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桂平农业综合效益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华[1](2021)在《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广西的主要支柱性产业,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模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电商营销模式,该模式具有技术难度低,体验果好,交易成本低,成交效率高,交易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区域化、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成为主流趋势等特点。这种模式主要根据产品特点,利用主播的IP效应,针对专门的人群来策划专门的活动,初期靠打造话题出圈、制造热度、增加私域流量。直播对于农产品来说,是一个宣传和推广的机会和平台。随着这种模式不断为消费者认同,销售红利不断被卖家分享,随之而来的还有监管不足、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塑造疲软等问题。本文先从政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目前电商利好政策已经“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的发展条件。并通过对广西南宁、灵川、宁明、靖西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总结了广西农产品“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的几种类型:“达人带货”、“店铺带货”、“基地走播”等几种模式,分析“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对广西农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几点:促进居民消费转型、销售额有保障、地方企业参与度高、“政府引导+农户主导”模式日渐成熟、“农产品+互联网”深度融合。同时也发现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产品质量营销消费者选择、产品增值点难体现、农产品运营存在短板、售后维权难、“一高三缺”问题凸显。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培养“匠人型”主播人才、建立农产品上行标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市场行为、整体布局提升广西农产品品牌内涵、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进行运营等。
赵彦华[2](2020)在《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文中认为基于低排放的高产种植技术是目前作物生产的重要课题,禾豆间作具有提高生产力、减排温室气体等优点,其中密植是间作增产的重要生态学基础。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提高作物密度,能否实现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碳排放双向目标,缺乏理论依据。2014年和2015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低(D1)、中(D2)、高(D3)三种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间作豌豆(M/P)和单作玉米(M)生长特性、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种间关系和资源利用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禾豆间作高产低碳生产技术提供科学借鉴和理论依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密植下间作产量显着提高,豌豆收后玉米的补偿生长效应增强。增加密度减小了玉米、豌豆共生期玉米的相对竞争力,但提高了豌豆收获后玉米的恢复效应,进而形成了较高的间作生产力。两年试验中,玉米/豌豆间作相对拥挤指数大于1,且不同玉米种植密度水平下玉米间作豌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玉米/豌豆间作系统产量比相应单作产量加权平均增大34.0%和37.9%。种植密度与玉米/豌豆间作对间作系统产量的协同增产量为9.3%。豌豆收后,间作玉米快速恢复生长,其生长速率明显大于相应单作,表现出较强的恢复生长能力,缓解了前期竞争造成的损失,间作玉米补偿效应大于1。豌豆收后是间作玉米获得高产的主要生育时段。2.密植显着降低了间作玉米、豌豆温室气体的排放。单、间作土壤碳排放量、N2O-N排放量均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作玉米土壤碳排放量在D2处理下比D1处理降低12.6%,D3比D2降低10.1%,间作玉米土壤碳排放量在D2处理下比D1处理降低5.6%,D3比D2降低6.2%。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0.8%和21.6%,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2.0%和16.2;豌豆收后,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12.9%和8.5%,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分别降低23.5%和12.9%。单作玉米土壤N2O-N排放量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23.9%,D3比D2降低17.2%,间作玉米土壤N2O-N排放量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13.8%,D3比D2降低15.1%。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2.9%和16.4%,单作玉米N2O-N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9.0%和35.2%;豌豆收后,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57.1%和38.8%。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占系统总排放量的70.2%,间作豌豆占29.8%。豌豆收获前的共生期内间作豌豆碳排放量较大,对总排放量的贡献较大,为53.0%,密植是调控豌豆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间作玉米在豌豆收获后的碳排放是其碳排放总量的重要来源。玉米碳排放量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玉米间作豌豆全生育期内土壤N2O-N排放总量比两种作物单作模式下土壤N2O-N排放量加权平均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分别降低了15.1%、10.5%和12.7%。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占系统总排放量的68.9%,间作豌豆占31.1%,玉米仍然是间作系统土壤N2O-N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密植与间作相结合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减排效应,具有很大的碳减排潜力。3.玉米间作豌豆GWP均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作玉米GWP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5.8%,D3处理比D2处理降低8.4%,间作玉米GWP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8.8%,D3处理比D2处理降低10%。豌豆收获前,单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3.6%和24.1%,间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42.6%和23.5%。豌豆收后,单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6.1%和22.5%,间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6.8%和28.0%。玉米间作豌豆具有降低GWP的作用,玉米间作豌豆GWP比单作豌豆平均增大了89.8%,比单作玉米平均减小了24.3%。玉米间作豌豆全生育期GWP比单作豌豆GWP和单作玉米GWP加权平均下降了5.0%。单作玉米、玉米间作豌豆GWP均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本研究中,玉米/豌豆间作与密植结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势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协同减排量为7.9%。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GWP比单作玉米GWP平均降低37.9%;豌豆收后,间作玉米碳排放量比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平均增大了23.8%。