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体学和翻译技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姜秀娟[1](2021)在《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中的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是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正在研发的“英语教师证书考试”的一部分,拟测量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用于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素养。本研究旨在验证该测试任务的效度,以确保其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模式是当今语言测试效度验证的前沿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效度验证结论的说服力。但现有效度论证框架均用以指导整项测试效度验证,不适合直接用于开发阶段测试任务效度验证。因此,本研究以Bachman&Palmer(2010)的AUA框架为理论指导,立足测试任务开发阶段构念界定、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三大核心环节,聚焦分数解释有意义性、概括性和评分一致性,构建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根据该框架中测试任务设计和评分标准制定推理证据收集的需要,确定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探究性次序式混合研究设计,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效度证据。质性研究方面,分析6名专家参与的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探究测试内容的相关性、取样的充分性以及任务特征的恰当性;分析59名试测对象的作答文本,判断测试任务充分考查拟测文学素养以及试测对象的作答反映评分标准各等级关键特征的程度;分析5名评分员的反馈信息,考察评分标准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量化研究方面,对5名评分员评阅出的30份答卷的分数进行多面Rasch模型分析,判断测试任务的区分性、评分标准等级划分的恰当性以及评分一致性;就上述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进一步检验评分员间的一致性;将5名评分员对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打出的分数进行K多个独立样本检验,验证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评分结果间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测试任务具有代表性和区分性,说明测试任务设计恰当;评分标准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各等级难度设置恰当、区分性较好,评分员自身以及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达到理想水平,不同水平组试测对象的测试表现与其分数之间存在显着高度正相关关系,说明评分标准制定得当。上述证据均用于支撑效度论证框架内的相应主张及其理由,形成自上而下从“测试任务构念界定”到“分数”、自下而上从“分数”到“分数解释有意义性”的双向闭合推理链,测试任务效度得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语言测试任务开发与效度论证框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效度验证框架的不足,为开发阶段的语言测试任务效度论证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采用读、写、说相结合的综合型测试任务形式,全面考查职前中学英语教师理解与赏析英语故事类文学作品应具备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现行英语教师资格考试设计的完善以及职前英语教师教育中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闫月荣[2](2021)在《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为了学习语法、词汇的利用工具,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难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它与语言学习的目的相吻合。同样对于英语学习来说,阅读可谓是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英语阅读不论是在英语教学中还是英语测试中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根据《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所划分的阅读技能目标,要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浏览查阅英文诗歌散文、报纸期刊、国外名着以及英文说明书等非专业性的英文阅读材料并能抓住其基本文意;找出或获取文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意图、观点或态度的相关信息;能根据语篇情境、上下文意、构词法以及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或词组含义;能够分析篇章层次,理解关键从句,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结局。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激发阅读热情,最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目前大部分传统的英语阅读授课模式过于强调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的讲解,缺乏对上述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实现更仔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而Halliday的以语篇为依托的词汇衔接理论侧重培养学习者的篇章衔接意识,它不仅关注字词句等基础语言单位的衔接关系,还兼顾文章结构和体裁,与高中生需要达成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相吻合。因此,本实证研究以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为主要依据,以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为辅助来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解答“在词汇衔接模式的指导下,高中生在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词汇衔接意识等方面有何种程度的变化?”的研究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试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回答“以语篇为基础的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的英语阅读成绩、阅读态度以及他们的词汇衔接意识有何种变化。”本研究抽取了哈尔滨市某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班级各有50人。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采取词汇衔接阅读教学模式,而对照班的阅读教学模式保持不变,实验时间为期4个月,在实验尾声,将之前所收集到的来自各个测量工具中的实验数据结合SPSS 24.0统计手段进行探讨。由最终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受试对象的阅读理解成绩比对照班受试对象的成绩要高,且涨幅较为显着;根据调查问卷的前后测变化情况、实验中期的受试访谈结果和课堂观察量表结论汇总来看,学生对待英语阅读变得更加积极和自信,在解决英语阅读实际问题时所展现的词汇衔接意识得到了增强。由此可知,基于词汇衔接手段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丰富高中生一贯的阅读理解技巧,使其英语阅读习惯向好发展,并且还可以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互为表里。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笔者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方面对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展望建议:教师应当不断精进自身对词汇衔接理论基础知识的内化、有规律地设计英语阅读操练活动并辅之以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渗透;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要努力积累英语语用基础知识、身体力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加强课后的英语写作练习,加深“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英语技能的相得益彰。
