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多酚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成龙[1](2021)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可降解聚合物因其来源丰富、成本低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替代石油基材料的理想选择。大豆分离蛋白(SPI)具有低成本、可持续性、丰富性和功能性等特点,开发具有再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的环境友好型蛋白质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SPI为原料,通过亚硫酸钠(Na2SO3)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对SPI进行适当的改性后,用流延法制备了不同的改性SPI膜。并通过接触角、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等表征方法对改性SPI进行了性能的研究。然后添加茶多酚和槲皮素两种活性物质,研究了茶多酚和槲皮素对不同改性SPI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膜中的释放规律,使SPI更为的有效地应用于各个领域。(1)Na2SO3降低了SPI膜的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了膜的亲水性。而且,Na2SO3改性后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从3.56×e-10(g cm/(cm2s Pa))降低到2.73×e-10(g cm/(cm2s Pa)),接触角从41.3°增加到81.9°。说明Na2SO3改性提高了SPI膜的阻水性能和表面疏水性。当Na2SO3添加量为2%时,膜的抗拉强度为4.11 MPa,相比于未改性的SPI膜(2.29 MPa)明显增大。但是,Na2SO3改性降低了SPI膜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SPI膜的不透明度。(2)当TG添加量为0 U/g~4 U/g时,SPI薄膜的抗拉力强度增大。当添加量为4 U/g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4.24 MPa。当TG浓度进一步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减小。由于TG的交联作用,SPI膜的断裂伸长率从202.2%降低到100.4%。TG添加量为4 U/g时,SPI膜的水蒸气透过率最小,具有较好的阻水性能。当浓度大于4 U/g后,SPI膜的抗拉强度减小,水蒸气透过率增大。经TG改性后膜的表面不均匀,能够观察到粗糙的表面。(3)茶多酚的添加提高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机械性能。茶多酚含量从0%增加到5%,膜的抗拉强度从3.11 MPa升高到5.11 MPa。但是断裂伸长率从101.7%降低到50.8%。茶多酚降低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并提高了SPI膜的接触佳品。茶多酚中含有色素成分。添加茶多酚后,Na2SO3改性SPI膜的总色差从11.62增加到72.52,而且不透明度也升高。茶多酚在TG改性的SPI膜中的释放速率要比在Na2SO3改性SPI膜中的释放速率较快。(4)槲皮素提高了Na2SO3改性SPI膜的接触角和抗拉强度,而且降低了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但是,槲皮素对于TG改性的SPI膜影响较弱。当槲皮素添加量为2.5%时,膜的机械性能降低,而且膜的总可溶性固形物升高。槲皮素提高了两种改性膜的b*值(黄度值)和不透明度。两种添加槲皮素的改性SPI膜在10%的乙醇模拟液中的释放量较低。但是,槲皮素在95%的乙醇模拟液中具有较高的溶出率,而且溶出速率快。槲皮素在TG改性SPI膜中的溶出速率和溶出量均大于在Na2SO3改性SPI膜。
陈海银[2](2021)在《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沙棘是一种胡颓子科酸刺种属落叶性的灌木,其叶营养丰富,并富含黄酮等多种功效因子,2013年沙棘叶被列为新资源食品。山西野生小果沙棘天然林面积占全国野生沙棘林面积90%,是重要的特色小果沙棘资源聚集地。本项目对山西宋家沟、右玉、庞泉沟和古交四个重要野生沙棘林区的沙棘叶进行资源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沙棘叶制茶的可行性及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资源调查包括生长地区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尤其是制茶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包括:1)通过山西不同地区宋家沟、右玉、庞泉沟和古交沙棘叶中理化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生长环境对沙棘叶化学组成和制茶适宜性的影响;2)通过比较5月到10月不同采摘时间宋家沟沙棘叶中的化学组成,研究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化学组成及制茶适宜性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采摘时间。沙棘叶并非传统制茶原料,本文对沙棘叶制茶的关键工艺进行了研究,包括:1)干燥方式对沙棘叶营养成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干燥方式;2)通过对沙棘叶进行凋萎、清洗、接种酵母菌或乳酸菌发酵、干燥,然后对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感官品质评价,确定了沙棘叶益生菌茶适合的发酵菌种、发酵时间的发酵参数,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四个地区天然小果沙棘叶18个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分、灰分类、膳食纤维类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地区没有显着差异性,与制茶相关的几个指标,包括咖啡碱、水浸出物、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地区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1.04%、39.04%和5.39%。四个地区重金属Pd、Cr、As和Cd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量,符合安全性要求。与传统茶叶相比,沙棘叶中总干物质含量、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水浸出物、铁和钙含量较高分别为34.19%~42.42%、3.68%~5.39%、31.44%~39.04%、387~769mg/kg和5.03×103~12.3×103mg/kg,茶多酚和锰含量较低分别11.54%~13.04%和58.40~70.40mg/kg,酚氨比值在1.95~3.64小于8,通常认为适宜制绿茶。咖啡碱含量0.50%~1.04%为常规茶叶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可以作为低咖啡碱茶品或抹茶类制品的优质原料。2、分析了山西宋家沟天然小果沙棘林5-10月不同采摘月份沙棘叶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八月份采摘的沙棘叶理化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水分、总灰分、水不溶灰分、水溶性灰分、蛋白质、总膳食纤维、水不溶膳食、水溶性膳食纤维、浸出物、茶多酚、黄酮含量分别为61.87%、5.07%、2.50%、2.57%、24.41%、41.79%、38.40%、3.38%、37.23%、11.14%、4.45%。3、研究了真空干燥(NZ)、微波干燥(NW)、鼓风干燥(NG)、鲜叶直接鼓风干燥(GZ)和自然晾晒(ZL)干燥方式对制茶预处理后沙棘叶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真空干燥(NZ)处理后,其游离氨基酸、总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得分的最高,分别为4.16%、456.05μmol/g和81.91分,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在综合考虑营养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的评价之后,可以选择真空干燥(NZ)的方式。4、本研究对新鲜的沙棘叶进行凋萎、蒸青、揉捻,分别接种不同的酵母菌和乳酸菌,以水浸出物、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和总抗氧化能力和茶叶成品茶的感官评价为重要指标,筛选合适的益生菌发酵菌种。(1)选取烟台果酒酵母菌(YWY)、安琪果酒酵母菌(YWA)和高活性干酵菌(YHD)三种酵母菌进行沙棘叶发酵,研究表明,与鲜叶相比,经酵母菌发酵1天后,沙棘叶青草味减少,茶汤感官品质总体提高。其中YWY发酵2天后风味最佳,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2.91%,3天后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高为437μmol/g。(2)选取植物乳杆菌(LP)、唾液乳杆菌(LS)、动物双歧杆菌(A6)和副干酪乳杆菌(L9)四种乳酸菌进行沙棘叶发酵,研究表明,不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对沙棘叶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同。其中,LP发酵2天茶多酚、黄酮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到鲜叶的1.27倍、1.34倍和1.27倍,沙棘叶发酵茶成品感官品质的综合评价最高分为81.6分,为LP发酵2天的发酵茶成品,因此,在选择乳酸菌进行发酵时,可以选择LP发酵2天。(3)应用气质联用研究了沙棘鲜叶、益生菌发酵茶和沙棘叶茸毛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茸毛和发酵茶中,芳香类化合物明显增加,从新鲜沙棘叶中的5种芳香类化合物增加到17种和15种,其中发酵茶产生14种具有茗茶香气新的挥发性物质,推测这14种新的挥发性成分对发酵茶的香气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黄鑫[3](2021)在《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文中认为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降血脂、抗癌等生理活性,应用十分广泛。然而,茶叶在种植、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造成重金属(如Pb、As、Hg、Cd、Cu等)的污染,最终残留在茶多酚中,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可逆损伤,而且会造成销售尤其是国际贸易中的限制和经济损失,给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和挑战。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茶多酚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工业化生产中脱除重金属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考察了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基于固相吸附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效、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氨基功能化材料,用于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并评估了功能化材料对茶多酚的损耗和品质的影响,为茶多酚的减害弱毒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防控方案。主要结果如下:1.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测定及其吸附剂的筛选采用湿法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茶叶中Pb、Cu、Cd、Hg、As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茶多酚提取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结果显示,茶叶中有约23.36%以上的重金属会残留在茶多酚中,且茶多酚中5种有毒重金属的总残留量在2.61~3.44 mg/kg,具有潜在的联合暴露风险;通过对4种吸附剂进行筛选,结果证明硅胶对茶多酚中Pb、Cu、Cd、Hg、As的脱除率分别为43.21%、32.17%、38.55%、28.62%、0.65%,且其对茶多酚几乎没有吸附,损耗率仅为0.15±0.03%;因此,本研究选择硅胶作为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材料,但其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容量较小,实际应用价值较低。