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和浩特市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丽[1](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呼和浩特市“煤改气”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娜娜[2](2021)在《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以及社会化的推进,经济高速增长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大气环境污染逐渐严重,各级政府逐渐重视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由于大气环境污染本身的流动性以及跨地域性,传统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方式已难以达到有效治理的目标,因此必须转变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强化构建区域政府协同治理。呼包鄂地区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资源为主的城市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三市政府协同治理,实现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以提高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近些年来,呼包鄂地区逐渐重视通过政府协同来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初步形成政府协同治理的管理方式、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与产业优化结合、建立统一信息平台、探索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使得该地区在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还存在着协同治理观念淡薄、组织机构设置尚未优化、协同主体职责不清、协同治理制度不完善、协同治理交流沟通不畅以及协同治理利益协调匮乏等问题,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典型地区在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优化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的对策,包括强化协同治理理念、健全协同组织管理、明确协同主体职责、加强协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协同治理交流沟通以及完善协同治理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以推动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政府协同治理效果的提升。
赵荣飞[3](2021)在《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大气环境保护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着人民健康幸福。呼包鄂三市作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其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区空气质量的好坏。本文以呼包鄂三市2016-2020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excel、Arc GIS10.2、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探究空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对今后三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措施提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得到如下结果:1、从时间维度来看,年变化中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在研究年度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鄂尔多斯总体低而平稳,鄂尔多斯的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呼包二市。呼包二市首要污染物出现次数的统计分析中频率最高的是PM10、PM2.5和O3,鄂尔多斯是PM10,每年PM10作为首要污染出现的频率都在58%以上。5年内呼和浩特市六项污染物中只有SO2和CO未超过二级标准限值,且各项污染物浓度均在2017达到峰值。包头市SO2、CO和O3值5年均未超标。鄂尔多斯只有PM10超标。季节变化中,三市综合指数变化都是夏季低、春秋次之,冬季最高。六项污染物中PM2.5、PM10、SO2、O3、CO浓度的季节变化均是夏季最低,春秋季次之,冬季最高,而O3的季节变化与之相反。NO2的浓度随季节的变化特征是夏季最低,春冬季次之,秋季最高。月变化中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呈U型,六项污染物中PM10、PM2.5、SO2、NO2、CO的随月度的变化呈U型分布,O3则呈倒U型分布,O3浓度峰值出现在6-8月份,7月份值最大为142μɡ/m3,12月份最小,为42μɡ/m3。2、从空间维度看,呼和浩特市污染物空间分布呈北边比南边高、西边比东边高。四个区的交界处空气质量差,在四个区中,赛罕区的空气质量是最好的。包头市从AQI来看青山区的空气质量最好,东河、九原和青山区的交界处污染最严重。鄂尔多斯空气质量康巴什区优于东胜区。3、影响因素的自然因素中气温和降水量对PM10、PM2.5、O3影响极显着,日照对数对O3影响显着,呼和浩特市的相关系数为0.487**,包头市的相关系数为0.769**。社会因素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选取的5个指标均呈负相关。
史越[4](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筑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呼包鄂榆城市群是黄河流域中上游最重要的城市群,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是构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呼包鄂榆城市群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了城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严重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草原沙化、黄河水质超标、工业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亟需解决。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选择。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如何?如何实现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如何探索出耦合协调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P-S-R框架模型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机理,并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定量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进行描述,探讨城镇化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与分析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度的水平较低,处于拮抗期,城镇化对于生态环境存在胁迫效应,生态环境对于城镇化的约束效应也逐渐显现。现阶段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从拮抗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瓶颈期与关键期,为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耦合,呼包鄂榆城市群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改善生态环境、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以黄河水域治理为核心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生态城市群为目标推进城乡绿色发展,从多个方面共同促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走上耦合发展之路。
