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鹏[1](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陈凡[2](2020)在《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台阶,但“三农”工作仍面临诸多矛盾,财政资金扶持是破解农业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抓手。财政资金通过发挥撬动、引导作用,可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如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及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并理论分析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及面临的困境;然后,梳理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缘由、历史演变及发展现状;最后,分别从微观视角、宏观视角探究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建设主体,以自身发展为抓手,微观意义上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着影响。通过对河北省、天津市60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深入调研,搜集2014-2018年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情况及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每增加1个单位,将分别促进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净利润增加0.1207、0.1271个单位。第二,农民作为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重要参与者及受益者,其收入状况是财政投入产出的微观“窗口”。探究项目区内农民是否增收、增收效果,可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效果提供微观视角。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在消除差异与选择性偏误后准确估计,结果表明,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显着提高了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5.73%。第三,基于省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宏观效果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分析表明,东部、中部、西部财政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076、0.0120、0.0080。中部地区作为农业大区,财政投入发挥了较好的积极效果。第四,基于县级维度的分析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能够促进宏观农业经济增长。以北京、天津、湖南、湖北等省(市)作为调研区域,搜集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投入、第一产业总产值、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常规投入要素、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指标,运用DID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宏观农业经济增长的净效果为0.3366。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健全财政资金投入增长及监管机制;建立并推进效果评价及纠偏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并推行差别化的扶持办法;提高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目标瞄准精度。
焦小楠[3](2020)在《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文中研究表明城乡融合背景下,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较之过去呈现出更为紧密的互动关系,二者所带来的综合效应也远远大于各自孤立的发展效应,因此,研究二者互动协同发展关系,揭示其作用规律,对于贯彻城乡融合理念,提升城市化质量与实现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都大有裨益。然而,目前关于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观点较为分散、且定量关系与实证研究相对薄弱;实践上由于多头管理、权力掣肘,难免产生矛盾与冲突。鉴于此,本文以成都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系统分析二者的发展趋势与耦合规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城市化、都市农业以及耦合协调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梳理基础上,对当前成都市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为科学探究二者的耦合规律与内在机理,本研究建立起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立足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R Verision3.5.0进一步分析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并对其中的主要作用指标进行关联度排序,基于客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论述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互动效应,并针对未来的整体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经分析发现:(1)自1995-2017年,成都市城市化综合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2000年以前二者互动关系处于拮抗磨合阶段,2000年以后则保持在高水平耦合阶段,总体两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紧密,且关联度大小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波动性;(3)当前都市农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二者并未实现真正同步,这一过程需要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从而更好地促进都市农业多元功能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融合,实现协调发展。
胡月琦[4](2019)在《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三农”问题一直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也逐步向纵深推进,农业机械化能力也在不断升级。本文立足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农业发展新形势以及全球变暖下的气候变化和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对比,显示金堂县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市场手段等措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一定成效:(1)从金堂县种植业变化可以看出:金堂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上升,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值从2013年的1.549下降至2017年的1.206,说明金堂县种植业依旧以粮食作物为主。可以看出部分农户开始不再进行粮食作物的播种,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近年来增长速度迅猛。(2)从金堂县养殖业产品产量可以看出:多年肉类占比56%以上,禽蛋逐年递增在2017年达到峰值,接下来逐年降低;奶类产量逐年降低,2017年奶类占比仅0.084;而水产品从2015年开始发展势头较好。这是金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通过充分利用金堂县紧邻沱江的地理优势,将水产养殖发展壮大。(3)金堂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可以看出,金堂县农村居民收入在2014年金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前一年有小幅度下降,其原因是2013年金堂县域内发生洪涝灾害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受损而影响农户收入,其余年份相比前一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所上升。说明在金堂县农业调整过程中,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农业效益都有所提高。(4)通过市场需求确定供给产品,对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有一定改善作用,金堂县农业企业发展特色农产品项目进展好,发展前景大,收入水平增加,农户积极性提高。金堂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以下问题:调整步伐缓慢,优化程度不高,五年间对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调整有变化,但是在农业结构要素调整效率低;农业调整的区域性不强,在优势农产品上优势不够突出,产业集聚度不够;农产品品种同质化严重,低质易种植产品多,优质需技术培植产品少,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不够明显,导致地方比较优势区未得到充分释放,农业产业特色未充分发挥导致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欠佳;在资金、硬件上缺少投入,缺少深层此的研究本地区农业资源配置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农户的产出量,收入水平都未达到理想状态。为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提供理论性建议,因此针对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优化:在金堂县农业结构方向性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方面进行优化。从而促进金堂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助力成都市“东进”战略实施及淮州新城规划建设。
