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销区农发行业务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孙培浩[1](2021)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绩效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问题一直是国家最重视的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是解决该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就是指农业发展银行。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目前展现了特定的支农作用,但尚处于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困境,存在职能定位不明晰、资金来源单一、管理机制落后等问题。本文以农业发展银行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农业发展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现存的问题,并为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服务作用提供有效地政策建议。本文对农业政策性金融这一概念进行解释,阐述其理论基础,探究农发行影响农业产业经济的路径。主要理论基础构成有市场失灵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以及隶属于农村金融理论的农业融资理论和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这些理论共同支撑起农发行的立行根本。农发行不仅能够通过增加投资直接作用于农业经济,还可以通过激励生产主体、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配置资源三种方式间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本文研究农发行的发展状况。通过文献分析可知,农发行贷款余额增长迅速,增幅显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供给;农发行支农范围不断加大,全方位支持农业发展;农发行风险管控扎实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果显着;农发行规模扩张迅速,站点遍布全国各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定位不明晰,资金来源单一,业务创新不足。本文依据2000年至2018年农发行各省级行政区的数据,运用固定面板效应模型,对农发行的支农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农发行支农服务作用显着,能够显着的支持农业发展。通过实证显示,农发行支农服务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能够提高0.3051884个百分点。分不同区域的实证结果显示对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都有显着正影响,三个区域的农发行支农服务都能够显着促进农业总产值增长。第二,农发行支农服务与财政支农具有协作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为0.170367,在1%的显着水平上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农发行支农服务与财政支农在三个区域都存在相互之间的良性协同,这表明我国农发行支农服务与财政支农能够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两者相互协同,更有利于支农服务的开展。第三,农发行自身改革有效提升了支农服务能力。实证结果显示交互项系数为0.0386929,在5%的显着水平上通过了显着性检验。分区域讨论,在主产区、主销区都显着为正。农发行多元化改革能够提高农发行支农服务的能力,农发行通过改革,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领域获得了切实的支持。第四,不同区域间农发行支农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的区域各自都有各自的特征,使得农发行的支农绩效产生的不同的结果。本文最后参照文章理论和实证研究,对如何提升农发行支农服务作用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坚持政策性银行定位,大力发展农发行政策性支农作用。第二,进一步加强农发行与财政协同支农力度。第三,农发行继续推进改革,明确改革方向。第四,注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
周霄[2](2020)在《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H省农村与农业发展比较落后,H省农发行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为确保粮食安全、支农扶农、扶贫减贫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际,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农发行的扶贫贷款的分配、使用及管理,提高H省扶贫贷款效益,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绩效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农业政策性金融基本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减贫理论等诸多理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建立相应的扶贫贷款绩效评价体系,针对H省扶贫贷款绩效进行指标量化,进而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绩效评价量化处理,发现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虽然取得了一定效益,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扶贫贷款投放规模较小、扶贫贷款业务结构欠佳、扶贫贷款管理问题较多、缺乏相关制度建设、扶贫成效不够显着等问题。最后,结合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扶贫贷款绩效改进建议,例如:扩大扶贫贷款规模、改善扶贫贷款业务结构、扩大政策性信贷资源的受惠范围、加强信贷风险管控、构建信贷监管模式。
程宁[3](2016)在《农发行改革推进问题研究 ——以农发行宜良县支行为例》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出现了职能空缺,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中国快速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随着国门的打开日益推进,在新的经济格局下,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为了与国际接轨,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上市。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已完成商业化改革,进出口银行也进行了配套改革。为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银行改革渐次推进,2015年我国政策性银行迎来改革的高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对农发行的改革方案,把农发行建设成为定位明确、业务清晰、功能突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营安全、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本文利用科学理论、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的办行之道结合支行自身的经营环境和状况,全面分析了农发行存在的问题,从整个农发行系统来深度剖析宜良县支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支行如何推进改革,构建现代化政策性银行,以适应金融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导论;第二,农业政策性银行及改革相关理论;第三,农发行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四,农发行当前的改革方案;第五,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实例;第六,改革推进策略体系——以农发行宜良县支行为例。
单立岩[4](2012)在《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和高粮价时代的来临,我国粮食、食品、生态安全保障也面临日趋严峻的形势。粮食基地建设是稳定全国粮食大局的主力,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随着粮食产能从50亿到400亿斤的加速跨越和提供占黑龙江省二分之一商品粮数量的贡献,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其担负的责任也不断加大,形成了国家粮食、食品与生态安全保障责任;垦区自身经济发展责任;商品粮基地多年来积累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责任等等多重交织,且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制约性甚至相悖性的格局。而垦区现行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却暴露出诸多盘根错节、积重难返的现实问题,这使得仅仅依靠或局限于垦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来发挥粮食的资源和加工优势,承担多重责任与使命,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此,把垦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提升到粮食战略基地的层面上来,探讨如何在积极响应多重责任的同时,实现责任与权益之间的均衡,进而实现垦区粮食基地的良性、持续、快速发展,迫切、现实而又必要。本文以协同理论、资本深化理论、分工深化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并将资本深化与分工深化的思想及其方法渗透、贯穿、运用于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全过程中。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剖析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力;分解商品粮基地发展的责任、环境、自身发展的压力;廓清垦区承担的多重责任的辩证关系;理顺国家粮食基地建设的政策与战略演进脉络的基础上,划分了垦区粮食基地建设历史阶段,总结建设经验与模式,审视建设凸现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对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不容乐观的状态予以反思,探求垦区商品粮建设在多重责任响应的压力之下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及其务必明辨的关键环节制约;在对现行状态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垦区未来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总体响应路径—建设粮食战略基地,构建了以内涵、属性与层次要点为内容的粮食战略基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因素定性与定量结合的SWOT分析,提出了以理念响应、三大体系建设响应、主体行为响应、协调机制构建响应为内容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内容体系框架。本文对基于责任响应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集约型专业化粮食生产体系、效益型生态化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予以深入研究,阐明了如何运用资本深化与分工深化手段,从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维度对多重责任予以响应。通过对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生产率变迁的分析反映垦区粮食生产的物质资本深化实质;运用DEA-曼奎斯特指数法,对垦区-管理局-农场三个维度的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予以度量,从时间变迁、地域分布与个体差异层面全方位展示垦区技术资本深化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基于资本深化、分工深化的垦区战略基地粮食生产的路径—适度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专业化粮食生产体系打造。从价值维的分工深化视角入手,提出了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粮食产业全产业链经营的模式构想;从供需维和空间维的资本深化视角入手,提出了以生态资本深化、人力资本深化、社会资本深化为主要内容的资本深化路径;以及地域空间—功能范围—产业空间三个维度的资本的发展空间深化路径。基于文化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内核驱动力作用,本文着力研究了垦区文化发展体系的多元化构成与复合型特征,提出了推进垦区粮食粮食战略基地文化资本不断深化的基本思想、方式与关键手段。构建了农垦总局、市场、社会、农场职工四个层面主体的责任响应行为协调体系,以及以创新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为内容的责任响应协同机制体系,从思想观念、组织、技术、资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的保障措施,形成了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协调发展与创新发展路径的解读。
