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工棋,张明祥,雷光春[1](2020)在《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文中提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母亲河,是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切实保护好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湿地总面积为391万ha,其中80.4%分布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仅12.5%和7.1%。黄河流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和中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的关键栖息地,一些迁徙水鸟最关键的栖息地均分布在黄河流域,如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白鹤(G. leucogeranus)、丹顶鹤(G. japonensis)、斑头雁(Anser indicus)、大鸨(Otis tard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大天鹅(Cygnus cygnus)、疣鼻天鹅(C. olor)、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等。尽管黄河流域湿地提供的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但维持着全国12%的人口饮水安全和15%的耕地用水,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高。截至2017年底,黄河流域已建立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地230处,其中国家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68处、国家湿地公园145处、省级湿地公园6处,湿地保护率达到65%,高于我国湿地保护53%的平均水平。然而,流域尺度现有水鸟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污染、栖息地丧失等。为此,我们提出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地体系、开展濒危候鸟栖息地修复和强化黄河流域综合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等建议。
刘峰[2](2015)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湿地污染、退化、生态修复和保护等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黄河三角洲湿地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生态敏感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已存在湿地污染、退化和生态功能下降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系统退化特征与过程分析、系统退化评价、以及芦苇湿地修复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黄河三角洲湿地淡水区域水质轻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TN)、总磷(TP)、石油烃、汞(Hg)、氨氮(NH4+-N)等;黄河干流与静态水域污染较轻,以广利河、挑河、神仙沟、小岛河、孤东油田排涝沟、潮河为代表的支流水体污染较重:湿地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较为明显,陆源输入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无机氮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表层沉积物受到氮污染及轻微的磷污染,重金属污染总体属于中度水平,Hg和镉(Cd)是潜在污染风险源,石油烃和多聚联苯(PCBs)存在点源污染威胁;湿地渔业资源生物受到铅(Pb)和铬(Cr)的污染,污染超标率均为100%。2、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与评价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特征与功能现状分析,从物理、生物和化学三方面研究其退化过程。物理方面表现为:自然湿地面积锐减,景观多样性水平下降;生物方面表现为: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量和生产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化学方面表现为:湿地水土、生物体污染与土壤盐渍化。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湿地退化指标体系,基于PSR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呈现出整体退化的趋势,退化等级为轻微退化。农业围垦、陆源污染、石油工业开发、黄河断流、海岸侵蚀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湿地资源利用过度、生物入侵、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3、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芦苇湿地净化的初步研究以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芦苇湿地、神仙沟流域人工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黄河调水调沙来水、人工提取神仙沟来水,进行芦苇湿地生态修复与污染物净化研究。结果发现,天然芦苇湿地总氮、氨氮、硝态氮、总磷、磷酸盐去除效率分别为24.495、13.190、2.238、0.824、0.353 mg/(m2·d),据此估算,每年灌期保护区大约可以去除总氮138.7 t、总磷4.7 t、氨氮74.7 t、硝态氮12.7 t;人工芦苇湿地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去除速率分别为42.42、0.786、78.793 mg/(m2·d),人工湿地去除效率显着高于天然湿地。生态补水、污染防控和保护区建设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湿地修复途径。
