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细石油化工2004年1~6期分类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吴燕[1](2015)在《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现有安全管理类课程与现场实践结合效果欠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研究采用企业现场调研、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安全管理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展开研究,注重研究内容的适用性。以原有教学大纲为基础、安全管理核心要素为主线设置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教学大纲,利用基于法规和标准辨识与转化构建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的方法,辨识安全管理通用法规和标准中的管理要素和综合要点,并结合课程内容需要转化成系统性的安全管理类课程综合知识点,使安全管理类培训课程与安全管理现场的紧密结合,实现安全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无缝衔接,充分契合企业现场管理对安全管理类专业人才迫切需求。为了提高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设计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实践支持知识库,构建虚拟在线实践平台,制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实践支持知识库的主要结构模块是法规标准数据库和实践教学数据库,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大量法规和标准文档、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等资料,提高安全管理培训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虚拟在线实践平台利用虚拟在线技术将现场管理融入到实践平台中,形成直观地虚拟在线操作。借助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线评审系统和企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这3个子系统,完成法规符合性评估、安全标准化评审以及监管信息系统运行等虚拟实践操作,在丰富课程实践教学基础的同时,为学员直接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了虚拟实践机会,增强学员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直观感受。根据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的特点制定配套的安全管理类课程考核方法考核学员的培训收获,在完善基础知识考核内容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实践考核的比重,通过实践操作和课程专题实验来考核学员对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解程度,结合实践支持知识库和虚拟在线实践平台的教学应用拓宽考核方法,提高学员主动认知的积极性,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房裕[2](2015)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国或地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国内产业同期也呈现出不断升级的态势,这种看似不同的经济现象间是否蕴含着内在关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支持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产业的升级?这对于国内经济亟须实现由传统发展模式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型的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的资源要素和产业重新布局,国际竞争格局亦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中国能否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借助于对外直接投资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因此,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的理论梳理,发现二者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以美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运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经验;结合案例解析,从微观动因、产业联动和宏观变量传导视角探索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产业升级的机理;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升级发展进行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归纳如下:第一,美国、日本等国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成功地促进了母国产业升级。各国不同时期OFDI的动因演变大体遵循着从获取资源、拓展市场、寻求效率到获取战略资产的规律。通过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刻画发现,资源导向型OFDI加速了母国产业的重工业化进程;市场导向型OFDI带来了制造业的高加工度化;效率导向型OFDI提高了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推动了制造业高技术化发展。利用VAR模型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上述产业升级衡量指标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第二,结合上述规律并通过案例解析,本文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母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一是微观动因视角,提炼了资源导向型OFDI的重工业化效应、市场导向型OFDI的高加工度化效应、效率导向型OFDI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和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的高技术化效应;二是产业联动视角,总结了边际产业转移效应、新兴产业促成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产业竞争和示范效应;三是宏观变量传导视角,以贸易结构为例,简述了其影响产业升级的复杂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了中国OFDI影响我国产业升级的综合机理。第三,在微观层面,基于中国企业不同投资动因的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重工业化、高加工化以及高技术化,同时也提高了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通过产业升级衡量指标的刻画和实证分析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各衡量指标间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此外,采用灰色关联法测算了各投资行业与产业升级间的关联度,发现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正向效应更显着。第四,在宏观层面,基于中国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但存在水平差异。一般来讲,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越大,对产业升级的正向效应就越显着: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及其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具有反向调节作用。快节奏的、不规则度大的投资,会反向调节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产业升级效果。相反,慢节奏的、有规则的投资,更有利于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能够正向调节投资节奏及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节奏及不规则度对产业升级的负向作用要小于经济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通过逐步优化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合理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和区域流向以及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措施,鼓励企业在不断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以更加有效的慢节奏、有规则方式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增强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加快推进国内产业升级的步伐。
徐永利[3](2010)在《“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迅速崛起,对现有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新兴大国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举行首次正式会晤,强调四国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针对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也已经成为热题。“金砖四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也是发展中的大国,但却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走向经济振兴之路。四国目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印度步入工业化初级阶段,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而巴西和俄罗斯已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日渐紧密,目前中国习惯上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俄罗斯和巴西分别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和“世界原料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四国不同比较优势下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金融危机中四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出了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四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因此,深入研究“金砖四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化,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梳理入手,比较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三次产业结构现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1、相关理论阐释: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梳理,对产业结构的演变、分类进行理论归纳。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相关的阶段理论着重探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分析“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理论依据。2、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从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分析了四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内部方面:四国不同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影响了各自的产业发展。外部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国际生产转移,给四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会,四国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例如,中国参与国际制造业分工带来了工业经济的巨大发展,印度通过参与世界软件外包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3、四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比较:从产业结构顺序上来看,巴西和俄罗斯第三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其他产业的总和,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与发达国家一致。中国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但已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印度经济结构并没有按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递进模式演进,而是形成了第三产业的跳跃式发展格局,出现了“逆工业化”的特征,这种不平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还有待验证。根据目前印度制造业的追赶速度,未来应该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轨道发展。从四国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别。巴西农业构成相对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俄罗斯畜牧业波动较大,印度和中国以种植业为主,但是中国的畜牧和水产业占农业份额明显增加。四国拥有各自的优势农产品品种。在工业内部结构方面,巴西以矿产资源作为主要驱动因素,带动冶金、航空和制造业的发展,机械电子设备的制造能力已具备相当基础,轻重工业比较均衡;俄罗斯以能源为主,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出口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印度则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了制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产业竞争力;中国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大量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制造业,带动了经济繁荣。在服务业内部结构方面,四国目前依然都是传统的消费者服务占主导,而新兴的现代服务模式并没有形成规模。通过行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分析,四国产业竞争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在产业集中度方面比较明显,如中国的汽车企业在规模优势上还有待加强。4、四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三次产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四国都存在一定差别。