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应撤离146个行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尚[1](2021)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外部环境上,逆全球化思潮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进一步要求我国经济必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推动国有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应对发展环境变化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是国有企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主体。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国有经济比重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一系列的复杂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为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如何?这是新时代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也是围绕回答上述问题展开的。首先,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内涵。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促进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本质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的认识,本文进一步构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实现国有企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使国有企业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出发,促进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在宏观所有制结构层面有机结合,实现了“国民共进”。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发展公有制经济必然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提高国有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分配公平,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其次,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和理论逻辑。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形成的公私合营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企业自发形成以及通过试点股份制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新时代背景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要求三个理论线索,梳理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最后,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分析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利用包含116770个观测值的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以及促进企业创新中都具有显着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的缓解政府干预,从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可以降低企业代理成本,这一途径只会对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作用,代理问题的改善并不能带来产能利用率和创新水平的提高。二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分析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于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垂直结构”下上游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下游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着的“倒U型”关系,上游国有经济比重与下游行业绩效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关系。维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比重,可以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是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基于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所有制结构的收入分配模型,分析了影响收入分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投资率的下降和储蓄率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份额;所有制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取决于国有部门、非国有部门和居民部门间储蓄率的大小。基于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的增加可以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从而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结论。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效果的实证结果,本文最后对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贾高清[2](2020)在《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美经贸摩擦使得全球产业链发生重构,制造业高端化开始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战场。为了摆脱关键核心技术依存度偏高的窘境,避免产业链断链的不利形势,我们必须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而金融是提升产业链地位、促进价值链升级和实现创新链突破的关键因素。但我国金融发展和制造业高端化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粗放并存,创新的资金需求高与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并存。因而,对金融发展与制造业高端化的关系研究,通过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突破对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制造业高端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制造业高端化必须摆脱过去对人口红利和资源禀赋的依赖,依赖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提升。越高端化的产品所具有的核心技术含量越高,人力资本是攻破核心技术的重要载体,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研发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于企业家来说,能够持续参与研发创新,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至关重要,发达的金融体系还可以通过对优质项目的选择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总是出现市场需求规模比较大的地方。循着上述思路,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需求规模纳入本文的研究问题中。基于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的划分,将企业家才能加入到一般均衡模型,对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进行理论刻画,在内生增长模型中考虑了金融和制造业部门发展的协调度,同时在需求规模的基础上引入交易成本和技术创新对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进行研究。制造业高端化研究的绝大多数文献聚焦于产业链本身的评价、对策研究与影响因素,还缺乏从金融相关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与路径。要实现金融对制造业高端化的促进,需要提高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的效率,寻找出决定金融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金融体系的波动性。通过动态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对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的效率进行测算,发现当前金融发展和融资结构并未有效地促进制造业部门的效率,银行贷款并未配置到有效率的行业和企业中去。而技术创新和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改善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的效率,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更高的改善效应。银行集中度的增加会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对外开放度很好地降低了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的风险。为了检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机制,基于跨国数据以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来衡量制造业高端化。检验了金融发展在包含金融发展和金融与制造业部门发展协调度的交互项以及不包含金融发展和金融与制造业部门发展协调度的交互项其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机制,同时分析了金融和制造业部门发展协调度影响制造业高端化的内在渠道和机制。研究发现,当金融发展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部门时,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作用变为负的,当金融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同步时,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也就是说,金融部门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依赖于金融和制造业部门增长的协调度。另外,也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制造业高端化的渠道,金融发展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效应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的形成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制造业高端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中,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制造业高端化产生影响,中高技术产业则通过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高端化产生影响,而低技术产业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高端化产生影响。我们也从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角度考察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促进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并没有促进技术进步。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但投机资本会对其产生负作用。民营企业中,金融发展可以直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而国有企业则未发现直接的促进效应。相比金融发展水平,金融结构和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的效率更能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的形成。通过对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的构建,选取股权融资比率和债务融资比例,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发展在不同变量下对制造业高端化的门限效应。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依赖于企业规模、金融发展的水平以及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盈利的差异,实证结果支持门限值的存在,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企业与金融企业盈利的差异,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是起促进作用,在上述变量门限值之上,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起负面作用。同时,相比传统产业,金融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提升作用更明显。金融发展在不同规模公司之间对制造业高端化的影响也有差异。