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关于西递的徽派建筑的艺术赏析论文
- 答:西递是一个船形的村落,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村里保留了数百幢明清古民居,建筑和路滚粗面都用销备戚大理石铺砌,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走进西递,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处高大的牌坊,正面的醒目处刻着“胶州刺史”四个大字,这是明万历时胡文光所建的牌坊。胡文光是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胶州的州官和长沙王的内府长史,得到明廷的器重,所以牌坊的规格很高,远远望去巍峨耸立,气度不凡。
走在西递巷子里的青石板路上,亏陵手扶高高的墙壁,仰头观望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看到的不仅仅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更多的是西递本身的历史和对历史过程的思考,多回味一下这些建筑的历史,就会更深的了解徽商、徽州人和中国文化。
问:西递民居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 答:西递古村落位于黟县东南一峡谷地带,为胡姓聚族之地,四面环山,村前一湖一牌楼,不及,牌楼巍峨,美不胜收。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李晔(867~904)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因此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座古民居,从整体上保枣埋姿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液州宫。村头有座六年(1578年)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 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
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凳绝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