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声试验系统及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翠银[1](2019)在《低声压次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损伤引起的一种重度认知障碍,其发病率高,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引起痴呆发生的原因。血管性痴呆患者常常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血管病变是血管性痴呆发生的根本原因,它可以分为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皮层血管供应的多发梗塞脑梗死痴呆、中风后痴呆和混合性痴呆和低灌注痴呆等病理类型。做好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根本措施,药物治疗上胆碱酯酶抑制剂、非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可能能使一部分血管性痴呆患者获益。物理因子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可对人体产生多种有益的生物学效应。其中,频率小于20Hz的次声波可以与人体发生共振产生刺激。声压级是次声作用效应的重要参数,合理地应用次声,能够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不同领域研究已证实声压小于90dB的次声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功能恢复。目的:探讨低声压次声是否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障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假手术组、痴呆组和次声组,平均每组8只大鼠。痴呆组和次声组大鼠进行分步双侧颈总动脉闭塞模型建立,假手术组仅分离出颈总动脉不结扎。术后对次声组大鼠进行1小时/次,每天1次,连续7天的低声压次声干预。在第7天行被动躲避试验评估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行磁共振T2加权扫描观察有无缺血灶,行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扫描获得两侧海马脑血流量;进行βⅢ-tublin免疫荧光染色,以观察其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痴呆组大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较假手术组明显缩短(P<0.05),次声组大鼠的步入潜伏期较痴呆组长(P<0.05),次声组大鼠的步入潜伏期与假手术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大鼠T2加权冠状位扫描各层均未见明显梗死灶。痴呆组和次声组大鼠双侧海马平均脑血流量低于假手术组(P<0.05),次声组大鼠双侧平均海马脑血流量高于痴呆组(P<0.05)。痴呆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表达的βⅢ-tublin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次声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表达的βⅢ-tublin较痴呆组增加(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低声压次声具有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低声压次声还可改善海马血流灌注及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这可能是低声压次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改善背后的潜在机制,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小安[2](2019)在《轨道交通高架箱梁桥结构声辐射的发声机理与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轨道交通新时期的发展必须满足绿色、环保、智能、可持续等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因此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种轨道交通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环境方面问题的困扰,其中噪声问题最为突出。对于轨道交通中的高架线路,列车通过时引起桥梁的振动辐射声波,进而增强了整体的噪声水平;并且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有必要对轨道交通混凝土高架箱梁桥结构声辐射的产生机理与特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线路基础结构的动力学求解直接影响结构声辐射预测的准确性,引入精细的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能够为线路基础结构的声辐射预测建立基础。声学机理相比于振动原理更加复杂,只有以箱梁桥的声辐射机理为基础,才能合理有效地提出降噪方案,避免设计时的盲目性。对降噪方案的降噪机理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为轨道交通箱梁桥减振降噪方案的提出和优化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在高架桥上安装声屏障,必然会改变整体结构的声辐射;引入声屏障的结构声辐射,将会使高架线路结构声辐射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并且更加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以我国轨道交通中的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基于列车-轨道-桥梁相互作用理论和声学边界元理论,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和声学边界元模型对箱梁桥的声辐射进行预测,其中车辆模型为经典的35自由度理论模型,线路基础结构则采用有限元模型。其次利用结构声学原理对轨道交通箱梁桥的声辐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系统的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箱梁桥的声辐射特性,包括低于可听阈的次声波段。然后基于箱梁桥的声辐射机理和特性,开展了针对高速铁路箱梁桥的低噪声桥型设计和减振降噪措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设计方案的降噪机理。最后对高架箱梁桥安装声屏障区段的整体结构声辐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上述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第一,轨道交通箱梁桥的振动声辐射主要以低频为主,在低于可听阈的频段箱梁桥同样能够辐射很强的次声波,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具有极大地影响,因此在研究轨道交通箱梁桥的声辐射时不能仅着眼于噪声,对辐射的次声同样需要高度关注。此外只有列车通过时箱梁桥才会辐射声波,因此可采用突发性噪声来评价轨道交通箱梁桥的声辐射;目前由轨道交通引起的声环境评价可主要依据对周边居民生活区域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第二,结构声学理论中与箱梁桥声辐射相关的原理主要包括共振效应、模态声辐射效率理论、声波导管理论以及外激励引起的剧烈振动。依据轨道交通箱梁桥表现出较强的声辐射能力,可将其主要的声辐射频段划分为两个区段,但机理却有所不同:在较低频段引起箱梁桥声辐射的原因与其自身特性密切相关,主要是通过小幅振动在共振效应、模态声辐射效率或者箱梁桥腔体形成声腔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声辐射能力;在主振频段主要是由外激励作用下的剧烈振动引起,并且在主振频段箱梁桥腔体内的流体运动存在多个简正频率,在外激励作用下可在箱梁桥腔体内形成高次波,箱梁桥由此成为声腔进一步增强箱梁桥辐射的结构噪声。总体而言,由箱梁桥自身特性引起的声辐射能力甚至高于外激励作用的剧烈振动。第三,依据轨道交通箱梁桥的声辐射机理与特性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箱梁桥低噪声桥型设计和减振降噪措施的研究:针对箱梁桥的主要声辐射部件进行设计,通过改变箱梁桥的自振特性、外激励作用的振动分布以及减小箱梁桥的振动响应等方法,避免共振效应的影响、抑制箱梁桥的声辐射能力以及与减振共同作用来降低箱梁桥的声辐射,在相关设计中则更具合理性和有效性。第四,在轨道交通箱梁桥上安装声屏障,声屏障自身在车致振动作用下成为声源,将与箱梁桥的声辐射共同作用进而影响整体高架线路结构的声辐射;并且能够明显改变整体高架线路结构声辐射的声场分布。
