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论文文献综述)
梅子君[1](2022)在《从真幻结合笔法看《聊斋志异》对本事的改编创新》文中提出《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是对本事进行的改编创新,蒲松龄多采用一种真幻结合的笔法,在形象塑造、空间构建、时间设计三个方面,采用反讽、预言、象征艺术表现手法,在不离开现实根基的前提下,杂糅进许多超现实因素,关怀人性,提倡真情至性。本文将结合相关文本详细论述,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对比作品虚构"故事"和原型"本事",尝试总结出一定的规律特点。
于红慧[2](2021)在《《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文中提出《聊斋志异》是一部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叙述片段和叙述话语有诸多借鉴与模仿的短篇小说集。西方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方法,有助于揭示其艺术特征。本文在梳理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聊斋志异》对魏晋志怪、唐代传奇、传统诗词、聊斋诗词的借鉴与模仿,以及故事文本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目前研究更多揭示《聊斋志异》跟哪些材料构成互文,而对这些材料如何影响小说创作尚缺少深入系统探讨,而这才是《聊斋志异》互文性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基于以上阐述,相关研究重心应该从"引用与改造"的各个环节来展开,从所引用的文本在《聊斋志异》叙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层面展开,这样会让问题显得更加有逻辑性且较为容易把握。
许中荣[3](2016)在《从互文性看《聂小倩》的故事来源及其创作指向》文中认为历来把《聂小倩》主旨理解为"爱情故事"或由其延伸而来的"理想人格的颂歌"之说,遮蔽了在小说中甚为重要的"拯救"和"报恩"意旨。《聊斋志异》不仅以书生"自况",也存在以狐鬼精魅等"美人""自况"的情况。通过对《聂小倩》中"一女、一男、一侠客"的故事结构及其语言细节的互文溯源,其与青楼文学中"妓女从良"的母题存在密切联系。结合明末清初士人心态、时代风气与创作环境,并与蒲松龄的人生遭际综合考察,认为《聂小倩》正是化用了"妓女从良"的故事结构,进行夺胎换骨的改造,以"渴望知遇,希求帮助"为深层创作指向的作品,融入于明末清初整个创作环境之中。
高坤[4](2008)在《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蒲松龄是我国清代着名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相媲美,是描写清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最为显着的分支之一,随着对蒲松龄的不断深入的研究以及资料整理工作的进展和研究理论的丰富,蒲松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近十年来,蒲松龄及其作品的研究领域更是硕果累累,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多达1300多篇,相关书籍近百部。本文侧重于对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的综述,通过对1996-2006年的中国大陆蒲松龄的研究情况、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情况以及其它蒲松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详细的统计,并在初步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蒲松龄研究的现状,对蒲松龄研究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简要评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初探。旨在是总结这十年来蒲松龄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思考,并希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个资料基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的统计、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类归纳和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不足初探。
宋华伟[5](2008)在《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文中认为引论《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着名文学家蒲松龄耗尽半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聊斋志异》国内外的批评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聊斋志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蒲松龄出生在明清政权更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这是蒲松龄选取志怪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时代原因。齐文化的影响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另外,蒲松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久困科场的孤愤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另一推动力量。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杰作的出现。《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从它的创作成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蒲松龄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在自觉的展开着与读者的对话,听取读者们关于作品的信息反馈,获得由读者直接提供的创作素材,并且从读者的欣赏肯定中获得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聊斋志异》正是由蒲松龄和读者们、普通群众们共同创作而成的。第二章《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从《聊斋志异》创作初步完成至“五四”以前是《聊斋志异》的古典接受阶段。这个阶段里,《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区域性接受发展为全国性接受的过程,《聊斋志异》逐渐成为了一部中国文学名着。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鲍廷博编印的青柯亭刻本十六卷《聊斋志异》是目前可考最早的一个《聊斋志异》印刷版本,它的出现标志着《聊斋志异》迈出了走向全国性接受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聊斋志异》接受视角,如以冯镇峦、但名伦的评点为代表的审美视角、以纪晓岚为代表的官方视角、作家创作中的接受和聊斋戏中反映出的民间接受等。