黎翠梅[5](2010)在《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且有加速扩大的趋势,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区域经济的差距。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认识农村资金资源区域非均衡配置状况及其在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寻求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增长的农村财政金融改革对策与措施,是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区域发展“面临的难题。已有的关于农村资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探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从区域层面进行研究。基于此,论文选择从长期被忽视的区域层面对农村资金供给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协调区域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化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论文首先对经典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绝对规模要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的相对规模反而大于东中部地区;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支农结构普遍不合理,资金配置效率普遍不高。其二,受长期以来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特殊定位的影响,农业政策性信贷规模主产区要远大于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但区域信贷结构雷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信贷业务的区域分布明显有悖于政策性金融逆市场配置的原则。其三,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呈东中西递减分布;经济发达地区民间借贷的组织化程度,民间借贷中有息借贷的比例、用于生产性用途的比例、采用抵押担保的比例均要高于欠发达地区。其四,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都小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其中尤以西部地区为甚。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必然对区域农村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论文在分析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差异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面板数据、混合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这一影响。实证结论表明:其一,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规模的扩大仅对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而资金供给结构的不合理则主要抑制了东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其可能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农村资金供给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的严重错位;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对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十分显着的负向影响,表明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已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经济增长。其二,农业政策性信贷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显着的推动作用,对主销区与产销平衡区农业经济增长作用不显着,说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不考虑区域差异的功能定位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其三,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三大地区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民增收都没有产生预期中的促进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三大地区农民收入增长都是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民间借贷并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四,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经济塌陷且财政支农弱化的中部地区影响程度要低于东西部地区。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论文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政策建议。鉴于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决定着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具体的政策措施,论文分析了我国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认为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可分别选择市场导向型、政府适度导向型、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议,即应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设计区域农村金融组织架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农村地区民间金融、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主次搭配应体现差异;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包括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引导方法均应体现区域差异;农村金融机构应提供并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区域差异化的需求。与此同时,应采取区域差别化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并积极推动有利于农村资金形成的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邵传林[6](2008)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时至今日,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国家有必要通过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农村和农民进行大力扶持,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不仅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而且其职能定位也不明确,因此,要重新审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相关理论,以此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变革战略。笔者采用抽象分析法,首先研究政策性金融一般理论,再研究农业政策性金融一般理论,并详细论述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属性、功能,又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渊源、沿革及其现实困境。然后,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模式,并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构成及运作过程,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高效运作的条件。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变革的战略选择。笔者以为,必需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能定位,即此类金融机构只需要向市场提供准公共品,同时,还提出了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的注意事项。鉴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供给不足问题,笔者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重构的具体策略。为了确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业政策性金融中的核心地位,应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应将其重新定位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农业开发性金融机构,当然,农发行的高效运作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和内部机制转换,笔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农发行的变革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段玉华[7](2007)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文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解决“三农”问题,财政走到了前台,惠农政策大都是财政政策。但通过金融渠道筹集农村发展资金方面做得很不够,农村的资金仍在大量外流,农业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要充分发挥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然而,由于职能定位、服务手段、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职能、健全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框架与内容是:第一,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二,在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研究世界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和运作实践情况,为下一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提出借鉴。第四,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认识。