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SN上的业务仿真(论文文献综述)
周辉[1](2016)在《基于FPGA的MPLS-TP承载TDM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和网络融合,以IP (Internet Protocol)网络、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为代表的包交换网路(PSN, Packet Switched Network)将在下一代网络中占据统治地位。另外,下一代网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PDH/SDH网络还将长期服务于PSTN公共语音通信业务,网络上大量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设备的用户仍将存在。为了保护原有的设备,下一代网络提供TDM服务十分必要。为了保证TDM电路交换业务能在包交换网络上很好的进行数据透传,多个国际标准组织纷纷推出自己的标准和解决方案,目前以TDM电路仿真方案最为成熟。它作为一项针对VoIP技术的竞争性技术出现,提供比VoIP协议更简化的处理流程。本文在分析PTN技术、MPLS-TP技术、TDM电路仿真技术和TDM over MPLS-TP[1]技术的原理,以及总体构架的基础上,研究某些关键问题:第一,通过设计SPI控制器,完成TDM接口板多种通道的管理和控制;第二,提出基于SERDES接口的时钟同步方案、基于TDM的OAM思想和TDM接口板的网络保护,实现单板业务的可靠传输;第三,完成了FPGA (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 FPGA)的TDM电路仿真解决方案,保证了TDM业务安全的传送到MPLS网络中;第四,完成通过MPLS-TP报文承载TDM业务的32路E1接口板的设计,并经过测试验证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设计的TDM接口板,本文很好地完成了TDM信息从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网络中转发并从另一个接口板正常接收。本文实现了保护客户在传统TDM设备投资的目标,且完成了向下一代网络平滑演进的尝试。
杨清[2](2014)在《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传输网中,随着业务的需求发展和外界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光网络经常性地需要改动,这种带业务的改动在网络维护中称为割接。当前,继大规模的PTN建设之后,频繁的网络业务调整不可避免,如何高效维护成为摆在各运营公司面前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业务割接时,解决传统割接面临的人力投入多、割接风险高、信号中断时间长的问题,实现智能电路割接,扩缩容相关业务批量自动调整等对PTN运维效益和网络的安全能力韵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迫切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流程和专业的割接工具来实现高效、准确、安全的业务调整。本论文通过分析PTN电路业务割接的特点、网络调整优化的典型场景和流程,提出了实现PTN电路智能割接的方案。该方案系统化了PTN电路割接操作,规范了割接流程,可以实现割接业务的预配置、智能割接操作、割接回滚等功能,有力的提高割接效率,降低割接风险和维护难度。文章首先对PTN设备产品架构及业务模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其次在充分了解电信运营商网络调整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并提出工程上电路割接和扩缩容基本场景;然后根据场景需求及割接特点分析设计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功能实现方式;最后在OTNM2000网管上实现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通过编码、测试,论证创新方案的可行性。
宋鹏穗[3](2013)在《分组传送网在城域网中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IP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的SDH/MSTP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业务接入需求。目前传输网对专线接入能力不足,网络中存在有以下五个方面:带宽不足、端口资源不足、业务配置受限、IP城域网节点数量造成传输网汇聚层以上资源占用严重、网络结构问题。为解决现网中存在的问题,郑州移动公司现采用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来承载多业务,尤其是分组化业务,是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大势所趋。在PTN网投入使用之后,将部分专线业务调整到PTN网上运行,减轻对SDH传输网络的压力。采用PTN城域作为传输承载业务网络,研究PTN在城域网中的组网及应用。论文要解决如下问题:PTN规划及组网;PTN配置原则及网络数据设定规范;PTN网络维护、割接、故障分析。PTN网络的带宽复用能力强,业务承载能力大。PTN在城域网中的具体应用为:PTN网络在组网结构上分层实施、独立组网;承载业务类型多样化、带宽容量大;充分利用原有光缆资源,节省资源;统计复用能力强。
