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论文文献综述)
王瑜[1](2020)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脑功能、行为神经发育、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脑功能、行为神经发育、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预后和缓解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出生胎龄31-33+6周,出生体重≥1500克的早产儿共76例,使用Excel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38)和干预组(n=38)。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日至少实施1小时袋鼠式护理,如遇可观察足跟采血疼痛反应,则在足跟采血前30分钟开始实施袋鼠式护理,直至操作结束总共至少完成1小时的袋鼠式护理为止。在入组第1天、第7天、第14天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和行为神经(NBNA)测定,比较两组早产儿aEEG评分,背景活动连续性及成熟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的百分比,窄带上、下边界振幅及带宽,NBNA评分的差异。同时,在入组14天内对两组4次常规足跟采血三个阶段(基线、采血期、恢复期)的疼痛得分(PIPP)、心率、血氧饱和度、脑组织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第一次足跟采血,两组早产儿均接受常规护理,接下来的三次足跟采血,则按照分配的组进行相应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被用于进行组间比较,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组第7天时,干预组的睡眠-觉醒周期评分、总aEE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4天时,干预组的睡眠-觉醒周期评分、带宽评分、总aEE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组第7天和第14天时,干预组背景活动连续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出现成熟睡眠-觉醒周期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组第7天时,干预组的带宽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4天时,干预组的下边界振幅高于对照组,带宽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入组第7天时,干预组的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张力评分、总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4天时,干预组的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张力评分、主动肌张力评分、总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第一次足跟采血,组间的PIPP得分、心率、血氧饱和度、脑组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复3次足跟采血过程中的采血期和恢复期,干预组的PIPP得分和心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脑组织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脑功能的发展。2、袋鼠式护理可加速早产儿aEEG背景活动的成熟。3、袋鼠式护理可改善早产儿的行为神经发育。4、袋鼠式护理可有效缓解早产儿反复操作性疼痛,且可能减弱疼痛刺激对脑功能发展的负面影响。
谢萌,施玲玲,周丽娜,周星华,钱琴丹[2](2017)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对新生儿抚触的舒适度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120例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将符合准入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各60例。传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标准体位抚触-先仰后俯位;改良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抚触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的舒适度和抚触效果。结果改良组抚触第1天的哭闹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1),两组抚触第2天、第3天、第4天的哭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改良组均早于传统组,抚触第4天改良组的经皮黄疸指数(TCB)平均高值与低值、高胆红素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P<0.01)。结论采用音乐配合先俯后仰位抚触,新生儿第1天抚触的哭闹率更低,舒适度更佳,新生儿更容易接受抚触,从而提高了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效果,本研究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阎杏杏[3](2017)在《母婴互动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母婴互动水平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陆军总医院儿童健康门诊建档,出生胎龄在28-37周以内的早产儿。按照以下排除标准:多胞胎;有先天畸形者;严重早产儿合并症等;新生儿Apgar评分≤7;听力筛查未通过;母亲为经产妇;产妇有不良嗜好(如吸毒);有精神病史等筛选出115例,知情同意配合调查且生长发育数据完整者70例。完整登记早产儿与母亲一般情况调查表,追踪观察70例早产儿出生后1年内的体重、身长等生长指标;在矫正月龄11个月时,由两名评估人员使用母婴哺喂量表(NCAFS),评估其母婴互动水平,得分越高评估越好。早产儿矫正月龄12个月时,由专职门诊医生使用Gesell发育量表(GDDS)进行发育评估,Gesell发育评估分为五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发育商以大于85分为发育正常组,低于85分为发育不正常组。体格发育评价的分类则采用Z评分法,Z=(个体实测值—参考值均数)/标准差,低于2个标准差则分为体格落后组。根据矫正月龄3个月的体重、身长分为体格正常与体格落后两组。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⑴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是否存在影响。⑵母婴互动水平对早产儿体格发育是否存在影响。⑶母婴互动水平对神经发育是否存在影响。采用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⑴分娩方式与早产儿体格发育水平存在相关性,其中自然分娩发生体格发育落后的比例(18.7%)要小于剖宫产(81.25%)(P<0.05)。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性别、母亲学历、喂养方式同早产儿体格发育无显着性(P>0.05)。⑵母亲对婴儿暗示的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母亲总分、婴儿对母亲的回应、母婴互动的总分在对体格发育在统计上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⑶母婴互动水平中母亲总分与总分同Gesell量表中的适应性、语言能力、个人-社交存在正相关(P<0.05),婴儿总分未见相关(P>0.05)。母婴互动水平同Gesell评估中的大运动、精细运动未见相关(P>0.05)。⑷适应性正常组的早产儿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的得分显着高于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⑸精细运动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着高于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⑹语言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着高于语言非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⑺个人—社交发育正常组在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母亲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婴儿总分、总分显着高于社交发育不正常组(P<0.05),其他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⑴分娩方式同早产儿体格发育存在相关性,其中自然分娩发生体格发育落后的比例低。⑵母婴互动水平同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存在正相关。⑶母婴互动水平同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存在正相关。
