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霄县漳江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洪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姗[1](2020)在《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大地震,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九寨沟景区作为世界着名自然环境保护区,其生态环境也受地震影响而被严重破坏,植被损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因此,对九寨沟景区景观格局变化以及景观修复模式和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合理进行景区的景观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获取研究区2016-2019年的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的基础上,以GIS和RS技术为手段,将景观类型划分为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五种类型,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地震后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地震对景区景观产生的影响以及震后景区的景观恢复情况;并以植被覆盖度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不同坡度、海拔、水土流失敏感度对景观修复的影响,并提出不同景观修复模式;再选取不同模式中的典型灾害点,结合其实际自然条件与损毁情况,进行景观修复措施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九寨沟景区的景观格局在地震之后变化较大。从景观面积变化来看,水体、草地等景观类型大面积减少,未利用地增加,而到了2019年,虽然各类景观有所恢复,但仍然存在大面积损毁,林地面积减少19.59 km2,水体面积减少1.3km2;从景观类型转化来看,从2016-2019年,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是最多的;从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来看,地震后研究区斑块数目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高,斑块形状向不规则化转变,景观结构复杂化程度加剧,整体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分布相对分散。到了2019年,在人工修复的帮助下,各景观损毁情况有所好转,但与地震之前相比,林地、草地、水体及建设用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仍然减少了,林地和水体所占百分比以及形状指数仍然降低了。从植被覆盖度与坡度、海拔、水土流失敏感度三方面的景观修复影响因素分析,发现2016-2017年,不同坡度分级、不同海拔分级、不同水土流失敏感度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变化都不大;但2017-2018年,不同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均有明显降低;而2018-2019年,在自然恢复及人工修复的帮助下,不同分级的植被覆盖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并发现坡度30°-50°、海拔3000 m–4000 m、水土流失中低敏感度区域,景观修复效果明显,从而将坡度按照≤30°,30°-50°,≥50°分别划为三种类别,将海拔按照≤3000 m,3000 m-4000 m,≥4000 m分别划为三种类别,提出自然修复、保护性修复和治理性修复三种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针对不同的景观修复模式,结合实际损毁情况,分别提出不同景观修复措施。在自然修复区域采取自然修复的方式,依靠环境自身调节能力进行自我修复;在保护性修复区域采取拉防护网等保护性修复措施,防止灾害对环境造成更多影响及再次发生;在治理性修复区域,对崩塌损毁采取了“客土喷播+生态袋防护”的景观修复措施,对滑坡损毁采取了“格构防护系统+植生袋填充”的景观修复措施,对泥石流损毁采取了“集水区封山育林或补植造林+形成流通区崩塌等灾害治理+堆积区微圃植树”相结合的景观修复措施。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模式措施的采取,将使研究区景观得到更好的恢复,并为其他类似区域地震发生后的景观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孙炎[2](2020)在《不同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及生态效应案例分析》文中提出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具有颗粒小、易吸附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微塑料易被海洋生物摄食,从而通过食物网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以西北太平洋、热带西太平洋以及福建漳江河口的表层水等不同水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分离提取表层水中的微塑料,研究微塑料的丰度、颜色、形状、粒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特征,探讨热带西太平洋区域以及漳江河口微塑料的基本信息和最新污染水平,揭示西北太平洋微塑料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东海原甲藻在聚苯乙烯微塑料差异化暴露条件下的响应,初探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太平洋春季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丰度平均值(7.4×104个/平方千米)高于夏季(1.9×104个/平方千米),可能由黑潮导致,东南亚区域可能是微塑料的主要来源;春夏两季微塑料聚合物的主要类型均为聚丙烯和聚乙烯,形状均以碎片为主、泡沫所占比例均最小,粒径均以0.5~1 mm和1~2.5 mm为主,特征调查研究结果验证了春夏两季研究区域内的微塑料可能都来源于东南亚地区。(2)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丰度介于1.6×104个/平方千米和1.1×105个/平方千米之间,丰度平均值为5.0×104个/平方千米;微塑料聚合物的主要类型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分别占50%和36%;该区域微塑料的形状以薄膜为主,占41%,纤维和线状次之,分别占35%和15%;该区域微塑料的颜色主要为白色和透明,分别占43%和41%;粒径为1~2.5 mm和0.5~1 mm的微塑料占比较大,分别为59%和24%;微塑料的可能迁移方向为站位D1→D4→D2→D3。