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青年官兵谈心理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张仁静[1](2020)在《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我国幅员辽阔,高原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在高原地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众多,边境地区形式复杂多变。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新兵是高原军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身心素质要求更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新兵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高原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给军人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急进高原新兵不仅面临高原环境的习服,还处于对军营环境的持续适应过程中,面临的身心压力更大,需要关注其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适应。既往研究大多仅对高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动态追踪研究较少;关注常驻高原军人较多,关注急进高原军人少,对急进高原新兵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以急进高原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间点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追踪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急进高原新兵身心适应、心理健康维护、制定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计划提供数据参考。对象和方法整群抽取某部急进高原800新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0名新兵作为固定追踪研究对象,分别在新兵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3个时间点,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神经质量表(Nf)、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作为测评工具,对急进高原新兵的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失眠、高原反应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追踪调查研究。同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调查其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为开展急进高原新兵心理保障服务提供依据。结果1.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及抑郁特点(1)状态焦虑阳性率为30.1%,特质焦虑阳性率为31.4%,抑郁阳性率为19.5%。(2)急进高原新兵SDS得分显着高于平原新兵(P<0.01),SAI、TAI得分显着低于平原新兵(P<0.01)。(3)TAI得分“≤18岁”组显着高于“≥21岁”组(P<0.05),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4)SAI与PTSD、AIS、Nf以及高原反应呈正相关,TAI与PTSD、AIS以及Nf呈正相关,SDS与PTSD、Nf以及高原反应得分呈正相关。2.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情绪阶段变化特点(1)焦虑阳性率和STAI得分阶段差异显着(P<0.01),STAI得分呈下降趋势,SDS得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除“20岁”和“≥21岁”SDS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SDS得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27)0.05)。除“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外,其余各年龄组STAI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但与急进高原初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9岁”、“20岁”组在S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19岁”、“20岁”和“≥21岁”组TAI得分显着低于“≤18岁”组。(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AI、TAI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入营集训期TAI得分显着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SD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西部新兵SAI、TAI得分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东部新兵SAI、SDS得分显着高于西部和中部新兵(P<0.05)。(5)双亲组新兵S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TAI得分在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单亲组新兵SAI、TAI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但在进入高原3个月得分降低。(6)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SAI、TAI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SDS得分在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无显着差异(P>0.05),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下降(P<0.05)。3.急进高原新兵失眠状况的阶段变化特点(1)AIS总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2)各年龄组AIS总分的阶段变化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最高。(3)“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急进高原初期,“大专及以上”组AIS总分显着高于“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0.05)。(4)西部地区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东部新兵AIS总分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新兵(P<0.05)。(5)不同家庭结构新兵AIS总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无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入营集训期>进入高原3个月(P<0.05),有留守儿童经历的新兵AIS总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入营集训期和进入高原3个月(P<0.05);无留守儿童经历新兵AIS总分在进入高原3个月显着低于留守儿童新兵(P<0.05)。4.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阶段变化特点(1)自杀意念阳性率为1.7%~2.8%,自杀意念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除乐观因子外,自杀意念各因子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望因子、睡眠因子以及SIOSS总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除“21岁”组外,其余各年龄组SIOSS总分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18岁”和“19岁”SIOSS总分显着高于“20岁”组(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不显着(P>0.05)。(5)不同来源地新兵SIOSS得分阶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西部地区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不同家庭结构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时间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双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均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单亲组的新兵SIOSS得分进入高原3个月下降(P<0.05)。