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国外制图教材看国内教材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琴[1](2018)在《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设计理论、设计史和设计批评共同组成设计学。设计批评对设计教育和设计产业的发展、设计师和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促进设计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本文基于笔者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面对设计作品无法作出客观的判断与评价,如存在着从模仿到抄袭、重技能轻理论、缺乏创新以及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自身存在的困惑。通过研究发现最基本的原因是缺乏一定的设计批评意识与批评能力。在理论梳理以及论文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探索当代设计教育中学生的设计批评现状、问题以及成因是什么?到为什么要培养设计专业大学生形成一定设计批评能力?本文探讨的设计批评能力是什么?以及如何建构有利于学生批评能力形成的设计批评课程构架等四大问题展开论述。在研究方法方面,笔者本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展开选题研究,并提出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的培养对设计批评学科建构与设计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对设计批评能力概念的界定,以及提出形成设计批评能力是设计专业大学生面向社会进行设计创新的重要前提等结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研究问题分为四大部分。首先,通过研究设计批评主体的现状,引出设计专业大学生的设计批评现状与引发的设计问题,如从“失语”到“浮躁”、从“模仿”到“抄袭”等现状。其次,重点对设计专业大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展开分析,包括国内基础教育模式下对艺考生的培养问题,国内设计教育“井喷式”发展所引发的系列问题,以及设计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自身发展的不足等。再次,提出文章的重要观点,即设计批评能力究竟是什么,并对设计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设计批评能力”进行概念梳理,提出具备设计批评能力是学生在设计中最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等观点。并分析设计批评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审美素养、判断能力、设计能力与树立正确设计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如何培养设计专业大学生设计批评能力的具体方法。通过探究新型教学方式对设计批评课程建构的作用,以及分析教师对培养学生设计批评能力的间接影响作用,并结合自身对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尝试性地从分析学生需要、创建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确定表现形式、选择教学方式这几个方面建构设计批评课程。通过研究,得出培养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批评能力意味着学生对审美观的重新认定,对设计价值的社会性反思以及对设计介入生活的积极态度确定等结论。对设计专业大学生本身而言,具备一定设计批评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艺术素养需求,能够让他们更深层次地认识设计作品、设计现象背后的人文内涵,不断提升其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审美素养以及形成正确的设计价值观与责任感。
周依丽[2](2018)在《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研究》文中指出图像教学是地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推行地理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地理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也应继续重视图像教学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价值。本研究重在观察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的整体性,对于丰富地理图像教学理论、完善地理图像教学评价标准、提高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能力具有一定意义。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图像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部分主要对地理图像、地理图像教学、地理图像教学行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地理课程理论、双重编码理论、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并将其作为本文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阐明量表构建的原则基础上,选取一定的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量表的指标和权重分配;为方便定性分析设计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模板以便对图像教学聚焦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课例选取、诊断过程和结果分析,最终发现问题:地理教师在选图方面存在数量过多、类型单一、选图地理特征不明显、图片科学性和图像质量需要提高的问题;在运用方面部分老师用图目的不明确、缺乏方法引导、缺乏问题引导或问题层次低、提取有效信息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素养的渗透需要进行提高;在技术行为方面,指图方面不规范、呈式方式需要加强注意师生绘图;在师生反馈方面教师指导学生用图和注重评价反馈需要注意提高。根据发现问题和结合教师访谈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理论站位不高,缺乏反思总结;课堂整体把握不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图像教学素养不足,缺乏深入探究。第五部分提出地理教师图像教学相应的改进策略: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图像意识;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图像教学技能;确定诊断视角,经常反思教学;注重培训交流,融合不同优势。第六部分为本文研究的结论、不足以及展望。
陆莉敏[3](2018)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文中认为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突显,科学方法的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双向进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但当前,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并未对科学方法做具体要求,这使得科学方法教育不成体系;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当前高中生的科学方法掌握水平低,由此现状,科学方法教育亟需改革。地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载体,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科学方法知识、科学方法的呈现形式怎样、学生对教材中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些问题是关系到学生对科学方法掌握的重要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因此,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研究样本,基于教材和学生的双重视角,研究教材中科学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围绕“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研究”这一论题,将此论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是怎么样”、“学生如何看待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如何优化”,并开展了以下四个阶段的研究。第一个阶段为文献、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是对国内外关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研究的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理清目前研究的重点、趋势与存在不足,并通过理论研究,界定“科学方法”、“教材”和“教材中的科学方法”在本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第二个阶段为教材内容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人教版地理必修1中科学方法内容。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构建内容分析的框架,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得出必修1中科学方法的特点与不足。第三个阶段为学生教材感知的调查研究阶段,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高中生科学方法的认知水平与态度水平、学习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对教材中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等,从学生的角度发现教材中科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第四个阶段为教材优化的研究,主要是从上述理论研究、教材内容研究、学生问卷调查研究中发现教材科学方法编制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教材优化策略,并提供相关的案例。