龚维君[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推动着我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之初,为积极恢复生产与发展,推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对发达国家的借鉴学习是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外国文学作为其他国家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我国借鉴学习的一部分。故本文将以现代化为背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将以语言类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主,对其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综合类高校南京大学以及师范类高校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对二十一世纪以来不同类型的高校的外国文学类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分析。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简要阐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构建论文研究框架。第二章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第三章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现代化背景: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思潮、政治现代化进程、经济现代化进程以及文学现代化进程四个方面着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梳理。第四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期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课程设置情况。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更为注重对语言基础的教育学习,对于外国文学类的课程设置较改革开放前有明显增加,但研究内容较为宽泛,课程数量与基础语言类课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第五章主要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各大高校对人文教育的关注程度愈加深厚,外国文学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课程设置日趋合理化。三所高校虽有所区别,但是均增加了外国文学类课程的数量,增设了大量具有针对意义的外国文学流派或作品研究的课程。第六章是结语,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同时归纳本研究发现。基于对各类历史史料以及各校的课程设置的梳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国文学课程设置受到国家政治层面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开设了多种历史类课程,外国文学类课程数量较少,研究范围大。二是自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期,受国家重视经济发展的政策影响,高校课程设置出现调整,趋于合理化,外国文学课程占比有所上升,研究涉及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研究内容开始深化。三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文教育开始受到关注,文学类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不论是哪一类型的高校,这一时期的外国文学类课程所占比重都较大,涉及国家更为多元化,研究广度更大,研究内容也更为细致化。
魏田田[4](2020)在《基于语篇连贯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前应该达到阅读技能的基本目标,在掌握文章体裁、阅读技巧,读懂英文报刊、专业资料等方面具备相应的能力。然而,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语法为纲、词汇为要、忽视篇章整体连贯性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对实习期间教授的班级学生进行了阅读水平测试,基于语篇连贯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两轮行动研究。本次行动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大学英语阅读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理论的现状如何?(2)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理论的程度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否相关?(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理论是否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在哪些方面有提升?行动研究结束后,分别对前后两次问卷调查、前后两次阅读测试成绩、平时阅读练习成绩、前后问卷与前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等定量数据以及访谈、阅读合约等定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的属于中等频率,在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心理认知、结构衔接、非结构衔接五个方面的运用程度均处于中频使用水平,其中文化语境的关注度最低。(2)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理论的程度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前测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与学生前测阅读成绩之间和后测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与学生后测阅读成绩之间均呈现显着相关关系。(3)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语篇连贯理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研究后测成绩显着高于前测成绩,研究过程中的六次平时阅读测试成绩呈递增趋势,经过三次访谈的内容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技巧的掌握、阅读方法的改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本次行动研究的实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转变英语阅读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的语篇指导;培养学生衔接手段的使用,掌握各类语篇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体裁,把握语篇的宏观框架;促进学生深入体会文章语境,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买买提·吾斯曼[5](202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英语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作为我国政治性文件当中的重要一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研究《十九大报告》文本的学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重视《十九大报告》外文翻译研究,其中大多数论文是以传统的翻译理论来分析《十九大报告》英语翻译研究。