房度[5](2019)在《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已经从量的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瓶颈和制约也不断凸显。当前,兴化农业发展面临重要的转型时期,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兴化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利用有形之手,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兴化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是基础,政府主导是根本,政策引导是关键。本文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兴化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迈进夯实理论基础,为兴化如何打造新一轮的竞争优势指明发展方向,为兴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供政策保障,不断放大自身产业优势,着力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兴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阐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概念及相关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阐述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政府作用发挥及其初步成效。第四部分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五部分进一步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调研与思考,提出一系列推动兴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开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赵悦[6](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林诗乐[7](2019)在《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文中认为重农固本,乃安民之基。国家自1988年以来开展的农业综合开发,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但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面临农业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偏低,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科技落后等问题,需引入金融支持,以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来源,优化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运作模式,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从金融支持结构、规模、效率三个方面构建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指标体系,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我国2005年至2017年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然后利用泰尔指数将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以八大经济区为划分进行区域差异分解,最后通过Moran’I指数模型进一步探究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空间相关程度及空间关联模式。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第一,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整体水平较高;第二,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增长越快的省份,效率增长率跨期差异越大;第三,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存在区域分异情况,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整体上以及区域内部均呈现出“自东向西、自南向北”下降趋势,区域内部空间跃迁模式呈现出一定路径依赖特征;第四,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存在发展“增长极”,其扩散和回流效应明显。通过对于效率极值年份及地区共性及个性进行分析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增长极”扩散与回流效应以及政府财政支持是影响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如下三点建议:第一,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第二,要改善农村金融供需错配问题,提升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第三,利用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增长极”,带动区域协调高速发展。
袁绍光[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王郁[9](2018)在《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粮食存在着供需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矛盾,中高端及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致使农产品存在竞争力不强,农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造成农民增收的难度不断上升的局面,因而必须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伐,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使农产品能够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产业结构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进行阐述;其次,结合新世纪背景下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以定西市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增长率为基础,测度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定西市种植业、牧业的增长率对农业经济的增最为显着的结论,并选取农业产业结构中发展优势最多的安定区作为对象,总结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成功经验,为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借鉴。在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着本身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方式落后、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较小,农产品优质农产品数量较少等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也存在缺乏具体指导方案、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农业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市场信息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因而进一步提出了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应遵循市场导向、粮食安全、资源优势、可持续发展及坚持产业融合的原则、按照发展绿色化农业、推进区域化经营、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化建设、促进融合化发展的方向,将种植业、畜牧业作为调整的重点对象,调强现有优势产业、调大新兴产业、调优农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此应采取提高农民素质,引进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措施,促进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江雪萍[10](2017)在《农户的农业经营:卷入分工经济 ——基于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文中提出农业经营方式的不断调整和更新,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需求。为改善分散和规模不经济的家庭经营,发展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必然。然而,目前农地流转的困难制约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分散化、细碎化的农户经营格局制约着要素配置效率的可能性边界,因而单一地着眼于以农地的流转和集中为依托的土地规模经营以谋求规模经济的效果并不十分显着。因此,从新的视角和线索中寻求其他形式的规模经营,以期与农地规模经济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规模经营的本质是分工与专业化。