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陈瑜琦,郭旭东,蔡玉梅,吕春艳,刘爱霞,何挺[1](2015)在《基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土地科学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文中认为受资源环境条件改变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土地科学的研究目标、关注焦点、研究内容、技术方法也都在发生变化。为准确把握最新土地科学发展特点,本研究总结了国际上目前正在开展的土地相关重大战略研究计划及进展、成果,在系统认识土地科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当前土地科学发展特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土地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宗玮[2](2012)在《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及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上海海岸带位于长江三角洲最东端,是支撑上海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上海进入重要的经济转型期,随着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重大工程(开放浦东、兴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临海新城、成立金山、奉贤工业开发区等)的实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也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选择上海海岸带作为研究区域,以土地科学、景观生态学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支撑,建立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了1990年至2009年期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中,从土地利用分类角度及湿地分类角度分别研究了上海海岸带大堤内外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格局、过程及驱动机制,并以崇明东滩为样区,对滨海湿地盐沼植被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为后期快速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方面为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研究成果揭示了在经济转型期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特征与规律,为上海海岸带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对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文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1990-2009年的19年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和圈围土地的现象。“一增”是指建设用地面积显着增加,“一减”是指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圈围土地是指19年间上海海岸带共圈围土地511.71kmm2,成为自1950年以来上海海岸带圈围土地的新高峰。(2)1990-2009年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主要表现为新圈围土地→其他用地、其他用地→建设用地、新圈围土地→耕地、水产养殖→其他用地、耕地→建设用地5种变化类型。其中,其他用地是该区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占转移面积的29.8%,其次为耕地,占转移面积的22.37%。建设用地为耕地主要的转移去向,占耕地总面积的26%。其次为其他用地,占11%。新圈围土地的去处主要是其他用地,约占新圈围土地的一半,其次转化为耕地,占新圈围土地21%。(3)1990-2009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海岸带中部及北部区域景观异质性逐步减少、破碎度逐步降低;海岸带西南部区域景观异质性有所增大,破碎度逐步增加。从斑块类型水平来看,上海海岸带景观逐渐从耕地与其他用地为基质,水域、水产养殖为镶嵌体的景观格局过渡到耕地、建设用的、其他用地、林草地等多种类型斑块均衡分布的格局。(4)1990-2009年上海海岸带湿地面积逐步减少,19年里共减少面积483.8km2。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由1990年2938.74km2减少到2005年2368.51km2,内陆湿地则有小幅增加。(5)利用SPOT5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实验室测定分析,对崇明东滩湿地典型盐沼植被——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蔗草的地上生物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盐沼植被地上生物量表现为:互花米草>芦苇>海三棱藨草。(6)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990-2009年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机制。圈围土地和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近海及海岸湿地减少的主要人为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方法对海岸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状况、经济状况及新圈围土地面积是影响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的重要驱动因子。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驱动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两组变量整体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影响海岸带LUCC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7)采用GM(1,1)模型及线性内插方法预测海岸带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2010-2030年里,建设用地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趋势,耕地面积将呈缓慢减少趋势。最后,结合本文研究成果,论文给出了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八条建议及对策。
马利邦[3](2011)在《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我国西北干旱的绿洲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无序过度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导致环境变化的脆弱性显着增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及全球变暖等都意味着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比以往更加敏感和脆弱。甘肃省敦煌市气候极端干旱,生态十分脆弱。近些年来,由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和耕地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明显退化,着名的人类文化遗产莫高窟及自然奇观鸣沙山、月牙泉等的存衍受到严重威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1987、1990、1996、2000和2007年五期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1954—2008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1987—2007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综合应用实地调查、“3s”技术、生态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析敦煌市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模式,为该区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得到了以下基本结果和认识:第一,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总体特征分析。敦煌绿洲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下(占总面积的98.4%)、坡度小于1°的区域(占总面积的61.01%),且呈现明显的依水分布态势。在过去的20年间,敦煌市荒漠包围绿洲的独特的景观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在8类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中无植被区所占比例最大,达85%以上。第二,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总体表现为植被覆盖空间范围收缩,生态明显退化。空间上,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耕地向外扩张;水域湿地、高、中、低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均为从斑块的边缘区域逐渐向中心区域萎缩,无植被区则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主要是从斑块边缘向外逐渐扩张。第三,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方式、方向、规模和速度分析。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演变方式各异,呈现出单向演变为主,渐次演变和逆向演变相对较少的特点。