还有一部分文章在采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系统论、目的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生态翻译理论来分析《十九大报告》英语翻译,至今缺乏应用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来全面系统地进行研究的论文。因此,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研究《十九大报告》英文译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我们在政治性文件翻译工作上的认识,也为以后的翻译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借鉴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以彼得·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十九大报告》英译本整体进行了分析,即各类翻译方法在词汇、句法和段落层面的应用,包括根据四字格、缩略语、文化词汇和抽象名词的形态特征和语义内涵进行翻译研究。我们发现,在十九大英语翻译中,交际翻译方法发挥了主要功能,而语义翻译和关联翻译方法具有辅助功能。此外,论文以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并摘取了较为典型的169个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对这些词汇做出了量化分析。证明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中,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仍然适用,交际翻译方法仍然是主要方法,而语义翻译和关联翻译方法只是辅助性的。按照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而交际翻译是用来处理和提供信息型文本的,同时交际翻译又特别强调在尊重原始文本内容的前提下针对目标读者。这两个理由就完全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十九大报告》的汉英翻译中,交际翻译成为主要的翻译方法。事实证明,用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来分析和解释《十九大报告》的英文译本是完全适用的。
宋来全[6](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语境层,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交际是国际商务语类内常见的两个亚语类,也是国际商务交际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为国际商务交际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后者贯穿国际商务交际全过程。在语篇层,与通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都是高度语法隐喻化的专业语篇,但二者之间也存一些文体上的细微差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在文体上的异同或许与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关。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明显关注不足。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当中,存在诸多局限:研究内容囿于语法隐喻对其词汇句法结构形式特征的影响,尚未触及语法隐喻对其意义特征的建构功能;所考察的语法隐喻仅限于名词化和情态语法隐喻这两种类型,未涉及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语气语法隐喻等其它语法隐喻类型;研究方法单一,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交际目标的显着改变通常会引起语类的改变,在同一语类内交际目标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起不同亚语类的产生。在语篇层,不同语类语篇乃至不同亚语类语篇都会呈现出在词汇语法资源、意义风格类型、修辞成分的位置、意义表达式等语类限制性因素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不同的文体。语法隐喻,作为对经验现象进行重新建构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在这两类亚类语篇中的“失衡”运用情况会对它们的语类结构、意义风格、词汇句法结构等文体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同时择取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试图探讨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所发挥的文体功能,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情况分别如何?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其意义建构观、语言层级观、例示观和语境观为理论基础,设计本研究的文体分析模式(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下的商务英语合同/信函文体分析模式)。遵循该文体分析模式中的描述和解释与评价两大步骤,本研究首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自建的三个小型语料库(商务英语合同语料库、商务英语信函语料库及通用英语语料库)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比较。其次,本研究综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例示分析法,对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分别进行解释与评价。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在商务英语合同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动词化及情态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3、第13、第34及第52位,语气语法隐喻的使用频次只有1词次(出现在雇佣合同的落款处)。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及介词短语化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以及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表现出明显的“超用”特征,而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则呈现出明显的“少用”特征。在商务英语信函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语法隐喻、情态语法隐喻及语气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4、第5及第15位,介词短语化和动词化语法隐喻仅位居第60和64位。