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叶玉欣[1](2021)在《基于大数据与POE相结合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老城区为例》文中指出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往的规划设计理论与工具不足以解决和应对现下的城市问题,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规划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从宏观与中观的视角去发现城市存在的问题。作为城市中的代表性公共场所,城市广场的发展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目前对于城市广场的研究主要运用POE理论与方法,以微观的视角探寻一个城市广场空间的使用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北京作为千年古都与中国首都,结合浓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现代化气息不断朝前发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要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增加活动广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游憩场所。如何在保护古都历史风貌与城市肌理的同时,增加满足市民活动需求的城市广场,这个问题迫切需要被研究与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北京老城区内的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通对文献的研究及现状调研,尝试探讨大数据结合POE的分析方法对于城市广场规划及设计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对论文相关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总结规划国内外研究成果及不足。第二部分对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发展、分布和使用概况进行梳理,并在第三章对大数据及POE相结合的城市广场分析方法进行模型构建。第三部分通过实践,运用构建的大数据结合POE的模型对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进行评价和研究,先通过大数据的方法进行宏观和中观层级的数据分析,再筛选出评价较高的广场通过POE进行微观层级的分析。第六章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着重针对钟鼓楼文化广场提出优化策略。最后为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旨在为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规划及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恰当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参考。
付靖雯[2](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王灏翔[3](2020)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的体现,具有文化历史的城市其公共空间是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形成独特地域城市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有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其他环境设备要素等,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的城市广场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济发展水平提升显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现代城市生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广场的休闲功能逐渐显现出来,作为居民休息的重要场所被大家所关注。因此,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城市精神、历史文脉以及准确反映本地主导产业等要素的城市广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城市广场进行研究。广场空间可被视为与地理文化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成为城市文脉的一部分,寻找生态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联系,还有就是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新的解决途径。研究首先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出发,指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的作用。然后研究了城市广场的类型、特征、功能与其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主要研究的行政类广场、主题类广场以及文化类广场进行案例解析与设计要点总结。接下来探讨了地域文化对于城市广场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以及对我国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现状做出判断。通过巴彦淖尔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广场的地域文化的表达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者视角与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价各层面总结归纳问题,并运用此方法对上述重点案例进行空间的品质提升。最后总结了城市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原则、方法以及策略等,论述在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表达中如何运用规划学、景观学以及美学等理论进行设计。文章结尾是由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引发的对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思考。
倪志航[4](2020)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广场是市民活动与休憩的重要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变迁也在不断成长与变化,但是在不断推陈翻新的过程中也开始出现两个不良的发展方向:一种则为建筑坐落后的边缘场地,不仅缺乏设计与整体协调,而且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另一种则以形而建,追求规模气势却徒有其表,使得广场逐渐丧失了其本应有的活力。因此对于广场空间的优化组织,增强城市广场空间活力,提升居民的参与感,是目前城市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广场空间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始终贯穿大连近百年的城市发展,大连也因其城市广场的地标特色而文明,但是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许多广场空间正在不断丢失其原有的活力。在大连广场空间不断发展以及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形式感而忽视广场功能以及广场活力的根本来源——城市居民。城市因人而生,广场空间更是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载体,广场空间的利用效率不仅会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活力,甚至城市形象也会因其陶染,同时对于城市资源也是巨大的浪费。本文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大连广场空间的活力构成要素对于城市广场,现场踏勘获取数据以分析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类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并总结居民对广场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广场空间活力的因素,以客观的量化综合法为主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辅助分析影响城市广场活力的敏感要素研究如何以有效将活力注入大连广场空间中展开研究,最后总结提出提升广场空间活力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连市奥林匹克广场空间的活力重塑方案之中。