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总体原则和目标模式,并提出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贯彻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主要任务的特殊金融活动,具有扶植性、调控性、倡导性和辅导性等特有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鉴于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弱势和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消失,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作用都将长期存在。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发挥:(1)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不清,国家对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分模糊,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尚未形成合力;(2)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缺位,农发行业务范围受限。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倡导性、辅导性功能基本未得到应用;(3)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4)经营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性质的固有矛盾;对政策性金融认识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和协调机制;政策性因素影响了资产质量。3、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体制特征、资金来源和运用、功能应用、外部环境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至少有以下五点:(1)农业政策性金融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应予强化;(2)政策性保护功能要审慎使用,防止过度保护产生路径依赖;(3)发展是硬道理,政策性银行也是银行,必须要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得到稳健、长期发挥;(4)必须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定位于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实现全方位金融支农。为此,需要按照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调发展原则、业务动态调整和区域差异化原则、全方位功能实现等原则,深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5、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观点:(1)明晰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跳出原来的将金融业务简单划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主张将金融业务至少要划分为强政策性业务、弱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四个层次。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定期确定金融业务性质和层次,据此制订不同的管理、监督、补偿、优惠方法;(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目的和手段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商业化经营只是手段,并非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本质区别,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应该主要体现在贷款的产业投向及其功能实现上,而不应体现在贷款的运作方式上;(3)进一步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允许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体之间适当竞争。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开办(但不是必须开办)所有的涉农金融业务(包括政策性业务),国家对其政策性业务比例进行硬性规定。(4)区分不同性质、种类和区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深化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合作机制,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运营模式,重点加大对粮棉油、化肥、糖等物资的购销储业务,中长期建设项目,农业小企业项目等新农村建设等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加快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6)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加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探索监管新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
晏岚[8](2007)在《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发展变化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农业生产具有生产周期长、土地报酬递减、基本建设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经营农业不仅风险大、收益低,而且成本高、资金周转慢,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机制条件下农业资金投入的不足。而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是对市场机制在农业领域配置金融资源不足的必要补充。粮棉市场化后,因粮棉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显着变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行也发生相应变化。为实现自身持续有效发展,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逐步开办了商业性业务,括宽资金来源渠道、创新信贷产品、提供农村投融资服务。本论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商业性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成功经验,提出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协调均衡发展的策略,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研究,完善和充实现代农村金融理论;为正确认识和改革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提供实用的理论框架和实际操作的建议。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涵义与特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澄清了关于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表述。在论述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动因之后,对商业性信贷与政策性信贷及开发性信贷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信贷资金封闭运行机制和商业化运作机制。接着论文介绍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业务的历程、现状、存在问题,再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实践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性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作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在执行政策职能的基础上发展商业性金融,通过商业化运作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自身持续发展。
庄岁林[9](2007)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的发展,但以前的“一号”文件都只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三农”问题也只是从局部在缓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我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将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纪元。经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这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期。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理论出发点,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以及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1)新农村建设归根结蒂是解决农村地区的投资与发展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投资进而增加农村的资产存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最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2)通过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认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市场机制本身是一个良好的机制,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有时会出现失效,因此需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提供良好的授能环境,建立与维护市场框架和市场秩序,在竞争性市场的边际之外发挥作用。(3)以1978年~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这组序列是协整的,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农村存款、农村贷款)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在进行的8对Granger因果检验、16种关系中,只验证存在以下四种关系,即农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对农村贷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民收入对农村存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消费增长的速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投资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历史沿革的分析,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存在如下特征:机构调整表现出反复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表现为“二元”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政府制度供给为主导,强制性制度变迁压制着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相适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是:2000年以前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始终没走出“以农兴工”的政策格局;农村金融改革缺乏系统性构想,监管者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非正规金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其局限性在于,它仅仅着眼于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所谓改革,忽略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到底应承担何种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回答。