本文试图从农户参与农业分工的层面,讨论农业经营中的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问题,由此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揭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生成逻辑。横向分工一般指按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的分工,本文的横向分工是从品种角度考虑,指农户选择生产不同的农产品;纵向分工通常指按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的分工,本文的纵向分工是指农户将农业经营中的部分生产环节委托给其他主体进行服务外包,从而参与到纵向分工。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1)从要素配置角度阐明农户参与横向分工的机理及其决定因素;(2)从技术可分、产权细分与交易的角度讨论农户参与纵向分工的内在逻辑与驱动因素;(3)从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结合的角度探究农户参与分工的决定机理与结构演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技术进步带来农业生产技术的可分性增强,农业的工业化与装备技术的改进带来迂回生产链条的加长,劳动的替代与考核手段的创新等相关生产技术的进步带来监督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降低等,都将促使农户参与纵向分工,使得农业分工空间深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农业的交易特性隐含的不同交易成本制约着农户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着农户的生产决策和参与分工的选择。农业分工依赖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权可分性,农户参与分工的产权本质就是:不同主体根据其不同的比较优势,匹配资源的不同价值属性,能够改善资源的利用效率。(3)不同农户的能力维度有差异,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农户,当交易效率较高时,会依据其比较优势选择专业化生产。农户的比较优势程度越大,越能促使农户在较低的交易效率条件下参与分工,专业化生产优势农产品或服务。(4)农户多样化经营的主要原因是农户规避风险的选择和土地细碎化的约束。伴随着交易效率改进而导致的均衡分工水平的提高,农户的多样化经营将走向专业化经营,形成从品种、种植规模和销售规模角度参与横向分工的方式。农户专业化水平和内生比较优势的程度都随之提高,地理单元区域内将逐步形成同向专业化。(5)充分改进的交易效率带来农户参与纵向分工的结构演进,任务复杂程度越低、监督考核成本越低、产出弹性越小的农业生产环节越易于被外包。伴随着生产环节外包程度的提高,各类型农户在纵向分工结构中迁移重置,生产和交易链条拉长,形成生产性服务外包市场,产生更显着的分工网络正效应,使得农户收入增加,并改善农业经济效率。(6)农户参与横向分工,形成区域上的同向专业化,将是农户参与纵向分工的内生性要求。服务的需求量所形成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农户参与纵向分工和生产性服务外包,从而引致服务的规模经济。通过横向专业化和连片专业化,能够有效扩大市场容量,诱导农业服务主体的生成,促使农户参与的纵向分工得以深化。(7)不同品种的专业化程度受生产要素禀赋的影响不同,比如,粮食的专业化程度受土地规模的影响较大。农业的不同生产环节的可外包性程度各有差异,比如,耕整、收获、储运以及施肥和灌溉环节的可外包程度较高,并且生产环节外包的程度受到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很显着影响。
二、论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业产业化相关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相关研究 |
1.3.3 关于财政投入农业发展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1.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业的基础性及弱质性理论 |
2.1.2 制度变迁与产业组织理论 |
2.1.3 公共财政理论 |
2.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特殊性分析 |
2.2.1 基于农业的视角 |
2.2.2 基于政策目标的视角 |
2.2.3 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视角 |
2.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面临困境的博弈分析 |
2.3.1 管理机制角度的分析 |
2.3.2 利益联结机制角度的分析 |
2.4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机理 |
2.4.1 作用机制 |
2.4.2 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发展演进及现状分析 |
3.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缘由及历史演变 |
3.1.1 农业产业化内涵及成效分析 |
3.1.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 |
3.1.3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历史变迁 |
3.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的主体分析 |
3.2.1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必要性 |
3.2.2 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总体特征分析 |
3.2.3 财政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分析 |
3.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分析 |
3.3.1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基本情况分析 |
3.3.2 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空间分布分析 |
3.3.3 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微观视角 |
4.1 背景分析 |
4.2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影响 |
4.2.1 数据说明、指标选取及初步分析 |
4.2.2 模型设计、选择及研究假说 |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2.4 农业龙头企业社会效益分析 |
4.3 财政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4.3.2 数据、模型及方法 |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宏观视角 |
5.1 分析框架及作用机制 |
5.1.1 研究视角 |
5.1.2 分析框架 |
5.1.3 作用机制 |
5.2 基于省级视角的分析 |
5.2.1 财政扶持产业化项目及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5.2.2 变量设置及模型设定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基于县级视角的分析 |
5.3.1 理论框架 |
5.3.2 数据分析与理论模型 |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 |
1.2.2 关于都市农业的研究 |
1.2.3 关于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二者交互耦合关系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城市化 |
2.1.2 都市农业 |
2.1.3 耦合与协调 |
2.1.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交互耦合关系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城市发展阶段说 |
2.2.2 农业发展阶段理论与农业现代化理论 |
2.2.3 农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
2.2.4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3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成都市城市化发展现状 |
3.1.1 人口城市化 |
3.1.2 经济城市化 |
3.1.3 空间城市化 |
3.1.4 社会城市化 |
3.2 成都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
3.2.1 经济水平 |
3.2.2 社会水平 |
3.2.3 生态水平 |
3.2.4 工程水平 |
3.3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的互动效应 |
3.3.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社会经济表征 |
3.3.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互动的内在动力机制 |
第4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
4.1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方法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2 数据标准化 |
4.3 指标赋权 |
4.4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模型 |
4.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4.4.2 综合评价模型 |
4.4.3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5章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5.1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联分析 |
5.1.1 计算灰色关联度 |
5.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 成都市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
5.2.1 综合发展评价分析 |
5.2.2 耦合协调关系分析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6.2 相关建议 |
