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与人:从朗尼根三部曲看法雷尔的社会批判及对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金向德[1](2015)在《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主义作为舶来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影响中朝两国文坛,陆续造就了一批以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家。中朝两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在开放的世界文学体系中,内在因素与外来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它们的兴起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东西方语境相互交汇的环境。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分别作为中朝两国近现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以其独特的形态,吸引了不少读者和研究者。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之间存在“现代主义”和“日本新感觉派”这两个共同分母。而且20世纪20、30年代中朝两国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小说做出比较分析,探讨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中国和朝鲜两国相似而又不同的存在形式。关于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比较研究至今尚未出现,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以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小说为基本对象,从它们的形成、与日本新感觉派的关系、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同与局限性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等方面,加以系统地比较研究。本论文主要采取实证性研究方法,在占有基本原始材料的基础上,立足于小说文本,致力于文本细读,结合史料和评论,用较为严谨的分析论证,呈现两个文学流派的真实面貌。兼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在接受、扬弃西方现代主义、日本新感觉派的过程中产生的误读与悖论,分析两者在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本论文除导论外共设五章。第一章是“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形成”。这里主要从时代背景、文化土壤及文学风尚,中朝两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东渐和影响等因素展示两个文学流派形成的发展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和朝鲜处于东方儒家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交汇的特殊阶段,新感觉派与“九人会”小说在这一时期形成,实际上是摆脱传统价值体系,自觉追求现代先进文明的表现。第二章是“对日本新感觉派的选择性接受与创造性转化”。日本新感觉派作为一种外来的文学思潮,中国与朝鲜两国作家接受它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也不可能是盲目的。它经受住了来自两国文坛的检验以及社会需求的选择,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接受。另外,他们所吸收和阐释的“新感觉”都不是原原本本的日本新感觉派所主张的“新感觉”,而是经过他们自身选择、加工、吸收、升华之后重新诞生的“新感觉”,就是所谓的创造性转化。第三章是“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思想意蕴比较”。本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中国新感觉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文本进行解读,以比较文学为切入点,阐释两者思想意蕴层面的异同点,探究其原因并力图接近作家的创作本意。第四章是“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艺术特色比较”。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作为西方现代主义东方化的两种文学形态,其艺术表现层面的“新感觉”特质承袭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色,同时又保留着自己的艺术品格。本章将从艺术形式、创作方法和艺术特色三个方面比较探讨中国新感觉派和朝鲜“九人会”小说在艺术方面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五章是“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局限性与地位”。
章家谊[2](2015)在《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一项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关于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批评语言学研究。母语教育是应用语言学研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语文教科书则是母语教育最重要的媒介。然而,我国目前对语文教科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即使是学术层面的研究,也多是在学科教育学框架下开展,很少引起语言学界的关注。语文教科书可以说是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分析任何言语行为都应当从这一行为的本质入手”(胡范铸)。而要有效地认识语文教科书的本质,就必须理解“语文”的本质。传统语文教育理论一直纠缠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其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最为流行。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母语的性质?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育即母语教育的行为本质?母语教育是否只是一个学科的教学行为?甚至只是一个语言知识的教学行为?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重构母语教育?我们认为,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而语文教科书不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样本,“不仅仅是‘事实’的‘传输系统’,它还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斗争及相互妥协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阿普尔等);而语文教科书提供的知识类型、呈现的认知水平、构建的意识形态更是对于未来社会人群的一种塑造方案,是“关于未来的一个预言”(阿普尔等)。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获得以外,——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知识类型,这一知识类型是否均衡?是否存在缺失?——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呈现了一个怎样的认知水平,这—认知水平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为学习者构建了—个怎样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一致?——在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有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能否提出一套新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和规则?