土地利用/覆盖演变的方向和规模存在较大差异,耕作区的增加主要是由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水域湿地和林地则向草地转变,总面积变小,高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中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变为低覆盖度草地、而低覆盖度草地转变为无植被区、城建用地主要由耕作区和无植被区转变而来。2个时段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56%和0.66%,反映出后期LUCC的强度相对于前期更加剧烈。第四,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情景模拟。基于Markov过程模型和CLUE-S模型对敦煌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和预测,模拟结果精度较高。通过修正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矩阵,设置自然发展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四种情景模式,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格局差异较大。综合发展型情景比较全面的考虑了生态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等的需要,模拟结果较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发展方式。第五,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依据实际测定的样方生物量与对应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面积拟合曲线,估算地表生物量。表明近20年来地表生物量共减少170856.52t,年均减少5.8%0,其中天然绿洲生物量净减,人工绿洲生物量净增,总生物量减少与天然绿洲生物量减少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基于生物量的大小和实际功用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0年间共减少43127.44×104元,年均减少2156.37×104元。随着直接使用价值增加,间接使用价值减少较快。这意味着人工生态系统价值的较快增长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减少为代价的,表明人类活动已显着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第六,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在本文研究时间尺度内,引起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因素主要来自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度升高对植被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地开垦、灌溉、旅游等人类活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需求,挤占生态用水,这是植被退化、自然生态系统萎缩的主要原因。从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看出,人文因素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最终的结果都可归结为对水资源的影响。第七,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两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相互替代的比量关系中,耕作区替代关系明显,每增加1km2最少替代1.33km2的灌木林地,最大可替代42.57km2的低覆盖度草地。敦煌市自然植被和人类活动的用水量此消彼长,总用水规模在6.3×108m3左右。自然植被用水量从1987年的3.0727×108m3减少到2007年的2.17×108m3,净减少达30%,20年累计减少量达9.5017×108m3。人类活动用水量从1987年的3.3157×108m3增加到2007年的4.093×108m3,20年累计增加量达5.9155×108m3。根据水土平衡原理估算出,常规地面灌溉条件下,研究区域适宜绿洲面积为653.45km2,在节水灌溉条件下,适宜绿洲面积为909.65km2,均远小于目前的实际面积。第八,基于目前敦煌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态势,为了实现区域社会、生态、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需要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和重建、产业结构调整、制度保证及生态规划制定等多方面入手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并建立适度人口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高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实验区又快、又好的发展。
贺秋华[4](2011)在《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简称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滨海地区因其特殊的海陆生态系统环境也已成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江苏滨海地区为研究对象,以1987年利用现状图、1997年和2006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3S技术(RS、GIS、GPS),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集成一系列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从不同侧面系统研究和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机制、过程、趋势与规律,不仅可为该区域的土地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同类区域研究提供借鉴。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采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幅度、动态度、速度、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偏离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集中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区位指数、转移矩阵等模型,对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剖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诊断相结合,采用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江苏滨海不同时空尺度和区域背景下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驱动机制。采用"Logistic回归+CLUE-S"模型,在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预设情景方案的基础上重建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对未来土地的空间结构动态发展进行了预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地覆盖以耕地、水域、沿海滩涂、沼泽地等土地类型为主,其中耕地和水产养殖组成的农用地占整个区域的3/4左右。区域土地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面积总量变化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域、未利用土地、耕地、建设用地。无论总变化幅度还是年变化幅度均以水域为最大,总变化幅度中水域(1713.07kmm2)>未利用地(749.10 km2)>耕地(654.84 km2)>建设用地(-610.24km2)>草地(-297.24 km2)>林地(-67.96 km2)。动态度变化水域(32.69%)>草地(-5%)>建设用地(-3.91%)>未利用地(2.75%)>林地(-1.75%)。江苏滨海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11-307,区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总体较低,且有所下降。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与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的转入量大于转出量,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转出大于转入,转移强度未利用地(了.20)>建设用地(5.02)>耕地(2.88)>林地(2.37)>水域用地(2.17)。(2)1987-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较小,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多样性较低,但有不断上升趋势;景观偏离度指数较大,多在70%以上,土地人工化程度较高;集中化指数较高,部分县(市、区)部分年份的集中化指数超过了0.5,但是其值有下降趋势,均匀化指数较低,大多低于0.50,且有上升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江苏滨海土地利用人工化程度较高,各县(市、区)土地单一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集中性,随着近年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集中性下降,均匀程度增加。(3)从区位指数来看,盐城耕地具有普遍区位优势,水域的区位优势集中于连云港和盐城,建设用地在沿海各已开发、待开发港口均有一定的潜力优势,未利用地在整个江苏滨海具有普遍区位优势。