李蓓[5](2020)在《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及呼包鄂城市群加速建设,呼和浩特市大气污染情况不断加剧,复合型污染特征明显,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2020年1月呼和浩特市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三,出现了多次持续时间长、污染重的雾霾天气。因此,研究呼市地区雾霾的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特定气象条件,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防治对策,对于改善呼市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对呼和浩特市2013-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统计近年来雾和霾的时间变化规律,得出结论为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季节变化为冬季污染最为严重,春秋季次之,夏季最轻;受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影响,主要污染物除NO2和O3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有所下降。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MICAPS)资料和高空探测资料,对呼和浩特市2010-2014年间7个典型的雾和14个中度污染以上霾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通过分型分类、建立天气学概念模型,对雾和霾出现的天气形势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认为雾的主要环流形式有四种形态且大气层动力和热力条件比较稳定,但不一定伴有逆温;霾出现时中层湿度往往较大,大气静稳条件明显且往往存在逆温。分析呼和浩特市大气动力结构特征和热力结构特征,对1981年-2017年全市7个地面站点的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频率进行分析统计。得出全年平均风速为1.5-3m/s且武川地区风速明显偏高,盛行风向全市地区差异较大,市区北部盛行偏北风、市区南部盛行偏东风,且市区及和林格尔、托克托县沿山一带具有风向辐合区,对污染物扩散不利。分析边界层物理量与AQI的相关性,得出逆温层厚度与AQI呈95%以上信度为0.01的正相关,说明逆温层的厚度与强度对典型霾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厚度厚、强度强则污染程度越严重。综合以上分析,从气象扩散条件及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等多方面分析雾霾天气产生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对雾霾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梁宇[6](2020)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据2016年5月-2019年底兴和县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对大气环境中SO2、NO2、CO、O3、PM10、PM2.5大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各污染物的变化规律,通过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确定了现阶段兴和县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并对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兴和县历史气象数据分析气温、风速两个气象因素与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各年度大气污染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PM2.5是兴和县近年来的首要大气污染物,各污染物均受到气温、风速的影响。根据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析结果,结合兴和县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改善兴和县大气环境的措施,以及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大气环境管理的建议。
李炜[7](2020)在《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建立及排放特征》文中认为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京津冀周边资源能源型城市群代表的呼包鄂地区,在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已成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建立2015年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分析各行业煤炭消耗占比和污染物排放量,研究该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取得如下结论:1.针对呼包鄂城市群产业特点,确定了燃烧源、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农业源等六大类污染源分类,以及SO2、NOx、NH3、VOCs、PM10和PM2.5六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广泛收集并整理了污染源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和经验公式法,建立了2015年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结果表明,呼包鄂城市群PM10总排放量为61.96×104吨,PM2.5为27.10×104吨,VOCs为63.76×104吨,NH3为15.80×104吨,NOx为44.32×104吨,SO2为48.21×104吨。2.研究表明,PM2.5是呼包鄂城市群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呼和浩特市生活源和燃烧源有显着贡献,工业源也有较大的贡献;包头市以工业源、生活源和扬尘源的贡献较高;鄂尔多斯则以扬尘源、工业源和生活源为主要贡献源。3.呼包鄂城市群应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及生活散煤燃烧清洁化等工程项目,采用燃煤减量化和清洁化利用等方式降低该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4.呼和浩特市应依次优先控制生活源、燃烧源、工业源和机动车排放;包头市应依次优先控制工业源、生活源、扬尘源和机动车排放;鄂尔多斯市应依次优先控制扬尘源、工业源、生活源和机动车排放降低本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刘沙沙[8](2020)在《绿水青山皆入画》文中指出六月的呼和浩特,天朗气清、山青水秀、绿意盎然。行走在青城的大地上,处处是景:绿水青山绵延逶迤,休闲绿地繁花似锦,环城水系犹如玉带环绕,水面澄净、波光粼粼,滋润着萋萋芳草,催开了簇簇鲜花;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各种鲜花竞相绽放,行走其间,让人心旷神怡……这?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蓉倩[10](2020)在《整合利用高新技术治理呼和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在利用科技手段治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不合理,给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治理带来了一定难度。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应用,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环境监管和信息化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和生态科技应用与发展的基础上,回顾了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管理中科技创新应用的现状与不足,从科技创新应用的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上进行研究,提出环保大数据技术解决思路,构建呼和浩特市大气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呼和浩特市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和浩特市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2)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大气环境 |