豌豆收后是调节玉米GWP的重要生育时期。4.种植密度增大强化了间作资源利用优势,提高和促进了间作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能够使作物更加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水分,使得收获时遗留在土壤中的水分较少,同时,合理增加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减少玉米间作豌豆水分无效消耗的有效农艺措施之一。玉米间作豌豆氮素利用效率比相应处理单作氮素利用效率加权平均高25.2%。间作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两年中,高种植密度下玉米间作豌豆氮肥利用率分别较低、中种植密度下间作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0.4%、17.9%。间作群体保持适宜大小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群体吸氮量和群体产量、共生期内豌豆和玉米干物质的累积,同时,玉米竞争力的增大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豌豆开花结荚期是调控间作作物种间竞争力、获取高产的关键生育时期。玉米/豌豆间作与密植相结合集成于同一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协同减排量为7.1%。玉米间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单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单作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加权平均下降了11.7%。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竞争力的逐渐增大是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郑飞[3](2019)在《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增地减矛盾,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村相融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调研和咨询专家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确定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工作内容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和研究,其中经济效益指标包括: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良种推广率、机械化率、种植业人均纯收入等;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业科技贡献率,田间道路布设密度、群众满意度等;生态效益包括: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化肥使用增长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再利用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法和九级标度法等方法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体系,并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将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得到的基础数据带入效果评估体系,对巴州区不同地形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效果评估,得出巴州区不同地形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在分析出巴州区不同地形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差异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出对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建议。
刘晓永[4](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董双燕[5](2018)在《浙江省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作为新型营销手段蓄势待发,正逐步改变传统商业营销模式。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营销方式,将农业生产,加工,包装,配送与销售等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具有先进性、广泛性、经济型、高效性、打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将有效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对于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在对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平阳县现行的“农户+村淘合伙人+电商平台”、“农户+农业合作社(公司)+电商平台”和“生产方+农村电商公司+电商平台”等三种典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分别从概述、运行程序、运行效果和模式分析4个方面对这3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生产方+农村电商公司+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通过电商公司整合县域内优质农特产品种养基地和从业农户,根据电商平台上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来指导生产,精准生产,同时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统一售后,既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让农民可以放心大胆地种养,承担零风险,避免农产品的过剩、不足和同质化,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满意的产品,带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倒逼农户和网商改革,契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可以被广泛地复制和应用,值得大力推广。同时,本文针对当前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仍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和服务人才匮乏、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5个突出问题,给出了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队伍;优化电商发展法律环境;夯实农产品标准化基础,加快品牌化推广;积极发展平阳特色农村物流体系建设5个可行性建议。
沈棋云[6](2018)在《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5年两会报告中提出“互联网+”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计划,“互联网+农业”这一组合带给农业的变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智慧农业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智慧农业是提升“三高”的关键。江西省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资源丰富,生态资源特征明显。作为一个农业占经济比重相对较高的省份,粮食、蔬菜、油、肉类、水产等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江西省农业正处在向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促使江西省农业高效健康发展成为各部门工作的重点。因此,研究江西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经验具有现实意义。虽然出台了有关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但实施过程中智慧农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根据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得出:农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推广普及力度不够、从业者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解决。