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市农村房屋调查测绘管理系统》设计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认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赵旭[2](2020)在《基于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以杨陵黎陈村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几种传统养老模式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加深,大量的乡村人口进入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乡村中存在大量的闲置农宅与宅基地,为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产业。本研究充分调查分析了陕西杨陵黎陈村的自然文化环境以及闲置农宅、宅基地等闲置空间资源现状,对其价值、空间特征等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城市老年人对乡村养老的需求,将乡村闲置资源以及城市老人对乡村养老的需求相结合,进而提出依托当地自然文化条件,承接周边大城市养老产业的乡村转移,利用闲置农宅和宅基地建设乡村小型养老设施的概念。从乡村养老模式、乡村养老设施建设条件和乡村闲置农宅再利用等方面,分析利用闲置农宅改造、建设以及发展乡村小型养老设施的现实可行性及规划设计影响因素,进一步对建设乡村小型养老设施的选址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功能构成方案。同时总结乡村小型养老设施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保证养老设施功能多样化、呈现乡村地域特点,对闲置资源充分利用的设计原则,针对利用闲置资源建设乡村小型养老设施的规划布局、居住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以及室外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最后,笔者对杨陵黎陈村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进行项目实践,将部分建筑设计要点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结合实地建设条件进行深入的方案设计,通过项目实践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印证和总结。
蔡婉真[3](2020)在《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研究 ——以广州市B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颁布实施后,各地开启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改革,将原国土、房管、城建、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分散管理的土地登记、房屋登记、林地登记、草原登记、海洋登记的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登记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各地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虽然在职能、人员、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整合和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分散性、碎片化问题,进而影响了不动产登记管理的协调联动和降低了整体效果。整体性治理是针对新公共管理引发的碎片化所提出的治理模式,主张通过有效协调与整合,使多元主体彼此的政策目标连续一致,政策执行手段相互强化,构建整体性政府目标的治理行动。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具体分析广州市B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实际案例,对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法律体系建设滞后、统一管理理念制度不同步、信息化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的不动产登记管理的分散性、碎片化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以群众需求、政府部门间高效协同协作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治理手段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路径,提出了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提升组织整合度和队伍专业化水平、统一不动产登记技术标准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破解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困境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常亮[4](2020)在《常州市不动产登记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动产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随着2007年3月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要求。在201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工作也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2019年1月9日举行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江苏省不动产登记条例》,按照规定于2019年5月1日起施行。这一系列的举措表明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成为大家的呼声,要真正提升不动产服务,就要以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规范登记行为,方便群众申请登记,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在不断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各部门信息闭塞;过于强调审慎原则,忽视电子材料流转;数据整合量庞大,软件硬件投入不足;奖励惩罚缺乏机制,培训工作不重视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结合问卷发放以及对办事群众、一线窗口工作人员、部门领导的访谈记录,总结出当前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存在着法律指导缺失、信息共享受阻;环节设置冗繁、业务衔接不畅;业务系统落后、数据整合缓慢;业务培训需要加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结合“无缝隙政府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针对这些不动产登记中的这些“缝隙”,借鉴国内外不动产登记方面的优秀做法,提出一些优化当前常州市不动产登记的对策,这些对策具体包括:确保不动产登记有法可依、加强不动产登记宣传和培训工作;推动构建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一体化登记机构;推动登记业务合并办理、培养不动产登记通才;做好咨询反馈工作、建立沟通会商机制;办理渠道全覆盖、服务方式多元化;完善互联网+登记服务、推动全面信息化建设。希望通过对常州市不动产登记的“再造”,有效提升服务的质量,真正为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做出贡献。
