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竹草成就一个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 Program Center CMG;[1](2020)在《切实践行“四力”要求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文中指出作为国家涉农宣传的"国家队""主力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成立一年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总台农业农村频道开播贺信精神,围绕脱贫攻坚这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宣传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脱贫攻坚宣传报道,将国家媒体的责任与担当融入国家民族发展的宏伟进程。
郭涛[2](2020)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文中提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面积广阔,地表崎岖不平,过去落后的经济与环境致使交通落后、文化相对保守;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日益简单化,面临着文化、生态和经济上的多重困境,形成特殊的喀斯特“文化脆弱性”。根据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畜牧养殖学理论基础,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取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3个典型研究区,在2017-2020年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牧草产量与品质以及对示范区两次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皇竹草(Pennisetumsinese)等2种牧草的三块样地,进行牧草收集试验。收集采用草地刈割与不同放牧强度的处理方式,计算得出对现有草地牧草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对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用简单明了的实验数据对比传统种植方式与草地畜牧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促进示范区内农户转变落后的文化思想,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1)不同石漠化等级地区对待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文化思想、文化观念等问题也不尽相同,撒拉溪示范区对利用文化思想转变,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不乐观的比例最高,施秉示范区次之,花江示范区最低。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主要存在的文化思想方面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文化、生态意识提高、改变传统耕种方式及技术的内涵,并进行相应的文化思想转变宣传。提高农户对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不是一味的“劝说”,提倡种草养畜的方式,需要简单明了的措施与方式带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真正改变本区阻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保守文化思想、文化观念等。(2)石漠化地区大多不愿意采取圈养牛羊的方式,主要原因是圈养方式浪费时间与精力。目前,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主要存在农户对文化的影响认知不足,以及生态意识与养殖经营热情不高等文化思想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草地承载力无法满足牛羊对营养与能量的需求,进一步阻碍了示范区内的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文化、生态意识提高、改变传统耕种方式及技术,并进行相应的文化思想宣传。提高农户对文化的认知,有利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草地畜牧业的发展。(3)牛羊放牧后的土壤物理性质主要呈现的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越大。重度放牧除了土壤容重随之增加外,其余指标均随之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正相反。TN、TP在中度放牧含量最高,SOC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放牧后TN、TP在中度放牧含量最高,在放牧后TP变化最为显着,SOC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重度放牧的各个指标均处于最低,重度放牧不仅造成牧草的品质下降,还造成土壤营养流失严重,严重破坏牧草的产量,加重石漠化的产生。中度放牧使土壤养分含量更高,保持中度放牧,以防止土壤肥力加速流失、加剧产生石漠化。(4)皇竹草留茬高度在14cm时,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随之增加。留茬高度为14cm时,皇竹草的CP含量最高,刈割留茬高度为18cm时,CF含量最低。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不适宜采取放牧形式,且皇竹草长势高大,采取刈割留茬高度不同试验,发现皇竹草刈割留茬高度为14cm时,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牧草的营养成分更为充足,更能保证牛羊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而通过最简单直接的刈割留茬方式能够直接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从生产生活中改变农户的传统种植思想。(5)受本区的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影响,为提高草地承载能力与牛羊养殖效益,在种草养畜方式的基础上,选择优质牧草品种、种植牧草的技术与管理等更要贴合本区环境的特点。提出适合于石漠化治理区提升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示范验证。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技术,提出草地混播技术、草地刈割技术、土壤粉粹筛选技术、牛羊圈粪便收集装置、牛羊用伸缩食槽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