由此,本文选取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四种版本的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以书中所含所有名词为分析比较对象,综合运用依据观念结构理论、批评语言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教科书政治学理论、预设理论等相关理论,针对上述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认知水平、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考察当今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是否符合语文教科书的行为本质,并就此对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提出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据此提出在语文教科书研究方面前人未涉及而本文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论述语文教科书行为的本质。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因而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教育,是人的存在性教育,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知道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语文教科书,作为传达语文教育行为本质理念的载体和主要途径,其行为本质和本质功能必然是提供语言本身的各种可能性,以显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本章还介绍了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原因和其所含全部名词概貌。第三章——第五章以四版本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所有名词为对象,进行语文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认知水平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其中,第三章是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基于“现行大学学科分类基本合理有效”和“母语既构成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必须,也开启学习人类全部知识的可能”的假设,通过对于语文教科书名词所反映的观念和观念结构与大学现行学科分类的对比,努力客观描写初中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结构。并进而对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类型分析比较,得出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但是深入到具体的知识类型却可以发现,其中依然存在观念结构之间不均衡、知识类型缺失等问题。第四章是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研究,本文主要讨论“认知强化功能”、“深度思维功能”及“多元思维观功能”。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初中语文教科书存在认知强化功能弱化、深度思维能力弱化、多元思维观能力弱化的问题,并提出其主要原因源于语文教科书编写存在的最大弊病——“角色预设偏误”。第五章是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回顾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最能体现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的名词还是与人有关的名词,因此本文通过对四版本所含的人物类名词本身属性隐涵的意识形态的分析来考察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倾向,揭示了教科书存在的“意识形态简单化”、“意识形态刻板化”的问题。第六章是教科书“叙说”(编写)行为的规则分析。结合对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全部名词的分析结论,提出针对四版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语文教科书编写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切实的意见,为语文教科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杨克敏[3](2014)在《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门学科的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学术史的追溯。相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界对自身学术史的梳理工作明显是缓慢而滞后的。从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外国文学学术史论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并没有进入有些学者的学术视野。有的将其从外国文学学术史中一笔抹杀,有的将其作为附件并入该时期的翻译活动中。对于外国文学这门学科来说,这样的学术史显然是不完整的,还有待于完善。基于此,本文将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西洋文学》、《民族文学》、《时与潮文艺》为经线,以中国现代社会的话语嬗变为纬线,在经纬交织中呈现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风貌,及其在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章主要以梁启超、林纾、王国维为例,梳理外国文学研究在晚清的原初状态,以此作为引入本论题的铺垫。在晚清科学救国的国家话语下,梁启超在《清议报》上以日本政治小说为依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标志着外国文学作为话语对象在中国学界的首次登场,这预示着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功利色彩。王国维在《教育世界》上撰写的外国作家传记,既代表了中国百年外国文学学术史中的传记研究模式,也体现了独立于国家话语之外的个人美学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与其有着精神血脉上的延续,尤以民初孙毓修《欧美小说丛谈》最为明显。第二章分析一九一○年代中后期,在启蒙思想话语下,《新青年》对于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从陈独秀的《现代欧洲文艺史谭》、胡适的《易卜生主义》、周作人的《人的文学》等文章可以看出,《新青年》将外国文学作为批评话语,在外国文学中寻求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的的突破点。由此,进化文学史观、写实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成为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调。其中,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观念,使外国文学研究话语从晚清时期的“国家”话语向“人”的话语转变。由此,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研究,因为“人”的话语获得生机。所以,本章认为,《新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是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理论策源地。第三章主要以《小说月报》为例,梳理一九二○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在文学革命话语下,《小说月报》直承《新青年》的衣钵,成为继《新青年》之后该时段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小说月报》将俄国文学与弱小民族文学作为文学“为人生”的主要支撑,进一步落实了“人”的话语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运用。由此,形成了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为中心、以俄国与弱小民族为代表的被压迫民族文学为主导的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此种研究模式代表着一九二○年代中国主流学界的外国文学观,成为建国后外国文学研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称为之“鲁迅方向”。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的认识也在这里埋下了伏笔。第四章主要以《文学》、《现代》等刊物为例,梳理在多元话语并置下,一九三○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中国文学界的话语由“文学革命”转向“革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的总体环境与西方人道主义传统发生断裂,战后新兴文学与尖端文学构建了此时外国文学研究的秩序。