周亚雷[5](2020)在《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广场作为居民休闲娱乐、交通集散和重要建筑的前场空间,其使用频率逐渐增高,逐渐成为汇聚人群最多“无障碍”需求的空间。另一方面,在西方出现的无障碍理念一路发展,无障碍的内涵逐步完善。但是,看似符合要求的无障碍在各个方面都“不如人意”,对于无障碍概念的理解在还停留在粗浅的程度,缺失对于人群的情感照护,城市广场无障碍体系与其他体系脱节。本研究从该现象入手,对其进行描述、归纳与本质分析,并进一步对目前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进行反思和优化。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对城市广场使用人群的构成、行为和需求进行梳理和归纳,得出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通行、停留和接近自然的生理无障碍内涵以及舒适、便捷和宜人的心理无障碍内涵。其次,对城市广场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景观体系的无障碍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从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对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发现城市广场部分无障碍建设未能满足人群在生理层面的功能需求,也忽视了人群对于心理层面舒适、便捷和宜人无障碍的情感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城市广场无障碍设施多元化、一体化、环境化的自有属性引入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提出舒适的系统化设计、便捷的组合化设计、以及宜人的隐身化设计的“融合设计”原则。通过层次分析法选取城市广场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景观体系中无障碍设计要素,并根据要素是否普遍存在将其分为“基本项”和“特殊项”,以矩阵图法对无障碍设计要素进行两两匹配,建构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体系,为下章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体系和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最后,对城市广场交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景观体系的无障碍要素进行融合设计,对于基本项和基本项的融合结果归纳为融合基本项,基本项和特色项、特色项和特色项的融合结果归纳为融合特色项,根据融合设计要项满足人群心理层面情感需求的不同,构建城市广场无障碍系统化、组合化以及隐身化“融合设计”营建体系。更进一步,将三项及以上的无障碍要素进行“融合设计”,为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提供设计示范。
吴海龙[6](2020)在《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是有障人士,包括残障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文化障碍者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完善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有利于促进残障人群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通用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提出,老龄化进程的日益严峻对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提出更高设计要求,然而当前城区公共空间建设虽以无障碍设计规范为依据,但对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性、连续性设计缺失,建设过程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监管。因此本文以城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品质为目标,探索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方法体系和必要的辅助支持,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以城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无障碍设计基础理论和受众人群行为特征分析,解析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系统内容和设计需求。并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存在规划体系架构不明确、设计策略不完善、标准与需求错位和新型辅助技术缺失等问题。其次,在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性、通用性和协同性为原则,尝试将无障碍设计接入城市规划,构建总规层面、详细规划层面和城市设计层面的无障碍规划体系。并提出城区公共空间中步行系统、接驳系统、广场绿地和公共设施四个方面的系统性设计要点,形成以无障碍规划体系和设计要点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最后,以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某商业地块的无障碍设施布局优化和典型空间无障碍设计作为案例设计演示。本文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落实为目的,在实地调研结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城区公共空间以无障碍规划体系和要素设计要点相结合的无障碍设计方法,并辅以辅助措施支持,以期为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实践提供借鉴。研究依托于“罗湖区无障碍发展规划”课题,成果可直接应用于深圳市罗湖区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及改造,为未来城区无障碍再建设提供规划控制方法和设计方法思路。
肖先柳[7](2019)在《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不能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为应对供需关系的转变,政府在政策法规和机构设置中有所调整,但管理改革方向和思路仍不清晰。论文以昆明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以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和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主城公共空间系统“管什么”和公共空间管理体制“怎么管”两条研究逻辑线,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对规划管理部门行政工作观察研究(一年)、规划设计管理会议旁听以及对一手政策法规文件分析比较的综合研究方法,得出昆明市公共空间系统管理的主要矛盾和未来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应朝向“公共空间系统化完善”和“消极空间积极化”的努力方向。“管什么”是理现象的逻辑,主要通过三方面展开:构建“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对昆明主城区量和质进行分析评价;梳理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矛盾。“怎么管”是梳机制的逻辑,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对昆明市公共空间“量”的法规、规划编制及管理和建设管理进行分析建议;对昆明市公共空间“质”的法规、设计管理和后期管理进行分析建议。
