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口和轮船公司环境管理数据库开发中基于多表视图数据更新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吕海浩[1](2020)在《天津港新型拖轮推进装置及智能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本文根据某拖轮公司的拖轮建造需求为出发点,再结合船舶智能化发展趋势,在新型拖轮中通过智能方案的设计,实现船舶智能化运营,降低船舶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拖轮设备的可靠性、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本文对国内外“智能船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该拖轮公司船舶的结构进行优化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推进装置的选型中,本文又对清洁能源发动机进行研究国内现状、保障情况、成本变化和法规政策等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然后按照“新建拖轮的设计流程”、“舵桨系统选型”、“主机系统选型”、“推进装置的设计”进行推进装置的选型和性能匹配,通过计算分析完成了主推进装置的选型设计,舵桨系统选定“R”品牌的US-155机型,主机选定为“W”品牌的W6L20机型。设备选型完毕后开始依据《智能船舶规范》进行智能化的设计,包括:对网络平台、船舶航行的优化、船体状态的监测、机舱报警系统、故障分析、健康值评估、船舶能效等方面。最终实现船舶航行、船体状态、机舱管理、能效管理等智能化的管理。通过天津港新型拖轮推进装置和智能监测系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该项目领域的不足,对国内拖轮企业和航运企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董朋[2](2020)在《浅水域风载荷作用下船舶运动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资运输变的日益重要。根据海事组织对世界贸易数据的研究统计表明,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货物运输都是通过船舶进行实现的。并且我国拥有的船舶运输队伍数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船舶运输的安全性不言而喻。本文对于风载荷作用下船舶运动预测系统的开发主要做了以下内容:首先完成了浅水域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当船舶吃水深度与水深的比大于某值时,船底部通道内的流动受到水底地面限制。迫使更多的水流沿船体侧表面流过。船舶表面的压力和流体流动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浅水域船舶数学模型与深水时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浅水域船体总阻力系数、螺旋桨减额系数、舵伴流系数,与深水情况不同。接着使用Simulink软件对浅水域船舶运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采用日本MMG分离型方法分别对船舶船体、流体、螺旋桨、舵和外界干扰因素建立模型搭建。通过船舶的回转试验来判断船舶数学模型的准确度。最后根据前面工作开发了Web系统,实现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的船舶受外界干扰下的运动预测功能。该项目是基于Django框架开发的浅水域船舶风载荷作用下运动预测在线Web系统。以Python作为项目开发语言,使用MTV的设计模式作为项目中心设计框架,MySQL作为持久化数据库。该项目是一个工程类项目,主要实现了从数据源获取风数据、计算显示风力、风向数据、以船舶数学模型为算法计算并显示船舶某时刻风载荷作用下转船力矩、模拟显示实船姿态三维模型、统计分析并归类历史风数据等功能。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港口船舶预防和减少突发性大风带来的灾害提供了帮助。
赵仕霖[3](2020)在《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增强,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雨洪引发的灾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雨洪数值模型作为研究城市雨洪问题的重要工具,对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及城市内涝灾害预测预警能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在城市雨洪模型和软件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能够进行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的软件还不多,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系统更是微乎其微。基于云平台的水利数值模拟系统已经崭露头角,然而它们大多是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模式下开发搭建的,这些研究都没有充分利用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没能体现出云计算的优势以及云服务、云共享的概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于HTML5、WebGL、云计算等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下的、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简述如下:(1)基于有限体积方法,分别建立了适用于城市地表汇流模拟的二维浅水方程高分辨率数值模型以及适用于城市复杂河网、排水管网水流模拟的一维水动力模型。深入研究了模型之间的耦合机制,实现了模型的侧向耦合以及垂向耦合。建立了考虑降雨、地表径流、排水管网、下渗与截留共同作用下,更加完整的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实现了城市雨洪全过程模拟。通过一系列的算例模拟,证明模型是可靠的。(2)利用HTML5、JavaScript、WebGL等技术,从三维视角出发,建立了网络环境下流场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在浏览器中展示多要素同步叠加的流场细节。提出了一种利用WebVR技术展示水动力模型计算结果的新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流场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提出了利用纹理样式化粒子代替三维球体的方法,优化了浏览器渲染流场的性能。以瓯江河口的流场三维可视化为例,证明了研究成果具有工程实用价值。(3)根据前端工程化的思想,基于开源生态社区,提出了基于Vue的三维WebGIS解决方案。以城市雨洪模型和流场可视化成果为基础,研发了 B/S架构下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无需安装软件,借助于浏览器就能够完成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的全部过程。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从自动化建模、远程计算、流场可视化等方面详细展示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从模型模拟结果以及系统可视化效果两个角度证明了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于城市雨洪的实际工程中。