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只有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合同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合同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建构合同交际的目标、合同交际者之间平等的主体关系与“作者-读者”双重身份以及合同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高频重述隐喻实体来建构语法隐喻化主题,另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标题和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终止条款”、“不可抗拒力条款”、“仲裁条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建构合同文体的客观性、抽象性、正式性、严肃性、严谨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合同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第一,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高频使用和介词短语化结构的前置用法,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第二,它们会导致合同语篇的型/次比(词汇密度)较低,即词汇自由度较小,专业性较强;第三,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词形和句形较长;第四,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信函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信函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实现合作共赢的交际目标、建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建构信函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主要表现为人际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建立信任/事由”、“征求反馈”、“礼貌结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通过创造出更大的符号距离和社会距离来建构信函文体的主观性、谦虚性、含蓄性、礼貌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信函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信函语篇含有丰富的情态语法隐喻(尤其是显性主观倾向性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涉及五种语气语法隐喻类型)。它们的高频使用会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不仅体现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来区别于日常生活语篇乃至这两类亚语类专业语篇,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为一种文体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发挥建构文体的语境关联、语法隐喻化主题、语法隐喻化语步及文体意义风格的功能,在文体形式层发挥促使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的功能。第二,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是作者在国际商务交际情境语境中对语言系统资源(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进行选择的自然结果,即语言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分别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的例示化结果。本研究兼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首先,本研究揭示了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建构功能这一语言使用规律,可以助推国内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本研究证实并拓展了Halliday(2004/2007)有关“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用来区分专家语言与日常语言”这一论断,突破了以往语法隐喻研究仅把语法隐喻视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文体建构功能的局限。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有关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和语法隐喻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对相关学者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等。
李智[7](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提出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黄荷[8](2019)在《《英语文体学》课程改革建构与实施思考》文中指出自李赋宁先生倡导英语教学中开设《英语文体学》课程后的三十余年内,该课程在国内很多高校仍未受到足够重视,未能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综合枢纽作用。究其原因,主要与英语专业本科生学科优势不明显及学科建设受到广泛质疑等息息相关。面对当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严峻形势,本文从文体学课程内部进行反思,就教学目标、内容及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通过教学目标的明晰化、教学内容的优质化及教学模式的具体化,本文梳理了文体学课程独特的内在优势,凸显了文体学的重要地位,对当前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婵[9](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以周瘦鹃的英译汉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方法,将周瘦鹃本人的创作文本作为参照,总结与归纳周瘦鹃翻译作品的语言特征,并借助经典叙事学理论,分析这些表层词汇和句法使用模式代表的深层叙事结构差异。周瘦鹃是清末民初时期上海文坛最活跃的文人之一,身兼作家、译者和编辑等数职。作为清末民初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他不论在译、着和编等领域都十分多产。通过采用独特的翻译方式,周瘦鹃的译作激发了中国广大普通读者对外国文学翻译的阅读兴趣,在当时文坛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身处中国文学体例经受巨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从事各类文学活动的周瘦鹃,其作品必然是新旧文学传统激烈交锋的场所。然而,现有研究仍未对周瘦鹃翻译活动给予足够重视,低估了其翻译的影响和贡献,尤其在翻译研究领域。借助语料库方法,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考察周瘦鹃翻译作品语言的累积性特征,并从叙事学的视角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不仅可以拓宽对周瘦鹃及其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理解,对现有语料库翻译研究从研究对象到方法论上也是有益的补充。近年来,人们对周瘦鹃着译活动有了重新的认识,从翻译的原文选择、语言特征、翻译策略、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等多个话题对周瘦鹃的翻译活动展开了讨论。然而,从整体上看,现有的许多研究仍依赖二手资料,在研究方法上多是宏观概述或个案分析,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分析描写的案例较少,导致讨论不够深入,部分重要课题鲜有涉及。多数研究仅采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和探讨时往往挂一漏万,仍欠缺复合方法的分析和探讨。鉴于此,本研究首先结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对周瘦鹃翻译活动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然后把来自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语料库文体学等研究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基于经典叙事学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将周瘦鹃的翻译作品与他本人的创作对比,考察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首先,根据语料库软件给出的基本数据,比较周瘦鹃译作相较于其创作的宏观语言特征;然后,借助前一阶段分析所得周瘦鹃翻译语料的关键词表,锁定两类文本中使用频率具有显着差异的词汇。通过进一步比较关键词的分布、搭配、词簇和上下文语境等,分析周瘦鹃译作在女性人物形象建构、故事情节编排、叙事者和聚焦者的选择以及人物话语呈现等深层叙事效果。从分析结果可见,周瘦鹃的译作在如下三个方面明显区别于其创作:第一,语料库软件给出的宏观数据显示,周瘦鹃的翻译作品词汇丰富程度较低、形式化程度较高,但可读性不减。