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iller Space Rock Snuffed Out Ancient Life(论文文献综述)
付玉琪[1](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赵苓岑[2](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认为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杨洋[4](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李俐兴[5](2018)在《“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考察了“后理论”的缘起与“后理论”的主要成就。第一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价值,并对核心概念“理论”、“后理论”作了界定。第二章先详细梳理了“理论”的兴起、主要流派及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理论”兴起于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是语言论转向的产物,旨在探索意义的生产和运作机制。基于语言论的立场,“理论”很快从文学领域扩展至整个人文学科,形成了语言论诗学、话语政治学、语言论人类学、语言论精神分析、语言论马克思主义和解构论等流派。“理论”改变了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使文学理论从纯粹的文本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然后考察了“理论”是如何进入“后理论”阶段。在经历了鼎盛期之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理论”走向一个自我反思的阶段,其中“理论”终结论是“后理论”兴起的契机。作为对“理论”的回应和反思,“后理论”对待“理论”主要有三种态度:反对和抵制“理论”;支持和扞卫“理论”;改进和完善“理论”。其中改进“理论”的观点对于“理论”的发展最具有建设性和积极价值,也是本文重点阐释的内容。本文的后三章致力于介绍“后理论”在改进“理论”之后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就。第三章展现了“后人文主义”是如何扩展了“理论”的范围,打开了“理论”之后的新话题。后人文主义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为目标,试图消解人/非人这组二元对立,是解构主义在当代语境的继续。人与机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后人文的视角下所产生的话题,各种非人物体闯入了人类的意义世界,要求发明新的术语来描述当前这个去中心化的混杂世界。第四章分别从生命政治、性别政治和新左翼政治三个方面考察了“后理论”在政治领域的最新进展。生命政治从福柯一个尚未完成的计划成为了跨学科的新兴领域,并结合了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形成了众多研究路径。酷儿理论是继女性主义之后最具有影响力的性别理论,在吸收了福柯、德里达、女性主义的理论资源之后将性别与身份问题进一步细化和复杂化。以朗西埃、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新左翼政治不满后现代式消解主体的政治立场,如何重建革命的政治主体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后理论”中审美与文学的转向。“审美”的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又重新进入“理论”的场域中心。新审美主义试图平衡“审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将审美的形式要素与文化政治批评相结合。“理论”的文学转向突出了语言自身运作的效果和意义的生产,“理论”中具有文学性,文学也具有“理论”的功能。“理论”与文学之间充满张力的关系是“后理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将“后理论”的主要成果以“后人文主义”、“政治的景观”和“审美与文学的转向”这三大问题域的形式概括出来,也意味着这些话题是尚无定论的,可以继续被讨论和发挥。“后理论”既继承了“理论”的遗产,又在对“理论”的反思和批判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自身。