谢雨蓉[4](2020)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与手段,经济全球化涉及很多维度,其中一些因素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应抓住主要维度、聚焦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在推进进程中,参与主体、推进机制、表现形式等不断变化,与之相伴的是国际物流的空间拓展、方式变革与形态演化等。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新的调整变化,既有的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等都在重塑之中,必将引发国际物流的巨大变革。在全球化当前阶段,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骤然改变,自身的地位与作用也在悄然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全球化合作新平台。国际物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也受到这一全球化新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变化,做出积极应对,调整国际物流发展策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效手段,也为中国积极融入和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与扩散等学科理论为依据,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维度,建立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该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全球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每个维度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总结历史规律,并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在明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物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是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对每个维度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在各个维度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建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以大航海为经济全球化的起点,分三个发展阶段,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第一阶段全球化结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依靠暴力与资本推进,形成了根植于殖民地经济的国际生产贸易网络,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地理大发现,这一阶段全球化建立了资本推动、暴力维护的海洋运输体系,大航海将国际航线网络由地中海拓展至全球;第二阶段全球化至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建立了发达国家主导、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垂直化、专门化国际分工,在全球形成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在这一阶段的全球化中,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掌控着全球物流资源与市场,集装箱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国际物流中心伴随全球产业转移,在太平洋沿岸兴起;第三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仍在推进之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全球化迈入多元共治与互利共赢时代,大规模的多边贸易合作转向以巨型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调整,资源重配、市场重构、区域内需求快速增长、业态模式多元化发展将推动建立新的规则体系,也为后发国家参与规则制定创造了机遇。第三,采用四维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新阶段下的新范式,对国际物流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国作为倡议的发出者,主动推动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带动欧亚大陆中间欠发达地区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物流将形成海陆双向发展格局。在海运物流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应着力寻求国际物流陆向突破,构建陆路物流大通道,统一陆路国际物流规则,以此作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之一。第四,提出以中欧班列为载体,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发展。在四维分析框架下,梳理了影响中欧班列发展的具体因素,建立数学模型识别了关键因素、原因因素与结果因素,研究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围绕关键因素的竞争博弈,并从加快技术与模式创新,统一规则与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中欧班列的发展思路。第五,围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新阶段,稳步推进海运发展、寻求“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应对策略,从中欧班列发展、“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和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三个层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本文主要贡献和创新点体现在:(1)从治理结构、空间格局、科学技术、规则体系四个维度,构建了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2)拓展了研究国际物流问题的时空视角:时间上,在经济全球化5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系统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的影响;空间上,将对国际物流的研究从传统海运领域拓展到海陆两个方向、两大空间。(3)运用四维分析框架,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的影响,提出中国在全球化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以国家综合实力为支撑,在稳步推动海运物流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一带一路”陆路物流突破的应对策略。(4)提出围绕中欧班列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陆向突破,运用数学模型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欧班列与海运的博弈行为,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王哲[5](2020)在《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在智能化港口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因港口环境布局复杂,尤其是近海作业区,受海潮的影响,不适合大面积地铺设线缆,作业区不允许架空明线,不适宜铺设有线网络等多种问题,导致港口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环境预警数据无法实时采集监控,进而导致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处理,对港口造成经济和财产上的损失。论文结合当前港口形式和国投曹妃甸港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开发了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设备提供的可靠长距离的无线传输链路进行数据采集,并利用基于主流且成熟的SSH2(Spring3.2、Struts2.3、Hibernate4.1)Web应用框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的展现在Web前端,实现了港口数据的即时响应监测平台,为港口的实时作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论文主要工作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给出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围绕港口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得出港口环境数据采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详细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其次,对国投曹妃甸港目前所需的激光雷达车辆货物监测、着火煤监测、粉尘浓度监测、小型气象站监测等四大功能模块进行总体设计,系统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将环境数据及预警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进行信息采集,形成一套可监测港口工业场景多项指标的数据监测平台。最后,设计并实现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解决国投曹妃甸港面临的实际生产问题,并与港口各关联业务部门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各项动态数据在港口内部的实时共享,为用户提供基于浏览器访问的全渠道数据服务,对港口的数据感知和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
