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公平与效率的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雁[1](2021)在《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着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着。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着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着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李雅丽[2](2021)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若干尚未妥善解决的社会问题,如何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惠及全体社会公民通过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以公平、正义且有效地保障社会公民的社会福利便是其中当务之急。相较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区域与城乡间在社会发展中仍表现为非平衡发展,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区域与城乡间的差距在学术界与在实践中都备受瞩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当前,基本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全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公共事业的目标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间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探索和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与城乡层面的差距问题能有效推动以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社会保障、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建设,还能切实保障全体社会居民对生存与多样化发展需求,实现民众平等的基本生存与发展权,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为此,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从区域与城乡两个维度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通过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增强论文研究与现实之间的契合度,能有效正视省际间,区域间以及城乡间供给规模、质量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区域与城乡间的均衡发展,缓解和消除当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研究主旨是在客观评价研究期间内,以区域与城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角度深入研究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机制,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供给水平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水平及收敛情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进行测度,以双对象实证分析差距形成原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双目标的系统性财政对策与建议。首先,阐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和整理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机制的评价以及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与成因等几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述评,提出有可能进行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其次,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构建一个全面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通过对其研究紧密相关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界定,并重点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通过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征具体化的通过区域禀赋差距、城乡二元体的视角分别和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间的机制分析,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理。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与阐述,从社会公正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公共服务演变的三大理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产生的天然逻辑、根本目的与实现的客观机制进行理论阐释。通过对财政分权机制、财政自给能力以及转移支付三大财政因素的财政机理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的作用。再次,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及收敛性进行分析。其中,按照区域、城乡的目标属性与实际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在全国31省市2011—2018年、30省市2015—2018年,分别设定27、41个具体指标以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区域指标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变异系数与熵值法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分别进行测度,衡量区域与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同时运用Arc GIS 10.2软件对指数进行时空动态展示。通过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一般收敛与空间收敛分析,其收敛性检验表明:从整体上,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收敛系数均为负值,统计指标都显着,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存在明显的绝对收敛趋势。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进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水平均呈现不断缩小的收敛态势,且这三大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收敛速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较大的中西部要快于其区域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并最终趋向于均等的水平。然后,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第一,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分析;拓展分析运用动态空间模型比较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我国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得出人均财政支出占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影响,而财政分权支出度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再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说明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人均中央净补助、城市人口密度以及城镇化率对中—西部地区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边际贡献显着高于东部地区;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支出度、人均中央净补助、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以及城市人口密度对交通运输类的“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积极影响明显高于教育、卫生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类的“社会型”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通过空间系数检验,财政分权支出度、财政自给率、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卫生医疗支出的关系显着为负,而财政分权支出度与财政自给率对教育支出的影响完全相反。通过加入东—中—西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后,研究发现相较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更倾向于“生产型”基本公共服务。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效应分别运用基础与拓展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础分析选取财政体制、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空间实证;拓展分析为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选取2014年、2016年、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对我国28个省内涵盖5754户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运用Logit分层法动态分析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方向与作用力度。基础分析实证结论表明:我国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着空间自相关,并呈现出显着的空间溢出态势,通过空间面板回归最优筛选与实证分析,城乡经济差距、人均中央净补助对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效应具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城乡经济差距带来的边际贡献最大,而财政支出分权度、人均财政支出以及财政自给率对其有显着的负向影响。通过空间系数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的被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系数显着为负,说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拓展分析实证结论表明:公共转移支付对农村家庭不论处于多维贫困还是收入贫困状态均有显着的减贫效应,对改善长期多维贫困模型的效应较长期收入贫困模型更显着。另外,还测算了三个考察年度农村家庭对教育和健康两类公共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并检验了随着家庭对教育和健康的需求的提升条件下,公共转移支付是否对改善我国家庭长期贫困状态具有加强效应。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每单位家庭获得公共转移支付对改善其长期多维贫困与长期收入贫困的效应是显着的,且要大于未考虑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下的效应。最后,从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与具体性财政政策系统性地提出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科学划分与平衡各级政府支出行为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的供给有效性,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以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改革财政体制为减差效应扫清障碍,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以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通过各层面间财政对策运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配合有助于缩小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审视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内容,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多方博弈角度通过财政、经济、社会多个层面探索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问题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公共服务从区域与城乡层面涵盖的类别较为齐全,为厘清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别测度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指数并探究区域与城乡差距形成的原因与作用机制,分别从区域与城乡层面较为全面的分析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效应的实现机制,并提出相应的财政对策。第二,对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研究采用了从区域到城乡的双层面研究视角。现有文献中多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针对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不同属性与特性,全面分析其在基本公共服务研究领域中的共性与个性,以共性角度分析在财政体制因素下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问题。以个性研究视角分别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偏好对缩小区域差距效应、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缩小城乡差距效应进一步探究其影响,以期全阈视角对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第三,将基础与拓展模型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问题的两阶段实证研究。本文将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分别引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基础性研究,再根据区域与城乡的个性特点与属性,分别运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与Logit分层模型进行拓展性实证分析。因此,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产生影响的财政机制,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一定的创新。