辛丹怡[6](2018)在《生态灾难电影审美研究 ——以《后天》、《狼图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生态”的关注开始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灾难电影将生态忧患嵌入到电影的艺术叙事中,以影视语言特有的镜头、画面来唤醒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生存环境的强烈关注,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追寻,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意义。生态灾难电影以冰川、草原、洪水等自然之物,形形色色的社会之人,现代的科技之果为审美意象,传达出种种危机感和恐怖因素,展露出人性的多元和复杂性,揭示了工业文明的膨胀造成地球家园的生态危机。同时也展示了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求生抗争和面对人为灾难的反省反思,以达到唤醒人们的自然价值观念,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消除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的目的。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蕴在生态灾难电影中得到了整合和交融,生态意识涉及到生命起源的探索及生命定位的思考,生命活动的反思及生存空间审视,人性冲突的剖析及生态关怀的呼唤。生态灾难电影重建人与自然的关联,将人置于广泛的生态空间中,重新审视自己建构的一切,意图使人类节制无尽的索取欲望以实现心灵回归,在返璞归真中建立生态关怀,形成一种超越人类的共生理念,实现主客一体和谐相处的理想。通过尊重其他生命体的告诫、科学索取自然资源的告诫、科学手段理性利用的告诫等诉求方式,生态灾难电影反思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提醒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首先符合自然规律,并进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在审美特征方面,生态灾难电影以自然为表征来进行人文审视,集商业性和严肃性于一体。生态灾难电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呈现双重性,包括了电影制作主体和电影欣赏主体以及它们分别面对的审美客体,主体的审美体验经过应目—诱导、震惊—感染、超越—净化三个阶段,把读者的审美注意力集中在审美对象上,通过灾难场景的集体记忆、感同身受的人性痛感和被灾难唤醒的共生意识,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最终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释然和净化。同时,生态灾难电影还以质朴影像的深度表达、技术营造的纪实奇观、生命质感的视听运用等手段,传达出了集体无意识倾向、生命毁灭意识的情感共鸣、对生命价值最大化的理性追求等审美价值取向。
冷冰冰[7](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李慧希[8](2016)在《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如何应对大规模城市重构和计算机革命所引发的信息社会到来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现实背景。鉴于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和景观都市主义的崛起,mapping成为当代文化、艺术和设计领域被广泛讨论和多方实践的主题。对于建筑学本身而言,mapping一方面能够成为建筑师理解当代的认知工具;另一方面能够成为联结景观、建筑、城市三者的媒介;同时,mapping试图拓展建筑学绘画(drawing)研究,提供新的介入手段和设计操作工具。论文主要从"mapping的相关历史背景探究”和’mapping的理论与思想探索”两大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对当前西方在此命题上的历史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评判性的反思。论文采用了解释性历史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对mpping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顾,并通过符合当代的建筑学语境的多学科多义的复合式新式叙事图解和归纳法(国际经验总结)对mapping的概念和方法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可以说,本论文既是对mapping历史、理论和思想的疏理和研究,又指向如何在景观都市主义背景下将景观、城市与建筑学结合这一基本命题。在对mapping进行了跨学科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和西方实践策略与实例深刻剖析的基础之上,作者以南京新街口核心地区为例,展开了该场所的非物质空间的mapping可视化再现实验,并对这种非物质空间影响因子的可视化实践进行了专题研究,旨在真正把握mapping作为一种实践策略和再现工具的思想价值和创新价值。最后,作者对中国建筑学科内的mapping研究和实践进行了论述和立足于建筑学图示化实践本身的反思,提出了可能还不够成熟的观点和建议,期望能都给中国的建筑学科本身带来新的触动和启发。
