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gnetostratigraphy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荆雪媛[1](2021)在《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新近纪时期的亚洲大陆,主导气流逐渐由行星风系主控阶段过渡并转换到季风风系主控阶段,而青藏高原抬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显着性增大,进一步加强了大尺度海陆能量交换的亚洲古季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连续且稳定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记录了亚洲大陆晚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挖掘其蕴含的古气候及环境信息,可以揭示我国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机制。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旬邑地区发育有沉积连续、层位清晰、岩性稳定、产状水平、露头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是挖掘晚新生代亚洲内陆乃至全球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试验场。前人以位于旬邑北部的下墙风成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为其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学框架,并从磁化率、粒度、地化和微形态特征等方面还原了旬邑红粘土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然而,对旬邑红粘土所反映出的东亚季风变迁史的研究并未展开,对古环境演变史的研究可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引入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去挖掘旬邑红粘土蕴含的东亚季风变迁史和古环境演化史。三轴等温热退磁和K-T实验结果表明,旬邑红粘土中所含有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并含有针铁矿。该剖面含有的磁性矿物的种类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和其他红粘土剖面一样。而以亚铁磁性矿物、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磁铁矿为主导,并作为磁化率最主要贡献者,为AMS的引入重建古风向提供了科学的支持。旬邑上墙剖面的磁组构参数反映整个红粘土剖面的磁化率椭球体都为饼状,磁面理F比磁线理L发育,符合弱动力搬运特征。该参数还反映了旬邑上墙红粘土主要是以风成为主,沉积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在气候转型期存在的不稳定的沉积环境或者降水的不稳定性影响到了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造成磁各向异性的不稳定,在磁组构参数异常处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的AMS参数很好地记录了约5.9-2.6Ma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对比获得的年代学结果和AMS参数显示,东亚季风在5.9Ma已经形成,并对研究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在5.9-2.6Ma期间,冬季风携带来的粉尘物质为旬邑上墙红粘土提供了物源,并在5.9-4.3Ma期间强度较小。4.3-2.6Ma之间,冷干的冬季风加强明显,并占主导地位,造成气候在4.3-2.6Ma期间的逐渐干冷化。在5.9-4.3Ma期间,冬季风的强度在此时较为弱小,夏季风强度要明显大于冬季风,不断增强的夏季风为旬邑地区带来丰富的热量和丰沛的降水,使得该地由湿热下的冷干转变为完全的湿热气候。AMS分析出来的亚洲古季风风向和强度的变化所反映的古环境信息与薛祥煦等(2001)通过磁化率、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的结果一致。
张晓[2](2021)在《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文中认为加积型红土是中亚热带典型的风尘堆积,形成于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具有边沉积边风化的加积型特性,该加积型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信息的精准解读,有必要开展分粒级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矿物学手段,以庐山北麓九江剖面(JL)为研究对象,选择JL剖面92个样品的<2μm和>10μm组分,分别展开粘土矿物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结合前期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粒度等研究成果,试图揭示加积型红土所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JL剖面厚1846cm,剖面(1)~(5)层(1846~1400cm)为网纹红土,形成于~1.2Ma~0.44Ma;剖面(6)~(8)层(446~0cm)为黄棕色沉积,形成于0.44Ma以来。JL剖面不同地层单元粘土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以伊利石、高岭石、蛭石为主,蒙脱石含量极少;另外,黄棕色沉积中还含有一定的羟基间层蛭石(HIV)。就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而言,伊利石、高岭石、蛭石(+HIV)和蒙脱石分别为46.85%、36.90%、15.22%和1.04%;自剖面底部向上,伊利石相对含量呈逐渐增加,而高岭石则相反,表现出明显减小的趋势,蛭石(+HIV)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可能与黄棕色土层含量变化有关。另外,JL剖面全岩化学风化指数CIA值与伊利石结晶度IC值和KI值呈现弱相关(R2均<0.5),与K/I相关性较强(R2=0.934),高岭石/伊利石(K/I)值可以作为指示风化成壤强度的指标,该指标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表明1.2Ma以来九江地区气候渐趋干冷。(2)重矿物组成以极稳定矿物和稳定矿物为主,其中钛铁矿、锆石、赤褐铁矿含量分别为32.35%、19.51%、19.32%,属优势矿物。白钛石、锐钛矿、金红石、电气石、绿帘石相对含量介于1~10%之间,其他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另外,黄棕色沉积绿帘石、角闪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5.47%、0.75%、0.16%和0.7%,均高于网纹红土;黄棕色沉积和网纹红土矿物成熟度ZTR和风化系数W分别为65.79和89.82,0.28和0.02;通过对JL剖面重矿物种类及粉砂粒级元素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表明,JL剖面网纹红土层与黄棕色沉积重矿物种类含量、组合类型以及特征指数差异主要反映的是1.2Ma以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化成壤强度变化,从而证实气候变化是控制重矿物组分的重要因素。(3)基于ESR年代学框架,对JL剖面粒度、磁化率、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K/I指数、ZTR指数以及色度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揭示出1.2Ma以来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干冷趋势,其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极端暖湿阶段(对应约0.8~1.2Ma)、冬季风增强阶段(对应约0.8~0.4Ma)和冬季风强烈增强阶段(对应约0.4Ma以来)。其中早更新世晚期冬季风增强使得南方开始出现广泛的风成堆积,可能与全球变冷以及北极冰量增加的双重驱动作用有关,是中国南方地区对中更新世转型的响应。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冬季风进一步增强,网纹发育减弱或者停止,同时发育有铁锰胶膜或者结核,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有关。另外,网纹红土整体形成MIS13-21时期,东亚夏季风较为强盛,尤其是MIS13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能对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至关重要。
