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丙烯(论文文献综述)
聂红,魏晓丽,胡志海,李大东[1](2021)在《化工型炼油厂反应基础与核心技术开发》文中提出近年来,化工转型及相关核心技术的开发已成为炼油化工行业关注的热点。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基于对石油中烃类结构和反应特性的认识,开发了促进目标反应物定向转化的催化材料制备以及反应环境优化调控的工艺,形成了化工型炼油厂核心技术。其中,重油定向加氢处理-选择性催化裂解集成技术可将重质原料转化为低碳烯烃;增产航煤和优质化工原料的蜡油加氢裂化技术将蜡油馏分转化为航煤的同时还能灵活增产芳烃和烯烃原料。这些技术从组分炼油的角度实现了石油分子的高效利用,为化工转型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王丽君[2](2021)在《石油化工罐区安全仪表系统的SIL验证》文中提出石油化工罐区存储介质多为有毒、可燃介质,危险化学品品种相对密集,易成为重大危险源。为全面安全监控石化罐区,设置安全仪表系统是保障石化罐区安全性的有效措施。重点讨论石化罐区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及SIL验证环节,以丙烯罐区为例,提出石化罐区安全仪表系统设计方案,并利用中国石化风险评估管理评估平台PHAMS进行SIL验证,针对不满足目标SIL的安全仪表功能回路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改进优化方案,进而提出罐区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要求,为新建和改造罐区的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和管理要求提供借鉴,切实提升罐区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王乐[3](2021)在《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的影响,分析不同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的抑制机理,在自主设计的可燃气体爆炸密闭试验管道内进行不同类型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预混烷烃类气体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利用瞬态压力采集系统测试管道内爆炸超压变化规律,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爆炸产物定性定量分析;利用Chemkin-Pro软件结合爆炸实验参数分析影响气体爆炸关键中间自由基,以此为依据推导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的抑爆机理。烷烃类气体爆炸实验研究表明:铁磁性的铁丝和镍丝的抑制效果优于非磁性的铜丝、铝丝、铝合金材料,均有效降低了气体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其中铁丝的抑制效果最优,铜丝优于铝质材料,铝丝和铝合金网状材料较为接近。与烷烃类形成对比的是,铝合金阻隔防爆材料对乙烯气体无明显抑爆作用,其主要是由于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存在导致气体爆炸反应机理与烷烃类气体表现出较大差异。对烷烃类气体爆炸产物分析表明:填充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后,爆炸产物成分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减少,铝合金抑制它们生成作用最强,铁丝次之,铝丝最弱;铁丝促进了更多的烃类物质生成,特别是促进了由甲基自由基参与反应生成的烃类产物,如较大分子量的丁烷和异戊烷,同时促进生成乙烯、乙烷、丙炔等。铝质阻隔防爆材料下生成烃类的种类明显减少,铝合金材料抑制甲烷生成更强,铝丝抑制丙烯生成更强,同时促进了乙炔的生成。由爆炸反应机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通过Chemkin-Pro软件进行的产物反应速率、敏感性和主要反应路径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爆炸压力特征、爆炸产物成分等实验研究结果,认为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的填充有效促进自由基与材料的碰撞概率,加速自由基销毁,促进器壁效应有效抑制·H、·O、·OH生成,促进甲基等烃自由基生成并发生气相销毁反应,这种正反馈机制进一步使得产物中烃类物质增多,反应放热量减少,最终当能量不足以进一步引发烃类物质断键能量时,爆炸反应终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铁磁性金属阻隔防爆材料销毁·H、·O、·OH的能力和以及促进甲基、乙基等链终止反应作用强于非磁性材料的阻隔防爆材料,铝合金网状阻隔防爆材料对链引发和链传递反应的抑制优于铝丝,主要是其消耗·OH能力最强,促进异丙基生成丙基较强。
邵英杰[4](2021)在《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及其盐类,由于具有多种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诸多行业中得到应用。但生产中涉及到的聚合单体丙烯酸、引发剂过硫酸铵等物质化学性质活泼,且反应过程放热量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研究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从本质上认识并减少客观危害,对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更好地模拟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实际生产工艺,本文中丙烯酸聚合方式选择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水溶液聚合,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对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工艺中物料的热危险性和反应的热危险性进行了研究。1.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AKTS动力学软件、绝热加速度量热仪(ARC)对不含阻聚剂的丙烯酸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丙烯酸闪点为48.5℃,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自聚放热量可产生28.7℃的绝热温升,一旦混入杂质或局部过热,易发生爆炸事故;自聚产物在250.7℃开始脱羧分解并产生CO2气体,经评估,产物分解过程潜在的燃爆危险性较大,但经TD24预测,仅靠自聚反应放出的热量难以引发产物分解。