张广勋[9](2015)在《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英美乌托邦小说为考察对象,探讨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文本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乌托邦城市的想象和书写,力图描绘出乌托邦城市在这一文学文类中形成、兴盛、消解和嬗变的发展历程和乌托邦文学中的城市想象及其与具体历史语境中的现实城市间的影响与互动关系。这其中乌托邦城市是指一种理想的城市形态,即理想城市,其内容包括乌托邦小说中所想象的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质生活、文化风尚、思想观念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对英美乌托邦文学传统做一纵向、历时性的简略概述,同时采用纵中有横的结构方式,重点是对不同社会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乌托邦作品中的城市想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分析,而在研究中尽可能以同一时期的西方城市理论为参照。在方法论上,本论文在对小说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文史互证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由文本分析出发,逐步扩展到对文本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多方阐释,构成一个由文本聚焦到文化意义辐射的综合性整体研究。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正文五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梳理与乌托邦相关的定义和概念,简述英美乌托邦小说演进过程,同时对西方城市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演进及其特征作出理论背景上的描述。绪论也简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和意义。在正文历时性的论述中,第一章讨论的是乌托邦文学在其萌芽时期对理想城市的想象。柏拉图在面对雅典城邦的危机以及对远古失落的美好城邦的追思中,通过《理想国》构想了正义的理想城邦,但也显露出这一“理想城邦”的不正义。在《圣经》中,耶路撒冷的城市形象经历了罪恶之城、毁灭之城、救赎之城和圣城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既有对现实城市中种种罪恶的抨击,也富含着对理想城市的想象。托马斯·莫尔是乌托邦文学的开创者,《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既有英国伦敦的影子,又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批判和超越。第二章主要以爱德华·贝拉米和威廉·莫里斯的乌托邦作品为文本,探讨了现代乌托邦小说中的理想城市景观和城市精神文化。贝拉米以回顾的方式对新旧波士顿加以对比,揭示出19世纪末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美国城市问题和城市危机,展现了未来新波士顿城市图景的辉煌壮丽,由此也造就了美国乌托邦文学的第一次繁荣。而作为“世界近代史上最出色的一部乌托邦小说”,《乌有乡消息》所想象的伦敦则是一个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花园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城。第三章讨论现代英美反乌托邦小说中理想城市的失落。伦敦一直是莫尔、莫里斯等乌托邦作家对美好城市想象的寄托,但是在阿道斯·赫胥黎和乔治·奥威尔笔下,这座理想之城呈现为幻灭之城和监禁之城。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带来物质的丰裕,却也有可能导致对人性压抑与戕害。尤其是当科技与极权意识形态联姻,人将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一个安定、富裕和为虚幻幸福所包围的“美丽新世界”中,人类失去自由的选择和独立的思想,丧失了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沦落为权力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此外,美国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里也对未来消费社会所可能带来的城市异化发出警示。在他所想象的未来的焚书之城中,大众娱乐文化所造就的超现实符号错乱摇曳,带给人们的只是无深度的城市消费文化和精神错乱的狂欢景象,这一恶托邦大都市成为未来美国社会的缩影。第四章论述重点是理想城市形象在当代英美生态乌托邦小说中的嬗变。首先是对生态乌托邦文学这一新出现的乌托邦文学亚文类的概述,然后对相关文本中所想象的生态乌托邦城市和生态恶托邦城市进行解读。欧内斯特?卡伦巴赫所设想的未来旧金山是这一文类中少见的对未来持有乐观基调的生态理想城市,而保罗·奥斯特和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等作家的生态乌托邦小说则描绘了未来污染、人口激增、气候异常等生态灾难所导致的迁移、饥荒、疾病等众多危机,城市在种种灾难的冲击下日趋衰败,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通过对未来都市恶托邦恐怖图景的想象对当今世界的都市危机发出警示。第五章关注当代伊托邦小说对未来城市和赛博空间的城市特质的想象。