武晶[4](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陈丹[5](2016)在《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3D技术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产业生态较完备。中国也逐步规范了3D打印市场产品及服务标准,3D产业链下游初步形成市场。3D打印和扫描的快速成型、按需制造、材料环保等特征,迎合了现代市场个性化的变化和趋势。YSP是位于深圳的一家3D个性化产品定制公司。本文旨在研究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的流程和商业模式。论文首先介绍了3D打印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以及个性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和3D产业的发展趋势。然后,以YSP公司为研究对象,调研公司的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将该公司与记梦馆、品啦等主要竞争性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厘清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核心资源和关键业务,明确了公司个性化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个性化产品定制开发的关键业务流程,提出了“三维扫描+计算机+3D技术”结合的个性化产品定制开发模式。再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三维数据在个性化产品定制开发中的作用,提出了“互联网平台+3D打印+三维扫描”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三维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了YSP公司的重视,公司在努力实现由数据视觉计算阶段向搜索匹配阶段和虚拟情景展示阶段的提升。最后,论文以灯具个性化产品定制为例,展示了YSP个性化产品定制的完整过程,体现了公司的相关管理理念和三维数据的应用效果。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同类企业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开发并利用大数据进行个性化产品定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刘花弟[6](2016)在《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手工教育与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孕育,从实用美术、商业美术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从装潢美术、平面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教育形态演绎,不断探索、发展与完善,现成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大的教育类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新时期我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旨在对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进行研究,重点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分析,分别从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来论述平面设计的不同形态演绎,对装潢美术专业、平面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各个形态的相关情景进行了论述。其次通过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论述了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的情景和状态;再者通过对平面设计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课题设计的探讨,进一步论述了平面设计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探讨了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以及国外教学的引进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与论证。并基于“问题意识”对平面设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归纳,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对现代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相关范畴的研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研究思路获得一种对现代平面设计教育较为宏观的把握,对丰富和完善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及其相关设计专业皆具有指导意义,丰富了专业教育内容并能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提供启示。
郁元正,楼建忠[7](2015)在《高职工科双语教材开发模式的实践与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适合与否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高职工科类双语教材的匮乏,制约了此类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在不同背景下对数控技术专业系列双语教材进行的规划、组织与编写实践,提出了三种开发模式,指出了每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施瑛[8](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胡仁友[9](2014)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最为重要的、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受到全世界瞩目,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高,从而引发全球“汉语热”,使我国的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世界范围的“汉语热”令很多国家纷纷开设汉语课程来推广汉语言和中国文化,而各国在推广汉语的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态度。我国在汉语国际推广与受纳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在研究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我国现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局限和不足,从而提出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宏观战略和整体布局以及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部分:汉语国际推广的观念转型。从呈现背景入手,简要回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对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概念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推广模式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推广的现状并对成绩加以肯定,并对汉语国际推广曾运用的策略加以阐述。