农业在四国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都是最低的,但是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目前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工业在四国经济结构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巴西和俄罗斯的工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20年来一直高于农业而低于服务业,印度工业发展缓慢,一直低于农业,21世纪以来才逐渐超过农业。中国与印度相反,工业一直占据第一的位置,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作用在四国中最高,近年来随着服务业产值的上升,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依然高于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在巴西和俄罗斯经济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印度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较快,特别是由软件外包服务带动的新兴服务业,促进了印度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中国服务产业则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三国。此外四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同的产业结构和驱动因素使得四国经济增长有了不同的结果。相对均衡的模式使得巴西经济增长比较平稳;能源驱动的经济模式给俄罗斯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印度服务业拉动的模式由于缺乏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还需要制造业的发展来弥补;中国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导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服务业的升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5、从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与调整来看:四国基于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增长路径,在产业结构方面,不论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是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四国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许多差异,都存在脱节与不合理之处,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和高度化。四国产业结构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有利于开展互补贸易和经济合作。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情也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应该通过提高竞争优势来弥补比较优势的不断弱化。此外,农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非越低越好,比重降低是有限度的,应该建立在保证满足国家对农业的基本需要和国民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的前提下,农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而没有制造业的良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是无法实现的,促进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试图绕过制造业和工业而直接发展第三产业的做法,并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论文没有局限于某一理论模型,而是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图表分析与归纳总结相结合、历史分析和现实检验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一定的时间跨度和一定的地域空间,从多层面进行比较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文以一个多维分析框架,从纵向和横向对“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状态、影响、问题与调整等进行多纬度比较,分析四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均衡差异、不同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对四国产业结构研究的欠缺和不足;通过对拉动率、贡献率和增长率差异度等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对四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计算比较,结果表明四国产业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中国和印度比较明显。
毕燕茹[4](2010)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文中提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通过贸易、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不仅拓展了一国产业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日益受到国际分工和他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刻影响,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形成客观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演进趋势。在经济区域化主流发展态势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更多表现为国际区域化特征。随着国家间产业结构互动程度的深入,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中国是开放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背景下,应突破以往以民族国家为立场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立足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的视角,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在实践中表现为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向的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西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大框架下进行的,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如地理相邻,经济结构强烈的互补,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等,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即中国长期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中亚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种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中亚国家心理失衡;二是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产业竞争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将带动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重新整合,各国(地区)都必将以不同方式和比较优势参与这一进程,谁掌握了产业整合的先机,谁就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然中国应该力争掌握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整合的主导权。本文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国际化互动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双边的产业联系,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定义、合作机制、内容进行了界定。产业合作是三次产业的全面合作,产业合作需借助贸易、投资、金融等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本文主体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通过对中亚国家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具有梯度差异和强烈互补性,具备开展产业合作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第二,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的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机制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合作形式;第三从三次产业层次,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产业合作的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三次产业合作都已经起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的深度、合作领域亟待拓展。最后本文在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实践和互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目前深化产业合作思路:宏观上要畅通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即贸易自由化、投资扩大化;中观上梳理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以拓宽双边产业合作的领域;微观上提出企业参与产业合作的思路。在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特点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推进路径:以哈萨克斯坦为产业合作突破口,将中国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的产业转移雁行模式。最终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使中国的专业化生产在中亚国家区域内若干层次上展开,形成良性互动中的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提高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张志民[5](2009)在《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演变。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在分析民营经济三大产业总体演进轨迹的基础上,对民营经济工业和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和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本文对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在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上,第一产业在民营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快于第二、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内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演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民营经济目前依然存在着加工深度不足、附加价值不高、在传统产业上竞争过度、在高端产业上进入不足等问题。其次,本文通过对民营经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等各所有制经济在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部门的结构演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民营经济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随着民营企业实力的逐步壮大和行业准入政策的逐渐放开,民营企业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与企业的所有制类型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比,民营经济更能适应市场的竞争,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竞争性产业上,民营经济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在垄断性产业上,由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上的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抑制。再次,本文根据传统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动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诸多因素对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研究表明: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对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有着显着的影响,但主要限制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对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还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民营经济三次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和影响效能。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政府的政策体制环境对于民营经济的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且针对现存政策环境对民营经济的制约提出政策建议。最后,本文还研究了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采用线性和非线性方程拟合模型对民营经济未来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通过实际值和拟合值的对比,表明了曲线方程拟合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具有预测精度高的特点,有效解决了产业结构预测难的问题,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未来的发展趋势。