(7)不管童年时期是否有留守经历,新兵SIOSS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8)“非独生子女”组新兵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SIOSS得分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1),“独生子女”组阶段差异不显着(P>0.05);相同阶段SIOSS得分在子女结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反应动态变化特点(1)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为1.9%~4.0%,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在急进高原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SD得分具有显着的阶段变化(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3)“≤18岁”、“19岁”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呈现显着差异(P<0.05);“≤18岁”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19岁”组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4)高中(或中专)及以下组PTSD得分的阶段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5)除中部地区外,新兵PTSD得分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地区新兵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西部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5)。(6)单亲组新兵PTSD得分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进入高原3个月最低(P<0.01)。双亲组的新兵PTSD得分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7)非留守儿童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皆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8)非独生子女新兵PTSD得分在急进高原不同阶段具有显着差异(P<0.01),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显着高于进入高原3个月(P<0.05)。6.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特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主要有:自我调节能力差、学习训练压力大、家庭的原因、战友不好相处;最喜欢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主要有:听心理健康讲座、文体活动、心理训练、与心理专业人员进行交流;认为需要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心理学常识、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调适以及服役期间角色变化的心理调适;最希望开展的心理训练为:认识自我、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团队协作、角色适应。7.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通过对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阶段变化特点、影响因素、心理服务需求的分析,结合既往高原军人心理干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了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即:以“让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素质”为目标,重点关注“入营集训期、急进高原初期”两个关键阶段,遵循“发展性、教育性和预防性”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训练、个体心理辅导”四种形式,开展“角色适应、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五项内容的心理健康维护。结论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阶段差异和人群特点,入营集训期和急进高原初期以及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来源地条件与高原差异较大、家庭情况不好的新兵,应给予重点关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和高原环境。2.开展心理健康维护应当充分考虑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阶段变化特点、不同人群间的差异以及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特点。
范晓梨[2](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信息时代带来全新挑战,社会转型带来新的冲击,多元思想的渗透影响,以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社会冲突加剧,各类不稳定因素増加。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总体上虽稳定,但高校突发事件偶有发生,不时给师生敲响安全警钟,同时也给高校的运行秩序及其社会声誉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突发事件是由自然、人为或社会环境等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或者发生在校外但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给学校内部人员带来负面影响,对学校的正常运行秩序造成一定冲击,甚至波及到社会稳定的,需要高校管理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和建设性、不确定性和扩散性、网络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其性质可分为高校政治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高校管理类、心理健康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等七类事件。其发展演变具有明显的规律,根据规律可将其演变周期分为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等三周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线,通过它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是进一步净化高校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理学、危机管理理论等理论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介入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可行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遵循求实原则、主体原则、层次原则的基础上,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发挥其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和总结功能,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文化素养,解决校园中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上的问题,从而达到减少高校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通过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成都市5所高校的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党委宣传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心理咨询老师、保卫处工作者等进行访谈,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缺乏共享,思想政治教育预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较为薄弱,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高校信息发布及时性有待增强,舆论引导状况欠佳,对普通学生心理情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协同合作的程度有待提高;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集体式的心理调适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平复效果,缺乏正反面结合的教育,事件后续情况尚未持续跟进,总结反思力度有待增强。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各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改善措施:在高校突发事件潜伏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预警机制,落实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在高校突发事件爆发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加强舆论引导工作,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建立四方联动机制;在高校突发事件恢复重建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工作,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李晓元[3](2019)在《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突发事件的爆发看似偶然,实则其背后无不蕴藏着某些必然因素。