2.大气污染 |
3.政府协同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1.协同治理理论 |
2.府际关系理论 |
二、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现状 |
(一)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基本状况 |
1.空气质量基本情况 |
2.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浓度 |
(二)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的举措 |
1.初步形成了政府协同治理的管理方式 |
2.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 |
3.财政政策与产业优化协同相结合 |
4.初步建立统一信息平台 |
5.探索科技协同创新 |
(三)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取得的成效 |
1.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2.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 |
3.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 |
4.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
三、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协同治理观念淡薄 |
1.协同合作意识不强 |
2.政府官员治理观念滞后 |
(二)组织机构设置尚未优化 |
1.组织机构设置缺乏独立性和针对性 |
2.协同领导小组工作方式单一 |
(三)协同主体职责不清 |
1.协同治理职责划分不清 |
2.政府与其他主体的职责划分模糊 |
(四) 协同治理制度不健全 |
1.政策法规不健全 |
2.监督考核不完善 |
(五)协同治理交流沟通不畅 |
1.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完善 |
2.科技联动性差 |
(六)协同治理利益协调匮乏 |
1.利益分享机制不健全 |
2.利益保障不充分 |
四、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环境治理理念与传统治理模式的束缚 |
1.传统环境治理理念的影响 |
2.传统治理模式的制约 |
(二)组织结构形式的制约 |
(三)权责体系设置不合理 |
1.政府协同治理目标不明确 |
2.责任意识缺乏 |
3.权责体系的考核制度不完善 |
(四)制度建设滞后 |
1.政策法规制定滞后 |
2.监督问责机制缺乏 |
3.政绩观偏差的影响 |
(五)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
1.政府边界意识的影响 |
2.信息沟通渠道上存在障碍 |
3.技术因素的制约 |
(六)利益分配不合理 |
1.地方利益至上思想的影响 |
2.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均衡 |
五、国内外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一)国外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1.德国鲁尔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 |
2.美国加州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 |
(二)国内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1.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 |
2.珠三角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 |
(三)国内外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经验的启示 |
1.完善法律法规 |
2.建立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 |
3.先进科学技术支撑 |
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
六、完善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的对策 |
(一)强化协同治理理念 |
1.树立统筹协调的理念 |
2.深化合作理念 |
(二)健全协同组织管理 |
1.加强协同管理机构建设 |
2.优化顶层设计 |
(三)明确协同主体职责 |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2.加强协同主体内部领导 |
(四)加强协同制度体系建设 |
1.健全法律法规 |
2.强化政策体系建设 |
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
(五)加强协同治理交流沟通 |
1.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 |
2.加强科技协同 |
(六)完善协同治理利益协调机制 |
1.建立利益分享机制 |
2.建立利益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分析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现状及随时间的变化 |
2.2.2 分析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3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来源与分析 |
2.3.2 分析方法 |
2.3.3 监测点位 |
2.4 技术路线 |
3 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时间变化 |
3.1 空气质量年变化 |
3.1.1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年变化 |
3.1.2 空气质量指数(AQI)时间变化 |
3.1.3 呼包鄂三市6 项大气污染物时间变化 |
3.2 空气质量季节变化 |
3.2.1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季节变化 |
3.2.2 六项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 |
3.3 空气质量月变化 |
3.3.1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 |
3.3.2 六项污染物浓度月变化 |
4 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空间分布 |
5 影响因素分析 |
5.1 自然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5.2 社会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五)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与耦合机理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城镇化 |
2.生态环境 |
3.耦合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2.P-S-R框架模型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分析 |
1.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1.人口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2.经济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3.空间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4.社会城镇化发展与演进趋势 |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 |