运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案例分析、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结合已有文献,在前期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总结智慧农业的概念,从物联网技术、手机终端技术、无人机技术等载体及平台,现阶段对于智慧农业发展的支撑应用,总结智慧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相关文献,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并学习。最后根据江西省目前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政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人才培养、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建设方面提出合理发展对策。为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帮助,助力国家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角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由于国内学术界对于智慧农业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主要针对国内外已有的智慧农业发展情况加以分析,为今后江西智慧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马宁[7](2017)在《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是“特色小镇”建设元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产业运营商到地产开发商,都同时把目光聚焦到了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四万亿建设资金的投入,城市轨道建设快马加鞭,航空和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科技蓬勃发展,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障碍。而且随着大城市环境的污染、房价高、交通堵塞,生活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追求品质生活的需要。因此更贴近大自然,低碳、环保、绿色的特色小镇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新的空间载体。同时,伴随着产业投资下降,为了有效推进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中央提出来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又衍生出了“四众”,说到底就是人才的创业,人才的创新。要创业、创新总得有适合的条件同时还要有资金的支撑,要有一块发展的场所,更要有相适应的发展政策,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就落在经济的转型升级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孕育而生,适逢其时,必将高速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绥芬河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特色小镇创新机制、规划理念、运营模式、政策作用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作为新兴的城镇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基本形式。通过文献检索法、实地调研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找出了绥芬河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绥芬河阜宁特色小镇,特色鲜明度不够、特色产业结构不合理、认识不够、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结合绥芬河实际情况,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本文论证了发展特色小镇对绥芬河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破解空间狭小缺少腹地纵深、人口红利不足、高端要素集聚不够等发展难点起到了有效推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绥芬发展特色小镇的深入实践和研究对促进全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复制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胡发龙[8](2017)在《氮肥后移与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文中研究指明禾/豆间作具有高产、高效、减排、可持续等多种优点,氮肥管理技术是诸多优点能否发挥的决定因素。单作生产中,氮肥后移作为优化作物氮素供需关系的措施而广泛应用,但将氮肥后移技术集成于禾/豆间作模式,能否强化两种作物的种间互补关系,实现节氮、减排和稳产,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2014-2016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不施氮(N0),基肥和追肥比例不同的三种施氮模式:氮肥后移(N1)、均匀配施(N2)和传统施氮(N3),研究不同施氮制度对玉米、豌豆单作和间作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种间关系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以期揭示施氮制度调控禾/豆间作氮素利用特征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基本机理,为进一步优化禾/豆间作氮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氮肥后移和间作显着降低了玉米、豌豆生育期内温室气体排放量,两者集成应用减排温室气体的效果优于单项措施的加和作用。整个作物季节,间作系统土壤碳排放量较单作玉米平均降低20.5%,氮肥后移碳排放比传统施氮减少26.4%,且氮肥后移集成玉米/豌豆间作对土壤碳排放的协同减排量达8.9%。土壤N2O-N排放量玉米间作豌豆比单作玉米降低26.9%,氮肥后移较传统施氮降低29.1%,氮肥后移与玉米/豌豆间作相集成对土壤N2O-N排放量的协同减排量为7.2%。玉米间作豌豆系统的增温潜势(GWP)较单作玉米降低20.6%,氮肥后移GWP较传统施氮降低26.6%,且氮肥后移集成玉米/豌豆间作对GWP的协同减排量为8.8%。(2)氮肥后移和间作降低了豌豆、玉米田土壤N2O排放速率对无机氮变化的敏感性,削弱了N2O排放对土壤WFPS的响应程度,抑制了两作物农田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使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豌豆、玉米田CO2排放与土壤含氮量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豆收前,该阶段较高的土壤含氮量是导致CO2排放增大的直接原因;两作物农田N2O排放速率与土壤无机氮含量间存在显着的指数增长关系,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N2O排放速率对无机氮含量变化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豌豆田土壤呼吸与WFPS的相关性表现在整个作物季节,而玉米田主要表现在豆收后;两作物农田N2O排放与WFPS的关系符合二次回归曲线,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N2O排放速率对0-30 cm WFPS的响应程度明显减小。豌豆、玉米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符合指数回归方程,间作和氮肥后移下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两作物农田N2O排放与土壤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可增强土壤N2O排放,高温则会使其受到抑制。(3)氮肥后移对玉米间作豌豆氮素累积速率的促进,显着增大了组分作物土壤呼吸速率但减小了N2O排放速率。氮肥后移使玉米氮素最大累积速率出现的天数有所延迟,但其最大累积速率比传统施氮提高13.4%,且其高累积速率持续的天数比传统施氮延长4.4 d。豌豆氮素累积速率与土壤呼吸速率在前期呈线性增长关系,在后期则表现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关系;玉米土壤呼吸速率对作物氮素累积速率的响应比较一致,随累积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在低累积速率时所受影响更大。豌豆氮素累积速率与N2O排放量呈显着负相关,增大豌豆氮素累积可有效抑制N2O排放;玉米氮素累积速率与N2O排放量呈显着正相关,这与豌豆收获前传统施氮引起玉米高氮素累积与高N2O排放发生同步有关,而该现象则掩盖了玉米氮素累积与N2O排放的真实关系。(4)间作系统中,豌豆相对于玉米竞争力增强使豌豆带CO2排放增大,N2O排放减少,使玉米带CO2排放降低,N2O排放增多。