谭克龙[6](2007)在《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和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数字生态监测系统建设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国内实际运行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还很少,技术手段还很不完善,遥感和GIS没有实现有机的融合,生态信息的提取主要依靠目视解译或人机交互的办法,图像处理和GIS商业软件难于满足大区域、复杂系统的需求,许多软件不能有效集成,系统信息难以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在现阶段还是难于全面、准确、迅速地实现生态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直接影响了保护措施和调控对策的实施效果。塔里木河流域面积102×104km2,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级棉花、石油化工基地和21世纪能源战略接替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下游近400km河道断流萎缩,尾闾台特玛湖干涸,中下游植被衰败,并有向上游发展的趋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论文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变化特征和生态保护治理与管理需求,在国家重大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系统”支持下,利用组件式GIS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塔里木河流域设计、研发、建立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平台理论、总体设计与开发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和结论。1.在“数字流域”框架体系下,以生态环境遥感业务流程为主线,充分应用并集成“3S”技术手段,开发建立了生态环境遥感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动态监测、分析与预警,及信息共享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化运行系统。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楚,实用性强。采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以数据集成为中心,以各子系统间数据流动关系为纽带,把整个系统集成为基于子系统数据间关系紧密、物理结构松散的组件式系统,为数字塔里木河流域建设奠定了基础。2.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数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一体化、多源数据无缝集成、海量空间数据存储技术的建库思想,设计了可以实现拓扑和非拓扑、空间和属性、矢量-栅格一体化的流域空间数据库,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在“计算机”中对流域的“复杂实体”和“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一体化管理问题,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跨带的无缝、海量空间数据库。3.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多层次、多目标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运行体系。根据塔里木河地物类型、地形等区域特征,采用分级分类的思想,研发了大区域生态环境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模块,应用于塔里木河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荒漠化、植被、盐渍化等专题信息提取,信息提取精度达到87%,校正后达到95%,建立了大规模信息提取技术应用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方便信息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设计建立了全新、完善的知识库系统,提高了信息提取、交互解译和动态监测的精度,实现了解译标志和参考信息系统化管理。4.研究开发实现了遥感与GIS功能的有机融合。分别基于IDL语言和AO控件开发,在统一界面下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标志建立、信息提取、编辑校正、动态监测和分析统计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其次,在“数据流集成式”的体系结构下,遥感监测信息还可以利用生态分析子系统的强大空间分析能力进行数据的深层分析和运算,实现生态预警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克服了以往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GIS软件各自的弱点,将遥感图像处理、信息提取与GIS编辑分析功能有效地集成为实用性更强的系统。5.将CA模型与GIS的专业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大范围的土地利用趋势分析(GeoCA-Landuse)模型,开发了塔河流域“三源一干”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为流域长远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辅助决策能力。论文研究在遥感信息自动提取,RS与GIS一体化,大型综合性、运行化生态遥感监测系统研制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数字流域”建设也具有参考价值。
熊韶辉[7](2007)在《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文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开始迅猛增长,但是国内能源储备严重不足,能源产量无法满足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依赖性迅速增加,尤其是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2006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比2005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的不断增加,不但给国内石油生产造成压力,更加剧了中国与一些其他国家对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石油供应的不安全问题凸现。尽管中国石油供应尚未出现大规模供应中断的情况,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潜在的或现实性的不利因素,威胁着国家的石油安全。石油安全是指,石油进口国应始终处于一种能够以合适的价格和数量连续不断的获得外部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状态。该定义是从进出口的角度出发,强调以获取外部石油资源为主要目的,并同时涉及到“石油的价格和数量是否合适”与“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得以满足”的问题。因而,一国的石油供应对外依赖度越高,其石油安全问题就越为突出,同时世界市场油价、石油的供求形势、全球政治环境、科技的发展等都会影响到一国的石油安全。本文要讨论的是从能源的供给和消费来看,能源安全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其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本文主要讨论第一个方面的能源安全。能源供应的稳定性,是指国家维持生存与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其范围涉及了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需求和国防军事活动的可靠燃料供应。能源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部分,高速发展的经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靠安全、充足的能源保证来支撑。一个经济体的能源命脉如果受他人控制和制约,必然对其经济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作为全球经济的基础,能源这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被争相抢夺的对象。而作为产业链顶端的能源,其价格的剧烈变化,会在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效应:牵动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推动通货膨胀,引发经济和金融效应,并且触动地缘政治、世界经济和金融的运行机制,乃至造成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变化。石油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最有战略意义的能源与基础原材料,交通、发电、各种石油产品高度的依赖石油,甚至一些国家以石油化工作为支柱性产业。但是由于石油资源比较集中地为少数地区所拥有,分布不均衡,控制争取石油资源造成了国际政治上的紧张气氛,也成为冲突和摩擦的焦点。几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带来了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冲击。因此世界范围内,石油安全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和集中表现,是关系经济、国防、军事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所以本文以能源安全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实现中国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通过一般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分析国际机构、政府能源主管机构以及石油公司等关于能源的研究报告,利用理论分析、计量模型、逻辑论证、实际调查等方法以能源贸易,尤其是石油贸易为研究重点,采用大量实际数据,历史性分析与预测分析相结合,借鉴“STIRPAT模型”、CLA方法与数据、能源需求预测系统(CERCMA)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以及作者多年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经验,对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进行分析与研究;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评估,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是高经济增长的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原油消耗强度大,且国内原油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是能源来源安全问题,能源运输问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而且存在着众多能源安全隐患。通过对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的分析,发现世界能源特别是石油供需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石油供需形势更是严峻,全球石油需求重心已经转移,美国能源情报署在《2003年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01年至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为1.6%。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为1.3%,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达到3.9%,仅次于印度(4.8%)。北美、亚太和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左右,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进展世界总量的11.1%,后备储量的严重不足将导致以上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下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地区消费的石油中进口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IEA预测:从2006年起到2030年,预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大于1/2,年平均增长率为1.6%。从现在起到2015年,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大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70%以上,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30%。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OECD的21个成员国,从而改变了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本文考虑到世界能源供给的总体形势,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认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乐观估计应该保持在10-11%的高速增长,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对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大超过《能源“十一五”规划》中的预测。未来中国对能源进口特别是石油进口的依赖会大大增加,在世界能源尤其是石油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会大大提高,与其他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会增加,尤其是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本文重点研究了石油消费大国,在自身资源贫乏的条件下是如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比如日本、韩国等国家。通过对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的分析发现,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的能源战略,大力发展节能技术,修改节能基准,努力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发展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以及植物性燃料等新能源;通过收购海外石油公司和参与海外石油开发等手段,培育自己的核心石油开发企业,增加本国在海外开采石油的比例,从而避免国家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石油进口的稳定,减小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研究开发新一代原子能发电设施,确保原子能发电所需的铀资源,完善投资和建设环境;大力推进新能源、原子能发电等能源项目的国际合作;还有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有利于研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制度,支持企业开发利用新技术。而且这些国家都有比较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体制。本文还对中国能源安全与贸易策略进行了评估,并通过对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给出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政策建议: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其中最后一条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各项能源政策的推动与落实,必须要以学校教育作为基础与后盾,以能源的核心内涵、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公众在学校求学期间就建立起正确的能源价值观,方能为后续的能源使用、政策推广、以及能源科技研究奠定基础。中国必须加强能源教育,以符合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有效应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高能源价格的冲击等。通过学校的能源教育,培养学校师生也就是未来的公众良好的能源意识,从态度和价值层面认同能源政策,从而达到两个层面的实践习惯:生活上节约能源,有效使用能源;积极地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
