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兰察布盟公路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1](2021)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来源于生活,地理教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是注重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教学满足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的实践需求,且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要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不断创新,并在实施建议中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首要教学原理就是以聚焦问题为中心,面向实际生活中的完整任务开展教学,从而进行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四个阶段,形成完整的教学循环。首要教学原理中“聚焦问题”,指当学习者参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才能促进学习。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教学这一条道路。因此,有必要探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问题。本文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运用文献分析法,从首要教学原理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研究内容三个方面梳理了近几年首要教学原理及乡土地理教学的研究现状;对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20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7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将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乡土地理、首要教学原理选择了两大类14个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资源。第二,设计了七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别为以乌兰察布市霸王河水循环为主题的“三山两河——以霸王河水循环为例”;以察哈尔火山群地貌为主题的“草原火山——以乌兰哈达国家地质公园为例”;以集宁区关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为主题的“海绵城市——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为例”;以乌兰察布独特的察哈尔文化为主题的“文承千载——以察哈尔文化为例”;以乌兰察布的优势农业资源马铃薯为主题的“薯都蝶变——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乌兰察布的皮革产业的优势区位服务条件为主题的“草原皮都——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乌兰察布的着名湿地资源岱海保护区为主题的“塞外仙湖——以岱海保护区为例”。第三,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设计自己的案例和实施自己的案例,总结提炼出了四条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高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以首要教学原理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引导,设计逻辑主线。
段晓莹[2](2020)在《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西部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由于戈壁沙漠众多,气候多干旱,使得驼运成为近代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由“领房人”、“骑马先生”和“驼夫”组成的驼运在长期的运营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运输网络,这一运输网络几乎涵盖了全内蒙古以及与内蒙古有经济往来的新疆省份和周边的国家,形成了特定的组织形式、不成文的行规和驼运文化等。以长城为界限,内蒙古西部地区作为一个迥异于内地的北方边疆地区,有着与内地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生态地理环境中,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骆驼自草原民族驯化以来,就被用作转场运输、骑乘。明末清初,以晋商为代表的汉族旅蒙商,借助明末“茶马互市”和清初统一新疆的机会,逐渐开始从事西路和北路的茶叶丝绸等货物的运输,形成集商业和运输为一体的驼运业。清朝一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发展起起落落,但在同治光绪时达到高峰期。到民国后,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笨重的骆驼运输逐渐走向终结。文章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驼运行业兴起的主要原因,它主要受清政府的支持,商业城镇的形成、旅蒙商经商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晚清以前驼运业的发展做简要概述。第二章主要研究从事驼运行业的驼商与驼夫的日常生活以及驼队的组织行规,并重点讲述驼队运行货物的商业路线以及驼队的军事运输。第三章主要研究随着近代新式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火车、公路逐渐取代笨重的骆驼运输。第四章主要研究驼运行业的特殊贡献,一个行业的发展必定会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驼运行业带动牙纪行、通司行等行业的兴盛。旅蒙商的进入也将商品交换观念传入蒙古地区,以驼运为主的商业贸易,不仅满足了蒙民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另一方面,蒙地贸易逐渐形成的丝茶驼路也是沟通内地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商道,对于加强内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乌云[3](2019)在《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化过程改变了中国内陆边疆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每个时期发挥了不同的历史作用。从北部屏藩到抗战边疆,再成为现代国家的边境,如今又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桥梁的使命,互通世界。本文以民族学为视角、历史学为基础,结合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选择乌拉特地区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全面梳理了内蒙古边境地区从边缘到中心、从边疆到边境、再从无国界线到最终确定边界的历史,探究了新的国际格局下中蒙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以期还原真实的边境历史。而这一历史并不仅限于“政治型”的大历史,也关乎不同边境群体的小历史,为人们展现更全面的边疆画卷,是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意义所在。乌拉特地区历史变迁是近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国家边界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条约下与各国之间一种新的合作共赢。也是中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为止的百年文明复兴历程,由弱变强,为打造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最现实写照。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基本史料以及研究方法等。正文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面对外蒙古宣布独立、中苏交往以及日本侵略战争等不同历史危机与挑战,采取的立场和发挥的历史作用。二,建国初在同盟阵营下的中蒙“蜜月”期,内蒙古边境地区从传统边疆转变为现代边境地区,经历了看似和睦、并伴随了人畜越境、移民涌向边疆等不同的过渡状态。三,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下,随着中蒙两国边境矛盾的加深,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成为主要战备区之一,促进了边界的确定,进一步推动了现代边境制度的形成。四,随着国际格局变化,中蒙开启全面开放时代,双方互设口岸进行对外贸易,内蒙古边境地区又变成全球化视野下的经济合作区域,也成为了不同政治实体和社会文化接触的主要场域。五,进入21世纪,中蒙开启战略伙伴关系,内蒙古边境地区又有了新局面,口岸经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边境地区的城镇化,成为了跨界民族的聚居地。结论部分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巩固和扩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它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开世界范围内区域合作的新局面。而内蒙古边境地区作为互联互通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和窗口,发挥了桥头堡作用,带来了中蒙两国发展的新机遇。
纪越宁[4](2020)在《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更新的不断扩大使得大量的老旧工业厂区、建筑等遭到废弃和闲置,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的认识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如何“活态”的保护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城市文化特色,已经成为城市更新中所必须要面对的挑战。本次研究是针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对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研究进行综述,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论切入,通过对成功实践案例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的优势及弊端。在具体研究对象方面,以乌兰察布市为例,对乌兰察布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意义进行阐述,通过分析乌兰察布市集宁肉联厂和八大仓库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保护现状和现有保护规划,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基于此,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政府需要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化运营”为调控模式,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认同感,完善参与及监督机制,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生态环境品质,实现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城市生命力。
