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穆茂玲[1](2021)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B超监护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3例临床分析目的:探索B超监护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指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07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并知情选择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治疗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前指标:停经时间(天)、术前是否清宫、妊娠包块大小(cm)、术前血β-HCG(m IU/m L)、肌层厚度(cm);术中指标: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 L);术后指标:术后血β-HCG(m IU/m L)、住院天数(天)、是否持续性异位妊娠、是否有生育要求、术后是否妊娠,术后妊娠时间(月)、妊娠结局。结果:1、术前指标:停经时间中位数为81天;术前有10例行清宫术;术前妊娠包块最大径线中位数为2.3cm;术前血β-HCG中位数为639.0m L;肌层厚度中位数为0.3cm。2、术中指标:手术时间中位数20.0min;出血量中位数为50.0m L。3、术后指标:住院时间中位数为4天;平均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为1.77周;有4例患者术后有生育要求,术后妊娠时间5个月至1年;5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其中,1例因非计划妊娠行人流,1例因胚胎停育行药流术;2例足月自然分娩,1例足月行剖宫产分娩。结论:当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局部肌层厚(≥0.2cm),在满足妊娠包块直径小(≤4cm)或血β-HCG值低(≤2000m IU/m L)时,可尝试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治疗。第二部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分析目的:探索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07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且局部肌层≥0.2cm;满足妊娠包块直径≤4cm或血β-HCG≤2000m IU/m L,并行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资料27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宫腔镜组和开腹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指标:妊娠天数、术前血β-HCG值、妊娠包块最大径线、盆腔积液最大径、肌层厚度、局部IR值;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术前指标:宫腔镜组与开腹组在妊娠天数、术前血β-HCG值、妊娠包块最大径线、盆腔积液最大径、肌层厚度、局部IR值之间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术中指标: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指标:宫腔镜组的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妊娠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当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局部肌层厚度≥0.2cm,满足妊娠包块直径≤4cm或血β-HCG值≤2000m IU/m L时,与开腹手术相比,B超监护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具有微创和恢复生育快的优势,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
孙晓宁[2](2020)在《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探讨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组2010年2月至2019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患者,共257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体格检查、超声类型、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直肠子宫陷凹深度)、包块最大直径及住院天数间的差异;以心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初始血红蛋白值、住院天数、疼痛时间、年龄、血压、包块最大直径作为自变量,以腹腔积液量为因变量,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检验,分析其相关性;将保守治疗组按是否口服盆腔炎汤分为口服盆腔炎汤组及未口服盆腔炎汤组,比较两组间腹部包块、腹腔积液吸收及腹痛缓解的差异;另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及疼痛时间的差异。结果:1.入组257例患者,平均年龄27.84±7.07岁,21-30岁有151例(58.75%);142例(55.25%)无明显诱因;257例(100%)均以下腹痛就诊;体格检查显示,下腹压痛者192例(74.71%),腹肌紧张者17例(6.62%),患侧区压痛者220例(85.60%),下腹反跳痛者93例(36.19%),移动性浊音者83例(32.30%),患侧包块者124例(48.25%),宫颈举痛者125例(48.64%);血红蛋白正常者149例(57.98%),轻度贫血者89例(34.63%);Ⅰ型黄体破裂者142例(55.25%),Ⅱ型黄体破裂者115例(44.75%)。2.与保守治疗组相比,手术治疗组在初始血红蛋白值、腹腔积液量、包块最大直径、住院天数方面[分别为116(109-125)vs.107(100-120)g/L,2.1(1.5-3.0)vs.2.7(1.9-3.9)cm,4.2(3.1-5.8)vs.7.2(5.4-8.7)cm,3(2-4)vs.4(3-4)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型黄体破裂相比,Ⅰ型黄体破裂在包块最大直径、腹腔积液量方面(分别为6.199±2.158 vs.7.852±1.970cm、2.634±1.319vs.3.103±1.433c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包块最大直径与腹腔积液量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r=0.141,P=0.024;r=0.289,P<0.001),初始血红蛋白值、BMI与腹腔积液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r=-0.290,r=-0.236,P<0.001);手术治疗组心率85.90±12.69次/分,包块最大直径7.12±2.21cm,初始血红蛋白值109±15.71g/L,BMI19.34±2.34。3.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103例(40.08%)选择保守治疗,154例(59.92%)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15例(74.68%)行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中,两治疗组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盆腔炎汤组与未口服盆腔炎汤组在腹腔积液、腹部包块吸收及腹痛缓解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卵巢黄体破裂好发于青年女性,多无明显诱因,首诊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痛,其他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呈Ⅰ型黄体破裂且初始血红蛋白正常。2.心率较快(>85次/分),包块最大直径较大(>7cm),初始血红蛋白较低(<109g/L),BMI较小(<19),Ⅰ型黄体破裂时,腹腔积液较多,更适宜手术治疗;包块最大直径越大、BMI越低,腹腔积液量越多,初始血红蛋白值越低,心率越快。3.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式主要为腹腔镜黄体囊肿剥除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下腹反跳痛、患侧包块、移动性浊音及宫颈举痛。