张晓娟[3](2013)在《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完善全国沿海经济布局,国家于2009年11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国家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4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其中黄河三角洲的发展作为重要的增长极明确提出,这些都是黄河三角洲加快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保护研究。本论文科学问题的提出缘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退化湿地现状不容乐观,经过近些年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成果可见,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生态赤字依旧甚大,特别是在蓝黄经济的背景下,必须认识到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新结构危机”并不是传统产业失衡,而是生态环境资源必将会成为制约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严重供给“瓶颈”,因此需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的基础上考虑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之路,论文基于此对多年黄河三角洲修复研究进度的再分析,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研究社会经济因子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给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成果:1.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以此为基础对各产业战略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与未来各产业和谐发展的思考。2.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的研究显示,社会经济价值(主要是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主要是调节和支持功能)所占比例相当,因此要在湿地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取得平衡,不能简单追求其物质的直接价值。3.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本文制定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归一化后各指标排序的结果表明:在表征压力的指标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污水处理率、人类活动强度、湿地自然灾害等人为因子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在表征状态的指标中,湿地的水质、土壤污染和湿地退化率指标占有了较高的权重;在响应指标中,政策法规执行力度和环保在生产投资比例权重较高,也表示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中,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和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力度。4.在对东营市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和研究中,通过对2005-2010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生态赤字(盈余)的计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5年到2010年,生态赤字与生态压力指数达到最高水平,逐年增加的生态赤字与生态压力指数表明,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东营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5.通过对2000-2010年间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压力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表明:万元GDP生态足迹自2005年开始呈略微下降趋势,在此研究时间段,资源利用效率略有提高,对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是稳中略降,但生产活动中还应进一步提高资源转化效率;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的上升主要来自于生态足迹的提高,未来只有通过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增加土地类型利用的多样化,提升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6.在对生态足迹模型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中,选取了GDP、人口比例等9个因子为解释变量,生态足迹为被解释变量,进行了主成分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2000-2010年东营市的生态足迹大小与其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具有强烈的驱动作用,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应举措。7.在湿地法制建设方面,通过多方案例和实地调查,在引入非政府监督机制、实行“一区一法”、解决滩涂权属、推进立法的生态化等方面做了可操作性比较强的探讨研究。
刘志杰[4](2013)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区域分异及演化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发育典型,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尤其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但对整个黄河三角洲的综合性研究,特别是从区域分异角度的研究尚未见到。黄河尾闾的频繁改道形成不同的滨海湿地发育环境,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发育条件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特征和演化机制,本文选取古代区、废弃区和河口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从湿地环境特征、生物多样性景观格局等方面,综合运用遥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域分异特征及演化规律,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地貌是湿地发育演化的基础,河口区、废弃区和古代区分别代表了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化的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海岸动态特征差异明显。河口区是演化的发育期,受河流和海洋动力作用,1986~2010年,净造陆面积32.24km2,年均淤进1.33km2/a,整体处于弱淤进状态;废弃区是演化的调整期,陆源物质基本断绝,水动力以波浪为主,侵蚀地貌特征明显,1986~2010年,净蚀退面积63.81km2,年均蚀退2.63km2/a;古代区是成熟期,在浪和流的共同作用下,潮滩发育典型,岸线平直,整体以弱侵蚀为主,1987~2010年,净蚀退面积为1.78km2,年均蚀退0.08km2/a。