高小燕,吴小花[4](2016)在《抚触联合俯卧位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抚触联合俯卧位对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效果。方法将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抚触联合俯卧体位,对照组予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应用,连续57d。观察两组早产儿每天牛奶摄入量、胃潴留量、体质量增长情况、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每天摄入奶量、潴留量、每日体质量增长量、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静脉高营养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抚触联合俯卧位能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智瑞[5](2013)在《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而小于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新生儿。早产儿由于胎龄较小,适应环境能力差,死因常见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以上疾病用药物治疗已有明显疗效,本研究探讨护理人员给予合理的体位护理,对于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影响。目的本研究以仰卧位为对照组,研究不同体位干预对早产儿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黄疸持续天数及生长速率的影响,为临床早产儿护理合适体位的选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2012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的活产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4组,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观察1h、6h、12h、18h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记录24小时呼吸减慢、腹胀、光疗时间、经皮胆红素值,体重、身长、头围及上臂围,连续记录14天。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定量资料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定性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设a=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率: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之间相比,患儿心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之间相比,患儿呼吸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皮血氧饱和度: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相比,经皮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生长发育: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之间相比,患儿体重、身长、头围以及上臂围的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黄疸: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之间相比,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黄疸天数,光疗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左侧卧位、右侧卧位组分别与仰卧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并发症:俯卧位与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之间相比,患儿腹胀次数、呼吸减慢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与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俯卧位可改善患儿呼吸功能。2、俯卧位有助于患儿生长发育。3、俯卧位可缩短光疗时长,促进黄疸患儿的康复。
王成杰[6](2011)在《新生儿抚触的基本方法及意义》文中认为近年来,在产科和婴儿保健中,"抚触"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新生儿抚触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也逐渐被临床护理所重视。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官的温和刺激,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的一项医疗新技术。通过与新生儿的亲密接触,帮助父母与孩子发展温暖而又亲切的关系。
赵宝春,林静,高希花,张丽萍,孙蔚[7](2010)在《俯卧位加抚触对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俯卧位加抚触对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28例需行光疗新生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首次光疗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首次光疗时采用俯卧位加抚触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在光疗过程中依从情况。再将对照组中因不依从而终止光疗的新生儿再次分为两组,对照1组仍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2组采用俯卧位加抚触护理,观察新生儿光疗中依从情况。结果首次光疗时观察组患儿哭闹即光疗不依从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伴有拒乳的情况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再次光疗时对照2组患儿哭闹即光疗不依从的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光疗时采用俯卧位加抚触护理可提高光疗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