邹伟,罗争光,王鹏,伍晓阳[3](2019)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壮阔70年看中国道路》文中提出走什么样的路,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70年风雨兼程,一种新型社会制度在中华大地生发澎湃活力,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站上现代化发展的崭新起点。70年正道沧桑,中华民族坚定不移走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豪迈宣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张晋瑜[4](2017)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总体情况集中进行了有地域特征针对性的研究。笔者对该课题的研究基础来源于各个相关领域学科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建设现状。课题的提出是基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城市突显出愈演愈劣的环境问题和笔者所在成都市的具体环境压力,随着成都市城市建成区的迅速扩张,造成的对自然资源的无度滥用产生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诸如气候污染、水环境破坏、土地开垦过渡等一系列自然危险预警一次次鸣笛。湿地环境及资源在其巨大自然效益早已得到社会各界肯定的基础上,通过适度的规划设计手段,将湿地环境的保育与公园建设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湿地管理模式在近年来收效巨大,迅速在全国各个省市崛起,广受好评。本文研究围绕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针对全国城市湿地公园调查结果所广泛接受的原则和方面,对比了城市湿地公园普遍性相关理论研究与具体性地域营建环境是否相适用,以及国家住建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中的诸多内容与成都市中心城区具体营建环境是否相协调。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成都市中心城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范围,其外在形态和成都市的城市形态有很大关联,呈现多阶段,先轴向,再圈层式扩大的趋势,成都市中心城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营造条件较良好,中心城区边缘与内部皆有城市水系分布。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起步较晚,呈现出分批次、成规模集中建设的总体情况,笔者根据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多方面城市湿地公园营造环境研究对其得出“边缘型”与“内部型”两种基本分类,结合实践调研情况和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四川省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的解读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的一般规划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对“边缘型”与“内部型”两类城市湿地公园进行设计定位、分区规划、岸线规划、湿地景观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及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出。以期为成都市今后的湿地保护和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事业提供一点参考依据。
邓煜钧[5](2016)在《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从1995年开始在苏州试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学生村官已经深入到了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村庄。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贡献青春智力,让不好落后贫穷的农村开创出了新的发展局面。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人才、青壮劳动力不断流失的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仅促进了农村各方面工作的发展,更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有力的后备军。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乡二元结构面临极端困境的今天,农村的发展和重要性不断的凸显,虽然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比较落后,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提供了不好的机会,也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创业、起步的好地方。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个双向共赢的国家策略,有利于解决人力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而大学生就业又比较困难的双重社会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从实践上来看,全国各地不论是从村官人才的招录、大学生村官的薪酬待遇、考核、职业规划、还是从农村固有的团体势力、村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接受程度看,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不符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兴趣、村支两委以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不够信任,大学生不能产生扎根思想,让大学生村官计划不能够实现设计的初衷。为了更好的推荐大学生村官计划,实现其真正的力量,本文针对梅州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成功的案例,研究了如何科学建设大学生村官队伍,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梅州市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建议,希望可以促进梅州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良性发展。
赖刚[6](2016)在《宁波对口帮扶贵州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西对口帮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家组织动员东部较发达省市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技术援助,以促使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扶贫政策。在中央、各省市和贵州自身的持续努力下,贵州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使全省的基础设施得以大幅改善、优势产业陆续崛起、人口素质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从宁波对口帮扶贵州20年的实践出发,运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可持续生计框架(SLA)模型为研究基础,以受援助地区贫困农民为中心,以政府政策、执行机构、外部脆弱性背景等为外部影响因素,以贫困农户自身素质和能力等内部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援助政策与贫困农户相互作用并改善生计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宁波帮扶贵州作法、成效和经验教训、以及双方政府行为、政策层面、工作机制建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系统总结,梳理了宁波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经验和规律,评估政策成效,探索适合贵州当地的快速脱贫、同步小康的发展模式,并结合结对帮扶的典型案例,整理出对口帮扶工作的一些规律性认识,探讨对口帮扶的特殊成功经验,提高新时期对口帮扶工作成效,为全国结对帮扶提供宁波特色的鲜活案例。