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赛博空间的生成使得伊托邦成为当代乌托邦小说发展轨迹的新现象,对赛博空间的“城市化”想象构成了伊托邦小说的重要主题。这其中,菲利普?迪克想象了未来洛杉矶因核战争和星球移民变为收缩城市,市郊已成空城,只有共鸣箱所创造的虚拟城市空间维持着现实城市的社会互动和意义运作。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和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后现代的都市认知地图。未来国家政权的衰退和跨国资本的扩张使得未来都市被无情地分裂为两半。二元城市兴起,门禁森严的社区升级为堡垒单元郊郡,“法外之地”则表现了今日城市衰败、隔离、污染、和贫穷在未来可能造就的最可怕的后果。未来有可能成为理想城市的赛博空间,也可能沦为现实二元城市的镜像。
冉聃[10](2013)在《赛博与后人类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赛博一词是控制装置与有机体的缩写形式,赛博起源于控制论。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至今,赛博科学观成为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改变人类的赛博实现了用机器替换人体的一部分,赛博同时反映了当代人类身体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深远影响,尤其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影响和趋势越来越明显。赛博的出现意味着打破传统的二元论观点,同时意味着突破人类主体在本体论上的纯洁性,因此,对于赛博的哲学研究进入后人类主义范畴。后人类主义起源于对于人类生命延长的渴望,对于人类克服身体局限以达到更为广泛的思维和情感的体验,促使了人类利用技术区改造自身在生物性能上的局限性。然而对于后人类主义认识的误区容易导致超人类主义的离身性困境。本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赛博科学观导致人、技术和自然关系的改变,同时厘清后人类主义发展的理论线索。作为赛博研究和后人类主义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本文将对皮克林、哈拉维和海尔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思想进行内在的逻辑联结和重构。本文第一章从控制论的发展以及控制论与赛博的关系来阐明赛博的起源,同时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赛博科学观,以及对时下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赛博空间对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的内容体现为赛博与当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契合,集中体现为赛博的文化反叛实质及其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作为本文第一部分的最后一章,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从赛博过渡到后人类主义,对于后人类主义的理解应该放在其与人类主义、超人类主义的对比研究中进行把握,从而引申出本文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对象:当今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赛博与后人类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在第四章中,皮克林将其代表性的实践的冲撞理论总结为“瞬时突现性”和“后人类主义”两大特征。皮克林的局部对称性原则将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之间的阻抗关系视为力量的舞蹈,在各种异质性要素共同冲撞的过程中,人类力量的主体性与物质力量的阻抗性彼此抵消,实质上将人类力量和物质力量对等起来,从而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在实践过程中被抹煞,进而忽视了实践过程中人类的主导性,皮克林强调消除主客体之分,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他并不关心认识论,而是强调赛博科学观形成以来的赛博本体论——一种关注人类力量和物质力量和谐相处的生态本体论。哈拉维的赛博科学观则试图恢复人的主体性,通过其鲜明的赛博女性主义以及情景化知识特征,强调一种对人“负责任”的科学,这也成为本文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在本体论上,哈拉维与拉图尔、皮克林站在同一个阵营,对二元论进行女性主义和情境知识的批判,混淆了主客体之间的分化对立,在注重科学技术的伦理维度之外,却忽视了人类主体的认知维度。本文的最后一个研究对象海尔斯,正是通过具身性后人类主义思想试图阐明人类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对于皮克林和哈拉维同时忽略的问题,海尔斯重回了人的主体性认知维度。在最后一章中,基于理论线索的梳理和逻辑重构,本文尝试在后人类主义视野下对科学合理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二、Killer Space Rock Snuffed Out Ancient Lif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Killer Space Rock Snuffed Out Ancient Life(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游戏的意涵 |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选题及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简介 |