叶璐[3](2021)在《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施追赶战略的导向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巩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不平等的问题逐渐凸显。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是这种不平等的集中体现。随着宏观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城乡差距已逐步延伸至经济、社会等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不能完全体现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多维”应该成为城乡差距相关研究的重要视角。在城乡关系的变迁过程中,城乡差距如何演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作用和影响程度如何?各个维度城乡差距之间存在怎么的关联性?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新时期,城乡差距的演变是否对高质量发展产生阻滞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在对中国70年城乡关系的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全国30个省份1993-2017年的数据,对居民生活、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和社会民生四个维度的城乡差距进行测度;基于多维不平等的理念,构建动态联立方程模型对各维度城乡差距成因以及维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视角出发,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资本规模的影响作用,为城乡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提供实证检验,同时为后续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相关战略的部署和政策的实施提供丰富的经验支撑。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多维视角下测度的城乡综合差距以-0.45%的年均速度波动下降,并呈现“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缓慢下降,但差距水平依然保持高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逐渐凸显。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方面的差距呈“固化”特征,甚至出现加剧态势。(2)居民生活与社会民生维度的城乡差距存在“加剧”不平等的内在效应;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具有单向的“加剧”效应。城乡居民生活差距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存在互动的负向关系。(3)四类形成因素对不同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经济发展方面,人均GDP每增长一单位,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12,要推动地区,尤其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市场化方面,非国有化程度每上升1%,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缩减0.33,要素配置、社会民生的城乡差距分别增加0.88、1.33,因此,要完善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对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引导。城镇化方面,人口城镇化率每上升1%,居民生活、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缩减0.24、1.88,城乡社会民生差距增加0.77。城市规模结构每上升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扩增0.17,因此,要以户籍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农民市民化的意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民覆盖率。财政方面,涉农财政支出每增长1%,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的城乡差距分别扩增0.62、0.76,但从长期看,有助于城乡产业发展差距缩减。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每增长1%,城乡社会民生差距缩减0.42,亟待改革和完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纠正财政政策“城镇导向”、“经济导向”效应。(4)城乡综合差距对高质量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各维度城乡差距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经济GDP受居民生活、产业发展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少0.03、0.01单位;经济TFP受到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减小0.01、0.01单位。社会民生、要素配置的城乡差距对实际消费规模的影响依次递减,差距每扩增1单位,消费规模分别缩减0.11、0.04单位。实际资本规模在受民生、要素配置差距每1单位的影响,相应下降0.02、0.04单位。此外,城乡居民生活差距对消费规模具有“净正向效应”。城乡差距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明显阻滞效应,缩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新时期,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论文创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从多维视角出发,构建城乡差距的指标体系;二是从多维不平等视角出发,将多维城乡差距纳入同一框架,在分析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检验各个维度之间的关联性。三是从经济发展新格局出发,实证分析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经济效率、消费规模、投资规模的影响,探讨多维城乡差距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熊如意[4](2021)在《财政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便更好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国家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寄予厚望,然而随着我国区域差距的加大,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也日益悬殊。而作为与居民关系最密切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吸引着全国人民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义务教育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09—2018年的实证数据为样本,利用熵值法计算各省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接着引入空间地理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定量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对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实际影响效果。同时以2015—2018年分类转移支付数据为样本,研究各项分类转移支付对于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全样本条件下,转移支付依赖度抑制本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但推动了邻省义务教育发展。分区域样本条件下,转移支付依赖度对东部地区样本表现出正向空间外溢性,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负向空间外溢性大于对中部地区的负向空间外溢性。且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依赖度与本省义务教育发展存在“U”型关系,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的转移支付依赖度均处于U型拐点左边,即转移支付依赖度与本省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负向相关关系。第二,分类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发展的关系表明:全样本条件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对本省义务教育发展具有激励效应,而税收返还的激励效果不显着。一般性转移支付对邻省义务教育发展的激励效应不显着,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对邻省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税收返还的负向间接效应大于专项转移支付,这说明税收返还导致的邻省经济资源流失对地方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大于专项转移支付引起的财政投入带来的影响。分样本条件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东、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中部地区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在东部样本条件下,抑制了邻省的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而在中西部样本条件下,专项转移支付促进邻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且对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税收返还对东、中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表现出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第二,构建横向义务教育事业合作网络;第三,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郑超[5](2021)在《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与经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卫生健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我国将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减轻人民医疗负担和分散健康风险冲击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项改善人民福利水平的重大民生制度安排。我国老龄化严重,老年群体处于生命周期终端,易受疾病风险冲击,是最密集的医疗消费群体,老龄医疗负担加剧。特别是此次“COVID-19”重大疫情冲击暴露出医保制度还存在很多短板和不足,更是引发了社会对医保政策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的高度关注。同时,实现医保政策的科学评估是国家公共卫生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优化医保政策效果的内在需要,这有利于提升医保政策改革的科学性和优化医保资源配置效率。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大比例医疗资源都用于老年人,未来医疗支出规模的控制及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将会集中于老年群体。因此,研究医保政策对老年人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国三大医保制度在筹资标准、保障水平、缴费标准和报销政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这就造成了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医疗服务利用不平衡、医保受益不均等的矛盾凸显。为此,2016年1月,国务院实施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政策。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是逐步解决医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政策,有利于人民享有公平医疗机会。鉴于医保统筹政策推行时间较短,目前对该政策实施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评估文献较少。目前,虽然国内外文献已对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展开了较多探讨,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国内文献探讨了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其主要评估医疗保险的广延边际效应即从无医疗保险状态变为有保险的过程。然而,鲜有文献深入讨论医疗保险的集约边际效应即医疗保障水平变化的影响。既有部分文献已经检验了医疗保险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的作用机制,但仍有待完善。深入探讨医疗保险政策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作用机制,有助于完整呈现其中介作用渠道。城乡医保统筹政策作为推进城乡医保制度公平的重要措施,我国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如何?其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是否有利于缩小居民健康不平等?这些重要问题的科学解答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医保制度均等化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经典文献和健康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和流行的政策评估方法对我国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进行系统评估和研究,以期为我国新时代社会医保体系均等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本文内容共计7章组成。具体来看,第1章是绪论,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概念界定、创新与不足之处等。第2章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主要对与医保政策健康绩效和经济绩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系统论述了健康经济学理论。第3章是我国医保政策发展情况,主要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和分析。第4章是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主要基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从医疗保险广延边际效应和集约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利用CLHLS和CHARLS数据研究了医保政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按照不同收入水平、城乡、地区和年龄等多个维度识别了其健康绩效的异质性特征。