如果继续依照金融机构观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则改革必然走入死胡同,而运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6)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通过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研究,以及农信社组织制度模式——“总分行”、“单元行”的比较研究,认为应明确的将股份制作为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选择,并按照总分行制度的组织模式建立全国性的垂直型农村信用社体系,成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省农村商业银行—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要相互协调,信用社改革应该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相配套。(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面,通过分析农发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农发行,应该积极调整其职能定位,完善和创新农发行的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放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创新同业协议存款模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进行内部改革;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立法明确农发行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其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运营。(8)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方面,认为农业银行从支农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改革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通过对农行股改的“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方案的深入比较分析,认为后者更符合农行自身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强调农行必须业务下乡,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9)邮政储蓄改革方面,认为现阶段人民银行将邮政储蓄资金推向市场,邮政储蓄必须为自己吸收的存款寻找出路,因此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必然的选择。但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尚存在争议,目前只能肯定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应不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筹建邮政储蓄银行必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进行。(10)农业保险改革方面,认为要发挥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保险人和农民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在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上,应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为两翼,并采取政府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运营。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将支持农业保险财政政策形成制度;制定农业保险风险转移分摊政策,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科学地确定保险费率等。(11)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非正规金融借贷发生率普遍高于正规金融,但是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规模存在金额多次重复累计的情况,而且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多投于非生产性用途,而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一般投于生产性用途,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不及正规金融。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建议方面,认为应该创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制度平台,把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的轨道,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与正规金融公平竞争的活动平台,从而减少其在躲避管制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也可减少其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社会法制和道德环境所带来的危害。(12)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突出反映为七大矛盾,农村金融创新迫在眉睫。尤其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大力发展在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布局:同时要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完善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陈晓蕾[10](2007)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4年4月19日发出的《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国发[1994]25号)成立的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3年以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非常明显。一是较好的解决了收购资金“打白条”问题。近年来,各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供应及时、充足,收一斤粮食,给一斤粮款,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业经济发展的老大问题即“打白条”问题,特别支持了粮、棉流通,稳定了农民收入,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支持了退出保护价粮食收购和流通。三是通过加强对粮食企业收购资金的监管,有效地防止了资金挤占、挪用问题的发生,基本上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确保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正常发行,抑制了通货膨胀。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成为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在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承认农业政策性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其功能的缺陷。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性贷款专指粮、棉、油收购贷款,显然已经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农业政策性信贷的特殊的专项扶持性职能、倡导性职能和调控性职能,再加上政策不配套,农业政策性信贷现有的功能并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2001年8月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以来,各地粮食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使农发行面临着更大的贷款投放难度,更艰难的粮食库存监管,农发行的信贷资金风险明显增大。因此,适时调整、完善信贷资金管理是农发行应对市场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形势及其给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并从信贷资金来源、运用、风险管理三大方面揭示了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特色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体系的框架和思路。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已有研究成果;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第三章分析粮食购销市场化给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资金来源、运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第五章借鉴了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先进的信贷资金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了一个以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体系。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改革和创新政策性农业信贷管理体制。首先,重新明确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职能的理念,应突破只有支持特定的对象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才体现粮食收购资金政策性的认识误区,同时,必须突破农业政策性资金不能追逐利润的认识,确立政策性资金商业化管理的观念。其次,重新确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政策性农业信贷基本原则,即坚持“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原则;贷款物质保证原则;封闭管理原则;风险控制和补偿原则。二、尽快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为信贷资金管理提供法律保障。三、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农业政策性信贷管理体系。第一,新形势下,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农发行应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以达到政策性、流动性、安全性、社会效益性的和谐统一;第二,面对贷款范围的萎缩,支农功能弱化,农发行应在继续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适当拓宽贷款范围,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策性银行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政策性银行的盈利能力;第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管理体系,为农发行筹集充足、低成本的信贷资金;第四,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适合农发行特点的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体系;第五,强化运行控制,提高自身效益,为农发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本文的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深入分析粮棉购销市场改革对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影响,从信贷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入手,以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为中心,研究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融资途径的拓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及信贷风险的有效防范。