其中,《拓荒者》、《萌芽》等左翼刊物将苏联、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与此相对,李健吾之于福楼拜、叶公超之于艾略特等经典作家研究的出现,则显示了一九三○年代革命阶级视角之外,学理层面上外国文学研究的实绩。《现代》这份具有左翼与自由主义双重视角的“非同人”刊物,以“现代”意识绘制了世界文学的图景。此外,《文学》关于“文学遗产”的争论,使莎士比亚成为研究热点。第五章主要以《西洋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为例,梳理在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的不同话语背景下,一九四○年代外国文学研究的概貌。周立波在解放区鲁迅艺术学院的外国文学讲稿,预示了出《讲话》精神的要领;《西洋文学》在沦陷区的刊发,成为战争年代处于孤岛上人们重要的精神慰藉;国统区的《战国策》、《民族文学》力主战时文化重建,以叔本华、尼采学说为主要话语,倾力易卜生、歌德等的研究,则凸显了国统区另类的外国文学研究;《时与潮文艺》展示了学院派研究的特征,是此时段外国文学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集中的一个刊物。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分析民国学人对外国文学研究探讨。在民国文学期刊刊载的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学者不但对外国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等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对外国文学研究本体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九二○年代,茅盾与郭沫若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使外国文学研究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怎样研究西洋文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总的看来,此时的外国文学研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普及外国文学常识的启蒙阶段,而且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的层面。
方维规[4](2010)在《“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第一部分先从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入手,试图在"文学性"与"社会性"这两种对立研究取向的颉颃中呈现该研究的困难前提。主体部分(第二、三、四部分)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系谱"及其来龙去脉,从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方法",检视"文学社
杨挺[5](2007)在《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国内外奥尼尔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美学、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讨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的特质,表现主义戏剧观产生的基础和根源。本文将研究范围由目前国内学界常见的对奥尼尔某个文本的剖析和对奥尼尔研究中的某个问题的探讨扩大剑对奥尼尔整个表现主义戏剧和戏剧观的全面解读,试图立足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但又超越具体的作品分析,而上升到美学和哲学分析的高度,从而为国内奥尼尔研究、表现主义戏剧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全文主体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奥尼尔戏剧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政治倾向、宗教信仰、教育背景、个人特殊的生活经历与生活方式,对其他重要因素的分析散见于其他章节。第二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与表现主义戏剧运动的契合,探讨奥尼尔与德国表现主义在美学和戏剧观方面的契合,并辨析德国表现主义是否对奥尼尔产生过影响。第三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文学根源,主要探讨斯特林堡、易卜生和契诃夫对奥尼尔的影响。第四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思想根源,主要探讨尼采、弗洛伊德主义、叔本华对奥尼尔的影响。第五章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社会根源,主要探讨奥尼尔所处的时代、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对他的影响。
李庚香[6](2006)在《正义的形象 ——法美学初探》文中指出法美学是法学和美学相交叉融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法美学就是用美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法的学科体系。与法律科学研究“法之真”、法律伦理学研究“法之善”不同,法美学集中研究“法之美”。与当代中国美学中的实践论美学不同,本文是站在生命美学的立场上来从事“法之美”的建构的。本文认为,人法之间的审美关系是法美学研究的对象,人的完美和制度的完善是法美学存在的目的。从生命美学出发,本文指出,法美学本体论是由法美学是人学、法美学是正义之学、法美学是和谐之学三部分构成的。“法之美”既是人文理性的感性显现,又代表了正义的形象化,集中体现在人性与生产方式双向互动的动态和谐上。如果说法美学本体论研究的是内在美,那么“法之美”的外在美,就体现在法的价值美、情感美、规则美、形式美和秩序美等层面上。本文认为,法美学的出现具有如下意义:1、它能够拓宽法学研究的视野,使法学研究增加审美的维度,使我们不仅看到“法之真”、“法之善”,而且能够看到“法之美”。2、它有助于改变法律的传统形象,使法洋溢着充沛的人文理性,增强法律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认同,使现代人能够在法中“诗意地栖居”。3、它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法学领域的确立,从而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理依据。
祝平[7](2006)在《乌云后的亮光 ——索尔·贝娄小说(1944—1975)的伦理指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索尔·贝娄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出版的《挂起来的人》、《只争朝夕》、《雨王汉德森》、《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六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细致的文本分析基础上,探讨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和道德意义,揭示贝娄小说的“肯定”伦理观,即对个人、群体和人类的不灭信心。本文还指出,贝娄对世界和人类的肯定并不同于浅薄的乐观主义,他并不简单地声称世界是纯然美好的。他的肯定伦理是腾升于阴郁的悲观氛围之上的,是一种在悲观事实中的理想乐观主义,是一种饱含着责任感的肯定伦理。贝娄并不回避描写人的异化、人的精神困境和危机,但他并不让他的主人公在逆境中沉沦,他拒绝接受虚无主义,拒绝相信现代社会会彻底分崩离析,他不接受永久的荒诞性。他一方面批评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个体的挤压,同时又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反对将自己孤立起来,不作为。他让主人公不断进行精神探索,认识自我,学会和世界相处,找到一条既不逃避现实,又不附和时代的疯狂,既生活于现实之中,又独立于时弊之外的理想而艰难的道路。这样,他就赋予在异化、孤独、危机境况中的主人公以希望,即在否定性的陈述中贯穿着肯定的主旨,并最终使美好的人性、高尚的价值观念和对人类的信仰获得胜利,使人们在乌云背后看到一丝希望之光。这也许正是贝娄小说积极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魏燕[8](2005)在《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 ——阿尔费雷德·卡津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社会文化批评家阿尔弗雷德·卡津(Alfred Kazin 1915—1998)的批评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其间经历了美国文学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过渡,文学批评从“鉴赏式”到“理论化”的转折,美国社会从自由主义到保守主义的变化等等。尽管卡津的思想在此期间既复杂又矛盾,但他的批评一直以理解人为中心,力求在道德和美之间寻求平衡。他的批评方法强调个人的感悟和独立的思考,不忘某一文学作品总是某一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某一历史传统的延续。在他看来,批评家应当具备理解过去的“历史感”和展望未来的“想像力”,在过去与现在的基础上重写历史,昌明传统、融化新知、开拓未来,最终能够超越自己所处文化的限制,写出启发后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家所得出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文章中蕴含的批判思想,文学研究应当“多一点问题,少一点结论”。 卡津出生于20世纪初“新自由”的美国社会,却在后半生看到了保守主义不可遏制的发展态势,他早年的乐观主义思想、社会改革的希望终成泡影。他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却在大屠杀之后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他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却看着现代主义的反叛精神随着“新批评”的泛滥而体制化了。总的说来,卡津是一个对未来感到失望的进步主义者,一个批判传统的传统主义者。
