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一、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徐乐怡[1](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喻修远[2](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李海燕[3](2020)在《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城市规划急需探索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创新和变革,即如何实现规划与市场的最佳分工;同时,精细化管控以及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共识。因此,适应产业用地发展、区别于其他类型用地的控规控制指标优化研究,是当下规划精细化管控的必然趋势。就园区产业用地而言,其作为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空间,不同于一般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项目投资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园区建设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传统控规的控制指标是一个常规通用的内容体系,服务于各类建设用地,整体上重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这样普适的控制内容,对产业用地的控制稍显不足,对产业园区转型缺少持续的管控和引导。本文着眼于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研究,结合对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控规对产业项目以及市场发展的适应能力。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缘起,引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对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适应性规划和弹性规划的理论以及应用的评述,并总结两种规划方法的异同点,第二个方面是对已有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探索研究进行归纳评述;第三章是将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内容与产业用地发展诉求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控规的规划控制要求与项目实践存在的不适应矛盾,并结合对英国简化规划区、美国区划制度改革的政策制度经验的分析研究,为产业用地控规适应性研究提出优化方向;第四章节是对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的实证分析,结合访谈资料,从园区发展阶段性问题以及控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产业用地控规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通过对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对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以及控制方式进行思辨,结合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指出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在第六章节中,提出控规指标分层控制的优化策略,以底线思维应对产业用地发展的不确定性,弱化地块控制,强调控制单元控制,为产业企业自组织特性的发挥以及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留有余地;第七章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产业用地未来发展。

陈伟杨[4](2020)在《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经多个发展阶段,取得较为显着的成就,但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开发区系统的复杂性加剧了开发区发展的脆弱性,因此,探究一种能够科学量化开发区韧性的测度方法,对于客观、直观系统地反映不同开发区的韧性情况特征,提升开发区应对变化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适应性循环理论、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指导,从综合视角论述了开发区韧性的概念,分析了开发区韧性的系统结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提出了开发区韧性的测度方法,并以湖南省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提升开发区韧性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开发区韧性的实质是开发区在面对发展进程中不确定的危机与扰动、积极进行自我适应与创新、减少发展的脆弱性,即开发区维持长期发展的能力以及该开发区对于遭受急性冲击而做出积极回应的能力。其大小与开发区其产业发展、资源禀赋、政策及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等密切相关,具有动态演化性、非均衡性、复合多元性、网络关联性等特征。(2)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开发区韧性系统是由多个适应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由生态、设施、经济、社会四大类资源要素分别构成开发区韧性四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通过多重多样的社会网络形成循环。当部分网络节点断开、功能受损时,各子系统可以自发地建立新的内外链接,确保系统整体在危机中实现动态自适应。(3)开发区韧性是由开发区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更新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开发区韧性的大小必然受到四个子系统的影响,经济子系统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生态子系统与设施子系统是维系开发区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必要基础和基本载体,而社会子系统则为开发区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当开发区在面对不确定性扰动时,其发展路径主要经历抵御-恢复-再组织-更新四个阶段,各子系统在危机之后不断转型升级,彼此联系增强,增长潜力继续维持,开发区韧性不断增强。(4)开发区韧性测度主要从抵御力、恢复力、再组织力、更新力4个方面进行,指标层包括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指数,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单位面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园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内部经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园区财政总支出比等30个指标。并运用离差标准化法和熵值法测度开发区韧性结果。(5)进行开发区韧性评估案例研究。选取湖南省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为案例,进行韧性测度。通过研究发现,韧性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产业园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而中等韧性水平的开发区在全省四大板块均有分布,基本均衡,韧性水平较低的开发区主要均分布在湘南湘西地区。开发区韧性提升可从统筹园区韧性规划、分类指导、维持经济稳健属性、创新驱动等方面开展。

