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闻明晶[1](2021)在《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干预》文中认为依恋是儿童与父母或其他直接监护人之间建立的深层的、坚固的、持续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影响幼儿的认知、语言、情绪情感、社会性和人格方面的发展。以往研究较多关注儿童的亲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和干预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由于工作忙等原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幼儿是由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的,这种由祖辈和父辈共同承担部分养育责任的家庭养育模式,即祖辈共同养育模式。祖辈在看护孙辈的过程中,孙辈与祖辈结成的持久、强烈和亲密的情感联结,即形成了祖孙依恋。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依恋和问题行为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及问题行为的特点,考察了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关系,探讨了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并使用《视频反馈提升父母积极养育和敏感规则干预(VIPP-SD)》进入家庭对祖父母的养育行为进行干预,试图找到解决减少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问题行为的有效干预方案。本研究包含五个研究:研究一通过整群随机取样选取432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检验《幼儿依恋关系量表》和《幼儿依恋量表》对祖父母的适用性程度。并使用这两个量表考察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特点,探讨幼儿的祖孙依恋的影响因素。研究二通过整群随机取样选取593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使用《祖辈共同养育状况调查表》和《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考察不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探讨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检出率和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三中首先选取63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使用《幼儿依恋行为分类卡片》考察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一致性,然后通过整群随机取样选取279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使用《幼儿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幼儿依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考察正常家庭中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和母子依恋的关系,探讨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四通过整群随机取样选取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265名幼儿作为研究被试,使用《幼儿依恋量表》、《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CBCL)》、《失望礼物范式》对幼儿的祖孙依恋、问题行为和情绪调节进行测量,考察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五选取有问题行为的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70名作为研究被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有幼儿32名,对照组有幼儿38名。使用《视频反馈提升父母积极养育和敏感规则干预(VIPP-SD)》进入家庭中对祖父母养育进行干预,考察这种干预方法对祖父母的适用性。本研究探讨VIPP-SD对提升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降低幼儿问题行为的有效性。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显着高于祖辈完全养育模式下的幼儿。相比周一到周五白天由祖辈养育的幼儿,周一到周五全天由祖辈养育的幼儿的逃避混乱型祖孙依恋水平更低。相比父母工作很忙的幼儿,父母外出打工幼儿的逃避混乱型祖孙依恋水平更高。(2)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外化问题行为显着高于内化问题行为的检出率。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焦虑/抑郁、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分数较低。随着祖辈生活压力的增大,幼儿的退缩行为越多。父母外出打工幼儿的退缩、焦虑/抑郁、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显着高于父母工作很忙的幼儿。(3)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父母依恋显着高于祖孙依恋的安全性水平。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父母依恋与祖孙依恋呈显着正相关,幼儿的父母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着负相关。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父母依恋正向预测幼儿的祖孙依恋,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父母依恋、祖孙依恋负向预测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4)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和情绪调节呈显着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与问题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幼儿的情绪调节与问题行为呈显着正相关。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负向预测幼儿的情绪调节,幼儿的情绪调节正向预测幼儿的问题行为,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负向预测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5)实验组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问题行为、退缩、体诉、焦虑/抑郁、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追踪测量之间均差异显着,对照组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问题行为、退缩、体诉、焦虑/抑郁、违纪行为、攻击性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追踪测量之间均差异不显着。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祖辈共同养育已经成为我国幼儿的主要养育模式之一,相比祖辈完全养育模式下的幼儿,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更高,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问题行为更少。(2)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水平越高,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越高,幼儿的母子依恋水平越高,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越少。(3)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越高,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越强,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越强,幼儿的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越少。(4)VIPP-SD适用于祖父母的干预研究。VIPP-SD可以有效提升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社交退缩、体诉、抑郁/焦虑、违纪行为、攻击性问题行为。
陆钫方[2](2021)在《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部分中学生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存在迟滞或有障碍等现象,对于其社会化将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社会性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研究较少,故而,本研究将对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进行现状及关系研究,并对家庭归属感与学校归属感进行干预研究。研究者选取云南省2所中学618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学生家庭归属感量表”、“学校归属感量表”、“中学生社会性发展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在初二、高一两个年级各选取15名被试进行团辅干预研究,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家庭归属感的特点: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在年级、父母文化程度、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氛围上呈现显着性差异,而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住校变量上无显着差异。(2)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在是否住校、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上具有显着差异,在性别变量、是否为独生子女变量上无显着差异。(3)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中学生社会性发展总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庭氛围、父母文化程度上具有显着差异,而在性别、是否独生、是否住校变量上无显着差异。(4)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三者关系研究发现: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三者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中学生家庭归属感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中学生学校归属感能够正向显着预测社会性发展;在家庭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之间学校归属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从家庭归属感和学校归属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出发,对初二与高一两个年级的学生分别进行家庭归属感和学校归属感的团辅干预,干预结果显示,所作干预通过提升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能够有效地提升其社会性发展水平,对比初二与高一的干预效果发现,初二年级的提升幅度较高。据此证明此次干预方案有效。