共生阶段,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竞争比率大于1,表明豌豆竞争强于玉米。氮肥后移增大了共生期种间竞争力,与传统施氮相比,氮肥后移平均竞争力增大了6.9%。种间竞争力增强显着促进了豌豆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速率,从而增大了土壤呼吸速率但降低了N2O排放速率;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累积速率与种间竞争力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种间竞争力增强会抑制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累积,从而抑制土壤呼吸速率,但使N2O排放速率增强。(5)氮肥后移集成玉米间作豌豆显着提高了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且两者集成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籽粒产量上,玉米间作豌豆比单作加权平均提高31.0%,氮肥后移比传统施氮提高26.6%,两者结合的协同增产量为10.1%,其中,间作效应是系统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氮肥利用率上,间作系统比单作加权平均提高12.8%,氮肥后移比传统施氮提高89.1%,两者的协同提高幅度为24.5%,氮肥的后移效应对提高系统氮肥利用率起到了主导作用,而间作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小。尽管间作增大了两种组分作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但在系统水平上,玉米间作豌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要明显低于单作玉米,在不同施氮制度下较单作玉米降低26.8%,采用氮肥后移使玉米间作豌豆的GHGi比传统施氮降低34.4%,两者集成的协同作用使系统GHGi降低6.5%。
王盼[9](2017)在《上犹江水电站发电引水口蝶阀更新方案设计》文中认为在化工、机械、水利、电力等众多行业中,蝶阀一直以来都得到广泛应用。大型蝶阀在水轮机引水口的应用非常普遍,其作用主要是:机组或进水管道需要检修时,关闭阀门以切断水流;机组长期停机时,关闭阀门以减少水流漏损;当机组导水结构失灵时,为保证机组安全,蝶阀可作为事故阀门在动水中关闭。可见在输水系统中,蝶阀的作用非常显着。由于长期使用、管理不当等原因,蝶阀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旦蝶阀出现故障,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上犹江水电站发电引水口蝶阀为机组的工作阀门,是发电机组重要安全挡水设施。蝶阀壳体直接埋入大坝混凝土内,每台机组1套,共装有4套。从建造运行至今,已近60年,蝶阀控制设备比较陈旧,出现生锈、老化和漏水等现象,亟待更新处理。本论文针对上犹江水电站发电引水口蝶阀的现实运行状况,通过对技术难度、坝体结构、工程投资以及施工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初步拟定蝶阀更新方案。在校核了大坝稳定、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库泄洪能力、厂房机组安全状况以及溢流面施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蝶阀更新初拟方案是可行的,最终确定了此方案。最后根据施工技术相关规定,针对拟定的工程实施方案,结合上犹江水库运行情况以及现场施工条件,总结了方案的主要技术工作,提出了工程实施的主要内容,依据相关定额标准以及工程量,对工程投资作了估算,指导上犹江电厂更换发电引水口蝶阀。
高德杨[10](2016)在《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的农业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发展迅猛,尤其到21世纪之后,中国农村的整体产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黑龙江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出地,相比其他省份,农业技术推广经验较为先进。不过随着十三五计划对发展循环农业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深化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机构构成正逐渐的与当今的市场经济模式脱轨。本文将通过对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机构构成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得出针对于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所出现的人员配置、机构构成、体系分配的主要问题。为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深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论文首先从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黑龙江省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机构构成是由省最高一级的机构向下辐射的构成模式。并通过2004年至今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内容阐述了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之高。同时对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展开也指出了黑龙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偏低、农业技术推广教育、科研、推广分离、社会力量参与度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行政化过于严重、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与农业技术推广手段落后等重要问题。论文重点研究了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先进之处,指出美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三位一体”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黑龙江省参考其有效的运营效果打下理论基础。最后以美国先进的“三位一体”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框架,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的特色的教育、科研、推广三方面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建议。指出应建立新型高校基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模式、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并轨、鼓励社会力量的投入与参与的改革方向。同时提出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资金与社会监督方面的改革意见。
二、桂平农业综合效益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平农业综合效益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释出 |
1.1.2 广西地方政策解读 |
1.1.3 我国电商平台的进化路径 |
1.1.4 我国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特点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文献调查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电子商务的含义及主要类型 |
3.2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含义及基本模式 |
3.3 网络直播的含义 |
3.4 农产品直播营销的含义 |
3.5 “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的含义 |
4 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发展现状 |
4.1 发展条件 |
4.1.1 农产品资源丰富 |
4.1.2 政府对农产品电商扶持力度大 |
4.2 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发展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
4.2.1 调查对象和调查样本分析 |
4.2.2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4.2.3 实地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5 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主要营销模式和特点 |
5.1 达人模式 |
5.2 基地走播模式 |
5.3 店铺模式 |