(2)沉积物粒度和环境化学特征区域分异明显。河口区物质组成最细,平均粒径为7.59Φ,分选最差,重金属含量高;废弃区物质较细,平均粒径为6.60Φ,分选较差,呈单峰分布,重金属含量低,油类污染最严重;古代区物质组分变粗,平均粒径为6.16Φ,分选较好,粒度分布分带特征明显,重金属和油类含量较高。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总体质量状况良好,个别站位Zn、Cr和油类超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和二类标准。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处于低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低。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均值古代区最高,河口区次之,废弃区最低。Cr和Cd分别是区域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3)调查分析表明,底栖生物种类近30年来明显减少。2005年和2007年秋季黄河三角洲潮滩湿地底栖生物鉴定64种,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等。种类组成和密度分布不均,废弃区最高有38种,古代区有26种,河口区最少为22种。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值为河口区>废弃区>古代区;多样性指数为古代区(2.04)>废弃区(1.19)>河口区(1.05)。(4)三个区域的植被物种多样性以古代区最高,但减少速度最快。古代区植被类型以盐生和旱中生草本植物为主,废弃和河口区以湿生和盐生草本植物为主。植被的演替规律因生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古代区随贝壳堤的发展有盐生植被→沙生植被→杂草型植被演替的趋势,而由海向陆呈现出盐生植被→沼泽植被→杂草型植被的演替,目前植被以逆行演替为主,人为干扰是其主要影响因子;废弃区主要表现为由海向陆的盐生植被演替,在自然和人为影响下,以逆行和次生演替为主;河口区表现为由海向陆的盐生植被与由河道向两侧的湿生植被交错演替,以顺行演替为主。(5)通过1986~2010年四期遥感影像解译和景观分析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演化区域分异显着,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转换频繁,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日益增强。除海域外,古代区主要景观类型为养殖池、滩地和盐田,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表现为人工景观的快速增长和自然景观的快速消退,景观多样性不断降低。废弃区景观主要类型与河口区相同,为滩地、滨岸沼泽和农田,自然景观占比大,景观破碎化程度低,景观变化表现为自然景观面积波动式下降,人工景观面积波动式上升。河口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最高,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面积变化较缓。(6)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发育和演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岸滩蚀淤、黄河水沙等自然因素和滩涂围垦与捕捞、资源开发等人为因素。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加速了滨海湿地的演化进程。各影响因素作用的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古代区滩涂围垦和资源开发对滨海湿地影响最为显着;废弃区主要是海岸侵蚀、油田及工程设施建设;河口区主要受黄河水沙变化和造陆速率的影响。
杨晓妍[5](2012)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保护区位于现行黄河流路和黄河故道的入海口处,是黄河携带泥沙淤积而成的中国三角洲区域内最具典型性、脆弱性和研究性的新生淤泥质湿地。70年代以来保护区湿地退化严重,与保护区内淡水资源骤减有直接的关系。黄河水作为最主要的淡水来源,黄河下游的来水变化情况直接影响着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本文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保护区不同功能湿地类型,在不同发展水平下的最小、适宜和最大生态需水量,并对保护区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为黄河沿线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工程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论述了生态需水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将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按照时代特征划分为四个研究阶段。另外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叙述。(2)概述了黄河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状况(地质、地貌、气候、植被、鸟类);另外对保护区湿地水资源结构进行分析,着重从黄河水资源的来水来沙情况、断流对湿地的影响和调水调沙工程对湿地恢复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概述。(3)借助生态观测和解译的遥感图片,结合历史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划分为陆地湿地、河流湿地和浅海湿地,根据三类湿地各自生态功能差异性,采用功能法将湿地生态需水类型划分为植被和非植被区蒸散发需水、湿地土壤需水、补给地下水需水、生态基流需水、河道自净需水、河道输沙需水、防止海岸线侵蚀需水、浅海生态环境需水。本文利用水文学法、水平衡原理等方法分别建立不同类型的湿地生态需水量模型。(4)湿地健康演化的需水量有一定的阈值范围,湿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生态需求量。最小需水量是指湿地维持自身存在所需的最低水量,一旦低于该水量,湿地将发生破碎、退化,甚至消失。适宜需水量指可以满足湿地恢复和维持现状稳定不受破坏所需要的水量,意在满足现状植被生长和动物生存、繁衍的需水量。最大需水量,是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区域植被多样性达到相对最满意的程度,动物种类和数量达到可以承载的最大丰富度时所需求的最佳水量,此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陆地湿地生态系统、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浅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各功能的正常发挥共同促进了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演化。植被和珍稀鸟类对各生态功能健康发展状况有良好的指示作用。因而,选取植被或珍稀鸟类多样性的生境要求作为各功能生态需水量等级划分的参考指标。(5)最后对生态需水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对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总量与黄河来水量进行对比研究;对保护区各类型生态需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目前,黄河来水量已满足最小生态需水量,离适宜生态需水量还有很大的差距,湿地生态系统仍处于临界退化的不稳定状态,需要进行湿地恢复工程,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根据目前保护区湿地的黄河来水状况和湿地生态系统状况,提出黄河三角洲保护区湿地可持续利用及其生态恢复管理的建议。