王宁[6](2020)在《GNSS/UWB组网定位关键模型及系统》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航定位信息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与便捷,但是全球导航卫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系统由于受到多路径效应等干扰因素导致其在室内环境无法工作。因此如何在城市密集建筑群如大型商场、地铁、电力系统、水利系统等民生工程的复杂结构中快速完成对室内场景中人员的精准定位显得格外关键。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GNSS/UWB组网定位系统,首先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定位设备设计和数据接口设计;之后在搭建Java主流框架SSM基础上,利用GNSS/UWB紧组合定位模型对定位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融合解算,提高了室内外场景下终端定位精度;利用定位基站优化选站模型研究分析了基站矩形部署、环形部署和随机部署方式下其空间拓扑结构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可知环形部署情况下基站间空间拓扑结构更优,有效减少了信号重叠区域与阴影区域造成的定位误差,提高了系统定位精度;最后还研究了基站快速组网的动态部署过程,采用定位辅助路由算法选择信号传输Cost值最小的路由路径并结合定位评估结果确定新基站的位置,有效节省了基站电量、提升了组网性能与定位精度,但是这种部署方式耗费人力物力较多,在实际生活场景定位中需要结合当时情况采取合适的基站布设组网方式,准确快速的对人员进行定位;另外系统可以通过终端实时轨迹与历史轨迹回放功能对其移动位置在二维地图上进行紧密跟踪,弥补了当前实时监测移动终端轨迹的软件缺乏的现状,为真实场景对人员调度提供了科学参考。
钱雪峰[7](2020)在《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大型化是当今集装箱船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在船型不断扩大的同时,管舾装工程量不断增长,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国内两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以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字化技术、模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在管舾装生产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船项目建造等方法,分析了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数字化、模块化、可视化技术理念和理论基础,对江苏某造船企业在两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生产设计技术进行实践应用,并总结了技术应用后取得的成果。通过研究形成规范的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为未来建造更大型的集装箱船提供技术储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整体而言,国内两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生产设计技术的探讨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生产设计技术的体系与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目前将生产设计技术的理论体系与造船生产实践相结合需要深入研究。本文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1)希望通过对计算机辅助造船TRIBON系统开展二次开发,优化集成计算机统合数据系统,将数字化技术与造船实践有机结合并应用,达到设计、制造、管理高度一体化,有效提高管舾装生产设计和制造质量,以满足造船企业“短工期、快节奏”下对生产设计技术的要求。(2)希望通过开展管舾装模块化理念研究,建立造船企业的模块化设计体系,通过在管舾装模块名在TRIBON的集成和应用,运用统筹优化理念,把管舾装工程在生产设计阶段进行策划、平衡、协调,通过管舾装模块名的详细应用以达到管路预舾装率的进一步提高。(3)希望通过从传统的管舾装生产施工图纸入手,探讨和研究在管舾装工程中实施可视化技术,基于TRIBON开发了生产设计信息可视化作业指示系统,对可视化建造技术进行攻关和模拟,以达到管舾装施工效率提升的效果。
马世飞[8](2020)在《港口生产调度研究与管理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控制设计人员不仅要解决底层设备的实时控制问题,还要解决上层数据集成管理所带来的综合自动化问题。港口调度与管理是保证港口装卸作业按计划组织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部署、指挥、检查、监督、协调和平衡的总称,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我国某内陆港口生产作业环节多,作业流程复杂,建立了散杂货码头和油港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对四种现代启发式求解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选择离散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为提升离散差分进化算法求解速度和稳定性,本文还对其进行了改进,实验表明算法改进有效。此外,在需求分析、港口码头多目标优化调度建模和求解问题解决基础上,作者还完整开发了一个港口生产调度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对提高内陆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协调企业生产资源合理分配,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某港口企业的实际生产作业情况以及用户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明确了企业生产调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系统要建设的主要目标,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和各主要功能模块的划分。其次,本文在分析散杂货码头作业流程和各作业环节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多目标散杂货码头装卸和堆存集成调度的优化模型,使用离散差分进化算法、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择综合求解效果最好的离散差分进化算法作为该调度问题的求解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和选择的求解算法可有效解决散杂货码头泊位和堆场集成调度优化问题。和人工调度对比,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总在港时间,提高泊位利用率,缩短运输机械行驶总距离,并大大缩短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时间。然后,本文分析了油港码头与散杂货码头生产调度的不同之处,综合考虑油港码头的接驳、卸载和储存等作业环节的特点,创新性地建立了油港码头生产调度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选择离散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求解。为进一步提升离散差分进化算法性能,本文还对该算法的缩放因子和交叉概率设定进行了改进,给出了经验计算公式。实例结果表明本文工作能够为油港码头统筹企业全局资源提供辅助优化决策功能,大大减少油港码头生产调度计划的制定时间。最后,本文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架构和数据库的设计工作。采用Java作为智能优化算法开发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Spring、Spring MVC和My Batis作为系统的后端开发框架,Bootstrap和Angular JS作为系统前端界面的开发框架,完成了基于B/S架构的港口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从系统功能、安全性以及兼容性这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的功能需求。