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揭示并化解其中的思想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的众多案例表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在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面临诸如资源紧张、环境破坏、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和加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成为诱发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时期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度大、连锁效应多等特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都应加以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应对。作为对人们思想意识进行教育引导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更是责无旁贷。应对新时期各类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应有所为且大有可为。围绕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借鉴学界以往关于突发事件含义的研究成果,与若干相关概念进行对比,揭示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概括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以新时期为时间背景,论述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形成原因和主要影响。引出新时期突发事件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同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对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基本规定,明确其主要特点。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具体到抽象,简述四类典型突发事件案例,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应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总结经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概括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为基础,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及其运行等内容论述,划定基本论域和框架。第二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据一定的指导原则以保证性质和方向,同时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以拓宽视域。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要求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现代思维方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二是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准确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充分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另一方面,由于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需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借鉴,具体包括:社会控制、公共危机管理、社会预警等管理学理论;社会失范、社会保障、社会冲突等社会学理论;相对剥夺、群体心理、灾害心理等心理学理论;以及公共治理、政治稳定等政治学理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提供了有益参考。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同时也是化解突发事件所导致的各类思想矛盾的有效途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具体有:社会稳定、动员协调、共识凝聚、人文关怀、心理调适等功能。正是具有这些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突发事件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介入是通过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呈现出来的,包括危机预警、信息发布、协调联动、心理干预等机制。本章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原因、意义、表现等问题,为进一步论述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奠定基础。第四章,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主要阐述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环节、路径,具体的内容、方法、载体等体系,以及运行中“人”的因素等问题。运行是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离不开人的参与,主体与客体是对运行中担任不同角色和任务人群的划分,二者间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以人为本,系统介入是基本的原则性方略,在运行中既要针对不同对象做到因势利导、差别对待,又要根据事件发展全程贯通于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处置三个环节,做到动态干预。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注重感召激励的方法体系和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为基本骨干框架,通过政府主导、舆论信息引导、公众志愿参与、宣传鼓动等路径加以实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从抽象到具体,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本课题的最终旨向和落脚点。研究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填补相关理论空缺,还是在实践中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向娃,郭光林[4](2018)在《加强海空防线安全中的心理防线工作》文中研究说明打造坚强的海空心理防线,是确保海空防线安全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中,需要开展心理测评与选拔,加大心理骨干队伍培养建设,做好重要阶段的心理调适与疏导工作,健全心理服务工作体系,从各个环节对"个别人"进行心理层面的干预。
沈峰[5](2018)在《着眼实战化训练特点 扎实做好青年官兵心理服务》文中研究指明实战化训练动用装备多、训练强度大、情况转换快,青年官兵常常处于超负荷训练状态,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削弱减缓战斗力生成。因此,有效把握青年官兵的心理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搞好心理服务工作,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针对实战化训练难度大、标准高的特点,着重疏导青年官兵的紧张心理。当前,部队实战化训练稳步推进,新训科目增多,组训难度加大,训练标准更严。个别青年官兵一时难以承受实战环境的考验,容易出