程丽蓉[9](2004)在《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在现代文学整体构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类型,小说及其研究一直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相当大的比重。然而,综观数十年来的研究状况,在表面的繁华之下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仍是极其薄弱的学术暗区。主要体现在:1、小说理论研究与小说作家作品现象性研究严重失衡,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小说研究和小说史研究的难以深化和缺乏关联性系统研究;2、小说理论的专门研究极为薄弱,多被纳入“文学思潮”整体研究之中,严重缺乏体系性和专门性;3、至今可见的为数不多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论着,或者只是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史”的编程和描画,或者陷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材料本身的归纳分析。从话语研究角度讲,已有的这些研究基本上仅仅只是对中国小说理论话语“本文”的研究。整体而言,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仍处于“线性研究”和条块分割的零散状态——雅俗分割;传统渊源与国外来源的影响研究各自独立,或者仅见“影响”而严重忽视理论主体的自觉选择;拘于某人某派的小说理论清理,而未有“关系结构”研究及由此而来的整体感和历史感等等。这种状态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今文艺学发展的形势,也不能真正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很好地联系起来,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开辟出一条新路。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长期以来被打入冷宫,一个关键原因就在其理论本身相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的落后性和幼稚性,如果这块领域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对现代小说理论本身的清理和分析、解说,除了“史”的价值外,意义不大。但是,现代小说理论乃是处于古代与西方小说理论相交接的重要地带,在这里混杂着中西文化与文学观念交锋的印迹,因此它具有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和西方小说理论迥异的语境、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以及话语流通状态。显然,在这个领域研究中,关键的问题不在“说的是什么”,而在“谁在说”、“如何说”和“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因此,借鉴话语分析理论,从比较文学角度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弥补前述研究缺陷的重要途径。 本文的研究突破以往研究或仅止于“史”的线性勾画,或陷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资料中作分割、零散研究的局面,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抓住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中最重要的话语,展开纵横交错的“关系结构”研究,不仅关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本文”,而且更加重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包括话语说话人、受话人、语境以及话语交流沟通的条件、状况等。这有利于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其他领域的研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和间接地推进中国现代小说、小说史和小说家的研究工作,进而促进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着重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中国传统小说理论话语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深层互动关系,以及后二者的交融、转化如何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自主选择下生成新的小说理论话语,并深入探索这种交融、转化、生成的内在规律,由宏观而微观,注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研究。本文的研究还十分注意彰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个体选择和阐述对西方小说理论话语的改造和变异作用,突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以利清除长期以来笼罩在这块领域头上的帽子—“西方小说理论的翻版”—对该领域研究的阻碍,不仅为该领域 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为当今学术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论话语提供历史鉴证和解决思路。 全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论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绪论部分在概述和分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写作取向和主旨,对本文涉及的一些关键词,如“话语”、“对话”以及“权力”等,作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第一章揭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总体性特征。第一、二节着重探讨‘说话人”的主体意识—现代精英意识和创造意识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生成中的作用,充分揭示说话人在中国现代多方对话场景中的主体性和决定性作用,突显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相对于中国古代、近代和西方小说理论话语主体的区别性特征;第三节探讨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流通条件和 II状态,着力讨论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学制度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影响,特别是团体控制、政治控制和商业控制对现代小说理论话语形成和变化的双重作用。 第二章清理、阐释中国现代小说理论重要话语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着力在话语涵义的历史变迁中,揭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话语的现代化过程和状态。第一节以“雅”、“俗”、“大众化”为论述对象,考察这一组话语在现代的涵义变化及其原因,着重讨论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通于俗”和“使俗通”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及其与“大众化”的关系,关注“雅”在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中的缺失现象及其成因,并试图匡正当今研究界存在的一些误解和混乱说法;第二节论析古代小说理论?