它们都是清代《聊斋志异》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五四”文学革命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聊斋志异》接受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从“五四”时期开始,《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进入了现代接受阶段。从“五四”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中,《聊斋志异》的国内接受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情况,前后相继地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科学的接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地位的定位,以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接受等等。第四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本章主要考察从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阶段的《聊斋志异》接受情况。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以及《蒲松龄集》和《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等作品整理着作使《聊斋志异》的接受对象得到了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接受中蔚为大观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建国初的文学史着作和《聊斋志异》论着中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新的成绩。“文革”中出现了极“左”的纯政治化的接受,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全盘否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拨乱反正,纠正了这种极“左”的接受。第五章《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新时期伊始出现的《画皮》热现象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时期的《聊斋志异》作品整理工作集以往之大成,使《聊斋志异》接受对象不断地得到完善。新时期的《聊斋志异》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多个接受维度,它们共同推动《聊斋志异》接受跨入多方位、多层次接受的新阶段。第六章《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聊斋志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正是世界各国的读者对其展开接受的过程。从18世纪中期开始,《聊斋志异》就流传到了其他国度,出现了其他国家、民族读者的阅读接受,而且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影响。19世纪末以来,国外的聊斋学研究出现并持续发展。二战后国外聊斋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不同国家的接受者在阅读与接受《聊斋志异》时总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文化视野出发的,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接受现象。结语该部分对《聊斋志异》以往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在新时期以来百花齐放的良好文艺发展态势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和中外对话交流的时代潮流当中,《聊斋志异》的接受与批评必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往《聊斋志异》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系统的理论参照来展开接受角度的《聊斋志异》研究。论文认为,《聊斋志异》诞生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之中。论文还在对《聊斋志异》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的吸取了域外的《聊斋志异》研究成果,引用和参考了很多外文资料来展开论文的研究和论证。以上都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聊斋志异》的接受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养方能给以深刻的把握。由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论文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陈娓娓[6](2007)在《虚幻的寄托——论蒲松龄笔下的窦女与聂小倩》文中认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助现实未有之鬼狐来表现生活应有之内容,让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在虚幻的世界中得以实现,让人感觉到生存的希望,蒲氏笔下的妖鬼狐精也因此具有了更多的人的意志和理想。其中的《窦女》和《聂小倩》便通过鬼魂复仇和鬼魂报恩两个故事寄托了蒲氏对人世间的美好理想,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吴兴兰,李汉举[7](2006)在《2002年蒲松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年度《聊斋志异》研究在心理、文化和比较等方面还是重头戏,也显现出一些有特色的研究视角;聊斋戏的研究是这一年的新收获,较往年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突破;聊斋俚曲和诗文研究仍然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作品少且鲜有佳作。
王琳[8](2004)在《近年《聊斋志异》比较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聊斋志异》比较研究近年来状况活跃,在文言小说内部的比较、与白话小说的比较、新角度新方法的运用、与国外小说比较等方面,成果丰硕。这些成果为人们准确理解和把握《聊斋志异》提供了新的视野与角度。
成敏[9](2002)在《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敬元颖》、《聂小倩》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篇作品在结构、内容、内在精神上表现出了微妙的相似性;也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这两位作者因为社会环境、时代思潮、叙述习惯、个人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不同而对同一题材的故事进行了不同的叙述选择、采取了不同叙事策略,叙述的焦点也有所转移,线索的安排亦各具特色,而这些差异,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讨蒲松龄的创作美学及其理想人格。