6 “直播带货”营销模式推动广西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作用 |
6.1 促进居民消费需求转型升级 |
6.2 主播身份多样化,销售额有保障 |
6.3 直播平台支持力度大,广西地方参与度高 |
6.4 “政府引导+农户主导”模式日渐成熟 |
6.5 “农产品+互联网”深度融合 |
6.5.1 传统电商模式遭遇挑战 |
6.5.2 受访者偏好逐渐形成 |
7 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存在问题分析 |
7.1 缺乏品牌经验,农产品增值点难体现 |
7.2 缺乏专业人才 |
7.3 产品品质影响消费意愿 |
7.4 售后维权难,客户体验不佳 |
7.5 直播平台与产品不匹配 |
8 对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的对策建议 |
8.1 整体布局,提升广西农产品品牌内涵 |
8.1.1 将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电商化 |
8.1.2 注重品牌故事化营销 |
8.1.3 与优质电商平台对接 |
8.2 打造“匠人型”主播人才 |
8.2.1 带货型主播等级分类 |
8.2.2 带货型主播岗位发展趋势 |
8.2.3 “匠人型”主播人才所需要素 |
8.2.4 “匠人型”主播人才培养路径 |
8.3 建立农产品上行标准,严把质量关 |
8.3.1 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及追溯体系 |
8.3.2 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服务效果 |
8.4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市场行为 |
8.5 选择与产品匹配的直播平台 |
9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西农产品“直播带货”模式用户调查表 |
致谢 |
(2)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禾豆间作作物生产力提高和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进展综述 |
1.1 间作生产力研究 |
1.1.1 间作优势 |
1.1.2 种间互作作用探究 |
1.1.3 种植密度与禾豆间作关系的研究 |
1.1.4 间作种间互作与生产力形成的相关关系 |
1.2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2.1 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2.2 种植模式与温室气体排放 |
1.2.3 土壤含氮量与温室气体排放 |
1.2.4 土壤含水量与温室气体排放 |
1.2.5 禾豆间作温室气体减排机理研究 |
1.3 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田间布置 |
2.4.4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豌豆间作系统作物生长特性研究 |
3.1 豌豆-玉米共生期间作组分作物间的种间竞争 |
3.1.1 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动态 |
3.1.2 间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 |
3.1.3 玉米/豌豆间作土地当量比 |
3.2 豌豆收获后,间作玉米的补偿生长效应 |
3.2.1 干物质累积动态 |
3.2.2 豌豆收获后,玉米的生长速率(CGR) |
3.2.3 基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补偿效应(CE=CGRI/CGRS) |
3.3 单、间作豌豆、玉米籽粒产量 |
3.3.1 豌豆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 |
3.3.2 玉米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 |
第四章 密植及间作对玉米/豌豆间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 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通量对不同玉米种植密度的响应 |
4.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4.1.2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 CO_2和N_2O排放总量对间作和密度处理的响应 |
4.2.1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CO_2-C排放总量的影响 |
4.2.2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N2O-N排放总量的影响 |
4.3 不同处理下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势 |
4.3.1 种植模式和密植对增温潜势的影响 |
4.3.2 种植模式和密植对单作和间作豌豆增温潜势的影响 |
4.3.3 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单作和间作玉米增温潜势的影响 |
4.4 CO_2和N_2O排放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响应 |
4.4.1 种间竞争力对间作组分CO_2排放的影响 |
4.4.2 种间竞争力对间作组分N_2O排放的影响 |
第五章 密植对玉米/豌豆间作系统资源利用特性影响的研究 |
5.1 单、间作玉米、豌豆水分利用特性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棵间蒸发(E) |
5.1.2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耗水量(ET) |
5.1.3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耗水结构棵间蒸发量与耗水量之比(E/ET) |
5.2 单、间作玉米、豌豆氮素利用特性对密植的响应及其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
5.2.1 不同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 |
5.2.2 不同处理下土壤氨态氮含量 |
5.2.3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总吸氮量 |
5.2.4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氮素利用效率 |
5.2.5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氮肥利用率 |
5.2.6 吸氮量与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
5.2.7 氮素利用效率与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
5.3 组分籽粒产量与种间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
5.4 单、间作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密植的响应及其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
5.4.1 密植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5.4.2 单、间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5.4.3 单、间作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5.4.4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种植密度和间作对作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
6.1.2 种植密度和间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
6.1.3 间作系统资源利用特性对间作和密度处理的响应特征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3)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现状 |
1.2.2 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层次分析法 |
1.5 数据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巴州区现状分析 |
2.1 自然地理现状 |
2.2 社会经济现状 |
2.2.1 经济发展现状 |
2.2.2 农业生产现状 |
2.3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
2.3.1 主要做法 |
2.3.2 建成情况 |
第三章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效果评估指标选择 |
3.1.1 指标选择原则 |
3.1.2 效果评估指标确定 |
3.2 各项指标权重确定 |
3.2.1 构造判断矩阵 |
3.2.2 确定指标权重 |
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 |
4.1 台坎状高丘中谷区 |