6.2.1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
6.2.2 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
6.2.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都市农业科技含量 |
6.2.4 强化政府支持作用,优化资源要素流动与配置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结构概念 |
2.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2 政府职能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金堂县情况简介 |
2.3.1 地理概况 |
2.3.2 地形地貌概况 |
2.3.3 土壤概况 |
2.3.4 气候特征 |
2.3.5 经济概况 |
2.3.6 农业概况 |
3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3.1.1 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变化特征 |
3.1.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特征 |
3.2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典案例及成效 |
3.2.1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典案例 |
3.2.2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4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分析 |
4.1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4.2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原因 |
5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向和措施 |
5.1 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原则 |
5.2 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措施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海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结构 |
2.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政府职能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 |
3.1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
3.1.1 兴化市农业产业发展条件 |
3.1.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
3.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发挥 |
3.2.1 制定战略规划,引导农业产业长远发展 |
3.2.2 强化政府调控,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
3.2.3 提供公共服务,营造结构调整良好环境 |
3.2.4 加强有效引导,带动农业产业有序发展 |
3.3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发挥作用的初步成效 |
3.3.1 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走向标准化 |
3.3.2 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成效明显 |
3.3.3 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渐趋合理化 |
4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发展规划导向不明,农业产业布局欠优化 |
4.1.2 政策措施不够精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
4.1.3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 |
4.1.4 政策激励不足,农民主动参与不够 |
4.1.5 政策执行不到位,存在偏差和负效应 |
4.2 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理念认识不到位,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
4.2.2 政策体系不完善,支持力度不够 |
4.2.3 体制机构不健全,相关职责不清晰 |
5 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5.1 厘清角色定位,转换政府职能 |
5.1.1 更新理念,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
5.1.2 梳理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5.2 多措并举,强化政策驱动 |
5.2.1 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
5.2.2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项目考核奖补制度 |
5.2.3 进一步扩大园区农业企业招商引资 |
5.2.4 进一步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引进 |
5.2.5 进一步推进经营模式创新 |
5.2.6 进一步促进“一村一品”发展 |
5.3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
5.3.1 完善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有效执行 |
5.3.2 推进部门协同,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
5.3.3 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品牌运营中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评述 |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技术路线图 |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
4.3.1 粮食商品率 |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
4.4.2 化肥施用强度 |
4.4.3 秸秆还田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
7.4.1 退出“赤色”产能 |
7.4.2 恢复轮作制度 |
7.4.3 种地养地结合 |
7.4.4 科学施用化肥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1.2.2 金融支持与农业发展 |
1.2.3 农业综合开发文献梳理 |
1.2.4 相关研究方法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理论基础 |
2.1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
2.1.2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 |
2.2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基础理论 |
2.2.1 金融发展理论 |
2.2.2 农业投资理论 |
2.2.3 “发展极”理论 |
第三章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作用机理分析 |
3.1 金融发展对于农业综合开发的直接影响 |
3.1.1 金融支持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
3.1.2 金融支持通过提供人才支持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
3.1.3 金融支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
3.2 金融发展对于农业综合开发的间接支持 |
3.2.1 金融支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 |
3.2.2 金融支持通过改良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 |
3.2.3 金融支持通过协调区域差异促进农业综合开发发展 |
3.3 财政支持为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外部动力 |
第四章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农业综合开发现状 |
4.1.1 农业综合开发范围扩大 |
4.1.2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增加 |
4.1.3 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有所下降 |
4.2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现状 |
4.2.1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4.2.2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支持规模缩减 |
4.2.3 农业综合开发金融支持效率回升 |
第五章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实证分析 |
5.1 方法选取及指标构建 |
5.1.1 基本方法 |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5.3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截面分析 |
5.4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跨期分析 |
5.5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实证结论与原因分析 |
5.5.1 实证结论 |
5.5.2 原因分析 |
第六章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区域差异研究 |
6.1 我国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区域差异分布状况 |