王贵松[3](2018)在《次声波对于生物体脑电(EEG)的影响及规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日新月异的成就,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成为日益关注的焦点。失眠、精神疾病及脑力疲劳等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可以直接反应大脑的神经活动状态,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脑力疲劳以及失眠的监测、检测及治疗。脑电信号存在节律性极强的特点,不同的脑电节律代表大脑不同的生理和精神活动状态。脑电节律因具有“节律同步化”效应,如何调节脑电节律从而改变生物体的生理甚至精神状态是一项关系到人体健康的重要课题。次声作为一种与脑电频率相吻合的物理因子,与其他物理因子一样,可对生物体脑电带来深刻影响。探究次声波对于生物体脑电的影响及规律对于开展次声的积极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减少次声对于生物的危害和进行次声防护具有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关于次声的研究主要认为长时间、高强度的次声暴露会导致人体的各种不良反应,甚至对人体带来伤害。哲学的辩证思维认为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次声也不例外,适当的次声刺激也会对生物体带来积极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4个方面:(1)经过查阅研究次声资料,通过分析对比现有次声暴露实验的原理及方式,总结造成次声有害作用或有益作用产生的差异性因素。根据本文拟研究的局部次声暴露大脑皮层实验的要求,设计并搭建次声局部暴露生物(新西兰兔)大脑皮层实验平台。(2)首先通过单一频率6Hz、10Hz、16Hz声压级为130dB的次声频率对比实验分析得出不同频率作用下脑电的变化特性规律;其次,通过10Hz不同声压级100dB、130dB的次声声压级对比实验分析得出不同声压级作用下的脑电的变化特性规律;最后,通过复合频率(8~13Hz)不同声压级下100dB、130dB的次声对比实验分析不同频率作用方式下脑电的变化特性规律与单一频率与复合频率相同声压级下脑电的变化特性规律。(3)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实现脑电信号节律波功率谱的提取,并分析刺激前后不同节律脑电的功率谱变化,研究脑电信号多个节律的相对平均功率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实现次声刺激下脑电节律波的线性特征分析。(4)利用统计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次声波局部作用于生物体大脑皮层的影响及机理。基于脑电节律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节律同步化”的效应,利用次声局部作用于大脑皮层对于生物体的影响及实验结果;在对脑电节律的相对平均功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别对不同电极、样本、声压级、频率及性别判断次声引起变化的显着性。研究结果表明,130dB与100dB的次声相比,单一频率次声与复合频率次声相比,可明显诱发脑电产生节律变化,使脑电产生同步化效应,可明显调节生物体脑电的主要节律,改变生物体大脑的生理活动状态。不同样本之间在次声暴露时脑电节律存在巨大差异,需进一步分析研究。同时分析得出性别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不同电极之间的脑电节律相对平均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杨博[4](2018)在《次声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次声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可被听觉神经感知的声波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交通环境、工业环境甚至人体内部。次声的作用机理是生物共振,不同频率、声压级的次声会对动物器官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尽管次声会对人的生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由于次声不易被人感知故而人们对于次声的防护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解次声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和其致病机理,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外次声对动物生理机能研究的概况和主要成果,包括对神经系统、听觉系统、生殖系统等的影响、次声在医学方面的应用及其致病机理等问题,从微观角度综述了次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发现,次声的生物学效应复杂,不同强度的次声会造成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损伤,引起细胞凋亡;会提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起到修复损伤神经的作用;还会通过钙离子通道、谷氨酸转运蛋白(EATT2)、tau蛋白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次声同样会影响炎性细胞、趋化因子(CCR2)、存活素的表达;也会对大麻素受体、凋亡蛋白(Caspase-3)等活性物质产生影响。次声直接对听觉器官产生作用,通过刺激内耳内外毛细胞、前庭感受器等影响内耳正常功能。此外,高强度次声还会对人的听阈产生影响并造成听觉损伤。除此之外,次声还会对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影响。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次声的生物学效应奠定理论基础,为次声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波[5](2017)在《基于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聚焦定向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次声波的物理特性决定了次声波能够在介质中实现远距离传播,同时其发散特性也使得次声波传播以辐射形式进行,所以次声在大气介质中传播时无任何指向性,因此针对次声定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三维阵列相控阵技术实现次声定向聚焦的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次声指向性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三维阵列相控阵指向性理论研究:根据指向性乘积定理并结合相控阵指向性分析方法,推导了三维阵列相控阵的指向性函数公式、主瓣宽度计算公式和三维阵列各个阵元延时量计算公式,为次声定向的仿真研究奠定基础;(2)三维阵列次声指向性仿真分析:基于三维阵列相控阵的指向性函数公式及主瓣宽度公式进行仿真,研究了阵列形式、阵元形式、阵元间距、阵元数和次声频率变化时的指向性变化规律;在相同阵元总数的前提下对比三维阵列和二维阵列在定向角度变化时的定向效果;同时分析了三维阵列相控阵的阵列形式和Z轴阵元间距变化时对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定向效果的影响;(3)三维阵列相控阵延时电路设计:采用FPGA数字电路设计三维阵列相控阵的延时触发电路,通过计数器延时方法,利用FPGA开发板的高频率时钟信号来对阵元进行延时触发。并且通过调用FPGA芯片内的锁相环模块,实现了精度为5ns的延时系统设计。最后对延时系统进行实验,能够得到预期的延时触发信号,并对该触发信号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指向性效果以及三维阵列各个参量对次声指向性和定向效果影响的研究,不仅证明了三维阵列相控阵实现次声定向聚焦的可行性,同时通过和传统相控阵列形式进行对比发现其定向效果更好。
