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股配售──改善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出路(论文文献综述)
谭笑[1](2020)在《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票回购作为一种资本市场的运作工具,已经渐渐地被广大资本家们所熟知并不断的加以运用。由于股票回购能够为企业带来非常多的作用,比如改善股权结构,提升股价,改善公司经营业绩,调节财务杠杆等等,因此,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参与股票回购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尤其自2018年10月份《公司法》关于股票回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增加了可以实施股票回购的情况、延长了股票回购的实施期限后,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与日俱增。据统计,2018年,A股迎来了上市公司回购大年,股票回购总额创历史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美的集团推出的40亿回购方案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回购。论文研究美的集团股票回购事件,分析股票回购的动因及产生的效应,希望论文的研究能够得到有益于其他上市公司的启示。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部分阐述了股票回购的概念和主要方式、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中国目前关于股票回购的相关规定。案例研究部分首先对美的集团进行相关介绍,包括美的集团主营业务介绍、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介绍等。其次,论文详细整理了美的集团股票回购的整个过程,包括股票回购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再次,论文从股票回购的动因入手,分析研究带来的效应:运用了事件研究法分析股票回购前后数据的不同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通过趋势分析和与两家资产规模相当的同业公司横向对比的方法评价美的集团股票回购的财务业绩;通过计算美的集团股票回购后的股权比例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判断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1)美的集团股票回购的动因复杂而隐蔽,与当初对外公布的内容不完全一致。2)美的集团股票回购后短期股价提升但长期效果不明显。3)美的集团股票回购后的股本结构和资本结构变化不明显,股票回购利用率不高。4)美的集团股票回购对财务业绩的影响有利有弊。最后,论文结合案例分析结论得出公司投资人、上市公司自身、以及相关政策制度和监管层面的借鉴和启示。公司投资人应该理性看待上市公司的股票回购行为。上市公司自身应选择合适的回购时机,恰当利用股票回购的正面效应,提高股票回购利用率,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相关会计准则和法律也应该放宽股票回购条件,给予股票回购政策上的支持。
金玉梅[2](2015)在《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数量目前已经居于全国第二位。但是近几年来,浙江省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表现,如净利润、营业收入等指标的增长率却低于全国水平。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浙江省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产负债率低和股权制衡缺失的状况,经济结构存在特殊性。本文以资本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现状,试图找出资产负债率低和股权制衡缺失的原因与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浙江省上市公司的营业绩效水平和政策的提出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资本结构对于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相关成果。然后在充分分析浙江省上市公司在总量水平、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上的基本情况以及资本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浙江省60家境内上市公司(无金融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其2004-2013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进行面板回归,发现浙江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都能够提高经营绩效,而股权构成中的国有股成份对经营绩效存在负面影响。浙江的上市公司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负债水平,在保持较高水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情况下,提高股权制衡度,优化股权结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时,浙江应重视发展债务市场,规范债务市场法律依据,深化国有股减持政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黄庆华[3](2011)在《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战略转型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要成长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经历经济演化过程,推动制度变迁。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制度变迁,它对中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影响是深远的。2010年的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社会责任施加了约束条件。企业作为微观经济单位,既是构成宏观经济的基础,又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处于社会经济网络中的企业,如何在外部环境影响企业战略目标转型的情况下,优化公司财务治理是急需解决的新问题。论文选择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带来的影响为研究课题,一方面有利于客观评价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促使企业选择正确的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减少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加强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说明了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战略和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阐述了财务治理的内涵、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回顾了股权分置改革的三个阶段,剖析了股改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机制、效率几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文选择2008年底全流通的7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选择了企业绩效和成长的6个指标,以及公司财务治理相关的16个财务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规模可变的数据包络分析,评价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发现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论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三个区域对公司财务治理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企业战略转型对公司财务治理的影响。最终,寻找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途径。论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财务治理是由企业财务和公司治理交叉融合发展而来的,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财务治理理论中财务治理结构是基础和核心,财务治理机制是制度保证,而财务治理效率是最终目标。它们都会受到财务治理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反映在公司治理行为上。(2)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战略的影响遵循如下路径:股权分置改革通过调整股权结构,改变了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内外部环境,内部通过上市公司的融资与风险、并购与重组、股利分配和激励约束等多种财务活动,体现了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和机制的变化;而外部通过企业战略转型,使企业从追求短期目标转向重视长期目标,最终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3)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两个关键点。在股改实施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股票全流通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财务治理的促进作用有放缓的趋势。(4)三时期对比计量模型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中持股主体的组成与持股比例都与经济绩效的指标呈正相关,表明改革的推进改变了股权结构,进而促使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优化组合。(5)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利益制衡。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机构投资者的介入,有效制约了内部人的控制权,增加了利益制衡机制的作用。(6)股权分置改革对股东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要高于对公司总体财务治理的影响。在内部财务治理环境中,影响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因素有:机构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债权人治理、高管薪酬和独立董事制度。(7)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战略目标依然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采用的是“粗放型”的成长方式。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企业战略目标正在转型,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治理效率。