林林[9](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程相鑫[10](2020)在《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生态,公众活动的载体一直备受关注。对于我国而言,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的理论和优秀案例为中国城市滨水空间再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地方依然忽略了自然环境,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在规划上过分强调人的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严重干扰了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德国空间规划法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学习,梳理了德国生态规划历程,总结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即自然顺从,自然对立和自然和谐三个阶段,总结出当下应该对自然抱有的态度。了解德国空间规划法,从另一方面为中国的滨水规划提供新思路。结合以德国罗斯托克港口滨水更新为主的案例,分别从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水域空间格局建构、流域文化保护和水域生态技术四方面分析了罗斯托克滨水生态更新。在水域空间生态发展演变中通过对罗斯托克旧城区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罗斯托克空间现状的发展历程,分析罗斯托克的建筑功能现状、景观现状和驳岸现状,为接下来的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在水域空间格局建构中阐述了罗斯托克的下瓦尔诺滨水更新方案,即基于生态的复合型港口滨水更新,包含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城市公园,桥域空间和城市生态区等内容,并从抗洪设计和港口入口这两点对其港口微观进行补充。在流域文化保护中,建立生态廊道,整合下瓦尔诺景观格局,将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共同组成下瓦尔诺景观格局;改善港口亲水空间,将港口码头,滨水小区和城市绿地等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构建港口亲水体系;对罗斯托克的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开发,整合城市结构,恢复旧有景观格局,整改后的下瓦尔诺地区将作为罗斯托克的城市名片而存在。本文汇总了生态规划中需要利用的生态技术和理论,通过罗斯托克滨水更新和其他实际案例的展示,体现出现代生态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中国当前面临的水土失衡,公众公共空间被侵占,同时城市水域空间土地使用性质单一以及港口滨水区只做工业用途等种种问题,结合德国滨水规划经验总结出相应对策。
二、港口和轮船公司环境管理数据库开发中基于多表视图数据更新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港口和轮船公司环境管理数据库开发中基于多表视图数据更新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港新型拖轮推进装置及智能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推进装置的选型及设计 |
2.1 新建拖轮的必要性分析 |
2.1.1 建造背景 |
2.1.2 建造必要性 |
2.2 清洁能源主发动机国内现状 |
2.2.1 应用实例 |
2.2.2 可靠性和安全技术保障情况 |
2.2.3 成本变化 |
2.2.4 相关建议 |
2.2.5 选型结论 |
2.3 推荐装置的设计选型 |
2.3.1 推进装置的设计流程 |
2.3.2 主尺度和设计参数 |
2.4 舵桨系统选型 |
2.4.1 基本要求 |
2.4.2 机型选择 |
2.5 主机系统选型 |
2.5.1 选型原则 |
2.5.2 类型选择 |
2.5.3 基本要求 |
2.5.4 智能机舱相关要求 |
2.5.5 机型选择 |
2.6 机桨匹配原则 |
2.7 推进装置的设计 |
2.7.1 螺旋桨的参数输出 |
2.7.2 主机选型 |
2.7.3 舵桨本体选型 |
2.7.4 选型结论 |
3 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
3.1 概述 |
3.2 港作拖轮智能化 |
3.2.1 港作拖轮智能化的必要性 |
3.3 智能方案设计 |
3.3.1 智能集成网络平台 |
3.3.2 智能航行 |
3.3.3 智能船体 |
3.3.4 智能机舱与主机系统 |
3.3.5 智能机舱与发电机系统 |
3.3.6 智能机舱与舵桨系统 |
3.3.7 智能机舱与监测报警系统 |
3.3.8 智能机舱与拖缆机管理系统 |
3.3.9 智能机舱与电网系统 |
3.3.10 智能能效管理 |
4 实现功能 |
4.1 港作拖轮与智能航行 |
4.1.1 航路航速的设计与优化 |
4.1.2 边界障碍探测系统 |
4.1.3 岸基支持中心 |
4.1.4 应急事态处理系统 |
4.2 港作拖轮与智能船体 |
4.2.1 船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 |
4.2.2 破舱稳性计算 |
4.2.3 艏部砰击 |
4.3 港作拖轮与智能机舱 |
4.3.1 故障诊断与辅助决策(DSS) |
4.3.2 健康评估系统(HAC) |
4.3.3 拖轮电力自动管理系统 |
4.3.4 视情维护系统 |
4.4 港作拖轮与智能能效 |
4.4.1 能耗统计 |
4.4.2 能效分析 |
4.4.3 用电分析 |
4.5 港作拖轮与智能集成平台 |
4.6 港作拖轮与其它智能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小结 |
5.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浅水域风载荷作用下船舶运动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船舶数学模型 |
1.2.2 船舶运动预测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浅水域船舶运动数学建模 |
2.1 常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1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坐标系统变换 |
2.1.2 运动方程参量的确定及数学模型构建的实现 |
2.2 浅水区域中船舶运动性能的变化 |
2.3 浅水区域船舶运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浅水域数学模型线性化 |
2.4.1 裸船体流体动力线性化 |
2.4.2 螺旋桨推力线性化 |
2.4.3 舵力线性化 |
2.5 线性响应模型 |
2.6 船舶运动所受的风、流干扰力的数学模型 |
2.6.1 风的干扰力的数学模型 |
2.6.2 浅水域水流的干扰力数学模型 |
2.7 模型参数的计算 |
2.7.1 船舶质量与转动惯量的计算 |
2.7.2 流体动力及流体动力导数的计算 |
2.7.3 风、浅水流模型中的参数计算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Simulink浅水域船舶运动模型仿真 |
3.1 Simulink的简介 |
3.2 线性响应型船舶运动模型的建立 |
3.3 风、流模型的建立 |
3.3.1 风力模型的建立 |
3.3.2 流力模型的建立 |
3.3.3 附加舵角Δδ模型的建立 |
3.4 模型的整合 |
3.5 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运动姿态预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相关技术理论 |