4.1.1 经济效益 |
4.1.2 社会效益 |
4.1.3 生态效益 |
4.1.4 小结 |
4.2 中丘中谷区 |
4.2.1 经济效益 |
4.2.2 社会效益 |
4.2.3 生态效益 |
4.2.4 小结 |
4.3 中丘河谷区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社会效益 |
4.3.3 生态效益 |
4.3.4 小结 |
4.4 坪状高丘中谷区 |
4.4.1 经济效益 |
4.4.2 社会效益 |
4.4.3 生态效益 |
4.4.4 小结 |
4.5 效果评估结果分析 |
4.5.1 效果评估结果 |
4.5.2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决策层面 |
5.2.2 实施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浙江省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概念 |
2.1 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2 电子商务的模式 |
3 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平阳县农村发展概况 |
3.2 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
3.2.1 为什么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
3.2.2 农村电子商务政策 |
3.2.3 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村淘”项目 |
3.3 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
3.4 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政策和资金支持仍需加强 |
3.4.2 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和服务人才匮乏 |
3.4.3 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完善 |
3.4.4 物流配送体系急需进一步完善 |
3.4.5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4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与经验 |
4.1.1 遂昌模式——“协会+生产方+电商+服务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1.2 成县模式——“政府+农户+电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1.3 通榆模式——“政府+生产方+电商公司”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1.4 清河模式——“政府+专业市场+电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1.5 沙集模式——“农户+公司+电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1.6 武功模式——“仓储+电商”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4.2 对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启示 |
5 平阳县主要的几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
5.1 “农户+村淘合伙人+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5.1.1 概述 |
5.1.2 运行程序 |
5.1.3 运行效果 |
5.1.4 模式分析 |
5.2 “农户+农业合作社(公司)+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5.2.1 概述 |
5.2.2 运行程序 |
5.2.3 运行效果 |
5.2.4 模式分析 |
5.3 “生产方+农村电商公司+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 |
5.3.1 概述 |
5.3.2 运行程序 |
5.3.3 运行效果 |
5.3.4 模式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
6.2.1 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培养和引进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
6.2.3 优化电商发展法律环境 |
6.2.4 夯实农产品标准化基础,加快品牌化推广 |
6.2.5 积极发展平阳特色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智慧农业相关研究 |
2.1.1 国内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 |
2.1.2 国外关于智慧农业的研究 |
2.2 文献述评 |
3 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
3.1 政策支持助推智慧农业发展 |
3.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
3.3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
4 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网络信息化不成熟 |
4.2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4.3 从业者素质偏低 |
4.4 合作推广力度不足 |
5 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对策 |
5.1 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助推作用 |
5.2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
5.3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助力作用 |
5.4 加强多方合作普及作用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新农村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规划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区域核心理论 |
2.2.4 区域特色理论 |
第3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 |
3.1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 |
3.1.1 特色小镇发展基本条件 |
3.1.2 发展特色小镇主要优势 |
3.1.3 发展特色小镇主要劣势 |
3.2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1 坚持抓典型 |
3.2.2 坚持抓机制 |
3.2.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
3.2.4 挖掘调研特色民居 |
3.2.5 抓好污水整治工作 |
3.2.6 多渠道筹集特色小镇建设资金 |
3.2.7 营造“一统三化”的模式推进 |
3.3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主要成效 |
3.3.1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3.3.2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速 |
3.3.3 农村社会日益和谐 |
3.4 绥芬河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 |
3.4.1 典型案例的背景 |
3.4.2 特色农业型小镇发展模式 |
3.4.3 发展特色农业小镇的措施 |
3.4.4 特色农业小镇模式推广思路 |
第4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 |
4.1.2 产业缺乏支撑,后劲不足 |
4.1.3 产业规划有待完善 |
4.1.4 特色小镇认识有待提升 |
4.2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体制方面 |
4.2.2 运营方面 |
4.2.3 认识方面 |
第5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1.1 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小镇 |
5.1.2 法国·蒙顿小镇 |
5.1.3 意大利·波托菲诺小镇 |
5.1.4 芬兰·罗瓦涅米小镇 |
5.2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2.1 龙泉青瓷小镇 |
5.2.2 萧山空港小镇 |
5.2.3 丽江玫瑰小镇 |
5.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对绥芬河的启示 |
5.3.1 特色小镇建设要符合时代共性 |
5.3.2 特色小镇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
5.3.3 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关键 |