杨伟,陈沈良[6](2011)在《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析了现代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研究区湿地面积与黄河入海沙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初期,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呈快速增长之势,但滩涂面积变化较复杂,1996年实施清8出汊工程后,低潮线至水下-2,-5和-6 m湿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研究区滨海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主要受黄河断流、入海水沙量、流路变迁、海岸侵蚀等自然因素影响,此外人类活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正确的湿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王玲玲,宋红丽,姜欢欢[7](2011)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文中指出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和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其原始性、脆弱性和作为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的作用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着眼于当前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问题及变化趋势,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阐明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基本框架和关键技术,明确了下一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主要任务,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与建议。
赵广明[8](2009)在《黄河口湿地保护区沉积环境与生境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最年轻、最具特色的湿地,湿地类型比较丰富。本文收集了8个时期的黄河三角洲遥感数据,旨在揭示黄河三角洲1976年以来海岸线冲淤变化规律和河口保护区生境演替规律。目前黄河三角洲湿地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黄河断流、人类活动、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地下海水入侵等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为此国家自2002年实施的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就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依靠大型水库的人工调节,制造可冲刷下游河床的“人造洪水”,改变主河槽的淤塞状态,给河口湿地带来新的生机,是一项伟大的湿地修复工程。本文在对黄河三角洲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黄河变迁等历史资料,将现代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沉积环境分为7个区,针对1区清水沟流路,将下伏地层沉积物沉积环境进一步划分为5个亚区,并通过3个剖面揭示了河口保护区湿地沉积体系由不同时代和不同沉积相形成的沉积物相互交错迭置,沉积相态演替较复杂的垂向沉积特征。TM 3(R)-4(G)-2(B)的波段组合方式有助于提取黄河三角洲海岸线,TM 4(R)-5(G)-3(B)波段组合方式有助于提取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湿地类型信息。1976年-2006年,黄河三角洲北部刁口流路低潮线以上面积减少423km2,三角洲南部海岸面积减少65km2,清水沟流路面积增加296km2。距黄河水的远近,土壤盐分含量是控制河口湿地保护区植被宏观分布的重要因素,黄河断流和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对河口保护区湿地类型的变化影响很大。2007年第六次调水调沙期间,河槽受到冲刷,过流能力增大,河槽形态得到调整,河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通过实测资料对比估算黄河下游河道冲刷的临界流量为2600m3/s。2007年6月30日-2007年7月5日,大约有5.6×107m3泥沙,1.12×109 Kg沙子流入湿地,大大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到2007年10月底,Q4和C2断面河道淤积情况较调水调沙前略有改善,Q7断面已全面回淤,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张高生,李克勤,战立伟[9](2009)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以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在1977—1987年间,湿地有河流、沼泽和滩涂3种类型,1987年后,又增加水库、水田、虾池和池塘等人工湿地类型。受黄河来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沼泽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水库、水田、虾池、滩涂湿地面积明显增加。该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黄河来水偏少,湿地生态用水难以保障;黄河断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严重;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合理开发对湿地造成影响。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加强对黄河和地区水资源的统筹管理,保障湿地用水;开展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指导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开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宏观调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对滩涂和浅海海域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防止贝类及鱼类资源的衰退;加强湿地污染监测和控制,减少河流及面源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加强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提高湿地管理水平。