卢佳仪[3](2020)在《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亚洲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密它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人们全面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形成与演化无论对区域性还是全球性气候均产生了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对东亚季风轨道尺度上的演化研究众多,而对构造尺度上季风的演化相对较少,且多聚焦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中国南海等区域。中国东部地区因地表覆盖而缺乏长时间尺度的沉积露头剖面,新近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虽然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季风在构造时间尺度上的演化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但有关季风演化的机制目前仍存在很多争议。特别是,与季风相关的干湿古气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还不清楚,它是否与现代干湿气候一样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如,中国东部降雨两极或三极模态)?如是,那么驱动机制又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同时,伴随着新近纪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尤其是新生代晚期C4草原的出现使C3植物被C4植物大规模取代,草原生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关C4植物在中新世的第一次扩展事件已经有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次事件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的扩张过程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但是,有关东亚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的C4植物是否存在第二次扩张事件还不清楚。如有,具体机制又是如何?它与第一次扩展事件有哪些不同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讨。近年来,基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不断发展,在中国东部第四纪强烈覆盖区也获得了晚中新世(ca.8 Ma)以来连续沉积的钻孔岩芯,这为研究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的变化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使得我们能更全面地揭示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的演化规律,并为深入探究其驱动机制提供了关键素材。同时,分子古气候代用指标的不断突破也为建立干湿古气候的时间演化序列创造了条件。尤其是来源于微生物细胞膜的甘油二烷基链甘油四醚化合物(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简称GDGTs),因其在各个环境中分布广泛,且对环境变化响应灵敏,被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的研究中。所以利用微生物脂类GDGTs的指标重建东亚季风演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东部长时间尺度钻孔沉积多为河湖相沉积,基于GDGTs化合物的众多指标中,能用于长尺度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的指标须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进行验证其可靠性。本研究从现代河流-湖泊沉积环境入手,选择青海湖等对干湿古气候比较敏感的地区为现代过程研究对象,分析基于GDGTs构建的各指标在现代河流和湖相中的变化及控制因子,选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指标,再用于中国东部华北平原和苏北平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河湖相钻孔中以重建干湿古气候演化。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检测方法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的植被演化。论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认识概况如下(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1.依据微生物GDGTs现代过程调查,提出了河湖相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新指标。通过对干湿气候极其敏感的青海湖地区湖泊沉积物、河流沉积物以及周围土壤中GDGTs化合物的检测,分析了古菌isoGDGTs化合物和细菌br 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基于GDGTs构建的各古气候重建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古菌isoGDGTs在河流和湖泊中的变化较细菌br GDGTs的变化更有规律,且基于isoGDGTs建立的指标GDGT-0/Cren与湖泊水深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可靠的干湿古气候重建指标。而细菌br GDGTs化合物构建的指标在河湖相环境中变化复杂,且受控因子众多。例如,能反映p H的CBT指标在河流沉积物中被发现与盐度有关;能用于重建温度的MBT’指标在湖泊环境中显示出与水深有关等。这使得基于br GDGTs构建的古环境指标在长尺度河湖相沉积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GDGT-0/Cren指标原理更清晰,受控因子单一,在河湖相干湿古气候重建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综合全球已经报道的湖泊沉积物(包括部分中国东部地区的湖泊沉积物)和泥炭地的GDGT数据,进一步支持了GDGT-0/Cren指标可以作为陆地水体环境的干湿古气候代用指标。2.发现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构造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呈现出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提出了赤道太平洋海温梯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天津G3钻孔(8 Ma至今)和苏北平原盐城ZKA4钻孔(~7.6 Ma)河湖相沉积物中GDGTs化合物的测试分析,利用新发现的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和以前建立的Ri/b指标重建了晚中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北方的干湿古气候变化。华北平原以及苏北平原的分子记录显示,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自上新世早期(约4.2~4.5 Ma)起东亚夏季风(EASM)显着增强,季风降水突然增加,气候变湿润,直至现在。这种以早上新世为界的干湿古气候变化规律与黄土高原及中国南海的记录一致,而与中部长江中下游的记录相反,即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华北及南海中南部气候干旱(-),而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北部气候湿润(+);早上新世4.2 Ma之后这种模式发生反转。因此本研究认为自晚中新世起,中国东部的降雨模式呈现出南北一致而中部相反的“类三极模态”,且这种降雨模式在早上新世4.2 Ma左右发生反转,即从“-,+,-”变成“+,-,+”模式。根据中国东部现代年际和年代际降雨分布模式以及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本研究认为早上新世4.2 Ma左右中国东部降雨的“三极模态”发生的原因主要由赤道太平洋纬向和经向海温梯度自早上新世开始显着增加,导致西太平洋菲律宾上空对流活动增强所导致。此外,增强的Hadley环流以及Walker环流从赤道热带通过极地向的运输使得向北传播的水汽增多对早上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增强也有所贡献。微生物脂类指标所揭示的中国东部构造时间尺度干湿古气候的这种三极模态空间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得到了古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由国外合作者完成)的支持,但这一驱动机制与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中国东部千年时间尺度三极模态干湿古气候的驱动机制(Zhang et al.,2018,Science)有较大差异。3.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记录,发现了C4植物在早上新世出现晚新生代以来的第二次扩张事件,提出了大气CO2浓度的驱动机制。通过对华北平原G3钻孔以及苏北平原ZAK4钻孔中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了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3/C4植物演化历史,并与东亚其它地区以及全球各大陆同时期植被记录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影响C4草本扩张的机制。天津G3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出在4.1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且波动剧烈,盐城ZKA4钻孔的有机碳同位素显示在4.5 Ma左右出现明显正偏。两根钻孔的数据较为一致的指示了早上新世中国东部有一次明显C4草本扩张事件。这次C4草本扩张事件同样在黄土高原土壤碳酸盐碳同位素研究中也有记录,说明具有区域性特征。进一步综合全球数据发现,早上新世的这次C4草本扩展事件在非洲、西亚、澳大利亚、北美和南美同时期碳同位素记录均有显示。由此提出了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是一次全球性事件,且与晚中新世的第一次全球C4扩张事件是相互独立的。虽然晚中新世的C4扩张被认为可能与干旱化增强和火灾变多有关,但这并不能解释早上新世的C4草本扩张。本研究结合早上新世全球古气候记录,推测这次全球C4扩张事件主要由大气CO2分压的长期降低所引起的。这一推论得到了光量子产率模型的支持,该模型显示,在早上新世,随着大气CO2分压以及温度的降低,很多地区的气候条件越过了有利于C4草本生长的阈值,特别是在如华北平原、苏北平原这样的中纬度地区,因此C4草本出现了再一次大规模的扩张。