1.1.3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理论与“理论” |
1.2.2 “后理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后理论”的缘起:从“理论”到“后理论” |
2.1 “理论”的兴起及其后果 |
2.1.1 “理论”的兴起 |
2.1.1.1 索绪尔的结构符号学语言学与语言论转向 |
2.1.1.2 文学的“理论” |
2.1.1.3 从文学的“理论”到“理论” |
2.1.2 “理论”的主要流派 |
2.1.2.1 语言论诗学 |
2.1.2.2 话语政治学 |
2.1.2.3 语言论人类学、精神分析、马克思主义 |
2.1.2.4 解构论 |
2.1.3 “理论”的后果 |
2.1.3.1 从一元性到多元性 |
2.1.3.2 从学科性到跨学科性 |
2.1.3.3 从文学到文学性 |
2.1.3.4 从独立自足到社会政治批评 |
2.2 “理论”的终结与“后理论”的缘起 |
2.2.1 “理论”的终结 |
2.2.2 “后理论”的缘起 |
2.2.3 “后理论”对“理论”的态度 |
2.2.3.1 反对和抵制“理论” |
2.2.3.2 扞卫和支持“理论” |
2.2.3.3 改善和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一:“后人文”的书写 |
3.1 后人类研究 |
3.1.1 我们如何变成后人类 |
3.1.2 赛博格的隐喻 |
3.1.3 后人类:游牧主体 |
3.2 动物问题 |
3.2.1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 |
3.2.2 欧陆哲学中的动物问题 |
3.2.3 美国的动物问题 |
3.3 生态批评 |
3.3.1 从人类纪到克苏鲁纪 |
3.3.2 “自然”的重构 |
3.4 物的转向:思辨实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二:政治的景观 |
4.1 生命政治 |
4.1.1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
4.1.2 当代生命的“政治” |
4.1.3 当代“生命”的政治 |
4.2 酷儿与政治 |
4.2.1 酷儿理论:从福柯到塞芝维克 |
4.2.2 酷儿政治 |
4.3 新左翼政治 |
4.3.1 雅克·朗西埃:无分者之分 |
4.3.2 阿兰·巴迪欧:事件与真理 |
4.3.3 斯拉沃热·齐泽克:行动与主体 |
4.4 本章小结 |
5 “后理论”的问题域之三:审美与文学的转向 |
5.1 新审美主义 |
5.1.1 激进审美:情感与民主 |
5.1.2 歧感:政治与美学 |
5.2 文学的转向 |
5.2.1 从新批评到新形式主义 |
5.2.2 文学的统治 |
5.2.3 “理论”与文学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后理论”:终结还是延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6)生态灾难电影审美研究 ——以《后天》、《狼图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态灾难电影的兴起与哲学思考 |
2.1 概念界定及发展过程 |
2.2 理论基础与哲学思考 |
第三章 生态灾难电影的主题与意象 |
3.1 抗争与反思的崇高主题 |
3.1.1 自然灾难的求生抗争 |
3.1.2 人为灾难的反抗反思 |
3.2 恐惧和永恒的审美意象 |
3.2.1 自然之物 |
3.2.2 社会之人 |
3.2.3 科技之果 |
第四章 生态灾难电影的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蕴 |
4.1 生态意识 |
4.1.1 生命起源及生命定位 |
4.1.2 生命活动及生存空间 |
4.1.3 人性冲突及生态关怀 |
4.2 审美意蕴 |
4.2.1 索取欲望的心灵回归 |
4.2.2 主客一体的和谐理想 |
4.2.3 超越人类的共生理念 |
第五章 生态灾难电影的诉求方式和审美特征 |
5.1 诉求方式 |
5.1.1 尊重其他生命体的告诫 |
5.1.2 科学索取自然资源的告诫 |
5.1.3 科学手段理性利用的告诫 |
5.2 审美特征 |
5.2.1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性 |
5.2.2 快感与痛感的崇高性 |
5.2.3 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性 |
第六章 生态灾难电影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传达 |
6.1 审美体验主客体 |
6.1.1 审美体验主体 |