具体来说,周瘦鹃译作与创作相比词汇密度低,词汇重复率高,词汇变化性低。两类语料在各词类的使用上也呈现显着差异,翻译文本的虚词使用占比显着高于原创文本。译作的句段结构容量得到扩展,长句段比重较大,但并未增加读者的阅读负担。由此可见,虽然周瘦鹃的翻译作品以可读性高和通俗易懂着称,但在语言使用的累积性效果上看明显区别于其创作。第二,结合对关键词表中的人称代词“伊”以及部分使用差异显着的名词和形容词的分析可见,周瘦鹃翻译文本在叙事结构的故事层面也偏离了其创作文本。周瘦鹃译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描写资源更加丰富,更常聚焦于女性主人公,构建出的女性人物更加写实、丰满和复杂。在故事情节建构上,周瘦鹃在译作中保留了大量来自源语文化的相关词汇,同时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少了许多原创中弥漫的哀情成分。第三,通过分析两类语料中使用频率迥异的人称代词“我”和部分感官动词和言说动词可见,周瘦鹃译作与创作在叙述者和聚焦者的选择、人物话语呈现等话语层面的叙事结构特征上呈显着差异。译作中叙述者对叙事进程的显性干预减少,对受述者的引导减弱;采用故事内人物聚焦的频率提高,人物对话在故事情节推进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对故事内人物聚焦,尤其是借助次要人物侧面烘托主要人物和主线情节的依赖性明显加强。研究最后还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诗学传统、翻译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译者个人因素等四个方面对上述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进行了解释。周瘦鹃翻译语言词汇密度较低,虚词使用比重和句段长度增加等文本层面的特征,可以从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包括认知特征和源语干扰等方面得到部分解释。中西方诗学传统的差异则造就了周瘦鹃译作和创作在小说主题、人物形象和叙述话语等深层叙事结构上的不同。社会文化语境通过翻译目的和发表媒介对翻译文本产生影响。而译者的个人因素,包括他的性格、文学素养和职业身份,在翻译作品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和叙述视角等各方各面都留下了印记。本研究不仅对现有采用定性方法分析所得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进行了证实或证伪,为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提供了量化数据的佐证,同时也在以往采用单一研究方法无法深入探讨的一些问题上得到初步的分析结果。在方法论上,现有语料库研究中鲜有将同一译者/作者的文学作品两相对比,本研究在比较模式上是对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的有益补充。最后,研究使用语料库手段,针对文学史与翻译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中国早期文学、特别是早期翻译文学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李奕奇[10](2018)在《基于文体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改革》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眼于文体基于交际目的的普遍差异,从英语写作教学的文体学教学内容设计、基于文体学的写作练习设计、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及英语写作评估:同伴互评法及Blackboard平台应用四个方面,探索基于文体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二、文体学和翻译技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体学和翻译技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学英语教师的典型文学素养 |
2.1.1 文学素养 |
2.1.2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界定及其内涵 |
2.1.3 中学英语教师典型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
2.2 文学素养测试 |
2.2.1 文学科目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2.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中的文学素养测试 |
2.3 综合型测试任务研究 |
2.4 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 |
2.5 效度及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效度及其内涵的演变 |
2.5.2 效度验证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 |
3.1.2 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评分标准 |
3.2 研究设计 |
3.2.1 混合研究法 |
3.2.2 探究性次序式设计 |
3.3 研究参与者 |
3.3.1 受访专家 |
3.3.2 试测对象 |
3.3.3 评分员 |
3.4 研究工具 |
3.4.1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3.4.2 评分记录表 |
3.4.3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专家意见和建议 |
3.5.2 试测对象测试表现 |
3.5.3 评分结果和评分员反馈信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质性分析 |
4.1.1 测试任务的代表性 |
4.1.2 试测对象对拟测文学素养的运用 |
4.1.3 评分标准的可靠性 |
4.2 测试任务及其评分标准有效性的量化分析 |
4.2.1 多面Rasch模型分析 |
4.2.2 评分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2.3 评分结果与试测对象测试表现之间的一致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测试任务效度论证 |
5.1.1 测试任务测量拟测能力的充分性 |
5.1.2 测试任务的区分性 |
5.2 评分标准效度论证 |
5.2.1 评分标准对测量目标的体现 |
5.2.2 评分标准的区分性 |
5.2.3 评分结果的可靠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研究贡献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外文学素养测试样题及评分标准 |
附录2 测试样题 |
附录3 各等级试测对象作答文本示例 |
附录4 样题(初稿)试测调查问卷 |
附录5 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
附录6 焦点小组访谈录音转写文本示例 |
附录7 评分标准 |
附录8 评分员培训材料 |
附录9 评分记录表 |
附录10 评分员反馈信息记录表 |
附录11 FACETS软件数据分析指令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词汇衔接模式与英语阅读的研究综述 |
一、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语篇衔接的界定 |
(二)词汇衔接的界定 |
(三)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外研究综述 |
(四)词汇衔接模式的国内研究综述 |
二、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阅读的定义 |
(二)英语阅读态度的界定 |
(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词汇衔接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
(一)国外应用研究成果 |
(二)国内应用研究成果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韩礼德和哈桑的词汇衔接理论 |
(一)复现 |
(二)搭配 |
二、侯易的词汇重复模式 |
(一)连接和粘结的重复 |
(二)中心句和边缘句 |
(三)词汇重复类型 |
三、语言输入假设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测试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四、实验过程 |
(一)词汇衔接教学模式下的实验班 |
(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对照班 |
五、数据收集过程 |
(一)前测数据收集 |