叶长青[4](2013)在《分组微波在数字微波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作为传输解决方案之一,传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无法跟上当前无线网络业务的发展,也不能较好地解决新老网平滑演进和以太网数据包业务等问题。从2G时代基于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的微波到3G时代结合IP化技术的混合型微波(hybrid microwave),再到4G网络时代,微波通信系统需要一种更加侧重于数据业务的微波设备,分组微波(packet microwave)也正在国外的试验网进行可行验证。作为首选的微波传输解决方案,并无疑是当今微波界的制高点。本文先简要介绍了数字微波的主要技术,然后我们尝试将分组数据专业技术应用到微波系统中。通过PWE3(Pseudo-Wire Emulation Edgeto 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技术保证了新旧业务间的平稳过渡;通过MPLS OAM(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多协议标签切换的操作、管理及维护)技术确保故障场景下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QOS(Quality ofService,服务质量)技术来确保多种业务之间的兼容并施和用户端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研究应用以太网帧头压缩技术来提高带宽收益。理论上证实应用上述4项关键技术的分组微波可以良好支持4G网络需求。为了验证分组微波的可行性,本文先对分组微波的组网、数据配置、端到端网络QOS、传统业务支持及同步时钟系统提出了设计思路,然后应用到某国外运营商分组微波传输网络的建设中。通过对该运营商网络的痛点、现状及规划进行分析,结合分组微波优势,明确分组微波组网方案及分组微波应用方式。该项目最终实施的结果较好地满足了运营商传输网络组网的要求,为现有终端用户提供更流畅迅捷的通信服务,并且满足不断提升的新用户需求,使运营商微波网络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从而验证了分组微波能够更好的解决网络演进中的过渡问题和扩容中传输网的带宽瓶颈,最终得出了分组微波在数字微波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可行性。我们可以预见分组微波设备在国内外传输网络建设中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对微波发展方向进行了设想及展望。
张倓[5](2012)在《基于LISP架构的网络虚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虚拟化是多元化互联网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它支持多个异构网络共存于同一个底层物理网络上,网络虚拟化将服务提供者和基础设施提供者独立开,使得互联网的演进更具灵活性。本论文首先从技术的发展上介绍几种典型的网络虚拟化技术,其中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VRRP)是虚拟路由技术,属于虚拟网络单一组件;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技术和二层虚拟专用网(Layer2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L2VPN)相关技术是虚拟网络技术中应用比较多的技术;OpenFlow技术是研究网络虚拟化的前沿热点技术。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终端移动性增多的问题设计了满足需求的虚拟网络的方案,并对其应用和发展前景做出展望。本文主要工作有:基于位置标识/身份标识分离协议(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 LISP),设计了支持移动节点通信的虚拟网络,并给出了多种网络场景下的通信流程。改进了LISP架构,使得LISP节点能够使用私有身份标识,给出了使用私有身份标识的节点在虚拟网络的通信过程。最后分析比较本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王海龙[6](2012)在《一种TDMoP设备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通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PSN网络(Packet Switch Network)(?)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但是电信业务主要还是通过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网络来承载的,这就导致了TDM网络向PSN网络过渡的现实。如何保护原有的TDM设备,又能使传统电信业务向PSN网络业务平滑过渡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这一问题,国际化标准组织提出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和CESoP(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两种技术方案,VoIP主要用于解决语音业务在PSN网络上的传输问题,而CESoP可以用来解决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在PSN网络上的传输问题。两种技术各有自己的优势,VoIP在实现上比较简单,CESoP在性能上要好于VoIP。目前有很多公司开始研究CESoP, PTN设备上都要求集成有CESoP的功能。因此对CESoP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具有现实的意义及广阔的应用前景。CESoP技术的研究中又以TDMoP(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ve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的研究最为活跃,所谓TDMoP就是指基于包交换网络的时分复用业务透传。