第5章是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主要是从医疗保险广延边际效应和集约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利用CLHLS和CHARLS数据研究了医保政策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等经济指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识别了其异质性特征,为精准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第6章是医保政策的增收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主要是从医疗保险广延边际效应和集约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展开实证检验。第7章是结论与建议。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社会医疗保险广延边际效应视角,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实现了显着的健康绩效,显着提升了老年人自评健康、心理健康、自理能力(IADL)和客观认知水平(MMSE)等。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得出,社会医疗保险通过提高及时就医概率、降低大病支出概率和提高体检概率等渠道改善了健康状况。医保政策健康绩效在不同地区和年龄之间存在显着异质性特征。农村空巢化、家庭规模小型化等使得农村老人就医障碍增大,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医疗资源在城乡之间与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的差异,加快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对低收入高龄农村弱势老年群体的政策支持,以增进社会医保制度的健康绩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二,从社会医疗保险集约边际效应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具有显着的健康绩效,显着提升了居民的自评健康、心理健康和客观健康水平,同时显着降低了健康不平等,使得Kakwani健康相对剥夺指数显着下降了 5.32百分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自付医疗支出比例降低和居民健康风险意识提升是城乡医保统筹政策提高健康绩效的重要中介渠道。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健康绩效存在异质性,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年龄较高、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加显着,这有利于促进新时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议继续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增强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提升城乡医保统筹层次,推进新时代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第三,从社会医疗保险广延边际效应视角,研究发现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具有显着的经济绩效,在有效释放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需求和促进医疗支出的同时,显着降低了自付医疗支出和自付医疗支出比例;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显着降低了家庭医疗支出的财务负担,具有明显的减贫增收效应,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返)贫”“看病难(贵)”问题,重点转移了大病医疗支出风险,有效发挥了其经济绩效。然而,社会医疗保险对低龄、城镇地区老年人经济绩效更大,存在明显的年龄异质性和城乡差异。下一步,需对更加弱势的农村高龄老人提供更多的倾斜支持。需更加注重医保政策的受益公平性,解决各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受益不公问题。需实施更加精准的医保政策,特别是要建立精准识别弱势群体动态机制,使得社会医保制度更加公平,逐步解决医保制度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期医保政策发挥更大的经济绩效。第四,从社会医疗保险集约边际效应视角,利用Heckman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城乡医保统筹政策使得住院医疗支出显着增加大约24.26%(2637.85元);并且使得居民自付住院支出显着降低35.58%(2234.6元)。然而,该政策对门诊医疗支出影响并不显着。城乡医保统筹政策主要解决了大病风险冲击,该政策既有利于释放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又缓解了居民自负医疗财务负担。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存在显着的收入、城乡异质性特征,更加有利于提升低收入农村居民的医疗支出和降低其医疗负担,显着促进了医保制度公平性,符合其政策实施的目标和初衷。城乡医保统筹政策通过提高医保报销率、就医概率和就医层次显着释放了居民住院医疗服务需求,这三个渠道是推动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率的关键机制。与此同时,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具有显着的减贫增收效应。城乡医保统筹对遭受大病健康冲击的居民具有显着的扶贫效果,能有效减少农村“因病致(返)贫”问题的发生,有助于精准扶贫。然而,城乡医保统筹对易受负向健康风险冲击、更加弱势的老年人群体的减贫增收效应并不显着,这与精准扶贫目标存在一定偏移,这些结论对后续优化扶贫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降低自付医疗支出比例和改善劳动供给水平是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减贫增收效应的重要中介渠道。建议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发展,提高统筹层次,精准解决健康风险冲击引起的深度贫困,使之成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王永仓[6](2021)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数字金融以先进的底层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用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为实现普惠金融发展和社会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新的途径。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创业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三农”领域的热点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农村居民外出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在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带来负面影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面临可持续性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乏力,需要寻求新的动力以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然而,数字金融快速发展可能为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新机会。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数字金融时代。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低成本、广覆盖、可持续等优势,降低了信贷服务对财务报表、信贷记录、抵押担保等传统信贷技术的依赖,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通过促进消费投资、激励创新创业、支持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等途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善了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环境,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带来更多的机会。数字金融有望通过金融组织与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长期面临的低收益、高成本、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等瓶颈问题,可以惠及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大量农村居民,有助于缓解他们的金融约束,获得便利低成本的支付、投资理财、融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并改善他们的消费行为,促进他们的创业、投资、经营及就业活动,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鉴于此,本文以数字金融为切入视角,着重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构建了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综合采用工具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法、中介效应模型、门槛估计法、面板半参数估计、空间计量、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Iv-probit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发展数字金融以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归结如下:第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差距日趋缩小,但是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然存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并产生新的金融排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收入结构表现出显着的时空差异,各省农民收入差距日渐缩小,农民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分块集聚的特征;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加速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各类数字金融业务的应用与普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省域间的数字金融发展差距日渐缩小,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明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着增强。但是数字金融发展本身及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部分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非因为数字金融而化解,有些问题在数字金融领域反而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并产生了新的金融排斥。中国数字金融在短期内将会强化监管,长期将会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并重,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及收入结构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农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形态已经高度货币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超越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来源,转移性收入成为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财产性收入水平依然较低。省域间的农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近年来农民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正在放缓。各省份农民收入增长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依赖性,农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农民收入较低的省份存在分块集聚的特征。伴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各维度、数字金融的各项业务与农民收入具有正相关性,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均具有正相关性,且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且存在非线性特征。第二,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各项收入增长进而带动农民增收,处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群体均能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多,在不同区域数字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首先,无论是数字金融总指数还是各维度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滞后效应。采用过度识别的工具变量GMM和LIML方法对内生性进行控制的估计结果表明上述结论具有稳健性。支付、信贷、保险等各类数字金融业务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次,数字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再次,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地区差异,其中数字金融对西部地区的增收效应最强。最后,各收入分位数上的人群均能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中获益,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获益更多。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体现出包容性特征。第三,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基于自身非线性特征,并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明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非线性特征。随着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水平越过相应的门槛值,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当前所有省份的数字金融发展均跨越了第二个门槛值。