(4)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构成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基底,人口贯穿于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但是通过社会经济和政策影响来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施加作用。近代以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驱动。土地所有制三次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三次滩涂围垦、海上苏东战略的实施都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驱动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可能会来自沿海开发战略升级,包括沿海空间开发格局、沿海海洋产业发展、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等因素。(5)江苏滨海经历了50、60年代以大规模治水兴垦,创办农盐场为特征的滩涂开发,70、80年代以围垦开垦移民开发、种植养殖综合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滩涂开发,“九五、十五”期间的“百万滩涂开发工程”,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海上苏东战略等,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在近几十年内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之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产生了海岸线淤蚀变化、区域湿地面积变化、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和水质变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6)选取距道路距离、距海岸线距离、距大陆岸线距离、距居民地距离、距河流距离、距5m等深线距离、人口密度和农业产值密度等8个因子作为驱动因子与各土地利用类型做Logistic分析,所有地类ROC曲线下的面积在0.7以上,具有较好的解释效果。运用CLUE-S模型,通过1997年的遥感解译数据模拟2006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指数为0.8675,可以较好地模拟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7)在预设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等4个情景方案的基础上,运用CLUE-S模型软件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的土地覆盖空间格局。对上述4个情景的模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未来江苏滨海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情景是综合发展目标情景。(8)基于综合发展目标情景,江苏滨海未来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应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突出优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区划、多方协作等原则指导下,选择“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优化发展滨海农业、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和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多目标优化战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LUCC的理论方法研究江苏滨海的土地利用/覆盖问题。以“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为主线,集成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一系列时间动态模型、空间格局模型,对20年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规律。综合运用了地理学、环境科学、景观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实证角度增补了LUCC研究的滨海区域案例。(2)尝试采用时间尺度分析思路,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揭示了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海岸淤蚀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变化等自然因素属较长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基底;人口增长、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滩涂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等社会经济因素属较短时间尺度,影响土地利用/覆盖的条块变化。近20年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来自社会经济因素,表现为人均工业产值和盐田变化、乡村劳动力密度与建设用地变化、粮食总产量和耕地变化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主要受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3)根据江苏滨海的实际情况修正了Logistics、CLUE-S模型的相关参数,成功运用于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研究,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4种情景方案,用以模拟2015年江苏滨海在这4种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粮食安全情景、生态安全情景、经济发展情景和综合发展情景分属于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Ⅰ—Ⅳ阶段。经比较分析发现,在沿海开发战略升级的驱动下,综合发展情景是未来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优的情景方案。
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5](2009)在《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文中研究指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是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形成的。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和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自然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需求。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以及地球系统科学联盟中的许多领域包含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我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科技支撑计划等也提出了一系列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前沿。若干自然地理学的新方法和技术已被应用于数据采集、模型模拟、实验室分析、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环境变化研究、全球自然地理学研究。本文概括了所有这些前沿领域和论题。
李秀花[6](2009)在《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文中指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能量交换、水分循环、土壤侵蚀与堆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作物生产等陆地主要生态过程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于直接依赖于土地资源而进行生产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来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着系统内能量和资源的输入、利用和输出,从而对农业复合系统的生产功能和可持续性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下农业复合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应当成为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国策下,如何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对整个西北干旱区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论文以土地资源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论为理论框架,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主要技术支持,以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克里格插值和相图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等为主要分析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精河县为典型研究区,开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期为我国西北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和农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循此目标,论文核心内容包括:1.以1990、1999和2007年的TM影像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将遥感定量分析方法和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相结合,全面开展精河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研究。