纳慧[8](2007)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结构效应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因此,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科学分析及合理调整是关键。本文在诸多研究成果的启发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运用区位商、城市分类法以及主成分等分析方法,运用2005年的截面数据对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对1952年以来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势产业进行度量和选择;最后对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优势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对策。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在各级政府正确的引导和各民族群众共同努力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从传统的一、二、三型产业结构逐步过渡到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达到了数量上的标准,但质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落后于同期的全国和汉族地区;各部门内部存在很多问题,农业比重下降缓慢,工业发展滞后,传统落后的第三产业超速发展;传统产业部门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重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民族地区的工业缺乏规模和效益,管理混乱;甘肃民族地区应该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部门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问题,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界定,以及产业结构方面的文献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角度、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框架。叙述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并为本文研究找出三大理论模型和基础。第三部分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运用2005年的截面数据找出民族地区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通过1950-2005年的数据对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来解释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问题。第五部分结合产业结构合理化判断标准,对甘肃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找出民族地区优势产业部门,对其发展进行预测。第六部分提出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可行性对策。
马斌[9](2006)在《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速度不断加快。广东作为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方式和途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就业结构不仅可以验证其变动轨迹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的一致性,而且,在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可以为扩展就业、实现劳动力出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顺利转移提供政策思路,促使二元结构快速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化。 本文利用就业结构效应模型、结构偏差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就业扩张弹性、就业结构熵数等对广东省的就业结构变化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 考察广东省就业结构效应变化的轨迹可以发现,广东省的就业结构总效应并没有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广东省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广东省的第一产业仍然沉淀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广东省的就业结构效应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就业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一方面,信息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企业创新使得广东整体就业结构不断软化,核心就业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产业构成的地域差异使得就业的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存在地域差异。根据产业结构判断广东省正处于由下中等收入地区向中等收入地区过渡的过程中,而按照就业结构相似系数推断广东省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地区向上中等收入地区过渡的过程中,就业结构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 通过分析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并与其他国家和省市进行比较我们得到,广东省的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经历了两个时期:(1)结构补偿期(1978年—1990年);(2)调整提高期(1990年—2004年)。从1990年开始,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不断降低,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已非常明显,广东省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就开始下降,是低层次上的转换,其为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拓展就业空间的任务远未完成;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逐步向零靠拢,与国际标准理论值相比,处于标准范围内。这种趋势表明第三产业整体还不够发达,城市化水平较低,代表工业化进程方向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新兴部门发展严重滞后,吸收劳动力能力较低。 在对广东就业结构变动考察时发现,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不仅提高了就业水平,即不仅具有通常所说的就业增长效应,而且具有重要的劳动力流动的发展效应。 最后,作者围绕论文的几个结论就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李龙新[10](2006)在《基于劳动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经济的竞争是产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往往就能形成高水平的产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质上也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的反映。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产业结构也表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和变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是一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代表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般是不同的产业处在发展的领先地位,然后各种产业交替占据主导地位,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众所周知,一定的产业结构总要求一定的劳动力结构与之相配套,两者的变化规律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已有的研究认为劳动力资源配置从属于一定的产业结构演变或者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来解释劳动力的转移和配置,并把主要的对象集中在劳动力数量上的变化,忽略了劳动力素质上的差异。市场经济、工业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断的提高,科技、知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成为当代经济和产业竞争的核心。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并非仅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影响着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高层次的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也就是说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劳动力资源的支持,不仅在数量结构上,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升。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劳动者的机能、技能、体力、智力、生产能力和效率、创造的价值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步程度很难用几句话来描述,也不仅仅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可以概括。“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是科学”、人力资本等都属于劳动力的范畴。因此,这里使用劳动力发展来代替劳动力素质提升以及人力资本等来表示作为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劳动力自身能力的进步。本文试图从劳动力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确立主导产业的选择方向,并结合“以人为本、人为为人”的东方管理思想来分析、指导具体的经济活动,调整各种关系,从而有效地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论文包括导论和结束语共有七部分,主要论述的内容集中在第一至第五章,涉及的内容包括产业的演化进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分析和调整、分工理论、劳动力发展理论和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等,并从分工和劳动力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的发展变化,以东方管理思想核心为指导,建立了在劳动力发展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选择方式。导论主要针对目前世界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些现象和特点,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关于产业演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劳动力发展方面的研究问题,明确论文的研究方向,并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框架、思路、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接着阐述、界定了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相关内容,回顾了相关的主要研究文献。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的演化进程,经历的各个阶段和主要的产业情况并简述了产业演化中的一些趋势。然后,从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的角度结合各国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和趋势,归纳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点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并从数据统计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多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二章首先回顾了分工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的内容和观点,阐述了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分工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分工、劳动力发展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分工和劳动力发展对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三章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讨论劳动力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质,拓展了劳动力的内涵,分析了劳动力发展的外延和相关内容,并深入分析了劳动力发展对其它方面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力发展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主导产业的相关概念、演进特点、性质以及与支柱产业的关系以及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和变化,然后介绍了主导产业选择涉及的原则、衡量参数和选择基准。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主导产业与劳动力、劳动力发展的关系,明确了主导产业选择的出发点和基础。第五章从分析产业与劳动力的关系入手,从相关模型和数量上进一步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国内的有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验证劳动力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并结合实证数据建立主导产业选择方式。第六章以东方管理的“三为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人为为人”的角度出发,以包括劳动者和作为消费者的人以及人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互动为基础,探索新的经济发展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一定的产业发展策略。结束语对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再次明确研究得出的结论。