通过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传导路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交易成本、需求规模对我国制造业高端化具有明显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存在地区差异。最后,基于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得出相关政策建议;要使金融和制造业部门保持协调发展;加快金融市场体制改革提高金融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企业创新;扩大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人力资本提高来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健康[3](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提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王倩[4](2020)在《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实践角度讲,上市林业公司普遍面临着绩效低下的问题。为了改善绩效,解决资源基础不牢固、产业基础支撑弱等众多问题,上市林业公司在资源配置和多元化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是效果甚微。统计数据表明,2017年,研究样本中实施多元化的上市林业公司比例已达到78%,但是资产收益率均值仅为0.0297,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仅为0.0099。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和多元化提高整体绩效,成为林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上市林业公司在经营运作中存在资源依赖性,而林木作为最重要的原材料资源,呈现生长周期长、受季节影响显着、易损毁、不可替代等特点,使生态旅游、林下作物培育、木材加工、森林培育、木材采运、造纸、家具制造业等林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自然和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上市林业公司改进绩效的路径。本文对于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多元化和绩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理论角度讲,资源冗余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绩效的影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专家学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都得到了一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国家之间、行业之间以至于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异质性,对发达市场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者对其他行业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的林业企业。同时,虽然理论界普遍认为冗余资源影响多元化的程度与方向,继而会对绩效产生影响,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凤毛麟角。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分析解析林业企业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林业产业的决策制定、绩效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首先,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评述国内外对于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和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状况和实践进展,进而从资源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企业行为理论等观点出发,对财务冗余、多元化与绩效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并构建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其次,采集整理了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方面的研究相关样本数据,并且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深入分析数据特征。在数据采集方面,查找上市林业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了深入准确地反映上市林业公司业务多元化的水平,参考上市林业公司披露的主营业务和公司网站上公布的产品和行业信息,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对公司主营业务所在的行业按照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个层次进行分类,为研究业务多元化以至因果关系做好准备。在数据分析方面,全面反映了样本数据的整体特征以及数据的分布和变异特征。在行业四个层次分类的基础上,把多元化进一步分为无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分别测量不同类型多元化的水平。突破了以往文献中因为缺少对主营业务所在行业的划分,无法研究不同类型多元化因果关系的局限性。最后,对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和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上市林业公司具有借鉴性意义的结论。研究发现,可恢复冗余与多元化呈显着倒U型关系;市场化环境正向调节潜在冗余与多元化的关系;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可利用冗余和多元化的关系,以及可恢复冗余和多元化的关系;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潜在冗余与多元化的关系;可利用冗余与综合财务绩效呈显着倒U型关系,可恢复冗余与综合财务绩效呈显着U型关系。而可利用冗余以及潜在冗余与绩效没有显着的线性或者U(倒U)型曲线关系;资源的积累和利用对于实现绩效目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并且不同类型的财务冗余资源对于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分位数为0.1和0.25时,多元化与绩效呈显着U型关系,分位数为0.5时,多元化显着负向影响绩效,表明低水平的绩效更容易受到多元化的影响,绩效先随着多元化水平的提升而下降,在多元化达到适度规模后,绩效随着多元化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多元化对财务冗余和绩效的关系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在可恢复冗余通过多元化负向影响综合绩效,也对综合绩效直接产生负向影响。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以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之间的实证研究框架,从多元化中介效应的角度研究财务冗余与绩效的关系,为林业企业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改进绩效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范围理论、企业行为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关系分析,构建了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和绩效的研究框架,深入探讨关系机理;第三,运用熵指数法基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从财务效益、发展能力、资产营运和偿债能力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了上市林业公司的绩效,克服了单一指标无法全面衡量绩效的局限;第四,基于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上市林业公司改进绩效的建议,包括适度维持冗余的水平、慎重实施多元化特别是无关多元化、从绩效改进角度综合衡量财务冗余与多元化的建议。
罗丽娟[5](2019)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文中研究指明员工持股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员工拥有企业一定数量股权的制度安排,是企业在产权组织形式上的制度创新。员工持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分配效应和激励效应等多重微观经济效应,有利于形成具有创新活力和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员工持股还具有稳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克服凯恩斯主义政策长期实施所造成的不良政策效果。员工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是新一轮我国国企改革的亮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混合,还要重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混合,这就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将员工持股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的重要途径和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手段,以员工持股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激发企业创新能力,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具有世界一流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以员工持股克服混合所有制企业内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形成资本和劳动的利益共同体,构建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虽然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对我国国企改革和塑造社会主义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微观经济主体意义重大,然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目前还仅仅停留于“允许”发展的层面,自2016年8月启动后进展缓慢,仍仅限于在试点范围内推行,且试点政策要求严格,试点范围小。造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对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员工持股只是被作为国有企业中长期激励的一种手段,没有被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提升到塑造社会主义经济微观主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战略高度。从过去的实践过程看,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长期难以解决劳动者不能分享剩余价值、劳资关系对立的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瓶颈。由此,本文重点论证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对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以及保持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国外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最后对我国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在绪论中,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学界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员工持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如何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相结合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问题;最后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等等。第一章是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建构。关于概念界定,论文首先区分了混合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梳理了学者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内涵的理解;对于员工持股的概念,同样是在梳理学者们的讨论后,提出了本论文对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然后介绍了本论文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内涵的理解。