2.氨基改性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增强硅胶材料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吸附,本研究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作为氨基供体,成功合成了氨基功能化硅胶(AFSG)材料,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吸附实验表明:相比硅胶,AFSG对Pb、Cu、Cd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226、100.753、48.032 mg/g,且重复循环吸附6次后吸附率和解吸附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将AFSG制备成吸附柱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表明AFSG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和Cd的总脱除率分别为82.54%~84.19%、90.09%~92.65%和70.29%~77.15%,且对茶多酚的损耗小于6.31%。采用吸附模型分析与红外谱图结合的方式阐释了AFSG的吸附机理,其机理是AFSG上的氨基与重金属离子间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从而将其从茶多酚溶液中脱除。3.聚赖氨酸改性介孔硅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本研究将天然来源的聚氨基化合物聚赖氨酸(PL)化学接枝在比表面积更大的介孔硅胶(MSG)表面,成功获得MSG-PL,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MSG-PL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氨基基团为重金属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SG-PL对重金属Pb、Cu、Cd、Hg有较高的脱除能力和可重复性,吸附容量分别为117.01、132.88、67.32、109.27 mg/g;吸附前后红外表征的结果显示,重金属主要是与氨基、酰胺基形成配位络合物。将MSG-PL制备成吸附柱后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结果显示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Pb、Cu、Cd、Hg的脱除率分别在80.99%~85.89%、90.82~94.66%、77.98%~88.24%和75.91%~80.36%,且对茶多酚的损耗较小,仅为5.09%~7.96%;但是该材料制备程序较多,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4.聚赖氨酸/海藻酸钠静电自组装纤维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工艺,本课题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水溶液中将阳离子聚电解质PL与阴离子聚电解质海藻酸钠(SA),通过牵引拉丝的方法高效制备成SA/PL纤维;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控制制备工艺参数可以调控SA/PL纤维的直径和机械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SA/PL纤维中丰富的羧基、氨基和酰胺基与重金属离子能形成较强的配位键,为其吸附重金属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吸附实验表明,SA/PL纤维对Pb、Cu、Cd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80.05、169.94、72.95 mg/g,SA/PL纤维重复吸附9次后仍具有良好的吸附效率(89.46%~99.08%)。SA/PL纤维对茶多酚中Pb、Cu、Cd的脱除率分别为90.34%~94.29%、94.71%~97.11%和93.26%~96.67%,对茶多酚的损耗为5.84%~9.04%。5.聚赖氨酸改性茶渣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为了充分利用茶多酚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茶渣废料,我们以茶渣纤维素为原料制备成粒径更小的茶叶微晶纤维素(MCC),并将PL共价接枝在MCC上,然后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丙烯酸交联制备成MCC-PL双网络水凝胶(MCC-PLH);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性质、溶胀特性等进行表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其对重金属Pb和Cu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重复利用性,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366.29 mg/g和195.09 mg/g。吸附动力学结合XPS分析阐明了其吸附机理,MCC-PLH上的氨基、羧基和酰胺基参与了重金属的吸附,此外,MCC-PLH对茶多酚中的Pb和Cu的脱除率为93.03%~96.15%和95.72%~97.11%,且对茶多酚的损耗为8.44%~11.66%。最后,经过4种重金属吸附材料AFSG、MSG-PL、SA/PL和MCC-PLH处理后,所有的茶多酚产品均符合现有标准下的各项指标,属于合格产品。
陈李[4](2021)在《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伤愈合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伤口愈合治疗方面,载药水凝胶可以保持创面湿润,控制药物缓释,对伤口恢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丝素蛋白、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领域。但单一组分的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存在力学性能不佳,溶胀性能差,药物承载率低等缺点,而合成高分子水凝胶往往生物相容性不佳,可降解性能差。因此,开发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复合水凝胶可以弥补彼此性能的缺陷,提升其应用价值。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及抗炎症性能,可以针对创伤愈合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促进伤口恢复。本研究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天然高分子丝素、纤维素及成胶性能较好的合成高分子聚丙烯酸为原料,引入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及抗炎症性能的茶多酚作为活性物质,开发制备出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并对其理化性能及生物学性能进行评价,探究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SF-OC-PAA)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将纤维素通过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后,通过席夫碱反应使丝素蛋白和纤维素产生交联,引入丙烯酸,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成胶,制备出9组具有不同成分比的水凝胶SF-OC-PAA-1-9。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具有三维孔状结构,展现出较好的凝胶体行为,其中SF-OC-PAA-9力学性能最佳,压缩强度最佳可达7 MPa,SF-OC-PAA-8拉伸应变最高可达640%。制备的水凝胶还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及优异溶胀性能,去离子水中的溶胀率可达279.4 g/g,且具有p H响应性,在不同p H溶液中,其溶胀率有所不同。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经过40天体外降解,降解率最高可达69.87%,且还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2)茶多酚作用浓度测试对茶多酚的抗菌测试表明其对大肠杆菌,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沙门氏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 mg/L,31.25 mg/L,31.25 mg/L,125 mg/L,62.5 mg/L;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茶多酚进行抗氧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IC50达26.14 mg/L;茶多酚的抗炎症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00 mg/L茶多酚的NO抑制率可达50%。茶多酚具备抑制癌细胞作用,200 mg/L茶多酚水溶液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50%,而100 mg/L茶多酚溶液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表现出显着抑制作用,抑制率达60%。此外,细胞测试实验表明茶多酚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综上,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菌、抗氧化、抗炎症及抗癌性能,可应用于创伤愈合和癌症治疗等领域。(3)载茶多酚水凝胶(SF-OC-PAA-TP)性能测试将茶多酚水溶液通过物理吸附负载到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中。经过48 h缓释后,载茶多酚水凝胶的茶多酚缓释浓度最高达82.82 mg/L,可达到茶多酚水溶液的抗菌,抗氧化及抑制癌细胞的作用浓度。在对9组水凝胶的测试表明,SF-OC-PAA-9水凝胶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缓释性能,因此,选用SF-OC-PAA-9-TP比例组用于后续测试。抗菌测试表明SF-OC-PAA-9-TP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和白色链珠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SF-OC-PAA-9-TP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8.798%,展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SF-OC-PAA-9-TP还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通过小鼠全层皮肤切除模型评价SF-OC-PAA-9-TP的创伤愈合能力,结果表明,经过15天处理后,SF-OC-PAA-9-TP组伤口愈合达到96.7%,高于不载药组SF-OC-PAA-9和空白对照组。且较空白组和SF-OC-PAA-9相比,SF-OC-PAA-9-TP组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炎症细胞较少,在同一时间内能生成更多的毛细血管和胶原组织,新生表皮较均匀,毛囊组织更完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F-OC-PAA-9-TP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对生长因子VEGF、EGF、b FGF、TGF-β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且可以调控炎症因子TNF-α、IL-10、IL-1β在创伤愈合不同时期的表达量,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总体而言,通过本研究制备出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抗菌及抗炎症性能的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SF-OC-PAA-9-TP,能有效促进创伤愈合,在创伤敷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王娟,裴英鸿,程丽佳,景林[5](2020)在《茶多酚抑菌作用研究进展及作为天然防霉剂的开发前景》文中提出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多效、广谱抑菌物质,本文主要对茶多酚抑菌作用、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其作为天然防霉剂的开发意义。