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D-3K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在沙尘暴监测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亚琴[1](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王彤华[2](2020)在《基于无人机的颗粒物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颗粒物会污染大气环境从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及时准确监测颗粒物的污染情况,对大气环境治理及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颗粒物的监测主要是以地面定点监测为主,虽监测精度可靠,但监测能力有限,机动性较差,不能灵活监测区域垂直空间的颗粒物浓度分布情况;无人机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强、机动性灵活等优点,能够作为搭载平台快速的对空中的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颗粒物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且对颗粒物的防治国家和民众都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植物和绿地群落作为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植被能有效的吸附与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因此,开发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及研究作物群落垂直空间的颗粒物分布规律对颗粒物及时准确监测与颗粒物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多旋翼无人机作为颗粒物监测系统的搭载平台开发了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空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进行垂直和水平面监测,同时将该系统应用于农田垂直空间的颗粒物分布规律的探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设计了一套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包括六旋翼无人机平台、机载颗粒物监测系统和地面远程控制系统。机载的颗粒物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存储模块、GPS模块等进行集成,能够将监测数据及地理位置与时间信息远程传输到地面远程控制端。地面远程控制系统可对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而且能够进行系统监测频率的远程设置与存储方式的自主选择。(2)为确保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在杨凌示范区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了标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监测站的数据相关性较高。针对无人机螺旋桨扰动对测量颗粒物浓度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无人机螺旋桨扰动测试实验,设立了定点监测塔作为参考值,无人机监测系统与定点监测塔上的系统同时工作进行对比实验,提出了校正螺旋桨扰动效应的方法,校正后系统监测PM2.5和PM10浓度的MRE分别达到6.2%和6.6%,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人机螺旋桨扰动引起的偏差,因此可以用于不同垂直高度和水平面的监测,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为确保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飞行监测的实用性,对系统的垂直高空的实际通信成功率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在0~500 m通信稳定。同时对该系统进行了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飞行应用测试,系统工作稳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在进行垂直和空间立体监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也为研究农田垂直空间的颗粒物分布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3)将该系统应用于农田,对不同农作物垂直空间的颗粒物浓度进行了监测。本研究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内,对玉米不同水分处理区(A、B区)、草地和向日葵上方的颗粒物浓度、温湿度和作物生长参数进行了监测。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a.向日葵和草地垂直空间颗粒物浓度的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具有差异性,其在早上的时间段内PM2.5和PM10浓度呈现最大。b.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作物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内颗粒物浓度的垂直时空变化规律分别为早上:草地>向日葵>玉米;中午:草地>玉米,草地>向日葵;晚上:玉米>草地,向日葵>草地。c.不同水分胁迫处理下玉米A区和B区作物生长参数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颗粒物浓度的垂直变化规律。d.草地的颗粒物浓度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颗粒物浓度与温度之间呈负相关;颗粒物浓度与湿度呈正相关。
沈晓晶[3](2019)在《中国近海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雾霾识别遥感研究》文中认为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气溶胶的存在影响着天气、气候以及人类健康等。气溶胶对地球的热量收支平衡有影响,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进入地球的太阳能,从而对气候变化造成影响。它们还吸收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从而导致大气变暖,而大气层顶部的气溶胶强迫可能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造成降温效应。想要全面地了解气溶胶颗粒对气候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则需要对气溶胶的数量和特征有所了解。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大气气溶胶最重要的光学参数之一,它表征的是大气气溶胶对光的衰减作用,也就是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消光作用,此参数可以用于估算气溶胶含量以及评估大气污染状况。因此针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展开工作,对于有效地监测区域大气颗粒物污染、充分了解气溶胶对气候状况的影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本研究中,针对MODIS产品在中国近海的适用性这一问题,选取了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近海和印度洋东部上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C6版本的L2暗像元(DT)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空间分辨率分别为3公里和10公里),将卫星气溶胶产品与海上气溶胶网(MAN)13个航次观测的大气气溶胶数据对比验证,验证卫星产品的真实性。验证结果表明,在与MAN实测结果的一致性方面,MODIS3公里和10公里空间分辨率的暗像元算法气溶胶产品在中国海域和东印度洋的反演质量较好,然而3公里分辨率的气溶胶产品与实测结果的一致性略低于10公里分辨率的气溶胶产品。从季节分析的角度而言,与实测结果对比,秋季AOD产品低估的现象最为明显,其次是春季,而夏季的AOD产品与实测AOD的相关性最好。总体来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两种空间分辨率的AOD产品而言,ODLAOAOD这一气溶胶光学厚度参数优于其余三个光学厚度参数,该参数与实测结果的相关性最强,且AOD落在期望误差EE(EE=+(0.04+10%),-(0.02+10%))内的比重最高。基于文中对MODIS气溶胶产品真实性检验的工作,本文选取2002-2017年的MODIS暗像元反演算法550nm气溶胶产品分析中国近海上空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利用470nm和660nm波长处的AOD计算得到Angstrom指数(AE470-660),结合AOD参数,用以区分不同的气溶胶类型,主要的几种气溶胶类型包括清洁大陆型(CC)、清洁海洋型(CM)、生物燃烧以及城市工业型(BUI)、沙尘型(DUST)以及混合型(MXD)。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的AOD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整个研究时段内渤海的AOD都呈现高值(AOD>0.8),而相邻的陆地上空AOD值相对较低,尤其是在秋季和冬季,但整个渤海海域的AOD高值却略显异常。