(8)论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途径:1)加速企业战略转型,确立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由“粗放型”成长转变为“集约型”成长;2)选择合适的财务治理主体,国有股有进有退,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强股东制衡;3)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财务治理机构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分层决策体系,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约束作用;4)加强公司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一个综合薪酬、股权等多种激励方式的动态激励机制;5)创新财务治理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进行动态的财务治理,提高财务治理效率。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运用三时期对比计量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不同时段财务治理分别进行前后的对比,研究发现不同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不同影响;(2)使用数据包络法对公司财务治理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影响财务治理效率的主要因素;(3)用灰色数学模型论证企业的战略转型,创新财务治理机制,从演化经济学和企业网络理论角度提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
张富田[4](2010)在《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股权分置制度的出现是中央政府在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命令对经济剩资源进行控制的能力的条件下,希望通过市场手段重新对经济资源进行控制的努力。股权分置作为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典型案例,包含了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各种要素,也体现着过渡性制度安排演化的一般条件。将股权分置制度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联系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从股权分置的制度的产生、恶化和最终解决的全过程,对股权分置的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股权分置制度包含有四个行为主体,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决定了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在这里面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作用更为关键,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来控制资本市场的经济资源,而投资者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是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产权作出选择,制约着中央政府的决策,从而推动着股权分置制度不断演化。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表明,只有符合效率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只有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提高效率,实现平滑转型,最终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演进。股权分置制度演化的实质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斗争,是利益的博弈。由于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与西方议会制政府完全不同,所以导致中国政府的行为目标由其特殊性。本文认为西方议会制政府合法性是程序性的合法性,而中国政府的的统治基础不具备程序性合法性来源,因此是一种实质性的合法性。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是与他控制的经济资源数量,并由此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由此决定转型中的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及其控制的经济资源极为重视。在中国现有政治体制框架下,中央政府通过压力体制将自身的目标分解为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并为此对地方政府授权。但是地方政府的官僚并不对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负责,而只对他的任期负责,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目标与中央政府存在偏差。反映到股权分置上,就是地方政府会协同它控制的上市公司获取中央政府信用担保的制度租金,推动了股权分置制最终走向崩溃。中央政府推动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获取廉价融资提供渠道。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和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当中央政府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后,通过行政命令所能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在下降,同时大量的经济资源被非行政权力主体所掌握。在转型过程中,尽管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下滑,但是因为国有企业协助中央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转型成本,因此中央政府必须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救助。中央政府采用了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发放债券的方式对其进行救助,但是这两种方式最终都遇到了困境。无奈之下,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股权融资来缓解国有企业的窘境,但是中央政府又不愿意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这样就产生了股权分置制度。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完全没有约束力,这样就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是企业内部人和地方政府。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国有上市企业会不断的通过股权融资获取不当利益。而且大量的廉价资本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性为表现为过度投资和过度多元化,而这中投资行为是和企业内部人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却偏离了市场效率的方向。最终导致股权分置的制度租金不断耗散。中央政府为了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对国有企业实行了“抓大放小”,国有经济的战线不断的向大中型企业退缩。这样就导致了中央政府对股权分置制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不具备条件,反而是小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能够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中央政府有了对以国家信用担保的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改革的动机。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取了部分地方经济的剩余索取权,地方官僚的利益也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这种条件下,当地方政府控制了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选择权时,地方政府在上市企业的遴选上存在着“逆淘汰”效应,即地方政府会安排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优先上市,以此获取地方政府最大的融资收益。投资者之所以进入股市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取其他投资渠道不能比拟的收益。所以要吸引投资者不断的投资股市以维持股权分置制度,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减少投资者从其他投资渠道获取的收益;第二,增大国有上市企业的利益输送,使投资者在股市获取更多的收益。但是通过模型推导,这两个条件在股权分置制度安排下都不能得到满足,股权分置制度必然走向崩溃。但是国家信用的破产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一定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希望绕过股权分置改革来推动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事实证明这些方法都失败了。最后迫使中央政府不得已用“对价”来交换投资者对非流通股上市交易的承认。但是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投资者依然处于弱势,“对价”并不能弥补投资者受到的损失,这也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埋下伏笔。股权分置改革虽然破除了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但是股权后的证券市场依然控制在行政权力手中。要实现证券市场完全市场化,就必须增强权利主体,即投资者和权力主体,即政府进行博弈的能力,因此扩大投资者的选择权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建设关键要素。构建以区域性证券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改革,成为未来资本市场构建的方向。并且从根本上还需要对现有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管理模式,以实现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完全分离。