孙静[5](2018)在《中国当代首批蒙古族作家生成考察》文中指出
刘哲荣[6](2017)在《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不断加剧的人为活动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内蒙古位于亚洲中部干旱区,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类别丰富而古老,地带性分异复杂,使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尤为重要。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关研究为野生生态资源的优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国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受威胁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受威胁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图谱》中的内蒙古部分为初始数据,并对其名称、拉丁学名、科属的归属问题等做了一系列的修定和完善,最终确定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整理不同学者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及数据的同时,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采用植物区系分析、植物资源调查、植物优先保护、热点地区和GAP分析,对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植物资源的基本组成和类型,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级别,保护现状及生境保护红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共53科、103属、127种。其中蕨类植物1种;裸子植物3科5属9种;被子植物49科97属117种;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在全区东、西阿拉善州、贺兰山州以及兴安北部州分布较多,仅分布于一个州的物种有59种,占总种数的46.46%;垂直分布格局呈单峰形态,在海拔10001600m之间的植物种数最多;豆科、菊科和毛茛科植物最多,单种属有35属;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型比例最高,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特征相似。(2)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可分为5大类,18小类。食用植物资源中,野菜植物16种,野果植物8种,油脂植物20种,饲用植物65种,蜜源植物16种,淀粉植物12种,色素植物5种,甜味剂植物3种,芳香植物22种。药用植物有63种。工业用植物资源中,木材植物18种,纤维植物16种,树脂植物5种,鞣质植物11种,树胶植物5种。农业用植物资源中,农药植物13种;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中,绿化观赏植物59种,环境改良植物35种。18类资源植物中,所含种类最多的是饲用植物,有6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1.90%,其次是药用植物,有63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60%;具有5类及以上用途的植物共有32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30.48%;采用综合评价法,将内蒙古珍稀濒危饲用植物划分为优等、良等、中等、低等、劣等、可做牧草6个等级。其中,优等6种,良等4种,中等15种,中等及以上植物共有25种,占资源植物总数的23.81%;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内蒙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评价,可分为三级,其中,Ⅰ级药用植物有36种,Ⅱ级药用植物有20种,Ⅲ级药用植物有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资源总数的57.14%,31.75,%和11.11%。(3)以内蒙古127种珍稀濒危植物为评估对象,建立了该地区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在充分利用野外考察数据的同时中加入了IUCN评估体系在全国尺度下对植物的评估结果,也考虑到了该区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加入了植物种抵抗灾害能力的指标,以及海拔高度等在该区可能发生重要影响的指标;评估结果为,极危(CR)种2种、濒危(EN)种13种、易危(VU)种37种、近危(NT)种44种,无危种(LC)31种,分别占总数的1.57%、10.24%、29.13%、34.65%、24.41%,其中受威胁种即极危(CR)、濒危(EN)和易危(VU)种共52种,占总种数的40.94%;优先保护级别的评估结果为,一级保护植物有28种、二级保护有71种、三级保护有28种,分别占评估总数的22.05%、55.91%、22.05%;由于评估方法不同,有些种的评估结果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1989)》中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存在一定差异。一些植物种类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在之前发布的保护名单中尚未体现的,在本次评估中获得了较高的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4)以热点地区与GAP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通过计算累计保护效率和累计保护面积来评价和筛选重要物种分布县,从而鉴别出优先、次要和一般保护县。根据保护生物学原理,对重要物种的具体分布位置,考虑不同属性的植物物种所需的最小生存面积不同,依据生活型、分布范围和受威胁程度对关键植物的重点保护区域划定不同等级的缓冲区。将两者叠加后,最后得到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127种红线保护植物中,有81种已得到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占红线保护植物总数的63.78%;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整体保护红线面积为50.68万km2,占内蒙古总面积的42.84%;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的探讨,对划定生态安全预警红线具有参考意义。建议对未受到内蒙古各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的红线保护植物进行保护,进一步加强自治区至全国范围内的红线保护植物调查工作,以便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在完善本底数据的基础上,对红线关键植物就地保护的有效性进一步评估,量化就地保护有效性指标,对未受到有效保护的植物进行研究,提高保护红线植物的效率。
朝鲁孟[7](2017)在《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围绕蒙古盟旗传统权利、近代民族自决自治理论以及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思想主张与政治军事活动,对成立于1925年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1945年宣布恢复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两段历史进行融会贯通,开展综合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放宽视野,将宏观角度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把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所发起的内蒙古自治运动置于20世纪上半期的国内外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分析,探讨该党在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引言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与研究目标、创新点、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名词术语说明。正文共有五章。第一章论述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基础与背景,内容包含清代蒙古传统权利及其丧失、民国初期的内蒙古处境、近代民族自决自治理论的产生及其对内蒙古的早期影响。第二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创立时期的国内外政治大环境、内蒙古各有关政治力量的早期活动与他们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旗帜下的首次联合、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成立与活动等。第三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召开过程,该党于1925-1927年的军队建设、地方组织与宣传工作、干部储备以及相关政治军事活动,该党政治宗旨及其对内蒙古自治运动产生的影响。第四章论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内部分裂、新中央委员会的产生及其与内蒙古政治的关系、于1928年在内蒙古发生的一系列武装运动等。第五章主要探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日本占领期间的自行解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内外大环境、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恢复事件及该党东蒙古本部的成立与初期活动、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国内外各方的联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撤销并归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过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等。结论对本文内容进行归纳,阐述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的思考,对该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进行分析、总结。
