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蹦蝗属二新种的记述(直翅目:斑腿蝗亚科)(论文文献综述)
曾湘[1](2021)在《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全世界已知42种,我国已知40种。蹦蝗属近缘种之间在形态上的高度相似性给形态学分类造成了困难,该类群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楚。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与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动物志中所描述的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区别在于黄山蹦蝗雌性体表无眼后带,蔡氏蹦蝗有明显的黑色眼后带;蔡氏蹦蝗的雄性尾须顶端中央略凹,黄山蹦蝗雄性尾须顶端平截。但通过标本比对,发现两者形态上极为相近,黄山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有着明显的眼后带,蔡氏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无眼后带,两种蹦蝗同一种群的雄性个体尾须均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变异,导致种间形态差异消失。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蹦蝗属8个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并对每种蹦蝗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结合蝗总科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定界研究,探讨了蹦蝗属及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比氏蹦蝗:Sinopodisma pieli、湖南蹦蝗Sinopodisma hunnensis、小尾片蹦蝗Sinopodisma microfurcwla、喙尾蹦蝗 Sinopodisma rostellocerca、针尾蹦蝗Sinopodisma spinocerca、红股蹦蝗Sinopodisma rufofemoralis8个物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注释分析,其线粒体全长在15674bp-15721bp之间。通过对8种蹦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种蹦蝗不论在碱基组成、基因间隔区和重叠区、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RNA基因和控制区都十分相似。(2)基于13个蛋白质基因和2个rRNA基因数据集构建的ML、BI、NJ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蹦蝗属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在蹦蝗属内,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均聚在一起。所有树中小蹦蝗属物种先聚为一支,落在蹦蝗属分支内,难以区分。(3)形态学上,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没有明显差异。遗传距离分析显示,蔡氏蹦蝗三个地理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地理种群的的种群内与种群间遗传距离都很小,在黄山蹦蝗的汤口镇、九龙峰和牯牛降三个种群中,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值均小于其中某个种群的种群内平均遗传距离,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完全重叠的情况。在蔡氏蹦蝗的天目山、莫干山、龙塘山三个种群中,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明显的重叠。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种群的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都完全落在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内。(4)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6个地理种群在单倍型网络图中呈混合状,不同种群间存在共享单倍型,而且存在黄山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蔡氏蹦蝗种间单倍型的突变步数,或蔡氏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黄山蹦蝗种间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的情况。这表明两种蹦蝗具有极其近缘的亲缘关系,在遗传学上没有显着差异。(5)基于COX1条形码序列的GMYC分析将蹦蝗属划分为4个OTUs,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被单独划分为一个OTUs。结合形态学、系统发育分析、物种定界分析信息,我们认为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应是同一物种,黄山蹦蝗是蔡氏蹦蝗的次异名。
姜兵[2](2019)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中国黑蝗亚科Melanoplinae5属5种,秃蝗亚科Podisminae 5属5种,黑背蝗亚科Eyprepocnemidinae 3属3种,共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中已经公布的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而检验中国黑蝗亚科的单系性,确定各属种在亚科级(或族级)水平的正确归属。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草绿异色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四川拟裸蝗和山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依次为15,870bp、15,696 bp、15,557 bp、16,235bp、15,641 bp、15,430 bp、16,334bp、16,019bp、15,621bp、15,466 bp、17,700bp、15,347bp和 15,413 bp;A+T的含量均在70%-80%之间,依次为75.9%,76%,73.1%,70.2%,72.4%,71.9%,76.0%,73.5%,74.8%,75.2%,74.6%,74.9%,76.0%,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组成及基因顺序和目前已公布的蝗总科物种相同,均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之间)。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基因重叠区和间隔区的数目和长度、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以G-U错配为主要类型,这些特点与蝗亚目其他物种一致。2.在13种蝗虫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有5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起始密码子,有11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终止密码子:斑腿黑背蝗、点背版纳蝗和四川拟裸蝗ND2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GTG,斑腿黑背蝗、小方板蝗、点背版纳蝗和山蹦蝗COI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ACC,点背版纳蝗ND5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TTA;TAG作为不标准终止密码子在每个种中都多次出现,较为常见。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山蹦蝗ND1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云南棒腿蝗、异背蝗属一种ND3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峨眉小蹦蝗ND4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3.基于45个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rRNA基因,选取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斑翅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中华树蟋Oecanthus sinensis、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日本蚱Tetrix japonica、金澜沧蝗Mekongiella kingdoni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交叉分布聚为一支,无法分开,没有互为单系,而北极黑蝗没有落在这一支内,方板蝗属落入黑背蝗亚科的分支中,说明中国黑蝗亚科是一个多系群,绝大部分属种应隶属于秃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分支与北极黑蝗构成姐妹群,方板蝗属应隶属于黑背蝗亚科,版纳蝗属、拟裸蝗属和异色蝗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暂未得到解决。本文首次对黑蝗亚科、秃蝗亚科、黑背蝗亚科的共13个蝗虫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其t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及绘图。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系统分类情况进行探讨,为确定中国黑蝗亚科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3](2014)在《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文中提出记述了中国台湾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 3个新种。新种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同素木蹦蝗S.shirakii(Tinkham,1936)近似,但前胸背板的眼后带下缘具长方形黑斑和体较大,体长雄性为21.321.8 mm,雌性29.3 mm。新种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近似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不同之处为前胸背板沿中隆线缺黑色纵带纹,后缘中央具浅的凹陷,前胸背板黑色眼后带下方具倾斜纹,腹板中隔长等于最狭处。新种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近似台湾蹦蝗formosana(Shiraki,1910),不同之处为体较细,黑色眼后带在前胸背板下缘具长方形突出带,向后到达腹部未端,腹板中隔长为最狭处的1.2倍。列出了产于台湾的蹦蝗属8个种的检索表。