目前对茶多酚抑菌性的研究对象多为细菌,对真菌的研究较少,对霉菌的研究更为稀缺;目前食品行业亟待开发出更多更为天然、安全的防霉防腐剂。深入研究茶多酚对霉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可扩展其在食品防霉剂中的应用,对天然防霉剂的开发和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陈静钰[6](2020)在《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所有多羟基酚类物质的总称,是茶叶中主要的功能活性物质。工业上一般是由茶叶原料经纯水或乙醇/水提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制备不同纯度的产品。然而在茶叶深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残留在茶叶上的农药分子溶解并富集于溶剂中,最终在茶多酚产品中残留。茶多酚中的农药残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并且影响茶多酚产品的出口和销售。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DT-MIP)和一种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DMIP),并且选择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填料制备了一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于脱除茶多酚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计算机模拟筛选最佳功能单体。为了能够高效、快速地筛选出合适的功能单体,通过Gaussian 09软件模拟了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AA)和二乙烯基吡啶(2-Vpy)三种功能单体和吡虫啉、啶虫脒两种模板分子的最优构型,计算了三种功能单体和两种模板分子分别以摩尔比为1:4的比例形成的每一种聚合物的结合能,通过能量最低原则挑选出了 MAA为最佳功能单体。这种方法与实验摸索相比,大大节约了实验时间,减少了试剂浪费。2.双模版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和吸附性能评价。为了制备出能够同时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吡虫啉和啶虫脒为双模板,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硅胶表面合成了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等对DT-MIP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和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DT-MI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在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浓度为200 μg/mL的水溶液中,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33.01±1.06mg/g和25.62±0.45 mg/g,吸附特异因子α分别为1.80±0.08和1.48±0.12,且吸附拟合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3.虚拟模版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优化和性能评价。为了避免DT-MIP可能出现的模板泄露的问题,并更好地控制材料的制备条件,创新性地选择了毒性较低、结构与吡虫啉和啶虫脒类似的烟酰胺作为虚拟模板分子,MA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在硅胶表面合成了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DMIP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对优化后的DMIP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和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摩尔比为1:4且溶剂体积为80 mL时,DMIP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交联剂和功能单体用量的摩尔比7:1,改性硅胶用量0.919 mg,溶剂中甲醇/水的体积比9:1。通过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吸附试验表明,该聚合物在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浓度为200 μg/mL的水溶液中,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达到了 42.74±0.37 mg/g和25.99±0.84 mg/g,吸附特异因子α分别为1.95±0.12和1.91±0.05,比DT-MIP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和更高的吸附选择性,且吸附拟合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于化学吸附。4.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应用和产品评价。为了考察DMIP工业化应用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评价茶多酚产品在脱除前后的指标变化,选择残留情况最为严重的茶多酚样品进行脱除实验。将DMIP作为柱填料制备了固相萃取柱,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对茶多酚样品中的吡虫啉和啶虫脒进行了脱除,并对固相萃取柱的重复利用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高径比为5:1且柱体积为3.92 mL时,脱除的最佳条件为:上样量10.20倍柱床体积,流速1 mL/min,14mL乙醇/乙酸(9:1,V/V)溶液洗脱。该固相萃取柱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脱除率分别达到了 94.35%和95.53%,茶多酚的损失率为5.20%,脱除处理并不会对茶多酚中的功能性成分造成显着影响,获得的茶多酚产品有机试剂残留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该萃取柱在重复利用实验中体现出了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陈媚依[7](2020)在《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及保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鱼糜以及鱼糜制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了广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凝胶特性是鱼肉和鱼糜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但淡水鱼因其凝胶强度较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好的食用体验,使其不能在高档鱼糜制品中应用。利用淀粉、蛋白等外源添加物改善鱼糜凝胶特性的研究经常有报道,虽然这些外源添加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鱼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但同时也造成了产品单一、营养下降以及副产物增多等缺点。在淡水鱼的加工和生产过程中,鱼体组织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和微生物污染,这一系列的重要因素极有可能造成鱼糜制品质量下降和经济社会价值降低的结果。鹧鸪茶提取物中富含的多酚、多糖等物质不仅可以促进鱼肉蛋白交联以增强鱼糜及其制品的凝胶特性,也可以作为生物保鲜剂抑制脂质氧化和微生物繁殖来延长鱼糜制品的货架期,而且是一种安全环保、效果显着的外源添加物,在食品工业中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初步探究不同质量分数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对鱼糜制品的保鲜作用,为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及数据参考。现将本实验的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鹧鸪茶叶在70℃、30min、1:30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多酚含量达9.43%,进而计算鹧鸪茶水提取总酚浓度为9.43 mg/m L,纯度为57.69%,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93%,浓度为3.93 mg/m L,纯度为30.01%。因此鹧鸪茶提取物中的主要物质为多酚化合物。鹧鸪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与维生素C相当,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此外,茶多酚在乙醇、酸性条件以及含糖溶液中稳定性较高,不适合在高温和氧化还原剂中保存。(2)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随着鹧鸪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的白度明显降低,持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内聚性以及咀嚼性均先增加后降低,而弹性则没有明显变化。当鹧鸪茶提取物添加量为0.375%时,以上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在流变学特性中,0.375%的鹧鸪茶提取物能够在加热前期降低鱼糜凝胶的G’值和G"值,在加热后期增加鱼糜凝胶的G’值和G"值,在加热全程降低鱼糜凝胶的tanδ值,结果表明添加鹧鸪茶提取物可以改善鱼糜的粘弹性,具有良好的流变学特性。此外,在改善鱼糜凝胶特性的机理方面,化学作用力表明鹧鸪茶提取物对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的影响不显着,而二硫键则在0.375%时达到最大。SDS-PAGE表明MHC条带发生降解且上移,AC条带则无明显变化,同时在浓缩胶上端有高分子蛋白质聚集。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对鱼糜凝胶的蛋白分子结构无较大影响。因此,鹧鸪茶提取物主要通过促进二硫键和非二硫键共价键ε-(γ-Glu)-Lys的形成促进蛋白质的共价交联,形成孔径较小、结构致密的蛋白凝胶,从而改善鱼糜凝胶特性。(3)鲢鱼鱼糜制品在4℃下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鲢鱼鱼糜的菌落总数、p H值、TVB-N值和TBA值均不同程度的增加,感官特性指标则下降。通过处理组与对照组感官特性、水分含量、细菌总数、p H值、TBA、TVB-N等品质指标的比较可知,鹧鸪茶提取物在鱼糜冷藏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并延缓蛋白质、脂肪等氧化变质,其中鹧鸪茶水提物添加量为0.375%时保鲜效果最佳,能够较好的保持鱼糜品质,使其色泽稳定,口感更佳,可以将鲢鱼鱼糜制品的货架期延长到13~14d。