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对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史进行详细地理论解释。第二部分:以我国现行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核心价值透视为出发点,以典型国家语言推广的策略作为参照。分析出汉语国际推广的指标体系,便于进行战略定位和规划有标准有依据。第三部分:重点是基于SWOT模型,对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进行分析。用Inghenia的网络SWOT工具用分值来衡量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样是基于SWOT模型,分别对美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四个国家的汉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这四个语言推广受纳国的汉语教育需求。第四部分:在分析汉语国际推广的评估指标体系为前提,分析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面临的形势以及四个受纳国汉语教育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并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影响语言国际推广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三大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战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汉语国际推广定位、布局及发展战略进行有效规划。在研究中以对语言推广经验丰富国家的分析为参照,尝试建立汉语国际推广的评估指标。利用Inghenia的网络SWOT工具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五国汉语推广及教育战略、政策的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各个因素进行逐条的定性分析,并基于受纳国汉语教育政策的解析结论,分析该国汉语教育的需求。本研究打破了以往的对汉语国际推广相关研究的建议性结论,以影响国际竞争的影响因素为环境依据,提出详实的政策、经济及文明文化战略。
喻丹[10](2014)在《工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是关注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学习观从知识习得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获得满足社会需求并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能力及素质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对于工程科技人才而言,对其培养质量的评价和改革尤为值得关注。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习效果的视角评价工科学生的教育质量,通过对工科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化分析,评价他们经过大学学习获得的能力变化以此评价教育质量,推进人们对教育评价方法以及评价视角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美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问卷以及对工程科技人才的社会需求,开发评价问卷,对上海交通大学不同培养模式下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前后测评,了解他们实际发生的学习效果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比较工程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成效,更好的推进工科人才培养。研究发现,通过开发评价工具可以从学习过程观测学生学习效果。并且在上海交通大学课程改革成效的实际评价中,发现不同培养体系下工科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差异。学习过程的投入影响学习效果的获得,而包括教学理念、师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在内的培养体系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共同影响了工科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状况。基于此,研究认为应建立工科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同时,在注重工科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下,加强对工科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的引导,以有效提升工科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二、从国外制图教材看国内教材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国外制图教材看国内教材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缘起、问题与意义 |
1.选题缘起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四) 概念界定 |
1.设计批评 |
2.设计批评能力 |
(五)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图 |
1.研究内容 |
2.论文框架图 |
二、设计批评主体与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批评现状 |
(一) 设计批评主体的批评现状 |
1.大众设计批评的现实性 |
2.媒体设计批评的指向性 |
3.学院设计批评的学理性 |
(二) 设计专业大学生的批评现状 |
1.从“失语”到“浮躁” |
2.从“模仿”到“抄袭” |
三、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问题成因 |
(一) 基础教育的缺位 |
1.忽视学生的批评意识 |
2.功利性培养艺术考生 |
(二) 高等设计教育“井喷式”发展 |
1.设计教育模式的混淆 |
2.设计教育目标的模糊 |
(三) 设计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的不足 |
1.设计批评理论的贫瘠 |
2.设计批评实践的匮乏 |
四、培养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的必要性 |
(一) 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概述 |
(二) 对学生审美观建构的重要作用 |
(三) 对学生设计判断能力的必要作用 |
(四) 对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必要作用 |
(五) 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价值观 |
2.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设计责任感 |
五、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批评能力 |
(一) 教师对学生批评能力的引导作用 |
1.教师角色的重塑与转化 |
2.对培养学生批评能力的间接影响 |
(二) 新型教学方式对设计批评课程建构的启发 |
1.关注学生经验,促进主动建构知识的积极性 |
2.设计“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
3.真实问题的“情景化”教学,引发探究式学习 |
(三) 探索性的建构设计批评课程 |
1.分析学生需要 |
2.设计批评课程的指向、目标与目的 |
3.组织教学内容,创建良好教学环境 |
4.确定批评成果的表现形式 |
5.选择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2)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图像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
1.1.2 图像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1.3 诊断图像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地理图像教学诊断理论 |
1.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 |
1.2.3 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图像教学 |
1.3.2 图像教学应用研究 |
1.3.3 课堂教学行为诊断 |
1.3.4 地理图像教学行为诊断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 |
2 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图像 |
2.1.2 地理图像教学 |
2.1.3 地理图像教学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地理课程理论 |
2.2.2 双重编码理论 |
2.2.3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3 小结 |
3 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量表构建 |
