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论文文献综述)
张连平,刘晓燕,郭慧杰,王平,张冬[1](2017)在《北京市南繁50年工作历程及成效(下)》文中提出2南繁科研育种成效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北京市育成了小麦、玉米、番茄、瓜类等优良品种超过1 000个,其中80%以上的品种都经过了南繁选育或加代。很多优良品种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市南繁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种子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在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米袋子""菜篮子"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现代种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秀枝[2](2015)在《泸水县杂交玉米引种示范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对泸水县五年来杂交玉米引种试种、示范推广现状进行阐述,总结示范推广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存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并对今后杂交玉米推广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罗荣成,吕宏高,周开学[3](2013)在《8个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文中研究指明为寻找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在普安高寒山区进行杂交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农大3138和信友3号可在本地大面积推广。
于海忠,王洪伟,刘玉敏[4](2013)在《2012年青冈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文中指出2012年青冈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青冈县南部乡镇主推品种为先玉335、庆单3号、黑推1102,搭配品种为天泰33、强盛31、红嘴、黑225,覆膜品种鑫鑫007、天泰33,适合青冈县北部乡镇种植的主推品种为龙单57、黑推1101、农大3138,搭配品种为先玉335、泽大98、众单4号、巴单11、新宏玉203,覆膜品种为先玉335、郑单958。
林伟锋,陈光华,王刚云,文家富,张顺京[5](2013)在《商洛市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对商洛市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正大12等高感玉米品种的连年种植,是玉米大斑病重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夏、秋季降雨偏多、气候凉爽,有利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推广种植陕单22等高抗品种,对预防大斑病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李伟,聂奇,吕丽丹,范厚明[6](2011)在《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奥玉3101和成单30丰产性最好,产量在10 500 kg/hm2左右,登海3838、蜀玉15号、登海3339、YH-10、登海3632丰产性相对较好,产量均在9 000 kg/hm2以上,在该区也属于高产品种,三北6号、筑黄1号也可继续试种,蜀玉18号由于感大斑病较严重,应淘汰。
杨虎[7](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孙世贤[8](2010)在《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文中研究表明
罗勇,刘远能,沈光琴,陈浪[9](2008)在《遵义杂交玉米利用与生产现状、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简要分析了贵州省遵义市玉米生产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从种子工程的角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遵义市玉米生产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罗军[10](2008)在《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近年来内蒙古农作物种子市场、质量、品种管理及杂交玉米种子制种实际为背景,从2003-2007年内蒙古杂交玉米种子生产许可登记表入手,通过筛选、排序、分类汇总,形成内蒙古不同年度、不同区域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分布、制种品种数量分布、制种企业数量分布、主要制种品种分布。确定了制种基地主要分布的盟市、旗县区、乡镇苏木。并通过对哲单7、四单19、哲单39这3个杂交玉米品种不同年度、不同制种地点的纯度、水分、发芽率、千粒重、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淀粉含量等7项指标的室内检测,形成这3个品种杂交种子(F1)的种子品质分布。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生态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种子产业发展状况等多角度对影响分布的因素及作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确定了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优势旗县区,对内蒙古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潜力和主要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制种区域有效积温是决定制种品种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水利和交通状况决定制种基地的区域分布;区域生产秩序和制种成本直接决定企业对制种区域的选择;区域龙头企业是当地制种产业形成和发展主导力量;在当前制种收益水平下,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种植业结构多元的地区,农民一般不会选择玉米杂交制种;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直接影响制种面积、品种的分布;国家投资能够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对制种区域分布产生持久的影响。在按照制种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的情况下,区域生态环境差异不会显着影响杂交玉米种子品质分布。
二、杂交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论文提纲范文)
(2)泸水县杂交玉米引种示范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示范推广现状 |
1.1 引种试验步伐加快 |
1.2 示范推广应用得到扩大 |
1.3 示范推广技术措施得到加强 |
2 存在问题 |
2.1 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
2.2 品种布局不合理,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
2.3 品种单一,易发生病害,导致减产 |
2.4 种子成本高 |
3 结论 |
3.1 品种选择及适宜种植区域 |
3.2 稳产、质优的品种 |