杨诚[8](2019)在《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展示城市形象和支持市民公共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具有高品质的广场、公园、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中存在着追求形式与视觉感受、忽略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的倾向,因此,广场的实际使用与设计初衷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建成广场使用状况不佳、城市公共空间闲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合肥市有代表性的城市休闲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后评价(POE)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市民在广场建成环境中的实际感受与广场设计之间的关系,试图揭示影响广场使用满意度各主要因素的不同重要度,以期对未来我国城市广场及其它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和评价起到有价值的指导作用。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城市广场和POE的相关理论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国内外广场的发展、广场的设计手法和我国发展POE理论的意义等相关内容。在对既往研究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物质环境、社会活动、心理感知为主要内容的POE评价模型。其次,本文选取市府广场、明珠广场、和平广场和黑池坝广场等四个在合肥市具有代表性质的城市休闲广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环境特征、区位交通、空间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法对广场的可达性、使用状况、满意度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同时运用语义分析法(SD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四个广场的19项二级评价因子的市民满意度和重要性值,以及合肥市四个休闲广场的总体满意度得分。随后,将该得分与之前的POE评价模型相对照,得到广场最终的使用后评价结果,并总结出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与物质空间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广场设计、建设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合肥市城市休闲广场在规划、空间、环境、设施和维护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和改善措施。
郝桐[9](2019)在《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起居室”,具有承载公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功能,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性建构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及更新活动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广场在城市化进程中掀起了一股建设热潮。然而由于城市广场对我国而言是一种来自异国的文化产物,片面的文化移植和简单的形式模仿忽视了城市广场作为“市民中心”的诞生初衷。部分广场在设计过程中缺失了人文关怀,对空间的日常使用情况考虑不足,使广场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因此,在当下的中国,“回归生活世界”的城市广场建设具有迫切意义。有鉴于此,本论文尝试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对城市广场进行研究,突破传统“就空间论空间”的模式,更加关注人这一行为主体在广场上的日常活动轨迹和社会逻辑。通过研究广场空间中使用者的日常活动,分析其反映在城市广场设计内容上的要求所在,同时也是广场影响公众日常活动的相关特征所在,从而建立起广场空间与日常活动的内在联系,真正实现人、日常活动与广场活动空间的有机结合。本文重点从广场的城市环境、实体要素以及活动空间三个层面出发,立足日常生活的视角,对国内外城市广场展开调研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城市广场触发日常活动的相关特质,进而分别基于城市环境层面、实体要素层面、活动空间层面提出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为今后中国的城市广场设计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所在。
胡晓萍[10](2018)在《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广场作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广大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和体现城市地域特色名片的功能,使得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建设成为广场建设的必然之路。“公园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型城市”成为许多都市人生活的梦想,而城市广场中的绿地景观、园林景观小品设计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整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就成为市民所追求的精神文化,它能体现城市包容的态度,以及其身后的文化内涵和多样性等功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追求城市文化广场景观和造型的多样性无可厚非,然而如果忽略了其文化内涵以及地域特色,那么很容易变成华而不实,与市民的文化审美追求将会背道而驰,地域文化特色也无从体现,那么它所营造的广场地域文化特色就是失败的,无法获得人气,逐渐为市民所淡忘,致使城市的地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本文通过综合文献调查、实地走访和案例对比等研究方法,运用城市规划理论基础、文献资料等内容分析克拉玛依城市广场,在地域特色营造上存在地域文化主题不突出,表现形式单一,缺少空间层次,乡土树种应用不足,与周边地域环境不协调等问题,通过对克拉玛依历史文化,自然风貌、产业发展等研究,凝练出克拉玛依地域景观特色是“戈壁绿洲、石油文化和生态宜居”。并提出地域文化在新旧广场建设中的应用途径。希望本文对克拉玛依现有的广场提升改造,对将建的广场进行指导,对其他城市同类型的广场建设提供借鉴。
二、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与POE相结合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老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1.4 研究动态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
1.7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可能创新点 |
1.9 研究框架 |