张宁[8](2020)在《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第1章引言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能造成严重感染的临床常见致病菌。如何抑制其高毒力和高耐药性,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拟以群体感应系统是病原菌毒力及耐药性产生的重要调控机制为理论基础,按应用淬灭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使已耐药的抗生素重新逆转回复敏感并弱化细菌毒力这一研究思路,通过研究证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抗菌药物增效剂和细菌致病力抑制剂,试图为解决当前严峻形式下的全球耐药菌性问题提供新的方法,而且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和新药品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第2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群体抑菌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目的:证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亚抑菌浓度下能逆转多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方法:利用微孔板生物检测法检测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细菌实验室分离的44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为研究菌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找出同源性较远菌株,进行细菌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通过观察茶多酚与其他原本耐药的抗菌药物联用后K-B值的变化,观察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逆转多源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能力。结果: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大,当茶多酚浓度为2048ug/ml时受试菌被完全抑制,其MIC值为1024ug/ml。通过同源性分析在44株研究菌株中筛选出20株同源性较远的细菌进行常用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在512ug/ml亚抑菌浓度茶多酚与其他抗生素联合,通过抗生素K-B值增加大小进行结果判断,发现除一株细菌发现茶多酚对头孢他定为无关作用,其它都有增加或协同作用。其中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有百分百协同作用,头孢噻肟有85%的协同作用,头孢他定有75%的协同作用。结论:茶多酚在体外与常用抗生素联合可以有效逆转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抗生素敏感性,可用于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辅助协同治疗。第3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毒力的影响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毒力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粘液样物质产生的影响。通过检测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糖醛酸的抑制作用观察其对主要毒力因子荚膜多糖生成能力的影响。通过观察应用茶多酚后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上产生的透明圈大小变化观察其抑制细菌胞外蛋白酶分泌能力。通过观察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4菌株感染秀丽隐杆线虫的救治能力,从整体动物水平评估其茶多酚作用效果。结果:在没加茶多酚的平板上菌落呈黑色,表明研究菌株有黏液样物质分泌。而加入茶多酚的菌株呈淡粉色,表明茶多酚可明显抑制菌株黏液样的分泌。茶多酚可以明显降低荚膜多糖含量,但200μg/ml和400μg/ml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多糖生产能力的抑制作用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多糖生产能力的抑制不是浓度依赖型的。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的蛋白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透明圈面积有明显的减少,但200μg/ml和400μg/ml抑制作用没有显着差异,提示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FK7菌株蛋白酶的分泌或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中,在茶多酚存在的情况下,喂食肺炎克雷伯氏菌FK4菌株的秀丽隐杆线虫的存活率明显增加。而OP50和400μg/ml茶多酚喂养的线虫存活率与仅喂食OP50的线虫没有差异,可以说明茶多酚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没有不良影响。结论:茶多酚能明显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相关毒力因子生成,其抑制能力非浓度依赖性。应用茶多酚后,可以明显提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的存活率。第4章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应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lux 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主要毒力基因基因rmp A2、iuc A表达量和生物被膜生成的调控能力,以期深入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应用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后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总RNA进行提取,反转录后行荧光定量PCR检测lux S、rmp A2、iuc A基因表达,同时检测茶多酚对细菌KPC耐药基因的影响。使用结晶柴紫染色法对不同浓度茶多酚处理后的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茶多酚能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调节因子lux S的表达量,但200ug/ml和400ug/ml的茶多酚对lux S的抑制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茶多酚同样也能对肺炎克雷伯菌铁载体关键毒力基因iuc A和粘液表型调节因子rmp A2的表达量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茶多酚浓度更高,对iuc A和rmp A2的表达的抑制作用会明显增强。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KPC耐药基因并没有影响。亚抑菌浓度下茶多酚能显着抑制非浓度依赖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产生。结论:茶多酚可以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感应系统,同时可以抑制其关键毒力基因表达及生物被膜形成。
曹雪文[9](2020)在《大孔树脂对茶多酚提取纯化及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茶多酚是一类富含于茶叶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它具有抗氧化,降血糖,血压等性能,本文围绕茶多酚高效提取与抗氧化工作进行了相关的工作。1、由浸提过程中对料液比、提取次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考察,结合正交优化,得出最佳浸提条件,即85℃下,料液比(质量:体积)为1:25 g/mL,对茶多酚浸提3次,每次浸提30 min。此条件下浸提率为17.31%。2、考察十二种树脂对茶多酚的选择性能,得出DM-16X型树脂为最佳树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得静态吸附最佳工艺为温度25℃,pH值为7,吸附时间3h。该条件下DM-16X型树脂的吸附量为50.58 mg/g。考察上样速度对DM-16X型树脂动态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得最佳上样速度为6 BV/h(1BV=10 mL树脂)。由吸附特性曲线图,10 mLDM-16X型树脂对1.51mg/mL的茶多酚溶液的吸附体积宜控制在12.5 BV,此时树脂利用率最大。3、对比乙醇溶液与自制三元脱附液的静态脱附效果,得最佳脱附剂为10%蒸馏水+90%(70%乙醇+30%洗脱剂A),考察时间、温度、pH对脱附的影响,结合响应面优化参数,将工艺改为洗脱剂为30%蒸馏水+70%(70%乙醇+30%洗脱剂A)、温度55℃、pH值为6、时间为2 h。此条件下测得洗脱率为93.37%。对比乙醇溶液与自制三元脱附液的动态脱附效果,得最佳脱附剂体积分数为10%蒸馏水+90%(60%乙醇+40%洗脱剂A),考察速度、体积对动态洗脱的影响,发现当洗脱速度为6 BV/h、体积为80.00 mL时动态洗脱率可达到91.63%。4、通过建立吸附热力学模型,判断DM-16X型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方式属于Langmuir吸附。经计算得ΔG=-2 kJ/mol<0,判断该吸附属于自发过程。由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得吸附速率常数k=0.82 h-1,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DM-16X型树脂对茶多酚的整个吸附过程主要由扩散步骤控制。5、采用酒石酸亚铁法测出所得产品的茶多酚含量为76.57 wt%,根据UPLC(超高液相色谱)结果得:EGC含量为35.94 wt%;EC含量为4.22 wt%,EGCG含量为18.56 wt%,ECG含量为6.90 wt%;最终计算得4种儿茶素的含量达到65.62 wt%,咖啡碱含量为 16.96 wt%。由茶多酚抗氧化性研究发现,随着浓度的升高,茶多酚产品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的清除率逐渐升高。其FRAP(铁离子还原)值也由298.73 μmol/L最终升高至1842.36μmol/L,两种成分的混合液FRAP值也在增大,对比0.02-0.04 mg/mL浓度的茶多酚与抗坏血酸的协同抗氧化能力由273.01 μmol/L上升至708.03 μmol/L,茶多酚产品由限制因子转化为促进作用。三者混合液的FRAP值,也因各成分浓度的增大而升高。且对比0.1-0.3 mg/mL情况下,三种成分自身的FRAP值与三者混合液的差值由2916.79μmol/L增大至3278.39 μmol/L,表明各成分浓度越高,三者产生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越明显。
王婉茹[10](2020)在《分馏萃取选择性分离茶多酚中EGCG和ECG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多酚中含量最高且最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EGCG具有强大的去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可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脏病和众多其他疾病。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制人体病毒感染有显着的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从茶多酚中大规模分离EGCG和ECG单体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展对茶多酚中高附加值功能活性成分EGCG和ECG的选择性分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次采用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技术,实现了茶多酚中EGCG和ECG的连续选择性分离,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 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模型的建立。基于相平衡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数学模型。本工作不用反应性萃取剂,只采用纯溶剂进行萃取,只存在物理分配,茶多酚成分复杂,引用了残留率对分离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2. 采用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法从茶多酚中选择性分离EGCG。首先,以乙酸丁酯-水为萃取体系Ⅰ,从茶多酚中分离出分配系数比EGCG小的单体。以体积比为80:20的乙酸异丁酯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作为萃取体Ⅱ,从分配系数较大的单体中分离出EGCG。将两种萃取体系相结合,探索了基于两步萃取法分离EGCG的两种新方法:间歇分离法和连续分离法。建立多级液-液萃取模型,引用残留率(R)来描述产品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研究了相比、分离级数等工艺参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获得了分离EGCG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连续分离法,从茶多酚中分离出纯度高于99%的EGCG,产率高达98%;通过间歇分离法,EGCG在水相中的纯度高达99%,收率约为100%,与模型预测一致。3. 采用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法从茶多酚中选择性提取ECG。建立了一种无反应性萃取剂的高效萃取体系,正己烷和乙酸丁酯(20:80,v/v)混合溶剂作为萃取相,k ECG为9.98,k GCG为4.56,α为2.18。研究相比、进料位置和离心机级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建立多级离心分馏萃取模型,优化分离过程。引入残留率,来表示从多组分混合物中分离出ECG时其他低浓度物质的含量。同时,通过模拟和优化获得从茶多酚中分离ECG的最佳工艺参数。在相比F/W为0.2、O/W为0.15的条件下,通过20级离心分馏萃取,采取中间位置进料,获得ECG的纯度接近100%,产率达到94%。