二、精细石油化工2004年1~6期分类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细石油化工2004年1~6期分类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法规和标准辨识与转化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大纲 |
2.1 辨识与转化的意义 |
2.2 辨识与转化的原理 |
2.3 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大纲设置 |
2.3.1 安全法规和标准文件辨识 |
2.3.2 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大纲 |
2.3.3 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知识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实践支持知识库设计 |
3.1 实践支持知识库建立的目的 |
3.2 实践支持知识库的功能基础 |
3.3 实践支持知识库的构建 |
3.3.1 用户管理 |
3.3.2 结构模块 |
3.4 实践支持知识库的培训教学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法规和标准的课程虚拟在线实践平台设计 |
4.1 虚拟在线实践平台 |
4.1.1 虚拟在线实践平台的教学培训优势 |
4.1.2 虚拟在线实践平台的基本功能 |
4.1.3 虚拟在线平台的综合设计 |
4.2 平台子系统 |
4.2.1 安全法规符合性评估子系统 |
4.2.2 安全生产标准化在线评审子系统 |
4.2.3 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子系统 |
4.3 平台开发的教学意义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考核方法 |
5.1 课程考核目标 |
5.2 考核方式的设计 |
5.2.1 基础知识考核 |
5.2.2 实践操作考核 |
5.3 成绩的生成与评价 |
5.3.1 成绩的生成 |
5.3.2 课程评价与分析 |
5.4 考核方法的教学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法律法规和标准目录节选 |
附录2课程章节知识点划分(部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对外直接投资 |
1.2.2 产业升级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1 OFDI与母国产业升级 |
2.1.2 OFDI与母国产业空心化 |
2.1.3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
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产业升级理论 |
2.3.1 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 |
2.3.2 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2.3.3 产业升级的测度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达国家OFDI的母国产业升级实践 |
3.1 发达国家的经历 |
3.1.1 企业OFDI的动因分析 |
3.1.2 OFDI动因演变:美国、日本例证 |
3.1.3 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检验 |
3.2 美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VAR模型分析 |
3.2.1 模型选取及说明 |
3.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3 估计过程与分析 |
3.2.4 模型结论及分析 |
3.3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FDI促进母国产业升级的机理分析 |
4.1 微观动机视角的解析 |
4.1.1 资源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2 市场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3 效率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1.4 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的影响机理 |
4.2 产业联动视角的判断 |
4.2.1 边际产业转移效应 |
4.2.2 新兴产业促成效应 |
4.2.3 产业关联效应 |
4.2.4 产业竞争和示范效应 |
4.3 宏观变量传导视角的描述:贸易结构例证 |
4.4 中国OFDI影响产业升级的综合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OFDI与产业升级的进程分析 |
5.1 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5.1.1 中国OFDI的发展历程 |
5.1.2 中国OFDI的现状分析 |
5.1.3 中国OFDI与先行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5.2 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
5.2.1 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升级的特征 |
5.2.2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升级的特征 |
5.3 中国OFDI与国内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判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微观视角考察 |
6.1 微观维度的考察:企业案例解读 |
6.1.1 重工业化效应:资源导向型OFDI |
6.1.2 制造业高加工度化效应:市场导向型OFDI |
6.1.3 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效率导向型OFDI |
6.1.4 制造业高技术化效应:战略资产导向型OFDI |
6.2 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VAR模型分析 |
6.2.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3 估计过程与分析 |
6.3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深入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 |
6.3.2 变量选择与数据采集 |
6.3.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OFDI的产业升级效应—宏观视角检验 |
7.1 基本假说的提出 |
7.2 实证检验及分析 |
7.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7.2.2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2.3 检验过程与结果 |
7.2.4 主要结论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微观视角研究结论 |
8.1.2 宏观视角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微观层面政策建议 |
8.2.2 宏观层面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阐释 |
2.1 产业结构的界定与理论阐释 |
2.2 产业结构的划分 |
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 |
第3章 "金砖四国"产业结构的形成机理 |
3.1 自然因素 |
3.2 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政策效应 |
3.3 国际化视野下的战略选择 |
第4章 "金砖四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
4.1 农业行业结构与产品结构 |
4.2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 |
4.3 比较优势下四国农业结构的异同 |
4.3.1 农业产业结构的均衡性 |
4.3.2 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差异 |
第5章 "金砖四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
5.1 工业内部结构 |
5.2 四国汽车行业产品结构比较 |
5.3 四国工业结构均衡性与竞争力差异 |
5.3.1 工业结构的均衡性差异 |
5.3.2 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6章 "金砖四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较 |
6.1 四国服务业构成 |
6.2 四国软件产业发展态势 |
6.3 四国服务业结构的同质化 |
第7章 "金砖四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
7.1 三次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动比较 |
7.1.1 四国内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地位变化 |
7.1.2 三次产业占四国GDP比重的相互比较 |
7.2 三次产业对四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7.2.1 三次产业增速与GDP增长率的同步性 |
7.2.2 三次产业的拉动与贡献 |
7.3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7.3.1 四国就业的构成特点 |
7.3.2 四国的就业与城市化 |
7.3.3 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 |
第8章 "金砖四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与调整 |
8.1 "金融危机"中四国经济的结构性风险 |
8.2 四国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 |
8.2.1 农业投入不足,劳动力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
8.2.2 工业内部结构失衡,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缺失 |
8.2.3 服务业的现代化步伐亟待加快 |
8.3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
第9章 结论与启示 |
9.1 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的主要结论 |
9.2 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的几点启示 |
9.2.1 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能够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
9.2.2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替代 |
9.2.3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要素禀赋互补性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产业结构互补性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外部条件 |
四、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创新和难点 |
(四)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二、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动机制 |
(一) 国际贸易 |
(二) 国际投资 |
(三) 国际金融 |
三、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及互补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亚五国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二、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四、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五、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土库曼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六、中亚五国独立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分析 |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梯度差距 |
(一)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产出结构比较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比分析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一:贸易合作 |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 |
(二)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 |
(三)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 |
(四)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 |
(五)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
(一) 贸易结合度分析 |
(二)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二:投资合作 |
一、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特点 |
(一) 外资来源国 |
(二) 投资领域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状况 |
(一)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 |
(二) 中国在中亚的间接投资 |
(三) 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三:金融合作 |
一、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概况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 |
(一)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多边合作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双边合作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特点 |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实践与评价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一产业合作 |
一、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一) 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二) 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概述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棉花贸易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技术与项目合作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二产业合作 |
一、中亚国家独立初与中国第二产业的合作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二)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三产业合作 |
一、我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 |
(一) 中亚各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现状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评价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合作 |