曾慧花[4](2013)在《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直翅目是昆虫包括两大类:一类为螽亚目,以螽斯和蟋蟀为代表,其触角长度长于身体的长角型昆虫,另一类为蝗亚目,以蝗虫和蚱为代表,其触角长度短于身体的短角型昆虫。本研究选择了四种蝗虫进行了全线粒体测序,其中蹦蝗属和小蹦蝗属各一种,分别为贵州蹦蝗和峨眉小蹦蝗,其中根据形态从蹦蝗属中分出的小蹦蝗属能否成立是有争议的,太白秦岭蝗是中国特有属秦岭蝗属代表种类,仅分布于高寒的秦岭山脉。青海屹蝗是网翅蝗科一短翅型物种,在NCBI上提交的5种网翅蝗科物种中只有一种是短翅类型。本研究采用长距离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二次嵌套PCR技术对蝗总科的4种蝗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拼接和注释,对四种斑腿蝗科蝗虫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和太白秦岭蝗(Qinlinggacris taibiensis Yin et Chou)外,还结合了本实验室所测而未发表的霍山蹦蝗(Sinopodisma houshana)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对四种网翅蝗科蝗虫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之外,还结合了NCBI下载的黑膝异爪蝗Euchorthippus fusigeniculatus,中华雏蝗Chorthippus chinensis Tarbinsky和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的线粒体基因组对网翅蝗科线粒体基因组的一些特性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分析,并结合NCBI中已收录的和本研究小组其他成员所测定的未公开的共计54种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CGs、 rRNA和全线粒体37基因联合三种数据集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重新构建了直翅目系统树。主要结论如下:1.四种蝗总科昆虫分别为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和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nget Hang))。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总长度分别为16014bp、16013bp.15631bp和15620bp。四种蝗虫均编码线粒体基因组中典型的37个基因,这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22个转运RNA基因。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排列次序和基因的转录方向同已经发表的蝗亚目昆虫一致。2.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均具AT偏向性,其中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AT含量为76.5%,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AT含量为76.4%,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 AT含量为76.3%,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eng et Hang)) AT含量为75.2%。3.本研究所测定的线粒体基因组的A+T富集区均位于srRNA和trnI之间,长度和A+T含量分别为:峨眉小蹦蝗(Pedopodisma emiensis(Yin))为1123bp和85.8%,贵州蹦蝗(Sinopodisma guizhouensis Zheng)为1127bp和84.8%,太白秦岭蝗(Qinlingacris taibaiensis Yin et Chou)为778bp和88.7%,青海屹蝗(Oreoptygonotus chinghaiensis(Cheng et Hang))为711bp和82.1%。相对于4个主要部分(PCGs, rRNAs, tRNAs, A+T富集区),A+T富集区的AT含量是最高的区域。4.四种蝗虫各自均具有22个转运RNA基因,核酸保守性具链间偏向性,分布于J链的所有tRNAs比位于N链的所有tRNAs的AT%略偏高。tRNASer(AGN)的DHU臂都存在缺失的现象,其他21个转运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绝大多数tRNA二级结构存在一定数目的错配。在tRNA的二级结构中氨基酸接受臂和反密码子环长度较保守,TψC臂和DHU臂的变异最大。5.核糖体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四种蝗虫16s核糖体基因均不能形成H1臂。6.斑腿蝗科四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有11种蛋白编码基因数目完全一致,仅有2种不一致,为cytb和nad3蛋白编码基因。7.4种斑腿蝗氨基酸序列变异率中,cytb, cox1, cox2, cox3的氨基酸变异率最低(其中cytb的变异率为最低,AVE=0.049), nadl, nad4, nad4L和nad5的氨基酸变异率中等,atp8, nad3, nad2和nad6的氨基酸变异率偏高(其中nad3的变异率为最高,AVE=0.153)。8.4种斑腿蝗全线粒体mtDNA之间P-距离在贵州蹦蝗-霍山蹦蝗最小,为0.057, PCGs之间P-距离和mtDNA有相似的趋势,也是贵州蹦蝗-霍山蹦蝗最小,为0.056,说明两种蹦蝗在全线粒体mtDNA和PCGs之间差异很小。9.4种斑腿蝗J-链的T含量均低于N-链,而A和C的含量均为J-链高于N-链。N-链上蛋白质编码基因第3位点显示了极低的G含量,而具有极高的T含量。10.对PCGs、 rRNA和全线粒体37基因联合三种数据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论法重新构建的直翅目系统树,除基于rRNA用BI法所建树之外霍山蹦蝗和贵州蹦蝗均能优先聚成一支,再与峨眉小蹦蝗聚合,并结合形态学观察认为小蹦蝗属是成立的。
张红利[5](2013)在《4种直翅目蝗虫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分析》文中提出直翅目属于节肢动物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是起源比较早的类群之一,已知有2万多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以热带地区种类较多。直翅目由蝗亚目(Caelifera)和螽亚目(Ensifera)两个亚目组成。目前在GenBank中虽然已经积累了47个直翅目物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但是主要集中于蝗亚目的蝗总科物种,螽亚目物种相对较少。迄今为止,利用比较基因组手段来探讨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进化特征的研究甚少;采用不同的数据集划分策略来探讨线粒体DNA(mtDNA)基因在直翅目系统研究中的作用的研究也很少,且大多研究者集中于直翅目内高级阶元的系统关系即两个亚目是否为单系群,但是利用mtDNA基因数据集对直翅目内中级阶元和低级阶元系统发育的研究甚少。直翅目中癞蝗科和槌角蝗科均属于蝗亚目物种。癞蝗科中疙蝗属同短鼻蝗属在形态上的差别微乎甚微,且均分布于我国的荒漠草原地区;而槌角蝗科大足蝗属内西伯利亚蝗同李氏大足蝗的形态上也仅仅依据前后肘脉是否合并来判定,且二者在地域分布上有交叉。这种形态相似且地域相近的物种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是否也很保守?本研究测定了蝗总科中3种癞蝗和1种槌角蝗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注释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联合GenBank中已测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同比较基因组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直翅目内不同阶元物种mtDNA基因的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基于线粒体蛋白基因密码子3位点及不同种类蛋白和rRNA不同区域构建的线粒体基因数据集对直翅目内不同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 sibiricus)、红胫波腿蝗(Asiotmethis zacharjini)、贺兰短鼻蝗(Filchnerella helanshanensis)和红缘疙蝗(Pseudotmethis rubimarginis)的mtDNA总长度分别为15590bp、15660bp、15657bp和15661bp,均编码昆虫线粒体基因组中典型的37个基因,即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4种蝗虫的mtDNA基因排序及转录方向同蝗亚目中已测物种的一致。2.从整体mtDNA、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序列计算大足蝗属内西伯利亚蝗同李氏大足蝗之间的P-距离最小,但从13个蛋白基因计算,西伯利亚蝗和西藏大足蝗间的P-距离最小。无论从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变异率还是从非同义/同义置换率的比率来分析,线粒体蛋白基因cox1、cox2、cox3和nad4L在槌角蝗科内最为保守,进化最慢,受到的净化选择功能约束最少,而atp6、atp8和nad6进化速率最快,受到自然选择压的影响较少。在4个槌角蝗trnThr的TΨC臂中第3对碱基后存在2个碱基A的插入,此特征是否为槌角蝗科的共源性状还有待证明。rrnS在西伯利亚蝗和李氏大足蝗中几乎完全一致。