李鑫[5](2020)在《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呈现从物流服务载体转变为产业组织中心的趋势,各类资源要素不断聚集。2018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联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我国首部国家级“物流枢纽”专项规划——《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以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构建全国物流枢纽网络,赋予了国家物流枢纽深刻的发展内涵,以期引领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物流枢纽规划的落地实施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确定其在承载城市中的具体位置。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分析方法体系,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确保国家物流枢纽能按既定发展路径发挥最大效能,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本文在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阐述了国家物流枢纽的提出背景、基本类型和宏观布局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基本内涵,总结梳理了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特征,提出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总体思路。(2)提出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方法。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基于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内涵,从基础运营支撑、干支配业务衔接、国际物流服务、产业协同联动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27项具体指标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国家物流枢纽选址评价模型。为使选址适应于未来物流需求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需求分析与预测,提出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借助断裂点轨迹模型分析国家物流枢纽的服务范围,提出灰色预测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相结合的货运量预测方法,结合货源区域需求分担率计算得到需求点需求量。(3)提出设施集约度指标衡量国家物流枢纽与联动设施的空间集约水平,以供给分析、需求分析结果为模型输入,构建了具有类型差别化、决策一体化特点的国家物流枢纽多目标选址模型。基于NSGA-II,设计了多目标模型Pareto最优解的求解算法,提出基于目标达成率指标的Pareto最优解对比分析方法。(4)以长沙市为例,运用本文提出方法进行了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实证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图24幅,表33个,参考文献81篇。

王美霞[6](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欧阳晓[7](2020)在《基于共生理念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模拟及优化调控》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由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城市群是实施开发的重点区域和优先区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则明确了城市群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与城市地区相比,城市群是城市用地扩张的聚集地,持续高强度和粗放式的国土开发给城市群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使得在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日益重要。因此,将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通过模拟城市用地扩张的不同情景,科学划定城市群增长边界,制定相应的管控模式,提出综合的增长边界管控体系,是优化城市群国土空间结构、保障城市群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地理等数据,综合运用城市用地扩张强度、景观扩张指数、非线性回归、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等方法,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的城市用地扩张时空特征、扩张质量、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机制、扩张模拟以及增长边界划定等内容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旨在解决三个关键科学问题:(1)探寻影响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在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共生模式下,研究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识别两者间协调共生的平衡点;(3)建立消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冲突的耦合模型,模拟“生态约束”与“增长需求”相结合的不同扩张情景,构建满足城市群发展目标和地域功能的城市群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本研究依据“特征分析-情景模拟-边界划定-优化调控”的逻辑思路,围绕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模拟及其优化调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发展阶段的长株潭城市群,其城市用地扩张具有差异性。时序强度变化方面,扩张强度呈先加强后减弱的趋势。空间格局演变方面,呈“中心-边缘”的扩张格局,扩张类型整体上呈现出由扩散向集聚转变,符合“扩散-集聚”的城市增长理论。扩张质量方面,由于城市用地扩张“吞没”了郊区和农村地区,导致景观破碎化程度、形状复杂度不断上升,景观格局表现出不稳定性;城市群一体化程度和“人口-土地”协同程度逐步增强,“经济-土地”协同程度较高,整体上表现出城市用地扩张质量有所提升。(2)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两大系统之间各要素作用强度表现出阶段性和差异性的特征。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空间三个维度构建了“驱动-协调-约束”共生机制,是实现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发展的理论基础。(3)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发展的关键,以生态的源地、廊道和战略点构成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是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基底。经济社会、自然、可达性以及溢出效应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城市用地扩张产生了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并且社会经济和溢出效应是影响城市用地扩张的主控因素,由此提出了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四力”作用机制框架。(4)在共生机制框架下,结合城市群发展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设定不同的城市用地扩张情景,其中协调共生情景为最优。协调共生情景以节约和高效利用土地为目标,各类用地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满足人类各项需求,最终实现了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目标;该情景有利于保障城市群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原则相一致。(5)基于“空间-功能-形态”属性划定了城市群增长边界。通过创新城市群增长边界管理机制,将生态安全格局与增长空间管控相结合,构建“控制维-拓展维-保障维”的管控模式,并提出“差异-滚动-反馈-弹性”的管控体系。