黄利[3](2020)在《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循证评价研究,对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18种上市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与证据评级,为“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为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上市中成药妇炎舒胶囊对SPID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性病理改变、子宫组织炎症评分、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Toll-like receptors/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TLRs/MyD88)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索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的疗效机制、作用环节和关键靶点。方法1.文献研究: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系统评价系统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库及国内外指南文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手工检索会议论文、标准文件或专着。纳入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上市中成药治疗SPID的临床试验。使用End Note X8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并对研究文献进行分类。2名评估人员独立地进行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非随机临床试验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观察性临床研究采用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研究数据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GRADE方法(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评价,依据结局指标的重要性,作出证据总体证据级别的最终决策。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通过证据结果总结表呈现证据。2.实验研究: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采用机械损伤联合混合菌液注射法建立大鼠SPID模型,将SPI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妇炎胶囊组(KFY)、妇炎舒(FY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每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KFY组、FYS低、中、高剂量组以相应药物混悬液灌胃21天后处死,开腹取子宫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并对大鼠子宫炎症程度进行评分,ELISA法测定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子宫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LR2、TLR9、MyD88、KLF4蛋白相对表达含量,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LR2、TLR9、MyD88、KLF4 mRNA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KLF4与TLRs/MyD88通路关键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系统评价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初检共获得文献10324篇,最终纳入文献116篇,包括妇科千金制剂(n=41)、金刚藤制剂(n=22)、康妇炎胶囊(n=12)、金英胶囊(n=3)、妇炎康复制剂(n=3)、花红制剂(n=2)、抗妇炎胶囊(n=1)、盆炎净制剂(n=5)、妇炎舒胶囊(n=4)、宫炎平制剂(n=5)、妇炎康片(n=3)、黄藤素片(n=3)、妇乐制剂(n=3)、蒲苓盆炎康颗粒(n=2)、金鸡胶囊(n=1)、妇炎净胶囊(n=2)、妇炎消胶囊(n=3)、金香胶囊(n=1)共18种上市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文献。(2)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09项RCT,8项研究评为High risk,5项研究评为Low risk,96项研究因缺失相关信息评为Unclear。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4项,1项研究MINORS条目评分5分,3项研究评为7-8分。纳入观察性研究3项,NOS量表评分均为4-5分。(3)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妇科千金制剂、金刚藤制剂、康妇炎胶囊、金英胶囊评为B级证据,妇炎康复胶囊(片)、花红制剂、抗妇炎胶囊、盆炎净颗粒、妇炎舒胶囊评为C级证据,宫炎平制剂、妇炎康片、黄藤素片、妇乐制剂、蒲苓盆炎康颗粒、金鸡胶囊、妇炎净胶囊、妇炎消胶囊、金香胶囊评为D级证据。2.实验研究结果:(1)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模型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子宫腺上皮坏死,腺腔内多量坏死细胞残片及炎细胞浸润,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多量炎细胞浸润,部分累及肌层。KFY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固有层内少量炎细胞浸润。FYS低剂量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固有层内不等量炎细胞浸润。FYS中剂量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不等量炎细胞浸润。FYS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少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2)子宫组织炎症评分:模型组评分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中、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P<0.05),FYS低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3)IL-6表达情况:模型组IL-6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FYS高剂量组显着降低(P<0.01),KFY组、FYS低、中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4)IL-1β表达情况:模型组IL-1β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显着降低(P<0.05),FYS低、中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5)KLF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KLF4蛋白、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KLF4蛋白显着升高(P<0.01),FYS低、中剂量组KLF4蛋白有升高趋势(P>0.05)。KFY组、FYS各剂量组KLF4 mRNA有升高趋势(P>0.05)。(6)TLR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TLR2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TLR2蛋白和mRNA显着降低(P<0.05),FYS低、中剂量组TLR2蛋白和mRNA有降低趋势(P>0.05)。(7)TLR9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TLR9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TLR9蛋白和mRNA显着降低(P<0.05),FYS高剂量组TLR9蛋白显着降低(P<0.01)。FYS低、中剂量组TLR9蛋白有降低趋势(P>0.05),FYS低、中、高剂量组TLR9 mRNA有降低趋势(P>0.05)。(8)MyD88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MyD88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KFY组、FYS高、中剂量组MyD88蛋白显着降低(P<0.05),KFY组、FYS高剂量组MyD88 mRNA显着降低(P<0.05),FYS低剂量组MyD88蛋白、FYS低中剂量组MyD88 mRNA均有降低趋势(P>0.05)。(9)NF-κB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中、高剂量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10)相关性分析结果:KLF4蛋白表达水平与TLR2蛋白、TLR9蛋白、MyD88蛋白、NF-κB蛋白、IL-6、IL-1β表达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现有循证证据表明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可缓解慢性盆腔疼痛,改善阴道分泌物异常,改善盆腔炎性体征,可能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总体证据质量偏低,均在中等质量(B级)到极低质量(D级)之间。2.妇炎舒胶囊可改善SPID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性病理改变,降低子宫组织炎症评分,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KLF4表达,下调TLRs/MyD88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2、TLR9、MyD88、NF-κB、IL-6、IL-1β的表达有关。