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东地区草原法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孙冠花[1](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文中指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东北部与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武威地区相接,西部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县毗连,南部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县为邻,东部与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门源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和天峻县部分区域。公园内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祁连山十分重要的核心区域,因此,对该地区特有植物多样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名录,并对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地理成分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属种的生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和保护对策以及资源植物划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共有436种,隶属于50科160属,物种组成丰富,其中青海省特有植物共有23种,隶属于15科20属;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特有植物(本区特有)共有5种。科、属的组成简单,较大科仅有2科(菊科,19属54种;禾本科,22属56种),中等科有9科,小科有26科,单种科共有14科;较大属有6属(风毛菊属Saussurea、柳属Salix、马先蒿属Pedicularis、黄耆属Astragalu、薹草属Carex、龙胆属Gentiana),中等属有12属,小属有64属,单种属有78属。2.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生活型多样,分为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等,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比最高,占本区特有植物总种数的66.7%,其次灌木占总种数的12.4%(以落叶灌木为主,占10.1%),乔木占总种数的8.5%(以落叶乔木为主,占7.1%),总体来说,草本植物>灌木>乔木。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中国特有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区类型,种的地理成分有13个分布亚型。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中国特有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显着,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本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以青藏高原成分为主,其次为西南-华北成分、华北成分。4.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规律:从东-西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即东段分布有48科149属363种,中段分布有35科94属202种,西段分布有35科80属148种;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海拔5500m范围内中国特有植物的种数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在海拔3000-3500m段的中国特有植物种数最多,共有339种。5.本区中国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种类较丰富,本区各类保护植物共有42种,隶属于19科3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种,隶属4科12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有兰科的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1种,其余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外,在分析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6.本区资源植物种类较丰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中,药用植物共有154种、油脂植物有2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有24种、防风固沙植物有13种、纤维植物有37种、芳香植物有28种、饲料牧草植物有33种及绿化观赏植物有44种。
刘钰舜[2](2020)在《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婚俗作为民族民间艺术组成重要的一部分,是极具地域性风貌的社会大型活动。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各类关系的思考和认知,并通过服装、饮食、行为、造物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当代婚礼设计发展迅速,民族婚俗文化引入当代婚礼设计势不可挡。本研究将大理白族婚俗置于设计学的视野下,结合大理白族婚俗的历史发展,立足喜洲、海东、洱源三地的白族进行田野调研,来分析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特点,在研究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的同时,深入研究民族婚俗对当代婚礼设计的影响及发展。理论方面:一、引用了由美国着名民族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提出的人类社会的婚俗发展进化模式:乱婚-血缘婚-普那路亚(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作为路径,对大理白族婚俗的历史发展脉络分为大理国时期以前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大理国至现代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两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二、立足田野调研和文献资料,从大理喜洲、大理凤羽、大理洱源三地入手,完整记录分析大理白族婚俗情况。三、从婚礼食物味觉通感设计语意、婚礼服饰图形基因设计语意、婚礼器物造型工艺设计语意、婚礼环境气氛共鸣设计语意四个方面,拓展分析大理白族婚俗中的设计语意,得到从具象转化为抽象的色彩灵感、二维灵感、工艺灵感、空间灵感等。四、将场域概念引入婚俗,将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表现分为婚礼核心人物组合的婚礼内场、其他参与者组合的婚礼外场。集中归纳与婚俗相关,由婚姻联合提升家庭档次、自由宽容的多民族开放式通婚、礼佛颂佛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家庭结构稳定两性地位相对平衡的大理白族民族特点。重点凝练了以抽象与具象巧妙融合、多对象的和谐统一、丰富艺术精神世界反映审美趋势三个方面的大理白族婚俗艺术特点与艺术功能实践方面:主要有三个点,如下:一、大理白族婚俗文化的艺术共性;是实践的第一步。主要通过大量的田野调研作为实践基础材料,对大理洲的喜洲地区、海东地区、洱源地区进行案例考察,实现对大理白族婚俗的完整观察,以分析大理白族对婚姻的社会功能、艺术共性、两性地位的认知,把握大理白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大理白族对婚姻的观念调性。二、大理白族婚俗具体内容的设计语意;是实践的第二步。主要通过部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和部分设计构成构理论为分析依据,对大理白族婚俗中出现的所有表现形式(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进行解构、提炼、抽象化,形成设计碎片,为大理白族婚俗的进一步设计提供数据库。三、大理白族婚俗现代市场化的延展思考;是实践的第三步。主要通过对现有婚礼设计市场2个月的深入实践,探寻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并以大理白族婚俗为对象进行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的实践操作,完成设计学视角下大理白族婚俗研究从民族婚俗发展-民族婚俗艺术共性-民族婚俗设计语意-民族婚俗设计实践的全路径探索。