吴冬雁[6](2014)在《考虑荷载随机性影响的桥梁振动及噪声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人车流量激增及交通空间与人居空间的紧邻化,交通、人群作用下结构振动引起的舒适性及噪声问题日益突显。本文以桥梁振动引起的舒适性问题和辐射低频噪声问题为对象,针对传统的确定性方法对在结构受力及人体感觉不确定性方面中考虑的不足,本文基于概率方法提出了能同时考虑荷载随机性及个体差异性影响的振动舒适性及声环境评价方法。一方面通过建立随机人群及车流荷载下结构振动响应计算分析体系,实现了结构响应的概率化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及标准,建立了考虑个体感觉差异性影响下,振感和噪声上的概率分布曲线,从而实现了对结构在多方面随机因素影响下的全面客观评价。通过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分析,本文的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开发了精确模拟步行荷载下人行天桥振动响应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现场振动试验结果的对比,检验了算法的精度及有效性;并基于本文提出的振动舒适性评估方法,系统研究了随机人群荷载下结构振动的舒适性。结果表明,对于基频大于3Hz的人行桥,也有可能出现振动不舒适性。2、以柔性索道桥在步伐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计算和舒适性评价为对象,建立了简便的索道桥非线性振动方程及算法,并通过与振动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随机人群荷载下结构的舒适性。结果表明,柔性索道桥由于结构刚度小、频率低,在步伐荷载下易在高阶振型频率发生步伐共振,影响桥梁的使用舒适性。3、以下挂式人行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在随机人群荷载及随机车流作用下,结构振动的概率分布特点及舒适性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车流作用分析中,考虑了车过伸缩缝时的冲击效应,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对伸缩缝冲击效应的模拟方法及其对结构舒适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类人行桥的舒适性主要受伸缩缝冲击效应的影响。4、以一分离式钢箱梁桥的振动声辐射预测及声环境评价为对象,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车桥耦合振动结合点声源法求解体系在预测振动声辐射上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随机车流作用下,结构振动声辐射的声压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烦恼率,分别采用G声级和C声级对结构振动辐射的次声噪声和低频噪声进行了概率意义上的评价。结果表明:由桥面板局部振动引起的频率在10~20Hz之间的噪声为这类桥梁振动辐射噪声最主要的原因,通过降低路面粗糙度和提高桥面板刚度能有效实现减振降噪的目的。
刘杏娟[7](2014)在《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下,反恐防暴已成为当今主要作战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对非致命次声武器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压电式次声相控阵技术是实现尚在探索中的小型便携式现场可控次声非致命武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实现次声武器具有重要意义。压电式次声相控阵技术的实现运用了逆向压电效应产生次声波,并通过压电元件阵列的次声波干涉效应增强次声强度进行聚束定向传播;论文进行了基于MATLAB的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的指向性优化研究,分析了阵列的几何参数对其指向性能的影响,完成了单个压电元件声波发生器的研究分析和实验,探讨了压电式次声发生器的结构设计和电压驱动问题,设计了简易微型消声室,解决了噪声环境中弱声信号的测试;最后对16路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进行了设计、制作和仿真。本文设计的技术方案和仿真计算结论对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且单个压电元件声波发生器的研究分析和实验,为今后压电式次声波发生器的优化和改进指明了关键所在;设计制作的简易消声室用于噪声环境中弱声信号的实验测试;完成了16路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实物设计和制作有助于接下来进一步的研究。
李德洁[8](2013)在《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约占70-80%。对缺血脑组织及时进行溶栓实现再灌注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措施,但是脑缺血再灌注后会引起一系列的层级反应,如微环境的紊乱、破坏血脑屏障、自由基代谢障碍、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线粒体稳定性的改变、细胞凋亡加速以及神经元、胶质细胞、突触、树突、轴突结构的改变等破坏作用。因此缺血组织再灌注以后抑制缺血周围神经元的凋亡,促进胶质细胞、突触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神经元的存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脑缺血性卒中治疗除了包括早期溶栓等药物治疗外,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也日益引起广大医务人员重视,并且取得明显效果。积极寻找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法以达到神经康复的目的,成为现在康复医学的新的研究热点,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意义及可观的经济价值。目前主要的康复手段包括强制性被动训练、意向性功能训练、功能性电刺激、经颅磁刺激、脉冲磁疗及中国传统医学等综合康复手段。但是低声压级次声作为康复治疗的一种手段目前应用较少。次声是频率在0.0001~20Hz之间的机械振动波,而次声的生物学效应与次声强度有关,研究已经表明大强度的次声对机体,尤其对脑具有损伤作用,而小剂量次声的生物学效应并不十分清楚。依照“生物共振”理论,安全域范围的次声对人体的各种器官应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可能存在有利作用,因而在疾病诊疗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90dB以下的小剂量次声与生物体可产生轻微共振。这是因为次声的频率低,不易被吸收,穿透组织细胞内产生的力学、声学、电学、光学等物理效应作用轻柔和缓,对生物体不仅不会产生损伤,反而对生物体产生按摩作用,对生物组织有益,能使病态组织内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促进血液流动,改善病态血液循环,为氧气、吞噬细胞等物质向病态组织输送创造有利条件。次声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在次声作用后,机体、组织器官、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上。有报道提出小剂量次声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也有外国学者报道较弱的次声作用下可伴有机体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增强,代偿反应增高等。另外美国CHI公司研制的次声8TM次声治疗仪可以随机发出低于90dB次声波,具有改善循环、增强免疫力、消炎、止痛及镇静安眠作用。近年来对次声的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曾应用次声治疗仪Infrasound8TM产生的次声为干预因素,作用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结果证实了低声压级次声在每天作用120分钟,连续7天,可明显改善神经症状,缩小梗塞面积,并通过刺激IGF-1分泌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有人利用8Hz90dB和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每天2h,分别作用1、7、14、21、28d后发现次声使大鼠海马中GFAP阳性胶质细胞的数量增加,得出8Hz90dB和130dB次声可以激活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的结论。有研究发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应用16Hz130dB次声预处理可明显减轻大鼠脑梗塞的容积,改善神经功能学评分。还有人在对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海马多聚唾液酸神经细胞粘附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中发现16Hz90dB次声作用可引起大鼠海马PSA-NCAM表达增强,提示低强度次声在导致中枢神经损伤同时,还能促使机体启动修复机制,增强神经干细胞迁移能力,从而参与次声性脑损伤的修复。