郑博巍[5](2010)在《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产权理论和制度转变成本评估理论角度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国有企业改制成本以及产权结构改革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特点是以江苏为研究重点,通过江苏和广东的比较,识别制度转变过程中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取的策略。本文以沪深股市中江苏和广东省2004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对价机制是一个实现制度转变的有效机制,非流通股比例与对价水平有关系。数据验证了江苏国有上市公司国有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对价支付水平越高的假设。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改善了上市公司产权结构,使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两大指标都有明显改善。股改的对价支付机制使江苏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平均下降10%左右,但股改后国有股东主动减持意愿并不大,这可能与国资管理部门害怕失去控股权有关。与广东相比较,江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更为到位,但存在的问题是江苏对某些一般竞争领域行业进行了增持。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改进已经开始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对经营绩效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上述对价模型和股改股权结构变化模型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制度转换成本评估中7个环境变量的真实存在。由此,从制度经济学成本评估角度和计量经济学角度均证明,江苏省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今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谷青山[6](2009)在《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给许多公司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一些公司带来了发展的良机。2008年末以来,在我国政策鼓励和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以产业整合为主导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活动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上演,成为“严冬”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预见,在经过资本市场多年洗礼后,在相关政策支持下,2009年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将从以往政府主导型为主迈向市场主导型为主,中国资本市场将由此进入资产重组新时代。本文在阐述资产重组概念、发展过程、动因、模式、交易方式的过程中,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着重讨论了近年我国资产重组的实战案例,进而从理论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金融危机下公司资产重组的思想,从而给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正文分为以下章节:第1章介绍资产重组的概念。介绍了我国和西方对资产重组的定义。第2章简述西方国家并购的五次浪潮及其特征。第3章分析资产重组的动因。介绍资产重组普遍存在的动因和我国资产重组的动因。第4章是资产重组的类型的介绍。第5章简述我国资产重组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点。第6章是结合案例详细论述了我国的模式。第7章是结合案例详细讨论了资产重组的交易方式。第8章简要介绍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有关法律法规。第9章是极端的资产重组——侦务重组和破产清算。介绍了新破产法的有关资产重组的新规定并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第10章是问题综述。简要介绍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资产重组的新思路。第11章是反思。反思了交叉持股对笔者所在公司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利用资产重组的解决途径。
刘洋[7](2009)在《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文中认为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现象,是指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始终缺乏根本的制度基础。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启动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其目的是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做出的制度安排。作为一次制度变迁,股权分置改革旨在纠正我国证券市场扭曲的市场定价机制,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进行资本市场规则体系的重构。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带来许多变化,其中最为显着和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股权结构的变化,而股权分置格局的结束和股权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得股东的行为发生变化,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首先,从股权分置形成的历史沿革入手,以制度变迁的视角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是以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选择,并分析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趋势。其次,针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了股东特性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时对价的行为,建立大股东隧道行为的模型分析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行为变化,主要考察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再次,本文选取了最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前10批共237家上市公司,考察股东属性与公司业绩以及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变化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研究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公司治理水平以及改善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途径与对策。
陈爱东[8](2008)在《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资产这一特殊的公共产品应如何高效管理和运作,使其满足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让上万亿的国有资本产生更多的国有资产收益,并在政府资源配置和财政调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便一直成为理论界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关注课题。由于缺乏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加之制约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运作路径长期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不仅没有实现国有资本的高收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而且成为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国有资本预算也得不到落实,实践中更是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等诸多问题。反思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运作模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运作,不能简单的视为国有股权应该逐步转让给民企,甚至误解公共财政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关系,主张大面积私有化,把中央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精神狭隘理解为国有经济的“不为”调整,认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模式主要是实行以净资产为基础的静态保值增值和“国退民进”为主体的股权转让加资产重组。笔者在论文中把其归纳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外延式的调整,认为该模式在短期能够增加财政收入,静态保值国有资产。我国前期国有资产运作理论也多是以此为基础。但在全流通时代,原有的国有股权运作背景发生了重大的制度变迁,在新的制度安排下,国有股权的作价基础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衡量国有股权的价值不再是静态的公司净资产,而是公司股票的价格,过去的净资产考核目标基本没有意义,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资源价值更加突出,股权的稀缺性更加明显,参与经济的调控性更加显着,国有股权运作思路还要从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稳定发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壮大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等全局高度,重新进行战略性构造,国有股权的运作不但要“有所为”,而且要积极“必为”,通过国有上市公司这一资本运作平台,在国有资源整合中,在股权运作上,推行“国退国进”。即在全流通背景下,利用证券市场财富倍增效应,在国有经营性资产范围内,进行股权转让,大力推行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国有资本的并购、重组,让国有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优质资产的集中地。笔者把该运作模式定义为上市公司国有经营资产内涵式调整。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对如何抓住全流通这一证券市场重大制度变迁机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目标、路径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围绕在公共财政体制下,适应全流通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高效运作这一主题,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优化运作的思路,全面系统地分析了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经验及教训,认真研究和客观评价了已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成功做法和不足,积极探索和把握了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发展趋势,最终结合我国当前国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批判了私有化的运作观点,运用公共财政理论和现代企业等理论,从资源配置和价值管理角度,构建了我国当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具体路径。