赵志慧[3](2020)在《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把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家风和党风之间存在逻辑互动关系,良好家风是涵养作风优良、政风和畅、党风清廉的源头活水。研究以良好家风助推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代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益探索。青海省海东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当地人民在共同开发河湟土地的历史过程中,以各民族独特的格言史诗、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传承方式,孕育了富含哲理的德育资源和优秀家风家训内容,随着社会转型、家庭结构变迁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治理中逐渐弱化,本研究旨在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红色家风和各民族传统家风家训挖掘其优秀内涵,进行延续性的转化,找到与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的契合点,实现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性互动。本文以青海省海东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以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渊源,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海东地区家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现状,以及家风和党风良性互动的实际情况,并通过访谈法和历史分析法整理海东地区各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家训资源,在此基础上探析以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困境及原因,研究旨在从强化家风建设的主体力量、传承创新优秀的家风资源、重视家风的基层治理功能、健全良好家风培育的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通过家风视角为全面从严治党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探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4](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认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杨晶晶[5](2019)在《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重要形式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是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的重要表现。基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对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保持民族特性、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实践日益丰富,通过对立法变通的形式、主体、内容、客体、民族和地域分布等多角度地考察,可以发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已覆盖民俗、经济、环境、政治等若干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法律的规范性与自治地方民族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我国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理论研究却力有未逮,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正当性、合理设定和立法的限度等方面尚有很大研究空间。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正当性是其享有立法变通权的基础,少数人权利保护理论、民族自决权原理、法律属人性原理和民族自治的历史传统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正当性来源。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既有事实依据又有法律依据,前者包括复杂的地理生态结构、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后者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随着2015年我国《立法法》的修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性质更清晰地体现为职权立法,立法变通的形式仅包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了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非变通的法律条文相区分而设定的变通规定、补充规定已不再属于法定形式。在厘清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形式后,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法律位阶考量便转化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位阶问题。如果说立法变通的合理设定为立法变通固定了形式,那么立法变通的限度就为其内容设立了门槛,这意味着立法变通必须具有必要性和民族性,并不得对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特殊规定的法律法规进行变通,尤其要划清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限度。
青海省草原监理站[6](2017)在《如何发挥草原管护员的作用》文中指出2014年12月3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设臵及管理意见》(青政[2014]76号),将三江源地区每5万亩草原设置一名管护员调整为每3万亩设置一名管护员,新增管护员4405名,进一步加大了草原管护力度。截至目前,我省草原补奖政策涉及草原面积47435.2万亩,草原管护员9489名。一、草原管护员制度建设情况