结果着重表现在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时空状态转移、土地利用程度和趋势以及植被覆盖指数变化等方面:(1)整个研究时段内农田的面积先是增加,到2001年以后又逐渐减小,城乡建设用地比例虽然很小,但处于增加趋势,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处于一定程度的波动变化中,但波动幅度不大;(2) 19901999年,农田面积增加的速度最快,为13.75%/a,未利用地以小于单位动态度的速度增加,此间的城乡建设用地增速较小,而林地、草地和盐碱地/沼泽处于减小的动态变化中;(3) 19992007年,城乡建设用地增速迅猛,达到18.15%/a,其次是盐碱地/沼泽的动态度超过了5%/a,草地则以每年2.82%的速度减少,水域面积的减少也超过了单位动态度,另外还有农田也处于减少的动态过程中;(4)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特征相对于其它几种类型更加明显,其中未利用地面积持续上升,而草地面积持续下降;(5)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是马尔柯夫状态转移过程,且在9年、8年和17年三种步长下均能达到稳态概率,并且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的收敛情况与步长和初始状态的选取密切相关;(6) 19902007年研究区的平均NDVI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土地利用程度降低的幅度,表明土地利用程度的降低对NDVI的减小具有放大作用,说明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影响正逐渐增大。2.基于三期TM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统计学模块,分析研究区农业系统能值产出在相应土地利用类型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从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能值投入和产出入手,着重对系统能值可持续发展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的能值投入总量在波动中增加,能值产出逐渐上升。农业用地的能值集约水平持续提高。能值产出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能值高值区主要在种植棉花、枸杞等的农田用地类型上。3.从能值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有效评价指标,在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背景下,分析其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虽然19902007年精河县农业系统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但是,其发展的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是逐渐下降的,说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能在逐渐降低。通过分析研究区农业系统发展的持续性指标ESI分别与土地利用程度La以及土地覆被指数NDVI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三个指数在1990、1999和2007年都在逐步下降,其中以NDVI的下降速度最快,ESI与La之间变化的相似性高达0.964。另外,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指标ESI的有效性加以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指标ESI来评价精河县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同时也是合理和有效的。4.依据以上对研究区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性能的评价结果,选取精河县农业系统未来发展的四种情景进行分析,从中优选出适宜研究区的、相对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于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系统的能值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结果提出自然发展情景、农业系统能值总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EmY/EmT最大情景、农业系统能值利用边际效益ΔEmY/ΔEmT最大情景和能值投入比例调节8%*EmT情景,并分别得到四种情景下的系统能值产出率和系统能值产出结构的稳定性S和优势度D。选取S/D、EYR、ESI三种能值利用的综合指标,对上述四种情景模式进行优选,系统能值投入比例调节情景模式EmR2+8EmF-8为研究区农业系统20082013年六年中较为适宜的、相对高效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模式。5.为精河县农业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决策参考与建议,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政策的制定及策略的调整方面提出科学依据。建议精河县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应当多借鉴国内外在发展可持续农业或生态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其成功做法,为本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用;在农业发展中,注意利用新能源和当地的优势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提高农业系统能值利用的可更新资源投入比例。同时,要善于挖掘本地特色资源潜力,像棉花、枸杞和卤虫等;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渔一体,种养结合及粮、棉、林、果、畜、禽、水产结合的立体发展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的发展对策有: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在农业节水方面花大气力,做实、做好;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本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在稳定原有基础产业的前提下,坚持走枸杞种植和水产养殖等多种经营的发展路子。为保证对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各部门必须积极协调与支持,建立一个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个光辉典范。
史培军,李宁,叶谦,董文杰,韩国义,方伟华[7](2009)在《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加深理解全球环境变化对可更新资源保障能力和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时空格局的影响。近年来发生在世界各国的巨灾造成了严重的灾情,如2008年中国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2007年孟加拉国的台风灾害,2005年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等。加强对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在CNC-IHDP的领导下,CNC-IHDP-RG工作组向IHDP提出了开展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风险防范研究的建议。经过2年多的努力,作为IHDP新一轮国际性核心科学计划——综合风险防范(IHDP-IRG)已经得到IHDP-SC的认可,即将于2009年4月在德国波恩IHDP科学大会期间正式宣布启动。该核心计划为从事风险研究、管理和具体实践方面的全球顶级专家和组织搭建交流平台,并引导未来国际综合风险防范研究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科学、技术与管理问题入手,通过案例对比,从多学科角度,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推动全球综合减灾实践的深入发展。CNC-IHDP-RG作为这一核心科学计划的倡议、发起和主要组织者,通过该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但可以在国际上充分展现我国综合灾害风险研究领域的成果,更将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中国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国际地位。
汉斯·京特·布劳赫,项龙[8](2008)在《构思联合国系统内人类安全的环境因素》文中认为"和平与安全"是联合国宪章制定的目标。2005年,安南提出了支撑人类安全的三个要素:"摆脱贫困"、"摆脱恐惧"和"有尊严地生活"。本文将考察社会科学界和联合国系统范围内有关人类和环境安全的两次概念性的讨论,思考"‘以人为本’的环境安全概念"和"人类安全的环境因素"两者的联系,评估气候变化、沙漠化、水和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对人类安全构成的挑战,并检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摆脱恐惧"教育(和平教育)、"摆脱贫困"教育(发展教育)、"有尊严地生活"(人权教育)和"摆脱灾害影响"(自然危害和灾难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人类安全行动。自然危害对人类、环境、国家和国际安全构成了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解决环境对安全的威胁需要一系列战略措施和政策,需要减少相关社会人群所受的影响。这需要有一个双重战略来应对:(1)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危害对环境造成的短期影响和(2)全球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长期结构性影响。