同时,针对当前扶贫工作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政策工具、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建设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东西对口帮扶地区发展和进一步的可持续合作产生一定的实践价值,发挥引领和示范效应,助推贵州与全国一起早日同步小康。本文围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模型,分析发现宁波在对口帮扶贵州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帮助销售产品,更多的政策措施都可以归结到改善受援助地区的贫困农户的生计改善方面,特别是通过改善生计基础的五边形,提升农户的生计发展能力。本文通过对转化自然资本提升生计能力的望谟杨梅案例、改善物质资本的西江千户苗寨案例、改善社会资本的千人助学案例、综合改善生计资本的晴隆生态畜牧业案例四个典型案例的解剖,从现状、做法、成效和启示方面来微观解读宁波结对帮扶贵州经验。基于上面列举的四个案例,通过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的案例研究,本文总结了目前对口帮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上述宁波在对口帮扶贵州的实践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对口帮扶措施的优化建议。
许留兴[7](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具有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率高、植被覆盖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草地畜牧业是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加快群落演替,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而青贮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必备的一项技术,它具有高效、便利、保质期长、调节家畜消化率、抑制疾病发生率等优点,此外,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也能作为青贮原料,缓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草畜矛盾越来越强烈的趋势。牛羊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缓解石漠化地区生存压力的重要举措。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通过种植牧草增加植被覆盖度,合理利用土地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家畜出栏率,增加经济收入,使石漠化地区激烈的人地矛盾、收入差异矛盾、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根据生态修复理论、耦合效益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营养优化配置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为及理论依据,于2012-2015年于毕节和黔西南两个地区分别建立的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研究基地的区域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内容进行调查,尤其以草畜内容为研究重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分别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并加以示范和推广。结论如下:1.以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鸭茅、高羊茅、菊苣、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8种人工牧草的营养价值丰富,皆可作为优质牧草。其中紫花苜蓿CP和Ca含量最高,NDF和ADF相对较低,扁穗雀麦的ndf和adf含量皆最高,高羊茅的cf和ee含量最高。根据调查发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青贮饲料利用少,甚至很多地区不利用,所以饲草青贮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饲喂过程中需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2.在所有的青贮实验中,豆科、禾本科、菊科和蓼科都显示lab的添加对青贮饲料具有改善作用。通过感官鉴定和实验室评价,结果显示:1)禾本科牧草青贮扁穗雀麦质量最好,但鸭茅有氧稳定性最高;2)豆科牧草青贮中紫花苜蓿青贮质量最好,有氧稳定性最高;3)菊科和蓼科通过剪碎处理后的青贮效果显着优于全株青贮(p<0.05)。综合结果显示,扁穗雀麦青贮后质量最高,但是ndf和adf含量高。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和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分别采用青贮池青贮与袋式青贮模式,但青贮模式在选取过程中与青贮料种类、农作物混合种植、饲喂牛羊种类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3.随着青贮池青贮技术和袋式青贮模式递进为“饲用农作物-青贮池”青贮与“人工牧草-袋式青贮”技术集成,优质饲用农作物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本地资源和选育全新的饲用农作物青贮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研究。4.对两个示范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工牧草青贮质量优于杂草,通过对几种牧草的感官评价、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最后显示,扁穗雀麦最好,菊苣最差。以皇竹草作为青贮饲喂的原料,对牛羊进行养殖实验,牛羊的日增重分别为0.49kg、0.13kg。现有肉牛64头,肉羊320只,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71.31km2,治理岩溶面积87.93km2。牛舍、羊舍、鸡舍各两个,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36.81km2,治理岩溶面积51.62km2,植被覆盖率提高和人均收入显着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0.52%,蓄水约20m3,固土约0.7t,此外,固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若干,在吸收有毒物质、固碳释氧、滞尘等方面也具有显着作用;那么牛羊产出分别是45.44万元和31.28万元。解决19-32人的工作问题其中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以农作物秸秆或种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进行青贮池青贮较为合理,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以人工牧草进行袋式青贮较为合理。饲草青贮技术与牛羊健康养殖示范范围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着,但区域农作制度、发展观念、生态环境条件等差异较大,可能引起效益出现高低起伏现象。5.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因为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可推广到生态脆弱、种植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滞后区,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域较狭窄,且都是大中型农场,家庭饲养中因养殖观念落后而使用较少。