然而在同属的西藏大足蝗物种中rrnS结构域Ⅰ和Ⅱ却存在较大的变异区域。3.无论从线粒体全基因组整体序列还是从13个蛋白基因、22个tRNA基因或2个rRNA基因计算,4个癞蝗物种中,贺兰短鼻蝗同红缘疙蝗的P-距离均为最近。线粒体蛋白基因cox1、cox2、cytb和atp6在癞蝗科内最为保守,而nad5和nad3的进化速率相对比较快。4.在槌角蝗科和癞蝗科两个类群中,nad6和atp8都显示了非常高的AT%,在癞蝗中nad4L的A+T含量也非常高,而3个cox基因的A+T含量都为最低。除ATP8为中度的A-偏斜外,分布于J链的每个线粒体蛋白基因几乎不存在AT-偏斜性。然而由N链编码的4个蛋白基因都有显着的T-偏斜值。在4个槌角蝗和4个癞蝗物种的A+T丰富区中均找到了茎环结构,但是该二级结构在红拟棒角蝗中同其他3个槌角蝗物种中差别较大;宽纹蠢蝗同其他3个癞蝗的茎环结构差异也比较大。而且在癞蝗物种中发现了位于茎环J链序列内部的T簇。5.昆虫纲所选6个目物种的A+T含量集中在75%~80%之间;AT-skew集中于0~0.05之间,GC-skew基本为负值(C>G),且集中于-0.3~0之间。其中,直翅目物种的A+T含量和AT-skew分布均比较分散,但二者似乎存在正相关性。直翅目碱基组成异质性分析表明,A+T含量相似、AT百分比接近平均值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间ID值较小;线粒体蛋白不同密码子位点的差异指数由低到高顺序为:第2位点<第1位点<第3位点。6.线粒体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cox1和cox3在直翅目大多数物种中的A+T含量普遍偏低,而atp8, nad4L和nad6的A+T含量基本偏高。在碱基偏斜方面,N-链蛋白基因的AT偏斜均为显着的T偏斜。J-链蛋白基因在螽亚目物种中基本为T偏斜,而在蝗亚目多数物种中为A偏斜。对GC偏斜而言,N链蛋白基因均为正值,而J链蛋白基因则均为负值。基于JC和K2P两种模型对直翅目内两个亚目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平均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两个亚目中cox2变异程度都为最小,在蝗亚目中nad5变异最大,而在螽亚目中nad1变异最大。13个蛋白基因无论从核苷酸序列还是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进行分析,cytb基因变异程度都为最小,其次为3个cox基因,而nad6基因变异度最大。通常,氨基酸序列比核酸序列应该更加保守。然而,在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中,仅在cox1基因中发现氨基酸序列相似度高于核酸序列,多数蛋白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差异性高于或等于核酸序列,在nad6和atp8中尤为明显。7.22种线粒体tRNA基因在蝗总科各科的保守位点比例表明tRNA基因的核酸保守性有链间偏向性。16种位于J-链的tRNAs在蝗总科中核酸一致度均超过50%,另外,核酸保守度很高的trnLeuUUR, trnAsn和trnLys基因均位于J-链上。tRNA家族在癞蝗科内最为保守,其次为槌角蝗科。rrnS的3个结构域中,结构域Ⅰ在去除5’端后最为保守,其次为结构域Ⅲ,结构域Ⅱ进化速率最快。在rrnL的6个结构域中,结构域Ⅳ和Ⅴ最为保守,而结构域Ⅰ和Ⅱ进化最快。8. PCG1、PCG2、COX、COX+cytb和rRNA (C)这类保守基因或区段主要适用于分析直翅目内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亚目及总科阶元。进化中等的PCG23及NADH基因则适用于从亚科至亚目任意一个阶元的系统关系研究,且建树方法也至关重要。rRNA (V)这种可变位点较多的区段比较适用于对亚科级阶元的系统关系研究。但是像ATP这种进化速率超快且总长度比较短的基因似乎不太适用于系统关系研究。
魏婷婷[6](2012)在《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1940)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是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日本南部和台湾的小翅类蝗虫,迄今已共知39种。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是其交配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特征在蹦蝗属分类中却很少应用。为探讨蹦蝗属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结构变化规律及分类价值,本文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对蹦蝗属有代表性的18个物种(其中大陆地区13种,台湾地区3种,日本地区2种),224个个体的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进行了分析。在蹦蝗雄性肛上板选取13个同源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尾须上选取5个标志点,以第4个和第5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在阳具基背片上选取14个标志点,以第1个和第8个标志点为基准线。对三个结构的标志点坐标分别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CVA分析和聚类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的种内及种间变化: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18个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种内个体间形态差异不明显。Duncan检验结果表明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的形态具有明显种间差异。箱线图结果显示大陆类群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比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小。2、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变化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肛上板和尾须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656,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555,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两者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为0.739。相关系数大于0.5小于0.8,表明肛上板和尾须之间,肛上板和阳具基背片之间,尾须和阳具基背片之间中度正相关。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三者之间符合相关演变模型。3、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异:在CVA散点分布图中,各物种分别有自己的分布中心,物种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整体上没有完全重叠的情况发生。肛上板、尾须散点图可以明显区分18个种,而阳具基背片的散点图结果显示,所有物种虽重叠严重,但仍可以区分开物种,。从部分扭曲图可知,肛上板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顶端和基部。尾须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基部、上枝和下枝。阳具基背片的主要差异位置多集中于桥和侧板。4、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变化的规律:聚类分析结果将蹦蝗属分为若干个分支。肛上板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和台湾类群关系比较近,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近,中国大陆类群和日本类群关系比较远。其中大陆类群可以尽一步划分,最少可以化分为两类。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在历史演化方面可能存在连续性。而尾须和阳具基背片的聚类结果显示,中国大陆类群、台湾类群和日本类群没有明显分开,说明三个类群的关系比较近。这一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及支序分类结果有所差异。5、蹦蝗属的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具有明显的分类价值。
孙慧敏[7](2009)在《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线粒体在细胞新陈代谢、疾病、成熟衰老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氧化磷酸化及许多重要生化反应进行的场所。线粒体基因组是独立于染色体基因组之外的细胞器基因组,具有独立的复制、转录系统,通常是一个含有37个基因的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因其特殊的遗传方式而常用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作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最佳模型,对基因组学研究的探索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L-PCR及二次PCR技术对蝗总科2种蝗虫(北极翘尾蝗Primnoaarctica(Zhang & Jin,1985)和红拟棒角蝗Gomphocerippus rufus(Linnaeus,1758))及1种蚱(秦岭微翅蚱Alulatettix qinlingensis)进行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拼接和注释;结合已经测出的直翅目蝗总科8科8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从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基因组学的角度总结了蝗总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组成以及序列进化等方面的一般特征,丰富了直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为进一步开展昆虫线粒体谱系基因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联合NCBI上已经发表及该项目组其他成员所测出来的20种蝗总科昆虫的全线粒体基因组,以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talis)和摩门螽蟖(Anabrus simplex)作为外群,对蝗总科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重建;本研究还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联合序列对蝗总科8种昆虫及蚱总科的秦岭微翅蚱和蜢总科的变色乌蜢对蝗亚目进行系统发育重建。