3.3 促进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
4 发展对策 |
4.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改善田间基础设施 |
4.2 加强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
4.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
4.4 建立合理的推广体系 |
4.5 做好新品种的示范 |
(3)8个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参试品种及来源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试验步骤。 |
1.3.3 测定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经济性状 |
2.3 产量 |
3 结论 |
(4)2012年青冈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实施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5)商洛市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生概况 |
2 发生特点 |
3 重发原因 |
4 防治对策 |
5 小结与讨论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几个主栽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2.1 中单2号 |
2.2 丹玉13号 |
2.3 掖单13号 |
2.4 农大108 |
2.5 郑单958 |
3 任重道远 |
(9)遵义杂交玉米利用与生产现状、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遵义市杂交玉米的利用现状 |
1.1 遵义市杂交玉米各阶段发展情况 |
1.1.1 各血缘种分布情况 |
1.1.2 不同生态区杂交玉米发展情况 |
1.2 遵义市玉米杂交主品种所占比例 |
2 遵义市玉米生产现状 |
2.1 玉米生产现状 |
2.2 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 |
2.2.1 注重良种的推广与应用 |
2.2.2 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
3 玉米生产潜力分析 |
3.1 自然条件分析 |
3.2 生产状况分析 |
4 作好优良品种的生产力储备 |
5 实现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 |
(10)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区域分布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玉米种植区域分布方面的研究 |
1.2.1 国内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
1.2.2 玉米产量品质随不同生态条件的变化研究 |
1.2.3 玉米品种对区域生态适应的原因探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样品来源 |
2.3 试验方法 |
2.3.1 扦样 |
2.3.2 检测指标 |
2.3.3 检测方法 |
2.3.4 数据分析 |
2.3.5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区域分布 |
3.1.1 主要分布盟市 |
3.1.2 主要分布旗县区 |
3.1.3 主要分布乡镇 |
3.2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区域分布 |
3.2.1 盟市制种面积分布 |
3.2.2 主要制种盟市旗县(区)制种面积分布 |
3.3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品种数量区域分布 |
3.3.1 盟市制种品种数量区域分布 |
3.3.2 各主要制种盟市旗县(区)制种品种数量分布 |
3.4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
3.4.1 盟市制种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
3.4.2 主要制种盟市旗县(区)制种企业数量分布 |
3.5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品种区域分布 |
3.5.1 赤峰市不同年度主要玉米制种品种 |
3.5.2 巴彦淖尔市不同年度主要玉米制种品种 |
3.5.3 通辽市不同年度主要玉米制种品种 |
3.5.4 鄂尔多斯市不同年度主要玉米制种品种 |
3.5.5 兴安盟不同年度主要玉米制种品种 |
3.6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种子品质区域分布 |
3.7 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优势分布区域划分 |
3.8 区域自然生态条件与区域分布 |
3.8.1 温度与区域分布 |
3.8.2 水利条件与区域分布 |
3.8.3 土壤类型与区域分布 |
3.8.4 地形地貌与区域分布 |
3.9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分布 |
3.9.1 交通状况与区域分布 |
3.9.2 农民种植业结构与区域分布 |
3.9.3 农民种植习惯与区域分布 |
3.9.4 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与区域分布 |
3.9.5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与区域分布 |
3.10 种子产业发展与区域分布 |
3.10.1 市场状况与区域分布 |
3.10.2 国内玉米制种形势与区域分布 |
3.10.3 行业管理与区域分布 |
3.10.4 产业政策与区域分布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杂交玉米新品种——农大3138(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南繁50年工作历程及成效(下)[J]. 张连平,刘晓燕,郭慧杰,王平,张冬. 种子世界, 2017(02)
- [2]泸水县杂交玉米引种示范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J]. 何秀枝.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0)
- [3]8个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比较试验[J]. 罗荣成,吕宏高,周开学. 农技服务, 2013(09)
- [4]2012年青冈县玉米品种筛选试验[J]. 于海忠,王洪伟,刘玉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3)
- [5]商洛市玉米大斑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 林伟锋,陈光华,王刚云,文家富,张顺京. 中国植保导刊, 2013(01)
- [6]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J]. 李伟,聂奇,吕丽丹,范厚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1)
- [7]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8]我国杂交玉米品种推广与成效[J]. 孙世贤. 作物杂志, 2010(03)
- [9]遵义杂交玉米利用与生产现状、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 罗勇,刘远能,沈光琴,陈浪. 种子, 2008(08)
- [10]内蒙古玉米杂交制种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D]. 罗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