颜萍[8](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模式与效益监测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是国际性的难题,是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综合叠加形成的在喀斯特地区的环境反映。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依据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开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模式与效益监测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成果于2011年4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潜在-轻度石漠化高原山地(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中度-强度石漠化高原峡谷(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为研究样区,运用野外调研、室内分析、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探讨喀斯特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机理过程,确定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体系的指标因子,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总结分析不同等级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预测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1)针对喀斯特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特殊性,认为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和降雨是造成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其耦合过程可分为降雨侵蚀阶段、地表水土流失阶段、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阶段和地下暗河侵蚀阶段4个阶段,关键阶段是喀斯特土壤通过落水洞的漏失过程。由于本研究缺乏长期的关于地下水土流失的监测数据,要想说明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机理,很难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未来的研究应该多开展地下水土流失监测,深入分析地下水土流失规律,建立地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治理效益预测预报模型,从而为提出具体的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治理技术与体系提供理论依据。(2)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需建立适合喀斯特环境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体系。本研究提出了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水土保持治理耦合亚模式:潜在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为经济林植被恢复亚模式(i);轻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为综合治理恢复亚模式(ii);中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为草地植被恢复亚模式(iii);强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为森林植被恢复亚模式(iv)。依据不同等级石漠化水土保持模式的功能特性,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措施,以期为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3)根据喀斯特地区的复杂性,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体系,包括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可为喀斯特地区今后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益的评估工作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模式。通过长期监测结果显示,石漠化治理成效较为明显,两个示范区生态结构均有一定好转,毕节撒拉溪示范区作为国家“十二五”新确立的示范区,由于2011年刚完成示范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业设计与工程布置,各方面的效益不及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明显。今后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将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工程空间配置进一步优化,构建示范区最优的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体系。(4)从2011年治理开始到2015年,示范区内的生态效益随石漠化治理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均向良好方向发展。大气温度年均值大小变化规律:模式i>模式ii>模式iii>模式iv,光照强度大小表现为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优势度指数增加较为明显且呈现:模式I<模式II<模式III<模式IV;水土流失主要以微度、轻度侵蚀为主,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均占整个示范区的70%以上;土壤结构向良好的趋势发展。两个示范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随石漠化治理时间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退耕还林产业收入比重基本稳定,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种植业比重从2011年15.09%增加到2015年21.01%;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种植业比重从2011年3.46%增加到2015年4.94%。通过石漠化的治理,示范区的水土保持效益均得到较好的效益,可为将来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张彦虎[9](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胡林蔓[10](2015)在《民族村寨蔬菜品种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以平善村为例》文中指出现代农业技术的传播推广是中国“三农”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以蔬菜良种技术作为切入点,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法选取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水口镇的平善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对有关传统蔬菜与良种蔬菜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对比研究,考察分析了村寨蔬菜品种变迁过程中的系列变化。