2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概况 |
2.1 城市广场的相关概念 |
2.1.1 城市广场的定义 |
2.1.2 城市广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
2.2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发展概况 |
2.2.1 解放前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发展概况 |
2.2.2 解放后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发展概况 |
2.2.3 改革开放后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发展概况 |
2.3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的空间类型与使用状况 |
2.3.1 市政广场 |
2.3.2 商业广场 |
2.3.3 纪念性广场 |
2.3.4 交通广场 |
2.3.5 生活广场 |
2.3.6 文化休闲广场 |
2.3.7 综合性广场 |
2.4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现存问题 |
2.4.1 宏观层级:缺少量化分析 |
2.4.2 微观层级:缺少对使用者需求的考量 |
2.5 小结 |
3 大数据与POE结合的城市广场评价方法构建 |
3.1 城市广场建设的影响因素 |
3.1.1 研究范围——北京老城区 |
3.1.2 城市广场建设的评价因子 |
3.2 大数据与POE结合的城市广场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
3.2.1 宏观层级评价模型 |
3.2.2 中观层级评价模型 |
3.2.3 微观层级评价模型 |
3.3 小结 |
4 基于大数据的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研究 |
4.1 数据采集 |
4.1.1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POI数据 |
4.1.2 北京老城区城市POI数据 |
4.2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宏观层级分析与评价 |
4.2.1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 |
4.2.2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分布与城市功能结构的关系 |
4.2.3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分布合理性 |
4.3 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中观层级分析与评价 |
4.3.1 功能评价 |
4.3.2 交通评价 |
4.3.3 设施评价 |
4.3.4 中观层级总体评价 |
4.4 宏观与中观层级的问题 |
4.5 小结 |
5 基于POE方法的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1.1 选取原因 |
5.1.2 研究对象概况 |
5.2 问卷调研分析结果 |
5.2.1 广场现状的基本统计描述 |
5.2.2 相关分析 |
5.2.3 广场主观印象调查结果统计 |
5.2.4 问卷调研分析小结 |
5.3 行为测量分析结果 |
5.3.1 照片时间间隔取样分析 |
5.3.2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5.4 广场评价分析结论 |
5.5 小结 |
6 钟鼓楼文化广场优化策略 |
6.1 钟鼓楼文化广场研究概况 |
6.1.1 区位分析 |
6.1.2 历史沿革 |
6.1.3 空间结构 |
6.1.4 环境特征 |
6.2 钟鼓楼文化广场的现状问题 |
6.2.1 传统风貌缺失,文化氛围不足 |
6.2.2 缺乏各类设施,人性化不足 |
6.3 钟鼓楼文化广场优化策略整合 |
6.3.1 加强中轴线,增强传统文化氛围 |
6.3.2 以人为本,提升环境及空间体验 |
6.3.3 精细化设计传达钟鼓楼文化内涵 |
6.4 基于大数据与POE相结合的城市广场优化设计策略 |
6.5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00年以后以“广场”为主题出版的专着清单 |
附录 B 2000年—2008 年北京老城区城市广场建设 |
附录 C 城市广场调查问卷 |
附录 D 城市广场空间比例 |
毕业设计 |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海绵城市 |
2.1.2 城市广场 |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
2.1.4 耦合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海绵城市理论 |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3 弹性城市理论 |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3.1 国外案例研究 |
2.3.2 国内案例研究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
3.1.1 必要性 |
3.1.2 可行性 |
3.1.3 特殊性 |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
3.2.1 广场景观要素 |
3.2.2 海绵设施分类 |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
3.3.1 区域协调 |
3.3.2 城市统筹 |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
3.4.1 绿地优化提升 |
3.4.2 微地形改造 |
3.4.3 铺装调整 |
3.4.4 水景观系统化 |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
4.2.1 渗透技术 |
4.2.2 转输技术 |
4.2.3 调节技术 |
4.2.4 截污净化技术 |
4.2.5 储存设施 |
4.2.6 水体利用 |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
5.1.1 场地背景研究 |
5.1.2 场地指标分析 |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
5.2.1 广场区位分析 |
5.2.2 地形地貌分析 |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
5.2.4 周边用地分析 |
5.2.5 现状布局分析 |
5.2.6 场地竖向分析 |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
5.3.1 改造设计目标 |
5.3.2 改造设计依据 |
5.3.3 改造设计策略 |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
5.5 海绵体系构建 |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
5.5.2 竖向设计 |
5.5.3 径流排水分析 |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
5.5.5 海绵设施布局 |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
5.8 改造成效核定 |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
5.8.2 透水铺装率 |
5.8.3 下沉式绿地率 |
5.8.4 雨水花园 |
5.8.5 综合计算 |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
5.10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
1.1.3 .文化背景:地域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4 .问题突出:城市广场特征性的缺失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城市广场地域性的研究 |
1.2.3 .研究趋势与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际意义 |