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所测得的3种昆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及各基因次序和转录方向与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线粒体基因组一致,各包含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一个A+T丰富区。tRNAK和tRNAD的位置与六足动物祖先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方式相比发生了互换。2.对直翅目内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进行比较,发现蝗总科内锥头蝗科较其他各科基因组的A+T含量低;蝗亚目中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与螽亚目内各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相比普遍较高。3.蝗总科各科昆虫蛋白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具有偏向性,第三位点为A或T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较高。4.蝗总科8科昆虫各种基因间隔区最长之处皆位于tRNASer-UCN与ndl基因之间,在atp8/atp6和nad4/nad4L之间均存在7bp的碱基重叠。基因间隔区和基因重叠区的数目、长度在各种蝗虫中均较为相似。5.ATG是蝗总科各科昆虫的蛋白编码基因中使用最多的起始密码子,其次是ATT,使用较少的起始密码子是ATA。使用最多的终止密码子是TAA。多数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nd5基因以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TA作为终止信号。6.在所测定昆虫的tRNA二级结构中,均存在一定数目的碱基错配现象,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为G-U错配。7.在北极翘尾蝗和红拟棒角蝗线粒体基因组的A+T丰富区中均含有一个茎环结构,其结构与Saito(2005)在飞蝗线粒体基因组中发现的茎环结构十分相似,并且在该二级结构茎的5′端均有一个十分保守的“TA”。8.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对蝗总科8科进行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支持夏氏系统中的斑翅蝗科和斑腿蝗科的单系性;发现剑角蝗科、网翅蝗科都不是单系群,建议将剑角蝗科、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三科合并为一科,与斑腿蝗科和网翅蝗科并列;支持蝗总科的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合并成一个科,这个分支是蝗总科中较早分离出来的一个分支;发现癞蝗科与斑腿蝗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本研究支持Otte系统中的斑翅蝗亚科和大足蝗亚科的单系性,但是不能支持斑腿蝗亚科的单系性。斑腿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稻蝗亚科有较近的亲缘关系。9.通过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对蝗总科系统发育重建研究得出的结果,推测夏氏系统蝗总科中8科的进化关系是锥头蝗科+瘤锥蝗科→斑翅蝗科→癞蝗科→斑腿蝗科→剑角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10.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得出的蝗总科的系统进化关系可以将分布在中国的蝗总科昆虫分成2个分支,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组成一个分支,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斑腿蝗科、斑翅蝗科、剑角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癞蝗科形成另一个分支。这种划分方式更符合Otte系统,不同之处在于癞蝗科没能从后一分支中分离出来。
张小静[8](2009)在《基于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蝗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提出蝗总科是直翅目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关于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的科级分类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也是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虽然前人从形态学、细胞学、发音机制、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此作了研究,但是总体上研究的不够深入,依然存在许多分歧。本研究基于分子系统学方面对蝗总科7科15属35种昆虫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该35种昆虫的线粒体基因COI及核基因28SrDNA的部分片段序列,并以摩门螽蟖和变色乌蜢作为外群(28SrDNA构建的贝叶斯树以日本蚱和瘤脊蚱作为外群),采用CLUSTALX1.81、MEGA4.1、PAUP4.0及MrBayesV3.1等系统发育分析相关软件对序列进行了比对、碱基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分析,并通过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gl及PTP检验等方法对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信号检测,结果显示所测定的序列具有较强的系统发育信号。采用最大似然法(ML)、贝叶斯推论法(BI)、最大简约法(MP)及邻接法(NJ)重建蝗总科7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所研究昆虫线粒体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平均含量为65.5%(不含外群);碱基G+C,平均含量为34.5%(不含外群),表现出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核基因28SrDNA基因很保守,不含外群时,全部504个位点有339个保守位点,162个变异位点。其A+T含量只有30%,其中G的含量高达34.7%,这与线粒体基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2.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转换/颠换值平均为1.04,转换几乎等于颠换。在系统发育分析前对序列进行了替换饱和性分析,结果显示碱基替换没有明显的饱和趋势。碱基替换中转换的发生以T与C之间为主,颠换以T与A之间为主。核基因28SrDNA基因序列转换/颠换值平均为1.23,转换略大于颠换。碱基替换饱和分析显示转换和颠换的趋势线均为一条直线,说明28SrDNA基因不存在替换饱和现象,可以用于系统发育分析。3.33种蝗虫的COI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194之间,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100-0.200之间。35种蝗虫的28SrDNA基因的遗传距离在0.000-0.019之间,科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00-0.100之间,可见序列相当保守。4.采用四种方法对线粒体基因COI、核基因28SrDNA以及COI&28SrDNA联合基因三个数据集分别构建MP、ML、NJ、BI树,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树在拓扑结构上差异不大,简约法、距离法及似然法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贝叶斯法构建的三个数据集的树基部均分为三支,构成并系,其余的拓扑结构基本和其他三种方法所建的树一致。5.根据各种系统发育树综合得出的结果如下:(1)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中华蚱蜢除外)聚在一起,三科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这与传统的分类观点基本一致。我们所构建的几乎所有的分子系统树中,以红拟棒角蝗为代表的槌角蝗科与网翅蝗科中的华北雏蝗、辽宁雏蝗及黑翅雏蝗聚住一起,以日本鸣蝗和长白山金色蝗为代表的剑角蝗科也和网翅蝗科的部分种类聚在一起。(2)剑角蝗科在蝗总科进化过程中的位置不确定。剑角蝗科中的中华蚱蜢在几种系统发育树中,均没能和该科中的日本鸣蝗及长白山金色蝗聚在一起。(3)从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上看,癞蝗科与锥头蝗科有的聚在一起构成姊妹群,有的各形成一个单系群。(4)在我们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所有的斑腿蝗科种类聚在一起,形成一单系群,大多数的斑翅蝗科聚住一起形成单系群。本文是针对蝗总科7个科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分析,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蝗总科的科级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更加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今后工作的充实和完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增加样本的种类和数量,使分类单元更具代表性,同时延长序列的长度,使其包含更大的遗传信息。