陈罡[6](2018)在《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忠诚是关乎军人在战场上的生死和一个军队乃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习主席强调,要始终扭住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以积极主动的工作占领部队思想阵地、文化阵地、舆论阵地,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个军校在职培训班和8个基层部队的1073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军人对不同对象的忠诚总分及情感忠诚、规范忠诚和继续忠诚三个因子的得分从3.38到4.82分不等。除对职业的忠诚、对领导的忠诚在总分上差异不显着,以及对党、国家和人民、对职业的规范忠诚在军种这一因素上得分差异不显着外,对党、国家和人民、对军人职业、对单位和对领导四个对象的忠诚总分及其在年龄、身份、军种、军龄、工资五个因素上所分别对应的因子分都有显着差异(P<0.05)。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与对单位的忠诚得分正相关最高(r=0.397,P<0.001),军旅特殊生活与对领导的忠诚得分负相关最高(r=-0.358,P<0.001)。表明当代基层军人总体忠诚水平中等偏上,受到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冲突、军旅特殊生活等因素的显着影响。因此,基层军人忠诚培育方案应该把培育目标定位于在较好忠诚基础上强基拔高;同时,通过对不同人口学变量下被试的忠诚进行比较分析和差异原因探讨,为探索忠诚培育具体方向提供参考。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从三个旅级单位的基层连队抽取22名被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表明:忠诚具体体现在听指挥、敢担当、重养成和真情感4个大类16个方面,忠诚培育举措涵盖引领思想、提升保障、融洽氛围、科学管理和培养情感5个大类23个方面,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集中在管理失当、制度缺失、保障乏力、修养不足和社会渗透5个大类22个方面。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单位基层军人提出的忠诚培育举措频次有显着差异(F=5.423,P=0.014),不同身份类别基层军人提出的军人忠诚培育制约因素的频次有显着差异(F=4.963,P=0.018)。以基层军人忠诚特点及培育现状的实证调查结果为基础,深入探讨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对策制定。按照改善认知、激发情感、塑造行为的基本理念,围绕情感、规范、继续三个维度,针对“党、国家和人民”“军人职业”“单位”“领导”四个对象,划分“新兵入伍”“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执行重大任务”三个阶段,提出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对策。新兵入伍时期应激发情感,增进亲和,以培育新兵情感忠诚;打牢基础,系统养成,以促进新兵规范忠诚;信息提供,关怀鼓励,以激励新兵继续忠诚。日常战备、训练、工作、学习、生活中应改善认知,培育信念,以深化官兵情感忠诚;改善体验,促进感悟,以提升官兵规范忠诚;改善地位和待遇,促进发展,以鼓励官兵继续忠诚。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则应通过实践磨砺、态度升华和行为体现来深化忠诚培育。
张剑[7](2018)在《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人民军队开始了新一轮的体系重塑。目前,部队编制体制调整顺利进行,一系列管理制度面临改革,而随着新生代官兵逐渐崭露头角,走上历史舞台,部队急需构建一套契合当代青年军官个性特点、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激励机制。本文结合基层部队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等方式,了解青年军官现实需求,从六个角度对部队现行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归纳,并总结出了缺乏政策机制、缺乏辩证性思维、体制刚性、思想观念和社会风气等几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对美、俄两国军官激励机制的分析,提炼了人才培养、福利待遇、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对我军的有效启示。最后结合我军现状、国情民情和国外经验,以基层部队青年军官为核心对象,以先进激励理念为指导,配合科学的薪酬体系、完善的选拔任用制度、健全的考核制度、实效性强的奖励工作、创新的培训方式和全面的社会保障等六大激励要素,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激励机制模型,为完善军队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王忠良[8](2018)在《军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想研究 ——以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自信是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营文化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所形成的特有文化,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在当今世界,国际格局不断加速,军事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覆盖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改革浪潮汹涌而来,其中军营文化建设是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虽然军队的军事文化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但与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建立世界一流军队仍有一定差距。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十九大报告这一新思想明确了党和人民赋予军队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新要求,加强使命驱动下的军营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军人对军营文化的自信,用军营文化建设牵引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步伐,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凝聚强大动力,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支撑。本研究将新历史条件下的军营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公共管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知识,紧贴时代背景,首先理清新时代军营文化的基本内涵、功能、特性,阐述了新时代武警部队的职责使命,并系统总结了我军军营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了外军军营文化好的经验做法。然后,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军营文化现状,找到影响军营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对军队的新时代新使命进行充分分析,创新地以新时代军队职责使命为牵引,从军营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原则和途径等方面探索使命驱使下的军营文化建设对策构想,并以实例进行论证。
涂炳林,何彪[9](2016)在《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特点及优化》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成为青年官兵认识世界的重要平台。网络一方面开阔了青年官兵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领域;另一方面,也冲击着青年官兵思想道德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针对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需要以青年官兵的认知过程为基础,从调动认知兴趣,推动内部理性认知;把握认知特点,提高教育实践效果;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认同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优化青年官兵认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目的。
罗佳[10](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快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人的心理也随之波动翻转、跌宕起伏。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交织使人的心理方向愈加迷茫,社会各类问题的突发使人的心理感受愈加复杂,个体的具体遭受又不断引发新的心理困惑,这一切最终导致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降低,心理的幸福感与和谐感逐渐减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个体心理郁结、澄清心理困惑、转化心理态度、提升心理品质,帮助人们进行积极地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有助于人们以和谐健康的心理参与个体生活、参与社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故而,本文以个体心理疏导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什么”进行内涵与特征的阐述,“为什么”进行现实迫切性的回答,“怎么样”进行理论取向和规律遵循的学理论证,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技术的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系统筹划。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主要从心理疏导的一般概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定概念解读,并这一概念与思想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进行区分,以体现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把握;最后,从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方法与理念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进行了特征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完整概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首先是来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其次是来源于个体心理健康平衡的需要,通过心理疏通净化心理空间,通过心理引导改变偏激认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性情绪,通过价值引导消除价值观的迷茫。