包贺喜格图[8](2016)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陆地区(其中包括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自清末以来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清末至1945年日本大陆政策下以侵略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日友好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本文所要考察的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即属于前者—侵略性教育阶段的内容。本文将此侵略性教育阶段日本对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分为清末“贡王三学”时期、伪满洲国时期、伪蒙疆政权时期三部分。由于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进程与其针对中国大陆整体的推进过程基本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有关内蒙古地区以上三个时期的考察又可以分别反映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三个阶段——策略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全面实施阶段的特征和本质。从这个意义来说,对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的考察也兼有探究同时期中国大陆日语教育史相关核心问题的功能。本研究中,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日本近代“国语思想”和日语教育扩张政策各自的发展演变、大陆政策各个实施阶段日本的对内蒙古政策、以及前述三个时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以各时期日语教育政策为中心,兼论教育主体和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内容是考察分析的重点。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内蒙古地区“侵略性”日语教育史的全面考察,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的语言文化侵略的内容和实质。本文除了序章和终章部分之外,主体论述部分由三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主体部分内容概括介绍如下。第一部分:明治中后期日俄对抗背景下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这一部分第一章从日本近代大陆政策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来看明治中后期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并且对当时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主体——东亚同文会产生的背景和它所提出的对中国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内容做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介绍了以东亚同文会为主体的日本势力如何影响和推动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日语教育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中关键人物的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第三章对“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特别是日本教师河原操子的日语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大陆政策侵略性特征。其次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的演变和“民族协和”口号下伪满洲国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做了说明。强调伪满洲国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为大陆政策和伪满洲国统治秩序服务的本质特性。第二章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以保科孝一为代表的日本“国语”思想,以及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具体状况做了概括说明。并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和“新学制”制定后的“国语”思想的特征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日语教育思想方针的具体内容。最后第三章在对“新学制”制定前后的伪满洲国日语教育政策,特别是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说明后,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日语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三部分: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阶段——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在对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分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做了分析介绍之后,进一步就这一“对华文化工作”政策下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政策和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日语教育在日本国家政府的推动下走向全面实施并全力为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服务的真实特性。第二章则是围绕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内蒙工作”和善邻协会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善邻协会开展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是伪蒙疆政权成立后日本对内蒙古实行日语教育扩张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第三章在分析考察了伪蒙疆政权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日语教育政策之后,对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荣丽华[9](2015)在《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桥头堡”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正在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延伸。内蒙古因借区位和资源优势,在国家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备受关注。内蒙古空间广阔,地域狭长,城镇规模小,布局松散,一体化网络较难形成,均衡发展投入大见效慢。针对这一独特的地域特征,为了在区域竞争和协作中取得优势地位,论文研究认为,内蒙古应打破行政界域,以跨区域的视角,重新审视区域空间发展条件,选择具有优势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空间上培育战略门户节点和区域联动轴线,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发展轴线的扩散效应,融入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发展网络。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资源富集,锡盟南部地区近邻“京津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同时也是我国打通中蒙国际通道、内蒙古连接东西的战略节点。论文研究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锡盟自身发展诉求三个层面,以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这一论题,并围绕这一论题对该区域中心城市的必要性、适宜性选址、途径与策略展开论述。首先,论文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生长环境、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和县级以上城市综合规模的量化测度,认为亟需在锡盟南部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其次,论文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域特征,提出符合内蒙古区情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条件,对比分析锡盟南部空间发展条件,初判选址可能,选取适宜性评价因子量化校核,遴选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合宜选址。再次,论文研究认为这个“将有的”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生长型”特征,并以“生长型”规划理念和方法,从产业发展、人口与城镇化、区域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等角度,探讨传统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论文研究认为,培育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锡盟南部可以以这个“将有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门户和节点,打通区际联系通道,融入“京津冀”乃至更大区域的发展网络,实现“洼地崛起”。论文研究有助于内蒙古优化区域中心城市体系,完善城镇规模结构;利于内蒙古打通国际性通道和区域联系走廊,构筑外向型空间格局;通过探讨典型草原城镇“生长”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途径与策略,拓展了区域中心城市和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的层次性和地域性。