张高生[10](2008)在《基于RS、GI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分析及近30年植被动态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面积约2200km2。该区是由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同样也是水陆交错带,多种生态系统在此交替。受黄河尾闾摆动、海岸侵蚀、河口淤积、植被演替、土壤发育、人为垦殖等多种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呈现明显的湿地生态系统特点,是中国暖温带最年轻、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大河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而现代黄河三角洲又是该地区造陆最年轻、河道迁徙最频繁、植被演替最快的区域,这一地区是研究植被动态变化最理想的区域,其研究成果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特征分析和动态变化研究,是黄河三角洲植被研究的基础工作,这项研究对黄河三角洲植被的动态特征、分类与分区研究,对该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植被开发与利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3S”技术研究现代黄河三角洲植被动态变化研究,是系统研究黄河三角洲动态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后数字黄河三角洲建设和该区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应用价值。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属于原生演替,在无人为干扰情况下,植物群落演替序列为裸地→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群落→柽柳(Tamarix chinensis)群落→草甸。这种演替系列的形成与土壤水盐动态有密切关系。靠近海岸线土壤含盐量较高地段是盐碱裸地,裸地以上分布着耐盐、湿的碱蓬、柽柳,这两种植物形成单优群落,或由两种植物共同组成群落。随着距海岸线距离增大和海拔的升高,土壤含盐量降低,碱蓬、柽柳的重要性降低,多年生草本成分逐渐开始占优,在合适的区域形成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白茅(Imperatacylindrica)、獐茅(Aeluropus littoralis)为优势种的群落类型。这些类型为现代黄河三角洲自然演替的较高阶段。采用一次性同时采样方法获取了现代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演替数据,并利用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此方法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分为3大类12个小类,用以代表3个演替阶段12个演替群落。3大类为:以碱蓬为优势种的群落;以柽柳为优势种的群落;以芦苇、稗(Echinochloa littoralis)、白茅为优势种组成的草本群落。12个演替群落分别为:盐地碱蓬群落;盐地碱蓬+芦苇群落;柽柳群落;柽柳+碱蓬群落;柽柳+碱蓬+芦苇群落;柽柳+碱蓬+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sis)群落;芦苇+碱莲+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群落;芦苇+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is)+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群落:稗+苦菜(Ixeris chinensis)+芦苇群落:芦苇+野大豆(Glycine soja)群落:白茅+野大豆群落;獐茅(AeluropusLittoraffs)+芦苇+碱蓬群落。计算了12个演替群落的演替度。大多数群落处于较低的演替阶段,演替度在30~184.3之间;而芦苇+野大豆群落,獐茅+芦苇群落已接近顶极演替阶段,演替度分别为286.9和230.7。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随演替进程逐渐增加,而物种均匀度指数呈减少趋势。利用排序(DCA)技术研究了演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盐份是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演替的主导因子,它影响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演替进程。以配准后的1977年5月10日(MSS)、1987年5月7日(TM)、1996年5月31日(TM)、2004年5月5日(TM)四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了现代黄河三角洲近30年植被覆盖变化,并对植被盖度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在过去27年间,植被覆盖面积呈增加趋势,植被累计增加面积91089.43hm2,平均每年增加3373.68hm2。覆盖率增加了34.71%,平均每年增加1.29%。植被以低盖度植被为主,高盖度植被所占面积较小,但高盖度植被逐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412.83hm2。对研究区植被类型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芦苇植被面积从总体上是增加的,面积增加了314.19hm2;柽柳、碱蓬群落和农田植被的分布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别增加了1066.14hm2、1128.87hm2和5811.71hm2;刺槐林面积有增有减。1987~1996年,刺槐面积增加了1674.18hm2,平均每年增加186.02hm2;1996~2004年间,面积呈减少趋势,刺槐林面积减少了709.65hm2。在20世纪70年代,湿地有河流、沼泽和滩涂三种自然湿地类型。80年代以后,又增加水库、水田、虾池和池塘等人工湿地类型。受黄河来水和人类工农业活动的影响,河流、沼泽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27年间,河流湿地面积减少了15085hm2,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了27679hm2;而水库、水田、虾池、滩涂湿地面积增加明显,面积分别增加了1790hm2、1225hm2、7713hm2和25970hm2。从空间上分析,现代黄河三角洲植被演替活跃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近海岸区和东南部黄河新淤进区域。1977~1996年间,北部植被分布边界线向内陆缩退最大距离为6.3km,植被蚀退面积总计29309.06hm2。1996年后,由于海岸工程的建设,三角洲北部和东部海岸线相对稳度,北部植被蚀退现象得到遏止。东南部黄河新淤出区域,由于淡水充足,土壤条件相对较好,植物很快迁入。此区域植被分布区总体是以黄河为轴心向两侧扩展,1977~1987年,东南部区域植被增加面积为40592.34hm2;1987~1996年,植被增加面积为26027.14hm2;1996~2004年,植被增加面积为31310.31hm2。研究表明,土壤盐分是影响现代黄河三角洲植被分布的主导因子。碱蓬、柽柳在土壤含盐量较高区域分布;芦苇在黄河两岸、黄河故道、水库和河流周围淡水充足区域分布;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主要集中在黄河故道两侧、黄河北岸地势较高,土壤充分脱盐区域。