最后是来源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照顾到教育对象的主体诉求,坚持以尊重、聆听、理解和体谅为要求的人本取向;凸显良好关系对心理疏导实施的重要性,形成心理疏导中关系取向双向互动、支持鼓励和引导提升的层次结构;强调文化之于个体心理的多重影响,突出心理疏导中的文化取向,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素材、适当融入轻松积极的大众文化产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提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取向,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用先进价值理念引领和整合个人心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其一,从心理和思想的交互性、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性入手,提出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只有在心理疏导中进行客观完整的分析,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状态。其二,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入手,提出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只有在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状态下,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转变。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既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和谐与健康,更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提出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体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要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就需要将实施途径多样化、实施范围扩大化,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立体网络。首先,依托日常生活,确立以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为核心的心理疏导生活基础;其次,借助实践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心理态度的转化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体现心理疏导的实践形式;再次,注重大众传媒,通过正面信息传播、正确价值观宣传的方式扩大心理疏导的媒介平台;最后,利用网络空间,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技术。心理疏导既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也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殊方法,如以心理郁结清除和心理空间净化为目的的心理宣泄法,以融入情感、体现情感价值的情感感染法,还有促进个体身心放松、促进心理疏导实施的放松调节法,以及找准问题焦点、集中解决的重点突破法。而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也要也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包括正确运用解释技术、合理使用面质技术、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二、与青年官兵谈心理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青年官兵谈心理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假设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 |
2.1 研究一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特点 |
2.2 研究二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的追踪研究 |
2.3 研究三急进高原新兵睡眠障碍的追踪研究 |
2.4 研究四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的追踪研究 |
2.5 研究五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的追踪研究 |
第三章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及心理干预模式的探讨 |
3.1 研究六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特点分析 |
3.2 研究七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维护模式的探讨 |
第四章 总讨论 |
4.1 急进高原新兵急进高原初期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 |
4.2 急进高原新兵状态-特质焦虑、抑郁特点分析 |
4.3 急进高原新兵失眠障碍动态变化特点分析 |
4.4 急进高原新兵自杀意念特点分析 |
4.5 急进高原新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特点分析 |
4.6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 |
4.7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干预理论模式的建立 |
4.8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9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4.10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调查 |
附录2 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需求调查表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2)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不足与趋势 |
1.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1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
2.1.1 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 |
2.1.2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
2.1.3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
2.1.4 高校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
2.2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2.2.2 心理学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2.3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 |
2.3.1 求实原则 |
2.3.2 主体原则 |
2.3.3 层次原则 |
2.4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各阶段的功能 |
2.4.1 潜伏期的育人功能和预警功能 |
2.4.2 爆发期的疏导功能和整合功能 |
2.4.3 恢复重建期的调节和总结功能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分析 |
3.1 关于本研究的访谈与问卷调查 |
3.1.1 对高校管理部门的访谈调研 |
3.1.2 对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
3.2.1 潜伏期存在的问题 |
3.2.2 爆发期存在的问题 |
3.2.3 恢复重建期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
4.1 潜伏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1.1 完善资源共享平台 |
4.1.2 完善预警机制 |
4.1.3 落实预防工作 |
4.1.4 充分发挥宿舍载体育人优势 |
4.2 爆发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2.1 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
4.2.2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 |
4.2.3 全面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
4.2.4 建立四方联动机制 |