乌敦[10](2014)在《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历史地理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本论文选择绥远地区作为研究区,在借鉴、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在学科整合、方法整合和对“海量”历史文献资料挖掘与利用的基础上,以系统观和区域观,采用历史文献方法、GIS与地图学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ArcGIS、SPSS、Excel等技术手段,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兴起与发展、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职能组合结构、等级规模结构以及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说明选题依据、相关研究概况、基本史料、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基本概念及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基础和背景,并梳理了主要城镇的兴起、发展过程。纵观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它们是在环境因素、地理基础以及人文社会背景等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兴起和发展的。政治环境之变迁、清朝对蒙政策的变化是近代绥远地区出现大量城镇的主要社会背景。而内地移民与农耕村落化、地方设治、交通地理优势的突显、宗教商贸活动的频繁以及近代工矿业的开发等,成为城镇兴起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而在近代绥远地区出现众多厅(县)城、交通要冲城镇或宗教商贸活动中心。第二章分析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的地域空间结构。从空间分布看,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分布极不平衡,东多西少、偏中南集中,且具有平原盆地指向、交通指向突出和“临水”分布的地理分布特征。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地区城镇分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推移,这在城镇经纬向分布及城镇密度、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上均有所体现。另外,分形研究表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具有分形几何特征,以归绥市(归化、绥远二城)和包头市为测算中心计算得出的分维数均满足D<2,这意味着该地区城镇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以归绥市和包头市为中心进行自组织演化的,并且城镇体系的各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从中心向四周密度衰减的特征,说明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属于以“双核”城市为中心发展的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第三章论述近代绥远地区城镇职能组合结构。该地区城镇职能大体包括综合性城镇、蒙旗政治中心、商品集散中心、交通渡口城镇、商旅食宿地、工矿型城镇、宗教中心城镇等7种基本类型。城镇职能组合有3种基本类型,即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城镇、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其中以行政职能为主和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镇数量较多,而行政—经济职能结合的综合性城镇较少。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该地区城镇体系中还存在着由距离相近城镇组成的行政—商业型城镇组合,其中一个城镇对另一个城镇起着“门户”、“开口”作用。第四章以人口和占地规模为指标,对近代绥远地区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据研究,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均不大,虽然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与内地相比远远不及,清末相对人口数量多的归化城、包头、丰镇等城镇,人口也仅有3、4万人,民国时期人数最多的城镇也不过10万人;城池规模也均在22里以下,可见本域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边区特点。但是,区域内部因非均衡发展而己形成了等级规模体系。运用城市金字塔、城市首位度、捷夫(G.K.Zipf)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模型,对人口规模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近代绥远地区的城镇体系规模分布呈金字塔状分布,城镇规模与城镇数量基本上呈反比,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呈现出以首位城市为主体的下凹式的首位型分布。另外,各城镇的城池规模、街道数量、等级、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镇等级和繁庶程度。近代绥远地区虽未出现全国性高等级中心城镇,但是区域内部己出现归绥、包头等较大的城市,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第五章论述区域交通网络的变化及其对城镇体系的影响。交通网络作为城镇空间联结的动脉和近代绥远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其变化深刻影响了城镇空间组织、地域结构及其体系。在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之前,绥远地区的各大小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通过驿路、民间商路、车驼路以及黄河水路等传统交通道路而实现的。民国年间,近代新式交通、通讯网络的出现,使城镇体系发生变化,尤其是铁路的修通深刻地影响到绥远地区原有城镇区位条件、功能、地位、交通道路格局以及商业网络,使整个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形,随之以铁路为中轴线的城镇体系初见端倪,近代绥远社会经济轴雏形形成,绥远在西北的经济地位显着提高。结语总结全文,并申明作者的观点、启示、建议以及今后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乌兰察布盟公路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兰察布盟公路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首要教学原理 |
2.乡土地理 |
3.教学案例设计 |
一、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分析 |
(一)首要教学原理的基本组成 |
(二)首要教学原理的适用性分析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乡土地理教学过程设计和要求 |
二、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一)高中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分析 |
(二)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特征 |
1.气候冷凉,塞上薯都 |
2.地形多样,资源丰富 |
3.历史悠久,草原皮都 |
4.风能富集,风电之都 |
5.区位优越,三北枢纽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 |
1.选择依据 |
2.选择视角 |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三、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现 |
1.案例名称 |
2.案例作者、单位 |
3.案例来源 |
4.案例组成 |
5.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的设计 |
2.教学内容的选择 |
3.教学过程的安排 |
4.教学评价的方式 |
5.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
四、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设计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
2.依据首要教学原理 |
3.依据乡土地理 |
(二)案例设计 |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主题选择分析 |
2.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设计案例呈现 |
(三)设计策略 |
1.立足高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 |
3.以首要教学原理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 |
4.以问题为引导,设计逻辑主线 |
五、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3.总结过程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出适合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设计了七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 |
3.提出了四个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
附录2 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目录 |
附录3 首要教学原理类文献分析汇总表 |
附录4 乡土地理类文献分析汇总表 |
附录5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案例分析表 |
附录6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2)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驼运与旅蒙商的研究 |
(二)关于驼运与军事的研究 |
(三)关于西北地区驼运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清以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兴起的条件 |
(一)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地理 |
(二)清初北疆的官牧政策 |
(三)旅蒙商的出现和商业城镇的形成 |
二、晚清以前内蒙古西部驼运业的概况 |
(一)明中叶至清初驼运业兴起 |
(二)康雍乾时期驼运业发展壮大 |
第二章 晚清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驼商与驼户 |
(一)驼商的发展 |
(二)驼户的生活 |
二、驼运的组织结构 |
三、驼运业的主要业务 |
(一)军事运输 |
(二)商业贸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驼运业 |
一、民国时期驼运业发展演变 |
(一)民初驼运业短暂的复苏 |
(二)民国中期驼运业走向衰落 |
二、民国时期驼运业走向衰落的原因 |
(一)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 |
(二)战乱的影响 |
(三)土匪抢劫 |
第四章 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的历史评价 |
一、促进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
(一)归化城相关行业的发展 |
(二)包头镇相关行业的发展 |
二、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的输入 |
三、丝茶驼路和西北间的经济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边疆、边境与边界的概念界定 |