1.5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城市广场的设计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公共空间 |
2.1.2 .城市广场 |
2.2 .城市广场的功能作用 |
2.3 .广场形式的分类 |
2.3.1 .行政类广场 |
2.3.2 .文化类广场 |
2.3.3 .主题类广场 |
2.3.4 .交通类广场 |
2.3.5 .商业类广场 |
2.4 .城市广场的设计载体解析 |
2.4.1 .铺装 |
2.4.2 .水景 |
2.4.3 .绿植 |
2.4.4 .座椅 |
2.4.5 .景观小品 |
2.4.6 .无障碍设计 |
2.5 .城市广场发展动向探析 |
2.5.1 .未来发展趋势 |
2.5.2 .“公园化”现象 |
2.6 .本章小结 |
3.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表达 |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对城市广场的探索 |
3.1.1 .地域文化的组成与特点 |
3.1.2 .城市与地域文化的互动 |
3.1.3 .城市广场的地域性设计思想 |
3.2 .广场地域性表达的影响要素 |
3.2.1 .自然环境要素 |
3.2.2 .人文历史要素 |
3.2.3 .政治经济要素 |
3.3 .优秀案例解读 |
3.3.1 .行政类广场 |
3.3.2 .文化类广场 |
3.3.3 .主题类广场 |
3.4 .三种类型城市广场设计要点总结 |
3.4.1 .行政类广场 |
3.4.2 .文化类广场 |
3.4.3 .主题类广场 |
3.5 .本章小结 |
4.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现状调查与解析 |
4.1 .巴彦淖尔基本概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4.1.2 .人文环境概况 |
4.2 .地域文化的语言形式 |
4.2.1 .民族传统的形态语言 |
4.2.2 .地方特色的图示语言 |
4.2.3 .民俗图案的符号语言 |
4.3 .城市广场解读 |
4.3.1 .行政类广场——市政中心广场 |
4.3.2 .主题类广场——运动休闲公园 |
4.3.3 .文化类广场——河套文化公园 |
4.3.4 .三类广场横向对比分析 |
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使用后评价 |
4.4.1 .选择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法 |
4.4.2 .明确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目标 |
4.4.3 .构建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模型 |
4.4.4 .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方案设计 |
4.4.5 .城市广场使用后评价结果分析 |
4.5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问题梳理 |
4.5.1 .环境设计手法相似 |
4.5.2 .地域文化塑造不足 |
4.5.3 .广场缺乏主题性规划 |
4.5.4 .盲目移植或文不对题 |
4.6 .本章小结 |
5.地域文化视角下巴彦淖尔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思考 |
5.1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层面 |
5.1.1 .对自然环境要素的回应 |
5.1.2 .对人文历史要素的回应 |
5.1.3 .对政治经济要素的回应 |
5.2 .城市广场地域性提升策略 |
5.2.1 .本土植物的使用 |
5.2.2 .乡土材料的运用 |
5.2.3 .传统色彩的搭配 |
5.2.4 .地域文化的创新运用 |
5.3 .基于使用后评价的改进建议 |
5.3.1 .兼顾生态与文化 |
5.3.2 .融入文化性元素 |
5.3.3 .增加标志性建筑 |
5.3.4 .注重人性化设计 |
5.4 .城市广场空间提升措施 |
5.4.1 .市政中心广场——增加前导空间层次 |
5.4.2 .运动休闲公园——现有环境品质提升 |
5.4.3 .河套文化公园——提升地域文化氛围 |
5.5 .本章小结 |
6.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广场设计 |
6.1 .城市广场设计原则 |
6.2 .城市广场设计方法 |
6.3 .城市广场设计要点 |
6.4 .本章小结 |
7.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7.3 .论文展望 |
后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
致谢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广场空间使用评价调查表 |
附录二 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三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授权的专利 |
参考文献 |
(4)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追求形式主义,忽略市民需求 |
1.1.2 地域特色不足,文化内涵缺失 |
1.1.3 生活节奏加快,活动空间转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对象的划分 |
1.4.1 研究区域概况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3 研究对象的划分 |
1.5 技术路线 |
2 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研究基础 |
2.1 城市广场“活力”解析 |
2.1.1 “活力”概念解析 |
2.1.2 空间活力产生来源——使用者 |
2.1.3 空间活力产生的条件——场所 |
2.1.4 活力及其要素评价方法选择 |
2.2 环境行为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环境行为学概述 |
2.2.2 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研究进展 |
2.2.3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城市广场概述 |
2.3.1 概念解析 |
2.3.2 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史 |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空间活力研究 |
2.3.4 不同城市广场类型的活力特点 |
2.3.5 广场空间构成要素与广场活力的联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广场活力构成要素研究 |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3.1.1 研究样本选择 |
3.1.2 研究样本概述 |
3.1.3 初步数据收集 |
3.2 使用者行为活动分析 |
3.2.1 行为需求分析 |
3.2.2 行为类型分析 |
3.2.3 行为特征分析 |
3.3 物质环境要素分析 |
3.3.1 广场基础基面分析 |
3.3.2 广场围合分析 |
3.3.3 公共设施分析 |
3.3.4 广场绿化分析 |
3.3.5 景观小品分析 |
3.4 地域文化要素分析 |
3.4.1 自然环境要素分析 |
3.4.2 社会文化要素描述 |
3.4.3 社会发展要素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数据分析及评价 |
4.1 广场活力评价 |
4.1.1 评价目标 |
4.1.2 活力评价维度 |
4.1.3 活力评价体系 |
4.2 数据补充调查 |
4.2.1 数据获取内容 |
4.2.2 数据获取与问卷发放 |
4.2.3 数据计算方法 |
4.3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表征数据分析 |
4.3.1 使用者人数 |
4.3.2 活动时长 |
4.3.3 活力指数分析 |
4.4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构成数据分析 |
4.4.1 复杂数据计算 |
4.4.2 评价数据指标检验 |
4.4.3 平均值分析 |
4.4.4 相关性分析 |
4.4.5 地域文化特征描述 |
4.5 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 |
4.5.1 层次分析法权重评价结果 |
4.5.2 相关性分析—AHP法综合比对结果 |