二、茶多酚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多酚的开发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豆分离蛋白的结构 |
1.3 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究 |
1.3.1 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机理 |
1.3.2 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改性 |
1.4 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研究进展 |
1.5 大豆分离蛋白膜活性物质的释放研究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亚硫酸钠改性SPI膜的制备 |
2.3.2 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SPI膜的制备 |
2.3.3 膜厚度的测定 |
2.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3.6 不透明度的测定 |
2.3.7 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2.3.8 接触角的测定 |
2.3.9 机械性能的测定 |
2.3.10 微观结构的测定 |
2.3.11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改性对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2.4.2 改性对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2.4.3 改性对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2.4.4 改性对SPI膜接触角的影响 |
2.4.5 改性对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2.4.6 改性对SPI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茶多酚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添加茶多酚的Na_2SO_3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3.3.2 添加茶多酚的 TG 酶改性 SPI 活性膜的制备 |
3.3.3 厚度的测定 |
3.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3.3.6 光学性能的测 |
3.3.7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3.3.8 接触角测定 |
3.3.9 机械性能测定 |
3.3.10 茶多酚的释放性能测定 |
3.3.11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4.2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3.4.3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颜色的影响 |
3.4.4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3.4.5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接触角的影响 |
3.4.6 茶多酚对改性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7 茶多酚的释放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槲皮素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添加槲皮素的Na_2SO_3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4.3.2 添加槲皮素的TG改性SPI活性膜的制备 |
4.3.3 厚度的测定 |
4.3.4 水分含量的测定 |
4.3.5 总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4.3.6 光学性能的测定 |
4.3.7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 |
4.3.8 接触角测定 |
4.3.9 机械性能测定 |
4.3.10 槲皮素的释放性能测定 |
4.3.11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水分含量和总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4.4.2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不透明度的影响 |
4.4.3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颜色的影响 |
4.4.4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4.4.5 槲皮素对改性 SPI 膜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4.4.6 槲皮素对改性SPI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4.4.7 槲皮素的释放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沙棘叶营养成分 |
1.1.2 沙棘叶的加工研究现状 |
1.1.3 山西沙棘资源概括 |
1.2 茶叶分类 |
1.3 益生菌在发酵茶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项目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地区和采摘时间沙棘叶化学组成和茶叶适制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蛋白质测定方法 |
2.3.2 咖啡碱测定方法 |
2.3.3 茶多酚测定方法 |
2.3.4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 |
2.3.5 黄酮测定方法 |
2.3.6 总抗氧化性测定方法 |
2.3.7 矿物质含量检测 |
2.3.8 重金属检测 |
2.3.9 其他生化指标测定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4.2 不同地区的沙棘叶理化指标 |
2.4.3 不同采摘时间沙棘叶理化指标 |
2.5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干燥方式对沙棘叶茶品质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试剂与设备 |
3.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3.1 干燥方式 |
3.3.2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5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技术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发酵茶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4.2.2 挥发性成分测定方法 |
4.3 试验设计 |
4.3.1 菌种的培养 |
4.3.2 益生菌发酵茶的技术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2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
4.4.3 沙棘叶益生菌发酵茶的感官评价 |
4.4.4 沙棘叶发酵前后和茸毛挥发性物质对比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致谢 |
(3)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总汇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危害及其防控现状 |
1.2.1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残留 |
1.2.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危害 |
1.2.3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防控现状 |
1.3 食品中重金属的吸附材料 |
1.3.1 物理吸附剂 |
1.3.2 化学吸附剂 |
1.3.3 生物吸附剂 |
1.4 氨基功能化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
1.4.1 氨基功能化有机合成吸附材料 |
1.4.2 氨基功能化天然吸附材料 |
1.5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5.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2 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吸附剂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茶叶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2.3.2 茶多酚提取物的制备及重金属检测 |
2.3.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占比 |
2.3.4 茶多酚中重金属吸附剂的筛选 |
2.3.5 茶多酚含量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 |
2.4.2 茶多酚中重金属含量 |
2.4.3 茶多酚提取过程中各组分重金属分布 |
2.4.4 吸附剂的筛选 |
2.5 结论 |
第三章 氨基功能化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溶液中的重金属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AFSG的制备 |
3.3.2 AFSG的表征 |
3.3.3 影响AFSG吸附性能的因素 |
3.3.4 吸附模型 |
3.3.5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
3.3.6 模拟循环吸附实验 |
3.3.7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表征 |
3.4.2 吸附因素对AFSG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3.4.3 AFSG吸附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
3.4.4 动态吸附-解吸附实验 |
3.4.5 循环吸附实验 |
3.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
3.5 结论 |
第四章 ε-聚赖氨酸介孔硅胶高效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MSG-PL的制备 |
4.3.2 制备材料的表征 |
4.3.3 MSG-PL的吸附选择性 |
4.3.4 MSG-PL的静态吸附测试 |
4.3.5 MSG-PL对重金属模型拟合 |
4.3.6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
4.3.7 MSG-PL的重复利用测试 |
4.3.8 茶多酚样品中重金属的脱除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SG-PL的制备 |
4.4.2 MSG-PLL的表征 |
4.4.3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 |
4.4.4 MSG-PL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
4.4.5 MSG-PL吸附柱的动态吸附与洗脱 |
4.4.6 MSG-PL吸附柱对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能力 |
4.5 结论 |
第五章 基于静电自组装海藻酸钠/ε-聚赖氨酸纤维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SA/PL纤维的制备 |