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多的细胞类型,约占正常成年人脑细胞总数的40%,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脑缺血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增多是中枢神经的主要变化之一,随着对星形胶质细胞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维持离子平衡、清除兴奋性氨基酸、对抗氧化应激、调整能量代谢以及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F)、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保护受损神经元,增加突触联系,促进神经修复及神经功能恢复。存活素(surv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蛋白,是IAP家族最小的成员,分子量只有16500,主要通过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而阻断凋亡过程。近年来对survivin的表达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方面,对脑缺血后survivin的研究国内外均少见报道。研究发现在成人神经系统survivin主要表达于脉络丛、室管膜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中。有人研究大鼠的MCAO模型时发现,在缺血和缺血周围区域的脑组织及其相对应的脑膜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survivin表达增加,血管的再生程度与survivin的表达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urvivin作为凋亡抑制蛋白,主要通过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而阻断凋亡过程,是一种抗凋亡保护机制。[目的]探讨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脑缺血周围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urvivin的表达及神经行为学变化情况,进一步证明次声能够通过影响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抑制缺血周围神经元凋亡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2h再灌注(MCAO)模型。将36只SD雄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n=12)、次声组(n=12)和模型组(n=12),每组再分为3d、7d两个亚组,每组6只。次声组在缺血再灌注12h后连续予次声干预2h/d,模型组干预过程中除不开机外,其余过程同次声组,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干预。在治疗3d、7d后(处死前)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mNSS)评分,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GFAP及survivin表达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数据以(±s)表示,在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后,各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着性水平α=0.05。[结果]1、假手术组术后基本正常,各时间点mNSS评定总分均为0分。次声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神经功能损伤。次声3天组与模型3天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7天组与模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次声7天组与模型7天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声7天组与次声3天组评分相比差异非常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IOD值比较:假手术3、7天组偶见少量阳性表达,颜色较浅,突起纤细,IOD值较小。次声各组与模型各组GFAP阳性表达明显增多,着色深染,突起增多,尤其次声各组阳性表达更为明显。模型7天组较模型3天组表达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次声各组与相应模型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而次声7天组与次声3天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Survivin表达情况:假手术3、7组大脑组织仅少量表达,细胞数目较少,仅为基础表达,明显少于其他各组;脑缺血再灌注3天后缺血周围survivin强阳性表达,而随着时间延长表达减少,7天后survivin表达明显减少,模型3天组明显多于模型7天组(P<0.01),次声3天组的细胞个数也明显多于次声7天组(P<0.01);次声组与模型组相比:次声3天组survivin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模型3天组(P<0.01),次声7天组与模型7天组相比survivin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1、次声治疗7天能够显着降低mNSS评定总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2、次声能够增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周围GFAP的表达,而次声干预7天后增强较为显着。3、低声压级次声能增强缺血再灌注后survivin的表达,次声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能够抑制脑缺血周围神经元的凋亡,是神经保护的一个重要机制。4、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毕迎立[9](2012)在《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是重大疾病再生性修复和治疗的新途径和新希望。目前关于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培养、扩增、保存、复苏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各个研究机构及个人的高度关注,而BMSCs因其来源充足、可实现自体移植等优点倍受青睐。次声波是频率在0.0001~20Hz范围内的机械振动波,可能有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及化学效应等生物学效应,次声对人体各系统均有影响,可引起体内细胞的生物学变化,还可对多种体外培养的细胞产生影响。次声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护上,有一定效应,还可影响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而BMSCs也已经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在体内的神经分化实现的,所以开展次声对BMSCs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就是一项非常有必要的课题。目前,国内学者多研究次声对成骨细胞、神经前体细胞、小角质细胞、角膜细胞、癌细胞等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增殖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对BMSCs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但是已有人做过低强度超声对BMSCs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发现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及软骨定向分化,次声同样作为一种机械波,在这方面可能会有共通之处。国外方面: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次声在生物医学界的研究较少,多为次声对机体产生的损伤效应。在细胞培养方面,大多数人认为某些细胞因子及氨基酸对细胞的培养及分化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人已经提出力学因素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次声波的生物学效应主要由频率、时间、强度等参数来决定,本课题主要观察低压级次声不同作用时间对BMSCs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目的观察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 BMSCs)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增殖、凋亡和周期分布,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次声合理应用的时间参数。