3.KLF4作为TLRs/MyD88上游调控因子之一,对TLRs/MyD88信号通路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可能为妇炎舒胶囊抗炎作用的关键靶点之一。4.清湿化瘀类中成药实验室疗效及作用机制的探索研究与中成药的临床系统评价研究相结合,二者相互印证,此方法可为今后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左海红[4](2019)在《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以往对于异位妊娠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二胎政策开放,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增加,保守治疗正逐渐成为主要治疗方式。其中药物治疗除西药治疗外,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因其较好的治疗效果及较低的不良反应率正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对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倪惠钦[5](2018)在《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该院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30例,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30例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均在1周内明确诊断,其中21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显示黄体出血10例,黄体囊肿11例;9例诊刮孕妇发现血β-h CG浓度升高,再经B超检查显示宫内孕囊。结论合并附件囊性包块、B超检查孕囊滞后时间、临床症状相似均为导致早期宫内孕误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医师需要加强B超检查h CG动态监测,最终提高诊断正确率。
侯永丽[6](2018)在《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杀胚消症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单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21天),通过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血HCG下降水平、盆腔包块缩小情况、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19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4例痊愈,1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1例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优势。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HCG为(107.73±58.56)mIU/ml、盆腔包块为(1.32±0.6)cm、腹痛消失时间(6.20±2.50)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7.28±2.07)天;对照组血HCG为(188.57±65.73)mIU/ml、盆腔包块为(1.83±0.76)cm、腹痛消失时间(9.06±4.17)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10.24±2.30)天。两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未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乏力或下腹痛等副作用,且定期检测安全指标,均无异常。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恶心、厌食等一过性消化道反应。结论:自拟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用药能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时间,且在降低血HCG及促进盆腔包块吸收方面有优势。
徐元春,游建群,吴跃芹[7](2008)在《异位妊娠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原因及处理》文中研究表明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变化多样,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其误诊率高达59%~67.9%[1]。误诊为早孕行人
何美玉,李鲁宏,陈彩虹[8](2000)在《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王玉,段爱红[9](2016)在《重复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58例作为重复异位妊娠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首次异位妊娠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与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史、孕产次、剖宫产史、盆腔炎症、避孕方式、不孕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58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此次与上一次异位妊娠最短间隔时间为4个月,最长间隔时间为8年,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重复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所下降,主要集中在首次异位妊娠后的4年内,间隔时间<1年者35例(60.34%),14年者16例(27.59%),>4年者7例(12.07%)。重复异位妊娠组患者在年龄、月经初潮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以及停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HCG、孕产次数、剖宫产史、流产史、盆腔炎症、不孕史以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等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异位妊娠切除患侧输卵管后,另一侧输卵管易发病(97.3%),而保守治疗则易导致同侧发病(85.7%),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次数、剖宫产史、流产次数、不孕史、放置宫内节育器及合并妇科炎症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对重复异位妊娠发病部位存在一定影响。
刘彩云,刘娇兰,华海红[10](2014)在《重复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治疗或保守性治疗后, 再次在子宫腔以外的卵巢、输卵管、腹腔、子宫颈或阔韧带等部位发生的妊娠[1], 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 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其发生率为10.8%40.5%, 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生命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2,3]。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 并寻找适宜的临床治疗策略, 旨在为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
二、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B超监护下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3例临床分析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分析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资料的收集 |
3 分组设计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入组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 |
2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
3 两组间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住院天数比较 |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情况 |
讨论 |
1 卵巢黄体破裂的基本特点 |
2 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 |
3 两组间血红蛋白、超声结果、住院天数比较 |
4 腹腔积液的相关因素 |
5 两种黄体破裂类型间比较 |
6 盆腔炎汤的临床疗效 |
7 卵巢黄体破裂的预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 |
1 目的 |