黄颖[4](2020)在《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加积型红土作为中国南方的典型陆相沉积,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良好地质载体。加积型红土的典型剖面自下而上通常由网纹砾石层、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黄棕色土层等沉积单元构成,其沉积特征、成因、理化性质、形成年代、环境记录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在物源、网纹化机制等方面尚存争议。本文选择中亚热带地区20个加积型红土样品,利用沉降法和筛析法将样品分离为<2μm、2~4μm、4~10μm、10~32μm、32~63μm和>63μm等六个粒级组分,利用ICP-MS测试全岩样品及6个粒级组分的稀土元素(REE),在此基础上开展稀土元素组成、分布及粒级效应研究,以充分认识各类样品REE分馏特征,进而解译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物源信息,为进一步认识加积型红土的发育环境奠定基础。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REE总量略有差异,但分布模式较为相似。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黄棕色土全岩样品的∑REE变化于105.64μg/g~244.95μg/g之间,均值分别为153.14μg/g、168.71μg/g、156.16μg/g、224.47μg/g。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均呈斜率为负值的“L”型配分模式,La-Eu之间曲线较陡,Gd-Lu之间曲线较为平缓,Eu负异常。从轻重稀土分馏特征看,LREE/HREE值以黄棕色土样品最高(9.64),其次是均质红土(9.06)和网纹黄棕色土(8.29),网纹红土则最低(7.21)。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样品的LREE淋失程度明显高于黄棕色土,因此LREE/HREE值指示样品间风化程度存在差异,四类样品中网纹红土风化程度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最弱。(2)20个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表明,REE存在粒级间分馏效应。总体看,各样品2~4μm粒组REE含量最高;<2μm、4~10μm和10~32μm粒组REE含量偏低;32~63μm和>63μm粒组REE含量的变幅最大,特别是两类网纹化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变幅很大(25.71μg/g~596.88μg/g),这意味着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粗粒组分的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同时,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的分异与Ce元素含量的异常密切相关,前者该粒组Ce含量变化于12.34μg/g~363.31μg/g之间,后者介于133.45μg/g~392.72μg/g之间,暗示Ce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可能与网纹化有一定联系。以δCe来衡量Ce元素的异常状况,黄棕色土>63μm组分δCe值最低,均值0.94;均质红土最高,均值5.91;网纹红土和网纹黄棕色土均值分别为3.02和2.75。基于Ce为变价元素且强氧化环境下更易于高价态富铈原理,初步推测δCe值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相关。均质红土δCe异常程度高,土体氧化性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较弱,δCe异常程度不明显;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则可能是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部分网纹红土“红基质”与“白网纹”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结果也表明,红基质样品各粒级δCe值高于白网纹样品,白网纹应该是局部还原环境的产物。(3)具有物源指示意义的δEu、Eu/Sm、Sm/Nd、La/Nd等参数的比较发现,加积型红土四类样品的全岩组分δEu值(变化于0.65~0.70)、Eu/Sm值(变化于0.19~0.21)、Sm/Nd值(变化于0.16~0.18)均接近,但La/Nd值存在一定差异,网纹红土(1.38)和均质红土(1.40)明显高于网纹黄棕色土(1.27)和黄棕色土(1.23),这可能暗示前两类样品与后两类样品的物源不完全一致。分粒级REE测试显示,各类样品<2μm和2~4μm粒组的δEu值十分一致;而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δEu值存在差异,表明加积型红土在<2μm和2~4μm粒组上物源一致,且δEu基本不受风化干扰,但在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存在物源差异。鉴于粉砂(4~63μm)是加积型红土的优势粒级,本文利用物源指数(PI)判别法,在δEu、(Sm/Nd)N、(Nd/Eu)N、(Nd/Yb)N、(Eu/Sm)N、(Gd/Ho)N、(Eu/Gd)N等REE特征参数值的基础上,选择北方黄土和长江沉积物为端元1和端元2,对加积型红土4~10μm、10~32μm、32~63μm粒级PI值进行计算,其结果介于0.42~0.56之间,属混合源。相比之下,黄棕色土粉砂物源受远程物质影响更大,PI值0.42~0.51,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则受到较多近源物质的影响,PI值0.50~0.56。各类样品>63μm粗粒的δEu分异巨大,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且粗粒矿物来源与组成具有复杂性。这与该粒级各类样品间Ce元素的分异和REE特征的差异相吻合。加积型红土REE的粒级分馏特征较好地分离了风化与物源信号,为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与物源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4)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全岩与分粒级稀土元素分馏特征,记录了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信息。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REE淋失显着、Ce明显富集、δEu分异较大、PI>0.50等特征表明,网纹红土与均质红土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物源具复杂性;风化强烈,形成于氧化还原兼具或高氧化的环境,指示我国中亚热带地区中更新世气候整体湿热或温暖。黄棕色土REE淋失程度相对较弱,与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相比,增加了远程物源信息,指示了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亚热带地区气候转凉,东亚冬季风加强和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信号,从而长江以南地区黄棕色沉积中增加了远源粉尘的贡献。
张亚云[5](2020)在《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化学风化特征及异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3200 m以上,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属于高寒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及高寒半干旱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多在600 mm以下。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亚洲季风区西北缘,受季风环流、西风环流与高原季风共同影响,对气候的响应较为敏感,加之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区域内气候水热组合特征决定了化学风化程度在空间上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三个风成沉积剖面(LQ剖面、MS剖面、QDST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14C和OSL测年及常量元素和CIA、Na/K、Rb/Sr、A-CN-K三角图及迁移率等化学风化度量指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化学风化程度及不同地区的风化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青藏高原东北部LQ剖面、MS剖面及QDST剖面地化学元素组合特征较为一致,且各剖面常量元素变异系数(CV)值均较低,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沉积物源组成基本相同。各剖面化学风化参数Ki、Rb/Sr与CIA在地层中呈现出一致性变化趋势,且高值均出现在古土壤层,低值对应古风成砂层;而各剖面Na/K与Ba、w、Saf在地层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值对应古土壤层,高值对应古风成砂层及河流相沉积层。但各剖面CIA和Na/K值存在差异,其中LQ、MS和QDST剖面CIA值大小排序为LQ(50.45)>MS(40.01)>QDST(32.42);LQ、MS和QDST剖面Na/K值表现出QDST(2.38)>MS(1.80)>LQ(1.46),均表明LQ剖面化学风化最强、处于化学风化初等阶段,MS剖面化学风化较弱,QDST剖面受到的化学风化最弱。(2)A-CN-K三角图和元素迁移特征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LQ、MS和QDST剖面基本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但风化程度略有差异。各剖面化学风化过程中斜长石遭受化学分解,其中LQ剖面已完成早期的脱Ca、Na阶段,并未到中期的去K阶段;MS剖面正在经历脱Ca、Na阶段;QDST剖面未达到脱Ca、Na阶段。(3)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的风化成壤过程基本相同,但剖面相同沉积相的形成时间存在差异。各剖面总体经历了全新世早期(11-8 ka BP)的气候冷干、化学风化弱的古风成砂期;全新世中期(8-4 ka BP)的气候整体偏温湿、化学风化较强的固结成壤期;全新世晚期(4 ka BP-至今)的气候环境逐渐恶化并趋于冷干、化学风化较弱期。(4)青藏高原东北部LQ、MS、QDST剖面与对比剖面(DQ、LC、XF剖面)的元素组成基本一致,但SiO2、Na2O含量较对比剖面偏高,Al2O3、Fe2O3、CaO、MgO和K2O含量偏低,说明三个剖面形成时期气候相对偏冷干。各剖面化学风化程度差异性明显,大致呈现出XF剖面>LC黄土>LQ剖面>上地壳UCC>MS剖面>DQ剖面>QDST剖面的变化趋势。LQ、MS、QDST剖面CIA值明显低于LC黄土、XF剖面;但LQ、MS、QDST剖面与DQ剖面CIA值相近,表明同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各剖面化学风化程度相近。