(二)边疆与边境的地理范围 |
(三)国际关系与边界意识 |
(四)时间范围的确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北部边疆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边疆、边界、边境的研究 |
(三)国际关系研究 |
(四)乌拉特相关研究 |
四、基本史料 |
(一)民国时期史料 |
(二)建国以后的史料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内蒙古地区(1911—1949) |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清朝的覆亡与“外蒙古独立” |
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三、民国前期的乌拉特草原与中苏交通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内蒙古地区 |
一、南京政府的边疆政策 |
二、成为抗战前线的内蒙古地区 |
第二章 同盟阵营下的和睦边境(1949—1962) |
第一节 同志加兄弟般的和睦边境 |
一、友谊边境 |
二、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边境轶事 |
一、借境放牧 |
二、越境事件 |
第三节 建国初的边疆移民 |
一、边疆移民 |
二、知识青年支援边境地区 |
第三章 对立时期的中蒙边境(1963—1989) |
第一节 中苏关系与中蒙边境 |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 |
二、中蒙边界的最终确定 |
第二节 中蒙边境线上的乌拉特中旗 |
一、中蒙冷淡时期的边境 |
二、乌拉特中旗境内的边界线 |
第三节 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一、巴彦淖尔盟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 |
二、生产建设兵团与边防 |
第四节 边境检查制度的雏形 |
一、民兵组织 |
二、武装放牧点和堵卡站 |
三、“净化边境” |
四、会晤站 |
第四章 全面开放的中蒙边境(1990—2004) |
第一节 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 |
一、内蒙古边境口岸发展概况 |
二、甘其毛都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与园区一体化模式 |
第二节 口岸与边境社区的联系——以图古日格嘎查为例 |
一、边境社区——图古日格嘎查 |
二、口岸建设中当地牧民的生活变迁 |
第五章 战略伙伴时期的中蒙边境(2005—2014) |
第一节 中蒙关系演变与对外贸易发展 |
一、中蒙关系及其演变 |
二、中蒙对外贸易 |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边境地区的新格局 |
一、口岸贸易发展对乌拉特中旗经济的影响 |
二、边境城镇化的驱动因素 |
三、新兴口岸城市——甘其毛都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理论及保护模式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历史文化街区 |
2.工业遗产 |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相关理论 |
1.有机更新理论 |
2.城市复兴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现行保护模式 |
1.“博物馆”模式 |
2.“特色街区”模式 |
3.“区域重塑”模式 |
二、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实证分析 |
(一)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意义 |
1.传承历史情感 |
2.发掘人文内涵 |
3.重现工业建筑 |
(二)集宁肉联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
1.历史沿革 |
2.街区现状 |
3.现有保护规划 |
(三)八大仓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现状 |
1.历史沿革 |
2.街区现状 |
3.现有保护规划 |
(四)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1.工业遗产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意识淡薄 |
2.历史文化街区生态环境质量低下 |
3.保护与发展工作进展缓慢 |
4.缺乏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路径 |
(五)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地方性保护法规相对滞后 |
2.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 |
3.资金保障不到位 |
4.缺乏广泛的宣传教育 |
5.参与及监督机制不健全 |
三、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对策建议 |
(一)保护与发展原则 |
1.保护为纲、适度发展 |
2.整体保护、分类控制 |
3.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
4.以历史文化街区为着力点推动城市更新 |
(二)保护与发展调控模式 |
1.政府主导 |
2.公众参与 |
3.市场化运营 |
(三)保护与发展对策建议 |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2.加强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设 |
3.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4.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认同感 |
5.完善参与及监督机制 |
6.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生态环境品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6)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与研究进展 |
1.2.1 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与等级 |
1.2.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
1.2.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 |
1.3 植物优先保护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内蒙古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物资源概况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主要研究内容 |
3.1.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3.1.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分析 |
3.1.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分析 |
3.1.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其保护红线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确定 |
3.2.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
3.2.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 |
3.2.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等级与优先保护序研究 |
3.2.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及其就地保护现状 |
3.3 技术路线图 |
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及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4.2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及其垂直分布 |
4.2.1 植物水平地理分布区域 |
4.2.2 垂直分布 |
4.3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
4.3.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科、属多样性分析 |
4.3.2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多样性分析 |
4.3.3 内蒙古珍稀濒危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
4.4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 |
4.4.1 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 |
4.4.2 单种属多,特有现象不明显 |
4.4.3 区系起源古老、孑遗植物较多 |
4.4.4 草本和中生植物比例最大 |
4.4.5 与内蒙古植物区系的特征相似 |
4.5 小结 |
5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
5.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组成 |
5.1.1 野生资源植物的组成 |
5.1.2 野生资源植物大科、大属统计 |
5.2 野生植物资源的分类 |
5.2.1 食用植物资源 |
5.2.2 药用植物资源 |
5.2.3 工业用植物资源 |
5.2.4 农业用植物资源 |
5.2.5 观赏与环境改良植物资源 |
5.2.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多样性分析 |
5.3 内蒙古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综合评价 |
5.3.1 饲用植物资源评价 |
5.3.2 药用植物资源评价 |
5.4 内蒙古珍稀濒危野生资源植物重点种类 |
5.4.1 油松Pinustabuliformis |
5.4.2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 |
5.4.3 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 |
5.4.4 胡桃楸Juglansmandshurica |
5.4.5 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 |
5.4.6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
5.4.7 库页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 |
5.4.8 绵刺Potaniniamongolica |
5.4.9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 |
5.4.10 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 |
5.4.11 四合木Tetraenamongolica |
5.4.12 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 |