王水献[9](2008)在《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资源利用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取决于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域水土资源的基本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控制作用,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诱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开都-孔雀河流域位于新疆腹地、天山南麓,是塔里木河流域的一部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其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本文是在完成开孔河流域水土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基金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调查、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调查、盐碱化遥感调查和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的成果,建立了开孔河流域水土资源数据库,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1973年、1990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及其变化速率,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并利用遥感技术和方法、生态水文分析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资源、水质、地下水的生态效应以及水盐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近30年间开孔河流域绿洲的土地利用状况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的大量增加和天然植被的逐步减少。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表明,开孔河流域土地的土地利用程度始终保持着提升,处于发展期,且后期的土地利用程度提高较前期快。土地利用综合变化趋势指数表明,开孔河流域土地的土地利用综合变化趋势在1973-1990年,研究区处于准平衡状态,类型转换呈现双向态势;在1990-2000年,研究区处于不平衡状态,对于每一类来讲,主要都是单向的不平衡转换。而其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等两大因素。(2)从景观格局分析,近30年焉耆盆地绿洲区耕地面积迅速扩大逐渐呈连片趋势,并已成为绿洲景观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斑块类型;天然植被斑块的数量增加,斑块面积减少,聚集度明显减小,这种变化与耕地呈明显的相反趋势,表明天然植被景观的破碎化;就斑块密度指标而言,体现了各类景观类型都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农村居民点和城市的斑块数持续增加,表明区域人口持续增加,而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对绿洲天然植被区进行了强度开发。趋势模拟也表明在未来时期焉耆盆地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面。(3)绿洲农业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流域的河流、湖泊环境。研究表明,农业灌溉、排水排盐影响了博斯腾湖水质进而影响了孔雀河以及下游水质。河流中总磷、总氮、氨氮浓度增高发生区也多在河水流经的农业区。绿洲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该地区农用化学品的施用量。而不合理化肥施用方式导致化肥利用率较低,化肥随灌溉水的流失严重。大量的引水不但导致了湖泊水位的急速下降,农业排水排盐也使曾经的淡水湖泊变成了微咸水湖泊;同时也致使湿地芦苇产量的减少和其功能的丧失。(4)基于地学统计原理表明,几十年的绿洲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对地下水产生很大影响,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灌溉排水以及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大,地下水埋深在小尺度上的随机变异己完全被较大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性变异所取代。而地下水矿化度在小尺度上的结构性变异己完全被较大尺度上的随机性变异所取代。经过几十年的灌溉排水,焉耆盆地低矿化度的面积逐渐增加,高矿化度分区面积得到减少;而地下水埋深下降;焉耆盆地边缘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生产活动对地下水的开采。在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绿洲中心地带,地下水埋深下降不显着,同时,水质越好的区域地下水埋深降低越明显。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表明,地下水体盐化朝着加重方向发展。(5)由水盐演变与植被分布的研究表明,绿洲灌区内部生物多样性取决水盐双梯度影响。盐分不断向湖畔积聚是引起焉耆盆地湖畔生态系统生境恶化的主导因子。在绿洲内部,河畔边缘其物种多样性与地下水埋深关系表明,对埋深小于3m的区域,在埋深小于1.5m时,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加大,物种多样性减少;在埋深大于2m时,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其物种多样性在增加,但埋深在3-5m之间,由于缺乏资料,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绿洲灌区水盐调控最佳生态水位。
张平宇[10](2007)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文中认为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球环境变化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系统本身的科学问题,而是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诸多方面综合的、复杂的问题,所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引起了相关学科领域越来越深的参与,愈来愈呈现出自然与人文要素综合集成研究的趋向。过去的科学实践已证明地理学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地理学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不完全归因于它在探讨人类-环境相互作用中具有综合研究的学科特性,部分原因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强调我国人文地理学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变化的相关研究,初步讨论了人文地理学要关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人文地理学参与的途径及能力建设问题。
二、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土地科学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科学相关的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简介 |
1.1 全球陆地计划(Global Land Project, GLP) |
1.1.1 土地系统动力机制 |
1.1.2 土地系统变化的结果 |
1.1.3 土地可持续性集成分析与模拟 |
1.2 未来地球研究计划(Future Earth, FE) |
1.2.1 动态地球 |
1.2.2 全球发展 |
1.2.3 可持续性转变 |
1.3 地球科学事业(Earth Science Enterprise, ESE)系列计划 |
1.4 土地变化科学(Land Change Science, LCS)计划 |
1.5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 |
1.8 美国国家资源清单(National Resources Inventory, NRI) |
2 当前土地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
2.1 土地科学不断走向综合化和系统化 |
2.2 注重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与土地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研究 |
2.3 生态系统观测、管理、保护和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 |
2.4 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日渐增强 |
2.5 可持续发展成为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
2.6 长期监测、定量描述、观测探测系统是土地调查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
2.7 地球系统模拟预警是地球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支撑 |
(2)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变化的背景 |
1.1.2 区域发展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
1.3.1 LUCC研究理论与背景 |
1.3.2 LUCC时空过程探测研究 |
1.3.3 LUCC驱动机制研究 |
1.3.4 LUCC预测研究进展 |
1.3.5 LUCC与植被生物量研究 |
1.3.6 上海海岸带LUCC研究及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数据源的选择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海图数据 |
2.2.3 地形图及其他数据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 |