二、主销区农发行业务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销区农发行业务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绩效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0.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0.2.3 文献评述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可能创新 |
0.4.2 不足之处 |
1 农发行支农绩效理论分析 |
1.1 概念界定 |
1.1.1 政策性金融和农业政策性金融 |
1.1.2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农业发展银行 |
1.1.3 支农绩效 |
1.2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1.2.1 市场失灵 |
1.2.2 资源配置理论 |
1.2.3 农村金融理论 |
1.3 农发行支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机制分析 |
1.3.1 提高农户资本 |
1.3.2 扶持“强位弱势”群体 |
1.3.3 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 |
1.3.4 激励生产主体 |
1.3.5 提高生产效率 |
1.3.6 有效配置资源 |
2 农发行支农态势分析 |
2.1 农发行产生与发展 |
2.1.1 起步阶段 |
2.1.2 业务专营阶段 |
2.1.3 多元发展阶段 |
2.1.4 改革发展新阶段 |
2.2 农发行支农现状 |
2.2.1 贷款规模发展 |
2.2.2 筹资业务 |
2.2.3 盈利和风控分析 |
2.2.4 人员与组织架构 |
2.3 农发行存在的问题 |
2.3.1 定位不明晰 |
2.3.2 资金来源单一 |
2.3.3 业务单一狭窄 |
3 实证分析 |
3.1 模型与变量选择 |
3.2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3.3 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选择 |
3.4 实证结果 |
3.4.1 农发行支农绩效实证检验 |
3.4.2 农发行与财政协同支农绩效实证分析 |
3.4.3 农发行改革后支农绩效实证分析 |
4 分区域扩展分析 |
4.1 农发行分区域支农绩效实证分析 |
4.2 农发行与财政协同支农绩效分区域分析 |
4.3 农发行改革后支农绩效分区域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农发行支农作用显着 |
5.1.2 农发行支农与财政支农具有协同作用 |
5.1.3 农发行改革有效提升支农能力 |
5.1.4 不同区域间农发行支农存在显着差异 |
5.2 功能优化建议 |
5.2.1 坚持政策性银行定位,大力发展政策性支农作用 |
5.2.2 进一步加强农发行与财政协同支农力度 |
5.2.3 农发行继续推进改革 |
5.2.4 注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经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具体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政策性金融概念及理论 |
2.1.1 政策性金融概念及理论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念及理论 |
2.2 政策性金融扶贫理论 |
2.2.1 公共风险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金融减贫理论 |
2.2.4 公共支出评价理论 |
2.3 扶贫贷款绩效考核的内涵 |
2.3.1 影响绩效评价的因素 |
2.3.2 绩效评价的内容 |
2.3.3 绩效评价的方法 |
2.3.4 绩效评价的标准 |
第3章 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的现状 |
3.1 扶贫贷款业务主要类型及模式 |
3.1.1 扶贫贷款业务主要类型 |
3.1.2 扶贫贷款业务主要模式 |
3.2 扶贫贷款发放量分析 |
3.2.1 扶贫贷款总体情况分析 |
3.2.2 扶贫贷款占比情况分析 |
3.2.3 扶贫贷款发放类别分析 |
3.3 农发行扶贫贷款业务流程分析 |
第4章 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1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1 全面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
4.1.2 统一性与差别性相结合 |
4.1.3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4.1.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4.2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
4.2.1 贷款投放指标 |
4.2.2 信贷资金使用指标 |
4.2.3 扶贫贷款绩效指标 |
4.3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
4.3.1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
4.3.2 明确评价标准 |
4.3.3 分配绩效指标权重 |
4.3.4 确定绩效评价体系 |
4.4 扶贫贷款绩效考核评价 |
4.4.1 数据来源 |
4.4.2 扶贫贷款绩效考核评价结果 |
4.5 扶贫贷款绩效考核评价分析 |
4.5.1 扶贫贷款投放规模较小 |
4.5.2 扶贫贷款业务结构欠佳 |
4.5.3 扶贫贷款管理问题较多 |
4.5.4 缺乏相关制度建设 |
4.5.5 扶贫成效不够显着 |
4.5.6 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5章 提高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绩效的建议 |
5.1 扩大扶贫贷款规模 |
5.1.1 完善信贷产品体系 |
5.1.2 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 |
5.2 改善扶贫贷款业务结构 |
5.2.1 坚决履行好政策性金融服务职能 |
5.2.2 审慎发展商业性信贷业务 |
5.3 加强贷款管理 |
5.3.1 分析信用管理过程,识别信用风险点 |
5.3.2 完善贷款企业现金流监督管理机制 |
5.3.3 加强关联企业的调查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
5.4 健全扶贫贷款制度建设 |
5.4.1 加强贷款业务流程制度建设 |
5.4.2 确立绩效考核执行监察制度 |
5.5 提高扶贫贷款成效 |
5.5.1 扩大扶贫贷款受惠对象范围 |
5.5.2 制定帮扶情况扶贫贷款标准 |
5.6 其他问题的改进措施 |
5.6.1 做好贷前审查工作 |
5.6.2 提高绩效考核透明度 |
5.6.3 构建扶贫贷款监管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农发行改革推进问题研究 ——以农发行宜良县支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二、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及改革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农业政策性银行概述 |
一、农业政策性银行定义 |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
第二节 改革相关理论及银行改革历程 |
一、改革相关理论 |
二、银行改革历程 |
第三章 农发行的发展历程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农发行的发展概况 |
一、农发行简介 |
二、机构设置 |
三、农发行发展历程 |
四、2004 年至2014年农发行业务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农发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问题 |
二、外部问题 |
第四章 农发行当前的改革方案 |
第一节 农发行改革的总体目标 |
第二节 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农发行办行方向 |
二、强化农发行政策性职能 |
三、推进内部体制机制的创新 |
第五章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实例 |
第一节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案例 |
一、韩国产业银行(KDB) |
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JDB) |
第二节 国外政策性银行改革的经验借鉴 |
第六章 改革推进策略体系——以农发行宜良县支行为例 |
第一节 农发行宜良县支行概况 |
第二节 农发行宜良县支行SWOT分析 |
一、农发行宜良县支行的优势 |
二、农发行宜良县支行的劣势 |
三、农发行宜良县支行的机会 |
四、农发行宜良县支行的威胁 |
第三节 农发行宜良县支行推进改革策略 |
一、外部政策 |
二、内部管理 |
三、支行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 |
2.1.1 协同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
2.1.2 协同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
2.2 资本深化理论 |
2.2.1 资本深化的内涵 |
2.2.2 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 |
2.2.3 资本深化理论的拓展 |
2.2.4 资本深化理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
2.3 分工深化理论 |
2.3.1 分工理论演进概述 |
2.3.2 分工深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2.3.3 分工深化的表现 |
2.3.4 分工深化理论对于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
2.4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4.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
2.4.2 内生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 |
2.4.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指导 |
2.5 多重辩证关系甄审 |
2.5.1 政府扶持与争取扶持政策 |
2.5.2 增担与减负 |
2.5.3 小农与大农 |
2.5.4 农民合作组织与组织农民合作 |
2.5.5 北大荒文化与文化北大荒 |
2.6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DPSIR分析 |
3.1 DPSIR模型:分析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概念框架 |
3.2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驱动力 |
3.2.1 内部驱动力 |
3.2.2 外部驱动力 |
3.3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压力 |
3.3.1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压力分解 |
3.3.2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多重责任压力的辩证关系 |
3.4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状态 |
3.4.1 国家粮食基地建设的战略演进 |
3.4.2 黑龙江垦区粮食基地建设的历史沿革 |
3.4.3 现行压力下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状态审视 |
3.5 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状态产生的影响 |
3.6 未来垦区商品粮基地发展的响应路径 |
3.6.1 总体响应路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 |
3.6.2 更新理念 |
3.6.3 建设三大体系 |
3.6.4 主体行为响应 |
3.6.5 构建协同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粮食生产体系建设 |
4.1 粮食生产的动力分解 |
4.2 垦区粮食生产的物质资本深化 |
4.2.1 垦区粮食生产要素投入历史变迁 |
4.2.2 垦区粮食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迁 |
4.2.3 结果分析 |
4.3 垦区粮食生产的技术资本深化 |
4.3.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与测度方法 |