王琼[8](2019)在《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层面的以城市局部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示范区,兼具了城市新城新区和国家区域政策的二重属性。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至2017年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政策经历了试点探索、战略布局、政策普惠三个阶段,分布甚广的19个国家级新区成为各省级单元图谋的区域增长极与国家战略逐步释放的产物,区间发展差异巨大。为了探讨同一政策框架在不同地域落地带来的不同发展结果,本文选取除舟山群岛新区、雄安新区之外的17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8年夜间灯光遥感影像、LBS热力图数据、POI数据以及各类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从活力广度及强度两个维度对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进行描述,并分析活力广度、强度的增长变化带来的差异;其次选取国家级新区活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回归模型,探索除了地缘本身、发展阶段差异之外,塑造政策效果区域差异的不同因素。在活力表现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一般首先通过资本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活力广度的提升,其次实质经济生产的集聚带来活力强度的提升,二者往往不能同步发生,由此带来阶段性“鬼城”等问题。国家级新区存在均衡型、滞后型、引领型三种增长类型,即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增长速度分别接近、落后、领先于所在城市中心区,多数国家级新区属于均衡型,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多个西部国家级新区属于滞后型,反映国家级新区并非西部城市唯一的建设重点以及西部城市外延扩张的增长特征;广州南沙新区属于引领型,是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在活力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的构想时间比设立时间更重要,新区构想时间对活力广度和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活力广度,即在构想阶段政府就对新区投入建设;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经济实力、新区区位条件、轨道交通对活力强度影响显着,而活力广度与规划布局的紧凑程度有关,经济实力对活力广度影响甚微,即活力广度是城市规划与投资建设决定的,而活力强度也就是实际经济要素的聚集受到城市能级、新区区位、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此外,在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尺度,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以及地铁站可达性的提高对活力强度由有显着促进作用,即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区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会促进新区内部街区的活力集聚。

罗彩霞[9](2019)在《“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 ——以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世界银行首份《营商环境报告》发布以来,营商环境这一主题就广受世界各个经济体关注。从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至今,营商环境也已成为我国的关注热点。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外显,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受重视。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的排头兵与先行者,优化营商环境也成为其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从2015年至今,我国采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优化营商环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体现在营商环境优化结构失衡和供给不足两个方面。“补短板”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这一问题值得探索。本文在梳理了“补短板”、经开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一个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湘潭经开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将其与成都、长沙两个主营业务相似的经开区进行对比后发现,湘潭经开区的营商环境在行政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性资源环境上均存在“短板”,而这些“短板”的存在是由经开区对营商环境的认识不全面、对自身角色定位不明晰、具体优化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面临外部制约等问题造成。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本文在对国内外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经验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补短板”背景,提出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通过树立正确的认知,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明确问题导向;然后通过寻求合法性地位、借助市场主体力量、引导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等方式,突破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外部制约;最后,立足于有效供给,补营商环境“短板”。

高倩[10](2019)在《近郊乡村土地集约规划利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土地集约利用已成为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高度重视的热点。而近郊乡村作为促进城乡间要素科学流动的重要区域,对土地集约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近郊乡村也逐渐暴露出空心村等一系列土地资源浪费、粗放使用的问题,不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基于以上人地关系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如何解决近郊乡村土地资源浪费、粗放使用的问题,如何对近郊乡村进行集约化利用,提高近郊乡村土地利用效率,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在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对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足,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确定从而构建了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研究入手,分析了目前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分析梳理,提出在规划视角下,针对近郊乡村,构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效益均衡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研究。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入手,较系统地挖掘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特征,为后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和指标选取提供依据。其次是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先是从整体上构架“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三级评价体系结构,搭建起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框架,共涵盖15项评价指标。并对其评价指标的性质、含义等进行解释说明,为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提供支撑。最后是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长沙市永安镇坪头村作为实证评价对象,验证了前文所构建评价体系的实际使用效果。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以及土地综合集约利用程度。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建议,希望能以此为基础,为其他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二、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3.1 激励理论