在现状研究与干预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提升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钟磊[3](2021)在《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更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及防治的低效性,校园欺凌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机构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育难题。在此背景下,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前,已有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对校园欺凌的概念内涵、类型特点、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有益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前提与基础。但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产生与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深刻理解与有效防治需要多视角的解读以及多方力量的整合。因此,从多个角度,借助不同媒介,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全视角和全景式的透视与剖析,才能达成对其全面和全方位的深度解读。与此同时,随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各方的广泛关注,各种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题材被拍摄成电影,以此来反映现实,映射问题。此类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利用影像叙事的手段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再现,并在此过程中加入导演自身的思考,使其呈现出真实性、哲思性与娱乐性共存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影视教育,校园欺凌影像是具有艺术性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作品,校园欺凌影像又是具有教育意蕴的影视艺术。于此意义而言,校园欺凌影像有机结合了艺术与教育,为研究校园欺凌问题提供了有效媒介、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基于此,本研究立足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以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符号分析以及焦点小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作为研究媒介和载体的30部反映校园欺凌问题的青春题材电影进行分析与探讨,充分挖掘电影所具备的现实性特征与意义,并对电影反映现实的方式和手段、电影的情节内容、人物设置、人物形象在现实中的定位以及电影的拍摄技法进行分析、总结与共性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现实生活做类比,进而对现实中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影射、分析与研究,以深度挖掘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及意蕴。遵循此逻辑思路,在对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以及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进行分析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及教育反思。概括而言,核心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一章为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以及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以及格伯纳的“涵化理论”及其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第二章为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主要从人物形象、空间叙事和行为表达三个维度呈现影像中的校园欺凌景象;第三章为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重点从私人矛盾空间建构与社会关系不合理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样本电影影像叙事的推进;第四章为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主要从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以及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三个维度展现了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第五章为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主要从影视和教育两个维度分析探讨了校园欺凌影像呈现出的教育意蕴、思考与反省,具体包括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以及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等对策思考,以充分有效发挥校园欺凌影像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的教育价值及社会功用。结语部分主要从教化与规训、反思与批判两个维度对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意蕴、思考和反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蒙佳[4](2021)在《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因此反贫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近几年,教育反贫困作为一种新的反贫困理念和措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理论和实践也从不同角度证实了教育对贫困的遏制作用。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提升,也应当予以关注和重视。在低保家庭中由于父母的经济、文化水平的限制,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教养观念较为老旧、亲子沟通不足,教养方法简单等问题。由此使得低保家庭父母产生对自身家长角色的失望、对教养能力的否定、对处理家庭问题的焦虑、以及对孩子的愧疚感等负面评价和情绪,这些归结起来可评价为养育效能感较低。以往文献研究已揭示了:养育效能感低的父母可能会粗暴对待孩子或放任自流,从而造成孩子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上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利于家庭发展与和谐。基于此,本研究以W镇低保家庭为研究对象,将城镇低保家庭亲职教育作为切入点,以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模式为基础和框架,围绕亲职能力中父母教养观念、亲子沟通、亲子互动、亲子冲突、亲职压力等要素进行介入,探讨社会工作对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干预成效。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根据干预研究的操作步骤严格开展研究,运用英国国家文化委员会编制的《育儿自我效能感测量表》进行父母养育效能感的测量,使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两种方法,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评估干预成效。研究发现,实验前,干预组和对照组成员在父母养育效能感上具有一致性,两组为同质性小组。实验后,干预组的前后测数据发生显着正向变化,其中转变教养观念效能感、亲子沟通效能感、亲子互动效能感、冲突解决效能感、缓释压力效能感的前后测数据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而对照组的前后测数据有细微变化,正负向不明显,变化不显着。由此可知,社会工作对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干预是有积极影响的。本研究为低保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和养育效能感的干预研究提供经验的借鉴,除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手册,按计划开展小组活动,同时,在为低保家庭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时需协助服务对象应对创伤事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增能;对养育效能感的干预实践,需关注服务群体生活的社会环境差异,考虑本土化情境和因素,保证活动参与的有效性。
吴茵琪(Ngyanki)[5](2020)在《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分析比较香港和广州在校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探索香港与广州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两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提出进一步完善两地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提高预防心理危机工作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和香港3所综合院校1038名大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和中医五态人格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10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86%,其中香港450例(43.35%),广州588例(56.65%)。(1)按SCL-90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44例,占总数的32.00%,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9)。广州大学生中出现心理异常162例,占总数的27.55%,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大学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的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月收入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39)。(2)SCL-90因子得分显示,香港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未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精神因子、其它因子和总分均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得分大部分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偏执因子得分大部分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得分中,躯体化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因子高于与全国常模得分,人际关系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低于与全国常模得分(P<0.05)。