4.1.1 Python语言 |
4.1.2 Django框架 |
4.1.3 前后端分离 |
4.1.4 C/S架构与B/S架构 |
4.2 软件系统设计目标 |
4.3 系统架构 |
4.3.1 系统逻辑架构 |
4.3.2 系统软件架构 |
4.3.3 系统功能架构 |
4.4 系统需求分析 |
4.4.1 功能需求 |
4.4.2 运行环境需求 |
4.4.3 数据需求 |
4.4.4 安全需求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设计 |
4.5.2 数据库逻辑设计 |
4.5.3 数据库物理设计 |
4.6 系统的功能板块实现 |
4.7 功能验证 |
4.7.1 风况信息展示测试 |
4.7.2 船舶信息展示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极端降雨与城市化进程 |
1.1.2 城市雨洪灾害频发 |
1.1.3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雨洪模拟技术 |
1.2.2 基于Web的流场三维可视化 |
1.2.3 云平台技术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城市雨洪数值模拟方面存在的问题 |
1.3.2 流场可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城市雨洪水动力耦合模型构建与验证 |
2.1 引言 |
2.2 地表水流模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2.3 数值通量计算 |
2.2.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2.5 降雨、入渗源项 |
2.2.6 源项处理 |
2.2.7 时间积分 |
2.2.8 干湿界面处理与边界条件 |
2.3 管网—河网水流模型 |
2.3.1 基本方程 |
2.3.2 Preissmann窄缝方法 |
2.3.3 有限体积法离散 |
2.3.4 高阶精度格式构造 |
2.3.5 边界条件 |
2.3.6 稳定性条件 |
2.4 模型耦合 |
2.4.1 地表与排水管网耦合 |
2.4.2 地表与河网耦合 |
2.5 模型验证 |
2.5.1 树状河网算例 |
2.5.2 环状河网算例 |
2.5.3 有压管网恒定流 |
2.5.4 管道水击算例 |
2.5.5 明满流过渡 |
2.5.6 90°弯道溃坝水流 |
2.5.7 地表水流向管网 |
2.5.8 溃坝洪水流经管网区 |
2.5.9 城市地区排水管溢流 |
2.5.10 河道—蓄滞洪区侧向耦合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WebGL和WebVR的流场可视化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关键技术介绍 |
3.2.1 HTML5 |
3.2.2 JavaScript |
3.2.3 WebGL |
3.2.4 WebVR |
3.3 三维虚拟现实场景的建立 |
3.3.1 建立场景的方法 |
3.3.2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3.3.3 剖面绘制 |
3.3.4 示踪球及迹线表达 |
3.3.5 矢量场可视化 |
3.4 案例研究 |
3.4.1 案例介绍 |
3.4.2 案例研究结果 |
3.5 性能优化 |
3.6 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4 B/S架构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设计、实现及云端部署 |
4.1 引言 |
4.2 前端技术方案 |
4.2.1 前后端分离技术 |
4.2.2 MVVM开发模式 |
4.3 前端开发框架 |
4.3.1 框架与库的区别 |
4.3.2 前端框架的发展 |
4.3.3 前端框架的选择 |
4.4 基于Vue.js的三维WebGIS开发 |
4.4.1 前端工程化 |
4.4.2 WebGIS功能 |
4.4.3 前端技术集成方案 |
4.5 系统分析与设计 |
4.5.1 系统总体架构(B/S架构) |
4.5.2 系统功能设计 |
4.5.3 数据库设计 |
4.6 系统实现 |
4.6.1 开发环境 |
4.6.2 用户界面设计 |
4.6.3 移动端适配 |
4.6.4 主要功能模块实现 |
4.7 云平台技术的应用 |
4.7.1 云服务器的选择 |
4.7.2 云服务器的申请 |
4.7.3 系统部署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在成都市城市雨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概况 |
5.2.1 计算范围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流域水系 |
5.2.4 排水管网 |
5.2.5 水文气象 |
5.3 自动化建模 |
5.3.1 流域模型建立 |
5.3.2 多维模型建立 |
5.3.3 模型耦合 |
5.3.4 降雨资料设置 |
5.4 远程计算 |
5.5 可视化展示 |
5.6 结果分析 |
5.6.1 模型验证 |
5.6.2 可视化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密切联系 |
1.1.2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物流格局的改变 |
1.1.3 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物流秩序的重塑 |
1.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物流变革的推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 |
2.1.2 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 |
2.1.3 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
2.1.4 其他相关学科与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全球化相关研究 |
2.2.2 国际物流的相关研究 |
2.3 既有文献对本文的贡献 |
2.4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基本概念 |
3.1.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 |
3.1.2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 |
3.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维度 |
3.2.1 国际物流与经济全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
3.2.2 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主要维度 |
3.3 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物流影响因素的四维分析框架 |
3.3.1 治理结构维度的影响 |
3.3.2 空间格局维度的影响 |
3.3.3 科学技术维度的影响 |
3.3.4 规则体系维度的影响 |
3.3.5 四个维度的交叉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4.1.1 治理结构——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瓜分与掠夺 |
4.1.2 空间格局——殖民经济与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 |
4.1.3 科学技术——工业革命大幅提升西方生产力与军事力量 |
4.1.4 规则体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
4.2 第一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4.2.1 治理结构——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霸权争夺海上战略通道 |
4.2.2 空间格局——地中海贸易区扩张与两洋港口的兴衰 |
4.2.3 科学技术——天文、地理、航海、造船等技术的发展 |
4.2.4 规则体系——西方海权论思想与物流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初现 |
4.3 本章小结 |
5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5.1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5.1.1 治理结构——大国主导下的多边合作 |
5.1.2 空间格局——欧洲、北美、东亚三大生产网络的形成 |
5.1.3 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垂直专业化产业分工 |