对于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经过对这些理论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应该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理论、“双因素”理论、分享经济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来指导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基于上述相关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本论文认为,如果社会主义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那么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就应当既有活力,又能使劳动与资本共同分享企业生产剩余,形成劳动与资本的利益共同体,成为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而员工持股是兼具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的微观经济效应和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制度安排,更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第二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本章介绍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出现,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在每一阶段的政策与实践、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对问题的规范,并因政策规范难以奏效而最终叫停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实践历程之所以经历曲折,几经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还存在理论认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论文的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改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创新型企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员工持股对于当前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该将员工持股作为重要途径和重要环节,以期形成有活力的、劳资关系和谐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同时又为宏观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经济基础。第七章研究了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现状,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所存在的阻碍因素。国外员工持股发展较早,有着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本论文在第八章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总结了上述国家员工持股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第九章,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际出发,以及从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需要出发,并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提出了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应遵循的原则及对策建议。
吴敏洁[6](2019)在《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文中提出低碳发展是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环境生态系统对制造业提出的要求,也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本文的研究基于低碳化发展背景,将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因素纳入制造业生产效率系统,采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为制造业低碳发展的表征指标,以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和30个省(直辖市)为观察对象,以2001-2016年中国制造业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因素分解、面板数据回归、数据包络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低碳化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化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首先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进行经验总结,然后回顾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提出发展方向,剖析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并与相关国家进行对比。本文重点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相关关键变量对低碳发展的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向。首先,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问题,英、美、德、日本发达国家殊途同归,寻求低碳发展,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制造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等方式有效解决,污染并不一定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再工业化”的发展反思,为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警示,产业发展中一味寻求高度化,易导致产业空心化,产业高度化应以产业合理化为基础;欧美国家经过前期的治理积累,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环境脱钩,再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考验。其次,中国制造业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的同时,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节能减排压力日增。本文采用帕雷托分析发现,制造业节能减排集中在少数关键产业和区域,进一步因素分解和面板数据回归显示,能源强度改善对节能减排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短期内无法抵消增长的正向促进,这就要求制造业部门应当更多选择优质能源,增加对电力等高质量能源的使用,由于能源结构变动的刚性,短期内,单纯依靠能源结构的优化,节能减排空间有限。接着,依据上述分析和逻辑思路,本文重点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构建了R&D、FDI、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集聚等关键变量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我国2001-2016期间制造业部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0.97%,东部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最高,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区域最低,粗放式发展下,中西部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未见明显改善,产出不足限制了中西部产出效率的提高;由于R&D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系统失灵以及“技术依赖”下形成的低端锁定,R&D、FDI和出口抑制了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摆脱低端锁定的依赖路径成为东部制造业的当务之急,不同于东部,出口显着促进了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R&D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同现显着正向影响,而出口导向的FDI成为推动中西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二,全球进入“次贷”、“欧债”等后危机时代以来,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造成了一定影响;产业结构高度化(高技术产业比重增加)显着促进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D强化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FDI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非清洁化”方向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比重的增加)显着抑制了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R&D作用下,能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增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回弹效应显着,而FDI技术溢出有助于减轻能源密集型产业份额增加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负面影响。第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在我国东部区域集聚,并呈现强化趋势,但集聚程度较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聚在南部沿海,由于拥挤成本影响,一些产业出现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态势,以污染密集为代表的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板块,集聚强度呈现减弱,集聚促进了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于行业异质性,集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但对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集聚存在显着负向影响,印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上述分析和有关结论,论文从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结构优化三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另外,近年来,智能制造浪潮兴起,云计算、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成熟为人工智能环境搭建提供了工具,也为制造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智能制造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将成为本文今后研究的新课题。
苏峰[7](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李宇英[8](2018)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议题与中国制度选择》文中指出竞争政策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公共投资的一种形式,也应当符合竞争政策的要求。“竞争中立”是确保在市场竞争中,不同所有制企业得到政府公平对待的制度性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表现,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关注,对于消除国有企业竞争优势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因此,如何解释和应对“竞争中立”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本文主要回答以下五方面问题:首先,“竞争中立”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本文运用政府干预等经济学理论和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竞争中立”的内涵、外延及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由于“市场失灵”、履行必要的经济职能及促进经济发展,政府需要干预市场。若政府干预市场超过一定的界限,就有可能造成“竞争中立”问题。按照经济学分析,若实施竞争不中立的长期净收益大于零,政府倾向于选择实施竞争不中立措施。其次,“竞争中立”规则从哪里来?“竞争中立”规则不是全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来源于反补贴、反倾销规则、政府采购规则,与国民待遇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原则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竞争中立”水平处在哪个位置?本文借鉴经济合作组织(简称OECD)的产品市场规制指数(简称PMR)中的部分指标,分析了47个国家(含中国)的国家管制、国有企业渗透率、政府对网络型行业的干预程度,并运用能源补贴占比、竞争倡导、政府采购、公私合作等数据,构建了国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得出以下结论:在金砖五国中,中国通过国有企业干预经济的情况略好于越南、南非,与印度的竞争规制水平相当,落后于巴西和俄罗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竞争中立”表现普遍较差。第四,中国应如何推进“竞争中立”改革?中国“竞争中立”问题存在行业性和地区性差异,通过国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分析,在工业领域,建议整体推进改革时,重点关注水、电、气等公用事业等行业。选择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如上海自贸区,开展改革试点。第五,中国应如何设计“竞争中立”制度?