4.6 大连城市广场活力构成要素评价 |
4.6.1 影响活力的敏感要素 |
4.6.2 影响活力的不敏感要素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连市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5.1 大连市城市广场活力营造原则 |
5.1.1 可达性原则 |
5.1.2 整体性与多样化原则 |
5.1.3 互动性与主题化原则 |
5.1.4 安全性与整洁性原则 |
5.2 大连市城市广场活力营造方法 |
5.2.1 优化广场路径 |
5.2.2 合理的亚空间组织 |
5.2.3 设施的多样化与互动性提升 |
5.2.4 安全感的保障与提升 |
5.2.5 增强文化内核 |
5.2.6 优化管理 |
5.3 奥林匹克广场改造应用 |
5.3.1 步行优化设计 |
5.3.2 亚空间组织营造 |
5.3.3 设施的多样化与互动性提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连城市广场构成评分调查 |
附录B 研究研本广场基础数据列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日趋重要 |
1.1.2 无障碍内涵逐步完善但仍有缺陷 |
1.1.3 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缺乏对人群的情感照护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城市广场相关研究 |
1.4.2 无障碍设施相关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环境行为学 |
1.6.2 人体工程学 |
1.7 研究框架 |
2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内涵分析 |
2.1 城市广场使用人群构成 |
2.1.1 性别构成 |
2.1.2 年龄构成 |
2.1.3 行动能力构成 |
2.2 城市广场使用人群行为分析 |
2.2.1 行为构成分析 |
2.2.2 行为特征分析 |
2.3 城市广场使用人群需求分析 |
2.3.1 广场通行人群 |
2.3.2 广场停留人群 |
2.4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内涵 |
2.4.1 生理层面 |
2.4.2 心理层面 |
2.5 本章小结 |
3 以无障碍为核心的城市广场建设现状 |
3.1 城市广场交通体系建设现状 |
3.1.1 通行设施 |
3.1.2 标识系统 |
3.2 城市广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3.2.1 休憩设施 |
3.2.2 卫生设施 |
3.2.3 照明设施 |
3.2.4 停车位 |
3.3 城市广场景观体系建设现状 |
3.3.1 自然景观 |
3.3.2 人工景观 |
3.4 以无障碍为核心的城市广场建设现状总结 |
3.4.1 交通体系建设现状总结 |
3.4.2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总结 |
3.4.3 景观体系建设现状总结 |
3.5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建设现状问题 |
3.5.1 忽视人群功能性基础上的舒适无障碍 |
3.5.2 忽视人群易用性基础上的便捷无障碍 |
3.5.3 忽视人群包容性基础上的宜人无障碍 |
3.6 本章小结 |
4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体系建构 |
4.1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引入 |
4.1.1 城市广场无障碍设施多元化 |
4.1.2 城市广场无障碍设施一体化 |
4.1.3 城市广场无障碍设施环境化 |
4.2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原则 |
4.2.1 舒适的系统化设计 |
4.2.2 便捷的组合化设计 |
4.2.3 宜人的隐身化设计 |
4.3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途径 |
4.3.1 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要素”的选取 |
4.3.2 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策略”的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体系和策略 |
5.1 相同体系无障碍“融合设计” |
5.1.1 相同交通体系之间的“融合设计” |
5.1.2 相同公共服务体系之间的“融合设计” |
5.2 不同体系无障碍“融合设计” |
5.2.1 交通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设计” |
5.2.2 交通体系与景观体系的“融合设计” |
5.2.3 公共服务体系与景观体系的“融合设计” |
5.3 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要项 |
5.3.1 融合基本项 |
5.3.2 融合特色项 |
5.4 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营建体系 |
5.4.1 系统化营建体系 |
5.4.2 组合化营建体系 |
5.4.3 隐身化营建体系 |
5.5 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示范 |
5.5.1 通行过程无障碍“融合设计”示范 |
5.5.2 停留过程无障碍“融合设计”示范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无障碍建设的快速发展 |
1.1.2 无障碍人群的迫切需求 |
1.1.3 无障碍理念的转变演化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无障碍人群 |
1.4.2 无障碍设计 |
1.4.3 城区公共空间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理论基础与系统要素解析 |
2.1 无障碍设计相关理论 |
2.1.1 系统性设计 |
2.1.2 通用性设计 |
2.2 无障碍设计受众人群 |
2.2.1 概述 |
2.2.2 狭义障碍人群 |
2.2.3 广义障碍人群 |
2.3 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系统要素解析 |
2.3.1 无障碍要素划分依据 |
2.3.2 无障碍要素分类构成 |
2.3.3 无障碍要素设计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罗湖区南湖街道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现状分析 |
3.1 罗湖区城区现状 |
3.1.1 罗湖区建设现状分析 |
3.1.2 罗湖区人口现状分析 |
3.1.3 罗湖区无障碍制度现状 |
3.2 无障碍现状问题分析 |
3.2.1 调研方法及评估指标 |
3.2.2 城区步行系统现状调研 |
3.2.3 城区接驳系统现状调研 |
3.2.4 城区广场绿地现状调研 |
3.2.5 城区公共设施现状调研 |
3.3 无障碍环境使用评价 |
3.3.1 调研人群概况 |
3.3.2 无障碍环境评价 |
3.3.3 无障碍需求评价 |
3.4 无障碍现状问题总结 |
3.4.1 体系架构不明确 |
3.4.2 设计策略不完善 |
3.4.3 标准与需求错位 |
3.4.4 新辅助技术缺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
4.1 目标及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规划体系架构 |
4.2.1 总规层面无障碍设计 |
4.2.2 控规层面无障碍设计 |
4.2.3 修规层面无障碍设计 |
4.2.4 无障碍城市设计引导 |
4.2.5 辅助措施支撑 |
4.3 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要点 |
4.3.1 步行系统设计要点 |
4.3.2 接驳系统设计要点 |
4.3.3 广场绿地设计要点 |
4.3.4 公共设施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湖街道某地块无障碍设计实践运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无障碍建设现状 |
5.3 无障碍设计引导 |
5.4 典型公共空间设计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罗湖区无障碍人群主观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1.1.1 研究政策背景 |
