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一、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1](2021)在《环江油田L区长8油藏剩余油表征及开发调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江油田L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区,主要产油层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藏,主要开发方式为注水开发。该油藏于2010年投入开发至今,油藏已进入开发中期,产量递减较快,稳产形势严峻。因此需要明确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从而对开发技术方案进行调整,这对油田剩余油的后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根据研究区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等,结合地层特征对地层进行了划分,将长8油层组分为5个小层,并对各小层进行了构造分析,发现储层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较小。对油藏储层特征和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裂缝的发育程度较高,沉积类型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长812层为主力层,砂体厚度较大;通过对油藏压力系统、水驱状况、含水变化规律等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目前油藏面临含水上升快、驱替系统难建立以及低产低效井多等开发矛盾。通过建立研究区长8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精细刻画及描述,总结了剩余油分布概况、分布规律以及控制因素。最后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主要开发矛盾,运用油藏工程方法,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法对该区进行开发调整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开发技术政策的优化、单井治理措施(包括动态监测、油水井补孔和补钻注水井等)以及井网的优化调整,进一步为L区长8油藏的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

王九龙[2](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周军良,何康,舒晓,陈红兵,金宝强[3](2021)在《渤海Q油田特高含水期水淹特征与剩余油挖潜》文中认为渤海Q油田为海上大型河流相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井增多,稳产及低成本开发难度加大,探寻高效的挖潜方式对油田稳产及后续开发意义重大。在分析渤海Q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瓶颈的基础上,对油田现有低效井进行了分类梳理,并根据钻井、测井、密闭取心、生产动态监测等资料剖析了油田特高含水期平面及纵向的水淹类型及特征,总结了剩余油富集模式。围绕低效井治理及剩余油高效挖潜,探索出集注采调整、措施改造、老井侧钻等多手段低效井治理与剩余油高效挖潜对策。相关措施在渤海Q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区块低效井的治理及剩余油的高效挖潜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油田综合含水稳定在93.7%,油田产量递减明显变缓。成果及方法为该油田特高含水期的低效井治理及高效挖潜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可供类似油藏高效挖潜借鉴。

刘斌[4](2020)在《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很多油田随着数十年的高速开采,特别是东部油田,浅中层油藏或被探明,或者正在开发,其中诸多区块已经处于特高含水期,储量的认识和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必须立足当前的客观实际,不断提高认识,掌握油气水储量状况,采取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为储量增值保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的储量价值评价研究也显得迫切和极为重要。基于上述目的,本文开展特高含水期的储量价值评价,选择开发四十年并且综合含水大于90%的ZY油田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对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掌握国内外文献研究成果,结合石油行业油气储量价值评价目前所面临的客观环境,认真分析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发现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需要进一步优化研究。在充分考虑到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地质可靠性与经济可行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勘探维度、技术维度、经济维度、定性维度的四个维度出发,筛选并确定了评价研究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确立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层级关键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形成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标准。通过针对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较好地解决了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确保综合评价结论能为ZY油田的管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提升,以促使特高含水期的油田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贾林[5](2020)在《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X油田高含水期井网开发潜力降低、储层动用非均质性严重等问题,本文以X油田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井网调整方法。为了缓解长期“合注合采”开发所带来的层间矛盾问题,在综合考虑目标区块各小层地质储量、含油面积等九种储层属性特征的前提下,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将开发层系重新划分,将目标区块的SII-PI2小层划分为第一套开发层系,PI3-PI4划分为第二套开发层系,并采用分层注水的开发方式开发目标区块;为了制定分层注水井网调整方案,本文在谢尔卡乔夫公式的基础上,引入贷款利率、税率等经济指标推导出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并通过谢尔卡乔夫公式、改进俞启泰公式和改进递减法公式三套公式分别计算了两个开发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进而,由此折算出对应的合理井距,由计算结果可知第一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100-200m,设计第二套开发层系井距应为200-400m,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采生产井和注入井代用的方式进行井网重构方案研究,提出了五套井距不同的井网重构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五套方案分别进行了模拟,并统计分析其各自采出程度、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和采油速度等开发成果。通过综合研究和对比五套方案采收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开发年限和经济指标,确定了第一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150m,第二套开发层系井网井距300m的第五套井网重构方案为最佳方案,其采收率达到45.14%,采收率较原方案提升2.12%,经济收益预期高于其他方案,开发效果与经济指标均达到最佳效果。