中国存在国有企业履行公共服务义务的补偿不足、公共部门信息公开不充分和PPP项目民营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建议遵循“循序渐进、审慎稳妥”的原则,进一步划清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边界,深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长期以来,围绕“竞争中立”议题的讨论和研究,几乎都集中于法学和规则层面。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对制度性现象进行计量的问题,尤其是“竞争中立”还涉及到一些隐性的、属于操作层面的做法,使得“竞争中立”水平衡量问题变得尤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根据“竞争中立”议题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运用“制度、结构、行为和绩效分析框架”,即“ISCP分析框架”,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采用国际组织发布的产品市场规制、竞争倡导、能源补贴、政府采购等数据,构建了国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通过国内“竞争中立”水平的衡量,寻找中国“竞争中立”改革的推进路径。本文认为,加快建立国内“竞争中立”规制制度,有利于中国国有企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议题挑战,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推进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王必锋[9](2013)在《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底中国开始渐进式改革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78年到2012年,在扣除价格因素后,中国GDP年均达到了9.88%的持续高增长速度。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外贸易无疑是其中的亮点。虽然1978年之后历经了多年的逆差,但自1994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连年盈余,到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643.4亿美元,2008年进一步上升为2954.6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这一数值下降为1960.6亿美元,2010和2011年进一步收窄为1815.1亿美元和1551.4亿美元。2012年货物贸易差额重新上升为2311.1亿美元。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和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已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近年来一直是国际经济政策争论的焦点。尽管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开出了各种“药方”,中国政府也做了各种努力,但成效不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它的趋势将会如何?本文认为中国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市场)都存在着严重的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要素市场扭曲始于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种制度性安排;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市场化过程中,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存在非对称性,产品市场基本市场化,要素市场化进程则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这主要是因为影响要素价格扭曲的各种体制性因素依旧存在并持续发挥惯性作用。这些体制性因素(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与土地制度密切结合的财税制度以及以GDP为主要指标的干部考核晋升机制等)最终“锁定”了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因此,我国的要素市场扭曲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就是基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和要素市场扭曲的特征事实来分析、建立两者间的理论传导机制并进行相应的经验分析。本文认为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之间存在直接或者间接关系。为了探讨两者间的传导机制,理论方面建立了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微观和宏观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要素扭曲和外部失衡之间的关系,并且将内部失衡也纳入分析框架。具体研究框架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随着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发展,中国自2004年后表现出越来越凸出的外部失衡问题,即经常账户顺差和金融资本账户顺差的“双顺差”外部失衡格局。在分析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形成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长期外部失衡的风险。第3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对扭曲及要素扭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界定了扭曲及要素扭曲的涵义。然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分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认为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要素扭曲现象,这些扭曲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后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机制做了分析,认为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表现有其深刻的体制性根源。第4章为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机理分析。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扭曲降低了初次分配中的居民收入份额,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性储蓄;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改革滞后,居民无法实现消费的跨期选择,因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最终降低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内需不足。要素价格的扭曲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相当于是给企业补贴,使得企业的投资有利可图,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了产能;也正是由于中国要素市场的扭曲现象,FDI持续流入中国进行投资逐利,国内产能进一步扩大。产能增加而消费不足造成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内部结构性失衡。由于中国要素价格低,生产成本低,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外国需求增加,企业通过出口解决剩余产能,最终导致贸易顺差过大。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流入,加上持续流入的FDI共同导致了资本项目顺差,最终导致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第5章为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首先采用了C-D生产函数测定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在2000-2011年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其次,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要素扭曲、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之间的传导效应。最后,研究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经常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边际效应;而在资本项目顺差方程中,资本扭曲也对资本项目顺差产生显着负向作用力,但劳动力扭曲产生正向效应统计上是非显着的;相对于外部失衡而言,内部失衡对要素扭曲效应相对较强。资本项目顺差对要素扭曲影响统计上非显着,而经常项目顺差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要素扭曲产生统计上显着的正向效应。中国日益严峻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要素扭曲之间的恶性循环致使中国经济陷入难以解脱的困境,表明推进要素市场化进程的紧迫性。第6章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认为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才能为继续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提供政策和体制环境;而改革户籍制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行绿色发展及加快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则是理顺要素价格,消除要素市场扭曲,从而调整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可行途径。
谢敏[10](2010)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在不同历史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对国有经济的定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现实中,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还极为薄弱,还存在着一些理论上的分歧、缺陷和空白。本论文从宏观视角出发,结合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对国有经济控制力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分析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能够对相关研究起到完善和补充作用,并为实践工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七章,前两章作为全文的铺垫,分析了研究背景,进行了文献综述,明确定义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相关概念,并对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各章分别从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和应对外部冲击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各章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分析国有经济过度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章为引言。主要分析了研究背景,综述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首先明确提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和内涵,确定了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进而分析了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现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经济类型,我国国有经济保持着相对控制力;不同行业国有经济控制力差异明显,大部分行业门类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或相对控制;在工业领域,仅有少数行业大类由国有经济绝对控制或相对控制;不同地域国有经济控制力不同,半数以上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有经济占有绝对或相对控制力。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机理和实效。首先,理论分析了国有经济通过研发投入影响技术进步,通过投资影响资本积累,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实证检验了中国国有经济对技术进步以及对资本积累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控制力与行业研发效率正相关,与行业研发投入负相关,且高技术产业领域国有经济发挥的作用显着小于三资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国有经济控制的经济体量比重过高不利于资本积累。本章还分析了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作用,我国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协调区域均衡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间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机理和实效。首先,分析了国有经济通过配合国家财政政策放大政府支出收入乘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国有单位投资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时国有单位显着加大了投资力度有利于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其次,分析了国有经济执行国家货币政策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国有银行在国家历次宏观调控中坚决执行了国家货币政策,且中国国有企业海外战略性投资能源和资源有利于平抑输入型的价格波动。