1.1.2 研究课题来源 |
1.1.3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层次的确定 |
1.3 重要概念界定 |
1.3.1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
1.3.2 公共空间管理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1.3.3 系统与体系概念辨析 |
1.4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划分 |
1.4.1 传统研究划分方式 |
1.4.2 按照用地的独立-非独立角度划分 |
1.4.3 按照用地配建-非配建划分 |
1.4.4 按照服务等级性质划分 |
1.4.5 采用综合的公共空间分类 |
1.5 研究综述 |
1.5.1 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完善”的综述 |
1.5.2 对“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综述 |
1.5.3 对“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的综述 |
1.6 调查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调查方法的准备 |
1.6.2 研究方法的准备 |
1.7 研究框架(图1.15) |
第二章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
2.1 管理者在公共空间评价中应有之视角 |
2.1.1 视角梳理 |
2.1.2 属性梳理 |
2.1.3 评价方法梳理 |
2.2 对“规划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指标梳理分析 |
2.2.1 环境属性相关指标 |
2.2.2 社会属性相关指标 |
2.2.3 经济属性相关指标 |
2.2.4 法律属性相关指标 |
2.2.5 小结 |
2.3 建立评价体系 |
第三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发展概况 |
3.1.1 主城区城市形态圈层蔓延特征 |
3.1.2 主城区城市形态扩张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关系 |
3.2 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特征分析 |
3.2.1 G类用地公共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况 |
3.2.2 G类用地公共空间的系统特征 |
3.3 对公共空间“量”的分析评价 |
3.3.1 对公共空间总量相关指标分析评价 |
3.3.2 对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分析评价 |
3.4 对公共空间“质”的分析评价 |
3.4.1 对主要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2 对系统完善类型公共空间的“质”分析评价 |
3.4.3 对公共空间整体性的分析和评价 |
3.5 小结 |
3.5.1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量”的特征和问题 |
3.5.2 对主城公共空间系统“质”的特征和问题 |
3.5.3 策略建议 |
第四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的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4.1 相关法规的分析建议 |
4.1.1 分析 |
4.1.2 评价建议 |
4.2 对于相关规划编制及管理分析建议 |
4.2.1 分析 |
4.2.2 评价和建议 |
4.3 对于建设管理的分析建议 |
4.3.1 分析 |
4.3.2 评价和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对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机制的研究分析 |
5.1 相关法规分析建议 |
5.1.1 分析 |
5.1.2 评价和建议 |
5.2 对设计管理分析建议 |
5.2.1 分析 |
5.2.2 评价和建议 |
5.3 对后期管理分析建议 |
5.3.1 分析 |
5.3.2 评价和建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管理者视角”的公共空间质量评价体系 |
6.1.2 主城区公共空间系统的主要矛盾 |
6.1.3 主城区公共空间“量”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4 主城区公共空间“质”管理工作上的机制矛盾 |
6.1.5 基于现实矛盾和改革层面试提出主城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完善方向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调查记录表(部分) |
附录C:《昆明市绿地系统规划》带状空间梳理 |
附录D:论文调查问卷及民意反馈总结 |
附录E 访谈及会议记录 |
附录F 图片索引 |
(8)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既往研究 |
1.4.2 国内相关既往研究 |
1.4.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1.5.1 城市休闲广场 |
1.5.2 POE |
1.5.3 使用者满意度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广场与POE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广场的相关理论 |
2.1.1 城市广场的概念 |
2.1.2 国内外广场的发展历程 |
2.1.3 国内外城市广场差异性比较 |
2.1.4 城市广场的分类 |
2.2 城市广场设计分析 |
2.2.1 设计原则 |
2.2.2 环境特征 |
2.2.3 空间特征 |
2.2.4 功能特征 |
2.2.5 构成要素 |
2.3 POE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
2.3.1 POE内涵和定义 |
2.3.2 POE类型与价值 |
2.3.3 POE具体评价方法 |
2.3.4 我国发展POE的意义 |
2.4 合肥广场POE评价方法设计 |
2.4.1 POE评价方法模型构建 |
2.4.2 评价案例选取 |
2.4.3 评价因子设计 |
2.4.4 评价因子的赋值与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城市广场案例研究 |
3.1 “休闲+交通”联合:市府广场 |
3.1.1 背景介绍 |
3.1.2 区位及交通分析 |
3.1.3 空间形态分析 |
3.1.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1.5 实地观察分析 |
3.1.6 SD量表分析 |
3.1.7 AHP层级分析 |
3.1.8 市府广场小结 |
3.2 “休闲+商业”联合:明珠广场 |
3.2.1 背景介绍 |
3.2.2 区位及交通分析 |
3.2.3 空间形态分析 |
3.2.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2.5 实地观察分析 |
3.2.6 SD量表分析 |
3.2.7 AHP层级分析 |
3.2.8 明珠广场小结 |
3.3 “休闲+居住”联合:黑池坝广场 |
3.3.1 黑池坝广场概括 |
3.3.2 区位分析 |
3.3.3 空间形态分析 |
3.3.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3.5 实地观察分析 |
3.3.6 SD量表分析 |
3.3.7 AHP层级分析 |
3.3.8 黑池坝广场满意度评价 |
3.4 “休闲+展示”联合:和平广场 |
3.4.1 和平广场概括 |
3.4.2 区位和交通分析 |
3.4.3 空间形态分析 |
3.4.4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4.5 实地观察分析 |
3.4.6 SD量表分析 |
3.4.7 AHP层级分析 |
3.4.8 和平广场满意度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比较分析及设计改善策略 |
4.1 合肥城市休闲广场综合比较 |
4.1.1 可达性比较分析 |
4.1.2 使用者行为比较分析 |