4.3 恢复重建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
4.3.1 开展针对性心理调适工作 |
4.3.2 通过奖惩机制进行正反面教育 |
4.3.3 持续跟进突发事件后续情况 |
4.3.4 注重反思与总结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调查 |
附录 B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访谈题目 |
(3)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突发事件的理论研究情况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动态分析法 |
(四)学科交叉研究法 |
五、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念解读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之范畴解析 |
(一)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 |
(二)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的成因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影响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定与案例反思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若干典型案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反思 |
第二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切近指导原则和理论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切近指导原则 |
(一)坚持辩证思维方法 |
(二)坚持唯物史观理论视界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学科理论借鉴 |
(一)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二)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学科理论借鉴 |
(三)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学科理论借鉴 |
(四)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学科理论借鉴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及其呈现 |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的功能 |
(一)预警防控功能 |
(二)社会稳定功能 |
(三)动员凝聚功能 |
(四)人文关怀功能 |
(五)心理调适功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必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耦合作用 |
三、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造成的思想矛盾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化解思想矛盾的重要途径 |
四、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新时期突发事件的多维呈现 |
(一)危机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信息发布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协调联动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心理干预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四章 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 |
一、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和客体 |
(一)多元与层次:主客体的构成 |
(二)主导与互动:主客体的特征 |
(三)联动与转化:主客体的关系 |
二、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方略 |
(一)原则性方略:以人为本,系统介入 |
(二)对象性方略:因势利导,差别对待 |
(三)时效性方略:全程贯通,动态干预 |
三、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节 |
(一)事件发生前的预警环节 |
(二)事件过程中的干预环节 |
(三)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环节 |
四、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基本体系 |
(一)以应急教育为主的内容体系 |
(二)突出感召激励作用的方法体系 |
(三)灵活多样的载体体系 |
五、新时期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路径 |
(一)政府主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二)舆论信息引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众志愿参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宣传鼓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加强海空防线安全中的心理防线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心理测评与选拔工作, 检出容易引发防线问题的“易燃物” |
二、加大心理骨干队伍培养建设, 打造一批心理防线有效的“灭火器” |
三、做好重要阶段的心理调适与疏导工作, 熄灭引发防线问题的“导火索” |
四、着力健全心理服务工作体系, 筑牢心理防线坚固的“防火墙” |
(5)着眼实战化训练特点 扎实做好青年官兵心理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对实战化训练难度大、标准高的特点, 着重疏导青年官兵的紧张心理。 |
二、针对实战化训练背景真、战法实的特点, 着重消除青年官兵的畏惧心理。 |
三、针对实战化训练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 着重克服青年官兵的消极心理。 |
四、针对实战化训练条件苦、危险大的特点, 着重平复青年官兵的失衡心理。 |
(6)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忠诚培育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内忠诚培育研究的现状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理论建构 |
2.1 心理学视域对军人忠诚培育的价值 |
2.1.1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研究的必要性 |
2.1.2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研究的可行性 |
2.2 心理学中适用于忠诚培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2.2.1 态度 |
2.2.2 需要层次 |
2.2.3 群体影响 |
2.2.4 领导理论 |
2.2.5 自我同一性 |
2.2.6 道德认知 |
2.3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理论框架 |
2.3.1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内涵 |
2.3.2 心理学视域下军人忠诚培育的原理 |
2.3.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三阶段三维度四指向”理论模型 |
第三章 基层军人忠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2.1 被试 |
3.2.2 测试工具 |
3.2.3 调查方式 |
3.3 结果 |
3.3.1 基层军人忠诚的一般状况 |
3.3.2 基层军人对党、国家和人民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
3.3.3 基层军人对职业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
3.3.4 基层军人对单位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
3.3.5 基层军人对领导忠诚水平的比较分析 |
3.3.6 基层军人忠诚水平与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层军人忠诚的一般状况 |
3.4.2 基层军人忠诚的特点 |
3.4.3 基层军人忠诚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访谈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样本抽取 |
4.2.2 调查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基层军人对忠诚具体体现的理解 |
4.3.2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举措 |
4.3.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 |
4.3.4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意见建议 |
4.3.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差异性结果 |
4.4 讨论 |
4.4.1 基层军人忠诚具体体现讨论 |
4.4.2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举措讨论 |