二、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湿地候鸟栖息地及水鸟多样性 |
1.1 黄河上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1.2 黄河中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1.3 黄河下游栖息地及多样性 |
2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面临的主要威胁 |
2.1 黄河上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2.2 黄河中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2.3 黄河下游水鸟面临主要威胁 |
3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现状 |
3.1 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现状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 |
3.3 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及生态补偿试点建设 |
4 黄河流域湿地水鸟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4.1 完善黄河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
4.1.1 增设国家公园 |
4.1.2 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4.1.3 建设湿地公园 |
4.2 推进黄河流域湿地水鸟栖息地修复 |
4.3 实施流域综合管理 |
(2)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综述 |
1 湿地 |
1.1 湿地概念与分类 |
1.2 湿地退化 |
2 黄河三角洲湿地 |
2.1 湿地概况 |
2.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淡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2 黄河三角洲湿地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3 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4 黄河三角洲湿地表层沉积物污染现状与质量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5 黄河三角洲湿地渔业经济动物污染现状与质量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1 水生态系统特征 |
1.2 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
2 基于PSR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评价 |
2.1 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 权重赋予和层次分析 |
2.3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结果 |
3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退化驱动力分析 |
3.1 农业围垦 |
3.2 陆源污染 |
3.3 石油工业开发 |
3.4 黄河断流、海岸侵蚀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
3.5 湿地资源利用过度 |
3.6 生物入侵 |
3.7 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 |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 |
1 保护区芦苇湿地生态修复的初步研究 |
2 人工芦苇湿地污染物截留的实验研究 |
3 湿地生态修复——以芦苇湿地为例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1.3 选题意义、目的及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黄河三角洲资源经济分析 |
2.1 黄河三角洲地域概况 |
2.2 资源分析 |
2.3 经济发展状况 |
2.4 社会文化发展状况 |
2.5 解读国家高效生态区发展战略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蓝色经济背景的产业发展研究 |
3.1 蓝色经济战略背景分析 |
3.2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
3.3 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 |
3.4 现代服务业发展 |
3.5 海洋与渔业经济发展 |
3.6 湿地生态保护与蓝色经济和谐发展的一点思考 |
3.7 本章小结 |
4 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及生态修复的再分析 |
4.1 湿地生态环境及其退化机理分析 |
4.2 黄河三角洲湿地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研究 |
4.3 湿地生态健康评价 |
4.4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
4.5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后的研究展望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
5.1 生态足迹模型计算 |
5.2 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
5.3 生态足迹模型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 |
6.1 生态策略 |
6.2 经济策略 |
6.3 法制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展望和创新内容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在研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区域分异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湿地研究综述 |
1.2.1 湿地定义及分类 |