(3)漳江河口表层河水中的微塑料丰度介于50个/立方米和725个/立方米之间,其中Z1站(117°20’33"E,23°57’06"N)的微塑料含量最高,为725个/立方米,Z2站(117°21’27"E,23°57’04")的微塑料含量最低,为50个/立方米;微塑料聚合物的主要类型为聚丙烯和聚乙烯,分别占52%和23%;该区域微塑料的形状以碎片为主,占43%,纤维和颗粒次之,均占18%;该区域微塑料的颜色主要为白色、黑色和黄色,分别占56%、14%和14%;粒径为0.5~1 mm和1~2.5 mm的微塑料占比较大,分别为33%和31%;漳江两岸的污水排放、陆地径流、水产养殖等可能是导致漳江河口微塑料丰度较高的主要因素。(4)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差异化暴露实验结果表明:5 mg·L-1溶解性有机质(DOM)可促进东海原甲藻的生长;10ppm(0.1μm粒径)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东海原甲藻前期的生长,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聚苯乙烯微塑料会抑制东海原甲藻在稳定期和衰退期的生长,微塑料粒径越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浓度的抑制效应强于粒径。我们的研究发现将为微塑料和赤潮藻的复合污染带来的生态效应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张一鸣,邓欢欢[3](2019)在《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径流分析与计算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均位于福建省云霄县火田镇境内漳江一级支流火田溪中源高田溪上,为确保电站的顺利建设,需对其径流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因高田溪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该文根据周边站点径流资料的三性分析成果,以邻近漳江干流控制水文站——峰头水库站为径流计算的设计依据站,以漳江干流上河水文站和邻近诏安县东溪流域上的诏安水文站为设计参证站,采用水文比拟法并以面雨量修正,确定云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207.1万m3和1 471.8万m3,经分析验证计算成果合理。
黄源成[4](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龚俊文[5](2018)在《明清时期福建城市灾害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灾害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则为灾害的重要承灾体,这一人地关联性决定了城市灾害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也是福建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过渡的重要时期;而各级行政治所城市不仅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社会统一体,也是当时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交汇处。因此,本文以明清时期福建县级及其以上各级行政区域治所城市所发生的灾害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探析明清福建城市灾害的特征、成因及影响,关注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为现代城市的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相应的历史借鉴和参考。城市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虽然不同学科关于城市灾害概念的阐释存在差异,但就历史时期而言,城市灾害可以认为是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交互协同作用下对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及人类社会本体造成重要危害的各类事件。划分城市灾害类型是一个整理、分析和界定灾害史料的过程,在对历史时期的城市灾害进行分类时,以城市灾害中占据主导作用的灾因及其内在表现形式为划分依据,并关注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明清时期福建城市灾害的发展过程及空间分布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确定城市灾害统计原则与等级划分标准之后,运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史料灾度等级进行量化处理,从城市灾害的频度变化、强度变化和季节变化,以及城市灾害的地域特征与重心转移等方面分析明清福建城市群体的灾害特征,其各类城市灾害大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和区域性差异。明清福建城市灾害的频发性和严重性不仅与城市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人类本体的社会活动、城市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城市社会习俗与防灾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还影响着城市发展与社会稳定,如造成城市基础功能失调、城市人口伤亡、城市经济滞缓、社会动荡,并引起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改变等。在城市灾害发生的过程中,福建地方社会也采取了相应的灾前防御和灾后应对举措,前者如疏浚城市沟河水道、修筑城市火墙冷铺、修建城市备荒仓储等,后者如施赈调粟、抚恤救治等应急措施和蠲缓税粮、修缮重建等补救措施。通过分析城市灾害前后不同的救济主体与救济方式,探讨明清时期福建城市救灾的实效性。