5.1.4 规则体系——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 |
5.2 第二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5.2.1 治理结构——国际资本深度参与国际通道、枢纽之间的竞争 |
5.2.2 空间格局——亚太物流市场扩张与国际航运中心崛起 |
5.2.3 科学技术——集装箱运输建立全新的国际物流运行体系 |
5.2.4 规则体系——统一的国际海运规则不断发展完善 |
5.3 本章小结 |
6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
6.1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6.1.1 治理结构——崛起的新兴经济体推动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 |
6.1.2 空间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三大生产网络独立性提高 |
6.1.3 科学技术——工业4.0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6.1.4 规则体系——新型经贸规则正在构建之中 |
6.2 第三阶段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6.2.1 治理结构——国际物流面临资源重新配置与市场重构 |
6.2.2 空间格局——国际物流需求在部分区域内较快增长 |
6.2.3 科学技术——现代科技推动国际物流多元化与创新发展 |
6.2.4 规则体系——适应区域物流发展的国际规则亟待建立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
7.1 “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国际物流的四个维度分析 |
7.1.1 治理结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7.1.2 空间格局——中国为主体的东亚生产网络沿“一带一路”扩散 |
7.1.3 科学技术——5G与新技术相互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
7.1.4 规则体系——依托自身优势引领区域经贸规则建立 |
7.2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物流四个维度分析 |
7.2.1 治理结构——市场为主体、综合实力为支撑推进物流体系建设 |
7.2.2 空间格局——构建海陆双向物流大通道 |
7.2.3 科学技术——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市场广阔 |
7.2.4 规则体系——推动陆路物流规则统一与完善 |
7.3 中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物流发展的应对策略 |
7.3.1 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分析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
7.3.2 “一带一路”物流发展寻求陆向突破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依托中欧班列实现国际物流陆向突破的策略 |
8.1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体系中的作用 |
8.1.1 中欧班列发展情况 |
8.1.2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陆路物流中的骨干作用 |
8.1.3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载体作用 |
8.2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2.1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8.2.2 中欧班列发展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8.2.3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类分析 |
8.2.4 中欧班列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8.3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调发展 |
8.3.1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协作互补 |
8.3.2 中欧班列与海运物流的竞争博弈 |
8.4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的融合创新 |
8.5 中欧班列国际规则的统一与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在全球化新变革中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
9.1 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
9.2 “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国际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10.1.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0.1.2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贡献与创新之处 |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欧班列到发欧洲国家的主要线路情况 |
附录 B 中欧班列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中欧班列问卷调查受访专家情况 |
附录 D 班列企业与班轮公司运价及政府最优补贴决策求解过程 |
附录 E 正文中专有名词简称、译文及缩写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系统相关开发工具 |
2.1 Java开发环境 |
2.2 Web应用框架 |
2.2.1 Spring框架 |
2.2.2 MVC模型 |
2.2.3 Struts框架 |
2.2.4 Hibernate框架 |
2.3 NB-IoT+Lora双通道无线终端模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运营现状分析 |
3.1.1 国投曹妃甸港概况 |
3.1.2 面临形势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经济可行性 |
3.2.2 技术可行性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车辆货物形态识别需求分析 |
3.3.2 着火煤监测预警需求分析 |
3.3.3 粉尘浓度监测需求分析 |
3.3.4 环境气象监测需求分析 |
3.4 系统性能需求 |
3.4.1 采集及处理性能 |
3.4.2 数据转发机交互性能 |
3.4.3 通讯方式 |
3.5 系统安全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4.3 系统技术架构 |
4.4 系统功能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概念设计 |
4.5.2 物理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1.1 车辆货物形态识别模块 |
5.1.2 着火煤监测预警模块 |
5.1.3 粉尘浓度监测模块 |
5.1.4 环境气象监测模块 |
5.2 基础数据通讯服务功能 |
5.2.1 功能描述 |
5.2.2 基础数据通信 |
5.3 外部数据通讯服务功能 |
5.3.1 功能描述 |
5.3.2 提供的数据服务 |
5.3.3 获取的外部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6.1.1 激光雷达车辆货物识别模块 |
6.1.2 着火煤预警模块 |
6.1.3 粉尘浓度监测模块 |
6.1.4 小型气象站模块 |
6.2 系统调试与测试 |
6.2.1 系统调试 |
6.2.2 系统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GNSS/UWB组网定位关键模型及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外高精度无缝定位技术 |
1.2.2 车载导航定位终端技术 |
1.2.3 移动机器人室内外无缝定位方法 |
1.2.4 GNSS/UWB组合定位技术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GNSS/UWB紧组合定位模型研究 |
