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好日子是一种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蔡测海[1](2019)在《地方》文中研究说明守世·开篇你一定会守在那里。有谁谁问,那个谁谁住的地方,还有多远?指路的一摸脑壳作答,叫这个名字的人不多,西边,七八里地。七八里,也许是半日、一日路程,数量词总是靠不住,对不对?你一定会守在那里,等某人,或者命运的到来,你的名字就是地标。你是谁,没人问。你是一个守世的人,在一个地方守望世界。淮南子里的人名、地名、神名,经数千年还在。在东南西北的某一处,你就是一座地标。
蒲小潘[2](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是职业教育积极服务社会、加强与社区的深度合作、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社区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样态,在农村地区基础薄弱。而在当前,我国致力于全面振兴乡村,教育作为其中一种重要推动力量,其地位不可忽视。因此,充分发挥教育潜力,助力乡村振兴是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时代担当。本研究整体采用历史法,在提出问题——历史追踪——总结经验——得出启示的逻辑下进行历史分析。将S县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对其近40年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历程进行呈现,经研究得出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准备期(1978-1983年),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有逐渐转向技术教育的趋向;第二时期为初步发展期(1984-1988年),S县开始开班办学,并初步探索工学结合、教研融合的发展模式;第三时期为快速发展期(1989-1999年),S县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取得快速发展,课程内容不断丰富,教学领域拓宽,“短平快”模式广泛推广,初步形成“产教研融合、工学销结合”的发展路径;第四时期为持续发展期(2000年以后),该时期S县在已有基础上持续发展,实现了三教统筹,为新农村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精准扶贫、兴旺农村产业等做出重要贡献。通过历史梳理,可以看出在这40年间中,S县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一些经验可供参考,如办学定位精准,始终将振兴农村经济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指导思想明确,深入贯彻农村教育“三环论”;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课程内容丰富,不断融入中华文化要素等等。基于此,笔者再结合当前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未来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启示从教育发展起点、发展关键、发展保障三个维度展开,在起点的思考上,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教育发展应当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农村需求、地方资源供求、教育自身追求四个方面;再结合教育学相关知识对教育内部各要素进行探讨,提出办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与形式、评价机制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即是教育发展的技术核心;最后从政府职能、师资力量、教育平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为农村社区职业教育保驾护航。以期对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研究有所裨益和借鉴意义。
赵倩[3](2018)在《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文中提出电视剧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体现着创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知与体悟。反映两性之间爱情生活的都市婚恋剧,更密切关注到了时代变迁中的双方关系与个人命运问题。本文从亲密关系视角切入当代都市婚恋剧的研究,探讨其亲密关系的呈现。援引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理论,将当代都市婚恋剧演绎的亲密关系归纳为浪漫之爱、激情之爱与融汇之爱,并结合具体作品,归纳各阶段亲密关系演绎突出的视听语言特征,尝试分析其与社会性别文化的深层关联,从而总结亲密关系演绎的审美意蕴——三种亲密关系形态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化心理的发展变迁,浪漫之爱映射出九十年代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期待,激情之爱再现了传统伦理压抑下的两性鸿沟,而融汇之爱则在个体独立、两性平等及合理的社会秩序等方面做出探索。价值观逐渐多元的当代社会,电视剧对亲密关系的呈现必须有所坚守,在不断探索的演绎中与时俱进,最终为现实亲密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上述研究既有助于拓展电视剧人物形象和丰富情节设置,又能够透过亲密关系的分析,确立都市婚恋剧与观众情感需求之间的关联,为形成现代亲密关系、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都能提供积极的参照。