(2)过硫酸铵的起始分解温度为125.4℃,经过诱导期后10 min内可冲到最大放热速率,分解产生NH3、SO3等气体,经评估,分解过程潜在的燃爆危险性较大。(3)亚硫酸氢钠在常温下储存时分解的可能性很小,经评估,放热过程危险性较低,但分解可释放具有毒性的SO2气体。2.利用ARC探究了三种阻聚剂(4-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吩噻嗪)对丙烯酸自聚的阻聚效果及杂质(水、丙烯酸、亚硫酸氢钠)对过硫酸铵热危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苯二酚和吩噻嗪的阻聚效果相当,明显优于4-甲氧基苯酚。(2)过硫酸铵混入水和丙烯酸杂质后起始分解温度从125.4℃分别降至66.0℃和86.7℃,诱导期从7 h分别缩短至2.5 h和25 min,分解可产生的最大温升速率分别为171.9℃/min和193.8℃/min,爆炸危险性显着增加。3.利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加料速率对反应过程放热特性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单体的转化率和分子量,结果表明: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产物聚丙烯酸的分子量均在低分子量范围内,此反应属于慢反应,加料过程存在热累积,发生危险不能通过停止加料迅速终止反应,但通过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加料时间可降低热累积度,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搅拌速率200 r/min,加料速率2.53 g/min。4.利用风险矩阵法和工艺危险度评估法对选定的不同工艺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一锅法”生产,危险度等级为3级,危险性高,通过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出现异常状况后及时停止加料,危险度等级降可降至1级,风险可接受。
胡程晟[5](2021)在《A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与应对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A公司规划投资丙烷脱氢及下游拓展项目来向上延伸产业链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但类似项目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路线多,管理界面杂,且A公司从未有过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经验。项目投资风险是学者们历来在企业财务风险方向的研究重点,也是A公司决策者最为重视的风险之一。因此如何识别出A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如何对相关风险因素及子因素进行科学评价以及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对风险予以应对就是A公司决策者直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研究,得到一般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及子因素,并依托国内仅有的几个丙烷脱氢项目建设单位和从事丙烷脱氢项目工程建设公司的经验与数据,基于德尔菲法进行本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的识别,得到政治政策风险、投资时机风险、区域位置风险、产品方案风险、勘查设计风险、工程招标风险这六种主要的投资风险因素以及十余种风险子因素。而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投资风险因素及子因素的权重,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投资风险因素及子因素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本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处于一般风险至较高风险区间,对于产品方案风险、投资时机风险、政治政策风险等影响程度较高的投资风险因素需要针对其风险子因素采取如多元化原材料供应渠道,响应国家产业倡导政策,抓住项目建设和投产的空档期等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并最终在项目实践中予以验证。本文的研究为国内其他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借鉴,并期望对其他类似石化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启发。
王亚坤[6](2021)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动态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研究》文中提出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呈动态变化趋势,针对传统风险评估方法缺乏实时性,动态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并基于此方法,为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首先,利用统计分析法对国内典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包括事故形态、路段类型和运载危险化学品种类等,并研究不同危险化学品泄漏后的事故情景、潜在风险特性和事故损害,结合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影响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原因及严重性因素,为构建蝴蝶结模型和量化风险概率奠定基础。其次,通过蝴蝶结模型分析运输影响因素和事故演化规律,采用专家决策和模糊集值的方法,获得先验概率和条件概率表。并利用模拟软件ALOHA对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类型及影响范围进行分析,通过对运输节点数据的监测和事故概率的实时更新,实现运输风险的动态分析。