村民引进良种蔬菜,经过了一个从拒绝、怀疑、试验再到认可接受的过程,引进良种蔬菜后,蔬菜品种的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村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重人情、讲“面子”,其日常饮食与节庆饮食中的蔬菜角色发生变化。蔬菜可视为经济活动的一种媒介,以前村民将传统蔬菜作为市场出售与交换的重要资源之一,现今蔬菜转向村民的自给自足,村民出现蔬菜的市场消费行为,对外界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蔬菜是社会关系建构的一种媒介,蔬菜作为互惠礼物,邻里亲友之间的“送种”“借种”“送菜”“尝鲜”的行为,加强了彼此的情感联系。在性别分工方面,男性因其胆识、知识储备高于女性,在良种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男性走进菜园,女性更依赖男性。因其年龄差异,妇女表现出对现代农业技术不同的态度和反应,年轻人基本上自己就能解决农业技术问题,而老年人面对现代农业技术问题时,往往倾向于向他者寻求帮助。民族村寨蔬菜品种的变迁始终伴随着整个村寨的社会变迁,展现出外来技术文化与本土技术文化不断进行调试整合,我们应该客观认真地对待这一现实。
二、皇竹草成就一个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皇竹草成就一个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切实践行“四力”要求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一、增强脚力,走近新闻现场,走进群众心中 |
二、增强眼力,敏锐挖掘细节,发现鲜活故事 |
三、增强脑力,立足思想高地,确保政治引领 |
四、增强笔力,坚持守正创新,力求立体生动 |
(2)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传统文化与草地承载力 |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 |
(三)传统文化下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及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获取可信度分析 |
三 文化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的变化影响 |
(一)传统文化类型及其对草地畜牧业的影响 |
1 耕种文化 |
2 牧养文化 |
3 饮食文化 |
4 风俗习惯 |
(二)文化因素对草地承载力变化的影响 |
1 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 |
2 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
3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四 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耦合机制 |
(一)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 |
1 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
2 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牧草的影响 |
(二)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健康养殖的影响 |
1 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健康养殖环境的影响 |
2 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养殖成本的影响 |
五 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
1 草地播种技术 |
2 草地刈割技术 |
3 草地放牧技术 |
4 牛羊养殖技术 |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
1 牧草混播技术 |
2 牧草刈割机装置设计 |
3 粉碎筛选机装置设计 |
4 牛羊圈舍收集粪便装置设计 |
5 伸缩式食槽装置设计 |
6 饲料破碎机装置设计 |
(三)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3 畜牧业养殖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4 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壮阔70年看中国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历史跨越通往复兴——70年筚路蓝缕,中国道路是根植中国现实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科学指引旗帜高扬——70年继往开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道路的基本逻辑 |
不忘本来开辟未来——70年海阔天高,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对中国道路无比自信 |
(4)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城市化与环境压力 |
1.1.2 湿地保护意识的觉醒 |
1.1.3 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
1.1.4 成都市城市化伴随的环境问题 |
1.1.5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区域概况 |
1.3.2 研究对象 |
1.3.3 关于研究对象的一点外延 |
1.3.4 研究路径 |
1.3.5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实践进展 |
1.4.3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 |
1.4.4 国外城市湿地公园实践进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内容研究概况 |
2.1 相关概念解释与辨析 |
2.1.1 湿地 |
2.1.2 城市湿地 |
2.1.3 城市湿地公园 |
2.2 成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必要条件 |
2.3 城市湿地公园的特征 |
2.3.1 生态特征 |
2.3.2 景观特征 |
2.3.3 文化特征 |
2.4 城市湿地公园的分类 |
2.4.1 —般分类现状 |
2.4.2 本文研究与分类之间的联系 |
2.4.3 基于“底”的分类依据 |
2.4.4 显着肌理型 |
2.4.5 成因特殊型 |
2.5 城市湿地公园的价值 |
2.5.1 生态价值 |
2.5.2 社会价值 |
2.5.3 美学价值 |
2.6 相关理论研究 |
2.6.1 基于生态恢复的相关理论 |
2.6.2 基于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 |
2.6.3 基于游憩行为与空间的相关理论 |
第三章“中心城区”的界定与资源环境特征 |
3.1 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界定 |
3.1.1 关于动态的“中心城区”的一点外延 |
3.1.2 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发展趋势 |
3.2 成都市中心城区自然资源及人文环境特征 |
3.2.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况 |
3.2.2 社会人文环境概况 |
3.2.3 湿地资源特征调查 |
3.3 基于“中心城区”及环境资源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分类 |