夏雷[5](2020)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村落风貌由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形成,是村落特色的综合表达。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村落风貌也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城乡一貌、千村一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村落的地域与文化特色在逐渐丧失,村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也非常关注乡村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村落风貌成为未来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东北严寒地区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农业地区广大,乡村众多,农村环境建设相对缓慢和滞后,但盲目建设、风貌破坏、特色缺失等问题同样突出,具有特殊的开展村落风貌研究的典型意义。研究以“十二五”绿色村镇课题为契机,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色逐渐消弱等问题入手,针对风貌信息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提出定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风貌研究方法,通过“信息收集——数据构成——系统搭建——功能应用”的思路建立风貌数据库系统,为村落风貌信息管理、特色识别、规划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收集”——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实态调研与风貌现状特征解析。通过对典型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要素的收集,获取全面、完整与多样的风貌信息,分析村落风貌的成因。“数据构成”——建立村落风貌信息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基于村落风貌调研结果,立足于东北严寒地区村落基础条件特征,提出村落风貌信息集成与整合、识别与编码方案,并据此构建村落风貌基础数据库,形成其内部数据组织结构。“系统搭建”——建立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与标准数据库。通过梳理村落风貌体系与数据库系统应用之间的关系,以村落风貌特色塑造理念下的风貌规划思路为突破点,提出针对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特色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方法。构建村落风貌量化引导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标准引导值,对基础风貌信息进行提取与运算处理,构建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功能应用”——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特征解读、风貌发展类型识别、规划提升策略等应用分析。基于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东北严寒地区28个村落风貌的综合评价,对村落自然、人文、人工风貌特色进行解读,提出风貌提升策略。通过村镇景观规划、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建筑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对系统的应用模式与功能拓展进行阐述与延伸讨论。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建设需求为基础,通过对风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现了对风貌信息的量化处理,探讨了在不同规划与研究需求下数据库系统内数据体系拓展与功能应用。为即将开展的省域和县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为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专业与技术支持。
刘树鹏[6](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历史遗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保护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虽然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被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可,但历史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发展中保护需要宏观和系统的判断。历史街区是城市中具有一定规模、保存历史遗存与历史环境、街巷格局基本完整的区域,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证据与线索,更是国家精神与文明的物质载体,凝聚了先辈们的劳动与智慧。当代中国迈向发展新时期,正走在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地下空间实施是伴随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新石器时期的半地下穴居就是对地下空间的浅表层利用,古代的冰窖、窨井、坎井也均是地下空间的实施,在人类没有能力向空中要空间之前,地下就是最易获取和扩展的空间。地下空间是竖向空间的基础,更是对地球表层物质空间的科学管理,更是提升城市荷载能力、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本研究将以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为研究核心,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相关理论,论述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动力系统理论,对系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作用原理;以系统理论下的典型城市与典型历史街区为样本,提炼归纳不同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的反馈机制;构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通过系统动力模型的可实施存量模拟,研判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影响。丰富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与城市发展的理论,为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撑。这是历史保护与地下空间理论的应用,将填补系统动力理论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空白。对城市学、规划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融合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研究动态;概述研究的结构、目标与主要内容;概念界定,提出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采用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解读空间实施路径,判断空间实施主体及其行为,判断实施系统。第三章在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理论下,解读典型的历史街区,提炼历史街区在空间、功能、经济等方面特征,演绎归纳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第四章使用系统动力模型工具,明确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量的增长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动力模型的研判模拟。第五章运行系统动力模型进行模拟,根据结果对历史街区的系统性因素提出实施政策与措施。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