最后,结合冬奥会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演练工作,验证此评估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并对此类事故应急处置的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处置过程中的消防冷却用水,灭火剂量以及灭火装备的需求等,合理进行应急物资配置,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的及时预警和应急准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王鹏飞[7](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周雪[8](2021)在《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文中提出低碳烯烃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尤其乙烯是生产高分子材料用量最大的原料单体,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低碳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工艺,然而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储量的持续下降,同时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随着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生产的生物乙醇的大规模开发,使得乙醇转化制烯烃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乙醇转化制烯烃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催化剂的开发和改性。尽管在机理方面也做了许多实验和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对于不同的固体酸催化剂,所涉及的活性位点以及乙醇转化制烯烃的详细反应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位点,探究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对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以及优化工艺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固体NMR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固体酸催化剂(分子筛、氧化物等)上乙醇转化制烯烃中的活性位点及反应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通过13C NMR对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过程的中间体进行捕捉,观测到了三乙基氧鎓离子(TEO)物种,进一步通过二维13C-13C J-refocused INADEQUATE NMR实验对TEO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变温原位在场固体13C NMR技术实时跟踪了乙醇脱水反应过程,观测到了 TEO物种的生成,并证实TEO是一种稳定的反应活性中间体。通过进一步的NMR实验发现,TEO与分子筛上的表面乙氧基的生成密切相关,并最终导致乙烯的生成。结合NMR实验与DFT理论计算,提出了 ZSM-5分子筛上通过TEO中间体的乙烯生成路线,揭示了乙醇脱水初始步骤的反应机理。(2)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通过控制Si含量,合成了三种不同Si含量的SAPO-34分子筛,利用固体NMR技术对其结构、酸性进行了表征,与H-SSZ-13分子筛进行了对比,证明了SAPO-34分子筛上具有强Br(?)nsted酸中心。同时对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以及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强的Bronsted酸中心,能够导致乙醇在SAPO-34分子筛上室温下生成表面乙氧基物种。进一步,通过原位固体NMR实验,发现室温形成的乙氧基物种能够进一步转化生成乙醚,随后乙醚分解产生乙烯,或者经过TEO-乙氧基路径生成乙烯。同时,通过固体NMR实验,研究了 H-SSZ-13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反应路径,发现与ZSM-5分子筛脱水路径类似,经过TEO-乙氧基路线生成乙烯。结合实验结果,给出了 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路径。(3)γ-Al2O3上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位点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在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中,我们通过二维13C-27A1异核相关NMR实验建立了γ-Al2O3上的27Al物种与乙醇分子13C物种之间的空间关联。研究发现配位不饱和Al3+Ⅳ和Al3+Ⅴ位点(Lewis酸位点)是乙醇的初始优先吸附位点,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主要的活性位点为Al3+Ⅳ。进一步通过二维1H-27Al异核相关NMR实验研究了γ-Al2O3上表面氢物种,发现Al3+Ⅵ-OH(Bronsted酸位点)位是乙醇主要的物理吸附位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吸附储存乙醇,并转移到临近的活性Al3+Ⅳ位点上,起到“中转站”的作用。结合理论计算,给出了γ-Al2O3上Al3+Ⅳ和Al3+Ⅵ-OH位点协同催化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路径。