6.1.2 审美体验客体 |
6.2 审美体验过程 |
6.2.1 应目—诱导效应 |
6.2.2 震惊—感染效应 |
6.2.3 超越—净化效应 |
6.3 审美传达手段 |
6.3.1 质朴影像的深度表达 |
6.3.2 技术营造的纪实奇观 |
6.3.3 有生命质感的视听运用 |
6.4 审美传达取向 |
6.4.1 集体无意识倾向 |
6.4.2 生命毁灭意识的情感共鸣 |
6.4.3 生命价值最大化的理性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
2.2.2 研究成果匮乏 |
2.2.3 研究内容简述 |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
2.4 小结 |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
3.2.4 小结 |
3.3 SciAm文本分析 |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
3.3.2 标题和导语 |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
3.3.4 小结 |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
5.2.1 社会评论家 |
5.2.2 科普教师 |
5.2.3 科技倡导者 |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
5.2.5 文学家 |
5.2.6 寓趣者 |
5.2.7 小结 |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
5.3.3 小结 |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
5.4.1 兴奋与惊讶 |
5.4.2 强调和召唤 |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
5.4.4 分析与小结 |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
6.1“模因”的内涵 |
6.2 编译目的模因 |
6.2.1 寓趣 |
6.2.2 求近 |
6.2.3 通俗化 |
6.2.4 开启对话 |
6.2.5 引导评价 |
6.2.6 政治守门 |
6.3 编译手段模因 |
6.3.1 译写 |
6.3.2 改译 |
6.3.3 改写 |
6.3.4 减译和删译 |
6.4 编译位置模因 |
6.4.1 段首:预设点 |
6.4.2 分散:传意焦点 |
6.4.3 段末:主题意义 |
6.5 积极修辞模因 |
6.5.1 摹声 |
6.5.2 拟人 |
6.5.3 映衬 |
6.5.4 譬喻 |
6.5.5 辞趣 |
6.5.6 仿拟 |
6.5.7 呼告 |
6.5.8 对偶 |
6.5.9 概数 |
6.5.10 设问 |
6.5.11 感叹 |
第七章 结论 |
7.1 内容总结 |
7.2 局限与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述及其不足 |
1.2.1 国内外的研究概述 |
1.2.2 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1 跨学科的系统性研究 |
1.4.2 期望填补国内业界的研究空白 |
1.4.3 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物质空间的可视化再现 |
1.5 研究的框架 |
1.5.1 论文的核心内容 |
1.5.2 论文的总体框架 |
第一篇 相关历史研究 |
第2章 Mapping的历史探究 |
2.1 地图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1 古代 |
2.1.2 近代 |
2.1.3 现代 |
2.2 地图学的研究 |
2.2.1 Mapping的概念和定位 |
2.2.2 地图学的研究体系和结构 |
2.3 地图之内的Mapping意义 |
第3章 Mapping在近当代建筑学中的意义与转向 |
3.1 时代的背景 |
3.1.1 工业生产和经济市场对城市空间的决定性因素 |
3.1.2 作为政治、社会和文化集合体的城市空间 |
3.1.3 信息的革命 |
3.2 空间和时间的再现——思想层面的场地认知转向 |
3.2.1 空间的革命和话语权的变更 |
3.2.2 图底关系的反思 |
3.2.3 文脉的启示——历史地理学的想象 |
3.3 技术和方法的革新 |
3.3.1 测量技术的变革 |
3.3.2 观看视角的扩展 |
3.3.3 投影的技巧 |
3.3.4 传播和应用图像方式的改变 |
3.4 Mapping在地图之外的意义 |
第二篇 Mapping的理论与思想探索 |
第4章 空间的追问与重申——认知的地图 |
4.1 从物质空间到非物质空间(有形城市到无形城市)——现代主义的危机 |
4.1.1 空间的转向 |
4.1.2 建筑学的回应——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
4.2 非欧几里德空间——阈限的几何 |
4.2.1 欧几里德构建下的世界 |
4.2.2 复杂性与几何学的反思 |
4.2.3 非欧几里德的构建 |
4.3 认知地图的“群体意向” |
4.3.1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
4.3.2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ping) |