张天宇[6](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刘现彬[7](2018)在《长江三角洲南北翼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学特征 ——源汇关联及对长江贯通入海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开展长江水系形成与变迁的研究,不仅对于了解和深刻认识亚洲宏观地貌格局形成过程、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为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排涝等方案制定和决策实施提供科学借鉴。对于长江演化的研究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有余,众多地学工作者对长江的发育过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究。然而,由于研究区域、对象、方法选取上的不同,以及各种代用指标本身存在的成因复杂性和多解性,目前在长江贯通入海方式和时间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作为河流搬运碎屑物质的汇聚地之一,现代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入海必经之路,其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地层沉积物物源变化和长江流域演化密不可分。以往研究区域大多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缺乏对北翼地区沉积物物源演化的深入探讨。同时,过去对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研究注重地层物源推演,忽略了现代面上工作对比,将今论古缺乏基础资料和有力证据。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区域内各种类型源岩均有出露,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2.5 × 105 km2)主要分布于三峡以上的四川及云南等地区。与流域内其它岩石类型相比,峨眉山玄武岩及其风化碎屑物质磁学特征显着。三峡切穿之后,大量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碎屑物质的汇入必将导致三角洲地层沉积物磁学性质发生显着变化。因此,流域源汇沉积物磁学特征的对比研究可以用来示踪三角洲沉积物物源以及长江流域的演化过程。针对制约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物源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的因素,本研究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地区LQ11钻孔、LQ19钻孔、北翼地区(苏北盆地南缘)ZKJ39钻孔晚新生代沉积物和流域干支流表层沉积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首先,根据古地磁结果,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可靠的年代地层框架。其次,结合粒度、TOC、有孔虫等数据资料,探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变化机制。最终,结合流域干支流表层沉积样品,开展三角洲地层沉积物与流域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对比研究,探究三角洲沉积物物源时空演化特征,反演流域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追溯长江流域贯通入海时限。研究结果如下:1.古地磁测试显示多数样品在经过585℃热退磁后剩磁强度已衰减到天然剩磁的10%以下,表明磁铁矿为特征剩磁主要载体。少数样品在经过585℃热退磁后剩磁强度只降低到天然剩磁的20%~30%,继续加热至680℃后剩磁强度衰减到10%以下,表明高矫顽力的赤铁矿对特征剩磁的贡献量不可忽视,以往采用的交变退磁很难得到经过充分退磁的特征剩磁。与交变退磁相比,经过热退磁处理的古地磁结果更好,磁性地层界线划分更清晰。因此,在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古地磁测试中,退磁方法应以热退磁为第一选择。与标准极性柱的对比结果显示,南翼地区LQ11钻孔、LQ19钻孔以及北翼ZKJ39钻孔均记录了高斯(Gauss)、松山(Matuyama)和布容(Brunhes)三个极性时。2.南翼LQ11孔地层沉积物多种磁学参数在孔深145 m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χlf在下部地层总体较低且相对稳定,上部地层中χlf显着增大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波动。χARM/χlf和χARM/SIRM值在上部地层中表现出较大幅度的下降,S-ratio总体偏高。磁学参数的变化反映了下部地层沉积物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低,磁性矿物粒径较细,赤铁矿等不完全磁性矿物相对含量较高;上部地层亚铁磁性矿物含量显着上升,磁性矿物粒度较粗,赤铁矿相对含量较低。南翼LQ19孔上下部地层沉积物磁学参数表现出与LQ11孔相似的两段式变化特征。北翼ZKJ39孔地层上各项磁学参数综合显示:在235 m处以下地层亚铁磁性矿物含量总体较低,磁性矿物粒度较细,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在235-135 m地层亚铁磁性矿物浓度显着增大,磁性矿物粒径也同时总体变粗。在地层135 m以上,沉积物粒度总体显着变细,亚铁磁性矿物含量回归低值,磁性矿物粒径再次变细。3.南翼LQ11孔、LQ19孔、北翼ZKJ39孔三个钻孔沉积物粒度与磁学参数的相关性均较差。有机质的成岩作用对钻孔沉积物磁学性质的影响不明显。沉积物中有机质较低,可能限制了地层中成岩作用的进行和沉积物中强磁性矿物的溶解。长江三角洲地层在晚更新世才开始受到海侵的广泛影响。以河流相和湖泊相为主的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沉积物间的孔隙水为淡水,缺乏足够的硫酸盐供应,也可能限制了下部地层中成岩作用的进行以及胶黄铁矿等铁硫化物的形成。除粒度外,成土作用可能对北翼ZKJ39孔上部地层细颗粒沉积物磁学性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冰期间冰期冷暖气候的快速波动,水位高度呈现周期性的升降,进而造成氧化还原环境的快速交替变化,水铁矿在这种快速变化的沉积环境中形成大量的赤铁矿。河口地区长时间尺度上地层沉积物磁学特征的显着变化可能指示了物源的改变和流域的扩张。4.与中下游支流流域表层沉积物相比,上游地区大部分支流表层沉积物χlf明显偏高,χARM/χlf和χARM/SIRM总体偏低,S-ratio略高,反映了流域上游地区表层沉积物亚铁磁性矿物含量明显高于中下游支流,且磁性矿物粒径偏粗。长江各支流表层沉积物χlf与所在流域基岩类型呈现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流经上游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的雅砻江表层沉积物χlf显着高于其它支流,且对长江干流沉积物χlf贡献量最大。峨眉山玄武岩及其风化碎屑物质磁学特征显着,可以用来示踪三角洲沉积物物源以及长江流域的演化过程。5.长江三角洲钻孔下部地层沉积物和流域中下游地区表层沉积物磁学性质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低,磁性矿物粒径较细;上部地层与上游地区表层沉积物磁学性质呈现相似的变化特征:亚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磁性矿物粒径较粗。三角洲地层高χlf沉积物的出现很可能表明长江上游地区特别是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地区的碎屑物质已经到达河口地区,进而表明三峡的切穿和现代长江的贯通。磁性地层年代结果显示磁性特征在北翼ZKJ39孔地层发生显着变化的时间约在2.0 Ma,而南翼LQ11和LQ19孔磁性特征的变化发生在约1.2~1.0 Ma。两者在时间上的差异表明现代长江在苏北地区的入海时间不晚于第四纪早期,之后河道逐渐南移至现在位置。
孙文峰[8](2017)在《渭河盆地蓝田始新世红河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演化》文中认为中国中部渭河盆地渭南-蓝田地区堆积着连续的始新世以来的沉积物序列,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信息,并且蕴藏哺乳动物化石,是揭示新生代亚洲季风气候演化和环境变迁的良好材料。本文对陕西蓝田支家沟厚约330 m的红河组典型剖面进行了磁性地层、沉积学和环境替代指标的初步分析,结合哺乳动物化石和沉积物特性,对红河组的沉积环境和始新世气候变化过程作出了探讨,结果如下。1.红河组发育时间约为45-33 Ma(其中下韩村剖面年代为36.0-33.1 Ma,王坪村剖面年代为45.6-36.0 Ma),属于中、晚始新世,是在较为稳定的沉积环境下的河湖相堆积。2.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蓝田红河组地层古流水方向为S-N向,且整个地层沉积环境稳定,从红河组上部到下部古水流方向未发生改变。3.磁化率-温度曲线形态显示了赤铁矿和磁铁矿的特征,等温剩磁结果也指出了高矫顽力的不完整的反铁磁性矿物的主导地位,因此赤铁矿是红河组的主要载磁矿物,可能含极少量磁铁矿。4.基于磁性地层、岩性序列、哺乳动物化石和沉积物特性分析,渭河盆地地区在中、晚始新世时期气候相对暖湿,植被覆盖度高,有湖泊、沼泽分布,东亚季风气候雏形可能已经出现;到早渐新世,气候趋向相对冷干,与全球范围内始新世-渐新世之交的气候转型相一致。本文的研究为认识始新世东亚古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和C02驱动机制提供了新材料。