主要是将E1、T1这类TDM基群信号按照伪线仿真协议进行打包,然后携带上L2、L3层头后,在IP、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等网络上传输,他为传统传输网业务向数据网业务切换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TDMoP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在充分理解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TDMoP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给出TDMoP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最终完成我司TDMoP设备的开发。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论文第二章是TDMoP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的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TDMoP的实现原理,使自己对业务的处理流程有了充分的认识,然后分析了TDMoP实现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使自己在设计过程中对技术细节的把握更加准确。最后分析了TDMoP在组网应用中的前景和优势。本章内容的分析为后面产品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是TDMoP设备系统的总体设计。本章首先通过对市场调研,确定产品的基本功能和产品形态,然后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筛选功能器件,搭建软件开发环境,最后完成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上绘制了系统结构框图。软件上定义了程序的层次结构,并且重点对业务侧软件进行了功能细分,设计了业务侧软件的任务模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将直接指导第四章具体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论文第四章是TDMoP设备系统各功能模块软件详细设计与实现。本章共分了三个子模块:TDM功能模块、TDMoP伪线功能模块和CPU控制功能模块。前两个模块侧重于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对芯片的初始化和各种功能配置等。最后一个模块是CPU控制功能模块,软件设计的重点在业务侧,包括任务划分、任务之间的调度等。每一个模块都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和程序实现流程图。论文第五章是TDMoP设备系统的调试。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单元调试,包括各功能模块调试和业务侧软件调试,第二阶段是系统级调试,系统级调试采用两台TDMoP设备,通过在一端打环来验证整个业务的连通情况,同时人为制造一些干扰因素来验证系统抗干扰能力和能否向用户提供正确的告警信息。
武元琪[7](2011)在《基于MPLS-TP的PTN与SDH网络互通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各种业务都向IP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业务也都是建立在IP基础上的。IP化业务呈现出带宽突发性、高峰均值比等特点,传统基于电路交换的传送网以刚性管道为特点,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分组业务的传送需求,分组传送网的诞生为解决分组业务的高效传送和运营级质量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分组传送网技术支持不断增长的带宽要求,面向传输的运营,具有便利的流量工程和简化的网络操作、维护管理能力,将分组传送技术引入传送网,能够巧妙地协调IP网和传送网的同步发展,使传送网向着具有标准化的业务,可扩展性,业务管理,可靠性和体现差异化服务质量特性的可提供运营级以太网业务应用的发展方向。目前的传送网主要是基于电路交换的SDH技术,在传送网向分组传送网发展的过渡时期中,将存在SDH与分组传送网(PTN)共存的局面和互联互通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研究了SDH与PTN混合组网中,PTN承载SDH业务和操作维护管理(OAM)两个方面关键技术,并提出设计基于MPLS-TP的PTN与SDH混合网络的互通方式及OAM的交互处理。
窦明方[8](2011)在《电信级以太网PBT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业务IP化发展,以太网逐步向城域网和广域网发展。由以太网所产生的数据业务快速增长,以太网传送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对提供“电信级”的以太网业务成为需求热点,受到运营商和设备开发商的广泛关注。电信级以太网是近30年来以太网技术的最新进展,本文描述了以太网技术从局域网向电信级以太网演进的过程,并对最新的传送技术PBT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OAM功能在电信网中非常重要,可以简化网络操作,降低网络运行成本。PBT技术提供丰富的OAM功能,包括链路连接性检测、故障定位、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文章详细分析了保障OAM功能的各种技术和标准,并设计软件进行OAM能力的模拟仿真,验证了OAM技术标准。