马晓芳[8](2010)在《新生儿沐浴体位的临床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沐浴的体位。方法:将我院2007年256例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3例)采用先仰后俯的沐浴体位,观察组(123例)采用先俯后仰的沐浴体位,观察新生儿在躯体沐浴时是否安静、哭闹不安,有无伴"拥抱反射"等现象。结果:在躯体沐浴时,观察组哭闹不安的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x2=16.11,P<0.05)。结论:采取先俯后仰的体位进行沐浴,会使新生儿感到安全舒适,利于抚触,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马增霞[9](2010)在《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观察和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剖宫产儿随机分为2组,抚触组8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抚触,对照组80例行常规护理,将两组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睡眠、哭闹、摄奶量、排便、体重增长和神经行为发育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抚触护理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黄丽霞[10](2010)在《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环境管理、舒适护理、袋鼠式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强调鸟巢式护理、体位护理、袋鼠式护理、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等对早产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二、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论文提纲范文)
(1)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脑功能、行为神经发育、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护理建议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神经发育干预(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抚触时间 |
1.2.2 抚触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新生儿抚触舒适度 |
1.3.2 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新生儿胎便转黄时间 |
1.3.3 新生儿经皮黄疸指数 |
1.3.4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新生儿第1~4天哭闹情况比较 |
2.2 胎便观察 |
2.3 两组新生儿第1~4天经皮黄疸指数 (TCB) 比较 |
2.4 高胆红素症发生率 |
3 讨论 |
(3)母婴互动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工具、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工具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步骤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抚触联合俯卧位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对象 |
1.2方法 |
1.2.1对照组 |
1.2.2观察组 |
1.3观察指标及评价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抚触联合俯卧位可促进早产儿胃肠蠕动 |
3.2注意事项 |
(5)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体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生儿抚触的基本方法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生儿抚触的定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新生儿抚触的基本方法 |
3.1 抚触对象 |
3.2 抚触前的准备和要求[3] |
3.2.1 环境要求 |
3.2.2 新生儿准备 |
3.2.3 对操作者的要求 |
3.2.4 对新生儿父母的要求 |
3.2.5 辅助要求 |
3.3 抚触方法[3] |
3.4 抚触体位 |
3.5 抚触的技巧[6] |
3.6 抚触的注意事项 |
3.7 抚触的顺序和基本手法 |
4 新生儿抚触的意义 |
4.1 密切亲子关系, 使之产生安全感 |
4.2 促进食欲, 改善消化系统 |
4.3 改善睡眠状况, 情绪稳定, 反应灵敏 |
4.4 减轻新生儿黄疸, 使之持续时间缩短 |
4.5 促进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发育, 促进智能发展 |
4.6 刺激新生儿淋巴系统, 增强免疫力 |
4.7 利于母亲产后恢复 |
(7)俯卧位加抚触对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光疗护理 |
1.2.2 观察指标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首次光疗时两组新生儿光疗过程中的不依从反应见表1 |
2.2 再次光疗时两组新生儿光疗过程中不依从反应见表2 |
3 讨论 |
3.1 新生儿光疗依从性差原因分析 |
3.2 俯卧位增进新生儿光疗时的舒适感 |
3.3 光疗前抚触能稳定新生儿情绪,有助其进入睡眠状态 |
3.4 光疗时俯卧位加抚触护理的注意事项 |
(9)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观察和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2.1 抚触时间 |
1.2.2 抚触方法 |
1.3 观察方法 |
1.3.1 观察项目 |
1.3.2 经皮黄疸指数测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睡眠时间的比较 |
2.2 两组哭闹情形比较 |
2.3 第一次胎粪转黄时间及生后经皮黄疸指数比较 |
2.4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周摄奶量及体重比较 |
3 讨论 |
3.1 新生儿抚触护理的作用 |
3.2 新生儿抚触的注意事项 |
3.2.1 抚触时间 |
3.2.2 抚触前准备 |
3.2.3 抚触手法 |
3.2.4 卫生宣教 |
四、新生儿俯卧位抚触的益处(论文参考文献)
- [1]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脑功能、行为神经发育、反复操作性疼痛的影响[D]. 王瑜.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
- [2]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位抚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谢萌,施玲玲,周丽娜,周星华,钱琴丹. 护士进修杂志, 2017(11)
- [3]母婴互动与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D]. 阎杏杏.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4]抚触联合俯卧位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的研究[J]. 高小燕,吴小花. 护理与康复, 2016(03)
- [5]不同体位对早产儿呼吸功能、生长发育及黄疸的影响[D]. 李智瑞. 郑州大学, 2013(S2)
- [6]新生儿抚触的基本方法及意义[J]. 王成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7)
- [7]俯卧位加抚触对新生儿光疗依从性的影响[J]. 赵宝春,林静,高希花,张丽萍,孙蔚. 护理学报, 2010(21)
- [8]新生儿沐浴体位的临床探讨[J]. 马晓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0(20)
- [9]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效果观察和体会[J]. 马增霞.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7)
- [10]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进展[J]. 黄丽霞. 中国临床护理,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