这表明MODIS气溶胶暗像元反演算法受渤海沉积物较多的影响较大。不同季节的AOD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秋季观测的像元点最多,秋季和夏季分别对应AOD的高值和低值。对2002-2017年间AOD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渤海的AOD逐月变化呈增长趋势,黄海的AOD逐月变化呈下降趋势。对气溶胶的分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域内,生物燃烧以及城市工业型和清洁大陆型的气溶胶对该区域的气溶胶贡献较大,与渤海相比,黄海上空清洁海洋型、沙尘型以及混合型的气溶胶贡献相对较大。文中结合气象条件对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来源及成因做了分析,研究发现陆源输入是中国近海上空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原因,春季和冬季表现尤为明显。雾霾是最为典型的气溶胶污染天气类型之一,为了实时有效地识别和监测雾霾,本文分别选取了2013年10月4日与2007年6月6日的两景MODIS遥感图像,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海上雾霾的遥感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经检验,算法精度相对较高,但仍有需要改进的部分。利用这套雾霾遥感识别算法,可以实现对中国近海上空雾霾的监测。
张婕[4](2018)在《卫星气溶胶产品评估与融合改进及其在区域PM2.5浓度估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区域复合大气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其中细颗粒物(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尤为凸显,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由于目前地面PM2.5监测站点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于城区,城郊和广阔的乡村地区大气污染监测点很少,因此,利用卫星气溶胶产品估算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便成为解决监测站点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它可弥补城郊和广大乡村地区监测站点空间覆盖严重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它可校正有限监测站点所获取的监测结果,在代表包含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区域大气污染平均状况时所产生的偏差,提高我们对整个区域空气质量的认知水平。但目前关于卫星气溶胶产品类型、统计模型构建方法等对AOD-PM2.5相关关系影响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急需进行深入细致、且有针对性的研究。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基气溶胶观测资料、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卫星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土地利用信息等,首先评估了国内外不同卫星暗像元法气溶胶产品(MERSI AOD、MODIS AOD),以及MODIS C6不同反演算法、两种空间分辨率AOD产品呈现的地区、季节差异;然后系统分析了国内常用线性相关模型及垂直订正、湿度订正方法应用于各PM2.5监测站点建立AOD-PM2.5相关关系时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不同气溶胶产品、进行优势集成的区域气溶胶产品订正方案,并建立考虑AOD-PM2.5相关关系逐日变化、加入高湿订正、气象条件和地域等影响因子的季节混合效应模型,明显提高了对整个区域细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估算能力。进而探讨了现有PM2.5地基监测资料,在代表区域(包括城市与非城市地区)平均污染状况所出现的偏差,为更合理评估京津冀区域PM2.5污染水平,更有效地进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气溶胶产品在不同地区和季节适用性分析与评估FY-3A/MERSI与Terra/MODIS暗像元法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相比,所反映的气溶胶宏观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并呈现类似的季节变化特点,其中秋季反演效果最好,冬季样本数有限,应用具有较大局限性。对不同性质下垫面而言,MODIS与地基观测资料的相关性更好(MODIS、MERSI与地基资料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98、00.93),且多数情况下MODIS落入误差线的比例高于MERSI(北京站除外)。此外,MODIS产品与地基资料的偏差在城市站、城郊站呈现为高估,而在森林站、农业生态站呈现为低估,并普遍表现为系统性偏差。MERSI产品在城郊站、农业生态站的偏差表现为低估,在城市站、森林站、大气本底站高估、低估作用对偏差的贡献均较大,AOD产品与地基匹配样本相对于回归直线离散程度较大。由此表明,MODIS产品的反演精度总体优于MERSI产品。目前MODIS C6发布四种气溶胶产品(DT-10km、DT-3km、DB、DB/DT融合产品)的反演精度在研究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地域和季节差异。多数情况下秋季各产品落入NASA误差线的比例相对较高,反演效果好;冬季因DT产品样本数过少,尽管有时也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但从实用角度出发,应以DB产品为主。各城市地区因所处地理位置、气溶胶来源不同,表现“最优”的气溶胶产品也有所区别;城郊不同站点的分析结果类似,冬、春季“最优”的气溶胶产品为DB产品,夏、秋季为DT-3km产品;对植被覆盖较好的森林地区,春、夏、秋季均以DT-3km高分辨率产品反演效果最好,冬季DB产品更具实用意义。总之,MODIS C6中没有单独一种产品完全优于其它产品,仅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季节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应依据地区或季节选择合适的气溶胶产品,方能更为客观地反映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2)AOD-PM2.5线性相关模型及垂直订正、湿度订正效果分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研究区域内PM2.5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中细粒子所占比例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直接建立MODIS AOD产品与各站点近地层细颗粒物浓度的线性关系时,两者的相关性普遍偏低,并且因AOD产品、季节、站点不同而表现出显着差异(各站点AOD-PM2.5相关性最高时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春季0.080.63、夏季0.170.60、秋季0.150.75、冬季0.130.57)。多数情况下通过垂直订正、湿度订正后可提高AOD-PM2.5相关性,但效果也因AOD产品、季节、站点不同有较大差别(各站点AOD-PM2.5相关性最高时的R2分别为春季0.090.78、夏季0.110.76、秋季0.380.76、冬季0.100.75)。这反映了AOD-PM2.5相关性受AOD产品地区适用性、气溶胶垂直分布、细粒子组分、污染扩散条件的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仅依靠单一AOD产品通过线性模型或高湿订正方法来实现对区域细颗粒物的反演存在诸多弊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气溶胶产品订正方案优化、季节混合效应模型构建及其应用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域,依据季节和子域选取反演精度较高的AOD产品进行融合,建立整个区域内“最优”气溶胶产品订正方案,同时,构建考虑AOD-PM2.5关系逐日变化的混合效应模型,并加入高湿订正、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等参数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模型的估算能力,最终建立季节混合效应模型,实现对逐日PM2.5质量浓度的估算,并由此得到PM2.5浓度在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模型进行十折交叉验证的结果表明,季节混合效应模型显着提高了利用卫星气溶胶产品估算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的能力,在春、夏、秋、冬各季PM2.5估算值与所有站点PM2.5实测值的决定系数分别提高到0.71、0.70、0.81、0.77。相对于单一AOD产品,通过气溶胶产品融合方案的构建,在扩展了PM2.5估算值时空覆盖范围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局地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描述能力(如城市内或与城郊过渡地带、森林地区)。不同污染日模型估算值与站点实测值均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采用融合方案由卫星气溶胶产品反演的PM2.5时空分布状况,较客观地反映污染物的城、乡差别及其季节变化特点。另外,各城市站点监测均值与该城市辖区内(包括市区及城郊、乡村等)模型估算的区域均值对照结果表明,仅通过目前数量有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监测站点所获取的污染物监测资料来表征各地区PM2.5污染水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中,冀北清洁地区(如张家口、承德),站点监测均值相对于该地区卫星反演得到的较真实的区域平均PM2.5污染水平往往偏高。而其它地区站点监测均值与区域平均污染状况之间的差异随污染水平而变化,当大气非常清洁时(PM2.5≤10μg/m3),站点监测均值相对于区域平均状况易偏高;当城市细颗粒物含量较低(10μg/m3<PM2.5≤40μg/m3)时,其相对于区域平均状况偏低的情况居多,随着城市细颗粒物含量的增加,站点监测均值相对区域平均污染水平趋于偏高,在重污染状况下尤为明显。