再次,分析了国有经济配合国家稳定资产价格政策的作用。以A股股票市场为例,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对于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开放经济环境中应对外部冲击,特别是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现实背景。其次,分析了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私有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自身信用下降面临倒闭风险,引起金融体系动荡及连锁反应,而国有金融体系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小,有利于金融体系保持稳定。再次,分析了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危机下由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及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经济容易陷入信贷紧缩的困境。而在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政府有较大的动力为国有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有利于经济体系走出信贷紧缩的困境。新一轮经济危机下,美国信贷紧缩趋势的形成体现出了资产价格下跌和银行悲观预期对信贷紧缩的形成机理。而中国的国有经济在应对信贷紧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过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分析了政府干预国有企业,使其偏离效率目标致使产生冗员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国有经济比重过高,相应地曾一度存在较为严重的冗员问题,导致人均产出水平较低。在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人均产出水平明显提升。但直至目前,国有企业资产运营水平依然较差,资产回报率较低。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历史上曾存在突出的软预算约束问题,财政对国有企业亏损提供高额补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补贴及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明显下降。总体而言,国有经济过度发展影响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有经济比重明显降低,而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二、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应撤离146个行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应撤离146个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
1.2.2 相关概念分析 |
1.3 文献述评 |
1.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原因研究 |
1.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研究 |
1.3.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现路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
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分析 |
2.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证分析框架 |
第3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49-1956) |
3.1.2 计划与市场并存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78-1992) |
3.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1993-2012) |
3.1.4 新时代背景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2013 年至今) |
3.2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的理论逻辑 |
3.2.1 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调整生产关系 |
3.2.2 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3.2.3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 |
4.1 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 |
4.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3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2.4 实证结果 |
4.2.5 本节小结 |
4.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变量与数据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本节小结 |
4.4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方法、模型与数据处理 |
4.4.3 实证结果 |
4.4.4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5.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所有制结构的关系 |
5.1.1 不同阶段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5.1.2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
5.2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2.3 实证结果 |
5.2.4 本节小结 |
5.3 上游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下游行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3.3 实证结果 |
5.3.4 本节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
6.1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
6.2 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理论模型 |
6.2.1 收入分配模型的构建 |
6.2.2 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劳动收入份额关系的实证分析 |
6.3.1 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
6.3.2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基本框架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对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研究 |
2.1.1 制造业高端化相关研究 |
2.1.2 金融对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
2.1.3 金融促进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研究 |
2.2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的内在机理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与路径的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内涵及扩展 |
3.1.1 金融发展 |
3.1.2 制造业高端化 |
3.1.3 金融与制造业部门的互融共生 |
3.2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理论机制与路径分析 |
3.2.1 金融对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内生增长模型 |
3.2.2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理论框架-基于两部门模型 |
3.2.3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路径的理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现状及效率分析 |
4.1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现状 |
4.2 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引言 |
4.2.2 基本模型 |
4.2.3 金融支撑制造业部门效率测算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跨国数据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效应 |
5.4.1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实证回归结果 |
5.4.2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渠道分析 |
5.4.3 稳健型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研究模型 |
6.3.1 模型设计 |
6.3.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所有制差异分析 |
6.4.2 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差异 |
6.4.3 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渠道分析 |
6.4.4 稳健型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影响的门限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
7.1 引言 |
7.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7.3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
7.4 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的门限效应检验 |
7.4.1 以产业链为制造业高端化的回归分析结果 |
7.4.2 以人才链为制造业高端化的回归分析结果 |
7.4.3 不同类型企业中金融发展对制造业高端化门限效应检验 |
7.4.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路径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 |
8.1 研究样本与变量说明 |
8.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8.3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实践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内容安排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务冗余涵义 |
2.1.2 业务多元化涵义 |
2.1.3 绩效涵义 |
2.2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2.1 财务冗余与多元化关系的理论分析 |
2.2.2 财务冗余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2.3 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2.4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3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2.3.1 财务冗余与业务多元化关系的研究假设 |
2.3.2 财务冗余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2.3.3 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3.4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2.4 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研究样本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
3.1 研究样本的数据收集 |
3.1.1 研究样本的范围 |
3.1.2 研究样本的选择 |
3.1.3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
3.2 财务冗余的数据统计分析 |
3.2.1 财务冗余的年度统计分析 |
3.2.2 财务冗余的变动趋势分析 |
3.2.3 财务冗余的分布趋势分析 |
3.3 业务多元化数据统计分析 |
3.3.1 业务多元化程度的计算与统计分析 |
3.3.2 业务多元化类型的计算与统计分析 |
3.4 绩效的数据统计分析 |
3.4.1 绩效的年度数据统计分析 |
3.4.2 绩效的变动趋势分析 |
3.4.3 绩效的分布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与业务多元化关系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4.2 变量测量 |
4.2.1 因变量及测量 |
4.2.2 自变量及测量 |
4.2.3 调节变量及测量 |
4.2.4 控制变量及测量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基于meta方法的实证分析 |
4.4.1 研究方法 |
4.4.2 实证分析结果 |
4.5 基于面板Tobit固定效应的回归分析 |
4.5.1 检验模型 |