郑哲民,谢令德[9](2008)在《湖南省莽山地区蝗虫的调查》文中提出记录湖南省莽山地区蝗虫3总科6科15种,其中有一新属4新种及6个湖南省新纪录.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杨亮[10](2008)在《班腿蝗科部分种的线粒体COI与COII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文中认为蝗虫是农牧林业的主要害虫,有些种类可以造成严重危害,不断进行蝗虫基础理论研究,其中包括蝗虫系统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已迈入分子系统学水平。斑腿蝗科是蝗总科中最大的一个科,目前我国斑腿蝗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选用更多的分子标记去探讨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Ⅱ(COⅠ,COⅡ)已成为当前动物分子系统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子标记,特别是在昆虫中。此次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斑腿蝗科3亚科9属14种的COⅡ基因684bp全序列,3亚科8个届11种的COⅠ基因633bp片段(COⅠ全序列约1.5kb)以锥头蝗科的负蝗作为外群,使用ClustalX1.83进行序列比对,MEGA4.0进行序列组成分析,并对数据集的系统发育信号进行评估,在PAUP*4.0b10(PPC)中采用NJ法、MP法、ML法以及在MrbayesV3.1.2中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BI)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得到如下结果:1.14种斑腿蝗科昆虫的COⅡ基因序列片段组成表现明显的A+T含量偏向性(70.4%),尤其是在密码子第三位高达87.7%。转换和颠换比(TS/TV)与遗传距离具有依赖性。氨基酸序列由20种氨基酸组成,Ile、Leu、Ser、Thr、Asp使用较频繁。COⅠ基因序列片断组成的A+T含量65.4%,第三位密码子也高达87.0%。2.对COⅠ基因633bp和COⅡ基因684bp序列片段构成的全数据组和根据密码子不同位点划分的密码子第一、第二和第三位点数据组的系统发育信号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替换饱和分析、树长分布分析和PTP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数据组都具有一定的系统发育信息。3.采用NJ、MP、ML和BI法分别构建了斑腿蝗科15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树,结果发现四种方法得到的系统树存在一定差异,这说明这两种数据组在解决这15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上提供的信息有限,还不能彻底的解决系统发育关系。4.应用COⅡ基因对斑腿蝗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该基因在解决斑腿蝗科14种亚科以下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时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标记,但在解决亚科之间的关系时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对斑腿蝗科14种昆虫线粒体COⅡ基因全序列的测定并对其分子进化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分子方面的证据,有助于完善我国斑腿蝗科昆虫的系统学研究。5.应用COⅠ基因的部分片断对11种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各属间的关系,亚科间的关系仍然很不明确,且不同建树方法的结果没有相互支持和验证。分支情况比较混乱,导致这种情况可能性的原因是:1)COⅠ条形码本身较短数据特征反映不全面,2)进行分析的种类较少,不能真正反映各属的特征。该基因对属内形成稳定的分支具有很好的支持,所以在解决属内系统发育问题是有效的分子标记,该基因适宜用宋探讨蝗虫属、种分类单元的系统发育问题。6.3亚科之间及5属间存在以下关系:(1)切翅蝗亚科不是单系群;(2)黑背蝗亚科与斑腿蝗亚科较切翅蝗亚科亲缘关系近;(3)凸额蝗与斑腿蝗聚到一起,二者具有较近的关系;(4)突额胸斑蝗的系统树树型分类和前人的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5)罕蝗属与胸斑蝗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二、蹦蝗属二新种的记述(直翅目:斑腿蝗亚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蹦蝗属二新种的记述(直翅目:斑腿蝗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线粒体基因组在分子系统学的应用 |
1.1.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
1.1.2 线粒体基因组在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
1.2 蹦蝗属概述 |
1.2.1 形态特征 |
1.2.2 分类地位 |
1.2.3 蹦蝗属分类与系统学研究进展 |
1.2.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研究概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取样信息 |
2.2.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 |
2.2.3 基因组特征分析方法 |
2.2.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
2.2.5 物种定界分析方法 |
3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
3.1 蔡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1.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1.3 tRNA和rRNA基因 |
3.1.4 A+T富集区 |
3.2 黄山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2.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2.3 tRNA和rRNA基因 |
3.2.4 A+T富集区 |
3.3 比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3.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3.3 tRNA和rRNA基因 |
3.3.4 A+T富集区 |
3.4 湖南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4.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4.3 tRNA和rRNA基因 |
3.4.4 A+T富集区 |
3.5 小尾片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5.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5.3 tRNA和rRNA基因 |
3.5.4 A+T富集区 |
3.6 喙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6.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6.3 tRNA和rRNA基因 |
3.6.4 A+T富集区 |
3.7 针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7.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7.3 tRNA和rRNA基因 |
3.7.4 A+T富集区 |
3.8 红股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
3.8.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8.3 tRNA和rRNA基因 |
3.8.4 A+T富集区 |
3.9 蹦蝗属8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
3.9.1 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及组成分析 |
3.9.2 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分析 |
3.9.3 核糖体RNA和转运RNA差异分析 |
3.9.4 A+T富集区分析 |
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
4.1 蹦蝗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
4.1.1 序列的组成分析和系统发育信号评估 |
4.1.2 最佳模型选择 |
4.1.3 系统发育分析 |
4.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物种定界分析 |
4.2.1 NJ树分析 |
4.2.2 遗传距离分析 |
4.2.3 单倍型网络图分析 |
4.2.4 GMYC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5.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
5.2.1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形态鉴别特征的变异 |
5.2.2 蹦蝗属系统发育 |
5.2.3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分子物种定界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附录B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 |
附录C 8种蹦蝗全线粒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 |
附录D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tRNA二级结构预测图 |
附录E 不同线粒体单基因遗传距离 |
附录F 基于不同单基因数据集所得单倍型网络图 |
附录G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蝗亚科概述 |
1.1.1 黑蝗亚科特征 |