材料与方法:1、细胞的培养和鉴定:用颈椎脱位法处死SD大鼠,分离获得股骨和胫骨,用DMEM/F12培养基反复冲洗骨髓腔,将冲洗后的骨髓悬液室温状态下离心1000r.p.m,5min。离心结束后,倒掉上清液,用含10%胎牛血清和90%DMEM/F12培养基的细胞全培液重悬细胞,在37℃、5%CO2孵箱中培养,2天后换液,之后每隔2天换液1次。在原代细胞充分融合后,用含0.02%EDTA的25%的胰酶和PBS液(1:1)消化细胞后,传代纯化细胞,所有实验都采用p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CD29, CD90和CD45的表达情况,用台盼蓝检测细胞活力。2、试验方法:取P3代细胞分为:实验组(次声处理10min,30min,60min)和对照组(空气暴露相同时间),细胞处理结束后,迅速转入37℃、5%CO2孵箱中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析,以及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增殖实验在96孔板进行,每组1板共6板。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数均调整为4000个/100ul/孔,每组12孔。细胞铺板后放于孵箱中培养3个小时基本贴壁后,对细胞进行次声和空气暴露的处理,之后在每天的相同时间段处理细胞1次,连续处理3天,处理结束后,迅速将细胞转入孵箱中培养。细胞铺板后48小时进行CCK8检测,每天一次,共观察3天,每天每培养板取4个复孔。凋亡实验和周期分析实验时,将细胞用培养基重悬后,移至5ml冻存管中进行次声和对照组的处理,处理结束后将细胞吹打重悬、转入25cm2培养瓶中,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在孵箱中培养3天。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实验时,将细胞用培养基重悬后,移至5ml冻存管中进行次声和对照组的处理,处理时间为60min。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的细胞在处理完后,用全培液重悬并且转入放有消毒盖玻片的培养皿中,迅速移入孵箱中培养,过夜。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细胞在处理完后,转入25cm2培养瓶中,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在孵箱中培养4天。各组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对OD值的处理用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对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台盼蓝结果显示,细胞活力在95%以上,可以进行下一步实验。2、表面标志物检测显示:CD29和CD90阳性,CD45阴性。3、采用CCK8法检测的结果: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经次声处理10min、30min和60mmin的BMSCs,培养48h后,OD值分别为(0.929±0.042;1.094±0.013;1.410±0.016),培养72h后,OD值分别为(1.480±0.001;1.348±0.027;1.493±0.017),培养96h后,OD值分别为(1.774±0.127;1.731±0.062;1.833±0.054),对照组三个培养时间的OD值分别为(1.148±0.088;1.147±0.030;1.112±0.051),(1.479±0.051;1.267±0.006;1.227±0.126)和(1.567±0.032;1.563±0.043;1.632±0.071),可见培养72h后次声组细胞OD值均大于对照组,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OD值呈现递增或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各观察点次声处理60min的BMSCs OD值都最高。采用t检验进行单独效应分析,可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细胞凋亡结果显示:次声处理10mmin和60min时,BMSCs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07%±0.12%和0.97%±0.21%),相应对照组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43%±0.06%和3.33%±0.15%),可见次声处理10min和60min后细胞早期凋亡率降低(P<0.01),处理60min还可降低BMSCs的中晚期凋亡率、提高正常细胞百分率(P<0.01),处理30min时,对BMSCs的细胞凋亡没有影响。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次声处理10min和30min相比,可对BMSCs的细胞周期产生相反的影响,次声处理10min时,静止期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处理30min时静止期细胞少于对照组(P<0.01),而次声处理60min对BMSCs的细胞周期无影响(P>0.05)6、扫描电镜下显示:次声处理60min培养1天的细胞在细胞大小、形状、表面微绒毛程度与空气暴露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次声组细胞多舒展开,为长条状,细胞较长,表面微绒毛较多;对照组含有大量圆形透亮细胞,表面微绒毛较少,提示细胞死亡或活力低下。7、透射电镜下显示:次声处理60min培养4天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相比,细胞状态良好,细胞器大量存在,细胞核没有明显改变,核膜清晰;对照组有大量细胞出现核破裂、核溶解,可见大量溶酶体出现,提示细胞大量死亡。结论1.次声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没有发现次声引起BMSCs的凋亡,次声处理细胞60mmin后可抑制细胞凋亡;次声作用3天后大多数BMSCs停留在静止期,但次声可以干扰BMSCs的周期分布。次声可对BMSCs的超微结构产生影响,提示次声可以改善细胞活力。2.次声作用60min后,可以稳定的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不改变细胞的正常周期分布,对细胞超微结构有积极作用,比较适合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中应用。
程浩然[10](2010)在《次声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轴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次声波是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频率为0.000120 Hz,是环境和工业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与人工环境中广泛存在。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如内脏为46 Hz,头部为812 Hz)恰好在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内,因此当人处在次声环境时,次声波会引起人体器官的强烈共振,对机体造成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的损伤。次声引起的各脏器结构与功能损伤中,最为首要和严重的是脑的损害,长期次声暴露可引起倦怠、精力不集中、头晕、恶心等认知能力下降和神经精神症状。因此,对次声生物学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其对脑的损伤研究,明确次声损伤的具体机理,是对次声损害进行防护和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以往对次声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神经元胞体本身的研究,而神经元轴突在次声中的变化长期被忽视。事实上,胞体与轴突共同组成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基本单元,轴突在对外伤,多种代谢、中毒和炎症疾病的反应中其变化较胞体本身更为早期和敏感。本实验中我们采取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模型,观察次声暴露后轴突的变化,探讨次声暴露后神经元轴突变性与胞体凋亡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药物干扰的手段,从Ca2+相关通路、泛素-蛋白酶(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通路和RhoA/ROCK信号通路三方面探究次声暴露引起的轴突变性的可能机制,旨在为次声防护提供新思路。