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棕油产销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吴卫国[1](2020)在《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跨界经营模式的频现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工具、大数据分析模式全面兴起,各行各业追求生存发展的经营绩效创造与提升越来越重要。随着人力成本、竞争成本及生产运营成本的逐步增加,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绩效创造需要以战略成本管理为核心。战略成本管理由更多的企业作为中长期发展策略来研究与推行,需要将研究理论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行业特性、竞争态势相结合,运用科学的研究工具做好全面分析,找出成本管理的问题和障碍,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落实执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战略成本管理文献进行探讨,采取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战略成本管理特点、研究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和总结。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和波士顿矩阵模型,对快消品行业中生产销售方便面的龙头企业K公司的战略成本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概述K公司以及所在行业现状,解析战略定位现状及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从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两个角度剖析K公司战略成本。然后,对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的问题进行诊断,研究分析出内部价值链战略成本存在问题有生产运营活动成本偏高、经营销售活动成本运用不精准、企业基础设施成本持续上涨、研究与开发成本偏低;外部价值链战略成本存在问题为供应商提供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不明显、客户经营管理与服务不到位、竞争成本运用效果落差大;结构性成本动因方面存在问题有规模经济未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不足、产品多样性过多、信息系统使用不完整;执行性成本动因方面存在问题有产能利用率过低、价值链中的垂直联系欠缺、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信心不足、成本管理指标不够精细。最后,依据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理论和价值链分析工具,针对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战略定位和成本意识、价值链再造与结构性成本优化、管理效率提升与执行性成本优化。K公司在战略定位方面要明确总成本领先及多产品组合的战略,重视内部各个维度及层级管理的差异化,强化每个人、每个环节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内部价值链再造与结构性成本优化方面要重整生产布局,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发挥规模效应,适度提升研发成本的有效投入,加速生产运营环节的技术革新,精简产品品类并优化产品结构。外部价值链强化与结构性成本优化方面要建立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客户端要做到合作共赢与借力使力,加速引进先进信息系统,推广服务外包和共享中心模式。内部价值链提升与执行性成本优化方面,要进行组织设计的重新定位,增强员工信任度,落实KPI绩效管理指标,提升成本管理效率,严格控制资本支出,提升产能利用率,强化生产活动成本指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渠道推力与拉力并行,提升销售活动成本精准度。外部价值链管理精进与执行性成本优化方面,需要加强外部价值链垂直联系,加大竞争对手成本运用,落实和推动执行性成本优化。通过对K公司实际案例的战略成本研究与分析,本人得出战略成本管理研究并非盲目进行,从战略决策层到各项成本要素执行层,都需要强化战略定位和成本意识、重视价值链再造、注重管理效率提升,才会将战略成本管理的效益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为企业的经营绩效提升和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上官小红[2](2018)在《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福建省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华侨政策,分别在侨乡与海外展开了侨务工作。论文以现有档案资料为基础,对此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指出民国时期中央政府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而侨乡政府的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是研究的薄弱环节。闽省政府施行的侨政是基于海外华侨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章主要阐述这一时期闽籍华侨在海外的人口规模约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三分之一,大量集中于东南亚;其经济实力颇为可观;闽籍华侨在海外的华侨教育与华文报纸方面的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而闽属社团与闽籍侨领亦在华侨社会中有重要的影响。第二章则论述民国时期福建省侨务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责、机构自主性等,这些机构处理的侨务工作以侨乡事务为主,海外事务相对较少。论文将华侨政策与侨务工作分为侨乡施政与海外侨政两个部分。福建省府的侨乡施政内容较多,为保持章节平衡,故将其分为上下两章,第三章与第四章包括了出入境管理制度的演变与完善,尤其是战时兵役制度对华侨出入境的影响尤大;省府争取侨汇,动员与鼓励华侨汇寄侨款,支持银行与邮局介入侨汇工作,疏导战时侨汇汇寄阻隔,清理积压侨汇等;省府积极传达中央政府对华侨投资的鼓励政策,并因地制宜地制定福建省的鼓励政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华侨积极参与不同行业的投资,如战时的矿产、垦殖等,并承诺为华侨回国投资之实业提供便利与保护;倡导侨办教育,出台褒奖华侨兴资办学的政策,并对这些私立学校加强监管,要求设立校董会并向政府立案,鼓励华侨配合政府开展五年教育计划;为弥补侨务机构的不足,省府对归侨团体加强管控并使之协助政府处理侨务工作,如处理华侨出入境手续、协助赈济侨胞及引导华侨等工作;太平洋战争后,华侨大量回国,省府积极开展救济困难归侨侨眷的工作,设立了许多临时救济机构,负责救济工作,包括紧急救济与生产救济;为赢取海外闽籍华侨的侨心,保护归侨侨眷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保护其免受勒索与压迫,处理侨民诉讼案件,除此之外,采取一些针对归侨侨眷的优惠政策等。