
(二)学生自觉有效迁移 |
1.围绕生活,事例积累勤感知 |
2.知晓方法,日记练笔常模仿 |
3.延伸课外,个性表达乐展示 |
(三)家庭自动有效督促 |
1.点滴入手:孩子习作感知从“小”抓起 |
2.言传身教:孩子习作认知从“精”教化 |
3.持之以恒:孩子习作运用从“准”落实 |
七、结语 |
附表1:部编本第二学段“习作主题”分类汇总表 |
附表2:三年级习作主题“感·知·用”分类统计表 |
附表3:四年级习作主题“感·知·用”分类统计表 |
附表4:“习作运用”近5年相关度最高的硕博论文统计表 |
附录5: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及其获奖 |
(10)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源起 |
1.1.1 生物学教育蕴涵独特的生命哲学教育价值 |
1.1.2 生物学课程标准渗透生命哲学教育思想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朱正威生物学教育教学的研究 |
1.2.2 朱正威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
1.2.3 朱正威教材理念的研究 |
1.2.4 朱正威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生命哲学的概念界定 |
2 朱正威先生和生命哲学教育思想 |
2.1 朱正威先生生平简介 |
2.2 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3 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的内涵 |
2.3.1 生命的物质观 |
2.3.2 生命的系统观 |
2.3.3 生命的发展观 |
2.3.4 生命的矛盾观 |
3 生命哲学教育思想落实于教材 |
3.1 生命的物质观 |
3.2 生命的系统观 |
3.3 生命的发展观 |
3.4 生命的矛盾观 |
4 生命哲学教育思想渗透于课堂 |
4.1 绪论的讲解 |
4.2 细胞的讲解 |
4.3 生物的新陈代谢的讲解 |
5 优化生命哲学教育的途径 |
5.1 优化生命哲学教育的原则 |
5.1.1 渗透性原则 |
5.1.2 科学性原则 |
5.1.3 人文性原则 |
5.1.4 实践性原则 |
5.2 优化生命哲学教育的策略 |
5.2.1 创设学习情境,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生命哲学教育 |
5.2.2 注重大概念,基于生命观念领悟生命哲学教育思想 |
5.2.3 构建知识体系,生命哲学教育思想寓于其中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朱正威先生着述一览表 |
附录二 朱正威先生生物学教案 |
附录三 中学生物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比喻在遗传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概念转变的生物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研究 ——以“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为例[D]. 张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研究[D]. 王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题前科学概念调查及转变研究 ——以兰州市XX中学为个案[D]. 赵桂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趣味性教学在高中生物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D]. 马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7]物理模型建构在《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叶淑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8]高中生物学中社会责任培养研究[D]. 邵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模式研究 ——基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习作训练题[D]. 张艳洁. 黄冈师范学院, 2020(07)
- [10]朱正威生命哲学教育思想研究[D]. 刘永岩.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