罗卫国[9](2010)在《面向3G的PTN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提出3G网络的宽带化、IP化及需要全业务接入的特点对新一代传输网提出全新的挑战。在无线网络的发展方向上,全球各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LTE作为后3G时代的发展方向。面向3G,业务承载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基站出口带宽从2M走向了FE,甚至后期将会发展到GE,其次,链接行为也从TDM方式走向了TCP/TP方式,最后,基站上连也从电口连接也走向了光口连接。现有的纯MSTP和纯IP技术体制都不能很好的适应业务承载需要。而传输网是网络通信的基石。本文主要阐述了面向3G发展的传输,论证了PTN技术能否作为3G基站传输承载的主流技术,并且也提供了,3G时代的网络模型;传输网络的建设策略及方案设计,最后提出了在保护现有传输网络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模型假设并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吴上[10](2010)在《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3G移动通信业务的驱动下,运营商对3G传输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基于ATM架构的接入网传输承载占据重要地位,由于网络融合的大势所趋,最终需要实现以IP网络作为通信网的主要承载架构,因此现阶段研究ATM over Ethernet技术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意义。由于AT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而以太网是面向无连接的网络,为实现ATM和以太网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一种技术在二者之间构成桥梁,这种技术就是端到端伪线仿真技术(PWE3, Pseudo Wire Emulation Edge-to-Edge)。采用PWE3的方式实现基于以太网的ATM业务承载是现阶段3G传输网建设中重要技术。本文首先从3G网络传输网建设的发展现状以及通信网的发展趋势着眼,以运营商的角度阐明了研究ATM over Ethernet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采用PWE3方式实现基于以太网的ATM业务承载的原因,讨论了PWE3的发展历史和特点。接下来深入地讨论了ATM技术,详细地研究了ATM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然后以ITU-T的Y.1411中提出的实现ATM与MPLS网络互联互通的功能需求为基础,研究了ATM与以太网的IWF (Interworking Function)的功能需求。在RFC3916参考下,探讨了端到端伪线仿真的具体功能需求,在RFC 3985参考下,研究了端到端伪线仿真的参考模型以及逻辑协议分层模型。在RFC 4717和Y.1411提出的基于MPLS的ATM的端到端伪线仿真封装格式的基础上,细致讨论了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封装格式。针对ATM与以太网的IWF功能需求,选择硬件(FPGA)实现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功能,适应各种类型的伪线封装模式。在FPGA总体设计中按功能进行模块划分以及总体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伪线处理模块和以太网帧封装模块,以verilog语言为工具,采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8.1开发环境,进行FPGA设计研究。本文设计通过端到端伪线仿真的方式能基本实现以太网对ATM业务数据的承载。最后,利用烽火网络公司IMA(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E1线卡和STM-1线卡搭建测试拓扑,对以太网通过伪线方式仿真ATM业务进行测试与验证,并对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设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PSN上的业务仿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SN上的业务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PGA的MPLS-TP承载TDM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1 TDM电路仿真业务发展概述 |
1.2.2 传输技术发展历程 |
1.2.3 半导体芯片发展历程 |
1.2.4 PTN设备及TDM接口板发展现状 |
1.3 本文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原理 |
2.1 PTN技术 |
2.1.1 PTN的概述 |
2.1.2 PTN主流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
2.1.3 PTN的OAM技术 |
2.2 MPLS-TP承载TDM关键技术 |
2.2.1 TDM技术 |
2.2.2 电路仿真技术 |
2.2.3 MPLS-TP的TDM承载机制 |
2.3 E1标准介绍 |
2.4 FPGA关键技术 |
2.4.1 FPGA的IP CORE |
2.4.2 FPGA的加载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1 系统设计概述 |
3.1.1 设计思想 |
3.1.2 设计场景描述 |
3.1.3 整体设计方案 |
3.2 电源模块设计 |
3.3 信号灯模块设计 |
3.4 业务模块设计 |