第五章是关于民国时期的福建海外侨政。从第一章中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侨情可知,闽籍华侨社会及其社团组织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央政府对海外闽属社团加强管理,在此基础上,省府努力争取华侨社团的支持,交由其主导劝募工作,并利用其宣传闽省政,福建省政府的海外侨务工作离不开闽属华侨社团的支持与配合,闽属华侨社团也借此提出省府改善侨乡政治等。海外宣慰、宣传亦是侨乡政府追求经济利益与争取侨心的重要工作;民初,闽省府积极呼吁外交部交涉荷属华侨升旗被虐案,闽省民政厅第四科还发表了保护海外闽侨的声明,战后吁请保护荷属华侨等。论文认为侨乡政府施行华侨政策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基于此,第六章对上述华侨政策及施政情形进行效果分析,认为福建的侨政以侨乡政策为主,争取侨汇、鼓励华侨投资、倡导侨资兴学、管理归侨团体等内容有明显的成效。但在管理出入境侨民、保护归侨侨眷等内容中难以落实到位,尤以争取侨心之关键的保护归侨侨眷的政策弊端最为显着。侨乡施政在经济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政治上则少有成效。而海外侨政则受制于各种因素,使侨乡政府难以插手,仅能通过对海外侨团的管理与宣慰、各种途径的宣传及少有的保护华侨措施以加强其向心力,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保护海外华侨的效果并不显着。
曾吉彬[3](2016)在《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把“饭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是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都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耕地保护制定了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系列工程、生物措施,最终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生产、实现全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供有力措施。同时,重庆既是粮食产销平衡区,又是南方稻作示范区,还是统筹城乡配套试验区。但是,重庆当前人均常用耕地仅约0.65亩,中低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98%,全市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坝的面积比又为76:22:2。受此复杂地形因子影响,存在土地细碎度大、耕地质量低、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不高、基础设施不足、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值此,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打造基本农田的目标任务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作者带着:基本农田的位置在哪里?建设难度与时序又如何?可用哪些关键指标去验证?建设后的效应到底怎么样?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通过采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为基础→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为操手→近30年基本农田的土壤碳增汇为验证→基本农田建设后的综合效应评价为总结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创新做好耕地保护的同时,透过土壤碳(C)汇管理的视角,去研究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以期为重庆乃至西南山地丘陵区,在下一步基本农田建设中,实现即能做好耕地保护,同时又能推进土壤碳(C)汇管理的“双目标”路径,建立合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获取成果如下:(1)永久性基本农划定(1)在垫江县基本农田划定的过程中,以下四个指标:灌溉保证率、降雨量、交通和农村居民点辐射,拥有明显的自身优势。自然条件中,灌溉保证率和耕地连片性的综合权重最大。土壤质量中,土壤有机碳在层次分析法下权重最大。距离条件中,入选耕地受城镇的辐射作用明显、区位优势突出。(2)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参考为:灌溉保证率>耕地连片性>城镇的辐射>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程度。入选耕地的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后备型等级中,在数量统计和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定差异。约束条件下的调出中,基层更多的选择是优势耕地(即重点型和适宜型),最终划定成果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其适宜型和调控型的面积比例增大,重点型和后备型的面积比例减小。(3)第三章节中,构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体系方法,适宜于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能够实现“保耕地红线、保经济增长”的双目标,为下一步西南山地丘陵区的补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2)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1)垫江县基本农田的综合质量,在空间上呈显着区域差异性,质量较高的主要位于明月山、黄草山和鹤大台地围成的槽谷区。难度系数宏观格局上,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很好的对应性,但在细部差别上,质量综合指数与建设难度系数又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空间关系。证明,在总体格局上,耕地质量的综合指数控制着基本农田建设的难度系数。(2)建设区的设置,不仅要根据建设时序的先后安排,还要兼顾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将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划分为三个大区:西部明月山下边缘区的渝巫路沿线,服务于多功能农业发展区。