党雨田[7](2019)在《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文中认为随着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财政资金的巨大投入和一系列乡村建设政策计划的相继出台,每年有超过十亿平的新增建筑面积在乡村地区建设完成。以此为背景,越来越多来自城市的职业建筑师进入乡村开展建筑设计实践,改变了乡村传统渐进式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一些外来的建筑师缺乏对乡村建设环境和社会特征机制的有效认知和实践经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差异,照搬沿用了城市中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将乡村作为个人创作喜好的试验场,产生了大批难以使用、形式不当、成本昂贵的建筑,造成了对乡村空间环境秩序的破坏和巨大的资源浪费。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乡村环境设计条件的分析,缺乏设计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本研究认为,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为上述问题的应对提供了思路。国内的建筑策划研究最早从国外引入,是为了应对大规模快速城市建设中的目标界定和设计依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将建筑策划的理论方法引入到乡村建设中,针对我国当前乡村环境和建设项目的特征,架构起适用于我国当代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为建筑师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乡村建筑策划与设计实践方法指南。本研究首先对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进行了界定,将其归纳为建设的项目类型、功能和空间特征、项目的参与者、决策和建造的组织特征、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征等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借鉴和调整,提出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和操作流程,包括上位条件和内外部信息的获取、信息处理、策划构想、评估反馈等环节。乡村建设中的策划信息包括规划和立项的上位信息、与场地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信息、与建筑使用和运营者相关的内部信息;提出了适用于乡村的策划调研方法和新的策划分析技术工具;从建筑的产业目标、空间、形体和建构方式、运营和实施保障等角度,结合具体的案例对策划构想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四个不同类型的策划设计和评价案例,对本研究提出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进行实践说明和应用验证。本研究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从城市扩展到乡村,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和方法工具。在此方法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未来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新的方法工具、技术手段和实践案例将进一步完善,为乡村建设中的建筑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
朱泽川[8](2019)在《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全国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水平、保护农村居民集体土地合法权益、保障城乡之间和谐健康发展而开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专业性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可有效解决使用传统地籍制图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中遇到的工作效率低、更新慢、时效性差、数据格式不统一,难以形成一体化数据更新管理等的问题。本文以信宜市为例,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登记的特点,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以数字航摄(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调查底图、权属分布图、公告图等;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对重要界址点进行精度测算保证成果质量;基于GIS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信息采取、处理、编辑、更新、统计、检查、分析、管理一体化的目的。综上所述,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总结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工作中所有权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归档等的技术方法,为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套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法参考。(2)总结分析出影响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的普遍问题因素,为测绘作业部门改进技术方法,也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建立完善土地管理相关制度、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3)利用GIS技术建立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开发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重点解决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实现信息数据输入、输出、管理及分析一体化的功能,有效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提高成果准确性,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方便成果得到更广泛、快捷的应用。(4)通过RTK技术对界址点精度进行了检查,确保了集体土地确权成果的精确性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刘静[9](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汪洋[10](2020)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率大幅度攀升,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物质载体的乡土住宅也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也同样出现众多问题与诟病。在此背景下,寻求适宜乡土住宅更新与提升的方式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是研究工作的前期理论准备确定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路径。第二章主要对有机更新理论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进行概述,通过对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解读,整理了乡土住宅的更新方式与方法,并对比分析现存乡土住宅更新方式的矛盾点,为乡土住宅的提升设计提供思路,也为后文有机更新在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可操作性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的深入了解,并以实际样本乡镇为载体,对乡土住宅典型样本进行空间结构的测绘并进行问卷形式的深入调研,探索乡土住宅现有的需求点与问题所在。第四章通过对前期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阐述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为后期的实证部分提供可行的设计思路。