5.3.4 改革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根本动力 |
第6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对策 |
6.1 构建协调发展的小镇布局 |
6.2 打造各具特色的试点小镇 |
6.3 打造集约型小镇 |
6.4 打造环境最优、政策最好的特色小镇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氮肥后移与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综述 |
1.1 农田生态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 |
1.1.1 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 |
1.1.2 农田生态系统对主要温室气体的贡献 |
1.2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影响因子 |
1.2.1 非生物因素 |
1.2.2 生物因素 |
1.3 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农艺调控措施 |
1.3.1 施氮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
1.3.2 制种制度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
1.3.3 耕作措施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 |
1.4 禾/豆间作氮素利用特征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1.4.1 禾/豆间作氮素营养协同促进与高效利用 |
1.4.2 禾/豆间作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1.5 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区概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田间布置 |
2.4.4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氮肥后移及间作对玉米豌豆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调控效应 |
3.1 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通量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 |
3.1.1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
3.1.2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玉米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3.2 CO_2和N_2O排放总量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 |
3.2.1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玉米生育期CO_2-C排放总量的影响 |
3.2.2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玉米生育期土壤N_2O-N排放总量的影响 |
3.3 豌豆、玉米排放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 |
3.3.1 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对增温潜势的影响 |
3.3.2 施氮制度和间作对豌豆田增温潜势的影响 |
3.3.3 施氮制度和间作对玉米田增温潜势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制度及间作对玉米豌豆土壤无机氮、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
4.1 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4.1.1 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对 0-80 cm平均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4.1.2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田 0-8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4.1.3 施氮和间作对玉米田 0-8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
4.1.4 CO_2和N_2O排放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响应 |
4.2 土壤空隙含水量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关系 |
4.2.1 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对 0-30 cm平均土壤WFPS的影响 |
4.2.2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田 0-30 cm土壤WFPS的影响 |
4.2.3 施氮和间作对玉米田 0-30 cm土壤WFPS的影响 |
4.2.4 CO_2和N_2O排放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 |
4.3 土壤温度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及其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4.3.1 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对 0-10 cm平均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2 施氮和间作对豌豆田 0-10 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3 施氮和间作对玉米田 0-10 cm土壤温度的影响 |
4.3.4 CO_2和N_2O排放对土壤温度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作物干物质及氮素累积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5.1 不同作物干物质累积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 |
5.1.1 豌豆、玉米植株干物质累积速率的响应特征 |
5.1.2 豌豆、玉米植株干物质累积动态的响应特征 |
5.2 不同作物氮素累积对施氮制度和间作的响应 |
5.2.1 豌豆、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速率的响应特征 |
5.2.2 豌豆、玉米植株氮素累积动态的响应特征 |
5.3 CO_2和NO_2排放对豌豆、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的响应 |
5.3.1 CO_2和NO_2排放对豌豆、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响应特征 |
5.3.2 CO_2和NO_2排放对豌豆、玉米氮素累积的响应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间作系统种间相互作用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6.1 间作系统共生期内种间竞争表现及其对干物质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
6.1.1 共生期内玉米-豌豆种间相对竞争动态 |
6.1.2 豌豆、玉米干物质累积对种间竞争的响应 |
6.1.3 豌豆、玉米氮素累积对种间竞争的响应 |
6.2 豌豆收获后间作玉米干物质及氮素恢复效应对施氮制度的响应 |
6.2.1 间作玉米干物质累积恢复效应的表现 |
6.2.2 间作玉米氮素累积恢复效应 |
6.3 CO_2和N_2O排放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氮肥后移和间作对玉米、豌豆产量和GHGi的协同效应 |
7.1 氮肥后移和间作对豌豆、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7.1.1 豌豆、玉米籽粒产量对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1.2 单作和间作豌豆籽粒产量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1.3 单作和间作玉米籽粒产量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2 氮肥后移和间作对豌豆、玉米氮肥利用的影响 |