二、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论文提纲范文)
(1)从真幻结合笔法看《聊斋志异》对本事的改编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幻形象的塑造:有人性的“鬼”和人“鬼”故事 |
二、真幻空间的构建:异界相通和思维幻境 |
三、真幻时间的设计:生死轮回和预言预示 |
(2)《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互文性”理论概述及在中国的发展 |
二、《聊斋》对传统志怪小说的仿拟与改写 |
三、《聊斋》对唐传奇的模仿与沿袭 |
四、《聊斋》对古典诗词作品的借鉴与改造 |
五、《聊斋》与聊斋诗词的互文 |
六、广义互文性视角下的《聊斋》文化研究 |
(3)从互文性看《聂小倩》的故事来源及其创作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结语 |
(4)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蒲松龄研究近十年来的成果概述 |
一、十年来蒲松龄研究成果统计 |
二、蒲松龄研究情况的分析 |
(一) 对蒲松龄本身的研究 |
(二)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蒲松龄研究的研究 |
三、十年来蒲松龄研究大事记 |
第二章 蒲松龄研究的分类归纳 |
一、蒲松龄教育思想的研究 |
二、蒲松龄儒学思想、道家思想的研究 |
(一) 蒲松龄与儒学思想 |
(二) 蒲松龄与道家思想 |
三、蒲松龄政治思想、商业思想的研究 |
(一) 蒲松龄的政治思想研究 |
(二) 蒲松龄的商业思想研究 |
第三章 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不足初探 |
一、蒲松龄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一) 蒲松龄的民族成分问题 |
(二) 《醒世姻缘传》是否为蒲作问题 |
(三) 几个新问题 |
二、蒲松龄研究的不足初探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 |
第一节 《聊斋志异》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蒲松龄的生活历程 |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互动:《聊斋志异》的成书过程 |
一 自觉的与读者的对话 |
二 创作的源泉:素材来源于读者、群众 |
三 继续创作的动力:“潜在的读者” |
第二章 《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 |
第一节 从区域性接受走向全国性接受 |
第二节 审美鉴赏视角的接受,以冯镇峦、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为代表 |
一 冯镇峦的《聊斋志异》评点和《读聊斋杂说》 |
二 但明伦的《聊斋志异》评点 |
第三节 官方视角的接受,以纪昀为代表 |
第四节 仿书和续书:同时代作家创作中的接受 |
第五节 清代聊斋戏中的民间接受 |
第三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 |
第一节 新的社会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与《聊斋》接受史上的历史变革 |
一 科学方法的引进和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 |
二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第二节 胡适对《聊斋志异》的考证与接受 |
第三节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与《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确定 |
第四节 毛泽东读评《聊斋志异》 |
第四章 《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 |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 |
第二节 《聊斋志异》社会历史批评 |
二 建国初文学史中对《聊斋志异》的评价 |
第五章 《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 |
第一节 接受对象的不断完善与科学定位 |
第二节 电影《画皮》轰动效应探析 |
第三节 电视网络《聊斋志异》接受的特点 |
第四节 多方位、多层次的《聊斋志异》批评 |
第六章 《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 |
第一节 从中国到世界:走进域外接受者的视野 |
第二节 国外聊斋学的出现和发展 |
一 俄国 |
二 日本 |
三 英美 |
四 韩国 |
第三节 《聊斋志异》域外接受中的跨文化接受现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着 |
附录2:1996-2007 年间《聊斋志异》国内研究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2002年蒲松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斋志异》研究 |
1、创作心理研究。 |
2、文化研究。 |
3、比较研究。 |
二、聊斋戏研究 |
三、聊斋俚曲研究 |
四、聊斋诗文研究 |
(8)近年《聊斋志异》比较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文言小说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 |
(一) 向前溯源比较研究 |
1.文体特征比较研究。 |
2.题材来源角度研究。 |
(二) 同期比较研究 |
(三) 影响比较研究 |
1.与《阅微草堂笔记》 (以下简称《阅微》) 的比较研究 |
2.《聊斋》对后世其他文言短篇小说影响的研究 |
二、与白话小说的比较研究 |
三、 关于新角度、新方法运用的比较研究 |
四、与国外小说比较及其影响研究 |
(一) 平行比较 |
(二) 影响比较 |
四、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真幻结合笔法看《聊斋志异》对本事的改编创新[J]. 梅子君. 名作欣赏, 2022(03)
- [2]《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J]. 于红慧. 蒲松龄研究, 2021(02)
- [3]从互文性看《聂小倩》的故事来源及其创作指向[J]. 许中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4]近十年中国大陆蒲松龄研究综述[D]. 高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5]接受视野中的《聊斋志异》[D]. 宋华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6]虚幻的寄托——论蒲松龄笔下的窦女与聂小倩[J]. 陈娓娓.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 [7]2002年蒲松龄研究综述[J]. 吴兴兰,李汉举. 蒲松龄研究, 2006(03)
- [8]近年《聊斋志异》比较研究综述[J]. 王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 [9]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人格——从《敬元颖》到《聂小倩》[J]. 成敏. 蒲松龄研究,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