        2.3.2 绩效管理理论
        2.3.3 成本收益理论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2.5.1 增长极定理
        2.5.2 制度变迁理论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4.3.1 样本的选择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4.3.4 问卷发放
        4.3.5 信度与效度
    4.4 访谈的实施
        4.4.1 访谈方法
        4.4.2 访谈对象
        4.4.3 访谈提纲设计
        4.4.4 访谈资料处理
    4.5 量表的编制
        4.5.1 量表编制方法
        4.5.2 量表编制原则
        4.5.3 量表的修订
        4.5.4 量表内容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5.1 模型建构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5.2 指标体系建立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6.4.2 原因分析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8.3.1 树立标杆意识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8.3.3 强化竞先效应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的结论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3)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灵活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规划共识
        1.1.2 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园区控规发展新需求
        1.1.3 产业用地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中的特殊性
        1.1.4 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产业园区
        1.3.2 产业用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综述
    2.1 适应性研究理论基础
        2.1.1 适应性规划
        (1)适应性规划的内涵
        (2)适应性规划应用研究
        2.1.2 弹性规划
        (1)弹性规划的概念与辨析
        (2)弹性规划应用研究
        2.1.3 适应性规划与弹性规划的异同点
    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综述
        2.2.1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方式适应性探索
        2.2.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控制内容适应性探索
        2.2.3 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评述
第三章 现行产业用地控规的适应性研究
    3.1 产业用地控规现状
        3.1.1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基本内容
        3.1.2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指标体系
        3.1.3 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的控制方式
    3.2 现状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3.2.1 控制方式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控制方式的规定性和引导性认识不充分
        (2)对产业用地的控制方法和深度把握不足
        (3)产业用地地块划分的刚性控制缺乏弹性
        3.2.2 指标内容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指标内容对产业引导缺乏针对性
        (2)控制体系的指标赋值缺乏科学性
    3.3 国外开发控制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研究的启示
        3.3.1 许可式规划制度下的英国简化规划区
        (1)简化规划区的制度目标
        (2)简化规划区的政策内容
        3.3.2 通则式规划制度下的美国区划制度改革
        (1)区划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区划制度改革的本质
        3.3.3 制度经验对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的启示
        (1)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2)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要符合产业项目的特性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湖南省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管理现状
    4.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概况
        4.1.1 园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区域贡献度较高。
        4.1.2 园区分布整体均衡,长株潭地区分布集中。
        4.1.3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主导产业雷同。
        4.1.4 园区管控及建设面积超标,土地供应紧张。
        4.1.5 园区建设以工业用地扩张为主,接近七成。
        4.1.6 半数工业用地产出较低,产业粗放式发展。
    4.2 产业园区产业用地控规编制现状诉求
        4.2.1 园区控规成果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缺乏衔接
        4.2.2 控规编制过程中缺乏产业发展相关规划指导
        4.2.3 趋于范式的指标控制方式难以适应产业发展
        4.2.4 产业地块规定性控制的指标内容缺乏灵活性
        4.2.5 控制指标体系赋值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和指导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机制分析
    5.1 产业发展及用地特性
        5.1.1 产业具有空间集聚性
        5.1.2 产业用地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5.1.3 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要求
    5.2 产业用地控规指标的适应性思辨
        5.2.1 产业用地规定性与引导性指标再认识
        5.2.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内容再认识
    5.3 提高产业用地控规指标适应性优化思路
第六章 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控规指标优化策略
    6.1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构建
        6.1.1 构建垂直分层的控制模式
        6.1.2 产业用地控制指标的选取
        (1)土地使用控制
        (2)开发强度控制
        (3)配套设施控制
        (4)行为活动控制
        6.1.3 分层控制的产业用地控规指标内容的构建
    6.2 产业用地指标内容的弹性控制方式
        6.2.1 用地边界的弹性划分
        (1)考虑园区现状建设的特定用地单元划分
        (2)体现产业用地适应性的规划地块划分
        6.2.2 不同层级道路的弹性控制
        6.2.3 近远期协调的分阶段指标弹性控制
        (1)转型升级产业用地
        (2)近期建设产业用地
        (3)中期发展产业用地
        (4)远期发展产业用地
    6.3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论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湖南省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一览表