曹欢[5](2017)在《大气污染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气污染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大气环境的保护与监测刻不容缓。传统的大气污染监测采用常规的化学、物理监测方法,虽然该类方法监测结果较准确,但较耗费人力物力、监测范围窄、时效性不强,难以满足如今大气污染监测领域对大范围研究区域实时监控的需求,而遥感技术的引入恰好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遥感技术具有实时性强、监测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大气污染遥感数据进行自动化、可视化的实时监测已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集成化、自动化、业务化、可视化的大气污染遥感监测技术仍存在自动化效率低、操作繁琐、技术门槛高、不适宜业务化运行等问题。本文基于组件式开发模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专门针对大气污染的高自动化、高集成化、业务性强、功能完备、简单易用的可视化遥感监测系统。系统在国产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软件PIE(Pixel Information Expert,PIE)平台上通过二次开发,使用C#语言,以MODIS、OMI、MOPITT、VIRR等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大气污染物定量反演与监测算法,实现了对研究区域NO2、O3、SO2、CO、PM10、PM2.5、灰霾、沙尘、大雾以及火点等大气污染指标的数据自动化下载与预处理、可视化显示以及监测分析,从而达到实时、准确地业务化监测大气污染状况,为环境监测部门、环保决策者和普通民众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孙冉[6](2017)在《中国中东部大气颗粒物光学特性卫星和地面遥感的联合监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MODISC051和C006产品反演的AOD值与地基观测AERONET对比分析,评估其在中国中东部4种下垫面(城市、郊区、森林和水体)的适用性和精确度。呈现了中国中东部、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十大城市20032015年AOD值的时空特征;揭示了20132014年上海地区AOD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地面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最后对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其不同天气现象的光学特性垂直分布和转化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MODIS与AERONET对比结果表明,MODIS AOD在不同下垫面的拟合度和精度均较高(R>0.8,R2>0.7),满足大气环境质量要求。拟合度表现为郊区(香河)>城市(北京)>水体(太湖)>森林(兴隆);反演精度最低的是水体,最高的是城市;气溶胶单次反照率(SSA)在城市、郊区和森林的倾向高估,而水体低估;地表反照率对4种下垫面都存在低估,且森林最为严重。相较于MODIS10km,MODIS3kmAOD值对郊区的拟合效果更好,而对城市较差,反演精度有提升,SSA和地面反照率均倾向高估,区域反演AOD均值更接近实际观测值。2、中东部地区AOD值13年空间污染演变结果显示,AOD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山东与河北交界处并向四周递减;2003年以来,中东部AOD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2008年最高;京津冀高值区(AOD>0.7)分布于石家庄、天津;长三角高值区集中于上海及江苏省,并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珠三角高值区分布在其中南区域,由佛山向四周扩散。中东部AOD最大值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春季最大,秋季最小;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其重点城市AOD极大值均出现在46月,极小值出现在1112月。3、3kmC006 AOD对沿海区域的适用性较好,C051 AOD对城市和植被分布较多的区域适用性更优;AOD与地面PM2.5的全年直接相关性均高于类似研究。经高度和湿度订正后,二者全年和季节的相关系数和拟合度均明显提高,且湿度订正更好。相较于C051AOD,3KC006 AOD经湿度订正后全年和季节的相关性更高,且冬季最高,春季较低;全年和各季拟合模型相关性最高的均为一元三次模型,接着以对数、乘幂和指数模型依次递减;采用最优拟合模型反演的PM2.5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证实了C051和3kC006AOD经湿度订正后均可作为上海地区监测PM2.5质量浓度的有效手段。4、三种天气现象发生顺序为湿霾→干霾→湿霾及湿霾→雾→干霾→湿霾,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相对湿度>温度>风速>PM2.5。CALIPSO探测期间,2-3km处存在明显气溶胶层,且不同天气现象的厚度不同(雾>湿霾>干霾);雾霾发生期间,1km以下气溶胶消光能力最大;在干霾、湿霾到雾的转化过程中,大粒径球形气溶胶增多,小粒径非球形减少。
黄剑[7](2016)在《艾灸诊室PM2.5物理化学特征与毒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PM2.5作为艾灸过程的主要产物,其物理化学特征以及毒理效应与临床用灸的安全性密切相关,是目前艾灸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艾烟PM2.5安全性严重阻碍了艾灸临床和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束缚灸法传播与发展的瓶颈,也是保障临床施灸安全与有效性所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艾烟PM2.5安全性,预估艾灸诊室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实验方法]本研究以艾烟PM2.5为研究对象,从诊室空气质量浓度、化学成分、健康风险、毒理效应等4个方面开展研究,监测艾灸诊室PM2.5空气质量浓度,分析其微量元素特征,预估艾灸诊室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从体内外毒理实验评价艾烟PM2.5安全性。1.艾灸诊室PM2.5空气质量浓度:采用国际环境科学标准检测方法——滤膜称重法测定艾灸环境颗粒物浓度;2.LD-5C(B)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的转换系数K值:使用密闭的燃烧室,随机选取不同浓度点,形成颗粒物浓度梯度,分别对3年3:1与3年15:1以及10年3:1艾绒燃烧产生的颗粒物进行采集与测定,分析滤膜称重法与粉尘仪示数的相关性,研究适合艾灸诊室颗粒物浓度的监测方法;3.PM2.5微量元素: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艾灸诊室、教室以及室外PM2.5水溶和全溶样品的27种微量元素浓度;4.艾灸诊室人群健康风险评价:使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职业暴露吸入风险评估模型对艾灸诊室急慢性暴露人群进行PM2.。致癌与非致癌物质健康风险预估;5.PM2.5体外毒理研究:采用质粒DNA评价法,对比研究艾灸诊室、教室和室外PMz5对质粒DNA的氧化损伤作用以分析艾烟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6.艾烟体内毒理研究:Wistar大鼠在不同浓度的艾烟暴露12周后,观察大鼠肺、骨骼肌病理改变以及血清瘦素、膈肌和趾长伸肌腱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的变化以探讨艾烟对大鼠肺、骨骼肌的影响。[结果]1.PM2.5空气质量浓度:1)艾灸诊室、教室以及室外环境的PM2.5平均空气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8 μg/m3,106.78 μg/m3,90.45μg/m3,均超过我国PM2.。日平均一级浓度限值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空气质量指南的日均值35 μg/m3,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限值25 μg/m3;2)3年3:1与3年15:1以及10年3:1艾绒燃烧导致诊室PM2.5平均空气质量浓度分别为224.28 μg/m3,226.39 μg/m3,210.56μg/m3。三种不同储存年份、不同加工比例艾绒燃烧的诊室空气质量浓度无显着差异,且均超过国际空气质量标准。2.LD-5C(B)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的转换系数K值:1)3年3:1与3年15:1以及10年3:1艾绒燃烧产生的PM2.5 LD-5C(B)粉尘仪转换系数K值分为0.000792,0.000672,0.000784。