姚尚空[6](2020)在《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油井含水率普遍高于90%,聚合物驱投注前含水持续上升,已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表现为见效难、含水率下降幅度低的特点,严重影响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目前,针对高含水油井调整方法很多,但往往忽略高含水形成的原因,同时,对于高含水调整机理尚不明确,且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为了适应聚合物驱精细开发,保证投注区块的高含水井达到增油降水的目的,亟需探索高含水井形成的原因,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保证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本文考虑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判别高含水形成的原因,通过统计动静态参数,建立高含水井动静态数据库,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特征。利用分流量曲线和相渗曲线,拟合得到水驱条件下不同含水阶段渗透率与临界剩余油饱和度的关系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该渗透率条件下的含油饱和度,并与临界含油饱和度进行比值,建立了高含水优势通道判别标准。通过聚驱前高含水通道层数占比参数指标划分成不同级别,将高含水井分为四类,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进行计算和识别。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的特点,分析高含水井组成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依据Y区二类油层参数,明确了高含水井层内、层间、平面矛盾调整机理。针对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特点,分析出各类高含水井存在的主要矛盾,给出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为下一步高含水井的调整措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分析井网因素、注采连通因素、注入水体积倍数,研究高含水井组成因,并基于数值模拟技术,明确Y区目标区块不同类型高含水井层间、层内、平面调整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建立异步注采、水聚交替层内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能有效动用常规水驱难以动用的剩余油,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建立封堵高含水层位、层段组合层间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缓解了高渗层的低效、无效水循环问题,高渗层相对吸水量被抑制,中低渗透层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提高了纵向上的波及体积;建立井网抽稀、转注平面矛盾调整模型,措施调整后,油水井间压力平衡被打破,液流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原开发方案未波及到的区域剩余油得到波及。

关彦磊[7](2020)在《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文中指出L区块于1997年采用300×300m反九点面积井网注水开发,2007年开展整体加密调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现井网面临主力层水淹严重,采油速度低,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非主力层水驱控制程度低,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调整及措施潜力较小,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难度较大。急需开展水淹层综合评价,落实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本文首先根据加密井完钻后的砂体变化特征、测井解释资料以及动态监测资料,总结L区块均质韵律储层、正韵律储层和反韵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应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对L区块加密井的水淹级别进行校正,为补充加密方案编制提供指导。然后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可动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图,明确了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纵向上,通过模拟和计算给出了不同沉积单元、不同沉积相的剩余储量的分布规律,将剩余油划分为六种剩余油类型:平面干扰型、砂体边部型、层间干扰型、有采无注型、断层遮挡型、吸水差型。量化了不同类型剩余油的剩余可采储量及剩余比例,结果表明:造成L区块动用状况差的主要因素是断层边部剩余油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注水井吸水效果差。根据L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特征,基于合理的加密调整界限范围内确定三套不同的补充加密调整方案,根据各套加密方案的开发效果对比,确定了L区块最优加密方案为:井网中心及断层边部灵活加密方式为主,利用老井完善注采井网。同时,利用井网调整的有利时机,实施油水井对应治理措施,完善注采关系,最优方案预测采收率为34.64%,较未加密提高2.18%。本文能够指导类似油田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和中长期开发规划,控制已开发高含水区块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

崔嘉祯[8](2020)在《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相多层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偏高,注水开发采收率较低,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长期注水冲刷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润湿性及渗流特征等参数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针对谭家营北区多层砂岩油藏,在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各类储层渗流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液油比急剧上升,控含水、控递减难度日益加大。本文对研究区进行较之前更加精细的油藏描述,包括井间砂泥岩互层预测精度、识别各种泥质夹层、水流优势通道位置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精细工作,形成更加完整的地下认识体系,为后期调整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在找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并实现具体到主力层内的所存在的开发问题后,针对平面、层间、层内所存在的影响开发效果的矛盾,细化了对这三方面的认识,对剩余油富集区内需采取措施的井网逐步采取以调与驱为主要手段的井网、解堵、堵水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以达到稳油控水、提油降水的目的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依据谭家营北区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就开发区现存的平面、层间、层内的开发矛盾在低含水剩余油富集区、高含水区、未挖潜区域采取多项有关单井、单井网、小区块井网以调与驱为方针包括井网完善、滚动扩边、堵水调剖等措施。本套方案在比对后采取边制定边试验实施方案的反馈方法,现场实践反馈效果较好。