5.3.2 结构表征 |
5.3.3 重金属吸附研究 |
5.3.4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
5.3.5 循环吸附实验 |
5.3.6 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SA/PL纤维的制备 |
5.4.2 SA/PL纤维的结构表征 |
5.4.3 吸附因素对SA/PL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4 SA/PL纤维对Pb~(2+)、Cu~(2+)、Cd~(2+)的吸附机理 |
5.4.5 SA/PL纤维的循环利用 |
5.4.6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吸附 |
5.5 结论 |
第六章 ε-聚赖氨酸修饰的茶叶微晶纤维素基双网络水凝胶脱除茶多酚中的重金属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茶叶纤维的提取 |
6.3.2 茶叶纤维素的纯度测定 |
6.3.3 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6.3.4 TEMPO氧化茶叶微晶纤维素 |
6.3.5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6.3.6 聚赖氨酸/茶叶微晶纤维素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 |
6.3.7 材料结构表征 |
6.3.8 吸胀行为 |
6.3.9 重金属的吸附 |
6.3.10 重金属吸附模型拟合 |
6.3.11 循环吸附实验 |
6.3.12 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
6.3.13 脱除重金属对茶多酚品质的影响 |
6.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4.1 MCC-PL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
6.4.2 MCC-PLH的吸胀性能 |
6.4.3 吸附因素对MCC-PLH吸附重金属的影响 |
6.4.4 MCC-PLH吸附机理 |
6.4.5 循环吸附实验 |
6.4.6 MCC-PLH在茶多酚中重金属的脱除应用 |
6.4.7 吸附前后茶多酚品质的变化 |
6.5 结论 |
论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凝胶 |
1.1.1 水凝胶形成机制 |
1.1.2 水凝胶的性能及应用 |
1.2 水凝胶在创伤愈合中的应用研究 |
1.2.1 创伤愈合的过程 |
1.2.2 水凝胶应用于创伤敷料的研究 |
1.3 丝素蛋白 |
1.3.1 丝素蛋白概述 |
1.3.2 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机制 |
1.3.3 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应用 |
1.4 纤维素 |
1.4.1 纤维素的氧化 |
1.4.2 纤维素的溶解体系 |
1.4.3 纤维素水凝胶的成胶方法与机理 |
1.4.4 纤维素水凝胶的应用 |
1.5 丙烯酸 |
1.6 茶多酚 |
1.6.1 茶多酚的来源与种类 |
1.6.2 茶多酚的性能研究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探究 |
3.1 实验药品及及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3.2.3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测试 |
3.2.4 X射线衍射测试 |
3.2.5 水接触角测试 |
3.2.6 热重(TG)分析测试 |
3.2.7 生物降解性测试 |
3.2.8 压缩性能测试 |
3.2.9 拉伸性能测试 |
3.2.10 流变性能测试 |
3.2.11 溶胀率测试 |
3.2.12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WVTR) |
3.2.13 细胞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貌及孔径大小分析 |
3.3.2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水接触角分析 |
3.3.3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流变性能分析 |
3.3.4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压缩性能分析 |
3.3.5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拉伸性能分析 |
3.3.6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热稳定性分析 |
3.3.7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分析 |
3.3.8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X射线衍射分析 |
3.3.9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溶胀性能分析 |
3.3.10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水蒸气透过率分析 |
3.3.11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生物降解性分析 |
3.3.12 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对细胞活力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茶多酚的作用浓度探究 |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及测试 |
4.2.1 茶多酚水溶液的最小抑菌浓度测试(MIC) |
4.2.2 茶多酚水溶液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4.2.3 茶多酚水溶液的抗炎症性能测试 |
4.2.4 茶多酚水溶液的体外抗肿瘤性能测试 |
4.2.5 茶多酚水溶液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茶多酚的抗菌性能 |
4.3.2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 |
4.3.3 茶多酚水溶液的抗炎症性能 |
4.3.4 茶多酚水溶液的抗肿瘤性能 |
4.3.5 茶多酚水溶液的细胞相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茶多酚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药品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与测试 |
5.2.1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制备 |
5.2.2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缓释性能研究 |
5.2.3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抗菌性能测试 |
5.2.4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抗氧化性能测试 |
5.2.5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血测试 |
5.2.6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5.2.7 动物创伤模型的建立 |
5.2.8 RT-PCR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缓释性能分析 |
5.3.2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溶胀性能分析 |
5.3.3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抗菌性能分析 |
5.3.4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5.3.5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血性分析 |
5.3.6 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测试 |
5.3.7 创伤愈合的观察分析 |
5.3.8 H&E染色切片的分析 |
5.3.9 再生皮肤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情况 |
(5)茶多酚抑菌作用研究进展及作为天然防霉剂的开发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抑菌作用研究现状 |
2 茶多酚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
2.1 茶多酚对菌体结构形态的影响 |
2.2 茶多酚对菌体细胞壁的影响 |
2.3 茶多酚对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 茶多酚对菌蛋白质合成及酶活性的影响 |
2.5 茶多酚对菌体基因转录、表达等的影响 |
2.6 茶多酚对菌遗传物质(DNA)的影响 |
2.7 茶多酚对菌体代谢过程的影响 |
2.8 茶多酚抑菌机理研究展望 |
3 茶多酚抑菌作用的应用现状 |
3.1 茶多酚抑菌作用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
3.1.1 茶多酚抑菌作用在畜禽肉类中的应用 |
3.1.2 茶多酚抑菌作用在果蔬制品中的应用 |
3.1.3 茶多酚抑菌在水产品中的应用 |
3.1.4 茶多酚抑菌在食品其他方面的应用 |
3.2 茶多酚抑菌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4 我国天然食品防霉剂的应用概述、及茶多酚防霉研究现状 |
4.1 目前食品中防霉剂的应用情况 |
4.2 食品天然防霉剂的研究利用成为发展趋势 |
4.3 茶多酚防霉作用及机理研究现状 |
5 研究茶多酚抑制霉菌的作用及机理的意义 |
(6)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茶多酚概述 |
1.1.1 茶多酚的成分组成及作用 |
1.1.2 茶多酚的出口现状 |
1.2 茶多酚中农药残留概述 |
1.2.1 农药残留的危害 |
1.2.2 农药残留的脱除方法 |
1.3 吡虫啉和啶虫脒概述 |
1.3.1 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毒性作用 |
1.3.2 吡虫啉和啶虫脒的脱除方法 |
1.4 分子印迹技术 |
1.4.1 分子印迹技术概述 |
1.4.2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制备 |
1.4.3 双模板分子印迹技术 |
1.4.4 虚拟模板分子印迹技术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筛选计算机模拟 |
2.2.2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2.3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2.4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性能 |
2.2.5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选择性 |
2.2.6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2.2.7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优化 |
2.2.8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2.2.9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性能 |
2.2.10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 |
2.2.11 茶叶和茶多酚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检测 |
2.2.12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 |
2.2.13 茶多酚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前后的指标检测及评价 |
2.2.14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重复利用率 |
2.2.1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分子印迹聚合物功能单体筛选计算机模拟 |
3.1.1 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构型优化及其单点能 |
3.1.2 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结合能 |