2.1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UWB定位模型 |
2.1.1 到达时间法(TOA)定位 |
2.1.2 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 |
2.1.3 信号强度分析法(RSSI)定位 |
2.1.4 融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的UWB定位模型 |
2.2 GNSS/UWB紧组合定位模型 |
2.2.1 室外定位技术性能比较 |
2.2.2 GNSS与 UWB技术组合定位模型 |
2.2.3 室内外定位切换策略 |
2.2.4 算法验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位基站优化选站模型研究 |
3.1 基站部署策略模型 |
3.1.1 基站部署原则 |
3.1.2 加权MDS组网定位算法 |
3.1.3 算法验证分析 |
3.2 定位结果评估策略模型 |
3.2.1 动态组网部署的原则与信号损耗 |
3.2.2 定位结果评估和辅助路由的动态部署算法 |
3.2.3 算法验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GNSS/UWB组网定位系统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需求分析 |
4.1.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3 系统定位设备的设计 |
4.1.4 系统接口设计 |
4.2 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4.2.1 Java SSM框架的搭建 |
4.2.2 基于JavaScript和 Ajax的 web应用开发 |
4.3 系统功能展示 |
4.3.1 用户登录与系统主界面 |
4.3.2 选站模块 |
4.3.3 位置信息回传模块 |
4.3.4 定位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和舾装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设计和舾装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设计和舾装技术研究现状 |
1.4 国内设计存在的技术难题 |
1.5 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 |
1.5.1 船型特点 |
1.5.2 性能指标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管舾装数字化技术研究 |
2.1 生产设计数字化技术 |
2.2 生产设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
2.2.1 TRIBON技术开发升级 |
2.2.2 管路零件图数字化设计 |
2.2.3 管路零件图数字化传输 |
2.2.4 管路托盘数字化全自动管理技术 |
2.2.5 管零件图条形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管舾装模块化技术研究 |
3.1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简介 |
3.2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的体系 |
3.2.1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的特征及命名介绍 |
3.2.2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的确定方法 |
3.3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在TRIBON中的应用 |
3.3.1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在TRIBON全船的划分原则 |
3.3.2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在TRIBON中的设定方法 |
3.3.3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中生产设计理念的应用 |
3.4 管舾装模块化设计详细应用 |
3.4.1 管舾装模块名检讨要领 |
3.4.2 管舾装模块名研究记录表 |
3.4.3 管舾装模块名数字化设计最终确定 |
3.4.4 管舾装TRIBON模块名集成 |
3.5 模块化设计在提高管路预舾装率中的效果 |
3.5.1 模块化设计提高管路预舾装率的优势 |
3.5.2 总体预舾装率对比及成果 |
3.5.3 各舾装状态下的管预舾装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管舾装可视化技术研究 |
4.1 管舾装施工图设计简介 |
4.1.1 管舾装施工图设计原则 |
4.1.2 管舾装施工图设计类型 |
4.1.3 管舾装施工图设计要求和特点 |
4.2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研讨 |
4.2.1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概念 |
4.2.2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应用的关键 |
4.2.3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应用的意义 |
4.3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突破和攻关 |
4.3.1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应用条件和预期 |
4.3.2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模拟 |
4.4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在建造中的实际应用 |
4.4.1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的使用方法 |
4.4.2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的高阶应用 |
4.5 管舾装施工图可视化技术在舾装建造中的效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港口生产调度研究与管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散杂货码头国内外调度研究现状 |
1.3.2 油港码头国内外调度研究现状 |
1.3.3 港口生产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2章 港口调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1 港口企业调研概况 |
2.1.1 散杂货码头概况 |
2.1.2 油港码头概况 |
2.1.3 生产调度中存在的问题 |
2.2 系统需求分析难点与对策 |
2.3 系统的主要目标 |
2.4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2.5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
2.5.1 基础设备资料管理 |
2.5.2 油港码头调度计划管理 |
2.5.3 散杂货码头调度计划管理 |
2.5.4 设备实时状态管理 |
2.5.5 历史业务数据管理 |
2.5.6 系统管理 |
2.6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散杂货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模型建立与求解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问题描述 |
3.3 散杂货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模型建立 |
3.3.1 模型假设 |
3.3.2 模型符号定义 |
3.3.3 目标函数 |
3.3.3.1 生产成本 |
3.3.3.2 船舶在港总时间 |
3.3.3.3 泊位利用率 |
3.3.3.4 运输机械行驶总距离 |
3.3.4 约束条件 |
3.3.4.1 泊位约束条件 |
3.3.4.2 船舶靠泊约束条件 |
3.3.4.3 堆场存量约束条件 |
3.3.4.4 堆场剩余空间约束条件 |
3.3.4.5 船舶装卸约束 |
3.4 散杂货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问题求解 |
3.4.1 四种求解算法的选择与求解步骤 |
3.4.1.1 离散差分进化算法 |
3.4.1.2 遗传算法 |
3.4.1.3 模拟退火算法 |
3.4.1.4 禁忌搜索算法 |
3.4.2 求解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
3.4.2.1 编码设计 |
3.4.2.2 初始化 |
3.4.2.3 解码处理 |