3.5 时钟模块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 |
4.1 FPGA的SPI控制器设计方案 |
4.1.1 SPI_CORE设计说明 |
4.1.2 SPI_MPI模块设计 |
4.2 时钟恢复机制 |
4.2.1 自适应时钟恢复机制 |
4.2.2 同步定时系统时钟恢复机制 |
4.2.3 同步以太时钟恢复机制 |
4.3 网络保护机制 |
4.3.1 线性保护技术 |
4.3.2 故障检测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 |
5.2 设备配置场景 |
5.2.1 整机配置 |
5.2.2 设备模块 |
5.3 设备测试与分析 |
5.3.1 TDM业务透传功能测试与分析 |
5.3.2 E1频偏测试与分析 |
5.3.3 E1环路时延测试与分析 |
5.3.4 TDM业务的承载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成果与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PTN电路割接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和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PTN设备产品架构与业务模型 |
2.1 PTN设备产品架构 |
2.2 PTN网元的分类 |
2.3 PTN网元的功能结构 |
2.4 PTN电路基本业务模型 |
2.4.1 以太网专线业务 |
2.4.2 以太网专网业务 |
2.4.3 以太网汇聚业务 |
2.4.4 电路仿真业务 |
第3章 基本割接场景概述 |
3.1 PTN电路基本割接场景 |
3.1.1 业务电路割接场景 |
3.1.2 网络设备扩缩容割接场景 |
第4章 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设计方案 |
4.1 设计概要 |
4.2 总体结构 |
4.3 对外接口 |
第5章 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割接管理模块 |
5.1.1 模块功能 |
5.1.2 算法 |
5.1.3 校验操作逻辑 |
5.1.4 割接操作逻辑 |
5.1.5 恢复操作逻辑 |
5.2 资源管理模块 |
5.2.1 模块功能 |
5.2.2 算法 |
5.2.3 程序逻辑 |
5.3 扩缩容管理模块 |
5.3.1 模块功能 |
5.3.2 算法 |
5.3.3 程序逻辑 |
第6章 测试设计与结果 |
6.1 测试用例的设计 |
6.1.1 业务电路割接测试用例 |
6.1.2 网络设备扩缩容测试用例 |
6.2 配置步骤与测试结果 |
6.2.1 业务电路割接 |
6.2.2 网络设备扩缩容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3)分组传送网在城域网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1.1 ALL IP——业务网发展趋势 |
1.1.2 传统交换机承载IP化业务的适应性分析 |
1.1.3 传统路由器承载IP化业务的适应性分析 |
1.1.4 MSTP承载IP化业务的适应性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1.4 研究解决思路 |
2 PTN网络基本原理 |
2.1 PTN应用场景 |
2.2 PTN概念 |
2.3 PTN同步技术 |
2.4 PWE3技术 |
3 PTN在城域网的总体方案实施 |
3.1 工程概况 |
3.2 方案设计依据 |
3.3 设计范围 |
3.4 主要工程量 |
3.5 PTN系统建设方案 |
3.5.1 城域网骨干层PTN系统建设方案 |
3.5.2 城域网接入层PTN系统建设方案 |
3.6 通路组织 |
3.6.1 PTN/SDH系统通路组织 |
3.6.2 PTN网络保护 |
3.7 光功率预算 |
3.8 PTN通信系统 |
3.9 网管系统 |
3.10 时钟同步系统 |
3.11 时间同步系统 |
3.12 电源 |
3.13 供电系统 |
3.14 保护地线 |
3.15 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
3.16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
4 PTN方案设计实现 |
4.1 分组传送网的组网 |
4.2 PTN系统连接要求和业务开通原则 |
4.3 PTN设备配置原则 |
4.3.1 设备板卡配置要求 |
4.3.2 设备接口配置要求 |
4.4 组网与保护 |
4.4.1 华为设备组网 |
4.4.2 中兴设备组网 |
4.4.3 烽火设备组网 |
4.5 网管建设原则 |
4.6 PTN网络数据设定规范 |
5 PTN网络应用 |
5.1 PTN管理及端口调度 |
5.1.1 PTN传输综合网管系统 |
5.1.2 PTN配置管理及端口调度应用 |
5.1.3 PTN配置管理 |
5.2 PTN网络智能电路割接和扩缩容 |
5.2.1 PTN网络割接概述 |
5.2.2 割接场景需求 |
5.3 PTN资源自动分析优化 |
5.4 故障智能辅助定位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分组微波在数字微波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选题背景 |
1.1.1 数字微波发展现状 |
1.1.2 分组微波的优势 |
1.2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传统数字微波系统应用 |
2.1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组成 |
2.2 传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应用状况 |
2.2.1 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应用场合 |
2.2.2 移动网络传输方案应用 |
第三章 分组微波通信系统 |
3.1 分组微波产生背景 |
3.2 分组微波通信系统组成 |