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针对杭州临浦镇的现状情况,将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具体应用到杭州临浦镇整治中,并提出了具体的提升设计方案,在满足村民现代化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传统乡村风貌的复兴与延续。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总结了全文的不足和展望。本文针对乡土住宅现有的更新路径与发展现状,立足于农村居民的自身需求,从地域文化与现代背景相融合的角度根据有机更新理论为乡土住宅的提升提出的设计路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为今后乡土住宅的更新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二、《杭州市农村房屋调查测绘管理系统》设计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市农村房屋调查测绘管理系统》设计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以杨陵黎陈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老龄化背景 |
1.1.2 乡村闲置资源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相关概念 |
1.5.1 闲置宅基地 |
1.5.2 闲置农宅 |
1.5.3 乡村养老设施 |
1.5.4 自理老年人 |
1.5.5 季节性养老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2 乡村闲置资源现状研究 |
2.1 乡村闲置资源现状及成因 |
2.1.1 闲置资源现状 |
2.1.2 资源闲置成因 |
2.2 杨陵地区乡村闲置资源现状调查 |
2.3 黎陈村闲置资源调查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乡村养老需求与潜力 |
3.1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
3.1.1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
3.1.2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
3.1.3 老年人乡村养老需求 |
3.2 城市老年人乡村养老意愿调查 |
3.2.1 乡村养老意愿分析 |
3.2.2 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3.2.3 乡村养老偏好需求分析 |
3.3 乡村老年人养老需求调查 |
3.3.1 经济需求 |
3.3.2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 |
3.3.3 精神层面需求 |
3.3.4 生活环境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4 利用闲置资源建设乡村小型养老设施可行性研究 |
4.1 乡村养老模式分析 |
4.1.1 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必要性 |
4.1.2 多元化养老模式市场需求分析 |
4.2 乡村养老设施建设条件分析 |
4.2.1 自然地理位置条件 |
4.2.2 交通地理条件 |
4.2.3 经济地理条件 |
4.2.4 自然环境资源 |
4.2.5 乡土文化资源 |
4.3 乡村闲置资源再利用研究 |
4.3.1 闲置资源特征分析 |
4.3.2 闲置资源利用方式分析 |
4.3.3 闲置资源再利用于养老设施的策略研究 |
4.4 发展策略 |
4.4.1 创新养老模式 |
4.4.2 转变经济发展主体 |
4.4.3 增强养老与旅游产业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5 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策略 |
5.1 闲置资源再利用相关案例分析 |
5.1.1 北京市平谷区挂甲峪村 |
5.1.2 北京市怀柔区田仙峪村 |
5.1.3 河北省滦平县苇塘村 |
5.2 设计原则 |
5.2.1 满足城市老年人养老需求 |
5.2.2 保证养老设施功能多样化 |
5.2.3 呈现乡村的地域特点 |
5.2.4 对闲置资源充分利用 |
5.3 选址研究 |
5.3.1 乡村养老生活圈 |
5.3.2 选址策略 |
5.4 功能构成研究 |
5.4.1 居住功能 |
5.4.2 配套功能 |
5.4.3 社交功能 |
5.5 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规划布局要点 |
5.5.1 总体局原则 |
5.5.2 公共设施可达性 |
5.6 乡村养老居住功能空间设计 |
5.6.1 居住空间设计 |
5.6.2 室内物理环境设计 |
5.6.3 室内装饰设计 |
5.6.4 室内适老化设计 |
5.7 乡村养老服务功能空间设计 |
5.7.1 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
5.7.2 综合服务设施 |
5.7.3 医疗保健设施 |
5.8 乡村养老外部空间设计 |
5.8.1 庭院空间 |
5.8.2 交往空间 |
5.8.3 园艺种植空间 |
5.8.4 老年人步行系统空间 |
5.8.5 室外适老化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6 杨陵黎陈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
6.1 方案构思 |
6.2 工程概述 |
6.2.1 项目位置 |
6.2.2 村庄资源 |
6.2.3 公共服务设施 |
6.2.4 建筑特征 |
6.3 新建建筑设计研究 |
6.3.1 新建建筑基地现状 |
6.3.2 功能分配及空间组织 |
6.3.3 居住模式 |
6.3.4 建筑形式 |
6.3.5 公共活动空间 |
6.4 改造建筑设计研究 |
6.4.1 建筑现状 |
6.4.2 建筑改造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调研问卷 |
附录2 :现场调研问卷(访谈、交流) |
附录3 :相关网络材料 |
(3)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研究 ——以广州市B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法律政策要求 |
1.1.2 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组织制度基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不动产统一登记 |
2.1.2 碎片化 |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发展的契合性 |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逻辑 |
第三章 广州市B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现状 |
3.1 不动产登记管理制度的变迁与现状 |
3.1.1 法律制度的变迁 |
3.1.2 组织机构的变迁 |
3.1.3 技术规范的变迁 |
3.2 广州市B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改革的实施进展 |
3.2.1 统一登记条例 |
3.2.2 统一业务步调 |
3.2.3 统一登记流程 |
3.2.4 统一技术标准 |
3.3 广州市B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改革的实施成效 |
3.3.1 延伸服务范围 |
3.3.2 精简材料和压缩时限 |
3.3.3 提速受理和审批效能 |
3.3.4 消除办事堵点 |
第四章 广州市B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困境与原因 |
4.1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困境 |
4.1.1 改革后法律体系存在冲突与空白 |
4.1.2 改革后人员队伍整合度、专业化水平不高 |
4.1.3 改革后数据整合质量、共享程度不高 |
4.1.4 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仍有待协同解决 |
4.2 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存在困境的根源分析 |
4.2.1 建设滞后导致法律体系存在冲突与空白 |
4.2.2 管理理念制度没跟上导致人员队伍整合度、专业化水平不高 |
4.2.3 信息化基础薄弱导致数据整合质量和共享程度不高 |
4.2.4 缺乏统筹规范指引导致历史遗留问题协同解决难 |