2 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干预措施 |
2.1.3 对照措施 |
2.1.4 结局指标 |
2.1.5 研究类型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方法 |
2.3.1 电子检索 |
2.3.2 手工检索 |
2.3.3 检索策略 |
2.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2.4.1 研究筛选与数据提取 |
2.4.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3 缺失数据处理 |
2.4.4 证据综合分析 |
2.4.5 发表偏倚评估 |
2.4.6 证据体质量评价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 |
3.3 证据概述 |
3.3.1 妇科千金制剂 |
3.3.2 金刚藤制剂 |
3.3.3 康妇炎胶囊 |
3.3.4 妇炎康复胶囊 |
3.3.5 金英胶囊 |
3.3.6 花红制剂 |
3.3.7 抗妇炎胶囊 |
3.3.8 其他中成药证据概述 |
3.4 清湿化瘀类中成药证据汇总 |
4 讨论 |
4.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定义及流行病学概况 |
4.2 中医药治疗SPID的优势和特色 |
4.3 “清湿化瘀”法治疗SPID立法依据 |
4.4 中成药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4.4.1 中成药发展现状 |
4.4.2 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4.5 SPID中、西医指南制定现状 |
4.5.1 西医指南制定现状 |
4.5.2 中医的标准制定现状 |
4.6 中成药治疗SPID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研究的意义 |
4.7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7.1 主要结果总结 |
4.7.2 数据完整性与证据适用性 |
4.7.3 证据质量 |
4.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8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菌种 |
1.3 实验药物 |
1.3.1 实验组药物 |
1.3.2 对照组药物 |
1.4 实验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 方法 |
2.1 建立动物模型 |
2.1.1 混合菌液制备方法 |
2.1.2 SPID大鼠模型建立方法 |
2.2 分组与给药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4 检测技术与方法 |
2.4.1 组织学形态观察及评分 |
2.4.2 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
2.4.3 免疫组化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2.4.4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2.4.5 Real-time 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组织形态学观察 |
3.1.1 光镜下病理形态改变 |
3.1.2 子宫组织炎症评分 |
3.2 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
3.2.1 IL-6表达情况 |
3.2.2 IL-1β表达情况 |
3.3 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研究结果 |
3.3.1 KLF4表达情况 |
3.3.2 TLR2表达情况 |
3.3.3 TLR9表达情况 |
3.3.4 MyD88表达情况 |
3.3.5 NF-κB蛋白表达情况 |
3.4 KLF4与TLRs/MyD88 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中医药防治SPID疗效机制探索的必要性 |
4.2 SPID大鼠模型的建立 |
4.3 妇炎舒胶囊方药分析及研究基础 |
4.3.1 妇炎舒胶囊组方特色分析 |
4.3.2 妇炎舒胶囊组方药物的药理研究 |
4.3.3 妇炎舒胶囊前期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 |
4.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4.5 本研究靶点定位 |
4.5.1 TLRs/MyD88 信号通路 |
4.5.2 KLF4与炎症信号通路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4.6.1 SPID模型建立机制 |
4.6.2 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疗效分析 |
4.6.3 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作用机制探讨 |
5 结论 |
主要工作与创新 |
1 主要工作和意义 |
1.1 文献研究 |
1.2 实验研究 |
2 创新性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转录因子KLF4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文献检索策略 |
附录三 :子宫组织HE染色结果 |
附录四 :子宫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在读期间参与的培训和学术会议 |
(4)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药治疗 |
1.1 单方验方治疗 |
1.2 中药内外合治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1 中药联合西药治疗 |
2.2 中药联合超声介入治疗 |
3 小结 |
(5)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原因 |
3.2 预防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方式 |
(6)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疗效判定标准 |
5.质量控制办法 |
6.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
7.研究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1.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认识 |
2.中医对异位妊娠病因病机认识 |
3.西医学对异位妊娠病因的认识 |
4.导师对异位妊娠疾病的认识 |
5.方剂组成及药理研究 |
6.米非司酮作用机制探讨 |
7.自拟杀胚消症方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作用机制探讨 |
8.结论 |
9.存在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重复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诊断标准 |
1.3治疗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重复性异位妊娠特点及部位 |
2.2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分析 |
2.3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式与重复异位妊娠患病部位的关系 |
3讨论 |
四、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分析[D]. 穆茂玲.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257例卵巢黄体破裂临床分析[D]. 孙晓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3]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D]. 黄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4]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进展[J]. 左海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04)
- [5]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临床特征分析[J]. 倪惠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9)
- [6]杀胚消症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D]. 侯永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异位妊娠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原因及处理[J]. 徐元春,游建群,吴跃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1)
- [8]异位妊娠510例临床分析[J]. 何美玉,李鲁宏,陈彩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06)
- [9]重复异位妊娠58例临床分析[J]. 王玉,段爱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6(09)
- [10]重复异位妊娠78例临床分析[J]. 刘彩云,刘娇兰,华海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