何毅[9](2016)在《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MIS5以来黄土磁性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欧亚大陆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是欧州与中国黄土沉积的过渡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环境特征,对其黄土记录的古环境变化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气候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近几十年来,黄土的磁化率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指标被广泛应用,但目前磁化率与气候变化的应对模式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更广范围的对比研究。本研究选取了受中纬度西风带控制的俄罗斯亚速海北岸典型的Beglitsa黄土剖面与中国帕米尔地区奥依塔克(AYTK)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借助于环境磁学各项指标进行了系统的磁学性质研究,并结合色度(a*、b*、L*)、粒度、碳酸盐(CaCO3%)、总有机碳(TOC%)以及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以期来探讨这两个地区黄土沉积物环境磁学的应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MIS5以来古气候的变化过程,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参考。同时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剖面的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空间差异性,并将这两个地区MIS5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其它地质记录及区域进行对比。尝试采用磁学参数重建俄罗斯亚速海地区MIS5以来的古降雨量。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与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均主要受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控制,同时受到不完整反铁磁性矿物的影响;磁性矿物颗粒均主要以PSD-MD为主,但Beglitsa黄土成壤作用形成的SP磁性颗粒对磁化率有一定贡献。与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剖面对比发现,χ的平均值表现为Beglitsa<AYTK<靖远<洛川,空间上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可能是磁性矿物含量和粒径的变化以及源区物质的不同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所影响。总体上来看,磁性强的样品,亚铁磁性矿物贡献较大。2.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样品的颜色总体上偏暗,L*值较低,红度a*偏小,L*能够指示该区降水量含量的变化特征,可以作为半定量或者定量地描述该区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样品颜色总体上偏亮,L*值较高。与黄土高原靖远剖面对比发现,受西风带控制的Beglitsa剖面与AYTK剖面黄土样品的色度归一化分布较为相似,而受季风影响的靖远剖面表现的有所不同。3.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与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颗粒均主要以粗粉砂(1050um)为主,但Beglitsa黄土剖面砂粒(>50um)含量较低,AYTK黄土的砂粒(>50um)含量高达15.68%;两个地区黄土样品的粒径频率分布均呈单峰分布。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对比发现,洛川剖面砂粒含量最低,但粘粒(<5um)含量最高,成壤作用最强。AYTK和靖远黄土样品粒度有着相似的分布特征,与Beglitsa黄土样品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源区物质的不同所致。Beglitsa与AYTK黄土样品的磁化率(χ)、饱和等温剩磁(SIRM)、软剩磁(SOFT)与粗粉砂含量均呈正相关,说明在粗粉砂中主要富集黄土的磁性矿物。4.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CaCO3的淋溶或迁移造就了磁性矿物的富集,对磁性特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的CaCO3含量较高,且较为稳定,高含量的CaCO3可能对黄土磁性矿物含量产生稀释作用,使得黄土磁性相对减弱。Beglitsa黄土的TOC可以指示磁化率增强与“生物成磁作用”有关。XRD分析显示Beglitsa黄土化学风化较为强烈;AYTK黄土的化学风化程度不高,可能处于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可能是由于该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水热组合相对较差。5.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成壤作用较强,磁化率与成壤作用呈正相关,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有着相似的气候变化过程;其χ、SIRM以及SOFT磁学参数能够较好的反映该区环境演变过程。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的磁化率与成壤作用关系较为复杂,MIS5以来气候整体较为干冷,黄土-古土壤分层不明显,主要归因于局地气候、地形的作用,晚更新世以来中亚地区干旱化加强可能对该区黄土成壤作用造成一定影响,塔吉克斯坦到塔里木盆地西风减弱导致降水量减少可能对中亚大部分黄土沉积的磁性特征的古环境解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矿物风化分析和HIRM、SIRM/χ等磁学参数相结合能够明确指示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风化成土作用强弱及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与其它地质及区域记录对比,发现它们在间冰期-冰期旋回具有相似性,但也体现了区域独特性;俄罗斯亚速海地区的气候演变过程与东欧其它区域具有一致性,且MIS5以来气候不稳定,存在冷暖的变化特征,其中MIS5c最为暖湿,成壤作用最强,这与黄土高原其它区域有着明显不同。采用χfd/HIRM重建了俄罗斯亚速海地区MIS5以来的古降雨量,末次间冰期S1的降雨量变化在254.3676.6±70mm范围内,其中S1SS2(MIS5c)的降雨量与现阶段降雨量较为接近。
左俊[10](2016)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尖扎盆地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其形成、演化必然受到了高原隆升深刻影响,同时它又位于东亚季风、印度季风和西风急流三者的汇聚带,属于气候敏感区域。尖扎盆地加让剖面11.85.8 Ma的沉积序列为重建晚中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环境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所蕴藏的丰富的构造活动和古环境信息,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极地冰量变化(全球气温变化)与东亚季风演化及内陆干旱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根据野外岩性特征及沉积物粒度分析,认为尖扎盆地加让剖面以风成红黏土沉积为主体,但发生过多次沉积微相变化,夹杂有短暂的湖相及三角洲(河流)相沉积。一般认为沉积相、微相的变化是对沉积时期气候演化最直观的反映,然而在以往的古气候重建研究工作中,多是注重物理、化学、生物等古气候代用指标的分析,忽略了气候代用指标与沉积相变的对比研究。本文尝试将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的各项指标与沉积相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无序绿蒙矿物混层比变化与沉积相变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吻合度最高,伊利石化学指数变化次之,黏土矿物含量、比值,结晶度等常规指标吻合度最低。综合分析后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无序绿蒙混层矿物混层比与伊利石化学指数具有较高的气候敏感性,受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小,可以作为构造活动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绿蒙混层比降低,伊利石化学指数增加,气候趋于湿润,绿蒙混层比增加,伊利石化学指数降低,气候趋于干旱);(2)与伊利石化学指数相比,无序绿蒙混层矿物混层比与沉积相变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吻合度更高一些,主要是因为无序绿蒙混层矿物多为自生成因,其混层比指标直接指示着沉积区的古气候状况,而加让剖面伊利石等端元矿物以碎屑成因为主,其化学指数或多或少携带有母岩区及搬运历经区的古气候信息,综合来看,无序绿蒙矿物混层比不但可以作为构造活动区古气候的代用指标,还可以作为碎屑成因黏土矿物较为发育区域的古气候代用指标;(3)根据无序绿蒙矿物混层比的变化,结合剖面岩性及沉积相变化,将尖扎盆地加让剖面红黏土沉积划分出9个气候演化阶段,其中包括A(11.811.0 Ma)、D(9.59.4Ma)、H(7.77.5 Ma)三个干冷气候时期,B(11.010.1 Ma)、C(10.19.5 Ma)、E(9.49.05 Ma)三个相对湿润气候时期,F(9.058.5 Ma)、G(8.57.7 Ma)、I(7.55.8Ma)三个冷干-暖湿波动时期;(4)黏土矿物含量、比值、结晶度等常规指标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在个别沉积阶段出现多解(自相矛盾),或者与沉积相变所反映的气候演化过程不相符,主要是由于黏土矿物含量、比值、结晶度等常规指标受到构造活动、沉积相变的叠加影响,据此揭示出10.1 Ma、7.7 Ma前后尖扎盆地周沿山地可能分别经历了一次构造隆升事件,9.78 Ma、9.5 Ma、9.4 Ma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及比值的突变归因于沉积相的变化;9.789.5 Ma,9.49.05 Ma两个时期黏土矿物除了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还受风化母岩的控制;(5)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及其比值指标在构造活动区古气候重建工作中只能作为辅助指标,所揭示的古气候信息值得进一步验证;在一段沉积序列中,如果沉积相多变,则每个沉积相内的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及其比值指标变化具有气候意义,跨沉积相段的黏土矿物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气候意义难以明确,因为不同沉积相控制下黏土矿物组合及丰度差异较大。