闫雪冰[4](2017)在《1950年代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2年,重工业发展最为先进的东北地区由东北总工会率先发起了以和谐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的职工家属教育,提出保证职工“吃好,睡好,休息好”的“三好”活动,在职工家属中间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随后,为支援抗美援朝和发展生产,“三好”被一直坚持执行,伴随爱国公约运动的兴起,原有的“三好”口号逐渐发展演变成保证职工“休息好,生活计划好,环境卫生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团结好”的“五好”活动。在“五好” 口号下,东北职工家属委员会通过成立家属小组,组建经济互助组,在支援生产、改善家庭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妇联对家属工作的重视,妇联扭转原有一味倡导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生产的宣传,重新审视家务劳动的意义,对家务劳动再定义,宣扬家庭妇女做好家务劳动也是为社会生产服务,从而转变了整个社会对家务劳动的轻视态度。1954年,武汉市妇联开始在全市职工家属中推行以“日子计划好,鼓励职工生产好,团结互助好,学习和教育子女好,安全卫生好”为内容的“五好”活动。经过两年的宣传和实践,“五好”逐渐被妇女们接受;1956年,“五好”活动进入初步成熟阶段,形成了详细的“五好”要求(即“五好”规格),在各好推行中均取得了初步成效;1957年,“五好”活动达到鼎盛,涌现了大量的“五好”积极分子,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五好”积极分子大会;伴随大跃进的到来,“五好”陷入低迷阶段,在越来越冒进的社会氛围下,“五好”越来越脱离其内涵,成为鼓动和教化妇女的工具。整体而言,1950年代的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各项活动均基本达标,形成了能被系统推广的活动模式,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五好”积极分子队伍,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典型示范教育。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好”活动呈现出“经济主导,政治挂帅”的活动特点,并且在后来的发展中显示出越来越明显的政治化趋势。而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活动背后,也存在着组织系统薄弱,思想教育流于形式和缺乏对积极分子的指导等不足。最为吊诡的是这场以和谐家庭关系,平等男女地位为主要出发点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男女的不平等。总而言之,1950年代的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在服务生产、和谐家庭和稳定社会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阻碍家庭经济的自由,妇女负担加重和政治化倾向越来越重等问题。
姜腾飞[5](2016)在《新闻标题中寻常词语艺术化研究 ——以2014年《人民日报》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张弓先生提出的“寻常词语艺术化”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为内容组建语料,把寻常词语艺术化和具体的语言运用相结合进行研究,对寻常词语艺术化做了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寻常词语艺术化的理论,指导我们深入研究修辞学,以及指导新闻标题中的修辞、选词等形成规范。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新闻标题和寻常词语艺术化的研究现状,目前前人的研究都比较单一,新闻标题的修辞研究局限在修辞效果的描述和赏析,并没有关于新闻标题中寻常词语艺术的研究。本文把2014年《人民日报》中的所有标题作为语料库来研究寻常词语艺术化。第二部分,寻常词语艺术化再界定。“寻常词语”具有全民常用性和朴素、平易、易懂的特点,并且在使用结果上,词义不发生转义,依然保持原义。“艺术化”其实是一种修辞行为,是作者通过精心选择词语并组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形成修辞效果的行为。寻常词语艺术化与其他修辞方式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充分依托语境完成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并不是依靠辞格对语言进行修饰。第三部分,经过对语料的处理,发现寻常词语艺术化可以分为七类。其中寻常名词艺术化、寻常动词艺术化、寻常代词艺术化、寻常形容词艺术化、寻常副词艺术化是张弓先生明确提出的,而寻常数词艺术化、寻常量词艺术化是笔者基于语料研究发现的。第四部分,寻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寻常词语艺术化的因素有四个:一、语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上下文语境、读者的情况);二、寻常词语词义中的多种义项;三、词语搭配;四、词与词的反义对比关系。第五部分,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的特点有四个,即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具有语境制约性、隐含性、临时性和思维辐射性。第六部分,本文结合语料总结了寻常词语艺术化的运用规律即修辞效果。