周玉琪[6](2018)在《地域文化视角下西林村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聚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生存空间和载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挖掘传统聚落文化要素,对于改善聚落特色丧失、聚落文脉断裂和聚落记忆消逝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塑造并非由某个朝代或某个个体来决定,而是随着时间的推演,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因而不管聚落的规模是否宏大、空间布局是否复杂、建筑构造是否别致,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都反应了传统聚落所在的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地域文化特点,文化引导的聚落更新实践也在逐步打破单一物质空间规划的窘境。西林村于2016年被评选为第五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对西林村建设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历史文化名村的评定,并不意味着村落保护工作的结束,而是代表新的开始。笔者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分析地域文化与西林村的内在联系,探寻西林村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将文章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对国内外传统聚落保护历程及形成理论作了简要梳理,从而把握国内外传统聚落保护发展的趋势,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第二部分为第二、三、四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分析西林村的地域文化背景、聚落格局和建筑特征,探寻其内在发展规律。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发现西林村现状问题,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西林村保护更新目标、原则与策略。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布局、节点空间和单体建筑三个方面,以西林村为例,希望对此类型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陈恩虎,吕君丽[7](2016)在《明清时期皖江流域水利建设的历史启示》文中指出明清时期皖江流域劳动人民为发展农业生产,兴建一些着名水利工程,曾为该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受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水利建设严重滞后,工程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偏低;由于各种不科学的土地利用和水利兴修方式,水环境日益恶化;水利投资缺乏流域规划,很难持续实施大规模水利建设,无法形成整体防御能力,水利工程废多兴少,水利事业步步履维艰,故任凭水旱灾害摆布,仍然处于靠天收的局面。该文列举了明清时期大量的皖江流域水利建设方面的历史记载事实,并对负面效应和历史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观点鲜明的见解,以期为当今的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单广宁[8](2015)在《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文中提出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地处秦岭岷、迭山系地带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域,历史上即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2010年8月8日,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的特大泥石流灾害,给生活在这里的藏、汉等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本文选取此次泥石流的灾后重建为研究对象,进行民族学研究。首先,对本研究工作的现实理论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研究状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其次,对舟曲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作了全面的考察,指出舟曲高山峻岭居多的特殊地质构造和夏季集中降雨的特殊气候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客观原因;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过度开矿破坏森林植被,水土流失严重,则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舟曲县是藏、汉民族杂居之地,藏传佛教、原始苯教、汉传佛教、道教在当地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民族宗教文化多元而丰富。第三,通过对历史上舟曲各种自然灾害的梳理,指出2010年8月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三眼峪、罗家峪、锁儿头地方,都是泥石流灾害频发之地,而此次泥石流灾害破坏力之强,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并对此次灾害破坏与损失如此之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解读。第四,以田野调查和收集的数据为依据,将受灾的职业群体分类为农民、职工、商贩及其他劳动者;受灾的民族划分为藏族、汉族及少数回族等民族。分别描述了各种受灾典型事例。探讨了灾后重建的理论指导与规划涉及理念,在当地舟曲老城馨苑小区、峰迭新区与异地兰州新区三个安置点进行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各民族入住情况进行了统计,对兰州新区入住户少的原因做了分析说明。分析了灾后重建区各职业群体各民族入住户面临的生计变迁、生活变迁、族群变迁,以及灾后产生的家庭结构破碎、人际关系断裂、心理创伤严重、社会救济、记忆建构等社会问题。并对受灾群众的信仰变迁等问题进行了考察。第五,在分析与肯定政府在救灾与恢复重建安置过程中的作用与成就的基础上,对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受灾群众与志愿者等各种力量的作为与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此次救灾重建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大的影响,为社会营造了正能量,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等。探讨了灾后重建引发的生态安全等次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认识。第六,着重探讨了民族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和相互作用问题。认为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人类总是选择文化顺应和适应自然的道路。