3.3 分组微波功能特性 |
3.3.1 分组微波特点 |
3.3.2 分组微波业务信号处理流程 |
3.4 分组微波关键技术 |
3.4.1 以太网帧头压缩技术 |
3.4.2 PWE3技术 |
3.4.3 MPLS OAM技术 |
3.4.4 QOS技术 |
第四章 分组微波典型应用、组网及业务设计 |
4.1 分组微波组网形态 |
4.2 分组微波典型应用 |
4.2.1 帧头压缩技术典型应用 |
4.2.2 QOS典型应用 |
4.2.3 PWE3典型应用 |
4.2.4 MPLS OAM典型应用 |
第五章 T运营商分组微波应用 |
5.1 分组微波数据业务设计思路 |
5.1.1 端到端网络QoS设计 |
5.1.2 分组微波TDM业务设计建议(2G/3G业务) |
5.1.3 分组微波时钟同步设计建议 |
5.2 T运营商网络现状及规划目标 |
5.3 T运营商分组微波组网及方案 |
5.4 分组微波设备要求 |
5.4.1 分组微波设备基本功能 |
5.4.2 分组微波设备主要技术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5)基于LISP架构的网络虚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从专网到虚拟专用网络 |
1.2.1 专网 |
1.2.2 ATM/FR虚拟专网 |
1.2.3 IP VPN |
1.3 网络虚拟化概念及特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
2.1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
2.1.1 协议概述 |
2.1.2 工作原理 |
2.1.3 技术比较 |
2.2 MPLS网络架构 |
2.2.1 MPLS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
2.2.2 MPLS体系结构 |
2.2.3 MPLS工作原理 |
2.2.4 MPLS VPN业务的实现 |
2.3 L2VPN技术 |
2.3.1 L2VPN参考模型 |
2.3.2 VPWS参考模型 |
2.3.3 VPLS参考模型 |
2.4 OpenFlow技术 |
2.4.1 OpenFlow网络结构 |
2.4.2 OpenFlow交换机 |
2.4.3 支持网络虚拟化的FlowVisor |
2.4.4 控制器 |
2.4.5 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ISP架构的虚拟网络设计 |
3.1 移动互联网的需求 |
3.2 LISP架构及功能实体简介 |
3.2.1 LISP网络间静止节点的互通 |
3.2.2 LISP网络与非LISP网络的互通 |
3.2.3 LISP网络中节点移动性情景分析 |
3.3 LISP架构实现虚拟网络设计 |
3.3.1 两个LISP网络间的虚拟专用网接入 |
3.3.2 普通LISP节点与另一个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3.3.3 一个LISP网络与多个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3.3.4 Internet上节点与LISP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连接 |
3.3.5 移动LISP节点通过虚拟专用网络接入LISP网络 |
3.4 LISP网络实现的虚拟专用网的优缺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私有身份标识改进方案 |
4.1 面对IP地址紧缺的需求 |
4.2 LISP网络改进方案 |
4.2.1 两个同时使用私有身份标识的节点通信 |
4.2.2 公有身份标识节点向私有身份标识节点通信 |
4.2.3 私有身份标识节点与非LISP网络节点通信 |
4.3 改进方案的应用场景 |
4.4 改进方案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一种TDMoP设备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1 课题来源与主要内容 |
1.3.2 本人承担的主要工作 |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TDMOP关键技术与应用 |
2.1 TDMoP实现原理 |
2.2 TDMoP关键技术 |
2.2.1 PWE3 |
2.2.2 报文头封装 |
2.2.3 SAToP |
2.2.4 CESoPSN |
2.2.5 抖动缓存 |
2.2.6 时钟恢复 |
2.3 TDMoP的应用前景 |
2.3.1 基站回程应用 |
2.3.2 GEPON应用 |
2.3.3 RPR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DMOP系统总体设计 |
3.1 TDMoP系统功能需求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硬件开发环境选择 |
3.2.2 硬件结构设计 |
3.3 系统软件设计 |
3.3.1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 |
3.3.2 软件层次结构设计 |
3.3.3 软件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DMOP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1 TDM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1 TDM接口模块功能 |
4.1.2 TDM接口模块程序设计 |
4.1.3 TDM接口模块程序实现 |
4.2 TDMoP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2.1 TDMoP模块功能 |
4.2.2 TDMoP模块程序设计 |
4.2.3 TDMoP模块程序实现 |
4.3 CPU管理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4.3.1 CPU管理模块功能 |