5.4.13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 |
5.4.14 紫椴Tiliaamurensis |
5.4.15 半日花Helianthemumsongaricum |
5.4.16 水曲柳Fraxinusmandschurica |
5.4.17 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
5.4.18 内蒙野丁香Leptodermisordosica |
5.5 小结 |
6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评价 |
6.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6.3 指标赋值法 |
6.3.1 濒危系数 |
6.3.2 遗传系数 |
6.3.3 利用价值系数 |
6.3.4 生境系数 |
6.3.5 繁殖系数 |
6.4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模型及其与濒危等级评价标准 |
6.5 评估结果分析 |
6.5.1 濒危等级评估 |
6.5.2 优先保护级别评估 |
6.5.3 指标定量研究分析 |
6.6 小结 |
7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就地保护现状及保护红线研究 |
7.1 内蒙古珍稀濒危(红线保护)植物县级水平的分布格局 |
7.2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评价 |
7.3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生境保护红线 |
7.3.1 重点县 |
7.3.2 重点区域 |
7.3.3 珍稀植物生境整体保护红线 |
7.4 保护建议 |
7.5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修订名录 |
附录二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用途一览表 |
附录三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县级分布 |
附录四 内蒙古红线关键保护植物小地名经纬度 |
附录五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标本采集及其地点分布 |
作者简介 |
(7)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价值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五、遇到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
六、说明 |
第一章 近代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基础与背景 |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传统权利及其丧失 |
一、清代蒙古藩部地位及传统权利 |
(一) 外藩蒙古的传统权利 |
(二) 内属蒙古的"特殊"权利 |
二、内蒙古传统权利的丧失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内蒙古与民族自决自治理论的输入 |
一、清末民初的内蒙古处境 |
(一) 清末内蒙古保护传统权利的斗争 |
(二) "蒙古特别待遇"与《蒙古待遇条例》 |
(三) 民国初期的内蒙古处境 |
二、民族自决自治理论向内蒙古的输入 |
(一) 呼伦贝尔学生会的成立 |
(二) 列宁与威尔逊的民族自决自治理论 |
(三) 墨尔色与蒙古民族自决自治问题 |
第二章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筹建 |
第一节 苏联、共产国际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成立背景 |
一、苏联远东政策与共产国际世界革命理论、实践的结合 |
二、苏联、共产国际与张作霖的"恩怨" |
三、反帝革命统一战线 |
(一) 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党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代表巴·丹赞的中国之行 |
第二节 内蒙古民族民主运动各派的聚合 |
一、"内蒙古人民党"计划的产生 |
(一) 东蒙古知识分子与广州非常国会 |
(二) 白云梯在中国国民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之间 |
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大会与"新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 |
2. 白云梯的蒙古国之行 |
3. 白云梯与"七项协议" |
二、呼伦贝尔青年党的成立 |
(一) 呼伦贝尔青年党的成立 |
1. 墨尔色与布里亚特民族革命家 |
2. 墨尔色对内蒙古问题的见解 |
3. 呼伦贝尔青年党——蒙古人民革命党东疆支部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民族纲领 |
(三) 共产国际对内蒙古问题的态度 |
三、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 |
(一) 鄂尔多斯独贵龙与"新喇嘛" |
(二)鄂尔多斯独贵龙代表向蒙古国求援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活动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与冯玉祥国民军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的成立 |
(二) 蒙古国与冯玉祥谈判中的内蒙古问题 |
1. 苏联对冯玉祥的援助 |
2. 蒙古国代表团与冯玉祥的谈判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与冯玉祥的合作 |
1.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联冯反张决定 |
2. 冯玉祥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内蒙古问题的态度 |
二、苏联与蒙古国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援助 |
(一) 苏联大使加拉罕的承诺 |
(二)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援助 |
1.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向蒙古人民革命党求援 |
2. 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态度与共产国际的干预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筹备 |
(一) 从临时会议到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 |
(二) 内蒙古青年团加入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
1.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2. 内蒙古青年团的成立及其对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态度 |
第三章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正式成立与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与军队建设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一次大会的召开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军——蒙古骑兵队的成立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组织、宣传工作与干部储备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地方组织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宣传工作与干部储备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统一内蒙古计划" |
一、蒙古骑兵队参加反奉战争 |
二、内蒙古国民代表大会预备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根据地计划"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在鄂尔多斯、乌拉特地区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进入鄂尔多斯 |
(二)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三方协议"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乌拉特根据地计划" |
1. "乌拉特根据地计划"的制定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军——内蒙古人民革命军的成立 |
2.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向中国国民党求援 |
3. "乌拉特根据地计划"的落空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阿拉善根据地计划" |
(一) 阿拉善旗的"旗域独立意识" |
(二) 墨尔色与阿拉善旗衙门的较量 |
第四章 中央委员会分裂后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与内蒙古政治 |
第一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部矛盾及其分裂 |
一、乌兰巴托特别大会的背景 |
二、乌兰巴托特别大会的召开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宁夏中央委员会的结局 |
(一) 宁夏中央委员会与中国国民党 |
(二) 宁夏中央委员会在鄂尔多斯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与内蒙古政治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的活动 |
二、1928年内蒙古各地武装事件 |
(一) "蒙古红党运动":呼伦贝尔暴动 |
1. 呼伦贝尔暴动的开始 |
2. 呼伦贝尔暴动的经过 |
3. 呼伦贝尔暴动的结局 |
(二) "越境撤退":乌拉特前旗暴动 |
(三) "革命约孙"与"蒙古约孙":阿拉善旗"小三爷"事件 |
三、内蒙古革命青年团的成立 |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内部矛盾的加剧 |
一、呼伦贝尔暴动的余波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一轮宣传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与乌审旗党部 |
四、内蒙古人民革命党新中央委员会反福明泰事件 |
五、福明泰的反击及其"内蒙古工作计划" |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胜利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归宿 |
第一节 日本占领时期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去向 |
一、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自行解散 |
(一) 在东蒙古的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员与共产国际"指示" |