其次,总体上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明显,但其各维度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差异。覆盖广度存在双重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相应的门槛值,农民增收效应逐步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覆盖广度与农村人力资本的交互耦合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用深度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存在单一人力资本门槛效应,随着人力资本跨越门槛值,增收效应有所减弱。在样本期内大部分省份的人力资本仍然处在数字化程度增收效应较大的阈值范围内。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均存在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上数字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数字金融各维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具体来看,覆盖广度不仅有利于本省的农民收入增长,还能提高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使用深度有利于提高本省农民收入增长,但对邻接省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着。数字化程度对本省农民收入增长影响不显着,但是对邻接省份的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宏观经济增长,并主要通过城市化进程进而有利于农民收入增长。在控制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本身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渠道。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除了通过中介变量传导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首先,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而稳健的正面影响。进一步考虑到各省份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在初始互联网普及率、居民高等教育比例相对较低省份,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初始传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私营企业比重较高的省份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发展可以通过经济增长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途径来实现,而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城市化也是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再次,数字金融及各维度除了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之外,还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最后,数字金融及各维度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存在区域差异。第五,数字金融促进家庭创业,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数字金融使用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创业活动,提高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农户增收,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水平影响更为显着。首先。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农户家庭增收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具体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降低了农户的农业收入,提高了非农收入,即数字金融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并改变收入结构;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对所有农户的家庭增收均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对异质性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总体上,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的增收效应随分位点的上升表现出先下降后缓慢增强的特征,对非贫困农户、东部地区的农户以及低社会资本和低金融知识农户的家庭增收效应更强,对贫困农户和中西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弱。其次,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和提高非农就业水平,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水平具有显着的正向溢出效应。从创业活动来看,相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促进农户家庭创业,尤其是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概率,并改善非创业家庭的创业意向;对于不使用数字金融的农户,社区数字金融水平提高对其创业活动具有溢出效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则不显着。从创业绩效来看,数字金融使用能显着提高项目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营业收入和经营利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数字金融还能改善农户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相对于创业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和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非创业农户的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着。相较已有研究,本文创新在于:(1)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验证,现有研究通常从某一个方面的来展开。宏观层面,从赋能实体经济的角度讨论数字金融通过经济增长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并逐步检验经济增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传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吸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微观层面从支持农户家庭创业的视角讨论数字金融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农户家庭创业活动,尤其是机会型创业,并提升了创业绩效,从而促进家庭增收。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经济对自雇型就业和受雇型就业的影响,但是很少从微观的角度考察,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创业家庭和非创业家庭就业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非创业家庭的非农就业影响力度更大。即是说,数字金融更有利于增加受雇型劳动者的非农就业机会。(2)研究内容方面。没有使用数字金融的家庭能否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得好处,这一点很少有文献进行考察。本文从社区层面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不使用数字金融家庭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收入、家庭创业及非农就业均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关于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目前关注的文献也较少。本文比较了数字金融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社区数字金融水平促进了非贫困户的家庭增收,但是对贫困家庭的增收效应不显着。现有文献关注到数字金融对非农收入的影响,但是对农业收入的关注比较少。本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提高了农户家庭非农业收入,减少了农业收入。(3)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面板门槛模型、二次项面板模型及面板半参数模型结合起来以研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将面板门槛模型与交互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起来研究数字金融的人力资本门槛效应,在研究数字金融农户增收效应时使用了OLS、2SLS及PSM方法。现有研究在处理同类问题时通常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本文尽可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朱培源[7](2021)在《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钟文[8](2021)在《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被誉为“中国发展奇迹”,与此同时,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国家制度变革、区域政策及科学技术等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往往忽视了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重要作用。土地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重要引擎,尤其是中国特色土地制度所酝酿的土地财政构成了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财政促使土地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巨大且不断增值的信用来源,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一次性的投资融资。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特色土地制度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学术界进行专题研究。具体而言,我们关心的是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因为相对于其他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因素而言,土地财政是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关注了土地财政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影响效应及优化路径等内容,但缺乏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土地财政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是什么?二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产生了怎样影响?三是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四是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全面考察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发展模式视角提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体系。本文首先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行为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概念进行清晰界定,并做理论延伸分析;其次,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财政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政策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找出中央政府的政策脉络;再次,本文就土地财政模式下的各种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本文综合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剖析,在实证研究方面,以2002-2017年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完成以下三个任务,一是建立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财政激励下的“以地生财”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二是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晋升激励下的“以地引资”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三是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具有机制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投资偏向与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两条路径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力度;在案例分析方面,以2007-2017年浙江省与云南省各地级市为比较研究样本,对两省的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做了比较回归分析,以考察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既有正向效应,也存在负向效应,二者是非线性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对待土地财政发展应该具有区域差别化管理的理性态度,切忌一刀切;区域协调发展三大目标有效调节了“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的中介效应存在,对“以地引资”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达到0.009。土地财政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溢出效应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但投资偏向效应也会引发区域发展差距扩大与地区收入差距恶化等问题,两大机制共同解释了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29.63%。相关研究结论对完善国家土地财政经营策略、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改革。二是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深化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三是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制定区域差别化土地财政发展政策,充分释放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红利效应。