(3)按自杀意念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66例,占总数的15.49%,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父母婚姻现状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不同家庭氛围的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州大学生中有自杀意念72例,占总数的12.37%,其中不同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香港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240例,占总数的53.33%,其中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性别、学院、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广州大学生中家庭关怀度障碍474例,占总数的80.61%,其中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氛围、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不同年级、学院、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现状、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按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太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4.02±4.93,香港大学生10.92±4.21;少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77±4.61,香港大学生13.81±4.60;阴阳和平得分中,广州大学生为8.51±2.21,香港大学生7.25±2.70,;少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16.84±3.05,香港大学生15.20±3.75;太阴得分中,广州大学生8.78±6.86,香港大学生9.41±6.15;经统计检验,广州与香港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太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中,香港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阳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广州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得分中,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太阴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中医五态人格得分。(6)在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影响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是香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44.818,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366,P=0.013)、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2.918,P=0.005)、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2.783,P=0.002)、年级(OR=2.611,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对本专业满意(OR=0.237,P<0.001)、性别(OR=0.294,P=0.001)、有宗教信仰(OR=0.465,P=0.022)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在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logistic模型中,单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家庭氛围、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是学生会干事、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有宗教信仰、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影响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级、性别、学院、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对本专业满意、曾补考和(或)留过级、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是否谈恋爱、恋爱受到别人干涉、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是广州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曾有服药或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OR=43.523,P<0.001)、目睹过父母暴力打斗情景(OR=36.141,P<0.001)、恋爱受到别人干涉(OR=11.730,P<0.001)、曾补考和(或)留过级(OR=4.093,P<0.001)、学院(OR=1.910,P<0.001)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年级(OR=0.504,P=0.008)、谈恋爱(OR=0.259,P<0.001)、性别(OR=0.151,P<0.001)、对本专业满意(OR=0.078,P<0.001)、每天上网时间>6小时(OR=0.073,P<0.001)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香港和广州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认知障碍、自卑、抑郁苦闷、家庭关怀度障碍、自杀意念等问题,且检出率较高。香港大学生在认知障碍、自卑感、忧郁苦闷心境等问题较广州大学生更为严重,同时香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比广州大学生更严重,若未得到良好开导,容易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在SCL-90心理状况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水平,但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正常水平。在中医五态人格得分方面,香港大学生性格较随和、沉着冷静、善于辨认是非、自我警惕性较强、不易患得患失、但进取心较差、抗打击能力弱,广州大学生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强、自我警惕性较低、稳定性较强、有奉献精神、但易盲信别人。家庭情绪氛围、个人经历、宗教信仰和个人不良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父母暴力打斗、恋爱受别人干涉和重大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训与宣教,合理引导大学生恋爱与情感依恋,鼓励父母采用关爱、和谐家庭情绪氛围与鼓励的教养方式,综合多途径、个性化、针对性的方式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陆烨[6](2020)在《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文中提出在当今中国,由祖辈协同父辈共同养育孙辈的“隔代教养”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类型的隔代教养方式打破了以父母为核心的家庭权力结构,也改变了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的教养方式、祖孙关系、祖孙互动行为等内容进行分析,以考察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此外,研究也根据实验干预的结果对隔代教养中祖辈的教养方式和祖孙互动行为提出了参考性建议。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两项研究(研究1和研究2),考察家庭结构及其他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其中,研究1以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的图形任务和多用途任务为测试材料对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做了测评,以自编的小学生隔代教养现状调查问卷采集了儿童的家庭环境信息,考察了隔代教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2同样以儿童的创造力得分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等因素为自变量,考察了核心家庭和三代家庭两种不同家庭结构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1的结果表明:隔代教养对儿童的创造力有负面影响。与没有祖父母的家庭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尤其是在祖父母为主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创造力较低。与女孩相比,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长大的男孩更有可能在创造力发展方面表现出劣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创造力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但这种优势主要反映在核心家庭中,三代同堂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优势并不明显。研究2的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教育期望均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相关。具体而言,母亲的宽容型教养、亲子关系的亲密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正相关,父亲的权威型教养、亲子关系的冲突性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负相关。第二部分包含3项研究,重点探讨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成人与父辈成人分别与儿童互动关系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其中,研究3旨在探索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过程中的差异,以及不同的互动方式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研究4聚焦于儿童对父辈、祖辈一般内隐态度和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研究5则从“控制性”的角度考察了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3的结果表明:祖辈和父辈分别与儿童互动之后,会影响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具体体现为:亲子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有显着提升;祖孙互动后,儿童在创造力任务上的表现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祖辈和父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差异:一是在提供给儿童的认知资源、人际资源方面,父母在互动中给予了儿童更多的认知资源和人际资源;二是在家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方面,祖辈比父辈在教养方式上更宽容(对儿童情感需求满足度更高)、更专制(对儿童的行为限制更多),祖孙关系的冲突性更高。研究4的结果表明:儿童对祖辈、父辈的内隐情感态度不同——儿童对父母更亲近、更积极,也认为父母更开放、更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内隐情感态度的差异与儿童的创造性基本没有关系。研究5的结果表明:祖辈的一般权力感与儿童的创造力之间有一定关系,具体体现为祖辈权力感越高,儿童在TTCT图形新颖性维度的得分越高。第三部分,旨在通过2项研究(研究6和研究7)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进行行为或心理方面的干预,探索祖辈行为或心理上的变化对儿童后续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其中,研究6主要针对祖辈与儿童的互动行为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干预,并对不同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检测不同干预方案的有效性。