(二) 潜入伪满政府的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员 |
二、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重要人物活动 |
(一) 墨尔色的结局 |
1. 1928-1931年墨尔色的思想主张与社会活动 |
2. 墨尔色的"呼伦贝尔自治计划"与苏联的"惩罚" |
(二) 白云梯与中国国民党 |
(三) 原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其他重要人物活动 |
第二节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宣布恢复 |
一、国际政治环境与内蒙古问题 |
(一) 《雅尔塔协定》的签订 |
(二)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
二、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成立 |
三、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初期活动 |
(一)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的组织、宣传与联络工作 |
(二) 内蒙古人民革命青年团的成立 |
(三)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东蒙古本部向蒙古国请愿 |
1. 东蒙古人民代表团的乌兰巴托之行 |
2. 蒙古国的立场 |
四、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的成立 |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归宿 |
一、东蒙古与中国国民党 |
(一) 中国国民党战后对内蒙古政策 |
(二) 东蒙古代表团与中国国民党 |
二、东蒙古与中国共产党 |
(一) 美苏国共在东北的角逐 |
(二) 中国共产党战后对内蒙古政策 |
三、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 |
(一) "四三"会议与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成立 |
(二)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的活动 |
(三)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
三、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区域和课题概念 第一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形成 |
第一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的基础条件 |
一、日俄战争前的日本大陆政策 |
二、日本大陆政策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
三、东亚同文会成立前日本的日语教育扩张经验 |
第二节 甲午战争在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上的推动作用 |
一、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 |
二、东亚同文会的成立及其“对清教育策” |
第三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内容 |
一、伊泽修二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
二、《东亚时论》《教育时论》《外交时报》中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
第二章 日本势力影响下的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 |
第一节 日本与“贡王三学”的关系 |
一、日本的“中国保全论”下的中日政治、教育关系 |
二、清末内蒙古地区面临的困局和贡王的应对 |
三、东亚同文会在贡王教育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
第二节 下田歌子粤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一、下田歌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二、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第三章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第一节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总体状况 |
第二节 河原操子在毓正女学堂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的开始--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第一节 大陆政策下的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 |
一、伪满洲国统治理念的演变及其“侵略性”核心特征 |
二、伪满洲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侵略性”特征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一、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中的对内蒙古政策 |
二、伪满洲国“民族协和”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第二章 日本主导下的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国语”思想及日语教育扩张状况 |
一、保科孝一的“国语思想” |
二、关东州的日语教育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
一、伪满洲国成立初期的“国语”思想 |
二、新学制制定之后的“国语”思想--“满洲国语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章 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新学制”制定前后的日语教育政策 |
一、“新学制”制定前“外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
二、“新学制”制定后“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二、蒙古实务学院的设立及其日语教育 第三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下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20年代初至1945年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 |
一、本研究中“对华文化工作”概念的界定及阶段划分 |
二、“九·一八”事变前“对华文化事业”中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
第二节 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
一、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政策 |
二、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
第二章 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文化工作” |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设立 |
一、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文化侵略特征 |
二、善邻协会的设立及其对内蒙古“文化工作”策略 |
三、善邻协会的内蒙古“文化工作”与日本关东军和兴亚院的关系 |
第二节 善邻协会内蒙古“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 |
一、善邻协会对语言教育和研究的重视 |
二、善邻协会针对蒙古族留学生的日语教育活动 |
三、善邻协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 |
第三章 伪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 |
一、伪蒙疆政权时期教育政策中的侵略性特征 |
二、伪蒙疆政权的日语教育政策 |
第二节 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
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二、伪蒙疆政权下日语教育存在的“困难问题” 终章 |
一、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
二、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
(9)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方位开放背景下,内蒙古构筑外向型空间发展格局 |
1.1.2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锡盟南部地区由边缘向桥梁转变 |
1.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草原城镇构筑城乡发展新格局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 |
1.2.2 内蒙古区域空间布局 |
1.2.3 锡盟自身发展诉求 |
1.3 题目及相关概念释义 |
1.3.1 锡盟南部地区 |
1.3.2 区域中心城市 |
1.3.3 城市空间发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适宜性选址 |
1.4.3 途径与策略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区域中心城市生成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城市空间布局方法 |
2.2 既有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区域中心城市研究综述 |
2.2.2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综述 |
2.2.3 关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综述 |
2.3 典型案例分析 |
2.3.1 深圳市跨越式发展经验 |
2.3.2 榆林构建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
3.1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与空间布局 |
3.1.1 区域中心城市的形成与演进 |
3.1.2 区域中心城市的生长环境 |
3.1.3 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3.1.4 城镇空间布局特征 |
3.2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现状 |
3.2.1 区位与交通 |
3.2.2 自然与生态 |
3.2.3 经济与社会 |
3.2.4 资源与产业 |
3.3 内蒙古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1 地级以上城市中心性分析 |
3.3.2 县级以上城镇场强格局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宜性选址与构建条件 |
4.1 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条件 |