四是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方式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的科学技术发展,提高研判精准度,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李超越[9](2020)在《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世界范围都存在处于贫困的地区,怎样减少甚至消除贫困,是各国不断探索努力的方向。我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2016年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当年因病致贫还有因病返贫的农民比例高达42.6%,所以我国十分重视并持续加大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投入,以防止因病致贫或是因病返贫现象多发,使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在减贫中发挥减贫的重要作用。在精准扶贫开始前后期间,国家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险金的财政补助大幅增长。这些做法在短时期内能够起到迅速扩大农村居民医疗保障覆盖面的作用,但是从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稳定长远运行来看,仍有不科学合理之处,并不“精准”结合农民特点来补助。《“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政府健康领域相关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领域投入力度”,鉴于财政补助资金在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投入的资金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否建立起有效率、效益和效果的使用体系对财政补助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农村居民医保制度产生至今财政补助政策,并分析现行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的基本做法和主要措施,介绍上海市和陕西神木的不同补助模式。将贫困理论和公共财政支出绩效3E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分析2012至2018年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的效应,并探寻该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之后通过借鉴部分国家在补助居民医保方面的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将农民群体特征分类补助,调整补助资金统筹结构,协调医保事权与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实施财政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王佳莹[10](2020)在《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如何增进国民幸福,是党和政府当前的核心课题,经济增长和政府政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诸如教育机会不平等、看病贵看病难、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信任危机频现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国民的幸福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党和政府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民生领域中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应该说,在政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持续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作为民生政策的生力军,民生财政支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财政理论也应运而生。如何使民生财政支出更好更有效率地为国民服务,以及如何更大程度地让国民获得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成为了民生财政支出最需要实现的目标。就民生财政支出自身而言,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产生效果,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支出规模是否适度、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支出效率是否最大。从民生财政支出发挥作用的过程看,支出规模是前提、起点,表现为资金投入的多少,支出结构是规模不变下的内部调整。而支出效率是终点,表现为民生资金发挥效果的好坏。本文正是以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为切入点,把中国民生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与国民幸福感置于同一个框架之内,研究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旨在以幸福感提高作为评判依据,探析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政府找到伴随人民幸福感提升的、真正健康的、可持续的民生财政优化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基于上述目的,本文研究思路如下:首先研究民生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幸福感的影响。民生财政要发挥作用,首先应表现为向民生领域提供充足资金,没有支出总量规模的保证,提高幸福感就是空谈。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幸福感的关系,探究基于幸福感提升的民生财政支出最优规模的存在。同时,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探求幸福感最大化下民生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然后研究民生财政支出效率对幸福感的影响。根据本领域已有研究结论,大部分学者认同提高民生财政支出总量或者优化支出结构,可以促增幸福水平提高。但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资金增长放慢已是客观现实,仅依靠民生财政支出规模提升和结构优化手段,已然不足以解决民生领域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效率”更应该成为解决民生领域日益增长的要求与财政资金不足矛盾、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支出资金的使用效果的至善选择。最后,除了从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与幸福感的关系主线来研究、优化民生财政支出外,本文还聚焦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的传导机制。民生财政支出到底如何影响幸福感?能否从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的路径中进一步挖掘出基于幸福感提升的、民生财政支出优化的有效方法呢?这些问题也将在本文得到答案。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介绍为何研究以及如何研究以提高幸福感为导向的民生财政支出问题,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有哪些创新点和不足,然后从民生财政支出、幸福感以及二者的关系角度,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相关概念,并重点强调本文的民生财政支出范围只包括公共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以及医疗卫生支出3个维度。最后选择公共财政理论、社会公平正义理论、社会福利理论、我国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阐述,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石。第二部分是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和国民幸福感的现状分析。首先介绍民生财政政策演变历史及近十年我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发展变化趋势,然后结合CGSS回顾了2003-2015年以来,中国国民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及分布。第三部分是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幸福感相匹配,实证分析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对幸福感的影响。首先,分析全样本下民生财政支出的总量及各维度与幸福感关系;其次,在此基础上,按地区、收入等分组对不同群体之间的异质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在民生财政支出和幸福感的曲线关系之上,引入宏观税负变量,探讨是否存在一个最优的民生财政支出规模可以最大化人们的幸福感。第四部分是对民生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用DEA方法,测算我国2015年各省级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的效率,接着,对DEA无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和阐释;最后通过构建有序概率模型和OLS模型,使用CGSS 2015年的数据,着重研究民生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而为优化民生财政支出效率、提高幸福感找到解决办法。第五部分是民生财政支出对幸福感的传导路径和效应实证分析。本文把民生财政支出作用于幸福感的传导机制分为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民生财政支出引起幸福感变化的心理效应之三个中介变量即“机会平等感”“社会信任感”“社会安定感”的存在,并提出假说,然后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有序概率模型和OLS模型,使用CGSS2015年数据,对三条路径的中介效应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最后对传导路径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进行了量化分析。第六部分是结合文章前部分的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我国财政民生支出现状,以提高幸福感为导向,从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优化民生财政支出效率和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的传导路径三个角度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从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幸福感角度,民生财政支出能显着提升幸福感。结构上看,三个维度较之,教育支出提升幸福感促增作用最大,其次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和卫生支出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不显着,且对幸福感起了负作用;不同收入阶层比较,民生财政支出对低收入群体幸福感提升作用更强;不同区域比较,民生财政支出对西部地区的幸福感提升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而且,从民生支出三个维度对不同地区的幸福感提升效果来看,东部地区最主要得益于教育支出;中部地区最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障支出;西部地区最主要得益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两项支出。民生财政支出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关系,最优支出规模为11047元/人;考虑宏观税负因素后,宏观税负与幸福感呈负向关系,但系数远小于民生支出对幸福感的正向系数,此时民生财政支出最优规模降为8955元/人。教育支出的最优规模为5211元/人,社会保障的最优规模为3394元/人,医疗卫生支出与居民幸福感可能存在“U”型关系。结合我国的人均民生财政支出、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的规模现状,三者均未达到最优规模的标准。因此为提高幸福感,政府应该加大民生财政支出总规模的投入,结构上应向教育领域、低收入阶层、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应加大教育支出,中部地区应加大社会保障支出,西部地区加大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支出力度。2.从民生财政支出“效率”与幸福感的角度,民生财政支出总效率和分项效率,都与幸福感显着正相关。这意味着,在民生财政支出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民生财政支出的效率来提高幸福感。利用DEA方法测得,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民生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率都达到了DEA有效,但地区间差异较大,主要是技术原因造成。绝大部分省份教育支出达到了有效率状态,但是绝大部分省份医疗支出处于无效率状态。其中,教育支出的效率提高最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社会保障支出次之,医疗卫生支出作用最弱。因此,政府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和提升民生效率,尤其是加大医疗改革的力度,以提升幸福感。3.从民生财政支出对幸福感的传导机制来看,民生财政支出既能通过收入效应直接作用于幸福感的提高,又通过提高机会平等感、社会安定感和社会信任感间接促进幸福感的提高。而机会平等感在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中起的中介作用最强。因此,政府应加大民生投入规模,保障其收入效应的发挥,同时还要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医疗领域的公平分配,保障机会平等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4.基于提高国民幸福感的视角,我国民生财政支出存在规模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不高、传导路径不畅等问题,因此,政府要从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支出效率以及对幸福感的传导路径等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措施,以此促进幸福感的提高。
二、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公平与效率的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公平与效率的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与养老保障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 |
四、社会学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研究 |
二、关于老年人群体收入差异的研究 |
三、关于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四、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差异研究 |