杨悦[10](2002)在《回归经济的本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哲学在当代的兴起,要求我们从经济存在和经济实践的角度,而非从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的角度去理解经济的本质,并且只有从文化的视域和方法论去研究经济的发展问题,才能在经济的本真意义上寻找到经济的发展出路。文章分三大部分,分别是自然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社会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以及文化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上篇是关于自然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的考察。在第一章中,首先考察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然观。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中,自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physis (自然),二是nomos (法则或约定的自然),这种区分在斯多葛派和伊壁鸠鲁派的哲学中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斯多葛派那里,自然代表理性,而伊壁鸠鲁派则把自然当作快乐。由此延伸出古希腊之后的两种自然观,即理性主义的自然观和经验主义的自然观。这为后来的经济学奠定了观念上的基础。第二章考察了自然主义维度下的古典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包括认识论、方法论、自然法以及自然的人性学说。近代哲学的唯理论和经验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哲学认识论基础。唯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的合理性基础是人的思维和理性,理性来自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它是先验的;而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经验,人对事物感觉的聚合构成了人的经验。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来源之一是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所倡导的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之二是孔德所倡导的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二者共同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在经济学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是自然法,自然法在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法的观念经历了从古希腊的自然理性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社会理性的演变过程,文艺复兴以后的自然法体系,虽然以法律的面目出现,但它已不再是“自然的法律”,而是“自然状态”,“自然状态”的观念产生了财产所有权概念,财产所有权是人的“天赋权利”,从此,自然法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制度和观念保障。人性学说也是经济学
二、环境与人:从朗尼根三部曲看法雷尔的社会批判及对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与人:从朗尼根三部曲看法雷尔的社会批判及对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形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文化土壤以及文学风尚 |
一、时代背景:半殖民地与殖民地 |
二、文化土壤:都市现代性的呈现 |
三、文学风尚:小说创作的新风尚 |
第二节 中朝近现代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情愫 |
一、近现代小说对“人”的新发现 |
二、现代小说中的“向内转”倾向 |
第三节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东渐与影响 |
一、世纪末情绪影响下的文化焦虑 |
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向往与追求 |
第二章 对日本新感觉派的选择性接受与创造性转化 |
第一节 日本新感觉派之“新感觉” |
一、日本新感觉派与西方文学思潮 |
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理论阐释 |
三、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创作特色 |
四、新感觉派的文学史地位及意义 |
第二节 中国新感觉派对日本新感觉派的接受与转化 |
一、文学误读与创新策略:刘呐鸥 |
二、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穆时英 |
三、施蛰存对日本新感觉派理念的偏离 |
第三节 朝鲜“九人会”与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关联 |
一、“九人会”作家的“日本体验” |
二、“九人会”与日本新感觉派的文学关联 |
三、“九人会”与日本新感觉派的差异 |
第三章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思想意蕴比较 |
第一节 都市题材小说中的“新感觉” |
一、上海与首尔:都市生活的感觉化表现 |
二、穆时英与朴泰远的都市民间情怀演绎 |
第二节 乡土题材小说中的“新感觉” |
一、新感觉派与“九人会”的乡土叙述 |
二、施蛰存与李泰俊的怀旧及文化反思 |
第三节 两种心理感觉的书写 |
一、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中的情欲呈现 |
二、李箱超现实主义小说中的虚无意识 |
三、两种相似而又不同的感觉世界 |
第四章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艺术特色比较 |
第一节 中朝“新感觉”的艺术形式 |
一、小说结构:心理主体结构与情节淡化 |
二、审美视角:从外部到内部叙述的转变 |
第二节 中朝“新感觉”的创作方法 |
一、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综合运用 |
二、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方法的扬弃 |
三、电影艺术技巧在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
第三节 中朝“新感觉”的艺术特色 |
一、现代主义色彩的艺术形象 |
二、“新感觉”化的语言风格 |
第五章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局限性与地位 |
第一节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局限性 |
第二节 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的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一、教材与教科书概念的界定 |
二、语文教科书研究的现状 |
三、语文教科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理论假设、理论背景、基本架构 |