2.3.1 上海海岸带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
2.3.2 上海海岸带湿地分类 |
2.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3章 上海海岸带区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 |
3.1.1 地质 |
3.1.2 地貌 |
3.1.3 气候 |
3.1.4 水文 |
3.1.5 土壤 |
3.1.6 植物 |
3.1.7 海岸线 |
3.2 社会经济状况 |
3.2.1 人口 |
3.2.2 经济概况 |
3.3 上海海岸带围垦历史 |
第4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
4.1 遥感数据处理 |
4.1.1 遥感数据预处理 |
4.1.2 面向对象方法的土地利用分类 |
4.1.3 人机交互核查 |
4.1.4 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验证 |
4.2 上海海岸带LUCC概述 |
4.2.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 |
4.2.2 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 |
4.3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
4.3.1 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分析 |
4.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4.3.3 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分析 |
4.3.4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4.3.5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4 新圈围土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4.4.1 新圈围土地时空变化状况及特征 |
4.4.2 圈围区土地利用状况及结构变化 |
4.5 小结 |
第5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景观格局分析 |
5.1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
5.1.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
5.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 |
5.1.3 景观尺度与粒度的选择 |
5.2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5.2.1 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特征 |
5.2.2 斑块类型水平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 |
5.3 小结 |
第6章 上海海岸带湿地时空变化与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
6.1 上海海岸带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 |
6.1.1 上海海岸带湿地资源概况 |
6.1.2 上海海岸带内陆湿地变化特征 |
6.1.3 上海海岸带近海及海岸湿地变化特征 |
6.2 滨海湿地盐沼植被地上生物量估算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
7.1 海岸带近海及海岸湿地演变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
7.1.1 工程因素 |
7.1.2 圈围土地因素 |
7.2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
7.2.1 人口因素 |
7.2.2 经济因素 |
7.2.3 政策因素 |
7.2.4 大型建设项目因素 |
7.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
7.3.1 驱动因子的选取 |
7.3.2 单因子相关分析 |
7.3.3 海岸带LUCC社会经济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7.3.4 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7.3.5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典型相关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对策建议 |
8.1 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 |
8.1.1 GM(1,1)模型步骤 |
8.1.2 基于GM(1,1)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8.1.3 结果与分析 |
8.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
8.2.1 加强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 |
8.2.2 继续加强湿地保护 |
8.2.3 加快海岸带经济转型 |
8.2.4 提高圈围土地利用效率 |
8.2.5 编制目标统一,协调发展的各区县土地利用规划 |
8.2.6 结合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
8.2.7 加强海岸带新城区的内涵建设 |
8.2.8 注重公众参与,加强环境教育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选题背景 1.2 |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
研究思路 1.4 |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
生态环境演变相关理论综述 2.1 |
绿洲研究 2.2 |
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2.3 |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 2.4 |
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演变模拟研究 2.5 |
生物量估算研究 2.6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估算研究 2.7 |
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 第三章 |
研究区域概况 3.1 |
研究区域位置及范围 3.2 |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3 |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3.4 |
研究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 |
研究所用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4.1 |
研究所用数据 4.2 |
数据处理方法 4.3 |
遥感数字图像分类精度评价方法 4.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划分 第五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 5.1 |
引言 5.2 |
敦煌绿洲空间分布与典型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5.3 |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5.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演变特征和规律分析 5.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演变情景模拟研究 6.1 |
引言 6.2 |
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土地利用时间变化模拟模型 6.3 |
基于CLUE-S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拟模型 6.4 |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动态演变模拟 6.5 |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要素变化分析 7.1 |
引言 7.2 |
生物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 7.3 |
敦煌市地表生物量动态变化分析 7.4 |
敦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分析 7.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八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8.1 |
引言 8.2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驱动因素选取及处理 8.3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性分析 8.4 |
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 8.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九章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1 |
引言 9.2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机理分析 9.3 |
研究方法 9.4 |
人类活动对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 9.5 |
本章小结及讨论 第十章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10.1 |
敦煌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的途径 10.2 |
敦煌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十一章 |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不足及展望 11.1 |
研究结论 11.2 |