3.1 量表构建的原则 |
3.1.1 地理性 |
3.1.2 目的性 |
3.1.3 科学性 |
3.1.4 可操作性 |
3.2 量表构建的依据 |
3.2.1 理论依据 |
3.2.2 现实依据 |
3.3 量表构建的过程 |
3.3.1 初级指标构建 |
3.3.2 最终指标及权重确定 |
3.3.3 信度测评 |
3.4 小结 |
4 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分析 |
4.1 基本流程 |
4.2 课例选择 |
4.3 诊断过程 |
4.4 诊断结果 |
4.4.1 整体结果 |
4.4.2 选图行为 |
4.4.3 运用行为 |
4.4.4 技术行为 |
4.4.5 师生反馈行为 |
4.5 诊断问题及原因分析 |
4.5.1 发现问题 |
4.5.2 原因分析 |
4.6 小结 |
5 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
5.1 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图像意识 |
5.2 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图像技能 |
5.2.1 精选地理图像 |
5.2.2 强化运用技能 |
5.2.3 规范技术行为 |
5.2.4 体现角色转变 |
5.3 确定诊断视角,经常反思教学 |
5.4 注重培训交流,融合不同优势 |
5.5 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6.3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高中地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无明显体系 |
1.1.2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需要科学方法作为指引 |
1.1.3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水平低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方法 |
2.1.2 地理教材 |
2.1.3 地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2 地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材研究: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样本 |
3.1.3 研究方法 |
3.2 分析框架 |
3.2.1 分析框架的构建 |
3.2.2 分析框架的界定 |
3.2.3 分析框架的信度检验 |
3.3 研究结果 |
3.3.1 教材中的科学方法类型、数量与呈现方式 |
3.3.2 整体分析 |
3.3.3 局部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学生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感知与学习调查 |
4.1 问卷设计 |
4.1.1 调查目的 |
4.1.2 问卷题目设计 |
4.1.3 问卷试调查 |
4.2 问卷数据分析 |
4.2.1 样本的背景分析 |
4.2.2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知 |
4.2.3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态度 |
4.2.4 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途径 |
4.2.5 学生对教材中科学方法的感知 |
4.3 调查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研究:地理教材科学方法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
5.1 教材中科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5.2 教材中科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
5.2.1 优化思路:将“知识中心”转变为“方法-知识”双中心 |
5.2.2 内容编制策略 |
5.2.3 形式编制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2 已有研究综述 |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
2.2 参考教材方面 |
2.3 相关人物研究 |
2.4 学术理论研究 |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范围 |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
3.2 研究方法 |
3.2.1 传统文献学 |
3.2.2 口述史 |
4 论文框架 |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5.1 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 |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
小结 |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
2.1.1.1 概述 |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
2.2.1 概述 |
壬子癸丑学制 |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西洋建筑史” |
建筑意匠学 |
美术学及其它 |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2.3.1 美学 |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
2.3.4 研究人员 |
代表人物 |
小结 |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
沈理源 |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梁思成 |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
3.2.5 其它 |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3.4.1 “建筑史”研究 |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
3.4.3 谱系学式研究 |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
3.4.5 建筑教育 |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
小结 |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2.1 院系合并 |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3.1 时代背景概述 |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
4.5.1 时代背景 |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
小结 |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
5.1.2 教材丰富 |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
5.2.1.1 艺术性 |
5.2.1.2 社会性 |
5.2.1.3 普及性 |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
5.2.3 哲学思想层面 |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
5.3.1 《建筑师丛书》 |
5.3.2 《建筑理论译丛》 |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
5.4.2.2 研究特点 |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
5.4.3.5 视野宽广 |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发表的期刊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开发现状 |
2.1 YSP公司概况 |
2.2 YSP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 |
2.3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遇到的问题 |
2.4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的盈利现状 |
3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模式 |
3.1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的定位 |
3.2 YSP公司个性化产品定制流程分析 |
4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中的数据管理 |
4.1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的数据来源 |
4.2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的数据视觉计算 |
4.3 YSP公司的三维数据发展预案 |
5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实例 |
5.1 个性人像灯具产品定制实例 |
5.2 个性动物灯具产品定制实例 |