(一) 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机制建设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水平评价 |
(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前景 |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因素分析 |
一、大国对中亚市场争夺 |
二、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 |
(一) 中亚国家经济实力 |
(二) 中亚国家经济环境 |
三、中亚国家复杂心态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一、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推进路径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突破点——哈萨克斯坦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战略承接地—中国新疆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一) 完善产业合作互动机制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
(三) 企业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性 |
(二) 中国新疆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分析 |
(三)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比较 |
四、构筑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 |
(一) 雁行模式的实现前提 |
(二) 雁行模式的构筑方式 后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5)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业和产业结构的涵义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与动因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的消亡和复兴 |
第三节 改革前期民营经济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全面发展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的总体结构演进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轨迹 |
第二节 各类型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三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 |
第四章 民营工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一节 工业的产业分类和演进规律 |
第二节 民营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三节 民营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产业结构演变的比较 |
第五章 民营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一节 服务业的分类和演进趋势 |
第二节 个体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三节 私营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演进 |
第四节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服务业产业分布比较 |
第六章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程度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量变程度的测定 |
第二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变动的稳定性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变的效率分析 |
第七章 需求结构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一节 消费需求变动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 |
第二节 投资需求变动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 |
第八章 供给结构、技术进步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一节 民营经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
第二节 民营经济资本存量的估算 |
第三节 民营经济技术进步率的测算 |
第九章 政策体制环境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 |
第一节 政策体制环境的进步与民营经济的产业扩张 |
第二节 政策体制环境的尚存不足 |
第三节 改善民营经济政策体制环境的对策建议 |
第十章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现存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现存问题 |
第二节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预测分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环境研究发展趋势 |
1.1.2 遥感技术应用发展动态 |
1.1.3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 |
1.1.4 “数字流域”发展现状 |
1.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4.1 目标 |
1.4.2 内容 |
1.5 研究的思路与原则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2.1.1 概况 |
2.1.2 流域生态环境要素 |
2.1.3 生态系统划分 |
2.1.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2.2 流域信息化现状 |
第三章 系统总述 |
3.1 系统总体结构 |
3.2 系统逻辑结构 |
3.3 系统功能概述 |
3.4 各子系统间关系和接口 |
3.4.1 子系统数据流动关系 |
3.4.2 数据接口 |
3.4.3 软件接口 |
3.5 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
3.5.1 软件平台 |
3 5 1.1 遥感处理基础平台 |
3.5.1.2 GIS基础平台 |
3.5.1.3 空间数据引擎 |
3.5.1.4 数据库基础平台 |
3.5.2 硬件设备 |
3.5.3 软件在硬件设备中的配置 |
3.6 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
3.6.1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
3.6.2 空间数据无缝镶嵌技术 |
3.6.3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 |
3.6.4 基于数据流的系统集成技术 |
3.6.5 遥感与GIS集成技术 |
3.6.6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地理元胞自动机 |
3.6.7 基于WebGIS的信息共享技术 |
第四章 数据管理与数据库子系统 |
4.1 数据分类与数据源 |
4.1.1 属性数据 |
4.1.1.1 水文数据 |
4.1.1.2 社会经济数据 |
4.1.1.3 水利工程数据 |
4.1.1.4 生态环境数据 |
4.1.2 空间数据 |
4.1.2.1 遥感影像数据 |
4.1.2.2 空间基础地理图形数据 |
4.1.2.3 生态环境专题图形数据 |
4.1.2.4 GPS控制点数据 |
4.1.3 多媒体数据 |
4.2 数据标准及元数据 |
4.2.1 代码设计 |
4.2.1.1 代码设计原则 |
4.2.1.2 代码标准 |
4.2.2 数据字典 |
4.2.3 元数据库 |
4.2.3.1 元数据分级与特征 |
4.2.3.2 元数据库主要内容 |
4.2.3.3 元数据入库 |
4.3 数据建库 |
4.3.1 主要技术指标 |
4.3.1.1 数据库范围 |
4.3.1.2 数学基础 |
4.3.1.3 数据组织 |
4.3.1.4 数据量分析 |
4.3.2 无缝空间数据库设计与构建 |
4.3.2.1 问题的提出 |
4.3.2.2 无缝数据库 |
4.3.2.3 缝隙产生原因 |
4.3.2.4 数据缝隙类别和表现 |
4.3.2.5 无缝镶嵌技术 |
4.3.3 海量空间数据存储 |
4.3.3.1 空间数据存储技术 |
4.3.3.2 影像金字塔结构 |
4.3.3.3 影像数据压缩 |
4.3.4 基础数据库 |
4.3.4.1 数据内容 |
4.3.4.2 数据存储结构 |
4.3.4.3 空间索引设计 |
4.3.4.4 入库数据校验 |
4.3.4.5 数据入库 |
4.3.5 主题数据库 |
4.3.6 成果数据库 |
4.3.6.1 成果数据库内容 |
4.3.6.2 命名规范 |
4.3.6.3 数据入库 |
4.3.6.4 结构设计 |
4.4 数据库管理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1 子系统结构 |
4.4.2 子系统接口 |
4.4.3 子系统功能 |
第五章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 |
5.1 监测体系构建 |
5.1.1 全流域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2 “四源一干”中等空间分辨率监测 |
5.1.3 干流典型区高分辨率监测 |
5.2 子系统结构 |
5.3 系统内部数据关系 |
5.4 子系统模块功能 |
5.4.1 图像处理模块 |
5.4.2 知识库模块 |
5.4.3 信息提取模块 |
5.4.3.1 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
5.4.3.2 植被类型信息提取 |
5.4.3.3 土地沙质荒漠化信息提取 |
5.4.3.4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 |
5.4.3.5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5.4.4 动态监测模块 |
5.4.5 数据管理模块 |
5.5 应用实践研究 |
5.5.1 阿克苏河流域1: 10万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5.5 1.1 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5.5 1.2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及动态变化 |
5.5.2 喀尔达依1:1万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5.5.3 专题成果数据精度评价 |
第六章 生态分析子系统 |
6.1 子系统结构与数据流程 |
6.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6.1.2 子系统数据流程 |
6.2 子系统功能 |
6.3 生态环境预警分析分系统 |
6.3.1 分系统结构 |
6.3.2 技术方案与数据流程 |
6.3.3 模型构建与模块功能 |
6.3.3.1 沙质荒漠化预警分析 |
6.3.3.2 盐渍化预警分析 |
6.3.3.3 植被盖度预誓分析 |
6.3.3.4 地下水预警分析 |
6.3.3.5 河道水流预警分析 |
6.4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分系统 |
6.4.1 分系统功能结构 |
6.4.1.1 土地利用叠加分析模块 |
6.4.1.2 土地利用转移分析模块 |
6.4.1.3 土地利用趋势分析模块 |
6.4.2 土地利用CA模型研究与应用 |
6.4.2.1 CA模型的理论基础 |
6.4.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6.4.2.3 阿克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6.4.2.4 GeoCA-Landuse模型的建立 |
6.4.2.5 模型运行 |
6.5 综合制图分系统 |
6.5.1 分系统功能 |
6.5.2 符号库开发 |
第七章 业务处理与信息服务子系统 |
7.1 子系统结构 |
7.1.1 子系统总体结构 |
7.1.2 子系统逻辑结构 |
7.2 主要技术路线 |
7.2.1 技术架构 |
7.2.2 动态报表的实现 |
7.2.3 功能扩展 |
7.3 功能模块划分 |
7.4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 |
7.4.1 分系统功能 |
7.4.2 分系统流程及开发实现 |
7.4.2.1 数据管理 |
7.4.2.2 数据图形化查询 |
7.4.2.3 图形图像服务 |
7.4.2.4 文档管理 |
7.5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 |
7.5.1 分系统基本功能 |
7.5.2 核心功能流程及开发实现 |
7.5.2.1 收发文管理 |
7.5.2.2 车辆管理 |
7.5.2.3 个人办公 |
7.5.2.4 图片库 |
7.5.2.5 信息管理 |
7.5.2.6 协同办公 |
7.6 塔河网信息服务分系统 |
7.6.1 塔河网信息服务栏目内容与功能 |
7.6.1.1 栏目结构与内容 |
7.6.1.2 塔河网信息服务功能 |
7.6.1.3 网站信息更新 |
7.6.2 邮件系统 |
7.6.3 塔河论坛 |
7.6.4 网络上报 |
7.7 系统维护 |
7.7.1.1 用户管理 |
7.7.1.2 日志管理 |
第八章 系统安全 |
8.1 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
8.1.1 物理安全 |
8.1.2 逻辑安全 |
8.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置 |
8.2.1 数据权限 |
8.2.2 用户权限设计 |
8.3 系统外部安全保证 |
8.3.1 网络安全 |
8.3.1.1 配备防火墙 |
8.3.1.2 扫描系统 |
8.3.1.3 病毒防护 |
8.3.2 安全制度 |
第九章 结语 |
9.1 成果与创新 |
9.2 完善与扩展展望 |
参考资料 |
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关系 |
(二) 中国面临的重大能源安全、石油安全挑战 |
(三) 能源贸易在实现国家能源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际机构对能源及能源安全的研究 |
(二) 主管能源的政府机构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 国际大石油公司以及国内外学者对能源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与逻辑、现实的统一 |
(二) 归纳、与综合、分析相统一 |
(三)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四)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 |
第二章 中国石油资源现状与石油安全面临的若干挑战 |
一、中国石油供求现状 |
(一) 中国石油分布及构成 |
1. 中国陆地石油分布及构成 |
2. 中国海洋石油分布及构成 |
(二) 中国石油生产情况 |
1. 中国石油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
2. 中国石油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
3. 能源生产系数波动较大 |
(三) 中国石油消费情况 |
1. 中国石油消费量 |
2. 中国石油消费结构 |
(四) 中国石油基础设施及研发投资 |
1. 基础设施投资 |
2. 中国石油研发投资 |
(五) 中国石油贸易 |
1. 中国石油贸易量 |
2. 中国石油贸易产品结构 |
3. 石油贸易地区分布 |
二、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的现状 |
1. 高经济增长背景下,石油安全问题愈加突出 |
2. 原油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较快 |
3. 原油消耗强度大且生产增长无法赶超消费速度 |
4.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不足 |
5. 中国石油外交面临的复杂状况 |
6. 石油获取来源的不稳定性 |
7. 全球石油价格具有上升压力 |
(二) 中国石油安全、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 |
1. 能源来源安全问题 |