杜博渊[9](2020)在《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油田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进行开采,并且大多数油田已迈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部分油田进入产量递减阶段;但此时油藏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动用较弱的油层甚至未动用的油层,地下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富集,因此目前对于剩余油的研究成为大多数油田的重要任务。在油田开采作业中,明确剩余油的形成分布规律、位置以及对其挖潜潜力做出评价对于指导油田进行后期剩余油挖潜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M开发区北三区东部西块为例,针对该区域剩余油研究成果不够充分,剩余油分布复杂等特点,结合研究区油层精细地质解剖以及动静态资料分析,并结合生产动静态参数,明确该区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渗透率、有效厚度、孔隙度、地层系数以及沉积微相,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分析排序;结合该区域已有16口措施井次产能进行模糊评价方法可行性的验证发现其合理性为81.25%,并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单层下各井次的剩余油挖潜潜力开展评价,同时针对该区块设计出模糊评价软件以便对该区剩余油挖潜潜力进行评价;结合各层下单井井位坐标并利用petrel进行随机插值形成该区域18个单层下的剩余油挖潜潜力平面分布图件,为指导该区域进行剩余油挖潜作业提供依据。

管错[10](2020)在《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高含水后期储层中油水渗流规律及流场发育复杂,低效水循环与高度分散剩余油的并存导致进一步提高采出程度难度增大。为深入挖掘特高含水后期油田剩余油潜力,本文通过理论计算、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按照“由渗流特征入手,逐步拓展到流场室内模拟应用”的思路,依次对特高含水后期相渗及微观剩余油特征、流场监测及模拟方法、水驱油过程中流场演化规律及调整方法适用性等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特高含水后期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了相渗曲线测试方法,并对改进后测试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方法对疏松砂岩在高倍水驱开发过程中相渗曲线进行测试,分析相渗曲线形态特征主要受微观剩余油分布状况影响。利用紫外荧光技术对不同含水阶段剩余油形态特征进行研究,可知岩心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各种赋存形态剩余油的相对含量都趋于均衡化。基于特高含水后期微观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利用毛管束模型并结合分形理论,建立了油水相对渗透率及水驱特征曲线的新型分形解析模型,明确了剩余油特征及微观物性变化对相渗曲线及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规律,揭示了低效循环的微观本质原因及界限。为有效对生产动态进行预测,根据特高含水后期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特征,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含水后期生产动态预测的线性模型,该模型可以直接外推实现产量预测,不仅提高了动态参数预测的精度,而且简化了水驱油藏动态特征预测的过程。根据特高含水后期油水渗流特征,再结合多孔介质中存在渗流条件下的传热状况分析,采用单点式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及相应监测点的饱和度测试方法,建立有效监测多相渗流过程中流体流速的理论、方法及装置。并且测定了油藏模型的饱和度与电阻率图版以及饱和度与储层模型热传导系数之间的关系图版,为流速监测计算提供基础。利用该方法可以为特高含水后期流场物理模拟的评价提供基础且必要的参数支撑。为更有效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流场进行模拟、评价,在探索更多参数监测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将所监测到的各类参数充分利用,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实验及评价结果。根据所得出的低效循环界限,结合饱和度、压力、流速等测试结果,建立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思路与方法。基于大模型水驱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利用所建立的流场评价方法对特高含水后期流场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详细论证了各种典型水动力学调整方法的适用性。从更均匀的饱和度场分布规律,更少的低效循环区域、更小非达西渗流区以及高过水倍数区等方面筛选出周期注水为相对合理的挖潜方式。本文将储层物性及微观剩余油特征与宏观渗流现象紧密联系,结合水驱渗流规律创新性地提出了室内物理模拟过程中储层模型内部流速监测的理论及方法,并且给出了水驱物理模拟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可为特高含水后期油田精准发掘油藏潜力、挖潜剩余油、提高油藏采收率提供必要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二、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环江油田L区长8油藏剩余油表征及开发调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1.2.2 数值模拟方法
        1.2.3 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及划分
    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学特征
        2.3.2 物性特征
        2.3.3 相渗及水驱油特征
        2.3.4 非均质性
        2.3.5 油藏裂缝分布
    2.4 沉积微相及砂体特征
        2.4.1 沉积相标志
        2.4.2 沉积微相类型
        2.4.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三章 油藏开发特征研究
    3.1 油藏开发现状
    3.2 开发效果评价
        3.2.1 压力系统分析
        3.2.2 水驱状况评价
        3.2.3 含水变化规律
        3.2.4 产量递减规律
        3.2.5 见效见水特征
        3.2.6 低产低效分析
    3.3 油藏开发矛盾分析
第四章 油藏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研究
    4.1 油藏地质建模
        4.1.1 建模思路及流程
        4.1.2 数据准备
        4.1.3 模型建立
        4.1.4 地质储量拟合
        4.1.5 模型粗化
    4.2 油藏数值模拟
        4.2.1 模拟模型与模拟软件
        4.2.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2.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
    5.1 剩余油分布概况
    5.2 剩余油分布规律
        5.2.1 平面剩余油分布
        5.2.2 层内剩余油分布