此外,我们还采用Ca2+拮抗剂/神经保护药物人参皂甙Rd对次声引起的轴突变性进行干预,发现Rd能够显着地保护轴突,延缓变性的发生,同时保护神经元胞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建立了低密度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模型,为观察次声暴露后单个轴突与其所属神经元的变化奠定了基础。(2)16Hz/130dB次声暴露1h后,观察0,4,8,12,24 h各时间点的轴突变化:anti-βIII-tubul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发现,轴突于次声暴露后48h逐渐出现了局部肿胀和串珠形成等早期变性表现;至次声暴露后1224h,轴突几乎完全退变崩解,严重变性。同时使用轴突运输障碍的标志物anti-APP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次声暴露后4h,APP即开始在轴突运输受损部位堆积,从轴浆运输的角度证实了次声确能引起轴突变性发生。稳定聚合态微管蛋白Glu-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发现,次声暴露后4h,Glu-tubulin信号即开始减弱并发生局灶性缺失,提示次声暴露后微管解聚增加。(3)应用TUNEL法、Hoechst细胞核染色及凋亡标志物cleaved caspase-3的Western blot方法同时检测次声暴露后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次声暴露引起的细胞凋亡与轴突变性之间的关系,发现虽暴露后各时间点凋亡神经元数量均较未受次声暴露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是在次声暴露后4h开始凋亡神经元数量远小于轴突出现串珠等变性表现的神经元。Western blot实验也发现Glu-tubulin蛋白表达在次声暴露后即逐渐开始降低,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则在次声暴露后824h才发生较显着的增高。提示轴突对次声暴露比神经元胞体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且次声暴露引起的轴突变性可能并不依赖于神经元凋亡。(4)应用EGTA,ALLN,Fasudil和MG132分别对Ca2+相关通路、UPS通路和RhoA/ROCK信号通路进行药物干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EGTA、ALLN、Fasudil能够显着延缓次声暴露后的轴突变性,同时发挥一定的胞体保护作用;MG132对次声暴露后轴突变性的保护作用较为狭窄和局限。(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TUNEL分析结果显示,Rd预防性应用能够显着延缓次声引起的轴突变性,同时可保护胞体免于凋亡。结论:本研究首次关注了次声暴露后体外培养神经元轴突的变化,发现次声暴露能够引起轴突变性,且轴突变性的发生早于胞体凋亡,提示轴突同样是次声作用的靶点,且对次声的反应比胞体更为敏感。Ca2+相关通路可能在次声引起轴突变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次声引起的轴突变性进行干预可能成为次声防护的有效辅助措施。Rd能够对次声引起的轴突变性发挥显着的延缓作用,有效保护轴突及胞体,可能成为次声防护与治疗的有效药物。
二、次声试验系统及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次声试验系统及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低声压次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血管性痴呆的现况 |
第二节 低声压次声的研究背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一节 低声压次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 实验对象和方法 |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第二节 低声压次声影响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机制的研究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2)轨道交通高架箱梁桥结构声辐射的发声机理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列车-轨道-桥梁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 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噪声研究现状 |
1.3.1 噪声试验研究 |
1.3.2 噪声预测理论研究 |
1.3.3 减振降噪理论研究 |
1.3.4 轨道交通声屏障研究现状 |
1.4 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2 轨道交通桥梁结构声辐射预测模型 |
2.1 建模思路 |
2.2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 |
2.2.1 车辆动力学模型 |
2.2.2 轨道动力学模型 |
2.2.3 桥梁动力学模型 |
2.2.4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模型 |
2.3 激励模型 |
2.4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学求解方法 |
2.5 桥梁结构声辐射理论模型与数值求解 |
2.6 模型验证 |
2.6.1 动力学模型试验验证 |
2.6.2 声学求解的对比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3 轨道交通箱梁桥振动声辐射机理 |
3.1 共振效应与剧烈振动 |
3.2 理想矩形简支板的声辐射效率 |
3.3 理想矩形声波导管理论 |
3.4 轨道交通箱梁桥振动声辐射机理 |
3.4.1 城市轨道交通箱梁桥声辐射机理 |
3.4.2 高速铁路箱梁桥声辐射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轨道交通箱梁桥振动声辐射特性 |
4.1 城市轨道交通箱梁桥振动特性 |
4.2 城市轨道交通箱梁桥声辐射特性 |
4.3 高速铁路箱梁桥振动特性 |
4.4 高速铁路箱梁桥声辐射特性 |
4.5 两种轨道交通箱梁桥声辐射特性对比 |
4.6 高速铁路箱梁桥减振降噪措施 |
4.6.1 箱梁桥顶板整体加厚 |
4.6.2 箱梁桥顶板局部加厚 |
4.6.3 箱梁桥顶板安装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s) |
4.7 本章小结 |
5 高架箱梁桥声屏障区段的结构声辐射机理与特性 |
5.1 2.5 m直壁式声屏障有限元模型 |
5.2 城市轨道交通直壁式声屏障结构振动特性 |
5.3 城市轨道交通直壁式声屏障声辐射机理 |
5.4 城市轨道交通直壁式声屏障结构声辐射特性 |
5.4.1 单独声屏障的振动声辐射特性 |
5.4.2 箱梁桥与声屏障振动声辐射特性的区别 |
5.5 城市轨道交通箱梁桥-声屏障声辐射机理与特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次声波对于生物体脑电(EEG)的影响及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次声或LFN作用于脑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次声或LYN作用于脑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次声波作用下生物体脑电变化机理探究及采集实验 |
2.1 脑电信号概述 |
2.1.1 脑电信号的特点 |
2.1.2 导联及参考电极 |
2.1.3 脑电信号处理方法 |
2.2 次声的生物学效应及次声作用机制 |
2.2.1 次声的生物学效应 |
2.2.2 次声的作用机制 |
2.3 实验设计及实验平台搭建 |
2.3.1 实验对象及电极位置确定 |
2.3.2 实验平台搭建 |
2.3.3 实验设计 |
2.3.4 实验方案及流程 |
2.3.5 实验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频次声诱发脑电信号特性变化及规律研究 |
3.1 基于次声刺激的脑电“节律同步化”效应验证 |
3.1.1 基于功率谱的脑电“节律同步化”验证 |
3.1.2 基于节律的相对平均功率的脑电“节律同步化”验证 |
3.2 单频次声波诱发脑电信号的特征分析 |
3.2.1 不同电极脑电信号特征分析 |
3.2.2 个体化差异性分析 |
3.2.3 10Hz次声下脑电节律变化的统计学分析 |
3.2.4 性别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
3.2.5 实验6个阶段的统计学分析 |
3.2.6 结果讨论及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频次声诱发脑电信号特性变化及规律研究 |
4.1 复频次声波诱发脑电信号特征分析 |
4.1.1 功率谱分析 |
4.1.2 不同电极差异性分析 |
4.1.3 个体化差异及实验过程中6个阶段的统计学分析 |