二、Magnetostratigraphy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gnetostratigraphy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1 红粘土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2 岩石磁学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3 磁组构在沉积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样品的加工和实验测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工作流程 |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量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
2.2 旬邑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进展 |
2.2.1 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
2.2.2 古气候学和古环境学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研究剖面特征 |
3.1 采样剖面特征 |
3.2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描述 |
第四章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研究结果 |
4.1 磁化率对比与年代学框架的构建 |
4.2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4.2.1 物质的磁性和岩石中常见的磁性矿物简介 |
4.2.2 岩石磁学简介及研究内容 |
4.2.3 K-T曲线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4 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 磁组构研究结果 |
4.3.1 磁组构简介 |
4.3.2 磁组构在重建古风向中的应用实例 |
4.3.3 磁组构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旬邑上墙红粘土记录的亚洲风系和古环境信息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岩石磁学结论 |
5.2 磁组构研究结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古环境演化研究 |
1.3 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粘粒组分提取 |
2.2.2 粘土矿物定向片的制定与测试 |
2.2.3 重矿物分离与鉴定 |
第三章 粘土矿物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
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基本原理 |
3.2 粘土矿物的定性分析 |
3.3 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化分析 |
3.3.1 粘土矿物半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 |
3.4 伊利石结晶度及K/I比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4.1 种类及含量 |
4.2 组合特征及特征指数 |
4.3 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L剖面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的演化 |
5.1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古环境解释 |
5.1.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1.2 主成分PCA F1 的古环境指义 |
5.1.3 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
5.2 JL剖面矿物组成对东亚冬季风演化的指示 |
5.2.1 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 |
5.2.2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 |
5.3 网纹红土形成与东亚夏季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晚新生代东亚季风的演化 |
1.2.2 微生物四醚膜脂化合物GDGTs的研究现状 |
1.2.3 新生代晚期全球植被演化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青海湖区域概况 |
2.1.2 天津G3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
2.1.3 盐城ZKA4钻孔区域研究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GDGTs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 |
2.3.2 GDGTs化合物的检测 |
2.3.3 有机碳同位素前处理及测试 |
2.3.4 其它测试 |
第三章 现代河湖沉积物GDGTs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古环境重建的指示意义 |
3.1 序言 |
3.2 古菌iso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
3.2.1 古菌isoGDGTs在湖泊及河流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 |
3.2.2 古菌isoGDGTs化合物及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 |
3.3 干湿古气候指标GDGT-0/Cren在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适用性 |
3.3.1 现代湖泊沉积物中GDGT-0/Cren与水深的关系 |
3.3.2 GDGT-0/Cren在现代湖泊中与季节性降雨的关系 |
3.3.3 GDGT-0/Cren在现代湖沼环境中的变化 |
3.4 细菌br GDGTs及相关指标在现代河湖相沉积环境中的变化 |
3.4.1 细菌brGDGTs化合物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 |
3.4.2 brGDGTs相关指标在土壤-河流-湖泊动态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3.4.3 不同环境下影响brGDGTs指标的因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 |
4.1 序言 |
4.2 GDGTs指标重建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
4.2.1 GDGTs化合物在G3和ZKA4钻孔中的分布 |
4.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变化 |
4.3 8Ma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空间变化模式 |
4.4 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
4.4.1 现代中国东部降雨“三极模式”及机制简介 |
4.4.2 早上新世中国东部干湿古气候变化的机制初探 |
4.5 晚中新世以来西风区与季风区干湿古气候变化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植被演化反映的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气候环境演变 |
5.1 序言 |
5.2 8Ma以来C_3/C_4植物在中国东部的演化 |
5.2.1 有机碳同位素在天津G3钻孔以及ZKA4钻孔中的变化特征 |
5.2.2 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C_3/C_4植物演化 |
5.3 上新世全球C_4植物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
5.3.1 上新世全球C_4扩张记录 |
5.3.2 pCO_2的降低引起上新世C_4植物的全球扩张 |
5.4 上新世之后东亚季风区草本的演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研究进展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环境记录研究 |
1.2.3 物源研究 |
1.2.4 网纹化机制研究 |
1.3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及地学应用 |
1.3.1 稀土元素的性质 |
1.3.2 稀土元素的应用 |
1.3.3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统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工作量统计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中亚热带红土类型与分布 |
2.2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1 野外考察与剖面遴选 |
2.2.2 剖面概况 |
2.2.3 样品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分析 |
2.3.2 数据分析 |
3 加积型红土全岩样品稀土元素特征 |
3.1 稀土元素含量 |
3.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3.3 稀土元素特征参数 |