研究7,则通过提高祖辈权力感的方式,考察了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6的结果表明:三种干预方式对儿童创造力具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对照组中,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在2个指标(TTCT图形新颖性、AUT流畅性)上下降明显;认知干预组,祖孙互动前后儿童在各项创造力指标的得分上没有显着变化;情感干预组,祖孙互动后儿童的创造力表现有显着提高,主要体现在TTCT图形精致性和AUT流畅性2个指标上。研究7的结果表明:操纵祖父母的权力感可能会影响祖父母与孙辈的互动,进而影响孩子的创造性表现,具体体现为干预组儿童在AUT流畅性、七巧板新颖性上的得分比对照组更好。本研究结论对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祖辈如何在儿童创造力培养中发挥更大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艺[7](2020)在《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进展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养。父亲教养和母亲教养是家庭教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教养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比较普遍,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进,家庭教养模式的多元形态正在形成,父亲参与儿童教养逐渐成为常态。在美国,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十分丰富,无论是国家、地方政府还是社会机构、学校和家庭,都在不断为促进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而努力,进展态势良好;其中的诸多措施与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研究力图通过对美国推进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进展与实践进程予以客观阐述,对其中的某些实践经验予以归纳,并结合我国有关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现状予以比较分析与讨论;以此为基础,对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启示予以阐述。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家庭系统理论、依恋理论、父亲参与教养模型的分析入手,探讨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父亲参与儿童教养在美国的演变历程,扼要阐述美国不同时期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主要方式、途径及父亲在儿童教养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对美国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问题、成因及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作了分析与考察。第四部分阐述了当代美国促进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政策,鼓励父亲参与儿童教养;成立专门支持机构,保障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带动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转变父亲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儿童教养活动。第五部分论述了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包括:颁布法律法规,保障父亲育儿权利;设立专门机构,积极参与实践探究;开展亲子活动,开拓父亲参与途径;加强观念引领,促进父亲积极参与。
闫盼盼[8](2020)在《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及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登上“热搜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校园欺凌的发生给卷入者的学业、人际交往、人格形成等各个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作为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健康成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其中,研究表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校园欺凌产生抑制作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则相反,但并非所有生活在消极教养方式家庭中的个体都会出现欺凌行为。究其原因,又有众多学者发现共情能力强的个体较少产生校园欺凌。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共情各自对校园欺凌的影响,但很少发现共同探讨三者关系的研究,其中共情是否会起到中介作用仍不清楚。故本研究基于此,采用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对陕西省Y市四所中学的初一至初三年级,共计880名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共情能力以及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结合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校园欺凌、受欺凌行为整体较理论中值略低;家庭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为主;共情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校园欺凌行为分别在性别、年级、生源地、是否班干部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校园欺凌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上,初中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在拒绝、过度保护维度与校园欺凌显着正相关,在情感温暖维度与校园欺凌、受欺凌分别存在显着负相关。(4)校园欺凌与共情之间的关系上,初中生校园欺凌、受欺凌行为与共情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5)家庭教养方式与共情之间的关系上,父母亲拒绝与共情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父母亲情感温暖与共情存在显着正相关,但父母亲过度保护仅与观点采择存在显着的负相关。(6)家庭教养方式和共情对校园欺凌的预测方面,父母亲情感温暖、共情总分能负向预测校园欺凌、受欺凌且存在显着的差异,父母亲情感温暖与母亲过度保护能正向预测共情,父亲拒绝能够负向预测共情。(7)共情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校园欺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李宜[9](2020)在《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研究 ——兼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的完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媒体屡屡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罪错案件事实上暴露我国在干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方面的困境,诸如干预范围狭窄;责令严加管教、送至专门学校、收容教养等干预措施实际效果不佳;干预措施具有明显惩戒色彩等。此次公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干预范围,但是仍具有干预漏洞,急需加以完善。为了摆脱这些困境,探寻我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的解困出路便提上了日程。从理论上看,未成年人实施罪错行为有其特殊性,包括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和行为规律的特殊性。身心上,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差异,生理上如大脑皮层、情绪处理机制、激素等,心理上如对同伴影响的敏感性、对风险和未来的态度、自我管理能力等。行为上,未成年人具有渐进性、可矫治性和标签敏感性。从域外各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探索经验上看,罪错行为干预出现“前延后伸”的现象。以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为重心,并建立教育矫治、以教代刑的分级干预措施体系。根据未成年人心智的特殊性和借鉴域外探索经验,我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应当以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为重心,建立分级干预措施体系。明确以临界预防和再犯预防为重心的干预范围,将一般预防的内容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移除。未成年人的罪错行为可以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触刑行为和犯罪行为。不良行为应针对性采取监护人严加管教、学校惩戒、社工矫治等干预措施。严重不良行为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主要特征,可以选择采取社会服务令、社会观护、送至专门学校和强制亲职教育。触刑行为以违反刑法规范,却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为特征,可以在严重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重构收容教养制度,引入恶意补足年龄制度。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逐步过渡到实施以教代刑的干预措施,纳入到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体系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应当增加“触刑行为的矫治”和“对犯罪行为的矫治”章节,将触刑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干预措施统一规定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当中,建立起除非个别严重犯罪,以教代刑、重视后期帮教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体系。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体系,同时也需要从一般预防的视角,建立起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的配套机制。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从宏观系统上看应当完善儿童福利和国家监护制度,中观系统上加强社会支持和学校保护,微观上完善家庭教育和同伴影响,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的配套机制。