第五章 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加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加快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相关法律体系 |
5.1.1 做好国家层面立法 |
5.1.2 完善地方配套法规 |
5.1.3 加强法律培训和监督 |
5.2 多措并举提升组织整合度和队伍专业化水平 |
5.2.1 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机构职能的充分整合 |
5.2.2 增强不动产统一登记人员队伍自身的专业力量水平 |
5.2.3 引入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参与辅助管理 |
5.3 加强不动产登记管理统一标准技术的应用 |
5.3.1 加快标准化存量数据的有机整合 |
5.3.2 推动部门之间的数据联通共享 |
5.3.3 推动数据信息向社会的共享利用 |
5.4 统一规范协同有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5.4.1 构建联合统一协调机制 |
5.4.2 以房地一体确权破解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国内参考文献 |
(1)学术期刊文献 |
(2)学术着作 |
(3)学位论文 |
二、国外参考文献 |
(1)学术期刊 |
(2)学术着作 |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常州市不动产登记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不动产登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不动产登记的相关概念 |
2.2 不动产登记的理论基础 |
3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
3.1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调研 |
3.2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现状 |
3.3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存在的问题 |
3.4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 国内外不动产登记的研究与借鉴 |
4.1 国外不动产登记模式的研究 |
4.2 国内其他城市的不动产登记创新研究 |
5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问题的对策研究 |
5.1 加强不动产登记法律指导和宣传培训 |
5.2 推动构建以客户满意为导向的一体化登记机构 |
5.3 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合并和人才培养 |
5.4 建立咨询反馈和会商沟通机制 |
5.5 构建全覆盖办理渠道和多元化服务方式 |
5.6 推动“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东北严寒地区 |
1.3.2 村落风貌特色 |
1.3.3 风貌数据库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风貌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科学理论 |
2.1.2 空间形态理论 |
2.1.3 场所文脉理论 |
2.1.4 环境认知与意向理论 |
2.2 村落风貌的基础研究 |
2.2.1 村落风貌的构成要素 |
2.2.2 村落风貌的特征 |
2.2.3 村落风貌的塑造与信息表达 |
2.2.4 村落风貌规划 |
2.3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的认知 |
2.3.1 东北严寒地区总体概况 |
2.3.2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类型与风貌特点 |
2.4 数据库及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2.4.1 数据库的类型与特征 |
2.4.2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特征研究 |
2.4.3 数据库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2.5 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研究 |
2.5.1 数据库的内容与层次 |
2.5.2 数据库的系统建构 |
2.5.3 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现状特征分析 |
3.1 调研方法与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调研方法与数据收集 |
3.1.2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
3.2 村落空间布局风貌特征 |
3.2.1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 |
3.2.2 村落用地规模与构成 |
3.3 村落街道与开敞空间风貌特征 |
3.3.1 路网形态 |
3.3.2 街道空间尺度与界面 |
3.3.3 开敞空间 |
3.3.4 绿化与设施 |
3.4 村落庭院风貌特征 |
3.4.1 庭院功能与组合模式 |
3.4.2 庭院绿化与地面铺装 |
3.5 村落建筑风貌特征 |
3.5.1 建筑平面布局 |
3.5.2 建筑立面要素特征 |
3.6 村落风貌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解析 |
3.6.1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活动 |
3.6.2 民族与传统文化内涵 |
3.6.3 村落建设主导模式 |
3.6.4 城镇化与经济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提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整理方法 |
4.1.1 基础风貌信息的核对 |
4.1.2 基础风貌信息的整合要点 |
4.1.3 基础风貌信息的集成与整理 |
4.2 风貌信息的识别与筛选 |
4.2.1 风貌的可识别性 |
4.2.2 风貌信息的识别方法 |
4.2.3 风貌信息的识别模式 |
4.2.4 风貌信息的识别流程 |
4.2.5 风貌信息的筛选 |
4.3 风貌信息体系构建与内容解析 |
4.3.1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
4.3.2 村落风貌基础信息体系框架与内容解析 |
4.4 基于信息集成管理的风貌基础数据库构建 |
4.4.1 数据库的结构逻辑 |
4.4.2 数据库的内部数据组织 |
4.4.3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信息运算处理与数据库系统设计 |
5.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
5.1.1 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 |
5.1.2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目标 |
5.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架构 |
5.2.1 数据库系统的架构条件与要求 |
5.2.2 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
5.2.3 数据库系统的界面层设计与技术架构 |
5.2.4 数据库系统运行与基本功能的实现 |
5.3 基于风貌信息特征的数据提取与运算机制 |
5.3.1 运算标准数据的确定依据 |
5.3.2 运算标准数据的分类解析 |
5.3.3 基础数据的提取与运算处理流程 |
5.4 面向现实需求的风貌量化引导框架与标准数据库建立 |
5.4.1 风貌量化引导指标框架 |
5.4.2 引导指标的权重确定 |
5.4.3 基于量化引导框架的标准数据库内容 |
5.4.4 村落风貌标准数据库的数据组织方式 |
5.5 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框架 |
5.5.1 系统用户管理 |
5.5.2 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制度 |
5.5.3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应用研究 |
6.1 基于综合评价的村落风貌解读 |
6.1.1 村落风貌信息引导与综合评价过程 |
6.1.2 村落风貌总体特征解读 |