方文皓[9](2021)在《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分析、辨识与危险性评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液化石油气是工业、生活的重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以加压或低温的方式储存。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原有液化石油气储罐系统距城市中心越来越近,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液化石油气储罐系统储存着大量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亟需进行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及灾害事故后果仿真评价,从而掌握风险因素的重要性及灾害应急处置方法,指导实际工程中的风险防范和灾害救援。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文中研究分析了液化石油气风险评价方法,梳理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系统所有的风险因素,归纳总结了5个固有风险、13个风险源、39个风险因子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系统风险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主客观权重组合的方法对建立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行风险评估,找到不同风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排查和制定相对的救援措施。(2)本文研究了液化石油气泄露、扩散造成的毒性气体影响范围,总结了泄露事故后果影响范围的相关成果,针对选取的工程案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得出了不同等级影响程度对应的距离,为降低灾害损失和事故后果应急处置提供了指导依据。(3)针对灾害发生后的毒性气体扩散危害范围,应用ALOHA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毒性、火灾热辐射、可燃区域闪火及蒸汽云爆炸的影响,并找到影响结果的条件参数,如风速、泄露孔径、环境温度等对灾害范围的影响,从而提出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建议。图21表29参90
张硕磊[10](2021)在《W公司M生产线生产成本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连恒力集团、浙江石油集团等民营石油化工企业的崛起,传统石油行业高度垄断、高利润的时代逐渐成为历史。如何在各大石油石化企业激烈竞争的红海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取得商海胜利,是各石化企业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研发出成本更低、附加值更高、市场竞争更小的化工产品,是未来石化企业的一条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各种精细化学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在人工合成香精香料领域,生产高端食品添加剂、高端化妆品的原料,一直是欧美公司独占垄断地位,国内仅有的一家公司,虽能生产,但产能低、产品品质差、生产成本高,一直无法与欧美公司竞争,无法实现盈利。为打破垄断,实现公司利润的增长,W公司自主研发,开发出了新的人工合成工艺。W公司虽开发了新工艺,但新的工艺由于工艺流程、人员效率、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产能一直无法提高。本论文将结合现场实际生产的情况,利用精益生产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M生产线从工艺流程、人员、设备、物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最终为M生产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年产能与产品质量,最终达到成本优化的目的,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对同类型其他装置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丙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丙烯(论文提纲范文)
(1)化工型炼油厂反应基础与核心技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工型炼油厂新技术需求分析 |
2 化工型炼油厂反应基础与核心技术开发 |
2.1 重油定向加氢处理-选择性催化裂解组合增产化学品(SHMP)技术 |
2.1.1 基于分子表征水平的重油及其催化转化产物结构的认识 |
(1)典型重油的性质及分子水平组成结构特点 |
(2)多产化工料的原料烃类结构导向 |
2.1.2 以烃类结构为导向的渣油深度加氢技术 |
2.1.3 重油选择性催化裂解技术 |
(1)重油选择性催化裂解材料与催化剂开发 |
(2)重油高效催化裂解工艺 |
2.1.4 重油定向加氢和选择裂解多产化学品技术 |
(1)重油定向加氢和选择裂解多产化学品的SHMP技术的中试试验 |
(2)重油定向加氢和选择裂解多产化学品技术的工业试验 |
2.2 增产航煤和优质化工原料的蜡油加氢裂化技术 |
3 结 语 |
(2)石油化工罐区安全仪表系统的SIL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仪表系统 |
2 安全仪表系统的SIL验证 |
3 罐区安全仪表系统设计 |
3.1 传感器子系统 |
3.2 逻辑控制器子系统 |
3.3 执行器子系统 |
4 罐区SIL验证 |
5 结束语 |
(3)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性能研究 |
1.2.2 阻隔防爆材料抑爆机理研究 |
1.2.3 抑爆机理探究技术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阻隔防爆材料抑爆行为研究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步骤 |
2.3 不同材料下相同填充表面积的实验结果 |
2.3.1 甲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2 乙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3 丙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4 正丁烷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3.5 乙烯在不同阻隔防爆材料下爆炸特征 |
2.4 讨论与分析 |
2.4.1 不同气体实验结果对比 |
2.4.2 不同阻隔防爆材料实验结果对比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 |
3.1 数值模拟软件选取 |
3.2 数学模型基本理论 |
3.3 数值模拟方法 |
3.3.1 气相动力学 |
3.3.2 热力学 |
3.4 反应机理的确定 |
3.5 模拟求解步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与数值模拟综合分析 |
4.1 丙烷爆炸产物成分分析 |
4.2 丙烷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主要产物反应速率 |