4.3.2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度量 |
4.3.3 垦区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框架 |
4.3.4 结果分析 |
4.4 基于资本深化的垦区粮食生产的路径选择 |
4.4.1 促进狭义农业技术进步 |
4.4.2 改善要素配置效率 |
4.4.3 提高技术效率 |
4.5 分工深化促进垦区粮食专业化生产体系形成 |
4.5.1 体系构成 |
4.5.2 重要环节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建设 |
5.1 经营环境变化对粮食产业的影响 |
5.2 价值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分工深化 |
5.2.1 国际粮商的商业模式借鉴 |
5.2.2 垦区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全产业链经营 |
5.3 供需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资本深化 |
5.3.1 生态资本深化 |
5.3.2 人力资本深化 |
5.3.3 社会资本深化 |
5.4 空间维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的资本深化 |
5.5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的文化发展体系建设 |
6.1 垦区文化的构成及其特征 |
6.1.1 垦区文化的构成 |
6.1.2 垦区文化的特征 |
6.2 垦区文化发展体系建设的现状 |
6.2.1 文化发展体系建设的成效 |
6.2.2 文化发展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6.3 文化资本深化对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的意义 |
6.4 推动垦区粮食战略基地文化资本深化的对策 |
6.4.1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基本思路 |
6.4.2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方式 |
6.4.3 推动文化资本深化的关键手段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责任响应的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各层次主体的责任响应行为协调机制 |
7.1.1 责任响应行为主体界定 |
7.1.2 各主体责任响应行为的层次关系 |
7.1.3 各主体责任响应行为体系 |
7.2 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构建 |
7.2.1 构建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的总体思路 |
7.2.2 责任响应的协同机制体系构成 |
7.3 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7.3.1 强化思想观念保障 |
7.3.2 健全组织保障 |
7.3.3 完善技术保障 |
7.3.4 拓展资金保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区域金融资金与区域经济增长 |
1.2.2 农村金融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 |
1.2.3 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 |
1.2.4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2.1 实现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
2.1.1 金融结构论 |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
2.1.3 金融约束论 |
2.2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金融路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2.4 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及在我国农村的实践 |
2.3 农村金融发展影响区域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1 资本形成机制 |
2.3.2 资本配置机制 |
2.3.3 技术创新机制 |
2.3.4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3.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研究范畴的界定 |
3.1.1 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范围的确定 |
3.1.2 研究区域的划分 |
3.1.3 指标界定与数据来源 |
3.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3.2.1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
3.2.2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比较 |
3.2.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比较 |
3.2.4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区域比较 |
3.2.5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机构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 |
3.3 农村商业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1 因子分析 |
3.3.2 回归模型的构建 |
3.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4.1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4.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与本质特征 |
4.1.2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
4.1.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功能 |
4.2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及本章的研究范畴 |
4.2.1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 |
4.2.2 本章研究范畴的界定 |
4.3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4.3.1 农业政策性贷款规模的区域比较 |
4.3.2 农业政策性贷款结构的区域比较 |
4.3.3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效率的区域比较 |
4.4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1 研究假设 |
4.4.2 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 |
4.4.3 面板数据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
4.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农村民间借贷概述 |
5.1.1 农村民间借贷的界定及形式 |
5.1.2 农村民间借贷的形成机制 |
5.1.3 农村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机制 |
5.2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民间借贷调查的分析 |
5.2.1 农村民间借贷规模的区域差异 |
5.2.2 农村民间借贷利率的区域差异 |
5.2.3 农村民间借贷用途的区域差异 |
5.2.4 农村民间借贷形式的区域差异 |
5.3 农村民间借贷的区域差异——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
5.3.1 农村民间借贷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5.3.2 农村民间借贷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5.3.3 农村民间借贷资金来源结构的区域差异 |
5.4 农村民间借贷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4.2 实证分析方法 |
5.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
6.1 研究说明 |
6.1.1 财政支农资金的界定 |
6.1.2 研究视角 |
6.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绝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6.2.2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相对规模的区域差异 |
6.2.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结构的区域差异 |
6.2.4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区域差异 |
6.3 地方财政支农资金供给区域差异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与形式设定 |
6.3.2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
6.3.3 面板协整检验及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资金供给区域协调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 |
7.1 区域差异条件下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
7.1.1 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与混合型 |
7.1.2 我国区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的选择 |
7.2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产品的差异化设计 |
7.2.1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区域差异 |
7.2.2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组织架构设计 |
7.2.3 区域差异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
7.2.4 区域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设计 |
7.3 农村金融政策的区域差异化安排 |
7.3.1 金融政策区域差异化实践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
7.3.2 我国差异化农村金融政策安排 |
7.4 区域差异条件下倾斜性财政政策安排 |
7.4.1 区域差异化财政政策选择 |
7.4.2 财政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
7.5 农村资金供给的土地金融机制 |
7.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资金形成的影响 |
7.5.2 农地资本化融资 |
7.5.3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政策性金融 |
2.1.1 政策性金融的概念 |
2.1.2 政策性金融的类型 |
2.1.3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特征 |
2.2 农业政策性金融 |
2.2.1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概念 |
2.2.2 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 |
2.2.3 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理论依据 |
2.2.4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基本属性 |
2.2.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 |
2.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概念 |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概况与现实困境 |
3.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昨天与今天 |