4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粒级效应研究 |
4.1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特征 |
4.1.1 稀土元素含量的粒级分布 |
4.1.2 不同粒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4.1.3 稀土元素特征值粒级分异 |
4.2 稀土元素特征粒级效应的影响因素 |
4.2.1 细粒组分 |
4.2.2 粗粒组分 |
4.3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的风化与物源指示 |
4.3.1 风化程度差异 |
4.3.2 物源指示意义 |
5 稀土元素分馏与加积型红土形成环境 |
5.1 网纹化过程的气候背景 |
5.2 加积型红土记录的环境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化学风化特征及异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化学风化度量指标的研究进展 |
1.3.2 化学风化程度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植被土壤 |
2.5 社会经济状况 |
3 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
3.1 剖面概况 |
3.2 样品采集 |
3.3 研究方法 |
3.3.1 常量元素测定 |
3.3.2 年代测定 |
3.3.3 分析方法 |
4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化学风化特征 |
4.1 LQ、MS和 QDST剖面常量元素含量及风化参数分析 |
4.1.1 Al、Fe元素氧化物化学风化特征 |
4.1.2 Si元素氧化物化学风化特征 |
4.1.3 K、Na、Ca、Mg元素氧化物化学风化特征 |
4.2 化学风化参数的风化特征分析 |
4.2.1 各剖面化学风化参数特征 |
4.2.2 A-CN-K三角图 |
4.3 常量元素的活动性与迁移特征 |
5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以来化学风化强度及成壤过程对比 |
5.1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化学风化强度对比 |
5.1.1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元素对比 |
5.1.2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剖面风化参数对比 |
5.2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以来的成壤过程对比 |
5.2.1 全新世早期成壤过程对比 |
5.2.2 全新世中期成壤过程对比 |
5.2.3 全新世晚期成壤过程对比 |
5.3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化学风化强度与典型剖面对比 |
5.3.1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剖面与典型剖面的元素组成的对比 |
5.3.2 青藏高原东北部全新世剖面与典型剖面的风化程度对比 |
6 青藏高原东北部化学风化影响因素 |
6.1 地理位置对化学风化的影响 |
6.2 地质地貌对化学风化的影响 |
6.3 气候对化学风化的影响 |
6.4 岩性对化学风化的影响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主要断裂 |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场特征 |
2.3.3 综合物探反演 |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3.2 沉积体系分析 |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长江三角洲南北翼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学特征 ——源汇关联及对长江贯通入海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磁学在古环境重建研究中的应用 |
1.1.1 环境磁学在黄土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1.2 环境磁学在第三纪红粘土和第四纪南方红土研究中的应用 |
1.1.3 环境磁学在湖泊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1.4 环境磁学在海洋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 |
1.2 环境磁学在物源示踪研究中的应用 |
1.3 环境磁学在长江三角洲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
1.4 长江演化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统计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长江流域 |
2.2 长江三角洲 |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1.1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钻孔沉积物 |
3.1.2 长江流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 |
3.2 研究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 |
3.2.2 环境磁学测试 |
3.2.3 磁性矿物电镜扫描与能谱测试 |
3.2.4 粒度测试 |
3.2.5 总有机碳(TOC)测试 |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年代地层、岩性与沉积环境 |
4.1 南翼LQ11孔 |
4.1.1 古地磁结果与磁性地层划分 |
4.1.2 岩性、粒度与沉积环境 |
4.2 南翼LQ19孔 |
4.2.1 古地磁结果与磁性地层划分 |
4.2.2 岩性、粒度与沉积环境 |
4.3 北翼ZKJ39孔 |
4.3.1 古地磁结果与磁性地层划分 |
4.3.2 岩性、粒度与沉积环境 |
4.4 长江三角洲年代地层区域对比 |
4.5 长江三角洲南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化异同 |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学特征 |
5.1 南翼LQ11孔 |
5.2 南翼LQ19孔 |
5.3 北翼ZKJ39孔 |
5.4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学特征变化机制 |
6.1 粒度 |
6.2 次生作用 |
6.2.1 成岩作用 |
6.2.2 成土作用 |
6.3 物源 |
6.4 小结 |
第七章 长江流域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7.1 流域支流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 |
7.2 流域干流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 |
7.3 上游峨眉山玄武岩样品磁学特征 |
7.4 流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磁学特征与母岩的联系 |
7.5 小结 |
第八章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磁学特征对长江贯通的指示意义 |
8.1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磁学特征与长江贯通 |
8.2 东亚地形倒转与长江贯通 |
8.3 中国东部新构造运动对长江入海位置变迁的影响 |
第九章 结论与不足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南翼LQ11孔岩性照片 |
南翼LQ19孔岩性照片 |
北翼ZKJ39孔岩性照片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渭河盆地蓝田始新世红河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亚洲内陆和渭河盆地新生代古气候研究进展 |
1.1.2 渭河盆地磁性地层学 |
1.2 选题构想及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剖面概况和描述 |
3.2 样品采集 |
3.3 样品分析方法 |
3.3.1 古地磁测试 |
3.3.2 环境磁学测试 |
3.3.3 磁组构实验 |
3.3.4 磁化率、粒度实验 |
第四章 红河组磁性地层 |
4.1 磁性地层分析原理 |
4.2 热退磁结果 |
4.3 特征剩磁稳定性检验 |
4.4 生物地层 |
4.5 磁性地层 |
4.6 沉积速率 |
4.7 小结 |
第五章 红河组环境磁学特征 |
5.1 磁化率-温度曲线 |
5.2 等温剩磁 |
5.3 小结 |
第六章 红河组磁组构特征 |
6.1 磁组构概述 |
6.2 磁组构特征 |
6.3 古流向分析 |
第七章 红河组沉积时期的古环境 |
7.1 磁化率、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变化 |
7.2 中国北方中、晚始新世红层沉积环境对比 |
7.3 中国北方始新世古气候特征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MIS5以来黄土磁性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末次间冰期(MIS5)以来黄土的研究进展 |
1.3 环境磁学发展和原理及其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
1.3.1 环境磁学发展历程 |
1.3.2 环境磁学基本原理 |
1.3.3 主要磁学参数以及环境磁学意义 |
1.3.4 环境磁学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
1.4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的研究进展 |
1.4.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 |
1.4.2 中国帕米尔地区 |
1.5 本研究的内容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 |
2.1.2 中国帕米尔地区 |
2.2 剖面描述 |
2.2.1 Beglitsa黄土剖面 |