4.2.2 主要产物敏感性 |
4.2.3 主要产物反应路径 |
4.3 实验与数值模拟综合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4)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聚丙烯酸合成工艺的研究概况 |
1.2.2 物质的热危险性研究概况 |
1.2.3 反应过程的热危险性研究概况 |
1.3 本论文的工作 |
第二章 热危险性评估方法及实验设备 |
2.1 物质热危险性评估方法 |
2.2 反应过程热危险性评估方法 |
2.2.1 冷却失效情形 |
2.2.2 风险矩阵法 |
2.2.3 工艺危险度评估法 |
2.3 实验设备及软件 |
2.3.1 差示扫描量热仪及AKTS热动力学软件 |
2.3.2 绝热加速量热仪及数据处理方法 |
2.3.3 反应量热仪及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物质的热危险性研究 |
3.1 实验试剂 |
3.2 丙烯酸的热危险性研究 |
3.2.1 丙烯酸ARC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3 动力学分析计算 |
3.2.4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预测 |
3.3 过硫酸铵的热危险性研究 |
3.3.1 过硫酸铵DSC-ARC联合测试实验 |
3.3.2 动力学分析计算 |
3.4 亚硫酸氢钠的热危险性研究 |
3.4.1 亚硫酸氢钠ARC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质的混合热危险性研究 |
4.1 实验试剂 |
4.2 丙烯酸与阻聚剂的混合热危险性研究 |
4.2.1 ARC实验方法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过硫酸铵与杂质的混合热危险性研究 |
4.3.1 ARC实验部分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应过程的热危险性研究及优化 |
5.1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RC1e反应量热实验方法 |
5.2.2 工艺条件 |
5.2.3 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典型的放热曲线分析 |
5.3.2 反应过程的放热特性参数分析 |
5.3.3 反应过程的失控危险性分析 |
5.3.4 反应过程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艺安全风险评估 |
6.1 冷却失效情形分析 |
6.1.1 实验方法 |
6.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3 二次分解反应引发温度T_(D24)的确定 |
6.2 风险矩阵法评估 |
6.2.1 严重度评估 |
6.2.2 可能性评估 |
6.2.3 风险矩阵评估 |
6.3 工艺危险度评估 |
6.3.1 温度参数确定 |
6.3.2 工艺危险度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5)A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与应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研究的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论文框架 |
1.4.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项目概况及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识别 |
2.1 A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概况 |
2.1.1 A公司基本情况 |
2.1.2 项目所处环境 |
2.1.3 项目基本方案 |
2.1.4 项目暂估综合经济参数 |
2.2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初步识别 |
2.3 基于德尔菲法的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识别 |
2.3.1 投资风险识别方法选择 |
2.3.2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识别问卷设计 |
2.3.3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投资风险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权重确定 |
3.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运用 |
3.1.2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权重问卷设计 |
3.1.3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因素权重计算 |
3.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及运用 |
3.2.2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应对措施及效果评价 |
4.1 一般风险应对策略 |
4.2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应对措施 |
4.2.1 针对丙烷采购价格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2 针对丙烯下游产业政策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3 针对聚丙烯投产时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4 针对聚丙烯销售价格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5 丙烯下游产品方案制定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6 其他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 |
4.3 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应对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动态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研究现状 |
1.2.2 动态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3 事故应急处置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事故致因分析 |