(二)中测数据收集 |
(三)后测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信息分析 |
(二)可信度分析 |
(三)因子相关性分析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
(一)前中后三次成绩对比分析 |
(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三、访谈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词汇衔接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及学习的启示 |
(一)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
(二)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态度及词汇衔接意识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阅读理解前测 |
附录3 阅读理解中测 |
附录4 阅读理解后测 |
附录5 访谈提纲 |
附录6 访谈转录 |
附录7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8 三次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观察量表结果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
2.2 关于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研究 |
2.3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国文学发展 |
2.4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现代化背景 |
3.1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现代化 |
3.2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现代化 |
3.3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思潮 |
3.4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现代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1978年至二十世纪末高校外国文学课程设置 |
4.1 1978—1989年思想解放时期 |
4.2 1990—2000年逐步发展时期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一世纪高校外国文学课程设置 |
5.1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
5.2 南京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
5.3 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小结 |
6.2 对当代外国文学课程设置的借鉴及启示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4)基于语篇连贯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 |
1.1.2 学生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语域加衔接理论 |
2.2 宏观结构理论 |
2.3 心理框架理论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1.1 语篇 |
3.1.2 语篇连贯 |
3.1.3 行动研究 |
3.2 语篇连贯相关研究 |
3.3 语篇连贯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研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3.1 调查问卷 |
4.3.2 访谈提纲 |
4.3.3 测试卷 |
4.4 研究方法 |
4.5 研究过程 |
4.5.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5.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5.1 前后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5.2 前后测阅读成绩结果与讨论 |
5.3 阅读练习成绩结果与讨论 |
5.4 问卷与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5.5 访谈结果与讨论 |
5.5.1 研究前访谈 |
5.5.2 一轮行动研究后访谈 |
5.5.3 第二轮行动研究后访谈 |
5.6 阅读学习承诺书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前后测阅读试题 |
附录C: 平时阅读练习 |
附录D: 访谈提纲 |
附录E: 大学英语阅读学习承诺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党的《十九大报告》英语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用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1.1 研究目的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2.1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2.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0.3 《十九大报告》及其英译本简介 |
0.4 文献综述 |
0.4.1 关于文本类型相关理论的研究 |
0.4.2 关于政治性文件翻译的研究 |
0.4.3 关于《十九大报告》文件翻译研究 |
0.4.4 对先前研究的评价 |
第1章 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概述 |
1.1 彼得·纽马克确定的文本类型及其主要观点 |
1.2 彼得·纽马克倡导的三种翻译方法 |
第2章 从句法层面分析《十九大报告》的汉英翻译方法 |
2.1 交际翻译方法的应用 |
2.2 语义翻译方法的应用 |
2.3 关联翻译法的应用 |
2.4 《十九大报告》的汉英翻译原则 |
2.4.1 准确性 |
2.4.2 可接受性 |
第3章 《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 |
3.1 中国特色词汇 |
3.2 中国特色词汇与文化词汇的关系 |
3.3 《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3.3.1 四字成语的翻译 |
3.3.2 缩略语的翻译 |
3.3.3 政治习语的翻译 |
3.4 《十九大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语翻译方法量化分析 |
第4章 结论 |
4.1 主要发现 |
4.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语言功能、文本分类和文本类型 |
附录B:《十九大报告》中四字格的翻译 |
附录C:《十九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微语料库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类与文体 |
2.1.1 语类的定义和特征 |
2.1.2 文体的定义和特征 |
2.1.3 语类与文体的关系 |
2.2 商务英语研究 |
2.2.1 商务英语的定义和特征 |
2.2.2 商务英语研究综述 |
2.2.3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的定义及其文体特征异同 |
2.3 语法隐喻研究 |
2.3.1 语法隐喻的定义和特征 |
2.3.2 语法隐喻研究综述 |
2.3.3 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发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观 |
3.1.1 意义建构观 |
3.1.2 语言层级观 |
3.1.3 语境观 |
3.1.4 例示观 |
3.2 本研究文体分析模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语料库研究法 |
4.1.1 语料库的建设 |
4.1.2 语料库的标注方法和过程 |
4.1.3 语料库的检索工具和方法 |
4.1.4 数据统计和检验方法 |
4.2 例示分析法 |
4.3 比较分析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1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1.1 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