4.5.2 研究方法 |
4.5.3 实证分析结果 |
4.6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与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5.2 上市林业公司的绩效综合评价 |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评价方法 |
5.2.3 绩效评价结果 |
5.3 财务冗余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及测量 |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3 基于meta方法的实证分析 |
5.3.4 基于随机效应FGLS的回归分析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6.1 业务多元化与绩效关系分析 |
6.1.1 变量设定 |
6.1.2 研究方法与检验模型 |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4 固定效应OLS与分位数回归结果分析 |
6.2 基于业务多元化的财务冗余对绩效影响分析 |
6.2.1 变量设定与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6.2.2 检验结果 |
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件 |
(5)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未将解决劳资关系作为重点 |
二、员工持股有助于解决混合所有制发展中的劳资关系问题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章节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研究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涵 |
二、员工持股的内涵及性质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内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双因素”理论 |
四、分享经济理论 |
五、委托代理理论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分析 |
一、对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二、对“双因素”理论和分享经济理论的比较与分析 |
三、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
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应以马克思劳动力产权理论为指导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理论建构 |
一、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理论假设 |
二、基本推论:员工持股应当成为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重点 |
第二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历程及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员工持股的出现 |
二、员工持股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4年) |
三、员工持股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结合阶段(1994-2002) |
四、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阶段(2002-2013) |
五、明确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重启员工持股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及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的曲折性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中存在的理论认识问题 |
第三章 员工持股与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治理问题 |
一、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是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逻辑起点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仍面临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三、混合所有制企业制度定型需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
第二节 员工持股是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现代治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
一、员工持股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产权多元化的重要实现形式 |
二、员工持股可以有效解决混合所有制企业委托代理问题 |
三、我国以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成功案例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矛盾是解决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问题 |
二、聚焦建立有效委托代理关系,以员工持股实现企业治理的激励相容 |
第四章 员工持股与发展创新型企业 |
第一节 创新型企业内涵及我国创新型企业发展现状 |
一、创新型企业内涵 |
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创新型企业的缺乏 |
第二节 我国创新型企业缺乏的重要原因 |
一、企业家精神缺乏 |
二、工匠精神缺乏 |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促进创新型企业形成 |
一、以员工持股激励企业家精神形成 |
二、以员工持股激励工匠精神形成 |
三、以员工持股激励科技人员提升创新能力 |
第五章 员工持股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一节 资本短缺时代劳动者难以分享企业利润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一、资本短缺时代与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
二、劳动报酬低转化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比重低 |
三、劳动者报酬偏低导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低 |
第二节 资本过剩时代劳动者分享利润的客观基础正在形成 |
一、我国进入资本相对过剩时代和劳动力短缺时代 |
二、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劳动者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源泉 |
三、员工持股成为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一、以员工持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具有可行性 |
二、员工持股优于简单的工资上涨和福利国家模式 |
三、员工持股有利于打造我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
四、员工持股有利于形成劳资利益共同体 |
第六章 员工持股与宏观经济稳定 |
第一节 宏观经济稳定需要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失灵 |
二、宏观经济稳定需要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
第二节 员工持股与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一、我国需要形成消费拉动的内生增长模式 |
二、以员工持股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挥消费生力军和主力军的作用 |
三、以员工持股稳定国内投资 |
第三节 以员工持股推动新经济发展 |
一、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二、员工持股有利于促进新经济发展 |
三、在新经济领域广泛推动员工持股 |
第四节 以员工持股解决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就业问题 |
一、传统工资制与失业问题 |
二、以员工持股实现利润分享制 |
三、构建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 |
第七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难点问题及阻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发展现状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历经反复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进一步发展任重道远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
一、持股对象范围的确定 |
二、员工持股比例的确定 |
三、持股员工的资金来源 |
四、员工持股模式的确定 |
五、持股平台问题 |
第三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阻碍因素 |
一、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缺乏足够的认识 |
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体制障碍 |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
四、我国员工持股相关立法的限制 |
五、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关的财税政策对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和员工进行激励 |
第八章 员工持股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员工持股制度的兴起与发展 |
二、美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二节 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英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英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三节 法国员工持股制的兴起和发展 |
一、法国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法国员工持股的特点 |
第四节 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本员工持股的兴起与发展 |
二、日本员工持股制度的特点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员工持股的启示 |
一、政府对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视 |
二、制订完善的立法来推行员工持股 |
三、利用财税政策支持和引导 |
四、支持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员工持股 |
五、实施普惠式的员工持股 |
六、采取多种形式的员工持股计划模式 |
第九章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及建议 |
第一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原则 |
一、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上升到塑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主体的高度 |
二、将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与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相联系 |
三、加强顶层设计,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有序开展 |
四、在法律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下有序开展 |
五、从企业实际出发开展员工持股 |
第二节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建议 |
一、充分认识员工持股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
二、加强和完善员工持股的相关立法 |
三、允许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计划 |
四、对员工持股参与方提供财税政策支持 |
五、探索多样化的员工持股模式 |
六、逐步扩大员工持股对象及企业的范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
1.2.2 制造业与节能减排 |
1.2.3 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 |
1.2.4 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 |
1.2.5 空间结构与低碳经济 |
1.2.6 小结 |
1.3 理论分析基础 |
1.3.1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推论 |
1.3.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推论 |
1.3.3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推论 |
1.3.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推论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国际趋势 |
2.1 英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1.1 英国“世界工厂”的辉煌成就 |
2.1.2 英国制造业造成的严重污染 |