董凯威[6](2016)在《基于班级生活的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公民教育近些年来一直是教育学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但具体到基层教育实践领域,公民教育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公民品格和公共精神等方面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等综合作用交互影响的结果。既然整体的社会大环境是不可控的且无法短期转变,那么我们就只能先从教育自身入手,转换思路,聚焦问题,创设条件,实现价值的点滴更新和精神的逐步重建。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的初衷是以公民教育由“是公民”到“做公民”的理念转换为理论背景和基础,以学校公民教育如何实践落实为研究切入点,着眼于个体公共精神的培育问题,立足于良好班级公共生活的改善构建,试图寻找到通过班级生活的机制来培育个体公共精神的有效方法和可行路径,从而把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落实到更具体实际的层次和情境之中。因此,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即是个体公共精神培育是当今学校公民教育实践的基本使命之一,也是公民精神孕育生成的重要内在要求之一,其对促进现代公民的成长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班级生活因其特有的资源与条件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对培育学生个体公共精神,促进现代公民精神养成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那么,具体的学校公民教育理念的思路转换是什么?个体公共精神培育和班级生活构建之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学校公民教育要重视个体公共精神的培育,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班级生活到底对个体公共精神养成有什么独特价值,它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现实的问题又是什么?具体的解决思路如何?等等。本研究就是结合这一系列问题,构建起文章的整体框架结构,具体的逻辑思路可简述如下:首先,我们分别探讨了公共精神和班级生活的概念内涵和学术渊源,提出基于本研究特殊性的分析与界定,初步厘清本研究的意涵框架及言说范畴;其次,我们以学校公民教育思路转化为理论背景和引子,来探讨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本文认为个体公共精神的培育是学校公民教育的价值逻辑起点和重要维度,其包含公共理性精神、公共关怀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公共服务精神四个有机统一的维度。班级生活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是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逻辑起点和重要平台,围绕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四维度,班级生活可对应分解为班级学习生活、班级交往生活、班级制度生活和班级活动生活着四个方面,通过对二者的解析与交叉论述,基本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论述框架;再次,我们以前文所述的基础理论为映照,为现实中青少年学生群体白描式勾勒出可能存在的四类典型精神肖像,同时也对当前班级生活四方面内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审视反思,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结合审思,研究对推动个体公共精神养成的理想班级生活样态作出合理的理论预想和描述,从而使研究既有现实关照,又有理想追求;最后,我们以有尊严的班级公共生活为价值指导,以班级生活构建的四原则为内容指导,结合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四个维度,分别从班级生活构建的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策略,从而构筑起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基础、情感基础、实践基础和行动基础。通过这几部分内容,本研究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落实学校公民教育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公民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公民知识的教育,更是一种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的育养,公民教育必须保证系统性的教育要素联动推进,但也绝不能忽视学校生活尤其是班级生活的价值和作用。本文以班级生活条件下个体公共精神培育问题为研究的切片,虽然在逻辑框架上基本闭合,但在价值理念上多元开放,我们更高的追求,则是希望使班级生活时空能够成为真正体现公共性和民主性融合的班级生活共同体,从而更好地孕育培养现代公民。