第一节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
一、老年人收入来源分类 |
二、来源于个人的收入 |
三、来源于家庭的收入 |
四、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 |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趋势比较 |
二、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 |
第三节 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五节 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
一、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
二、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
第六节 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乡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一、个人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二、家庭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三、政府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数 |
二、泰尔指数分解法 |
三、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方法 |
第三节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
一、城乡总体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二、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三、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
第四节 老年人不同人群组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
第五节 各类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二、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
第六节 社会保障对老年人收入差距作用的分析 |
第五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二节 城乡总体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总体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镇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四节 农村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基本描述 |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
第五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六章 发达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节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
一、美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
二、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
三、对美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
一、日本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
二、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
三、对日本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英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 |
一、英国养老金制度 |
二、英国老年人的其他收入保障制度 |
三、对英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
第四节 美日英三国养老收入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城乡差距的研究进展 |
1.2.3 文献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结构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介入的理论阐释与作用机理 |
2.1 概念区分与内涵分析 |
2.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2.1.2 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
2.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生成机制 |
2.2.1 财政体制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2 区域禀赋差距与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的机制分析 |
2.2.3 城乡二元体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乡差距的机制分析 |
2.3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财政作用的理论阐释 |
2.3.1 财政作用的天然逻辑与基础 |
2.3.2 财政作用的根本目的 |
2.3.3 财政作用实现的客观机制 |
2.4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财政机理 |
2.4.1 财政分权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2 财政自给能力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4.3 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测度及空间收敛分析 |
3.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3.1.1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的测度 |
3.1.3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指数分析 |
3.2 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城乡的空间收敛分析 |
3.2.1 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2 收敛类型与收敛检验基本模型 |
3.2.3 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2.4 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收敛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4.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 |
4.1.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1.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拓展分析:基于地方财政支出偏好的实证分析 |
4.2.1 地方财政支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4.2.3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5.1 基础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
5.1.2 空间模型的最优筛选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拓展分析:基于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的实证分析 |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收入均等化理论内涵 |
5.2.2 公共品需求收入弹性与转移支付作用机理 |
5.2.3 变量选择与数据测算 |
5.2.4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对策 |
6.1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 |
6.1.1 平衡财政支出行为偏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区域有效性 |
6.1.2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平性 |
6.2 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具体的财政政策 |
6.2.1 改革财政体制扫清减差效应的机制障碍 |
6.2.2 整合地方税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能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致谢 |
(3)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和“乡”的概念 |
2.1.2 城乡差距的概念 |
2.1.3 城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 |
2.1.4 城乡差距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
2.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2.2.3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理论 |
2.2.4 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轨迹 |
3.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与战略形成 |
3.1.1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逻辑框架 |
3.1.2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战略的形成 |
3.2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 |
3.2.1 改革开放前:立国战略下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固化时期 |
3.2.2 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富民战略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破冰 |
3.2.3 本世纪初到十八大前:城乡统筹发展阶段 |
3.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国战略下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 |
3.3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问题 |
3.3.1 城乡收入消费差距下降,但依然保持高位 |
3.3.2 产业高级化与产业分化共存,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固存 |
3.3.3 制度壁垒和市场分割问题凸显,城乡要素配置差距扩大化 |
3.3.4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社会民生差距显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差距的多维测度 |
4.1 城乡差距测度的维度选择 |
4.2 城乡差距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基础指标的选取 |
4.2.3 数据来源、指标处理方法 |
4.3 测度方法选择及权重的确定 |
4.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4.3.2 基础指标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 城乡综合差距的测度结果 |
4.4.1 城乡综合差距时序演变分析 |
4.4.2 城乡综合差距空间格局分析 |
4.5 城乡差距的多维度分析 |
4.5.1 多维城乡差距的时序演变分析 |
4.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动态演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成因及内在关联分析 |
5.1 多维城乡差距形成机制 |
5.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1.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5.2 多维城乡差距的形成机制实证分析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方法选择 |
5.2.2 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前检验 |
5.3 估计结果分析 |
5.3.1 基准估计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多维城乡差距内在关联性检验 |
5.3.4 不同区域的估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维城乡差距的经济效应分析 |
6.1 城乡差距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 城乡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6.2.1 城乡差距通过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
6.2.2 城乡差距通过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
6.3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
6.3.1 计量模型 |
6.3.2 变量说明以及数据来源 |
6.3.3 内生性问题及处理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城乡差距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估计 |
6.4.2 城乡差距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估计 |
6.4.3 城乡差距对消费需求的机制讨论 |
6.4.4 城乡差距对经济资本的机制讨论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与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财政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写作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政策背景与研究假说 |
2.1 概念内涵界定 |
2.1.1 义务教育发展 |
2.1.2 财政转移支付 |
2.2 财政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关系 |
2.2.1 转移支付是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保障 |
2.2.2 转移支付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引导机制 |
2.2.3 转移支付是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基石 |
2.3 义务教育发展中的财政转移支付现状 |
2.3.1 义务教育政策演进 |
2.3.2 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分析 |