研究创新 11.3 |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
(4)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LUCC内涵 |
2.2 LUCC研究综述 |
2.2.1 国外LUCC研究 |
2.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第三章 江苏滨海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区域位置与范围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气候 |
3.1.4 土壤植被 |
3.1.5 水文水系 |
3.1.6 自然资源 |
3.2 社会经济 |
3.2.1 人口增长 |
3.2.2 社会经济发展 第四章 江苏滨海LUCC的时空演变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 |
4.1.2 方法 |
4.2 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
4.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1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 |
4.3.2 土地变化的幅度 |
4.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速度 |
4.3.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
4.3.5 土地利用主要类型转移 |
4.4 江苏滨海LUCC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多样性分析 |
4.4.2 集中性分析 |
4.4.3 区位意义分析 |
4.5 小结 第五章 江苏滨海LUCC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5.1 自然因素 |
5.1.1 海岸淤蚀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1.2 海平面上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 人口因素 |
5.3 社会经济因素 |
5.3.1 驱动因素筛选 |
5.3.2 操作过程 |
5.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 政策因素 |
5.4.1 土地所有制和经济体制 |
5.4.2 滩涂围垦 |
5.4.3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 |
5.5 未来驱动力分析 |
5.5.1 江苏沿海空间开发格局 |
5.5.2 江苏沿海海洋产业发展 |
5.5.3 江苏沿海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
5.6 小结 第六章 江苏滨海LUCC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
6.1 对海岸线淤蚀影响 |
6.2 对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
6.3 对区域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 |
6.4 生物多样性变化问题 |
6.5 水质变化问题 |
6.5.1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 |
6.5.2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
6.6 小结 第七章 江苏滨海LUCC情景模拟分析 |
7.1 CLUE-S模型 |
7.1.1 模型结构 |
7.1.2 CLUE-S模型的支撑体系 |
7.1.3 CLUE-S模型的参数文件 |
7.2 模拟步骤 |
7.3 情景模拟 |
7.3.1 情景方案设定 |
7.3.2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7.4 小结 第八章 江苏滨海土地可持续利用 |
8.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8.2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选择 |
8.2.1 集约发展港口与工业建设 |
8.2.2 优化发展滨海农业 |
8.2.3 积极发展滨海生态旅游业 |
8.2.4 合理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与学术成果 致谢 |
(5)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对自然地理学的需求 |
1.1 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关注 |
1.2 我国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 |
2 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及其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1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及其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1.1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概况 |
2.1.2 地球系统科学国际重大计划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 IGBP及其核心计划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1 IGBP概况 |
2.2.2 IGBP与自然地理学的关联 |
2.2.3 IGBP新阶段 |
2.3 IHDP及其核心计划 |
2.3.1 IHDP概况 |
2.3.2 IHDP新阶段 |
2.4 DIVERSITAS与ESSP及其核心计划 |
2.4.1 DIVERSITAS |
2.4.2 ESSP |
3 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
3.1“973计划” |
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优先领域 |
3.2.1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
3.2.2 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 |
3.2.3 水循环与水资源 |
3.2.4 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及其调控原理 |
3.2.5 海洋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 |
3.3 科技支撑计划 |
4 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前沿 |
4.1 数据采集技术 |
4.2 模型与数学方法 |
4.3 自然地理过程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
4.4 环境变化研究方法和技术 |
4.5 全球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
4.6 自然灾害研究方法和技术 |
5 结语 |
(6)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
1.2.3 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值研究 |
1.2.4 干旱区的已有研究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3.3 特殊意义 |
本章小结 第2章 科学问题及研究方案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内容与目标 |
2.2.3 方法与手段 |
2.2.4 数据及软件 |
2.2.5 技术路线 |
2.3 创新与不足 |
2.3.1 可能的创新 |
2.3.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土地资源学理论 |
3.1.1 资源 |
3.1.2 土地资源 |
3.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2.1 生态与经济协调的规律 |
3.2.2 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3.3 系统论 |
3.3.1 系统 |
3.3.2 复杂系统 |
3.3.3 复合系统 |
3.4 能值理论 |
3.4.1 能值定义 |
3.4.2 能值转换率 |
3.4.3 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 |
3.4.4 能值分析的生态经济意义 |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
4.1 土地利用分类 |
4.1.1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4.1.2 土地利用解译标志 |
4.1.3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及评价 |
4.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动态特征 |
4.2.1 土地利用的数量动态特征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转移特征 |
4.2.3 农业用地数量动态特征 |
4.3 土地利用程度及LUCC 的趋势 |
4.3.1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4.3.2 土地利用的趋势过程 |
4.3.3 NDVI 的变化 |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能值评价 |
5.1 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
5.1.1 农业系统能值投入分析 |
5.1.2 农业系统能值产出分析 |
5.1.3 农业用地的能值集约水平 |
5.1.4 农业系统能值产出的空间格局 |
5.2 系统发展的能值评价 |
5.2.1 系统基本能值指标分析 |
5.2.2 系统能值分析的相图表达 |
5.2.3 农业系统特有评价指标 |
5.3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关系 |
5.3.1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趋势关系 |
5.3.2 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与LUCC 的相似性关系 |