刘聪[7](2015)在《血肉丰满的大地之子——电视剧《老农民》中的农民形象书写》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跨年大戏《老农民》,是一部向农民致敬的作品,更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它以60集的宏篇巨幅,纵揽中国农民60年的坎坷历程,堪称史诗巨作。全剧结构严谨,从共产党领导农民土改,承诺让农民从此当家作主吃饱饭写起,一直写到2008年农民土地确权,真正吃饱饭,过上了好日子。"吃饱饭、过好日子",这是农民朴素的新中国梦,整部电视剧把以牛大胆为代表
桑林峰[8](2013)在《甘过苦日子 善过好日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今年是国防部命名"南京路上好八连"50周年。50年过去了,好八连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始终成为一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旗帜,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不仅甘过苦日子,更善过好日子。如果说甘过苦日子是党员干部的一种崇高境界、一种意志品质,那么善过好日子则是一种良好作风、一种能力素质。看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不仅看他能否过苦日子,更要看
陈建国[9](2012)在《发生认识论与哲学创新——少年哲学家》文中指出少年是人增长智慧的时代。而智慧不等于知识丰富,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学到的知识,这就是思想方法问题、哲学问题。坏哲学教人干傻事,而好哲学给人以智慧。抽象是用脑的艺术,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抽象,给人类思维带来很大方便,而层次的混淆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哲学抽象是一切抽象活动中最高的抽象,我们在进行具体思维活动时,脑子里事先就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某种信念,其中有些信念在本质上属于信仰。我们对现实信息如何进行抽象,这些信仰起主导作用,这就是哲学信仰对于思维的基础作用。所以,少年朋友要努力学习哲学、研究哲学、应用哲学于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
翟鹏玉[10](2012)在《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文中研究说明壮民族的花神信仰,其核心范畴是“花”。而作为族类的根本表征的花,成为了壮族始源的建构与认同。在这种建构与认同之中,壮族将自我历史的建构,推及久远的初始——历元的形成。而这种历元的本质就是时间本身。进而,由壮族的历元推展到四时——月的形成与运演,再扩展到日常世界的机理及其制度的建构,并在这种时间顺衍之中,壮族寻找到了其衍化的五行的归宿——土王地中的时间统一性,从而将天元——天时、地元——地中、人元——人时结合起来,确立了天人合一的时间观——时中。这种运演,有着回归本原的环进轨迹。壮族这种对人的时间性的关注,其落脚的是人的生产,并由此延展到类与壮族社会结构的历史生产;兼及物的生产,二者相辅相成;而这两种生产的运作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壮族所发现的宇宙规律——时间的节律——三大辰来进行的。由此生成壮族的生态审美图式:花婆——参宿据子位以立元,呈现为壮族的历元,从而展现了壮族的真善美本体与本源,并形成了道生一化三的宇宙生发图式,正是在这种宇宙生发图式之中,形成了壮族审美世界第一个图式:“判天地之美”;随着壮族的立元,及其与宇宙结构规律的严密对应性与对生性的呈现,壮族依托参宿乘龙(大火星)所表征的自然律的分形,完善地建构起自我社会结构、制度及其运行规律,从而在壮族社会生活的日常运作之中表现出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的衍生图式:“备天地之美”;接着,为确保壮族生命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花婆信仰将人与自然的对应与对生的范围,拓展到以北斗为中心的整个天宇,并通过斗据参机而达成壮族的建寅-宗伏羲的历史意识:时空的建构,完成壮族内部秩序乃至宇宙秩序的自组织功能,从而在人类内部、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的宇宙秩序的发生图式——“原天地之美”——中,展示出壮族审美世界的和谐境界与机理。而所有以上三种图式的运作,都嵌入了花婆(参宿)与大火星、北斗七星的对应与耦合的宇宙图式之中。这种对应未走偏,始终呈对生中和态,并贯穿在对花婆的螺旋式回归图式中,展现出壮族对永恒的皈依,及对永恒意义的实践——现实化历程中,表现出壮族的“对生与环进”的审美生发图式。