明月山-黄华山所夹的槽谷区,服务于标准化粮油基地区。以鹤大台地为中心的高滩河右岸,服务于立体循环农业区。(3)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好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性,不能就建设而论建设,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整合和协调各资源要素的发展。(3)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1)基本农田socd在1980s和2011年均低于非基本农田,不同截面年份间socd净增量的表现态势为:基本农田>非基本农田。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的增减量,均主要体现在水稻土和紫色土。在1980s和2011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和soc储量,均呈现出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尤其socd更为明显。基本农田soc储量的空间分布以“山”字型形态为主。(2)近30年基本农田socd年均增速率(79.56kgha-1yr-1)高于非基本农田的(68.99kgha-1yr-1)。基本与非基本农田的固碳、相对平衡和丢碳的面积比,未呈现出显着的差异。影响近30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年均变化速率的主要因子,是socd1980s>全n密度>c/n比,可见地形因子和土壤管理因子的影响较小。其中,socd1980s有负影响作用,全n密度和c/n比则恰恰相反。(3)基本农田socd的增幅,高于非基本农田。证明研究区基本农田的位置确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也证明在土壤碳增汇层面上,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投入,切实取得一定的效应。(4)基本农田效应评价(1)垫江县基本农田建设前后的工程实施效果较为显着:在项目区水平,建设后耕地连片性、道路通达度、排灌条件、景观生态功能等的提升较为显着。在县域尺度上,建设后的综合效应均较建设前有较为显着的提升,尤其是高滩河右下方的鹤大台地区综合效应较为显着。(2)基本农田建设后耕地连片度、耕地破碎度、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的空间变异性增加较为显着,与其他指标相反的是,道路通达度、路网密度、林草地比重的差异性程度略微降低,而农民满意度的空间变异程度明显降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主要是立地条件、基础欠账、产业发展等所决定的,未来基本农田建设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来进行选址。(3)基本农田建设的差别化与效应的差别化、均质化兼顾,是建设选址与效应评估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这一科学认识可为纠正目前建设的遍在性思路提供科学依据。
唐盛尧[4](2008)在《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增无减,区域合作经济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组织相继发展壮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加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相邻,处于类似的发展阶段,又大都是农业国,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双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着力于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中国和东盟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和贸易比较优势,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积极探索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尽管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劳动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政策、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产品产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仍以互补为主,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总体上有利于扩大双边的农产品贸易,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增强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本文进一步通过对现有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开展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战略选择建议。文章认为,应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在农业上的各自比较优势,积极有效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业合作的区域合作战略、国家合作战略、贸易促进战略、投资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信息共享战略等。
黄循精[5](2004)在《2003年东盟棕油的产销动态》文中研究说明
黄循精[6](2004)在《2003年世界棕油的产销动态》文中研究指明
黄循精[7](2003)在《世界棕油产销动态》文中研究说明 1 收获面积 2002年世界油棕的收获面积为1 077.48万公顷,比2001年的1 052.29万公顷增加了25.19万公顷。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国,2002年油棕的收获面积为337.00万公顷,占世界油棕收获面积的31.28%;其次是尼日利亚318.00万公顷,占29.51%;第三位是印度尼西亚,收获面积为240.00万公顷,占22.27%。其他主