舟曲汉、藏各族群众以道家思想尊崇自然,以藏传佛教思想诠释生死,以本土婆婆教、二郎神信仰为精神寄托,在应对灾害、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了规范行为的作用。认为藏传佛教及道教文化中包含有重要的适应与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应该予以重视。舟曲灾后重建的重要启示是:在泥石流灾害频发的甘南藏族居住地区,以顺应自然为前提,以受灾群体为中心,充分吸收民间不同民族地方性救灾的智慧和经验,建构政府与民间互动救灾的良性模式,才能重建幸福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曾艳[9](2016)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作者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在民居研究中从时空维度把握人与文化的动态特征,提出了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理论。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首先从国内传统民居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两个方向入手,集中分析发现既有民居研究在时空关系上不对等,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偏重静态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将民居文化地理概念引入民居研究的意义。基于对地缘性、聚居性等居住文化现象的解析,指出地理空间给民居文化系统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形态、文化原型、因子图谱、文化区划等研究内容,以此揭示其文化景观与时空对应的衍生关系。根据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的具体情况,综述了省域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同时提出数据库的构建准则与方法,以此为前提建立广东省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基于全面系统的普查数据,以数据库为平台综合分析了各类民居文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地理分布等特点,确定以聚落及民居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进行切入研究,并分别从聚落、民居两个方面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探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分区,可以拟构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民居研究提供新视角。基于文化景观特征的深入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文化区划理论与聚落民居分区特征得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地理环境与生产、社会文化与制度、观念风俗与礼法、营造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各聚落民居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研究的核心目标,它们主要表现在文化边缘地带,因此选取聚落民居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非典型民居文化景观,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揭示了在聚落及民居的“形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对其时空双向维度和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研究,能让我们对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成更为本质与系统的认知。
倪甲林[10](2014)在《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以东山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福建省依托优越的港口条件,利用国外原油资源,推动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石油化工产业总值已接近4000亿,成为全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东山湾古雷基地作为福建石化产业的两大核心之一,预计到2020年炼油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东山湾面临预防溢油事故的风险与压力逐年在增加,亟需开展针对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估研究及应对策略研究,以充分提高海岸带溢油风险的应急管理水平,保护东山湾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脆弱性评价研究基础上,依据脆弱性组成要素不同,将脆弱性分为结构型脆弱性和胁迫型脆弱性,其中结构型脆弱性由系统对干扰的敏感性和适应性组成,胁迫型脆弱性是在结构型脆弱性基础上,将系统可能遭受干扰的暴露度也纳入进来。根据脆弱性的成要素,对溢油污染下的海岸带脆弱性评价指标进行归类,构建基于“敏感性-适应性-暴露度”的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山湾为案例,采用聚类分析法和参考国外文献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赋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综合评价法对溢油胁迫下东山湾海岸带生态脆弱性展开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溢油胁迫的东山湾结构型生态脆弱性的相对极脆弱区和脆弱区主要集中在湾顶的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相对中等脆弱区分布在湾口的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附近,湾内大部分区域属于相对轻微脆弱区或相对不脆弱区;溢油胁迫下东山湾海岸带胁迫型生态脆弱性的相对极脆弱区和脆弱区分布除了在湾顶的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湾口的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附近外,在东山湾东侧海域,古雷半岛附近大片海域也属于相对脆弱区。最后通过评估结果的分析,对东山湾区域溢油预防及应急对策提出了建议,为更好的开展海洋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云霄县漳江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洪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霄县漳江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洪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