在守母存子与原始要终的环进中,壮族的审美精神指向了融汇民族文化逻辑、历史实践与元理论三合一的美的本质生成——美成在久。这种具有时间的永恒性的美,是在从对生到整生,由循环到超循环的螺旋式规程中生发的。这就是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生发原理之所在。美成在久的运演,形成了生态审美的诸多范式:依生、竞生、共生与整生,再次显示了壮族圈进旋升的审美生发规律。美成在久的运演,使花婆信仰进入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互维性及其审美超越性的境界。它规定了人的起源与本质具有自然性;而自然同样具有社会伦理本质与社会-历史性质。在人与自然的互维性历程中,展现了壮族生态智慧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哲学基础与生态美学境界。这种从自然始,再和自然和谐共进的历程,内含超循环机理。花婆信仰这种螺旋式生成与递进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可以达成与世界性的文明结构的对视、互动与共生,进而在视域的整合之中共同促进生态危机的解决,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的境界的,因而,花婆信仰的生态审美智慧,是具有相当的普世性意义的。并且,借助这种普适性,壮族将在其文化的反刍与广纳之中,走向美好的未来。
二、过好日子是一种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过好日子是一种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论文提纲范文)
守世·开篇 |
村人 |
使劲 |
来历 |
村长娘子 |
食物和药 |
玉米和玉石 |
阳光、歌谣、爱情和小虫 |
有些地方看不见,活着才有意思 |
指示 |
身是客 |
铁的大嘴巴 |
对一种味道的遗忘,并不要很久的时间 |
蛙眼 |
村长谣 |
留贼 |
满园香气 |
夜夜思君 |
声音 |
莫开玩笑 |
村人多了 |
如烟·影子 |
一群孩子 |
猎日子 |
在骂声中成长 |
谁照应了你 |
器物 |
(2)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农村社区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样态 |
1.1.2 发展农村社区职业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
1.1.3 S县办学特色鲜明,成果显着,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农村社区 |
1.2.2 社区职业教育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研究 |
1.4 研究样本的选择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
2.1 农村恢复扫盲教育,技术教育引起重视(1978-1983 年) |
2.1.1 政策导向:“对农民的教育转向以技术培训为主” |
2.1.2 农民需求:“闲下来的时间都想挣钱过好日子” |
2.1.3 地方供求:“竹编历史十分悠久,祖祖辈辈都在编” |
2.1.4 专业优势:“就算没有基础,学起来也很快” |
2.2 以竹编为特色的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初步发展(1984-1988 年) |
2.2.1 政策落地:“接教育局指示,开始办成人教育学校” |
2.2.2 起步艰难:“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大量流失” |
2.2.3 工学结合:“只办培训班不行,要办厂、办实体经济” |
2.2.4 教研融合:“老师又要上课又要研发新产品” |
2.3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社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1989-1999 年) |
2.3.1 课程丰富:“上课除了学竹编,还有很多文娱活动” |
2.3.2 领域拓宽:“职业学校也开班,请我们去上课” |
2.3.3 模式推广:“上课广泛采用‘短平快’教学模式” |
2.3.4 路径初成:“产教研融合、工学销结合” |
2.3.5 发展动力:“创新,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
2.4 社区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助力新农村建设(2000—) |
2.4.1 三教统筹:“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都在学竹编” |
2.4.2 文化弘扬:“越来越多的人都乐于来了解和学习了” |
2.4.3 精准扶贫:“学习这门技术后,我‘脱贫’了” |
2.4.4 产业兴旺:“多领域整合发展,建设现代竹编产业园区” |
3 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3.1 办学定位精准,始终将振兴农村经济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 |
3.2 指导思想明确,深入贯彻农村教育“三环论” |
3.3 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专业 |
3.4 课程内容丰富,不断融入中华文化要素 |
3.5 教学方法灵活,采用“短平快”模式教学 |