    5.3 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5.3.1 平面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5.3.2 纵向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
第六章 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6.1 合理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6.1.1 合理注采比
        6.1.2 合理采油速度
        6.1.3 合理井底流压
        6.1.4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
        6.1.5 开发技术政策优化
    6.2 单井治理措施
        6.2.1 动态监测
        6.2.2 油水井措施
        6.2.3 补孔措施
        6.2.4 部署注水井
    6.3 井网优化
        6.3.1 适应性分析
        6.3.2 试验区优选
        6.3.3 方案论证
    6.4 方案调整效果预测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1.4 储量价值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储量价值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石油储量分类与分级
        2.1.1 石油储量概念
        2.1.2 石油储量分类及分类结构图
    2.2 储量价值评价内涵
    2.3 储量价值评价影响因素
        2.3.1 地质因素
        2.3.2 开发因素
        2.3.3 经济因素
    2.4 储量价值评价相关方法
        2.4.1 国外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2.4.2 国内储量价值评价方法
        2.4.3 储量价值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三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ZY油田简介
        3.1.1 ZY油田石油地质概况
        3.1.2 ZY油田地层岩性特征
        3.1.3 ZY油田开发概况
    3.2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现状分析
        3.2.1 评价依据和指标确定
        3.2.2 评价指标体系
        3.2.3 评价结果
    3.3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3.4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的必要性
第四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设计
    4.1 评价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评价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
    4.3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确定
        4.3.1 勘探价值维度
        4.3.2 技术价值维度
        4.3.3 经营价值维度
        4.3.4 定性价值维度
        4.3.5 储量价值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4.4.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4.4.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4.4.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4.5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
        4.5.1 评价油藏的选取
        4.5.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5.3 评价指标的取值及处理
        4.5.4 储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确保精细认识
    5.2 采取调整与挖潜措施落实分类治理
    5.3 强化经营管理实现成本有效管控
    5.4 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划分研究现状
        1.2.2 井网重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质特征
        2.1.1 地质概况
        2.1.2 储层沉积特征
        2.1.3 岩石和流体的高压物性
    2.2 开发历程及存在问题
        2.2.1 开发历程
        2.2.2 存在问题
        2.2.3 原因分析
第三章 数值模拟研究
    3.1 地质模型建立
        3.1.1 数据准备
        3.1.2 模型范围及网格确定
        3.1.3 构造模型
        3.1.4 属性模型
    3.2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3.2.1 油藏多相流体相态参数调整
        3.2.2 地质储量拟合
        3.2.3 油田生产动态拟合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剩余油成因
        4.1.1 井控型剩余油
        4.1.2 沉积型剩余油
    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五章 井网重构方案设计及开发效果预测研究
    5.1 井网重构原理
        5.1.1 层系划分
        5.1.2 井网重构标准
    5.2 目前采出程度
    5.3 方案制定
        5.3.1 方案一
        5.3.2 方案二
        5.3.3 方案三
        5.3.4 方案四
        5.3.5 方案五
    5.4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分析与评价
        5.4.1 井网重构方案结果分析
        5.4.2 井网重构方案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含水形成原因研究现状
        1.2.2 高含水调整措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状况
    2.1 区块地质概况
    2.2 沉积相特征
    2.3 开发历程
    2.4 连通状况
    2.5 高含水井的基本状况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研究区模型的建立
    3.2 相渗曲线
    3.3 PVTI拟合
    3.4 历史拟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含水井组分类及识别方法研究
    4.1 水驱高含水通道界限判定
    4.2 水驱高含水通道分类
    4.3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识别方法
        4.3.1 单因素分析法
        4.3.2 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含水井组成因研究
    5.1 高含水井组成因分析
        5.1.1 井网因素
        5.1.2 注采连通关系
        5.1.3 注入水体积倍数
    5.2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组成因实例分析
        5.2.1 一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2 二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与成因分析
        5.2.3 三类高含水井组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2.4 四类高含水组井的识别及成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机理研究