4.1.3 周边业态比较分析 |
4.2 影响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物质层面因素分析 |
4.2.2 社会层面因素分析 |
4.2.3 心理层面因素分析 |
4.3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总体分析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合肥城市广场满意度分析 |
4.3.2 合肥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
4.4 合肥城市休闲广场改善策略 |
4.4.1 规划改善策略 |
4.4.2 空间改善策略 |
4.4.3 环境改善策略 |
4.4.4 设施改善策略 |
4.4.5 维护管理改善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缺乏服务日常生活的广场空间 |
1.1.2 人们对承载日常生活的广场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 |
1.1.3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广场存在诸多问题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有关日常生活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外有关城市广场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广场空间中的日常活动研究 |
2.1 日常生活与城市广场空间的相关理论 |
2.1.1 扬·盖尔:“以人为本”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
2.1.2 卡米诺·西特: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规划 |
2.1.3 罗伯特·克里尔:城市广场中的类型学构成原则 |
2.2 日常活动之于空间的意义 |
2.2.1 空间实践的原点 |
2.2.2 丰富空间内涵 |
2.2.3 营造场所精神 |
2.2.4 空间品质的衡量标准 |
2.3 日常活动类别 |
2.3.1 日常社交性活动 |
2.3.2 日常休闲性活动 |
2.3.3 日常交通性活动 |
2.4 日常活动差异的非空间影响因素 |
2.4.1 自然环境因素 |
2.4.2 地域文化因素 |
2.4.3 活动主体因素 |
2.4.4 活动时间因素 |
2.4.5 管理层面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角下的城市广场评价体系构建与实地调研分析 |
3.1 城市广场评价体系 |
3.1.1 评价体系相关经验 |
3.1.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 厦门鹭江剧院广场 |
3.2.1 概况 |
3.2.2 城市环境分析 |
3.2.3 实体要素分析 |
3.2.4 活动空间分析 |
3.2.5 使用群体活动特征分析 |
3.2.6 综合评价 |
3.3 厦门状元文化广场 |
3.3.1 概况 |
3.3.2 城市环境分析 |
3.3.3 实体要素分析 |
3.3.4 活动空间分析 |
3.3.5 使用群体活动特征分析 |
3.3.6 综合评价 |
3.4 哥本哈根卡尔广场 |
3.4.1 概况 |
3.4.2 城市环境分析 |
3.4.3 实体要素分析 |
3.4.4 活动空间分析 |
3.4.5 使用群体活动特征分析 |
3.4.6 综合评价 |
3.5 台湾罗东文化广场 |
3.5.1 概况 |
3.5.2 城市环境分析 |
3.5.3 实体要素分析 |
3.5.4 活动空间分析 |
3.5.5 使用群体活动特征分析 |
3.5.6 综合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原则和策略 |
4.1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广场设计原则 |
4.1.1 应答式原则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4.1.3 多样混合原则 |
4.2 基于城市环境层面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
4.2.1 延续城市文脉 |
4.2.2 增强交通可达性 |
4.3 基于实体要素层面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
4.3.1 界面多元处理 |
4.3.2 街具合理设计 |
4.4 基于活动空间层面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 |
4.4.1 缔造生活场所原型 |
4.4.2 空间内部功能导向设计 |
4.4.3 构建人体尺度参考系 |
4.4.4 广场整体空间有机组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归纳与总结 |
5.2 展望与补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 |
致谢 |
(10)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特色理论基础 |
2.1 城市规划理论 |
2.2 地域文化理论 |
2.3 景观设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克拉玛依市的整体地域特色的研究 |
3.1 克拉玛依市地域特色分析 |
3.2 克拉玛依市地域特色表现形式 |
3.3 城市广场设计现状 |
3.4 其他城市广场的地域特色设计案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克拉玛依市城市广场设计存在问题 |
4.1 克拉玛依市广场地域特色表现形式分析 |
4.2 地域文化特色主题不鲜明 |
4.3 空间未有效利用 |
4.4 过度追求视觉效果 |
4.5 缺乏乡土树种的应用 |
4.6 城市广场“喷泉热”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克拉玛依城市广场地域特色设计原则 |
5.1 地域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相统一原则 |
5.2 地域文化特色与自然文化相协调原则 |
5.3 地域文化特色与产业文化相促进原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域特色在克拉玛依城市广场建设实践中的应用 |
6.1 地域特色在克拉玛依老旧广场中的应用 |
6.2 地域特色在新建广场中的应用 |
6.3 地域特色中在未来城市广场中的借鉴和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克拉玛依市广场关于地域特色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与POE相结合的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 ——以北京老城区为例[D]. 叶玉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巴彦淖尔城市广场为例[D]. 王灏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连市区广场空间活力营造策略研究[D]. 倪志航.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情感导向下城市广场无障碍“融合设计”研究[D]. 周亚雷. 浙江大学, 2020(02)
- [6]城区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为例[D]. 吴海龙. 深圳大学, 2020(02)
- [7]昆明市主城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研究[D]. 肖先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7)
- [8]基于POE的城市休闲广场满意度评价及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杨诚.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9]日常生活视角下的城市广场设计策略研究[D]. 郝桐.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城市广场地域特色研究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D]. 胡晓萍.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