1.2.2 湿地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域划分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黄河三角洲区域环境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3 资源状况 |
2.4 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
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分异特征与规律 |
3.1 地貌及蚀淤动态 |
3.1.1 古代黄河三角洲 |
3.1.2 废弃黄河三角洲 |
3.1.3 现行河口三角洲 |
3.1.4 小结 |
3.2 沉积物粒度特征 |
3.2.1 古代黄河三角洲 |
3.2.2 废弃黄河三角洲 |
3.2.3 现行河口三角洲 |
3.2.4 小结 |
3.3 沉积环境化学特征 |
3.3.1 沉积化学区域分布特征 |
3.3.2 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
3.3.3 小结 |
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分异 |
4.1 底栖生物多样性 |
4.1.1 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
4.1.2 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4.1.3 底栖生物时间变化特征 |
4.1.4 小结 |
4.2 植被多样性 |
4.2.1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2 植被群落发育演替模式 |
4.2.3 小结 |
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演化 |
5.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研究进展 |
5.2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结构分析 |
5.2.1 景观分类体系建立 |
5.2.2 景观信息提取与制图 |
5.2.3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 |
5.3 景观指数反映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变化 |
5.3.1 景观指数的选择 |
5.3.2 基于类型水平上的景观分异 |
5.3.3 基于景观水平上的区域分异 |
5.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演变模式 |
5.5 小结 |
6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区域分异及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6.1 自然因素 |
6.2 人为因素 |
6.3 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需水研究的起源 |
1.2.2 生态需水观念的形成阶段 |
1.2.3 生态需水研究的广泛开展阶段 |
1.2.4 生态需水研究的深化阶段 |
2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概况 |
2.1 保护区位置和范围 |
2.2 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2.2.1 地质 |
2.2.2 地貌 |
2.2.3 土壤 |
2.2.4 气候 |
2.2.5 湿地植被 |
2.2.6 湿地鸟类 |
2.3 保护区湿地水资源结构 |
2.3.1 地下水资源 |
2.3.2 地表水资源 |
3 湿地生态需水类型及其评价等级划分 |
3.1 湿地生态需水类型 |
3.2 湿地生态需水等级 |
3.2.1 湿地蒸散需水量 |
3.2.2 土壤需水量 |
3.2.3 补给地下水需水 |
3.2.4 生物栖息地需水 |
3.2.5 河道生态基流需水量 |
3.2.6 河道输沙需水量 |
3.2.7 防止海岸线侵蚀需水量 |
4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
4.1 计算原则 |
4.2 方法选择 |
4.2.1 植被需水量 |
4.2.2 土壤需水量 |
4.2.3 补给地下水需水量 |
4.2.4 生物栖息地需水量 |
4.2.5 河道生态基流需水量 |
4.2.6 河道自净需水量 |
4.2.7 河道输沙需水量 |
4.2.8 防止海岸线侵蚀需水量 |
4.2.9 浅海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
4.3 湿地生态需水量计算 |
4.3.1 湿地蒸散发需水 |
4.3.2 土壤需水 |
4.3.3 补给地下水需水 |
4.3.4 生物栖息地需水 |
4.3.5 河道自净需水 |
4.3.6 河道生态基流需水 |
4.3.7 河道输沙需水 |
4.3.8 防止海岸线侵蚀需水 |
4.3.9 浅海湿地生态环境需水 |
5 计算结果分析 |
5.1 湿地生态需水量总量核算 |
5.2 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5.3 计算结果与湿地实际来水量对比分析 |
5.4 不同类型生态需水量的对比分析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6)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潮间带滩涂面积变化 |
3.2 潮下带湿地面积变化 |
4 影响滨海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
4.1 自然因素 |
4.1.1 黄河断流与入海沙量减少 |
4.1.2 海岸侵蚀 |
4.2 人类活动 |
5 结语 |
(8)黄河口湿地保护区沉积环境与生境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湿地定义和分类 |
0.1.1 湿地的定义 |
0.1.2 湿地的分类 |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2.1 国际研究动态 |
0.2.2 国内研究动态 |
0.3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3.1 我国滨海湿地现状 |
0.3.2 选题意义 |
0.4 研究内容 |
0.5 遥感技术方法 |
0.5.1 遥感影像的选取 |
0.5.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水资源 |
1.1.1 水情 |
1.1.2 沙情 |
1.2 生物资源 |
1.3 气候资源 |
2 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特征 |
2.1 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 |
2.2 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沉积环境分区 |
2.3 岸线变化规律 |
3 河口湿地保护区沉积环境特征 |
3.1 沉积环境分区 |
3.2 海岸线变化特征 |
3.3 沉积物垂向沉积特征 |
4 河口湿地系统生境演替分析 |
4.1 实验样区的选取 |
4.2 河口保护区湿地系统生境演替 |
4.2.1 湿地类型界定 |
4.2.2 湿地各类型空间分布宏观规律研究 |
4.2.3 河口保护区湿地变化分析 |
4.2.4 河口保护区湿地变化的原因分析 |
5 黄河三角洲湿地面临的危机 |
5.1 黄河断流 |
5.1.1 黄河在1972-1999 年间断流情况 |