2. 能源运输问题 |
3.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
4. 中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5. 中国能源最终消费结构中高耗能产业居多 |
6. 中国能源需求量增长较快 |
7. 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了能源供给能力的提高 |
(三) 形成石油安全、能源安全隐患的因素 |
第三章 世界石油供求及贸易格局分析 |
一、世界石油地理分布及储量概况 |
(一) 世界石油储量 |
(二) 世界常规石油储量预测 |
二、世界石油生产状况 |
(一) 世界石油生产现状 |
(二) 世界石油生产预测 |
1. OPEC 产油国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2. 非 OPEC 国家的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3. 非常规石油产量预测 |
三、世界石油消费状况 |
(一)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1. 世界能源消费状况 |
2.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
3. 世界石油消费预测 |
(二) 世界石油消费格局 |
1. 发达国家能源效率提高需求增长减缓 |
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石油需求增长强劲 |
3. 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石油消费量剧增 |
四、世界石油需求状况及缺口分析 |
(一) 全球石油需求重心转移 |
(二) 全球石油需求缺口预测 |
五、世界石油价格状况 |
(一) 影响石油价格的主要因素 |
(二) 高油价的影响 |
六、世界石油贸易与投资格局 |
(一) 世界石油贸易概况 |
1. 石油贸易增长 |
2. 石油的运输 |
3. 石油贸易伙伴 |
(二) 世界主要石油贸易国家/地区的投资 |
1. R&D 投资情况 |
2. 石油工业吸收投资的预测 |
(三) 世界主要能源供给国的能源贸易与投资 |
1. OPEC |
2. 俄罗斯 |
3. 加拿大 |
4. 墨西哥 |
5. 综合特点 |
第四章 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能源战略分析 |
(一) 美国 |
1. 美国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现状与预测—油气、煤炭 |
2. 美国能源战略 |
3. 美国石油储备模式 |
(二) 日本 |
1. 日本能源战略 |
2. 日本石油储备 |
(三) 德国 |
1. 德国能源战略 |
2. 德国石油储备 |
(四) 法国 |
1. 法国能源政策与战略 |
2. 法国的石油储备 |
(五) 印度 |
1. 印度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印度能源安全战略——一体化战略 |
3. 印度石油部门的自由化 |
4. 印度国有石油公司的商业与投资战略 |
5. 印度石油储备 |
(六) 韩国 |
1. 韩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2. 韩国的石油储备 |
(七)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1. 新加坡能源供给与需求走势 |
2. 新加坡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
二、世界主要能源生产/消费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模式 |
(一) 战略导向型 |
(二) 经济导向型 |
(三) 地缘导向型 |
1. 争夺石油定价权 |
2. 实行进口来源多元化、分散风险 |
3. “石油民族主义”抬头 |
第五章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相关的贸易策略评估 |
一、中国能源政策及能源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一) 战略的发展与基本内涵 |
(二) 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发展的演进 |
1. 1949-1960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2. 1960-1978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3. 1978-1993 年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4. 1993 年以后中国能源政策及安全战略 |
二、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与有关贸易策略的综合评估 |
(一) 中国能源安全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源需求 |
1. 能源规划执行不力,高能耗产业大量投资导致能源过度消耗 |
2.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推进速度缓慢 |
3. 能源效率依然偏低 |
4. 万元 GDP 能耗依然过高 |
5. 学校能源教育滞后,节能意识淡薄导致能源浪费严重 |
(二) 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现状与贸易策略并没有有效的增加能源供给.. |
1. 国内石油储量不足导致石油无法自给自足 |
2. 石油进口机制欠缺,导致石油供给多元化进展缓慢 |
3. 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制极不完善、战略储备严重不足 |
第六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的理论探索 |
一、能源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包容性及其和谐 |
(一) 能源战略与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的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和谐 |
(二) 能源战略中贸易战略的缺失 |
(三)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1. 铺设中俄“泰纳线”,保证石油贸易北方供给源 |
2. 修建中巴石油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 |
3. 建设中缅管开辟中国石油运输“印度洋线路” |
二、建立合理的能源贸易机制 |
(一) 能源贸易进口机制的改革 |
1. 应该制定能源进口战略 |
2.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目标 |
3. 保障中国能源进口贸易中所应有的利益 |
4. 能源进口战略的基本内容 |
5. 制定能源进口需要考虑的几组关系 |
6. 中国能源进口战略的具体实施策略 |
7. 逐步建立稳固的石油储备体系,防止能源进口来源中断 |
8. 多方位掌握进口定价权,实现进口利益 |
(二) 能源贸易手段的综合辩证 |
1. 与能源大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维护能源安全 |
2. 贸易与投资手段结合内外兼修保障能源安全 |
(三) 能源贸易利益主体的真空 |
三、国营贸易是能源贸易方式最优策略 |
(一) WTO 对国营贸易的解释及其他 |
(二)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及问题 |
1.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现状 |
2. 中国石油国营贸易的问题 |
3. 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国营贸易带来的问题 |
(三) 国营贸易的先进性 |
四、能源安全法是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 |
(一) 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法律建设 |
1. 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
2. 对部分法例进行及时修订 |
3. 建立与能源配套的法律法规 |
(二) 能源贸易及其相关法律建设 |
1. 制定与完善能源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2. 制定与完善能源进口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七章 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与策略 |
一、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政策体系及策略 |
(一)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战略--从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挖掘潜在贸易对象的可行性 |
1. 中国能源贸易“地形图” |
2. 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点 |
(二) FTA 及双边能源贸易合作是未来能源安全的核心战略 |
1.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建立 FTA 实现能源自由贸易 |
2. 中国在东亚区域框架内加强能源合作 |
3. 加快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的 FTA 实现能源领域的融合 |
4. 加强与其他能源大国及区域组织的能源合作与协调 |
(三) 实现能源安全的贸易策略―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策略 |
1. 积极鼓励对外投资油气开发 |
2. 建立国家奖励油气勘探开发计划 |
3. 对内限制高用油行业的国内外投资 |
二、以煤养油调整煤炭贸易政策 |
(一) 煤炭出口本身是不可持续的 |
1. 中国煤炭供需缺口即将出现 |
2. 煤炭出口从经济、环保上来看不划算 |
(二) 以煤养油从经济、环境效益和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 |
1. 降低煤炭消耗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2. 以煤养油应该是中短期能源技术战略与政策的重点 |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贸易政策体系 |
(一)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出口政策 |
1. 科学规范对外援助性质的石油出口 |
2. 规范国内石油企业的出口行为 |
(二) 建立科学规范的石油进口政策 |
1. 优化石油进口的采购方式 |
2. 实行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 |
3. 综合利用市场和外交手段,规避进口风险 |
4. 建立石油进口风险预警机制 |
四、建立合理的国内石油分销与价格体系 |
(一) 中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 |
(二) 中国现行石油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1. 国内油价滞后国际油价,造成了市场资源配置扭曲 |
2. 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为参照,不能真正反映国内石油市场供需关系 |
(三) 中国石油价格定价机制的完善 |
1. 增强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联动性,实现与国际油价的真正接轨 |
2. 逐渐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以法律与经济为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
3.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稳定石油价格 |
4. 建设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国际石油定价权 |
五、建立与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 |
(一) 中国曾尝试过石油期货交易,但被“暂停” |
1. 规避金融风险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宏观经济原因 |
2.规范市场秩序混乱是政府出台统一价格政策的直接原因 |
3. 抑制过度投机是暂停石油期货交易的微观原因 |
(二)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 在中国现行的石油产业组织模式下,石油市场存在主体缺位现象 |
2. 现有期货法规体系和政府监管滞后于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 |
3. 中国现行油品“行政指导价格”和油品专营体制不合理 |
4. 中国石油交易量还不足够大,不足以支撑期货市场的运营 |
(三) 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的战略选择 |
1. 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 |
2. 加快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创新 |
3. 鼓励期货公司的改制活动 |
4. 培育市场主体 |
5.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实现石油金融一体化 |
六、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的联动机制 |
(一)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
1. 国家层面的石油战略储备没有平抑油价波动的功能 |
2. 微观层面的“石油平准储备”也不具有平抑油价波动功能 |
3. 石油期货市场具有规避油价波动风险的功能 |
(二) 战略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市场又有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 |
1. 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与石油期货市场 |
2. 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与石油期货市场 |
3. 石油储备管理与石油期货市场 |
(三) 建立二者联动机制确保中国石油安全 |
七、建立完善的学校能源教育体系为能源安全提供基础与后盾 |
(一) 学校能源教育的重要性 |
(二) 学校能源教育的目标 |
(三) 如何进行学校能源教育 |
参考文献 |
附件 |
(8)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
1.1.2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1.1.3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概况 |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产业结构研究 |
1.2.2 中国产业结构研究 |
1.2.3 甘肃省产业结构研究现状 |
1.2.4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视角的选择及本文框架 |
1.3.2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难点与创新 |
1.4.1 本研究的创新 |
1.4.2 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与产业结构 |
2.1.1 产业和产业分类 |
2.1.2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1.3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
2.2 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一般规律 |
2.2.1 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
2.2.2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 |
2.3.1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3.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理论 |
2.3.3 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 |
2.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2.4.1 shift-share 分析法 |