2.1.3 英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2 美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2.1 美国制造业“兴旺崛起”的发展成就 |
2.2.2 美国制造业“大气公害”造成的严重污染 |
2.2.3 美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3 德国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3.1 德国制造业“高端聚集”的特色业绩 |
2.3.2 德国制造业“工业区”排放的严重污染 |
2.3.3 德国制造业的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4 日本制造业发展路径与污染整治 |
2.4.1 日本制造业“重化工业”的独特道路 |
2.4.2 日本制造业严重污染的“七大公害” |
2.4.3 日本制造业治污路径及对策选择 |
2.5 发达国家制造业低碳发展态势及启示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和节能减排现状 |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
3.1.2 中国制造业发展制约因素 |
3.1.3 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 |
3.2 中国制造业节能状况剖析 |
3.2.1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能耗分析 |
3.2.2 中国区域制造业的能耗分析 |
3.2.3 中外制造业能耗水平比较 |
3.3 中国制造业碳减排状况剖析 |
3.3.1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现状 |
3.3.2 中国制造业能源结构 |
3.3.3 中外制造业碳排放水平比较 |
3.4 中国制造业节能减排途径分析 |
3.4.1 中国制造业能源消耗Divisia指数分解 |
3.4.2 中国制造业能耗分解结果解析 |
3.4.3 能源结构的减排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4.1 区域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 |
4.1.1 区域制造业环境技术效率模型 |
4.1.2 数据指标描述 |
4.1.3 结果分析 |
4.2 区域制造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2.1 Luenberger指数模型 |
4.2.2 结果分析 |
4.3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 |
4.3.1 技术创新系统的作用模型 |
4.3.2 实证模型、数据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5.1 制造业产业分类 |
5.1.1 劳动密集型分类 |
5.1.2 技术密集型分类 |
5.1.3 能源密集型分类 |
5.2 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进 |
5.2.1 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 |
5.2.2 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 |
5.2.3 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 |
5.3 产业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 |
5.3.2 指标和数据描述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间结构优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影响 |
6.1 制造业的区域差异及演进 |
6.1.1 区域工业化阶段 |
6.1.2 区域制造业规模差异及演进 |
6.1.3 区域制造业结构差异及演进 |
6.1.4 区域制造业产业转移 |
6.2 中国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空间集中度 |
6.2.1 产业空间集中度测量方法 |
6.2.2 制造业细分产业的集聚程度 |
6.2.3 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6.3 产业集聚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实证分析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数据和实证模型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政策性建议 |
7.1 节能降耗政策性建议 |
7.1.1 提高非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 |
7.1.2 实行基于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7.1.3 强化能耗重点区域和关键行业管理 |
7.2 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
7.2.1 加强研发支持政策的执行管理 |
7.2.2 实施差别化的技术创新政策 |
7.2.3 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 |
7.3 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3.1 积极推动智能制造 |
7.3.2 构建合理的产业集聚格局 |
7.3.3 加强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 |
参考文献 |
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8)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议题与中国制度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首字母缩列词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经济全球化进入新的阶段 |
二、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三、欧美国家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担忧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分析框架 |
三、主要观点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OECD关于“竞争中立”的学术研究 |
二、联合国的“竞争中立”研究 |
三、其他国外学者关于“竞争中立”的研究 |
四、国内关于“竞争中立”的研究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竞争中立” |
二、国有企业 |
三、商业活动的界定 |
第三节 “竞争中立”与反行政性垄断 |
一、反垄断 |
二、行政性垄断 |
三、反行政性垄断与“竞争中立”的关系 |
第三章 “竞争中立”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竞争中立”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一、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 |
二、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理论 |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二节 “竞争中立”的经济学范式分析 |
一、法经济学分析 |
二、前提假设 |
三、“竞争中立”分析的基本模型 |
四、“竞争中立”分析的简单博弈模型 |
第三节 竞争不中立的效率损失 |
一、垄断的效率损失 |
二、国有企业的X-非效率损失 |
三、寻租成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竞争中立”的规则演变 |
第一节 “竞争中立”规则的起源 |
一、华盛顿公约 |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 |
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四、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 |
五、其他规定 |
第二节 国际协议中的“竞争中立”议题 |
一、欧盟“竞争中立”的实践 |
二、澳大利亚推动的双边“竞争中立” |
三、美国推进的双边和多边“竞争中立” |
四、美国推进的区域“竞争中立”(TPP) |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竞争中立”国内立法 |
一、“竞争中立”立法 |
二、实施主体 |
三、适用范围 |
四、实施方式 |
五、推行“竞争中立”改革的收益 |
六、投诉机制 |
第四节 OECD倡导的“竞争中立” |
一、竞争性业务与非竞争性业务的结构性分离 |
二、确定特殊职责的直接成本 |
三、获得商业回报率 |
四、履行公共服务义务 |
五、税收中立 |
六、监管中立 |
七、债务中立和直接补贴 |
八、公共采购中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竞争中立”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产品市场规制与“竞争中立” |
一、产品市场规制(即PMR规制)与“竞争中立”规制的关系 |
二、PMR指标体系架构 |
三、PMR指标体系的含义 |
四、国家管制程度比较 |
五、国内产品规制水平对该国出口的影响分析 |
六、结论和建议 |
第二节 竞争政策评估的经验借鉴 |
一、世界银行制定的政府采购指标(BPP) |
二、OECD发布的竞争法和竞争政策指数(CLP) |
三、OECD颁布的《竞争评估工具书》 |
四、ICN的竞争评估 |
第三节 “竞争中立”水平的国际比较 |
一、“竞争中立”分析的理论基础 |
二、构建“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的基本方法 |
三、国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数据来源 |
四、国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分析框架 |
五、国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分析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竞争中立”水平衡量 |
第一节 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经验借鉴 |
一、国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基本思路 |
二、构建国内“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行业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指标体系 |
一、行业性“竞争中立”衡量指标框架 |
二、数据说明 |
三、需定性分析的问题 |
四、行业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方法 |
五、行业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的初步结论 |
六、相关性分析 |
七、结论和建议 |
第三节 地区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 |
一、数据来源 |
二、地区性“竞争中立”衡量指标框架 |
三、地区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初步结果 |
四、相关性分析 |
五、地区性“竞争中立”水平衡量修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竞争中立”制度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历程 |
一、初步探索阶段 |
二、制度创新阶段 |
三、改革纵深推进阶段 |
四、中国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趋势 |
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二节 中国“竞争中立”存在的问题 |
一、履行公共服务义务的补偿不足 |
二、国有企业成本信息公开有待加强 |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公开有待细化 |
四、公共预算支出信息公开有待细化 |
五、PPP项目民营资本参与度不高 |
第三节 中国“竞争中立”的改革实践 |
一、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 |
二、逐步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 |
三、推进反行政垄断执法力度 |
四、“竞争中立”规则的初步要求 |
五、“竞争中立”理念的初步实践 |
六、我国现有制度与“竞争中立”规制比较 |
第四节 中国“竞争中立”制度选择 |
一、划清政府与国有企业的边界 |
二、深化能源资源等领域市场化改革 |
三、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
四、循序渐进推进“竞争中立”改革 |
五、构建“竞争中立”规制的具体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不足 |
一、主要结论 |
二、存在的不足 |
附录 |
附录1: OECD“竞争中立”和国有企业治理主要报告一览表 |
附录2: PMR指标介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特点研究 |
1.3.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研究 |
1.3.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调整路径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的创新 |
1.6.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及风险分析 |
2.1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简单回顾 |
2.1.1 货物贸易总量名列世界前茅 |
2.1.2 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
2.1.3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
2.1.4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 |
2.1.5 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较大进展 |
2.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
2.2.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突出特征是“双顺差” |