1.2.2 灾后景观修复研究 |
1.2.3 九寨沟景区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地理环境概况 |
2.2 地震灾害情况 |
2.2.1 地震作用造成的景观损毁 |
2.2.2 次生地质灾害作用所造成的景观损毁 |
2.2.3 后期营力作用造成的景观损毁 |
2.3 不同景观受损状况 |
2.3.1 水体景观损毁情况 |
2.3.2 林地景观损毁情况 |
2.3.3 草地景观损毁情况 |
2.3.4 建设用地景观损毁情况 |
2.3.5 未利用地景观损毁情况 |
2.4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4.1 数据来源 |
2.4.2 遥感数字图像预处理 |
2.4.3 景观类型遥感信息提取 |
第3章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1 动态变化分析方法 |
3.2 景观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3.3 景观类型转化特征分析 |
3.4 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震后景观修复模式研究 |
4.1 修复模式研究方法 |
4.2 修复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坡度因素 |
4.2.2 海拔因素 |
4.2.3 水土流失敏感度 |
4.3 景观修复类型研究 |
4.4 景观修复模式分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景观修复措施研究 |
5.1 自然修复措施 |
5.2 保护性修复措施 |
5.3 治理性修复措施 |
5.3.1 崩塌损毁景观的修复 |
5.3.2 滑坡损毁景观的修复 |
5.3.3 泥石流损毁景观的修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不同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及生态效应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海洋微塑料污染概况 |
1.1.1 人类与塑料 |
1.1.2 海洋塑料垃圾 |
1.1.3 海洋微塑料 |
1.2 海洋微塑料的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3 海洋微塑料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西北太平洋表层海水中微塑料污染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调查站位布设与采样信息 |
2.2.2 样品处理 |
2.2.2.1 筛选 |
2.2.2.2 消解 |
2.2.2.3 浮选 |
2.2.2.4 视觉鉴别 |
2.2.2.5 化学鉴定 |
2.2.2.6 表面形态表征 |
2.2.3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丰度 |
2.3.2 颜色 |
2.3.3 形状 |
2.3.4 化学组成 |
2.3.5 粒径分布 |
2.3.6 表面形态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中微塑料污染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调查站位布设与采样信息 |
3.2.2 样品处理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丰度 |
3.3.2 颜色 |
3.3.3 形状 |
3.3.4 化学组成 |
3.3.5 粒径分布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福建漳江河口表层水中微塑料污染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调查站位布设与采样信息 |
4.2.2 样品处理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 |
4.3.1 丰度 |
4.3.2 颜色 |
4.3.3 形状 |
4.3.4 化学组成 |
4.3.5 粒径分布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设计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第七章 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7.1 发表论文 |
7.2 参与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径流分析与计算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水文测站布设情况 |
3 设计依据站的选取 |
4 流域面降水计算 |
4.1 参证站和依据站控制流域面降水 |
4.2 设计流域面降水 |
5 依据站径流系列分析 |
5.1 依据站径流系列插补延长 |
5.2 依据站径流系列三性分析 |
6 径流分析与计算 |
6.1 径流计算 |
6.2 合理性分析 |
7 结语 |
(4)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缘起 |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明清时期福建城市灾害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灾害概念与灾害类型 |
第一节 城市灾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城市灾害类型的划分 |
第二章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城市灾害统计与分级 |
一、城市灾害统计原则 |
二、城市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
第二节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时空特征 |
一、城市灾害时间分布 |
二、城市灾害空间分布 |
第三章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成因及影响 |
第一节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成因探析 |
一、城市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城市人类本体的社会活动 |
三、城市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 |
四、城市社会习俗与防灾意识 |