3.4.2.4 适应度函数设计 |
3.4.2.5 算法终止条件 |
3.5 算例验证 |
3.5.1 算例数据 |
3.5.2 四种求解算法求解速度与收敛性对比分析 |
3.5.3 计算机求解与人工调度结果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港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模型建立与求解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问题描述 |
4.3 油港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模型建立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符号定义 |
4.3.3 目标函数 |
4.3.3.1 港口生产利润 |
4.3.3.2 油轮总在港时间 |
4.3.4 约束条件 |
4.4 油港码头多资源协同调度问题求解 |
4.4.1 DDE求解算法选择及其改进 |
4.4.2 算法流程设计 |
4.4.3 求解中关键问题处理 |
4.5 算例验证 |
4.5.1 算例数据 |
4.5.2 DDE 算法与改进的DDE 算法求解对比 |
4.5.3 计算机求解与人工调度结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口调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1.1 系统软件运行架构设计 |
5.1.2 系统软件逻辑架构设计 |
5.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
5.2.2 数据库设计流程 |
5.2.3 数据表关系 |
5.2.4 数据表结构设计 |
5.3 系统开发技术框架选择 |
5.3.1 系统软件开发技术选择 |
5.3.2 前端技术框架介绍 |
5.3.3 服务端技术框架介绍 |
5.4 系统数据库技术实现 |
5.4.1 数据库访问实现 |
5.4.2 缓存数据库实现 |
5.5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举例 |
5.5.1 用户登录注册功能实现 |
5.5.2 权限控制功能实现 |
5.5.3 PC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实现 |
5.5.4 港口调度计划管理功能实现 |
5.5.4.1 动态数据管理实现 |
5.5.4.2 调度计划制定功能实现 |
5.5.4.3 调度计划管理功能实现 |
5.5.5 设备管理功能实现 |
5.5.6 设备实时状态管理功能实现 |
5.5.7 历史业务数据管理功能实现 |
5.6 系统测试 |
5.6.1 测试环境 |
5.6.2 系统功能测试 |
5.6.3 系统安全测试 |
5.6.4 系统兼容性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1.2 国外水域空间设计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概念释义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德国生态城市河滨空间发展演变及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1 发展演变过程 |
2.1.1 自然顺从阶段 |
2.1.2 自然对立阶段 |
2.1.3 自然和谐阶段 |
2.2 发展动因 |
2.2.1 观念的改变 |
2.2.2 生态理论的发展 |
2.2.3 行动纲领的确立 |
2.3 生态规划理论体系 |
2.3.1 城市生态规划 |
2.3.2 景观生态规划 |
2.3.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罗斯托克瓦尔诺水域生态空间发展演变 |
3.1 区位与背景 |
3.1.1 规划区域的位置 |
3.1.2 历史发展概述 |
3.2 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现状分析 |
3.2.1 空间和土地使用现状 |
3.2.2 交通现状 |
3.2.3 滨水生态景观现状 |
3.3 罗斯托克生态更新方向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整体性的水域空间格局建构 |
4.1 国外其他港口滨水更新案例分析 |
4.2 规划背景及核心思想 |
4.2.1 规划背景 |
4.2.2 规划的核心思想 |
4.3 下瓦尔诺地区更新内容 |
4.3.1 打造新的整体结构 |
4.3.2 规划区周边分析 |
4.3.3 基于整体性的生态方案规划 |
4.3.4 下瓦尔诺周边交通规划 |
4.4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港口节点做法 |
4.4.1 罗斯托克港口入口设计到城市港口建议 |
4.4.2 强化安全措施(罗斯托克城市港口的风暴潮保护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机更新的流域文化保护 |
5.1 历史文化现状 |
5.1.1 历史 |
5.1.2 罗斯托克下瓦尔诺河城市肌理 |
5.2 流域文化景观建设 |
5.2.1 整合下瓦尔诺滨河区与景观格局 |
5.2.2 改善瓦尔诺河沿岸亲水公共空间 |
5.2.3 创造瓦尔诺河景观标志 |
5.3 罗斯托克瓦尔诺河滨遗产保护 |
5.3.1 罗斯托克港口工业区保护 |
5.3.2 瓦尔诺河旧有历史景观保护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恢复理论的水域生态技术应用 |
6.1 建设生态绿地 |
6.1.1 生态绿地系统 |
6.1.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
6.2 保护生态湿地 |
6.2.1 国外保护湿地进展 |
6.2.2 生态湿地设计与改造准则 |
6.3 强化污水处理 |
6.3.1 雨水处理 |
6.3.2 中水处理 |
6.4 海绵城市的雨洪处理 |
6.4.1 雨洪处理多尺度构建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7 对中国港口型城市水域空间规划的启示和展望 |
7.1 中国港口滨水区生态规划面临的挑战 |
7.1.1 生态建设问题 |
7.1.2 规划缺乏整体战略 |
7.1.3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缺乏 |
7.1.4 公众参与不足 |
7.2 国内城市港口滨水改造 |
7.2.1 大连港滨水更新 |
7.2.2 青岛港滨水更新 |
7.3 对中国港口滨水区的生态规划对策 |
7.3.1 功能混合的港口滨水土地利用模式 |
7.3.2 整合历史景观,保护港口工业遗产 |
7.3.3 整体的规划观 |
7.3.4 以生态恢复为导向的生态规划机制 |
7.4 确定设计遵从自然的设计观 |
7.4.1 基于环境生态学因势利导的规划 |
7.4.2 多因子综合研究 |
7.5 启示和展望 |
7.5.1 主要结论 |
7.5.2 创新点 |
7.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港口和轮船公司环境管理数据库开发中基于多表视图数据更新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港新型拖轮推进装置及智能监测系统设计[D]. 吕海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浅水域风载荷作用下船舶运动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董朋.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8)
- [3]基于云平台的城市雨洪数值模拟系统及其可视化研究[D]. 赵仕霖.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物流影响因素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D]. 谢雨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国投曹妃甸港智能感知数据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哲. 燕山大学, 2020(01)
- [6]GNSS/UWB组网定位关键模型及系统[D]. 王宁.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7]两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管舾装生产设计技术研究[D]. 钱雪峰.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8]港口生产调度研究与管理系统开发[D]. 马世飞. 东南大学, 2020(01)
- [9]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10]德国罗斯托克生态水域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程相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