3.3.1 “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分布特征 |
3.3.2 “边缘型”与“内部型” |
第四章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调研 |
4.1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调研选择依据 |
4.1.1 以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 |
4.1.2 以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现状为出发点 |
4.1.3 以城市湿地公园的区位特征为侧重点 |
4.2 调研样本公园选择及对比 |
4.3 调研目标 |
4.4 调研内容的选定 |
4.4.1 如何确定调研内容 |
4.4.2 决策结果 |
4.5 调研方法 |
4.6 调研样本公园 |
4.6.1 白鹭湾湿地公园 |
4.6.2 青龙湖湿地公园 |
4.6.3 活水公园 |
第五章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5.1 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
5.1.1 基本原则 |
5.1.2 系统性原则 |
5.1.3 因地制宜原则 |
5.1.4 保护先行原则 |
5.1.5 功能效益原则 |
5.1.6 统一规划、分期发展原则 |
5.1.7 美学原则 |
5.2 总体规划设计内容 |
5.2.1 场址的前期评价与可行性研究 |
5.2.2 湿地生境恢复和营造专项 |
5.2.3 景观规划设计 |
5.2.4 后期监测与反馈 |
5.3 “边缘型”城市湿地公园 |
5.3.1 设计策略 |
5.3.2 功能分区规划 |
5.3.3 岸线规划设计 |
5.3.4 植物景观 |
5.3.5 科普与游憩 |
5.4 "内部型”城市湿地公园 |
5.4.1 设计策略 |
5.4.2 功能分区规划 |
5.4.3 岸线规划设计 |
5.4.4 植物景观 |
5.4.5 科普与游憩活动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品质调查问卷(样表) |
(5)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内容概述与主要创新点 |
1.3.1 内容概述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村官 |
2.1.2 大学生村官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2.2.3 SWOT分析法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研究综述 |
2.3.2 文献评说 |
第三章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
3.1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状 |
3.1.1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状 |
3.1.2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工作成效 |
3.2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现行政策措施 |
3.2.1 政策要点 |
3.2.2 选聘机制 |
3.2.3 培养机制 |
3.2.4 使用机制 |
3.2.5 薪酬制度 |
3.2.6 考核制度 |
第四章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SWOT分析 |
4.1 优势 |
4.1.1 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 |
4.1.2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待遇在全国村官中较高 |
4.1.3 梅州市大学生村官文化素质高于全国平均水 |
4.1.4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 |
4.1.5 农村优化村级班子结构和提升工作水平的需要 |
4.2 劣势 |
4.2.1 不少大学生村官缺乏扎根思想意识 |
4.2.2 梅州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
4.2.3 工作与生活环境欠佳 |
4.2.4 大学生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 |
4.2.5 社会保障机制缺乏 |
4.3 机遇 |
4.3.1 本土大学毕业生供给充足 |
4.3.2 市外大学生村官工作经验 |
4.3.3 公务员队伍和事业单位招录的优势 |
4.3.4 进入村“两委”班子的优势 |
4.4 挑战 |
4.4.1 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4.4.2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4.4.3 服务期满出路狭窄 |
第五章 国内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先进案例与模型 |
5.1 北京市实施大学生村官流动机制 |
5.1.1 建立机制 |
5.1.2 拓宽渠道 |
5.1.3 提供平台 |
5.2 广东省佛山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 |
5.2.1 基本做法 |
5.2.2 主要成效 |
5.2.3 经验与启示 |
5.3 山西省长治市大学生村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
5.3.1 大学生村官创办合作社的优势 |
5.3.2 主要做法 |
5.3.3 成效与反响 |
5.4 湖北省大冶市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护航 |
5.4.1 村官队伍成长状况 |
5.4.2 主要做法和成效 |
5.4.3 经验与启示 |
5.5 国内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模型 |
5.5.1 选聘模型 |
5.5.2 培养模型 |
5.5.3 任用模型 |
5.5.4 考核模型 |
5.5.5 流动模型 |
第六章 加强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1.1 健全大学生村官权利法律 |
6.1.2 改进大学生村官选聘机制 |
6.1.3 健全大学生村官培训机制 |
6.1.4 完善大学生村官使用机制 |
6.1.5 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考评机制 |
6.1.6 提高大学生村官薪酬待遇和发展机会 |
6.2 社会层面 |
6.2.1 认可了解大学生村官群体 |
6.2.2 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 |
6.2.3 提供更多就业途径和创业支持 |
6.3 村“两委”层面 |
6.3.1 增强彼此信任 |
6.3.2 让大学生村官勇挑担子 |
6.3.3 列入后备干部培养 |
6.4 大学生村官层面 |
6.4.1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为民服务意识 |
6.4.2 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务农能力 |
6.4.3 加强实践锻炼,积累农村基层工作经验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宁波对口帮扶贵州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简要评论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对口帮扶分析框架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对口帮扶概念界定 |
2.1.2 绩效评价 |
2.2 对口帮扶相关理论 |