韩婷芷[10](2020)在《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事件的高发期。本研究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研究,厘清了校园欺凌的内涵、类型及其角色划分等概念,走访了四所不同类型的初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了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本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以期探寻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在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中发现,当前初中生校园欺凌问题严重,欺凌行为具有普遍性。在校园欺凌的教育干预研究中,本研究设计了十个课时的校园欺凌团体课程针对初中生实施团体教育干预。为保证干预效果,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级,并对其进行了前测分析,并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实验班开展教育干预课程,在干预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后测。在进行团体教育干预的同时,本研究针对实验班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欺凌者,希望通过对不同类型欺凌者实施个别教育干预辅导,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研究认为: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持续性、反复性、伤害性,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中的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的是有效的。采用团体教育干预和个别教育干预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进行治理有利于改善当前校园欺凌的现状。根据研究,提出的建议为: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需要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的共同努力,各个主体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协同合作,形成多元合作的联动共治机制。在个体层面,要从欺凌者、受欺凌者、旁观者这三大角色主体着手,促进初中生个体意识及行为的转化;在家庭层面,家长需要教育明确职责、转变传统观念,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在学校层面,学校要在健全欺凌治理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开展道德教育上下功夫,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在社会层面,社会不同部门、组织、团队应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欺凌治理方式。
二、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祖辈共同养育 |
1.1.1 祖辈共同养育的含义 |
1.1.2 祖辈养育产生的原因 |
1.1.3 祖辈共同养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
1.1.4 影响祖辈养育质量的因素 |
1.1.5 改善祖辈养育质量的措施 |
1.2 幼儿的祖孙依恋 |
1.2.1 依恋的含义 |
1.2.2 祖孙依恋的含义 |
1.2.3 依恋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
1.2.4 幼儿依恋的测量 |
1.3 幼儿的情绪调节 |
1.3.1 情绪调节的含义 |
1.3.2 幼儿情绪调节的特点 |
1.3.3 幼儿情绪调节的测量 |
1.4 幼儿的问题行为 |
1.4.1 问题行为的含义 |
1.4.2 幼儿问题行为的发展特点 |
1.4.3 幼儿问题行为的测量 |
1.4.4 祖辈共同养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消极影响 |
1.4.5 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 |
1.5 理论基础 |
1.5.1 依恋理论 |
1.5.2 生态系统理论 |
1.5.3 家庭系统理论 |
1.6 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1.6.1 依恋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1.6.2 依恋和情绪调节的关系 |
1.6.3 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1.6.4 情绪调节是依恋对问题行为影响的中介变量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1.1 缺少我国正常家庭中幼儿的祖孙依恋特点的研究 |
2.1.2 祖辈参与养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分歧 |
2.1.3 幼儿的祖孙依恋和母子依恋的关系不明确,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
2.1.4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路径有待研究 |
2.1.5 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形式、对象和内容有待完善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2.4 研究创新之处 |
2.4.1 研究理论的创新之处 |
2.4.2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
3 研究一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特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被试 |
3.3.2 研究工具 |
3.3.3 研究程序 |
3.3.4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幼儿养育的基本情况 |
3.4.2 养育模式和幼儿祖孙依恋的关系 |
3.4.3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祖孙依恋类型的分布 |
3.4.4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和祖辈养育时间的关系 |
3.4.5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和祖辈养育原因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已经成为现有家庭主要的养育模式之一 |
3.5.2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中女性祖辈养育幼儿的数量多于男性祖辈 |
3.5.3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祖孙依恋的影响因素 |
3.6 结论 |
4 研究二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特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 |
4.3.2 研究工具 |
4.3.3 研究程序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检出率 |
4.4.2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检出率 |
4.4.3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4.5 讨论 |
4.5.1 幼儿问题行为的现状 |
4.5.2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现状 |
4.5.3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4.6 结论 |
5 研究三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关系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被试 |
5.3.2 研究工具 |
5.3.3 研究程序 |
5.3.4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4.2 幼儿的母子依恋和祖孙依恋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分析 |
5.4.3 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分维度的相关分析 |
5.4.4 幼儿的母子依恋对幼儿祖孙依恋的回归分析 |
5.4.5 幼儿的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
5.4.6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
5.5 讨论 |
5.5.1 幼儿的母子依恋显着高于祖孙依恋的安全型依恋水平 |
5.5.2 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相关 |
5.5.3 幼儿的母子依恋对祖孙依恋的预测作用 |
5.5.4 幼儿的母子依恋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 |
5.5.5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 |
5.6 结论 |
6 研究四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假设 |
6.3 研究方法 |
6.3.1 被试 |
6.3.2 研究工具 |
6.3.3 研究程序 |
6.3.4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 |
6.4.2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情绪调节的回归分析 |
6.4.3 幼儿的情绪调节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
6.4.4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 |
6.5 讨论 |
6.5.1 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6.5.2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情绪调节的预测作用 |
6.5.3 幼儿的情绪调节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 |
6.5.4 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 |
6.6 结论 |
7 研究五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假设 |
7.3 研究方法 |
7.3.1 被试 |
7.3.2 研究工具 |
7.3.3 研究程序 |
7.3.4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三次测量 |
7.4.2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祖孙依恋的三次测量 |
7.4.3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情绪调节的三次测量 |
7.5 讨论 |
7.5.1 VIPP-SD对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效果 |
7.5.2 VIPP-SD对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祖孙依恋的干预效果 |
7.5.3 VIPP-SD对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情绪调节的干预效果 |
7.6 结论 |
8 总讨论 |
8.1 祖辈共同养育模式成为主要的家庭养育模式,更有利于幼儿成长 |
8.2 幼儿的祖孙依恋和祖辈养育时间、祖辈养育原因的关系 |
8.3 幼儿的问题行为和祖辈生活压力、祖辈养育原因、家庭氛围的关系 |
8.4 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8.5 幼儿的祖孙依恋、情绪调节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
8.6 VIPP-SD可以有效减少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问题行为 |
8.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家庭归属感的研究综述 |
1.2.2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综述 |
1.2.3 社会性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4 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 |