2.2.2 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3 FDI 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 |
2.2.4 巨额储备资产项目差额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的累积 |
2.2.5 错误和遗漏项目主要是管制外资金的短期流动 |
2.3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风险分析 |
2.3.1 加剧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
2.3.2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
2.3.3 累积巨额外汇储备威胁到经济金融稳定 |
2.3.4 大量实际资源让渡影响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 |
2.3.5 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
2.3.6 阻碍服务业快速发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深层原因:要素市场扭曲 |
3.1 要素市场扭曲的相关文献 |
3.1.1 扭曲的定义及其类型 |
3.1.2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的涵义 |
3.1.3 要素价格扭曲形成的原因 |
3.1.4 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资源配置效率 |
3.2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 |
3.2.2 资本市场状况 |
3.2.3 土地市场扭曲状况 |
3.2.4 能源和水资源价格扭曲状况 |
3.2.5 环境成本扭曲状况 |
3.3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路径 |
3.3.1 要素市场扭曲的初始制度安排 |
3.3.2 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 |
3.3.3 要素市场扭曲的制度变迁 |
3.3.4 要素市场扭曲的形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
4.1 无要素市场扭曲的情况 |
4.1.1 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
4.1.2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
4.1.3 宏观经济均衡 |
4.1.4 完全竞争市场与宏观经济均衡 |
4.1.5 要素市场扭曲与宏观经济失衡 |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
4.2.1 劳动力市场扭曲定义 |
4.2.2 资本市场扭曲定义 |
4.2.3 能源等要素市场扭曲定义 |
4.3 要素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1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2 资本市场扭曲与消费不足 |
4.3.3 其它要素扭曲与消费不足 |
4.4 要素市场扭曲与投资过度 |
4.4.1 要素扭曲与投资过度的数理模型 |
4.4.2 要素扭曲与产业选择 |
4.4.3 其它要素扭曲与过度投资及产业选择 |
4.5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 |
4.5.1 要素市场扭曲与经常项目顺差 |
4.5.2 要素市场扭曲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5.3 经常项目顺差与金融和资本项目顺差 |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
5.1.1 扭曲测度定义 |
5.1.2 扭曲测度方法比较 |
5.1.3 扭曲测定 |
5.2 要素市场扭曲与外部失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及数据说明 |
5.2.3 经验检验 |
5.2.4 研究结果说明 |
5.2.5 研究结论 |
5.3 本章小节 第6章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调整策略 |
6.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内外经济均衡发展 |
6.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 |
6.1.3 努力增加消费以扩大内需 |
6.1.4 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6.2 转变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观 |
6.2.1 转变政府职能 |
6.2.2 改变政府官员政绩观 |
6.2.3 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新型关系 |
6.3 继续理顺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市场扭曲 |
6.3.1 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6.3.2 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6.3.3 进一步推进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 |
6.3.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发展 |
6.4 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
6.4.1 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2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形成机制改革 |
6.5 本章小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本文的现实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文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本文的理论意义 |
一、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内涵和现状 |
第一节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和内涵 |
一、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概念 |
二、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内涵 |
三、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市场基础 |
第二节 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评价方法 |
一、评价方法 |
二、评价指标 |
三、国有经济的统计范围 |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的现状 |
一、中国国有经济的整体控制力 |
二、中国国有经济在不同行业的控制力 |
三、工业领域国有经济在各行业大类的控制力 |
四、中国国有经济在不同地域的控制力 |
第三章 中国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国有经济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机制 |
第二节 中国国有经济促进技术进步的实证检验 |
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人员投入 |
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 |
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效果 |
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效率 |
五、研发投入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
六、研发效率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
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的贡献 |
第三节 中国国有经济加快资本积累的实证检验 |
一、资本形成率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
二、投资存货占比与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关系 |
第四节 中国国有经济对市场失效的作用 |
一、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机制 |
二、中国国有经济弥补市场失效的事实 |
第四章 中国国有经济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作用 |
第一节 国有经济配合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作用 |
一、国有经济放大财政政策效果的机理-基于收入支出模型的分析 |
二、中国国有经济配合财政政策的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国有经济配合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作用 |
一、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机理-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 |
二、中国国有经济配合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国有经济配合稳定资产价格政策的作用 |
一、稳定资产价格调控宏观经济的机理-基于企业成本收益模型的分析 |
二、中国国有经济稳定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 |
第五章 中国国有经济在应对外部冲击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开放经济环境中应对外部冲击的现实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
二、中国正在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三、中国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风险加大 |
第二节 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
一、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 |
二、美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救助金融企业的政策 |
三、中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
第三节 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作用 |
一、经济危机下私有经济中信贷紧缩的机理 |
二、经济危机下国有经济应对信贷紧缩的机理 |
三、美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信贷紧缩趋势的形成 |
四、中国在新一轮金融危机下信贷表现及应对政策 |
第六章 国有经济过度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政府干预导致国有企业偏离效率目标 |
一、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理论分析 |
二、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变化 |
第二节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导致坏帐风险 |
一、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理论分析 |
二、中国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表现 |
三、中国软预算约束导致的不良资产 |
第三节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
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影响市场机制 |
二、中国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
三、中国市场化程度及国企效率的变化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证检验原始数据列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表明国有经济应撤离146个行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研究[D]. 李尚.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融支撑制造业高端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 贾高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5)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上市林业公司财务冗余、业务多元化与绩效研究[D]. 王倩.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5]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论[D]. 罗丽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低碳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 ——基于生产率视角[D]. 吴敏洁. 东南大学, 2019(02)
- [7]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立”议题与中国制度选择[D]. 李宇英.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0)
- [9]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D]. 王必锋. 辽宁大学, 2013(11)
- [10]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 谢敏. 南开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