5.4 能值评价指标有效性的验证 |
5.4.1 理论分析 |
5.4.2 实例验证 |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系统能值利用情景 |
6.1 农业系统能值投入预测 |
6.1.1 样本集输入数据的选取 |
6.1.2 BP 神经网络预测 |
6.1.3 预测结果分析 |
6.1.4 预测结果的非参数检验 |
6.2 农业系统能值利用情景 |
6.2.1 自然发展情景 |
6.2.2 产投平衡情景 |
6.2.3 效率最高情景 |
6.2.4 比例调节情景 |
6.3 情景优选 |
6.3.1 系统结构综合指标比较 |
6.3.2 能值产出率比较 |
6.3.3 可持续发展指数比较 |
6.3.4 优选结果的假设检验 |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未来发展的建议 |
7.1.1 借鉴先进经验 |
7.1.2 利用资源优势 |
7.1.3 构建发展模式 |
7.2 制定调控对策 |
7.2.1 提高农民素质 |
7.2.2 合理开发与利用水土资源 |
7.2.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
7.3 建立保障体系 |
7.3.1 建立环境经济评价体系 |
7.3.2 完善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
7.3.3 巩固土地退化综合防治体系 |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图2-1 GPS 实地采样路线 |
图2-II 精河县野外调查采集照片 |
图4-I 研究区1990~1999 年土地利用MARKOV转移过程模型 |
图4-II 精河县1990、1999 和2007 年TM 影像提取的平均NDVI |
表5-I 参数指标英文缩写详注 |
附5-I 各种能值计算的基本步骤 |
附5-II 研究区底泥密度及折能系数的测定 |
图5-I KRIGING空间插值过程 |
图5-II 精河县FIELR 与ESI 之间的独立性检验 |
附6-I ANN 预测模型及部分实现程序 |
附6-II ANN 预测结果的独立性检验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7)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的重要意义 |
2 国际开展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的进展 |
2.1 强调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能力建设 |
2.2 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巨灾风险 |
2.3 密切关注全球化可能造成的巨灾风险时空转移 |
2.4 国际科学联盟高度关注灾害风险的综合研究 |
3 IHDP-IRG的目标、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IHDP-IRG的研究目标 |
3.2 IHDP-IRG的主要科学问题 |
3.3 IHDP-IRG的主要研究内容 |
3.3.1 巨灾风险的形成机理、过程与动力学 |
3.3.2 巨灾风险“进入”和“转出”的转型机制 |
3.3.3 巨灾风险评价模型与模拟 |
3.3.4 巨灾应对的案例比较与范式 |
3.4 IHDP-IRG研究的策略 (对策与技术思路) |
3.4.1 聚焦“社会—生态系统” |
3.4.2 领会“进与出的转型” |
3.4.3 发挥模型与模拟的作用 |
3.4.4 反思应对巨灾风险的“经验与教训” |
3.4.5 建立有效的国际协作网络 |
4 中国巨灾风险防范研究现状与对策 |
4.1 中国巨灾风险防范研究现状 |
4.2 中国巨灾风险防范研究对策 |
4.2.1 巨灾风险防范的重大科学问题 |
4.2.2 巨灾风险防范的重大技术问题 |
4.2.3 巨灾风险防范的重大管理问题 |
4.2.4 巨灾风险有效转移途径的重大问题 |
5 结 语 |
(9)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
绪论 1.1 |
选题的依据 1.2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
绿洲的研究综述 2.2 |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 2.3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状况 2.4 |
开都-孔雀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研究现状 第三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区域自然概况 3.1 |
自然地理概况 3.2 |
气候 3.3 |
水文特征 3.4 |
水质 3.5 |
水利工程概况 3.6 |
社会经济概况 3.7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 4.1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 4.2 |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模型 4.3 |
土地利用时空特征演变 4.4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5.1 |
自然驱动因子 5.2 |
人为驱动因子 5.3 |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数学模型 5.4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格局分析 6.1 |
景观格局分析模型 6.2 |
景观格局空间演化分析 6.3 |
流域绿洲景观的分形特征 6.4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开孔河流域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情景模拟 7.1 |
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 7.2 |
对马氏过程模拟类型变化的检验 7.3 |
研究区未来变化趋势 7.4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与研究 8.1 |
绿洲耕地数量发展变化 8.2 |
流域人口数量发展变化 8.3 |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变化分析 8.4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8.5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博斯腾湖影响研究 8.6 |
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8.7 |
本章小结 第九章 |
绿洲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水盐演变 9.1 |
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9.2 |
地下水质时空变异特性 9.3 |
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空间格局分析 9.4 |
焉耆盆地50 |
年水盐动态及水化学演化特征 9.5 |
本章小结 第十章 |
绿洲水盐格局与植被分异研究 10.1 |
研究方法 10.2 |
焉耆盆地水盐空间格局特征 10.3 |
天然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与多样性分析 10.4 |
水盐双梯度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10.5 |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
结论与展望 11.1 |
结论 11.2 |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10)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 人文地理学与相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问题 |
2.1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地理学 |
2.2 新的理论方向和研究计划 |
2.2.1 新概念与新范式 |
2.2.2 可持续性科学 |
2.2.3 相关科学计划 |
3 参与途径与能力建设 |
四、IHD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影响国际研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的土地科学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J]. 陈瑜琦,郭旭东,蔡玉梅,吕春艳,刘爱霞,何挺. 国土资源情报, 2015(03)
- [2]上海海岸带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D]. 宗玮.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3]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 马利邦. 兰州大学, 2011(09)
- [4]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6)
- [5]自然地理学研究前沿[J]. 蔡运龙,李双成,方修琦. 地理学报, 2009(11)
- [6]西北干旱区LUCC与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能值评价研究 ——以新疆精河县为例[D]. 李秀花. 新疆大学, 2009(12)
- [7]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J]. 史培军,李宁,叶谦,董文杰,韩国义,方伟华.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4)
- [8]构思联合国系统内人类安全的环境因素[J]. 汉斯·京特·布劳赫,项龙.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8(04)
- [9]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王水献.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0)
- [10]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文地理学的参与问题[J]. 张平宇. 世界地理研究,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