    附录2 :湖南省国家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3 :湖南省省级产业园统计一览表
    附录4 :湖南省12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名录
    附录5 :湖南省产业园区管控面积与核准面积系数一览表
    附录6 :湖南省产业园区实际已建设面积与批准面积统计表
    附录7 :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划管理调研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开发区风险研究
        1.3.2 开发区脆弱性研究
        1.3.3 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1.3.4 区域韧性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 开发区韧性的理论基础
    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2.3 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
    2.4 创新理论
    2.5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3 开发区韧性的概念及特征
    3.1 开发区韧性的概念
        3.1.1 开发区
        3.1.2 韧性
        3.1.3 开发区韧性
    3.2 开发区韧性的系统结构
        3.2.1 生态子系统
        3.2.2 设施子系统
        3.2.3 经济子系统
        3.2.4 社会子系统
    3.3 开发区韧性的特征
        3.3.1 动态演化性
        3.3.2 非均衡性
        3.3.3 复合多元性
        3.3.4 网络关联性
4 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4.1 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
        4.1.1 资源禀赋因素
        4.1.2 配套设施因素
        4.1.3 产业发展因素
        4.1.4 制度文化因素
        4.1.5 层级规划因素
        4.1.6 区域政策因素
    4.2 开发区韧性的形成机制
5 开发区韧性的测度
    5.1 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5.1.1 测度框架
        5.1.2 指标选取原则
        5.1.3 指标体系构成
    5.2 指标体系的含义及量化
        5.2.1 抵御力指标
        5.2.2 恢复力指标
        5.2.3 再组织力指标
        5.2.4 更新力指标
    5.3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5.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 韧性指数的计算
6 开发区韧性测度案例研究
    6.1 案例选取
    6.2 数据收集
    6.3 测度结果分析
    6.4 对策与建议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文献检索情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思路
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概述
    2.1 国家物流枢纽的基本概念
        2.1.1 国家物流枢纽规划的提出
        2.1.2 国家物流枢纽的六种类型
        2.1.3 国家物流枢纽的宏观布局
        2.1.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内涵
    2.2 .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特征
        2.2.1 既有物流设施是国家物流枢纽的主要依托
        2.2.2 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枢纽网络的核心组成
        2.2.3 国家物流枢纽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
        2.2.4 对接全球供应链体系是国家物流枢纽的责任担当
    2.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特点
        2.3.1 遵循国家规划的顶层设计
        2.3.2 充分考虑国家物流枢纽的复合性内涵
        2.3.3 着力降低枢纽集散分拨网络运输物流成本
        2.3.4 统筹实施位置与类型一体化决策
    2.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的总体思路
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
    3.1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思路
        3.1.1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目的
        3.1.2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步骤
    3.2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
        3.2.3 评价指标说明
    3.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备选点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1 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比较及适用性分析
        3.3.2 基于改进德尔菲法的主观权重确定方法
        3.3.3 基于离差最大方法的客观权重确定方法
        3.3.4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指标权重
    3.4 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3.4.1 常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比较及适用性分析
        3.4.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4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
    4.1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
    4.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的思路设计
        4.2.1 经济影响范围测度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4.2.2 货运量预测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4.2.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步骤
    4.3 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分析
        4.3.1 断裂点理论及其拓展
        4.3.2 城市物流供给能力和需求水平综合评价
    4.4 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内城市货运量预测
        4.4.1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货运量影响因素预测
        4.4.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城市货运量预测
    4.5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货运量分析
        4.5.1 货源区域货运量分担率计算
        4.5.2 选址需求点货运需求量确定
5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方法设计
    5.1 问题描述
    5.2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数学模型构建
        5.2.1 参数定义
        5.2.2 目标函数
        5.2.3 约束条件
    5.3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求解算法设计
        5.3.1 Pareto最优解的有关概念
        5.3.2 基于NSGA-II的求解算法设计
        5.3.3 Pareto最优解的评价分析