在结构内容安排上,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导论,全文的立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论文研究的意义;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是阐述了有关影响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基本理论,强调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今天,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仍有必要性,要正确理解国有资本运作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驳斥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全盘私有化等错误观点,提出国有资本要根据上市公司具体情况进行“有退有进”,“以退为进”,充分竞争性领域也可以支持本身有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根据证券市场的财富增长理论,从全流通的视野,认为目前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具有稀缺性,是全国国有资源资产证券化的宝贵平台,主张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上,进行积极的“国退国进”。最后,通过公司委托代理、内部治理、股权结构等关系到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微观运作效果的基本理论,综述了目前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和股权结构状况研究成果,得出了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公司的价值与公司治理水平非常相关,公司股票价格可以产生治理溢价,完善国有上市公司的整体治理机制,是国有股权运作微观层次增值的需要。第三章对股权分置这一制度约束下的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政策、主要方式、运作特点等进行了分析,找出运作效果不佳的原因,反思其缺陷和不足。第四章对全流通这一重大制度变迁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和运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涉及到国有股权运作的有关问题,如国有大股东利己的“隧道效应”、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利弊、股权激励与经理人股权寻租等新出现的现象和可能行为进行了研究。第五章提出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有效措施。主张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作用,把国有上市公司作为国有资源调整、做大做强、价值增值的平台,与时俱进(我国进入资本时代),把过去的“国退民进”为主的运作,战略转变为“国退国进”为主;国有股权运作必须达到四大目标,宏观目标――战略性布局国有资源、实现国有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微观制度建设目标——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约束和激励并重的机制、同时优化股权结构,全面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经济目标――满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要求,给股东创造最大回报、实现股权市场价值长期稳定增长;社会目标――为建立和谐社会承担责任。针对全流通时代国有股权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笔者从5大方面阐述了优化运作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路径:一是要着手构建全流通时代的国有股权监管体制,包括确定各行业上市公司持股底线,对大股东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的监管、国有资本预算的实施等;二是引导并购重组,优化存量结构,做大做强国有上市公司,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三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四是建立高效的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五是加强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合法(规)性的监管,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国退国进”模式。在分析过去理论界以“国退民进”运作为主的研究基础上,基于全流通的制度变迁,提出了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新路径,即“国退国进”,并把这两种路径,给出自己的定义和认识,把前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外延式调整;后者归纳为国有资本内涵式资源整合。第二、比较深入的研究了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关系。认为高效进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是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的要求,价值上万亿、覆盖全国各行业和地区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完全可以在公共财政中发挥调节等重要作用,如在解决当前资金流动过剩问题方面,国有股权可以根据情况,减持部分国有股,增加市场供给,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等,成为公共财政体制中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工具。同时,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效果不但会影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而且还会影响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高效国有股权运作有利于实施公共财政职能。第三、按运作的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细分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新的收益追求目标――股权价值(股价)长期增值。过去理论界基本是把国有股权运作目标归纳为效率和效益目标,层次不太明显,忽视国有股权在股票市场的价值(价格)。笔者从全流通的视野,把国有股权的运作新分为4个层次,增加了长期市场价值增值的目标。这为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全流通背景下,具体确定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方案提供了全方位的借鉴。第四、提出了要以动态价值管理观来进行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当前中国国有经营性资产增值的有效途径在于资产证券化的观点。认为全流通时代,给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了新机遇,国资管理部门要抓住我国步入资本时代这一历史机会,大力推行“国退国进”,改过去被动的保值增值,变积极、主动的增值再增值。
潘鸿[9](2006)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购重组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点。总体而言,西方成熟市场已经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其中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浪潮(1992-2000)刚刚结束。这些并购浪潮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每次并购浪潮都表现出与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并方式,与当时的经济、金融、政治及文化等外在因素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相应地,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一般也是围绕并购浪潮的现实条件和效应,侧重于解释其动因而展开的。然而,西方经典的购并理论中关于购并动因的解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购并并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制度背景和企业发行上市的宝贵资源,使得“壳”资源价值在购并重组中居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壳”资源价值理论表明,收购者发动针对目标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被购并上市公司原有股东转移过来的壳资源价值,而且当收购者在被购并企业中取得了决定性地位以后,便会以各种方式从其他中小股东处攫取利益转移给自己。因此,沿着购并过程中的“壳”资源价值的实现和利益转移为主线,考察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购并行为的方向和脉络,尝试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购并推进的机理,探寻非正常利益转移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揭开上市公司购并“黑箱”最直接和最可行的视角。围绕上市公司购并而展开的壳资源价值实现和利益转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内部交易,包括关联交易、抵押担保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二)后续融资,即控股股东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大量交联交易,短时间内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达到再融资标准,通过高市盈率增发或配股套取大量资金;(三)内幕交易、二级市场操纵,即控股股东和相关利益主体(内幕交易者)凭借内幕信息或者操纵市场从二级市场获取巨大的流通股差价利润。本文沿着“壳”资源价值实现及利益转移的脉络,对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动因进行了研究。综观全文,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针对国内外购并浪潮的特点和现实特点,总结了国内购并的基本形式和类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购并过程中呈现出的背离经典购并理论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并以“壳”资源价值为切入点,初步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存在许多实现大股东非正当获利的机会,获取“壳”资源价值是我国上市公司购并的基本动机。针对上市公司购并前后利益环节的分析发现,购并完成后大股东进行利益套取的模式主要有内部交易、后续融资和二级市场操纵三种。在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后续章节中将分别对这三种利益转移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探讨。第二章文献综述该章从微观角度总结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企业购并动机、购并绩效的研究结论,随后从适用性角度总结了经典购并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购并行为的解释力度。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购并的特点,发现现有经典的购并动因理论对中国的购并实践缺乏说服力。同时,有关大股东侵