6.1.3 村落风貌子系统特征分析 |
6.2 依托数据基础应用层面的村落风貌特色塑造 |
6.2.1 村落风貌发展类型分析 |
6.2.2 村落风貌塑造整体引导 |
6.2.3 村落风貌子系统与各类要素特色塑造 |
6.3 数据库辅助的村落风貌相关专题应用研究 |
6.3.1 严寒地区村镇景观风貌要素识别与规划 |
6.3.2 严寒地区村落公共空间优化设计 |
6.3.3 严寒地区农村建筑设计与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研究动态 |
1.2.1 历史街区的研究动态 |
1.2.2 地下空间的资源评估 |
1.2.3 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 |
1.2.4 地下空间规划与实施 |
1.2.5 地下空间与历史街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4.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概念 |
1.4.2 系统动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3 系统动力研究的理论发展 |
1.4.4 系统动力理论的应用领域 |
1.4.5 系统动力模型的可适用性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理论 |
2.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理论 |
2.1.1 实施理论的概念与视角 |
2.1.2 实施系统的构成与内容 |
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主体 |
2.2.1 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 |
2.2.2 社会实施主体与权利 |
2.2.3 实施过程的主体关系 |
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途径 |
2.3.1 地下空间的实施方案 |
2.3.2 空间实施的行政行为 |
2.3.3 空间实施的市场行为 |
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的实施保障 |
2.4.1 空间实施的根本法律部门 |
2.4.2 空间实施的直接法律部门 |
2.4.3 空间实施的间接法律部门 |
2.4.4 空间实施的技术标准制度 |
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系统性 |
2.5.1 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
2.5.2 系统的层次与集合 |
2.5.3 系统的非定常特征 |
2.5.4 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空间实施系统理论下的历史街区 |
3.1 历史街区与地下空间 |
3.1.1 城市规模制约发展 |
3.1.2 人均用地规模紧张 |
3.2 历史街区的筛查选择 |
3.2.1 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 |
3.2.2 城市规模影响发展的城市 |
3.2.3 研究典型的历史文化名城 |
3.2.4 典型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 |
3.3 历史街区的特征聚类与关键问题 |
3.3.1 区位特征与年代特征 |
3.3.2 保护级别与规模等级 |
3.3.3 街区功能与空间形态 |
3.3.4 街区的地下空间实施 |
3.3.5 历史街区的核心与关键问题 |
3.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的反馈机制 |
3.4.1 商业与文化功能地下空间 |
3.4.2 交通与市政功能地下空间 |
3.4.3 安全与其他功能地下空间 |
3.4.4 历史街区的地下功能空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系统动力模型 |
4.1 系统动力模型构建的技术基础 |
4.1.1 系统动力模型的基本工具 |
4.1.2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原则 |
4.1.3 系统动力模型的构建步骤 |
4.1.4 系统动力模型的应用软件 |
4.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与因果 |
4.2.1 空间实施影响系统层次构建 |
4.2.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经济社会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系统的因果反馈 |
4.2.5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历史保护系统的因果反馈 |
4.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存量流量与数学模型 |
4.3.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存量流量 |
4.3.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变量设置 |
4.3.3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系统的模型方程 |
4.4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模拟的模型检验 |
4.4.1 系统动力模型的理论检验 |
4.4.2 系统动力模型的趋势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模拟与建议 |
5.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的模拟结果 |
5.1.1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需求量的波动 |
5.1.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贡献人口增长 |
5.1.3 历史文化环境优化水平曲折提高 |
5.1.4 历史文化地下空间规模形质影响 |
5.2 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建议 |
5.2.1 历史街区经济社会系统建议 |
5.2.2 历史街区生态环境系统建议 |
5.2.3 历史街区工程技术系统建议 |
5.2.4 历史街区历史保护系统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创新与重点 |
6.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判断汇总 |
附录B: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系统动力模型方程式一览表 |
附录C: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一览表 |
附录D:典型城市历史街区数据一览表 |
附录E:全国城市规模收益数据一览表 |
附录F:十个典型城市空间量估算的部分历史遥感图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基础 |
1.1 缘起:中国当代乡村建设背景下建筑师的困境与责任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当下乡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
1.2.2 乡村建设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
1.2.3 乡村建设中建筑师工作内容的延伸 |
1.2.4 在乡村建设中架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必要性 |
1.3 建筑策划研究动态 |
1.3.1 本研究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
1.3.2 国外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建筑策划理论研究动态 |
1.4 乡村建设研究动态 |
1.4.1 社会学者的乡村建设研究概述 |
1.4.2 建筑学视角下国外的乡村建设 |
1.4.3 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
1.4.4 建筑学视角下国内的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 |
1.4.5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
1.5.3 技术路线 |
1.6 选题的创新点 |