3.2 国家开发银行的农业政策性业务情况 |
3.3 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运作情况 |
3.4 其他非银行政策性业务的运作情况 |
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况与经验借鉴 |
4.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概况 |
4.1.1 美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简介 |
4.1.2 日本的农林渔业金库简介 |
4.1.3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简介 |
4.2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成功运营的经验借鉴 |
4.2.1 从宏观层次来考察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高效运作的条件 |
4.2.2 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高效运作的条件 |
5.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的战略选择 |
5.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定位 |
5.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和理论边界 |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 |
1.6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 经济起飞理论 |
2.3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2.4 农村金融理论 |
2.5 博弈论及神经经济学的新研究成果 |
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
3.1 建国以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
3.2 建国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
3.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历史回顾 |
4 现有问题和成因分析 |
4.1 中国农村资金短缺,金融抑制问题严重 |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
4.3 问题的成因分析 |
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 |
5.1 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5.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5.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总体比较 |
5.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6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设想 |
6.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及金融需求 |
6.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 |
6.3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 |
6.4 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
6.5 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
6.6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
6.7 区域化信贷政策 |
6.8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综合改革 |
7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机制 |
7.1 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 |
7.2 资金补偿中的博弈问题 |
7.3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 |
7.4 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新模式 |
7.5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8)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相关理论 |
2.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涵义与特征 |
2.1.1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涵义 |
2.1.2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征 |
2.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 |
2.2.1 政策性金融的内涵 |
2.2.2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联系 |
2.2.3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别 |
2.2.4 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确切表述和认识 |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动因 |
2.3.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 |
2.3.2 金融自由化改革和农业保护政策变化的必然结果 |
2.3.3 自身持续高效发展的内在驱动 |
2.3.4 摆脱政府过多干预的实现途径 |
2.4 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信贷的特征 |
2.5 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运行机制 |
第3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现状及问题 |
3.1 引入商业性业务的背景 |
3.1.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 |
3.1.2 金融改革和自身改革的深化 |
3.1.3 农业客户的市场需求 |
3.2 业务发展历程 |
3.3 商业性业务发展现状 |
3.3.1 资金来源 |
3.3.2 资金运用 |
3.3.3 商业性业务发展优势及特点 |
3.4 商业性业务发展中遵循的原则 |
3.4.1 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 |
3.4.2 满足农业产业需求 |
3.4.3 通盘考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向 |
3.4.4 符合政策性金融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
3.5 商业性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1 多种因素制约商业性业务发展 |
3.5.2 信贷行业集中加大风险管理难度 |
3.5.3 商业性风险可能转嫁为政策性风险 |
3.5.4 业务兼营引发内外部矛盾与冲突 |
3.5.5 商业性业务监管依据不足 |
第4章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的启示 |
4.1 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模式 |
4.1.1 纯政策型模式 |
4.1.2 综合型模式 |
4.1.3 分离型模式 |
4.1.4 完全商业化模式 |
4.2 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商业性业务实践 |
4.2.1 历史背景 |
4.2.2 经营实践 |
4.3 国外政策性银行加强商业性金融的经验借鉴 |
4.3.1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 |
4.3.2 不断变化的支持领域和业务重点 |
4.3.3 分账管理专项经营 |
4.3.4 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 |
4.3.5 运用市场化运作机制求得生存和发展 |
4.3.6 有法可依的金融监管制度 |
第5章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协调发展策略 |
5.1 建立合理的业务发展模式 |
5.1.1 适度发展商业性业务 |
5.1.2 调整信贷业务结构 |
5.2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
5.2.1 运行多元稳定的市场化筹资机制 |
5.2.2 构建全方位的信贷支农模式 |
5.2.3 开办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业务 |
5.2.4 发展多样化中间业务 |
5.3 实行分账户的区别管理 |
5.3.1 设立账户间隔离机制 |
5.3.2 实施双轨经营管理模式 |
5.4 完善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体系 |
5.4.1 理顺政策性银行与央行的资金关系 |
5.4.2 健全内部风险防范和监测制度 |
5.4.3 强化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金融监管 |
5.4.4 加快农业政策性银行立法 |
5.5 架构与商业银行间的平等互利合作关系 |
5.5.1 建立国家金融组织体系中的平等关系 |
5.5.2 开展互惠互利的业务合作 |
5.5.3 正确处理业务交叉与冲突 |
5.5.4 开辟新的业务合作渠道 |
5.6 实现向农业综合性银行的转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新农村建设:投资与发展 |
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与原则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
2.2 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
2.2.1 农业资金匮乏及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
2.2.2 新农村建设投资需求的范围界定与规模估算 |
2.2.3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分析:财政与金融为主要力量 |
2.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支持的新要求 |
2.3.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2 促进农业办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3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4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
3.1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回顾 |
3.1.1 金融发展理论 |
3.1.2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3.2 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 |
3.2.1 三种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分析 |
3.2.2 农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3.2.3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与衡量指标 |
3.3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1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3.3.2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
4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及金融市场供需分析 |
4.1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
4.1.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4.1.2 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 |
4.1.3 对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评价 |
4.2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 |