5.1.2 黄河断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5.2 气候变化 |
5.3 咸水入侵 |
5.4 海岸侵蚀 |
5.5 人类活动 |
6 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
6.1 调水调沙 |
6.2 调水调沙工程对湿地的影响 |
6.2.1 调水调沙对河道湿地(分流河道)的影响 |
6.2.2 调水调沙工程对其它湿地类型的影响 |
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动态变化 |
1.1 湿地总面积年变化 |
1.2 湿地类型及其面积变化 |
2 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
2.1 黄河来水偏少, 湿地生态用水难以保障 |
2.2 黄河断流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严重 |
2.3 湿地污染 |
2.4 不合理开发对湿地的影响 |
3 湿地保护对策 |
3.1 加强对黄河和地区水资源的统筹管理, 保障湿地用水 |
3.2 开展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指导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开发 |
3.3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节水农业 |
3.4 加强对海水养殖业的宏观调控, 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发展生态养殖 |
3.5 加强对滩涂和浅海海域湿地生物资源的保护, 防止贝类及鱼类资源的衰退 |
3.6 加强湿地污染监测和控制 |
3.7 加强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 提高湿地管理水平 |
(10)基于RS、GI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分析及近30年植被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基于“3S”技术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
1.2 植被遥感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1.3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
1.4 植物群落演替研究进展 |
1.5 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概述 |
1.6 黄河三角洲植被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概念与范围 |
2.2 现代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条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遥感数据处理方法 |
3.2 野外实地调查 |
第四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特点 |
4.1 具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
4.2 潮间带及近海岸湿地物种繁多 |
4.3 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
第五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分析 |
5.1 演替阶段的划分 |
5.2 植物物种重要值、频度及生活型分析 |
5.3 群落演替度和演替过程分析 |
5.4 群落演替的物种多样化变化 |
5.5 演替关系的排序分析 |
第六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近30年植被覆盖变化 |
6.1 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分析 |
6.2 植被覆盖分级 |
第七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主要植被近30年动态变化 |
7.1 芦苇群落动态变化 |
7.2 柽柳群落动态变化 |
7.3 碱蓬群落动态变化 |
7.4 农田动态变化 |
7.5 刺槐林动态变化 |
7.6 湿地动态变化 |
第八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研究 |
8.1 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
8.2 植物分布与土壤盐分的关系 |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
9.1 讨论 |
9.2 结论 |
9.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目录 |
附图:现代黄河三角洲主要植物群落照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黄河断流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对策[J]. 孙工棋,张明祥,雷光春. 生物多样性, 2020(12)
- [2]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退化与湿地修复的初步研究[D]. 刘峰.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3]蓝色经济战略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 张晓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4]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环境区域分异及演化研究[D]. 刘志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5]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需水研究[D]. 杨晓妍.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6]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滨海湿地面积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杨伟,陈沈良. 海洋科学, 2011(07)
- [7]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王玲玲,宋红丽,姜欢欢. 湿地科学, 2011(02)
- [8]黄河口湿地保护区沉积环境与生境初步研究[D]. 赵广明.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9]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及保护对策[J]. 张高生,李克勤,战立伟. 生态环境学报, 2009(01)
- [10]基于RS、GI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演替数量分析及近30年植被动态研究[D]. 张高生. 山东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