5.3 个性动物灯具产品定制实例 |
5.4 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发展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目标 |
第一章 从装潢美术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名称的演变与平面设计学科的转型 |
第一节 装潢美术专业 |
一、沿革:从图案教育、实用美术而来 |
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
三、设计情景与专业业态 |
四、装潢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平面设计专业 |
一、对“GRAPHIC DESIGN”的概念解读 |
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发展需求 |
三、国外平面设计教学的引进 |
四、平面构成与平面设计 |
第三节 视觉传达设计 |
一、关于“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的解释 |
二、参照与比较:从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 |
三、关于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名称的思考 |
四、图像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要求 |
五、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数字化技术普及 |
六、平面设计教学的放大与课程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学体制与教学改革发展——对学科目录、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等的解读 |
第一节 发展与变化:教育部学科目录的编制调整 |
第二节 渐变与转换: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的分析 |
第三节 反思与争辩:几次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改革的推动 |
一、1982年“全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 |
二、1995年广州全国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
三、2002-2012年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 |
第四节 嬗变与超越:多样的专业形态与课程教学 |
一、书籍设计专业的独立与回归 |
二、包装装潢与书籍装帧:两大系统的并存 |
三、专业课程称谓含义的发展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平面设计课程的结构、设置与课题设计——对教学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
第一节 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
一、学年制:基础课程+专业设计课程+史论课程 |
二、学分制: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
三、工作室制:基础课程+导师工作室课程 |
四、3+1 制:中外合作办学/国内课程+国外课程 |
五、主题性教学:以若干主题整合课程教学 |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不同路径 |
一、以设计类型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标志、包装、书籍、招贴 |
二、以设计要素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字体、编排、图形、色彩 |
三、以形式结构作为课程设置的线索——形态、类型、风格、系统、信息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多种方式 |
一、课题的资源、主题与内容的广泛性 |
二、课题设计借鉴与启示的多样化 |
三、课题设计及解题方式切入点的独特性 |
四、作业编排的技巧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课程设置的变异与结构的改写——对教学内容发展的描述 |
第一节 国外平面设计教学及课程的引入 |
一、平面构成教学的引入 |
二、字体设计课程 |
三、版式设计课程 |
四、书籍设计课程 |
第二节 图形设计课程的建构与教学 |
一、广义的图形与狭义的图形 |
二、“创意”概念的提出 |
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的影响 |
四、“同构”图形的教学 |
五、多元化的图形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课程裂变与多样化发展 |
一、CI及视觉形象课程 |
二、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课程 |
三、插画设计课程 |
第四节 课程的整体转型与质的升级 |
一、从装饰手法转向创意思维训练 |
二、从技能训练转向设计手法学习 |
三、从表面模仿转向形式语言研究 |
四、从职业能力转向综合素质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面设计教学中的模式与样态——对代表性院校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特质的分析 |
第一节 不同类型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职业技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二、师范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三、综合性大学的平面设计教学 |
四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第二节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平面设计教学 |
一、发展历程与专业演化 |
二、体系构建与教学风格 |
三、书籍设计教学:从张光宇到吕敬人 |
四、新的起点:并入清华大学的探索 |
第三节 中央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 |
一、纯艺术背景与当代艺术介入的取向 |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前卫色彩 |
三、海归教师及同国外教学理念的接轨 |
四、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
五、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与个性化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教学理念方法的引进与影响——对国外教学方法的开放式学习及实践 |
第一节 国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
一、日本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二、德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三、美国设计及设计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外籍教师工作坊课程教学 |
一、开放的思维路径与试验态度 |
二、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 |
三、表现的综合性与媒介的不限定性 |
四、平行课题与联合教学 |
第三节 国外概念设计教学的引进 |
一、课题资源与切入点 |
二、文化分析与批判意识 |
三、方法与过程的深入步骤 |
四、纯粹形式语言的游戏性训练 |
第四节 国外影响的多样化因素与方式 |
一、海归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影响 |
二、国外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图景与语境——改革开放以来平面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问题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反思 |
问题一:“西化”下的教学困惑与中国特色教学相对缺失 |
问题二:“同质化”教学现象严重与原创性教学丢失 |
问题三:“数量化”膨胀背后教学质量的薄弱 |
问题四:“学院化”探索下的市场分歧与离合 |
第二节 语境:中国平面设计教育发展的话语展现 |
一、课程——中国“平面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核心内需 |
二、传承——“中国文化”与平面设计教育的链接与融合 |
三、实验——“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另一种维度尝试 |
四、整合——多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确定后的发展图景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职工科双语教材开发模式的实践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工科双语教学教材的使用和开发现状 |
二、双语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与经验 |
(一) 模式一: |
(二) 模式二: |
(三) 模式三: |
三、结语 |