1.1.2 黑蝗亚科分类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2.1 线粒体基因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3 黑蝗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样本 |
2.2 测序和注释 |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情况分析 |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1 MAFFT序列比对 |
2.4.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3 将核苷酸序列位点对应到氨基酸序列 |
2.5 rRNA基因一级序列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5.1 MAFFT序列比对 |
2.5.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6 tRNA基因二级结构预测及绘图 |
2.7 数据集序列特征 |
2.8 饱和度检测 |
2.9 遗传距离的计算 |
2.10 进化模型的选择 |
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1.1 ML法建树 |
2.11.2 BI法建树 |
3 13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3.1 斑腿峨眉蝗 |
3.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富集区 |
3.2 斑腿佯越蝗 |
3.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富集区 |
3.3 斑腿黑背蝗 |
3.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富集区 |
3.4 云南棒腿蝗 |
3.4.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富集区 |
3.5 小方板蝗 |
3.5.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5.3 tRNA基因 |
3.5.4 rRNA基因 |
3.5.5 A+T富集区 |
3.6 异背蝗属一种 |
3.6.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6.3 tRNA基因 |
3.6.4 rRNA基因 |
3.6.5 A+T富集区 |
3.7 云南云秃蝗 |
3.7.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7.3 tRNA基因 |
3.7.4 rRNA基因 |
3.7.5 A+T富集区 |
3.8 北极黑蝗 |
3.8.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8.3 tRNA基因 |
3.8.4 rRNA基因 |
3.8.5 A+T富集区 |
3.9 草绿异色蝗 |
3.9.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9.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9.3 tRNA基因 |
3.9.4 rRNA基因 |
3.9.5 A+T富集区 |
3.10 点背版纳蝗 |
3.10.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0.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0.3 tRNA基因 |
3.10.4 rRNA基因 |
3.10.5 A+T富集区 |
3.11 峨眉小蹦蝗 |
3.1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1.3 tRNA基因 |
3.11.4 rRNA基因 |
3.11.5 A+T富集区 |
3.12 四川拟裸蝗 |
3.1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2.3 tRNA基因 |
3.12.4 rRNA基因 |
3.12.5 A+T富集区 |
3.13 山蹦蝗 |
3.1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3 tRNA基因 |
3.13.4 rRNA基因 |
3.13.5 A+T富集区 |
4 系统发育分析 |
4.1 数据集序列特征 |
4.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3 遗传距离分析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4.1 基于PCG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2 基于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基于PCGs+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国黑蝗亚科取样的代表性 |
5.2 基因选择及建树方法讨论 |
5.3 系统发育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中的实验样品信息 |
附录B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统计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C1: 科研项目 |
附录C2: 发表论文 |
致谢 |
(3)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Figs.1-6) |
2 Sinopodisma xui sp.nov. (Figs.7-12) |
3 Sinopodisma yangi sp.nov. (Figs.13-18) |
附录:新种简记 |
1.黄氏蹦蝗Sinopodisma huangi sp.nov. (图1~6) |
2.徐氏蹦蝗Sinopodisma xui sp.nov. (图7~12) |
3.杨氏蹦蝗Sinopodisma yangi sp.nov. (图13~18) |
(4)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线粒体结构的基本特征 |
1.1.1 核糖体RNA |
1.1.2 转运RNA |
1.1.3 蛋白编码基因 |
1.1.4 非编码区 |
1.2 线粒体DNA在系统发生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所测四种蝗虫介绍 |
1.3.1 贵州蹦蝗 |
1.3.2 峨眉小蹦蝗 |
1.3.3 太白秦岭蝗 |
1.3.4 青海屹蝗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所用材料的采集与物种种名鉴定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
2.3 基于线粒体基因的直翅目昆虫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
2.3.1 数据来源 |
2.3.2 PAUP~*软件及使用 |
2.3.3 分子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 |
2.3.4 系统发生分析的策略与步骤 |
第3章 四种蝗虫全线粒体基因序列测定 |
3.1 峨眉小蹦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1.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丰富区 |
3.2 贵州蹦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2.1 贵州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丰富区 |
3.3 太白秦岭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3.1 太白秦岭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丰富区 |
3.4 青海屹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 |
3.4.1 青海屹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丰富区 |
第4章 斑腿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4.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4.1.1 长度变异 |
4.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4.1.3 遗传P-距离分析 |
4.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4.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4.3.1 A+T含量(AT%) |
4.3.2 AT-偏斜和GC-偏斜 |
4.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4.4.1 A+T含量(AT%) |
4.5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5章 网翅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5.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5.1.1 长度变异 |
5.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5.1.3 遗传P-距离分析 |
5.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5.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5.3.1 A+T含量(AT%) |
5.3.2 AT-偏斜和GC-偏斜 |
5.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5.4.1 A+T含量(AT%) |
5.5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6章 直翅目系统发生重建 |
6.1 数据准备 |
6.2 建树 |
6.2.1 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 |
6.2.2 简约法建树(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 |
6.2.3 最大似然法建树(Maximum Likelihood,ML) |
6.3 建树结果 |