5.1.2 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
5.2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
5.2.1 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
5.2.2 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
6.1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
6.1.1 建构合同文体的语境关联 |
6.1.2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
6.1.3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
6.1.4 建构合同文体的意义风格 |
6.2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
6.2.1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 |
6.2.2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汇密度特征凸显 |
6.2.3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长和句长特征凸显 |
6.2.4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
6.2.5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
7.1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
7.1.1 建构信函文体的语境关联 |
7.1.2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
7.1.3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
7.1.4 建构信函文体的意义风格 |
7.2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
7.2.1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
7.2.2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贡献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8)《英语文体学》课程改革建构与实施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语文体学》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
二、《英语文体学》课程改革的建构与 实施 |
1.教学目标改革 |
2.教学内容改革 |
3.教学模式改革 |
三、《英语文体学》课程与英语能力培养 |
四、结语 |
(9)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4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周瘦鹃翻译活动研究综述 |
2.1 周瘦鹃文学活动的史学定位 |
2.1.1 围绕“鸳鸯蝴蝶派”的传统定位 |
2.1.2 “再”定位 |
2.2 周瘦鹃翻译活动特征及影响研究 |
2.2.1 原文选择 |
2.2.2 文本特征 |
2.2.3 翻译策略 |
2.2.4 周瘦鹃翻译与创作的互动关系 |
2.3 现存问题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本特征研究 |
3.1 语料库翻译学 |
3.1.1 翻译共性研究 |
3.1.2 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
3.1.3 语料库翻译文体研究 |
3.2 经典叙事学与语料库翻译研究 |
3.3 翻译语言和叙事效果的成因解释 |
3.4 周瘦鹃翻译与创作语料库建设与数据提取 |
3.4.1 语料搜集与取样 |
3.4.2 语料转写与分词 |
3.4.3 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关键词表 |
3.5 小结 |
第四章 周瘦鹃翻译文本的词汇句法特征 |
4.1 翻译文本的宏观语言特征 |
4.1.1 词汇密度 |
4.1.2 高频词 |
4.1.3 高频词簇 |
4.2 翻译文本的词汇特征 |
4.2.1 词类分布 |
4.2.2 高差异度值的实词 |
4.2.3 高差异度值的虚词 |
4.3 翻译文本的句法特征 |
4.3.1 句段长度 |
4.3.2 典型封闭结构 |
4.4 小结 |
第五章 故事层面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 |
5.1 翻译文本的女性形象:以人称代词“伊”为参数 |
5.1.1 “伊的”搭配语义分布 |
5.1.2 女性的社会身份:以“伊的丈夫”为例 |
5.1.3 女性的外貌体态:以“伊的手”为例 |
5.1.4 女性的情感经历:以“伊的心”为例 |
5.2 翻译文本的故事情节:以差异显着的名词与形容词为参数 |
5.2.1 故事情节主题 |
5.2.2 翻译文本“奇怪”的故事情节发展 |
5.2.3 创作文本悲伤的情绪氛围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层面的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 |
6.1 翻译文本的叙述者:以人称代词“我”为参数 |
6.1.1 第一人称见证者视角 |
6.1.2 第一人称主要人物视角 |
6.1.3 全知视角 |
6.2 翻译文本的聚焦者:以感官动词“瞧”和“知道”为参数 |
6.2.1 聚焦的视觉侧面 |
6.2.2 聚焦的心理侧面 |
6.3 翻译文本中的人物话语呈现:以差异显着的言说动词为参数 |
6.3.1 中性言说动词 |
6.3.2 情感型言说动词 |
6.4 小结 |
第七章 周瘦鹃翻译文本特征成因解释 |
7.1 翻译活动的本质属性 |
7.1.1 翻译活动的认知特征 |
7.1.2 原文干扰 |
7.2 诗学传统 |
7.2.1 小说主题 |
7.2.2 人物形象 |
7.2.3 叙事话语 |
7.3 社会文化环境 |
7.3.1 翻译目的 |
7.3.2 发表媒介 |
7.4 译者个人因素 |
7.4.1 个人性格 |
7.4.2 文学素养 |
7.4.3 职业身份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发现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周瘦鹃翻译语料目录 |
附录2 周瘦鹃原创语料目录 |
附录3 周瘦鹃翻译作品关键词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项目 |
(10)基于文体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体与写作的理论探索 |
二、基于文体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
(一) 英语写作教学的文体学教学内容设计 |
(二) 基于文体学的写作练习设计 |
(三) 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
(四) 英语写作评估:同伴互评法及Blackboard平台应用 |
四、文体学和翻译技巧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教师证书考试文学素养测试任务效度研究[D]. 姜秀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基于语篇的词汇衔接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闫月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研究[D]. 龚维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4)
- [4]基于语篇连贯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D]. 魏田田.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5]党的《十九大报告》英语翻译研究[D]. 买买提·吾斯曼. 新疆大学, 2020(07)
- [6]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D]. 宋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8]《英语文体学》课程改革建构与实施思考[J]. 黄荷. 教育文化论坛, 2019(03)
- [9]基于语料库的周瘦鹃英汉翻译文本研究 ——以经典叙事学为视角[D]. 李婵.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10]基于文体视角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模式改革[J]. 李奕奇. 广西教育,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