裴佩[10](2006)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动因与效应关系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企业的资产重组,可以实现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更新控股主体,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优化国民经济宏观布局的系列性目标。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程度的深化,使得我国的企业不得不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面对市场竞争。资产重组成为企业提升自身价值最为重要的手段。企业出于不同的动因,通过不同的重组方式重组后的效应也不尽相同。本文从重组的动因入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并购、股权转让、资产置换、资产剥离都归为资产重组。根据我国资产重组本身的特点,提出了追求规模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突出主业、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经营等重组动因。并对重组动因的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实证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本文从截止到2006年3月1日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了141家重组动因明确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按照不同的重组动因进行归类,选出样本量较大的三大动因即产业结构调整动因、规模经济动因、突出主业动因进行实证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选出的三类动因进行实证研究,用财务数据从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两个方面来说明公司重组的效应。结果表明,出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的盈利能力有明显改善,其他动因重组效应并不乐观;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存在重组动机不当,重组策略不当,大多数重组非实质性重组等问题。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如何提高资产重组效果的启示,以及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展的建议,这对我国上市公司提升价值、资本市场资产重组活动走向成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股配售──改善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股配售──改善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股票回购动因研究现状 |
1.2.2 股票回购效应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股票回购的概念及主要方式 |
2.1.1 股票回购的概念 |
2.1.2 股票回购的主要方式 |
2.2 股票回购的理论基础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财务效应理论 |
2.3 中国关于股票回购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章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介绍 |
3.1 美的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主营业务介绍 |
3.1.3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
3.2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介绍 |
3.2.1 回购背景 |
3.2.2 股票回购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分析 |
4.1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的动因分析 |
4.1.1 维护股价合理估值 |
4.1.2 合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 |
4.1.3 调节公司财务杠杆 |
4.2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的效应分析 |
4.2.1 市场公告反应 |
4.2.2 财务业绩影响 |
4.2.3 股权结构变化 |
4.2.4 资本结构变化 |
第5章 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启示 |
5.1 对公司投资人的启示 |
5.1.1 合理评估后理性投资 |
5.1.2 加强自身相关知识学习 |
5.2 对公司股票回购的启示 |
5.2.1 选择合适的股票回购时机 |
5.2.2 恰当的利用股票回购的正面效应 |
5.2.3 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
5.2.4 提高股票回购利用率 |
5.3 对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监管的启示 |
5.3.1 放宽股票回购的相关政策 |
5.3.2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2 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相关理论与研究动态 |
2.1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概念界定 |
2.1.1 资本结构 |
2.1.2 公司绩效 |
2.2 资本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动态 |
2.2.1 债务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2 股权结构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3 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3.1 浙江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
3.1.1 总量水平 |
3.1.2 行业分布 |
3.1.3 地区分布 |
3.2 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
3.2.1 债务结构现状 |
3.2.2 股权结构现状 |
4 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债务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
4.1.2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4.2 模型设计 |
4.2.1 绩效的评价方法 |
4.2.2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
4.2.3 回归分析模型 |
5 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5.0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 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战略转型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战略与财务治理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股权分置 |
2.1.2 财务治理 |
2.1.3 企业战略 |
2.1.4 股权分置改革对财务治理及企业战略的影响路径 |
2.2 相关理论演变 |
2.2.1 经济演化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公司财务理论 |
2.2.4 公司治理理论 |
2.2.5 财务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发展历程 |
3.1 股权分置改革的试点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行 |
3.3 后股权分置改革/限售股上市流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股改前后公司财务治理变化的理论分析 |
4.1 股改前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财务治理结构问题 |
4.1.2 财务治理机制问题 |
4.1.3 财务治理效率问题 |
4.2 股改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变化 |
4.2.1 对公司股权结构影响 |
4.2.2 对公司融资方式的影响 |
4.2.3 对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
4.2.4 对公司并购与重组的影响 |
4.2.5 对公司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股改政策效应分析 |
5.1 建立公司财务治理多元回归模型 |
5.1.1 财务治理样本选择 |
5.1.2 财务治理变量选取 |
5.1.3 财务治理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4 财务治理多元回归模型 |
5.2 财务治理多元回归分析 |
5.2.1 股改实施前后政策效应分析 |
5.2.2 全流通前后政策效应分析 |
5.2.3 股权分置改革综合效应分析 |
5.3 财务治理变化假设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评价 |
6.1 DEA 方法 |
6.1.1 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 |
6.1.2 规模效率 |
6.1.3 投入导向性和产出导向性 |
6.2 构建财务治理投入产出模型 |
6.3 财务治理数据分析计量 |
6.4 财务治理效率及冗余分析 |
6.4.1 财务治理效率评价 |
6.4.2 财务治理冗余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股改影响下的财务治理与企业战略转型 |
7.1 灰色关联数学模型法 |
7.2 公司财务治理及外部环境变量的选择 |
7.3 建立财务治理与外部环境关联模型 |
7.4 财务治理变化与企业战略转型的互动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途径 |
8.1 加速企业战略转型 |
8.1.1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
8.1.2 “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
8.2 选择合适的财务治理主体 |
8.2.1 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股有进有退 |
8.2.2 明确委托代理关系,政企职责分开 |
8.2.3 培育机构投资者,加强股东制衡 |
8.3 明确财务治理机构的职权 |
8.3.1 股东大会 |
8.3.2 董事会 |
8.3.3 监事会 |
8.4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
8.4.1 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
8.4.2 激励方式多样化 |