相同存储年份,但不同加工比例的艾绒PM2.5K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表明艾绒加工比例可能对其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影响更加显着;2)LD-5C(B)PM2.5粉尘仪示数超过8 mg/m3时,K值标准差较大,相关性弱。因此当粉尘仪示数超过8 mg/m3,注意转换系数K值的变化与粉尘仪示数的准确性。3.PM2.5微量元素:1)艾烟PM2.5单颗粒物大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教室与室外环境低,提示艾绒燃烧产生的PM2.5微量元素,尤其是绝大多数的重金属含量应低于其他污染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2)艾灸诊室PM2.5的Hg、Ag、U、Li、Be元素浓度较高,但其余22种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教室和室外环境,且重金属元素Pb、Cd、Hg、 As浓度低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3)艾灸诊室PM2.5的Na、Mg、Ca、Cr52、Cr53、Co、Ga、Sr、Cs、Ba、Hg、Cd、 Ag、Li、Be、U等微量元素可能来源于艾绒燃烧。4)艾灸诊室PM2.5微量元素浓度低于受香烟烟雾污染的办公室与餐厅,提示艾烟PM2.5可能比香烟烟雾安全。4.艾灸诊室人群健康风险评价:1)艾灸诊室PM2.5各致癌物质的浓度分别为Be0.25 ng/m3, Cr52 1.72 ng/m3, Cr 531.44 ng/m3, Cd 0.74 ng/m3, As 0.84 ng/m3,5种致癌金属元素通过呼吸途径对艾灸诊室医生的年均致癌风险在1.79×10-6.23×10-8之间,年均总致癌风险为1.31×10-7,各致癌金属元素与总致癌的年均致癌风险均低于风险限值(1×10-6),表明艾灸诊室医生年暴露不存在致癌危害。如果医生长期暴露于一定浓度的艾灸环境,总致癌风险须7.62年达到风险限值,提示医生暴露于艾灸诊室7年时间有可能对人体造成的致癌危害;2)艾灸诊室患者致癌物质健康风险评价表明,艾灸诊室PM2.5致癌金属元素通过呼吸途径对患者的年均致癌风险在4.48×10-3~1.56×10-11之间,风险度大小依次为Cr52>Cr53>As>Cd>Be。艾灸诊室患者年均总致癌风险为3.28×10-11,各致癌金属元素与总致癌的年均致癌风险远低于风险限值(1×10-6),提示患者每日暴露于艾灸诊室30分钟,持续暴露一年时间,不存在致癌风险。即使患者每日30分钟长期(大于一年)暴露于一定浓度的艾灸诊室,仍然一生不存在致癌风险,表明患者暴露在艾灸环境的致癌安全性;3)艾灸诊室PM2.5非致癌物质Hg和Mn元素的年平均风险评价表明,Hg和Mn非致癌重金属元素对暴露医生的年均危险系数分别为0.007361、0.00744,总危害指数为0.015,均低于人群可接受的危险系数水平(HQ=2);4)患者非致癌物质的急性暴露风险评价表明,Hg和Mn的危险系数分别为0.032、0.033,总危害指数为0.065,低于风险限值(HQ=1)。因此,艾灸诊室人群非致癌物质Hg和Mn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的危险范围,不会对诊室人群造成明显健康影响;5)实际工作中艾灸诊室人群暴露浓度平均水平并不稳定,因此根据评估模型得出的风险水平是否能真实反映健康危害的实际水平,还有待相关艾灸诊室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验证。5.质粒DNA评价:1)艾灸诊室PM2.5的氧化损伤率与微量元素相关性弱,导致单颗粒物的氧化损伤能力低于其他环境,因此艾灸诊室PM2.5TD25显着高于教室和室外,统计学有显着差异(P<0.05);2)艾灸诊室PM2.。氧化损伤斜率分别低于教室与室外环境3.65倍和2.19倍,因此当三种环境PM2.5溶液浓度分别为224 μg/mL,107 μg/mL,90μg/mL时,艾灸诊室PM2.5对质粒DNA氧化损伤率与其他两个环境无显着差异,提示虽然艾灸PM2.5空气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环境,但其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无显着差别;3)3年3:1与3年15:1以及10年3:1艾绒燃烧产生的PM2.5之间以及灰烬之间的D500氧化损伤率未见显着差异,提示各艾绒重金属与过渡金属含量可能未有显着差异,重金属与过渡金属可能不是评价艾绒质量优劣的最好指标;4)艾灸诊室PM2.5的危害指数高于教室与室外,但低于煤炭环境,表明虽然艾灸诊室PM2.5健康风险略高于一般公共环境(教室、室外),但与煤炭相比,艾烟颗粒物仍较安全。6.艾烟体内毒理评价:1) Wistar大鼠暴露于不同浓度艾烟12周以后,未出现明显中毒死亡现象,体重未见明显差异;2) 低、中、高浓度艾烟组大鼠血清瘦素、膈肌和趾长伸肌腱TNF-α、IL-8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未见显着差异,各组肺、膈肌和趾长伸肌腱病理组织未见显着改变,表明亚急性艾烟暴露未造成大鼠肺与骨骼肌损伤。[结论]本研究对艾烟PM2.5进行分析,构建艾灸诊室PM2.5暴露人群健康风险评价预估模型,系统评价艾烟颗粒物毒理效应,表明艾烟PM2.5的健康效应与暴露风险较不明显,表明艾烟相对安全性,为艾灸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艾烟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王国栋[8](2016)在《烟气干化污泥对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认为大气颗粒物人为源主要为工业中烟气排放,如何从根源上治理颗粒污染已然是亟待探索的技术难题。本文基于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干化技术,通过模拟实验和结合工程实践,首次研究了污泥对烟气中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污泥及颗粒物相互接触的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被试五种污泥对烟气中的PM2.5、 PM10和TSP的去除率分别为18%-42%,32%-55%和39%~62%,其中,PM2.5去除能力与污泥自身的理化性质相关联,尤其是有机质含量;烟气中的颗粒物的去除率随污泥堆积密度及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污泥粒度的增加而减少,污泥堆积密度越大含水率越高粒径越小的情况下,污泥与烟气颗粒物的接触面积更大,孔隙率越小,污泥中的水分更容易形成微小水滴有利于烟气中细小颗粒物的吸附和凝结;扫描电镜及显微镜下,视野中颗粒物经污泥吸附后数目急剧减少,且大颗粒物减少较为明显;实际工程中,颗粒物的去除能力受污泥干化环境综合影响,三种颗粒物的去除能力与实验模拟中略有不同,主要因为在污泥干化过程中,颗粒物含量巨大,相互碰撞凝结使PM2.5等细微颗粒向PM1o等较大颗粒物转化。以上研究,开辟了“以废治废”“泥霾共治”的新领域,为污泥治理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及理论指导。
李华[9](2015)在《秦俑遗址坑大气污染物理化解析及其文物劣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遗址区进行为期两年的腐蚀性气体(SO2、NOx、O3和NH3)、PM2.5、降尘的综合监测,探究PM2.5和降尘化学组成(有机碳与元素碳、离子组分、元素组分)的时空变化,通过降尘颗粒的显微形貌、粒径分布、颗粒种类等物化性质,分析了室内不同类型颗粒的来源和分布规律及其与游客数量的关系,并将其与历史监测记录进行比较,探讨其源和汇,进而研究其对文物的潜在威胁;获得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1监测年度,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88.5±53.8μg·m-3和118.2±73.1μg·m-3,室内季节均值分别为:春季69.4±50.1μg·m-3、夏季65.7±31.1μg·m-3、秋季113.8±61.6μg·m-3和冬季106.5±58.2μg·m-3;室内、外年均值较2006-2007监测年度分别降低了25.1%μg·m-3和18.4%,各季节则依次降低:春季27.7%,夏季32.2%,秋季18.6%,冬季28.2%;较2004-2005监测年度的夏季降低了39.4%,冬季降低了56.0%。俑坑内、外的PM2.5的质量浓度均持续降低,也与西安市PM2.5的质量浓度的逐年降低趋势相一致。俑坑PM2.5的主要物质组成依次为有机物(28.7%)、硫酸盐(24.8%)、地壳源矿物(20.6%)、硝酸盐(12.9%)、铵盐(7.0%)和元素碳(4.7%)等。俑坑降尘的主要物质组成则为地壳源矿物(54.1%)、有机物(13.3%)、硫酸盐(4.4%)、硝酸盐(2.9%)、元素碳(1.7%)和铵盐(<0.1%)。对比大气悬浮细粒子(PM2.5)和降尘的质量物质组成,可溶盐二次粒子占PM2.5质量的44.6%,地壳源矿物仅占约1/5。而降尘中硫酸盐、硝酸盐二者合占7.3%,氨盐未检出,地源矿物超过1/2。表明气溶胶中的某些可溶盐组分在沉降前已经发生了转化,或以更小的粒子形式存在,长期悬浮于空气中。因此,短期内(数天至数月)能够沉降至文物表面的大部分为地壳源矿物,对文物带来的潜在危害是物理遮盖、污损和磨蚀等作用,而化学腐蚀不是主要影响。文献显示长期降尘(超过10年)中含硫粒子明显多于短期降尘,因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文物还将面临酸蚀和盐蚀等化学威胁。本论文工作首次在我国的博物馆室内环境研究领域对PM2.5和降尘进行综合研究,对降尘使用石英滤膜和聚碳酸酯膜同步监测,将基于数量浓度的单颗粒微分析技术和基于质量浓度的化学全组成分析有效结合,同步获得降尘的质量浓度、化学组成、单颗粒显微形貌。研究的结果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为文物保存环境切实有效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技术,亦可应用于其它室内颗粒污染物的研究中。