周中坚[8](1997)在《东南亚:广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文中研究表明东南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中国和印度之间、区位优越从古至今一至是东西航道的咽喉和南北交通的要冲。其陆地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人口4.45亿,东南亚拥有丰富的并以其特色闻名于世的生物和矿物资源,很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占世界首位或者排在前列,例如稻米、橡胶、棕油、椰子、柚木、藤条等农林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锡的储量位全球之冠。
杨炳安[9](1978)在《国外油棕生产和科研近况》文中研究表明 一、产销近况油棕属棕榈科油棕属,为单子叶植物。野生油棕广泛分布于西非热带地区,估计分布面积广达5,000万亩。产地居民广泛利用野生油棕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油棕的商业栽培始于1911年,至今才不过60多年。在六十年代以前,油棕栽培发展缓慢。近十多年来由于世界市场植物油料需求殷切,油棕栽培和加工技术
石玉昌[10](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指出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二、世界棕油产销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棕油产销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基本思路 |
二、研究采用方法 |
三、研究总体框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理论 |
一、战略成本管理特点 |
二、战略成本管理体系 |
第三节 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工具与模型 |
一、价值链分析法 |
二、波士顿矩阵模型 |
第三章 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K公司概况及战略定位分析 |
一、K公司所在行业概况 |
二、K公司概况 |
三、K公司战略定位分析 |
第二节 K公司战略成本现状分析 |
一、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模式 |
二、K公司内部价值链成本分析 |
三、K公司外部价值链成本分析 |
第四章 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问题诊断 |
第一节 内部价值链战略成本存在问题 |
一、生产运营活动成本偏高 |
二、经营销售活动成本运用不精准 |
三、企业基础设施成本持续上涨 |
四、研究与开发成本偏低 |
第二节 外部价值链战略成本存在问题 |
一、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成本优势不明显 |
二、客户经营管理与服务不到位 |
三、竞争成本运用效果落差大 |
第三节 成本动因分析 |
一、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 |
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 |
第五章 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改进方案及建议 |
第一节 强化战略定位和成本意识 |
一、明确总成本领先及优质产品结构的战略定位 |
二、重视内部管理差异化 |
三、强化战略成本管理意识 |
第二节 价值链再造与结构性成本优化 |
一、内部价值链再造与结构性成本优化 |
二、外部价值链强化与结构性成本优化 |
第三节 管理效率提升与执行性成本优化 |
一、内部价值链管理效率提升与执行性成本优化 |
二、外部价值链管理精进与执行性成本优化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需要强化战略定位和成本意识 |
二、需要重视价值链再造与结构性成本优化 |
三、需要注重管理效率提升与执行性成本优化 |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民国时期海外闽籍华侨概况 |
第一节 民国时期闽籍华侨数量估算与海外分布 |
第二节 闽籍华侨的经济地位与职业结构 |
第三节 闽籍华侨的文教社团及其影响力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务机构设置与侨务理念的演变 |
第一节 福建暨南局的兴废 |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闽省的侨务机构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上) |
第一节 出入境管理与移民 |
第二节 争取与疏通侨汇 |
第三节 鼓励华侨回省投资政策 |
第四节 倡导侨办教育 |
第四章 民国时期福建侨乡施政(下) |
第一节 侨政与福建归侨团体的兴起 |
第二节 福建归侨侨眷之战时救济 |
第三节 保护归侨侨眷 |
第五章 民国时期福建海外侨政 |
第一节 管理与密切联络海外闽侨社团 |
第二节 海外宣慰与宣传 |
第三节 保护海外华侨 |
第六章 侨政效果 |
第一节 侨乡施政效果 |
第二节 海外侨政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基本农田的阐释 |
1.1.1 农田阐释 |
1.1.2 基本农田阐释 |
1.1.3 永久性基本农田阐释 |
1.1.4 基本农田建设阐释 |
1.2 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
1.2.1 粮食阐释 |
1.2.2 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
1.2.3 重庆粮食产销平衡区阐释 |
1.3 基本农田相关研究 |
1.3.1 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
1.3.2 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研究 |
1.3.3 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研究 |
1.3.4 基本农田效应评价研究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4 研究内容 |
2.5 研究方案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重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概况 |
3.1.2 研究思路 |
3.1.3 研究方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耕地决策指标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结果 |
3.2.2 耕地综合评价的优劣排序结果 |
3.2.3 耕地综合评价的优先级别 |
3.2.4 最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重庆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研究思路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数据来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本农田综合质量评价 |