一、本文的理论假设 |
二、本文的理论背景 |
三、本文的基本架构 |
第四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语料来源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功能定位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的重构与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 |
一、“语文”一词的由来 |
二、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
三、语文的重要性 |
四、对“语文”理解的现状和问题 |
五、语文是人的存在方式 |
六、语文教育的行为本质是人的存在性教育 |
七、“语文”含义重构的框架设想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的重构与行为本质 |
一、中国语文教科书的变迁 |
二、教科书的功能定位 |
三、语文教科书的功能 |
第四节 语文教科书研究语料概况——以初中段人教版、沪教版、香港启思版和台湾康轩版为例 |
一、语文教科书版本的选取 |
二、四版本名词概貌 第三章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框架分析 |
一、知识类型框架 |
二、语文教科书名词分析框架 |
三、语文教科书知识类型分析比较 |
第三节 结论 |
一、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所含名词数量差距大 |
二、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均具有比较完善的观念结构 |
三、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总体上均具有比较完整的大的知识类型框架 |
四、四版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具体的观念之间的不均衡和知识类型的缺失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 |
一、语文教科书的认知 |
二、语文教科书的认知水平 |
三、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认知水平框架分析比较 |
一、语文教科书认知强化功能的弱化 |
二、语文教科书深度思维能力的弱化 |
三、语文教科书多元思维观能力的弱化 |
第三节 结论 第五章 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何为教科书意识形态 |
二、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三、教科书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人物类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语文教科书人物类普通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三、语文教科书人物类专有名词意识形态分析 |
第三节 结论 |
一、性别意识形态 |
二、年龄意识形态 |
三、身份角色意识形态 |
四、人物形象意识形态 第六章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分析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建议 |
一、语文教科书有关知识类型方面的建议 |
二、语文教科书有关认知水平方面的建议 |
三、语文教科书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编写规则 |
一、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构成性规则 |
二、语文教科书编写的策略性规则 第七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3)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外国文学学”的提出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分析 |
三、以文学期刊为切入点 |
第一章 晚清:外国文学研究的滥觞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的引入与思想维度 |
第二节 译作序跋对外国文学研究的贡献 |
第三节 《教育世界》上的外国作家传记研究 |
第二章 《新青年》:启蒙思想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与进化论文学史观 |
一、文学思潮研究范式的确立 |
二、进化论文学史观的烙印 |
三、进化论文学史观的思考 |
第二节 《易卜生主义》与写实主义 |
一、外国文学:思想大于艺术 |
二、《易卜生主义》:只是一个写实主义 |
三、只抓问题,不看戏剧 |
第三节 《人的文学》与“人”的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人性论”研究范式的凸显 |
二、人道主义思想:被压迫民族文学研究的建构 |
三、关于欧洲中心主义 |
第三章 《小说月报》:文学革命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前期:外国文学的感知和想象 |
二、后期:外国文学地图的绘制 |
第二节 “为人生”: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确立 |
一、以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为主导 |
二、以俄国文学研究为中心 |
三、弱小民族文学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式”认识 |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认同 |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 |
第四章 左联期刊与《现代》:多元话语并置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革命、阶级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左联期刊与外国文学研究 |
二、关于“普罗文学”的研究 |
三、《文学》:文学遗产问题的言说 |
第二节 多重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关于“马雅科夫斯基之死”的讨论 |
二、艾略特与福楼拜研究 |
三、莎士比亚研究 |
第三节 《现代》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
二、现代美国文学专号:现代意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 |
第五章 《西洋文学》、《民族文学》:多维视野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一、解放区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俄苏文学研究 |
三、文学遗产问题的延续 |
第二节 不同的现代旨趣:《西洋文学》、《战国策》与《民族文学》 |
一、《西洋文学》的外国文学研究 |
二、《近代西洋问题剧本》 |
三、民族主义话语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
四、陈铨的欧洲文学研究 |
第三节 《时与潮文艺》:学院派研究的典范 |
一、“女性”文学研究 |
二、古典戏剧研究 |
三、国别文学史研究 |
四、作家研究 |
第六章 学人与话语: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讨论 |
一、介绍:民国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存在方式之一 |