3.6 办学信念坚定,始终坚持锐意创新 |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4.1 发展起点:寻求农村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
4.1.1 政策要求:乡村振兴的系列政策具体要求 |
4.1.2 农村需求:明确农村需要什么样的社区职业教育 |
4.1.3 资源供求:尊重地方所具有的历史传统文化 |
4.1.4 教育追求:专业性与普惠性兼具 |
4.2 发展关键:科学构建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技术核心 |
4.2.1 办学目的:培养职业技能,提升文化素养 |
4.2.2 课程内容:提高教育内容精准度 |
4.2.3 教学组织与形式:打破“随境式”教育状态,规范教学程序 |
4.2.4 评价机制:既重过程也重实施效果 |
4.3 发展保障:完善与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相关保障措施 |
4.3.1 充分政府发挥职能,确保教育实施质量 |
4.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4.3.3 完善教育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浪漫之爱:理想·追寻·崇高爱情 |
2.1 追寻罗曼司的“才子”与“佳人” |
2.1.1 守望的女性 |
2.1.2 追求理想的男性 |
2.1.3 拯救与被拯救 |
2.2 “浪漫”内核下的影像特征 |
2.2.1 场景空间:凸显炙热爱情 |
2.2.2 台词对白:感性的抒情与互诉衷肠 |
2.2.3 剧中音乐:爱情音乐与踟蹰心意 |
2.3 浪漫之爱的审美意蕴 |
2.3.1 神圣化了的爱情 |
2.3.2 主体精神的失落 |
第三章 激情之爱:反叛·决裂·疯狂欲望 |
3.1 彷徨的“亚当”与出走的“娜拉” |
3.1.1 主动的女性 |
3.1.2 充满矛盾的男性 |
3.1.3 “捆绑”与“缠绕” |
3.2 “激情”主导下的影像特征 |
3.2.1 场景空间:营造私密空间 |
3.2.2 台词对白:极端的冲突与情欲诱惑 |
3.2.3 音乐与音效:低沉音乐与激情欲望 |
3.3 激情之爱的审美意蕴 |
3.3.1 男与女的对立 |
3.3.2 爱与欲的割裂 |
第四章 融汇之爱:独立·平等·殊途同路 |
4.1 现代都市中的“她”与“他” |
4.1.1 勇敢的女性 |
4.1.2 自我协调的男性 |
4.1.3 携手并进 |
4.2 “融汇”目标下的影像特征 |
4.2.1 场景空间:回归日常化场景 |
4.2.2 台词对白:理性的探讨与自我审视 |
4.2.3 主题音乐:轻缓音乐与和谐意图 |
4.3 融汇之爱的审美意蕴 |
4.3.1 自我认可——独立与平等 |
4.3.2 情爱意识——爱与被爱 |
4.3.3 社会意识——走向和谐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代表作品列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1950年代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一) “五好” |
(二) 标会 |
三、学术史的回顾 |
(一) 对中国近代妇女研究的回顾 |
(二) 对社会性别研究视角的回顾 |
(三) 对民主妇联研究的回顾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重点 |
(四)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武汉市开展妇女“五好”活动的时代背景 |
一、工会及妇联的家属工作政策 |
二、社会对家务劳动的认知转变 |
三、单位和基层妇联的组织支撑 |
四、东北地区家属“五好”工作的经验示范 |
第二章 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54-1955) |
二、发展时期(1956) |
三、高潮时期(1957) |
四、曲折发展(1958-1960) |
第三章 武汉市妇女“五好”的活动及结果 |
一、“五好”的具体活动 |
(一) 日子计划好 |
(二) 鼓励职工生产好 |
(三) 团结互助好 |
(四) 学习和教育子女好 |
(五) 安全卫生好 |
二、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的成绩 |
(一) 各项活动基本达标 |
(二) 形成能被系统推广的活动模式 |
(三) 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五好”积极分子 |
(四) 影响深远的典型示范教育 |
三、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存在的问题 |
(一) 妇联组织的力量薄弱 |
(二) 思想教育结果的参差不齐 |
(三) 缺乏对积极分子的指导 |
第四章 1950年代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评价 |
一、“五好”活动的特点 |
(一) 经济主导,政治挂帅 |
(二) 各方联动的社会活动 |
(三) 男女平等原则下的名与实 |
二、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的影响 |
(一) 积极影响 |
(二) 消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新闻标题中寻常词语艺术化研究 ——以2014年《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新闻标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寻常词语艺术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寻常词语艺术化再界定 |