    6.1 高含水井层内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1.1 异步注采机理研究
        6.1.2 水-聚合物段塞交替机理研究
    6.2 高含水井层间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2.1 层段组合机理研究
        6.2.2 封堵高含水层位机理研究
    6.3 高含水井平面矛盾调整机理研究
        6.3.1 平面转注机理研究
        6.3.2 平面抽稀机理研究
    6.4 不同类型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1 一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2 二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3 三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分析
        6.4.4 四类高含水井调整措施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件

(7)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油藏地质概况
    1.1 构造特征
    1.2 砂体发育情况
    1.3 沉积特征
    1.4 开发简史及特征
    1.5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油层水淹特征分析
    2.1 加密井水淹测井响应特征
        2.1.1 不同韵律储层水淹模式
        2.1.2 不同韵律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2.2 加密井测井响应分析方法
    2.3 动静结合校正加密井的水淹程度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3.1 三维地质建模
        3.1.1 基础数据准备及网格划分
        3.1.2 三维地质模型
    3.2 油藏数值模拟
        3.2.1 基础数据输入与网格划分
        3.2.2 历史拟合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1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4.2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4.3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4.3.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3.2 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3.3 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4.3.4 井网完善程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4.4 剩余油潜力分析
    4.5 剩余油类型及挖潜措施
        4.5.1 确定剩余油类型
        4.5.2 量化不同类型剩余油地质储量
        4.5.3 不同类型剩余油挖潜对策
第五章 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
    5.1 整体调整思路及对策
    5.2 加密调整界限
        5.2.1 基本经济参数
        5.2.2 加密调整界限
        5.2.3 有效厚度下限的确定
    5.3 加密调整方案设计
    5.4 加密调整方案部署
        5.4.1 加密井部署
        5.4.2 加密调整方案优选
    5.5 油水井治理措施
        5.5.1 措施井部署原则
        5.5.2 措施井部署方法
        5.5.3 措施井部署结果
    5.6 优选方案开发指标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地质特征认识
        1.3.2 油藏特征认识
        1.3.3 开发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
        1.3.4 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块地质特征研究
    2.1 区块地质概况
        2.1.1 研究区块地理位置
        2.1.2 构造特征与沉积背景
    2.2 研究区块开发历程
    2.3 地层对比与小层划分
        2.3.1 地层基本特征
        2.3.2 地层对比方案
        2.3.3 地层对比
        2.3.4 构造特征
    2.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2.4.1 物源分析
        2.4.2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2.4.3 相分析
    2.5 研究区非均质性研究
        2.5.1 层间非均质性
        2.5.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描述
        2.5.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描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油藏特征
    3.1 温压系统
    3.2 流体特征
        3.2.1 地层水性质
        3.2.2 原油物性
    3.3 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
        3.3.1 油藏富集规律
        3.3.2 油藏分布特征
        3.3.3 油藏类型及驱动方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产动态研究
    4.1 开发特征分析
        4.1.1 开发阶段划分与生产概况
        4.1.2 油井产能分布及产量递减规律
        4.1.3 油井含水分布及变化
        4.1.4 注水井注水状况
        4.1.5 地层能量保持状况
    4.2 注水见效状况分析
        4.2.1 见效类型
        4.2.2 见效比例
        4.2.3 见效井分布
        4.2.4 见效方向
        4.2.5 见效影响因素
    4.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4.3.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4.3.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4.3.3 存水率与采出程度
        4.3.4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4.3.5 注采比
    4.4 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4.4.1 油水运动规律
        4.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4.4.3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4.5 层系及井网适应性分析
        4.5.1 现有井网形式
        4.5.2 井排方向
        4.5.3 现井网开发效果分析
        4.5.4 井网适应性评价
    4.6 单井产能及采油速度确定
        4.6.1 区块内油井单井产能计算
        4.6.2 合理采油速度计算
    4.7 注水强度及注水量
        4.7.1 最大初始注入量
        4.7.2 注水量
    4.8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治理方案
    5.1 开发方案调整思路
    5.2 综合治理方案
        5.2.1 完善注采井网
        5.2.2 单井提升产能措施