4.3.2 CPU管理模块的程序设计 |
4.3.3 CPU管理模块的程序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DMOP系统调试 |
5.1 TDMoP系统单元调试 |
5.1.1 FRAMER功能调试 |
5.1.2 TDMoP功能测试 |
5.1.3 CPU控制模块测试 |
5.2 TDMoP系统整体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产品应用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MPLS-TP的PTN与SDH网络互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涉及的相关技术 |
1.2.1 分组传送网PTN的发展 |
1.2.2 PTN与SDH业务互通模型 |
1.2.3 PTN与SDH OAM互联 |
1.2.4 混合网络的引入与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MPLS-TP技术标准的进展 |
1.3.2 PTN设备的发展现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分组传送网 |
2.1 分组传送网原理与体系结构 |
2.1.1 分组传送网的特点 |
2.1.2 分组传送网的结构 |
2.1.3 各层之间的复用关系 |
2.1.4 MPLS-TP标准 |
2.2 PTN网元功能 |
2.2.1 分组传送网的网元分类 |
2.2.2 分组传送网网元功能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PTN与SDH业务互通模型 |
3.1 SDH承载PTN分组业务 |
3.2 PTN承载SDH业务 |
3.2.1 PTN与SDH的传送差异 |
3.2.2 TDM业务仿真基本原理 |
3.2.3 SDH业务的伪线封装 |
3.2.4 CEP的基本操作 |
3.2.5 指针调整机制 |
3.2.6 负载压缩 |
3.2.7 B3补偿算法 |
3.2.8 PTN节点仿真功能设计 |
3.2.9 PTN节点与SDH/MSAP结点对等传送 |
3.3 小结 |
第四章 PTN与SDH OAM互通 |
4.1 分组传送网的操作、维护、管理 |
4.1.1 PTN的OAM需求 |
4.1.2 PTN现有的OAM |
4.1.3 PTN OAM的传送 |
4.2 PTN OAM与SDH OAM的对比 |
4.3 PTN节点OAM的处理流程 |
4.3.1 通道的连接行确认和通道跟踪 |
4.3.2 告警指示信号 |
4.3.3 未装载信号 |
4.3.4 远端劣化指示 |
4.4 混合网络的OAM传送 |
4.5 小结 |
第五章 混合组网方式的探讨 |
5.1 MSTP向PTN的演进过程 |
5.1.1 分组在NGSDH和SONET/SDH上重用 |
5.1.2 IP化综合业务承载网 |
5.1.3 高品质城域分组业务承载网 |
5.2 小结 |
第六章 课题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电信级以太网PBT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电信级以太网及技术比较 |
2.1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特征 |
2.2 电信级以太网的技术选择 |
2.2.1 T-MPLS 技术 |
2.2.2 PBT 技术 |
2.2.3 技术比较 |
第三章 PBT 技术解析 |
3.1 PBT 工作原理 |
3.2 PBT 的可扩展性技术 |
3.2.1 QinQ 扩展技术 |
3.2.2 MAC-in-MAC 扩展技术 |
3.3 PBT 的可靠性技术 |
3.3.1 APS 保护倒换 |
3.3.2 环网保护 |
3.4 PBT 的OAM 技术 |
3.4.1 PBT 的OAM 需求 |
3.4.2 PBT 的OAM 标准 |
3.5 PBT 的QoS 技术 |
3.5.1 DiffServ QoS 关键技术 |
3.5.2 PBT 中使用的QoS |
3.6 PBT 控制平面技术 |
3.6.1 PLSB 协议原理 |
3.6.2 环路抑制 |
第四章 以太网OAM 实现 |
4.1 EFM OAM 技术实现 |
4.1.1 相关概念 |
4.1.2 运行机制 |
4.1.3 报文格式 |
4.2 CFM OAM 技术实现 |
4.2.1 相关概念 |
4.2.2 运行机制 |
4.2.3 报文格式 |
4.3 Y.1731 技术 |
第五章 OAM 功能模块设计与仿真 |
5.1 仿真环境 |
5.2 CFM 仿真系统 |
5.3 CFM 模块设计 |
5.3.1 连通性检查协议 Continuity Check Protocol |
5.3.2 环回协议 Loopback protocol |
5.3.3 链路追踪协议 Linktrace protocol |
5.4 仿真结果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成果 |
(9)面向3G的PTN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3G的发展背景 |
SDH的概念 |
SDH的基本传输原理 |
3G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第二章 面向3G的PTN传送原理 |
2.1 PTN简介 |
2.2 PTN技术 |
2.2.1 PBT技术 |
2.2.2 T-MPLS技术 |
2.2.3 PTN几种典型技术比较 |
2.2.4 PTN解决方案 |
2.3 PTN的QOS特性 |
2.3.1 QOS的定义 |
2.3.2 QOS的作用 |
2.3.3 PTN中QOS服务模型 |
2.3.4 PTN的QOS应用 |
2.4 PTN与SDH比较 |
第三章 3G组网技术的研究 |
3.1 TD-SCDMA(WCDMA)的组网技术 |
3.1.1 单独组网 |
3.1.2 混合组网 |
3.1.3 CDMA 2000组网 |
第四章 面向3G全业务的传送接入网建设策略 |
4.1 3G对现有传输网带来的影响 |
4.2 3G传输网技术分析及选择 |
4.3 传送接入网的总体建设策略 |