2.2.2 奥依塔克(AYTK)黄土剖面 |
2.3 样品采集 |
2.4 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
2.4.1 磁学参数测试 |
2.4.2 粒度测试 |
2.4.3 色度(a*,b*,L*)测试 |
2.4.4 碳酸盐(CaCO3)测试 |
2.4.5 总有机碳(TOC)测试 |
2.4.6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三章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磁性特征 |
3.1 本研究使用的磁学参数解释 |
3.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剖面磁性特征 |
3.2.1 磁化率(χ)变化特征 |
3.2.2 磁性矿物类型与含量的特征分析 |
3.2.3 磁性矿物磁畴特征分析 |
3.2.4 磁性垂向的变化特征 |
3.3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剖面的磁性特征 |
3.3.1 磁化率(χ)变化特征 |
3.3.2 磁性矿物含量与类型的特征分析 |
3.3.3 磁性矿物磁畴特征分析 |
3.3.4 磁性垂向的变化特征 |
3.4 与黄土高原地区靖远和洛川黄土剖面磁性特征对比 |
3.5 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色度特征 |
4.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剖面色度特征 |
4.1.1 Beglitsa黄土剖面色度变化特征 |
4.1.2 Beglitsa黄土色度与磁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
4.2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剖面色度特征 |
4.2.1 AYTK黄土剖面色度变化特征 |
4.2.2 AYTK黄土剖面的色度与磁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
4.3 与靖远黄土剖面色度特征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粒度特征 |
5.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 |
5.1.1 相对含量分布特征 |
5.1.2 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
5.1.3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
5.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 |
5.2.1 相对含量分布特征 |
5.2.2 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
5.2.3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
5.3 与靖远和洛川黄土剖面粒度特征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亚速海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物质成分分析 |
6.1 黄土的碳酸盐含量特征 |
6.1.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
6.1.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
6.2 黄土的有机质变化特征 |
6.2.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6.2.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
6.3 黄土矿物组成特征 |
6.3.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矿物组成 |
6.3.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矿物组成 |
6.4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矿物的风化意义 |
6.5 小结 |
第七章 俄罗斯亚速海与中国帕米尔地区磁性特征影响因素 |
7.1 粒度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
7.1.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 |
7.1.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 |
7.2 碳酸盐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
7.2.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 |
7.2.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 |
7.3 有机质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
7.3.1 俄罗斯亚速海Beglitsa黄土剖面 |
7.3.2 中国帕米尔AYTK黄土剖面 |
7.4 小结 |
第八章 俄罗斯亚速海与中国帕米尔黄土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
8.1 黄土沉积物磁学变化机制及环境意义 |
8.1.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剖面 |
8.1.2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剖面 |
8.2 磁化率与地层的对比 |
8.3 俄罗斯亚速海与中国帕米尔地区MIS5以来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
8.3.1 MIS5以来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
8.3.2 MIS5以来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
8.3.3 区域气候对比 |
8.4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古降雨量重建的尝试 |
8.5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图件列表 |
Lists of Figures |
表格列表 |
Lists of Tables |
附图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2 中国北方红黏土研究进展 |
1.3 黏土矿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黏土矿物各项指标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1.3.2 黏土矿物特征对构造活动的指示 |
1.3.3 XRD在黏土矿物定相定量工作中的应用 |
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各盆地沉积物古气候记录 |
1.5 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的工作 |
1.7.1 野外工作经历 |
1.7.2 论文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0 剖面概况 |
3.1 样品采集和分样 |
3.2 实验方法 |
3.2.1 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实验 |
3.2.2 粒度测试实验 |
第四章 加让剖面黏土矿物定性定量分析 |
4.1 定性分析 |
4.2 定量分析 |
4.2.1 绿蒙混层比计算 |
4.2.2 黏土矿物相对含量计算 |
第五章 沉积相划分 |
5.1 岩性特征 |
5.2 粒度分析 |
5.2.1 粒度分布曲线及概率累计曲线 |
5.2.2 沉积环境函数判别分析 |
第六章 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古环境记录 |
6.1 绿蒙混层矿物混层比的古气候意义 |
6.2 黏土矿物指标古环境信息记录 |
6.2.1 古气候信息记录 |
6.2.2 构造活动信息记录 |
6.2.3 尖扎盆地区域气候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 |
6.2.4 小结 |
结论与创新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Magnetostratigraphy of Late Tertiary sediments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ts 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D]. 荆雪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2]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D]. 张晓.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3]中国东部晚中新世以来干湿古气候与古植被演化及其驱动机制[D]. 卢佳仪.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D]. 黄颖.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全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化学风化特征及异同性研究[D]. 张亚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6]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7]长江三角洲南北翼晚新生代沉积物磁学特征 ——源汇关联及对长江贯通入海指示意义[D]. 刘现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8]渭河盆地蓝田始新世红河组磁性地层和古环境演化[D]. 孙文峰. 南京大学, 2017
- [9]俄罗斯亚速海地区与中国帕米尔地区MIS5以来黄土磁性特征及环境演变研究[D]. 何毅. 兰州大学, 2016(08)
- [10]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左俊. 长安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