4.2.2 基本农田建设难度测算 |
4.2.3 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2.4 基本农田建设模式构建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重庆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思路 |
5.1.3 研究方法 |
5.1.4 数据来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本(非基本)农田不同地势条件的分布特征 |
5.2.2 近30年基本(非基本)农田SOC总体特征比对 |
5.2.3 近30年基本(非基本)农田SOC动态演变分析 |
5.2.4 近30年影响基本(非基本)农田SOC因素识别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重庆基本农田效应评价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研究思路 |
6.1.3 研究方法 |
6.1.4 数据来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项目建设前后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6.2.2 村级尺度改善土壤条件效应评价 |
6.2.3 村级尺度改善耕作条件效应评价 |
6.2.4 村级尺度改善设施条件效应评价 |
6.2.5 村级尺度改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
6.2.6 村级尺度提升农民满意效应评价 |
6.2.7 县域尺度综合建设效应评价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结论与讨论 |
7.1.1 主要结果 |
7.1.2 重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2.1 研究特色 |
7.2.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与参与课题 |
(4)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东盟农业 |
1.2.2 中国-东盟农业的比较优势 |
1.2.3 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和方法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1.1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2.2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2.2.1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2.2.2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2.2.3 国内资源成本法 |
2.2.4 成本分析法 |
2.2.5 价格比较法 |
第三章 中国和东盟农业概况 |
3.1 中国农业概况 |
3.1.1 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
3.1.2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
3.2 东盟农业概况 |
3.2.1 东盟经济发展概况 |
3.2.2 东盟农业发展概况 |
3.3 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生产情况 |
3.4 中国和东盟农业特点 |
3.4.1 中国和东盟农业共同特点 |
3.4.2 中国和东盟农业的差异性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农业生产比较分析 |
4.1 农业自然资源比较 |
4.1.1 农业气候条件 |
4.1.2 土地资源情况 |
4.2 农业劳动力资源比较 |
4.3 农业技术比较 |
4.3.1 农业集约化水平比较 |
4.3.2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比较 |
4.3.3 中国和东盟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的比较 |
4.4 农业生产政策比较 |
4.5 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 |
4.6 主要农产品产量比较 |
4.6.1 粮食产量比较 |
4.6.2 水果和蔬菜产量比较 |
4.6.3 热带作物产量比较 |
4.6.4 畜产品产量比较 |
4.6.5 水产品产量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农产品贸易情况 |
5.1.1 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
5.1.2 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情况 |
5.1.3 中国农产品主要进出口市场 |
5.2 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情况 |
5.2.1 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
5.2.2 东盟主要农产品和投入品的进出口情况 |
5.2.3 东盟农产品进出口主要市场 |
5.3 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 |
5.3.1 双边农产品贸易总体情况 |
5.4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
5.4.1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5.4.2 中国与东盟大类农产品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5.4.3 中国与东盟几种主要农产品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5.4.4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与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综合分析 |
6.1 中国与东盟农业综合比较优势 |
6.1.1 中国和东盟的国别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
6.1.2 中国和东盟农产品种类比较优势 |
6.2 中国和东盟农业比较优势变动趋势分析 |
6.2.1 中国和东盟农业过去比较优势的变化分析 |
6.2.2 中国和东盟农业未来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3 中国和东盟农业未来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情况 |
7.1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背景 |