2.4 直接效应假设 |
3.数据说明与模型设计 |
3.1 构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指标 |
3.2 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测度 |
3.3 数据说明 |
3.3.1 指标选取与说明 |
3.3.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3.3.3 空间权重矩阵 |
3.4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计 |
3.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3.4.2 间接效应假设 |
3.4.3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4.实证分析 |
4.1 总量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1 基准回归结果 |
4.1.2 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
4.1.3 进一步分析 |
4.2 分类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实证分析 |
4.2.1 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发展 |
4.2.2 专项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发展 |
4.2.3 税收返还与义务教育发展 |
5.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
5.2.2 构建横向义务教育事业合作网络 |
5.2.3 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与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医疗保险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 |
2.1.2 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之间的因果关系 |
2.1.3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减贫增收效应 |
2.1.4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Grossman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理论 |
2.2.2 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
第3章 我国医保政策发展情况与回顾 |
3.1 改革开放以来医保制度发展进程 |
3.2 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构成及现状分析 |
3.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3.2.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3.2.3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3.3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 |
第4章 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4.1 社会医疗保险的健康绩效分析 |
4.1.1 计量模型选取和设定 |
4.1.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1.4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绩效的总体评估 |
4.1.5 社会医疗保险健康绩效的异质性分析 |
4.1.6 稳健性检验 |
4.1.7 社会医疗保险健康绩效的作用机制检验 |
4.1.8 小结 |
4.2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健康绩效分析 |
4.2.1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策略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
4.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2.4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老年人健康绩效的总体评估 |
4.2.5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健康绩效的异质性分析 |
4.2.6 稳健性检验 |
4.2.7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健康绩效的作用机制分析 |
4.2.8 小结 |
第5章 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5.1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支出及医疗负担的影响 |
5.1.1 计量模型设定和识别策略 |
5.1.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1.4 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支出及医疗负担的影响 |
5.1.5 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支出及医疗负担的异质性影响 |
5.1.6 小结 |
5.2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医疗支出与医疗负担的影响 |
5.2.1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策略 |
5.2.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4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 |
5.2.5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对医疗支出的异质性影响 |
5.2.6 稳健性检验 |
5.2.7 作用机制检验 |
5.2.8 小结 |
第6章 医保政策的增收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
6.1 社会医疗保险的增收减贫效应 |
6.1.1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策略 |
6.1.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6.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1.4 社会医疗保险增收减贫效应的总体评估 |
6.1.5 社会医疗保险增收减贫效应的异质性特征 |
6.1.6 作用机制探讨 |
6.1.7 小结 |
6.2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的增收减贫效应 |
6.2.1 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策略 |
6.2.2 数据来源和变量定义 |
6.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4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增收减贫效应的总体评估 |
6.2.5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增收减贫效应的异质性特征 |
6.2.6 稳健性检验 |
6.2.7 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增收减贫效应的作用机制探讨和检验 |
6.2.8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及其作用机制 |
7.1.2 医保政策的经济绩效及其作用机制 |
7.2 政策建议 |
7.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1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
1.3.2 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3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关文献 |
1.3.4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模式及政策措施研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框架与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局限 |
1.6.1 研究的创新 |
1.6.2 存在的局限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金融中介理论 |
2.1.1 交易成本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论理论 |
2.1.3 风险管理理论 |
2.1.4 简要评述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2.2.1 金融结构理论 |
2.2.2 金融深化理论 |
2.2.3 金融功能理论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2.2.5 简要评述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 |
2.3.2 内生增长理论 |
2.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
2.3.4 简要评述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4.1 网络商品理论 |
2.4.2 双边市场理论 |
2.4.3 长尾理论 |
2.4.4 简要评述 |
第3章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说 |
3.1 核心概念界定与辨析 |
3.1.1 数字金融 |
3.1.2 农民收入增长 |
3.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机理 |
3.2.1 农户创业 |
3.2.2 经济增长 |
3.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作用机理 |
3.4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与空间溢出机理 |
3.4.1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作用机理 |
3.4.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人力资本门槛作用机理 |
3.4.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与农民收入增长分析 |
4.1 数字金融的业务形态 |
4.1.1 网络支付 |
4.1.2 网络融资 |
4.1.3 财富管理 |
4.1.4 网络保险 |
4.1.5 互联网征信 |
4.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 |
4.2.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脉络 |
4.2.2 中国数字金融指标体系 |
4.2.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特征评价 |
4.3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及趋势 |
4.3.1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问题 |
4.3.2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趋势 |
4.4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 |
4.4.1 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4 年) |
4.4.2 波动低速增长阶段(1985-2003 年) |
4.4.3 高速增长阶段(2004-2012 年) |
4.4.4 新常态增长阶段(2013-2019 年) |
4.5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化 |
4.5.1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4.5.2 结构变动的收入增长贡献 |
4.5.3 农民收入的形态结构分析 |
4.6 农民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
4.6.1 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时期差异 |
4.6.2 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异系数分析 |
4.6.3 四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增长差异 |
4.6.4 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 |
4.7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分析 |
4.7.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7.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7.3 数字金融与各区域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总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估计策略 |
5.2.1 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 |
5.2.3 估计策略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3.1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
5.3.2 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结构 |
5.3.3 区域差异分析 |
5.3.4 分位数回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1 模型与变量 |
6.2.2 数字金融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2.3 人力资本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3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6.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6.3.2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6.3.3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经济增长渠道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统计分析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择 |
7.2.3 统计分析 |
7.3 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
7.3.1 基于总体样本的计量分析 |
7.3.2 基于细分样本的计量分析 |
7.4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的计量分析 |
7.4.1 数字金融、经济增长与农民收入增长 |
7.4.2 拓展性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数字金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农户创业渠道 |
8.1 引言 |
8.2 模型、变量与数据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选择 |
8.2.3 数据来源 |