第二节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主要影响 |
一、城市基础功能失调与人口伤亡 |
二、城市经济滞缓与社会动荡 |
三、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改变 |
第四章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与社会应变 |
第一节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的灾前防御 |
一、疏浚城市沟河水道 |
二、修筑城市火墙冷铺 |
三、修建城市备荒仓储 |
第二节 明清福建城市灾害的灾后应对 |
一、灾后应急措施 |
二、灾后补救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明清时期福建城市灾害年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地域文化视角下西林村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5 地域文化视角解析 |
1.5.1 地域文化 |
1.5.2 内涵结构 |
1.6 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 |
1.6.1 相关概念 |
1.6.2 相关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西林村地域文化背景 |
2.1 西林村地理环境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2 西林村经济发展 |
2.2.1 自然资源 |
2.2.2 经济状况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多元文化 |
2.3.3 宗教信仰 |
2.3.4 传统节日 |
2.3.5 地方艺术 |
2.4 开漳历史遗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林村聚落空间地域性特征 |
3.1 西林村选址 |
3.1.1 历史因素 |
3.1.2 环境因素 |
3.1.3 风水因素 |
3.2 聚落空间演化 |
3.2.1 单核心结构 |
3.2.2 防御式结构 |
3.2.3 多核心结构 |
3.2.4 演化综述 |
3.3 聚落格局特征 |
3.3.1 自然空间 |
3.3.2 人工区域 |
3.3.3 道路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林村地域性传统建筑 |
4.1 传统建筑类型与功能 |
4.1.1 宫庙建筑 |
4.1.2 民居建筑 |
4.2 传统建筑形制与空间 |
4.2.1 “一明两暗”型 |
4.2.2 “三合天井”型 |
4.2.3 “四合天井”型 |
4.2.4 空间特征 |
4.3 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 |
4.3.1 屋顶 |
4.3.2 结构 |
4.3.3 墙体 |
4.3.4 台基 |
4.4 传统建筑色彩与风格 |
4.5 传统建筑装饰与细部 |
4.5.1 嵌瓷 |
4.5.2 彩画 |
4.5.3 木雕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西林村保护与更新实践应用 |
5.1 西林村现状分析 |
5.1.1 空间的显性问题 |
5.1.2 文化的隐性冲突 |
5.1.3 发展诉求 |
5.2 地域文化视角下保护更新策略 |
5.2.1 保护更新的目标与原则 |
5.2.2 西林村保护更新策略 |
5.3 地域文化在整体布局上的表达 |
5.3.1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
5.3.2 整体空间形态延续 |
5.3.3 街巷空间优化 |
5.4 地域文化在节点空间中的表达 |
5.4.1 地域性场所复兴 |
5.4.2 精神场所再造 |
5.5 地域文化在单体建筑上的表达 |
5.5.1 保护更新方式 |
5.5.2 建筑更新设计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西林村重点传统建筑调查表 |
附录B: 相关案例研究 |
漳州古城东宋河片区保护规划 |
培田村保护更新 |
致谢 |
(7)明清时期皖江流域水利建设的历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利工程分布是否合理,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很大 |
2 水利兴修经费的保障,后期管理的跟进,是水利效益有效发挥的关键 |
3 各种土地利用和水利兴修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水环境好坏的前提 |
4 水利建设的合理流域规划,各种利益博弈的协调,可以稳固水利经济社区共生互存关系 |
(8)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综述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舟曲泥石流灾害地点自然与人文概述 |
2.1 自然人文环境概述 |
2.1.1 舟曲的地理位置 |
2.1.2 舟曲的自然环境 |
2.1.3 人.与族群 |
2.2 舟曲泥石流发生地自然环境 |
2.2.1 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地形地质概况 |
2.2.2 气候在此次泥石流中的催化作用 |
第三章 舟曲泥石流灾害背景、过程及原因 |
3.1 舟曲自然灾害的历史 |
3.1.1 暴雨灾害 |
3.1.2 泥石流灾害 |
3.1.3 地震灾害 |
3.1.4 冰雹灾害 |
3.1.5 滑坡灾害 |
3.1.6 干旱灾害 |
3.2 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 |
3.2.1 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
3.2.2 生命损失情况 |
3.2.3 财产损失情况 |
3.3 灾害原因解读 |
3.3.1 灾害原因之一:自然脆弱性 |
3.3.2 灾害原因之二:自然与社会交互形成的次生性脆弱性 |
3.3.3 灾害原因之三:社会脆弱性 |
第四章 受灾群体问题 |
4.1 受灾职业群体与族群 |
4.1.1 受灾的职业群体 |
4.1.2 受灾的族群 |
4.2 灾后安置点概述 |
4.2.1 老城区安置点(馨苑小区) |
4.2.2 峰迭新区 |
4.2.3 兰州新区安置点 |
4.2.4 安置点入住情况总结 |
4.3 灾后不同职业与群体面临的多种变迁问题 |
4.3.1 生计问题 |
4.3.2 居住问题 |
4.3.3 社会问题 |
4.3.4 信仰问题 |
第五章 受灾群体灾后恢复重建问题 |
5.1 受灾群体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就 |
5.1.1 政府在恢复重建中的决策作用及其贡献 |
5.1.2 各种社会力量的“协调”作用 |
5.2 灾后重建引发的次生问题 |
5.2.1 灾后重建引发的流动问题 |
5.2.2 灾后重建引发的社会分层问题 |
5.3 灾后生态重建问题 |
5.3.1 舟曲县生态安全遭受威胁的原因分析 |
5.3.2 灾后生态恢复的思考 |
第六章 泥石流灾害的民族学启示 |
6.1 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互动 |