6.2 基于泰尔指数的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
6.2.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6.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基于Moran's Ⅰ指数的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空间分布 |
6.3.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 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区域差异实证结论与原因分析 |
6.4.1 实证结论 |
6.4.2 原因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对策建议 |
7.2.1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
7.2.2 改善农村金融供需错配,提升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效率 |
7.2.3 依托地区“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高速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9)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结构理论 |
(二)资源禀赋理论 |
(三)创新理论 |
(四)竞争优势理论 |
(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一)农业产业结构 |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
第三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 |
一、定西市概况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一)粮食生产缓慢阶段(1978 年以前) |
(二)粮食增产调整阶段(1979~1984) |
(三)农业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0) |
(四)质量、产量并重阶段(1991~1997) |
(五)战略性调整阶段(1998~2003) |
(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剧增新阶段(2004~2015) |
(七)农业结构性调整新时期(2015~至今) |
三、新阶段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状况的分析 |
(一)总体变化情况 |
(二)种植业结构变化情况 |
(二)牧业结构变化情况 |
(三)林业结构变化情况 |
(四)渔业结构变化情况 |
第四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案例研究 |
一、案例选择依据 |
二、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三、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 |
四、安定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验总结 |
第五章 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及调整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二)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
一、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二、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三、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 |
(一)调强现有主导产业 |
(二)调优农产品质量 |
(三)发展新兴农业产业 |
(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四、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 |
(一)完善政策引导服务,明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
(二)提高农民素质教育,引进新型职业农民 |
(三)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
(四)加快资金筹措,建立资金支持体系 |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农户的农业经营:卷入分工经济 ——基于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比较优势原理 |
1.4.2 交易与交易费用理论 |
1.4.3 产权理论 |
1.4.4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1.5 内容安排与逻辑思路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比较优势与分工交易 |
2.2 农业分工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分工有限性及其原因 |
2.2.2 农业区域分工与农业产业化 |
2.2.3 农业分工与合作经济组织 |
2.3 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户行为 |
2.3.1 家庭承包经营与规模经济 |
2.3.2 农户的行为和农户的分化 |
2.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4.1 农业规模经营方式 |
2.4.2 农业生产环节外包 |
2.5 文献简要评述 |
3 理论框架 |
3.1 农业生命特性与分工深化 |
3.2 农业交易特性与分工影响 |
3.3 产权细分与农户的分工参与 |
3.4 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的界定 |
3.5 要素配置、交易规模、横向分工的决定机理 |
3.6 技术进步、产权可分、纵向分工的决定机理 |
3.6.1 技术可分性与农业生产环节的分离 |
3.6.2 产权可分与农业生产环节外包 |
3.7 超边际-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 |
3.7.1 分工发生的前提 |
3.7.2 分工的超边际方法 |
4 外生比较优势与农业分工演进 |
4.1 一个超边际模型 |
4.2 决策与角点均衡 |
4.3 一般均衡和比较静态分析 |
5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 |
5.1 农户多样化经营的原因 |
5.2 多样化向专业化经营转变的超边际模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生产系统描述 |
5.2.3 决策变量求解 |
5.2.4 均衡分析与相关经济结论 |
5.3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的主要方式 |
5.4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指标与测度 |
5.4.1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的指标 |
5.4.2 描述性统计 |
5.4.3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的测度 |
5.5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影响因素及其比较 |
5.5.1 横向分工:影响因素的总量分析 |
5.5.2 横向分工:不同品种的比较分析 |
5.5.3 进一步的讨论 |
6 农户参与纵向分工 |
6.1 农户参与纵向分工与生产性服务外包的微观机制 |
6.1.1 一个超边际模型 |
6.1.2 农户的超边际决策 |
6.1.3 超边际均衡分析 |
6.1.4 农户参与纵向分工:农业经济效率提高和规模经济 |
6.2 实证分析Ⅰ:农业生产环节的可外包性测度 |
6.2.1 研究假说 |
6.2.2 可外包性测度:数据、变量及因子分析 |
6.2.3 计量模型及其估计结果 |
6.2.4 进一步讨论 |
6.3 实证分析Ⅱ: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驱动因素 |
6.3.1 逻辑机理 |
6.3.2 数理模型 |
6.3.3 计量模型 |
6.3.4 进一步讨论 |
7 农户参与横向分工与纵向分工的关联 |
7.1 两类分工的关联逻辑 |
7.2 两类分工相互关联性的超边际分析 |
7.2.1 基本定义 |
7.2.2 生产系统描述 |
7.2.3 农户的超边际决策 |
7.2.4 超边际均衡分析 |
7.2.5 分工结构演进的共生现象拓展分析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问卷调查表Ⅰ |
附录2:问卷调查表Ⅱ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课题情况 |
四、论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2]财政扶持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 陈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研究 ——基于成都市1995-2017年的实证[D]. 焦小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金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胡月琦.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兴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房度. 扬州大学, 2019(02)
- [6]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金融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效率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 林诗乐.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9]新时期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D]. 王郁.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10]农户的农业经营:卷入分工经济 ——基于新兴古典的超边际分析[D]. 江雪萍.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