2.2.1 扶贫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3 对口帮扶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现状分析 |
3.1 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的历程 |
3.1.1 对口帮扶的背景 |
3.1.2 第一轮对口帮扶贵州 |
3.1.3 第二轮对口帮扶黔西南州 |
3.2 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的主要做法 |
3.2.1 宁波对口帮扶贵州的总体情况分析 |
3.2.2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宁波对口帮扶措施 |
3.2.3 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构建 |
第4章 宁波对口帮扶贵州典型案例分析 |
4.1 转化自然资本提升生计能力的望谟杨梅案例 |
4.1.1 背景与概况 |
4.1.2 主要做法 |
4.1.3 成效 |
4.1.4 经验与启示 |
4.2 改善物质资本的西江千户苗寨案例 |
4.2.1 背景与概况 |
4.2.2 主要做法 |
4.2.3 成效 |
4.2.4 经验及启示 |
4.3 改善社会资本的千人助学案例 |
4.3.1 挖掘民间爱心资源,扩大社会资本 |
4.3.2 引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
4.3.3 整合社会资本,形成帮扶合力 |
4.3.4 启示 |
4.4 综合改善生计资本的晴隆生态畜牧业案例 |
4.4.1 基本概况 |
4.4.2 主要做法 |
4.4.3 主要成效 |
4.4.4 主要经验及启示 |
第5章 对口帮扶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
5.1 对口帮扶的存在问题分析 |
5.1.1 当前对口帮扶面临的艰巨任务 |
5.1.2 对口帮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2 改进对口帮扶措施的主要建议 |
5.2.1 强化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力度 |
5.2.2 帮扶要注重对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 |
5.2.3 发挥专项规划作用提高项目成效 |
5.2.4 加强监督提升项目资金效益 |
5.2.5 拓宽帮扶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
5.2.6 探索帮扶工作的法制化途径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宁波市对口帮扶(支援)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附录 2:宁波市对口帮扶黔西南州结对关系表 |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1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 |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 |
3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3.2 研究阶段划分 |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3 试验示范方案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石漠化地区牧草青贮供需平衡与牛羊健康养殖 |
1 潜在-轻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
1.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 |
1.2 草地利用与牛羊养殖状况 |
1.3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 |
2 中度-强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
2.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 |
2.2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 |
3 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对比 |
3.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
3.2 喀斯特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
3.3 比较分析 |
四、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耦合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五、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
1 喀斯特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
1.1 禾本科牧草青贮 |
1.2 豆科牧草牧草青贮 |
1.3 菊科和蓼科青贮 |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
2.1 青贮池排水口结构 |
2.2 多层青贮池 |
2.3 青贮滤液的回收利用装置 |
2.4 拆卸式青贮池 |
2.5 干草棚的设计 |
2.6 青贮池与干草棚的混合装置 |
2.7 青贮池密封装置 |
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3.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 |
六、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
1 示范点的选择与经济问题 |
1.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
1.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
3 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
3.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3.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
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
4.1 工程设计与工艺流程 |
4.2 工程示范过程 |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 |
七、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监测评价 |
1 生态效益评价 |
2 经济效益评价 |
3 社会效益分析 |
八、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模式在石漠化地区的推广运用 |
1 模式优化 |
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
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
3.1 资金措施 |
3.2 政策措施 |
3.3 科技措施 |
九、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 |
发表论文 |
申请专利 |
获奖情况 |
致谢 |
(8)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模式与效益监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1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
2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水土保持 |
3 国内外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研究进展与展望 |