7.2.1 豌豆、玉米氮肥利用率对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2.2 单作和间作豌豆氮肥利用率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2.3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肥利用率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3 氮肥后移和间作对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7.3.1 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种植模式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3.2 单作和间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3.3 单作和间作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不同施氮制度的响应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施氮和间作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8.1.2 农田土壤主要生态因子变化特征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8.1.3 作物干物质及氮素累积特征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8.1.4 间作种间互作与干物质、氮素累积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
8.1.5 土壤生态因子与作物生长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理 |
8.1.6 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施氮及间作的响应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上犹江水电站发电引水口蝶阀更新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水电站发展概况 |
1.1.2 水电站安全隐患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电引水口蝶阀更新备选方案及比选 |
2.1 工程概况 |
2.1.1 上犹江工程简介 |
2.1.2 蝶阀布置情况概述 |
2.1.3 蝶阀运行状况 |
2.2 蝶阀带来的安全隐患 |
2.3 蝶阀更新方案的初步考虑 |
2.3.1 蝶阀更新方案的目标及基本原则 |
2.3.2 蝶阀更新可能性方案 |
2.4 蝶阀更新备选方案分析 |
2.4.1 备选方案的初步筛选 |
2.4.2 备选方案的综合分析 |
2.4.3 更新方案的拟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电引水口蝶阀更新方案影响分析 |
3.1 大坝结构安全评价 |
3.1.1 大坝变形情况 |
3.1.2 大坝稳定情况 |
3.1.3 上犹江大坝结构安全判定 |
3.2 实施方案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水库泄流能力的影响分析 |
3.3.1 水库洪水相关数据信息 |
3.3.2 水库泄流能力计算 |
3.3.3 水库泄洪安全分析及洪水调度规则 |
3.4 机组与厂房安全的影响分析 |
3.4.1 蝶阀更新造成的不利影响 |
3.4.2 堵水闸门漏水应急处理措施 |
3.5 溢流面施工影响分析 |
3.5.1 溢流面开挖影响及应对措施 |
3.5.2 溢流面封堵的影响分析 |
3.6 蝶阀更新方案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施与投资估算 |
4.1 项目实施主要技术工作 |
4.1.1 溢流面混凝土开挖 |
4.1.2 蝶阀的吊装 |
4.1.3 溢流面混凝土封堵 |
4.2 工程施工进度 |
4.2.1 施工期的选择 |
4.2.2 进度计划安排 |
4.3 施工特点及质量安全控制 |
4.3.1 施工特点 |
4.3.2 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 |
4.4 工程投资估算 |
4.4.1 编制依据 |
4.4.2 投资估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绩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线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
2.1.2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创新扩散理论 |
2.2.3 双向沟通理论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发展历程 |
3.1.1 高速发展期 |
3.1.2 曲折前进期 |
3.1.3 深化改革期 |
3.1.4 开拓前进期 |
3.2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
3.2.1 政策支持现状 |
3.2.2 组织机构现状 |
3.2.3 农业机械推广现状 |
第四章 黑龙江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
4.1 推广经费不足 |
4.2 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
4.3 推广手段落后 |
4.4 推广机构行政化严重 |
4.5 教育、科研、推广相分离 |
4.6 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
第五章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与启示 |
5.1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5.1.1 美国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5.1.2 加拿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5.1.3 澳大利亚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5.1.4 日本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 |
5.2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经验对黑龙江省的启示 |
第六章 促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6.1.1 建立新型高校基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合作模式 |
6.1.2 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并轨 |
6.1.3 鼓励社会力量的投入与参与 |
6.2 构建更为合理的组织机构 |
6.2.1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 |
6.2.2 优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构成 |
6.3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系 |
6.3.1 建立严谨的资金管理体系 |
6.3.2 设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 |
6.3.3 重新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 |
6.3.4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桂平农业综合效益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农产品电商“直播带货”营销模式研究[D]. 谢晓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2]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D]. 赵彦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3]巴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估研究[D]. 郑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浙江省平阳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董双燕.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6]江西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沈棋云.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7]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D]. 马宁. 吉林大学, 2017(04)
- [8]氮肥后移与玉米间作豌豆对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协同效应[D]. 胡发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1)
- [9]上犹江水电站发电引水口蝶阀更新方案设计[D]. 王盼. 南昌工程学院, 2017(06)
- [10]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D]. 高德杨.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