李建[10](2015)在《面向近岸/内陆水环境动态监测需求的定量遥感时—空—谱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岸水体和内陆湖泊区域承载着全球超过70%的人类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近岸和内陆湖泊水体面临着水质下降和富营养化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卫星遥感作为一种长时间和大范围的水环境监测手段,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然而由于近岸/内陆水体面积相对较小,光学特性较复杂,水环境变异时空尺度较高,对卫星传感器的时间,空间,辐射分辨率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致使近岸/内陆湖泊水环境卫星定量遥感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的海洋水色传感器虽然在光谱分辨率以及信噪比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空间分辨率普遍不高,时间分辨率受到卫星重访周期以及天气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水色传感器在沿岸/内陆水体水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仍较为有限。同时在多源遥感数据水环境监测的背景下,传感器辐射特性的不一致性和时序不稳定性导致水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仍面临较大挑战。本研究针对近岸/内陆水环境定量遥感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包括高动态水环境监测对空间尺度-时间尺度-辐射特性的定量化需求开展研究,所完成的工作以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近岸/内陆典型水环境要素空间尺度需求及尺度转换研究:针对我国典型的高动态时空变化水体,包括鄱阳湖,太湖,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的水环境遥感定量监测空间尺度需求,以GF-1 WFI 16米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集为基础,利用空间半变异分析和遥感等效噪声反射率分析方法,获得近岸/内陆水体的空间变异尺度平均在150米以下,而外海空间变异尺度在300米以上;空间分辨率的降低引起了像元内变异信息的增大,30米空间分辨率数据可以有效解析80%左右的空间变异信息,而当空间分辨率降低到256米,被有效解析的空间变异信息降低到50%左右。基于水环境要素空间变异的连续性和泰勒级数展开,定量化的描述了空间尺度误差与空间变异强度和水环境要素非线性反演模型的相关关系。随着遥感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近岸/内陆水环境要素的空间变异标准差显着增大,同时受到水环境要素如悬浮颗粒物的非线性定量反演模型的共同影响,悬浮颗粒物的空间尺度误差逐渐增大。空间尺度误差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由尺度差异引起的水环境定量产品差异在南海等类似平静海水区域可以忽略不计。而在高动态活跃的水环境监测中,由空间尺度变化引起的产品误差可能超过±5%,并最大到达±10%左右。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PSF的空间尺度转换方法:可以更真实的描述高空间分辨率到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的成像过程的优点,采用理论PSF模型为基准,对比分析了水环境定量遥感多空间尺度转换方法。在近岸/内陆水环境监测中,基于遥感反射率数据(PSF-RRS)白勺空间像元平均法得到水环境遥感产品的误差水平整体要优于基于悬浮颗粒物产品(PSF-TSS)的像元平均法。2.基于自动浮标系统高频次观测的典型内陆水体-鄱阳湖水环境时间尺度研究:利用浮标高频次实测数据,分析了其高动态变化特性:浊度日内和日间变化比最大为16.4和147.6:叶绿素日内和日间比最大分别为10.1和34.8;CDOM的日内和日间比最大分别为17.7和28.2。基于半变异函数时间尺度分析,揭示了鄱阳湖水环境要素的典型时间变异尺度,浊度的平均变程约为17.5小时,叶绿素和CDOM的变程均值分别约为6.6-12.6以及8.4—9.4小时。考虑到其高动态变异特性,进一步探讨了其最优观测策略:(1)保证至少每天两次的有效观测频次,以确保各水环境要素的观测误差在30%以内:(2)当无法满足多次观测的时候,需要考虑观测时刻的不同引起的观测误差。通过Terra/Aqua卫星组网观测也有效提高了对水环境的监测能力,可以将水环境要素定量监测的误差控制在10%以下,但其固有的误差仍在最优观测的两倍左右。因此需要考虑通过多源卫星数据组网观测,以提高对水环境动态监测的能力。3.基于高频次地球同步卫星GOCI数据的近岸/内陆水环境观测时间策略研究:选取了2014年约2300景GOCI每天8景的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近岸/内陆水环境遥感观测策略。对于我国近岸/内陆水体整体区域的观测,其最优观测时刻和窗口约为14:30左右。而对于不同变化特性的区域,最优观测时刻具有区域差异性。其中太湖和渤海湾在上午09:00到下午14:30的观测窗口均可达到较高的观测精度,长江口高动态水体最优观测窗口在11:30到13:30达到误差最低值。而南海的较优的观测时刻在08:30和14:30。因此,考虑到上述观测窗口的差异,在针对不同动态特性水体的现场和卫星遥感观测时,需要选择相对应的观测窗口以达到最优化的水环境观测精度,该成果对发展高精度水色遥感观测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多源传感器水环境遥感定量应用辐射特性研究:对比分析了多种高空间分辨率非水色设计传感器,如LandsatTM/ETM+/OLI, HJ-1CCD, GF-1WFI等在水环境遥感定量应用时的辐射特性包括信噪比,辐射灵敏性和辐射不确定性定量影响问题。论证了GF-1 WFI, Landsat8 OLI等新型高分传感器在水环境定量监测中的潜力和灵敏性。采用实测数据集和辐射传输模拟手段,定量评估了高分传感器辐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对水环境定量应用数据和产品的影响在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遥感反射率数据的误差最大值分别达到了60%,30%,25%和70%,得出波段比值模型可以有效减低由于辐射定标不确定性引起的TSS产品误差。以HJ-1 CCD高时空分辨率传感器为例,针对我国多数卫星传感器缺乏星上定标系统的问题,以高精度的水环境定量监测需求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稳定辐射定标场和稳定传感器数据的传感器时序辐射稳定性定量分析和校正的方法。分析了较高时空分辨率HJ-1 CCD和Landsat 7 ETM+,以及HJ-1 CCD和水色传感器Terra/MODIS的辐射数据和产品的差异,提出来利用稳定场地观测和基于辐射稳定传感器Terra/MODIS数据的辐射校正方法。结果表明校正后的多源遥感数据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的一致性提高,多年平均的相对偏差结果由校正前的+100%到-200%,降低到了校正后的40%以下。通过对HJ-1A CCD1的辐射不确定性的校正,有效的提高了其与常用水色传感器Terra/MODIS的数据和产品的高度一致性,有效提高了多源数据在水环境定量遥感监测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进一步提高多源数据在水环境的高时空尺度的遥感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LD-3K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在沙尘暴监测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D-3K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在沙尘暴监测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无人机的颗粒物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民用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
1.2.2 大气颗粒物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植物群落的垂直空间颗粒物分布规律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2.1 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的整体结构 |
2.2 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开发方案 |
2.3 颗粒物监测系统的开发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的开发 |
3.1 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设计 |
3.1.1 无人机系统各个组成部件的分析与选型 |
3.1.2 无人机系统组装、调试和试飞 |
3.2 机载颗粒物监测系统和地面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
3.2.1 颗粒物传感器的选型 |
3.2.2 机载颗粒物监测系统和地面远程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设计 |
3.2.3 机载颗粒物监测系统和地面远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3.2.4 无人机颗粒物监测系统的重心估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人机螺旋桨扰动影响及系统性能测试 |
4.1 机载颗粒物监测系统的测试 |
4.1.1 传感器的标定测试 |
4.1.2 传感器标定方程的验证测试 |
4.2 无人机螺旋桨扰动测试 |
4.2.1 无人机螺旋桨扰动效应的测试 |