4.3.3 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知地图” |
4.4 人文和社会的图绘象征 |
4.4.1 人文学科的后现代空间图绘 |
4.4.2 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图绘象征 |
小结 |
第5章 数据和信息的集合体——空间的地图 |
5.1 空间环境的“信息核” |
5.1.1 科学而客观的环境分析 |
5.1.2 信息的可视化图绘 |
5.1.3 大数据的信息革命、大数据和云的时代 |
5.1.4 创造性的数据可视化mapping |
5.2 虚拟的地图——未来的图景 |
5.2.1 矩阵——网格的延续 |
5.2.2 数据和信息的景观——基于数字化和Mapping的城市设计 |
5.3 游戏的平台 |
小结 |
第6章 抽象的世界——艺术的地图 |
6.1 观念艺术的发轫——概念和意义的Mapping |
6.1.1 绘画(Painting)和Mapping的汇集 |
6.1.2 再现土地的作品和绘画 |
6.2 体验和感受的圈绘 |
6.2.1 身体介入大地景观 |
6.2.2 “漂移”(Drift)——移动和行走的艺术 |
6.3 另一种“架上绘画”——地球表面的景观 |
6.3.1 视角的转换 |
6.3.2 地图和绘画(Map-drawing)的合成品 |
6.3.3 航拍照片和地图绘制(Map-drawing)——麦克莱恩和詹姆斯·科纳的实践 |
6.3.4 创造性的Mapping |
6.3.5 Mapping的意境 |
6.4 影像的艺术世界 |
6.4.1 运动中的景观——另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 |
6.4.2 电影和数码影像——时空的微缩剧场 |
6.4.3 鸟瞰影像记录——换一种景观的视角 |
小结 |
第三篇 Mapping的实践与反思 |
第7章 城市空间及环境的非物质影响因子专题研究——新街口核心地区调研分析 |
7.1 过程 |
7.2 成果 |
7.2.1 传统的mapping——物质空间分析 |
7.2.2 当代的mapping——非物质空间的可视化设计 |
第8章 结语 |
8.1 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内mapping实践的思考 |
8.2 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内的mapping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论文涉及相关人物介绍 |
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乌托邦与城市话题 |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一章 理想城市萌芽:古代乌托邦文学中的城市想象 |
第一节 柏拉图的理想城邦 |
第二节 耶路撒冷的毁灭与重建——《圣经》中的城市想象 |
第三节 莫尔《乌托邦》中的理想城市 |
第二章 理想城市的兴盛:现代乌托邦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
第一节 现代英美乌托邦小说概论 |
第二节 《回顾》中的理想城市梦 |
第三节 《乌有乡消息》中的花园城市 |
第三章 理想城市的失落:现代反乌托邦小说中的城市想象 |
第一节 英美现代反乌托邦小说概论 |
第二节 《美丽新世界》中的都市幻灭 |
第三节 《1984》:极权之城的规训与反抗 |
第四节 《华氏451》:未来消费城市缩影 |
第四章 希望与绝望间的徘徊:生态乌托邦小说的城市书写 |
第一节 生态乌托邦小说概论 |
第二节 《生态乌托邦》: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想象 |
第三节 《末世之城》:熵的城市 |
第四节 《播种者的寓言》:希望的种子 |
第五章 现实与赛博空间的游移:伊托邦小说的城市想象 |
第一节 赛博空间中的伊托邦 |
第二节 洛杉矶的陨落:《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
第三节 赛博空间的奥德赛:《神经漫游者》 |
第四节 《雪崩》:未来后现代大都市的虚幻与真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赛博与后人类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二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概念界定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线索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赛博与控制论 |
第一节 赛博起源 |
一 赛博与控制论的关系 |
二 控制论的发展历程 |
三 控制论发展的实例研究:维纳、沃尔特以及艾什比 |
四 控制论的实际应用及其建制过程 |
第二节 控制论与本体论 |
第三节 赛博空间 |
一 赛博空间的由来 |
二 吉布森赛博空间的后人类形象 |
1 消解中心话语的模式 |
2 消解自然/文化二元论 |
第二章 赛博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
第一节 赛博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
一 赛博朋克及其产生背景 |
二 赛博朋克的文化反叛实质 |
第二节 赛博朋克电影和赛博朋克小说 |