二、外国文学介绍与研究的争论 |
三、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的思辨 |
第二节 “怎样研究西洋文学”的讨论 |
一、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本体的探讨 |
二、关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
三、关于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的探讨 |
四、关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探讨 |
第三节 曾虚白《欧洲各国文学的观念》 |
一、以“文与质”为切入点 |
二、“两希精神”在欧洲文学中的延续和发展 |
三、东方佛教精神的注入 |
四、关于文学流派的辨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 |
1. 语言, 文学性, 内部研究 |
2. 文学与社会:没有为自己而存在的作品 |
二、文学社会学思想的萌芽期 |
1. 卢梭、席勒及“时代精神” |
三、20世纪上半叶的理论思考 |
1.“文学社会学”概念的突破及新的认识 |
2. 知识社会学影响下的文学社会学思考 |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发展 |
1. 价值理念与“价值中立”的对立 |
2. 文学社会学的实证主义转向 |
3. 新老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 |
4. 各行其是的“文学社会学” |
五、文学社会学的定位 |
1. 定义的困厄与共识的缺位 |
2. 文学社会学:文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
(5)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二、第一章 影响和制约奥尼尔戏剧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
1. 政治倾向 |
2. 宗教信仰 |
3. 教育背景 |
4. 个人特殊的经历与生活方式 |
三、第二章 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与表现主义戏剧运动的契合 |
1. 美学原则的契合 |
1.1 主观性原则:艺术是艺术家内心激情和创造性想象的表现 |
1.2 颠覆性原则:对传统的无情否定 |
2. 戏剧作品的契合 |
2.1 思想内容 |
2.2 艺术形式 |
3.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戏剧是否影响到奥尼尔”问题的辨析 |
四、第三章 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文学根源 |
1. 奥尼尔与斯特林堡 |
2. 奥尼尔与易卜生 |
3. 奥尼尔与契诃夫 |
五、第四章 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思想根源 |
1. 奥尼尔与尼采 |
2. 奥尼尔与弗洛伊德主义 |
3. 奥尼尔与叔本华 |
六、第五章 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形成的社会根源 |
七、结语 |
八、注释 |
九、参考文献 |
十、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十一、后记:一个完美主义者的不完美之作 |
(6)正义的形象 ——法美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关于法美学的初步思考 |
一、中西美学的历史回顾 |
二、“生存本体论转向”与“生命美学”的崛起 |
三、中西法学界对“法美学”的初步探讨 |
第一章 法美学生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
一、传统理论范式的局限性 |
二、存在的焦虑与现代法律的“总体性危机” |
三、法美学与法律的可能生活 |
第二章 法美学的本体论构成 |
一、法美学是人学 |
二、法美学是正义之学 |
三、法美学是和谐之学 |
第三章 法美学的学科建构及法学呈现 |
一、“法之美”抑或“法之丑”,法美学的学科对象 |
二、法美学的性质及学科特征 |
三、“法之美”,美在何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人与法的一次美学对话 |
(7)乌云后的亮光 ——索尔·贝娄小说(1944—1975)的伦理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索尔·贝娄创作概观 |
第二节 索尔·贝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目的 |
第一章 文学文化传统与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
第一节 美国犹太文学文化传承中的贝娄 |
第二节 美国文学文化传统中的贝娄 |
第三节 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
第二章 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
第二节 精神救赎 |
第三章 “挂起来的人”和“精神群体” |
第一节 “挂起来”的生存状态 |
第二节 “精神群体”的召唤 |
第四章 丰裕社会中人的心灵探索 |
第一节 丰裕社会的心灵困惑 |
第二节 寻找生活的智慧 |
第五章 “假灵魂”的误导与“真灵魂”的呼唤 |
第一节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破产 |
第二节 走向“真灵魂” |
第六章 物质世界中的艺术心灵 |
第一节 艺术家的悲剧 |
第二节 走向再生 |
第七章 文明的困境与不灭的希冀 |
第一节 文明崩溃的可能 |
第二节 对人类不灭的希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索尔·贝娄年谱 |
后记 |
(8)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 ——阿尔费雷德·卡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犹太青年步入城市的旅程 |
第一节 艰难的历程:从落魄青年到纽约文人 |
1、成长的道路 |
2、学术的发展 |
第二节 前人的足迹:美国社会文化批评的先驱者 |
1、进步主义的沃侬·路易·帕灵顿 |
2、理想主义的范·威克·布鲁克斯 |
3、激进主义的亨利·路易·门肯 |
4、独立自由的埃德蒙·威尔逊 |
第三节 并行的脚步:两种极端的批评 |
1、教条的批评:庸俗马克思主义批评 |
2、审美的批评:“新批评” |
第二章 以人为本—卡津的文学批评观 |
第一节 历史的批评:对道德思想的坚守 |
1、文学批评需把握历史与现实 |
2、美国文学批评的存在问题和卡津对美国文学的爱恋 |
3、批评家不是艺术家而是思想家 |
第二节 个人的感悟:对艺术美的体验 |
1、批评家的智慧是思想和感情的结合 |
2、批评家是“偏见”的维护者 |
3、批评是文学的分支 |
第三节 批评的目的在于理解人 |
1、批评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理想 |
2、没有争论就没有批评 |
第三章 昌明传统、融化新知—卡津对美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
第一节 本土主义的兴起:美国现代文学的开端(1890—1896) |
1、美国现实主义与欧洲现实主义的差异 |
2、美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平民主义和疏离感 |
3、豪威尔斯与传统价值观的失落 |
第二节 思想火花的碰撞:美国现代文学的发展(1896—1917) |
1、追随欧洲潮流的颓废派美国文学和两位与众不同的小说家 |
2、追求思想解放的第二代现实主义作家 |
3、推动现代思想发展的优秀学者 |
4、复兴民族精神的理想主义 |