4.2.2 螺旋桨扰动效应校正方程的验证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系统的通信测试 |
4.4 系统垂直飞行测试 |
4.5 系统水平飞行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田垂直空间颗粒物分布规律研究 |
5.1 实验区概况、实验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
5.1.1 实验区概况 |
5.1.2 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同一作物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垂直空间颗粒物浓度分布规律 |
5.2.2 不同作物在同一时间段内颗粒物浓度的垂直空间分布规律 |
5.2.3 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区玉米垂直空间的颗粒物浓度分布规律 |
5.2.4 草地的颗粒物浓度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近海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雾霾识别遥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MODIS气溶胶产品验证 |
1.2.2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变化特征 |
1.2.3 气溶胶影响因素研究 |
1.2.4 雾霾遥感监测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数据 |
2.2.1 MODIS数据介绍 |
2.2.2 气溶胶光学厚度实测资料 |
2.2.3 气象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卫星数据的处理 |
2.3.2 MODIS AOD验证方法简介 |
2.3.3 气溶胶分类方法简介 |
2.3.4 神经网络模型方法简介 |
第三章 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验证与误差分析 |
3.1 MODIS气溶胶产品的验证结果 |
3.1.1 10km分辨率AOD产品的验证 |
3.1.2 3km分辨率AOD产品的验证 |
3.1.3 10km与3km分辨率产品的对比 |
3.2 误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长时间序列时空变化分析 |
4.1 AOD空间变化特征 |
4.2 AOD时间变化特征 |
4.2.1 AOD多年月变化趋势 |
4.2.2 AOD的年际变化特征 |
4.3 AOD时空变化特征成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海气溶胶分类与成因分析 |
5.1 气溶胶分类结果 |
5.2 不同类型气溶胶的成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近海雾霾遥感识别 |
6.1 晴空天气条件下雾霾的遥感识别与验证 |
6.2 有云天气条件下雾霾的遥感识别与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卫星气溶胶产品评估与融合改进及其在区域PM2.5浓度估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研究回顾 |
1.2.1 国外颗粒物研究常用卫星AOD产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卫星反演AOD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卫星AOD遥感近地层颗粒物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溶胶反演原理、资料与方法 |
2.1 MODIS陆地气溶胶反演算法及产品 |
2.1.1 暗像元法 |
2.1.2 深蓝算法 |
2.1.3 标准融合产品 |
2.2 资料概况与处理方法 |
2.2.1 地基AOD观测资料 |
2.2.2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
2.2.3 FY-3AMERSI卫星数据产品 |
2.2.4 MODIS卫星数据产品 |
2.2.5 再分析资料 |
2.2.6 地理信息资料 |
第三章 MODIS与MERSIAOD产品精度评估 |
3.1 引言 |
3.2 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和传输路径讨论 |
3.2.1 气溶胶季节变化特征 |
3.2.2 气溶胶传输路径讨论 |
3.3 MODIS与MERSI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 |
3.3.1 MERSI产品与地基观测的时空匹配性 |
3.3.2 各站点MODIS与MERSI产品精度对比 |
3.3.3 AOD产品区域分布特征分析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MODIS多算法AOD产品的评估验证 |
4.1 引言 |
4.2 暗像元法不同分辨率产品差异性分析 |
4.2.1 MODISDT-3km气溶胶产品与地基的时空匹配性研究 |
4.2.2 Terra/MODIS与Aqua/MODIS产品的精度评估 |
4.2.3 DT-3km与DT-10km产品在不同AOD区间的差异 |
4.2.4 DT-3km与DT-10km产品的季节差异 |
4.3 不同反演算法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 |
4.3.1 大城市站点 |
4.3.2 周边城市地区 |
4.3.3 城郊地区 |
4.3.4 森林站点 |
4.3.5 区域大气本底站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气溶胶产品对近地层PM2.5反演精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垂直订正、湿度订正原理与方法 |
5.3 各站点细颗粒浓度、关键气象因子季节变化特征 |
5.3.1 各站点PM2.5、PM2.5/PM10季节变化特征 |
5.3.2 各站点边界层高度逐月变化特征 |
5.3.3 各站点相对湿度逐月变化特征 |
5.4 多种卫星AOD产品高湿订正前后对PM2.5反演能力分析 |
5.4.1 卫星AOD产品与地基匹配样本数 |
5.4.2 高湿订正前后各城市AOD-PM2.5相关性对比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融合多算法AOD-PM_(2.5)统计模型构建和验证 |
6.1 引言 |
6.2 混合效应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 |
6.2.1 统计模型 |
6.2.2 模型验证方法 |
6.3 混合模型反演能力评估 |
6.3.1 AOD产品、高湿订正及站点效应对模型表现的影响 |
6.3.2 季节因子对模型表现的影响 |
6.3.3 气象因子对模型表现的影响 |
6.4 典型日京津冀地区PM2.5空间分布特征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英文名称缩写列表 |
附录II: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气污染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的现状 |
1.2.1 大气污染遥感反演研究现状 |
1.2.2 大气污染遥感监测系统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大气污染指标遥感反演 |
2.1 气溶胶简介 |
2.2 PM10、PM2.5 及霾指标反演 |
2.2.1 PM2.5、PM10指标反演 |
2.2.2 霾指标反演 |
2.3 NO_2、SO_2、O_3、CO指标反演 |
2.4 火点、沙尘、大雾指标反演 |
2.4.1 火点指标反演 |
2.4.2 沙尘、大雾指标反演 |
第三章 大气污染遥感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
3.1 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设计要求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针对系统面向的用户群的需求分析 |
3.2.2 针对数据准备的需求分析 |
3.2.3 针对处理流程的需求分析 |
3.2.4 针对软件性能及监测结果的需求分析 |
3.2.5 针对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 |
3.3 系统开发平台与运行环境 |
3.3.1 系统开发平台 |
3.3.2 系统硬件环境 |
3.3.3 系统软件环境 |
3.4 系统架构设计 |
3.4.1 C/S与B/S架构简介 |
3.4.2 逻辑架构、功能架构设计 |
3.4.3 客户端开发架构设计 |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下载相关数据表设计 |
3.5.2. 数据处理过程相关数据表设计 |
3.5.3. 数据成果相关数据表设计 |
3.6 系统功能设计 |
3.6.1 遥感影像获取功能 |
3.6.2 自动化预处理及遥感反演功能 |
3.6.3 大气污染遥感成果可视化及遥感影像处理功能 |
第四章 大气污染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实现 |
4.1 遥感影像自动及半自动化下载的实现 |
4.2 大气污染遥感业务化监测的实现 |
4.2.1 影像预处理 |
4.2.2 大气污染遥感成果业务化生产 |
4.3 大气污染遥感产品可视化平台的实现 |
4.3.1 功能插件的实现 |
4.3.2 底层接口的实现 |
4.3.3 功能窗体的实现 |
4.3.4 功能模块的实现 |
4.3.5 算法调用的实现 |
4.4 成果展示与分析评价 |
4.4.1 系统功能运行情况检验与评价 |
4.4.2 监测成果展示 |
4.4.3 基于实例数据的监测结果检验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与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中东部大气颗粒物光学特性卫星和地面遥感的联合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卫星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及其时空分布研究 |