2.1 “寻常词语”的界定 |
2.2 “艺术化”的界定 |
2.3 寻常词语艺术化与修辞方式(辞格)的关系 |
2.4 寻常词语艺术化与其他术语的区别 |
第3章 寻常词语艺术化的分类 |
3.1 寻常名词艺术化 |
3.2 寻常动词艺术化 |
3.3 寻常代词艺术化 |
3.4 寻常形容词艺术化 |
3.5 寻常副词艺术化 |
3.6 寻常数词艺术化 |
3.7 寻常量词艺术化 |
3.8 对比有无寻常词语艺术化的表达效果 |
3.9 小结 |
第4章 寻常词语艺术化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依托语境 |
4.1.1 依托社会环境 |
4.1.2 依托自然环境 |
4.1.3 依托上下文 |
4.1.4 适应读者的情况 |
4.2 依托寻常词语词义中的多种义项 |
4.3 依托词语搭配 |
4.4 依托词与词的反义对比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的特点 |
5.1 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具有语境制约性 |
5.2 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具有隐含性 |
5.3 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具有临时性 |
5.4 寻常词语艺术化修辞效果具有思维辐射性 |
5.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班级生活的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基于对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认识 |
(二) 基于对当前社会现实和学校生活的反思 |
(三) 基于自身研究的旨趣和学生生涯的体会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公共精神研究的综述 |
(二) 国外关于公共精神研究的综述 |
(三) 关于公共精神培育与班级生活结合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研究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内涵与外延: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阐释 |
一、公共精神 |
(一) 公共精神的概念解读 |
(二) 公共精神的内涵阐述 |
(三) 相近概念的辨析 |
二、班级生活 |
(一) 班级生活的概念界定 |
(二) 班级生活的特征分析 |
(三) 相近概念的辨析 |
三、学校班级生活时空中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的特殊性分析 |
(一) 主体的发展性 |
(二) 范围的延伸性 |
(三) 目的的生成性 |
第二章 内容与机制:学校公民教育视野中的个体公共精神 |
一、学校公民教育:公共生活中“做公民”的教育 |
(一) 从“是公民”到“做公民”的教育思路转换 |
(二) 学校公民教育必须寓于学校公共生活之中 |
二、个体公共精神:学校公民教育考量的重要维度 |
(一) 公民是个体性与公共性融合的关系性存在 |
(二) 个体公共精神是个体成长和公民发展的内在需要 |
(三) 学校公民教育中个体公共精神的内容展开及目标追求 |
三、班级公共生活:个体公共精神养成的重要平台 |
(一) 学校班级生活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生活 |
(二) 班级公共生活对个体公共精神养成的独特价值 |
(三) 班级公共生活的四维内容框架及历史审视 |
第三章 迷思与期待:个体公共精神和班级生活样态的问题审理与理想追求 |
一、学校教育的个体化困境 |
(一) 自恋者——我的眼中只有我 |
(二) 孤独者——越长大越孤单 |
(三) 局外人——我的地盘听你的 |
(四) 橡皮人——我被绑在时间里面 |
二、班级生活的公共性审视 |
(一) 班级学习生活的功利化——分数至上成功学的价值误导 |
(二) 班级交往生活的竞争化——病态竞争下人际关系的淡漠 |
(三) 班级制度生活的规训化——沉默多数造就的集体无意识 |
(四) 班级活动生活的形式化——集体主义教育下的公共冷漠 |
三、推动个体公共精神养成的理想班级生活价值追求 |
(一) 班级应该是一个初步的公共价值学习场所 |
(二) 班级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师生共同成长家园 |
(三) 班级应该是一个微型的民主生活实践场域 |
(四) 班级应该是一个多彩的生活乐趣培育园地 |
第四章 行动与策略:走向有尊严的班级公共生活,促进个体公共精神养成 |
一、走向有尊严的班级公共生活 |
二、良好班级公共生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一) 教育性原则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三) 实践性原则 |
(四) 开放性原则 |
三、班级学习生活的维度:奠定公共理性精神的价值基础 |
(一) 在课堂中贯穿公共价值的教育 |
(二) 拓展班级学生公共学习的空间 |
四、班级交往生活的维度:培育公共关怀精神的情感基础 |
(一) 鼓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多元的教师角色 |
(二) 促进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与多重的班级身份 |