1.2.5 针对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的干预研究综述 |
1.2.6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选题意义 |
第2章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假设 |
2.1.3 研究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及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研究 |
2.2.2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
2.3 讨论 |
2.3.1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的特点分析 |
2.3.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分析 |
2.3.3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分析 |
2.3.4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分析 |
2.4 研究结论 |
第3章 通过干预家庭归属感和学校归属感促进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
3.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提升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团体辅导方案 |
3.2 研究结果 |
3.2.1 初二年级通过对家庭归属感与学校归属感的干预提升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分析 |
3.2.2 高一年级通过对家庭归属感与学校归属感的干预提升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分析 |
3.2.3 初二干预组与高一干预组社会性发展水平提升幅度的比较 |
3.3 讨论 |
3.3.1 团辅干预对中学生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的作用 |
3.3.2 团辅干预对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
3.4 研究结论 |
第4章 教育建议与展望 |
4.1 中学生家庭归属感现状的教育建议 |
4.1.1 家庭层面 |
4.1.2 学校层面 |
4.2 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的教育建议 |
4.2.1 家庭层面 |
4.2.2 学校层面 |
4.3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现状的教育建议 |
4.3.1 家庭层面 |
4.3.2 学校层面 |
4.4 通过提升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促进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建议 |
4.5 不足与展望 |
4.5.1 研究不足 |
4.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校园欺凌现象的普遍性 |
(二)校园欺凌后果的高危害性和严重性 |
(三)校园欺凌影像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媒介和全新载体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文献综述 |
(一)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 |
(二)关于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样本选取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吉尔·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理论 |
(一)“运动-影像”理论 |
(二)“时间-影像”理论 |
(三)德勒兹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中的适切性 |
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 |
(一)微观权力理论的提出 |
(二)微观权力形式的演变 |
(三)微观权力的表现形式:规训与惩罚 |
(四)微观权力的运作方式 |
(五)规训与惩罚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三、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群体”概念 |
(一)心理群体的特征 |
(二)“心理群体”概念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四、格伯纳的“涵化理论” |
(一)大众传媒与“社会学习” |
(二)电影与大众教育 |
(三)“涵化理论”运用于校园欺凌研究的适切性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 |
一、人物形象 |
(一)冲动的欺凌者 |
(二)委屈的被欺凌者 |
(三)沉默的大多数 |
(四)为人师表的焦虑 |
二、空间叙事 |
(一)躁动的班级教室 |
(二)被冷落的校园角落 |
(三)并不宁静的教师办公室 |
三、行为表达 |
(一)冲突中的言语 |
(二)冲突中的肢体动作 |
(三)潜在的网络行动 |
第三章 校园欺凌影像的叙事动机 |
一、私人矛盾空间建构 |
(一)心理冲突 |
(二)物理空间 |
二、权力关系不合理 |
(一)社会位阶与身份焦虑 |
(二)性别关系 |
(三)叙事线索 |
第四章 影像呈现的校园欺凌成因 |
一、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
(一)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在样本电影中的表现 |
(二)学校教育制度严苛的影响 |
(三)学校教育制度压抑学生现实诉求的影像分析 |
二、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扭曲 |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
(二)家庭教育的滥用 |
(三)家庭教育的过度 |
三、社会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
(一)社区教育工作的关注度不足 |
(二)网络的误导与激化 |
(三)社会刻板成见 |
第五章 校园欺凌影像呈现的教育反思 |
一、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一)什么是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二)为什么要充分尊重校园欺凌事件的真实性 |
(三)如何充分尊重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性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的立场与观点 |
(一)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主体 |
(二)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方法 |
(三)准确把握校园欺凌影像立场与观点的意义 |
三、有效阐释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与化解机制 |
(一)校园欺凌事件的生成 |
(二)校园欺凌事件的化解 |
(三)校园欺凌生成与化解机制的现实应用 |
四、主动凸显主体关注与人文关怀 |
(一)关怀被欺凌者的现实处境 |
(二)抱有真诚的教育关注 |
(三)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镇低保家庭亲职教育的研究 |
1.4.2 国内外关于养育效能感的研究 |
1.4.3 亲职能力与养育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
1.4.4 研究评述 |
1.5 理论视角与核心概念 |
1.5.1 理论基础 |
1.5.2 核心概念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确定 |
1.6.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1.6.3 资料收集的方法 |
1.6.4 资料分析的方法 |
1.6.5 研究伦理 |
1.7 研究思路与干预思路 |
1.7.1 研究思路 |
1.7.2 干预思路 |
第2章 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干预设计 |
2.1 需求评估 |
2.1.1 W镇低保家庭亲职教育现状 |
2.1.2 W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分析 |
2.1.3 需求分析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假设 |
2.2.2 研究的变量 |
2.2.3 研究变量的测量 |
2.3 小组干预服务方案设计 |
2.3.1 小组干预问题 |
2.3.2 小组干预目标 |
2.3.3 小组干预具体活动 |
第3章 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干预过程分析 |
3.1 计划阶段——活动准备 |
3.1.1 招募成员构成小组 |
3.1.2 链接资源 |
3.1.3 场地和物资准备 |
3.2 开始阶段——建立关系 |
3.2.1 促进相互认识 |
3.2.2 明确小组内容和目标 |
3.2.3 制定小组契约 |
3.2.4 融洽小组氛围 |
3.3 中间阶段——开展活动 |
3.3.1 重识自我与孩子 |
3.3.2 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
3.3.3 有效亲子沟通技巧学习 |
3.3.4 策划家庭活动,增强亲子互动的技巧 |
3.3.5 处理亲子冲突方法学习 |
3.3.6 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 |
3.4 结束阶段——总结活动成果 |
3.4.1 巩固小组所学 |
3.4.2 处理离别情绪 |
第4章 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干预成效分析 |
4.1 干预成效定量分析 |
4.1.1 干预组和对照组前测结果的等价性分析 |
4.1.2 干预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分析 |
4.1.3 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比较结果分析 |
4.2 干预成效定性分析 |
4.2.1 教养态度更为积极 |
4.2.2 亲子沟通更加畅通 |
4.2.3 亲子关系愈加和睦 |
4.2.4 亲子冲突有效处理 |
4.2.5 亲职压力得以缓解 |
4.3 小组活动满意度 |
4.3.1 对小组活动安排的评价 |
4.3.2 对小组活动氛围的评价 |
4.3.3 参与小组活动自我评价 |
4.4 产生成效的原因分析 |
4.4.1 产生成效的直接原因分析 |
4.4.2 产生成效的间接原因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讨论 |
5.2.1 父母养育效能感的概念操作化 |
5.2.2 养育效能感量表的适用性 |
5.2.3 社会工作选择性干预的考量 |
5.3 相关建议 |
5.3.1 合理运用父母效能系统训练模式 |
5.3.2 多层次为低保家庭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
5.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4.1 研究创新 |
5.4.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城镇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小组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
(5)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调查方法与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内容与工具 |
2.4 研究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1.1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1.2 香港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1.3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1.4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1.5 香港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1.6 香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