3.1.3 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构型 |
3.2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2.1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
3.2.2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分析 |
3.2.3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4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2.5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
3.3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性能 |
3.3.1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 |
3.3.2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线 |
3.4 双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选择性 |
3.5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和优化 |
3.5.1 DMIP合成条件的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 |
3.5.2 DMIP合成条件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
3.6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分析 |
3.7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静态吸附实验 |
3.7.1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动力学 |
3.7.2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等温线 |
3.8 虚拟模板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选择性 |
3.9 茶叶和茶多酚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残留检测 |
3.10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 |
3.10.1 上样量优化 |
3.10.2 流速优化 |
3.10.3 洗脱溶剂的选择及用量 |
3.11 茶多酚样品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前后的指标检测及评价 |
3.12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重复利用性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及保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淡水鱼研究概况 |
1.1 淡水鱼营养价值 |
1.2 淡水鱼加工现状 |
1.3 鱼糜及鱼糜制品 |
1.3.1 鱼糜及鱼糜制品简介 |
1.3.2 鱼糜凝胶形成机理 |
1.3.3 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因素 |
1.4 淡水鱼保鲜 |
1.4.1 淡水鱼腐败机理 |
1.4.2 淡水鱼保鲜方法 |
2 茶叶活性成分的研究 |
2.1 茶多酚 |
2.1.1 茶多酚概述 |
2.1.2 茶多酚的生理功能 |
2.1.3 茶多酚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2.2 茶多糖 |
2.2.1 茶多糖概述 |
2.2.2 茶多糖的生理功能 |
3 鹧鸪茶提取物的研究 |
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 课题意义和目的 |
4.2 技术路线 |
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鹧鸪茶提取物的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原材料 |
1.2 化学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鹧鸪茶提取物(以茶多酚为主要指标)提取工艺优化 |
2.1.1 茶多酚标准曲线的制作 |
2.1.2 茶多酚提取率的测定 |
2.1.3 茶多酚单因素试验 |
2.1.4 正交试验法优化茶多酚提取工艺 |
2.2 鹧鸪茶提取物抗氧化性质的测定 |
2.2.1 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
2.2.2 对超氧自由基O_2~-·清除率测定 |
2.2.3 还原能力的测定 |
2.3 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测定 |
2.3.1 乙醇浓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2.3.2 pH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2.3.3 温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2.3.4 糖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2.3.5 氧化还原剂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1.1 温度的影响 |
3.1.2 时间的影响 |
3.1.3 料液比的影响 |
3.2 提取工艺的优化 |
3.3 鹧鸪茶提取物抗氧化性质的测定结果 |
3.3.1 鹧鸪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3.3.2 鹧鸪茶提取物对超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 |
3.3.3 鹧鸪茶提取物的还原能力 |
3.4 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测定 |
3.4.1 乙醇浓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3.4.2 pH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3.4.3 温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3.4.4 糖度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3.4.5 氧化还原剂对鹧鸪茶水提多酚稳定性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制品凝胶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原材料 |
1.2 化学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鱼糜基本性能研究 |
2.1.1 水分含量测定 |
2.1.2 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的测定 |
2.1.3 脂肪含量的测定 |
2.2 鹧鸪茶提取物主要成分的测定 |
2.2.1 总酚的测定 |
2.2.2 可溶性多糖的测定 |
2.2.3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2.3 鱼糜凝胶的制备 |
2.4 色度的测定 |
2.5 持水性的测定 |
2.6 凝胶穿刺性能的测定 |
2.7 鱼糜凝胶TPA的测定 |
2.8 鱼糜动态流变学性质测定 |
2.9 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
2.10 凝胶电泳(SDS-PAGE) |
2.11 凝胶溶解率的测定 |
2.1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13 微观结构(SEM)观察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鱼糜基本成分 |
3.2 鹧鸪茶提取物基本成分 |
3.3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色度的影响 |
3.4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
3.5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穿刺性能的影响 |
3.6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TPA的影响 |
3.7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动态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8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化学作用力的影响 |
3.9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蛋白凝胶电泳的影响 |
3.10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凝胶溶解率的影响 |
3.11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影响 |
3.12 不同添加量的鹧鸪茶提取物对微观结构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鹧鸪茶提取物对鲢鱼鱼糜保鲜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原材料 |
1.2 化学试剂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鱼糜凝胶的制备 |
2.2 贮藏试验 |
2.3 细菌总数测定 |
2.4 pH值测定 |
2.5 TBA值得测定 |
2.6 TVB-N值测定 |
2.7 色度测定 |
2.8 TPA测定 |
2.9 持水性 |
2.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鹧鸪茶提取物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
3.2 鹧鸪茶提取物对pH的影响 |
3.3 鹧鸪茶提取物对TBA的影响 |
3.4 鹧鸪茶提取物对TVB-N的影响 |
3.5 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色度的影响 |
3.6 鹧鸪茶提取物对TPA的影响 |
3.7 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凝胶持水性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 |
1.1.1 β-内酰胺类耐药 |
1.1.2 碳青霉烯耐药 |
1.1.3 多粘菌素耐药 |
1.2 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因子 |
1.2.1 荚膜多糖 |
1.2.2 铁载体 |
1.2.3 菌毛 |
1.3 肺炎克雷伯菌的群体感应 |
1.4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及机制 |
1.5 项目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群体抑菌作用及耐药性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菌株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悬液的配制 |
2.2.2 0.15 m M H3PO4 溶液的配制 |
2.2.3 茶多酚储备液为10mg/ml的配制 |
2.2.4 M-H琼脂平板和M-H茶多酚平板的配制 |
2.2.5 不同浓度茶多酚抑菌率曲线测定 |
2.2.6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 |
2.2.7 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 |
2.2.8 Kirby-Bauer法药敏试验 |
2.2.9 茶多酚的琼脂稀释与常规药敏纸片的联合检测 |
2.3 实验结果 |
2.3.1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3 抑菌试验 |
2.3.2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性,找出不同耐药种类菌株 |
2.3.3 茶多酚的琼脂稀释法与常规药敏纸片的联合检测 |
2.3.4 对选定的肺炎克雷伯进行ST分型、毒力和耐药基因检测 |
2.3.5 茶多酚逆转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 |
2.3.6 512ug/ml茶多酚与常规药敏纸片联合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用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群体毒力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1.3 菌株 |