6.3.1 13个PCG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6.3.2 2个rRNA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6.3.3 全线粒体基因组37个基因联合数据集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4种直翅目蝗虫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1.1.1 结构特征 |
1.1.2 各组分特征 |
1.1.3 应用价值 |
1.2 比较基因组学概述 |
1.2.1 全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
1.2.2 系统发生的进化关系分析 |
1.3 系统进化 |
1.3.1 不同的数据集对系统的影响 |
1.3.2 数据处理对系统构建的影响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总体思路 |
1.4.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论文的总体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四种直翅目蝗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分析 |
2.1 基本材料和方法 |
2.1.1 昆虫样品采集与形态学鉴定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西伯利亚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2.2.2 红胫波腿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2.2.3 贺兰山短臂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2.2.4 红缘疙蝗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演化模式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序列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昆虫纲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演化模式 |
3.2.2 直翅目线粒体总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异质性分析 |
3.2.3 蛋白编码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3.2.4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序列特征 |
3.2.5 tRNA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3.2.6 rRNA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第4章 槌角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4.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 |
4.1.1 长度变异 |
4.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4.1.3 遗传P-距离分析 |
4.1.4 非同义与同义置换率的比率分析 |
4.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4.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4.3.1 A+T含量(AT%) |
4.3.2 AT-偏斜和GC-偏斜 |
4.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4.4.1 A+T含量(AT%) |
4.4.2 AT-偏斜和GC-偏斜 |
4.5 tRNA二级结构的比较 |
4.6 rrnS和rrnL二级结构的比较 |
4.6.1 rrnS的比较 |
4.6.2 rrnL的比较 |
4.7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5章 癞蝗科线粒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
5.1 13个线粒体蛋白基因的长度变异及序列分化(每个PCG) |
5.1.1 长度变异 |
5.1.2 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变异 |
5.1.3 遗传P-距离及非同义与同义置换率的比率分析 |
5.2 线粒体蛋白基因碱基组成的链间偏向性 |
5.3 全线粒体基因组分区域的碱基组成比较 |
5.3.1 A+T含量(AT%) |
5.3.2 AT-偏斜和GC-偏斜 |
5.4 线粒体各蛋白基因的碱基组成 |
5.4.1 A+T含量(AT%) |
5.4.2 AT-偏斜和GC-偏斜 |
5.5 A+T丰富区的比较 |
第6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外类群的选择 |
6.1.2 参考数据序列来源 |
6.1.3 序列比对及修饰 |
6.1.4 构建系统发育树 |
6.2 结果分析 |
6.2.1 基于蛋白密码子位点数据集构建系统树 |
6.2.2 基于不同蛋白类型及rRNA不同区段数据集构建系统树 |
第7章 总结 |
7.1 结果与讨论 |
7.1.1 槌角蝗科线粒体基因的序列特征 |
7.1.2 癞蝗科 |
7.1.3 两科内整体碱基组成共同特性 |
7.1.4 昆虫纲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演化 |
7.1.5 不同数据集的系统建树分析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蹦蝗属概述 |
1.1.1 蹦蝗属分类地位 |
1.1.2 蹦蝗属的研究现状 |
1.2 几何形态测量学概述 |
1.2.1 几何形态测量学的产生及发展 |
1.2.2 几何形态测量学基本理论 |
1.2.3 几何形态测量学在昆虫分类学中的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标本整理 |
2.2.2 图像获取及数字化 |
2.2.3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2.4 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及箱线图(Boxplot) |
2.2.5 相关性分析 |
2.2.6 规范变量分析法(Canonical variate analysis,CVA) |
2.2.7 聚类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蹦蝗雄性生殖相关结构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
3.1.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表型差异性分析 |
3.1.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表型差异性分析结果 |
3.1.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表型差异性分析结果 |
3.1.4 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大小相关性分析结果 |
3.2 蹦蝗雄性生殖相关结构形态变异分析结果 |
3.2.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CVA分析结果 |
3.2.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CVA分析 |
3.2.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CVA分析 |
3.3 脑螺雄性相关结构形态聚类结果 |
3.3.1 18种蹦蝗雄性肛上板形态聚类结果 |
3.3.2 18种蹦蝗雄性尾须形态聚类结果 |
3.3.3 18种蹦蝗雄性阳具基背片聚类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推测蹦蝗属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三者之间符合相关演变模型 |
4.2 蹦蝗属雄性肛上板、尾须及阳具基背片形态在种内稳定,种间差异明显,是比较可靠地分类特征 |
4.3 CVA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蹦蝗属的分类结果与经典分类学有所差异 |
4.4 推测蹦蝗属物种形成符合渐变模型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特点 |
1.1.1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 |
1.1.2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
1.2 线粒体基因组提取及测序方法 |
1.2.1 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方法 |
1.2.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策略 |
1.2.3 测序与拼接方法 |
1.3 线粒体分子系统学及进化研究 |
1.3.1 线粒体基因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相适合的特点 |
1.3.2 线粒体DNA进化遗传学研究动向和用途 |
1.3.3 谱系基因组学 |
1.4 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系统进化 |
1.4.1 生物信息学及其发展现状 |
1.4.2 分子系统进化的应用与方法 |
1.5 蝗总科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5.1 蝗亚目的分类情况简介 |
1.5.2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
1.5.3 中国蝗总科昆虫分类研究回顾 |
1.5.4 蝗总科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6 本项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标本的选择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 基因组测序方法 |
2.2.1 取材及总DNA的提取 |
2.2.2 L-PCR引物及L-PCR扩增 |
2.2.3 Sub-PCR扩增 |
2.2.4 PCR产物直接测序 |
2.2.5 PCR产物克隆测序 |
2.3 系统发育重建方法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准备 |
2.3.3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
2.3.4 重建系统发育树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