4.4.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制约因素讨论 |
4.4.4 基层军人对忠诚培育的意见建议讨论 |
4.4.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现状的差异性讨论 |
第五章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对策 |
5.1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的总体思路 |
5.1.1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基本目标 |
5.1.2 心理学视域下忠诚培育的主要原则 |
5.1.3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目标群体 |
5.1.4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实施人员 |
5.1.5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实施人员的培训 |
5.1.6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对策的内容框架 |
5.2 新兵入伍时期的忠诚培育 |
5.2.1 激发情感,增进亲和,以培育新兵情感忠诚 |
5.2.2 打牢基础,系统养成,以培育新兵规范忠诚 |
5.2.3 信息提供,关怀鼓励,以培育新兵继续忠诚 |
5.3 日常工作、训练和生活中的忠诚培育 |
5.3.1 调整认知,强化信念,以深化官兵情感忠诚 |
5.3.2 改善体验,增进感悟,以深化官兵规范忠诚 |
5.3.3 提高地位待遇,促进发展,以深化官兵继续忠诚 |
5.4 执行重大任务过程中的忠诚培育 |
5.4.1 贴近心扉,稳定态度,以升华官兵情感忠诚 |
5.4.2 引领行为,促进自觉,以升华官兵规范忠诚 |
5.4.3 完善保障,改进管理,以升华官兵继续忠诚 |
5.5 小结与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中国军人忠诚度量表》 |
附录 B 社会支持量表(配偶和亲友支持) |
附录 C 工作-家庭冲突量表 |
附录 D 军旅特殊生活因子问卷 |
附录 E 离职倾向问卷 |
附录 F 基层军人忠诚培育访谈提纲 |
(7)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基层部队 |
2.1.2 青年军官 |
2.1.3 机制 |
2.1.4 激励机制 |
2.2 激励理论 |
2.2.1 激励的内涵 |
2.2.2 激励理论在部队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
2.3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
2.3.1 公平理论 |
2.3.2 需求理论 |
2.3.3 双因素理论 |
2.4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 |
2.4.1 薪酬制度 |
2.4.2 培训制度 |
2.4.3 晋升制度 |
2.4.4 考核制度 |
2.4.5 奖惩制度 |
2.4.6 社会保障制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的现状 |
3.1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方法 |
3.1.2 调查结果 |
3.2 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 |
3.2.1 薪酬吸引力不高 |
3.2.2 晋升制度不完善 |
3.2.3 考核不专业不客观 |
3.2.4 奖惩制度有待改进 |
3.2.5 培训制度不合理 |
3.2.6 社会保障不完善 |
3.3 缺陷原因分析 |
3.3.1 缺乏与时俱进的政策机制 |
3.3.2 缺乏辩证性思维 |
3.3.3 部队体制相对刚性 |
3.3.4 思想观念和不良风气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军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经验借鉴 |
4.1 美军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 |
4.1.1 加大青年军官能力素质培养 |
4.1.2 科学拟制人才成长蓝图 |
4.1.3 重视青年军官福利待遇问题 |
4.1.4 注重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
4.2 俄军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 |
4.2.1 提升军人薪酬待遇 |
4.2.2 保障军人住房条件 |
4.2.3 重塑青年军官培养体系 |
4.2.4 完善军人家属医疗保障 |
4.3 对我军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创新的对策 |
5.1 树立先进的激励理念 |
5.2 推进科学的薪酬体系建设 |
5.2.1 加强军人薪酬待遇问题的制度化建设 |
5.2.2 建立基于生活成本指数的军人工资增长机制 |
5.3 完善部队选拔任用制度 |
5.3.1 建立专业分类选拔交流制度 |
5.3.2 探索新的岗位遴选模式 |
5.4 实施科学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 |
5.4.1 优化考评主体结构 |
5.4.2 优化考核对象层次区分 |
5.4.3 建立绩效考核数据库 |
5.5 提高奖励工作实效 |
5.5.1 加强奖励工作针对性 |
5.5.2 丰富奖励项目设置 |
5.5.3 完善奖励工作细化、量化 |
5.6 加强培训管理,创新培训形式 |
5.6.1 考核晋升参考培训经历 |
5.6.2 创新培训形式 |
5.7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5.7.1 探索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保障制度 |
5.7.2 拓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军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想研究 ——以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军营文化相关概念 |
2.1 文化的内涵及结构 |
2.1.1 文化的内涵 |
2.1.2 文化的结构 |
2.2 军营文化的内涵及结构 |
2.2.1 军营文化的内涵 |
2.2.2 军营文化的结构 |
2.3 军营文化的主要特性 |
2.3.1 鲜明的政治性 |
2.3.2 顽强的战斗性 |
2.3.3 内在的先进性 |
2.3.4 广泛的群众性 |
2.4 军营文化的基本功能 |
2.4.1 引导教育功能 |
2.4.2 凝聚人心功能 |
2.4.3 约束规范功能 |
2.4.4 鼓舞激励功能 |
第三章 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军营文化建设现状 |
3.1 武警森林部队基本情况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主要贡献 |
3.1.3 历史沿革 |
3.2 新时代武警森林部队的军营文化构建 |
3.3 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军营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
3.3.1 教育引领深入,官兵争做森林卫士的政治热情高涨 |
3.3.2 文体设施完善,服务保障作用明显 |
3.3.3 使命任务牵引,军营文化富有内涵 |
3.3.4 作风养成规范,官兵精神风貌良好 |
3.4 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军营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精神文化趋于浅表化 |
3.4.2 行为文化趋于形式化 |
3.4.3 制度文化趋于随意化 |
3.4.4 物质文化趋于简单化 |
3.5 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军营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我军文化建设概况及外军军营文化建设经验 |
4.1 我军军营文化建设概况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营文化建设 |
4.1.2 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时期军营文化建设 |
4.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军营文化建设 |
4.2 我军军营文化的优良传统 |
4.3 外军军营文化建设经验 |
4.3.1 注重多样宣传提升军人形象 |
4.3.2 重视传统教育培育官兵荣誉感 |
4.3.3 利用宗教解决官兵思想和现实问题 |
4.3.4 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军人保障体系 |
第五章 军营文化建设的对策构想 |
5.1 军营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
5.2 军营文化建设的原则 |
5.2.1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5.2.2 坚持服务军队建设中心任务 |
5.2.3 坚持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
5.2.4 坚持紧贴时代要求创新发展 |
5.3 军营文化建设的途径 |
5.3.1 军营精神文化建设 |
5.3.2 军营制度文化建设 |
5.3.3 军营物质文化建设 |
5.3.4 军营物质文化建设 |
第六章 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实证分析 |
6.1 基本情况 |
6.2 主要做法 |
6.2.1 抓好顶层设计,捋顺基层文化建设思路 |
6.2.2 结合部队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
6.2.3 紧贴历史使命,注重传承与创新 |
6.3 反思和总结 |
6.3.1 紧贴历史使命 |
6.3.2 舍得投入 |