8.5 创新财务治理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结论的实践应用 |
9.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4)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股权分置制度及其演化过程 |
第一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初始形成阶段(1978-1993) |
第二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积累恶化阶段(1993-2002) |
第三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阶段(2002-2007) |
第三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的演化理论 |
一、经济学演化理论的起源 |
二、制度的演化理论 |
第二节 权力理论 |
一、权力的定义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产权理论——产权与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
一、产权的概念 |
二、产权的起源 |
三、产权与国家理论 |
第四节 制度、博弈及静态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 |
一、制度及制度的博弈理论 |
二、静态博弈理论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第五节 过渡性制度安排理论 |
第六节 适应性效率理论 |
一、效率的定义及分类 |
二、诺斯的适应性效率理论 |
三、适应性效率的认知结构基础 |
四、适应性效率的本质 |
五、适应性效率与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结构特征 |
六、股权分置与适应性效率 |
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第一节 政府的定义和作用 |
一、政府的定义 |
二、政府的起源和作用 |
第二节 转型期中央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一、转型期中央政府政治权力的来源分析 |
二、转型期中央政府行为的特点 |
第三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
二、地方政府设立的原因 |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分析 |
四、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特点分析 |
第五章 股权分置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选择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原因 |
一、中央政府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与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弈 |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治理特征 |
二、过度投资和多元化经营: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投资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中央政府放弃股权分置制度的原因 |
一、国有经济从"被动挤出"到"主动撤离" |
二、股权分置与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悖论 |
第六章 股权分置与证券市场的制度演化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 |
一、股权分置与中央及地方的制度效用变迁 |
二、地方政府利益主导下的国有上市企业"逆淘汰"效应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对股市的行为分析 |
二、股权分置条件下投资者进入股市的原因 |
三、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条件 |
四、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替代性和补偿性措施分析 |
二、中央政府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分析 |
三、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央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未来证券市场制度完善的建议 |
一、以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 |
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建设 |
第二节 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运作模式 |
一、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现代企业资产配置的社会化及对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 |
三、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对国有资产监管进行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对象 |
1.2.1 股改对价与国有资产保值 |
1.2.2 股改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绩效 |
1.2.3 江苏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改革的特点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 |
1.3.2 代理成本和委托代理理论 |
1.3.3 制度转换成本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有资本比重及投向 |
2.2 经营权改革和所有权改革的讨论 |
2.3 股权分置改革 |
2.4 对价确定影响因素 |
2.5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演进历程 |
3.1 经营权改革(1978-1990) |
3.1.1 放权让利(1978-1984) |
3.1.2 两权分离(1980-1990) |
3.2 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1992-1994) |
3.3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93-1998) |
3.4 国有股减持试点(1999-2004) |
3.5 产权改革(2003-现在) |
3.6 重启股权分置改革(2005-现在) |
第四章 江苏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绩效研究 |
4.1 制度背景及分析 |
4.1.1 制度背景简介 |
4.1.2 制度转变成本分析 |
4.2 股改对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2.1 股权结构影响因素 |
4.2.2 价格补偿期望 |
4.2.3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 |
4.2.4 其它承诺 |
4.3 江苏控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4.4 江苏控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多元回归模型的设计 |
4.4.2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与广东国有上市公司绩效改进实证分析 |
5.1 江苏上市公司改革效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总量发展 |
5.1.2 资产规模变化 |
5.1.3 市值变化 |
5.1.4 产业结构 |
5.1.5 所有权结构变化 |
5.1.6 所有权结构改进对绩效的影响 |
5.2 江苏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变化比较 |
5.2.1 模型构建 |
5.2.2 2004 年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2.3 2008 年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3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对经营绩效影响模型分析 |
5.3.1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配对样本T 检验 |
5.3.2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4 江苏与广东股权分置改革效果对比评析 |
5.4.1 两种不同改制路径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不同影响 |
5.4.2 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行业结构调整 |
5.4.3 送股对价对国有股比例下降的影响 |
5.4.4 改制过程中人情关系与转让价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进一步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6.2.2 通过地方管理制度竞争完善战略投资者进退机制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文中样本企业的股票代码和股票名称 |
附录Ⅱ: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0.3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
0.3.1 基于制度成本的理论 |
0.3.2 基于制度收益的理论 |
0.3.2.1 收益增加理论包括市场势力、效率、谋取重组价值等内容 |
0.3.2.1.1 市场势力理论 |
0.3.2.1.2 效率理论 |
0.3.2.1.3 谋取重组价值理论 |
0.3.2.2 协同效应理论 |
0.3.2.3 多样化经营理论 |
0.3.2.4 价值低估效应理论 |
0.3.2.5 信息效应与信号效应理论 |
0.3.3 基于委托代理的理论 |
0.3.3.1 代理成本降低论 |
0.3.3.2 经理价值论 |
0.3.3.3 现金流量理论 |
0.3.4 基于再分配的重组理论 |
0.3.4.1 税收收益理论 |
0.3.4.2 来自债券持有人的再分配理论 |
0.4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1 资产重组的定义 |
1.1 资产重组广义和狭义的定义 |
1.1.1 资产(Assets) |
1.1.2 重组(Reconstruction) |
1.1.3 资产重组(Recapitalization or Asset restructuring) |
1.1.3.1 按照重组的经济元素划分 |
1.1.3.2 按照重组的范围划分 |
1.2 不同的学科对资产重组的解释 |
1.2.1 会计学角度下的资产重组 |
1.2.2 经济学角度下的资产重组 |
1.3 西方国家对资产重组概念的观点 |
2 西方国家并购的五次浪潮及全球并购的最新发展 |
2.1 第一次并购浪潮 |
2.2 第二次并购浪潮 |
2.3 第三次并购浪潮 |
2.4 第四次并购浪潮 |
2.5 第五次并购浪潮 |
2.6 进入21世纪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并购情况 |
3 资产重组的动因 |
3.1 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3.2 追求规模经济 |
3.3 获取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利益 |
3.4 节约交易费用 |