6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案例分析
    6.1 长沙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基础
        6.1.1 国家级规划赋予总体定位
        6.1.2 城市综合实力支撑发展枢纽经济
        6.1.3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凸显特色
    6.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供给分析
        6.2.1 长沙市物流节点基本现状
        6.2.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备选点评价
    6.3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分析
        6.3.1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服务范围分析
        6.3.2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服务城市总体货运量预测
        6.3.3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分析
    6.4 长沙国家物流枢纽选址模型构建与求解
        6.4.1 参数取值分析
        6.4.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6.4.3 选址方案评价
    6.5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建设的政策建议
        6.5.1 科学进行国家物流枢纽选址
        6.5.2 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进产业融合
        6.5.3 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融入全国枢纽网络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物流枢纽选址评价指标权重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B 长沙市国家物流枢纽选址需求点情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7)基于共生理念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模拟及优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现状
        1.3.2 城市用地扩张模拟研究现状
        1.3.3 城市用地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1.3.4 城市用地扩张管控研究现状
        1.3.5 长株潭城市群扩张研究现状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与启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1.6.1 基础地理数据
        1.6.2 土地利用数据
        1.6.3 经济社会数据
2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2.1.1 共生理论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4 地域功能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城市群
        2.2.2 城市用地
        2.2.3 生态安全格局
        2.2.4 城市增长边界
        2.2.5 城市群增长边界
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扩张质量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交通区位现状
        3.1.2 研究区范围
        3.1.3 经济社会现状
        3.1.4 生态环境现状
        3.1.5 土地利用现状
    3.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时间变化特征
        3.2.1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时间变化分析方法
        3.2.2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强度特征
        3.2.3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差异特征
    3.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演变特征
        3.3.1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演变分析方法
        3.3.2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格局变化
        3.3.3 城市群城市用地空间扩张类型变化
    3.4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质量分析
        3.4.1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质量分析方法
        3.4.2 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变化分析
        3.4.3 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同性分析
        3.4.4 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分析
        3.4.5 城市用地扩张的景观生态效应
    3.5 小结
4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共生机制研究
    4.1 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交互作用评价
        4.1.1 评价框架
        4.1.2 评价指标
        4.1.3 评价方法
    4.2 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交互作用
        4.2.1 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
        4.2.2 生态环境对城市用地扩张的约束作用
    4.3 城市用地扩张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机制
        4.3.1 自然维度:二元共生的约束机制
        4.3.2 经济社会维度:二元共生的驱动机制
        4.3.3 空间维度:二元共生的协调机制
    4.4 共生机制下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模拟及优化的建议
        4.4.1 共生机制下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划分
        4.4.2 共生机制下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的建议
    4.5 小结
5 共生机制下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情景模拟
    5.1 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5.1.1 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
        5.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格局
        5.1.3 生态阻力面空间格局
        5.1.4 生态源地空间格局
        5.1.5 生态廊道和生态战略点的空间格局
        5.1.6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2 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探测
        5.2.1 影响因素探测及筛选
        5.2.2 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
        5.2.3 城市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
    5.3 基于SD模型的城市群城市用地动态仿真模拟
        5.3.1 城市用地扩张规模预测模型
        5.3.2 SD模型仿真评价
        5.3.3 动态仿真模拟
        5.3.4 方案优化调控
    5.4 基于ANN-CA模型的城市群城市用地空间格局模拟
        5.4.1 城市用地扩张空间模拟模型
        5.4.2 ANN-CA模型模拟评价