6.1.1 自然环境的脆弱性与强大性 |
6.1.2 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
6.2 地域传统文化中适应与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与经验 |
6.2.1 藏族传统文化中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 |
6.2.2 汉族传统中处置自然灾害的智慧 |
6.3 中国式救灾的利与弊 |
6.3.1 政府主导性带来的快速与积极响应 |
6.3.2 受灾群体的主动配合与被动适应 |
6.3.3 政府与民间互动救灾的良性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藏彝走廊自然灾害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1 藏彝走廊干旱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2 藏彝走廊洪涝灾害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3 藏彝走廊泥石流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4 藏彝走廊雨雹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5 藏彝走廊雪灾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6 藏彝走廊风灾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7 藏彝走廊霜冻、低温历年统计表 |
附录 1.8 藏彝走廊地震灾害历年统计表 |
附录2 河西走廊自然灾害历年统计表 |
附录 2.1 河西地区干旱历年统计表 |
附录 2.2 河西走廊干热风历年统计表 |
附录 2.3 河西走廊冰雹历史统计表 |
附录 2.4 河西走廊大风和沙尘暴历年统计表 |
附录 2.5 河西走廊地震历史纪年统计表 |
附录 2.6 河西地区暴雨历年统计表 |
附录 2.7 河西走廊泥石流灾害历年统计表 |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背景与机缘 |
1.1.2 地缘与居住文化 |
1.1.3 文化地理学理论概述 |
1.1.4 民居文化地理 |
1.1.5 研究的意义及框架 |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 |
1.2.1 聚居研究 |
1.2.2 相关概念及范畴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期许 |
1.4.1 信息系统化与图示化 |
1.4.2 整合民居研究成果 |
1.4.3 完善民居研究体系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
2.1.1 传统民居研究阶段与进展 |
2.1.2 广东传统民居研究进展 |
2.1.3 传统民居研究的局限 |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阶段与进展 |
2.2.2 广东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 |
2.2.3 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局限 |
2.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 |
2.3.1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研究成果 |
2.3.2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结合的研究 |
2.3.3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交叉领域研究的局限 |
2.4 GIS在国内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中的运用 |
2.5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与反思 |
2.5.1 相关研究的进展 |
2.5.2 相关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
3.1 广东文化地理区划概述 |
3.1.1 广东行政区划 |
3.1.2 广东气候区划 |
3.1.3 广东方言区划 |
3.1.4 广东文化区划 |
3.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背景研究 |
3.2.1 广东文化地理特征 |
3.2.2 土着民族与广东民系 |
3.2.3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生成与演变 |
3.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 |
3.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因子的提取 |
3.3.2 建立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特征 |
4.1 传统聚落文化因子分布特征 |
4.1.1 传统聚落分布 |
4.1.2 传统聚落选址 |
4.1.3 传统聚落朝向 |
4.1.4 传统聚落年代 |
4.1.5 传统聚落民系 |
4.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主导文化因子 |
4.2.1 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
4.2.2 建筑类型学与文化地理学 |
4.2.3 主导文化因子的确定 |
4.3 主导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
4.3.1 传统聚落类型分布特征 |
4.3.2 传统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
5.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原则及方法 |
5.1.1 文化区的定义与分类 |
5.1.2 文化区的特征与边界 |
5.1.3 文化区划原则与方法 |
5.2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分区研究 |
5.2.1 传统聚落类型分区特征 |
5.2.2 传统民居类型分区特征 |
5.3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 |
5.3.1 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划 |
5.3.2 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分析 |
6.1 广东农商业的崛起与资源博弈 |
6.1.1 东西之争与南北对峙 |
6.1.2 广东地理环境优势 |
6.1.3 移民与广东农商经济的崛起 |
6.1.4 人口增长与耕地变动 |
6.1.5 人口流迁与地区发展 |