4.2.1 农村金融需求的内容及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
4.2.2 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
4.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重构 |
5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 |
5.1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反思 |
5.1.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制度和功能缺陷现状 |
5.1.2 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理性反思 |
5.2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5.2.1 2003年以前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历程 |
5.2.2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 |
5.2.3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的点启示 |
5.2.4 我国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 |
5.3 塑造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形象 |
5.3.1 2005年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过程 |
5.3.2 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3.3 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方向 |
5.4 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综合改革 |
5.4.1 1978年后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
5.4.2 农业银行改革问题的深入探析 |
5.4.3 股改"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之争 |
5.4.4 农业银行改革: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 |
6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非银行业金融 |
6.1 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
6.1.1 改革开放后邮政储蓄的改革历程 |
6.1.2 邮政储蓄发展面临的问题 |
6.1.3 邮政储蓄改革的国外经验借鉴 |
6.1.4 邮政储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建立邮政储蓄银行 |
6.2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
6.2.1 1982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6.2.2 农业保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3 美国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
6.2.4 农业保险改革的方向 |
6.3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
6.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分析 |
6.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描述 |
6.3.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的比较研究:基于河南、湖北两省调查的实证研究 |
6.3.4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 |
7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 |
7.1 金融创新的内涵 |
7.1.1 金融创新的含义 |
7.1.2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创新内容的要求 |
7.2 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创新 |
7.2.1 小额信贷与反贫困 |
7.2.2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 |
7.2.3 小额信贷的盈利性和可持续性 |
7.2.4 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监管问题 |
7.2.5 中国的小额信贷 |
7.3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新动向 |
7.3.1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
7.3.2 农村金融工具创新 |
附录 |
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 |
1.2.1 对市场失效与政府介入的研究 |
1.2.2 对农业弱质性和政府保护的研究 |
1.2.3 对农发行资金来源的研究 |
1.2.4 对农发行资金运用的研究 |
1.2.5 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及其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6 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运行机制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基础 |
2.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及理论依据 |
2.1.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与特征 |
2.2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理论 |
2.2.1 信贷资金的特征 |
2.2.2 农业信贷资金的特点 |
2.3 本文的思路和分析框架 |
3. 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的历史回顾 |
3.1.1 农发行信贷投向的演变 |
3.1.2 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政策的演变 |
3.2 粮食购销市场化背景下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 |
3.2.1 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发生了变化 |
3.2.2 粮食购销价格逐步放开,保护农民利益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客观上要求调整政策性农业信贷支持的方式 |
3.2.3 粮食安全的调控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
3.2.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性质和定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
3.2.5 农发行信贷风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
3.2.6 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并存 |
3.3 新形势下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现状 |
3.3.1 农发行信贷资金来源现状分析 |
3.3.2 农发行信贷资金运用现状分析 |
3.3.3 农发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分析 |
4.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管理经验 |
4.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
4.1.1 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
4.1.2 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 |
4.2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营比较研究 |
4.2.1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来源比较研究 |
4.2.2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比较研究 |
4.2.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比较研究 |
4.3 国外政策性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4.3.1 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建设 |
4.3.2 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 |
4.3.3 随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 |
4.3.4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运行应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
4.3.5 给予农业政策性银行更多的政策支持 |
4.3.6 通过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农业保险等配合农业政策性金融开展工作 |
4.3.7 农业政策性银行完善的风险管理 |
5. 完善农发行信贷资金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
5.1 改革和创新政策性农业信贷管理体制 |
5.1.1 重新明确政策性农业信贷职能的理念 |
5.1.2 重新确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政策性农业信贷基本原则 |
5.2 尽快出台农业政策性银行法,为信贷资金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
5.3 建立和健全科学有效的农业政策性信贷管理体系 |
5.3.1 农发行应实现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和谐发展 |
5.3.2 在继续做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同时,适当拓宽贷款范围 |
5.3.3 建立灵敏的多元化的筹资管理体系 |
5.3.4 建立适合农发行政策特点的信贷资金风险管理体系 |
5.3.5 强化运行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主销区农发行业务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农绩效实证研究[D]. 孙培浩. 辽宁大学, 2021
- [2]H省农发行扶贫贷款绩效评价研究[D]. 周霄.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3]农发行改革推进问题研究 ——以农发行宜良县支行为例[D]. 程宁.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4]基于责任响应的黑龙江垦区粮食战略基地建设研究[D]. 单立岩.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5]我国农村资金供给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 黎翠梅. 中南大学, 2010(11)
- [6]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问题研究[D]. 邵传林. 兰州商学院, 2008(01)
- [7]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 段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
- [8]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商业性金融研究[D]. 晏岚. 湖南大学, 2007(07)
- [9]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 庄岁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1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资金管理研究[D]. 陈晓蕾. 西南财经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