        5.4.3 不同情景下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
    5.5 基于“经济-生态”权衡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情景选择
        5.5.1 土地利用结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5.5.2 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5.5.3 不同情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变化
        5.5.4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最优情景的确定
    5.6 小结
6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优化调控
    6.1 城市用地调控历程与思考
        6.1.1 城市用地调控的历程
        6.1.2 对现有国土空间调控的思考
    6.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综合划定城市群增长边界
        6.2.1 城市群刚性增长边界划定
        6.2.2 城市群弹性增长边界划定
    6.3 建立城市群增长边界管控体系
        6.3.1 城市群增长边界管控模式的构建
        6.3.2 “差异-滚动-反馈-弹性”管控体系的核心内容
    6.4 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调控要素
    6.5 城市群增长边界管控配套政策
        6.5.1 空间配置:探索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机制
        6.5.2 空间联动:构建共建共享的服务设施
        6.5.3 空间格局:划定“弹性-刚性”的增长边界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贝叶斯网络(Bayes Network,BN)部分代码
附录 B:SD模型的参数及方程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8)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级新区在我国新城新区体系中的特殊性
        1.1.2 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区间差异
        1.1.3 不同活力表现是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差异的本质
    1.2 研究目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章节内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活力
        2.1.2 新城新区
        2.1.3 国家级新区
    2.2 相关理论
        2.2.1 城市活力相关理论
        2.2.2 新城新区建设相关理论
        2.2.3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城市活力研究综述
        2.3.2 国家级新区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3.1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历程
        3.1.1 新区构想是发展的起点
        3.1.2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阶段
    3.2 各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特征
        3.2.1 区域差异性
        3.2.2 阶段差异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分析
    4.1 新区活力的广度与强度
        4.1.1 活力广度与活力强度的内涵
        4.1.2 数据指征
        4.1.3 数据指征的量化处理
    4.2 国家级新区活力现状的区间差异
        4.2.1 活力广度
        4.2.2 活力强度
        4.2.3 新区内部活力强度的发展均衡
    4.3 国家级新区活力增长的区间差异
        4.3.1 活力广度的增长
        4.3.2 活力强度的增长
        4.3.3 活力增长的类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1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1.2 国家级新区活力强度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5.2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5.2.1 内部影响因素
        5.2.2 外在影响因素
        5.2.3 小结
    5.3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5.3.2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个案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6.1 结论
        6.1.1 活力广度、强度错位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普遍规律
        6.1.2 国家级新区仍旧地方发展平台,国家推动力和约束力有限
        6.1.3 合理规划是国家级新区活力发展的重要管治手段
    6.2 讨论-以福州新区为例
        6.2.1 福州新区发展历程及规划
        6.2.2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
        6.2.3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的原因剖析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 研究创新
        6.3.2 研究不足
        6.3.3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 ——以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简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补短板”
        2.1.2 经开区
        2.1.3 营商环境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服务型政府理论
        2.2.2 供给侧理论
    2.3 “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
        2.3.1 “补短板”是经开区履行提供公共产品职能的重要体现
        2.3.2 经开区补齐营商环境短板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
        2.3.3 “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第3章 湘潭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3.1 湘潭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现状
        3.1.1 湘潭经开区简介
        3.1.2 湘潭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
        3.1.3 湘潭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3.2 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营商环境构成要素
        3.2.2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3 构建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3.2.4 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解释
    3.3 湘潭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
        3.3.1 确定指标权重
        3.3.2 指标权重计算
        3.3.3 数据库建立及标准化处理
        3.3.4 各地区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综合得分计算
    3.4 湘潭经开区营商环境的“短板”
        3.4.1 经济环境:综合竞争实力弱经济“短板”待改善
        3.4.2 社会环境:人力资源不集中,技术创新“短板”明显
        3.4.3 行政环境:总体情况较好,政策环境、法律制度需补短板