4.1.1 辐射带动能力 |
4.1.2 适宜的城市规模 |
4.1.3 交通通达能力 |
4.1.4 综合服务功能 |
4.1.5 良好的生态环境 |
4.2 锡盟南部及周边区域概况 |
4.2.1 锡林郭勒盟城镇空间布局分析 |
4.2.2 锡盟南部与冀北六县比较分析 |
4.2.3 锡盟南部区域概况 |
4.3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评价 |
4.3.1 评价因子选择及数据获取 |
4.3.2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适宜性指数 |
4.3.3 区域中心城市适宜性选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 |
5.1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分析 |
5.1.1 城市产业发展一般规律 |
5.1.2 多伦诺尔产业发展基础 |
5.1.3 锡盟产业经济发展环境 |
5.1.4 首都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和北京产业外迁趋势分析 |
5.2 构建多伦诺尔多元产业体系 |
5.2.1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层次划分 |
5.2.2 多伦诺尔未来产业发展选择 |
5.3 多伦诺尔产业空间布局 |
5.3.1 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5.3.2 多伦诺尔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人.与城镇化途径 |
6.1 中心城市适宜人.规模 |
6.1.1 适宜人.规模下限 |
6.1.2 适宜人.规模上限 |
6.2 区域人.发展趋势与多伦诺尔人.现状 |
6.2.1 区域人.发展变化趋势 |
6.2.2 多伦诺尔人.发展特征 |
6.2.3 多伦诺尔人.发展趋势 |
6.3 多伦诺尔人.与城镇化途径 |
6.3.1 产业发展带动人.聚集 |
6.3.2 宜居城市吸引人.聚集 |
6.3.3 新型城镇化引导人.回流 |
6.3.4 承接生态移民迁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
7.1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7.1.1 区域交通与城市形成及发展 |
7.1.2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交互作用 |
7.2 区域交通基础及发展趋势 |
7.2.1 区域公路交通现状 |
7.2.2 区域铁路交通现状 |
7.2.3 区域航空交通现状 |
7.2.4 锡盟南部交通通达性分析 |
7.3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及主要流向分析 |
7.3.1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需求分析 |
7.3.2 锡盟南部区域交通主要流向分析 |
7.3.3 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趋势与前景 |
7.4 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策略 |
7.4.1 构建通疆达海区域性通道 |
7.4.2 构建多蓝综合交通枢纽 |
7.4.3 建立便捷高效的内外交通网络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长型”规划理念下城市空间布局 |
8.1 城市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
8.1.1 多伦诺尔城市发展历程回顾 |
8.1.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8.1.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8.2 “生态导向”空间拓展条件评价 |
8.2.1 适宜性建设用地评价 |
8.2.2 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
8.2.3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
8.3 多伦诺尔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
8.3.1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特征 |
8.3.2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8.3.3 多伦诺尔城市空间布局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点 |
9.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在读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Ⅱ图录 |
附录-Ⅲ表录 |
附录-Ⅳ城镇综合规模指数计算附表 |
(10)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史料介绍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基本概念界定 |
六.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绥远城镇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地理基础和社会背景 |
一. 地理基础 |
二. 清朝对蒙政策 |
三. 移民与村落化 |
四. 坐商与城镇 |
第二节 归化城与绥远城 |
一. 归化城 |
二. 绥远城 |
第三节 地方设治与城镇 |
一. 诸厅与厅城 |
二. 诸县与县城 |
第四节 交通要冲与城镇 |
一. 包头 |
二. 集宁 |
三. 其它水运码头及市镇 |
四. 其它陆路交通与市镇 |
第五节 宗教商贸活动与市镇 |
一. 百灵庙 |
二. 隆盛庄与张皋 |
三. 毕克齐与察素齐 |
四. 河套平原的市镇 |
五. 其它市镇 |
第二章 近代绥远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 |
第一节 近代绥远的自然环境特征 |
一. 地形地貌 |
二. 气候与水文 |
三. 土壤与植被 |
四. 自然资源 |
五. 自然灾害及环境危机 |
第二节 城镇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
一. 城镇分布密度及其变化 |
二. 城镇经纬向分布特征 |
三. 城镇分布重心的变化 |
第三节 城镇地理分布特征 |
一. 平原盆地分布突出 |
二. 临水分布特征明显 |
三. 交通指向分布为主 |
第四节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二. 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近代绥远城镇职能组合结构 |
第一节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中心体系 |
一. 城镇政治功能及其变化 |
二. 城镇政治中心体系 |
第二节 城镇经济职能及其空间组织 |
一. 商贸服务功能 |
二. 金融流通情况概述 |
三. 手工业 |
四. 交通渡口功能 |
五. 城镇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结构 |
第三节 城镇文化职能及其分布 |
一. 城镇教育机构及其发展 |
二. 城镇其它文教机关 |
三. 城镇宗教与民间信仰 |
第四节 城镇职能体系及其组合结构特征 |
一. 城镇职能类型 |
二. 城镇职能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
第四章 近代绥远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
第一节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 |
一. 城镇人口规模变化 |
二. 城镇人口等级规模及其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城镇占地规模 |
一. 清末城镇占地规模 |
二. 民国时期城镇占地规模 |
第五章 近代绥远交通道路发展与城镇体系变化 |
第一节 传统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 |
一. 驿站 |
二. 民间商路 |
三. 黄河水运 |
第二节 铁路及其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
一. 平绥铁路 |
二. 平绥铁路对城镇空间组织的影响 |
第三节 公路交通和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
一. 民国时期公路的发展 |
二. 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
结语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启示和建议 |
三. 今后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清至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分布重心移动图 |
附录2 近代绥远地区城镇地理分布图 |
附录3 清前中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分布图 |
附录4 民国时期绥远地区政治中心体系图 |
附录5 近代绥远地区各类商品集散中心分布图 |
附录6 近代绥远地区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图 |
附录7 20世纪三十年代绥远地区主要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划分图 |
附录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乌兰察布盟公路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以乌兰察布市乡土地理为例[D]. 张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驼运业研究(1840-1937)[D]. 段晓莹. 河南大学, 2020(02)
- [3]内蒙古边境地区演变研究 ——以乌拉特地区为主(1911-2014)[D]. 乌云.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4]乌兰察布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D]. 纪越宁.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中国当代首批蒙古族作家生成考察[D]. 孙静. 暨南大学, 2018
- [6]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及其优先保护研究[D]. 刘哲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7]自治与革命: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历史研究(1917—1947)[D]. 朝鲁孟. 内蒙古大学, 2017(08)
- [8]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D]. 包贺喜格图.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9]内蒙古锡盟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荣丽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10]近代绥远地区城镇体系研究[D]. 乌敦. 内蒙古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