4.2 单频次声与复频次声诱发脑电信号的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次声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次声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3 次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3.1 次声对神经细胞的影响 |
3.2 次声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影响 |
3.3 次声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
3.4 次声对细胞信号传导和活性物质的影响 |
4 次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4.1 次声对内耳的影响 |
4.2 次声对听阈的影响 |
5 次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
5.1 次声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
5.2 次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5.3 次声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
6 次声的医学应用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于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聚焦定向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声波定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声波定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声波定向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2 相控阵声波定向理论基础 |
2.1 相控阵声波定向基本原理 |
2.2 相控阵指向性函数理论 |
2.2.1 相控阵指向性函数分析 |
2.2.2 相控阵指向性乘积定理 |
2.3 本章小结 |
3 三维阵列相控阵指向性函数理论分析 |
3.1 三维阵列相控阵指向性函数公式推导 |
3.2 指向性函数主瓣宽度的计算 |
3.3 三维阵列相控阵延时量的计算 |
3.4 三维阵列相控阵阵元间相位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定向传播仿真分析 |
4.1 阵列形式对指向性的影响 |
4.2 阵元形式对指向性的影响 |
4.3 阵元数对指向性的影响 |
4.4 阵元间距对指向性的影响 |
4.5 次声频率对指向性的影响 |
4.6 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定向效果分析 |
4.6.1 三维阵列与二维阵列相控阵次声定向效果对比 |
4.6.2 阵列形式对次声定向效果的影响 |
4.6.3 Z轴阵元间距对次声定向效果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FPGA延时系统的设计 |
5.1 FPGA数字延时电路的介绍 |
5.2 FPGA延时系统的设计方案与仿真分析 |
5.2.1 延时系统的设计方案 |
5.2.2 延时系统的仿真与数据分析 |
5.3 高精度延时系统设计方案与仿真分析 |
5.3.1 高精度延时系统设计 |
5.3.2 高精度延时系统的仿真与数据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考虑荷载随机性影响的桥梁振动及噪声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桥梁结构振动引起的振动舒适性问题 |
1.1.2 桥梁结构振动引起的辐射噪声污染问题 |
1.2 桥梁结构振动计算及振动舒适性评价研究现状 |
1.2.1 人行荷载下桥梁结构振动计算 |
1.2.2 车辆作用下结构振动计算 |
1.2.3 结构振动舒适性评价 |
1.3 结构振动辐射噪声计算及评价研究现状 |
1.3.1 结构振动辐射噪声计算方法 |
1.3.2 低频噪声评价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考虑荷载随机性及振感差异性影响的振动舒适性评价 |
2.1 引言 |
2.2 随机人群荷载下结构振动计算 |
2.2.1 步伐荷载下桥梁结构振动计算 |
2.2.2 随机人群步伐荷载模拟 |
2.2.3 计算流程 |
2.3 随机车流荷载下结构振动计算 |
2.3.1 车桥耦合振动计算 |
2.3.2 随机车流模拟 |
2.3.3 计算流程 |
2.4 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 |
2.4.1 考虑振感差异性影响的舒适性概率分布描述 |
2.4.2 考虑荷载随机性及振感差异性影响的振动舒适性评价 |
第三章 步伐荷载下人行天桥振动试验及舒适性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2 桥梁概况 |
3.3 桥梁振动试验及结果分析 |
3.3.1 振动试验介绍 |
3.3.2 桥梁振动参数识别 |
3.3.3 人行荷载动力试验研究 |
3.4 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对比分析 |
3.4.1 结构有限元模型 |
3.4.2 与实测结果比较 |
3.5 考虑随机性影响的人致振动分析 |
3.5.1 随机单人作用下计算分析 |
3.5.2 随机人群作用下计算分析 |
3.5.3 人群荷载响应放大系数 |
3.5.4 人群荷载影响参数分析 |
3.6 振动舒适性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人行索道桥振动计算方法及舒适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索桥非线性振动计算理论 |
4.2.1 变形假定以及坐标系 |
4.2.2 结构振动方程 |
4.3 桥梁概况及实测试验 |
4.3.1 桥梁概况 |
4.3.2 振动实测试验 |
4.4 结构振动特性及有限元模型 |
4.4.1 结构振动模态识别 |
4.4.2 结构有限元模型 |
4.4.3 结构振动计算与实测对比 |
4.5 影响参数分析 |
4.5.1 结构影响参数分析 |
4.5.2 行人影响参数分析 |
4.6 随机人群作用下结构振动分析 |
4.6.1 计算条件 |
4.6.2 随机振动结果分析 |
4.7 结构振动舒适性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随机人群作用下下挂式人行桥振动及其舒适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桥梁概况 |
5.3 结构振动试验及模态分析 |
5.3.1 动力荷载试验介绍 |
5.3.2 桥梁振动特性识别 |
5.4 有限元模型及对比分析 |
5.4.1 结构有限元模型 |
5.4.2 与实测结果比较 |
5.5 随机人行荷载下振动响应分析 |
5.5.1 单人作用下计算分析 |
5.5.2 人群作用下计算分析 |
5.5.3 人群荷载响应放大系数 |
5.6 振动舒适性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随机交通作用下下挂式人行桥振动及舒适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伸缩缝车辆冲击引起的桥梁振动特性 |
6.2.1 伸缩缝冲击振动试验及分析 |
6.2.2 车辆伸缩缝冲击理论模拟分析 |
6.2.3 影响参数分析 |
6.3 一般路面下随机车辆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特性 |
6.3.1 计算条件 |
6.3.2 计算结果分析 |
6.4 结构振动舒适性评价 |
6.4.1 车流经过伸缩缝冲击作用舒适性评价 |
6.4.2 一般路面随机车流下舒适性评价 |
6.5 交通荷载下结构减振措施研究 |
6.5.1 一般路面条件下(不考虑伸缩缝)减振措施 |
6.5.2 伸缩缝冲击减振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桥梁结构振动辐射低频噪声分析及声环境评价 |
7.1 引言 |
7.2 结构振动辐射低频噪声计算理论 |
7.2.1 声波方程及声学参量 |
7.2.2 结构振动辐射噪声点声源解法 |
7.3 桥梁概况及实测试验 |
7.3.1 桥梁概况 |
7.3.2 振动及噪声实测试验 |
7.4 结构振动特性识别及计算模型 |
7.4.1 结构振动特性识别 |
7.4.2 计算模型及模型修正 |
7.5 单辆车作用下结构振动及辐射噪声分析 |
7.5.1 结构振动计算分析 |
7.5.2 结构振动辐射低频噪声及机理分析 |
7.5.3 车辆影响参数分析 |
7.6 随机车流下结构振动辐射低频噪声分析 |
7.6.1 计算条件及流程 |
7.6.2 结构振动计算结果分析 |
7.6.3 低频噪声计算结果分析 |
7.6.4 与规范及文献限值比较 |
7.7 结构振动辐射低、次频噪声评价 |
7.7.1 低、次频噪声评价量及评价方法 |
7.7.2 结构低、次频噪声评价分析 |
7.8 低频噪声减振降噪措施比较 |
7.9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7)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非致命武器和次声武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非致命武器的由来和发展 |