2.4.2 Locatian Quotient 分析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3.1 2005 年截面数据分析 |
3.1.1 城市状况 |
3.1.2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差异 |
3.1.3 2005 年产业结构变动指标分析 |
3.1.4 初步结论 |
3.2 优势产业现状 |
3.2.1 区位商分析 |
3.2.2 主成分分析 |
3.3 城市职能分类法在主导产业中的应用 |
3.3.1 城市职能分类法 |
3.3.2 标准差分析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4.1 产业结构演变总趋势 |
4.1.1 农业结构分析 |
4.1.2 工业结构演变趋势 |
4.1.3 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
4.1.4 小节 |
4.2 1950-1990 年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4.2.1 工农业结构演变趋势 |
4.2.2 初步结论 |
4.3 1991-2005 年产业结构分析 |
4.3.1 1991-2005 年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4.3.2 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优势产业选择 |
5.1 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
5.1.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1.2 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5.2 优势产业选择 |
5.2.1 优势产业理论 |
5.2.2 甘肃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甘肃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6.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6.1.2 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 |
6.2 调整的基本思路 |
6.2.1 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调整 |
6.2.2 甘南州产业结构的调整 |
6.2.3 临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 |
6.2.4 五个民族自治县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产业结构的内涵 |
1.3.2 就业结构的内涵 |
1.3.3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 |
1.4 本文结构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 |
2. 国内外有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研究的理论综述 |
2.2 国内有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概况 |
3. 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进与趋势分析 |
3.1 广东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 |
3.1.1 三大产业产值结构的演变 |
3.1.2 三大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
3.1.3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征分析 |
3.2 广东就业结构的演进轨迹 |
3.2.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 |
3.2.2 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变 |
3.2.3 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
4. 就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水平、就业质量的影响 |
4.1 广东省就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
4.2 广东省就业结构变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
5. 就业结构的分析模型 |
5.1 就业结构效应模型 |
5.2 结构偏差系数 |
5.3 相关系数矩阵 |
5.4 产业与就业扩张弹性 |
5.5 就业结构熵数 |
6. 广东省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6.1 就业结构的效应分析 |
6.2 就业结构的特征分析 |
6.2.1 就业结构的部门特征分析 |
6.2.2 就业结构的地域特征分析 |
6.3 就业结构的偏差分析 |
6.4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分析 |
6.6 就业结构专业化程度分析 |
7. 广州与上海就业结构的比较研究 |
7.1 上海产业结构的演变 |
7.1.1 上海社会经济概况 |
7.1.2 上海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分析 |
7.1.3 上海与广州产业结构演变状况的比较分析 |
7.2 广州与上海就业结构的比较研究 |
7.2.1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比较 |
7.2.2 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的比较 |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10)基于劳动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问题的提出 |
0.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0.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0.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0.1.6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0.1.7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0.2 概念的界定 |
0.2.1 产业相关的主要概念 |
0.2.2 分工与劳动力的主要概念 |
0.2.3 产业的分类 |
0.3 主要相关文献回顾 |
0.3.1 产业发展与演进过程的文献 |
0.3.2 产业结构方面的文献 |
0.3.3 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综述 |
第一章 产业的演进规律研究 |
1.1 产业的演化进程回顾 |
1.1.1 产业概念的简述 |
1.1.2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回顾产业的发展进程 |
1.1.3 产业演进情况的分析 |
1.1.4 产业演进过程的反思 |
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1.2.1 产业结构的概述 |
1.2.2 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和一般规律 |
1.2.3 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 |
1.2.4 现代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
1.3 国内产业结构状况分析 |
1.3.1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 |
1.3.2 国内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状况 |
1.3.3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的几个指标 |
1.4 产业结构演进的原因分析 |
1.4.1 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 |
1.4.2 产业结构演进的原因分析 |
1.4.3 分工与劳动力发展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工与产业演进的关系的分析 |
2.1 分工理论的回顾 |
2.1.1 分工理论的发展 |
2.1.2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
2.1.3 分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2.2 从分工的角度分析产业的演进 |
2.2.1 封闭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演进 |
2.2.2 开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演进 |
2.2.3 分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2.3 分工、劳动力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2.3.1 分工促进劳动力发展 |
2.3.2 劳动力发展加快分工演进 |
2.3.3 分工与劳动力发展的相互作用推进产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劳动力发展理论 |
3.1 劳动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1 劳动价值论 |
3.1.2 人力资本理论 |
3.1.3 劳动力的再生理论 |
3.1.4 技术机能进化理论 |
3.1.5 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产业革命理论 |
3.2 关于劳动力发展 |
3.2.1 关于价值发展 |
3.2.2 劳动力发展的表现之一——人均产值的变化 |
3.2.3 劳动力发展的表现之二——劳动力报酬的变化 |
3.2.4 劳动力发展的表现之三——劳动力技术结构的变化 |
3.2.5 劳动力发展的基础要素 |
3.2.6 劳动力状况的数据比较和变化趋势 |
3.3 关于劳动力概念的拓展 |
3.3.1 劳动力并非同质的 |
3.3.2 劳动力包括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 |
3.3.3 劳动力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
3.3.4 劳动力发展的基本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导产业的选择标准与劳动力的关系 |
4.1 主导产业相关概念的阐述 |
4.1.1 主导产业的界定和特点 |
4.1.2 主导产业的一般性质 |
4.1.3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
4.2 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
4.2.1 主导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4.2.2 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发展的方向 |
4.2.3 主导产业与产业转移 |
4.3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4.3.1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
4.3.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衡量参数 |
4.3.3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4.4 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劳动力的关系 |
4.4.1 劳动力要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4.4.2 产业选择的限制条件 |
4.4.3 主导产业的选择程序 |
4.4.4 产业选择的一点说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演化的一个框架—基于劳动力发展 |
5.1 劳动力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1.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的关系 |
5.1.2 劳动力发展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5.1.3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
5.2 劳动力结构因素的分解 |
5.2.1 不同层次上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 |
5.2.2 社会总量产出水平上劳动力变化的贡献 |
5.2.3 基于劳动力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5.2.4 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配置对产出变化的进一步分析 |
5.2.5 一个简单的结论 |
5.3 中国劳动力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一个实证分析 |
5.3.1 关于参数选择的说明 |
5.3.2 统计过程和结果分析 |
5.3.3 对统计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5.4 进一步验证劳动力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的讨论 |
5.4.1 关于横截面数据的验证 |
5.4.2 用Moore结构变化值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化 |
5.4.3 主导产业发展的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三为”角度对产业发展的分析 |
6.1 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 |
6.1.1 追溯“以人为本”的经济思想 |
6.1.2 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 |
6.1.3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选择主导产业 |
6.2 从“三为”的角度来发展产业 |
6.2.1 对东方管理“三为”思想的阐述 |
6.2.2 “人为为人”实现机制的分析 |
6.2.3 “三为”思想在产业活动中的实践 |
6.2.4 以“三为”思想促进劳动力发展 |
6.2.5 以“三为”思想指导互动,推进劳动力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互动 |
6.2.6 关于劳动力发展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精细石油化工2004年1~6期分类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法规和标准的安全管理类课程体系研究[D]. 吴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D]. 房裕. 兰州大学, 2015(12)
- [3]“金砖四国”产业结构比较研究[D]. 徐永利. 河北大学, 2010(07)
- [4]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D]. 毕燕茹. 新疆大学, 2010(11)
- [5]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 张志民. 厦门大学, 2009(11)
- [6]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D]. 谭克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1)
- [7]论中国实现石油安全的贸易战略和策略[D]. 熊韶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03)
- [8]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研究[D]. 纳慧. 西北民族大学, 2007(07)
- [9]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结构研究[D]. 马斌. 暨南大学, 2006(06)
- [10]基于劳动力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李龙新. 复旦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