3.1.1 总DNA提取结果及PCR扩增结果 |
3.1.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
3.1.3 讨论 |
3.2 粒体基因组的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
3.2.1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
3.2.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2.3 gl检验和PTP检验 |
3.2.4 蝗总科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
3.2.5 讨论 |
3.3 蝗亚目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
3.3.1 数据集序列组成分析 |
3.3.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3.3 gl检验和PTP检验 |
3.3.4 蝗亚目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
3.3.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蝗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蝗总科的分类研究概况 |
1.1 中国蝗总科昆虫分类进展概况 |
1.2 蝗总科系统学研究状况 |
2 分子系统学概述 |
2.1 分子系统学定义 |
2.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
3.1 距离矩阵法 |
3.2 简约法 |
3.3 最大似然法 |
3.4 贝叶斯推论法 |
4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4.1 线粒体基因组成及分子进化 |
4.2 线粒体基因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4.3 COI基因的进化及COI条形码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5 核基因及28Sr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进展 |
5.1 核基因应用简介 |
5.2 28Sr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鉴定 |
1.2 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总DNA提取 |
2.2 PCR扩增 |
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
3.2 序列比对 |
3.3 序列组成分析 |
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3.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3.6 进化树分支可靠性和置信度的检验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及序列的测定 |
2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2.1 序列编辑与对准 |
2.2 COI基因数据集分析 |
2.3 28SrDNA基因数据集分析 |
2.4 COI基因和28SrDNA基因联合数据集分析 |
3 系统发育分析 |
3.1 最大似然法建树 |
3.2 贝叶斯法建树 |
3.3 简约法建树 |
3.4 邻接法建树 |
3.5 不同建树方法的比较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班腿蝗科部分种的线粒体COI与COII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斑腿蝗科研究现状 |
1.1 斑腿蝗科概况 |
1.2 斑腿蝗科形态特征 |
1.3 斑腿蝗科的起源及分类系统 |
1.4 我国斑腿蝗科的研究现状 |
1.5 斑腿蝗科的化石资料 |
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与COⅠ、COⅡ基因 |
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 |
2.2 线粒体COⅠ、COⅡ基因 |
3 昆虫分子系统学 |
3.1 分子系统学定义 |
3.2 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3.3 系统树构建方法 |
3.4 系统树构建方法的评价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所用标本的采集、保存和鉴定 |
1.2 实验仪器、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DNA的提取和检测 |
2.2 PCR扩增和检测 |
2.3 扩增结果的纯化 |
2.4 测序 |
3 序列编辑 |
3.1 序列校正 |
3.2 序列比对 |
3.3 序列组成分析 |
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3.5 构建系统树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
1.1 基因组总DNA提取 |
1.2 PCR扩增结果 |
1.3 测序 |
2 COⅠ序列编辑和分析 |
2.1 COⅠ序列组成分析 |
2.2 COⅠ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
2.3 COⅠ密码子的使用和氨基酸的组成 |
2.4 COⅠ未矫正的遗传距离和碱基替换、颠换、R值分析 |
2.5 COⅠ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2.6 COⅠ P距离与R的关系 |
2.7 COⅠ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
2.8 COⅠ随机树长分布分析(g1 test)与PTP检验 |
3 COⅡ基因序列编辑和分析 |
3.1 COⅡ序列组成分析 |
3.2 COⅡ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
3.3 COⅡ密码子的使用和氨基酸的组成 |
3.4 COⅡ未矫正的遗传距离和碱基替换、颠换、R值 |
3.5 COⅡ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6 COⅡ P距离与R的关系 |
3.7 COⅠ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
3.8 COⅡ随机树长分布(g1 test)与PTP检验 |
4 COⅠ & COⅡ联合数据分析 |
4.1 COⅠ & COⅡ序列组成分析 |
4.2 COⅠ&COⅡ碱基替换颠换分析 |
4.3 p距离,TS,Tv,R值分析 |
4.4 斑腿蝗科10种昆虫COⅠ&COⅡ基因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5 斑腿蝗科11种昆虫COⅠ基因P距离和R的关系分析 |
4.6 斑腿蝗科三个亚科的COⅠ&COⅡ个数据组碱基组成偏向性的x2(Chi-square)检验 |
4.7 三个亚科COⅠ&COⅡ随机树长分布分析及PTP检验 |
5 斑腿蝗科的系统发育分析 |
5.1 贝叶斯法建树(BI) |
5.2 距离法建树(NJ) |
5.3 简约法建树(MP) |
5.3.1 对三个数据集进行MP法建树的结果统计 |
5.4 极似然法建树(ML) |
5.5 对三个数据组的四种建树方法评价 |
5.6 三个数据组的四种建树法50%合一树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目标序列的获得 |
2 COⅠ、COⅡ基因的分子进化特征 |
2.1 基因序列组成特征 |
2.2 不同密码子碱基组成特征 |
2.3 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
3 碱基组成偏向性检验 |
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评估分析 |
5 系统树构建结果分析 |
5.1 简约法建树分析 |
5.2 距离法建树分析 |
5.3 极似然法建树分析 |
5.4 贝叶斯推论法建树分析 |
5.5 不同方法构建的系统树的比较 |
6 斑腿蝗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关系的讨论 |
7 COⅠ、COⅡ基因在斑腿蝗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 |
第五部分 NCBⅠ数据和本实验COⅡ序列联合分析 |
1 贝叶斯法建树(BI) |
2 极似然法建树(ML)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四、蹦蝗属二新种的记述(直翅目:斑腿蝗亚科)(论文参考文献)
-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曾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D]. 姜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中国台湾蹦蝗属三新种及种检索表(直翅目,蝗总科,斑腿蝗科,秃蝗亚科)(英文)[J]. 印象初,叶保华,印展. 昆虫学报, 2014(06)
- [4]四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系统发生分析[D]. 曾慧花.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5]4种直翅目蝗虫全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比较与系统分析[D]. 张红利.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6]蹦蝗属几个雄性生殖相关结构的形态分化及分类价值研究[D]. 魏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7]蝗亚目三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D]. 孙慧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8]基于28SrDNA和COI基因序列的蝗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D]. 张小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9]湖南省莽山地区蝗虫的调查[J]. 郑哲民,谢令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10]班腿蝗科部分种的线粒体COI与COII基因分子进化与系统学研究[D]. 杨亮.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