4.3.1 3G时代的网络传输建设模型设计 |
4.3.2 业务传送介绍 |
4.3.3 业务规划原则 |
4.3.4 3G ATM接入业务规划 |
4.3.5 3G ETH接入业务规划 |
4.3.6 3G IP接入业务规划(不推荐的组网模式) |
第五章 PTN的同步技术及影响因素 |
5.1 同步的概念 |
5.1.1 频率同步 |
5.1.2 频率同步 |
5.2 通讯网络对同步的需求 |
5.2.1 传统固网TDM业务对时钟同步的需求 |
5.2.2 无线IP RAN对同步的需求 |
5.2.3 专用时钟同步网(BITS)的需求 |
5.3 以太网时钟技术实现 |
5.3.1 同步以太技术 |
5.3.2 TOP技术 |
5.3.3 IEEE 1588 V2技术 |
5.4 PTN分组时钟解决方案 |
5.4.1 频率同步解决方案 |
5.4.2 时间同步解决方案 |
5.4.3 时钟配置管理解决方案 |
5.4.4 MESH组网的时钟解决方案 |
第六章 TD配套PTN传输规划方案 |
6.1 传输现状及需求 |
6.1.1 传输系统现状 |
6.1.2 城域传输网存在问题 |
6.1.3 业务需求 |
6.2 建设方案 |
6.2.1 组网方案 |
6.2.2 设备配置 |
6.2.3 网管系统 |
6.2.4 时钟配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3G网络建设和研究ATM over Ethernet的意义 |
1.2 采用PWE3实现ATM over Ethernet的原因和PWE3技术介绍 |
1.3 本文内容简介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ATM原理基础研究 |
2.1 通信网络的发展和ATM的出现 |
2.2 ATM基本原理 |
2.2.1 ATM的异步原理 |
2.2.2 ATM基本概念 |
2.3 ATM交换 |
2.3.1 ATM交换的优势 |
2.3.2 ATM中的VP/VC交换 |
2.4 ATM分层结构及ATM层核心功能 |
2.5 ATM层OAM功能 |
2.6 UTOPIA接口 |
第3章 ATM-ETH的IWF和PWE3协议研究 |
3.1 ATM-ETH IWF的研究 |
3.1.1 IWF在用户层面的需求 |
3.1.2 IWF在控制层面的需求 |
3.1.3 IWF在管理层面的需求 |
3.1.4 IWF在ATM-Ethernet中的位置和具体作用 |
3.2 PWE3协议的研究 |
3.2.1 PWE3要求实现的功能 |
3.2.2 PWE3的协议层模型 |
3.2.3 基于以太网的ATM PWE3协议研究 |
3.3 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封装格式研究 |
3.3.1 ATM N到一封装模式 |
3.3.2 ATM一到一封装模式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设计 |
4.1 FPGA总体设计方案 |
4.1.1 FPGA功能框图和模块划分 |
4.1.2 FPGA总体数据流处理过程 |
4.1.3 FPGA时钟域和复位策略 |
4.1.4 FPGA设计中需要维护的表项定义 |
4.2 伪线处理模块逻辑设计 |
4.2.1 PW PROCESSOR模块功能 |
4.2.2 PW PROCESSOR模块接口定义 |
4.2.3 PW PROCESSOR模块数据处理流程 |
4.3 以太网帧封装模块逻辑设计 |
4.3.1 封装模块功能 |
4.3.2 封装模块接口定义 |
4.3.3 封装模块数据处理流程 |
4.4 伪线处理模块和封装模块设计的功能仿真 |
第5章 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仪表及测试拓扑介绍 |
5.1.1 测试环境搭建 |
5.1.2 测试表项配置说明 |
5.2 一到一模式VC单信元封装测试 |
5.3 一到一模式VC连接多信元(16个信元)封装测试 |
5.4 N到一模式VP连接多信元(16个信元)封装测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6.2 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PSN上的业务仿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PGA的MPLS-TP承载TDM接口板的设计与实现[D]. 周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03)
- [2]PTN电路智能割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清.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4(05)
- [3]分组传送网在城域网中应用[D]. 宋鹏穗.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7)
- [4]分组微波在数字微波通信网络中的应用[D]. 叶长青.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6)
- [5]基于LISP架构的网络虚拟化研究[D]. 张倓.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6]一种TDMoP设备软件设计与实现[D]. 王海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8)
- [7]基于MPLS-TP的PTN与SDH网络互通研究[D]. 武元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8]电信级以太网PBT技术研究[D]. 窦明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9]面向3G的PTN传输技术研究[D]. 罗卫国.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10]基于以太网的ATM伪线仿真FPGA实现[D]. 吴上.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