1.2.2 强噪声武器简介 |
1.2.3 非致命次声武器的特点及生物效应 |
1.3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技术是探索次声武器的关键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的技术方案研究 |
2.1 现场可控非致命次声武器的工作原理 |
2.1.1 系统组成及原理 |
2.1.2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的技术难点和参考指标 |
2.2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技术方案 |
2.2.1 声波方程 |
2.2.2 压电效应概述及分析 |
2.2.3 产生强次声及次声定向聚束传播的方法分析 |
2.2.4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系统方案综述 |
2.3 次声频段电信号源分析 |
2.3.1 次声频段电信号源严格的相干特性 |
2.3.2 次声频段电信号较大的功率特性 |
2.3.3 次声频段电信号源轻小便携的几何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借助原超声研究成果探讨压电式次声相控阵指向性 |
3.1 压电式换能器阵列指向性概述 |
3.1.1 压电式换能器阵列 |
3.1.2 指向性概述 |
3.2 压电式换能器阵列声场的指向性分析 |
3.2.1 基于 matlab 的一维线列阵指向性函数分析 |
3.2.2 基于 matlab 的二维平面阵换能器声场的建模与仿真 |
3.3 二维平面阵换能器声场指向性参数优化 |
3.3.1 阵元数目 N |
3.3.2 阵元间距 d |
3.3.3 各参数综合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单个压电晶体声波发声器的实验研究和分析 |
4.1 实验涉及器件概述 |
4.1.1 超声探头原理和简介 |
4.1.2 超声测距模块简介 |
4.1.3 传声器简介和选择 |
4.1.4 实验中选用的声测试系统 |
4.2 声信号测试系统中设计的简易消声室 |
4.3 超声探头的线性电压驱动实验和分析 |
4.3.1 超声探头线性放大电路原理图 |
4.3.2 超声探头线性电压驱动的电信号实验 |
4.3.3 超声探头线性电压驱动的声信号实验 |
4.4 超声探头的方波电压驱动实验和分析 |
4.4.1 超声测距模块发射电路原理图 |
4.4.2 超声探头方波电压驱动的电信号实验 |
4.4.3 超声探头方波电压驱动的声信号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设计和制作 |
5.1 高电压输出的次声频段驱动器设计 |
5.2 压电陶瓷的选用 |
5.3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的设计 |
5.3.1 电路板的高绝缘和高输入阻抗方案设计 |
5.3.2 对声阻抗和反射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
5.4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的设计和制作 |
5.4.1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结构设计 |
5.4.2 压电式次声相控阵电路图及 PCB 设计 |
5.4.3 电路板压电陶瓷的焊接和实物组装 |
5.5 计算和仿真 |
5.5.1 各压电声波发生器输出幅度不同发生干涉现象的验证 |
5.5.2 干涉效果与压电单元数的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技术积累 |
6.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8)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活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1.1 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行为学影响 |
1.1.1 材料及方法 |
1.1.2 统计学分析 |
1.1.3 结果 |
1.1.4 讨论 |
1.2 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周围GFAP的影响 |
1.2.1 材料及方法 |
1.2.2 统计学分析 |
1.2.3 结果 |
1.2.4 讨论 |
1.3 低声压级次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周围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
1.3.1 材料及方法 |
1.3.2 统计学分析 |
1.3.3 结果 |
1.3.4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次声对离体细胞培养的影响综述 |
一、次声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影响 |
二、次声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
三、次声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
四、次声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
五、次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
六、次声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
七、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影响 |
第二章 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10)次声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轴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次声与脑 |
第二部分 轴突变性:长期被忽视的治疗靶点 |
正文 |
实验一 低密度原代海马神经元的培养与鉴定 |
1 材料 |
2 培养过程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轴突对次声暴露的反应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次声暴露引起的轴突变性与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次声暴露引起轴突变性的相关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五 人参皂甙Rd对次声引起轴突变性的干预效应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次声试验系统及次声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试验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低声压次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陈翠银.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2]轨道交通高架箱梁桥结构声辐射的发声机理与特性研究[D]. 张小安.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3]次声波对于生物体脑电(EEG)的影响及规律研究[D]. 王贵松. 山东大学, 2018(01)
- [4]次声对生理机能的影响研究[D]. 杨博. 甘肃政法学院, 2018(10)
- [5]基于三维阵列相控阵次声聚焦定向方法的关键技术研究[D]. 陈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
- [6]考虑荷载随机性影响的桥梁振动及噪声环境研究[D]. 吴冬雁. 浙江大学, 2014(12)
- [7]压电式次声相控阵列技术研究[D]. 刘杏娟. 中北大学, 2014(07)
- [8]低声压级次声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存活素表达的影响[D]. 李德洁.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次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D]. 毕迎立.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10]次声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轴突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D]. 程浩然. 第四军医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