五、班级制度生活的维度:促进公共参与精神的实践基础 |
(一) 指导学生参与班级制度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
(二) 引导形成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与选举机制 |
六、班级活动生活的维度:养成公共服务精神的行动基础 |
(一) 创新传统的班级活动理念,培育健康个性与合作精神 |
(二) 创设开放的班级活动机制,培育行动能力和服务精神 |
结语 在班级生活共同体中培养孕育现代公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血肉丰满的大地之子——电视剧《老农民》中的农民形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面现实,代言大地之子 |
二、接通根脉,挺起中国脊梁 |
三、超越现实,引领理想生活 |
(10)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历代对花婆信仰的记载与研究 |
三、我的研究的切入点与方法 |
四、研究的生发点与意义 |
五、总体逻辑与全文结构 |
第一章 立元-历元:时间的开显与美的潜能完整呈现的基点 |
第一节 立元与生态美学意义的生发元点 |
一、壮族的立元与生态审美元点的确立 |
二、立元的作用 |
第二节 立元与美的本源——元印象的可重复性的呈现 |
第三节 花婆自身的分化及其与宇宙严密的对应性的确立 |
一、花婆建三正,成三楼:天人的对生机制的彰显 |
二、从花婆“三正”到天地人的宇宙观与对生关系的确立 |
第二章 花婆乘龙而备天地之美 |
第一节 花乘震而成子:潜能实现的完备性 |
第二节 花婆分性别与造婚姻:自我凸显的审美表征 |
1、同姓开亲 |
2、招赘婚 |
3、不落夫家 |
4、女性为主 |
第三节 花婆与壮族财富观的审美表征性 |
第四节 民族意识的确立与自我的审美分形 |
第五节 花乘龙以移风易俗 |
第六节 龙路与火路——水火转换与阴阳相济 |
第七节 对生中的花婆作为玄牝及其潜能的全面实现 |
第三章 斗据参位以原天地之美 |
第一节 花婆的参伐作用 |
第二节 不违农时——美的实现的道德保证 |
第三节 斗据参以成岁:环生与潜能实现的图式 |
一、七星据参而生人:耦合与归原 |
二、消灾:与时消息与进入和谐 |
三、生死转换:环生中的制衡与逍遥 |
第四章 辰纳于甲:回归始源与中和之美 |
第一节 日辰之会与交互网络的历史生成 |
第二节 日辰纳于甲与壮族回归花婆的审美境界 |
第三节 岩洞、姆六甲及其生态美学意义 |
第四节 岩洞与歌圩——壮族的生态审美制度 |
第五节 歌圩的神道设教与寓教于乐 |
一、依歌择偶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
二、神道设教与审美制式 |
三、节庆与审美制度的形成 |
四、歌圩对日常禁忌的超越——自由境界的呈现 |
五、歌圩与天籁 |
第五章 美成在久与玄妙之镜 |
第一节 花婆信仰对三大辰的综合运用及其审美范式的升华 |
一、依生范式 |
1、人对花婆——宇宙本体的依生 |
2、对万物的依生 |
3、对天地的依生 |
4、人对祖宗神——亲本——类的依生 |
5、对外家的依生——求婚词 |
6、男女的依生 |
二、竞生范式 |
1、天-天竞争与宇宙秩序的调整 |
2、一天与万物的竞生 |
3、天地人的竞生,及天与地、人的转换 |
4、万物与人的竞生 |
5、代际与男女的竞生 |
三、共生范式 |
四、环生与整生范式 |
1、三大辰整合中的增寿与再生人 |
2、民族融合:整生的回归花婆——金银花 |
3、花婆信仰对各种文化的融合整生而构成审美图式 |
4、整生范式的时间性彰显 |
第二节 继天立极与体天赞化 |
一、继天立极 |
二、人体天赞化 |
三、至诚则久——美成在久 |
第三节 反思与结论 |
一、自由时间与物物而不物于物 |
二、从语言学革命到审美革命 |
全文结论 |
申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过好日子是一种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J]. 蔡测海. 芙蓉, 2019(06)
- [2]改革开放以来S县农村社区职业教育的演进及启示 ——基于口述史的研究[D]. 蒲小潘.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亲密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当代都市婚恋剧研究[D]. 赵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4]1950年代武汉市妇女“五好”活动研究[D]. 闫雪冰.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5]新闻标题中寻常词语艺术化研究 ——以2014年《人民日报》为例[D]. 姜腾飞. 河北大学, 2016(03)
- [6]基于班级生活的个体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董凯威.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血肉丰满的大地之子——电视剧《老农民》中的农民形象书写[J]. 刘聪. 当代电视, 2015(03)
- [8]甘过苦日子 善过好日子[J]. 桑林峰. 紫光阁, 2013(06)
- [9]发生认识论与哲学创新——少年哲学家[A]. 陈建国. 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 2012
- [10]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 翟鹏玉. 云南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