3.5 谋求市场势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
3.6 追求经理效用最大化 |
3.7 政府宏观调控 |
3.8 逃避税赋 |
3.9 我国资产重组的动因 |
4 资产重组的类型 |
4.1 按照整合行业的角度分类 |
4.2 按照资产重组的运作模式的不同分类 |
5 我国资产重组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点 |
5.1 试点起步阶段 |
5.2 1987年至1991年,第一轮资产重组 |
5.3 1992年至1995年,第二轮资产重组 |
5.4 1996至1997年,资产重组的探索阶段 |
5.5 1998年至今,第三轮资产重组 |
6 我国资产重组的模式 |
6.1 并购 |
6.1.1 并购的定义 |
6.1.2 并购的基本分类 |
6.1.3 案例 |
6.1.4 “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整体上市”的概念 |
6.1.4.1 买壳上市 |
6.1.4.2 借壳上市 |
6.1.4.3 整体上市 |
6.2 股权转让 |
6.2.1 股权转让的定义 |
6.2.2 股权转让方式 |
6.2.3 股份转让主体的资格 |
6.2.4 涉及的法律法规 |
6.2.5 股权转让流程示意图 |
6.2.6 案例 |
6.3 资产剥离 |
6.3.1 资产剥离的定义 |
6.3.2 资产剥离的类型 |
6.3.3 资产剥离案例 |
6.4 资产置换 |
6.4.1 资产置换的定义及分类 |
6.4.2 资产置换案例 |
6.5 托管 |
6.5.1 托管的定义 |
6.5.2 案例 |
6.6 捐赠 |
6.7 其他方式 |
6.8 重组方式的四大转变 |
7 资产重组的交易方式 |
7.1 承担债务式重组 |
7.1.1 承担债务式重组的定义 |
7.1.2 案例 |
7.2 现金购买资产式重组及其案例 |
7.3 资产换股式重组及其案例 |
8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有关法律法规 |
8.1 组织结构操作层面 |
8.2 股权操作操作层面 |
8.3 资产重组及财务会计处理操作层面 |
9 极端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 |
9.1 我国的企业破产法 |
9.2 新破产法关注的重点 |
9.3 破产的具体程序 |
9.4 我国债务重组的会计与税收规定 |
9.5 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案例分析 |
10 问题综述 |
10.1 全球目前宏观经济环境 |
10.2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 |
10.3 科学发展观 |
10.4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司资产重组 |
10.5 笔者实际工作中的资产重组 |
11 反思 |
11.1 交叉持股问题 |
11.2 交叉持股的由来及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状 |
11.3 交叉持股使资产增值的原因及其弊端 |
11.4 我国会计准则对交叉持股的规定及在资产重组中的恰当运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7)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股权结构 |
1.2.2 公司治理 |
1.2.3 公司业绩 |
1.2.4 后股权分置时期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
2.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2.1.2 公司治理的利益导向 |
2.1.3 公司治理的机制 |
2.1.4 公司治理模式 |
2.2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
2.2.1 公司业绩的基础理论 |
2.2.2 股权结构形成与公司业绩 |
2.2.3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一)-国外文献回顾 |
2.2.4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二)-国内文献回顾 |
2.2.5 股权结构与股东治理行为研究 |
2.3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 |
2.3.1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2.3.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分析 |
2.3.3 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影响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3.1 股权分置概述 |
3.1.1 股权分置产生背景 |
3.1.2 股权分置的危害 |
3.1.3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3.2.1 股权分置的交易费用 |
3.2.2 股权分置改革与制度变迁 |
3.2.3 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 |
3.3 股权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 |
3.3.1 对价的概念 |
3.3.2 对价的法理 |
3.3.3 对价在解决股权分置方案中的应用 |
3.4 股权分置流程及解决方案 |
3.4.1 股权分置改革流程 |
3.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
3.4.3 已实施股权分置情况 |
3.5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变动趋势 |
3.5.1 股权结构得到改善 |
3.5.2 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 |
3.5.3 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3.5.4 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
3.5.5 市场对外开放带来境内外市场一体化趋势 |
3.6 小结 |
第四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研究 |
4.1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4.1.1 公司业绩及评价标准 |
4.1.2 公司业绩的形成机制 |
4.1.3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4.2 股权结构的静态比较分析 |
4.2.1 国外的股权结构及其特点 |
4.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股权结构 |
4.2.3 股权分置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
4.3 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 |
4.3.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路径 |
4.3.2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方式 |
4.3.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行为研究 |
5.1 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理论 |
5.1.1 文献回顾 |
5.1.2 结构与行为理论框架 |
5.2 股权结构与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1 分散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2 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3 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4 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东行为 |
5.3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的对价的行为分析 |
5.3.1 非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5.3.2 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5.3.3 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分析 |
5.4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分析 |
5.4.1 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基本模型 |
5.4.2 全流通与股权分置条件下控股股东隧道行为比较分析 |
5.4.3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隧道行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 |
6.1 数据样本与来源 |
6.1.1 数据样本 |
6.1.2 数据来源 |
6.2 实证分析变量的选取 |
6.2.1 被解释变量 |
6.2.2 解释变量 |
6.2.3 控制变量 |
6.3 实证假设 |
6.3.1 股东属性与公司绩效 |
6.3.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 |
6.4 实证模型构建及结论 |
6.4.1 实证模型构建 |
6.4.2 股权构成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6.4.3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6.5 实证结论分析 |
第七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7.1 股权分置改革成效 |
7.1.1 股改建立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可预期的制度平台 |
7.1.2 股改恢复和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
7.1.3 股改恢复投资者信心 |
7.2 后股权分置时期面临新问题 |
7.2.1 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问题 |
7.2.2 控股股东监管问题 |
7.2.3 高管人员监管问题 |
7.3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7.3.1 继续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
7.3.2 完善股权激励措施 |
7.3.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7.3.4 培育并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 |
7.3.5 以市场化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结构安排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理论基础 |
2.1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理论基础 |
2.1.1 公共财政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关系 |
2.1.2 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宏观政策理论分析 |
2.1.3 国有经济控制力提高理论 |
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微观理论基础 |
2.2.1 证券市场财富放大理论 |
2.2.2 治理结构溢价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企业产权理论 |