7.2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情况 |
7.2.1 高层互访和人员交流 |
7.2.2 人力资源开发 |
7.2.3 农业贸易促进 |
7.2.4 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
7.2.5 小型合作示范项目 |
7.2.6 农业投资 |
7.2.7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合作 |
7.3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机制 |
7.3.1 双边机制 |
7.3.2 多边机制 |
7.4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八章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战略选择 |
8.1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基本原则 |
8.2 充分利用多边合作机制,实现共赢 |
8.3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战略选择 |
8.3.1 区域合作战略 |
8.3.2 国家合作战略 |
8.3.3 贸易促进战略 |
8.3.4 投资战略 |
8.3.5 产品战略 |
8.3.6 技术战略 |
8.3.7 农业信息共享战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2003年东盟棕油的产销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收获面积 |
2 产量 |
2.1 油棕果 |
2.2 棕油 |
2.3 棕仁油 |
3 单产 |
4 出口量 |
4.1 棕油 |
4.2 棕仁油 |
5 出口金额 |
5.1 棕油 |
6 进口量 |
6.1 棕油 |
7 进口金额 |
7.1 棕油 |
7.2 棕仁油 |
(6)2003年世界棕油的产销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收获面积 |
2 产量 |
2.1 油棕果 |
2.2 棕油 |
2.3 棕仁油 |
2.4 单产 |
3 出口量 |
3.1 棕油 |
3.2 棕仁油 |
4 出口金额 |
4.1 棕油 |
4.2 棕仁油 |
5 进口量 |
5.1 棕油 |
5.2 棕仁油 |
6 进口金额 |
6.1 棕油 |
6.2 棕仁油 |
7 价格 |
7.1 生产价格 |
7.2 出口价格 |
7.3 进口价格 |
(8)东南亚:广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欣欣向荣的东南亚市场 |
1、1990年,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2911亿美元,其中出口1420亿美元,进口1491亿美元。 |
2、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正以比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前者为两位数,后者为一位数)。 |
3、东南亚出口商品的构成。 |
4、东南亚进口贸易的构成。 |
5、东南亚贸易市场仍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但东盟内部贸易的比重正在增加。 |
6、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 |
二、东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巨大潜能 |
1、东南亚华人资本的雄厚实力。 |
2、东南亚的经济技术优势。 |
3、东南亚日益扩大的投资、工程承包与劳务市场。 |
三、广西与东南亚经贸关系的进展与不足 |
四、发展广西对东南亚经贸关系的建议 |
1、充分认识东南亚在广西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
2、抓住历史机遇,全方位开拓东南亚市场;根据不同的类型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贸易策略。 |
3、以点带面,实行贸易的区域推进战略。 |
4、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加大其技术含量,力创国际名牌。 |
5、扩大机电产品的出口,提高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使之成为出口的支柱产品。 |
6、继续下功夫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让外资进得来,留得下,能够有所作为。 |
7、多种渠道,主动上门。 |
8、充分利用广西的地缘优势,建立广西与东南亚直接的立体交通体系。 |
9、加大宣传和研究力度,让广西更多地认识东南亚,让东南亚更深地了解广西。 |
(10)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4 文献综述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
3.3.1 农耕经济 |
3.3.2 旅游 |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
4.3.1 人才、知识困境 |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
4.3.3 技术、资金困境 |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世界棕油产销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K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 吴卫国.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2]民国时期福建侨务研究[D]. 上官小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3]重庆市基本农田建设与效应评价研究[D]. 曾吉彬. 西南大学, 2016(12)
- [4]中国—东盟农业比较优势与合作战略研究[D]. 唐盛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5]2003年东盟棕油的产销动态[J]. 黄循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4(12)
- [6]2003年世界棕油的产销动态[J]. 黄循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4(08)
- [7]世界棕油产销动态[J]. 黄循精.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3(12)
- [8]东南亚:广西对外开放的战略方向[J]. 周中坚. 广西社会科学, 1997(05)
- [9]国外油棕生产和科研近况[J]. 杨炳安. 热带作物译丛, 1978(05)
- [10]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