2.1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形态分析 |
2.2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路段分析 |
2.3 道路运输事故危险化学品种类 |
2.4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2.4.1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
2.4.2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严重程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概率评估模型研究 |
3.1 蝴蝶结模型概述 |
3.1.1 FTA模型概述 |
3.1.2 ETA模型概述 |
3.1.3 危险化学品运输BT模型 |
3.2 危险化学品运输BN模型构建 |
3.2.1 BN网络概述 |
3.2.2 BT-BN转换形式 |
3.2.3 危险化学品运输BN模型 |
3.3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概率分析 |
3.3.1 模糊集合理论 |
3.3.2 三角模糊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LOHA模拟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
4.1 风险评估原则与程序 |
4.1.1 风险评估原则 |
4.1.2 风险评估程序 |
4.2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后果分析 |
4.2.1 事故影响范围 |
4.2.2 事故人员影响 |
4.3 ALOHA模拟软件 |
4.4 动态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态风险评估的事故实例应急处置研究 |
5.1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处置概述 |
5.2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动态风险分析 |
5.2.1 事故情景概述 |
5.2.2 事故概率分析 |
5.2.3 事故后果模拟 |
5.2.4 事故风险分析 |
5.3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资源分析 |
5.3.1 消防用水需求分析 |
5.3.2 消防车辆需求分析 |
5.4 提升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应急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论文主要工作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7)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乙醇转化 |
1.2.1 乙醇转化制碳氢化合物(ETH) |
1.2.1.1 乙醇脱水制乙烯 |
1.2.1.2 乙醇转化为C_3-C_4烯烃 |
1.2.1.3 乙醇制汽油(ETG) |
1.2.2 乙醇转化为其它含氧化合物 |
1.3 乙醇转化制烯烃的固体黢催化剂 |
1.3.1 分子筛催化剂 |
1.3.1.1 ZSM-5分子筛 |
1.3.1.2 SAPO-34分子筛 |
1.3.1.3 SSZ-13分子筛 |
1.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2.1 γ-Al_2O_3的基本结构 |
1.3.2.2 γ-Al_2O_3的表面物种 |
1.3.3 杂多酸催化剂 |
1.4 乙醇转化制烯烃反应机理 |
1.4.1 乙醇脱水 |
1.4.2 ETH反应机理 |
1.5 酸性表征 |
1.6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1 核磁共振(NMR)简介 |
1.6.2 固体核磁共振(Solid-State NMR)简介 |
1.6.2.1 磁场中核自旋相互作用 |
1.6.2.2 塞曼相互作用(H_z) |
1.6.2.3 化学位移各向异性相互作用(H_(CSA)) |
1.6.2.4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H_(DD)) |
1.6.2.5 四极相互作用(H_Q) |
1.6.2.6 J-耦合相互作用(H_J) |
1.6.3 常用的固体NMR技术 |
1.6.3.1 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 |
1.6.3.2 交叉极化(Cross Polarization,CP) |
1.6.3.3 偶极去耦技术 |
1.6.3.4 偶极重耦技术 |
1.6.4 多相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原位固体NMR技术 |
1.6.4.1 间歇法 |
1.6.4.2 流动法 |
1.6.4.3 脉冲-终止反应器 |
1.6.4.4 原位固体NMR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分子筛催化剂表征 |
2.2.2 催化实验 |
2.2.3 气相色谱 |
2.2.4 H-ZSM-5上三乙基氧鎓离子(TEO)制备 |
2.2.5 固体NMR实验 |
2.2.6 DFT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EO中间体的观测 |
2.3.2 TEO的活性及中间体作用 |
2.3.3 通过TEO路径的乙烯生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制备 |
3.2.2 分子筛催化剂结构表征 |
3.2.3 乙醇催化反应实验 |
3.2.4 ~(13)C-丙酮及~(13)C-乙醇吸附样品的制备 |
3.2.5 固体NMR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PO-34分子筛结构表征 |
3.3.2 分子筛催化乙醇制乙烯反应评价 |
3.3.3 分子筛酸性表征 |
3.3.4 反应活性中间体的检测及转化 |
3.3.5 乙醇转化生成乙烯反应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位点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γ-Al_2O_3催化剂表征 |
4.2.2 催化反应实验 |
4.2.3 固体NMR实验 |
4.2.4 DFT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乙醇在γ-Al_2O_3上的脱水反应评价 |
4.3.2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活性位点的研究 |