8.2.4 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金融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1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增收 |
8.3.2 社区数字金融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溢出效应 |
8.3.3 农户家庭异质性分析 |
8.4 作用机制分析 |
8.4.1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活动 |
8.4.2 数字金融与农户创业绩效 |
8.4.3 拓展性讨论:数字金融与农户非农就业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推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 |
9.2.2 加快数字金融发展 |
9.2.3 完善数字金融监管 |
9.2.4 加强消费权益保护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边际贡献 |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重要概念界定 |
一、土地财政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区域协调发展 |
四、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土地财政的理论基础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土地财政研究综述 |
一、国外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二、国内土地财政相关文献梳理 |
第四节 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研究综述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内涵研究 |
二、关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政策研究 |
三、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升的问题研究 |
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机制与制度框架研究 |
五、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研究 |
第五节 文献评述 |
一、已有研究成果证实了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 |
二、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土地财政、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制度安排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 |
一、中国特有土地制度 |
二、分税制改革制度 |
三、政绩考核制度 |
第二节 土地财政的规模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 |
第四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度及变动趋势 |
一、区域协调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测算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全文作用机制分析 |
一、机制分析的逻辑主线 |
二、“以地生财”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全样本回归分析 |
二、分区域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以地引资”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第一节 “以地引资”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三、数据描述性统计 |
四、空间权重确定 |
五、空间自相关检验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基准回归检验 |
二、分区域回归检验 |
三、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节 全文作用机制检验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地财政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基于浙滇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比较区域选择 |
第二节 浙滇两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
一、浙江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二、云南省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的时空差异分析 |
第三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规模测算与比较 |
第四节 浙滇两省土地财政对区域内协调发展能力影响的分析与比较 |
一、研究设计 |
二、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深入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 |
二、去除土地财政依赖的制度土壤 |
三、实施区域差别化的土地财政政策 |
四、加快后土地财政发展转变,融入新时代发展战略框架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9)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居民医疗保险 |
2.1.2 财政补助农村医疗保险政策 |
2.1.3 贫困及贫困线的概念 |
2.1.4 因病致贫的概念 |
2.2 理论依据 |
2.2.1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3E理论 |
2.2.2 贫困理论 |
2.3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的减贫机理 |
2.3.1 农村居民与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之间关系分析 |
2.3.2 农村居民医疗与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的关系 |
2.3.3 经济与财政补助居民医保资金之间关系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调研分析 |
3.1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内容 |
3.1.1 2010 年前及之前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 |
3.1.2 2011 年及后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 |
3.2 我国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实施情况 |
3.2.1 基本做法 |
3.2.2 主要措施 |
3.3 典型案例 |
3.3.1 上海模式:按参保农民年龄分类补助 |
3.3.2 陕西神木模式:全民免费医疗 |
第四章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的减贫效应 |
4.1 研究假设与数据选取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2 .实证分析 |
4.2.1 描述性分析 |
4.2.2 实证分析 |
4.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1 有控制变量时总样本研究结果及分析 |
4.3.2 分样本研究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存在的问题 |
5.1 补贴标准一刀切 |
5.1.1 补贴未考虑农民家庭及个人情况 |
5.1.2 补贴未考虑城乡差异 |
5.2 地方可用财政补助资金非常有限 |
5.2.1 农村居民卫生支出中财政补助占比低 |
5.2.2 补助资金统筹力度低 |
5.3 财权与事权不匹配 |
5.3.1 央地卫生事权与财权不匹配 |
5.3.2 地方各层级间医疗事权与财权不匹配 |
5.4 医保补助转移支付制度不合理 |
5.4.1 转移支付因素法中计量因素不全面 |
5.4.2 需要地方必须提供配套资金 |
5.5 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缺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
5.5.1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绩效低下 |
5.5.2 缺少预算绩效管理基础信息 |
5.5.3 缺少预算绩效管理程序 |
5.5.4 缺少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
第六章 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国外经验启示及优化的对策建议 |
6.1 国外经验及启示 |
6.1.1 欧洲国家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 |
6.1.2 亚洲国家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 |
6.1.3 对我国的启示 |
6.2 提升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效应的对策建议 |
6.2.1 从农民、医院两方面因素优化财政医保补助支出结构 |
6.2.2 加大财政补助,由县统筹优化为省级统筹 |
6.2.3 规范央地财政关系以协调事权和财权 |
6.2.4 完善医疗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6.2.5 健全财政医保补助资金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民生财政相关研究 |
2.1.2 幸福感相关研究 |
2.1.3 政府支出与幸福感相关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民生财政相关研究 |
2.2.2 幸福感相关研究 |
2.2.3 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相关研究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3.1.2 幸福感的定义 |
3.2 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2.2 公共财政理论 |
3.2.3 社会福利理论 |
3.2.4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
3.3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国民幸福感的机理 |
第4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与国民幸福感的现状考察 |
4.1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现状考察 |
4.1.1 中国民生财政的政策演变 |
4.1.2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及分布 |
4.2 国民幸福感的现状考察 |
4.2.1 幸福感的测度 |
4.2.2 中国国民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及分布 |
第5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实证分析:基于规模、结构视角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财政民支出规模、结构影响幸福感的回归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民生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影响幸福感的异质性分析 |
5.4.1 分收入的回归分析 |
5.4.2 分区域的回归分析 |
5.5 民生财政支出最优规模和结构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实证分析:基于效率视角 |
6.1 问题提出 |
6.2 DEA方法及民生财政支出效率的计算 |
6.2.1 民生财政支出效率及DEA评价方法 |
6.2.2 民生财政支出效率的计算 |
6.3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6.4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效率与国民幸福感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1 实证结果分析 |
6.4.2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实证分析:传导机制 |
7.1 问题提出 |
7.2 研究假说 |
7.2.1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之直接路径:收入效应 |
7.2.2 民生财政支出影响幸福感之间接路径:心理效应 |
7.3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核心变量定义 |
7.3.3 模型设定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描述性分析 |
7.4.2 实证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及未来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基于幸福感的民生财政支出优化对策建议 |
8.2.1 优化民生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
8.2.2 优化民生财政支出效率 |
8.2.3 优化民生财政支出传导路径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加大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公平与效率的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D]. 孙小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区域与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 李雅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2)
- [3]多维城乡差距的测度、成因及经济效应分析[D]. 叶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财政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 熊如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医保政策的健康绩效与经济绩效研究[D]. 郑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6]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增长 ——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D]. 王永仓. 西南大学, 2021(01)
- [7]政策法制与实践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 ——以河南省D县为例[D]. 朱培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8]土地财政对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D]. 钟文.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9]财政补助农村居民医保政策抑制因病致贫效应研究[D]. 李超越. 广西大学, 2020(07)
- [10]中国民生财政支出对国民幸福感影响研究[D]. 王佳莹. 辽宁大学, 2020(07)
标签:转移支付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农村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