安蕾[7](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认为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米瑞华[8](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唐栋[9](2014)在《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完善初探》文中指出草原资源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面临着严峻危机的一种自然资源。目前,我国草原生态恶化,草原退化、沙化、碱化严重,我国草原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运用法律的手段对我国草原进行有效保护,规范草原的建设、利用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草原保护立法不完善,表现为在《草原法》的条文中存在大量的委任性规则,很多内容需要通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文件来予以明确,具有不确定性。《草原法》与《刑法》的衔接不紧密,导致追究草原犯罪行为时适用法律不直接。《草原法》与《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存在交叉调整的内容,对草原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造成管理的低效率和责任不清。草原产权结构单一和草原资源产权虚置,容易造成草原资源的过度开发,恶化草原生态环境,也增加了草原短视行为的风险,不利于对草原资源的长期保护。草原法律责任存在缺陷,使我国对草原保护的力度不够,降低了草原违法行为的成本,不利于生态的恢复。在草原行政执法方面,由于执法依据不健全,执法体制机制不完善,执法意识落后,监督机制滞后,造成我国草原行政执法无力,草原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我国草原司法保护方面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刑事方面,破坏草原的犯罪行为仍形势严峻。在行政诉讼方面,由于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导致的草原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对国家机关的公信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损害。在民事领域,由于草原边界问题、发包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造成民事案件的审理难度增加,社会矛盾突出。为了对我国草原保护法制现状加以改善,需要在立法方面建立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完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立法,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探索新型的草原资源产权和流转制度,发展和完善我国草原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同时需不断加强草原保护法律制度的行政执法,改进草原保护法律实施的司法实践。
靳亦冰[10](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二、海东地区草原法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东地区草原法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2 保护植物研究现状 |
1.2.3 植物地理区系研究现状 |
1.2.4 资源植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数据库 |
2.2.2 中国特有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 |
2.2.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2.2.4 保护植物多样性研究 |
2.2.5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 |
2.2.6 资源植物多样性与利用对策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多样性 |
3.1 特有植物的物种组成 |
3.1.1 科的数量特征 |
3.1.2 属的数量特征 |
3.2 中国特有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
3.2.1 科的生活型 |
3.2.2 属的生活型 |
3.2.3 种的生活型 |
3.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
3.3.1 属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3.2 种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4 中国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
3.4.1 水平分布格局 |
3.4.2 垂直分布格局 |
3.5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1 确定本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 |
4.2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2.1 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 |
4.2.2 保护植物种的生活型多样性 |
4.2.3 保护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
4.3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
4.3.1 保护现状 |
4.3.2 保护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资源植物及其发展利用 |
5.1 资源植物分类 |
5.1.1 药用植物 |
5.1.2 油脂植物 |
5.1.3 淀粉糖类植物 |
5.1.4 防风固沙植物 |
5.1.5 纤维植物 |
5.1.6 芳香植物 |
5.1.7 饲料牧草植物 |
5.1.8 绿化观赏植物 |
5.2 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5.2.1 掌握本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明确科学的保护原则 |
5.2.2 加强资源植物的认识和宣传工作 |
5.2.3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繁育集约化生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2)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1.1 社会现实使然 |
1.2 个人爱好驱使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3.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3.2 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评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 大理白族与婚俗相关的民族特点 |
4.2 大理白族婚俗的共性表现和特殊表现 |
4.3 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 |
4.4 民族婚俗在当代婚礼设计中的发展思考 |
(五)将本课题置于设计学视野下的理论依据 |
5.1 设计学思维提炼: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辨证统一 |
5.2 现代设计是以系统设计为主的操作方式 |
5.3 设计构成多元化和跨学科联动的特征 |
(六)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思路 |
一、大理白族婚俗发展历史梳理 |
(一)云南大理白族民族文化环境概述 |
(二)大理国时期以前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 |
(三)大理国时期至现代的大理白族婚俗演变 |
(三)本章小结 |
二、大理白族婚俗案例基本流程调研 |
(一)案例点选择依据 |
(二)大理喜洲地区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
(三)大理海东地区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
(四)大理洱源凤羽白族婚俗基本流程 |
(五)本章小结 |
三、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分析 |
(一)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语意对象类型 |