1.6.1 扩展了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
1.6.2 系统地构建了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 |
1.6.3 为建筑师参与乡村建设实践提供了操作指南与新工具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研究方法 |
1.7.2 分析综合方法 |
1.7.3 系统科学方法 |
1.7.4 社会学研究方法 |
1.7.5 数据科学方法 |
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项目特征机制研究 |
2.1 乡村建设的几种建筑项目类型 |
2.1.1 拆迁整治类项目 |
2.1.2 公共服务建筑 |
2.1.3 村民住宅和新农村建设 |
2.1.4 个体商业项目 |
2.1.5 商业开发项目 |
2.1.6 文物保护和利用 |
2.2 建筑的功能空间特征 |
2.2.1 功能本身的差异 |
2.2.2 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特征 |
2.2.3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功能特征 |
2.2.4 空间的模糊特征 |
2.2.5 功能空间的规模特征 |
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参与者 |
2.3.1 地方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2 建筑师和规划师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3 开发商和企业主导的乡村建设项目 |
2.3.4 社会学者和科研机构的乡村建设实验 |
2.3.5 艺术家的乡村实践 |
2.3.6 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开展的乡村工作 |
2.3.7 乡村内生力量主导的乡村建设 |
2.4 建筑项目的组织参与特征 |
2.4.1 主要参与者或决策者的诉求特征 |
2.4.2 建筑项目决策的几个原则维度 |
2.4.3 建造过程的组织方式特征 |
2.5 乡村建设的外部环境特征 |
2.5.1 土地 |
2.5.2 基础设施条件 |
2.5.3 自然环境特征 |
2.5.4 社会环境特征 |
2.6 本章小结:区别于城市建设的乡村建设特征机制 |
第3章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架构 |
3.1 既有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衔接 |
3.1.1 建筑策划的核心理念 |
3.1.2 建筑策划核心理念对乡村建设项目的启示 |
3.1.3 几种经典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比较和与乡村建设的衔接 |
3.1.4 建筑策划方法在乡村建设项目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
3.2 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策划架构 |
3.2.1 乡村建设项目中建筑策划与城市中的差异 |
3.2.2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
3.2.3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包括的内容 |
3.2.4 乡村建设项目中策划的操作流程 |
3.2.5 乡村建设项目的建筑策划团队和其他参与者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索引 |
4.1 乡村建设中策划信息的系统架构 |
4.1.1 建筑策划中的“信息”概述 |
4.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特征 |
4.1.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信息的内容 |
4.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上位信息清单 |
4.2.1 建筑策划上位信息概述 |
4.2.2 来自上位规划中的信息 |
4.2.3 项目本身的立项定位信息 |
4.2.4 相关的上位政策 |
4.3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外部信息清单 |
4.3.1 建筑策划外部信息概述 |
4.3.2 场地的客观物理信息 |
4.3.3 场地的意义与场所精神 |
4.3.4 地域文化信息 |
4.3.5 场地上人的行为活动 |
4.3.6 产业条件 |
4.4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内部信息清单 |
4.4.1 建筑策划内部信息概述 |
4.4.2 使用者信息 |
4.4.3 功能需求信息 |
4.4.4 运营信息 |
第5章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 |
5.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调研方法 |
5.1.1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调研方法概述 |
5.1.2 预调研和准备工作 |
5.1.3 家庭和个人信息调查 |
5.1.4 乡村公共信息调查 |
5.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1 经典的策划信息处理方法和工具 |
5.2.2 建筑策划中的无人机航拍和真三维模型技术 |
5.2.3 基于图像色彩分析技术的建筑策划方法 |
5.2.4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数据库 |
5.2.5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信息模型架构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建设中的建筑策划构想 |
6.1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界定 |
6.1.1 建筑策划构想概述 |
6.1.2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构想的内容与特征 |
6.2 乡村建设的建筑产业职能构想 |
6.2.1 产业构想的内容 |
6.2.2 产业构想的方法与策略 |
6.2.3 产业构想视角下的乡村类型 |
6.2.4 其他目标构想与目标管理 |
6.3 乡村建设的建筑空间构想 |
6.3.1 建筑空间构想的内容 |
6.3.2 原型:空间形态构想 |
6.3.3 行为:空间功能构想 |
6.3.4 容量:空间规模构想 |
6.3.5 感知:空间环境心理特征构想 |
6.4 乡村建设的建筑实体构想 |
6.4.1 建筑形体的构想 |
6.4.2 建构方式的构想 |
6.5 乡村建设中建筑策划的实施保障构想 |
6.5.1 政府对策划实施的推动 |
6.5.2 村民公众参与和策划科普引导 |
6.5.3 制定建筑的运营方案 |
第7章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应用与评价反馈 |
7.1 应用与反馈: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实践综述 |
7.2 实践案例一:牛庄村窑洞改造项目 |
7.2.1 项目背景 |
7.2.2 功能定位与问题探查 |
7.2.3 信息获取与策划构想 |
7.2.4 评价反馈 |
7.3 实践案例二:西张耿村农民夜校和民宿设计改造项目 |
7.3.1 项目背景与前期调研判断 |
7.3.2 策划构想 |
7.3.3 评价反馈 |
7.4 实践案例三:裴柏村乡村综合体项目 |
7.4.1 项目概况 |
7.4.2 策划过程 |
7.4.3 策划评价与设计过程 |
7.5 实践案例四:王马村地址灾害移民新村建设项目 |
7.5.1 项目背景 |
7.5.2 条件调查与主要问题的界定 |
7.5.3 策划构想与设计策略 |
7.5.4 评价反馈 |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展望:建筑策划视角下的乡村建设方法应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地方政府官员的乡村建设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B 建筑师在乡村建设项目中的决策机制研究访谈问卷 |
附录 C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调研信息清单 |
附录 D 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家庭硬信息调研操作流程 |
附录 E 西张耿村民住宅自改自建手册(图集) |