(8)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起源 |
1. 世界需要汉语 |
2. 汉语走向世界 |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1. 国外相关研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3. 本文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的提出 |
1. 语言规划理论 |
2. 态势(SWOT)分析法 |
3. 战略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与现状 |
(一) 对外汉语的历史回溯 |
1. 酝酿时期 |
2. 发展时期 |
3. 成熟时期 |
(二) 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 |
1. 初步形成孔子学院的全球布局 |
2. 建立汉语国际推广管理体制 |
3. 建设汉语师资队伍 |
4. 编制对外汉语教材 |
5. 举行汉语水平考试 |
6.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三) 汉语国际化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
1. 战略定位不明确 |
2. 战略机制不系统 |
3. 社会参与面不广泛(推广机构缺少经验) |
4. 对外汉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 |
5. 推广机构发展不平衡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推广的价值评估 |
(一) 汉语国际推广的价值 |
1. 政治价值 |
2. 文化价值 |
3. 教育价值 |
4. 经济价值 |
(二) 语言推广的国际经验 |
1. 各国语言推广机制 |
2. 语言传播机构的财政支出 |
3. 语言推广与文化外交 |
(三) 汉语国际推广的评估指标 |
1. 明确经济增长与语言推广关联度的内涵 |
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三章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分析 |
(一) 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内部影响分析 |
1. 汉语国际推广的模式 |
2. 内部影响因素 SWOT 分析 |
3. 分析结果与建议 |
(二) 汉语国际推广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1. 美国汉语教育 SWOT 分析 |
2. 韩国汉语教育 SWOT 分析 |
3. 日本汉语教育 SWOT 分析 |
4. 泰国汉语教育 SWOT 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汉语国际推广发展战略 |
(一) 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定位 |
1. 基本思路 |
2. 预期目标 |
(二) 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布局 |
1. 时间划分布局 |
2. 地域传播布局 |
(三) 实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采取的措施 |
1. 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
2. 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体系 |
3. 促进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工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质量观 |
1.1.2 教育评价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1.3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学习效果概念界定 |
2.2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2.2.1 学习效果的评价模式及理论研究 |
2.2.2 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2.2.3 关于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关系的研究 |
2.3 美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
2.3.1 全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2.3.2 全美学生参与调查(NSSE) |
2.3.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院校研究项目 |
2.4 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小结 |
2.4.1 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
2.4.2 关注学习增值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逻辑起点 |
2.4.3 运用测量工具获取学习效果信息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手段 |
2.4.4 评价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 |
2.4.5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理论框架 |
3.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2 为什么选择价值增值质量评价方法 |
3.1.3 自评报告的可信度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评价问卷维度的选择 |
3.3.2 评价问卷题项设计 |
3.3.3 评价问卷检验 |
第四章 实验班级学生学习效果前后测分析 |
4.1 传统班学生学习效果前后测分析 |
4.2 试点班学生学习效果前后测分析 |
4.3 UM 班学生学习效果前后测分析 |
第五章 学习效果对比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实验班级学习效果对比分析 |
5.2 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学习效果目标与学习过程关系分析 |
5.2.2 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建立工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
6.2 注重工科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 |
6.2.1 注重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培养 |
6.2.2 进一步完善全方位人才培养支持体系 |
6.3 加强对工科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的引导 |
6.3.1 提高工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6.3.2 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导下促进工科学生的集成创新能力 |
6.3.3 注重对工科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
参考文献 |
附件1:测评问卷 |
附件2:访谈文本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从国外制图教材看国内教材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专业大学生批评能力培养研究[D]. 王秀琴.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2]高中地理教师图像教学行为诊断研究[D]. 周依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高中地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研究 ——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D]. 陆莉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4]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5]YSP公司3D个性化产品定制研究[D]. 陈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
- [6]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D]. 刘花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高职工科双语教材开发模式的实践与比较[J]. 郁元正,楼建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1)
- [8]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D]. 胡仁友.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10]工科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为例[D]. 喻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