(二)婚礼食物味觉通感设计语意 |
3.2.1 婚礼食材设计选择 |
3.2.2 以甜、辣为代表的婚礼味觉 |
3.2.3 从甜、辣味觉到暖色系色彩视觉 |
(三)婚礼服饰图形基因设计语意 |
3.3.1 服饰内容及造型 |
3.3.2 以红粉色系、蓝绿色系为代表的婚礼服饰色彩提取 |
3.3.3 以动植物图案、几何图案为主的服饰刺绣二维解构 |
(四)婚礼器物功能及其行为的设计语意 |
3.4.1 以祈福、辟邪及助兴功能为代表的婚礼器物 |
3.4.2 同一行为设计实现多功能的特点 |
(五)婚礼环境共鸣设计语意 |
3.5.1 可见与不可见的物 |
3.5.2 可见与不可见的色彩 |
(六)本章小结 |
四、大理白族婚俗文化的设计艺术共性 |
(一)不同场域及其设计艺术特色 |
4.1.1 场域概念及婚俗设计场域划分依据 |
4.1.2 婚礼核心人物组合的婚礼设计艺术内场 |
4.1.3 其他参与者组合的婚礼设计艺术外场 |
(二)大理白族与婚俗相关的民族性格 |
4.2.1 重视家族、婚姻联合提升家庭档次 |
4.2.2 自由、宽容的多民族开放式通婚 |
4.2.3 礼佛颂佛、温文尔雅的礼仪之风 |
4.2.4 家庭结构相对稳定、两性地位相对平衡 |
(三)大理白族婚俗设计艺术特点与设计艺术功能 |
4.3.1 抽象与具象巧妙融合 |
4.3.2 多对象的和谐统一 |
4.3.3 丰富艺术精神世界、反映艺术审美趋势 |
(四)本章小结 |
五、大理白族婚俗的设计思考 |
(一)当代婚礼设计对象及受众解析 |
5.1.1 当代婚礼设计包含的对象 |
5.1.2 当代婚礼设计消费的受众 |
(二)当代婚礼设计市场调研 |
(三)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市场化情况喜忧参半 |
5.3.1 市场对民族婚俗文化的接纳程度不高 |
5.3.2 行业内从业者专业能力层次不齐、消费市场驱动 |
5.3.3 民族婚俗追求者的带头作用 |
(四)当代婚礼设计案例分析 |
(五)民族婚俗设计语意在当代婚礼设计中的影响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婚理》大理白族婚礼毕业设计实践 |
附录2:一期二期三期田野调研全程记录表 |
附录3:四期市场化跟踪全程记录表 |
附录4:初期论文评估资料 |
附录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 |
附录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比赛获奖表 |
(3)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重难点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
2.1 家风党风内涵界定及其良性互动基础 |
2.1.1 家风的内涵 |
2.1.2 党风的内涵 |
2.1.3 家风党风良性互动的基础 |
2.2 以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概述 |
2.2.1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理论基石 |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基因 |
2.2.3 共产党人红色家风是优良传统 |
第三章 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
3.1 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青海省海东市的家风建设现状 |
3.2.1 家风传承意识随家庭结构变迁发生变化 |
3.2.2 各民族传统优秀家风亟需现代性转化 |
3.3 青海省海东市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 |
3.3.1 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效果评估 |
3.3.2 海东市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需持续深入 |
3.4 以良好家风助推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依据 |
3.4.1 优良家风蕴含廉洁基因 |
3.4.2 家风党风存在良性互动 |
第四章 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困境及原因 |
4.1 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困境 |
4.1.1 家风建设主体缺位 |
4.1.2 微腐败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
4.1.3 优秀家风资源有效转化不足 |
4.1.4 家风与党风廉政建设共振不够 |
4.2 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困境的原因 |
4.2.1 社会转型的深刻影响 |
4.2.2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4.2.3 党员干部思想建设问题 |
4.2.4 长效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五章 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探析 |
5.1 以“家”防腐:强化家风建设的主体力量 |
5.1.1 增强党员干部示范引领 |
5.1.2 发挥家庭成员的践行作用 |
5.1.3 多元主体合力形成联动机制 |
5.2 以“家”促廉:传承创新优秀的家风资源 |
5.2.1 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方向 |
5.2.2 创新家风传承的方式和载体 |
5.2.3 实现优良家风的创造性转化 |
5.3 以“家”兴政:促进政治生态的自我净化 |
5.3.1 以古人廉政智慧丰富党风建设 |
5.3.2 加强家风党风良性互动 |
5.3.3 发挥家风的基层治理功能 |
5.4 以“家”立制:实现优良家风建设制度化 |
5.4.1 以上层制度设计为根本遵循 |
5.4.2 完善领导干部家风考核机制 |
5.4.3 健全优良家风培育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4)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5)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法理基础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基本法律问题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依据 |
(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实证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基本问题 |
一、“变通”的含义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学理界定 |
三、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制度依托 |
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与一般性地方立法权的界分 |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实证分析 |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形式梳理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形式的总体概况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形式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主体 |
(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内容 |
(五)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客体 |
(六)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民族分布 |