4.3.3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分析、辨识与危险性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总体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LPG储罐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
2.1 风险评价相关术语 |
2.1.1 风险 |
2.1.2 风险评估 |
2.2 液化石油气储罐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灰色关联分析 |
2.2.3 熵权法 |
2.3 组合权重 |
2.3.1 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 |
2.3.2 灰色关联分析计算过程 |
第三章 评价方法的实例运算 |
3.1 工程实例及风险辨识评估体系 |
3.1.1 工程实例 |
3.1.2 风险辨识评估体系 |
3.2 固有风险评估过程 |
3.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2.2 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 |
3.2.3 综合评价 |
第四章 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毒性后果分析 |
4.1 泄漏扩散模型 |
4.1.1 泄漏模型 |
4.1.2 扩散模型 |
4.2 泄漏扩散的工程计算 |
4.2.1 工程实际情况 |
4.2.2 泄露扩散事故后果计算结果 |
4.3 泄露扩散仿真 |
4.3.1 MATLAB的应用 |
4.3.2 仿真过程及结果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液化石油气扩散爆炸后果 |
5.1 蒸汽云爆炸数学模型计算 |
5.1.1 数学模型 |
5.1.2 计算公式 |
5.1.3 计算结果 |
5.2 ALOHA事故危害范围仿真 |
5.2.1 仿真软件介绍 |
5.2.2 包含的模型举例 |
5.2.3 软件参数输入 |
5.2.4 工程应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W公司M生产线生产成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
1.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方法综述 |
2.1 生产流程概述 |
2.1.1 生产工艺流程的概念 |
2.1.2 生产工艺流程的组成 |
2.1.3 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 |
2.2 精益生产思想的发展 |
2.3 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 |
2.3.1 精益生产理论概述 |
2.3.2 精益生产方法概述 |
2.3.3 精益生产的应用 |
第3章 M生产线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3.1 W集团简介 |
3.2 M生产线生产现状 |
3.2.1 M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
3.2.2 理论产能与实际产能对比分析 |
3.2.3 主要损失点对成本现状的影响 |
3.3 M生产线成本问题分析 |
3.3.1 原料及三剂对成本影响分析 |
3.3.2 能耗对成本影响分析 |
3.3.3 人员对成本影响分析 |
3.3.4 设备维护对成本影响分析 |
3.3.5 三废处理成本 |
第4章 M生产线生产成本的改善方案设计 |
4.1 M生产线成本优化的必要性 |
4.2 M生产线成本优化工作小组构建 |
4.2.1 工作小组人员构成及分工 |
4.2.2 M生产线成本优化目标确定 |
4.3 M生产线成本优化方案制定 |
4.3.1 原料及三剂优化方案 |
4.3.2 能耗优化方案 |
4.3.3 生产管理优化方案 |
4.3.4 设备维护优化方案 |
4.3.5 三废处理优化方案 |
第5章 M生产线成本优化方案实施及评价 |
5.1 M生产线成本优化方案实施 |
5.1.1 工艺流程改造与调整实施 |
5.1.2 设备改造与调整实施 |
5.1.3 人员培训的实施 |
5.1.4 其他优化方案实施 |
5.2 M生产线成本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
5.2.1 方案实施后的绩效对比 |
5.2.2 总体改善后对成本优化的效果及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知识介绍——丙烯(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工型炼油厂反应基础与核心技术开发[J]. 聂红,魏晓丽,胡志海,李大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21(06)
- [2]石油化工罐区安全仪表系统的SIL验证[J]. 王丽君.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1(S1)
- [3]阻隔防爆材料对烷烃类气体爆炸自由基反应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4]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合成工艺的热危险性研究[D]. 邵英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5]A公司新建丙烷脱氢项目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与应对措施研究[D]. 胡程晟. 浙江大学, 2021
- [6]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动态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研究[D]. 王亚坤.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1
- [7]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8]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D]. 周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9]液化石油气储罐风险分析、辨识与危险性评估的研究[D]. 方文皓.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10]W公司M生产线生产成本优化研究[D]. 张硕磊.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