6.3.3 加强组织领导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9)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特点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知过程的主要内容 |
二、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一)青年官兵思维日趋平面化,深层次认知不足 |
(二)青年官兵信息接受方式和习惯改变,认知难度加大 |
(三)青年官兵认知方式从外部权威为主转向内部加工为主,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
(四)青年官兵认知行为的目的性更加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呈现惰性化 |
三、优化青年官兵认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一)调动认知兴趣,推动内部理性认知 |
1. 发挥感知觉作用。 |
2. 创新教育模式方法。 |
3. 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
4. 合理运用注意机制。 |
(二)把握认知特点,提高教育实践效果 |
1. 坚持主流价值取向。 |
2. 关注现实生活动态。 |
3. 形成互动交流机制。 |
(三)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认同度 |
1. 营造适应需求的育人环境。 |
2. 培育适合教育的人才队伍。 |
3. 优化适宜教育的学习内容。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解读 |
(一) 心理疏导的概念释义 |
(二) 概念拆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 |
(三) 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是什么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
(三) 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直接理论基础 |
(四)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知识来源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着特征 |
(一) 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
(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三) 方法与理念的统一 |
(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
二、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
(一) 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
(二) 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
(三) 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
(四) 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
三、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
(一) 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
(二) 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
(三) 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
(四) 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
一、人本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
(二) 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
二、关系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
(二) 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
三、文化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
(二) 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
四、社会取向 |
(一) 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
(二) 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 |
一、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 |
(一)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含义 |
(二)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缘由 |
(三)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要求 |
二、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 |
(一) 认知与情感关系律 |
(二)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律 |
(三)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实践律 |
三、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 |
(一)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含义 |
(二)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实现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
一、依托日常生活 |
(一)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何以必须 |
(二)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特点 |
(三)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要求 |
二、借助实践活动 |
(一) 实践活动之于心理的积极作用 |
(二) 心理疏导的实践活动形式 |
(三)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要求 |
三、注重大众传媒 |
(一) 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
(二) 大众传媒对个体心理的主要影响 |
(三) 构建大众传媒影响中的心理疏导机制 |
四、利用网络空间 |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
(二)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术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法的借鉴 |
(一) 理论教育法 |
(二) 疏导教育法 |
(三) 激励教育法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特殊方法的提炼 |
(一) 心理宣泄法 |
(二) 情感感染法 |
(三) 放松调节法 |
(四) 重点突破法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技术的探索 |
(一) 正确运用解释技术 |
(二) 合理使用面质技术 |
(三) 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与青年官兵谈心理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急进高原新兵心理健康的追踪研究[D]. 张仁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2]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 ——以成都地区部分高校为例[D]. 范晓梨.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新时期突发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晓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加强海空防线安全中的心理防线工作[J]. 向娃,郭光林. 政工学刊, 2018(11)
- [5]着眼实战化训练特点 扎实做好青年官兵心理服务[J]. 沈峰. 政工学刊, 2018(10)
- [6]心理学视域下基层军人忠诚培育研究[D]. 陈罡.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基层部队青年军官激励机制研究[D]. 张剑.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8]军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想研究 ——以武警福建森林总队某支队为例[D]. 王忠良.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网络时代青年官兵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特点及优化[J]. 涂炳林,何彪.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6(06)
- [10]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罗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