2.2.5 公司治理理论 |
2.2.6 股权结构理论 |
2.2.7 上市公司微观股权运作理论综述 |
3. 股权分置时代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模式分析 |
3.1 股权分置的定义及缺陷 |
3.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一般规定及评价 |
3.2.1 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政策 |
3.2.2 政策评价 |
3.3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主要形式分析 |
3.4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主要特点 |
3.5 对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的反思 |
3.6 结论 |
4.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国有股股权运作 |
4.1 股权分置改革的含义、理论依据及意义 |
4.2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带来的影响 |
4.2.1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股权的影响 |
4.2.2 全流通时代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
4.2.3 股权分置改革对国有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的影响 |
4.2.4 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新格局 |
4.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利己行为研究 |
4.3.1 “隧道效应”理论 |
4.3.2 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效用函数分析 |
4.3.3 国有大股东行为利己行为的市场影响分析 |
4.4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买卖股票行为剖析 |
4.4.1 减持股票目的分析 |
4.4.2 减持行为分析 |
4.5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行为趋势研究 |
4.6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运作面临的机会 |
5.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路径设计 |
5.1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指导思想 |
5.2 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的主要目标 |
5.2.1 宏观战略目标 |
5.2.2 微观制度优化目标 |
5.2.3 经济目标 |
5.2.4 社会和谐目标 |
5.2.5 小结 |
5.3 全流通时代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管理 |
5.4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案例分析 |
5.5 全流通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运作的路径选择 |
5.5.1 构建高效的国有股权监管体系 |
5.5.2 推行国退国进、引导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
5.5.3 有选择性的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投资谋求投资高回报 |
5.5.4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5.5.5 建立国有上市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监管体系 |
5.5.6 积极稳妥引导国有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
5.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甘肃省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规定 |
附录二: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想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购并动机 |
2.2 企业购并绩效 |
2.3 大股东侵占 |
2.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资本市场获利时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和利益实现模式 |
3.1 引言 |
3.2 控股股东的内部交易动机、获利方式和利益均衡模型 |
3.3 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行为对经济效率和公平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内部交易动机的实例研究 |
4.1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不当得利的典型手段 |
4.2 中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通过内部交易攫取上市公司利益的典型案例 |
4.3 控股股东不当得利的制度性根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利润操纵与购并的后续融资动机 |
5.1 引言 |
5.2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
5.3 股权割裂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在机理 |
5.4 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偏好与上市公司购并融资:获利方式和典型案例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上市公司购并的二级市场炒作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 |
6.1 引言 |
6.2 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 |
6.3 我国上市公司购并重组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6.4 二级市场操纵的内在机理 |
6.5 二级市场操纵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
6.6 二级市场操纵的案例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和建议 |
7.1 股权制度创新:全流通与分散化 |
7.2 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措施 |
7.3 建立和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
7.4 投资者理性投资理念的回归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有待拓展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动因与效应关系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上市公司重组动因与效应理论 |
2.1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概况 |
2.2 我国上市公司重组动因 |
2.2.1 拓宽融资渠道 |
2.2.2 追求规模经济 |
2.2.3 调整产业结构 |
2.2.4 突出主营业务 |
2.2.5 多元化经营 |
2.2.6 其他动因 |
2.3 重组动因效应理论 |
2.3.1 协同效应理论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2.3.3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3.4 价值低估理论 |
2.3.5 市场势力理论 |
2.3.6 战略重组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组动因与效应关系实证分析 |
3.1 基本假设及概念界定 |
3.1.1 基本假设 |
3.1.2 资产重组的界定 |
3.2 研究方法设计 |
3.2.1 样本的选取 |
3.2.2 研究变量的选择 |
3.2.3 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
3.2.4 实证分析研究思路 |
3.3 模型设计与分析 |
3.3.1 产业结构调整动因实证分析 |
3.3.2 规模经济动因实证分析 |
3.3.3 突出主业动因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及启示 |
4.1 实证结果分析 |
4.1.1 实证结果描述 |
4.1.2 实证结果讨论 |
4.2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4.3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启示 |
4.3.1 对所有者经营者的启示 |
4.3.2 对债权人的启示 |
4.4 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展的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国有股配售──改善国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出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的集团股票回购案例研究[D]. 谭笑.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2]浙江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金玉梅.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10)
- [3]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财务治理和企业战略转型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D]. 黄庆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4]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D]. 张富田. 南开大学, 2010(07)
- [5]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D]. 郑博巍. 南京财经大学, 2010(02)
- [6]公司资产重组问题研究[D]. 谷青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7]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09(12)
- [8]全流通背景下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运作研究[D]. 陈爱东.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9]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购并的动机和利益转移模式研究[D]. 潘鸿.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6)
- [10]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动因与效应关系实证分析[D]. 裴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