3.2 实验方法 |
3.2.1 常用培养基制备 |
3.2.2 茶多酚对细菌胞外粘液样物质(slime)影响(刚果红琼脂实验) |
3.2.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的影响 |
3.2.4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分泌胞外蛋白酶的影响 |
3.2.5 茶多酚救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 |
3.2.6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茶多酚对细菌胞外粘液样物质(slime)影响 |
3.3.2 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检测结果 |
3.3.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分泌胞外蛋白酶的检测结果 |
3.3.4 茶多酚救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秀丽隐杆线虫感染实验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氏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菌总RNA提取 |
4.2.2 RNA质量及浓度测定 |
4.2.3 RNA反转录成c DNA |
4.2.4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引物见表4.2.4) |
4.2.5 肺炎克雷伯菌KPC耐药基因检测 |
4.2.6 茶多酚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测定 |
4.2.7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RNA质量及浓度测定 |
4.3.2 群体感应基因和毒力基因表达量与茶多酚之间的关系 |
4.3.3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KPC-2 的影响 |
4.3.4 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大孔树脂对茶多酚提取纯化及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叶概述 |
1.1.2 茶叶的主要组分及保健功能 |
1.2 茶多酚的结构和性质 |
1.2.1 茶多酚的结构 |
1.2.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及毒理性质 |
1.3 茶多酚的主要保健作用 |
1.3.1 抗衰老和清除自由基 |
1.3.2 抗癌及抗辐射作用 |
1.3.3 除臭作用及清除牙垢作用 |
1.3.4 降血脂、抗过敏和杀菌作用 |
1.4 茶多酚的应用领域 |
1.5 茶多酚的提取方法 |
1.5.1 溶剂浸提法 |
1.5.2 离子沉淀法 |
1.5.3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5.4 柱层析吸附法 |
1.6 大孔吸附树脂概述 |
1.6.1 大孔树脂的性质与分类 |
1.6.2 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 |
1.7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茶多酚浓度的检测 |
2.3.1 测定原理 |
2.3.2 测定步骤 |
2.3.3 酒石酸亚铁法标准曲线的制作 |
2.4 FRAP(铁离子还原)法测抗氧化能力 |
2.4.1 测定原理 |
2.4.2 测定步骤 |
2.4.3 FRAP法测抗氧化性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三章 茶多酚的热水浸提实验 |
3.1 从茶叶中浸提茶多酚 |
3.1.1 浸提温度对茶多酚浸提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浸提时间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3.1.3 料液比对茶多酚浸提量的影响 |
3.1.4 提取次数对茶多酚浸提量的影响 |
3.2 正交实验优化热水浸提条件 |
3.2.1 热水浸提茶多酚正交实验设计 |
3.2.2 热水浸提茶多酚正交实验结果 |
3.2.3 热水正交实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孔树脂的筛选及吸附实验研究 |
4.1 树脂的筛选 |
4.1.1 实验方法与设计 |
4.1.2 实验步骤 |
4.2 DM-16X型树脂的静态吸附研究 |
4.2.1 时间对DM-16X型树脂吸附茶多酚的影响 |
4.2.2 温度对DM-16X型树脂吸附茶多酚的影响 |
4.2.3 pH对DM-16X型树脂吸附茶多酚的影响 |
4.3 正交实验优化DM-16X型树脂静态吸附条件 |
4.3.1 DM-16X型树脂静态吸附正交实验设计 |
4.3.2 DM-16X型树脂静态吸附正交实验结果 |
4.3.3 DM-16X型树脂静态吸附正交实验验证 |
4.4 DM-16X型树脂的茶多酚的动态吸附实验 |
4.4.1 DM-16X型树脂动态吸附流速的确定 |
4.4.2 DM-16X型树脂吸附特性曲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附剂及脱附过程实验研究 |
5.1 静态脱附实验 |
5.1.1 静态条件下脱附剂的选择 |
5.1.2 时间对脱附率的影响 |
5.1.3 pH对脱附率的影响 |
5.1.4 温度对脱附率的影响 |
5.2 响应面法优化洗脱工艺条件 |
5.2.1 Box-Behnken因素水平和编码 |
5.2.2 Box-Behnken实验设计与结果 |
5.2.3 Box-Behnken实验方差分析 |
5.2.4 响应分析与提取工艺优化 |
5.3 动态脱附实验 |
5.3.1 动态条件下脱附剂的选择 |
5.3.2 脱附速度的选择 |
5.3.3 脱附体积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研究 |
6.1 吸附热力学研究 |
6.1.1 DM-16X树脂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
6.1.2 吸附热力学方程的求解 |
6.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2.1 吸附动力学曲线 |
6.2.2 平衡常数k及吸附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茶多酚产品的检测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
7.1 茶多酚产品的UPLC(超高液相色谱)检测分析 |
7.1.1 超高液相色谱(UPLC)检测条件 |
7.1.2 茶多酚的定性分析 |
7.1.3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 |
7.2 茶多酚产品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7.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7.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7.3 FRAP法测茶多酚产品及其与其他物质协同抗氧化作用分析 |
7.3.1 抗氧化物质在0.02 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2 抗氧化物质在0.04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3 抗氧化物质在0.06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4 抗氧化物质在0.08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5 抗氧化物质在0.10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6 抗氧化物质在0.20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3.7 抗氧化物质在0.30mg/mL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分馏萃取选择性分离茶多酚中EGCG和ECG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茶多酚 |
1.1.1 来源及组成 |
1.1.2 理化性质 |
1.1.3 儿茶素的功效与应用 |
1.1.3.1 在医药中的应用 |
1.1.3.2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1.3.3 在日用品中的应用 |
1.2 儿茶素的分离纯化现状 |
1.2.1 茶多酚的提取 |
1.2.1.1 溶剂萃取 |
1.2.1.2 金属离子沉淀法 |
1.2.1.3 超临界CO_2萃取法 |
1.2.1.4 膜分离法 |
1.2.2 儿茶素单体的纯化 |
1.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2.2.2 高速逆流色谱法 |
1.2.2.3 柱层析法 |
1.2.2.4 模拟移动床色谱 |
1.3 离心分馏萃取技术 |
1.3.1 环隙式离心萃取器 |
1.3.2 离心萃取器的应用 |
1.3.2.1 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
1.3.2.2 在化工行业的应用 |
1.3.2.3 在核燃料后处理行业的应用 |
1.3.2.4 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级离心分馏萃取分离儿茶素单体的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单级萃取反应机理 |
2.3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EGCG的数学模型 |
2.4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ECG的数学模型 |
2.5 小结 |
第3章 离心分馏萃取分离茶多酚中EGCG实验和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分析方法 |
3.2.3 单级萃取实验 |
3.2.4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萃取体系的构建 |
3.3.2 离心分馏萃取过程的模拟及优化 |
3.3.2.1 相比的影响 |
3.3.2.2 离心萃取器级数的影响 |
3.3.3 离心分馏萃取过程的应用 |
3.3.3.1 间歇分离法 |
3.3.3.2 连续分离法 |
3.4 小结 |
第4章 离心分馏萃取分离茶多酚中ECG实验和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单级萃取实验 |
4.2.5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体系的构建 |
4.3.2 分馏萃取过程的模拟和优化 |
4.3.2.1 分馏萃取模型验证 |
4.3.2.2 相比的影响 |
4.3.2.3 进料位置的影响 |
4.3.2.4 离心萃取器级数的影响 |
4.3.3 离心分馏萃取过程的应用 |
4.4 小结 |
结语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茶多酚的开发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活性膜的制备及缓释规律研究[D]. 刘成龙.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2]山西省沙棘叶资源性化学评价及制茶关键技术研究[D]. 陈海银. 中北大学, 2021(09)
- [3]氨基功能化重金属吸附材料的构建及其脱除茶多酚中重金属的研究[D]. 黄鑫. 江南大学, 2021(01)
- [4]载茶多酚丝素蛋白/纤维素/聚丙烯酸复合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李. 西南大学, 2021(01)
- [5]茶多酚抑菌作用研究进展及作为天然防霉剂的开发前景[J]. 王娟,裴英鸿,程丽佳,景林.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11)
- [6]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茶多酚中吡虫啉和啶虫脒脱除的研究[D]. 陈静钰. 江南大学, 2020(01)
- [7]鹧鸪茶提取物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及保藏品质的影响[D]. 陈媚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群体感应途径探讨茶多酚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及耐药性的作用[D]. 张宁. 南昌大学, 2020(08)
- [9]大孔树脂对茶多酚提取纯化及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D]. 曹雪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20
- [10]分馏萃取选择性分离茶多酚中EGCG和ECG研究[D]. 王婉茹.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