        5.2.3 动态监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9)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现状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1.2.3 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储层特征
        2.2.1 储集空间特性
        2.2.2 流体性质
        2.2.3 储层沉积特征
    2.3 开发现状
第三章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研究
    3.1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地质因素
        3.1.2 开发因素
    3.2 区域内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
    3.3 各层油井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3.3.1 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
        3.3.2 灰色关联分析法下的因素重要性分析
    3.4 剩余油分布研究
        3.4.1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采用的方法
        3.4.2 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类型
第四章 研究区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
    4.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4.2 评语集、评判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4.3 模糊评价方法合理性验证
    4.4 模糊评价软件设计
    4.5 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特高含水后期渗流规律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多孔介质中流速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储层流场特征及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特高含水后期相渗曲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1 岩心相渗曲线测量方法改进及形态特征研究
        2.1.1 特高含水后期岩心相渗曲线测试存在问题分析
        2.1.2 岩心相渗曲线测试方法改进及结果分析
    2.2 特高含水后期储层物性变化对相渗曲线影响研究
        2.2.1 实验方案及步骤
        2.2.2 水驱冲刷对储层物性及相渗特征影响分析
    2.3 不同含水阶段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量化表征
        2.3.1 微观剩余油检测原理及岩心薄片处理
        2.3.2 微观剩余油分散程度量化表征方法及结果分析
    2.4 不同含水阶段剩余油赋存形态特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微观剩余油分布及储层物性特征的渗流规律量化研究
    3.1 剩余油特征及储层物性对相渗曲线影响研究
        3.1.1 基于分形理论的相渗曲线数学模型建立
        3.1.2 分形相对渗透率曲线模型验证
        3.1.3 不同因素对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的研究
    3.2 微观剩余油分散性及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对水驱特征曲线的影响
        3.2.1 分形水驱特征曲线推导
        3.2.2 模型验证及应用
        3.2.3 各因素对水驱特征曲线影响分析
    3.3 基于特高含水后期相渗形态特征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
        3.3.1 新型水驱动态预测曲线的提出
        3.3.2 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新方法的验证与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传热分析及渗流规律的水驱油两相流速监测方法
    4.1 模型中传热分析的基本假设及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
        4.1.1 模型中传热分析的基本假设
        4.1.2 自加热温度传感装置
    4.2 储层模型中两相流速监测理论研究
        4.2.1 热传导状况分析
        4.2.2 热对流状况分析
        4.2.3 渗流监测理论方程式推导
    4.3 储层模型中传热系数及饱和度图版测定
        4.3.1 储层模型传热系数测试
        4.3.2 储层模型饱和度测试
    4.4 流速监测应用及准确性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驱物理模拟过程中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建立
    5.1 流场一体化评价方法的提出
    5.2 基于驱油效率分布状况的开发现状评价研究
        5.2.1 评价方法提出
        5.2.2 评价指标计算
        5.2.3 实例计算
    5.3 压力场及流动速度场分析与应用
        5.3.1 压力场监测及应用
        5.3.2 非达西渗流区域量化表征
    5.4 累计过水倍数场分布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一体化评价的特高含水后期流场演化及调整方法研究
    6.1 人造岩心平板模型设计及实验方案
        6.1.1 人造岩心设计及实验设备
        6.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6.2 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油流场演化规律的一体化评价研究
        6.2.1 基于物质基础的开发现状评价
        6.2.2 基于压力场的动力条件评价分析
        6.2.3 基于流动速度场的流动现实性评价分析
        6.2.4 基于过水倍数场的累计作用现状评价
    6.3 特高含水后期流场调整评价研究
        6.3.1 生产动态曲线分析
        6.3.2 不同调整方法下流场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江油田L区长8油藏剩余油表征及开发调整技术研究[D]. 李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渤海Q油田特高含水期水淹特征与剩余油挖潜[J]. 周军良,何康,舒晓,陈红兵,金宝强. 天然气与石油, 2021(02)
  • [4]ZY油田特高含水期储量价值评价研究[D]. 刘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5)
  • [5]X油田剩余油分布与井网重构效果研究[D]. 贾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Y区聚合物驱高含水井组成因及调整机理研究[D]. 姚尚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D]. 关彦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 崔嘉祯.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9]M开发区北三东西块剩余油挖潜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杜博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10]砂岩油藏特高含水后期水驱渗流特征及流场评价实验研究[D]. 管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  

文东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