第三节 吉布森的赛博朋克精神 |
一 人类身体的重组 |
二 生命的复制 |
三 机械辅助 |
第四节 赛博空间及赛博形象 |
一 打破有机物和机器之间界限 |
二 打破人类和有机物的界限 |
三 转基因生物 |
四 克隆 |
第五节 赛博的具体体现及其意义 |
一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对决——巨系统下的控制与被控制 |
二 人类的自我识别和各类仿生人与人类的关系 |
三 人机和谐状态——人类的前景与思考 |
第三章 从赛博到后人类主义 |
第一节 人类主义与后人类主义 |
第二节 超人类主义 |
第三节 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兴起 |
一 后人类主体 |
二 后人类主义是否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
三 如何正确理解后人类主义 |
第四节 后人类主义的伦理学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辩证的新本体论—皮克林 |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与皮克林的“实践的冲撞” |
一 SSK的理论来源及发展困境 |
二 后SSK的实践转向 |
1 简述“冲撞理论”的形成 |
2 从表征性语言到操作性语言 |
3 物质力量与时间的重要性 |
三 一种后人类主义的新本体论 |
第二节 走向后人类主义与赛博科学观 |
一 从广义对称性原则到局部对称性原则 |
1 科学知识社会学内部分化 |
2 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广义对称性原则 |
3 “认识论之鸡”的本体论分歧与两种对称性原则 |
二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广义对称性原则和局部对称性原则:从拉图尔到皮克林 |
一 皮克林生平经历与学术地位 |
二 拉图尔对皮克林的影响 |
1 突显物质力量的重要性 |
2 从因果模型到突现的进化模型 |
3 回避传统认识论 |
第四节 皮克林对拉图尔的超越:局部对称性原则 |
小结 |
第五章 “情境化知识”与赛博女性主义——哈拉维的赛博科学观 |
第一节 哈拉维及其赛博宣言 |
一 哈拉维学术成就及其创作过程 |
二 哈拉维赛博思想的形成 |
三 哈拉维的写作风格 |
第二节 哈拉维的《赛博宣言》及其赛博理论 |
一 赛博宣言 |
1 赛博理论的基本内涵 |
2 崩坍的界限 |
二 哈拉维赛博理论的哲学意蕴 |
1 批判传统二元论 |
2 跨界的勇气 |
第三节 赛博理论对技术的价值负荷问题的全新理解 |
第四节 情境化知识——对科学客观性问题的解读 |
一 对于客观性的两种不同认识论 |
二 女性主义对于客观性的重建 |
三 哈拉维赛博女性主义——对客观性的全新解读 |
四 对情境化知识的评价 |
第五节 赛博与转基因生物 |
一 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
二 “黄金大米”事件概述 |
三 哈拉维赛博理论下的黄金大米 |
1 黄金大米被拒斥的根源 |
2 对哈拉维的转基因生物解读之思 |
小结 |
第六章 离身性与具身性后人类主义——海尔斯的具身性研究 |
第一节 后人类主义及其理论困境 |
一 何谓后人类主义? |
二 后人类主义的理论困境 |
第二节 身体发展脉络 |
一 传统哲学抛弃身体维度 |
二 身体缺失的困境和重回身体 |
三 梅洛-庞蒂的具身性研究 |
第三节 离身性后人类主义与具身性后人类主义 |
一 海尔斯的生平着作 |
二 从人类到后人类的主体转变 |
三 重回具身性——身体实践 |
1 身体维度的消失 |
2 身体和具身性 |
3 刻写实践与体化实践 |
第四节 赛博空间、离身性的与具身性的后人类主义 |
一 虚拟身体的离身性与具身性 |
二 离身性的赛博空间 |
三 具身性后人类主义 |
第五节 具身性后人类的哲学思考 |
小结 |
第七章 后人类主义视野下科学合理性问题的重审 |
第一节 科学哲学和科学合理性 |
第二节 后人类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反思 |
一 实在论 |
二 客观性 |
三 历史性 |
四 相对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Killer Space Rock Snuffed Out Ancient Life(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2]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5]“后理论”的缘起及其三大问题域[D]. 李俐兴. 浙江大学, 2018(01)
- [6]生态灾难电影审美研究 ——以《后天》、《狼图腾》为例[D]. 辛丹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7]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8]基于地图术(Mapping)的景观建筑学理论研究[D]. 李慧希. 东南大学, 2016(02)
- [9]理想城市的建构与解构 ——英美乌托邦小说研究的城市视角[D]. 张广勋.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10]赛博与后人类主义[D]. 冉聃. 南京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