1.生态环境状态状况与演进趋势 |
2.生态环境压力状况与演进趋势 |
3.生态环境响应状况与演进趋势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1.人口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2.经济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3.空间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4.社会城镇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指标设计的原则 |
2.指标体系构建 |
3.指标的解释 |
4.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权重的确定 |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评价方法 |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
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评价方法 |
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方法 |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1.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综合发展评价 |
2.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3.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评价 |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协调度评价 |
1.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度评价 |
2.呼包鄂榆城市群协调度评价 |
3.呼包鄂榆城市群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
(五)主要结论 |
五、对策建议 |
(一)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改善生态环境 |
1.协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2.联合城市群内各政府多方协作治理 |
(二)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
1.促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
2.推进工业生态化发展 |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
4.延伸生态化产业链条 |
(三)以黄河水域治理为核心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1.合理利用流域内水资源 |
2.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3.明确流域功能区的划分 |
(四)以生态城市群为目标推进城乡绿色发展 |
1.完善城镇绿地建设 |
2.加大对草原和森林的保护力度 |
3.加强对毛乌素沙地的治理 |
4.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投资与监管力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
1.主持及参与的课题 |
2.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 |
(5)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雾霾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
2.1 空气质量指数变化特征 |
2.1.1 年变化趋势 |
2.1.2 空气质量指数季节变化 |
2.2 雾霾天气发生时间变化特征 |
2.2.1 雾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2.2.2 霾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第三章 雾和霾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
3.1 典型雾的个例分析及类型总结 |
3.1.1 典型雾的个例分析 |
3.1.2 雾的分类汇总及模型建立 |
3.2 典型霾的个例分析及类型总结 |
3.2.1 非典型霾的个例分析 |
3.2.2 典型霾的分类汇总及模型建立 |
第四章 大气动力与热力结构特征 |
4.1 呼和浩特市风力与风向变化特征分析 |
4.1.1 风力风向变化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4.1.2 资料来源 |
4.1.3 风力变化特征分析 |
4.1.4 风向变化特征分析 |
4.1.5 大气扩散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
4.2 大气热力结构特征 |
4.2.1 资料来源与计算方法 |
4.2.2 计算结果分析汇总 |
4.2.3 小结 |
4.3 雾霾天气典型特征检验 |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雾霾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
5.1 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成因 |
5.1.1 地形地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
5.1.2 特定气象条件诱发雾霾天气产生 |
5.1.3 工业废气排放是首要污染源 |
5.1.4 道路建筑产生的扬尘加剧污染 |
5.1.5 汽车数量激增导致尾气排放量增加 |
5.1.6 居民焚烧秸秆造成突发性污染事件 |
5.2 呼和浩特市雾霾治理措施 |
5.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
5.2.2 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 |
5.2.3 提升科技支撑,深化治理联动机制建设 |
5.2.4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
5.2.5 提高管理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
5.2.6 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推进面源污染防治 |
5.2.7 开展环保宣传,引导公众提升环保意识 |
5.2.8 加强自然保护,强化植物吸附滞尘作用 |
5.2.9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大气污染监控能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大气环境污染基本状况 |
1.3.1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
1.3.2 内蒙古自治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
1.3.3 乌兰察布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
1.4 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类型及来源 |
1.4.1 大气污染物主要类型 |
1.4.2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及危害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 |
2.1 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 |
2.1.2 气候特点 |
2.1.3 水文特征 |
2.1.4 自然资源储备情况 |
2.2 社会及经济状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
2.2.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三章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3.1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污染物来源 |
3.2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分析 |
3.2.1 研究分析的数据来源 |
3.2.2 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分析 |