第三节 伟大的解放:美国现代文学的繁荣(1918—1929) |
1、新的现实主义的出现 |
2、唯美主义与严肃文学 |
3、自由主义与新人文主义批评 |
4、作为主流作家的迷惘的一代 |
第四节 矛盾的暴露:美国现代文学的危机(1930—1940) |
1、自然主义的复辟 |
2、陷于危机的文学批评 |
3、夸张的文风与痛苦的精神 |
4、美国民族文学的重新发现 |
第四章 在道德和美之间寻求平衡—卡津对美国文学与文化的感悟 |
第一节 思想史的研究者 |
1、批判的自由主义思想家 |
2、保守的道德观 |
3、批评家不是“陌生人”而是“疏离者” |
第二节 “文学性”对抗“理论化 |
1、美国文学批评走向“理论化”的原因 |
2、卡津对“文学性”的辩护 |
3、走向“自我意识”的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精英专业化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节 创造·模仿·戏拟 |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古代小说理论话语涅盘式转型 |
第一节 雅·俗·大众化 |
第二节 史性·哲性·科学性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与西方小说理论话语:华魂·洋才 |
第一节 错位的选择 |
第二节 错位选择的合法性 |
第四章 微观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 |
第二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三要素”说 |
第三节 中国现代语境中的小说叙述理论 |
第五章 张爱玲的“传奇”观:中国古代“常”与“奇”观念的现代转型 |
结语 |
部分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后记 |
(10)回归经济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自然:牵引人类经济及其观念发展的一根红线 |
二、“经济学的秋季” |
三、“经济”的本体论批判与重建 |
四、文化视域:探索经济发展的出路 |
上篇 自然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 |
第一章 自然经济中的自然观与自然状况 |
一、古希腊的physis(自然)与nomos(法则或约定的自然) |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
三、原始经济条件下的“自然”经济状况 |
四、古希腊时期的自然经济学 |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维度 |
一、古典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
二、古典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
三、古典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的合法性基础:自然法 |
四、古典经济学的自然主义的人性论基础:自然的人性学说 |
第三章 自然维度中的自由主义 |
一、自然与自由 |
二、自然主义与自由竞争 |
三、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 |
中篇 社会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 |
第四章 对自然的怀疑与批判 |
一、怀疑与批判的哲学背景 |
二、怀疑与批判的现实背景 |
三、跨入社会的古典经济学 |
第五章 马克思的自然观念 |
一、从“思辨的自然”到“纯粹的自然” |
二、从“纯粹的自然”到“实践的自然” |
三、从“实践的自然”到“历史的自然” |
四、从“历史的自然”到“经济的自然” |
第六章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自然维度向社会维度的转换 |
一、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背景 |
二、劳动——社会历史视域的起点 |
三、异化——实践视域的原点 |
四、分工——经济视域的平台 |
第七章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对“经济”本质的揭示 |
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传统批判哲学的关系 |
二、从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看经济的本质 |
下篇 文化维度下的经济与经济哲学 |
第八章 文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
一、生存中的人和作为生存方式的文化 |
二、去解读还是去实践? |
三、文化是最广泛和最深层意义上的主体性实践 |
第九章 文化维度下的实践释义 |
一、传统的实践释义 |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释义 |
三、经济的实践存在本质 |
四、文化维度下的实践释义 |
第十章 人化自然与文化自然 |
一、人化自然 |
二、被异化的人化自然 |
三、文化自然——生活世界 |
第十一章 经济与文化:从否定到肯定的辩证法 |
一、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的矛盾 |
二、探索矛盾解决的途径 |
三、文化对经济的启蒙与拯救 |
四、经济在文化情境中的本质回归 |
第十二章 文化的经济性质与功能的系统研究 |
一、文化的资本性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 |
二、文化的制度性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 |
三、文化的伦理性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环境与人:从朗尼根三部曲看法雷尔的社会批判及对自然主义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新感觉派与朝鲜“九人会”小说比较研究[D]. 金向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 [2]基于观念结构分析的中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批评语言学研究[D]. 章家谊.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1)
- [3]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 ——以若干重要文学期刊为切入点[D]. 杨克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文学社会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J]. 方维规. 社会科学论坛, 2010(13)
- [5]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 杨挺. 暨南大学, 2007(02)
- [6]正义的形象 ——法美学初探[D]. 李庚香. 吉林大学, 2006(10)
- [7]乌云后的亮光 ——索尔·贝娄小说(1944—1975)的伦理指向[D]. 祝平. 上海师范大学, 2006(05)
- [8]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 ——阿尔费雷德·卡津研究[D]. 魏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9]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D]. 程丽蓉. 四川大学, 2004(02)
- [10]回归经济的本质[D]. 杨悦. 中国人民大学,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