附录 F 本研究中的图表来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技术方法 |
1.2.2 地理信息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信宜市概况 |
2.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第三章 信宜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任务、流程及问题分析 |
3.1 工作目标、任务与技术路线 |
3.2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
3.2.1 调查底图制作 |
3.2.2 外业权属调查与确认 |
3.2.3 图、表、数、实地一致性检查 |
3.3 宗地图与土地登记审核公告 |
3.3.1 宗地图制作输出 |
3.3.2 制作权属分布图 |
3.3.3 土地登记审核公告 |
3.4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建设 |
3.4.1 数据库建设方法 |
3.4.2 数据采集与编辑 |
3.4.3 数据库与二调数据库衔接关系 |
3.5 土地登记档案资料归档 |
3.5.1 电子数据与土地登记档案资料整理归档 |
3.5.2 配合国土部门进行土地登记申请、审核、审批 |
3.6 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
3.6.1 对地块面积存在较大争议 |
3.6.2 集体土地权属证内容不完备 |
3.6.3 确权工作方法协作分工不明确 |
3.6.4 土地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
第四章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设计原则与思路 |
4.2 系统技术要点 |
4.2.1 并发控制技术 |
4.2.2 数据库联动技术 |
4.2.3 GIS海量数据管理及应用技术 |
4.3 系统层设计 |
4.3.1 数据管理层设计 |
4.3.2 分析应用层设计 |
4.4 输出成果样式 |
4.4.1 土地使用权证书样式 |
4.4.2 宗地图样式 |
4.4.3 土地登记卡样式 |
4.4.4 集体土地权属争议地统计表样式 |
4.4.5 界址点成果表样式 |
4.5 数据格式与数学基础 |
4.5.1 数据格式 |
4.5.2 数学基础 |
4.6 系统成果与系统实现的主要代码文件 |
第五章 RTK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
5.1 重要界址点坐标测定 |
5.1.1 采用网络RTK方法施测 |
5.1.2 采用常规RTK方法施测 |
5.2 重要界址点RTK外业采集及精度检查 |
5.3 界址点数据传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性支持 |
1.1.2 乡村人居环境提高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乡土住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有机更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综述评析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有机更新与乡土住宅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方法与演进 |
2.1.1 我国乡土住宅的含义 |
2.1.2 我国乡土住宅既有更新方法 |
2.1.3 我国乡土住宅的更新演进 |
2.1.4 乡土住宅更新的现状与矛盾 |
2.2 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的概念 |
2.2.2 有机更新与现有更新方式的区别 |
2.3 乡土住宅有机更新的诠释 |
2.3.1 乡土住宅的有机本质 |
2.3.2 乡土住宅与有机更新的关联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调研 |
3.1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与田野调查 |
3.1.2 取样村镇基本情况 |
3.2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1 瓜沥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2 南阳街道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2.3 临浦镇现状调研统计与量化 |
3.3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整理与阅读 |
3.3.1 住宅布局 |
3.3.2 营建倾向 |
3.3.3 历史变迁 |
3.4 乡土住宅样本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
3.4.1 乡土住宅相似性与差异性 |
3.4.2 基于有机跟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设计痛点 |
3.4.3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调研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与路径 |
4.1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目标 |
4.1.1 复原有机规律 |
4.1.2 重建特色风貌 |
4.1.3 提升内在活力 |
4.2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路径 |
4.2.1 地域风貌的延续性更新提升 |
4.2.2 物态环境的整体性更新提升 |
4.2.3 人居空间的优化性更新提升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提升设计实践 |
5.1 杭州临浦镇的基本概况 |
5.1.1 临浦镇选题背景 |
5.1.2 范围界定 |
5.1.3 自然条件 |
5.2 杭州临浦镇有机更新的价值分析 |
5.2.1 历史文化价值 |
5.2.2 建筑美学价值 |
5.3 临浦镇乡土住宅前期设计 |
5.3.1 现状评估 |
5.3.2 明确需求 |
5.3.3 手法归类 |
5.4 杭州临浦镇地区乡土住宅提升设计优化 |
5.4.1 内部功能流线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2 外部建筑风貌更新与提升设计 |
5.4.3 拆除重建住宅更新与提升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反思 |
6.1 论文研究创新点 |
6.2 论文研究总结 |
6.3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2019 年杭州临浦镇乡土住宅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样本访谈及测绘记录 |
附录 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
四、《杭州市农村房屋调查测绘管理系统》设计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闲置资源再利用的乡村小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 ——以杨陵黎陈村为例[D]. 赵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研究 ——以广州市B区为例[D]. 蔡婉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常州市不动产登记问题与对策研究[D]. 常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夏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系统动力的历史街区地下空间实施影响研究[D]. 刘树鹏. 天津大学, 2019(01)
- [7]乡村建设的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架构[D]. 党雨田. 清华大学, 2019
- [8]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 朱泽川. 广州大学, 2019(01)
- [9]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10]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乡土住宅提升设计研究 ——以杭州临浦镇为例[D]. 汪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