3.2.1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人口学资料 |
3.2.2 广州高校大学生SCL-90 测评结果 |
3.2.3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情况 |
3.2.4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家庭关怀度情况 |
3.2.5 广州高校大学生的中医五态人格测评情况 |
3.2.6 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 |
3.3.1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人口学资料的比较 |
3.3.2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情况的比较 |
3.3.4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家庭关怀度的比较 |
3.3.5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中医五态人格比较 |
3.3.6 香港与广州高校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4.1 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2 造成两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及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4.3.1 中医五态人格的认识 |
4.3.2 两地大学生在中医五态人格量表测评方面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建议 |
5.1 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
5.2 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
5.3 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
5.4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国德育文化教育相结合 |
5.5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英文缩略词 |
个人学习经历 |
致谢 |
综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
1 创造力理论 |
1.1 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 |
1.2 创造力成分模型 |
1.3 创造力系统理论 |
1.4 创造力投资理论 |
1.5 创造力发展理论 |
1.6 社会文化模型与理论 |
2 家庭因素影响儿童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 资本的代际传递理论 |
2.2 家庭资源投资理论 |
3 隔代教养研究述评 |
3.1 隔代教养的概念 |
3.2 隔代教养的研究现状 |
3.3 隔代教养背景下的家庭资本转移与家庭资源投资 |
4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4.1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本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家庭结构等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1 研究1家庭结构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1.1 引言 |
1.2 研究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2 研究2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儿童对祖辈/父辈互动方式和内隐态度的差异,及祖辈权力感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 研究3 父辈、祖辈与儿童互动方式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4 研究4 儿童对父辈和祖辈的一般内隐态度、创造力内隐态度的差异比较及其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5 研究5 祖辈一般权力感与儿童创造力表现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祖辈互动方式、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 研究6 祖辈互动方式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7 研究7 祖辈权力感变化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3 结果 |
7.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讨论与结论 |
1 总讨论 |
1.1 研究小结 |
1.2 祖辈教养方式、互动行为影响儿童创造力表现的路径分析 |
1.3 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祖辈参与儿童教养的建议 |
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3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父母权威问卷 |
附录2-亲子关系量表(祖孙关系量表) |
附录3-TTCT图形补全任务举例 |
附录4-AUT多用途任务举例 |
附录5-研究3视频文本转录举例 |
附录6-研究5一般权力感量表 |
附录7-研究6Insight顿悟任务举例 |
附录8-研究6故事生成任务案例 |
附录9-研究7七巧板作品案例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进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父亲缺位 |
2.父亲参与儿童教养 |
(三)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国内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 |
2.国外关于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研究 |
(四)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历史研究法 |
2.文献分析法 |
3.比较分析法 |
一、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主要理论基础 |
(一)家庭系统理论 |
(二)依恋理论 |
(三)父亲参与教养模型 |
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在美国的演变历程 |
(一)16世纪末—18世纪末:道德监督者 |
(二)18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经济提供者 |
(三)20世纪20年代—20世纪70年代:性别角色模范 |
(四)20世纪70年代至今:负责任的父亲 |
三、美国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现状 |
(一)美国父亲参与儿童教养问题的形势严峻 |
(二)美国父亲参与儿童教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
1.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家庭教养中父亲教养缺位 |
2.监禁现象增加导致家庭教养中父亲教养缺位 |
3.不断增加的家庭经济压力导致父亲参与儿童教养不足 |
4.父亲参与儿童教养意识不足导致教养技能缺乏 |
(三)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相关问题产生的影响 |
1.父亲缺位导致儿童遭受虐待或被忽视的风险增加 |
2.父亲教养参与不足对儿童的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
3.父亲教养参与不足导致儿童问题行为增加 |
四、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主要措施 |
(一)完善法律法规政策,鼓励父亲参与儿童教养 |
1.国家提出倡议,制定相关法律 |
2.增加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工作 |
3.地方响应号召,成立州委员会 |
(二)成立专门支持机构,保障父亲参与儿童教养 |
1.以理论实践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机构 |
2.以内容充实为特征的父职培训机构 |
3.以从业人员培训为内核的职业培训机构 |
4.以提供父职培训资源为主的综合性机构 |
(三)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带动父亲参与儿童教养 |
1.以学校为载体的父亲参与活动 |
2.以社区为阵地的父亲育儿小组 |
(四)转变父亲参与意识,积极参与儿童教养活动 |
1.重新审视父亲角色,平衡社会角色分配 |
2.协调家庭关系,父母共同教养 |
3.参加父职培训,丰富知识技巧 |
五、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经验之于我国的启示 |
(一)颁布法律法规,保障父亲育儿权利 |
1.完善福利政策 |
2.扩大财政拨款投入 |
3.设置各级行政机构和服务机构 |
(二)设立专门机构,积极参与实践研究 |
1.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加快理论实践研究 |
2.规范父职培训体系,改革培训课程内容 |
(三)开展亲子活动,拓展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途径 |
1.学校组织亲子活动 |
2.组建社区父亲团体 |
(四)加强观念引领,促进父亲积极参与儿童教养 |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父亲参与教养的意识 |
2.平衡社会角色,实现父母双方共同参与教养 |
3.端正教养态度,提升父亲参与教养的效果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及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校园欺凌的研究概述 |
1.2.2 共情的研究概述 |
1.2.3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概述 |
1.2.4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共情、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综述 |
1.2.5 以往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方法 |
2.4.1 研究对象 |
2.4.2 研究工具 |
2.4.3 施测过程 |
2.4.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2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结果 |
3.2.1 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的整体情况 |
3.2.2 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情况的人口学特点 |
3.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调查结果 |
3.3.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整体情况 |
3.3.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4 初中生共情的现状调查结果 |
3.4.1 初中生共情的整体情况 |
3.4.2 初中生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3.5 初中生校园欺凌、家庭教养方式、共情之间的相关关系 |
3.5.1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关系 |
3.5.2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共情之间的相关关系 |