        3.4.4 基础性资源环境:基础资源与设施供给存补短板空间
    3.5 湘潭经开区营商环境的“短板”成因
        3.5.1 对营商环境的认知不全面
        3.5.2 经开区角色定位不明晰
        3.5.3 具体优化措施执行不深入
        3.5.4 优化营商环境存外部制约
第4章 国内外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4.1.1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4.1.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
    4.2 国内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经验
        4.2.1 苏州工业园区
        4.2.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4.2.3 国内其他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
    4.3 国内外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启示
第5章 “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
    5.1 树立正确的优化营商环境认知
        5.1.1 树立正确的角色认知: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服务型政府”
        5.1.2 树立正确的目标认知:优化营商环境要做到“政贵有恒”
        5.1.3 树立正确的原则认知:优化营商环境要遵循科学的优化原则
    5.2 建立科学的营商环境评价系统
        5.2.1 以科学的营商环境评价理论为基础
        5.2.2 确保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科学化
        5.2.3 确保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主体社会化
        5.2.4 确保营商环境评价的法治化
    5.3 突破优化营商环境的外部制约
        5.3.1 寻求合法性地位
        5.3.2 借助市场主体力量
        5.3.3 引导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
    5.4 立足有效供给补营商环境“短板”
        5.4.1 行政环境:提高经开区行政服务供给水平
        5.4.2 经济环境:塑造公平与有序兼具的市场
        5.4.3 社会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5.4.4 基础性资源环境:强化基础性资源供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1 “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营商环境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2 经开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权重确定问卷
附录3 补短板”背景下企业对经开区营商环境中行政环境的感知度调查

(10)近郊乡村土地集约规划利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问题提出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外研究综述
        1.5.2 国内研究综述
        1.5.3 综述小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1.7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近郊乡村土地集约利用的特征研究
    2.1 内涵研究
        2.1.1 近郊乡村的内涵
        2.1.2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2.1.3 小结
    2.2 目标导向
        2.2.1 经济效益的提升
        2.2.2 社会效益的满足
        2.2.3 环境效益的增强
    2.3 系统研究
        2.3.1 宏观角度
        2.3.2 中观角度
        2.3.3 微观角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思路
    3.1 评价体系功能分析
    3.2 评价原则
        3.2.1 资源利用高效化
        3.2.2 要素联系系统化
        3.2.3 规划布局人性化
    3.3 评价要点
        3.3.1 村庄宜居
        3.3.2 人地和谐
        3.3.3 资源集约
        3.3.4 效益综合
    3.4 评价方法
        3.4.1 指标选取的方法
        3.4.2 权重确定的方法
        3.4.3 指标标准化方法
        3.4.4 指标标准值确定的方法
        3.4.5 综合评价的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评价体系模型构建分析
    4.1 评价体系结构建立
    4.2 评价体系框架建立
        4.2.1 要素提取
        4.2.2 指标初选
        4.2.3 指标优化
        4.2.4 指标体系
    4.3 评价体系框架分析
        4.3.1 评价指标含义
        4.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评价体系模型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沙市坪头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1 长沙市近郊乡村概况
        5.1.1 范围确定
        5.1.2 现状布局
        5.1.3 规模情况
    5.2 坪头村概况
        5.2.1 区位情况
        5.2.2 自然地理概况
        5.2.3 社会经济条件
    5.3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3.1 生活用地
        5.3.2 生产用地
        5.3.3 生态用地
    5.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5.4.1 评价指标标准值确定
        5.4.2 原始数据
        5.4.3 指标标准化处理
        5.4.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值
    5.5 评价结果分析
        5.5.1 土地利用结构评价
        5.5.2 土地利用强度评价
        5.5.3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5.5.4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评价
    5.6 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A:调研一览表
附录 B:案例调研
附录 C:调查问卷
附录 D

四、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2]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
  • [3]适应性视角下产业用地的控规指标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主要产业园区为例[D]. 李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论开发区韧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D]. 陈伟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 [5]国家物流枢纽选址研究[D]. 李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共生理念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模拟及优化调控[D]. 欧阳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8]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补短板”背景下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研究 ——以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罗彩霞. 湘潭大学, 2019(02)
  • [10]近郊乡村土地集约规划利用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高倩. 华侨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