3.1 国外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3.2 我国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
3.3 国内外目前仍然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3.3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机理 |
1 喀斯特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研究现状 |
2 喀斯特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耦合因素 |
2.1 地表-地下二元结构 |
2.2 降雨特性 |
2.3 植被特性 |
2.4 土壤特性 |
3 喀斯特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机理 |
3.1 降雨侵蚀阶段 |
3.2 地表水土流失阶段 |
3.3 地表-地下水土流失耦合阶段 |
3.4 地下暗河侵蚀阶段 |
4 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研究展望 |
4.1 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耦合因素研究 |
4.2 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耦合过程研究 |
4.3 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水土流失的耦合机理研究 |
四 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水土保持耦合模式 |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
3 模式构建技术体系 |
3.1 潜在石漠化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经济林植被恢复亚模式(I) |
3.2 轻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恢复亚模式(II) |
3.3 中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治理模式-草地植被恢复亚模式(III) |
3.4 强度石漠化水土保持治理模式-森林植被恢复亚模式(IV) |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
4.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的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 |
1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 |
2.1 指标因子的确立与依据 |
2.2 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 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监测分析 |
3.1 小气候监测效应的变化特征 |
3.2 生物多样性监测效应的变化特征 |
3.3 水文监测效应的变化特征 |
3.4 土壤监测效应的变化特征 |
3.5 生态效益综合评价分析 |
4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分析 |
4.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经济效益分析 |
4.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经济效益分析 |
4.3 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分析 |
5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分析 |
5.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社会效益分析 |
5.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社会效益分析 |
5.3 社会效益综合评价分析 |
六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模式优化与推广应用 |
1 模式优化 |
2 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
2.1 推广范围分析 |
2.2 推广适宜性分析 |
3 推广的保障措施 |
3.1 监测指标体系措施 |
3.2 参与式措施 |
3.3 政策措施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生态经济理论 |
2.2.4 能值分析理论 |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10)民族村寨蔬菜品种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以平善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述 |
一、平善村的地理位置、交通与人 |
二、平善村的经济概况 |
三、平善村民对植物的认知与分类 |
第二章 传统蔬菜的种植与利用 |
一、菜地的选址 |
二、传统蔬菜的种植 |
三、传统蔬菜的用途 |
四、野菜的采集 |
第三章 良种蔬菜的传播 |
一、良种蔬菜的引进背景 |
二、良种蔬菜的传播途径 |
三、良种蔬菜的种植与用途 |
第四章 蔬菜品种变迁的文化阐释 |
一、传统蔬菜与良种蔬菜的种植现状 |
二、选择良种蔬菜的原因 |
三、保留传统蔬菜的原因 |
四、蔬菜品种变迁中的相关变化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图版 |
四、皇竹草成就一个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切实践行“四力”要求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J].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 Program Center CMG;. 电视研究, 2020(11)
- [2]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D]. 郭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3]人间正道是沧桑——从壮阔70年看中国道路[J]. 邹伟,罗争光,王鹏,伍晓阳. 新西藏(汉文版), 2019(10)
- [4]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张晋瑜.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5]梅州市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 邓煜钧.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05)
- [6]宁波对口帮扶贵州案例研究[D]. 赖刚. 贵州大学, 2016(03)
-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 许留兴.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8]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模式与效益监测评价[D]. 颜萍.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2)
- [9]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10]民族村寨蔬菜品种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以平善村为例[D]. 胡林蔓. 贵州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