3.5.3 初中生家庭教养与共情之间的相关关系 |
3.6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对校园欺凌的回归分析 |
3.6.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对校园欺凌的回归分析 |
3.6.2 初中生共情对校园欺凌的回归分析 |
3.6.3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共情的回归分析 |
3.7 初中生共情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 |
3.7.1 共情总分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 |
3.7.2 共情总分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受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1.1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的整体情况分析 |
4.1.2 初中生校园欺凌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2.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整体情况分析 |
4.2.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3 初中生共情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4.3.1 初中生共情的整体情况分析 |
4.3.2 初中生共情能力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4.4 初中生校园欺凌、家庭教养方式、共情之间的相关分析 |
4.4.1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分析 |
4.4.2 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共情之间的相关分析 |
4.4.3 初中生家庭教养与共情之间的相关分析 |
4.5 初中生共情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中介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反思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育建议 |
5.2.1 学生层面 |
5.2.2 家庭层面 |
5.2.3 学校层面 |
5.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研究 ——兼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概念界定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的困境 |
第一节 干预范围狭窄 |
一、干预规定范围模糊 |
二、实践中被进一步缩小 |
第二节 适用的干预措施陷入发展困境 |
一、责令严加管教效果有限 |
二、专门学校举步维艰 |
三、收容教养名存实亡 |
第三节 干预措施具有明显惩罚色彩 |
一、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 |
二、刑事司法的报应主义刑罚 |
第二章 探寻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的解困出路 |
第一节 理论视角:未成年人的特殊性 |
一、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 |
二、未成年人行为规律具有特殊性 |
第二节 实践视角: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域外探索经验 |
一、干预范围以临界预防与再犯预防为重心 |
二、设置教育矫治的分级干预措施 |
第三章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的探索方向 |
第一节 干预范围: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分级建议 |
一、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划分标准 |
二、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类 |
第二节 干预方式:分级干预的措施设计 |
一、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 |
二、严重不良行为的干预措施 |
三、触刑行为的干预措施 |
四、犯罪行为的干预措施 |
第四章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的配套改革 |
第一节 宏观系统,健全儿童福利和国家监护 |
一、儿童福利 |
二、国家监护 |
第二节 中观系统,完善社会支持和学校保护 |
一、社会支持 |
二、学校保护 |
第三节 微观系统,完善家庭教育与同辈影响 |
一、家庭教育 |
二、同伴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恶性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 |
(二)校园欺凌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
(三)暴力欺凌行为影响学生成长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综述 |
(二)校园欺凌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
(三)国外校园欺凌治理成功经验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 |
(一)问卷法 |
(二)个案法 |
(三)访谈法 |
五、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校园欺凌研究的学理基础 |
一、校园欺凌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一)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 |
(二)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 |
(三)校园欺凌的类型分辨 |
(四)校园欺凌的角色划分 |
二、校园欺凌的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习理论 |
(二)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四)挫折—侵犯理论 |
第三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
一、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调查 |
(一)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二)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三)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的人口学分析 |
(四)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小结 |
二、基于校园欺凌现状的归因 |
(一)个体角色认知的偏差 |
(二)家校教育观念的舛误 |
(三)社会失范控制的弱化 |
第四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团体教育干预 |
一、团体教育干预对象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二、干预课程设计及教学评价 |
(一)教学设计:欺凌知多少(认识校园欺凌) |
(二)教学设计:欺凌心理剧(模拟欺凌情境) |
(三)教学设计:友爱一家人(建立同伴信任) |
(四)教学设计:心有千千结(调节不良情绪) |
(五)教学设计:优点大轰炸(学会赞美他人) |
(六)教学设计:网络安全课(拒绝网络欺凌) |
(七)教学设计:还是好朋友(化解人际冲突) |
(八)教学设计:系列演讲赛(告别校园欺凌) |
三、团体教育干预实施过程小结 |
(一)认知欺凌 |
(二)体验欺凌 |
(三)预防欺凌 |
(四)告别欺凌 |
四、干预后测及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个别教育干预 |
一、误入歧途的“熊猫”(顽固欺凌者S1)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介入过程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二、渴求认同的“豹子”(正义欺凌者S2)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介入过程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三、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双重身份者S3) |
(一)个案基本情况 |
(二)个案过程介入 |
(三)案例总结分析 |
第六章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教育方略 |
一、个体转变:深化主体认知、优化应对策略 |
(一)欺凌者的干预对策 |
(二)受欺凌者干预对策 |
(三)旁观者的干预对策 |
二、家庭关注:落实监护职责、营造优良家风 |
(一)明确家庭教育职责 |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三)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
三、学校行动:强化道德教育、全面实施干预 |
(一)健全欺凌治理机制 |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三)坚持开展道德教育 |
四、社会支持:健全法律机制、形成各方合力 |
(一)保障欺凌有法可依 |
(二)肃清不良文化传播 |
(三)创新欺凌治理方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欺凌行为问卷(中学版) |
附录2: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4: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家庭暴力青年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祖辈共同养育模式下幼儿的祖孙依恋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干预[D]. 闻明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学校归属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陆钫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校园欺凌的影像呈现及教育反思 ——基于我国三十部青春题材电影的分析[D]. 钟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城镇低保家庭父母养育效能感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 蒙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粤港两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其比较研究[D]. 吴茵琪(Ngyank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隔代教养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D]. 陆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美国推行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进展及启示[D]. 张艺.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共情及校园欺凌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闫盼盼.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研究 ——兼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的完善[D]. 李宜.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10]初中生校园欺凌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 韩婷芷.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