1.2.2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颗粒物浓度关系研究 |
1.2.3 雾霾天气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卫星产品资料 |
2.1.2 AERONET地基资料 |
2.1.3 研究区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ODIS C051与MODIS C061产品与地基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2.2.2 MODIS C00510km与地基观测结果对比分析 |
2.2.3 MODIS C0063km和MODIS_C05110km与地基观测结果对比分析 |
2.2.4 MODIS C0063km和MODIS_C05110km反演AOD的对比分析 |
2.2.5 中国中东部地区气溶胶AOD近13年的污染演变 |
2.2.6 中国中东部三大典型城市群气溶胶AOD时空分布特征 |
2.3 主要结论 |
第三章 上海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与PM2.5关系及其建模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匹配 |
3.1.3 高度和湿度订正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上海地区MODIS C051(10km)与 3K_C006(3km)产品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
3.2.2 AOD与PM2.5直接相关 |
3.2.3 高度-湿度订正和最优模型相关性验证 |
3.2.4 各季节PM2.5-AOD关系模型和最优模型相关性验证 |
3.3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上海一次典型雾霾过程中不同天气现象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及转化机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地面资料 |
4.1.2 雾与霾分类标准 |
4.1.3 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 |
4.1.4 HYSPLIT轨迹模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持续性雾霾期间不同天气现象分析过程 |
4.2.2 持续性雾霾天气污染程度及转化机制分析 |
4.2.3 不同天气现象气溶胶消光系数高度分布特征 |
4.2.4 不同天气现象气溶胶体积退偏比高度分布特征 |
4.3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艾灸诊室PM2.5物理化学特征与毒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艾烟安全性研究现状 |
1.1 艾烟化学成分 |
1.2 艾烟毒理研究 |
1.3 艾灸诊室污染物研究 |
1.4 艾烟临床不良反应研究 |
1.5 小结 |
2. PM_(2.5)研究现状 |
2.1 PM_(2.5)基本特征 |
2.2 PM_(2.5)主要来源 |
2.3 PM_(2.5)空气质量浓度 |
2.4 PM_(2.5)化学成分 |
2.5 PM_(2.5)健康效应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艾灸诊室与教室及室外的PM_(2.5)空气质量浓度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环境PM_(2.5)空气质量浓度 |
2.2 不同年份与不同比例艾绒燃烧的诊室空气质量浓度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艾灸诊室粉尘仪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LD-5C(B)PM_(2.5)转换系数K值 |
2.2 艾烟PM_(2.5)空气质量浓度与相对质量浓度相关性 |
2.3 LD-5-C(B)PM_(10)转换系数K值与其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样品A(3年3:1艾绒)LD-5C(B)PM_(2.5)转换系数K值与其相关性分析 |
3.2 样品B(3年15:1艾绒)LD-5C(B)PM_(2.5)转换系数K值与其相关性分析 |
3.3 样品C(10年3:1艾绒)LD-5C(B)PM2.5转换系数K值与其相关性分析 |
3.4 各样品LD-5C(B)PM_(2.5)转换系数K值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艾灸诊室与教室及室外PM_(2.5)微量元素特征 |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工作原理与特点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艾灸诊室、教室及室外PM_(2.5)微量元素平均总质量浓度特征 |
3.2 艾灸诊室、教室及室外PM_(2.5)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 |
3.3 艾灸诊室、教室及室外PM_(2.5)水溶性重金属元素的特征 |
3.4 艾灸诊室、教室及室外PM_(2.5)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 |
3.5 艾灸诊室与室内吸烟环境PM_(2.5)微量元素浓度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艾灸诊室PM_(2.5)健康风险评价 |
1. 方法 |
1.1 现场调查和危害鉴定 |
1.2 暴露期与暴露方式评估 |
1.3 暴露评估 |
1.4 风险评估 |
1.5 艾灸诊室多种化学元素累积致癌风险和危害指数估算 |
2. 结果 |
2.1 艾灸诊室致癌化学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2.2 艾灸诊室非致癌化学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艾灸诊室与教室及室外PM_(2.5)对质粒DNA氧化损伤研究 |
1. 质粒DNA评价法原理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艾灸诊室、教室与室外PM_(2.5)各浓度梯度的DNA损伤率 |
3.2 艾灸诊室、教室以及室外PM_(2.5)TD_(25)比较 |
3.3 艾灸诊室、教室与室外环境PM_(2.5)DNA损伤率 |
3.4 不同年份与不同加工比例艾绒燃烧产生的PM_(3.5)及其灰烬氧化损伤能力比较 |
4. 讨论 |
4.1 艾灸诊室PM_(2.5) DNA氧化损伤率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
4.2 艾灸诊室、教室与室外环境PM_(2.5) DNA氧化损伤斜率和相关性R~2 |
4.3 艾灸诊室、教室与室外PM_(2.5)暴露风险 |
4.4 艾灸诊室颗粒物与艾绒灰烬的差异性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不同浓度艾烟暴露12周对大鼠肺与骨骼肌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大鼠体重与行为外观的变化 |
2.2 大鼠肺病理组织变化 |
2.3 大鼠膈肌病理组织变化 |
2.4 大鼠趾长伸肌腱病理组织变化 |
2.5 大鼠膈肌TNF-α、IL-8含量 |
2.6 大鼠趾长伸肌腱TNF-α、IL-8含量 |
2.7 大鼠血清瘦素含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1.1 PM_(2.5)空气质量浓度 |
1.2 LD-5C(B)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的转换系数K值 |
1.3 PM_(2.5)微量元素 |
1.4 艾灸诊室人群健康风险评价 |
1.5 质粒DNA评价 |
1.6 艾烟体内毒理评价 |
2. 创新点 |
2.1 监测艾灸诊室PM_(2.5)空气质量浓度 |
2.2 探讨艾灸诊室PM_(2.5)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
2.3 研究PM_(2.5)微量元素浓度 |
2.4 预估艾灸诊室颗粒物暴露人群健康风险 |
2.5 研究艾烟对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
3. 展望与不足 |
4.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烟气干化污泥对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污泥研究及处理进展 |
1.1.1 污泥来源及其危害 |
1.1.2 污泥的处理方式及现状 |
1.1.3 污泥干化方式 |
1.1.4 污泥干化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
1.2 颗粒物的环境影响及其检测方法 |
1.2.1 颗粒物:TSP,PM_(10),PM_(2.5) |
1.2.2 颗粒物的危害 |
1.2.3 颗粒物的去除方式 |
1.2.4 颗粒物的监测方式 |
1.3 课题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2 烟气干化污泥及其对颗粒物的吸附 |
2.1 污泥样品的理化性质 |
2.1.1 污泥样品来源 |
2.1.2 化学组成 |
2.1.3 矿物组成 |
2.1.4 重金属含量 |
2.1.5 含水率 |
2.1.6 热值 |
2.2 污泥干化实验设计 |
2.2.1 污泥干化实验装置 |
2.2.2 污泥吸附烟气实验过程 |
2.3 污泥对PM_(2.5)、PM_(10)和TSP的吸附特征 |
2.3.1 不同污泥对颗粒物的吸附差异 |
2.3.2 不同类型污泥吸附颗粒物差异的原因 |
3 污泥吸附烟气颗粒物的影响因素 |
3.1 堆积密度影响 |
3.1.1 堆积密度参数设定 |