3.3 兴和县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3.1 评价方法 |
3.3.2 2016 年5-12月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3.3.3 2017 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3.3.4 2018 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3.3.5 2019 年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
3.4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首要污染物的确定 |
3.5 兴和县PM_(2.5)和PM_(10)的回归分析 |
3.6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分析 |
3.6.1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现状的成因分析 |
3.6.2 臭氧污染现状的成因分析 |
3.6.3 一氧化碳污染现状的成因分析 |
3.6.4 PM_(2.5)和PM_(10)污染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兴和县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
4.1 气温因素 |
4.1.1 气温对SO_2浓度的影响 |
4.1.2 气温对NO_2浓度的影响 |
4.1.3 气温对PM_(10)和PM_(2.5)浓度的影响 |
4.1.4 气温对CO浓度的影响 |
4.1.5 气温对O_3浓度的影响 |
4.2 风速因素 |
4.2.1 风速对SO_2浓度的影响 |
4.2.2 风速对NO_2浓度的影响 |
4.2.3 风速对PM_(10)和PM_(2.5)浓度的影响 |
4.2.4 风速对CO浓度的影响 |
4.2.5 风速对O_3浓度的影响 |
4.3 影响结果的分析 |
第五章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
5.1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防治措施 |
5.2 一氧化碳污染防治措施 |
5.3 PM_(2.5)和PM_(10)污染防治措施 |
5.4 臭氧污染防治措施 |
5.5 优化工业园区整体规划 |
5.5.1 调整兴和县兴旺角工业园区产业规划 |
5.5.2 调整兴和县庙梁物流园区产业规划 |
5.6 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落实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建立及排放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大气污染源清单建立 |
3.1 燃烧源排放清单 |
3.1.1 电力行业 |
3.1.2 燃煤锅炉(供热) |
3.2 工业源排放清单 |
3.3 生活源排放清单 |
3.4 移动源排放清单 |
3.5 扬尘源排放清单 |
3.6 农业源排放清单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4.1 各行业煤炭消耗占比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
4.1.1 各行业煤炭消耗占比及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 |
4.1.2 呼包鄂地区6项污染因子分析 |
4.2 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 |
4.3 排放量结果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整合利用高新技术治理呼和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生态环境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
2.1 生态科技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进程 |
2.2 生态科技创新应用的新发展 |
3 呼和浩特市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治理措施与现状 |
3.1 呼和浩特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
3.2 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在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
3.3 科技手段在空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3.3.1 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 |
3.3.2 激光雷达探测 |
3.3.3 现代化通信技术 |
3.4 运用科技手段防治大气污染的不足 |
3.4.1 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 |
3.4.2 科学技术监督的机制和手段有待被完善 |
3.4.3 多源数据共享不畅,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低下 |
4 利用高新技术治理呼和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模式研究 |
4.1 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支持的治理动力机制 |
4.1.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4.1.2 夯实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手段应用 |
4.1.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鼓励政策 |
4.2 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治理模式 |
4.2.1 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精细化分析数据服务 |
4.2.2 大气污染热点网格分析报告服务 |
4.2.3 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服务 |
4.3 构建大气环境大数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
4.3.1 平台构架 |
4.3.2 应用与功能 |
4.4 建立研发与推广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 |
4.4.1 健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 |
4.4.2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导向作用 |
4.4.3 推动各行业领域技术成果交叉融合 |
5 结论 |
四、呼和浩特市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背景下呼和浩特市“煤改气”政策执行研究[D]. 王雅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污染政府协同治理问题研究[D]. 郭娜娜. 内蒙古大学, 2021
- [3]呼包鄂三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赵荣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D]. 史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呼和浩特市雾霾天气气象条件分析与初步治理研究[D]. 李蓓.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措施[D]. 梁宇.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建立及排放特征[D]. 李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绿水青山皆入画[N]. 刘沙沙. 呼和浩特日报(汉), 2020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整合利用高新技术治理呼和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动力机制及其创新模式研究[J]. 蓉倩. 科学管理研究, 2020(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论文; 大气污染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