(七)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地域分布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类型划分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地方民俗有关的立法变通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地方经济有关的立法变通 |
(三)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地理环境有关的立法变通 |
(四)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与地方政治有关的立法变通 |
第三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法理基础与客观依据 |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法理基础 |
(一) 保护少数人权利理论 |
(二) 民族自决权原理 |
(三) 民族自治传统 |
(四) 法律属人性原理 |
(五)多元文化主义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客观依据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事实依据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法律依据 |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的制度建构 |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法律形式 |
(一) 变通规定与补充规定的关系 |
(二) 变通规定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关系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对象 |
三、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性法律文件的法律地位 |
(一) 确定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性法律文件地位的困境 |
(二)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性法律文件之法律位阶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限度 |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前提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须有客观需要 |
(二)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须符合民族性 |
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范围 |
(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一般限制 |
(二) 立法保留与立法变通 |
三、地方性法规与立法变通的限度之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如何发挥草原管护员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草原管护员制度建设情况 |
二、草原管护员聘用情况 |
(一)已聘草原管护员的数量及其构成 |
(二)聘用原则、标准及程序 |
(三)草原管护员的主要职责 |
(四)草原管护员补贴资金数额、来源及发放形式 |
三、草原管护员工作开展和作用发挥情况 |
四、草原管护员培训和考核情况 |
(一)草原管护员培训情况 |
(二)草原管护员考核情况 |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
(7)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
1.5.2 城乡一体化 |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
1.6 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
2.2.1 文献分析 |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
4.6 本章小结 |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
5.2.3 数据处理方式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
5.8 本章小结 |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8.1 创新之处 |
8.2 主要结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索引 |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
1.2.3 研究区域概况 |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3 成果述评 |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
4.1.1 格网化方法 |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
4.4.1 指标分析方法 |
4.4.2 变量选取 |
4.4.3 结果分析 |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
4.5.1 因子分析方法 |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
4.5.3 因子解释 |
4.5.4 聚类分析方法 |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
6.1.2 系数设定方法 |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完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基本框架 |
(一) 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
(二) 草原自然保护区制度 |
(三) 草畜平衡制度 |
(四) 退耕还草和禁牧休牧制度 |
(五) 草原防火制度 |
(六) 草原规划建设利用制度 |
(七) 草原生态补偿制度 |
(八) 草原法律责任制度 |
二、 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草原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
(二) 草原保护执法存在的问题 |
(三) 草原保护司法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践改进 |
(一) 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
(二) 加强草原保护法律制度的行政执法 |
(三) 改进草原保护法律实施的司法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四、海东地区草原法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D]. 孙冠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设计学视角下的大理白族婚俗研究[D]. 刘钰舜.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3]以良好家风助推青海省海东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 赵志慧. 青海大学, 2020(02)
- [4]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5]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的实践与理论研究[D]. 杨晶晶. 苏州大学, 2019(04)
- [6]如何发挥草原管护员的作用[J]. 青海省草原监理站. 青海草业, 2017(01)
- [7]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8]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9]我国草原保护法律制度及其完善初探[D]. 唐栋. 吉林大学, 2014(03)
- [10]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