3.1.2 堆积密度影响颗粒物吸附的原因 |
3.2 含水率影响 |
3.2.1 含水率参数设定 |
3.2.2 含水率影响颗粒物吸附的原因 |
3.3 污泥粒度影响 |
3.3.1 粒度参数设定 |
3.3.2 粒度影响颗粒物吸附的原因 |
4 污泥吸附烟气颗粒物的机理分析 |
4.1 污泥吸附颗粒物的扫描电镜观察 |
4.1.1 测试条件及方法 |
4.1.2 颗粒物的电镜结果分析 |
4.2 二段式污泥低温干化过程分析 |
4.2.1 二段式污泥低温干化工艺 |
4.2.2 实际工程实时监测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秦俑遗址坑大气污染物理化解析及其文物劣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
1.1.1 文物的概念 |
1.1.2 博物馆的作用及分类 |
1.1.3 遗址博物馆概况 |
1.1.4 文物保存环境的内容 |
1.2 造成文物劣化的大气环境 |
1.2.1 造成馆藏文物受损的主要环境因素 |
1.2.2 对文物的劣化作用 |
1.3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进展 |
1.4 秦俑馆的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
1.5 论文工作量 |
1.5.1 样品采集 |
1.5.2 样品分析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秦俑馆文物类型及病害 |
2.1 秦俑馆概况 |
2.2 秦俑文物组成及制作工艺 |
2.2.1 秦俑文物组成 |
2.2.2 文物制作工艺 |
2.3 陶质彩绘文物病害分类标准 |
2.4 秦俑文物病害现状 |
2.5 周边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源 |
第三章 采样仪器与分析方法 |
3.1 采样与实时监测 |
3.1.1 气象参数测量 |
3.1.2 气溶胶采样 |
3.1.3 降尘采集 |
3.1.4 腐蚀性气体采集 |
3.2 理化分析 |
3.2.1 质量浓度分析 |
3.2.2 SEM-EDX分析 |
3.2.3 有机碳、元素碳分析 |
3.2.4 水溶性离子分析 |
3.2.5 元素组分分析 |
3.3 质量保证与控制 |
第四章 博物馆腐蚀性气体污染特征 |
4.1 被动采样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4.1.1 工作原理与结构 |
4.1.2 被动采样技术的发展 |
4.1.3 被动采样技术的优点 |
4.1.4 存在的问题 |
4.2 样品采集 |
4.2.1 采样装置 |
4.2.2 实验过程 |
4.3 被动采样方法与实时监测方法的比较 |
4.3.1 被动采样值与仪器监测值的比较 |
4.3.2 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 |
4.4 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1 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分布特征 |
4.4.2 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 |
5.1 采样期间气象状况 |
5.2 PM2.5 质量浓度 |
5.2.1 PM2.5 浓度水平 |
5.2.2 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 |
5.2.3 质量浓度月变化特征 |
5.2.4 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
5.2.5 PM2.5质量浓度分布特征 |
5.2.6 馆内、外质量浓度比较 |
5.2.7 馆内、外质量浓度相关性分析 |
5.2.8 PM2.5质量浓度的历史演变 |
5.2.9 与其他博物馆环境及相关标准比较 |
5.3 PM2.5化学组成 |
5.3.1 PM2.5中有机碳与元素碳特征 |
5.3.2 PM2.5 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
5.3.3 PM2.5 中元素组分特征 |
5.3.4 PM2.5 物质平衡分析与历史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降尘通量及化学组成 |
6.1 降尘沉降通量 |
6.1.1 降尘采样期间的游客数量 |
6.1.2 室内外降尘沉降通量及其相关性 |
6.2 降尘化学组成 |
6.2.1 降尘有机碳和元素碳组成 |
6.2.2 降尘离子组成 |
6.2.3 降尘元素组成 |
6.2.4 PM2.5及降尘的物质平衡分析 |
6.3 单颗粒微分析表征室内降尘颗粒 |
6.3.1 降尘的显微形貌 |
6.3.2 降尘的粒径分布 |
6.3.3 降尘的颗粒类型与来源 |
6.3.4 降尘中硫酸钙颗粒的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控制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建议与控制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发表文章及参加学术活动 |
(10)面向近岸/内陆水环境动态监测需求的定量遥感时—空—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近岸/内陆水色遥感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2.1 多源传感器辐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进展 |
1.2.2 沿岸/内陆水环境遥感时空分辨率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组织结构 |
2. 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获取 |
2.1 多源多尺度遥感数据 |
2.1.1 水色传感器 |
2.1.2 陆地应用传感器 |
2.2 船载走航观测数据 |
2.3 浮标定点连续观测数据 |
2.3.1 定点自动观测平台 |
2.3.2 搭载仪器及配置 |
2.3.3 数据传输及远程控制 |
2.3.4 观测站位和气象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3. 近岸/内陆水环境遥感空间尺度研究 |
3.1 典型水环境参数空间尺度研究理论基础 |
3.2 典型水环境参数空间尺度变化分析 |
3.2.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3.2.2 空间尺度分析 |
3.3 典型水环境参数空间尺度差异对定量遥感影响研究 |
3.3.1 尺度误差分析理论 |
3.3.2 近岸/内陆典型水环境空间尺度误差 |
3.3.3 近岸/内陆典型水环境空间尺度校正 |
3.4 本章小结 |
4. 近岸/内陆水环境动态时间尺度及遥感观测策略研究 |
4.1 基于自动浮标系统高频次实测的典型内陆水体-鄱阳湖水环境变异时间尺度研究 |
4.1.1 研究思路与设计 |
4.1.2 水环境高动态变化特性 |
4.1.3 水环境关键参数时间尺度分析 |
4.1.4 水环境关键参数时间尺度变化对定量遥感影响研究 |
4.2 基于高频次地球同步卫星GOCI数据的近岸水环境时间尺度研究 |
4.2.1 GOCI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2 近岸水环境要素观测误差与策略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多源传感器水环境遥感光谱/辐射特性研究 |
5.1 多源传感器水环境定量应用辐射特性研究 |
5.1.1 信噪比特性分析 |
5.1.2 水环境定量监测辐射灵敏性分析 |
5.2 传感器辐射定标特性对水环境定量遥感影响研究 |
5.2.1 辐射不确定性对水环境定量遥感影响分析 |
5.2.2 辐射不稳定性对水环境定量遥感影响分析 |
5.3 传感器辐射响应时序稳定性研究 |
5.4 多源传感器辐射数据和产品一致性研究 |
5.4.1 HJ-1 CCD与Landsat 7 ETM+一致性分析 |
5.4.2 HJ-1 CCD与Terra/MODIS辐射一致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论文情况 |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编着作、发表/录用论文 |
致谢 |
四、LD-3K颗粒物浓度监测仪在沙尘暴监测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基于无人机的颗粒物监测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D]. 王彤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中国近海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及雾霾识别遥感研究[D]. 沈晓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4]卫星气溶胶产品评估与融合改进及其在区域PM2.5浓度估算中的应用[D]. 张婕. 兰州大学, 2018(11)
- [5]大气污染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欢.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2)
- [6]中国中东部大气颗粒物光学特性卫星和地面遥感的联合监测研究[D]. 孙冉. 东华大学, 2017(05)
- [7]艾灸诊室PM2.5物理化学特征与毒理研究[D]. 黄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烟气干化污泥对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及其影响因素[D]. 王国栋. 浙江大学, 2016(02)
- [9]秦俑遗址坑大气污染物理化解析及其文物劣化影响研究[D]. 李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5(12)
- [10]面向近岸/内陆水环境动态监测需求的定量遥感时—空—谱问题研究[D]. 李建.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