6.2 政府与地方宗族的双重管理体系 |
6.2.1 朝代政策与广东地域文化建构 |
6.2.2 军事斗争对沿海民居文化的影响 |
6.2.3 广东宗族社会形态与民居文化 |
6.2.4 宗族经济对广东聚落文化的影响 |
6.3 广东地域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
6.3.1 血缘与宗法 |
6.3.2 礼制与中心观 |
6.3.3 天地人合一的时空观 |
6.3.4 仿生象物的营建观 |
6.3.5 风水对聚落民居的影响 |
6.4 因地制宜的营造技术与材料 |
6.4.1 文化区民居特色营造技术 |
6.4.2 文化区地域材料的采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文化区划的边缘聚落及民居研究 |
7.1 福佬族群对广东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的影响 |
7.1.1 华南族群的形成与层次 |
7.1.2 福佬族群的迁移与族群认同 |
7.1.3 粤东福佬族群与客家族群的互动 |
7.2 粤东客家与潮汕聚落民居文化区围屋类型研究 |
7.2.1 围屋的类型、分布及差异 |
7.2.2 影响因素分析 |
7.2.3 粤东围屋文化演变规律 |
7.2.4 结论与讨论 |
7.3 粤西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研究 |
7.3.1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空间形态 |
7.3.2 雷州聚落民居文化区的人口构成 |
7.3.3 内聚形核心式聚落成因分析 |
7.3.4 结论与讨论 |
7.4 粤西北广客雷原聚落民居文化区向心式聚落研究 |
7.4.1 向心式聚落空间分布与形态 |
7.4.2 向心式聚落文化地理背景 |
7.4.3 成因影响因素分析 |
7.4.4 结论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结论 |
8.1.1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区的构成 |
8.1.2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的演进机制 |
8.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以东山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海岸带的重要性 |
1.1.2 溢油风险防范的紧迫性 |
1.1.3 东山湾的示范性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生态脆弱性研究概况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理论评述 |
2.1 脆弱性的研究进展 |
2.2 生态脆弱性的组成要素 |
2.3 生态脆弱性评估 |
2.3.1 生态脆弱性评估尺度 |
2.3.2 生态脆弱性评估内容 |
2.3.3 生态脆弱性评价框架 |
2.3.4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溢油胁迫下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体系 |
3.1 溢油胁迫下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整理 |
3.2.3 指标解释说明 |
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3.4 指标的分级赋值 |
3.5 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溢油胁迫下海岸生态脆弱性评价—以东山湾为例 |
4.1 东山湾概况 |
4.1.1 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 |
4.1.2 自然环境特征 |
4.1.2.1 气候气象 |
4.1.2.2 地质地貌 |
4.1.2.3 海洋水文 |
4.1.2.4 资源环境 |
4.1.3 社会经济特征 |
4.2 评价范围的确定 |
4.3 评价单元的划分 |
4.4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5 指标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5.1 指标数据的来源 |
4.5.2 溢油情景模拟 |
4.5.3 指标数据的修订 |
4.5.4 指标的赋值 |
4.6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7 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 |
4.7.1 生态脆弱性综合计算 |
4.7.2 生态脆弱区划分 |
4.8 评价结果 |
第五章 东山湾溢油应对策略研究 |
5.1 应对策略分析 |
5.2 应对策略制定 |
5.2.1 结构型脆弱性应对策略 |
5.2.2 胁迫型脆弱性应对策略 |
5.3 溢油应急救援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研究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云霄县漳江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洪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九寨沟景区震后景观格局变化及景观修复研究[D]. 张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不同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研究及生态效应案例分析[D]. 孙炎.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3]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径流分析与计算浅析[J]. 张一鸣,邓欢欢. 广东水利水电, 2019(04)
- [4]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5]明清时期福建城市灾害初步研究[D]. 龚俊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地域文化视角下西林村保护与更新研究[D]. 周玉琪. 厦门大学, 2018(07)
- [7]明清时期皖江流域水利建设的历史启示[J]. 陈恩虎,吕君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3)
- [8]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的民族学研究[D]. 单广宁. 兰州大学, 2015(03)
- [9]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溢油胁迫下的海岸带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以东山湾为例[D]. 倪甲林.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